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2 15:46:44

预防医学研究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1

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现状

1.1师资队伍。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医科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实践经历、技术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目前,大部分教师尚未达到这种要求,他们往往关注与本学科相关的前沿知识和新型技术,未对交叉学科做进一步了解,还表现出与行业密切合作不足,缺乏应对挑战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5]。1.2人才培养。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已有14个大学22个交叉学科所涉及的一级学科含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6]。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在培养理念、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均进行了改革。但由于我国最早的公共卫生教育是由前苏联引入,受传统预防医学教育模式影响较深,在教学内容、手段、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方面还存在问题[7]。1.3科学研究。新医科发展的未来趋势和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要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相互融合,协调发展[8]。临床医学的研究重点是疾病机理机制。公共卫生研究的重点是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及健康的影响。基础医学主要通过研究微观医学来指导疾病的诊断及预防[9]。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公共卫生人员、基础研究科学家及临床医生协作沟通才能完成。需要将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进行整合,从系统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解决医学实际问题。1.4社会贡献。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要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因此,急需建立重大慢性疾病防控体系,为大众提供健康服务,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传染性疾病防控体系。但对于目前已成为国民健康重大威胁的慢性病,相关的防控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强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研讨交流与实践探索,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治紧密结合的慢性病防控体系。中国慢病防控工作体系尚属空白,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病防治工作网络还处在探索阶段[10]。

2新医科视角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新医科建设是“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的大事,新医科建设重中之重是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既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建设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1师资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坚持兴国必先强师。努力打造学科交叉实践型师资培养体系。2.1.1核心内涵—高层次师资建设。高层次师资建设包括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打造卓越教师、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学术带头人要具有凝聚力、团队精神,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敏锐洞察力,熟悉预防医学发展前沿动态,有较强的交叉综合研究能力,对研究方向富有经验并具有预见性。鼓励中青年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各学术带头人团队,并在各团队中进行轮转,达到学科交叉的目的。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高水平课题,撰写高质量论文,优先安排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倾斜。要求教师具备大学教师和公共卫生医师2个角色,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旁征博引的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能力;同时还要有现场处置的丰富经验。与医院及预防机构合作开展教学,到相关单位兼职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导师组是由交叉学科导师组成的团队,要求导师之间知识互补同时又知识关联,导师组还可以是学校导师与实践教学基地导师的组合,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养。2.1.2外部环境—实践教学提升。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公共卫生的师资具备较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的教师需定期下现场,积累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开展横向合作,促进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11]。2.1.3内部范式--学科交叉融合。教师可以按照学科交叉的原则组成科研教学团队。师资团队可以是“基于预防–基础–临床的交叉学科型师资团队”,目的是提升教师对综合知识与技能、复杂问题的应用整合能力。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推进创新思维培养,提高教学质量。2.1.4基本方针--师德师风建设(图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师资团队应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不断提升师德学风,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日常教育。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2.2人才培养。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引导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从医的神圣职责。医学教育强化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促进健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1本科生培养。进一步突出本科人才培养在医学人才成长中的基础地位,不断深化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打造金课,淘汰水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以及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强调交叉学科的课程学习;注重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形成“厚基础、宽专业、高能力”的培养格局[12]。2.2.2研究生培养。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的需求。新医科要求树立交叉融合的培养理念,在高校、卫生系统之间,以慢性病防控研究为导向,实现研究生知识技能的综合提高。在融合创新理念下培养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的公共卫生医师或者医学科研工作者[13]。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着重实践能力培养,结合“知识-能力”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公共卫生知识体系为中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公共卫生服务为特色,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训练,进一步突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14]。2.2.3留学生培养。留学生的培养,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医科未来发展方向。可以采取构建医学留学生学习共同体形式。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们具有共同的学习利益观,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资源并研讨相关领域的学术问题,体现着一种互利共赢的学习合作精神。同时,应认识到,协同交叉是医学留学生学习共同体持续性发展的源泉。留学生参加到各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学术座谈中去,这些活动能为他们提供思想碰撞的机会。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交叉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3科学研究。已有研究表明,组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大型人群队列均在预防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5],为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这些均是预防医学服务于“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学科内部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均影响着预防医学的发展方向[16]。2.3.1学科内部交叉。(1)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结合:基础医学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了人体结构和功能,明确疾病治疗与预防的机制。蛋白组学研究在揭示生命运动的本质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组时代、微观医学研究与宏观人群防治相结合,在了解疾病分布特征、探索病因、筛查高危人群,开发有效疫苗和药物等方面为预防医学做出了大量贡献。(2)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整合:预防医学通过预防人类疾病、延长生命、促进心理和躯体健康,在医学中发挥更大的潜能,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两者最大的目标均在于保证人们健康。将临床与预防进行整合,可以实现最佳的健康效益,通过个性化的医疗策略制定,进行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从而确保人们在最少的投资下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17]。2.3.2学科之间交叉。在交叉学科飞速发展背景下,预防医学研究也日益呈现多学科综合的态势。从描述分布、探讨病因、到政策的制定,预防医学不仅要在医学内部进行交叉,还与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行为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学科实现跨界交叉。如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在多维健康研究中、在探索疾病发生原因的进程中,帮助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客观事实。高精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预防医学对疾病的监控水平、工作效率,使得更多的危险因子得到揭示和确认。在预防医学研究策略上,从软科学的角度更加系统地帮助预防医学工作者在制订健康方案上采取更加全面而系统的方法,促进了预防医学发展[18]。2.4社会贡献。2.4.1打造集科研、政府疏导和地方资源为核心的一体化慢性疾病防控体系。这一系统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多部门的融合与实践探索,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慢病防控公共政策开发,建立符合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培育健康社会环境。基于大人群队列研究的成果,依托高效的慢性病防控体系,以实际应用研究形成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指南;支持多参数生理指标采集与多协作互连的网络终端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慢病风险因素辨识与监测的远程健康监护平台;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慢病风险因素监测与管理的示范应用[19]。2.4.2建立慢性病研究的大样本人群队列为研究。慢性病筛查、干预、控制的有效策略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队列。探讨并发现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开发精确慢性疾病预测模型,制定、评估并普及生活方式干预方案,从而控制慢性疾病蔓延,延长全体国民的健康寿命,抑制医疗费用的无止境增长。

