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十篇

时间:2023-10-24 17:38:12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1

【关键词】实验教学;学习效率;初中化学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学科,它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初中学生学习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产生原理,并懂得灵活运用这些化学知识,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实验教学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巩固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应用能力。

1.营造活跃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

教学研究表明,实验环境的活跃性直接关乎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尤其是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初中生。传统的实验教学过多依赖于教材中有关实验步骤的重复性操作,很容易使学生对所接触的实验产生抵触感,致使化学实验教学环境显得非常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实际上,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化学实验均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或者与学生已形成的生活经验存在反差的化学实验现象,比如,借助氨水和氯水生成氯化铵的“滴水生烟”、西红柿导电来验证电解质导电实验、借助过氧化钠滴水引燃棉花团的“滴水着火”现象等等,这些趣味性化学实验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热情,所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师需要充分借鉴这些兼有趣味性和“奇怪”特性的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好奇心,为学生开展初中化学实验奠定良好的教学基调。

例如,在讲解“盐类水解”部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借助试验台上的各种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来开展如下实验:在分别盛有氯化钠溶液、氯化铵溶液以及醋酸钠溶液的烧瓶中或者试管中滴入石蕊溶液,并仔细观察滴加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通过该实验操作,学生会发现三种溶液在滴加相同物质之后,所产生的溶液分别变成了紫色、红色和蓝色。针对该种实验现象,学生的思维会同其已有的知识产生强烈矛盾,并且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为什么不同盐溶液会具有不同的PH特性?如此一来,借助该实验的合理开展,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出“盐类水解”该部分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盐类电离出的离子是否会对水电离平衡造成破坏来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

2.创造更多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机会

除了注重化学实验操作要点之外,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教学机会。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学科,它来源于实际的生活,是历代优秀的化学专业人士在生活中发现、研究、探索、总结从而得出的更为系统化、科学化的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为初中学生创造更多的化学实验学习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实验固然可以锻炼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也有助于辅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从而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有关化学实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化学实验的教学地位,其本身是辅助化学教学的重要工具,不可过度依赖初中化学实验开展教学而忽视了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从而全面发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为初中学生创造更多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机会:一方面,初中学校方面。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器材的购买、实验室基础设施都是由学校方面来进行统筹管理,所以学校需要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合理购置化学实验基础设施,及时更换那些老化或者损坏的化学实验器材,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来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另一方面,从初中化学教师角度来看,教师需要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来合理分配化学课理论课堂以及实验教学二者的时间分配工作,确保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践行化学实验操作,否则如果分配给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时间比较短,那么很容易因时间短而使学生匆忙地进行实验,来不及进行思考,效果也势必会大打折扣,起不到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3.严格控制初中学生化学实验的细节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2

1《.骨的结构与成分》涉及的探究活动

《骨的结构和成分》是北京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二册第八章《生物的运动》第二节《运动的形成》中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第一节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教材第二节内容进一步探讨动物运动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骨的结构和成分》这节课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长骨的内部结构,分析其作用,建立长骨是一个中空的坚实的生物器官的概念,再通过探究鱼骨的成分,增强学生对骨的成分和特性的感性认识,推理出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关系。阐述人的一生中骨的成分的动态变化,从而增强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为后面学习运动的实现打下基础。本节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借助实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依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据此,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化学和物理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同时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的教学设计思想,确定本节知识主题,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该主题的意义建构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生物体层次结构主题下,重要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这一重要概念的构建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黄瓜果肉细胞、番茄果肉和果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等,构建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相比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特殊结构这两个重要概念。再设计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了解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观察蛙的胚胎发育细胞变化和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骨细胞、血液细胞等)、上皮组织和卵细胞、等的不同细胞形态和结构,构建细胞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这一重要概念。设计观察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构建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的重要概念。通过这一系列探究实验的设计,依存这些重要概念的构建,帮助学生构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由此,实验教学的设计是围绕重要概念构建的。实验教学的设计要求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重要概念,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只有有的放矢的实验设计,才能落实到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构建。

