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的学习方法十篇

时间:2023-10-19 16:06:21

配音的学习方法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1

一、电脑音乐运用于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的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现代音乐也随之进步,不仅有歌剧、舞剧、秧歌剧、电影音乐等,还有声乐、器乐和大型音乐体裁; 无论在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和创作技巧等方面,还是在音乐元素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配器也成为音乐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多种多样的配器创作技巧应用,使音乐艺术更加美妙、更加悦耳动听,使聆听音乐的人仿佛进入仙境。走进音乐世界是一种美好享受,听听音乐能使人心情放松愉悦快乐。多年来,配器法课程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问世,诸多音乐软件的出现,给传统的配器法课程教学开辟了新途径,给音乐创作增加了更多的便利。绝大多数音乐教师均认为在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电脑音乐能很好的帮助教学,有较大的辅助性,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的兴趣,加快学生对配器法的理解,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创作技能,毕业后能运用学知识创作出更多的、更优秀的音乐作品造福于人类。

二、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中电脑音乐应用存在的问题

1. 对教学改革认识不足

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们绝大多数都支持音乐课程教学改革,都赞同新的教学模式,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程教学教案,都能积极主动掌握计算机操作手法和多媒体运用软件操作方法,都能积极主动研究电脑音乐与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中的不同之处。但仍有极少数音乐教师缺少对教学改革的深刻认识,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在高校教授配器法课程时依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习惯于板书,依旧习惯于用文字形式记录写作练习,依旧习惯于用钢琴声音进行试听,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2. 教学操作交替过多连续性较差

有些音乐教师即使是采用播放实际生活中的录音素材配合谱曲案例,但录音播放不方便随时停顿,不方便任意播放其中一段,只能顺应播放全过程,虽来回的倒腾却无法进行确切性的比较针对性的讲解,给讲学造成困难,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难达到教学效果。甚至有些教师真正想上好此课程,花尽心思找到与课程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教学曲谱、教学录像、教学录音,选用不同的辅助教学设施、教学工具,一会儿要翻书、一会儿放录音、一会儿又翻书、一会儿又放录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停的更换教学物品、不停的操作多媒体播放器,课程教学真的很辛苦。可学生只看见教师不停的更换、频繁的操作,混淆了学生的视线,注意力放在了多媒体上,没有真正的去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操作交替过多使教学连续性较差,课程教学不一定能达到教学目的,还影响教学进度。

3. 阅卷改卷评价效果不理想

在高校配器法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学生虽已掌握配器理论基本知识,虽已学会写作方面的巧妙的技能,也认识一些乐器、知道他们的名称。但对一些来自西方的乐器,却难以掌握他们的名称、音色特点和演奏技法,缺少配器中谱例与音响概念结合的训练,综合学习、综合聆听、综合练习机会较少。自然书写作业时不知所措,最多就是按照教师讲述的一些配器理论知识进行音符排列。而教师在批改作业、进行阅卷、改卷时,难以揣摩学生的心思,无法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和批改,最多纠纠理论错误,一切只是在纸上画葫芦,阅卷改卷效率不高,教学评价效果不理想。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1. 更新思想提高教学改革认识

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应与时俱进,提高对教学改革的深刻认识,紧跟新时代、新社会发展的步伐,更新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全心全意支持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坚持走改革开放的路子,积极主动的学习新课程、新标准、新教学教案,积极主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主动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积极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运用软件操作方法,积极主动参与研究电脑音乐运用于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中的最佳方案、最佳方法。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尽快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方式方法灵活机动的运用,该板书时就板书,该用钢琴教学时就用钢琴,该用文字形式记录进行写作练习就用此方法,该用电脑音乐技术时就用电脑音乐技术,打破单一的教学方式,抛弃陈旧的教学模式,使配器法课程教学达到较好实效。

2. 优化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连续性

音乐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时,应精心准备课程教学教材,合理的选择辅助教学工具,正确的运用教学软件。即使是选用播放实际生活中的录音素材配合谱曲案例进行教学,也可事先多花心思、多花时间进行素材筛选,挑选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段落,运用电脑技术进行重新录制、剪辑,同时也可将事先选好的教学录像、教学曲谱进行整合,与课程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教学录音等一并整理到电脑中,使教师不用过多频繁的进行翻书、播放操作,使教学操作具有连续性,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讲解具有确切性,教师讲解不辛苦、不费力,还能凝聚学生的的视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不困难,容易理解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一定能达到教学目的,加快教学进度。

3. 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阅卷改卷评价效果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模式,在教授配器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也可充分利用电脑音乐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面巧妙的技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认知西方乐器,帮助学生记住他们的名称,帮助学生记住音色的特点,帮助学生记住演奏的技法,还可按照配器中谱例与音响概念相结合进行综合学习、进行综合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下按照已学配器基本理论知识自己去练习,教学内容容易接受、容易听懂了,完成课堂作业已经不再是难题。教师也不用揣摩学生的心思,可以好好阅卷改卷,认真审阅学生书写的音符,认真批改乐器的配置,合理正确的评价学生的作品,提高教学课程学习阅卷改卷评价效果。

四、传统配器法与电脑音乐技术的不同之处

所谓配器法简意就是指给声部分配乐器,也就是编配乐器的方法。传统配器法方式之一就是将音乐乐曲声部进行组合,电脑也是如此,两者皆相同。但在实际运用配器时却不一样。传统配器法方式大多是书写,在纸上完成编配乐器,用音符表示,是没有声音的,也没有音响,基本上是依赖人的大脑去想、去编、去配。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创作者必须熟知每类乐器的特点才可想象出来,才能完成创作,仅知一两种乐器的特点就不可能创作出好作品。而电脑音乐技术可以完全解决此项问题,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配器编织创作,电脑上编配时每个音符都会发出声响,学生因此会对此门学科产生兴趣,会积极主动的完成此课程的练习,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由于采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配器练习,学生能够直接听到声音、听到音响效果,在练习过程中就知晓乐器的选择是否合理,音区的选择是否合理,演奏方法是否正确,演奏起来是否难听。不合理部分、不正确部分、难听的曲子可以在电脑上直接完成修改、调整,最终创作出美妙动听的旋律。像这样直观的配器练习,学生高兴,教师满意。虽说电脑音乐技术有其代表整个乐队的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理论知识上,放在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中,使学生都有扎实的功底,学到真本事、真本领。

五、浅谈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中电脑音乐的应用

如果将传统配器法和现代电脑音乐技术相互组合,配合使用,才能将传统技艺、创作技巧传承下去,让音乐艺术更绚丽、更感人。

1. 音色的应用

音色在此解释为纯音、变换、混合方式的组合。是配器法课程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不同乐器的音色均不相同,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音色编辑软件的出现,使音色不仅呈现了多样性,而且不论是教学还是用于创作都非常方便快捷。

2. 音乐的平衡应用

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中音乐的平衡总是从力度这个方向来讲,也就是靠力度来平衡曲谱或音乐表演中音响的强度。而电脑音乐技术主要靠人进行音量的慢慢调整,而达到平衡目的。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2

但是,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所限,人们对计算机音乐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计算机MIDI和多媒体系统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目前尚处在开发阶段。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针对计算机MIDI和多媒体系统在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中实际应用的若干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与经验。