3展望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2

1992年,D.W.Choi在《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台到病床(frombenchtobedside,BtoB)”[1];1993年开始出现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一词;1996年,GeraghtyJ.在著名医学杂志Lancet上首次提出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2]概念;2003年,时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院长E.A.Zerhouni在NIH路线图(Roadmap)中正式提出,转化医学具体内容是指将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可用于临床实用的治疗技术和手段,在实验室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点[3]。转化医学应该说是一种理念或者是一项研究策略,转化医学理念强调临床和基础研究间的深度相互融合、实验室研究源于临床实际需求,进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是双向互动、不断循环并持续上升的过程,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有机结合和整体协同,是医学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随着转化医学在医学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

2国内外转化医学的发展

2003年,美国在NIH路线图计划中提出建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时设立转化医学方面科研基金给予经费资助。2006年,又继续推行临床转化医学奖励计划(ClinicalandTranslationalScienceAward,CTSA),在全美范围内资助发展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目前,已投入25亿美元资助建立了60个临床和转化医学中心。2012年初,NIH重组国家研究资源中心(NationalCenterforResearchResources,NCRR),成立了NIH国家促进临床和转化科学发展中心(NationalCenterforAdvancingTranslationalSciences,NCATS)[4]。同时与转化医学相关的专业杂志相继创办,学术论文已达万余篇。转化医学中心的建立及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在国外已经初具规模。我国转化医学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2009年4月,湖南湘雅医院成立了“中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立“分子与转化医学研究所”;2010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宣告“东北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成立,9月北京协和医院“协和转化医学中心成立”;2011年2月,我国医药行业首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广药集团成立。目前我国已成立各级转化医学研究所、中心达30多个。2010年12月,香山科学会议第S13次学术峰会“加快医学模式转换,促进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科学问题”在北京隆重召开[5];2011年国际转化医学大会在温州医学院举行;2012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我国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及相关学术会议的陆续召开,标志着我国已开始全面推动和发展转化医学。

3我国推进转化医学发展的必要性

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在“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用“井喷”向与会者描述中国慢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6]。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已对社会和病患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因而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必然。通过利用国内丰富的临床资源,引进转化医学先进理念及推进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可有效解决我国临床实际问题和切实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从而能够解决当前基础医学、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及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4科技管理创新推进转化医学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需要科技管理的创新。通过树立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和团队、相关政策的支持及财政经费投入、成立转化医学研究院以及搭建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来进一步推进转化医学稳步和健康的发展。

4.1树立转化医学理念

目前“转化医学”这个新理念,许多人还很陌生,对其在国外的飞速发展更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要在宣传上、管理上及临床工作中树立转化医学意识、强化转化医学理念。我国推进转化医学发展要借鉴发达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及转化理念,走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性,因此推进转化医学发展更是一种概念、理念的升华。在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中要以转化医学的理念作为指导,有效地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预防医学研究等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兼顾生物信息学等学科交叉,组织跨单位、跨学科联合攻关,进而推动我国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

4.2推进协同创新、培养转化医学学术团队

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及转化医学研究中涉及的生物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理学、信息计算学等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深度融合,依托高等院校的优势学科群,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组织建立深度合作等机制,在现有已建立转化医学研究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培养一批创新型基础、临床两用转化医学学术团队,填补基础和临床间人才的鸿沟[7]。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跨专业的创新型转化医学人才和学术团队能为转化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性改变。

4.3强化政策引导和加大经费支持

目前,转化医学业已成为国家在医学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转化医学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也提出:“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9]2011年11月,科技部下发《关于印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已成为医学科技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通过国家在上述各方面政策引导外,贯穿转化医学理念,将其理念列入《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及各种科研基金的申报指南中,加大了经费支持力度[10]。规划重点支持转化医学以及整合医学研究,关注转化医学,预期在疾病早期预警、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4成立转化医学研究院和研究中心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3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预防医学课堂教学往往采用大班上课,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因此,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采用多种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效果。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涉及预防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典型案例,经过认真选择和精心设计,保证案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典型性、启发性、真实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以案例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围绕具体实际案例先提出各种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探究其内在机理,揭示其一般规律,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景再现,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临床知识加以实际运用,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医学不同学科的专业特点及内在联系,体会医学事件中的不同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将来更好的从事临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通过优化整合和资源共享,结合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特点,在满足学生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医学专业特点,突出中医学特色,采取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如学生设计的脾胃之气在疾病中的重要性、办公室人员腰痛患病率抽样调查、食品安全等相关课题,并进行实际调查,使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深入体会三级预防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预期所能取得的干预效果,建立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分别在授课开始前和授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授课前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对于预防医学的态度、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结束后对授课内容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由于课时限制,在教学过程中相关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自学、讨论,布置思考题,并可尝试进行网络教学,如微课、使用相关系统平台,以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逐步形成独立学院自己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和课堂特色。

作者:申璐 闵文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4

众所周知,医学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统计学更是一门既有复杂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应用技巧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科研设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灵魂,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评价、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研,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教学内容贯穿于研究设计到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如何适应新形势,迅速推广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在满足医学科研需要的同时实现医学统计学的自身发展,是医学统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医学统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教学对象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教学手段落后。②医学研究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发展,信息数据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和大数量化。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具备较好的独立性、可参与性与知识的全面、系统性,以及多媒体组合的高效性等诸多优点,解决了上述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到“所学即所见、所闻即所学”,适当拓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灵活性,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以创造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还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并决定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统计工具从计算器发展到计算机为主,能应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处理医学科研数据已成为必备的能力。否则,一方面有人不懂得选用正确的统计方法,使大量的信息和统计数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又盲目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不管是什么研究类型的数据都简单地交给计算机处理,用计算机取代统计,势必造成大量统计方法的滥用和误用。医学研究的许多数据关系到病人的治疗、转归,甚至生死,统计方法的误用会导致严重的论理问题。我们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摆脱大量的繁琐演算的束缚,在单位时间内讲授的信息量将会大幅度增加。统计学教学不再是数据的罗列和公式的堆砌,而是研究设计的艺术和数据表达的艺术,并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思维和推理的乐趣。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申报院级教学研究立项的课题:

(1)医学统计学多媒体CAI教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2001年)

(2)医学研究生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2002年)

(3)《心理统计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题库的构建(2004年)

另外开了《医学科研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选修课

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上所进行的改革,具体做到了“四增三减”:减少了目前已无必要讲授的详细手工计算步骤与技巧;减少了复杂的公式推导,改为公式内涵的剖析;减少了部分浅显内容,改为自学或课堂讨论;增加了“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增加了“医学统计学软件使用”;增加了“多元统计分析”;增加了“医学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

(2)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建立了医学统计学多媒体CAI教学系统;开设了统计学电脑实验课;开设了“医学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讨论课。

(3)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着重考核医学统计学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正确应用统计方法和纠正错误能力。不考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

三、发表相关论文:

(1)医学科研论文中t检验误用分析皖南医学院学报2002,21(2)

(2)医学科研论文中x2检验误用分析皖南医学院学报(论文待发表)

(3)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

(4)胆石病病因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1,28(4)

四、编写的教材:

(1)《医学科研方法与临床流行病学》(2003.8,安徽大学出版社)

(2)《预防医学》(第2版)(2003.8,人民军医出版社)

(3)《心理统计学》(2004.8,安徽大学出版社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4)《心理评估学》(2004.5,安徽大学出版社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5)《卫生统计学实习指导》(2003.10,安徽大学出版社)

(6)《流行病学实习指导》(200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五、成果创新点:

(1)将统计学软件、多媒体教学模式首次引入我院医学统计学教学之中;

(2)将统计思维和科研创造性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3)改革了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方法;

(4)首次在我院学生中开设“医学科研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讨论形式的教学模式

(5)特别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统一

(6)编写“医学统计学”相关教材

六、成果应用情况:

(1)已经将改革的内容应用于我院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医学统计学”;

(2)在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CAI教学”模式;

(3)在考试内容已作了相应的改革;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预防医学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对自身、疾病和环境的不断认识,尤其是SARS和禽流感的暴发,人们都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而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措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预防医学专门人才,成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实践作为预防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既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专业实践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是随着现代医学、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的先后创立而逐步发展完善的。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要求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1,2]。预防医学专业实践即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只有实际参与预防医学问题的实践才能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经过4年的理论学习之后,将到疾病控制单位及临床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案例、演练、现场调查、现场处置、现场项目的实施等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掌握实战方法,使公共卫生实战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高。随着新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更加要求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具备优良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具备较强的预防医学综合实践能力。因此,预防医学专业实践对预防医学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2.1对实践教学重视度不高,缺乏整体规划。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教学课程模式仍然以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为主,重临床、轻预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3],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学生预防医学的整体观念、大健康观念不能在实践中得以验证的根本原因。另外,在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教学中,尽管安排了第五年为专业实践时间,但是由于对实习方案缺乏整体规划,实践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如实习内容的安排、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先后顺序、理论与实践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角色的转变等等,导致学生在由学校(理论学习)进入实践基地(实践阶段)的过程中,懵懵懂懂,对自己到实践基地要干什么、要学什么定位不清,对学生预防医学整体观念的培养非常不利。2.2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现状。预防医学学生专业实践基地通常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部门等,一般以在疾控机构实习时间最长。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生的实践能力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与提升。(1)实习内容缺乏严谨设计。学生的专业实践是基于疾病控制中心的日常工作进行,无法养成全面的健康意识,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培养。(2)从培养建立预防医学整体观念看,由于学生实习是短时间内在某一科室内做一些具体工作,无法了解整个工作过程,无法全面了解预防医学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并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3)从实践基地带教老师的专业水平上看,由于对带教老师专业水平缺乏统一的标准,实践基地随意指定的工作人员均可作为带教老师,因此带教老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因而学生培养的质量有待提高。基于上述现状,改善预防医学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平台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独立岗位胜任能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势在必行。

3改革专业实践的教学方法

3.1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对专业实践教学方案进行整体规划。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学生进入专业实践之前,由高校与实践基地联合制定实习方案,对学生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设计,包括专业实践内容、方式、过程、预期目标、考核指标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专业实践学习的全貌、清楚来龙去脉,明确自己的工作处于总体工作的哪个部分[4],而不是盲目地按部就班,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从事一些临时性、无系统的工作。整体的实践规划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与科研能力打下坚实基础。3.2加强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交流互通,深度融合。加强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交流互通,打通科学研究与转化应用渠道,构建新型医教、研、防成果转化平台,从而促使医学教育更具实践导向,医学研究更具问题导向,形成公共卫生领域产学研的快速发展。总所周知,高校具有信息资源丰富、科研能力水平较高的优势,疾控部门的优势在于具有丰富的现场资源和实践经验、拥有高精尖仪器设备等,应充分凝聚高校和疾控中心优势力量,建立有效协作机制,利用科研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孕育符合实践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科研人才和专业团队,从而提高医教研协同能力,为国家培养预防医学人才做好疾病防控长期规划。此外,两者的深度合作还可以通过采取加强高校和实践基地师资人才的相互聘用等措施来实现,高效教师到实践基地开展理论知识的辅导教学,实践基地带教老师则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二者交叉融合,相辅相成,着重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促进人群健康发展。3.3紧跟时展需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材。在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健康管理以及卫生监督等过程中,公共卫生医师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理、慢性病防治等过程中,更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潜力和良好合作精神的新型医疗卫生专门人才。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材的优化应该顺应这一时代要求,致力于培养医学生预防医学实践能力。根据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当前公共卫生事业及预防医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打破以往学科间壁垒,避免内容的低水平重复,编制系统性较强的实践教材,选定有代表性的实验/实践内容,将经典实验方法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紧密结合,将传统实践方法与现代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学生重点掌握预防医学常见实验技术要求和基本方法,开设综合设计型实验以及应急演练等实践内容,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经过专业实践阶段之后得到切实的提升。3.4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实践教学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而当前的实践教学评价过于单一,缺乏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手段,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完善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制定各环节具体明确的质量考核标准对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细化、量化,例如:实践教学计划是否符合专业特色,实践课题能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教师能否做到教学有目的、有要求,每次实践学习学生能否掌握一种实践操作技能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查计划,查课题,查实践教学中的指导过程来评价实践教学质量,并定期组织人员对实践教学进行督察,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调整解决。使考核评价指标和考核方法能够真实地反映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反映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要求[5,6]。3.5教学改革应紧密贴合新形势下公共卫生形势的发展。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实践型和创造型的预防医学人才已成为新时代与社会人才培养的目标。新形势下我国的公共卫生形势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新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涌现,为了能有效应对事件的发生,预防医学专门人才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实践技能,防止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次生或衍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因此,找准提高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古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能妙手回春,更应防患于未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医学生树立“大健康观念”,树立牢固的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既能诊治病人,又能开展个体化的临床预防服务和群体的社区预防服务的“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五星级医生是时代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育改革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靳曙光,李怜仪,张晶,等.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科研实训一体化平台建设[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8):922-923.