3.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初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自身及其他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理解它对于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关于光合作用的概念,多数学生可以准确地说出来,然而,这种表述只是停留在记忆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实践体验。通过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可以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植物在接受光照后,能在叶片中产生淀粉,这一实验对于他们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至关重要。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在缺少具体现象支持的情况下,很容易将之定义化,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探究和讨论,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初一上学期比较复杂的一个实验,对操作的准确性要求高,而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对此,在教学中笔者对两个方面作重点控制,一个是酒精灯和火焰,这个确保安全,另一个是条件、现象的操作和观察一定要严谨,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安全控制的细节有两个,一是酒精灯的使用,让学生2人一小组,每小组在实验前先进行点燃酒精灯和熄灭酒精灯的练习,确保操作成功。二是烧杯很热,容易烫伤或脱手,所以进行镊子夹取烧杯的预练习,确保都能准确操作才进行实验。实验条件控制上要求一定要叶片变白后才取出,并注意滴加碘液的量。通过实验,学生普遍观察到实验现象,体会到每个实验操作的环节对于实验结果的出现都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植物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的知识,对于其形成光合作用概念十分有帮助。

二、科学探究对重要概念理解的贡献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转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生物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活动应该围绕重要概念组织探究实验,使学生在鲜活的实验情景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构建起对重要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个主题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当学生能从这两个方向进行思考后,学生认识的人体、动物体和植物体,就会更充实、更深刻、更具体,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抽象而死板的知识,如何把知识讲活才是本节课的关键。《细胞》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实验落实细胞的结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能够更真实、更直观地认识到细胞形态,但是结构采用传统讲授法,直接告知。本节课的思维紧密,要求学生紧跟教师思路,边观察边思考,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训练,其为特点之二。从学生为主体出发,他们能通过实验,直观感受到不同植物不同结构的细胞结构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功能不同,为后面的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做铺垫,也自然而然的树立了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从而领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就达到了本章的教学目的,这是特点之三。因为前一章节学习了细胞的有关知识,从细胞分裂、分化到组织的形成,器官、系统的形成,这是从微观到宏观,为了知识衔接得比较顺畅,要对课本编排的顺序做一定的调整,跳过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这一部分内容,在讲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后,上节课直接让学生对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进行了观察。在学生对四种基本组织微观结构观察的基础上,今天这节课的开始就通过课件中的大量图片总结了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其在人体中的分布位置,既是对上节课的一个简单回顾,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微观到宏观的联系,为后面理解组织是如何形成器官的做好铺垫。生物学概念是高度抽象的,然而在进行教学时,不应使学生仅仅记住生物学概念那些抽象的文字,而应使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看到一个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生物界。因此,在向学生讲述生物学概念时必须首先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教什么,就要有什么,教什么,就要看什么。通过鸡翅的解剖观察实验,让学生对各种组织有一个宏观、感性的认识,通过真实的观察认识到像鸡翅这样的结构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各种组织是有序分布、排列的,为学生得出器官这个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就是从这样的感性认识开始的,通过实验观察,可以使理论知识具体化,使抽象知识形象化,给学生识记、理解、运用概念创造条件。在概念生成后,还要让学生强化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这部分整体的思路是感知、概括、运用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器官这个概念是在鸡翅解剖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体中胃这个具体的实例分析得出的。系统这个概念,也是通过对人体中消化系统这个具体的实例分析得出的,在得出概念后,又通过设置情景,如“在人体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哪些系统功能加强了?”还有“为什么饭后立即运动会消化不良?”让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具体的应用,即在新情景中解释具体问题,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样,让学生从具体的、个别的现象中得出一般的概念与规律,再由这一般的规律去解释个别或特殊的现象,解决个别或特殊的问题。经过这样一种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过程,对概念的理解才能深入。

三、教学反思与提升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3

1.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2.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

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初一九八级一班59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在北碚区初一下期末统考作文《我最难忘的一节课》题目中写了《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实验课》。生动地说明了生物实验课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4

