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古典文学十篇

时间:2023-10-19 17:10:03

青少年古典文学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1

【关键词】古典音乐;素质教育;促进作用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

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尤其是青少年在心理和生理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感情体验有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升华。

因为音乐和教育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既构成了文化本体,又具有传递和深化音乐文化的作用,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以其特有的厚重深邃情感表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音乐作为学生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学生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可以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为青少年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快乐的音乐世界,让他们在古典音乐学习和欣赏中得到快乐,学会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古典音乐是凝聚大师心血,展现人类内心对世界理解和思考的载体,通过古典音乐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欣赏古典音乐,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2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优秀品德,为青少年开启人生梦奠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中华经典古诗文,正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思想精华的结晶。2005年,我们精选诗文500多篇,编写出版《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丛书,免费配发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各学校制订了具体的阅读计划,每天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使经典诵读活动由教育行政部门倡导推行,逐步变成学校和师生的自觉行动。一些学校还以经典古诗文中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为范本,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人数逐年增多,诚实守信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美德。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情怀,为青少年开启人生梦扩容。开启人生梦,必须用蕴含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人文精神浸润青少年的心灵。针对古诗词能诵、能写、能画、能唱的特点,各学校创造性形成了背经典、写经典、画经典、演经典、践经典等多种形式,将诵读活动与学校的阅读课、书法课、美术课以及大课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阅读、练习书法、做韵律操、跳皮筋、踢毽子中时刻与经典相伴。可以想象,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时常获得这种文化熏陶,他们的内心世界、人文情怀将变得更为宽广。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为青少年开启人生梦立标。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梦。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古诗文中了解“中国梦”,坚守“中国梦”,追寻“中国梦”,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我们利用经典古诗文诵读开展自信心教育,使学生在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的同时,唤醒自主学习、改变命运的热情。中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德育内容,在黑板上设立了经典诵读专栏,由学生自己搜集,每天更换、诵读,给学生以心灵的洗礼。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3

一、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喜爱古典诗词,因为从总数看,喜欢和很喜欢古典诗词的学生占89%,想学习或非常想学习古典诗词的学生占84%,而且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几乎没有分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报刊发表的多是新诗,但表示更喜欢古典诗词的学生占59%,高于喜欢新诗的33%的比例。

二、尽管喜爱古典诗词的学生很多,但了解诗词、能写诗词的学生并不多。从阅读量来说,自认为量较大的只占4%,绝大多数学生自认为阅读量一般,占总人数的78%,甚至有许多学生几乎不读古典诗词,这些人比例高达18%。而能够写作旧体诗词的学生,只有7%左右。相信在这些自认为能写的学生中,多半未必精熟格律和技巧,只是爱好罢了。因而,如何使青年学生更多地接触古典诗词,是很迫切的任务。

三、从调查情况可知,理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爱好、了解与掌握的程度,全面超过文科学生。如认为学习古典诗词对提高人的素质很重要和比较重要的,理科生占95%,文科生占93%;喜欢和很喜欢古典诗词的,理科生占92%,文科生只占87%;自认为阅读量较大和一般的,理科生占84%,文科生只占81%。尤其是自认为能写旧体诗词的,理科生占13%,文科生只占2%,差距悬殊。

四、从古典诗词的传播途径看,传统的文本传播影响力逐渐减弱,而借助现代传媒如流行歌曲、朗诵会等的影响明显加大。如学生最喜爱的诗人有苏轼,而最喜爱的作品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与通俗歌曲《但愿人长久》的传唱和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热播有密切关系。反之,尽管有端午节的习俗,学生们对屈原熟悉的却极少。

调查显示,对古典诗词在当代的命运大可不必担心。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当代青年对古典诗词的热情与求知欲还不那么强烈。如自认为根本没有课外阅读量的学生高达18%,关心开设相关课程与很想学习古典诗词的,也只占少数。要真正使古典诗词引起多数大学生的热爱,还必须做大量的工作。

(选自《光明日报》2007年8月10日,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问题。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想学习或非常想学习古典诗词的学生占调查对象的84%,但其中很想学习古诗词的只占少数。

B.“更喜欢古典诗词的学生占59%,高于喜欢新诗的33%的比例”,这是因为新诗远不如古典诗词来得精彩。

C.调查者指出,在自认为能写旧体诗词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未必精熟格律与技巧,他们只是爱好罢了。

D.从调查情况可知,喜欢和很喜欢古典诗词的文科生,所占比例要低于理科生;苏轼是学生最喜爱的诗人之一。

E.“要真正使古典诗词引起多数大学生的热爱,还必须做大量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

2.第五自然段中举“学生最喜爱的诗人有苏轼”和“学生们对屈原熟悉的却极少”的例子,意在证明哪个观点?第六自然段中为什么说“对古典诗词在当代的命运大可不必担心”?