[2]张青碧,叶运莉,李爱玲,等.何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田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125-1127.

[3]李环,张晶,孙维琦,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吉林医药学院院报,2016,37(3):237-238.

[4]宋湛.对创建新型实践基地培养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8(20):13-15.

[5]杨鹏,聂玲,王慧,等.对预防医学本科生传染病防控专业实习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22):90-91.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6

应用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必须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扎实的应用医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群体预防与个体治疗的认知,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及决策能力,熟练的现场调查技能,善于从医学实践中客观地分析和评价问题[2].临床医学生作为卫生事业一线人员,直接针对患病群体,第一手收集和获得最初的健康资料,直接参与防病治病和对病人的权威指导.未来临床医生不仅从事临床个体的医疗保健,更要掌握从人群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应该具备以下七个要素:医学专家/临床决策者、交流者、合作者、管理者、健康促进者、学者、职业家.

2预防医学的教学思想和对策

2.1教学思想

通过医学教育教学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人才,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需求,以医学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强人文,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为目标,构建预防医学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改革为重心,推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医学教育和社会医疗保健服务的整合[3].

2.2教学对策

将预防医学知识渗透进临床专业学生的思维中,在临床专业教学中将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全科医学、循证医学等知识进行讲授,并应用于临床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使学生在诊治疾病时具有预防医学的理念,全面审视疾病,对病人进行疾病的诊治、康复和预防知识的指导,在宏观上掌握国家医疗政策法规,使医学生不仅要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者,更要做预防医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和健康保健的提供者[4].

3教学内容的改革

3.1用大卫生观念培养学生宏观视野

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置了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社会医学、循证医学等课程体系,着重讲解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防治任务的变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的意义.特别注重向学生灌输大卫生观念,深刻认识政府对人群健康负责的形式和内涵.并讲授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高素质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个体保持健康是自身、家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2强调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

影响健康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四大类: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对于不同的健康问题,各类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使吸烟者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促使吸烟者内在动力去采取行动.只有全面掌握预防保健的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不利影响,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3.3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3.3.1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现代工业给人类生活、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由此产生的健康问题及潜在的危害广泛存在.大量环境有害因素进入人类生活,人们在吃、穿、住、用诸方面接触大量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有害因素,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3.3.2生活方式的改变

主要来自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不良的饮食睡眠习惯、缺乏运动等等.

3.3.3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刺激及工作压力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3.3.4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流动人口的增加.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给城市的生活设施增加了负担,对计划生育工作也带来很大难度.

3.4强调疾病防制的复杂性

疾病的防制既要注重躯体疾病的治疗,更要防范化学、物理、生物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对机体的损害,还要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用多因多果论分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健康促进协调起来.

4教学方式的改革

4.1采用案例讨论和参与式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讨论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采用很多典型的案例,例如2003年SARS的大流行等,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课堂讨论,要求各小组写出案例调查分析及处理方案,进行汇报,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组织学生就预防医学课程的某些热点进行参与式课堂教学,学生查阅大量文献,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在课堂上采取互动参与方式讲授,80%以上的学生反映该形式提升了专业知识的深化理解,锻炼了沟通和表达能力,有助于从事预防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4.2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上教学资源等,制作课件时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新闻、图片或案例等信息辅助教学,让学生利用现代化科技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趣味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延伸,教师把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等放到网络上,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可以拓宽其知识面,开阔视野.还可以开设统计学软件操作的实验课,加强学生统计分析能力.

4.3更新知识和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中紧密跟踪国内外预防医学的研究前沿,实时了解疾病的全球流行动态和研究进展,将预防医学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调查技术的新进展补充到教学中,并与其他学科广泛融合、相互交叉,合理调整和安排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知识、方法融于教学中,传授给学生[5].

4.4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环节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重点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以及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增强认识疾病的敏感性.国内外多数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首先接触病例并做出相应报告的多是一线医务工作者.一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识别和正确及时的应对对发现和控制疫情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和疾病控制中心对传染病暴发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也可以通过模拟流行病学暴发调查的现场教学,以达到使学生学会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学目的.在社会因素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有利于健康,以及如何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等,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与临床实践中,指导病人充分认识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在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课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职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在疾病诊断中增强对职业接触史的关注.

5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重点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社区卫生实践基地的实习和特色课程的实习.开展课外实践教学,如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第二课堂”、“挑战杯”、学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并将其纳入学生课外实践学分,在制度上保证社会调研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中得到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紧密结合,从而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如学生参加襄阳市环境问题的研究,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网上查阅文献、现场实地环境考察、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及调研论文撰写等,综合运用了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等知识,通过对学生的跟踪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显示了社会调研实践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掌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相结合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带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参加社区的调查或义诊活动,了解我国居民健康现状和医药卫生现状,加强责任感,培养环境、群体和预防观念.

6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法规的教学

SARS的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职业中毒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突发,提示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中应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使其掌握疾病预防和控制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以后遇到传染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6].

