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10-23 17:24:48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1

[关键词]:幼儿 美术教育 误区 策略

美术教育在幼儿的学习成长阶段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在认识新事物时,可借助绘画的形式表达出他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作为教师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能结合幼儿的心理和性格特点,一味地强调绘画技巧和标准化要求,那么势必会影响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目前,国内很多幼儿园在开展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时,存在一些“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

一、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误区

(一)上课越听话的越好

目前,国内很多幼儿园还采用机械模仿的美术授课方式,教师更多的强调课堂纪律,小朋友们在看老师作画时都备齐了小手坐在座位上,不能大声说话,更不能互相交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模仿教师的画画步骤。殊不知长期下去,很容易磨灭小朋友们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教师没有针对幼儿成长的特殊时期,设计出一些符合幼儿发展题材的绘画内容,让他们展开理想的翅膀翱翔在自由的天空。

(二)模仿的越像越好

曾经有位家长畅所欲言地赞扬他不足5岁的儿子,原来是儿子每次模仿老师的范画都评为“优”,他赞叹儿子的天赋和聪慧,在旁人眼里也煞是羡慕。但是,现如今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孩子的聪慧和天赋如果长期的按照我们目前美术教育的体制发展来看,那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自我。还有,教师很容易忽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们画完画很容易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如果再配上教师的表扬那就算得上锦上添花,这种看似非常好的情景,其实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一味地模仿教师,意味着以后也不会有太多的创新。

(三)画得越真越好

幼儿对于自我情感的表现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希望以自己的形式将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表现出来,可能出发点及落脚点都与成年人的角度不一致。因此,这些学生有可能会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打击了自信,使学生渐渐失去了这种童真及自我表现欲,导致绘画心态变得平凡。

二、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很多教师在讲授美术前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儿童教育法,没有摸清儿童在学习美术时的心理想法,导致教学方式较为机械。尽管很多教师都是幼儿师范毕业的,但缺乏经验,往往喜欢按成年人的思维来进行教学,这是导致很多教学方法失当的主要原因。

很多幼儿教师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思想,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和喜好去判断孩子们的作品,不利于孩子们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殊不知,幼儿也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然而教师却抹杀了学生的这种表现欲望,过分的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认为绘画就应该完全再现现实生活,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幼儿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学习绘画时应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的自我创造力被抹杀。

三、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灵活管理课堂秩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灵活地管理课堂秩序,将管理的注意力由学生是否老实、学生是否听话转移到学生是否能够主动表达绘画,学生如何更好地对绘画产生兴趣,学生如何更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等方面。为此,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比如游戏教学法、唱歌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灵活管理课堂秩序,让学生感受到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学生绘制出更加自然的绘画作品。

(二)注重启发思考

幼儿属于一个特殊时期,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与思考方式和我们不同,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把我们的思维方式强加在孩子们的脑袋中,那么势必会影响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认识。如在某幼儿园,一教师采取这样的授课方式,教师先让学生带着3个小问题看小蚂蚁过河的视频,第一个问题蚂蚁采取什么方式过河的?第二个问题是蚂蚁在过程中如何度过难关?第三个问题是蚂蚁过河之后做了什么事情?这时候,小朋友在看视频的时候特别聚精会神,看完视频有小朋友就积极回答问题:“小蚂蚁找了片小树叶过河的,在河水中它们团结一致渡过难关,最后上岸后它们用小树叶搭了个小房子。”回答的很精彩,这时候,教师就要求孩子们展开想象力去创作“小蚂蚁过河”的情境,这种注重启发思考的授课方式,就很容易调动孩子们的创作欲。

(三)自由表现绘画内容

学生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画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加自由的表现绘画内容,比如上述例子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完小蚂蚁过河的动画片后,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小蚂蚁,你会如何过河,请将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这样一个开放的题目,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绘画,让他们徜徉在绘画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描述自己心中的故事,只要能实现过河这一目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值得教师表扬的。

