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十篇

时间:2023-10-17 17:36:44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总量不断增多,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但另一方面,面对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人才培养体制不健全、导向不科学,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学术成果数量轻质量等现象。二是高端人才匮乏,缺乏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在全球产业竞争和国家安全方面存在隐患。三是人才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的人才竞争力和人才使用效益较低。四是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企业内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较低,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要而紧迫。党的十指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这为新时期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唯学历;尊重人才的成长周期,不急于求成。倡导人人都可以创新成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各方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的事,应充分调动学校、企业、社会的积极性,各展所长,形成合力。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教育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学校应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调整教育目标和学科设置,提倡学术批评,倡导个性教育,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将创新理念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人才和研发经费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

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抓住西部地区新一轮发展机遇,以优惠灵活的政策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鼓励人才到西部创新创业。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合理有序引导人才向金融、信息、保险等新兴产业流动。优化整合存量人才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研发机构人才创业,激发各类人才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82-02

1 创新型人才界定

说到创新人才,通常可以分为两类:(1)具有原创能力的专业人才,具体表现为各行业的设计师、艺术大师、工程师、名星、传播等人员,这类人才是行业里的灵魂人物,他们不仅拥有对专业的掌控能力,还能做出独一无二产品去服务社会,他不仅是艺术与技术的兼备人才,而且对文化有较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能把创新思想通过设计语言或策划方案等表达出来,比喻象世博会吴志强、何镜堂等规划设计专家、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奥运会吉祥物设计师韩美林等;(2)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人才,他们可以让创意从“空想”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他们熟悉产业发展规律、引领产业发展,他们要专门研究、分析专业市场,能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策略,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这类创意人才是既熟悉设计艺术、又懂经营、还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要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不仅需要将艺术和创新结合,更要站在产业的高度,提供富有创意的产品来服务社会,如象陈天桥、马云、马化腾等都是杰出的创新型人才。

2 创新性人才特质

(1)极其专业和专注。这类人才不一定要非常好的教育背景,但一定很专注某一个专业领域。有丰富的从业经验、高超的操作技能、独特的思维方式,不仅如些,还能有游刃有余的行走几个行业、地域之间,整合需要的创意元素,融和到专业里,形成独特的创新产品或服务模式。

(2)敏捷的思维方法。能对所在从事的行业发展趋势能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迅速进行决择,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非凡的胆识、深刻的洞察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

(3)坚韧的毅力。创新意味着首创,就是破旧立新,没有前人的经念可借鉴,当然就存在风险,在困难重重时还要坚守,甚至失败了还要重来,重来还是失败时还要选择坚持,如果没有过人的毅力,很难实现创新的,所以创新型人才通常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

(4)善于学习的精神。创新型人才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从最新行业动态中寻找到创意的灵感,获得一触即发的灵感和顿悟,找到别人没能看见的东西。

(5)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创新型人才思维必须严密,工作态度必须务实,创新的过程是遵循科学、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整个过程必须踏踏实实,这样才能保证准确地分析、判断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以科学的精神完成创新实践。

3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的终极目的是要增进人类的幸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单位等全社会参与,共同培育创新意识,构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

3.1 政府层面

政府要营造全民创新氛围,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思维培养与创意训练。英国是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也是这个产业的最大受惠国,上世纪80年代,英国国会就指出:“人民的想象力是国家的最大资源,想象力孕育着发明,经济效益、科学发现、优越的管理、就业机会,想象力主要源于文学熏陶,文艺可以使数学、科学、技术更加多彩,而不是取代它,整个社会的兴旺也因此应运而生”。英国还在2008 年2 月“新经济下创意英国的新人才”战略报告,报告确定了26 条详细行动计划和相应目标。第一条就是从儿童教育抓起,尽早发现个人的创意才能。瑞典是一个典型创新型国家,由于资源贫乏,只能通过创新才能走出困境,因此瑞典政府和民众都有很高的创新能力,瑞典政府非常重视创新,专门成立创新局,拨专项资金鼓励创新,并宽容创新失败,正是由于有这种开放的良好创新机制,孕育了诺贝尔这样的著名的发明家并培育了全民创新的基因,类似例子还有日本、香港、新加坡等。

3.2 学校层面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更新教育理念,要把每个人的想象力激发出来是教育者的责任。美国兴腾科国际教育集团执行总裁马振翼认为教育不是单纯的传与授,而是一种启发,好的教育要启发人的自信心、梦想、知识、勇气等,好的教育可以让人完成之前自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教育应该是把所有知识忘掉之后的能力,是创新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育要把每个人的想象力发挥出来,要把他的个性彰显出来。美国是一个创新型国家,这得益于他们的教育体制,他们教育正是批判性思维,不是教他们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这么做,当前中国教育应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教育系体进行重大改革。

