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十篇

时间:2023-10-17 17:36:41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1

[结果]上海市餐饮业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行为现状不容乐观,从业人员行为受年龄、户籍、文化程度、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与食品加工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从业人员对于预防食物中毒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食品安全知识水平、餐饮单位食品加工硬件条件及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均有待提高。

[结论]改变从业人员不安全食品加工操作行为的措施应充分考虑各项行为影响因素并应用行为改变理论,使不安全行为导致的食物中毒得到有效预防。

关键词: 餐饮业;食物中毒;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促进;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 R 155文献标识码:A

餐饮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食品行业。餐饮业又是食品安全风险极高的行业,由于加工原料和供应品种繁多,加工手段又多以手工操作为主,使餐饮加工中可能引入危险因素的环节相对较多,保障餐饮业的食品安全,对于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意义重大。WHO认为,全球范围大部分食物中毒的原因仍然是由于食品加工处理不当所致[1];2000―2004年上海市发生在餐饮业的食物中毒中,因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占餐饮业同期起数的79.0%,人数的79.5%。因此,使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食品安全行为,对于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调查餐饮业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行为(以下称食品安全行为)及预防食物中毒知识、态度、环境等因素的状况,分析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改变不安全食品加工操作行为和有效预防餐饮业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5年4―5月,在上海市所有19个区县内调查各类餐饮单位1 070家,餐饮业食品从业人员578人(来自1 070户餐饮单位中的55家)。

1.2抽样方法

1.2.1餐饮单位各区县均抽取2.5%本区县内持食品卫生许可证餐饮单位(各类餐饮单位数量亦为本区县内本类单位数量的2.5%)。餐饮单位分类参照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1.2.2从业人员在被调查单位中分层抽取各种类型、规模的餐饮单位共55家,开展从业人员(不包括餐厅服务员)调查(包括3个以上工种的人员)。

1.3调查方法和内容

1.3.1食品安全行为调查餐饮单位现场食品卫生状况代表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的结果,本调查将其作为间接反映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的指标。现场食品卫生状况采用《上海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评分表》作为调查表,调查结果为每家单位按评分表所得的现场食品卫生状况扣分值。

1.3.2行为相关因素调查

① 餐饮单位:采用调查表进行,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硬件条件(包括5个重点环节13项内容)、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包括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员等,结果为每家单位按《上海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评分表》所得的扣分值)。

② 从业人员:分别采用调查表和焦点组访谈方式进行,内容包括人员基本特征、餐饮业食品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的态度、预防食物中毒的自我评价、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工作中是否存在困难及具体体现、对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评价等。

1.3.3行为、知识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分别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和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与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用SAS 8.01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和多因素(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食品安全行为

1 070户餐饮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平均扣分值为23.4分(见表1)。

2.2行为相关因素

2.2.1从业人员

① 人员基本特征:578名被调查从业人员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63.5%和36.5%,本市和外埠户籍分别占50.9%和49.1%,平均(中位数)年龄和从业年限分别为29周岁和5年,所属单位类别、文化程度、从事工种分别见表2~表4。

② 食品安全知识水平:578名从业人员对于8类食品安全知识测试题总体回答正确率为67.4%。其中食品卫生常识、食品加工、加工操作与食物中毒关系、食品变质与食物中毒关系4类试题的回答正确率高于平均水平,而个人卫生、食品保存、餐具消毒、预防食物中毒关键措施等反映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技能掌握状况的4类试题回答正确率低于平均水平(见表5)。

③ 预防食物中毒的态度:578名从业人员中,95.8%认为预防食物中毒“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一定不能发生”,认为本单位领导层对预防食物中毒工作“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分别占92.4%和5.9%。绝大多数的餐饮单位和从业人员对于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性有相当的认识和重视。

④ 预防食物中毒的自我评价:578名从业人员中,认为自己对食品安全知识掌握“非常好”或“基本可以”的分别占35.6%和52.1%,对本人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执行的评价“非常好”或“基本可以”的分别占49.7%和43.4%。

⑤ 预防食物中毒中存在的困难:578名从业人员中有260名(占45.0%)认为存在一定困难(见表6)。有25.3%的从业人员认为“学到的知识是理论上的,与实际情况很难结合”,占困难的首位。

