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弊端和优点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弊端和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弊端和优点

篇1

关键词:国有企业 管理 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234-02

引言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这场金融海啸波及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强远远超过了人们此前对它的猜测。面对这样一场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企业及时调整政策,积极应对,快速地摆脱了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稳定全球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到此次金融风暴,我国企业在一次次危机中的卓越表现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汤因比也早在一次“展望21世纪”的演讲中就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说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粘合剂;特别是在掌握了可以毁灭自身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之后,对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中的人类而言,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宽容与和谐。①

毋庸置疑,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端于西方,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进程,西方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为现代企业的成长、壮大带来了无穷的动力,一个个超级企业帝国迅速建成,使之成为了影响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力量。现代企业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后的产物,它追求效率、利润,需要技术的进步,需要科学的支撑,在具体管理中,将绩效放在突出的位置,这一切恰如数学公式一样精准的管理理论在取得了经济效益的突飞猛进之后,却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员工缺乏归属感,人与人之间缺乏人情味、企业出现过劳死等等。

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吸收西方管理理论的优点,同时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机地契合起来,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寻找一套更加合理的管理方法。因此,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特别是从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儒家思想出发,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有助于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文化,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壮大。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和探讨,如何建设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结合科学现代的管理思想,更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全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而儒家“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的思想则日益得到了管理者的青睐并且正在被一步步地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

一、“以人为本,以民为贵”的思想根基,弥补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理性精神的不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数千年来,它奠定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性格。儒家文化主张“入世”,规劝人们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身为出发点,以天下为己任,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将人视为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活跃的因素。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首先发现了人的价值。《礼记・鸿运》篇中指出“人者,天地之心”,明确了人是管理的核心标准。孟子更进一步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进而肯定了人是管理活动中的首要因素。这种肯定人性、顺应人性进而改造人性的思想使管理活动更具有创造性、灵活性。

这样的思想在西方古典管理学中却鲜被提及。西方学者多认为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管理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制度上的,管理者所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管理精神,上与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数字、图表很好地表达和完成,他们更提倡管理的模型化、数量化。管理者运用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综合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利用系统模拟,建立数学模型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以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但过分重视理性的后果是忽视了人的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往往造成管理行为的机械化,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对抗,影响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有甚者,如我们在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中所看到的那样,工人们被异化为机器,人们的工作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简单又相同的动作。而在我国,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农耕文明时期,缺乏一种数目字上的管理,所以西方的制度化管理学说被引进后得到了大力推广,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在东南沿海的外资和合资企业中,在西方科学管理制度的作用下产生了一大批经济效益突出,拥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品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明显具有法家特征的学说所存在的漏洞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由于过多地重视制度、规范和条例,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从长远来说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上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首先发现并开始弥补这种不足。最著名的莫过于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提出的:“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② 儒家“以民为贵”、“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始被企业家融入了管理学中,并被赋予了新的理念,形成了新的“人本主义”管理观。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人本主义管理观,核心是把管理实践中的“人”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人不仅是管理的载体,更是管理活动的核心。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重视人才,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作用;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的培养,使员工有归属感,树立其主人翁意识;满足员工的需求,使其丰衣足食,以培养员工稳定的情绪、健康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被率先融入到国有企业管理中。与其他性质的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更追求长期利益,因此管理者能够在管理活动中注意到人的作用,关注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任人唯贤”,尽可能安排员工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中去,达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众所周知,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一个大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观念,并流传至今。儒家提出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终生学习的教育观念,提倡学“不可以已”,这种观念就是告诉现代企业管理者注重员工的培训,倡导员工的长期教育,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尽量关心员工的生活,包括其家人。比如有的企业会将员工的生日记录在案,以便在生日当天送去问候;或者在文化生活方面,尽可能多地给职工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

这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内在发展力,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国有企业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强调一个由内及外,由表及里的过程。这与非公有制经济略有不同,这种不同是由于双方体制的差异和对企业理念定位的差异所导致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然将长期存在。

二、“仁者爱人,道之以德”的领导原则,矫正西方管理思想的刚性管理的缺点

在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采用什么样的领导组织方式是企业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二。

儒家学说特别重视“仁政”,他们认为一个管理者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处在于是否实行了仁政。四书开篇之作《大学》中就明确提出:“为人君,止于仁”,意思是一个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到了“仁”的地步。同时指出:“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③,儒家认为上与下的管理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要领导阶层实施仁政,那么下面的人民就会爱好道义。

而西方管理学家大多把注意力集中于硬性管理结构上,突出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等硬性指标,但忽视了管理者与员工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及其对企业绩效的重要价值和贡献。

儒家思想以“仁”为基础,它既是整个儒家文化的根基也是整个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人,仁者人也”④,说明“为政”的前提是“仁”。这种“仁”本身即拥有了生命动力的深刻性,形成了对人际的诚恳关怀,对大众的深厚同情。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爱护员工,尊重员工,用高尚的道德来感化员工,以情感人,使员工在管理活动中爱厂如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风气,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孟子还进一步指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⑤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以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秩序与基本规范。这样的理论也引导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既要懂得以情感人,更要以理服人,重视建立秩序、规范,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避免情感管理的无序性,约束员工的行为,达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管理效果。

