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十篇

时间:2023-10-19 17:10:03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1

关键词:融媒体背景;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与实践

一、引言

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是电视新闻领域中的重点研究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在融媒体背景下媒介方式快速发生转变,必然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使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对以往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相关的研究进行深入研究表明,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转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长时间的积累与推动下不断融合、演进[1]。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多种媒介载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资源融通的融媒体。根据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各种特点,必然会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提出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研究,致力于在融媒体背景下,创新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并通过实践的方式证明该创新路径的有效性,为促进电视新闻传播途径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二、融媒体背景

融媒体指的就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又能够结合不同媒体,由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共同构成具有资源互通性的新型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主要针对宣传、人力以及内容进行整合,能够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媒体整合到一起,实现资源融合的最大化。融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为:具备成熟的媒体市场、大众传播途径广泛、媒体与利益不存在直接关系以及信息传播具有明显针对性,由此可见,相比传统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具有信息多样化、受众范围广的优势,基于此,本文进行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与实践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三、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

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创新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一方面是媒介方法引导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媒体形态引导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第三方面是传媒人群扩大化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针对这三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实现对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

(一)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现了从单一到综合的演变。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中,传统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主要依靠独立媒介实现,导致其在媒介传播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结合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完全能够实现构建信息传输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信息互通,逐渐演变为综合平台[2]。结合谭天教授在谈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演变过程中指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实现从传统媒体向多媒体融合平台中的重大转折”。由此可见,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与融媒体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结合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不再是线下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线上传输的方式,打造个性化的电视新闻传播综合平台。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的演变,能够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速率[3]。总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在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同步传输以及有效性数据的传输,并且在当下社会时代社会背景下,支持多个终端媒介对相同新闻进行传递,此种方式更是激发了大众对新闻的热爱,并做到了对电视新闻用户的拓展。

(二)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可视化演进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不再局限于电视或报纸期刊,而是将电视新闻采用一种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可视化处理[4]。在融媒体背景下以UGC为核心,针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整合内容。通过融媒体背景新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以UGC为核心整合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并利用融媒体背景下的多种媒介,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提供资源数据。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对交互信息的三维建模等手段,将记者多渠道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融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视新闻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仿真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即便无法对事件重演,但同样也可使人们在虚拟场景中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5]。例如,周杰伦与邓丽君的同台演唱,这一事件的原理便是动态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此种方式使人们感知事件,做到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可视化演进。

(三)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专业采编到大众参与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播媒介和传播形态的颠覆性变化,伴随新闻采编手段与编辑技巧的广泛普及,造就了群众广泛参与的新闻传播途径。不同于传统的专业采编组,融媒体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也可以成为一个热点新闻的助推节点。大众生活中的任何一点新鲜事,不再需要专业记者的猎寻,事件的亲历者、围观的热心群众都会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当作简易摄录设备记录下新闻发生的全过程。大众参与的新闻传播具有及时性与真实性两大特点。及时性体现在,新闻发生的同时,大众充当的“采编组”就已经就位,实时的记录下了事件的全过程,并且是从多个视角同时记录,再通过近于同步的方式到各个新闻传播平台,用实况转播的方式记录着身边事,能够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互动参与新闻评论,甚至能够左右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是传统新闻产业难以做到的。真实性体现在,新闻报道员不再是第三者视角的专业记录人员,而是变成了新闻事件的亲历者或者参与者,报道新闻时的措辞组句都带有了事件相关人的情感因素。由于是事件相关人,对事件的了解和理解就更为深刻,传达给受众的新闻信息就会更深、更远,同时,新闻受众得到的是第一手的资讯,感受的是讲述者真实的情感倾诉,这样的意境更为容易形成共鸣,将新闻受众带入到新闻事件中,仿佛亲历者一般读取新闻事件。这个真实性特点也是融媒体背景下广泛传播特质带给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深刻创新。融媒体的广泛参与普及了新闻采编的专业技巧,拉低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技术门槛,新闻稿件的编制得以大众化参与,拓宽了新闻传播的途径。融媒体的到来,拓展了新闻传播的平台,丰富了新闻传播形式,拉近了新闻传播机构和受众的距离,颠覆了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现了从理念、展示方法甚至观众参与方式三个维度的创新。

四、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践

根据上述在融媒体背景下,提出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将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应用在实践中。例如,在早期人们仅依靠电视获取新闻信息,但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可直接使用终端手机设备实时接收或发动信息。并且在融媒体背景下,人们也可以在终端媒介上利用了解新闻事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此种现象便表明了新闻主体已经发生了转变。除此之外,在融媒体背景下,每一人都可以称自己为“记者”,社会群体将其自身看到的信息上传到网络媒介中。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后,从而在社会中产生热烈讨论,此种舆论现象也称之为新闻效应,也正因新闻传播主体对象的增多,当下时期也称之为“自媒体时代”。在这种时代下,社会群体、媒介平台、新闻产业三者之间的信息能够充分实现在网络中交互。针对某个发表的新闻,多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这也使得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的面向主体更加丰富。为了确保在多元主导社会背景下新闻的积极效益,应尽量降低在新闻前的“审核人”,降低新闻的议程,并重构新闻在市场传播的主体格局,接收大众对新闻的点评,从而使得新闻传播覆盖面更广。但是作为职业媒体人,还需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发现融媒体蓬勃发展造就的新闻广播事业繁荣背景下同样存在着短板甚至风险点,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才是职业媒体人的职责所在。问题表现为融媒体的广泛参与性导致新闻稿件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观点不正甚至道德水准低下的稿件充斥其间,污染了观众的视听,也容易形成新闻误导。在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的实践中,需要对所有融媒体平台中播送的新闻进行审核把关,建立稿件审核发表的标准化规范,明确分类以及审核要点,用严格的条框筛选掉质量低下的新闻稿件,推送积极向上、质量优良的新闻稿件,才能为观众奉上有品质、有内涵、有意义的佳作。由此可见,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在实践中的优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受众能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多种媒介获取信息,同样新闻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上述媒介传播新闻信息。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研究,明确融媒体背景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所赋予的价值,能够明确融媒体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媒体背景的变化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已经尽可能地对本文研究进行了完善,但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针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主体方面进行详细研究,这一点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通过上述研究,能够为促进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专业性建议。

参考文献:

[1]韩舒宜.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03):43-44.