总之,目前幼儿美术教育还存在很多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为此,幼儿美术教育要充分地释放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出幼儿对美术的喜爱。所以,教师针对幼儿的美术教学既要贴近美术认知规律,又要抓住幼儿心理特点,设计出促进幼儿健康成才的美术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2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人类世界发展中势不可挡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迅猛发展信息交流技术以"润物细无声"之状态深入人类现实生活及精神世界中,使得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交往关系更为密切,经济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形成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地球村”。

在此社会背景之下,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延续途径也直接受到了全球化进程的巨大影响,呈现出如下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教育凸现“融合性”。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的频繁开展,各国之间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经验等教育信息迅速传播,达成教育共识,产生了由具备共同特性的教育软件、教育硬件组成的“国际型教育模式”,充分展现出“融合性”特点。第二,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趋势对全球教育发展影响重大。发达国家的教育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为支柱,对整个人类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导向性作用。

美术教育是由美术本位出发,以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为主要途径,以培养其对于各种视觉影像的思考与解读能力、增强其审美能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完善其道德情操为基本目的的具有特殊功效的重要学科。因此,就全球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而言,其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都不可避免地集中显现了全球背景下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之特点。以怎样的角度和方式看待处于全球背景下的我国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

美术教育的功能是其存在价值的具体体现,而审美功效处于美术教育诸多功能之首要位置,是其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的价值的重要特征。美术教育现实意义的核心是美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效。一般而言,美术与审美具有相互生成的密切关系,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更不能将其等同于因果关系, 人们只有通过亲身体会到美术所蕴涵的美感,才能鉴赏美术作品,深刻品味美术作品,进而创作美术作品。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使美术的其它功能得以真正地实现。

美术教育还肩负着审美教育之重任。审美性是美术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它是以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的感受、鉴赏、表现、创作能力的教育活动。全球背景下的美术教育的审美功效受到了多个国家教育部门的肯定和重视,如: 美国政府在1994年,以法律形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这项法令将美术(视觉艺术)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并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使得美术教育中所蕴涵的审美功效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国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所开展的课程改革中也多次强调了美术教育审美功效,并制定了相关措施以确保该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球化为人们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其中不乏急剧膨胀的“拜金主义”和“逐权主义”。因此,美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育可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自由、自觉、主动、能动的美术活动中逐步树立主体意识,形成健康正确的世界观。

全球化背景下的“博雅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界致力推崇的教育模式,是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立足点。而美术教育作为博雅教育中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方向对其它相关人文学科,如:艺术思想、美学、美术、戏剧、舞蹈等学科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其功效不仅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发展进程。因此,美术教育对“博雅教育”发展的意义不可低估。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美术教育资源,才能真正达到中国美术教育的目的。对我国本土文化的重新认识是推动全球背景下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探求美术教育工作中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平衡是全球化背景下美术教育发展之关键所在。中国的美术教育应以开放、积极的姿态吸取外来美术的有益精华,以新世纪的视角对中国本土美术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最终形成一种具有时代内涵,又不失传统底蕴的中国的现代美术文化建构。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应当明确“培养独具中国特色的美术人才”的办学目的,建设独具特色的、面向世界的、现代化的中国美术教育体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在坚持核心体系的教育价值观下开展工作,让传统渗透到每个现代中国人的血肉之驱和日常生活中,在融入全球化大潮的同时,创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中国 56个民族多元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多元的美术教育资源,以拓展学生视野,以实现对青年进行具有我国特色的美术教育的目的。

由于我国的美术教育理论长期以来处于学校教育的附属学科的位置,被视为茶余饭后的“甜点”,而忽略了该学科所蕴涵的审美功效、德育功效等重要价值,导致了美术教育工作者遭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冷落,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经费被挪用的尴尬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致使美术教师对专业理论研究热情降低,对美术教学工作产生消极,甚至抵触的情绪。最终,使得我国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处于滞后状态,丧失了其对我国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本应具有的理论指导功能,造成现阶段我国美术教育理念落后、美术教材陈旧、美术教学模式单一的状态。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部门应在正确认识美术教育所具有的功效的基础上,加强对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政策上为美术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保护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时展的需要,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美术教育发展方向,加强对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增强与国内外美术教育领域中理论研究方面的交流工作的力度,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应时展需求的美术教育理念。只有切实地将以先进的美术教育的理论指导美术教育实践的发展方向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改善美术教育现状、改变现阶段我国美术教育所处于学校教育附属学科的尴尬局面。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3