一、《和声学》教学

在高师院校的音乐系科里,黑板和钢琴一直是和声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由于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基础薄弱,许多高师学生在入学前并不了解什么是和声。面对如此的教学对象,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谱例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和声音响的听觉联想,因而几近于“纸上谈兵”;而钢琴上弹出的和声音响瞬间即逝,学生因看不见其乐谱形式,故而又等于“对空弹琴”。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和声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常常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困惑。尽管教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辛苦,但学生最终得到的常常只是一些抽象、繁琐的清规戒律。由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怎样避免书面作业错误这一教学误区之中,因而,在他们的耳朵中感觉不到和声的音响美,思想上也无法形成最一般的和声思维习惯,学到最后,多数人终于失去了对和声学习与应用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高师和声学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之关键所在。

为解决和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难以沟通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引进了计算机MIDI和多媒体系统,主要采用美国Passport Designs公司开发的《Encore》制谱软件(Version4.2.1)、英国Software Partners公司的《tonica》和声教学软件(Version 5.0)和美国Jo Brodtkord公司与挪威Musicator A/S公司联合开发的《Musicator Win 3.0 ( MW3) 》音序软件(中音公司全权国内发行),综合利用它们各自的特殊功能,对学生进行视、听一体化的多媒体和声教学,主要做法如下:

(一)利用Encore的乐谱显示功能进行课堂讲授

Encore有着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利用这一特点,可在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中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迅速重新演示。例如,对某种具体的和弦连接,教师可在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包括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位置、不同的音域音区等和声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乐谱显示,并可根据自己的听觉与视觉感知,对教师所弹的各种连接形态作出自己的音响审美判断。实践证明,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判断的自信心。

(二)利用MW3的乐谱编辑功能进行习作示范与作业讲评

MW3的乐谱编辑功能是非常出色的。在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分析讲评以及在课堂上进行习作示范时,利用该功能常能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例如,对和弦连接中最常出现的平行、反向及隐伏五八度等不良声部进行,可以利用乐谱编辑中的拷贝(Copy)功能,将包含上述错误的和弦连接片断拷贝到下方相邻音轨的同一节拍位置,并在新音轨上利用编辑功能将多余声部删除,只留下构成平行进行的两个声部,学生视、听后就会对问题一目了然,无须再作过多的说明。

在做习作示范时,教师可将同一条习题拷贝到同一节拍位置上的不同音轨中,通过启发讲解,让学生对同一习题做出多种不同的和声配置。然后,利用MW3的单轨放音功能,把通过课堂讨论所得到的各种和声配置方案分别放音让学生倾听,视听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及和声思维能力,并培养其高雅的和声审美趣味。

在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分析讲评时,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将习题原样输入到计算机内并拷贝到不同音轨,在新的音轨中对习题进行分析改错(不同的改正方案可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音轨里,各个音轨中的改正方案均可随时单独放音倾听)。改题结束后,通过新旧配置方案的音响对比,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和声配置方法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利用tonica学习不同类型的和声风格并帮助进行和声改题

tonica是一款专门用来学习四部和声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与其他软件相比,虽然tonica的界面设计不太友好,但对于和声教学来说,tonica专有的练习功能仍可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例如: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上做过的为旋律(或为低音)配和声的例题或学生课后作过的书面习题,利用tonica的自动配和声功能,选择不同的和声风格另做几次不同的和声配置,让学生体会不同和声风格之间的技术差异。另外,可以将学生的和声习作以MIDI文件的格式导入tonica,利用它进行和声作业的技术性改题。在目前许多院校的和声学教学采取大班上课的特殊情况下,采用tonica帮助进行和声改题无疑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和声教学方法。

(四)利用Encore和MW3的实时录音功能进行键盘和声弹奏指导

键盘和声弹奏是高师和声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眼看和

弦标记、心想连接规则、手弹四部和声,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弹奏时往往顾此失彼,弹错了音而自己却不知道。利用Encore和MW3的实时录音功能,在学生弹奏之前按下录音键,弹奏与录音就会同步完成,并即时生成乐谱,这样,转眼即逝的键盘和声弹奏转换成了具体存在的五线谱形式。以学生现场弹奏即时生成的乐谱为依据对其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问题。另外,为加强键盘和声练习与即兴伴奏课程的衔接,教师可将学生弹奏的四部和声在新音轨中演化成常见的伴奏织体(或简单的伴奏音型),通过四声部的和声轮廓与伴奏织体的鲜明对比,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练耳》教学

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课程的两大中心教学内容之一,其重要性对于专业音乐学生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高师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专业起点较低、视唱练耳课时偏少且学习年限又短,故长期以来练耳教学多在较低层次上徘徊不前。特别是近年来因招生人数盲目扩大导致数十人的大班上课,更使得这一问题每况愈下,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高师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计算机MIDI和多媒体系统进入课堂教学之后,我们采用了美国MidiTec Denmark公司研制的《EarMaster Professional》(Version4.0)练耳教学软件进行练耳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EarMaster Professional》(可译为“练耳大师”)是一款交互式多媒体听觉训练教学软件,它包括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性质及音高听辨;原位与转位和弦的音高听辨;长短不一、风格各异的四声部和声进行听辨;数十种调式音阶的类型及音高听辨;十多种拍子类型,1-6小节长度的节奏视奏、节奏模仿、节奏对比练习;4-12小节不等的旋律听记等十项训练内容。每一项训练内容又根据不同的练习难度分别设定为10-60课不等。

《EarMaster Professional》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例如:(一)在音程性质听辨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甚至是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同度至两个八度之间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旋律音程或是和声音程、旋律音程的进行方向是上行还是下行或是上下行交替出现。(二)在音程的音高听辨中,可以设定是否指定调性、是否显示调号、是否显示旋律音程的第一个音或和声音程的低音、参考音是单音或是调内和声进行等等。(三)在和弦听辨中,可以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柱式和弦或是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的进行方向是上行或是下行。不但可以听辨传统和声范围内的各种和弦材料(可以选择只听自然音三和弦、七和弦、甚至只听各种增六和弦),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现代和声的和弦材料进行听辨。(四)其余各项练习内容如音阶、节奏、旋律、四部和声等,都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根据教学要求自行设计每一课的训练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EarMaster Professional》不仅可以在视唱练耳课的课堂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广泛使用。如果学习者真正能够按照教师或程序设定的教学计划,通过电脑循序渐进地学完各项内容的所有课程,其听觉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必然会大大超过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程度。

三、《乐器法》教学

乐器法知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常识。因条件所限,过去的乐器法教学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介绍,学生对各种乐器的了解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观看乐器图片,而无法听到各种乐器的实际音响,显然,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教学方法。在MIDI和多媒体系统进入课堂教学之后,我们采用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多媒体光盘软件《 Musical Instruments(乐器)》,该光盘存储了世界各地从古至今数百种乐器的声、图、文资料,分别按形制、地区、乐队编制和乐器名称分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用。例如,在介绍提琴类乐器时,通过该光盘可以直观地看到从古提琴到现代小、中、大及倍大提琴等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不同形制的提琴类乐器,听到它们各自演奏的、选自著名音乐作品的独奏音响,同时还可看到有关该乐器的外形结构、形制数据、发展历史、演奏方式等方面的彩色图文资料。除西洋乐器外,该光盘还收集了亚、非、拉、美各洲各国的众多民族乐器。仅就中国乐器而言,该光盘就收集了各民族的乐器达数十种之多。使用该光盘进行乐器法教学,不仅可以按照传统的管弦乐器分类法进行讲解,而且还可依照时代、地区、民族等各种标准作分类介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进行乐器法教学,学生看得见、听得着,直观性强,听、视觉印象强烈,都说是参观了一个庞大的世界乐器陈列馆,收获特别之多。