可以这样说,中国儒家文化重视的是情与理的结合,是理与情的平衡,是将强制性的规范变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从而把人的情感与理智完整地结合起来。反映在企业管理上就是要求管理者既要满足员工在情感上的需求,又要制定相对规范的规章,使管理活动既不囿于苛刻的规条之中,又不因过于依赖人的情感使管理无章可循,丧失了管理的理性基础。

三、“以和为贵,强调整体”的终极目标,克服西方管理思想的个人至上的弊端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大大的“和”字震撼了全场所有人,也震撼了世界。“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管理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理念。

西方企业文化的特点是鼓吹个人英雄主义,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在企业中工作是对其自身利益的追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而管理者则试图通过员工个人的努力实现企业整体的效益。这种理论有它的优点:一方面,给员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促进员工的发展,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互为依托,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单个员工的不懈努力无形中也会产生“鲇鱼”效应,⑥客观上促使其他员工不得不经常审视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而也变得勤奋起来,以此整体提高企业的效率。

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管理学说则更注重一种整体的和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⑦儒家认为世间所有事务的最高境界即达到“和”的地步。这种“和”包括了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人与事物,人与自然等等各种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儒家的“和”是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具体到企业经营中是一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评价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孰是孰非的关系。

企业的经营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经营过程中首先体现为和气生财。首先是在经营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社会关系,不做“一锤子”买卖。商品的质量可靠、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商家的经营合法、言语和气,是买卖双方达到相应之和的基本前提。谦和可以赢得人心,人心即市场。即便是生意不成,还有人情在。否则,言语失和,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因此,在指导思想上企业应以追求买卖双方相应之和为最高境界。其次,同道之间要和衷共济,构建企业之间竞争合作的伙伴关系,为企业之间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取得双赢。目前,有些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比如家电市场的价格竞争拼得你死我活,结果是商家损失惨重,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倡导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竞争中应“化敌为友”、“化对手为协作伙伴”,建立起广泛联系、彼此协作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就是市场,就是财富之源,就是儒家思想和气生财所揭示的共存性和开放性的道德价值所在。其三,是在企业内部培植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创造充满和睦亲情的家庭式内环境;提升企业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避免员工过激或对抗行为的产生,减少人际摩擦和“组织内耗”,促进组织健康发展。

四、以西方管理思想为基础,以儒家管理学说为理念,构建全新的企业文化

应该指出的是,任何一种学说或者思想都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疗法,因此如何众采所长,如何将西方科学的管理制度与充满人性化的儒家管理学说相融合,是构建新型企业文化,特别是国有企业文化的重要所在。一方面,我国企业的管理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强烈地受到了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积极吸纳职工参与管理,以有效的激励方式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服务于人为根本的管理目的,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满足人的需要从而达到组织的目标。而这种人本文化又恰恰是儒家管理学说的精髓和灵魂。

应理性地看到,儒家学说尽管充满了人性的关怀,体现了企业管理中人的价值与作用,但其思想理念由于太过注重思想教化往往降低企业的管理刚性,因为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其最终目标仍在于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过度依赖儒家管理学说是否会导致企业管理的松散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检验。毕竟,思想教化不能完全替代严格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法制建设刚刚起步的中国,似乎更应提倡以法律、制度为基础,规范管理行为,制定灵活的市场策略,竞争策略和发展战略,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结语

我国经济在走过了2008的经济危机之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看中国的观点应运而生,不管这样的观点有着怎样深刻复杂的政治与经济背景,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已然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国经济如何能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是要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而儒家文化给企业管理者带来的是思想意义上的反思,组织管理的再认识与再创造。在企业管理中一方面应以相对成熟的西方管理学说为基础,为架构,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中和西方管理体系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弊端上所具备的积极的作用,以此为出发点必将带给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以新的境界与高度。

注释:

①阿诺德・约・汤因比著.历史研究.泰晤士・哈德森公司,1972

②李延松.松下电器的用才之道,人才资源开发,2007(2)

③大学.意为: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

④中庸・孔子答哀公问政.意为: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

⑤孟子.离娄下.意为: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

⑥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⑦中庸.意为: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

参考文献:

1.江鑫.浅析儒家思想在我国管理实践中的价值.中国集体经济2009(12)

2.王平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的现代借鉴.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5期,2005.10

3.王君.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冲突与融合.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第6期,2008.12

4.郭太祥.论传统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2期,2007.4

5.李艳.论儒家和谐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0卷第4期,2007.7

6.张俊伟,罗章.管理的中国精神―儒家人本主义理念内涵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管理观察,2008(12)

篇2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汉代是我国封建大一统国家确立时期,也是我国教育制度奠基时期。汉代因其特殊历史背景,形成独特学风——以治经为主要内容,守师法家法,重依据和讲究辩论,对我国语文教育影响深远。本文试从汉代学风对语文教育各方面——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的影响进行详细剖析,以期扬长避短,对我国语文教育有所启发思考。