⑥ 食品安全培训:从业人员目前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接受培训(80.1%)和自己看材料(12.5%);578名从业人员中仅有23名(占4.0%)自称未曾接受过培训,未接受的原因包括从事食品行业工作不久、单位没有组织过、没有机会接受培训、不懂等。培训的主要方式以理论授课占首位(48.5%),其余包括看录像(19.6%)、看书面材料(14.2%)、实地操作练习(11.7%)等。66.6%的从业人员认为政府采取的预防食物中毒最有效措施是“加强对从业者的教育”,这一比例高远于“实施处罚”(16.3%)和“进行奖励”(16.8%)。

⑦ 焦点组访谈:相当部分从业人员认为他们单位领导层的“重视”仅仅是希望不发生食物中毒,而不是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应使单位领导层真正地加强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目前开展的培训基本上是企业在领证前和从业人员体检时由监督部门组织进行的,大部分从业人员反映其单位未开展日常食品安全培训。

目前在领证前和体检时统一组织的培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从业人员较难完全接受和理解。从业人员培训的内容要结合实际操作,形式要活泼多样。

监督机构日常的检查对于促进企业开展自身管理的作用不持久,因此开展从业人员的培训要和日常检查相结合。

食品从业人员的素质需要提高,应规定文化程度极低或无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品加工操作或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岗位。2.2.2餐饮单位食品加工硬件条件和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调查结果见表7、表8。

2.3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与个人基本特征关系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试题回答正确率)与以下因素均显著相关(P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试题回答正确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着从业年限和文化程度的上升,知识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其他各项因素无显著关系(见表9)。

1: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试题回答正确率)以等级计;2:从业年限以年计; 3:户籍:本市=1,外埠=2; 4:文化程度由低到高顺序编号1~52.4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状况与个人基本特征、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及食品加工硬件设施、企业食品卫生管理体系关系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行为与以下因素均显著相关(P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着年龄、文化程度、试题回答正确率与硬件条件符合率的上升,行为扣分值呈下降趋势,户籍与行为扣分值亦有关,其他各项因素无显著关系(见表10)。

3讨论

3.1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表明,目前上海市餐饮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国外研究表明,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行为受到其知识水平、个人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本研究同样证明了该观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受到包括年龄、户籍、文化程度、试题回答正确率与食品加工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国外研究同时认为,食品安全规范只有在给予适当的管理文化时才能得以较好执行[3],本研究中企业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未纳入,可能与在评价该体系中所考虑的因素较为简单(只有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食品卫生管理员两项),尚不能全面反映管理体系状况有关。

3.2行为相关因素状况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从业人员对于预防食物中毒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食品卫生知识的总体回答正确率较低,反映食品安全技能掌握状况的试题更低。与此同时,从业人员对本人食品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规范执行情况评价相当好,两项指标均大大高于其实际水平。由于大大高估了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从业人员按照自认为正确而其实为错误的方法进行操作,具有相当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和食物中毒隐患。

创造各种物质、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性环境,使从业人员采纳预防食物中毒的行为客观可行,是使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得以持久改变的重要手段。调查同时表明,本市餐饮单位食品加工重点环节硬件条件和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都亟待提高。

66.6%的从业人员认为预防食物中毒最有效措施是加强对从业者的教育,但当前大部分餐饮单位平时不开展自身食品卫生培训。45.0%的从业人员表示自己在预防食物中毒工作中存在一定困难,其中“学到的知识是理论上的,与实际情况很难结合”占首位。表明目前在培训的开展和方式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3.3改变不安全行为建议

WHO认为,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是改变其不安全操作行为的良好手段,相比其他措施,教育培训所花费用更少,但却能够获得对健康相关行为的持久改变,因此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比[2]。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总体文化程度较低,开展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但可以使其更好地掌握食品安全操作的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其遵守食品安全法律规范的意识。

目前,国内对于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的手段主要是开展监督检查,以发现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对保持环境卫生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能有效地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1],并且实施检查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频度总有极限,本研究中有从业人员认为检查即使会带来行为改变也只是暂时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采用对行为干预和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餐饮业食物中毒的发生。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2

一、认真做好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

1.要从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2.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3.要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