(1)以创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校要课程设计、学习环境、教学模式、考核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方法始终紧扣创新这个主题,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灌输到学生大脑中,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个教学任务中。要注意学校交叉与整合,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要千遍一律的教学方法对待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要因材施材,尊重每个个体的兴趣与爱好特点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

(3)与时俱进,建立终身教学理念。学校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让想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能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外部条件。

(4)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变填鸭式、灌输式为互动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课题、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实验操作等过程,掌握知识,获得感悟和体验,并将感悟和体验内化为学生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从而体验到学习过程给学生自身带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校是否能真正做到创新教育,教师是决定因素。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只有教师的言传身教,敢于并善于创新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才能影响学生,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在教师队伍要引入竞争机制,逐步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念过。

3.3 单位层面

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就是喜欢天码行空,独往独来,他们工作不习惯按部就班,不愿意墨守陈规,而常常异想天开,他们的思维方式很跳跃,思维方式陈旧是没有创意点出来的,他们有些创意可能是在不经意的玩耍时产生,一个好的创意可以产生大量的机会和别一样情境,等等这决定了单位对创新型人才的用人、选人、管人模式有所不同。对于这类人群,要选择一种弹性的管理模式,努力营造一种关心、爱护、理解、宽容的良好工作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和留住他们。

企事业单位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观,要使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模式,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改变“唯学历”而不看实际能力的人才评价取向,通过专业比赛、行业评比、资格认证、公开招聘的方法,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存在于没有激励因素的环境中,人的创造力就会衰退,只有经常给予适度的激励,才能激发起人的事业心、责任感、进取精神、求知欲、智慧和惊人的毅力。对于不同的人才分别给予适度的激励,是充分发掘其创新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参与竞争,而且能够超越竞争,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优胜劣汰机制,激发人才潜在追求优越的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潜在的创新力。

3.4 家庭层面

每个家庭要鼓励每个家庭成员创新,崇尚科学,不懂科学是愚昧的,要鼓励家人干事业、支持家人干成事业、帮助家人才干好事业。

4 结语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自炎黄子孙不断创意的精神,只要全社会都崇尚创新,人人都想创新、事事都能创新,处处都有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7-02

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而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责任。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而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使命和战略要求。

一、创新教育的前提——教育者的改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进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对创造、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着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教育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转变的是教育理念。在我国传统教育的教育理念注重背书、考试,只训练学生回答问题,而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今,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要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转变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应有利于特色人才的培养。加强完整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教学,重视应用意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及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可以说高等教育观念转变是一场思想的变革,也是一次社会意识方式的转变,一次文化模式的转变。所以,要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必须确立一种新的价值观,还要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其次要转变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研究式、启发式等,启发学生的创造智力,改变满堂灌式的单一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求异,培养学生多向性立体思维的能力;同时借助CAI、多媒体、Internet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只有通过系统的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有效的教学途径才能逐步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创新意识培养融入实践教学

“意识”是指人们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从意识的产生过程看,它是在劳动基础上同语言一起产生的,是相对于科学研究活动而言的关于实践活动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的一种思维模式。创新意识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总结归纳出新的方案,创造出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意识必须要沿着一定的方向和目的而展开。

教育者想要把创新意识培养融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就要更新创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能力的紧迫感。创新教育观念认为,人力资源不仅是指人的劳动力,更主要是指人的创造能力,强调了发掘创造能力的紧迫感。过去,高等理工科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主要是通过实验课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环节来实现的。然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仅靠课内教学是不够的。应采取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办法,在实验、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等诸多实践环节中,通过开设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在校外建立各种示范性实践基地和设计中心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和创新能力训练。同时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让学生经常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会,大力鼓励和提倡大学生参与高校教师申报的各类科研项目,这也是将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教育的培养环境——创新环境

创新与个性是不可分的,良好的个性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挖掘学生们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高等院校来说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而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是简单的加强实践教学或是简单的教学计划调整。应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组,革新实践教学。结合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课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形成一种浓郁的创新氛围。同时,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营造积极开放的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会给学生深层次的人生影响和精神陶冶。总之,只有营造一个包括硬、软件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全方位的创新环境与氛围,才有可能根本改变学生,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四、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

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列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改革试点计划和重大项目,而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业精神,也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将教学过程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的有机结合。我国产学研合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起来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合作主体、功能定位、合作内容有所不同,如高职院校侧重于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应是多元化的,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均已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如美国以“工学交替”模式为主,德国实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加拿大合作教育模式集中体现为高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合作,教育部90年代开展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以及正在进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就是通过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教育模式培养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

在办学特色明显的地方和行业院校,如石油院校,改变传统重知识的教育模式,借鉴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行业和地方经济的特点,建立适宜现代化需要、具有理工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教师把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重大研究项目和基础性研究课题的机会;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横向课题为纽带,推动具有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五、结束语