7素质教育的探索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7

预防医学的重新崛起,将成为21世纪医学的特点。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有病需治疗,而且还要无病促健康。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卫生保健知识的不够普及,社会人群还不善于运用已有的经济条件和科学知识来实行自我保健。在寻求健康和推迟衰老的努力中,人们往往过多依赖于现代医学技术和设施,较少发挥和运用人类自我防卫的天然本能—自我保健。所谓“自我”不仅包括本人,也包括家庭、邻里、亲友、同事和社区。让广大人民学会自我保健,担负起对自身健康的责任,依靠自己的保健知识和行动努力,选择最健康的生活方式,用科学知识来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已经成为医学工作者的新任务。要解决环境卫生、公共卫生、生态紊乱、公害污染、吸烟酗酒、心理紧张、不良卫生行为等,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个人行动。这种新世纪的健康需求是离不开医学科普的。要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尽早让群众掌握和应用,需要一个传播科学技术的形式和渠道,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就是这一传播的理想方式。

医学科学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应把医学科学技术、防病治病的方法、医学保健的措施让人民群众掌握,用在自我保健上,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然而,尽管现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成果和先进医疗设备日新月异,但有病不去医院诊治却不惜重金烧香拜佛、跳大神者有之,迷信活动在一些人心目中还有相当市场,江湖骗子打着偏方、验方的幌子等各种手段还在欺骗愚弄迷信者,有病乱投医乃至危及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医学科普就是要打破这些推行医学科学技术的障碍,造福于人民,其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医务工作者对医学科普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花大力气去宣传医学科学技术知识,引导群众真正了解到先进的医疗卫生保健知识。

医学研究需要科普

医学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的强大程度,不仅表现在医学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水平上,还表现在它是否能够被公众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把医学科学变为人们的常识这样一种境界。因此,有人形象地把刚刚诞生的科学技术成果,比作“仅仅是一粒可以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而只有当它被公众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时候,它才有生长的土壤,才有希望获得丰收。公众的这种理解过程,有赖于各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而几乎所有的宣传方式(广播、电视、报刊、培训和咨询、讲座、讲演等活动),都建立在医学科普创作活动的基础之上。任何医学科研成果、技术成就,开始只被少数人发现和掌握。为了迅速而有效地将医学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效益,使科学家、技术人员开创的新领域广为人知,并将开拓者的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去,从而起到提高人民觉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医学科普创作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再说,积极参加医学科普创作,也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广泛联系群众、密切结合实际的重要途径。科研工作者艰辛攻关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普及推广,用来推动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就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之,则往往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发挥不了应用的作用。医学科普关系到人民健康,在人生道路上随时需要医学卫生知识的指导。医学科普将成为一项巨大的社会活动,它的对象是全体人民,社会化是医学科普的重要特征。医学科普社会化的功能,加快了医学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进入社会经济技术市场的过程。医学科普的社会化,也表现在人民群众越加希望通过医学科学知识来保护集体与个人的健康和安全上面。现代医学的大发展必然伴随着医学科普的大发展。没有医学科学的大普及,也就不可能发生医学科学的新突破。医学科普以推广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医学卫生知识为重点,对增强人民体质,保护劳动力和提高医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医学科学知识水平的重任。

科普促进医学研究

医学科普是一项牵涉面极广的工作,它的对象虽然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但也包括医务人员。有关专家将医学科普划分为群众性科普和高级科普两大战线。所谓高级科普就是针对医务人员而言的,它对于医学科技人员甚至是高级专家的知识更新,帮助他们及时了解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进展,推广医药科技成果、新技术与新方法等,均有重要作用。医学科普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用动态发展的目光观察和看待现今生活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治疗和预防的关系、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的关系、保健食品与营养疗法的关系、肥胖及减肥的关系等。如果医学工作人员本身还没有正确地解决这一系列复杂问题,就谈不到教育群众、启发群众、引导群众的问题。因此医学工作人员应努力钻研新技术与新知识,事实上,科研人员往往会在偶而浏览到某一科普读物后使自己豁然开朗。因为知识本身是一个整体,学科的分割是人为的。作为一个医学研究人员,在完成学业和今后的工作与研究中,必然要涉及到许多学科如心理学、伦理学、生态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等等。同时,医学科普要责无旁贷地向广大医务人员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对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有较广泛的了解。进行医学研究,除了专业知识外,需要有大量的科普知识作补充。输送知识者,自己必须先输入大量知识。在这里,不能不说“高级科普”是一条捷径。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8

1997年6月,WHO第一届医学研究全球论坛提出需要在中低收入国家开展医学资源流向情况的收集、分析和公布,并发现这些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1998年,医学研究全球论坛组织的“资源流向计划”启动,旨在通过建立、收集全球医学研究经费流向情况的资料来改善医学研发活动重点的设置。

我国从1981年开始较为系统地收集科技统计数据,直到2000年才开始通过研究机构的《科技统计年报表》统计研发活动经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研究与发展活动采用以下定义:“为了增加知识的总量所进行的、包含创造性工作的、系统性的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这些知识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设计新的应用”。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对医学研发活动进行分类。按活动类型分类。根据研发活动的类型,OECD将研发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获得有关各种现象的和能够观察到的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不以任何专门或具体的应用和使用为目的,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的工作;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或目标;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本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按学科分类。医学研发活动所包含的学科领域在过去10年已经逐步扩展到卫生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按照OECD的分类,医学科学是科技领域所包含的六个主要领域(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学)之一。医学科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科学。

EUROSTAT将人类健康保护与促进的研究分为10类,即一般研究,医学研究、医院医疗、外科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内科学,职业医学,营养和食品卫生,药物滥用和成瘾性,社会医学,医院组织结构和医疗保健组织,以及其他医学研究。

WHO卫生研发委员会的表述是:“医学研究跨越许多学科,包括医学、生物学、社会和管理科学。”依据相似的框架,WHO卫生研究特别委员会将卫生研发活动分为“生物医学、人口学、医学政策科学”三类。生物医学包括所有战略性的、生物学的、医学的、临床方面的研究,以及生物医学产品的开发;人口学包括流行病学、统计学和行为医学;医学政策学包括卫生政策研究、医学体制研究和医学服务研究。

按研究实施者和受益者分类。OECD把研究实施者分成国家和经济部门两类,经济部门再分为公有、私有、国外三部分;医学研发委员会提出基本的国家医学研究的概念是从实施者、受益者两方面考虑研究情况。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9