[2]霍学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途径[J].中国报业,2020(16):32-33.

[3]张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创新理论[J].西部广播电视,2019(04):76-77.

[4]阳.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传媒的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2019(08):87-89.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2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普及计划;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28-04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实施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及计划的重要环节,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普及计划实施途径有助于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为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途径、载体和方法研究”课题组对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途径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梳理,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实施途径。

一、理论宣传教育途径

理论宣传途径是指通过集中系统的理论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系统的科学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不可能在实践中自发产生,而必须经过理论家的创造和提升,进行系统化的工作。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2]同样,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传播和普及工作,也不可能简单通过零星的、间接渗透的自发的方式就能够完成。系统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为广大民众打下了坚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依然是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途径中最集中、最稳定、最普遍的实施途径,在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中占据着主导性地位。

近些年来,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宣传途径:

一是理论宣讲活动。在党的重要会议召开和重要理论创新思想提出以后,全党和全国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以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创新理论为主要任务的各级各类讲师团,各级各类的理论宣讲活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是理论大众化活动。及时出版党的文献、理论读物和理论学习宣传资料等,通过出版理论读物来开展理论宣传普及活动。近几年来,一些理论读物,如《理论热点面对面》、《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等理论读物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在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理论培训。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班等,通过系统理论讲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的理论学习活动,对广大学员系统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系统理论教育作用。

四是系统课程教育。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纳入学校课程,进入学校教材,通过系统正规的教学活动,进行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如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主渠道,通过系统、集中方式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进行全面、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也渗透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形成了系统的课程教育活动。

五是理论学会、社团活动。通过理论学会、社团等组织开展理论研讨、理论论坛活动,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而且也发挥了理论宣传和普及的功能。

六是自发、自觉地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活动。理论宣传普及活动的最终结果都需要普及对象的积极参与,都离不开普及对象学习的主动性,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自觉开展的理论学习活动,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中最为广泛和普遍的普及途径,等等。以上途径,都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理论宣传途径对人们全面系统了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长久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中居于主导性作用,但理论宣传途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是难以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活动的。二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对时间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宣传教育活动,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这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中时间的分配。三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对场所和基本条件保障有较高要求,没有一定的场所和条件经费保障,是无法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活动的。四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对宣传教育工作者人员要求较高,需要专业化、高水平的理论宣传工作人员等等。这些都说明理论宣传教育途径的局限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途径还需要其他途径共同完成。

二、实践活动途径

实践途径是指通过日常工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了解和体会,进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成果,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下形成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构想的主要根源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主要根源也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离不开实践活动途径,实践活动途径不仅丰富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感性认识,加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活动艰难性和过程性的理解,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理论的威力、实现理论体系内在价值的重要场所。实践活动途径是深化理论宣传教育途径的必要方式。

与理论性普及活动相比,实践途径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特点:

一是以实践活动者为主体。与理论普及活动相比,实践活动途径并不是着眼于某一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观点,而是以实践活动者为活动的主体,通过实践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体会和感悟等获得经验与知识的增长,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活动途径。

二是以活动者直接经验为内容。理论途径比较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对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的学习运用、掌握,特别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而实践途径重视的是直接经验的学习,强调实践者从实践中亲自感受和体会,强调实践者的参与性。

三是以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实践活动途径虽然重视实践者在理论教育中的内在体验,但其主要载体是各种外部活动,如日常实际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文体活动、公益性活动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包括实践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偶发开展的实践活动。

四是综合经验性。相对于从理论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实践活动途径中获得的经验更为丰富和多元,实践者在活动中获得的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经验,有些经验虽然不能通过理论方式表述出来,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潜在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普及活动的实践活动途径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途径:

一是由党和政府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活动是一种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迈进的伟大实践活动,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动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标和价值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最集中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党的十报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生动体现。

二是党组织开展的集中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最近几年开展的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三是宣传思想部门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专门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在整个理论普及中具有引导性、示范性和辐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实践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参与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体所参与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个体对整个社会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也是个体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感性基础。但这种个人实践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3]同样,一个人的感性认识也不可能自发地上升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认识上,因此,个体需要突破个人感性认识基础,形成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认识。

实践活动途径尽管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局限。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毕竟是一种理论体系的普及活动,在实践活动途径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实践活动方式应以理论宣传教育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应将理论宣传教育奠定的知识基础进行深化。二是实践活动途径是理论宣传教育途径的有益补充,实践活动途径的最终目的是深化理论体系的了解,而不能用实践活动代替理论成果。

三、典型人物途径

典型人物途径是指通过能够体现、阐释和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人物作为载体,通过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的形象,来增加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升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涌现了十分丰富的宣传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途径进行理论普及活动,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有效途径。

典型人物途径十分丰富多样,以下几种典型人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价值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中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是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升者,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希望与信任,领导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党的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损伤更为致命。

三是广大思想理论工作者,他们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讲者,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者,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研究和讲授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典型人物途径的选择过程中,应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开展,及时推出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要求,体现时代精神风貌,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作为一种符号和标记,通过符号化的楷模、偶像和典型人物,来引导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践行。