[关键词] 美术教材教法 课程设置 专业素养

《美术教材教法》是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对于师范生学习美术教学基本原理、掌握美术教学技能技巧以及从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对教师素养的分析和研究已有很多,如马超山、张桂春从动力系统、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等三个方面来构建教师的素养结构模型。曾荣光在这类研究中把专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特质归纳为“专业知识”和“服务理想”。叶澜认为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林瑞钦则认为教师专业结构应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教育专业知能和教育专业精神。以上述观点为基础,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知识方面,包括较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美术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等内容;(2)能力方面,包括美术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与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等内容;(3)专业精神,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文明的仪表风度等内容。

高师设置《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与提高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具有相关性,但缺少围绕着这一相关性所做的调查研究成果。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于2008年3月至5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黑龙江省64名小学美术教师的调查,旨在以真切地把握现实情况为基础,提出更为切合实际的高师《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方案。

一、调查结果统计说明

(一)关于高师《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认识方面包括5个问题:

1.问卷调查中问题1“你在高师学习时,学习过哪些课程?”的统计结果表明,占62.5%的教师在高师学习《美术教材教法》课程,占25%的教师学习过《美术教育学》课程,占12.5%的教师没有学习过任何有关美术教育理论的课程。

2.问卷调查中问题2“你认为《美术教材教法》课程对你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有帮助吗?”的统计结果表明,占24%比例的教师认为在高师学习的美术教材教法课程对自己的工作帮助不大,占12%比例的教师认为没有帮助,占64%比例的教师认为有帮助。

3.问卷调查中问题3“你在高师学习时注重哪一方面知识或技能的培养?”的统计结果表明,占68.75%比例的教师在高师学习阶段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占18.75%比例的教师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占12.5%比例的教师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当提到美术专业时,在大部分教师的思维中,最凸显的就是技术层面,例如,素描画得如何?色彩画得如何?大部分师范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往往只注重专业而忽视师范性。

4.问卷调查中问题4“如果你有进修的机会,你会强化哪方面知识或技能?”的统计结果表明,占18.2%比例的教师希望强化美术专业知识,占22.7%比例的教师希望强化专业技能技巧,占31.8%比例的教师希望强化教育教学能力,而占27.3%比例的教师希望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这说明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了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欠缺,因此,如果有机会进修,他们会更注重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

5.问卷调查中问题5“你希望学习《美术教育学》吗?”的统计结果表明,占93.75%比例的教师认为《美术教育学》可以提高教育研究能力,可以衔接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并对工作有帮助,只是占6.5%比例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二)关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包括以下9个问题

1.问题6“你认为小学进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标准改革对高师《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内容有无影响?”的统计结果表明,占87.5%比例的教师认为小学正在进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改革对《美术教材教法》课程设置有影响或影响很大,占6.25%比例的教师认为两者没有关系,而占6.25%比例的教师则表明不了解。这说明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都能认识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的推行为新时期基础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也为《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方向性启示。

2.问题7“你认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的统计结果表明,占55.3%比例的教师认为应该具备美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占17%比例的教师认为应该具备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占14.9%比例的教师认为应该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占12.8%比例的教师认为应该具有教育研究能力。

3.问题8“你认为以上这些专业素养是何时培养的?”的统计结果表明,占62.5%比例的教师认为自己具备的专业素养都是在工作后培养的,占25%比例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素养大多数是在工作以后培养的,占12.5%比例的教师认为是在高师学习阶段培养的。

4.问题9“你认为以上这些专业素养是何时培养的?你想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统计结果表明,占50%比例的教师都通过实际教学工作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占25%比例的教师想通过到高师学习该门课程来提高教学能力,而希望通过阅读教育期刊,报纸和与其他教师交流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能力的小学美术教师则各占12.5%的比例。

5.问题10“你对自己目前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评判是?”问题11“你工作以后和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的统计表明,占68.75%比例的教师是为了评职称才进行教育研究,占12.5%比例的教师认为自己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占12.5%比例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积极地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只有占6.25%比例的教师论文数量更多一些。