关键字: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经验

一、教学中的实验可以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

由于初中刚接触物理,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设计对比性实验,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大气压强这一概念,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教学中我设计两个对比性实验,每做一个实验,都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步步深入。讲课开始,教师做“水杯--厚纸片”演示实验,让学生思考,放开手后,厚纸片会不会掉下来?当学生看到厚纸片不会掉下来这个意想不到的现象时,无不感到新奇有趣。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上述实验中厚纸片受到哪些向下的作用?为什么厚纸片不会掉下来?”学生很自然领会到厚纸片不会掉下来一定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作用,这个压力只能是大气产生的,由此可见,大气对厚纸片产生了压强。 进而向学生提出:“课本上要求做这个实验时,杯里要装满水,若杯里只盛少量水,甚至不装水,这个实验能不能成功?”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又进一步提出若用小刀片把厚纸片与杯的接触处撬开一个小口子,将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再做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结果与分析、推理的一致性,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接着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对任何方向都有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可以产生很大的力。从而使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具体而鲜明。

二、教学中的实验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提出了要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指导,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课堂中要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要将课堂变作一个学生的训练场。而训练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实验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练习来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展。

三、教学中的实验可以做到教学中的“查缺补漏”

教学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调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矫正。只有在教学中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尽快纠正偏差,才能做到讲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的“前概念”的干扰,受前面所学知识中的“负积累”及知识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新知识时会有障碍。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抓住反馈及时矫正,学生便容易接受。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我便让一个同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是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实验二是把一勺海波放入空试管中,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海波有什么变化?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用熔化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可见,借助小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

四、教学中的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延伸迁移、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就需借助于小实验开阔学生思路。如小实验“巧找重心”复习了“重心”和“重力方向”等概念,还可使学生学会用吊挂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搞清楚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蹬杀等技巧的道理。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调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比如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流水。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可以做到教学中的“查缺补漏”,还可以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以后的教学中,记得多用实验啊!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5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2 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初一九八级一班59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在北碚区初一下期末统考作文《我最难忘的一节课》题目中写了《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实验课》。生动地说明了生物实验课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我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小测验,结果181名学生有160名均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4 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6

1验证式实验----先教课后实验

验证式实验是以验证为目的,先讲新课后的实验的一种方法。其基本的程序是:复习知识教师示范或讲解操作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知识。这类实验一般编排在有关课文之后,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很多,观察操作要求较高,实验的内容比较复杂。例如:教师用两课时讲授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利用两课时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细胞并做实验。此外,像“观察根尖的结构”、“观察叶片的结构”等实验也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在验证实验课中,实验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知的,实验课的程序和知识脉络比较容易,通过实验能起到验证和巩固知识的作用。但是,从培养学生的生物能力来看,它的不足之处是结论和程序都是学生已知的,只是“重新体验其过程”而已,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同步式实验----边教课边实验

这类实验把讲授新课和实验结合起来,讲课与实验操作同步或交替进行,即讲授内容与实验内容是同步的。它一般编排在有关课文之中或之后,所需的基础知识较多,并且实验的内容与讲述的理论知识关系相当密切,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才能将观察结果上升为理性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叶芽的构造”、“观察花的结构”、“观察水螅”、“观察蚯蚓”、“观察常见软体动物”、“解剖青蛙”和“解剖鲫鱼”等,均可采用同步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在同步式实验中,教师要把教授新内容的任务和实验课的任务融合在一起,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其基本技能和能力。因此,此类实验课教学程序的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尤为重要,是实验课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本节课的教程,做到手段多样而不繁琐,内容丰富而不杂乱,即:将实验的观察、操作等环节穿插于讲述、理解、思考与总结之中,并力求两者衔接自然而合理,做到教学思路清晰,知识脉络一目了然,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以“观察水螅”一节课为例:本节课的知识点有5个,即:①外部形态;②内部结构;③捕食和消化生理;④神经结构与应激性;⑤生殖生理。围绕知识点,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达标程序:

教师设问:水螅有什么样的外形与体色?学生观察实物并

回答教师展图并板书总结:水螅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设问:水螅体壁有几层细胞?体内有什么结构?学生