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责任。高校的发展应以“观念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创新”为中心,不断推进高校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开展多层次教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基础扎实,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协作精神和良好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转变教育观念,着眼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研究创新高等教育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创新高等教育的目标,那就是要启发、培养和强化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存储与思维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这些素质转化为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与进取精神,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两个文明建设成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观念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在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仍带有明显的工具价值观的色彩。这种价值观实质上就是培养计划经济体制所称道的那种老老实实听话的人,那种甘愿做“驯服工具”和“螺丝钉”的人。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的学生缺乏鲜明个性,缺乏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这种观念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必须实现根本的转变。

我们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人才的多样性,重视培养人才的特长;以创新为核心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高等教育质量评判标准,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把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欲望的、鲜明创新个性的、非凡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鼓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一般比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大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会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而解决问题需要的只是一些技巧。可以说,从创新教育的要求来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自由思考,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保持一种好奇心。因为“问题意识”来源于敏感性和好奇心;强烈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会促使人们对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做出反映,发现问题,追根寻源,并提出一连串问题,从而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如果缺乏敏感性和好奇心,必然造成学生对外界信息反映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谈不上创造与发明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自己的观念,即在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新疑”上,让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求全责备,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远离现实,也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析、研究和探索。

三、改革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奠定知识基础

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改革的目标应是尽快实现由过去专而窄的微观知识体系向宽而厚的宏观知识体系转变,由封闭的知识体系向开放的知识体系转变,由工具型的知识体系向创新型的知识体系转变,建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建构“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性知识为目标,改革基础课程体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使创新型人才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因为创新是建立在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基础之上的,而合理的基础课程体系则为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除了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之外,还要要求他们掌握与他们学科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学生在校四年的大学学习以及今后走向社会,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以建构个性与兴趣发展性知识为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一个人的知识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其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要根据他的个性与兴趣,为他提供合理的学科专业知识,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在这方面,应注意三点:1设置尽可能多的学科专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2学科专业知识应尽可能完整系统,为学生以后在该领域的创新打下学科专业基础:3学科专业知识要体现前沿性、前瞻性,使学生从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开始,就进入创新前沿。

3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动手实践的能力上,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储备的巨人,创新实践的矮子”。因此,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的能力来进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重点放在知识体系的运用上,放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求新的习惯,多出创新的成果。

四、改革教学方法,强化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同改革开放前相比,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发达国家高校相比,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教学方法仍显得落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课堂教学比重大,而且方法单一;(2)实验教学基本是理论验证,缺乏探究创新;(3)实践教学少,学生动手能力差;(4)教师与学生呈单向传授关系,缺乏双向交流。这种状况,不适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对教学方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的关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单纯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知识,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这方面,不少高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开展研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对灌输式教学自身也要进行改革,如引入案例教学,就产生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在实验教学方面,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实验教学指导思想的彻底转变,即实验教学要从单纯理论验证向理论验证和探究创新并重转变,让实验教学不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而且成为学生探究创新的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武装实验室,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物资保障。

在实践教学方面,要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努力。从内容上讲,主要有四项:一是要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时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围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计划性、有效性和目的性;三是加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四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践中去,实践理论,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找到答案,升华认识,获得新知,提高创新能力。从途径上,要积极鼓励、扶植学生组建各种科技文化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尽早掌握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外方面,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与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经常性联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建立若干实践创新基地,将其作为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阵地;鼓励、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与社会紧密接触,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是21世纪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多媒体的运用、互联网的开通、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等等,彻底改变了原有教学手段狭窄单一的局面,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它更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书本,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老师,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来获取知识。应用先进的手段发展和体验未知世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激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德育报,1999-06-21

[2]李昕华,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

[3]赵常德,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J]教育探索,2001(3).

[4]宋洵.略论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6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6JGYB1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4日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使之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较短。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还没有真正确立,与专业教育分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匮乏,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目前,关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多以定性的理论分析和对策建议为主,缺乏广泛调研基础上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开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入手,基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解,设计问卷来调查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发现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和调研方法。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师资力量等方面。另外,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度、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状况、机构设置、政策措施以及国家的政策环境等都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产生影响。本文采取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判断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各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的影响。本文设计的“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主体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类别、年级。第二部分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度;二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三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需求;四是创新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影响。