答:

3.文章写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当代青年对古典诗词的热情与求知欲还不那么强烈。”请从原文第二至五自然段中找出调查者这样说的理由。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4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讲解 吟诵 引导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都有着重要意义。学习古代诗歌,是了解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选入中学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它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语文教育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而古典诗词的教学则是突显其人文性的重要工具。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使之如暗夜之明星,如荒漠之清泉,如陈年之佳酿,如乱世之桃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古诗词并且得其精髓就成了必备技能。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古诗词教学却成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把内容无限分解,精确到每个字、词、句的含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教师们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置诗词文学营养和民族情结于不顾,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一以灌之。因此多年来的古诗教学课堂上缺乏对古诗词热爱的情感,课下没有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延伸,缺乏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缺乏对古诗词语言文字的拍案叫绝,学生们似乎只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教材中虽编入了许多令人叫绝、千古传诵的经典诗词,然而在学生眼中却如过眼云烟。因为他们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教师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何谈滋养?优秀文化遗产又如何继承和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古典诗词的教学,熟读而诵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重视学生对于古诗词传达出的意境的体会,不但要教会学生欣赏美,而且要使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以下几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要向学生讲解必要的古诗词基本知识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词由诗、词、曲组成。因此,应要求学生分别掌握各种体裁的特点。要引导学生把握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风貌,注意诗、词、曲的总体区别和联系,掌握其基本艺术风格。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够为下面的理解意境及进一步赏析打下基础。在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排除课文中的字词难点,对一些文化常识进行必要补充。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婵娟”本是指的嫦娥,因为嫦娥奔月,所以用婵娟来指代月亮。

第二、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尽管当前不少人反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笔者本人也不赞成古诗词教学就只限于学生的记诵,但是语文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学生必须熟读记忆所学内容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提高。正如《论语》中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背诵是古诗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古典诗歌讲究严格的格律。以律诗为例,每首八句,四韵,一二句叫首联或其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或结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对仗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诗歌内容的表达,形成诗歌的整齐美。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追求诗歌声调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在教读时,要根据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读准、读好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不断吟诵涵咏,感受诗的音乐美,体验作者的诗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引导学生深切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所营造的意境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5

【关键词】少儿古筝;古筝教学;国学思想

古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筝教师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在古筝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也影响着传统古筝艺术的传承。最近几年来,以国学经典为基础的“国学经典融入古筝教学”的古筝教学模式得以建议并逐步得到发展,此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对古筝艺术更深层次的剖析,其不仅能够更好的将古筝艺术的艺术形式具体化,还对提升少儿古筝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大对“国学经典融入古筝教学”的研究,使其更为系统化、具体化、有效化,无论是对于提升少儿古筝教学效果,还是发扬国学经典思想都能够产生突破性现实意义。

一、“静定”与习筝者定性培养的作用

(一)国学经典中的“静定”思想

“静定”就是不改变不动摇。中华古圣先贤们明确指出,智慧只有在静、定的状态下才能被打开。诸葛亮《诫子书》中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定力是保证先前设计好的目标、愿景和追求能够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明确的目标才可以扫除干扰,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个方向前进[1]。

(二)定性培养对青少年古筝学习的作用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与演奏技法是构成其优美旋律的基础。对青少年习筝者来说,专注与否是习筝效果好坏的关键,是获取筝艺知识、掌握古筝演奏技能的必要条件。而专注的先决要素就是要能够做到“静定”,具有定性。

经常让孩子们诵读经典,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专注力,保持内心的宁静状态,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具有进步意义[2]。诵读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读的内容上,诵读国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还可以培养他们静定的心态。最近几年,以“国学经典诵读”达到提升学生定性的案例比比皆是,古筝教师也应该很好地运用这种方法,因为对于古筝学习来说,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静定的心态是帮助学生良好掌握古筝知识的重要内在支持,所以对国学经典的诵读来实现对习筝者定性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进步意义。

二、国学经典对习筝者技艺的培养

在中华国学经典中,我们的古圣先贤给后人总结、概括、保留了很多非常宝贵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如能用于青少年古筝教学,对于习筝者古筝技艺的培养训练,效果显著[3]。

(一)“学而时习”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取自《论语》,“学”是接受教育、获得知识方法的过程,“习”是对已学过的知识方法反复进行实践练习。对青少年习筝者来说,“学而时习”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当下青少年古筝学习中,学会了新曲子忘记了旧曲子的情况屡见不鲜,归根结底还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在学习演奏古筝的过程中,我们应定期的进行“学而时习”,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标。老曲目的练习能够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和演奏技法,达到心领神会熟能生巧的目标,从而在演奏的技术层面上、作品的理解能力上得到不断提升。