关键词 :汉代学风:语文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5) 08- 0256- 03

汉代是我国封建制度形成和大一统国家确立时期,也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确定和定性时期。讲汉代学风,不得不提秦代。秦虽二世而亡,但其书同文、行同伦、以法为教等严苛文化专制政策深深影响汉代文教政策制定和推行,汉承秦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自己的文教政策。

一、汉代文教政策概述

汉初天下草创,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黄老之学,实行休养生息,汉代经济逐渐复苏:黄老之学”即依托传说中的黄帝及道家创始人老子,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会了先秦各家学说,主张无为而不为”,强调循名复一,民无乱纪”。司马谈将其概括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文教政策方面汉初统治者也推崇黄老之学:文教政策是国家政府制定、颁布和施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策略,它体现了一定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规定了办学总的指导思想,也影响着学校教育的体制、发展规模和侧重点,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纲领性的意义”。汉初统治者推行的文教政策有以下内容。

(一)汉初文教政策

汉初统治者废除挟书令,先秦流传下来的古文经籍重见天日、文化传承。开放私学,文化下移,更多人接受教育:学术思想交流,有百家争鸣之遗风。认识到知识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这些文教政策对维护封建国家统一起到重要作用。群士攻读先秦古籍,尤其是在秦遭受破坏的儒家学说得以保存发展,为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奠定思想基础、

从汉初休养生息,历经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期,汉代经济殷实。经济充裕必然要求有适应封建大一统国家的文教政策。到汉武帝时逐渐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二)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具体文教措施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建议,逐渐将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指导思想,成为培养选拔人才的主要内容,强化思想教育:在中央建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成为主要内容,儒学成为垄断学说。 “独尊儒术”使教育在社会政治和生活中地位空前提高,儒学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实施方面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当时乃至以后语文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可以说谈汉代的学风,主要是指儒生活经的学风。

二、汉代学风的特点

(一)以治经为主要内容

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等人意见,逐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汉代最高学府——太学,置五经博士,儒家学说成为主要内容,儒学地位空前提高,人才选拔考试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巩固儒术独尊的成果。社会上群士攻读传授儒家经书蔚然成风。

(二)守师法家法、重依据。

汉初统治者虽废除挟书令,但先秦古籍遭受浩劫,求书和传授异常困难。但为求真,必须严格强调实事求是,重依据,守师法家法。学术界普遍认为,所谓师法,就是指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的经学:所谓家法,就是指博士或经学大师的弟子对师学的继承与发展,且能形成一家之言,并被学界推崇朝廷认可的经说。正如清朝学人皮锡瑞所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在群儒攻读传授经书过程中,出现师有数家、家有数说的现象。为求真守师法家法尤为重要,是群儒攻读经书、士人入仕为官的考量依据。师法和家法关系密切,同根同源,前后相继推陈出新。守师法家法、重依据,形成严格选师制度、尊师重教、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学风,有利于文化经典传承。

(三)讲究辩论

汉代治经讲学蔚然成风,出现师有数家、家有数说现象,出现今经之争、今古经之争,甚至达到激烈程度,这对儒生辩术提出要求。重辩论有助于儒生融会贯通知识、活跃思维和锻炼口才。讲究辩论不仅说明汉代儒生守师法家法、重依据,而且表现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治学态度。这对重书面语言而轻口语表达的封建语文教育是一大进步。时至今日,口语交际仍是语文教育重要内容。

三、汉代学风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汉代儒术独尊的文教政策属于我国古文教育时期,汉代独特学风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下面就从语文教育几个重要方面——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来谈谈汉代学风对其影响。

(一)实事求是的学风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汉代儒生严遵学风,治学严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使古文经籍一脉相承,影响深远。期间虽有穿凿附会,但不是主流。西汉司马迁主张好学深心知其意思”。才不至寡闻“浅见”:获得事实要“行万里路”。这一良好学风影响历朝历代,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

(二)汉代学风对识字写字教学的影响

识字写字教学是文教政策实施基础,也是语文教育基础。历朝统治者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即使在秦代也得到极大发展。汉代识字写字教学更加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识字写字教学,编写识字写字教材

汉代有草律明文规定: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讽书就是背诵默写),还要用各种书体进行考试。汉代吏民上书错了,尚书令有责任检举揭发。(《说文解字·叙》《汉书·艺文志》)。这些规定,促使大家更加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汉代识字写字用的教材叫篇”,有《仓颉篇》《急就篇》等。在这些教材中,有的书收集的字全备,可作学子识字之用,可供辞赋作者选词炼字参考。有的书中是常用字,字数较少,不求全备,专供学童识字写字之用,还教给一定知识。有的书对象是童蒙,除教识字写字外,还侧重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这些教材的编写方法和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有利于祖国语言文字统一、民族共同语形成和普通话推广。

2兴办官学和私学,促进识字写字教学发展

汉代学校有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同时存在私学。私人著书讲学,有先秦百家争鸣之遗风,受众广,束缚少,文化下移,弥补官办学校教育不足。学校教育中的蒙学教育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蒙学教育教授教材为《篇章》。学子有一定基础后再学习《论语》《孝经》和一些律令文字。学后有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有在社会上谋取职业为生的。