(二)样本基本情况分析。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所选样本的专业类别较为全面,涵盖理工、经济管理、人文、医学、法律、外语等专业,调查的样本专业结构相对合理。本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75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5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0.6%,有效问卷的基本信息如表1。同时,采取非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从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的教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研究专家、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的管理者、政府负责创新创业的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进行个人访谈,全面了解目前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意愿和客观环境。(表1)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度较高,创新创业意愿较高,但价值取向差异较大。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因素,只有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问卷通过两个题项观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解与认识的观测点:一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和价值取向,选择“根据个人兴趣做事情”的学生最多,超过半数,占总人数的62.7%,选择 “创办企业”的占20.2%,选择“开创性工作”的占11.5%,选择“科技发明及科学研究”的占3.2%,x择“不了解”的仅占2.4%。这表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较高的认知度,但是对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不同,大学生不仅仅把创新创业简单地理解为创办企业和开创性工作,更多地认为是根据个人兴趣做事情,体现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个性化趋向。所以大学如何有效地识别、引导和培养学生个人兴趣,并围绕学生的个人兴趣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品质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二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选择“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4.6%、选择“准备创业”的占10.3%、选择“不打算创业”的占5.1%。从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来看,多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只是停留在感兴趣和观望阶段,并无实质的创新创业行为,毕业后直接创业的人数较少。大学生想创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近年来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大力鼓励和实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推进,大学生很容易接触和学习到创新创业知识;另一方面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和有限的就业岗位需求矛盾凸显,使得创新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和创业机会,还要受到政策、资金等外界环境和价值观、经验、勇气等自身条件的限制。现阶段由于支持小微初创企业发展的政策、金融和法律的不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守的价值观念使得大学生缺乏冒险精神,又缺乏实践经验,使得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多,但是准备创业的人少。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师资缺乏、课程体系不健全、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学校的重视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实施的先决条件,关于“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重视”的占45.5%、选择“一般”的占30.4%、选择“重视”的占24.1%。结合访谈过程发现,目前多数高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多为分散的、非系统化的形式。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大学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高度重视的,但是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处于摸索阶段,国内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不多。因此,就导致调查中出现学生认为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对“学校采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开设选修课程”的占26.2%、选择“开设专业课程”的占12.3%、选择“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构”的占18.5%、选择“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占16.5%、选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的占60.9%。访谈中发现,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呈边缘化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分离现象,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较少,且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大。大学最为普遍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是开展各种讲座和创新创业竞赛,其着眼点是加强创新创业的技能训练,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足。另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和实践基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在对“学校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的访谈过程中,首先我们发现师资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数量严重不足、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性质的要求、师资资源的整合协调不够等方面;其次是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评估机制,现有专业课程教学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融入不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的不好,缺乏本土化优质适用的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再次是政策不到位,现有国家出台的各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政策多为宏观层面的建议,缺乏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各高校在具体执行中的标准不统一。

(三)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与创新创业实践相关活动最受欢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需求是高校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方案的基础,只有满足学生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才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避免流于形式。对“学校应提供哪些方式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选择比例最大的“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占78.9%,其次是“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对“希望获得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途径”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到企业实践”,占66.8%,其次是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占42.2%,再次是“通过课程学习”、“向企业家求教”等。对“创新创业课程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指导”最为有效,占总人数的74.6%,然后依次为创业者亲身示范、创业模拟分析、创业案例分析、创新创业理论等。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但是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是大学生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最应该受到重视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缺乏的不是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实践经验。因此,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实践性的课程设计难度要远远高于理论性课程,访谈中也发现,高校本身也认识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实践性,问题在于师资、资金、设施、教学环境的限制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基础上,应重点研究如何建立一套系统化、可操作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和行为受到创新创业环境的影响较大。创新创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客观因素,包括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的政策机制等,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而且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大学的共同参与。对“创新创业环境中哪一主体最为重要”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政府的学生占36.9%、选择“社会组织”的学生占26.9%、选择“大学”的学生占25.3%、选择“其他”的学生占10.9%。这一结果也充分反映了不同主体在构建创新创业环境中的重要性排序,政府的职责在于出台各种政策、法律规范等,完善创新创业的政策、法律环境,保护和鼓励创新创业行为,引导创新创业的方向;社会组织的职责在于在金融、咨询、中介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的微观环境,确保创新创业行为能够有效的实施;大学的职责在于通过培育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构建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等来构建创新创业的学习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因此,不同主体在构建创新创业环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需要各方共同参与来构筑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保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落到实处,从传播创新创业知识到实现创新创业行为。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多数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愿望和行为受创新创业环境的影响较大,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受到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广泛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各种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法律、融资、咨询、中介等环境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是否进行创业有待于对创新创业环境的评估。

三、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本质上就是把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看作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改革大学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等,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并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以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和标准呈现出来。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社会组织、教师及学生应多方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加快推进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标准的构建,让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执行过程中有据可依,消除目前执行标准不统一、口径差异大的现状。改变阻碍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念,建立多样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融合。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呈现边缘化,多数学校将其包含于企业管理学科,许多大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定位模糊。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与专I教育分离,尽管许多大学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一些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师生激励导向方面已经涉及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没有纳入学科建设规划和质量评价体系之中。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地位的边缘化问题使得各个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标准不一致,形式多样,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推进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与知识逐步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之中。在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下,进行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使全体学生都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对象。

