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设计的前景十篇

时间:2023-10-19 16:06:21

环艺设计的前景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1

【关键词】未来前景;规划;职业目标

一、我的未来前景

面对着实习期的将近和找工作的压力,我对于自己未来所期待所要走的路是一种坚持和奉献的态度,更是想不断的让自己的眼光看的更加长远,在实习期间我想选择我自己的特长作为主要的找工作的方向,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作为依托,把自己的兴趣作为第一位,赚钱作为次之,做自己喜欢的设计,我想把方向定位设计类的工作,在大学期间我有兼职过其他还有本专业的工作,可能在特长上也有所优势,而且我很喜欢手绘类的行业,在设计中也会更加的偏向于手绘的发展。对于大自然的喜欢也是我情有独钟的地方,大学期间去过很多地方,自己独自游玩也成为了一种经验,并且对于旅行的喜欢也是一种热情,喜欢边走边画的感觉,并且在旅行中可能自己知道自己的性格是一种自由、洒脱的感觉,所以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也是一种考虑的地方,对于创新和新事物的好奇心特别的强烈,能够自主、独立以及和团队的完美配合下完成很多作品,所以这在整体的需要上,我是第一位选择自己设计的专业,做一个旅行规划师或者景观设计师偏向,并且我是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认为景观和旅游是一种未来的趋势,并且对于植物的喜欢和标本的热爱我想我更加的适合,那种旅行中的和自由也是我喜欢的,结合自己的特长我在不断的总结自己未来发展的前景,人无完人。

二、前景规划

面对自己的规划我也做了一些的相关的了解和查询,并且对于景观设计师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于景观我们所认知的理解是我们在校期间所学习的,无论是规划还是景观上的设计我们都是在一定的草稿基础上做出的努力,并且我们在不断的实现一种将室外的环境打造一种现有的生态环境,人们对于景观上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提升和接受,对于环境的把控也是更加的重要,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景观在未来有一定的市场和前景。在即将面对的实习期我会不经想起了密斯凡德罗的话:少即多。在对于前景的规划中想先从学习开始,在学习一些前辈的经验,然后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更好的定位,但是在现在我想做的就是设计师,并且不断的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且在自己未来规划中我想去的城市南方类的城市,并且在手绘类的道路上可以多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我面对自己的未来五年,分为三步走:前两年是学习和稳定的状态,后两年是上升期间学习更多的知识,最后一年是拥有自己稳定的工作室,并且可以考虑自己的婚姻和自己感情的状态,没有过多的将自己的感情事情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偏向于自己事业为重,可能是规划中面临不足的地方。在未来的五年中我主要把自己的心思放在自己的事业中,把自己事业扎根稳固。

三、职业目标

面对自己进入公司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自己未来的目标,我们必须要选择的问题就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我们所要达到的水平我们所期待的岗位,我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自己要走的路,我们必须要在整体的规划中做出我们所要达到的成绩。在整体的职业目标中,我想做到的就是一个首席设计师的位置,我估计需要五年以上的经历和经验,并且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可以成功的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可能刚开始也就是一个小助理慢慢升职的过程,但是贵在坚持和努力,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是正比。在整体设计升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设计师的全部过程,并且可以知道整体的发展思路和创意,在职业中因为没有涉及过,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和自己的一个潜在目标的定位,想要不断的朝着自己定制的目标去努力,职业生涯可能是人生第二重要的事情,对于自己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和选择。

四、总结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2

关键词:景观设计;多元系统;目标;实践主体

Abstract: the landscape art design science is in exploring phase, from the concept of subject, the discipline nature, subject to discipline target practice subject scope lack of systematic, clarity and directionali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ndscape learned guide, multiple system design and landscape art design practice subject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Multiple system; Target; Practice subjec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客观地讲就目前的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均缺少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本文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二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一)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二)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三)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四)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二)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三)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主要指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构筑物以及公众艺术品等等。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商业街区、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在满足景观环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景观的艺术品质,已此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要求。设计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3

1(略)

2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建筑的景观性和环境不能相融合,环境艺术性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发挥,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过度绿化,华而不实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都在重视绿化的作用,但出现了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过度进行花坛草坪的设置和使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不符合环境艺术美观的原则,降低了环境的艺术效果,呈现出华而不实的特点,同时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提高了绿化成本。

2.2绿化树种的选择品种单一,不符合植物生长的规律需要绿化的工程,在选择绿化树体时,主要选择法国梧桐、香樟,且有些城市为了体现环境艺术效果,片面引用已经长成老树的大树,这种过渡单一的设计类型不符合植物物种群落的竞争和依存关系,其单一种类的设计往往导致出现生长不良或容易引起虫害高发等问题。