4.分管卫生工作领导要时刻关心幼儿园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好有关重大问题。

5、要建立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幼儿园食品卫生、保健室等卫生管理档案。

6、完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确定专职卫生管理人员。

7、明确责任人,将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负责人。

8、要加强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监控与指导。

二、加强管理,切实做好幼儿园饮食卫生、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

1、加强幼儿园的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饮用水安全管理。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章。

3、食堂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4、食堂应设置独立配餐间,落实消毒措施。

5、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清洁。

6、加强安全保卫,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

7、严防发生投毒事件;幼儿园食堂物资实行准入制度,定点采购,建立采购台账。

8、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水源管理,做好生活饮用水净化消毒,防止水源污染和使用不合格饮用水造成疫病传播。

9、加强幼儿园教室的卫生管理与安全和卫生通风条件。

10、要明确相关责任与责任人,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

三、要完善幼儿园卫生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1、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事件,必须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卫生、教育部门报告。在食物中毒或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和处理结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幼儿园饮食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和传染病流行。把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贯穿日常教学之中,使广大家长熟悉幼儿所预防的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常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要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组织校园日清周扫,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督促教职员工带领幼儿积极参加体锻活动,不断增强体质,增强防疫抗病能力。

4、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建立预防接种登记,并向家长发放卫生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宣传单,告知家长带幼儿到所在区进行接种。

5、要及时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教学、生活设施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四、加强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1、加强幼儿园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

2、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食堂、教室对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整改。

3、按规定,要经常性地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设施进行自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每周至少对本幼儿园食堂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

5、专项检查或督导检查结果要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6、落实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严格控制幼儿园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3

建议一:合理安排你的饮食

选择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豆类以及粗加工的主食,这些食物可以帮助你预防癌症。

具体措施:①吃饭时,应考虑平衡你吃的各种食物,让植物性食物占据饭菜的2/3以上;②充分利用市场上日益增多的新鲜蔬菜、水果、薯类和谷类食品,食谱应包括以上所有的东西;③用新鲜的水果作为饭后的甜食,以葡萄干或其他干果作为零食,不吃或少吃含高脂肪、高盐、高糖的炸薯片或饼干。

建议二:多吃水果蔬菜

一年四季,坚持每天吃400―800克的各种蔬菜、水果,吃大量蔬菜、水果可预防癌症。

具体措施:①在蔬菜、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选择新鲜蔬菜、水果是最划算的;②计算你每天吃的水果和蔬菜的份数――你的目标是每天吃5份(每份100克)以上的水果和蔬菜。可以从每天喝一杯果汁做起,上午和下午再吃一个水果作为零食,正餐时再吃两份以上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建议三:吃一定量的淀粉

类食物

每天吃600-800克的各种谷类、豆类、植物根茎类,加工越少的这些食物越好。要限制精制糖的摄人量。这里所给出的食物重量是指烹调后食物的重量。

具体措施:可把要吃的600~800克食物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尝试一下早餐吃谷物和全麦面包,午餐一份米饭,晚餐吃八宝粥,同时配以各种蔬菜。

建议四:少饮或不饮酒

酒精不是机体必需的物质,因此不提倡饮酒。饮酒可导致癌症的危险,导致与酒精有关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具体措施:不提倡饮酒。即使要饮也要限制男性一天不得超过两杯,女性一天不得超过一杯。同时,尽量少喝含有防腐剂的各种饮料,尤其是听装饮料。防腐剂在体内储积多了,同样具有致癌的危险。

建议五:少吃肉类食品

如果你爱吃肉的话,应该限制在每天少于90克红肉一牛肉、羊肉、猪肉。最好的选择是吃鱼或家禽,比如自然状态下放养的草食动物大鹅。

具体措施:①有时吃没有肉的饭和选择没有肉的食品,而不是每天都吃肉:②摄取更多的蔬菜、水果、谷类和其它植物性食品,以达到平衡饮食。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豆类、蔬菜、和全谷类的饮食将为你提供足量的铁。

建议六:限制脂肪摄入

限制高脂食品特别是动物性脂肪的摄人。选择恰当的植物油并节制用量。健康饮食要求将脂肪的总消耗减少到低于总热量摄人的25%。

具体措施①使用烹调油脂的量要低于食谱上所推荐的量,少吃油炸食品。②选择低脂肪的奶制品,并少吃这类食物。食用家禽时把皮质剥掉,同时去掉能够看得见的脂肪。

建议七:尽量少吃盐。

我国北方人普遍对食盐的摄人量比较高,这是和北方的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有关,北方人吃腌制食品比较多,东北人均每天摄人量达16克,养成了口味重的习惯,这很不好,过量的摄人盐容易导致高血压的出现,引发其它心脑血管疾病。

