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收获十篇

时间:2023-10-15 09:38:45

公益活动收获

公益活动收获篇1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

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 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 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 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 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 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 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 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 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除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基于各种战略考虑所进行的对外长期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也应该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进行的短期投资活动和相关的筹资行为。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损益是否来源于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作为判断该收益是否 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唯一标准。

(三)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除了应该考虑该项损益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外 ,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该项损益的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的大小。

1.判断某项损益的性质,应主要分析产生该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否为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是否为公司发生的特殊业务。从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看,特殊性的事项或业务具有高度的反常性,而且与企业正常典型的活动明显地不相关或仅仅偶然相关。如果产生某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公司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则该项损益就不能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来处理。比如,公司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每隔几年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理,因而不是公司的特殊业务,所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就是公司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费用,由此而产 生的损益也就应该是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又比如,上市公司由于向关联企业借用资金而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如果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则此项资金借入业务就不是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业务,而是一项特殊的业务,因此多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就应该是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

2.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还应该考虑损益金额的大小。根据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对于一些金额较小的非经常性损益即使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也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分析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明显可归于非经常性项目、但金额较小的损益,为了简化起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处理。但是,如果这些损益对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将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时,仍然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就不恰当了。比如,某上市公司向关联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收益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高了50万元,扣除所 得税的影响后仅占当期净利润的0.1%,如果公司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刚好超过6%,但扣除该项收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则低于6%。在此情况下,如果不扣除多收的50万元,会使公司达到了发行新股的最低条件,扣除后该公司就失去了发行新股的资格。所以,应将多收的资金占用费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3.除了考虑损益的性质和金额外,还必须考虑其发生的频率。产生非经常性损益的事项或业务应该是公司发生的偶发性事项或业务,也就是公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能合理预计是否会发生的业务。正是因为这些事项或业务发生的偶然性,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就应该归属于公司 的非经常性损益。比如,公司于本年度获得了当地政府给予的一次性财政补助300万元,使公司避免了出现亏损的不利局面,但公司对于以后年度能否继续获得此类补助则无法进行合理的预计。因此,本年获得的300万元一次性财政补助就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二、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的项目

在《问答》中,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分别按照“应该包括”和“可能包括”进行了解释。非经常性损益应该包括的项目有:(1)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导致的损益;(2)处理下属部门、被投资单位股权损益;(3)资产置换损益;(4)政策有效期短于3年,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以及其他政府补贴;(5)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 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公司在编报招 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应将上述项目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非经常性损益可能包括的项目有:(1)流动资产盘盈、盘亏损益;(2)支付或收取的资金占用费;(3)委托投资收益;(4)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公司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上述项目的实质,准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公司若将上述项目不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应该充分说明其原因以及涉及的金额。《问答》并没有列举全部的项目,但强调公司在具体判断时应该根据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合理地进行。 以下拟对非经常性损益可能涉及的项目做一简要分析。

(一)商品经营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1.商品经营活动中显失公允的关联购销交易产生的损益。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只要基于公平合理的基础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是商品生产经营中的正常现象。但很多公司基于利润指标的考虑,在关联交易中往往采用不合理作价的方式为公司增加利润。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在计算财务指标时应 该 将由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水分予以扣除。但是,在扣除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产生的损益时,应该按照关联交易的具体类型分别确定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属于公司持续经营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发生的业务产生的损益在计算非经常性 损益时,只应该扣除关联交易作价与公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差额损益,如商品经营活动中包括的关联采购、关联销售、土地的租赁、各种辅助性劳务的提供等交易类型。

 

2.资产的处置或置换损益以及债务重组损失。公司为生产经营所购置的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公司进行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为生产型公司购置资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通过对这些资产的出售或置换以获取利润,处置或 置换此类资产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频率也是很低的;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发生的损失也是经营活动中偶然发生的损益。因此,对于企业由于处置或置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损益以及债务重组的损失,应该剔除在经常性损益之外,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3.有关资产的盘盈或盘亏。资产盘盈或盘亏应该是属于公司偶然发生的业务,由此产生的损益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4.资产减值准备。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公司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项,因此公司不应该将计提的各 种资产减值准备对损益的影响看作非经常性损益。