2.3物种选择倾向外地化,缺乏本地环境特色一些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依据传统的设计理念,盲目引进外来品种,单纯追求环境艺术效果,很多建筑景观设计人员并不熟悉植物的特点,盲目引进,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很少考虑使用本地植物,因此形成的城市形象缺乏本地特色和个性,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脱离了实际的本市生活的真实性,同时也背离了其的原本含义。环境艺术并不是简单的组装艺术,而是在本地环境基础上的美化和升华,为满足当地人的环境需求而设计的。

3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理念及设计方法

3.1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所应坚持的理念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理念中,环境艺术是最为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体现城市建筑景观的功能性,同时也需要反映其环境艺术效果。从设计自身来说,环境艺术设计重视的是环境整体效果,在具体设计中,各个实体组成要素的创造虽然是不可缺少的,但并不是第一位的,其第一位的是要对整个环境的把握和创造。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所产生的人文特性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可以作为环境设计丰富的资源来源。艺术性是环境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对于居住区以满足居住功能为基本要求。而室外空间包括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有形空间包含了外在形状、颜色、质感、效果等,其表现为建筑环境中的平衡、统一、对比等。无形空间的艺术特征室外空间给人们带来的舒畅、自然、和谐、统一的感受和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和实现,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的有机结合才是环境设计所要实现的完美目标。

3.2环境艺术设计应注意的方法

3.2.1尽量采用地方资源,体现地方特色体现地方特色是目前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很容易忽略的问题。其要求就是要求保留当地的环境特色,体现当地的文化特点,尽可能的选用当地的资源进行设计。对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进行创作、加工,减少材料的运输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这种方法还可以实现当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降低成本,体现地方特色。

3.2.2物种设计等要合理搭配建筑景观设计必须反映环境艺术效果,并反映其稳定和丰富性能,体现环境的均衡性。在进行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时,在物种选择上要合理,增加物种组合,以实现建筑景观的稳定性、自然发展性及和谐性,使得景观不仅能够体现地域特点,还能够体现文化色彩的多样性及环境艺术的多样性。

3.2.3与城市设计等进行综合考虑城市景观设计并不是单纯的一项工程,不是单个项目、单个社区内的环境的简单的组合,而应该和整个城市的设计、景观相结合,和周边的环境相融合,包括与景观、建筑之间的关系,甚至还需要将城市的市政建设也考虑在内,将城市总体设计综合考虑,相互结合,从而实现城市整体的设计统一、协调,体现环境艺术的特性。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4

随着城市的发展,景观设计最终走出了庭院,成为人们共同欣赏的景观。公共艺术更是这样,他们需要面向大众,摆放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在时间和空间上,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有着互通的关系,甚至还与建筑有着共通之处。以美国芝加哥的千禧公园为例,千禧公园体现了景观、设计、建筑相融合的现象。公园中的云门被芝加哥市民所喜爱,成为芝加哥城市的地标,市民还给这个巨大的雕塑起了个昵称——豆子。设计者称它是进入芝加哥的大门,体现出芝加哥是一个诗意性的城市。其中皇冠喷泉更是拉近了市民和公共艺术之间的距离,玻璃屏幕墙上每小时会播放六张市民表情,这些都是用DV拍下来的一千位芝加哥市民的表情,经过设计让水柱从他们的“嘴里”喷射出来,周围的人们开心的在水柱下嬉戏。我们会发现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需要大众积极参与,才能显现它们存在的价值。不管是公共艺术还是景观设计都是围绕“公共”这个前提进行的,芝加哥的千禧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让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迎合了当下人们的通俗趣味,这也展示出了设计者的艺术风格,同时还能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让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可以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改善人文环境。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都离不开“风格”这一点。因为它们的设计者是人,不同的人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设计出的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也会因此不同,也就是所谓的“风格”。它们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形状、色彩、符号等等,也有一些具有实际象征意义的。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之所以被人们所喜欢,是因为设计者所设计的物品贴近公众的实际生活,同时还引导人们要关注当前的环境问题,当然也有一些劣质的设计,只是为了显示设计者的功利性以及官员的政绩,所以设计者和民众都应该承担创建良好城市环境的责任,避免劣质品的出现,设计者要设计有利于环境建设的艺术品。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不仅能改善人们的人文环境,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2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的不同之处