具体措施:自己有意识地避免摄人过量的盐,烹调食物时少放盐。北方人讲究“咸香淡没味”,这是不科学的。食盐的消耗量每天应该控制在6克左右。

建议八:食物的贮藏时间不宜过长。

首先是不要在常温下贮藏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否则,会把受真菌感染的食物摄人腹中,引发疾病。另外,在冰箱中贮存的食品也不宜时间过长,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否则,也有变质或者变味的可能。

建议九:妥善保存易腐烂的食物。

鲜菜和熟食应该放在冷藏箱,夏日气温高,尤要注意,时间最好不超过三天。

建议十:留心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农业化学品残留和其他化学污染有严格的安全标准。如果严格执法,就不会出现与癌症危险有关的问题。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最好购买有“绿色食品”标志的果菜。

建议十一:注意食物烹制

用明火烤的食物会在食物表面产生致癌化合物,烟熏、腌制类食物也有类似问题。

具体措施:减少熏、烤、炸肉的食用量,烹调中避免把食物烧焦,如果烧焦,食用前应去掉烧焦的部分;如果你喜欢吃烤肉,可用铝箔包好后再烤,以免食物直接接触明火,这样既可以享受美味又减少损害健康的危险。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4

1、落实安全教育领导和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我校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安全教育材料,制定了相关安全工作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2、强化教育宣传

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在深度和广度上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国旗下讲话、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

3、构建家校联系体系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及家庭的联系工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生命安全,共同做好学生校外安全工作,并通过与学生家长签定《加强家庭教育承诺书》和印发《告家长书》、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强化饮食卫生

一是必须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意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阵地定期刊发播报有关饮食卫生安全的信息,要通过班主任、学生家长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二是必须坚持督查,进一步做好饮食卫生每日检查制度。对于学校的饮食卫生问题要常抓不懈,坚持做好每日检查制度。要组织相关人员对食品卫生、校园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做好检查记录备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5

【摘要】目的:查明某中学学生食用被污染食物导致肠道疾病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肠道疾病的传播与流行。方法:通过流行病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等进行分析。结果:该起食用污染食物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发病17人,发病率为1.8%(17/900),其中男生1人,女生16人,男女之间相比1:16。结论:加强学校内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制定切实可行规章制定,加强食品基本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力度,防止类似食源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食物 污染 疾病的发生

[Summary] objective: identify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eat contaminated food causes intestinal infections caus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spread of intestinal disease and epidemics. Method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clinical symptoms and laboratory diagnostic analysis. Result: the consumption of contaminated food causes intestinal infections, pathogenesis of 17 people, the incidence of (1.8%), in which boys and 1 girls 16 people, between men and women, compared to 1:16. Conclusion: strengthen health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school food service, develop practical rule making, food Basics training and awareness-raising efforts to prevent a similar occurre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Keywords: food contamination diseases

2010年4月1日,锦屏某中学有数名学生发生复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凝似食物中毒病例的疫情报报告,经过流病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证实是因食用被污染食物导致肠道疾病发生,现将对此次疾病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某中学属锦屏县分和中学,该校共计学生907人,17个班,学校共有食堂3个。校园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一般,用水为山泉水。

1.2 检验方法: 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GB4789-2003进行检验。

1.3.检验标准: 以食品中检出致病和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2001标准进行判断。

2、结果

2.1全校发病情况(见表1):

2.2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

2010年3月21日至4月1日相继发病,大部分学生均有头痛 ,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个别轻微病状患者就在校处理,对中重患者均转入当地中卫生院进行及时抢救和诊治,经过抗菌、输液对症处理等治疗措施,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至4月5日止17例学生均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

2.3、实验室检查

为进一步查明发病原因,对病人、学生食堂从业人员和食堂进行医学抽样化验,抽取山泉水4份,大便1份、牛奶冰代1份,调味香料1份,冰代1份共8份,经检验8份样品中未检出致病菌。对水源采样检验,共采集水样标本3份,检验结果见表2:

即:水源检验结果合格0份,不合格3份。

3 控制措施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水样、粪便样的实验室检验结果,该校学生头痛 ,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是由于生活饮用水污染,学生饮用生水引起的爆发事件。采取每日对学生晨检,发现腹泻者,及时指导就医;加强饮食和饮水卫生管理,学生的餐饮用具要专用,餐、饮、炊具要定期消毒。不饮生水,近期不吃生菜;学校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利用板报、广播等形式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暂停饮用井水,待彻底消毒并经检测合格后恢复饮用。

4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以及实验的结果,认为发病是由于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严重超标,食堂用水被污染,此水用于炒菜、煮饭等,加之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某些环节未达到消毒目的,使食堂的饮用食品受到污染,是导致本次肠道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此次学生头痛、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事件正是由于饮用水安全引起的。抓好生活饮用水的各项卫生措施落实,做好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供水隐患,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是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有关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预防介水传染病和急、慢性中毒发生,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该事件的发生说明该校食堂的饮食卫生和状况存在一定隐患。因此,我们应该从此类事件中吸取深刻的教训,进一步做好食品卫生工作。为此,提出几点建议(1)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各中型餐饮业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力度,防止类似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加强对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3)利用多形式、多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强化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制观念,(4)学校应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规章制度,对食品卫生经常性的工作。

此次,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县疾控中心对学生病症,立即对所有在校学生发放氟派酸进行预防服药,及时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消杀处理,对学校的用水进行消毒,对学校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同时召集全校师生进行食品卫生经常性的管理和监督宣传教育,并发放食品卫生法,要求学校卫生员经常出一些卫生常识墙报,为提高全校师生的卫生意识打下基础。通过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的控制了肠道疾病的传播流行。

参考文献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6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制定了2014年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将检查责任细化并落实到食品化妆品稽查大队的两个稽查中队,要求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加强两节两会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确保节日期间不发生较大餐饮食品安全事故。

二是落实餐饮单位法人(负责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和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制

结合我县餐饮工作实际,统一制定了餐饮单位《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书》和《食品安全责任状》,要求各餐饮单位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建立餐饮服务环节诚信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明确本店法人代表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截止目前,我局与61家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责任状》和《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书》。

三是强化风险排查,防控事故发生

结合“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组织开展辖区内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承办节日和重大活动餐饮接待任务的单位和学校食堂采取企业自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餐饮单位粮油、肉及肉制品、酒类、饮料、粉条等节日消费重点食品的采购、索证索票、凉菜加工、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等方面的检查。对承办“年夜饭”“祝寿宴”的餐饮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将春节期间正常营业的11家建立台帐,指导其做好食品留样和大型聚餐活动申报备案,并对其食品库房进行重点检查,督导各餐饮单位及时清理超期变质、标识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及食品原料。

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建立健全重大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队伍,向社会公布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信息畅通。妥善受理和处置节日及会议期间的各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做好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人员、物资等准备工作。督促指导餐饮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食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遇有食物中毒等重大事件发生,及时上报。

五是加大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宣传力度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7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市、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防止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部门责任分工,结合本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整治目标

力争通过专项整治,使我区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卫生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一)以控制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为目标,以消除高危食品卫生隐患为突破口,与街道(镇)共同完成小餐饮“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置换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目标。

(二)继续推行餐饮业、集体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重点餐饮单位推行“五常法”管理模式,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100%以上。

(三)加强对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快餐配送等单位的卫生监管,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督促指导各单位建立和实行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统一格式的进货台账和索证模式,使各单位的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建立实施率达100%。

二、整治内容

(一)进一步规范提升辖区内小餐饮(*拉面)的卫生水平。

(二)在辖区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中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三)辖区内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及其他集体用餐单位必须全面建立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强化规范食品原辅材料索证管理,防止不合格食品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进入。

(四)严厉查处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农家乐、农村聚餐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盐、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不按要求对原辅材料进行索证审查和检查验收的行为。

三、职责分工

在区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推进我区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防保科:组织协调全局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对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向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办公室上报整治情况。

区卫生监督所:负责辖区内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工作,制定具体整治方案,汇总上报相关信息和简报编辑发送工作。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持、配合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整治活动;落实责任医生的巡查制度,加强对辖区小餐饮店的卫生巡查;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做到随到随查,缩短发证时间;对少数民族及持特困户证明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要按照相关政策给予减免。