3促进书法艺术发展和书写工具改进

汉代主要通行汉隶,识字写字教学促进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和书写工具改进。

4产生国际影响

伴随中外文化交流,汉代识字写字教材产生深远国际影响。如日本明治年间,日本曾借用我国汉代史游《急就篇》的名称编写《官话急就篇》。

总之,汉代学风对识字写字教学影响深远,有利于祖国文字统一,民族共同语形成,普通话推广:有利于研究我国语文史、文学史、书法艺术史。扎实、广阔的识字写字教学为汉代进一步推进文教政策奠定基础。

(三)汉代学风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可以进行阅读学习。

1阅读教学教材

汉代阅读教材主要有《孝经》《论语》、五经、诸《子》及其他,都是先秦古典书面语言,和汉代口语差别很大,解决识字和语言差异问题是阅读经典第一步。经师先用汉代书面语言逐字讲解先秦古籍,就是训诂,再整理经义。

2阅读教学方法

汉儒教授生徒读经,包括几方面工作。( 1)断句。先秦古籍没有标点符号,要读懂古籍,就得断句,即句逗。汉代叫句读、句投。( 2)正音正读。汉字中有不少形声字、假借字、一字数音或一字一音多义字,都增加读音和理解困难。汉儒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汉读”工作,即做注解释读音。( 3)解释词语。这是指导阅读教学的主要工作。为解决阅读中语言理解障碍,经师运用行训、声训、义训等方法解释词语。( 4)解释全句、句群、或全章意义。(5)指出语法修辞特点,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汉代守师法家法,重依据,经师在指导生徒读经时做的大量工作是比较可信的。汉代训诂发展促使语文教育家涌现,积累阅读教学经验,指导古文教育,对后世语文教学影响深远。(6)随着阅读教学发展,秦汉之际出现我国最早一部词书——《尔雅》,它是学者篆辑经师讲经的故训汇编,在汉代是一部重要的语文教学专用书。《尔雅》主要解释词语。书中解释词语方法多样,注意创新押韵,力求句式整齐。生徒读此书有助于理解先秦古语意思和语法,为进一步读经打下基础、

(四)汉代学风对写作教学的影响

在识字写字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写作训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写作文体训练

先秦时期知识多靠口耳相传,不利于文化知识传承。古籍经典、先哲智慧久远传承得益于写作教学发展。汉代在继承原有文体基础上,新的文章体裁出现。汉作教学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配合识字写字教学,进行日常应用文体写作:后一阶段和读《经》配合进行,包括各种文体写作训练。如:(1)诗赋类。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是汉赋,尤其是文人献赋卖赋可以得官加爵,激发汉代群儒创作词赋热情。汉赋讲究铺陈、辞藻华丽,以司马相如、扬雄的辞赋为代表(2)书表笺奏类,包括各种公文和私人书信。(3)颂诔箴铭类,包括各种实用性、议论为主的韵文。(4)论说类,包括各种议论文。还有一种专供考试用的议论文体——策论。这些文体写作训练侧重五经内容和文采。汉代司马迁认为写作要重视内容和文采。扬雄主张辞和事要相称,说话要有验证,坚持正道,不要一昧迎合听者,为文以经为准。这都是汉代学风的重要表现。东汉灵帝时,出现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院——鸿都门学,学生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这对儒术独尊的垄断地位是当头棒喝,教学内容、选拔人才不再局限于五经,有利于解放士人思想、活跃思维和学术圈,有利于祖国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2写作方法

汉代学生多模仿前人作品,以扬雄模仿司马相如最为成功。模仿使写作训练不再无从下笔,但缺乏创新,束缚创造能力。汉代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先写草稿,通过自己或经师修改,即加点,这些好的写作习惯值得借鉴。

3重视书面语言表达,忽视口语交际练习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持续时间长,文人思想自由得到束缚,说话办事围绕着维护封建统治。汉代重视书面写作教学轻视口语训练是语文教学一大弊端,在语文教育中要注意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齐头并进。

(五)汉代学风对语文教学方法的影响

汉代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有上大课大都授)、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师生问答,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自学等方式。这是由于师门学生太多,经师无暇顾及每一位学生。虽有弊端,但积极作用大于不足之处,有利于发挥经师指导作用,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考、发现问题的空间,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思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都反映汉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影响。这些教学方法虽距今千年,但对以班级授课为主的当今语文教学改革有很大启发意义。