艺术品是一个拥有个性化的东西,不只是摆在那好看的,艺术品可以引发人们的人生思考,艺术品本身都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大多数都是艺术家在设计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通过展示引起共鸣。而公共艺术包含的含义更多,那些看上去好玩、抽象的东西,都是源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一种再现,展示在公众面前,希望引发人们产生共鸣与思考。景观艺术更倾向于理性的思考,缺乏个性化。公共艺术和景观艺术在具体的功能要求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公园里比较抽象的休息椅,虽然它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欣赏,但是景观设计在使用要求上占着主导的地位。以前的景观设计也主要是供人们欣赏的。公共艺术离不开人,它需要摆放在公共场合上,只有人能够理解它。现在的景观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摆放几块石头、种点儿草,而是从生态的角度去设计。它能够改善环境,能够被人们使用,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还能被动物所理解。虽然动物不明白所摆放的艺术品到底是什么,但是它们能够感受到景观设计带来的环境效益。目前,世界的生态发展不平衡,只能通过人为的改变来维持生态平衡,景观设计是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公共艺术也可以利用教育宣传的作用,来警醒人们,让人们认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但是具体的手段就需要靠景观设计去实施。公共艺术最多注重的是艺术效果,而景观设计更注重的是“设计”。

3公共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同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城市在发展中,不仅要给人们提供舒适的自然环境,还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带有丰富的文化气息,可以使人们心情愉悦,同样,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也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和文化归属感,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相融合可以给人们创造出一个拥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视觉空间。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从惧怕自然到征服、破坏自然,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现在的人们破环自然的行为仍在加剧,但是人类的发展是离不开自然的,我们开始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在城市中进行景观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建立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同时,公共艺术担任着让人们意识到正在恶化的环境问题,引导人们树立环保意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回过头来看看世界上不同的公共艺术品大多数都是公共艺术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大到芝加哥公园的“云门”之类的雕塑,小到公园里的休息椅,它们都体现出了两者的融合。这些公共艺术品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4结语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5

关键词:城市公共景观;设计;艺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具有鲜明社会性和信息性的公共艺术在欧美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对于提升现代城市形象和建筑空间环境品质产生积极影响。作为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城市雕塑与壁画只是现代公共艺术这以广阔领域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明晰地归纳出公共艺术的领域与范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公共艺术的基本属性

1.1公共艺术的公众属性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表现在,将艺术从美术馆或工作室,转移到公共的空间内,使广大公众对艺术作品共同欣赏。传统的艺术流程包括艺术家、作品、观众,但公共艺术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由单纯的艺术转换为公共艺术,通常公共艺术只要具有良好的创意,就能有效的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及群众参与进来,也能创造出更加优越的公共艺术作品。

1.2公共艺术的生活属性

过去艺术被视为高雅、富有的象征,普通百姓很难接触到艺术的魅力。但公共艺术将艺术带到大众面前,带到生活之中。这主要表现为公共艺术越来越接近生活,富含了大量的寻常生活情趣,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二是公共艺术使用的材料也具备大众化及价格低廉的特点,但公共艺术的内容却包含了生活中的情感、幽默等。

1.3公共艺术的时间属性

随着公共艺术作品的不断增加,艺术家逐渐根据自身的喜好,在特定的时间及地点进行创作,且艺术家对于自身创作不喜欢受到地点的固定,即是对公共艺术永久性的追求的舍弃公共艺术较传统雕塑而言,更具灵活性,传统雕塑仅在某个时间段及地点出现。

1.4公共艺术的标志属性

城市雕塑属于公共艺术中常见的展示形式,其不仅具备雕塑的形态,也富含更多的艺术内涵。对此公共艺术并非在某些环境下孤立存在的,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精心设计,能够与周边环境相结合。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通过在其他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效益。如德国斯图加特市属于一座山城,存在较大的地势起伏,因此设计师便将道路周边山石设计成许多雕塑,这不仅使环境得到美化,也对旅者起到良好的引导方向的作用,另外,在雕塑的顶部,还分布设计有识别标志。

2. 公共艺术具备的特征

2.1公共艺术具有环境、地域及时代特征

公共艺术并非在任何地区及环境下都能使用,它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地域及时代条件下,得到创造与发展。

2.2公共艺术具有社会特征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具备的最明显的特征,但这需要与社会、公众及空间等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公共性,只有通过社会学领域才能对其方法及观念进行探讨,使公共艺术成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学。公共艺术只有呈现对社会的人文关怀,才能体现其艺术价值。因此可以说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高于其艺术价值,即共性大于个性。

2.3公共艺术具有人文特征

公共艺术景观的创作易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家对城市的理解与认识,环境因素的影响及艺术家自身的价值取向,都左右着公共艺术的设计,这些因素往往能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3. 公共艺术设计应面向公众