四、工作进度

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严厉打击在餐饮消费领域的食品卫生违法行为。着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把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并抓好落实,分三个阶段完成专项整治的任务和目标(小餐饮、农村聚餐整治贯穿全年)。

第一阶段(3月下旬—5月上旬):完成春季学校(幼托机构)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在规范采荷街道的“百荷厨房”早餐广场的同时,配合各街道(镇)进一步提升联营模式小餐饮店的卫生状况。

第二阶段(5月中旬—8月上旬):开展辖区建筑工地、农家乐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在每个街道(镇)创建一条示范街一个示范社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发挥示范作用,辖区小餐饮店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提升。

第三阶段(8月中旬—10月底):开展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专项检查;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查漏补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长效监管措施,迎接整治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加强餐饮消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立区卫生局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德钢,副组长:陈支农,组员:张秋萍、周志纯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领导。专项整治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式工作方式(详见附件1)。

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

(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是今年卫生监督的重点工作,区卫生监督所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合理安排工作,确保专项整治任务的完成。整治期间所有基层卫生监督员由区卫生监督所统一调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确保每个工作日安排至少一名卫生监督员参加集中整治活动。

(三)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一是重点监管。以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抓手,规范餐饮业、集体食堂、农家乐和快餐配送等单位的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等环节,控制食物中毒潜在因素。二是联合监管。主动联合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对问题突出的地段实施联合监管,同时采取一线工作法、地毯式检查、错时检查等方法开展监督检查,对四个街道的监督检查要全面覆盖,四个镇重点覆盖,每天每组检查不少于30户次。三是依法监管。对存在问题严重或整改不力的单位,要依法调查取证,及时制作卫生监督笔录和协助调查通知书,依法实施卫生行政处罚,强势督促整改,并定期回访跟踪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卫生隐患;HACCP

现今我国各级单位都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现今人们各项健康知识逐步改变,对食品的安全性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最近几年,我国发生了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相关事件也督促各有关单位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现今人们对饭店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很关注,饭店在人民生活中占很大的比例,餐饮业为一个城市的重要单位,其不但可代表整个城市的形象,且可影响城市的经济。有相关资料显示四星级以上的单位其餐饮服务占其总收入的36%左右,是经营的重点。而饭店的饮食安全情况又是一个经验单位应重视的重点。

评价一个饭店是否符合客人的满意度可通过两种方式来评价。一种是有形地食品,一种是无形地服务。这两项和一个饭店的菜品、环境、服务等有很大的关系。饭店的食品安全应重点关注其食品生产的流程卫生情况、各项设备的卫生情况、饭店空气质量情况、就餐环境的卫生情况等。应注意食品安全的隐患,以防范于未然。只有各个流程都严抓质量安全,才可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从而对客人的健康有严重影响。

客人食用的食品应控制好各个流程,首先应在选材上给予关注,饭店选择的食材应符合卫生标准,良好地食材才可保障客人食用的菜品卫生安全。故饭店的采购环节非常重要,饭店应保障其有固定的渠道进行采购,注重食品安全。食品的保质期也非常关键,应保障食品在保质期内给客人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材应予以处理,不能给予客人食用。另外食品添加剂不可超剂量应用,关于此情况很多新闻都有相关报道,这也是人们群众所关注的情况,故饭店应重视此情况。

餐具等物品及时消毒处理,保障其安全、没有污染、无菌等要求。饭店应具备消毒应用的各项设施,并定期进行餐具的消毒,设置监督部门定期检查,确保各项餐具都符合卫生要求。饭店的工作人员也应都具有健康证,并将其健康证公示出来,供客人查看。厨师、服务员等人员还应不断加强卫生意识,应勤洗手,掌握洗手的方法,在拿钱之后或接触污染餐具后都应进行洗手。

饭店的管理人员应首先强化食品卫生意识,这样才可在日常经营中不断强化。有关监管部门也应不断强化监督意识,定期对各单位进行检查,以了解各饭店单位的食品卫生情况,并要求其定期整改不足。饭店经营者应完善各项食品生产流程,从选购到送到客人口中的各个环节都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领导人员不应只注重事后处理,应在事前进行各项预防措施,避免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影响饭店的整体形象。现今我国的各单位的领导都不重视预防,只在危机发生后才重视处理事宜。在企业的相关培训中此项目也很缺乏,关注度不高。