四、大众传播途径

大众传播途径是通过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宣传传播的途径。大众传播在思想理论武装途径中具有广泛性、快捷性和便利性的特点,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建立了广泛的信息联系,这样就在受众意识领域营造了一种媒介环境,这种媒介环境有助于个体形成某种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倾向。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中,大众传播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重要阵地,大众传播媒体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传播提供了公共的平台,回应了广大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相关思想理论问题的渴求,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众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平面媒体和多媒体两类。平面媒体主要是指以报纸、书籍等传统印刷品为主要载体的媒体,平面媒体具有传统的快捷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用好党报、党刊和其他各种报刊,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是指通过声音、图像、符号等音频系统、数字系统、符号系统及集合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宣传的路径。比如广播、电视、电影、动画、游戏等,就是多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最近几年,一些影视片、政论片,如《百年小平》、《航标》、《旗帜》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众传播途径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即互联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关注。互联网作为大众传播媒介,除了具有普通大众传播媒介的公共性与多样性特点以外,还具有互联网络所特有的虚拟性、双向互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所谓虚拟性是指网络参与者一般可以通过匿名方式进入网络空间而隐退自己的身份,网络中身份的隐退容易诱使个体从事一些在身份明确条件下不容易出现的行为。双向互动性是指网络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参加网络的活动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主体的身份进入到网络空间,而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中受众处于相对被动相比,在网络中网络参与者更为积极主动,在网络中发生着更为积极主动的双向互动关系。而即时性是指网络的信息是随时随地及时发生的信息,它可以通过网络把正在发生的事情和观点及时进行传播。把网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传播途径能够充分发挥网络特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途径向网络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网络只是网络载体的较低层面的实施途径,而充分发挥网络中意见领袖和网络主体作用,主动利用网络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是网络途径较高层面的要求。

五、群众性理论活动途径

群众性理论活动途径是指通过基层人民群众广泛开展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途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在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不断汲取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过程中形成的途径、载体和方法,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和推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目标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具有天然的联系,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掌握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加过程,而是一种内在的必然,是人民群众自己的理论与自身实践活动的结合的过程。正如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实现大众化,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中存在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求,因此,应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能够得以真正实现。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实施途径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及活动实施的需要,也反映了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共同发展的内在需求,有效的实施途径与科学理论的结合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活动。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readnews.asp?id=312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3

第一,知识目标。识记:(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3)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4)文化发展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理解:(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分析:(1)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2)明确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第二,能力目标。(1)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2)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行文化创新的热情,坚持正确方法,反对错误倾向,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式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新课教学】

环节一:知识衔接,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师分析本节课在高考中的命题趋势,展示高考命题趋势:

命题立意:知识立意的题目逐步减少,能力立意题目逐步增加;教学目标:考查记忆能力的题目将减少,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题目将增加;命题形式:选择题相对较多,非选择题一般运用图表、漫画、数字、案例等材料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高考分值:4分,若非选择题则在10分~12分左右。

环节二:创设情境,新课教学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板书)

情境一:赵本山的小品曾经是中央电视台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压轴节目之一,他以自己特有的赵氏幽默带给人们许多欢乐,人们不自觉地把它当做春晚的一部分,当做一道精美的“年夜菜”,让人们发笑的同时思考社会。可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人们没有看到赵本山的身影,引发了人们对赵本山及作品的思考。

设问:赵本山的作品为什么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欢迎?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随机点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总结: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欢迎,一方面是因为赵本山本人表演的幽默;另一方面是因为赵本山的小品富有创意,而且这种创意常常来源于平民生活,反映了真实的生活,让人乐在现实生活之中,可见,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

联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中所讲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一知识点,总结概括和升华。

教师归纳升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板书)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板书)

第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板书)

情境二:(视频)

中央电视台新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设计简介。

设问:(1)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艺术设计获得成功的原因。(2)世博会中国馆艺术设计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师生带着问题欣赏视频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点拨。

学生回答:同学一、同学二。

学生总结:文化创新中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教师讲解: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社会生活各领域变化,所以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教师归纳:面对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既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又是“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过程。(简要板书)

第二,正确面对外来文化(板书)

情境三:(视频)

东方卫视《可凡倾听》栏目采访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者之一何占豪,探寻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过程。

设问:(1)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的原因。(2)《梁祝》的成功给文化创新的启示是什么。

师生带着问题欣赏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点拨。

学生回答:同学一、同学二。

学生总结: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教师讲解: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创新。

教师总结:在文化创新中,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简要板书)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板书)

从本节课第二个大问题“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中衍生出第三个大问题“怎样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师互动提问,按照预设思路,达到得出知识的目标。

教师讲解:文化创新,意味着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前行。

教师归纳:文化创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四种错误倾向。(板书)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4

〔关键词〕现代书法书法本体书法艺术书法创作

现代书法,是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书法领域的新概念,是相对于传统书法的新形式。对其诞生和发展作出分析、研究、探索和梳理,于当今书坛向纵深度发展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一、现代书法创作的界定

现代书法是现代化的书法,其现代性与传统性相对应,一些书法家借以西方视觉艺术的观念来改良中国的书法艺术,作为当代中国书法思潮下一种书法现象,虽然它在中国书法由古典向当代转型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不同视觉的尝试,然而现代书法是反书法传统本质而形成的艺术,是传统书法的变异,是反书法、非书法。因此现代书法只是区别于传统书法而临时取的名字。

二、现代书法创作的现状

纵观现代书法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开端,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较为活跃,到21世纪基本回归理性阶段。中国现代书法创作经过三十多年的艰难跋涉,已经取得了诸多成绩。现代书法创作的代表作品与代表创作模式到底有哪几种呢?这些创作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呢?

现代书法创作包括陈振濂倡导的“学院派”书法,通过嫁接、拼贴、做旧、装饰等方式进行创作,将传统书法改变为制作,使书法艺术转变为装饰艺术;洛齐、徐冰等人倡导的“书法主义”;王南溟创作的字球;宋冬的《水写日记》;朱青生在水中的书写以及以古干、黄苗子为代表的字画派;以邵岩等人为代表的字意派;以王冬龄等人为代表的词意派;以陈光武等人为代表的几何派;以张大我等人为代表的墨意派;以刘超人为代表的计算机书写等等。相悖于传统书法的现代书风,刻意把字写得东倒西歪、张牙舞爪,抱着“宁丑毋美”的心态完成书作,博人眼球。从当今的书法展览和大赛就可窥一斑,相当一部分的人群视装饰性元素为主,传统为辅,最终荣获大奖的也正是这部分人。这就迫使书家不惜一切精力开始研究各种装饰,甚至以西方的视觉艺术方法来改造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大陆以学院派书法为代表的展览馆书法体系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存在状态,因此,书法和大众生活时常出现断裂倾向。