(三)打造多元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师资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既要有广博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而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往往由其他专业教师兼职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素质要求,同时大学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到位,教师缺乏积极性。因此,需要建设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教师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专业教育中灌输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大学应从经费支持、教学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创新创业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提高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聘请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企业界人士和创业者作为兼职的创新创业教师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讲座,并为专职教师进行短期企业实践、提供实训搭建平台,构建专兼职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四)设计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首先要考虑如何将创新创业的理念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之中,使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专业教学的导向之一。在具体实施上还应重视学科的互补性和课程教学的特点,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建立可操作性强、内容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凝练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标准,强调规范化,减少课程设置随意性。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等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的本土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不多,教材选用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应积极开展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的方式,鼓励教师将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进行有效结合,探索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五)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需要经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可以包括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实习实践以及创新创业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产业界的支持和⒂耄我国大学应积极探索产学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政府、大学和科技产业园区的联动机制,推进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通过科技产业园区的实习实践,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大量的创业案例,结合企业界人士的现身说法可以从操作层面为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指导,开阔学生眼界、拓宽思路、激发创新创业兴趣。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在设备、资金、场地等方面提供创业扶持,并提供专业的创业咨询和创业服务,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兴稼,沈文华,郭贵川.农业高校的创业教育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2]冀宏,顾永安,张根华,潘启勇,费志勇.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江苏高教,2016.4.

[3]王明英.应用型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5.25.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地域经济;工程实践;工创结合;研创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73-02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递增:2012年24.2%、2013年26.9%、2014年32%、2015年34.5%;2013年“中长期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本科规模相对稳定,专科规模有所增加。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居世界首位;我国大学生34%学工科,印度25%、日本20%、德国15%、英国7%、美国6%。瑞士洛桑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指标中,中国在2008年度参与55个国家中位于48位,2013年排名第46位,所以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而不是工程教育强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并结合地域经济特色,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湖南地域经济为例,探讨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高校要努力培养出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辩证的处理好几个关系,并以湖南地域经济为例,探讨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一、辩证处理好几个关系

1.科学与工程。工程的范畴大于科学应用,且往往早于科学而出现。例如:第一代蒸汽机出现的时候,没有热力学;第一架飞机飞上天的时候,没有空气动力学。但是,一直以来,工程人才的培养,就是先学自然科学知识,然后应用到工程科技上。工程具有为社会服务和创造财富的明确目标、社会责任和法律约束。工程成功除了需要科学与技术之外,还需要社会人文知识,依靠团队,必须与市场和社会密切配合。工程师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还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

2.以知识为导向和以能力为导向。问题是通向真理的门径:肯下死功夫的人不难找到,但真正有批判意识的人却不多。批判性思维离不开理论基础和学术积累,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工程教育的改革应该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模式和培养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注释和分类多元化的指导;更加突出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使学生增强实践性,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案例教学,恢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好传统。

3.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引导教学活动,教师负有明确责任;从“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知道了什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知道会怎样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培养,实现由投入导向到课程导向,再到产出导向转变。

4.工程技术人才多样性。学校培养人才应该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各自的特色定位,注意工程教育“科学化”倾向,注意并非所有工科毕业生都做科学研究;学校应多层次多模式,而不是趋同化。关键在于根据自身条件和历史沿革特点,定位准确,实事求是,不搞攀比,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名牌”学科,适应工程需求。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该分层次,社会既需要能攻克高精尖技术难点的研发人才,又需要擅长各类实际操作的开发人才。

二、湖南地域经济

湖南具有特色的关键地域经济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推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将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列入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政府、中国南车共同达成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协议。规划建设株洲市使其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并携手共创湖南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2014年12月,“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提出“一心两翼九园”的总体格局,其中,株洲动力装备产业作为两个“发展翼”之一,重点打造高端动力装备制造产业密集区,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等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近年来,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向世界展示了推动轨道交通发展的“中国力量”,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中部崛起。

湖南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已经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带头企业,主流和附属产品品种较齐全,具有完善的产业链,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支撑实力强,其主导产业的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现已逐步成为湖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是国内外最大的重载交传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及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省、市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率先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打造一个全球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中心。

三、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湖南工业大学是株洲市唯一的本科院校,毗邻株洲国家高新区产业园区,株洲轨道交通核心企业均集中在株洲轨道交通科技城,直线距离小于10千米,形成“半小时工作圈”,轨道交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主阵地、平台集聚于此。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初具规模的产业群体,在科研开发、生产、自然资源和相关产业方面均具有国内领先优势,具备了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多形式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条件,并探索如下培养机制。