四、《配器法》教学

配器法是研究多声部管弦乐音乐作品写法,特别是研究乐队音响及音色组合的作曲理论课程。高师音乐系科因教学环境及条件所限,以前的配器教学多局限于书面写作练习及钢琴音响试听的旧模式当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初步的配器理论与写作技巧,有的人还试写了一些配器作品,但由于学生没有试听自己配器作品实际乐队音响的条件,故配器法教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为改善配器教学之现状,我们采用了美国Twelve Tone Systems公司开发的专业音序软件《Cakewalk Pro Audio (TM) 9.03 》,借助于该软件非凡的声音编辑功能,配器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木管组及铜管组乐器的配器时,各种乐器的不同的旋律结合、不同的和弦排列以及不同的和声配置,通过MIDI系统均可发出具体、真实的乐器音响,有利于学生对配器效果的分析和把握。再如,当介绍弓弦乐器的弓法技巧时,利用Cakewalk的声音编辑功能,将同一段音乐采用增加或缩短音符的节奏值(tick)、增加或减少音符的击键速度(Key Velocity)以及分离音符另建新轨(New Track)等方法,即可做出连弓、分弓、跳弓、顿弓等弓法效果。左手的揉弦效果,也可以通过对Modulation控制器数据的实时处理来获得。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直观讲解,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会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另外,将学生的配器习作采用MW3或Cakewalk输入计算机后,通过MIDI系统即可产生较为真实的乐队音响,教师结合实际音响进行分析、讲评,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配器法教学的质量水平。

最近,Twelve Tone Systems公司推出了《Cakewalk Pro Audio 》的换代产品《Cakewalk Sonar》(Version 1.01),在这个版本中,声像、表情、合唱、混响等音乐要素均可在主窗口进行最直观地调整,这无疑会给配器法的教学带来新的面貌。

五、《西方音乐史》教学

美国Midisoft公司开发的《Music Mentor(音乐教师)》是一个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它将西方音乐的历史分为早期(Early Music)、巴罗克(Baroque)、古典(Classical)、浪漫(Romantic)及现代(Modern)共五个时期,并将各时期的音乐按照构成因素分解为旋律(Melody)、节奏(Rhythm)、和声(Harmony)、音色(Timbre)、织体(Texture)、曲式(Form)等六个专题。采用Music Mentor进行西方音乐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研究与某一历史时期有关的全部六个专题,也可以研究与某一专题有关的各不同历史时期。以时期划分为序,学生可以看到并可听到各种音乐要素在某一时期表现出的风格特点;以音乐要素为序,学生又可以观察到某一音乐要素在各历史时期的风格演变。以该软件做为西方音乐史教学的辅助手段,使音乐史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具体直观。

另外,若需要对西方音乐史作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采用美国Vay

ager公司的五卷系列多媒体光盘软件《So I've Heard》。该软件采用交互式多媒体手段,提供了从古希腊音乐到20世纪电子音乐的历史发展概述。第一卷名为《Bach and Before》(巴赫及以前时代的音乐);第二卷名为《The Classical Ideal》(古典音乐范例);第三卷为《Beethoven and Beyond》(贝多芬及以后);最后两卷分别为《Romantic Heights》(浪漫主义音乐的顶点)和《Here and Now》(当代音乐)。各卷中所包含的文字、照片、图画和大量的音乐作品实例,可以使我们的音乐史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MIDI和多媒体系统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3

一、前言

如今健美操已成为全国各大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健身形式。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健美操动作技能掌握,缺少对学生音乐选配及音乐素质能力的培养。适宜的配乐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对动作技术的掌握。适宜音乐与动作相融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质,锻炼学生协调、节奏感等方面能力,提高表现力等,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对音乐的选配规律进行研究,得出音乐选配中的影响因素及条件,对音乐的选配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山西省师范大学、山西省师范大学体育分院、临汾市职业艺术学院等几所高校中参与健美操课程的师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健美操音乐选配的文献及书籍报刊,并且在相关网站上查阅、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理论基础,确立了研究思路和内容。

2.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选了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4份问卷,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为182份,有效回收率为91.2%。

3.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积累的理论进行整理。

三、结果和分析

(一)临汾市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

临汾市大学生对健美操喜爱的人数占较大比例,十分喜欢的比例为31.8%,喜欢的比例也达到了35.2%,女生相比男生较高,是男生人数的3倍。主要有健美操课程、健美操比赛训练、竞技健美操训练三种方式。有98.3%的学生参与了日常课程教学,其中包括体育学院的必修课和其他学院的选修课程,56.6%的学生参与校内训练,代表学院参加团体性质的比赛或娱乐性活动,12.1%的学生进行竞技性质的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具有专业性质的比赛。

(二)健美操课程教学音乐选配的原则

1.音乐选配与动作的统一性

健美操动作的形成大致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个时期选择不同的音乐,可以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在学习初期阶段,选择节奏较慢的音乐,进行对基本动作的练习和动作的记忆,可帮助练习者熟悉动作。学期阶段中期,选择音乐节奏较快的音乐,进行动作的配合练习,以及音乐节奏的判断,增加音乐与动作的连接。在学习后期,采用不同速度的音乐,选用快速的音乐,增强整体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然后选用标准音乐,对动作进行规范和标准,提高动作的质量。在动作学习中,考虑动作的风格特点选取与之相统一的音乐,锻炼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来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2.音乐选配与练习对象的针对性

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内容广泛,参与的学生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针对学生而开展的课程中主要包括低年级的选修课和普修课,以及高年级的主修和专选课。而针对初学者和接触了解较少的学生,在教学中,可选用较为流行的音乐,来提高学生兴趣,并且在节奏上,强弱拍明显,速度较慢。而在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选用风格较广泛,节奏较快,旋律的变化较多,提高动作质量,诱发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创编能力。

3.音乐选配与功能作用的一致性

健美操课程主要分为准备开始、正式教学、放松结束三个程序。开始阶段可选用节奏中等,旋律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热身阶段,先选用动感强劲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融入课堂坏境。正式教学阶段,主要作用是对动作技术的学习,这个阶段的运动量较大,根据动作的结构来分配音乐,其中步伐练习相对跳跃类动作的音乐节奏较慢,跳跃动作节奏需明显,并且配合较多强拍。在学习过程要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兴趣高涨的情况要选用音乐来加强学生对动作练习,在学生疲劳的情况要选择节奏较慢,来进行调节。在结束阶段,选择舒缓、动听、悠扬的音乐,使学生进行心理的放松,缓解身体的疲劳。