6.问题12“你打算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统计结果表明,占50%比例的教师希望通过进修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占25%比例的教师打算通过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来提高科研能力,占18.75%比例的教师想通过阅读学术期刊来提高科研能力,另外占6.25%比例的教师则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7.问题13“你认为《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性?”的统计结果表明,占75%比例的教师认为有相关性或相关性很大,占25%比例的教师认为两者没有相关性。

8.问题14“你认为自己是否具有专业发展和更新的意识?”的统计结果表明,占62.5%比例的教师具有专业发展和更新的意识,占37.5%比例的教师则没有这种意识。这说明部分小学美术教师不注重自我学习和提高,没有强烈的求知欲、使命感以及追求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提倡的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是不一致的。

二、调查结果的原因

(一)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培养计划存在问题

1.《美术教材教法》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高师《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总课时一般为34节或36节,而素描、色彩等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超出该课课时约80%的比例。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效仿美术学院,过多的注重美术技能,在狭窄的专业领域里孤立地讨论技术问题,并以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往往漠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导致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培养概念的淡化。

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根据现代教学评价理论,学生的美术学习历程与美术课程内容同等重要。但是从目前的课程实施来看,出现了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成绩而轻实际能力、重卷面测试而缺少质性评价等现象。把单纯的考试作为了唯一的评价方式,使考试成为指挥教学活动的“指挥棒”,这是非常片面的。

(二)师资力量不强

《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任教的教师虽然来自本科师范院校,都经历过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但是一部分美术教师从心里漠视美术教育类课程。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不熟悉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脱离了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三)小学美术教师对《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不够重视

将《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作为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具有科学道理的,但是,有一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高师读书时没有认真地学习该课程,工作之后,虽然知道自己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教学能力有待改进,也了解自己缺乏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但却不清楚该从何入手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性质

李力佳教授认为,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角度分析,美术教师的专业教育具有“双专业性”,它既是艺术学科教育,又是教育专业教育。《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既是理论课程,也是研究小学美术教学原理与教学方法的应用课程,具有双重课程性质。

(二)高师院校应该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

高师院校该课程应该配备博学多才、业务精湛,并具有小学美术教学“临床经验”的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适当扩大课程内容,拓展《美术教学论》、《美术教育学》等上位学科的内容;增加该课程的课时量,尤其要增加实践部分的课时量,并与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有机地、全方位地结合;注重改变过去“考过即忘”的陈旧方式,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师范生在工作后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师范生应该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

师范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懂得自己不仅是美术生,更是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对《美术教材教法》等教育类课程的重视,认真学习,努力掌握教育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科研知识,为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

小学美术教师身在教学第一线,担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因此必须不但完善自身专业素养,具有现代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以及多元文化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并且有与上述理念相吻合的美术教学技能。因此就必须不断学习最新的美术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使自己学不仅成为美术课程的实施者,也成为该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研究者。

总之,高师设置《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与提高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学习,能使小学美术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迎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顺应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超山,张桂春.教师素质结构模型初探.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4).

[2]曾荣光.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化:一个社会学的阐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1984,(1).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4

一、素质教育体现美术学科教学的承接性特征

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特点,一是对教学内容的分割式教学,即总体上分为基础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教学;二是教育主体对内容选择的主观意志。因此,教学内容显得单一化和技术化,素描、色彩、中国画等技巧性内容几乎占用了所有的教学时间,教育对象被安排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按照特定的内容、性质,甚至特定的形式风格来学习,练就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似乎是教学唯一目标,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如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理论被忽视了。当然,美术创作必须借助相应的技能技术,否则就谈不上艺术的表现形式,然而,这种“作坊式”的教学,只能训练出一批绘画“工匠”,究其原因在于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素质教育是“教”与“学”双层面的关系,“教”不等于“训”,“学”不完全是“练”。教学不是单纯的“训练”。所以,素质教育首先是教师的素质问题。教师的素质有两层意义,一层是学科知识,另一层是学科认识。美术是基础性学科,教师以自身熟练的技能技术对学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按传统的观念含义,教师应该 “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具备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美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技术,另一方面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素质。这里的师资,应该是适应中小学学科的教学,而不是美术专职或兼职的师资。所以,美术教学要树立师范教育大专业的教育思想意识,体现教育的承接性,表现在美术教学上为不能局限在学科以内的“素质”教育,而是通过教育形成的“素质”,同时这种“素质”也是他们将来实施素质教育必备的前提条件,所以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学实际上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以能力形成“素质”,由“素质”演绎教育理念。