1.构建高层次师资队伍。按照创新团队流动不调动的政策,分别从企业派驻院士、教授、高工及其团队到湖南工业大学参加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并在资金、项目和人才队伍组建等方面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为形成深度融合的学科方向、学术团队,并为开展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湖南工业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科研团队建设目标纳入各自的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中,并分年度予以实施,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中,充分考虑协同中心团队凝练的结构、层次、学科、方向需要,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持。

对纳入创新培养团队成员,实行重点培养和系统支持,在资源利用、项目申报、研究条件、成长发展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鼓励冒尖、鼓励拔尖、鼓励创新研究和成果产出。与此同时,全面落实跨单位考评机制和考评办法。

2.采取举措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于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国家培育大学生所举行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类创新比赛活动进行资源整合,完善评价制度以实现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目的,对科技创新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评价;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使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化。

(1)完善评价制度以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采取多种措施,以正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可以提高其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活动。这些措施包括:为各项创新活动设定学分,并为年度创新创业项目设定经费和奖学金等,将能力突出的大学生纳入横向和纵向项目研发计划中,力争营造学生全员、全学年参与创新创业的氛围。

(2)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基于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使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化。为了实现创新成果的产品转化,制订辅助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支持;一旦成果转化成功后,政府及高校有义务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创业。

3.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

(1)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平台支持。定期与轨道交通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并提取创新需求,为大学生进行轨道交通方面的创业活动提供平台,并将毕业生至全体在校大学生纳入服务对象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一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以促进株洲区域经济发展。

(2)提供一定的创新创业资源并优化使用。与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人才的协同培养,将国家的扶持资金、政策进行归总,并与相关的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创新创业项目、各种创新创业奖励进行整合。对这些资源进行归并整理,形成有序的项目数据库,开放给对全市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群体等多种对象,形成以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

以区域经济为平台,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为主线,形成校企深度联合的开放式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一批面向轨道交通自动化领域前沿科技的人才,为本领域国内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培养一大批面向产业技术开发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为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自动化装备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厉骁,于国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5,(12).

[2]郭松.地方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路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6).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7

何为创新型教师呢?

首先,创新型教师应该有很强的人格力量:豁达自信,兴趣广泛,襟怀宽广,热爱真理,志向高远,不拘一格,富有批判精神,锲而不舍,意志力强,能不断超越自我。

其次,创新型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实行教学民主,唤醒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超越自我。

最后,创新型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艺术:思维敏捷而富于想象,充满理性而富于激情,严谨而不乏幽默感,执著两不乏灵活性。

所以,“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为人之师者的信条。但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需要教师在各方面努力,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履行创新教育的职责。

一、教师必须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教师本身具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用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质疑如何处理等都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少人看来,发明创造只是少数名人名家的专利,其实,创造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正像陶行知先生所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我们真的无法预料在课堂上是否坐着将来名扬中外的天才,你的学生也未必能创造出惊世骇俗的成就,但作为教师,都应该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善待每位学生,重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哪怕是十分微弱的思想火花。须知,学生未来的点滴成就恰恰基于儿时不断闪烁的思想火花。众所周知的发明家爱迪生,当他坐在鸡蛋上孵小鸡时,又有谁能想到他会成为一生中有2000多项发明创造的发明大王呢?

陶行知先生也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位教师铭记:“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掌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二、教师必须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成功的先导。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爱好和钻研,95%以上是从兴趣出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r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意志、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他对某一件事情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和智慧,并且在实践中对其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形成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的一点即要教师在教学中想办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浓厚的兴趣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创新。

三、教师必须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

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是使学生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造力获得培养的重要条件。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45分钟满堂讲的作法已不多见,但仍有部分教师长于此道,急于表达,甚至代替学生得出结论,极少给学生留下思考、探讨的余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每天都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探索的空间呢?

四、教师必须善于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为潜能的开发提供了方向,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巴尔扎克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问,由疑而思,由思而判,追根寻底,释疑求真。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五、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8

关键词:CDIO;人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53-01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国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依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标准和要求,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个目标而形成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要素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与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清楚地知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一个刚出现不久、需要继续发展完善的概念,在当前,要给出一个科学的界定,被人们所公认还为时尚早。但是在操作层面上,只能暂且给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勾勒出一个大概的雏形。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确定的关键要素。

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内容: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培养过程: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

培养制度:为保证各个环节正常有序的进行,制定相关的制度给以支撑。

培养评价:重点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的考评,检验培养出的人才能否达到既定的目标,建立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特色理念: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可能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基于 CDIO 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案设计