例如,初学者可能都不会注意到山东民间乐曲《凤翔歌》,这是一首只有四十个小节的小练习曲,但是曲中出现的上、下滑音就有三十多处。在古筝演奏中,左手恰到好处的“吟、揉、按、滑”是筝乐表现力的“灵魂”所在[4]。左手按颤技巧运用的好坏,是决定一个古筝演奏者技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如果没有了左手按颤的运用,弹奏出来的筝曲就显得就淡然无味,没有了光彩。正因为左手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比较抽象,又具有美学性质,想要准确的掌握好左手按颤技巧着实是比较不容易的。所以,习筝者在练习中必须认真仔细的琢磨左手按颤技法,反复不停地练习、温习。怎样才能使滑音的滑动过程变得自然、顺畅,并非是一天两天就能运用、掌握好的,只能是通过温故知新才可以得到不断进步。

(二)“一门深入”法

《弟子规》中有云:“读书法,有三道,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按照《弟子规》对读书的要求。习筝也一样,应该是:“习筝”法,有三到,心眼“手”,信皆要。方“习”此,勿慕彼,此未终,彼末起。也就是引导学生在习筝的时候,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全神贯注,一个指法,一个曲目没有练好,不要好高骛远,急于开始新的练习项目。

由于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对演奏者弹奏时的力度、速度、技巧和乐曲表现内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古筝所有的练习曲,一般都具有对不同指法、技术的针对性,通过重复的、专门的进行某种单项练习,能够从中学会、巩固或改进某种演奏的技巧和方法[5]。所以,想要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强练习曲的训练。并且,训练练习曲时一般都是纯技巧的练习,排除了旋律和乐曲表现力方面的包袱,就可以让更多注意力集中在精确地掌握触弦的力度、方向、角度和音色等技术上,从而在技术训练层面上能够得到快速提高。所以说,只有通过专门的练习才能有效地克服高难度技巧的技术负担。这就需要习筝者心无旁骛,一门深入,专注练习,拿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来,“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三)“学思并重”法

孔老夫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唯有把“学”和“思”辩证地结合起来,在“学”的同时主动地进行思考,把思考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我们才可以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甚至升华所学到的内容。

在2011年8月3日,由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局共同主办,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承办,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协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在北京音乐厅开幕。中国知名古筝演奏家吉炜女士带来了一首专门为国际古筝艺术节开幕创作古筝与管弦乐交响协奏曲《论语》[6],演绎出了千年儒家经典文化,筝曲大气恢宏、旋律优美,绝妙的表现了古筝的传统韵味和现代技巧,更是借音乐的魅力弘扬了中华文化中孔子的思想。然而,想要演奏好《论语》这首筝曲,不仅需要演奏者纯熟的指法,还需要他们对《论语》非常的熟悉,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够思考《论语》背后的深刻内涵,才能够将这首《论语》完美的演绎出来,所以说在古筝学习中“学思并重”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学以致用”法[7]

孔子认为,要想学有成效就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古筝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拨弦乐器,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与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相碰撞,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古筝流派。不同古筝流派有着不同的弹奏技法与表现形式,当习筝者在练习某筝派中的作品时,必须要能够提炼出这一筝派的旋律、技法特点,再练到下一首同派筝曲时,就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样习筝、练琴的效率就会提高很多。比如在练习陕西筝曲《秦桑曲》时,能够很好的掌握左手的按颤,掌握好其中的音准、韵味,对演奏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再去演奏同样是陕西筝曲的《姜女泪》、《百花引》等曲目,就会容易很多[8]。

三、古筝教学中“国学经典”导入的实践

(一)国学经典中的“礼乐合一”思想

国学经典中,有很多关于“礼乐合一”的思想,礼仪和音乐都能够通达才能有德。“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句话的意思是,音乐由人们的内心所产生得,而礼体现在人的行为举止,体现在外表上。音乐由人心而生,所以它有静的特性,能够潜移默化;礼体现于外在,自外加于人身,它的特征主要是注重形式、外表,从而形成了礼仪制度。因此,最好的音乐一定是平易的,至上的礼节一定是简朴的。

因此,在教习古筝过程中教师既要学好“乐”,也要遵循“礼”[9]。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生活上都要做到严谨认真,凡是恭敬,凡是有礼,尤其是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言语行为都不可太随意。行动上要注意细节。比如,在学生到来之前,已经做好上课的准备,着好装,戴好指甲;练完琴将指甲收好,放归固定的地方,将琴罩盖好,以免落入灰尘等等,这些细节都是有礼的体现,反映了教师对教学学生的态度、对教学的态度、对古筝的爱,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礼”也表现在教学语言上,教筝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经过合理的组织,切不可太随意,张口就来,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性格、领悟程度等进行精心设计。一般应该亲切,文雅,要用鼓励的语言;当然,如果,学生不用功,练习不到位,老师也应该给予批评。但是,批评并非责骂,运用批评的言语也要讲究分寸和艺术[10]。

(二)“礼乐并举”的培养效果

2008年,中国古筝学院将“国学”列入教学范畴,开启了“国学”全面融入古筝学习的时代。该学院的国学课,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些大纲和教材是国学课教师依据古筝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其曲目内涵、故事背景、人文历史等内容专门编写的,国学文化与古筝教学紧密结合,将古筝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中国古筝学院的这些做法,让古筝学子们能在习筝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是我国古筝教育史上的重要突破!