二、素质教育体现美术学科思维的相承性特征

有位哲学家提到,只用左脑或右脑思维的人,只活了半世,而使用左脑、右脑思维的人活了一世。美术是造型艺术,其活动内容包括塑造一切有形的、可视性的形体;活动形式是需要通过特殊的工具、材料;活动过程则体现物质与精神的和谐。艺术的表现,反映在对客观事物的再认识、再创造,这种认识、创造过程反映了艺术思维的逻辑性。

“素质”最直接地反映人的思维方式,人们通常习惯把大脑的思维机械地划分为左、右脑思维,简单地认识思维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认为科学研究反映在对事物外部构成的表层思维,而艺术造型只反映在事物外部构成的表层思维,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孤立地看待艺术和科学的思维特性。在学校教育中,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学科教育的片面性,促成了学科思维的单一性。从苹果落地到牛顿万有引力,从伽利略的引力场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在达·芬奇的解剖图和机械图中体现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说明作为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所具有的跳跃性思想,并不局限在学科本身的思维特性,钱学森对此作了很好的阐述:“从思维学科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源于形象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在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才把科学与艺术分家,而其实,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

艺术活动是最具创造性的活动,正如印象派画家高更的大型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作品里包含了科学的理性,也体现了艺术的激情,所以“素质”在美术教学中体现了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相承性、包容性和统一性,认识这一点,就找到素质教育中美术教学的切入点。

三、素质教育体现美术学科思维的评鉴性特征

“素质”在体现人的审美力上是最具争议性的。审美因素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个角落,然而也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学科基础的理性思维,忽视学科的情感体验或美感体验,比如,在许多星球的图片中绚丽的色彩能反映出艺术的形式美;物理学中磁场线可以体现艺术的对称美;而在文学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江清鱼读月,夜井鸟谈天”,则表达了构成艺术美的因素的多样与统一。

美术教育,首先必须是美感意识的教育,审美意味指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与外部现象的统一,美感体验似乎人人都有过,然而大多数人的体验只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比如一个人在购物时,对商品的造型、颜色会表现出某种审美意味,但他可能不会欣赏蒙德里安或康定斯基的画,因此艺术的审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验过程,必须懂得艺术造型的基本语言以及构成艺术美的基本属性,即美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可以得到不同的审美理解与体验。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5

期刊

关 键 词 (冒号):师范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1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1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1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1。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1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3个方面展开(冒号):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1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期刊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1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1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1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1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1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1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1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1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1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1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期刊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1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冒号):想象本身是1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1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1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1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1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1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1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1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1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冒号):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1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1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1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1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1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期刊

参考文献 (冒号):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6

关 键 词 (冒号):师范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1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1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1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1。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1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3个方面展开(冒号):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1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1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1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1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1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1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1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1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1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1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1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1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冒号):想象本身是1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1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1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1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1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1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1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1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1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冒号):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1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1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1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1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1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冒号):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7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8

关键词:美术理论;美术教育;艺术创作;意义

上个世纪初期具有现代意义的美术教育在我国开始兴起,至今已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期间其经历了渐兴、停止、恢复与发展的几个阶段,如今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然而,在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院校、美术从业者及美术学生的发展。

一、对美术理论的重视不足

我国美术界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大艺术浪潮,比如“85美术”、“玩世”、“波普”、“艳俗”等等。在美术界的艺术浪潮之中,美术从业者创造了不少既有中国特色又具世界特点的艺术作品,但是也存在对西方艺术简单模仿的情况。之所以有如此现象的存在是因为部分美术家的理论知识基础不牢,没有形成关于中西方艺术发展的系统认识。