用显微镜观察纵切片学生回答教师展图、解释、补充板书总结:双胚层与消化腔。

教师设问:水螅如何捕食和消化食物?学生亲手释放活水

蚤喂水螅,并观察其捕食行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捕食消化。

教师设问:用探刺活水螅不同部位,它有何反应?学生操

作并观察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总结:神经网及其特点。

教师设问:水螅用什么方式生殖?学生观察水螅的芽体

教师归纳:出芽生殖。

在以上整个达标过程中,教师的讲述与学生实验的组织条理清楚,学生眼、手、脑和耳并用,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调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方式。

3探索式实验----先实验后讲课

探索式实验能充分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实践论在教学中的实际体现,它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实验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操作、观察、思考和得出结论。其教学程序是:实验观察讨论分析获得结论。

这类实验一般编排于相关课文之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不多,实验材料易找,实验操作程序简单,实验方法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就能掌握。如:“探究种子的成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脊蛙反射实验”等均适合用这种方式教学。

这类实验课,把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三者统一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使学生直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开拓思维、求实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7

关键词:生物试验 度 导 艺术

一、“度”的把掘

实验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尺度,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教学中“度”的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铺垫应具有”高效度”

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课始几分钟内平中见奇、快速切八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要。如观看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让学生回想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显微镜观看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

2、实验教学的导入要有“磁力度”

实验伊始,教师可巧设导语,”磁石”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其内心的求知浪花,营造积极探索学习的大氛围。如初中八年级《生物》(上)中的“观察蚯蚓”的实验,在实验课开始即可联系生活实际设问:

(1)雨后蚯蚓为什么耍钻出地面?

(2)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3)你能辨认出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吗?短短的几句话可引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做起实验就格外认真,观察起来特别细致。

3、实验教学过程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应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在教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如初中七年级(生物)(上)中“绿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课堂教学安排上,从天竺葵的黑暗处理到叶片的遮光处理,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液的观察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完成,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可就一些现象及操作程序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分析回答,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4、实验教学的分析及设问应“多角度”

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探索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导“思”导“疑”。“疑”的提出既要有“质”的体现,又要有“量”的要求。并且”疑”的设置应全方位地切入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组织学生在短时间内去说理、讨论和操作,以获得较多的技能。如初中(生物)中“脊蛙的反射”实验,在完成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实验后,让学生再进一步探索:

(1)撕下蛙的腹部皮肤:

(2)切断蛙的坐骨神经:

(3)破坏脊髓;

(4)剪断腓肠肌。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对比观察脊蛙能否出现搔扒反射,从而让学生知道反射必须建立在反射弧完整的基础上,只要反射弧的任何一环节出现故障,反射都无法完成。

5、实验教学的课后小结应“高浓度”

俗语:“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同样,实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后小结。因为小结,是对整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提纲挈领地展现七节实验的过程及结构,其作用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中“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可浓缩成一首打游诗来作为本节课的小结:右手托座。左手握臂;放在偏右,目物安备。转动转换,对光低倍;看准光孔,光圈正对。右眼看目,左眼耍睁,转动反光,直到白亮。玻片安放,要在台上;压好玻片,标本对上。转动粗螺,镜筒缓上。一直等到,看清物像,略调细螺。物像更棒。

二、“导”的把握

“导”是控制整个实验教学的“遥控器”。古语:“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实验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在教师施“导”的操作下进行。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导”的艺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学生出现“厌学”时,应着手于“诱导”

有的实验内容枯燥乏味,过程复杂性多变,目的及要求又有一定难度,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适时诱导。如高中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及分离”的实验,由于研磨、过滤、剪纸条、划线等操作步骤的繁琐,一些药品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再加上最后的实验结果不易成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应随时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告诉学生研磨动作要快;研磨后为了能得到一定量的滤液,可再向研钵中加少许的丙酮再过滤;每次用吸管划线时吸取的滤液要少;划滤液细线要保证又齐又细等。明确引导使学生掌握操作要点,就会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实验的成功,会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也就会变“厌学”为“乐学”,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当学生感到“难学”时,应及时“疏导”

学生在做实验时,会遇到思维受阻或偏差,此时教师应就疑解答,指点迷津,化难为易,使学生产生顿悟、顿解,以获取成功的喜悦。如遇到“显微镜使用”中的物像寻找,“玻片制作”中气泡的产生,“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中水温度的控制等难点时,教师应着力做好“疏导”工作,抓住要点变”难学”为“易学”,促进整个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当学生“死学”时,应给予“引导”