青年古筝演奏家袁莎老师是中筝学院的主要教师之一,她对古筝作品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她会在古筝作品的教学和诠释中注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教学和演奏时全心投入,将自己对乐曲的感动与激情倾注其中。例如在进行《临安遗恨》这部筝曲的教学中,袁莎总是先带着学生一起体味岳飞《满江红》、《小重山》等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领略岳武穆胸怀壮志而难酬的悲怆,领略岳飞对祖国的那种深沉强烈的爱之后,才进行《临安遗恨》的教学[11]。她认为,没有对作品的体味与领略,再均匀的长摇技法也难以奏出其蕴含的哀伤之情,再强烈的大幅度刮奏也难以展现那种悲愤的力量。“筝琴之韵,犹如王维的诗,有一种空灵的意境,很静、很抽象,观山不现山,观山但见山,这就是琴筝。”这是袁莎多年演奏教学总结的心得。袁莎在古筝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使她的古筝教学和演奏成果卓著[12]。

(三)“青少年读经班”的开设

在2012年、2013年暑假,我尝试开办过三期公益的“青少年读经夏令营”,并于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的每个周日,开设了为期一学期的“儿童读经班”。2013年9月至今,在每个周日的上午,我们仍然在开设公益的“青少年读经班”,并且会一直持续办下去。

读经班课程的大致安排如下:

1.每天的课程开始之前,须向华夏先祖轩辕黄帝和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画像行三鞠躬礼,并向父母、老师问好,且鞠躬行礼。这样一来,在鞠躬行礼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培养起孩子们谦虚、恭敬的学习态度。

2.静定训练,帮孩子找回心灵宁静的角落。大约五分钟的时间,我们会播放轻柔宁静的音乐,比如古琴曲《寒山僧踪》,要求孩子们静坐、冥想,不动、不笑、不闹、不说话。老师通过轻柔的语言引导孩子调整呼吸,让他们的身心与自然处于非常和谐的状态。让孩子们在诵读经典之前降服自己内心的浮躁与不安。

3.经典诵读,诵读《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大学》、《中庸》、《道德经》等中华经典。诵读的方法有:听读,听老师或其他同学读;跟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指读,左手扶书右手指字读;还有齐读、男女同学分开比赛诵读等等。这样一来,诵读显得非常有趣,孩子们读得非常喜悦,正如《论语》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观看《中华弟子规》、《中华德育故事》等动画片或德育视频,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知行合一”。经典不只是拿来诵读、背诵的,而是要根据经典的内容实际做出来的,正所谓《中庸》里的“力行近乎仁”,《弟子规》中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孩子通过观看生动的德育故事、视频,直观地学到了怎样通过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长辈,学到了什么才是做人的根本。

5.中华才艺熏习。我们还请来了中华武术老师、圆式太极传人、书画院书画家、礼仪老师、德音雅乐老师等等,来让孩子们碰触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才艺,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孝经》上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在教导孩子们读经的同时,还带孩子们学习孝亲感恩的歌曲,并教他们学习手语舞,孩子们在这中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步非常显著。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6

【关键词】诵读经典;青少年;文化气质;教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英国一位教育家曾提出从幼儿园小班就开始接触莎士比亚并且获得了可喜的成果;美国的有识之士也提出“关闭电视机,安静一小时”以“造就能读会写一代”的建议;1998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发起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之所以要诵读经典,正如赫钦斯所说:“经典著作乃是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作品。例如,苏格拉底对话提出的那些问题,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同样紧迫;读牛顿的《原理》,我们便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天才在活动。这些乃是我们知道的最好的书籍。没有读过这些书的人就是没有受到过教育。”

具体而言,以下四点是语文学习中诵读经典最直接的意义。

一、传承民族文化,秉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

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是创造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力量,是一个民族始终保持创造力的活水源头。一个民族一旦抛弃了自己在悠久历史中所形成的经典,就会失去最重要的精神支撑,终将导致该民族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观丧失,从而成为一个灵魂漂泊的民族。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必须扎根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的认识、理解、保护和发扬,它才能适应自身社会合理、健康发展的要求,才有深厚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和能力。一个没有能力坚持自身文化自主性的民族,也就没有能力吸收他民族的文化以丰富和发展其自身的文化,它将或被消灭,或被全盘同化。