4.音乐选配与学生自主性

在调查中,60%的学生表示希望采用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教学,并且有30%同学反映教学音乐过于单一,且更新速度较慢。因此,在选配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将学生参与到音乐的选配工作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的音乐,加强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四、结论

(一)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的形式多样,普及性较。

(二)在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较少,音乐的选配也主要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创新性。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4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配乐体育练习在学校体育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在音乐伴奏下做广播操、健美操,跳迪斯科健身舞,打太级拳、太级剑,以及扭秧歌等等。

一、 配乐练习的优点

人们之所以喜欢在音乐伴奏下做练习,主要有两大优点:

1、 音乐替代了单调无味的口令、信号

广义地讲,无论是强、弱声响或口令都可称作“信号”,它在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起到“统一行动”的作用。例如学生在进行队列操练时,教师用的口令,鼓号队击的鼓点,或在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进行操练等。比较而言,上述三种做法虽然都起着信号作用,但后两种信号显然更受练习者的欢迎。

另外,音乐与口令两者巧妙地结合,也具另一种情趣。例如做广播体操,它既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又是在口令的提示下同步进行的练习。

2、 优美的旋律,能调动、激发人们兴奋性和情趣。

由于人们在清晰、欢快音乐节奏伴奏下做练习,加上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受音乐感染力的影响,很自然地从心灵中产生共鸣。所以,它对清除由运动中出现的单调感和疲劳,陶冶情操等具有其它手段无法代替的作用。

二、 配乐练习内容的确定

音乐是按一定规律(节拍、节奏)运动着的声音。而体育动作或身体练习也有它自身的特点。

从音乐角度讲,以2/4拍为例: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不管其旋律如何变化)将八拍音符分配在四小节内,如若体育动作或身体练习,也能以均等的时间将动作或练习划分为二、四、八个部分的话,其身体练习与音乐的结合将是可行的。与此相反,若所选择的练习内容存在着时间长短的差异,不能按均等时间、节拍划分的动作练习,则不适合作为配乐练习的内容。

因此,不难看出:凡是易以按均等拍节时间划分的练习,可作为配乐练习的内容。例如前面提及的徒手操、健美操、迪斯科、太极拳、集体舞等。与此相反,田径、球类、游泳、器械体操等等,则不宜作配乐练习的内容,应顺其自然,发挥本项目之长,不可勉强地追求配乐效果。

三、 选择音乐的原则

为选择好适合做身体练习(也包括有关参加比赛内容的配乐)的音乐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练习内容与音乐一致的原则

(1) 音乐的节奏、速度与动作的节奏、速度一致。

(2) 音乐的乐句、乐段、乐曲与动作的节、段和套路相一致。

(3) 音乐的分格与动作分格相一致。

(4) 、音乐的力度与动作的力度相一致。

只有尽可能地做到上述几个“一致”,才能使练习者及比赛时裁判与观众在听觉、视觉和个人本体动觉上的完美和谐统一,引起共鸣,获得最佳效果。

2、 音乐的多样性原则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由于地区和民族的差异,反映在音乐的形式、内容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各民族都有其古典的和现代的乐曲,加上不同乐器的演奏,为身体练习在音乐选择的多样化方面,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根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土洋结合的原则,挑选适合做身体练习的音乐,为身体练习增添新的色彩。

四、 配乐的方法与步骤

为身体练习配乐,大多采用两种方法:

1、 先选择音乐

这种做法就是事先确立或选好音乐,之后根据已选好的音乐特点去创编与音乐相适应的身体练习。

2、 后配制音乐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音;课堂教学;模仿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28-01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由句型、词汇、语法、语音等组成,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当然也是如此。因此,语音学习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英语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学生英语语音的学习。但是在我国实际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看到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英语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对这种现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模仿教学法的预热

中文语音讲究的是字正腔圆,而英语与中文的发音方式不同,如果采用中文的发音方式去学英语发音,有的发不出来,有的音又会发得过重。要想让学生英语发音准确,就要让学生将口腔打开,这个在练习的时候也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让学生将嘴巴张开,尽量张大,充分活动自己的口腔,让口腔内部的肌肉都得到充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英语发音的准备。

二、模仿学习法中单词的学习

重音和音节是单词的重要组成,要想学好单词、发好音就必须掌握好这两部分。一个单词往往都是由几个音节组成,单发某个音节的音或者省略某个音节的音都是不准确的,只有将所有的音节都发音才能达到准确发音的效果,比如China这个单词就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分别是“Chi”和“na”两个音节,在发音的时候就要把这两个音节都发出来才算正确。对于音节的掌握最重要的就是做大量的练习,练习多了音节的掌握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高。重音是整个单词发音的关键,一个单词由弱音、次重读、重读三部分组成,而重音是最关键的,它直接影响整个单词发音的准确性。比如/Ne 'vi/与/ 'Nevi/两个发音,它们的音节都是相同的,但是重音的不同才使其有所区分。练习时教师应该多找一些类似的词语,经过长时间练习让学生掌握不同单词之间重音的区别,以此来提高发音的准确度。拼读技巧是学习英语发音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起来,引导学生多加练习,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模仿学习法中句子的学习

很多人学习英语都是从汉语的发音基础进行学习的,将汉语中的咬文嚼字、字正腔圆带到了英语的学习中来。汉语中的降调、重读改变了英语中原来的读法,破坏了英语中的美感与韵律。甚至有些英语教师怕英语的原本读法让学生难以接受,故意使用汉语的读法。其实英语本身就读来说是有其自身韵律和规律的,虚词一般采用弱读而实词一般采用重读,重读和弱读在发音上有轻重之分,弱读发音较弱,重读较清晰、有力,这种重读与弱读之间的区别就形成了英语自身的发音节奏。汉语重音调,而英语则重语调,同样的句子采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比如,问:Anna, does your mother work?答: Yes, she does.例句所采用的疑问句,疑问句在读的时候要使用升调,但是很多初学的学生很难做到,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听多读。在句子中重读词可以用横线标注出来,学生就知道这些词语要采用重读的方式来读。

四、模仿学习法中的配音学习

配音学习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很多英语初学者在学习的时候都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将一些经典的英文动画片、英文童谣、英文歌曲等播放出来,让学生进行配音学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初中英语课文内容的模仿。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章虽然不多,但包含了各种场景,从英语的文章赏析角度来说也是非常优美的,英语课上的配音模仿可以从教材中的文章开始,教师将情境讲清楚,让学生进行跟读模仿。

(2)经典材料的模仿。教师可以找一些经典材料中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在模仿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材料中陌生的词汇弄清楚,了解其中的意思;第二,利用字典将生词的音标做好备注;第三,认真听教师领读,将文章的降调、停顿、重音标注清楚;第四,将自己预习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拿不准发音的词汇标注清楚,在听的时候加以改正;第五,多次进行模仿跟读练习;第六,进行模仿背诵,不需要每一个词汇都正确,只要将大致意思背诵下来即可,但是发音与停顿要准确。

(3)通过辩论、演讲锻炼发音。使用英语进行辩论与演讲是非常难的,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对于英语发音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从学英语的最终目标来说,辩论和演讲都能够更好地使用英语。