(六)汉代学风对考试制度的影响

汉代文教政策归根到底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者制定选拔维护其统治的人才选士制度。选士属于政治制度而非教育制度,但它的任务正好与古代教育的基本目标相吻合。选士实际上是学而优则仕”在制度上的保证,教育的直接动机和结果就是要使学生顺利通过选士而入仕为官。这样一来,选士制度就成为古代教育最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亦即具有指挥棒”的功能。汉代选士制度主要是察举制,科目主要有常科。这一选拔人才制度反映出汉代学风——以治经为主要内容,同时也使孔子举贤才”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汉代开始获得了制度上的落实。儒家伦理道德和经学造诣成为贤才的基本标准,守师法家法也是一个重要标准。学校培育培养贤才,而察举制度选拔贤才,改善了国家权力分配的机制,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的巩固和发展。三者之间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社会上的儒生广开了进身之路。选士制度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利益驱动。西汉时邹鲁一带流行有“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自一经”的俗谚。然而,察举制在选拔方式和衡量标准上尚不完善,弊端滋生,新的选士制度必然要取代之。汉代察举制度于当时有利有弊,培养选拔优秀人才,使汉强盛一时:于后世,留下经验教训:完善人才选拔制度,要合理公开公平公正,切记沽名钓誉。

篇3

于子钧 刘珂 陈利佳 北京林业大学 外语学院

基金项目:校级项目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编号:X1310022100)。

摘要:广告业在经济潮流下显现强劲势头,为了探索中外商业广告在中国市场下的应用与受众效应,我们搜集了八十个不同品牌

的广告样本,范围包括日化产品、服饰、食品。通过着重对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及归纳,我们总结出三个明显特征及其运用——中国

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洋化现象在广告中的运用,名人效应在广告中的运用。本文分别对这三种特征进行案例详述及总述,从而探究

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指明三种特点的误用滥用情况。

关键词:商业广告;中国元素;洋化现象;名人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走进中国,中

国品牌也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打入国际市场,广告是最重要的手

段之一, 其目的是促进销售和盈利。 1963 年, 美国历史学家在 《富

有的人们》一书中指出 “要挖掘美国固有的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

可以说广告是其中之一”。商家如果能准确把握广告设计风格和

特点,将在抢占市场份额方面更有竞争性优势。

一、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

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国外商品进军中国大陆,国外品牌进入千

家万户。二十一世纪以来,日风韩流欧美派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

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追捧,这使得许多中国品牌盲目跟风,

丢失了不少中国元素。自 2004 年“中国元素”广告创意法被提

出后,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国外品牌开始将目光放到中国本土文

化上,开始走符合中国大众心理诉求的路线。这一方法被越来越

多的采用,直至现在,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立体广告都以“中国

元素”强烈地冲击着受众目光。

世界上每个国家,无论存在时间长短、种族差异大小均拥有其

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注定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

蕴和价值观念,而中国元素包括了物质文化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

符号与思想。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哲学观念,

二是价值观念。在哲学观念上,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因而中国人安土重迁、追求平淡祥和的生活,这与西方人

改造自然、注重个性的观念大为不同。在价值观方面,中国人以中

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为荣,重视情感维系,赞扬

诚信、勤奋、尊师重道等优良美德。在研究样本的日化产品部分,

87%都包含明显的中国元素,主要体现在亲情(家庭、母爱)、爱

情(百年好合)、其他(功夫、戏剧、礼节、书法、成语)等,这

种广告创意不仅体现在平面广告、视频广告还有广告语中。

四川舍得酒业有限公司的《围棋篇》广告融合了诸多中国元

素符号,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大智慧,提升了品牌文化。该

广告抓住了中国悠久的饮酒文化与传统文化,赋予了广告独特的

中国定位,其中的中国元素包括:中国古代酿酒坊、古装人物、

中国印章、中国酒具、围棋、书法。其广告语也蕴含哲思,如“天

下智慧皆舍得,智慧人生,品味舍得, 舍得酒”、“舍与得,感

悟智慧人生,舍得酒”,这些广告语蕴含厚重的中国色彩,其中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皆有体现。这则广告只是一个成功案例,其