二、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气质

诵读经典著作,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轻便地汲取到人生的智慧,较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是真正的人文精华。有些经典之作有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意境,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情感品质;有些经典之作更包含了道德的、伦理的、民族的大学问和大奥秘,可以指导孩子生活、涵养孩子的文化气质、帮助孩子走向成功。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一种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国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首先得有自己的文化气质,这是赢得外国人尊重的根本。而传统经典文化将赋予中国孩子这种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盲目地学习外国人,将永远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境地。

三、有助于青少年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诵读经典著作,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又能养成从小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基础。课余时间诵读古今中外的优秀经典著作,能培养青少年学生自学的能力。此外,由于阅读经典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又是理解力的基础,所以阅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儿童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阅读经典著作的教化意义

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不论从社会阶层关系、社会制度、人伦关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来看,都是非常需要道德教化的。而道德教化的最好时期就是在青少年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古文经典不但浸染着这些思想内涵,而且还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的修身和治理办法。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明白这些道理并身体力行,对其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诵读经典著作呢?

首先,要选择精当的诵读经典。

经典包括两个方面, 即学科经典和非学科经典,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后者。孩子们诵读的经典起码应符合三点:其一,在内容上具有普适性,讨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二,要有思想性与影响力,诵读后要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地生活;其三,具有历史性,就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很适合儿童诵读,但这远远不够,胡适、王余光等人推荐出《论语》、《老子》、《诗经》、《庄子》、《史记》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诵读经典。

首先,家长和老师必须明确,让孩子们诵读的经典著作是非学科经典,不属于学科性认知领域,从而也就不适用认知心理学。我们大可不必像学习数学一样一步一步往前走,倒是象牙牙学语,语种、次序、难易其实无关紧要。

其次,教师可利用早读先带领孩子们朗读,家长督促孩子课外反复诵读,而且不宜要求孩子去理解,就如古代中国的孩子,先读起来甚至背下去就够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对于孩子们诵读经典是恰当的要求。

再次,每天的量要小,不给孩子造成负担,但需长期坚持和积累,也需要反复复习巩固。阅读、记诵的东西肯定会忘记很多,但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它们会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文化积淀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家长只有在平时的指导实践中恪守这个原则,才可能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才可能逐步抵达理想的彼岸。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7

世界各地各民族的舞曲节奏,古典吉他都能演奏,分解和弦的种类无计其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扫弦更具有舞蹈性,通过消音所制造的节奏效果具有鲜明的个性,技巧性强,能够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二、古典吉他如歌的旋律

古典吉他宽广的音城,不同音区的音色,在和声织体的伴奏下流淌出动人的旋律,《爱的罗曼斯》通过三连音的伴奏音型,浪漫抒情的主旋律在高声部,分解和弦在中声部,简捷的低声部音型,使许多青少年从此爱上古典吉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为课堂开展古典吉他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古典吉他完善的和声体系

吉他是和声性弹拔乐器,能演奏多声部音乐,能完成各种和弦的演奏,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以及变化和弦的原位,转位,都可以在吉他把位上弹出,有助于学生和声听觉的训练,为歌唱伴奏提供了丰富的和弦选择。

四、古典吉他多样的形式

古典吉他可独奏、重奏、合奏以及协奏。还有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吉他强唱。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扎实的演奏基础,学校可成立吉他小组,以各种形式,繁荣校园生活,举办古典吉他比赛及音乐会,推动古典吉他的发展、培养、挖掘青少年古典吉他音乐人才。

五、古典吉他音色的变化

古典吉他在演奏时,右手手指拔弦位置的改变,音色将发生变化,例如:右手手指拔指板和音孔衔接处,可发出木管音色,再向上方可发出弦乐音色,在音孔1/3处可发出清晰结实的弹拔乐音色,在琴码附近可发出铜管音色。吉他拔弦奏法用PIZZ表示,产生扪音的音色。在四、五、七、十二把位的自然泛音,以及任何品位的人工泛音的音色,在琴码处用母指的掌部敲击产生的大鼓音色,在九品位五六弦交叉,产生了小鼓音色等,丰富的音色有助于学生对音色的区别,这是其它教学乐器所不具备的。

六、古典吉他规范的教学体系和作品

古典吉他作为西方传统器,经过3500多年的发展成为现今的形状和构造,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学院都设立了古典吉他演奏专业,著名吉他演奏家,教育家主持教学工作,教材、作品采用卡尔卡西、阿瓜多、冈萨雷斯、维拉—罗伯斯、卡雷巴洛、泰雷加、罗德里戈、索尔、朱利亚尼、托罗尼、庄村清志、山下和仁等,完善的教学体系对于吉他的教学将具有推动作用。

七、古典吉他进课堂的几点建议和草拟方案

我国正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中、小学校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吉他教室将为吉他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