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往往机械地“照方抓药“,忙得不亦乐乎;但由于对现象的观察不详细,对结果分析不透彻,仍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对此,教师应避虚就实,依据实验特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把实验进程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总结规律,从而获得真知,变“死学”为“活学”。如初中生物中“观察小肠绒毛”实验,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1)小肠不仅长,它的内壁是否光滑?(有皱襞和绒毛)

(2)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扩大消化吸收面积)

(3)食物必须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完成消化,小肠有哪些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

(4)进入小肠的食糜如何与这些消化液混匀?(小肠的蠕动)

(5)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哪些方面有利于吸收?(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薄)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8

1 实验课目标教学模式

1.1 制定目标——注重实验技能 明确、具体和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起着导教、导学和导思的作用,是实验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备课时,由教师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从认知领域(包括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步骤、现象和结论等)、操作领域(包括器具的使用、观察和操作技能等)和情感领域(实验的愿望、兴趣、习惯和理想等)3方面确定实验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本实验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明确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认知领域);2学会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操作技能);3画出显微镜下的上皮细胞图(操作技能);4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激发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领域)。其中2、3是核心目标,是达标教学的主体。

1.2 前提测评——兼顾知能两方面

根据课题和教学目标及实验课特点,对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前提测评,目的在于诊断学情,进行差异补救,为学生进行实验铺路搭桥,使学生进入最佳准备状态。其方法是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按照“应知道的知识”、“应具备的技能”两方面命出测试题(教师课前完成)。由学生在实际操作前作答,根据反馈信息,对差异进行补救,扫清实验障碍。

如在上例实验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诊断题:1回答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特点;2如何画生物图?3临时装片的制作分几步骤?4回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中1为知识方面,2、3、4为技能方面的问题。

1.3 展示目标——重点带一般

展示目标时间为上课伊始。可采取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几个小问题,以重点目标带动一般目标,以核心目标带动基础目标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明确实验任务,而且带着问题去实验、观察、分析、达标。

如上例实验中可这样展示目标:1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标本如何取得?如何制作临时装片?2在显微镜下,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如何?与植物细胞有何异同?3同学们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画下来,相互比较一下其结构是否相同?

1.4 实施目标——指导与操作相结合

初中生物对实验的总体要求大致有两个层次:“初步学会”和“学会”。“初步学会”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对照实验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并得出结果;“学会”是使学生独立地、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中出现的差错能识别和纠正。根据这两种要求,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达标模式。

1)“目标自达”:“学会”实验一般是学生易于操作,或学生过去学过的,因此,重点在独立性、准确性上下功夫,可采取“目标自达”的方式,即由教师先指导要点和关键,交代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完成学习目标。

如在上例实验中,在实验操作前,我告诉学生正确刮取口腔上皮标本的方法,并交代使用显微镜时视野光线暗些细胞结构可看得更清楚,指导观察细胞结构的顺序和方法:从外到内,然后整个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不规范的动作由学生自己纠正。

2)“目标助达”:“初步学会”实验多是学生初次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可采取“目标助达”的方式,即先由教师演示操作,将实验分解成几个步骤,详细交代每一步骤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然后师生同步进行。

1.5 形成性测试——强化核心目标 实验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及时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达标情况进行测试分析,方法是答卷和复述操作过程相结合,目的是巩固目标,反馈矫正补救,最终达到全体达标。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形成性测试如下。

1.填空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以前,漱口的目的是,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2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将盖玻片从水滴的一侧轻轻放平的目的是。

3人体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基本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人体细胞没有。

2.选择题:

1人体基本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2为了使视野中的细胞结构更清楚,应使用(

)A.大光圈

B.小光圈3.简要回答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复述)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中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实验学会了什么知识,提高了哪些方面的能力等问题,完成实验报告,以深化学习。