如上文所述,艺术作品只有面向广大民众,才能属于公共艺术,对此艺术的公共性应表现在大众参与等方面,如具有公共性的艺术,雕塑、建筑、壁画等直接面向公众开放,不管公众是主动或是被动的参与艺术的欣赏,这些艺术与公众都一并形成了一个健全的公共空间。对公众的艺术经验进行调查:公共艺术应能够反映通俗的元素,而不是高雅的艺术情调,公共艺术作品需要与当前社会保持一致。但就目前社会而言,艺术家仅通过专业的艺术教育及培训,往往难以在艺术创作中融入生活艺术情趣,这就要求艺术家融入生活之中,对日常生活进行感受体验,进而创作的公共艺术景观才能具备人文性。作为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应在艺术的公共领域,对公众适应性的反应进行考虑,因此公共艺术应具有大众及通俗的性质。对此,公共艺术景观应在形式上尽量迎合公众的情趣性,并对其的宣传、教育及感化作用进行合理的发挥。只有有效的掌握了公众的通俗情趣的,才能使公共艺术的功利性得到体现。

4. 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应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公共艺术面向大众的性质,使艺术景观不仅与城市建筑用地、水资源管理及绿化等环境问题有关联,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历史遗留古物及生产消费的观念。基于此,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应将生态环境、人文意识融入其中,致力于将绿色生态环保及人文协调理念通过自身的艺术设计传达给更多人。目前,我国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大多以纪念性、歌颂等作用为主。为了在公共艺术景观中体现生态环境的和谐,应将公共艺术景观融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中,成为民众业余生活的伴侣,进而实现审美的互动效应。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导致人与自然越离越远,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及资源等方面爆发了巨大的冲突。城市的不断发展,象征着文明科技的进步,但文明与科技的进步不应以家园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人类的家园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应满足人类追求和谐生活状态的精神需求。只有将人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发展,才能保证人类家园得到真正的文明发展。

4.1坚持绿化生态的艺术设计

在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中,应对城市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的保护进行考虑。若公共艺术景观不能满足人类在精神上的生存发展需求,那么其仅是一件单纯的艺术品,甚至一件艺术平以破坏和谐生态环境为代价,那么这件艺术品即便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也没有具体的存在意义。对此,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维护,这也是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绿色生态发展的内在需求。

4.2科学利用人文遗产

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也离不开城市人文规划设计,其的构建应与当地城市规划、人文基础及自然环境相结合,并充分体现出自然环境对人性的深度关怀。公共艺术景观在城市中心区域或广场中不仅起到良好的装点作用,还应融入城市分区的规划中,成为居民生活场景及社区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另外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为人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人文遗产,这些资源都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材料,需要科学的利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场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具有重要的效益,在民众业余生活中陶冶民众生活情操。进行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时,应结合上文所述观点,从多个方面考虑,设计出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社会性、可持续性的与城市互动的的公共艺术景观。■

参考文献

[1]尹慧舒,付赛赛.浅谈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230.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6

笔者从教于艺术院系的环境艺术专业,面对的是具有美术专业背景的学生。在环境艺术专业中教授景观设计课程,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握他们的专业背景特色,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了解专业差异,把握教学目的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目前已形成了包含城市设计、植物设计、生态设计等多学科的复合设计体系,其实践一直伴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营建活动,注重景观的序列感和时空的运动感;而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为契机,强调视觉的艺术性和触觉的宜人性,习惯上称之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对于环艺专业的学生来说,之前所熟知、擅长的视觉艺术形式与景观设计课程相比,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一)感性与理性。视觉艺术本身是感性的、充满灵性的,追求个性的张扬,而现在所接触的景观艺术设计则放眼于更大的空间,要体现一定的地域特征,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系统性、连续性,对地形地貌、植被、地域文化、建筑等因素都要进行通盘了解,强调的是理性、有序。

(二)个性与系统。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复合的系统设计,包括基于点线面体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体系的系统设计、反映地域文脉的人文系统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系统设计,等等。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是景观设施的个性形象设计。

(三)个体与团队。很多门类的艺术创作

是由个人完成的,所着眼的一般局限于较小的面积或空间。而一个景观工程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甚至要结合多专业人员进行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安排分组设计,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四)微观与宏观。城市景观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涵盖城市的从宏观到微观几乎所有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历史文脉等诸多物质、非物质的因素。而环境艺术尽管也会涉及环境文脉等较大的范围,但是设计时更多的是注重景观体系的引导,其关注的设计要素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专业差异,了解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课程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扬长避短。