他广告包括南方黑芝麻糊 90 年代版、重庆奥妮百年润发、李宁

运动鞋等,都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迎合了观众对产品的心

理诉求、符合中国群体的价值观念,有效提升了品牌效应。

中国元素滥用误用的广告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如耐克的《恐

怖斗士篇》否定了“中国功夫”,损坏了“龙的精神”,颠覆了

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应,最终停播。刊登在《汽

车之友》的“丰田霸道”广告让具有中国象征的石狮子向一辆日

本品牌的汽车“敬礼”、“鞠躬”,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应----

“考虑到卢沟桥、石狮子、抗日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让人愤恨”,

最终《汽车之友》公开道歉。立邦漆的一个广告为了凸显其光滑

特点,将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从柱子上脱落,激起民族仇恨感。中

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不应仅仅放在符号层面,而应深挖文化底

蕴,让中国消费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这样才能带来良好的宣

传效果。

二、洋化现象在广告中的运用

洋化现象是中国商业广告另一个尤为明显的特征,研究样本

中 67%的广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洋化现象。洋化现象的形式一般

为:外国名称及广告语,外国模特,外国广告等。以波司登品牌

广告为例,其不仅采用了洋化的名称,且其平面和视频广告的也

都使用了的西方背景和广告演员,属于非常典型的洋化广告。波

司登这一名称来自于美国的都城波士顿,在品牌创始的九十年代

初,创始人期待用这个完全洋化的名字吸引消费者以取得一定的

竞争优势。在波司登的平面及视频广告中,其拍摄背景及选用的

演员均来自西方,作为投放中国市场的广告,其唯一的中国元素

仅仅在于画外音的语言,给人外国品牌的错觉。另外,服装品牌

雅戈尔、圣得悉等也都存在有类似情况。

人们往往认为国产品牌不如外国品牌好,对此,国产品牌往

往通过选用洋化的名称,以及在广告片中安排西方面孔来提高身

家地位,以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洋化现象实质上是商家取悦消

费者,迎合消费者崇洋心态的一种广告策略。广告中的洋化现象

对于品牌的宣传和推广能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

蓬勃发展,洋化现象在中国的确有一方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土

壤。广告中恰到好处的洋化现象,可以给广告语言和画面注入新

的元素,增加广告的吸引力,提高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从而促

进产品的销售。

在商家通过洋化策略获利的同时,洋化现象将不可避免地对

中国的市场和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对于广告受众来说,

尤其是部分文化程度不高,辨别能力不强的消费者,广告中洋化

现象将会使其受到误导,过度洋化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另一方

面,洋化现象的泛滥也会对中国本土文化不利,过度的洋化现象

是对崇洋媚外的变相倡导和支持,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对于品牌自身来说,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刻意牵强地洋化,

反而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影响产品销售。洋化现象有利有弊,

适度洋化有利于国产品牌打开市场,但是也要对过滥的洋化带来

的弊端保持警惕。

三、名人效应在广告中的运用

名人效应是几乎所有大品牌青睐的广告策略,目的在于利用

名人本身的影响力,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增加销售量。研究样

本中 89%的广告均利用了名人效应。名人效应这种商业策略的运用确实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004 年 8 月到 10 月期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为奥运英雄举

杯喝彩”的广告,邀请刘翔、滕海滨、马琳三位冠军运动员(而

后在雅典奥运会再次夺冠)作为代言人,取得了出大的成功。借

助于全民关注奥运会的热潮,尤其是刘翔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的

亮点,以及国民对奥运冠军的敬佩与自豪之心,可口可乐公司也

同样再一次赢得了消费者的亲睐与支持。根据 AC 尼尔森 CCT 跟

踪报道,同期,可口可乐品牌偏好度(最受欢迎的品牌)与 2003

年同期相比上升 2 点,购买意向上升 5 点;星传媒体独立调查报

告显示可口可乐的奥运主题广告成为提名率最高的广告,获得百

分之八十七的支持。

2005 年,乐事公司选择孙燕姿作为乐事薯片 (黄瓜清新口味)

的代言人,其广告是乐事公司运用名人效应取得成功的一枚经典

案例。首先,孙燕姿率直俏皮的形象非常符合黄瓜口味薯片的清

新,爽口的特点;其次,孙燕姿是一个少争议少话题、无绯闻无

炒作的女生,她的性格形象特点使其不但拥有大量歌迷,而且赢

得非影迷类的消费者的喜爱。据本课题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百

分之八十五的人认为孙燕姿所代言的乐事薯片很成功,并且一定

程度上激发影响了所调查者购买的欲望。类似的成功广告案例还

有吴莫愁在 2013 代言的百事可乐;成龙在 2005 年代言的霸王牌

洗发水;葛优在 2006 年代言的神州行广告;SHE 在 2007 年代言

的达芙妮产品等。

名人效应的优点在于影响力和号召力,以此吸引更多的潜在

消费者,提高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商品信任度,而名人策略

的本质是中国的文化因素。承载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受儒家思

想影响较深的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偏于稳重、 保守, 较西方人而言,

中国人从众心理较强,因而有名人基于自身形象与号召力的代言

与产品介绍,将会有效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然则,名人效应的广告宣传固然是好,但是过度或者不恰当

的名人效应的广告往往会引起反效果,如周笔畅代言的太太口服

液、罗纳尔多代言的金嗓子喉宝等案例,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

果,反而给产品形象带来反效果。

结束语

广告作为产品宣传的主力军,对产品的销售和企业的未来是

不可或缺的。企业只有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价值观念,

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才能设计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广告。广

告中的名人效应及洋化现象在使用时需要斟酌与推敲,不能滥用

与误用,否则会引起中国消费者的质疑与批评。再之,广告人使

用中国元素时可适当挖掘内在价值,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符号语言

可能无法更好地传达产品和企业的文化内涵。本文初步探究了我

国商业广告的显著特征,其作为未来广告业发展的基石,将对今

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镇飚.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广告文化批评标准[J].当代传

播.2003(04).

[2]黄小平.广告语言:语言艺术的狂欢[M].昆明:云南人民出

版社,2012.3.