2 把反馈矫正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反馈矫正是目标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实现全面达标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及时进行调节控制,使教学反馈和调控补救共同贯穿实验教学的各环节。教师要通过一些高质量,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实质反馈。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反馈及时给一个简洁、精辟、深刻的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其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实验过程达到最佳状态。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9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学会放大镜的基础上接触到的首个技能性实验,也是一节老生常谈的课例。本课教学目标重在能说出显微镜的构造,能初步学会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图像。显微镜操作技能的提升还需在后续的“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叶片结构、观察人血涂片”等实验中一以贯之地不断强化。然而,当前教学的遗憾之处是课堂常常陷于“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简单着急处理和“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境地。本课内容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以程序性操作技能为主。要掌握技能必须认识到技能的获得是在反复、渐进中形成的,不可随意地用“管、放”或草率的“短平快”方式来解决。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如何用有意义的活动来组织教、用情智化的问题来引领学,让学生在技能“认知、转化、自动化”三个阶段的“教学做”活动中时时有惊喜、处处有发现,培养科学素养,值得不断探讨。

【教学过程及意图】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情启智

欣赏视频:“奇妙的微观世界”

(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微观生命世界的神奇,激发探索兴趣。)

教师引言:生物形形,千姿百态,但构成他们的基本单位是一致的,你知道是什么吗?(细胞)观察比较微小的生物或观察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要用到什么工具?(显微镜)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

(开门见山,点明本课学习主旨。)

教师示范:取镜和安放,安装目镜和物镜。

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内边缘约7厘米略偏左的地方?

(加深对显微镜安放标准科学性的认识,增强规范操作的自觉性。)

教师设问:假如你是左撇子,该怎样取镜和安放?

(不强调左右手的分工,本着安全便利原则,体现灵活处理思想。)

活动一:了解显微镜结构和各部件功能

1.认识显微镜结构,说出各部件名称

同桌互查:学生两人一组,开箱取镜。对照教材和实物,从上到下依次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同桌相互考问名称。(提醒学生:爱护显微镜,手指不可触摸镜头。)

教师抽查:教师手指显微镜各部分结构,随机请学生说出该结构名称。

(辨认关键部件,如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集体强化:学生一起看大屏幕,触摸屏点击显示。

(强化识记,为学习技能奠基。)

2.尝试性操作,体验显微镜各部件功能

第二步:问题导航,尝试操作

(1)向相同方向缓缓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各一圈,比较:镜筒的升降幅度有什么差异?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的升降方向有什么不同?

(体验粗、细准焦螺旋的功能和区别,感受转向与镜筒的升降及升降幅度之间的关系。)

(2)如何操作可转换物镜镜头?观察转换器在旋转时,物镜的位置发生什么变化?如何感知物镜是否已转到位?

(体验转动转换器的正确手法,通过听“咯噔”的声音或感受轻微的震动,感知物镜旋转到位。提醒学生: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转换器,稍用力旋转。不能用手指硬扳物镜,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3)触摸反光镜,镜的两面一样吗?转动反光镜,观察:目镜里视野亮度有什么改变?

(感悟光线强弱与反光镜镜面选择的关系。)

(4)转动遮光器,你发现了什么?光圈的大小有什么作用?

(感悟光线强弱与光圈选择的关系。)

第三步:展示交流,解惑释疑

学生小结:粗、细准焦螺旋的转向与镜筒升降及升降幅度的关系——顺降逆升,粗大细小。

教师解释:左眼观察目镜,右眼必须睁开,便于边观察边画图。(强调双眼睁开,可不分左右,体现生本理念。)

学生想象:在显微镜中,光线是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

(为后续学习“对光”铺垫。)

教师设疑:物像的放大倍数会与什么有关系呢?

(让学生在疑问和期待中进入下一活动。)

活动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1.自主性观察

【填一填】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当堂检查并交流预习作业。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①转动 ,使 对准 。物镜下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厘米的距离。②转动 ,选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 。一眼注视 ,另一眼 。③转动 ,使光线通过 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 形 。

(通过填空等形式,对观察的基本程序有个初步认知。)

【试一试】提供自制写有“p”字的透明和不透明胶片,请学生按“安放—对光—观察”步骤自主练习,教师巡视。

(使用透明胶片可防止学生首次使用显微镜而损坏镜头。)

第四步:问题导航,自主观察

(1)什么是对光?怎样才算对好了光?(三转,白亮视野)

(2)使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观察时,如何避免压坏标本?(从侧面注视物镜)

(3)如何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观察到物像?(先降后升、先粗后细)

(4)轻轻移动标本,物像和标本移动的方向是怎样的?视野中的物像不在正中央,怎么办?