“人类通常难以避免同样的错误”,这是叔本华的一句名言。现阶段,美术界中有部分人认为理论是以美术创作的附属品的形式存在着的。在他们看来,艺术家进行创作并不需要理论的支撑,他们需要的是情感经验、是手上工夫、是创作灵感。而事实上,艺术创作是不能离开理论的,没有了理论的支撑,就失去了灵感的来源,也就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因此,对当前存在的对美术理论重视不足的现象,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有次碰到了几名毕业于艺术院校的自由画者,他们竟对“八大山人”一无所知,甚至认为“所谓八大山人就是八个大山人”,由此,不难看出,现如今艺术从业者的理论修养水平已到了让人担忧的地步了。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很大程度上与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密切相关。我国部分专业美术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修养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时对美术理论课程的课时量安排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理论学习的需要。

二、西方视阈下的美术理论的意义

根据格内尔与艾斯纳(西方本质主义美术家)的观点,美术是人类实践与文化中极具特殊性的一部分,人类的美术能力是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教育所形成的,而非自然发展所得。所以,格内尔与艾斯纳认为,作为大众化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学应当由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及美术史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学理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不难发现,西方的美术教育家非常重视美术理论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论修养。

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关系密切。美术学校借助设置美学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形成关于美的类型、本质及形态的系统认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对美的判断、感悟、认识及鉴赏的能力。美术批评则是基于美术欣赏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美术现象与美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及理论分析。对学生而言,学习美术批评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判断力、艺术感受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美术史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任何专业的学生而言,都必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历史,形成关于自己学科的发展过程、意义等内容的系统认识。“读史使人明智”,因此,学生通过对中西方美术发展史的学习,能够掌握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发展现状,并且能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拓展美术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美术教育的本质与美术理论的意义

近代,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有赖于蔡元培,上世纪初蔡先生提出了“美育救国”的口号。当前,“美育救国”依然意义重大,它对全民审美意识的形成于发展而言意义深远。所以,以大众化教育的生力军的身份存在的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文化与美术文化的教育。针对当前人们对美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教育机构的美术学院,其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顺应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够自觉审美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当是服务于社会的美术爱好者、美术工作者及美术教育者。

现阶段,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审美教学的比较科学的途径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具体而言,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是学生的精神素质;而专业实践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巧与技能,二者是缺一不可,相得益彰的。只有在既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美术人才。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9

首先是对美术学科的误识。“美术”一词的由来是近百年的事,“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武汉大学美学教授陈望衡先生指出,在中国历代艺术理论中,只是“艺”,没有“术”。从孔子《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到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从张彦远撰《叙画之源流》“夫言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到宗炳《山水画序》:“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夫以应目会心为智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以及清•龚贤语“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非若今人泥粉本为先天,奉师说为上智也。”。可以说,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艺术的位置都没有停留在“术”的层面,而是在“形”之上。因此,中国传统的美术观念,乃是把美术定位在对于宇宙本体和生命之“道”的观照和把握方面。美术是一种依凭视觉感知世界的方式,它是一种感知世间精神,探寻生命本源,觉悟万物之道,表达生命情怀的途径与手段。因此,美术远不只是美化生活的一种技能,也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生存手段,美术是进入生命境界的通道,融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为一体,承载知识、学养、智慧、情感,是人生成长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然而,由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受教育只是少数人的权利,艺术教育只局限于贵族阶层,中国历代画家中,极少有出生平民阶层者。因此,在中国社会里,艺术存在的两种方式,一是高高在上的上流社会的风雅消遣,一是作为技能的工匠的营生方式,在中国的老百姓眼里,艺术要么高不可攀,要么只是一种谋生的技能,艺术只与少数人发生关系,似乎跟大多数人无关。直至今天,去美术馆看展览的人极大多数都是从事美术事业的相关人员。

中国解放后近50年的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实施方法只有两种,一是作为课外指导的兴趣小组形式,另一种是作为副课位置的课堂教学。绝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只是把美术作为一种知识或者技能来实施教学。美术被定位为“术课”的现象由来已久,并被认为常规。

在此教育背境下,目前对美术误识的不只是少数人,包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与领导,也存在着对美术的误识。在西方,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发现艺术教育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形象思维的发展、对人才培养中起到的作用与价值意义。在此认识层面上全面推进了新课程的改革建设。从新世纪初中国紧随推出美术新课程的改革方案,至今已近10年,然而,在课程改革的口号旗帜下,尚存在着很多人对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认识不够,或对美术学科的误识,把美术学科作为副科,把美术教育简单认识为美术知识的传授与美术技能的学习,这些都反映着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层面的问题。