五、结束语

英语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句型、词汇、语法、语音都已经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但是它们与英语这门语言来说是一种依附关系,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初中英语发音的学习关系到学生整个学习阶段英语的水平,因此必须重视。文章从模仿教学法的预热、模仿学习法中单词的学习、模仿学习法中句子的学习和模仿学习法中的配音学习几个方面研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多加练习,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屠蓓.英语语音.外Z教学与研究出版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6

学生音乐素质的现状

在教学中发现,该专业的学生多数具有美术及绘画能力或其他艺术类特长,因此他们对于专业学习中的图像、视频的设计往往都比较重视,一般能够制作出较理想的数字图像或画面。但对他们来说,进行声音方面的设计与制作就没那么容易了。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声音是数字媒体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们对影视作品中声音的了解却只局限于一些歌曲本身,对作品中其他音乐元素、音响效果及声音类型特点等更深层次的东西不甚了解,针对不同类型的声音效果应配合何种风格的多媒体作品也知之甚少,这就造成了他们并不能根据作品的内容、风格、时代、地域等因素来考虑声音效果在媒体中的表现特点。可见,学生的音乐素质的确不容乐观。

同时注意到,一部分学生也具有音乐特长(如唱歌、器乐等),他们能够流畅地演奏某种乐器或者完整地演唱歌曲,却依然不能正确地处理好音画关系,将主题音乐、配乐、插曲等音乐形象同画面完美结合到一起。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大多是学习了器乐的一些演奏方法,而对于音乐的内涵、旋律的创作、和声的构成、音响的特点、配器的风格等方面知识还是了解较少,因此他们进行声音设计与制作的最大困难是缺乏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基础。目前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对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方面,所开设的课程一般有美术基础、色彩基础、动画基础、图形图像处理、三维艺术、摄影及影像技术、界面设计等,这些课程确实能够增强学生的画面美学素养,但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方面几乎没有开设任何课程。因此,有必要加强专业教育中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音乐素质的培养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高校资源培养和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开设音乐类素质课程

加强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的途径。例如对新生开设综合性艺术知识和修养的必修课,其中当然也包括音乐修养课,我院就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使学生对音乐及艺术能够有概括性的了解。另外,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开设形式多样的音乐类素质选修课,如计算机音效设计、音乐配器基础、经典音乐赏析、动画和游戏音乐赏析、中外器乐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进入专业前的实际情况结合兴趣方向进行相关的选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选修学分。

2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

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是学好专业的重要因素。首先应了解最基本的乐理知识,能看懂简单的五线谱和简谱,乐谱是音乐的语言,通过这门语言才能进行音乐上的交流,其次还要掌握音色、节奏、旋律等基本的音乐要素。如果要能够熟练制作背景音乐和游戏音乐、进行音效设计,还需具体学习一些和声、曲式、调式、配器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虽然不可能像音乐学专业的教学那样系统化学习,但应该重点了解和掌握其基础部分。如果要达到媒体音乐创作的水平,则还需要学习器乐知识,同时良好的音乐感觉、丰富的创造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个层次所要求的音乐素养就更高了。

3发挥专业特色,成立音乐工作室

理论学习之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建立计算机音乐工作室、数字录音室或相关兴趣小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利用工作室内强大的多媒体处理平台,学生可以进行动画的配音、录音、音频编辑、音效制作、声音合成等工作,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由创造,将自己的想法、创意有机地融入到作品中去,这样能激发更多的学习兴趣与思维,真正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7

关键词:开发潜能 弹奏的基本方法 强化训练

钢琴课是幼师音乐专业班的必修专业课。无论是教钢琴,还是学钢琴的人都知道,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在一瞬间,将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大脑马上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耳朵还要同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这是全面的训练过程,不仅要训练识谱、听觉,学习音乐知识以提高音乐理解能力,还要花力气掌握弹奏技能,把眼睛看到的、脑子理解的音乐形象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来。作为一名钢琴老师,应该如何使学生演绎好每一部钢琴作品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一、开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琴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兴趣是人类潜能的“原动力”。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它不仅涵盖的技巧和技术内容繁难,它积累的作品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如果不能注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是一味地强压,弹琴在学生的心中会渐渐变得枯燥起来,兴趣减退了,练琴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在传统钢琴教学中,老师注重的是课堂上的讲授教学,而对课下学生练习情况不大过问。事实上,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下练习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更重要。在教学改革中,笔者常常布置一些既不是很难又有趣味的作品让学生练习,学生越弹越想弹,从而培养了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指导时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其练琴的勇气。利用和选择一些曲目来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学琴的乐趣,切忌拔苗助长。

此外,要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创作动机、创作背景、风格流派等,从而真正了解作品的内涵,这种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也是挖掘学生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训练学生聆听与思考

音乐不仅仅是人类用音符、旋律、节奏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更是集理性、激情、秩序于一体的精神产品。丛林中鸟雀的婉转啼鸣、山间流水的浅吟低唱及江河大海的轰然澎湃,都会令人心醉神迷,而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就更能直接打动人的心灵。可以说,音乐是通过“听”才可以掌握的一种艺术,而钢琴弹奏在“听”这一方面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笔者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并从以下两方面去加强、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1.听自己弹琴。通过“听”自己弹琴来逐渐强化、提高内心的听觉感受。

2.听录音。听录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笔者一般挑选一些浅显、优美、短小的作品录音给学生听,并且以中国作品为主,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绣金匾》《共产儿童团歌——简易变奏曲》等等,让学生随着音乐在脑海中产生一些画面和想象,甚至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欣赏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理解。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弹奏作品进行思考、分析,并展开讨论。幼师生比起少儿,在思考方面更有优势,如好好利用这一优势,便会受益匪浅。笔者建议学生采取“观想”的方法,把弹奏的曲目在脑中像实际演奏一样过一遍。然后,针对某一问题反复体会,找出“症结”。通过尝试,这种方法在实践中起到了作用,有些学生的“痛疾”就是这样医好的。

思考后就要进行分析,分析创作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和声手法、演奏风格等。在分析过程中,笔者常让学生展开讨论,举一反三。例如弹奏《绣金匾》(王建中改编)时,笔者让学生讨论该曲是什么性质的歌曲(中国陕北民歌);旋律加花及变奏、高低音声对应,既保持了原民歌的质朴流畅,又发挥了钢琴乐器性能,弹出来的效果应是轻巧、声音干净、玲珑精致、亲切如歌。经过以上分析讨论,学生便可以主动、自如地发挥了。

三、歌曲伴奏和即兴伴奏有机结合

幼师班的音乐教学,培养目标是幼儿音乐教师。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了解,以往的即兴伴奏都是在学生快毕业的那个学期集中学习的。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打破这一常规。布置学生弹奏《车尔尼练习曲599》作品时,每学习一种新的音型,便配合一些简单的歌曲,经老师讲解启发学生设计好织体进行伴奏,这样有利于学生实际伴奏水平的提高。比如《车尔尼599》中第28首练习曲,学到15 35│75 25│的音型,笔者让学生把这种音型用在了儿歌《兰花草》上,学生弹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忆牢固。

四、 加强视奏能力训练,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正确良好的弹奏方法,富于层次感的触键方式,较好的音阶、琶音、和弦、八度技术,以及钢琴踏板的合理使用等等,均是弹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