(从物像与标本上下左右位置关系,体悟显微镜成像特性。)

【议一议】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及分析。

教师追问: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挖掘课内生成性问题资源,体现教学智慧。)

学生汇报:①为什么看到的物像不是“p”字?②为什么标本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③为什么看不见不透明纸上的“p”字?

互助互学:你能帮他解决这些问题吗?各小组选派代表陈述结论,教师给予评价。

师生归纳:①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相当于将物体旋转180°后形成。②同方向移动原则,即在视野中物像偏在什么方向,标本就移向什么方向。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被光透过的物体。

2.纠错性观察

【评一评】经巡视和讨论,收集在自主观察和小组讨论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和难题(如:怎样使光线变亮?怎样使物像更清晰?),请相关学生到台前演示,集体审视纠错。

(对比分析,自评互评,批判反思性建构。)

【练一练】在纠正的基础上,全体学生进行“对光、调焦、移动”三个分步动作的专项达标训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点评。

(一丝不苟地操练精细动作,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经验的重组。)

(1)练习“三转”对光。

(2)练习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物像。

(3)练习把所观察的标本移至视野中央。

(4)练习用头发丝、透明直尺等作为材料观察。

(别具新意地从身边感兴趣的物品观察起,体验显微镜的放大功能。)

3.规范性观察

观看“操作显微镜”视频:取镜安放对光放置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物镜接近装片逆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看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移动装片进行观察。教师适时暂停,加以演示或强调操作要点。

(帮助学生自省内化动作要领,产生连贯的动作表象。)

【做一做】分发动、植物玻片标本,同组内标本种类不同。

(适时提供学具,使教学有秩序感。)

(1)学生按“安放—对光—观察”操作步骤,规范完整地观察标本,限定两分钟内找到物像。

(2)同桌换位,再次规范完整地观察并相互描述物像的形状、颜色或结构组成。

(规范熟练全动作,初步达到自动化。)

【比一比】以小组为单位,按正确步骤规范操作,观察标本。看哪一小组全体成员全部看到清晰图像用时最少。

(采取好差组合,以学带学,以学促学,形成生教生的生动活泼局面。)

【变一变】请先找到物像的同学,变换目镜或物镜,再观察。

(拓展延伸,分层发展,提升感悟。)

第五步:问题导航,深入观察

观察:(1)目镜和物镜外形上有什么区别?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有什么关系?

(2)低倍镜与高倍镜下哪个视野亮度高?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3)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教师点拨: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学生发现:目镜无螺纹,长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有螺纹,长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主动学习,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从中深化相关知识技能。)

活动三:案例分析

案例1:小明观察到了清晰的图像,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挪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发现视野黑暗,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显微镜位置移动,有同学阻挡了光线。

操作启示:对好光的显微镜不宜再随意移动位置,如有位移,需重新对光。

案例2:小芳发现视野中的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了观察,你能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判断污物在何处吗?

学生回答:先轻轻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转动,如果污物随着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如果不动,可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随着移动,如果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表面或内部;如果不动,则污物应在物镜上。

案例3:现有目镜:5×和15×,物镜:10×和45×。要一次观察到更多数量的细菌,怎样选取合适的目镜和物镜?实验室内光线较弱,如何选用光圈和反光镜?

学生回答:5×目镜、10×物镜;大光圈、凹面镜。

(整合完善,学以致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一理】学生讨论:从本次实验中你能总结出使用显微镜的各步骤中有哪些实验技巧吗?