不论现代书法的创作方式如何转变,它都离不开反传统书法本质这个主题。反书法本质思想来源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因此,现代书法创作首先要理解书法本质是什么。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刘纲纪、姜澄清、金学智、白谦慎、陈振濂、陈方既、周俊杰、李泽厚等人在书法美学的大讨论中解决了书法本质问题。其次,现代书法创作必须了解反本质主义的途径有哪些,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反书法本质的途径。反本质主义的代表性学术思想和派别是法国的解构主义,其最大贡献就是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它并非不讲道德,而是反统一的道德;并非否认既有真理,而是假设出多种真理并存的可能性,认同个人的价值观,尊重一切观察、接受、认同文化的角度、视野、情境和范式,崇尚个人的体验,尊重个人的背景,认同个人的意愿和喜好,充分认同人的个性在知识体系、生活情境、文化选择以及两性关系方面的优先地位。在仔细研究反本质的解构主义与相似家族理论之后,现代书法创作找到了三种基本创作模式:一是在承认书法本质存在的条件下把书法的某一属性无限放大,并弱化或忽略其他属性;其二是在承认书法本质存在的条件下把书法的若干属性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形式;其三是在不承认书法存在本质的情况下寻求书法与相邻艺术的相似点,并最终转化为艺术创作。

不论现代书法创作者是否研究过反本质主义理论,他们的现代书法创作途径都逃不出以上三种创作模式。不论现代书法创作者承认与否,他们的现代书法创作途径都与三种创作模式的其中之一存在暗合。

三、现代书法创作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书法最开始是模仿日本的现代书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书法无论从艺术形态还是文化指向上,都远远超越了曾经影响过中国现代书法的日本现代书法,而发展到今天的汉字艺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以汉字作为艺术创作思维和语言工具的艺术系统。但是,自第十届国展往后的几年,现代书法创作逐渐走向式微。首先反映于曾经醉心现代书法的艺术家的创作转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们放弃了现代书法创新的实验,转向传统书法创作。其次,现代书法创作的式微反映于还在坚守现代书法创作的那批人再也不能继续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原因何在?

现代书法创作发展的致命来源于成就现代书法理论的反本质主义的致命。反本质主义途径有两种策略,一是在承认本质存在的基础上解构本质,二是在不承认本质存在的基础上寻求相似家族。本质属性的有限性决定第一种反本质途径的有限性,事物相似家族的有限性决定第二种反本质途径的有限性,当有限的反本质途径逐渐被发掘,而剩下的可发掘的反本质途径就越来越少。相应的,以反本质主义为基础的反书法本质的途径就越来越少。此外,艺术的新颖性决定现代书法创作模式的不可复制性,因此现代书法创作式微也就在所难免。

四、现代书法创作的未来

书法是文字的书写之法。狭义而言,书法主要包括了笔法、结构与章法,然而,古今书法家一直在寻求一种突破毛笔与宣纸之间关系的别样的书写汉字的范式。现代书法工具也适时地递进为书法的主体性工具,成为新型的书写工具。这其中包括了硬笔、喷枪、烙具、电脑仪器等新型书写工具,还包含有身体器官类的工具,如拳头、手指、脚趾、胡须、头发等。而体外工具则包括有挖掘机、动物等。诸多的书写工具和花样百出的书法载体组合成一种独特的新型的书法传播景观。现代书法突破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概念而走向新型的书法实验,不仅体现出书法的民间性诉求,也展示出书法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需求。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5

所谓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指通过基于运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而实施的远程教育,也称为网络化远程教育,在这里所说的运用网络技术主要指运用基于TCP/IP协议建构的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包括使用卫星传输等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远程教育最佳的实现形式就是天网与地网的结合,天网主要是指通过卫星途径实施远程教学,地网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途径实施远程教学。天网、地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其他远程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

1、实时性。无论是通过天网的卫星途径进行传输还是通过地网的互联网途径进行传输,远程教学都能达到教学情景实时性。也就是说,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的天网、地网,教学内容可以实时到达学员端,学员可以实时的进行学习,这是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2、交互性。传统的函授教学与广播电视教学都是单向传输的远程教育形式,这种单向传输的形式是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单向实施教学,无法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及与学员进行及时沟通,这不利于以自学为主的远程学员的提高。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通过天网、地网的结合,学员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使自己的疑问得到及时的解决。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在前沿培训网(省略)所采用的天网、地网结合的远程教育中,学员可以通过三种形式与主讲教师进行交互:(1)通过借助于卫星传送途径与教师实现实时对话;(2)通过借助于互联网,通过文字的形式向教师提问,提出问题,通过卫星途径接收教师的解答;(3)通过登陆前沿培训网的答疑中心实现与教师的实时、非实时交流。这三种交互途径保证了所有学员达到了与教师交流,从而解决学习过程疑问的目的。

3、个性化。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或传统的远程教育形式,都无法达到兼顾学员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而现代远程教育却能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达到学员的个性化需求:(1)学习者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互来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缩小个人的差距;(2)可以通过卫星投递及网络下载,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

拥有实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特征的以天网、地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被越来越多的网络运营商所运用。对于受众群体巨大的职业教育领域,天网、地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将有利地推动终身教育的实施,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最佳途径,上面提到以职业培训为主要业务的前沿培训网(省略)就开始采用天网、地网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原因在于:

1、远程职业教育群体空间上分布的差异。远程职业教育的群体多是正在从事工作的在职人士或即将从事工作的职前人士,对于他们来说,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要将他们集合在一起进行面授是有困难的。而天网、地网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没有空间上的限制,学员可以在相对较近的地方集中学习或在家中进行单独学习,解决了空间上的距离问题。

2、远程职业教育群体学习时间上分布的差异。远程职业教育的群体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会因工作时间的安排与传统教育不同,他们的学习时间多在晚上或周末或假期,而且不同的群体在这些时间的分布上还具有差异性,天网、地网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利用直播或转播及下载等方式为不同时间分布的群体提供学习的课程,解决了他们因时间上分布的差异而不能学习的问题。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6