在德国音乐教育的基本思想:音乐教学是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诗、歌、舞的统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重大的作用,音乐和唱游作为一种素质基础教育的手段,并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音乐人才为目的。吉他作为一种乐器更适合音乐课堂伴奏乐器和直观的教具,在德国音乐教学中,教师很善于应用吉他弦与弦之间的音高和单指弹拔来帮助学生了解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也善于用吉他弹奏节奏音型,让学生即能在听觉上有分辨能力,又能在视觉的观察中熟悉节奏音型,开展节奏回声游戏,由于德国的音乐教师普遍具备古典吉他的演奏技能,所以学生在学习时,能在吉他乐曲中领略优美的旋律,然后又渐渐地在吉他的和声性伴奏中抒情地歌唱。同样在唱游教学基本形式的表现也处处体现了吉他的轻便易携的优越性,音乐教师始终能以身作则,积极使用吉他悦耳动听的旋律指导、启发、参与学生的音乐教学活动。

综观德国音乐教学各项内容,我们必然能发现吉他在音乐教学中的功能是相当显著的,可以说吉他为本已绚丽缤纷的音乐教学又增添了一份色彩。摘自《吉他艺术》。

选择具有教师资格的吉他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指导,另一方面培训本校的音乐教师学习吉他,为进一步的开展吉他教学做好铺垫,定期举办吉他音乐会和吉他讲座,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两假举办吉他训练营,吉他比赛,广泛地交流(邀请国外吉他演奏家、教育家)使学生主动地接受音乐,让吉他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为青少年的音乐成长发挥作用,上海教委已经将吉他进课堂作为一项任务来落实。《吉他教程》已作为上海市中、小学艺术类活动课教材。

我们中、小学的课改可将吉他进课堂作为一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革命,使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入崭新的一页。让学生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掌握扎实的音乐基础。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8

关键词:古典文化;传播;现代社会;传媒

中华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古老文化与高科技,就传统与新时尚,这写个矛盾的双方看来是那么的不可调和。如何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有效的传承下去,如何让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掌握、学习、热爱、了解中华民族延绵至今的古典文化,这也是当今文化传播界比较重视的问题。年轻人才是以后国家的主导者,所以中国古典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播势在必行。

一、传媒要对观众有足够的尊重

能不能在传播的过程中更有效的吸引观众,看的是关于传统文化所讲的内容,这就要求学者能够应用非学术性语言进行有效降解,将学术性的内容更好的体现在民众面前。观众一旦认为他们和你是一样的人,那些英雄任务、历史任务也与他们一样,他们就会更喜欢听你的讲话。现在的民众来看古人会比古人看自己要清楚的多。有了这一点传播的效果就会更好。就拿现在的电视传播来说,电视上改编的一些古装戏和宫廷戏,能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到中国的古典文化,他们所演绎的内容能被人们所了解,同时人们也会喜欢看,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典的文化。

二、影视历史剧促进了中国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

就拿中央电视台来说,它在每一个寒暑假的时候都会在各个频道里重播电视版的《西游记》,这也是青少年或者学龄前儿童接触最多的古典文化,也为古典文化在青年之间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方式。由于该剧拍摄较为严谨,尊重原著,已经成为了影视传播媒介传播原著文化最好的典范。但是有许多影视剧为的知识迎合大众的区位,提高收视率,根据现代人思维的意识和方式进行改变,甚至将其扭曲。依然用《西游记》作为举例,现在出台的许多版本的《西游记》已经改变的脱离《西游记》故事的本身,就像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完全将原著进行改变,歪曲了原著本身的意图,不利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但是现在有许多的影视著作,例如《红楼梦》等,都是根据原著进行编排,人们在欣赏影视剧情的同时,也逐渐了解了中国文化,这对于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三、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需要大众的支持

中国古典的文化并不是少数人才能了解的专利,中国一部分古典文化,也不能由少数人进行评说。对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传播的目的就是让民众对古典文化产生兴趣。而观众不一定会是专业的学者,他们没有义务去学习古典文化,但他们有一些需要,那不是工作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修养需要,熏陶需要,和中国古典文化传承需要。只有民众们有效支持了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才能使社会的各个媒介对古典文化传播更加重视起来。将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四、电视课堂使得古典文学知识普及大众

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电视的学术年”在这一年最热门的话题就属《百家讲坛》。作为一档有一定学术的含量节目,由于易中天先生等学者们在这档节目中深刻的讲解。使它不仅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文化,还传播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思想。这个节目让学术走到老百姓的家里,让古典文化得到最大普及。但是却引来一部分人的争议,喜欢这个节目的人认为,它使中国的古典文化逐渐走下神圣殿堂,进入老百姓家里,为老百姓所熟知。但是还有着许多人对它有着质疑的态度,觉得这对于学术来说,是一种歪曲,甚至是不尊重。这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传播在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在。