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CDIO 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也是教育创新的一种体现。本着“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的认识,将 CDIO 融入创新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掌握各种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从而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这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 CDIO 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整体地系统地建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系统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与规格+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精心全面的培养过程+严谨的教学质量监控与培养评价=“知识系统+能力突出+质全面”三维一体的培养目标实现=人才的高应用力、高创新力、高就业率。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须是围绕其基本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创新。

以 CDIO 为基本环境,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方法和程序: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职业分析(知识分析、能力分析、素质分析――职业核心能力分析)生产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职业行动领域、任务核心能力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学习行动领域、核心能力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素质课程系统、基础课程系统、能力课程系统――专业核心课程)证书考核评价(基本能力培养――英语、计算机等证书考核,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教学进度计划安排。

三、结语

应用技术型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需要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具备更强的创新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因此,应用技术型学院的培养方向应该由以上对人才类型、人才层次的需求和利益相关者提出的建议来确定,引入 CDIO 先进理念和标准,进行顶层构思设计,明确培养方向、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等。办学思路应注重“开放、合作、创新、品质”。即进行开放性办学,注重校合作和工学结合,整合资源创新教育和培养,办出学校特色和品牌效益。专业面向定位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能力的培养为本位,立足地方,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在完善原有现代服务业领域专业的同时,根据社会行业一线的需要,整合已有资源设置新专业,达到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基于市场需和利益相关者的建议总结而来,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用历史解读 CDIO 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5):78-87.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 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教学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30-00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李进才(1999)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等学校特定培养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能动的思维活动,并进而培养其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何建东(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层是思想意识领域,培养创新意识,敢于质疑旧观念,敢于标新立异;第二层是工作方法领域,培养在现实生活中碰到新问题时能独立地分析、研究及独立解决新问题的技能;第三层是实践活动领域,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具有独创性、尝试性、开拓性的行为。陈亚(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提供一些新颖的、有独特性的、对社会或对个人有价值的“产品”。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徐兆仁(2006)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组织形式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的运行机制。许多学者通过比较和借鉴,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王保江(2005)从设立大学生创新研究基金、编写大学生创新研究指南、开设创新课程、成立大学生创新协会、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方面介绍了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与实施方案。姚则东(2006)提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开展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途径,提供学生创新的“软件”支持,以完善创新基础设施为保障,提供学生创新的“硬件”条件,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为目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朱育红(2001)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研究教育对象,创建创新性课程,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及建立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机制。庞永师(2008)等通过对经管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构建了“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科研训练为依托,竞赛活动为引导,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点。雷金屹(2005)介绍了几种国外典型的创新型人才模式:MIT模式、东京大学模式、廷伯莱克模式,提出要增强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同感、营造宽松的学习和学术环境、提倡启发式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高雪莲(2007)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共同趋势,如高等教育的内容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教育模式上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联合体,机构设置上由单一系统向多种系统转变,提出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姚正海(2007)通过对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阐述的分析,发现国外大都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我国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体系。

二、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因素

臧兴兵和赖小莹(2007)认为应试教育的积弊、高校扩招引起的“稀释效应”、高校行政权力远大于学术权力和浮躁的社会风气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四大因素。刘树仁(2001)指出教育理念僵化是制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当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彭旭和胡弼成(2005)认为传统儒家文化在人生态度、求知欲望、怀疑精神等方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师生关系、功利价值、学习风气、管理模式等五方面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秦祖泽(2003)认为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阻碍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生存的文化传统。张鹏(2005)等运用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调查了北京5所高校和河北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状况,发现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严重脱节。岳晓东(2004)指出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个障碍: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为此,大学生应在思维、人格、智慧三方面均有发展。在思维层面,应摆脱思维标准化与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大力开发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在人格层面,应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在智慧层面,应培养务实求真、灵活多变的精神。成功的创新实践要求人们坚持信念但不走极端,保持自信但不狂妄自大,并处理好创新与守旧、变化与稳定、理念与实效的矛盾关系。辛雅丽(2003)则认为教学手段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陈亚丹和孙玉(2007)认为影响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分为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外在校园文化环境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包括不擅于利用创新条件、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缺乏毅力等。苏晓晋(2007)将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因素分为大学生内在因素和教育观念、教师、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陈德静(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从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构建系统化的目标体系,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开展创新实践四个方面构建多样化的实施体系,从思想、组织、制度、条件、评价五个方面构建科学化的保障体系。郑金洲(2000)则从创新性人才具有的基本特征,知识在培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创新思维是否等同于发散思维,创新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介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胡鹤玖(2003)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李越和孙枕戈(2002)以清华大学工科教育为例,对人才培养多样化和创新环境构建两个问题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据此提出建设多样化的课程平台和开展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等建议。沙洪成(2004)认为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基础课教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培养创新型人才。王衡生(2003)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培养质量的监控,建立多元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同时还要引入淘汰制。刘国买(2009)探讨了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和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创新。蔡卡宁(2005)提出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薛振田(2004)等提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氛围。林满华(2005)等提出要培育和提高师资力量,打破教师终身制,实行岗位聘任制,引进市场机制来约束、激励教师队伍。王辉(2006)则提出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估方法等措施。沙洪成(2004)指出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傅广宛(2003)认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王荣德(2002)提出,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建立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制度,贯通大学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内在功能。曹云升(2005)提出,要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如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创新表彰与奖励制度等。