摘 要: 在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高校为例,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进行研究, 探讨高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以期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 高校;传承;民族文化;途径

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依赖于教育,学校日益成为文化传递的中心。2011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目前,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实 现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目标。本文将以云南省高校为例,研究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探讨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抓好现有课程,提升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

通过对云南省十余所高校的调查,我们发现所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大学体育等公共课程。公共课是面向大部分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与其他民族文化传承途径相比,具有操作性强、普及面广、受众多、接受度高、有效性得以保证等诸多特点。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公共课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首要途径,必须重视。以大学语文为例,可以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增加反映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学作品,例如: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白族的《山花碑》等,利用课堂教学的直接途径达成民族文化传承的目标。同时,大部分的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开设了与民族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

二、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要突出这一地方文化特色,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有所增加,逐步形成了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合一的课程模式,力图将民族地区课程中的语言文字的内容扩大到整个民族文化的范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云南省的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现了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基础知识。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创建的“湄公河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依托学校资源与民间艺人一起,开展了本土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相继开设了绝版套色木刻、陶艺、刺绣、扎染等课程,在本土文化课程建设中,编著了《哈尼族原生态文化歌舞》《云南绝版套色木刻》等教材,体现了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尤其突出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还可以调动教师了解和研究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情,教学相长。

三、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文化讲座、民族节日主题活动、民乐比赛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为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这不仅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继承了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开拓了文化视野。笔者所在的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了充分展示出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与风俗,传承并发扬云南民族文化,学校开展了“321”工程,具体要求每个学生会唱三首云南少数民族歌曲,会跳两个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会一种云南少数民族乐器或者技艺,从而凸显“彩云之南”的民族文化。

高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多种多样,上述根据云南省高校的实际情况,列出了较为有效、可行性较高的几种方法,希望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7

关键词 预防艾滋病 农村妇女面对面 问卷调查 宣传教育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05

资料与方法

从莒县23处乡镇中先选取了一个中楼镇为启动点,中楼镇全镇各村妇女主任、农村妇女100名,其中村妇女主任中男性5名,其他均为女性。年龄26~56岁,小学2人,初中103人,高中88人,中专7人。

方法: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采用答卷方式,内容除年龄、性别、学历个人基本资料外,还包括AIDS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AIDS的相关政策、心理接受度4大类22项。培训前后均现场发卷,有答卷人员自行填写,不留姓名,当场收卷,统一评价各项指标,比较培训前、后正确知晓率。通过进行培训宣传后问卷调查,掌握该人群对艾滋病认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了解该乡镇妇女目前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回收有效试卷200份。共调查了200名农村妇女暨计划生育主任。

统计学处理:本组资料采用t检验、X2检验。

结 果

一般知识:发放试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初中以上对AIDS全称、AIDS损伤人体哪些功能回答正确率:初中以上分别是98.1%、97.14%,小学以上分别是81%、67%。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AIDS传播途径的认知情况:两者对主要传播途径认知率均较高,但对日常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传播AIDS病毒、对AIDS非传播途径认识不足。

AIDS防护知识:对初中学历农村妇女有关AIDS防护知识回答问卷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人能够理解方面的知识,只有少数村妇女不清楚。调查中发现,对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该项知识了解人数较少,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强化。见表2。

心理接受度:初中以上农村妇女对AIDS的心理接受度中,对心理上厌恶AIDS持肯定态度6人(3.0%),以为对AIDS患者不能歧视21人,较同情输血或献血而患AIDS 171人(85.5%),对患有AIDS的人是否能正常接触31人(15.5%),在道德上接受艾滋病感染持肯定态度4人(2.0%),接受AIDS为朋友持肯定态度30人(15.0%),担心接触AIDS患者受感染持肯定态度186人(93.0%)。

讨 论

进一步加强AIDS一般知识的全面教育。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针对中楼镇各村妇女主任及农村妇女,做为全县妇女面对面艾滋病宣传教育培训为启动点,来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的流行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刻不容缓。经培训后的各村妇女主任,要求回各村后负责对本村的育龄妇女等人群,进行走门串户面对面宣传教育,还可以利用村“留守媳妇”进行宣传。由于农村妇女相对来说较保守,健康宣传时需要苦口婆心让宣传对象接受宣传教育。本次调查结果还发现,农村妇女虽然属于文化层次较低的一个群体(中楼镇各村妇女主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68.75%),但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尚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较高92.3%。对于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有一定的正确认识。结果较其他地区相关调查结果要高[1],表明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宣传力度,人群对艾滋病的整体认知水平得到提高,但相比预期目标和“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规定的目标仍有差距。

加强有关AIDS传播途径的知识教育:调查结果比较显示,文化素质高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提示文化程度较低者应是今后干预的重点[2],调查也发现,被调查对象对于非传播途径和非预防措施还是认识不够,尤其对蚊虫叮咬,共用毛巾、衣物等日常接触是否会导致传播的问题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等的正确回答率只有40.6%、46.8%,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3,4],这些正确认识会增加她们对艾滋病的误解,加深歧视,客观上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本次调查还发现,调查妇女人群中有的不知道用安全套会杜绝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提示我们今后在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要开展安全套能有效预防性病艾滋病功能的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5]。还要加强非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的宣传工作,让受教育既能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与歧视,又能正确认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从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为控制莒县艾滋病疫情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尊友,祈国明,张家鹏.艾滋病流行与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9-56.

2 杨放,吴尊友,徐臣,等.农村地区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流行情况研究.华南预防医学,2004,30(1):10-13.