一、关于卫生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卫生专业教育,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高等卫生专业教育创办以来,虽然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培养了不少卫生专业人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和旧传统观念的影响,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始终未能明确,盲目性很大。五十年代照抄照搬苏联的卫生专业教育模式,对当时我国卫生人才的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毕业出来的学生,由于社会对卫生工作的轻视和歧视、专业思想的不巩固或分配专业不对口等种种原因,毕业后改行的比例不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人公开向学生宣传“卫生专业毕业生与卫生局局长平起平坐”的论点,有人提出以减少卫生专业的临床教学内容等办法来巩固专业思想,这些论点与做法,事实上脱离了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实际,违反了卫生专业教育的客观规律,结果适得其反,历届入学的学生即使到了专业学习阶段,对其培养目标也仍不明了,甚至连任教的老师也说不清卫生专业培养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粉碎“”之后,中央卫生部于1977年颁布了高等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又红又专,身体健康的卫生医师”,这一培养目标,现在看来,原则是正确的,但很不具体,对“专”的理解可以各不相同。由于长期以来高等卫生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因此,在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出现了与中国经济建设、人民健康事业不相适应的种种矛盾和弊端。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卫生专业的课程设置沿袭苏联做法,课目达36门之多,总学时数为4000余学时,居医学院校各专业之冠。医学基础学科及临床各科学完后还来不及消化吸收,卫生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接踵而来,“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依然存在。医学基础课得不到巩固,卫生专业课学得不深不透。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卫生防疫部门对高级卫生技术入员的客观要求,“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仍是高级卫生专业人才苦恼所在。

其次。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比较,预防医学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顶防医学是一门群体医学,研究健康与疾病的群体现象,探索影响健康与疾病分布的囚素,制定洽拼旅并考核其效果。近年来有人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业已成熟的客观必然〔3〕。现行高等卫生专业教育,虽然较医学专业教育来说,适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课释设置,教学内容要比医学专业为多,但仍未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制约,诸如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社会学、人口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尚未开设。现行卫生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难以切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发展模式。

此外,现行卫生专业课程粗分为普通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四个阶段进行教学。卫生专业课和专业实习,往往集中于最后一学年内。时间短促而又集中,显然存在“头重脚轻”之弊病。不利于专业基本理论的学深学透,专业基本技能的严格训练以及独立分析向题解决向题能力的培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居民的卫生条件较差,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极不平衡。我国高等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根据这样一个国情出发,是否明确具体地提出培养“又红又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身体健康的卫生医师”更为确切?这种提法既能体现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人才为总原则,又强调了卫生专业学科的特殊性,社会性、科学性以及实践性。

二、关千卫生专业教育分工与课程设

围绕高等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我国卫生专业医师的培养途径,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多快好省地输送合格人才,也是我们所要讨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顾杏元副教授,龚幼龙同志等在评述国外卫生专业教育体制后,建议我国在医学院卫生系基础上建立卫生学院(或预防医学学院)和进修学院,以培养卫生专科医师连志浩竹门志建议将现行医学院卫生系改为卫生本科进修系和卫生专科进修索,作为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卫生专业进修教育,以此培养卫生医师和卫生专科医师。叶恭绍教授主张医学院卫生系尽最大力量、培养更多的卫生医师。这些意见的提出,有着各自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对于博采众长,办好我国高等卫生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北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相继创设独立干医学院的公共卫生学院,招收医学院毕业生进行卫生专业的进修教育或者专门化培养。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方式的优点在于:人学学生的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工作实践,基础扎实,进校后通过卫生各学科的专门化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都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毕业后某一方面的工作能力较强。这种大学毕业后再教节;的缺点是培养期长,所需费用大。近年来,国外对干这种独立于医学院的公共卫生学院是否恰当持有不同看法。七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南斯拉夫、加拿大、菲律宾等)的大学或医学院也有逐渐设置4一6年制卫生系的趋向。我国医学院现行卫生专业医师的培养办法是在医学院内与医疗系平行设立卫生系,进行医学早期专业定向培养,这种培养方式显然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所需费用也节省得多,有利于早出、多出人才。但是由于学习时间的限制,结果是“医学系头上加顶帽”,面面俱到,样样都学,没有体现卫生专业特色。这样做似乎是在培养卫生专业的“通才”,而事实上既削弱了卫生专业所需的普通基础、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无法将卫生专业学深学透,失去了专业定向培养的实际意义,毕业后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再学习,才能逐步胜任本职工作。千我国卫生事业、医学教育的现状,我们主张采取多种形式共存,按照我国卫生防疫事业需要的知识给构培养高级卫生医师。对于一些普通茫础、医学基础、卫生专业基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条件具有一定规模的医学院校,建议重点进行普通卫生专业毕业后再教育,学生来源为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卫生系毕业1一2年左右的卫生医师,经过严格的统一考试后,人学进行2年左右的专业化培养,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重建和新建的卫生系、预防医学研究机构、省市地卫生防疫部门输送高级卫生人才。

“”后陆续重建或新建卫生系,反映了社会对卫生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从我们江苏卫生专业人才的初步调查来看:卫生专业人才与人口的比例为1:13万,按照目前培养数量,到2000年“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恐怕难以实现。象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新增17个卫生系并不算多。但从条件来看。起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卫生系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条件很差,高等卫生专业入才的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因而,我们建议:中央高教部、卫生部应对重建、新建的卫生系进行详细探人的调查摸底,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积极稳步地院系调整。凡具备一定条件的系,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当给予大力支持扶植,凡条件很差的卫生系,可调整下马,实行邻近合并,合并后的卫生系应当面向相应省、地招生,实行定向分配。这种调整,有利于保证高级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有利于集中优势,早出、多出、出好人才,符合当前中国国情。