师生归纳:(1)放大倍数;(2)标本特点;(3)成像性质;(4)标本移动;(5)污点判断;(6)镜筒升降、观察用眼;(7)明暗调节;(8)调换高倍镜后视野亮度、细胞大小及个数变化,如何操作等。

(采用要素整理法,有序梳理本课重难点,把规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

活动四:收镜整理

显微镜属精密仪器,平时存放镜箱,用时取出,用毕放回。实验结束该如何整理呢?

教师引导:(1)清洁;(2)恢复原样;(3)送回原处;(4)填写使用登记表。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反思】

1.基于学生主体性的教学。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的一项基本要求。学生初次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异常兴奋,教师自感本课须交代的注意事项似乎多而琐碎,常常顾此失彼。本课设计了学生课前阅读、尝试操作、自主观察、纠错观察、规范观察、深入观察、自我评判、同学互评、小组竞赛、案例赏析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有条不紊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亲手实践。

2.基于问题解决式的教学。

本课力避“老师讲一步、学生做一步”的木偶式机械模仿,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活动导学单”,设计成“自主预学+自主尝试探究+小组讨论+深入再探究”的活动,给学生创设情境,达到“学习活动化、活动任务化、任务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情智境界。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明线是“问题导航”,学生的学习暗线是“认识并逐步探索使用显微镜”。情境不是外衣,而是知识建构的载体,情境设置围绕着教学主线、生发出课堂的核心问题。问题是情智教学的命脉,启迪智慧,发展情感。问题的设计讲究层次性和作用点,通过布局问题驱动点引领自主学习、通过寻找问题对话点促进交流评价、通过落实问题发展点给力持续学习。

3.基于尝试体验式的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细节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方法;观察能力

1 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今中外无数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有丰富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就是最基本的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2 要有科学的预习方法

初中同学自学能力较差,没有预习的习惯,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意义,因此往往简单的认为预习就是念一遍课文,有很大的“盲目性”。作为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能为学生学好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教师课前依据本章节知识目标及历年热点考题,设计好预习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写出预习中的收获即本节重难点,最后让学生集体交流预习体会,互相评点,互相促进。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习惯,教师就可以稍放开手,只提供给学生章节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自己列出预习提纲,进行自行预习。这样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

3 提高 “听、思、问、练”的四个学习环节

“思”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课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以此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使当堂所学知识能消化、理解。

要“练”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可培养一定的技能技巧,是达到会、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能搞简单的重复或题海战术。要通过作一定量的题自己能悟出什么道理,总结出一些规律来,要把作题的过程看成为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做题后不要仅满足对答案,对解法而已,当每做稍有些难度的题后要回味一下,理顺解题思路逻辑关系和题目的类型是很有益的。可以想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这样解行不行,哪种方法最简捷这便是一题多解的过程。能否通过改变物质、数据、操作顺序或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互换来重解,这便是一题多变。回忆一下这道题与过去做过的题有无相同、相似之处这便是多题一解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听、思、问、练四个学习环节,提高课上的吸收率,使所学知识不断地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的知识,不仅能达到懂、会,更重要的是达到透,这样你就能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培养了应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4 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很多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有趣、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只看热闹,不动脑子思考。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5 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化学要强调必要的记忆。初学化学时,元素符号、化合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接踵而来,可记住老师或学辅资料上总结的一些口诀表或顺口溜。学好化学用语,这是学好化学的保证。在学习中要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首先要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每个字、每个符号,切忌不求甚解,要正确把握题目含义,从中找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并能挖掘隐含条件,进而把题目所给含义转化成简洁的化学用语。然后针对题目要求、内容,从脑海中搜索出有关基础知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寻求解题方案,并认真解答,细致运算,严格按照解题规范解题。最后,还要养成验证结果、反思过程的好习惯。验证结果时可采用从条件推向结果的正向思维,也可采用从结果向条件推求的反向思维。同时还要考虑此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能否变型,通过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可以拓宽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气体发生装置为两套。规律为只要是给固体受热无论是一种药品还是两种药品用来制取气体都要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一样的装置。如果是用固体与液体反应而又不须加热制气体则用双氧水制氧气的那套装置,抓住规律可以加以运用。如给出信息题告诉实验室制甲烷气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虽然我们没学过这部分知识但根据固体受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规律可知同制氧一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