3 张孔来.艾滋病.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9-30.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8

【关键词】微机原理及应用 教学效果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18-02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

我国基础教育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束缚于传统教学的观念,仅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从教育的外部去考察教师的教学活动,片面地偏重于教师行为的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偏重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忽视学生能力形成、潜能开发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等,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2]。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掌握与理解既有一定的基础灌输性,因面表现所有基础课枯燥的特点,同时又有提升学生兴趣的吸引的成分。因此如何达到既满足所有选修同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目标,又满足部分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愿望是本课程探索教学模式中传递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目的化教学效果层次化,学生与教师参与协同提高,多目标和多层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微机原理课程的独特性,本文提出多目标、多层次和参与式教学的教学和教育理念,不仅可为相关课程单片机课程等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微机原理课程地位与特点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后续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等其它专业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微机构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知识将为这些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微机原理与应用是以微处理器、总线、接口、通道和管理程序为主线索,正确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理解硬软件间的辩证关系,并了解微机系统及接口技术的最新发展[3、4]。它的任务是通过循序渐进、适当综合循环提高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微处理器芯片结构、计算机系统构成、接口技术及其应用编程方法以及微型计算机实现技术,同时掌握微机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技术创新能力。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子专业、通信专业等工科专业的必修课[5]。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量大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前后联系紧密教学难度较大不好理解实践环节较多,学生普遍反映难学。为解决上述教学过程中的困境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摸索,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摸索出多目标、多途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对比

多目标包括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为: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熟练、创新参与;多途径传授包括教师基本知识传递、基本技能示范、实验验证和开拓、课题探索等。

我们选择了与教学质量有密切关系的四个主体,即任课教师、学生、同行专家、教学管理部门进行随机打分,其权重分别为30%45%15%和10%,以考试基础(60)、实验操作(30)、实践行为(10)为教学效果为指标,教学效果赋分等级为40-50、50-60、60-70、70-80、80-90和90-100,分别代表极差、差、合格、中、良、优,则教学效果评分为各权重与分级打分的积。

TE=∑Vi* fj

式中TE:教学效果评价;

fj:评价主体权重值;

Vi教学效果调查值。

向机电和机制学生、教学管理、同行教师和老教授发出调查表,并对不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根据不同的目标和教学途径,其教学效果分别如表1和表2。

传统教学途径主要有:教师讲授、课堂提问、课间作业、验证实验、期末考试。因而在教学效果表现中主要有考试基础和实验操作,学生对此的学习目标多数为完成考试,教学效果在学生中较差,而在教学管理部门所体现的成绩和实验指标较高,教学效果表现为“中”,由于缺乏实践教学,总体教学效果表现为较低的“合格”水平。

以完成基础知识为基本目标,以实验验证促进教学攻固为提高目标,以参加小型实际技术操作和参加基础知识应用为创新与应用目标,以教师讲授、课堂提问、课间作业、验证实验、期末考试为基本途径,以实践小组进行知识拓展途径,以参加科研为创新途径的多目标和多途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表现中既有考试基础和实验操作,学生在学习目标为完成考试,获得学分,同时又通过实验和实践攻固了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在学生中评价提高,总体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提高一个评价等级,表现为“中”。

3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分析与建议

由多目标和多途径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可知,后者较前者在教学效果的表现方面有所提高,学生和教师对此给予肯定。

产生如此差异,一方面由于该课程学时少,知识量大,讲授难,抽象面大,实践机会少。按照传统教学学生只为修学分无奈而厌恶地学;另一方面教师为完成工作量而机械按教学大纲和进度表完成任务。而采取多目标和多途径教学,促进了教师改教书匠为教学、实践辅导、科研与小发明参与的参与式教学,教师本人既是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被提高表现为教学效果的改善。由传统教学的改进和多目标和多途径教学的采用后教学效果的提高,可得到如下启示:

(1)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的教学模式,让不同兴趣,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明白必须掌握,次要掌握、精通并应用,理论掌握等目标与层次;

(2)传教式教学向参与式教学的转变;

(3)教师应考虑课堂教学如何传递知识,传递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相关课程和今后工作有何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艳芬等.微机原理.授课的几点思考.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6.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9

关键词:大学生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艾滋病作为人类的一大杀手,正难以遏制地在全球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艾滋病主要在青年群体中流行。为帮助在校大学生增加有关AIDS知识,改变对AIDS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增强预防AIDS意识,建立起保护自身和他人免受HV感染的正确观念,并自觉参与预防AIDS行动。为此,在盐城地区部分高校中开展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工作,了解在校大学生掌握AIDS知识的程度及对有关AIDS问题的态度和行为,从而确定在大学生中开设AIDS相关课程的重要性,为学校制定预防AIDS教育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盐城师范学院在校生作为目标人群,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大一到大三在校生为研究对象。

2. 方法采用流行病现况调查方法,参照国内外有关知识、态度调查问卷,结合卫生和师范院校学生特点自行设计调查表。在调查中,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按班级集中填写,调查人员讲明填表要求后,问卷统一发放,当场收回。

3. 统计分析方法调查结果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共印发问卷430份,收回问卷400份,回收率93%;有效问卷397份,有效应答率99.5%,男生187人,占47.1%;女生210人,占53%。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0.2岁。

2. AIDS相关知识

本次调查涉及有关AIDS的共有17题(见表一)。其中答对率在90%以上的有7题(41.18%),答对率在50%~90%的有7题(41.18%),答对率在50%以下的有3题(17.64%)。在回答“AIDS是艾滋病的英文缩写;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艾滋病主要损伤人体的免疫系统;验血可以诊断艾滋病;艾滋病是没有国界的”等题时,答对率分别为96.7%、90.43%、95.72%和98.74%,说明大学生对AIDS的一般知识掌握较好;调查也显示,大部分被调查学生对AIDS易感性认识也较高,97.98%的学生不同意“如果是学生,就不可能染上艾滋病”的说法,但是,大学生在回答“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至10年和患者有性病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艾滋病”等题时,答对率仅为37.53%和46.85%(表一)。由此说明在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等学历者对AIDS的基础知识有部分了解,但掌握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对个别问题认识仍较模糊。