篇4

[关键词]公务员考录制度;科举制度;传承;超越

[中图分类号]D6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72 ― 02

一、对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评鉴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末,历时1300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推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员选拔任用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优点

科举制度被废除后,不少人存在一个思想误区:把封建制与科举制等同,把八股取士制度当做科举制度的全部。因此,科举制度长期以来为人们所批判。但是我们若以全面公正客观的态度来认识科举制度,却能发现它有着合理的内核,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筛选德才兼备人才的权力精英体制”。〔1〕

1.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考录原则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有其合理的内核,在考试过程中制定了很多制度来防止考生的作弊行为以及考生和考官串通作假的行为,比如,对主考官实行回避、锁院制度,对考生考卷实行糊名、誊录制度。正是由于这些具体制度的施行,使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尽管各朝代科举考试具体科目和内容设置不同,但基本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以唐朝的殿试为例,“中试者分三甲,一甲三名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3〕,体现了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科举制度下,考试是选官的基本途径,普通人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因而形成了人们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优秀品质,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

2.集中的人事选拔权

科举制把分散的人事选拔权收归中央,科举考试的内容、形式、用人标准等完全由中央确定,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官吏选拔方式。中央利用科举制的这一措施,垄断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公平公正的考录原则打破了门第的限制,让一大批普通的知识分子甚至出身寒微的平民通过考试方式也有入仕做官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加强了行政权力的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也通过四书、五经等儒家思想的考试内容,向知识分子灌输了等级观念,统一了其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政治稳定。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

1.考试内容逐渐僵化

隋炀帝开科取士,科举制开始萌芽,这一时期主要考时务策,也就是撰写有关当时国家政治方面的论文,为国家各方面发展提供政策,较为实用;到唐朝,“进士”和“明经”科是主要考试科目,此外要加考诗词歌赋,这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宋代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取消了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4〕。经义,与论相似,都要求写文章,但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做题目,并用经书中的理念进行阐释,考试内容逐渐僵化;到明代以后,科举制度虽然日益完备,形成了包括院试(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一套考试体系,但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它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措辞要用古人语气,格式很死板,对结构和字数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综上所述,科举制从建立到衰亡,其考试内容都是以四书、五经以及诗词歌赋为主,起初确实能够为封建生产关系服务,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考试内容越发显得空洞单调,没有贴合实际,从而导致知识分子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实际的社会需要,此外,考试内容重文轻理,缺乏实用性,埋没了大量科技人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考试程序日渐复杂

隋朝科举考试属于初创阶段,采取地方荐举和中央考试相结合的考试程序;宋代确立了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省试和殿试。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初步考试有三种,童试、岁试和科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的学校成为生员,俗称“秀才”,“秀才”参加每一年一次的考试,叫做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三种,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考中了成为举人,接下来是会试,是第二年的春天到京城考试,考中了成为进士,之后的第二个月进行第三场殿试,考中后就可以直接做官了。这样看来,以清朝来说,它的录用考试要经过童试、岁试、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和任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程序纷繁复杂,所以一个人要想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可能要耗费大半生的时间,如果再遇上不得志,可能到老也不能如愿。因此,尽管出发点是为了强调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谨性,但越发复杂的考试程序、求偏求难的考试内容以及种种防止舞弊的制度办法导致科举制度畸形发展。

3.考选方式过于单一

古代科举考试的考选方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以笔试为主。如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每场考三天;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也是笔试形式,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考中的贡士参加由皇帝主持和出题的殿试,殿试只考一题,内容为对策,为期一天,考试形式为面试,但有时是皇帝出题,考生以笔试形式答卷,由大学士评卷并草拟出名次,皇帝圈阅同意即可。因此,古代科举考试的考选方式比较单一,通过笔试只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不能考查考生的其他方面综合能力,导致招录的人才在担任官职时缺乏一定的素质。

总之,以辩证的、全面的、历史的眼光来评鉴科举制时,我们应看到它确实有一定的弊端,如考试内容逐渐僵化、考试程序日益复杂、考选方式过于单一等,但它公平、公正、择优、录用的考试原则和以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形式都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值得西方国家甚至当代中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借鉴的。

二、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的传承

(一)科举制西传至英国的必然性

“科举制会受到英国人的推崇和效仿,原因在于它适应了英国当时社会的需要”〔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兴起,必然导致政治制度层面的变革。18世纪以前,英国文官制度的选用或实行恩赐官职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制度有很大的弊端;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此急需打破传统的陈旧的取材方式,建立起公正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选拔方式,虽然此时的科举制度在内容上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在形式上,它的标准化操作手段刚好满足了英国人才选拔的需要。由于英国资本扩张,使其接触到了中国的科举制,于是吸收了科举制的精华,即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考录形式,也就是说,科举制传到英国甚至其他西方国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 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科举制度的传承

事实上,西方国家借鉴科举来建立公务员制度正是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的。1600年东印度公司建立。邓嗣禹认为:公司在有限的基础上为印度引进了考试任职制度,“结果使中国的这一发明及时在印度得以充分发展。”〔6〕 1835年7月,一位留居中国的英国人在《中国文库》这本英文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已采用了考试竞争原则,并预言:“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7〕中国的科举制度,第一次被看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855年5月,政府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1870年6月4日又颁布了第二个枢密院令,这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建立”〔8〕,至此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全英国境内推广开来并对西方各国产生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蓝本,必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公开考试原则”〔9〕。英国的考试公开,包括考试公开和录用结果的公开两方面。考试公开指的是开考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政府公报等各种渠道和媒介,向社会公布招考职类、报考条件(一般包括职务、责任、待遇、报考资格等)、开考科目和内容、考试时间和地点等,便于有志者报考,也便于公众进行监督。录取人员的名单,也要公示并通知报考者本人。第二,平等竞争原则。每个人在公务员考试上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因性别、民族、种族、、出身等原因受到歧视。第三,择优录取原则。公务员的录用必须在竞争考试的基础上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选拔的标准,根据报考人的知识、能力和品行,择优录取,这样才能保证优秀的人才进入文官队伍,达到选贤任能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可见,从英国现代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原则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考试理念来看,两者有着相通、相似之处,这成为推导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渊源的又一重要依据。