二、采用“真题假做”,学习事半功倍

教师需要了解景观艺术设计与纯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的区别,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各种扬长避短的课堂教学手法。通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真题假做”。

“真题假做”是针对真实的景观工程项目而言的。学生接触真正的设计项目的机会毕竟还是比较少的,“真题假做”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将以往的真实景观案例拿来,隐去方案,只向学生提供已知条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相关信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观察、理解环境的方法及途径。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拿出他们自己的方案,然后将其与已实施的方案进行比较,学生在已经深入研究该场所的情况下,对以实施方案往往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通过“真题假做”,学生可以了解一个景观工程的全过程,可以全方位地接触具有实际意义的景观实际项目,可以运用美学与科学原则在场地中进行空间布局,通过这一过程掌握生态、社会和艺术的知识,逐渐具备土地协调规划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解设计目标,力求融会贯通

在最初的设计中,学生对方案的把握往往缺乏系统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景观设计的目标即其所蕴含的三个层面: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环境、生态、资源层面;景观感受层面融合在设计的要求之中,结合课堂及课程的教学要求,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日后所面对的设计职业特色,将设计过程分解为四步曲:

(一)主题与风格。每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可能是与地域文化、历史相关的,可能是体现一定的艺术特质的,也可能是与场地的某种自然景观有联系的。景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街道的风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只有确定了主题,设计才有了精髓。风格的表现与主题是相符的,色彩、材质的运用起着升华、具象主题的作用,细节的设计、具体元素、设计手法的使用体现着风格、揭示着主题。如在设计反映汉代历史文化的景观作品中,“四灵”图案的使用会使人了解主题;在反映农家风情的休闲景观设计中,木质的休憩设施体现了自然和返朴归真的设计意图。

(二)功能与空间。理解景观的功能性要求,理解“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明白:设计如果失去了人性,就没有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所用,引导学生统筹安排各种造景元素:建筑、植物、地形、水体、公共设施等,理解和明确空间变化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并学会多重空间组合、穿插的技巧,将功能与空间较好地结合设计。

(三)比例与尺度。理解空间构成的原理,感知不同尺度空间围合对人心理的影响,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已实施景观,分析其定位、定性、尺度规模及各环境要素的组合关系,把握室外空间尺度,避免学生纸上谈兵,也针对时下的一些违反心理需求、尺度怪异的景观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个辨别、选择的可能,以便在设计中进行较好的把握。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7

关键词:环境艺术植物景观

一、环境艺术和植物景观艺术

我们所接触到的环境艺术属于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不仅涵盖美术、雕刻、园艺、室内外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设计者拥有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是一门综合型的艺术学科。植物景观艺术是将大自然中的植物类型、小面积的植被群落和部分有特定意义的植物个体,通过设计者的设计创造,使其产生独具一格的美。在实际情况下,植物景观拥有很多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为其生长的地域、传统文化及植物特定的意义,每一种植被景观都可以被打造出特有的艺术效果。在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对环境的设计不应停留在简单的种植绿色植物上,而要向园艺景观艺术美学的方向靠拢。设计者在对环境进行改造时,需要以植被景观艺术美学为依据,为更好地装饰环境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利用人工景观素材,通过相关设计形成理想的园艺植被效果,为人们提供心灵的美学盛宴。目前,环境艺术和植物景观艺术二者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营造绿色、环保的环境氛围,设计者用特定的植被表现设计思想,使人们能够体会到环境艺术和植物景观艺术二者结合的美学效果。将环境艺术的思想和植被景观艺术的美感融会贯通,能使社会环境具有更加和谐的自然氛围。

二、环境艺术与植物景观艺术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1.打造景观的区域性文化

从环境艺术的思想可以得出,不同区域、不同城市都应拥有其特定的环境。将环境艺术和植被景观艺术二者结合,需要符合特定的原则。人们生活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每个区域有其特定的传统文化习俗,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每一区域都应形成表现当地文化的景观,打造别具一格的、能表现其区域特征的植被景观,运用特殊的植被表现区域景观的风格,建设拥有民族特色的景观环境。

2.加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环境规律,不仅可以为当代人提供必需的资源,同样维护了后代的生活环境,尤其在自然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必须保障当代与未来环境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和居民应共同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努力使二者的发展相互协调,合理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二者和谐共处。因此,设计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植被景观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此保障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环境设计艺术不仅实现了植物景观的欣赏价值,而且通过其本质和外表两方面体现了其美学价值。设计者需要打造出生动形象的景观,始终包含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为居民提供美的享受,以此表达设计者的设计理念。