3. 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大学生对性传播、输血和母婴垂直传播这3个主要传播途径答对率较高,均在90%以上,但是他们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也存在不少误解和无知,表现在对某些非传播途径认识不清,如对于咳嗽、拥抱、蚊虫叮咬这些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相对较低。这种缺陷可能导致把非传播途径认识传播途径,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担心与恐惧。过分担心和不正确的认识使人们对预防AIDS缺乏信心、对干扰者和病人排斥和歧视、对防治措施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对AIDS非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十分重要,也应作为AIDS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同年级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也有差异,年级越高,答对率越高。

4. 态度有7.3%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持歧视的态度,92.7%的大学生持帮助与同情的态度,但是大学生普遍对艾滋病感到较为恐惧,认为艾滋病非常可怕与可怕的大学生分别占35.0%与53.8%,仅有9.8%的大学生认为艾滋病不可怕。将对艾滋病态度氛围恐惧与不恐惧进行变量统计,对其影响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是学生所在学校、家庭所在地和性别,分析的结果提示:医学类学生较师范类学生、男学生较女学生恐惧心理小,对于能否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原籍为城市的大学生态度较好,66.1%的大学生反对婚前、婚外,在医学生中明确反对的有70.9%,而师范类中仅有61.9%,差异有显著性(P

5. 行为本次调查发现有26名(6.5%)大学生发生性关系。在回答“如果有人愿意与您发生性关系,您愿意吗?”这道题,仅有35.8%与24.4%的大学生分别回答绝对不愿意和公开的情况下表示不愿意,男女学生对该问题回答有显著性差异(x2=275.85,P<0.01),结果提示:男学生发生的倾向性较大;92.1%的学生有一定的同性恋爱倾向;87.4%的大学生怀疑感染HV后,愿意去有关卫生防疫机构检查。

三、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于一般AIDS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8.54%。调查发现,大学生对AIDS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是片面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仍存在模糊的认识,缺乏系统的教育,这不得不引起有关人士的警惕。如多数学生能正确判断AIDS传播途径,这可能与学生文化素质较高有关,但对AIDS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接吻等)及预防AIDS干扰措施途径认识不清,由此对AIDS呈现出严重的恐惧心理,有83.12%的大学生表示害怕AIDS,说明过去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时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向受教育者提供如何保护自我的技能,使人们产生了“恐艾症”。结果提示我们在今后AIDS防治教育项目中,应重视提供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客观性,从而使学生对AIDS有个综合性认识,一方面达到消除因无知而引起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来保护自己,达到预防AIDS的目的。

从大学生获得AIDS知识的途径分析显示,不同生源的学生在了解AIDS的渠道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关AIDS知识的宣传教育,而AIDS教育应该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相互结合进行,单凭社会这一方面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应加强学校及家庭在AIDS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学校的教育更不容忽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具有举着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要肩负起在大学生中预防AIDS的重任。高校应把性教育和预防AIDS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加强师资建设,在学校的教育方式上,要充分征求教师、学生的意见,考虑大学教育的特点,开展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全面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强,陈秀玲,李军等.师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13,(6).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篇10

关键词:毕业生 求职途径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求职过程中,求职途径的选择,对求职择业有着重要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应了解各个求职的特点和优劣,结合自身的特点、外在的条件和求职的意向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从而选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一种或多种求职途径。如此,方可更好地掌握求职的信息,把握住机遇,并成功获得工作机会。

一、关于莆田学院毕业生求职途径的调查

莆田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拥有理、工、文、管、医、教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公立地方本科大学。笔者对莆田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途径进行了调研,主要针对他们在就业求职时所采用的求职途径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

1.莆院毕业生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求职途径。莆院毕业生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求职途径大致集中于综合性招聘会、学校/系或老师推荐、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或登录用人单位网站和专门的招聘网站这四类,选用其他求职途径的相对较少。

2.莆院毕业生曾经使用过的求职途径。莆院毕业生曾使用过的求职途径有许多,以专门的招聘网站、综合性招聘会和学校/系或老师推荐这三个求职途径的使用人数为最。

3.莆院毕业生使用次数最多的求职途径。莆院毕业生使用次数最多的求职为综合性招聘会,其使用率远远高于其他的求职途径使用率。

4.莆院毕业生选择求职途径的出发点。莆院毕业生选择求职途径的原因与出发点相对集中于方便快捷与节省成本这两个方面,从其他方面作为考虑选择求职途径的则较少。

5.莆院毕业生获得工作的求职途径。当前已获得工作的莆院毕业生所使用的求职途径以综合性招聘会为最,占30%,遥遥领先于其他的求职途径。其次分别为学校/系或老师推荐和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这两种途径,通过其余的求职途径获得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较少。

6.莆院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三种求职途径。莆院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三种求职途径分别为熟人介绍、学校/系或老师推荐和通过猎头公司等职业性中介机构求职。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归纳,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莆院毕业生求职途径选择多样化。莆田学院毕业生第一次求职所采用的求职途径较为集中在综合性招聘会和学校/系或老师推荐,这两种途径分别占总数的28%和20%。其次莆院毕业生第一次求职较多采用的途径为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或登录用人单位网站和专门的招聘网站,这两种途径分别占总数的16%和14%。至于人才市场、熟人介绍、猎头公司等等其他的求职途径则不为莆院毕业生所看好,采用的寥寥无几。

2.网络求职成为莆院毕业生的求职主渠道。在对莆田学院毕业生的求职途径调查数据中,74%的毕业生表示曾使用专门的招聘网站这类途径进行求职,72%的毕业生表示曾使用综合性招聘会这类途径进行求职,64%的毕业生表示曾使用学校/系或老师推荐这类途径进行求职,而其他列如人才市场、猎头公司、通过实习达到就业目的等途径则相对采用较少。这说明莆院毕业生求职所选择的途径倾向于点多、面广、成功率较高的这几类途径,而其他相对狭窄、成功率较低或者相对毕业生来说较为陌生的求职途径则较不愿意采用。