五、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的现代化社会之后,我国古典的文化知识,普遍靠的是电视这样的大众传媒来实现的。其中电视对于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播有着很重大的作用,它使得了古典名著用光与影的形式再次出现,并更好的流传下来。以及深受人们喜爱的电视课堂的讲解方式,使古典文化在现代化的社会得到更好的普及。所以在当今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有效利用传媒优势,在传播古典文化的同时,还应重视的吸收、发扬以及继承的工作。让中国古典的文化逐渐被人们接受,逐渐成为人们茶饭至于的乐趣。同时也应该丰富当代青年的教育,让他们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更多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在现代的社会之中较好继承和发扬我国丰富的古典文化遗产,振兴中国文化的大国之威。

参考文献:

[1] 姜蕴涵,浅谈中国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以电视传播媒介为例[J],大众文艺,2008(12)

[2] 薛海燕;赵新华,图像传播时代的中国古典小说传承——以《红楼梦》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9

关键词书名 语言模因 文化模因

陶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书名是畅销书最直观的识别标志,主要实现两种功能:一是提示图书内容, 二是吸引读者注意。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书名的语用功能日益被作者和出版人重视。书名的语用功能涉及书名的接受者即读者,为激发读者的购买兴趣,通常策划人会在书名上想方设法运用各种语言策略和语言手段,很多畅销书书名都是运用语言策略的成功之作,如《杉杉来吃》在语音上模仿成语“姗姗来迟”,《不负如来不负卿》则直接复制诗句,以上两例都利用了本文的研究重点――模因传播来吸引读者。

书名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其研究角度多为书名的现象描述、取名规律和命名艺术,而对书名的语用现象及背后机制的理论阐释较少涉及。笔者认为,模因论为畅销书书名的研究引入信息复制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揭示畅销书命名的语用规律和操作机制。

一、模因论概要

牛津大学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所著的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到了模因。模因是文化传递单位, 或者说是文化复制因子, 其核心是模仿。具体说来, 它可以是曲调旋律、 想法思潮、 时髦用语、 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的模式,[1]也可以是科学理论、、决策程序、惩罚模式、客套常规等等。简言之,任何想法、说法和做法都有可能成为模因。现实生活中的模因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当看到某种现象出现并得到传播时,就能够认出那是模因作用的结果。[2]

模因论可渗透到各学科的研究领域, 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等等。语言学界对语言中的模因传播现象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和阐释社会语用现象的论文层出不穷,但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笔者认为,模因论为分析畅销书书名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研究以当当网青春文学类图书销售排行榜(2012年10月)的500本图书书名为语料,从实证研究和理论阐释的角度考察书名中模因的传播现象,分析其来源、传播方式、竞争和选择机制。

二、畅销书书名中的模因传播

1. 畅销书书名中的语言模因传播

(1)畅销书书名中语言模因的来源。在书名中借模因传达意图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可达到曲径通幽的语用效果。书名制作者认为读者需运用对模因原意的认识等背景知识来推测书名的含义,其目光和想象会做较长时间的停留,以此增加书名的吸引力。

何自然认为,从修辞学的角度审视,语言结构被广泛复制和传播而成为语言模因的源语有以下的特征:文字优美,内含夸张、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内容精彩,经常一语道破天机,使人欷不已;效果强烈,要么深邃高远,发人深思,要么幽默搞笑,使人难忘。[3]书名中模因的来源主要有流行语、古代典籍、经典表达、外来语等。流行语的来源极为广泛,有广告口号、电影或电视剧的片名和台词、流行歌曲名、畅销书名、行话词语、校园语言、网络语言等。古代典籍指古代诗词、古代小说人物名、古代图书常用标题名等。经典表达指成语、俗语等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外来语在书名中主要表现为汉语与英语、日语等外语混用产生的语码混用现象。

不同来源模因的选择需顺应畅销书题材和读者的语言习惯,在表1中,古代典籍模因的引用率最高与排行榜中古代题材的作品占一定的比例有关;流行语模因的使用率次之,是一些作者迎合青少年读者的语言习惯赶时髦的结果;经典表达简约齐整,为读者熟知,较具亲和力和谐趣性,也在书名中比较常见;语码混用的书名虽时尚,但表达性和含蓄性欠缺,也与很多作品的主题和作者风格不符, 因此出现率低。

(2)模因传播方式。语言模因主要有两种复制方式,即重复与类推。重复表现为语言形式的直接套用。类推包括同音类推和同构类推,同音类推就是模仿词语发音而形成新的模因变体,同构类推主要模仿已知的语言结构而复制出一种具有新内容的模因变体,在同构类推中担当母体的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语用效果和明显的修辞色彩特征, 是一些给人以较深语言感受的经典名句、名段或名篇。[4]