由这种误识首先带来美术的各种考试模式。从美术考级到美术联考,其采取的方式常常都只停留在美术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的测试,试卷仅呈现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对美术技能的掌握,而没有考察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视觉思维能力、想象与创造的能力,以及心理感受与情感表达的能力。这种考试制度与美术评价标准,必然带来学习方式的问题、学科认识的问题以及学习方向的偏离。

美术专业的学生由此认识为先行,对美术学科的认识问题也由此而来。对哲学理论学习研究的缺失、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忽视,注重技能学习,导致思想认识上的苍白肤浅,对专业学习方向目标的偏离与核心的缺失。

这种误识的源头来自于制度决策者与各级美术教育机构的管理者。所以要改变现行的美术教学现状,首先是对管理者的“美术扫盲”。提升他们对美术的认识高度,促使他们对美术教师的培养方面、评价方面有新的认识,重新认识美术课程教学的意义,真正把美术课程从技能课的位置提升到事关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全面综合的素质培养、开启学生智慧的一门重要课程。

其二,由考试制度带来的师资培养问题。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培养着一批又一批掌握着美术的各种技能,但缺乏对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深层次思考的毕业生,由这些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以他们的教学理念与专业认识在进行美术的基础教育,导致目前美术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形成一个教学思想相承继的脉络。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急需职能部门引起重视,出台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对美术的考试制度实施有效改革,另一方面对目前的美术教育师资进行再培训,以扭转这种发展势头,把美术教育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其三,各种儿童画的程式化教学,导致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抑制与缺失。

绘画的程式化教学,先是从简笔画开始,简笔画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广泛,也由来已久,英语课、物理课、数学课等课堂教学中,随处可在教室的黑板上或教师展示的纸片上见到,一个苹果的形象由两条曲线、一条短直线组成,一只杯子由两个椭圆与两条直线组成……简笔画以其用最简洁的方法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展示,成为很多教师教学的技能手段之一,一度成为教师技能评价的一项内容。然而,以简笔画进入美术课堂教学,由此带来的弊端非常严重。其弊端的根本点在于这是一种程式化的教学,它背离了美术学习的目的与意义。美国对于美术新课程的实施,源于对形象思维的培养发展对人全面素质形成的重要性的认识与重视。撇开美术教育对人的情感培养、健全人格方面的作用意义,撇开美术的审美教育,美术对于人的发展成长,对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程式化教育容易使儿童过早地形成简单的思维惯性模式,从而影响儿童的视觉发现能力、认知与探索的能力、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很多美术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从幼儿园开始,越往上的年段,学生绘画的内容与形式越多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或雷同。程式化教学不只是简笔画的形式显性出现,同时也以隐性的方式出现于各种儿童美术培训班与美术课堂教学中,比如所谓的素描教学、线描教学、儿童画创作教学、中国画教学等,往往教学的内容没有问题,但教学的方式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教师对美术学科的认识上。把美术的技能教学定位在模式教学、程式教学,以熟练某种表现程式、反复的程式训练为学习方式与手段,忽略了去观察、发现的过程,忽略了程式发现的多种可能性,导致儿童画教学的简单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简笔画教学。儿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被过早地教以各种绘画方法,这些方法因为有一定的操作程序,简单易教,也容易呈现被目前的评价体系所认可的教学成果。教师的认知问题、一部分家长的功利心态、目前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缺陷,导致这种在素质教育外衣蒙盖下的美术教育现状出现。儿童眼里的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世界,童真之眼具有很多发现的可能,这种发现是各种创造的源泉。而人类的创造力是人类发展的源泉所在。对儿童观察力的抑制与扼杀,无疑是教学的最大失败。