3.传统的求职途径仍是莆院毕业生的首选。在莆田学院毕业生求职途径调查中,为莆院毕业生使用次数最多最频繁的求职途径是综合性的招聘会,占总数的46%,遥遥领先;位居第二的求职途径是专门的招聘网站,占总数的14%;人才市场和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或登录用人单位网站这两种求职途径则位居第三,占总数的12%。这说明,传统招聘会的求职途径仍是大多数的莆院毕业生求职首选,莆院毕业生求职选择的途径中规中矩,虽然有进行许多大胆创新的尝试,但对传统的求职方式仍抱有很大的期望,不愿意轻易放弃此类求职途径。

4.莆院毕业生选择求职途径多从方便快捷与节省成本方面考虑。在调查中,莆田学院毕业生选择求职途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则较为一致。其中,从方便快捷这方面考虑的占总数的50%,位居首位;从节省成本方面考虑的占总数的46%,位居第二;从与用人单位直接接触方面考虑的占总数的34%,位居第三;而其他列如获得信息较为全面、成功率较高、熟人介绍不能拒绝等方面考虑去选择求职途径的较少,分别占总数的26%、12%、4%;另从升学、创业等其他方面考虑而放弃求职的毕业生数量则更少,只占总数的2%。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很明确的看出,莆院毕业生选择求职途径考虑较多的是方便快捷和节省成本。

5.莆院毕业生使用传统的求职途径成功获得工作的比例高于使用其他求职途径。在莆田学院毕业生求职途径调查中,莆院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途径中,以综合性招聘会为最,占总人数的30%,遥遥领先。这和此途径的特点息息相关,综合性的招聘会企业众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参与求职的毕业生人数也多,因此,通过次途径求职成功的莆院毕业生数量也较多。位居第二的是学校/系或老师推荐,占总人数的16%,学校与教师是莆院毕业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途径的求职成功率高于其他的求职途径,为大多数的莆院毕业生所接受。接下来则是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求职方式,占总人数的14%,此类求职途径能让莆院毕业生较为充分地表达自我,使用人单位感受到自身的诚意,求职的成功率也较高。除此之外,利用其他求职途径成功获得工作的莆院毕业生数量则较少。

6.社会关系网络,成为莆院毕业生求职的重要途径。在此次求职途径的调查中,莆院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三种途径分别是熟人介绍、学校/系或老师介绍和猎头公司。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关系网络对于求职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关系网络的宽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是求职是否成功有效,通过此途径求职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其他的求职途径。莆院毕业生想要成功地求职择业,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固然相当重要,但现实生活中,通过社会关系寻求工作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就业信息不对称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中国“讲人情、重关系、爱面子"的文化的影响下,我们需要重视社会网络在求职择业中发挥的作用,因为在同等条件下,拥有较广泛、得力的社会关系和求职信息的求职者,在求职择业中具有明显优势,更易成功择业。

三、对地方高校毕业生选择求职途径的一些建议

通过对莆田学院毕业生的求职途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来说,众多的求职途径并不是全都适合自身的求职择业所选,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应合理的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求职途径,有针对地选择求职途径有助于自己获取较多的有效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择业选择,成功达到自己求职择业的目的。

1.综合性的招聘会、校园宣讲会。这类的求职途径尽管存在招聘单位只为吸引求职者和宣传企业形象、很多不相干的单位在设摊、个别主办单位甚至虚设招聘单位制造招聘会火爆的假象等等各方面的缺点,但招聘会参加的企业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也可观,地方高校毕业生有充足的选择余地,而且主办方已经为地方高校毕业生把好关了,不用担心会有什么特别不好的情况发生。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求职不妨采用这类求职途径去求职择业,为自身的成功求职增添一份机遇;即使不成功,也可积累一些面试经验,为日后求职打好基础。

2.学校/系或老师推荐、熟人介绍。这类的求职途径属于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范畴,通过此类型途径的求职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求职的岗位方向也比较确定,求职成功率也高于其他的途径。在中国讲究人际关系的文化的影响下,通过人际关系与社会资本“找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拥有较广泛、得力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可以采用这类途径达到成功求职择业的目的。

3.专门的招聘网站。近年来,网络求职凭借信息传递速度快,空间距离影响小、成本低廉等优势,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成为大学毕业生一种重要的求职途径。但因为网络招聘出现的时间较短,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网络求职还存在许多的弊病;并且网投的成功率很小,企业很少选择通过网络投递简历方式应聘的大学生,而且通过网络途径招聘应届生的岗位较少,大多为销售、客户服务类岗位。因此,通过专门的网站招聘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并不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途径首选。

4.人才市场。各地区的人才市场也举办招聘会,不过此类的招聘会地区指向较强,适合有地区就业意向的地方高校毕业生求职。另外,通过以上集中求职途径仍不能达到就业目的,或者迫切需要一份工作的地方高校毕业生也可以选择这类求职途径,先就业后择业,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实习就业模式。实习将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最好机会,但是, 长久以来, 并非所有的毕业生都能利用这架能使自己今后升迁发迹的阶梯。通过这类途径,地方高校毕业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企业,熟悉自己将来的工作环境。地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夕能够很好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充实自己的某些学习内容, 且当这位毕业生寻找工作时, 实习时建立的联系仍然存在, 良好的印象仍然深刻。通过实习达到就业目的是一种很好的求职方式,但地方高校毕业生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很多毕业生并不看好这种求职途径。

6.创业。引导地方高校毕业生投身创业,走以创业拓展就业的途径,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将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然而,绝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因为缺乏启动资金、缺少相关方面的知识、对前景不够乐观等方面原因,拒绝采用此类途径达到自己的就业目的。因此,各地方高校应积极培育毕业生广义创业新意识,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帮助地方高校毕业生走以创业拓展就业途径的新道路。

7.升学等其他途径。因为升学或者其他原因,既不求职择业也不自主创业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则可以考虑其他的出路,“曲线救国”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毕业生应将自身的特点、外在的条件和求职的意向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选择一条或多条适合自身的求职途径,获得有效的就业信息,获取就业机会,达成自己求职择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毅志.社会阶层、社会网络与心理幸福[J].台湾社会学刊,1998(21):171-210

[2]蒋玉.大学生求职路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0(22):72-75

[3]吴昊,张东.大学生利用网络求职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全国42所高校大样本的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