三、环境艺术与植物景观艺术相结合的实际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新的要求,人们开始希望生活在环境优美的郊外,从而远离城市的喧闹。但这样的幽静之地与人们的工作地点相距太远,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所以,设计者要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更好地为居民生活提供帮助,让人们享受环境基础设施的人文关怀。环境艺术与植物景观艺术相结合,更加符合当代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帮助人们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更符合新时期人们的审美需要。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环境艺术和植被景观艺术相结合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们体会到自然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从而进一步了解环境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了解植被的特定含义和特殊功能,以此打造不同类型的环境设计,使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景观特点。所以,不管是从环境角度还是文化角度看,都需要设计者通过专业的环境设计表现手法,将环境和植物景观相结合,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艺术价值。

结语

人们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时,更需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运用植被景观保持社会环境的天然性,通过环境艺术与植物景观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更为和谐的生活环境,让环境与美学共存,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融入大自然。

参考文献:

[1]陈敏捷.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刘靖.建筑环境设备与景观艺术的融合性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 景观环境 设计

前言: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不仅应向人类提供物质资源,也应向人类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等更多层面的其他形式的资源。虽然由于经济形式的改变,决定了城市扩张和相关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已是必然趋势,但随着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的相关做法,对城市自然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直接影响了我国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正确解决城市规划中出现问题,营造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景观环境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还并未被准确的把握和认识,作者针对对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了介绍。

1、现阶段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规划尤其是环境规划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规划内容对绿化环境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不能充分发挥,总的来说,城市规划在对城市环境中做出合理的规划,甚至破坏了居民居住环境。一个设计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有无一个相对明确的城市设计大纲的引导是一个关键环节,我国的城市规划仍未摆脱物质规划的束缚,在实践中,规划和设计往往融合在一起,在大多数的详细规划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城市设计的某些内容,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传统规划轻三维形态的工作方法显现出弊端,城市设计因三维整体形态的模型或图纸展示易使人产生直观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环境设计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树种引进单一,片面追求艺术效果

目前,许多城市的城市规划绿化建设主要采用的树种主要是法国梧桐以及香樟,还有部分城市为达到加强本地环境艺术效果,片面引进山区已经长成的大树和老树。由于植物物种群落的竞争和依存关系,植物种类单一毕会造成生长不良和虫害高发的危害,同时,山区的大树在运输途中,由于水分散失气候不适,将会造成活率低,死亡率高的现象。也会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难以展现,城市绿化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1.2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片面夸大艺术效果

由于城市规划的传统观念严重,片面追求环境设计的艺术效果成为城市规划中环境设计的弊病。很多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人员不熟悉植物特性,片面夸大环境艺术效果,在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中,很少采用本地植物,大局采用外来花草,这样,不仅加重了城市景观后期管理中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任务量,同时也很难彰显地方特色,破坏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城市景观设计的效果也十分遭到破坏。

1.3绿化部件的频繁设置和过度使用

现阶段,经常出现的城市规划的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就是花坛草坪等绿化部件的频繁设置和过度使用,要维护这些绿化功能部件的正常运作,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侵占人居环境,压缩正常的休闲生活空间,还要在养护期间喷撒化学药剂,造成环境产生污染。反观产生的规划的艺术效果,从环境艺术设计角度来看,这样的频繁设计不符合环境美观的原则,对环境的艺术设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具有华而不实的特点。

2、城市规划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应对

环境艺术设计应作为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最为重要的设计理念,切实的贯彻到城市规划的景观设计中,不仅满足城市规划的景观的功能性,同时也应体现城市环境景观的环境艺术效果。

2.1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

首先,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强调环境整体效果,在这种设计中,对各种实体要素的创造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因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对整体的环境的创造。居住区环境是由各种室外建筑的构件、材料及周围的绿化,景观小品等各种要素整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构成环境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效果。没有对整体效果的控制与把握,再美的形体或形式都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或自相矛盾的局部。

其次,环境设计的人文性特征表现在室外空间的环境应与使用者的文化层次、地区文化的特征相适应,并满足人们物质的、精神的各种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人性情趣的环境空间。中国从南到北自然气候迥异,各民族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居住环境千差万别,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的人文性特性非常明显,它是极其丰富的环境设计资源。

最后,艺术性是环境设计的主要之一,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所有内容,都以满足功能为基本要求。这里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二者缺一不可。室外空间包含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两部分内容。有形空间的艺术特征包含形体、材质、色彩、景观等,它的艺术特征一般表现为建筑环境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而无形空间的艺术特征是指室外空间给人带来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与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二者的全面体现才是环境设计中的完美境界。