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从弹奏技巧来说,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可高可低,可繁可简,在各自技能的基础上自由发挥,不必做大量的机械性技巧练习,但要练习脑的反应,不论何时何地,反复思考配弹方案,在内心视觉的“键盘”上配弹,用内心听觉感觉、感受配弹的音响,最后上琴检验配弹效果。

其次,特别要加强视奏训练。要加强键盘的直觉感,使眼前有个键盘,看谱上的音符时眼的视线在前,手指弹第一小节时眼睛已看到第二三小节,心里数拍子保持节拍的稳定和节奏的正确。不仅如此,还要加强视谱的正确性,培养看谱弹奏时必须仔细看清谱号、调号、音符位置、节奏及变音记号、力度记号等,养成正确、良好的读谱习惯。要注意和声配置,时刻注意倾听各类和弦的不同音响色彩,以及用不同方式连接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最后,要坚持让学生做移调练习。一首短小的歌曲,移到七个常用调上配弹。练习的步骤可从最简单的音阶开始,熟练掌握七个常用调的基本和弦配置,建立起键盘上牢固的调性思维,削弱固定位置的弹奏概念。

当然,训练要耐心,用慢速练习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可操之过急,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掌握正确的弹奏技巧是需要长期艰苦、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巩固和完善的。教学得法,学生配合默契是成功的法宝。也许教学中困难较多,生源差距较大,进步不一,但只要通过系统的、科学规范的、合乎实际的教学,学生的弹奏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8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 双向选择 师生配置方案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声乐歌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声乐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也是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声乐课一般是贯穿始终的。高师声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歌唱发声呼吸训练,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使学生具备演唱中外艺术歌曲,歌剧选曲及创作歌曲的能力。从而在将来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中,能声情并茂的范唱使学生体验到歌唱艺术的美。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课上不能范唱是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

第二、高师音乐系学生约三分之二为声乐主修考入大学,声乐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声乐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整体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师音乐系学生约二分之一来自于我国广大农村,将来他们的绝大部分也将回到农村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在农村尤其是在山区音乐教学设备相对比较落后的实际情况下,声乐歌唱能力是上好音乐课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第三、高师声乐课教学一直沿用音乐院校的模式,无论就教材使用、授课方式、课时安排以及师生配置方式,均已沿用十几年,暴露出一些不足。就我系的情况来看,尤其在师生配置方式上,我系的分配方式是新生入学后由声乐教研室统一分至各教师进行小课教学直至毕业,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发现这种配置方式有以下几种不足:

1、这种师生分配方式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影响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声乐课不同于理论大课,属于技能小课,授课过程以师生一对一方式为主。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无论在歌唱方法,技能技巧,教学方法手段,先天的生理心理条件以及个性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小课教学由于师生之间的频繁交流更为突出。声乐课教学中,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是否认可,是能不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在小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个性品质决定着是否能营造一种宽松的,和谐的,互动的课堂气氛,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歌唱积极性,制约学生歌唱能力的发展及良好歌唱心理的形成。

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利用这种差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声乐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环节。

2、这种师生配置方式,不利于形成一个竞争的、有活力的良性循环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

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搭配的相对稳定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这种搭配过于稳定就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高师音乐教育自八十年代后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师资质量比过去也有显著提高,但绝大部分师资脱胎于应试教育的旧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老化,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客观存在的。师生搭配过于稳定,无形之中助长了某些个别教师在专业上不求上进,出现吃老本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挫伤。长此以往,教师没有危机意识,不必担心无课可上,无学生可教,学生的歌唱水平无显著提高,彼此之间可比性不大。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逐渐涣散缺乏活力,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这种配置方式不利于高师音乐教育的长期发展,不利于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的长远利益。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源泉,也是一个单位不断发展的动力。师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大大阻碍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无法为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从而影响了全民音乐素质的提高。师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制约了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当前,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音乐师资提出了全新的质量标准。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更为重要。

2001年7月,在音乐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声乐教研室迈出了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在师生配置上实行双向选择。即学生可以自主自愿地选择自己认可的专业教师,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情况选择学生。双选对学生尤其是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双选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由声乐教研室分配至各教师名下学习,在第一学年期末考试后实施双向选择。学生在一年的学习中对每一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专业水平有一个普遍了解,教师对学生的歌唱水平,声音条件,学习态度也有一个初步的掌握。这样双向选择就更具可比性,目的性。在双选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私下游说学生或干预学生的选择。

第二步 在系领导的安排下,由系办公室组织学生依照完全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双选。班主任,辅导员要认真细致作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提示学生要把握机会,慎重选择。后由办公室统一发放填写双向选择志愿表。志愿表分三个志愿,依次填写自己认可的专业教师的姓名,填报完毕后由系办公室统计并存档。

第三步 由声乐教研室组织选择学生。根据办公室的统计结果,教师对学生的选择一般以学生填报的第一志愿为依据,若第一志愿教师课时已满可顺延到第二志愿教师,第二志愿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拒收学生,更不能因学生选择其他教师而打击报复。新的师生搭配形成后直至学生毕业,原则上不在改变。

自2001年实施双选已近三年,第一届实施双选的2000级本科班今年即将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就目前的全系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声乐教学情况看,双选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双选的功效:

第一 双选激活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开创了全系良好工作作风新局面。过去,小课教师迟到,早退,上课时间不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课上聊天、接打电话,范唱少,把声乐课简化为唱歌课,诸如此类的消极授课并不少见。自实施双选之后,以上现象基本已杜绝。教师们绞尽脑汁,用丰富多变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改变过去单一的小课方式,辅之以理论课,实践课,观摩课,集体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们还积极与学生沟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是相互切磋专业的同行。可以说,双选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带动全系的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 双选转变了全系的学习氛围,坚定了学生学习声乐的自信心,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声乐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声乐是声音的艺术,是依靠声情并茂的歌唱来构建艺术形象的听觉艺术。美妙的声音依靠的不仅是高超的歌唱技巧,气息控制能力,歌唱者对音乐的准确把握,对音乐形象的恰当表现及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都对艺术的歌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师声乐学生由于入学前声乐学习急于求成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歌唱习惯,这些习惯需要在课上耐心细致的纠正并重新建立起正确的歌唱习惯。在这里教师的工作态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使学生树立起歌唱的自信身心解放的投入歌唱?双选充分改善了学生的上课环境,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下进行。教师的教学由模式化转为个性化,师生关系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化,教师的角色由简单的施教者转化为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的双重角色。师生之间加强了互动,信息相互交流反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声乐课不再是枯燥的发声练习,作品演唱,而是融情感,技巧,艺术,表演以及思想道德意志培养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艺术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同为艺术的创造者。歌唱能力,表现能力的逐步提高激励着学生更主动积极的学习。