此外,在明确各自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的基础七,有计划按比例地大力发展卫生专业人才的中等教育(包括防疫医士、卫生检验士、营养士、妇幼保健医士、食品卫生医士、工业卫生医士、资料统计技医士等等)可以多快好省地解决现实向题,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下作。高等卫生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问月是培养日标的具休体现。课程设置涉及因素很多,诸如学习年限、入学前文化水平、毕业后工作等等。由于现代科学包括医学的迅速发展,学科的分工一方面表现为越来越细,一方面表现为互相渗透越来越多,导致知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量呈爆炸性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有人主张延长学制年限、增加课程设置来加以解决。卫生专业也不例外,根据我国30多年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我们认为:卫生专业的学制应以五年为宜。同一专业学习年限应当一致,但可以根据各地卫生防疫事业的客观实际体现不同特色的课程结构,重点放在学生智力培养而不是课程设置的育目增加。这样可使学生毕业时,知识和能力结构有不同侧重,做到“胸中有数,各具所长”,以适合社会劳动的分工。改变“大学办社会”的状况,适应现代预防医学迅猛发展的形势。因此,在培养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各医学院卫生系应根据所在地区卫生防疫机构的学科分工和需要,扬长避短,培养相应的卫牛专业人才。从江苏卫生防疫事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江苏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健康事业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县以土卫生防疫站逐渐由卫生科、防疫科分化成为学校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防疫、地方病等不同工作性质、不同门类的工作科室,设备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更新,多学科相互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形成比较健全、适应性较强的卫生防疫网,预计这种形式若干年内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基千这一点,我们主张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所侧重,在现有设备条件下,重建或新建卫生系的医学院校,每届招收60一70书学生。根据本人志耳,分设两个专业(一是以流行病学为主的防疫专业,二是以劳动卫生学为主的卫生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学时数可根据专业特点作相应变动(见表一)。卫生专业教育的如此分工和课程设置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培养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适应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需要。2.有利于高级卫生专业人刁‘在知识结构上更切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启发主动学习精神。毕业分配方向明确,专业对口,思想巩固。4•有利于培养具万博而深的知识的卫生专业人才,促进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学科的发展和工作质量的提高。5。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卫生专业的教学质量,突出卫生专业教育的特殊性、社会性、科学性以及实践性。从长远的观点出发,无论是独立于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学院,还是隶属于医学院校的卫生系,更确切地说,整个高等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都应逐步成为综合性大学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高等医学教育才能随着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加快其发展步伐。

预防医学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肺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肺炎发生后,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影响,2020年2月28日,WHO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全球风险级别调至“很高”[1]。肺炎疫情为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反思和契机,加快了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改革,构建支撑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也成为当前公共卫生教育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依托浙江大学等高校公共卫生教育实践,从肺炎流行看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存在的问题,重新定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战略,提出国家应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综合设计,补好短板漏洞弱项,重新定位公共卫生教育办学方向、办学重点、办学模式,围绕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急性、实用性公共卫生管理人才,解决该领域方向性、系统性、基础性问题,为健全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1国内外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1.1国外公共卫生教育的优势。根据软科于2019年6月26日的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GlobalRank-ingofAcademicSubjects)。在公共卫生学科中,共有500所高校上榜,排名全球前10的高校依次为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卡罗林斯卡学院、多伦多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很高”[2-3],如表1。在美国,公共卫生实际上是每个总统候选人强调的三大问题之一(除了经济和国际关系)。由于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拥有全球公认的、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堪称世界公共卫生教育的中心。学院设有基础学科系,以野外工作和研究生培养为重点,将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各个领域,使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科学研究跟上科学技术的前沿。大多数高校都有独立的公共卫生学院或公共卫生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们的研究和开发相对成熟。在科学研究中,强调与基础学科的密切联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科交叉明显,注意公共卫生教育模式的多样化。非常重视公共卫生继续教育,大多数公共卫生学院每年都会开设许多新知识和新技术课程,使美国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者有充分的机会更新知识。研究国外的公共卫生教育经验,可以借鉴:注重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继续教育,注重实战办学、实验教学、导师带学,扩大研究生、博士招生规模,使公共卫生学生始终紧跟时代前沿,充实最新专业知识,掌握行业动态。1.2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现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用占世界卫生投资的1%的资源,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健康问题。然而,在我国3000多所高等教育院校中,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学院的高校只有93所。根据软科于2019年6月26日的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GlobalRankingofAcademicSub-jects),公共卫生教育中国内地共有21所高校上榜,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进入全球百强。全国每年招生本科生12700人左右,硕士生2500人左右,博士生400人左右。由于人才短缺,培养的学生尚停留在“有没有”的问题上,不能满足服务全国、省、市、县区、乡镇、村居六级公共卫生体系的要求。对于培养的公共卫生人才质量“好不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严峻的公共卫生形势相比,尚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些公共卫生学院往往把重点放在预防上,而不是应急上。应急公共卫生管理涉及的文、理、医、工、经一体化,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等交叉学科,十分薄弱。作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哨兵”和主力军,公共卫生教育理应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迅速补短补差。

2中国公共卫生教育的不足

2.1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战略认识不够。从我国公共卫生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我国在非典事件后逐步强化了公共卫生事业,主要是机构和硬件有所加强,但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教育的认识不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直在边缘化状态。由于没有放在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织密织牢公共卫生第一道防线的高度来看待,导致缺少公共卫生教育顶层设计,“一案三制”流于形式,重“医”轻“防”依然存在。近年来,各地发生的不同规模的传染病、这次NCP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公共卫生教育的不足。2.2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整体不高。从入口看,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入口高考录取线远远低于临床医学专业,生源入口基础较弱,在读的也大多“实际”的考虑转专业。现有公共卫生教育实践性师资缺乏,教学专业能力不足,待遇偏低,晋升渠道不畅。据统计,78.83%的公卫院校教师[4]仅具有公共卫生学科背景,期望这些专业单一背景的师资,培养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服务生命全过程的卫生保健服务,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实用型、应急性公共卫生人才,效果可想而知。2.3培养目标不明晰。93所公共卫生院校(系)的育人目标相对模糊,未能适应医学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应急学、管理学、行为学等复合型专业知识[5]。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虽然也和临床医学一样跨越了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但远远没有临床医学培养模式成熟顺畅,缺乏系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2.4课程体系不科学。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教育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法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应急学、人文科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内容,缺少“医”“防”结合的内容,实习环节薄弱,实战经验匮乏。2.5结构不合理。据统计,2016年中国公共卫生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约1.27万人、2500人、400人,研究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明显短缺。对世界前沿的公共卫生研究动态,也缺少跟进研究力量。2.6人才培养体制不顺畅。培养体系有短板,未能纳入临床医生规范化培训体制。此外,公共卫生院校、专业、职业的准入没有科学的标准,人才培养和学位对接不完善。作为一个全局问题,公共卫生教育没有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舆论引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卫生机构和社会组织配合的良性发展机制,仅靠几个部门难以推动其正常发展。