其四,急功近利的家长与教师,形成重视美术的假象。社会转型带来的教育功利化,使得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趋于功利化。美术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升学,进而毕业就业,毕业后转专业的现象十分常见,而且愈演愈烈,导致美术教育资源浪费,使之沦落为一种牟利的工具,背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千余年前,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的第一卷开篇这样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寥寥二十四字,对绘画功用极尽溢美夸张之余,却也道出了绘画一些常人所不知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穷神变,测幽微”六字。“神”,指自然规律,《荀子•天论》中说“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周易•系辞上》中也说“阴阳不测之谓神。”那么,所谓的“穷神变”,即是指研究宇宙间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幽微”,一般是指幽深玄妙的道理。总而言之,说明绘画的功用不仅仅局限在服务于政治与社会,它还具有探究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作用。嗣后,北宋著名画家兼理论家郭熙在其名著《图画见闻志》中对四时的山水做出如许文字描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看似简单的一个“笑”字,“滴”字,“妆”字,“睡”字;极为形象化地用文字描述了四时山水的不同情态。行文至此,翻阅存世的宋画作品,尤其是北宋一朝的花鸟画作品,那极尽工整的用笔,一丝不苟的描摹,精确合理的物态,无一不是在述说着如许观念——画以体物致理。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篇10

义务教育美术教育现状对策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及提高其综合素质,都是有促进意义的。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美术课程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在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培养孩子特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美术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现实的发展与理想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何将美术教育的发展步入规范化是广大教育者,尤其是美术教育者积极探讨的事情。因而本文从其发展现状出发,对如何完善美术教育事业阐述自己的一些反思,旨在能够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一、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是教育的一个基础阶段。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是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的,而现状如何却并不能令人感到欣慰。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中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中重视程度不高

在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美术教育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虽然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有所改变,但是在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老师、家长甚至是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不高,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大家普遍认为,主文化课程才是学生的重点,学生应以语数外为重点学习内容,而美术教育只是一个辅修课程,对将来升学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美术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2.美术教育的配套设施不健全

基于学校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在很多学校中美术教育的相关教学设施并不健全,很多学校对其在物质投入上甚少。这样导致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只能根据老师的绘画简单地画一些最为基本简单的东西。对于一些复杂的画画,由于学校缺少一些模具或者相关的教材教具,美术教师也无法发挥其自己的能力将绘画的艺术传递给学生,这样最终的结果使得美术课堂乏味,成为了学习休闲的娱乐课程,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同时也没有达到美术教育开设的最终目的。

3.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义务教育阶段针对的都是一些中小学生,相对而言,美术教育所要求的专业性并不是特别的高。加之学校与家长的不重视,因而这也容易让美术教师在思想上有了不思进取的懒惰的想法。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所学对于教授学生已经足够,同时义务教育中的美术课堂也不是一定教给学生特别专业的技能,只是培养学生的爱好而已,因而在此环境下,教师师资力量总体上没有一定的提升,进而导致整体水平相对薄弱,为实现美术教育之宗旨增设了层层阻力。

4.其他方面的不足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发展的不足之处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陈旧,缺乏创新;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等方面,这些不足之处都是教育学生及培养祖国未来人才道路上的绊脚石。

二、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几点意见

1.转变观念,提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因而要不断地提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物质支持上加大投入,完善学校中的一些配套设施,购买一些对美术教学有益的一些辅助工具;逐步改变现有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通过开家长会或者给教育交流会等形式加大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调整师资队伍,增设激励机制,调动美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地上进,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广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完善措施,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美术教育的地位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的五彩缤纷让孩子们能够深刻的体会生活的幸福及学习的快乐,所以针对当前美术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义务教学中,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那么学生就会改变认识,喜欢上美术课程,通过美术教育来逐步提高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3.注重美术教育与其他教学的结合

教育的作用是使得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地发展,美术教育针对的美术方面的发展;相对于语、数、外三门主课程而言,他们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处于不同的层次上。注重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结合,这样也会改变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在提高学生主文化课程的同时,美术教育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实现了教育的共赢,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综合水平。

三、小结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唯有不断地重视,才能实现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态度的转变是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只有转变认识才能带动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只有重视了,相关的配套设施、师资力量及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因而,务必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及注重美术教育与其他教学的结合,以改变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贺亮.新课改形式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育论坛,2006,(12).

[2]成晓祥.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J].考试(教研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