第三 双选增强了技能课教师的危机意识,加快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声乐艺术是不断发展的艺术,无论就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曾经被高校拒之门外的通俗唱法,其歌唱方法,艺术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竞争的观念深入到社会各阶层,也对教育领域产生很大的冲击,各高校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化。作为高校音乐教师,我系教师努力调整教育思路,更新教育理念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式,培养出使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开拓精神,创造精神的新世纪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众所周知,学术理论水平较低是高师技能课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制约整体师资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为先天文化素质营养不足。其二也是主要原因,后天努力不够。这样在对作品的理解处理就会比较肤浅和表面化,很难挖掘出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教学实践缺乏理论化,概括化,深刻化,从而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双选之后,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大量音乐论著,撰写学术论文以提高自身的学术理论水平。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多次自费赴京观摩专家演唱教学,以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目前声乐教研室有五名年轻教师在读音乐理论硕士研究生。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9

一、提供正确标准的发音范例供学生仿说

作为老师,不一定期望学生要达到近似英语人士的标准发音,但也希望尽可能地正确清楚,但是由于老师本身的发音不尽理想,(应该尽快想办法进修自我提升,必须具有较强的听音、辨音和正音能力),在此之前,应该尽量提供丰富、完整的素材供学生学习。善用各种教学辅助媒体,如教科书附带的录音带、多媒体课件或挑选民间制作优良的发音教材作为引导学生发音的范例。

二、利用实际示范及手势让学生了解如何发音

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音、重音或语调,教师可针对其特征,善用手势或是口头提示,帮助学生辨音或发音,例如,在教清辅音/p/与浊辅音/b/的发音时,可引导学生将手轻轻放在喉头的位置,感受声带的震动与否。在教授一般疑问句的语调时,教师可以手势平画后慢慢上升来配合 或提示学生 语调的上扬。如此以手势配合发音教学,不但能让学生感受语音的特质,增进记忆,提升教学效果,也能在学生练习时,作为提示之用,既可增加语言应用时的流畅,也可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三、提供给学生更多练习发音的机会

练习对于任何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发音能力的训练更需要经常性的练习。老师在教授完一个词的发音之后,学生需要对发音要点有非常仔细的观察和练习时必要的指导。练习的方式可以有课堂教学练习、游戏练习、日常生活练习、专门性练习等不同形式。如教师和学生的口语交谈、念儿歌、讲故事、唱歌等不同途径都能练习口语的发音能力。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发音训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律,不仅训练了学生听觉器官的灵敏性,还训练了学生发音器官的协调活动,使之形成正确的发音。如在歌曲Children,come and dance along中有一句歌词:round about and back again,由于语速较快,很多学生的发音都比较含糊。我就将单词逐个分开来,从简到繁,在学生连读比较熟练的基础上,再进行演唱。这样学生就通过练习掌握了句子的正确发音方法,使教学达到了目的。

在生活中,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如日常生活中练习eat吃饭,drink喝水等生活词汇,室外活动时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tree树木,flower花等。同时在练习中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以避免学生因练习形式和内容的枯燥而产生的厌烦情绪。

四、随机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的错误发音只有在其刚刚出现时才最容易纠正,否则一旦其语言能力基本形成再纠正将十分困难。

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又叫做正音训练。由于小学生的发音器官还处于发育状态,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还存在着发音不清楚的现象,加上他们的词汇还比较贫乏,非常容易把一些词音说错,这时是纠正学生错误语音的最佳时机。如有的学生对duck和dog,cap和clap,等词的发音分不清,当教师听到学生的错误发音后,就应该及时纠正。

或者也可利用发音对比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比如当学生模仿发音时,老师可将其发音用复读机录下,随即播放与原音进行对比,及时表扬发音正确地学生,或者纠正错误并再次播放正确的音或语调,以形成强烈对比,先让其区别辨音,再让其跟着发音。此举一方面在协助学生了解其发音的确与原音有所不同,一方面再确定学生的问题究竟是在辨音,抑或仅是发音有困难。例如,学生若将watermelon的重音念在第二音节(waterMElon)时,老师如果仅仅是一再地提供正确的发音WATERmelon供其模仿,虽然多数学生可能就此能够纠正,但少数学生若仍有困难时,老师则可将watermelon一字念三遍,配合手势强调重音所在,分别将其中的四个音节念成重音,第一次为WAtermelon,第二次为waTERmelon,第三次为waterMElon,第四次则为watermeLON,如此,学生比较能感受真正的重音所在。

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还要持之以恒,要注意耐心、细致。对学习过程中的反复现象和比较困难的学生,不能操之过急或简单训斥,以免使其产生自卑心理而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形成。

五、采用多种形式巩固训练学生的发音

(一)、配合夸张的口型动作猜字发音

进行猜字发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时,一开始时先选定一些差别最小的词 例如:books,box,bikes或者bike,back等),将其共通处的音标/b_ks/,/b_k/写在黑板上,并和学生们一起朗读一遍,然后由老师以动作分别表演出books,box,bikes,或者bike,back,然后由学生猜出该字的意义并念出。进行时,若有些字词表演不易,则可以文字描述或中文翻译替代动作表演。不过,小学阶段所教授的词汇量比较少,一次能找到数个单词一组并不容易,所以这类的游戏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善用“差别最小对偶词”进行辨音练习

所谓“差别最小对偶词”指的是,两个单词音节数相同,除了相同位置的一个元音不同之外,其余的语音皆相同,例如:sit与seat除了元音不同,其余辅音都一样,其它如:ship/sheep,by/boy,walk/work,nurse/nice;另外,只有其中一个辅音不同的对偶词,比如:fan/van,lip/rip,dare/there,sun/some。在进行巩固练习时,可以有以下方式:

1 将对偶词的两个字写在黑板上,分别标明1与2,由老师念其中一个,让学生说出其号码。

2 将对偶词的两个字各说一遍(如ship,sheep),或者只将其中一字连续念两遍(如sheep,sheep),让学生判断所听到的两个音相同或不同。

3 将对偶词的两个字其中一个念一次,一个念两次(如sheep,sheep,ship),让学生判断听到的三个音当中,第几个音不同。

另外,进行辨音活动时,除了口头回答外,有时可以稍加变化,搭配肢体动作、绘画等方式进行,增加趣味性。

(三)、善用归纳法

老师可以将同一类型发音方式的音、单词或句子放在一起,由老师念出来,介绍给学生 例如重音同样落在第二音节的单词 ,以强化学生对该发音形式的感知,然后由学生跟着念。例如:

第一音节 第二音节

new banana

show before

church today

teacher piano

配音的学习方法篇10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心智技能;融合;运用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认识

1.钢琴即兴伴奏的原理

钢琴即兴伴奏在理论学习中通指伴奏者即兴为乐曲单旋律(单声部)编配和声及织体(“简单地说,织体就是把音乐中的多声部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形式”,它包括伴奏音型。)并弹奏成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活动音乐。因此,钢琴即兴伴奏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怎样弹奏和声的问题,它的背后还包涵着如何选配和声、以什么形式演奏等等。那么如何弹奏?这里我们就提出伴奏音型,而伴奏音型在具体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所构成的相互关系,这就成为了即兴伴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

钢琴即兴伴奏有别于钢琴伴奏谱弹奏(也就是我们称之为正谱伴奏)。正谱伴奏中,作曲家经过设计、修改并反复审听效果后再为伴奏者写好了伴奏谱,包括要弹奏的和声、音型、织体及速度、力度、乐句、表情等各种记号。担任伴奏者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完善地、艺术地将乐谱文稿“正确朗读”出来。而钢琴即兴伴奏是没有文稿作“即兴演讲”。这就要求伴奏者必须根据其音乐的内容、风格、调式、调性、结构,以及实际表演、演奏的要求和模式,立刻创作出要求的钢琴伴奏曲,这个过程包括了其自由的创作模式。