2.2城市规划的常用方法

首先,应充分体现地域特点,此类设计方法主要特点,就是要保留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文化特点,尽可能采用相关当地资源进行设计,对场地中需要的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达到节省环境资源的目的。

其次,要进行合理配置,作为反映环境中艺术效果的稳定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的重要表现,建筑景观设计的必要性也体现出来。由此,在城市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合理的增加多物种组成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使建筑景观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经济文化资源,对保持景观的地域特性,文化特质多样性和环境艺术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环境意义。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9

1.形式多样的陶艺尺度纵观陶艺历史,其中存有大量令人惊叹的大型陶艺作品,例如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俄裔法国艺术家夏加尔为美国芝加哥市的迭尔波恩街制作的名为《四季》的陶艺景观,新巴比伦的彩釉砖动物浮雕墙等等。陶艺作品在现实空间中所占有的体积、数量、面积、长度和宽度等方面的属性而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形成的一种印象就是陶艺的尺度。采用分段烧制后再组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巨型陶艺烧制的不便的难题,后来又发明了一种新方式,即是马赛克拼贴法,在混凝土的坯体外表采用大量的瓷片进行拼贴。如此一来,就有效地突破了陶艺尺度的限制,形成了陶艺的全新形式。进而给陶艺进入环境景观设计创造了最适当的方法。

2.多姿多彩的陶艺颜色在任何艺术作品的形态构成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颜色这一设计元素,颜色能够有效地提高陶艺作品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艺术感染力,寄托创作者的艺术情感,因此,陶艺的色彩在整个环境景观设计中具有举重如轻的地位。陶艺的色彩主要体现在不同色釉的表现,而且丰富的色釉是陶艺高品质的标志。釉色由于采用火的制作工艺,因而具有其他材质艺术作品所难以具有的特色属性,使陶艺作品的美感表现不同于其他。釉色为陶艺作品增加了许多另外的信息含义,使陶艺作品更富有生动的活力气息,打破环境景观设计中一向色彩寡淡的束缚,给陶艺作品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色彩。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陶艺作品与其他周围建筑设施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和谐一致,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釉色提高陶艺作品的变现力,使欣赏者感受到愉快和放松。

3.丰富的陶艺肌理陶艺的肌理就是陶艺作品的语言,是其泥釉和其烧制后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陶艺肌理的表达效果表现是陶艺作品形态美的重要考察方面。人类使用泥土的可塑性强的特点对陶艺进行艺术性的创作,最后采用火的制作工艺使泥土产生质的变化。陶艺作品主要是凭借泥土的泥性与可塑性的属性作为创作设计基础的,在火烧制成之前对湿坯土进行压印、刻划、雕刻手捏等方法创造各种肌理效果是陶艺艺术者通用的基本手法。陶艺肌理具有独特的韵律,连接、重叠、大小、粗细、浓疏、交错的美感,以及由它而所导致的缓急、轻重、软硬的质地遐想以及空间联想,都是陶艺工作者以作陶艺品和环境的共同需要采用材质语言特征与可变性的创造结果。依靠不同的烧制方式,火在陶艺作品上保留下的印迹已经成为陶艺作品肌理的又一特征,并且为环境平添一份自然的韵味。其不可预测性、偶然性、随机性以及自然而成的肌理效果会环境陶艺景观具有独特感染力和神奇的美感。

二、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的运用

1.在建筑设计中运用陶艺在人类建筑与建筑装饰中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就是陶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陶艺的多种独特用处逐渐展示出来。当前,陶艺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建筑设计中叶大量存在。目前,陶艺在建筑设计中所呈现出的形式更加具有多样化,并且在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例如,日本的设计师冈本太郎为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旧市政厅创作的陶艺壁画《日之壁》和《月之壁》,美国设计师罗斯伯格为费城儿童活动中心创作的名为《动物乐园》的陶艺壁画,美籍华裔的贝幸铭为台湾东海大学所设计的侧立面均由菱形黄色瓦砖所拼贴覆盖的路易斯教堂等等,都对建筑环境起到了极好的美化和装饰的作用。

2.在广场景观设计中运用陶艺广场是城市里可以连接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之间的一种比较宽畅广阔的公共空间。通常是城市市民生活的中心,给当地市民的娱乐休闲活动提供了一个场地,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感有所意义。广场会使一个城市更加有情趣更加美丽。虽然在现实的广场尽管设计中使用陶艺的比例不大,但是陶艺已经在整个广场景观设计中崭露头角,充分施展,引人注意了。例如,我国的瓷器之乡景德镇就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陶瓷资源,将陶艺融入到整体的环境景观设计中,把陶艺的多种形式在广场景观中去表现,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广场景观。