饭店中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故一些饭店的服务质量有很大的欠缺。导致饭店的食品卫生安全情况出现一定的问题。饭店的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对食品卫生情况有所忽视,重度程度不强。饭店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明显不健全,缺少必要的奖惩制度,也缺少进行监督抽查的规范。制度规范化是一个好饭店的前提,强化一个饭店的食品卫生安全情况,可实施以下几项措施。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严格把关。依据《食品卫生法》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在指定地点接受相关的健康体检,持证(健康证明)上岗。做好基础环节的准备,实施饭店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是建立在严格的GMP和合理的SSOP之上。分析饭店餐饮产品的工艺流程。一般餐饮产品的工艺流程分为:原料采购原料贮存原料预处理原料加工烹调盛放分装就餐食用用具清洗与消毒分析流程中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易产生卫生隐患的关键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将其整合进行分析,以备卫生监测分析所用。对这个流程建立文件档案,做好记录登记,以供日后监测调阅。准备并保存一份书面HACCP计划和计划执行记录,通过建立有效的记录程序对HACCP体系加以跟踪、完善。发现问题,做好环节的纠正措施和做验证,完善饭店食品的卫生监测,当监测结果显示CCP失控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当监控表明偏离关键界限或者不符合关键界限时所采取的纠正程序或行动。纠正措施一般包括两步:找出发生偏离的原因,找出根源纠正或清除发生的偏离,重新进行流程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9

关键词:剖宫手术;疼痛护理;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10-02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本科室自2010~2011共行剖宫产术150例,其中单胎100例,双胎5例,瘢痕子宫15例,臀位4例,巨大儿2例,胎儿窘迫7例,头盆不称11例,胎盘异常6例。年龄23~36岁,平均住院天数7天,2例术后出现不同症状的并发症,其他手术全部成功。针对术后疼痛感的患者进行护理措施的干预以减轻疼痛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一组为干预组,一组为对照组。

1.2 方法: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产妇于妊娠晚期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以完成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止痛药进行疼痛缓解,干预组在药物对其止痛的同时,对术前、中、后的护理特别是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进行干预。

1.2.1 术前护理: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辅导和术前准备工作、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等。

1.2.2 术中配合及护理:对于接诊患者要做好器械准备,留待巡回护士和助产士,术中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情绪稳定,术中要做好护理观察与相应的措施预案;特别是避免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护理和出事前的护理。

1.2.3 术后护理:术后的护理要做好床边的交接班工作,要观察产妇的卧位及活动规律,密切留意观察生命体征、避免产后出血,做好手术刀口的护理、导管护理、饮食护理,特别是针对产后的疼痛护要耐心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对其进行沟通,转移其注意力等。

2 结果

通过对剖宫产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和心理疏导表明:适时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减轻术后疼痛感起到一定的心理缓释与帮助,加之术后的正确护理,合理饮食,以及预防手术区感染及指导产妇演习术后的技巧等等,都对手术后患者减轻疼痛和母婴安全以及术后康复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有效地心理疏导会缓释疼痛感降低对止痛药物的依赖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3.1 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3.1.1 饮食:未排气前,避免奶流质,多饮果汁,促进排气,避免引起肠胀气;肠蠕动恢复,排气后进半流质饮食逐渐过度到普通饮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原则,多饮水,多进汤汁食物,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3.1.2 休息与:术后平卧,次日取半坐卧位,若病情允许,术后2~3天即可坐起,以利恶露排出;卧床时需经常翻身,防止腹腔脏器粘连;病情无特殊,术后48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可增加肠蠕动,促进排气、排便,预防肠粘连;

3.2 并发症的预防:术后一般需要留置导尿管24~48小时,避免膀胱充盈。排气后拔去导尿管;有意识的进行咳嗽、咳痰,使肺活量增加,防止肺部并发症;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洗外阴1~2次,预防逆行感染;产后流血多发生于术后12小时以内,要注意阴道流血的情况,如会阴垫更换频繁,恶露流出量多,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恶露有特殊气味,可能发生了产后感染,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手术回病房后,婴儿要与母亲皮肤接触,早吸吮30分钟,以增加母子感情,促进乳汁分泌,增加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指导:剖宫产后由于腹部有伤口,常因伤口疼痛,活动不便,而影响母乳喂养,应有耐心,漫漫掌握喂养的方法,每次喂奶时,可让家属在旁边协助。