二、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的融合特征

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的融合是一种以音乐进行开拓性的思维为基础,以完善音乐想像达到无限延伸的目的,使其能够顺利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的创作活动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智技能。

1.其具有创造性

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融合的音乐想象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想像,通常所说的音乐想象是一种音乐再造想象多多强调“在音乐活动中,根据音乐表现者对音乐的描述,有意在人脑中形成的相应音乐形象的过程。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融合中的音乐想象则以此为基础更加强调“在开创性的音乐活动中,人脑有目的地创造新的音乐形象的过程”,一般我们称为创造性的音乐想象。在音乐欣赏课中我们不能单纯的只是靠器官听觉来帮助我们的学习,我们应该把创造性的音乐想象融入到其中,让内心的想象帮助感官听觉作出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对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的融合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2.其具有潜隐性

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的融合必竟只是一个理论研究的过程,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在演奏(唱)中起什么作用?我们都知知甚少。主要原因有:首先这种表现形式是十分内在的,查不到,也听不到,很难被人掌握。其次,它与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各个因素都有联系且混在一起,难以被人把握。也正是这种潜隐性,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他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

通过教学过程笔者的观察发现,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才能。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有的学生非常用功、非常用心,但就是在即兴伴奏这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担担只重视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在侧重点方面我们更应该在心智技能方面下功夫,注重这一方面的能力培养,相信这一教学研究对于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来说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融合在教学中的运用

1.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融合在和声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种现象:即有经验的乐者看到旋律谱后能够通过各种声音意象与具体的伴奏内容就能够完成所需的音乐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分析为伴奏者在看到谱后音乐意象是首先表达出来的。而对于即兴伴奏经验有所缺的演奏者在编配和弦时音乐意象表达很慢所选配的和弦也较单一甚至和声功能很模糊,主要原因就是在心智技能方面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为此,笔者根据这种技能的特性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一些实验。

实验1: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融合在和声中的作用研究

实验的过程目的是对同一段音乐,运用不同的和声不同的和弦材料进行对比,以观察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融合在和声中的作用是否能够使演奏者在看到旋律谱后快速产生声音意象,在短时间内将一个乐句中的旋律迅速处理,使编配和弦的效果更快更好。

(1)实验要求

实验以《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第一句为例。见谱例1

实验的对象介为钢琴专业的学生,人数8人。为实验要求将学生分为两组,这些学生都接受过系统的旋律统配和弦的课程,根据平时的学习表现,这8名同学的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都差距不大。在实验中我们要求这8名同学在3分钟以内对这段音乐进行和声的配置。

(2)实验过程

每名同学都会发放相同的乐谱,在开始进行测试以前,不管学生在编配时是对的或者是错误的,用自己觉得最直观的音乐意象为乐曲编配好的音乐和声。

(3)结果与分析

从8名同学的完成情况来看,我们从中选取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答案,见谱例2

A组第1方案:

T--------T---------D7-----------------T

A组第2方案:

T--------T---------D7-------T---------DTIII大

B组第3方案:

T-------TSVT------SII------SIV------D7----------T

B组第4方案:

T-------SII7-TSVT----SII------SIV-------D7------T

从上面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3个答案,在第八小节编配I级和弦,这是从和声功能及进行的要求在乐句的结束部分使用的终止进行式,但第二个方案则采用了在第七小节使用I级,然后进行到DTIII大的进行,可以看到这不仅丰富了和弦的效果,而且相较第一个答案效果也好很多。在第3个方案中第三小节使用了TSVT级三和弦,第五小节使用了SII级三和弦,第六小节使用了STV级三和弦,第七小使用了D7和弦,从这个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又比前两个答案又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这段乐句丰富的和声的效果,其实在节奏方面也更加的明显。那么我们在看最后一个答案,它是在第3个方案的基础上将第三小节配置了SII7级七和弦,这就与歌曲的内容结合时更具有音感,也使七和弦在这段乐句中更具特色,感觉更贴切。

从这个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B组的同学在编配新的音乐和声中音乐意象比A组的同学明显内心和声音感觉要突出许多,在实验中B组的同学充分利用了心智技能这一优势,能够迅速发现乐句中和声的信息特征。而A组的同学因为在编配新的音乐和声中音乐意象较慢,所以在编配中不能很快的丰富乐句的内容。所以从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推出在和声的编配过程中,充分利用心智技能这一优势能够使演奏者迅速看到乐谱后产生新的音乐意象,使乐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佳的效果。

2.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融合在织体编配中的运用

什么是织体?“织体”是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简单的说如我们都穿的毛衣,它的结构可以是紧密的,厚实的,但也可以是稀松的,有间隙的,也可以是由许许多多的花纹组成。在音乐中它是根据音乐的类型而由多声部根据内容有需要有机地的组织起来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钢琴即兴伴奏与心智技能融合在织体编配中实践应用,就看能否处理好与伴奏音型之间的关系。

根据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要把单旋律变成多声部,除了为旋律配置和声的问题外还有如何编配伴奏织体的问题。在我们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也是把编配伴奏音型作为七种作曲技术来教学的,在这个过程中是把能否准确地根据旋律要求选配伴奏音型,能否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歌曲的风格特点来选配音型,能否在选配音型的过程中正确宏观地把握好整体感、层次感等作为具体的技法来学习的,这些能力直接影响了钢琴即兴伴奏的伴奏效果。

然而,与编配和声教学模式一样,在我们能够熟练掌握钢琴各种音乐技法的同时如果对学生心智技能这方面的能力没有重视的话,就不能将两者有机的融合,更谈不上在进行织体的编配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经验的即兴伴奏者在织体编配的同时能够很快在看到谱后迅速的奏出音乐效果很好的弦律,这是因为在心智技能方面,有经验的即兴伴奏者能够迅速产生新的音乐意象,他们在编配时不是以单个小节来配置而是以乐段为单位将可选配的织体迅速的进行处理并迅速选定出效果最佳的一种织体,所以在编配中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奏出富有感染力,且表现力浓厚的音乐。而相较初学者而言刚掌握音乐的各种技法势必在心智技能这方面涉足很浅,在织体编配中想到什么就配什么,且织体编配的速度也很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心智技能在学生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编配织体的技能是根据音乐形象特征为基础迅速产生新的音乐意象,在编配过程中应将一个乐段中的旋律可选配的织体迅速处理并选择最佳的一种织体来配置。按这种方法进行编配无疑比根据单个小节为单位来选择单一的织体效果更好,感染力更强。

综上所述,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以心理学为基础,根据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中具有良好的心理智能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在者对于我们音乐教师而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演奏技巧也是指导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有力依据,并使钢琴即兴伴奏更具实质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天瑞.音乐内心听觉在创作和演奏中的作用及训练问题

[M].交响.2000,(2).

[3]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M].钢琴艺术,2000,(6).

[4]任筱敏.论音乐心智技能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M].交响

1998,(1).

[5]黄瑾.音乐儿童的心智发展[M].家庭教育,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