表2显示,在畅销书书名的模因传播中,重复使用率最高,因操作最为简单,同构类推次之,充当模因母体的语言结构因而易于被仿造,成为衍生能力很强的模因。而同音类推需充分调动语音诸要素,对词语声音加以选择、组织、调整和配合,[5]因此难度较大,使用率较低。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不但具有意义,还能引领、生成新的意义。书名模因的复制模仿和语言传递以作者确认与读者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和读者具备认知推理能力为前提,作者通过模因变异打破原语的语境束缚,附加自己欲传达的意义,读者则凭借对原来模因的认知和感受,在头脑中经过类推和联想很快辨认出新模因(书名)的形式,或轻松破译新模因所表达的含义。[6]

2. 畅销书书名中的文化模因传播

模因论认为语言模仿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模仿, 也可以是内容方面的模仿。语言内容上的强势模因指特定的观念、价值、思维、情感、行为、风俗、习惯等 。[7]青春文学畅销书的作者都会以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知识体系和心理特点为参照,在书名命名中顺应他们的文化趣味。

青少年古典文学篇10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古典诗词 流行音乐 融合点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诗词有极其重要的分量,甚至一个朝代便因这样的文学体裁著称。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倾心于对它们的创作,让多少墨客醉心于对它们的品读。诗词承载了太多说不尽的言语,它们甚至是一个王朝的背影。无数的价值寄托,无尽的情感宣泄凝结其中,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文人精神。流行歌曲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更难与古典诗词相提并论,但当我们动情地吟唱或听一首流行歌曲时,那从心里涌出的感动绝不亚于古人吟诵诗词时的投入。流行音乐作为青少年亚文化的集中体现,展现了当代青少年表情达意的独特的情感选择与对当前社会的感触。怎样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载体,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体会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找到流行与古典的融合点,就是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尚书・虞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不难看出诗词与音乐的渊源,在古代诗词就是流行的抒情方式。苏轼在《赤壁赋》中沉浸于良辰美景时,自然而然“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可见古代的诗词和今天的歌曲一样,都是人们抒情的必要。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学生而言,诗词毕竟是古人表情达意的文学形式,它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隐含意义多,想象空间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条易于让学生感兴趣又便于鉴赏的途径,岂不是两全其美?通过平时对诗词的教学和对学生爱好的关注,不难发现今天的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在韵律节奏上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在讲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体会韵律美,需要找出韵脚。绝句、律诗还好有规律可循,遇到词中间一换韵,学生常常不知所措。但是对于流行歌曲学生明白得很,尝试用流行歌曲的韵理解诗词的韵,学生很快能掌握。

二、古典诗词流行音乐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均是抒情言志的良好的载体。

人是需要情感表达的,更需要情感表达的良好方式。当一个人在诗词与流行音乐中读到自己相同的情感寄托,那瞬间的感动足以说明诗词、流行歌曲在情感表达方面有莫大作用。在诗词中感念情感缺失、感叹人生苦短占有很大的成分。关于爱情,关于人生,人们总是有太多的话要说,这些构成了诗词和流行歌曲在抒情上的默契。但流行歌曲对青少年而言情感表达更多是直白的,更易感受到韵味,更有节奏感。孔子曾深有体会地说:“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音乐的作用可见一斑。流行音乐因为通俗,学生更容易接受。《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是当今流行歌坛上颇受欢迎的古典诗词。当安文用细腻演绎李清照的思念,当徐小凤以哀怨阐释李煜的愁情,当王菲用空灵吟唱坡的冷清,听着如此抒情的旋律,学生已经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理解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歌传情”是流行歌曲的核心,每首歌词都有一定的感情基调,应在此基础上细细雕琢,于字里行间寻觅激感的催化剂。基于此,我在诗词教学中有意让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结伴同行,让学生用流行的形式体会古典的深情。

三、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在表现形式上如出一辙,诗词、流行歌曲的本质是趋同的。

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都特别注意诗情画意的有机结合;善于营造想象空间;善于运用特殊的意象;善于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眉佳演唱的《雁衔泥》:“金陵的美人横吹笛/引来了燕子衔春泥/燕子双双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笑低语/江南的春雨润如玉/从来不湿行人衣/……/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急。”精巧别致,其意境让人想到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极富画面感。由古诗词的诗情画意,联想起两首唐诗

田园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绝 句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梅艳芳演唱的《床前明月光》:“是你吧,高高挂在穹苍千年啦,看尽了人世离与散,多少功名似尘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用李白诗题,且将李白原诗嵌入歌词,所传达的却非李白诗的原意。思乡之情在歌词中只是一种若有若无的陪衬,歌词侧重表现的,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孤寂感和空虚感。不过,月的意象所负载的内涵与古诗所写倒不乏相通,字里行间隐约可以感受到李白《月下独酌》和苏轼《水调歌头》的意境。将古典诗词重新谱曲,或巧妙地化用古典诗词的语句、意境或意象,将古典诗词的精华融入当代流行歌曲中,学生能在流行歌曲中寻找古典诗词独特的魅力。

四、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互通有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