3.3 剖宫产术后护理措施

3.3.1 自理能力护理措施:在自理能力恢复以前,加强协助:进食、休息、穿着、入厕及照料婴儿;提供病人喜欢吃的食物,并保持食物合适的温度;提供良好的进餐环境,如疼痛影响食欲可在进餐前缓解疼痛;饭前饭后做好口腔清洁,饭前应洗手;协助洗脸,如褥汗多时可擦澡;1‰新洁而灭会阴冲洗Bid;协助穿衣及修饰;及时提供便皿并及时倾倒排泄物;做好婴儿护理,协助母乳喂养。

3.3.2 疼痛护理措施:取舒适卧位。(可取半卧位)及时系腹带,减轻伤口张力,教会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嗽时轻按伤口;可提供轻音乐或教患者数数以转移对疼痛的注意或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将导尿管和输液管固定好,以防活动时牵拉而疼痛,观察伤口情况,有无渗血和出血,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减少移动病人,鼓励早下床活动和母乳喂养,以利子宫恢复,做好会阴清洁护理,以防宫腔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遵医嘱应用宫缩剂。

3.3.3 腹胀护理措施: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免糖、免奶、半流质以防产气过多,少量多餐半流质促进肠蠕动;给予腹部热敷,轻轻按摩腹部;遵医嘱新斯的明肌注或穴位封闭;可使用开塞露、肛管排气、缓泻剂;可行排气,如:膝胸位。

总之在患者产后要做到对专业的耐心解答,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回答;并且强调讲解术后的保健知识,如,饮食、休息、锻炼、卫生、母乳喂养以及有效咳嗽等。

饮食上尽量做到免糖免奶半流食,排气后可进普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多进汤类如鸡汤、鱼汤等以利体质恢复和乳汁分泌;休息时要保证睡眠9~10h/d以利泌乳,学会与婴儿同步休息;锻炼指的是尽早下床活动以利子宫复旧、恶露排除及早排气。产后4天可做产后体操以利体形恢复;注意会阴清洁卫生,勤换内衣裤,因褥汗多注意被褥清洁干燥,室内空气新鲜,通风30分钟Bid,产褥期禁盆浴、禁性生活;母乳喂养:早开奶,手术回来即可开奶,学会正确哺乳姿势,婴儿有效含接;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并且提供适合病人需要的学习材料。

参考文献

[1] 覃香蓉.剖宫产术后产妇使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8)

[2] 徐丽娟.护理干预控制剖宫产术后疼痛的观察[J].当代医学,2007,(23)

[3] 杨亭民.妇产科手术后病人疼痛评估与护理[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6)

预防饮食安全的措施篇10

为确保我县中、高考的正常开展,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置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事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广大考生利益,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中、高考顺利进行,保障社会安定稳定。

二、工作原则

建立处置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抓快,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中、高考期间发生的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做到迅速果断地处置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事件,成立“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高考餐饮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餐饮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贯彻领导小组对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筹协调、联络和检查督办。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餐饮监管科,由胡卫东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五、应急处置步骤

(一)启动预案

餐饮食品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餐点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接报人要做好记录,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具体情况等内容。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立即按程序上报。

(二)赶赴现场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工作,迅速将发生临床症状及疑似发生的师生就近送往医疗机构救治,同时会同发生地的相关机构维持现场秩序,控制局势,协同对现场所需的人力、物力支援进行协调。

(三)现场处置

采取行政措施,封存可能导致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以及被污染的食品工具及用具,联合卫生部门做好相关食品检测和调查取证工作,重点是食品及其原料的来源、卫生状况和流向,餐饮服务操作过程的情况,餐饮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可疑食品及其原辅料等有关样品。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餐饮服务经营者依法予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

(四)善后工作

餐饮监管科要对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写出书面报告,认真检查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责任追究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将根据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预防措施

(一)建立餐饮食品安全事项每日“零报告”制度。各就餐点要指定专人负责,每日下午18时前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本考点情况。

(二)加强责任落实。建立分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将不定时对就餐点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