四、简要评述

据上分析可见,现阶段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但是,其具体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考试制度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较少。同时,大多数院校还停留在以数理、工程专业课本学习为主,实践经验培养甚少的阶段。关于如何改革高等教育的研究颇多,但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却步调不一。还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例如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更好地结合;如何更恰当地利用现有先进条件与培养工程人才相匹配;如何摒弃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弊端等一系列问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进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2]何建东.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众科学,2007( 13)

[3]陈亚.论高校创新能力与创新培养,文教资料,2007(12)

[4]徐兆仁.新世纪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22-24

[5]王保江.关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6]姚则东.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6,(6)

[7]朱育红.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

[8]庞永师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9]雷金屹.国外创新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10]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11]姚正海.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9)

[12]臧兴兵,赖小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7(3)

[13]刘树仁.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J]教学与管理,2001(6)

[14]彭旭,胡弼成.略论传统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

[15]秦祖泽,黄俊伟,唐受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抗因素及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2003(2)

[16]张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5(3).

[17]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18]辛雅丽.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3(5)

[19]陈亚丹,孙玉.浅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11)

[20]苏晓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

[21]陈德静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江苏高教,2007(1)

[22]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0(1)

[23]胡鹤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3(6).

[24]李越,孙枕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25]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6]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教探索,2003(1)

[27]刘国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09(7)

[28]蔡卡宁.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5(4)

[29]薛振田,刘崇凤,吕楠,王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3)

[30]林满华,刘新光,李春梅.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5(4)

[31]王辉.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2]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3):76-77

[33]傅广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政策环境分析[J]理论月刊,2003,(8):137-138

创新型人才培养篇10

关键词 学生工作 创新型人才 素质 培养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不仅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的创新,而且更本质地在于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因此,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学生工作的人才培养功能,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同样包括大学生提高知识技能的内容,包括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内容。因此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学生工作符合时代特征的方向和目标。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目的

随着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学生工作的主要目标。高校学生工作应结合国家人才需要、区域社会人才需要和高校层次特点等因素,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内涵特点、概念、类型、核心素质和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开展研究,科学地规划和构建学生工作新体系,使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引导、服务职能真正地、长远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产生积极、持续的影响,通过教育、管理、引导和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遵守学校特定的教育管理规律,坚持高校学生工作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方面的统一。高校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学生工作要尊重和发展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仅要传授前沿知识,更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上来,并以此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的变革以适应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学生工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高校学生工作也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一)高校学生工作应转变育人理念,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管理制度是刚性的,但在学生管理实际中应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试敢闯的个体主动性。学生工作者应该在管理和服务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把严格管理与良好的引导服务相结合,寓管理与服务之中,改变以前道德约束的方式,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在服务中赢得学生,体现学生工作为人才培养服务的价值。

(二)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生,都需要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学生工作队伍可以发挥组织优势,在全体教师和学生中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健全激励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校园物质条件和环境,健全激发创新意识、保障创新环境、鼓励创新思想和行为的制度体系。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应通过装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强化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的整合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建立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组建各种学生力所能力及的创新兴趣小组。通过以上各种平台设带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学生工作应结合学生特点,创新优良学风建设载体,拓展第二课堂,完善各种激励机制,让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自主组织、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兴趣小组、课题小组、学术沙龙、俱乐部、社团等,有各种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名家论坛等,还需要适时开展各类科技竞赛、辩论大赛、演讲比赛以及各类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在这样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校园生活中,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体验创新,接受熏陶,沐浴科学气息,从而激活思维,迸发灵感。

(三)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创新人才评价制度

高校学生工作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大胆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功能上更多地体现对创造型学生的关注,发现创造型学生的优秀品质,加以鼓励和引导。在评价标准上突出创造性学生个性标准和个体内差异性标准。在评价主体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内容上,将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纳入其中。通过改变不适宜的学生评价,有效地调动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增强发展信心,激励学生实现更好发展。无论是对学生的业绩考核评定,还是对教师、管理干部的业务能力与水平的考核评估,都要突出创新因素,把勇于开拓创新获得较好的创新教育教学成果作为重要的考评标准,以此激励学生、教师和理干部积极投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去。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一要充分体现教师“教”的能力与效果;二要充体现学生“学”的能力与效果;三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充分重视考试改革。

三、高校学生工作要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