3建立大健康公共卫生教育的建议

3.1把公共卫生教育纳入国家应急战略体系。湖北省5名外行的卫健委主任被火线解职[6],从一个点上说明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公共卫生管理人才不足问题。明确各级政府主办公共卫生教育主体责任,围绕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一目标,各级政府要把公共卫生教育纳入“十四五”规划,从培养目标、体系、保障等角度重新进行规划设计,整合资源,在各省至少建立一所公共卫生大学,配套附属公共卫生医院,培养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系统防疫、应急响应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3.2建立高标准的公共卫生院校准入、专业准入、职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准入制度。建立一流的公共卫生学院,必须具备科研院所,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有一流的科研能力,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整套的招生培养计划,有足够的教学硬件设施。教育部应鼓励双一流大学开设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而不仅仅是医学院开设这个专业。通过严格标准、严格质量、严格考核,淘汰一些层次太低的公共卫生学院,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公共卫生学院。建立公共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实践技能、科研能力、监测能力、应急能力的考评和大数据抽样调查,第三方评估,提升专业教育质量,确保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公共卫生人才的专业标准和规范。开展公共卫生医生规范化培训,明确进入公共卫生机构须持公共卫生医生证或MPH证。国家公共卫生机构招收博士生和优秀硕士生,省、市招收MPH和硕士研究生,县、镇、社区公共卫生机构招收本科生。汲取这一次疫情中湖北换下五个卫健委主任教训,建议各级卫健委机关进入人员,明确应有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知识背景。3.3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理念其理念可以概括为:①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全球健康视野,客观分析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全球因素和决定健康的因素;②培养学生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应急意识,包括应急准备报告、预警、应急处置和效果评价等;③培养学生“公共卫生全球协调发展”的健康观,“自然-社会-心理-生态-健康”综合全球多协调健康理念[7]。3.4构建基础理论扎实、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公共卫生课程体系。针对2003年的SARS和2020年的NCP中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借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全球卫生学”探索,在保留传统优势课程的基础上,统筹公共卫生教育教材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教育内容课程体系,及时将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的最新成果融入教材,注重提升公共卫生教育教材的时代性,增加临床医学生、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教育模块。拓展教学内容,邀请资深教授开设选修课,注重应急技能培养,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教学内容。鼓励在国外大学设立公卫学院,也可以邀请国外大学来华设立公卫学院,可以采取发双学位的办法,鼓励学生海外交流、实习。3.5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公共卫生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多学科、综合型教师队伍。注意选拔一批非公共卫生背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注重临床从医学队伍中发掘人才,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教师综合素质。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具有管理学、应急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等专业背景的专职骨干教师和科研院所兼职教师,规范教师考核流程和奖励机制。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注意从国内外公共卫生一线选聘一些有公共卫生应急技能和经验的人士充实预防医学实践教学队伍,注重从国内外公共卫生一线选聘有公共卫生应急技能和经验的人士充实教学队伍,注重从有一线抗击SARS和NCP经历的教授中和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机构选拔研究生导师,全面加强高校公共卫生应急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公共卫生教育骨干教师赴国外调研,拓宽国际视野。3.6构建以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本科教育,推行MD+MPH教育,建立“四证合一”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优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技术型+研究型人才。扩大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鼓励跨专业的学生读公卫硕士博士。加强终身继续教育。根据这次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制定全面、系统、长期的培训计划,进行流行病学培训、重大疫情培训、应急演练,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一线人员应急响应、监测预警、驾驭公共卫生事件能力。3.7创新中国特色公共卫生教育模式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构建“五全”模式,开设与预防医学相关联的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人文课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掌握公卫知识的预防医学人才。这次NCP疫情中,浙江大学等高校医学生纷纷主动请缨,主动到一线从事监测等志愿服务,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仁心仁术,体现了人文教育的成果。理论教育与实习基地培训相融合。重新整合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实践基地的效果,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知识讲座,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探索启发式、现场式教学,以最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专业学习与应急演练相融合。围绕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公卫人才应急培训方案。邀请参加过国内外救援的专家讲授应急体会,使公共卫生人才更好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而吸取应急响应的经验教训,提升监测预警、跟踪监测及处置信息能力。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相融合。通过与国外院校各个层面的交流,促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应急服务、行政管理、全球健康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提升师生格局和视野,掌握公共卫生学科国际最前沿成就。3.8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立政府-行业-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多层级的教育质量监督与教学评估体系。通过对教学评估、课程管理、科研水平、沟通实践和行政管理等25项指标和社会效能大数据分析,定期对各级政府的公共卫生教育管理水平质量进行考核评估。通过组织国内外专家对同一指标进行比对、评估,找准差距和优劣,促进专业办学质量,提升办学质量。3.9政策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要把公共卫生教育纳入国务院和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从政策、法律、预算、宣传等方面对公共卫生教育进行投入和引导,把实施公共卫生教育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完善公共卫生教育建设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重视省级疾控中心等机构和公卫院校医学教育协调发展,可以考虑省级疾控中心直接归属高校。建立公共卫生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促进公共卫生教育的政策法规,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教育普及法》的研究制定工作,在国家和地方的决策体系和有关公共卫生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落实有关鼓励公共卫生教育发展的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公共卫生教育行动长远发展规划,体现公共卫生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为提高公共卫生教育提供政策保障。积极拓展公共卫生教育新格局。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部门要牵头抓好公共卫生教育建设,强化公务员招考对学生学习公共卫生教育的指挥棒作用,推动非预防类大学生必修公共卫生课程。积极推动设立国家公共卫生日活动。推动建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公共卫生教育机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推动公共卫生教育建设,带头联系公共卫生教育教师,履行好公共卫生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为学生重点讲授“健康中国行动”“应急公共卫生管理”课。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将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为“非常高”[N].光明日报,2020-2-29.

[2]汪玲,吴海鸣,包一敏,等.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7,5(3):76-78.

[3]李国红,邹珍,张琳,等.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及公共卫生教育发展[J].卫生软科学,2017(10):45-47,53.

[4]段志光,王彤,李晓松,等.大健康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政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3):61-68.

[5]万成松.对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1035-1037.

[6]湖北换下第五个卫健委主任[N].新京报,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