三、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超越

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吸收了科举制度的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形式,但抛弃了其陈旧的考试内容,用标准化、公平化的形式搭配新型的资本主义内涵以及考选方式,成就了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超越。

(一) 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现代英国公务员考试,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务员,即普通公务员和高级公务员以及报考不同职类的公务员,考试内容均有所区别,但大多都与政府工作紧密相关。在普通公务员考试中,情景模拟考试会给报考者假设日常政府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景或者突发状况,然后给出选项让报考者做出选择;“数字推理测试会给出若干组政府工作经常会遇到的具体数字,让考生分析后进行多项选择”〔10〕,以考查报考者的数字敏感能力;电子文件筐的处理就是让报考者以一定的身份来处理若干份文件,以考察其能否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以及是否认识所报考职位的工作职责;小组讨论是围绕一个话题,通过考生的讨论或辩论的形式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并最终达成共识,提出有效的政府决策或对一问题的看法。对于高级公务员的招考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技巧、人格特质和任职资格,因此在高级公务员的考试中,面试是主要的方法,除了考查报考人过去的工作经历、知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以外,也可通过心理测试来考察其重要的心理素质。总之,无论是普通公务员还是高级公务员,现代英国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与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相比都更加贴近实际,且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 录用程序更加简单易行

现代英国公务员的考录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大体分为四阶段,即“招考-考试-选用-试用”。〔11〕招考即政府各部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政府公报等媒介发出招考公告,公布招考的职位、报考资格、考试科目和内容、时间和地点等;考试对于普通公务员分为网上模拟测试和正式集中考试,网上模拟测试和在线正式考试的内容、难度相似,正式集中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而高级公务员以面试为主;选用是对考试合格的人,按照成绩高低择优推荐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通过资格审查、面谈及体检后,选用相对满意的人才;试用是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期,一般为三个月到一年不等,在实际工作中再考核被录用者是否具备任职的水平和能力。总之,无论是普通公务员还是高级公务员,从报考到正式上岗工作一般不会超过一年,考录程序相比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而言更简单易行。

(三) 考选方式更加科学多样

英国现代公务员的考选方式一般以笔试、面试、在线考试、评价中心测试和电子文件筐测试等为主。笔试用来测验报考者个人的知识结构、分析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素质能力,英国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试题就大部分职位来说,对算术、历史、地理、作文、语法等比较重视,但1985年之后,笔试基本被废除,目前仅限在“快速升迁通道”录取计划中使用;面试是用来考查报考者个人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性格特征以及机敏程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考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应变能力;在线测试是英国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特色,分为在线模拟评估和在线正式测试,主要考试内容为数字推理和词语推理,考生通过在线模拟不仅可以熟悉题型,也可以通过电脑评分和建议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公务员工作,并预测自己在下一阶段的成功几率,这样不仅提高了招录效率,也节约了成本;评价中心测试主要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类似于无领导小组讨论,通过考生之间的互动,来评量考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说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领导潜能等;电子文件筐测试主要通过不断向考生发送电子邮件,让考生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方式来考验候选人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决断能力等。英国公务员考试多样化的考选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且能够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更加公平、公正和科学。

四、结语

考选制不仅是科举制的核心,也是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真正从科举制中借鉴的内容,它不仅采取了“以试选人”的新办法,更重要的是它采取的公平竞争机制,根据考试成绩的优劣来选拔人才,体现了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合理的内核、公平的考试形式以及贴近实际的考试内容和多样化的考选方式,使得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完成了对科举制度的传承到超越的过程。所谓“观今宜鉴古”,我们要采取辩证的态度看待科举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考选制也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所必须坚持和强调的内容。此外,在内容设置上应吸取科举考试的教训,根据各用人部门的实际需求和各行业各职位的不同性质,采用基础知识加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等多层考试和多样考选方式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出既有一定文化水平,又有相应专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最后,要简化考试录用程序,避免纷繁复杂的考录过程中掺杂了某些人为因素,影响了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参 考 文 献〕

〔1〕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J〕.学术交流,2007,(05).

〔2〕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56.

〔3〕徐晓杰,王一媛.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制度〔J〕.理论学刊,2008,(08).

〔4〕刘海波.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渊源〔J〕.福建论坛,2010.

〔5〕任爽,石庆环.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

〔6〕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J〕.学术交流,2007,(05):5.

〔7〕施忠连.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制度〔J〕.孔子研究,2009,(03).

〔8〕刘海波.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渊源〔J〕.福建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