环艺设计的前景篇10

大地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借助于大地和自然景观,设计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大地艺术作品也是一种景观,所以将其用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大增加了园林的可观赏性。园林设计师应对大地艺术的理念进行了解,对大地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有所肯定,还要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行风景园林中大地艺术的设计。

关键词: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地艺术;运用

大地艺术符合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就是设计后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可以体现出生态平衡,使生态得到保护。本文主要针对现代风将园林设计中大地艺术的运用进行分析。

1大地艺术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1.1开拓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思维理念

大地艺术改变了风景园林传统设计思维,使风景园林设计不局限于动植物,还可以借助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等,使风景园林在最大程度上模拟大自然,使园林的生态更加平衡,这也算是取之于大自然,用之于大自然,使大自然的利用率得到提升,这对于初次利用大地艺术的园林设计师来说,其设计思维已经打开了[1]。

1.2艺术化的地形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风景园林设计中往往地形很单一,或者不能很好地体现大自然丰富的地形地貌,大地艺术的运用,则有效改善了这一现象。大地艺术最善于借助自然,然后创造新的自然环境,所以可以在风景园林原来的地形基础上,进行人工改造,使地貌形式更为丰富一些,这样风景园林整体看起来也是有层次感的,艺术化后的风景园林和当地城市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统一。

1.3大地艺术对风景园林环境场地恢复的影响

城市一般将风景园林建造在环境比较差的地方,以其能废物利用同时,改善此处以及周围的环境,在以往,风景园林设计面对这种环境时,改善效果是有限的,但是大地艺术就不一样了,第一幅大地艺术作品就是借助废弃工地设计创作的。所以将大地艺术运用到风景园林中,能使风景园林环境中的诸多要素都能与大自然结合好,使风景园林显现出不一样的生机[2]。

2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地艺术的运用

设计人员要想将大地艺术与风景园林设计结合在一起,首先要对风景园林现场各种环境的实际情况调查好,包括气候环境、土壤环境、水文环境以及周围的社会人文环境等,只有摸清这些情况,才能对组成大地艺术作品的要素进行考虑,选择现场能被废物利用的东西,才能对相关的植物进行种类选择,使其既能适应现场环境,还能和现场环境的各种要素融合在一起,使风景园林整体呈现和谐统一关系,使风景园林的生态价值更大。(1)设计师在运用大地艺术进行设计时,可以在原来的地形基础上,进行人工设计,使风景园林的地貌形式能丰富多彩一些,能与实际自然对应起来,成为缩小版大自然。这样高低起伏的地形,使园林整体层次感更为强烈一些,在每一层,都对植被和石块形状进行选择,还要对每一层的走廊进行大地艺术设计,可以使其呈盘旋而上形式,还可以对具有不同地貌的某处进行总体设计,使其整体成为一幅立体图案,这样的多地貌作品既可以成为园林的象征,还能给人登高望远的机会。当人处于最高处时,就能将整幅作品尽收眼底,满目多彩的颜色,多样的地形,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官。(2)设计师要善于运用原来的植被、地形以及周围的建筑,将它们结合起来,在不使它们发生移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设计,可以根据某个主题设计图案,也可以根据它们表现出的抽象表象进行作品设计,使成品能由抽象变为具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植被的色彩进行选择,使其能带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还要注意人工的痕迹不要太明显,要让其显得自然一些,灵活一些,更能显得设计者独具匠心。(3)大地艺术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简洁,简单的作品往往能使人视觉和身心放松,所以设计师要抓住这一点,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用简单的元素,简单的图形来体现作品。比如在巨大的草地面积范围内,设计螺旋状通道,无论是的观赏者还是螺旋中心点的观赏者,都会有种视觉错位的感觉,尤其是身处螺旋中心的观赏者,他们所受到的视觉冲击更为强烈,感觉自己像是处在漩涡中心,一不留神,就会被大地吸收进去,另外,草地是绿色,所以整幅作品的格调就是生机与活力[3]。

3结语

在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大地艺术,可以提高风景园林的格调与观赏性。在园林设计中,就算就地取材,大地艺术也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若是保证风景园林的艺术价值,还是要看设计师是否独具匠心,能巧妙利用现场多种元素,还能将其与大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大地艺术的理念,使作品更加自然。

参考文献

[1]刘楚佩.浅谈大地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5):110~114.

[2]毕迎春,张骏,王未.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4):21123~21126+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