5.补贴收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返还。对于公司获取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种税收优惠及税收返还、财政补助等其他各种补贴收入是否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地判断:(1)根据获得补贴收入或享受税收优惠、返还的期限,判断公司能否在未来较长的期限内获取这些收益。如果公司能够在较长的期限内(比如在连续3年或3年以上的期限内)连续地获取这些收益,则可以认为这些收益的取得构成了公司经常性损益的组成内容。(2)根据相关收益取得的法律文件是否存在、是否符合现行规定。如果没有审批文件,或属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越权审批,则由此产生的收益即使能够在很长的时期内可以获得,也不能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比如,某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每年均有大量的进出口业务, 则公司每年收到的税务部门的出口退税虽然在会计处理时作为补贴收入,也应该作为经常性 损益项目进行处理。

(二)投资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公司发生的投资活动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两种基本类型,由此获取的投资收益包括:股权投资收益、债权投资收益以及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于上述三部分收益能否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应该根据其形成的具体来源进行分析:

1、公司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进行各种长期投资,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短期内转让以获取价差收益。因此,通过对外的长期股权、债权投资在持有投资期间所获取的正常投资收益,应该作为经常性损益。但是,公司转让持有的长期投资属于特殊业务,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应该全部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否则无法合理地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

2、公司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发生的股权投资差额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计入投资收益,如果公司能够合理地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会转让该项股权,且摊销期限不短于3年,则可将此项发生频率较高的损益归属于公司的经常性损益。

3、公司进行的各种短期投资(包括委托投资)其目的主要在于获取短期内的差价收益。由于在经营活动中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时间差,从而可能导致部分资金闲置。因此,如果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而不是借入的资金直接进行而非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短期投资,则可以将此类投资产生的收益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处理。

4、如果公司发生向其他企业拆出资金或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也应该作为企业的投资活动。如果此类活动产生的收益高于或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则应该将实际获取的收益与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结果之间的差额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三)筹资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1.如果公司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可能获得财政贴息的优惠政策,则可以将获得的财政贴 息收益冲减工程成本或当期财务费用。但是,由于财政贴息的时间一般为一年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三年,因此,应该将获得的财政贴息收益进入当期损益的部分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2.如果公司在向关联企业及其他企业拆入资金时,支付的资金占用费高于或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应该将实际支付的资金占用费与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得出的结果之间的差额作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处理。

3.对于外币业务发生较多的公司,由于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汇兑差额应该作为经常性损益项目处理。

(四)其他项目

1.营业外收支项目中,公司发生的诸如捐赠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收入或支出、非常损失等营业外收支项目(不含上面已经提及的项目),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频率不大,属于 偶然发生的事项,因此均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但公司支付的学校经费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认为是公司需经常发生的事项,因此应该作为经常性损益项目处理。

2.追溯调整的影响数。由于公司会计政策在制订以后一般情况下应该保持相对稳定,所以会计政策变更不是经常 发生的事项,由于变更会计政策对以前年度进行追溯调整而引起的以前年度损益的变化,应该作为当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3.公司由于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而实际收到的所得税返还,按照现行会计处理的方法应该在 收到时冲减所得税费用,而不是计入补贴收入,严格说也是公司的一项非经常性损益。但是 ,公司在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时,应该先以利润表反映的利润总额为基础,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后再结合纳税调整因素计算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扣除按照法定税率计算的所得税后即可得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因此,从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计算方法看,由于所得税返还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在计算非经 常性损益项目时无需考虑所得税返还的影响。

三、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

根据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的现行规定,公司在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信息披露时,应该在 利润表下面以补充资料的形式,同时在披露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财务指标时,应该在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基础上,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披露以上两个指标。《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公司披露的是有关非经常性项目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但是我 们认为这种披露方式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分析,不能直观地向报表使用者反映非 经常性损益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公司在反映此项目时,可以参考下列信 息披露的方式:

公益活动收获篇2

关键词:财富创造;财富分配;市场性生产要素;公共性生产要素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2-0046-04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针对实物财富或者货币财富进行的分配过程是自然经济规律的客观作用。根据克拉克的思想,劳动、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得到各自贡献的部分,是初次分配过程中经济效率与实现公平的体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主流的分配思想并未考虑公共要素对于财富创造的作用,相应的,也就没有将公共要素的分配计入其中。

一、当前分配问题的研究思路及现状述评

(一)当前分配理论的研究思路

主流经济学对于分配问题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总体而言,收入分配指的是对收入进行的分配,即收入是分配这一活动的标的物。当前关于分配问题的研究主要遵循以下思路,即在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创造出收入以后,就进入了对收入进行分配的过程,以总收入为基础,将分配分为三个层次,即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其中,初次分配以市场为主导,主要注重发挥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即效率问题;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主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解决公平性的问题。这一思路蕴含的基本前提是,三次分配的标的物即总收入,都是由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要素创造的。

图1主流经济学的分配逻辑

(二)研究现状述评

当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是,对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分配格局问题、多层次的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分配均等化等方面的关注较多,再分配领域的研究则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为主,这与社会转型的特殊背景有很大相关性。众多研究资料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整体上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扩大公平与效率的分歧。现有研究资料显示,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研究者对于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都在矛盾中进行,也难以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既符合福利最大化又满足效率最大化的平衡点。初次分配对于效率的客观要求是财富增加的重要动力,而再分配对于公平的价值取向是财富增加的重要条件。“做大蛋糕”与“切蛋糕”孰轻孰重始终是一个待解的难题。第二,缩小分配的标的物范围。当前的分类方式中,初次分配的标的物主要是物质性财富,可以直接用货币进行衡量。再分配的标的物实质上也是物质性财富,只不过是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税收等手段实现。除此之外,还存在多项非物质性财富,对于财富的再创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无法进行货币化衡量,这些并未包含在其中。第三,拉大了不同分配层次的界限。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之间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界限并不清晰。

基于此,本文认为,全面分析分配问题,合理把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均衡,首先需要重新思考总收入的创造过程,除了公认的生产要素以外,还存在哪些有助于增加总收入的要素?如果这些要素参与了收入的生产过程,那么是否又参与了分配过程? 首先需要确定的一点是,影响收入创造的要素,必定影响收入的分配。

二、重构分配逻辑

传统对分配问题的研究主要以消费型(货币型)收入为主,而这类收入又是由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创造的。如果将收入的范围扩大,将公共要素纳入收入的生产函数中,则显然会产生不同的分配逻辑。

(一)关于分配的标的物

1.收入。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一般指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即传统经济学中分配的标的物。对于国家来说,采用的是国民收入的概念,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对于个体来讲,收入指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会福利等所收取得来的收入。该指标是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情况好坏的一个有效指标。在此基础上,传统经济学一般认为收入分配指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在一个社会内部的不同集团之间、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割或占有,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或社会经济体制条件下,根据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分配原则和收入分配机制实行的经济运行过程,是社会经济活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收益。收益是一个比收入范围更广的流量概念,是广义的收入。亚当・斯密将“收益”界定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即收益是财富的增加;欧文・费雪在《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对收益进行了分类,即精神受益、实际收益、货币收益。当前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实际收益,即物质财富的增加;林德赫尔将收益解释为资本在不同时期的增值,视收益为利息;希克斯则认为收益是在期末、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程度的前提下,一个人可以在该时期消费的最大金额。从汉语语义学上来讲,“益”指好处或利益,与“害”相对。“收益”即得到的好处。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收益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尤其在公共经济活动层面。

3.财富。财富是一个存量概念,是本文所分析的分配的标的物。在许多国家,财富包括对基础服务的享受,如医疗卫生,以及对农作物和家畜的拥有权。财富的定义有很多: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诸如马、羊、土地等有实际用处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指出真正的财富由使用价值构成;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由货币或金银构成;亚当・斯密将财富既理解为价值即社会财富,又理解为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李嘉图则认为在财富中还含有不是由人力取得的一些物品;马克思将财富理解为社会财富,并将社会财富归结为劳动产品;《辞海》对财富的定义是“具有价值的东西”;《现代经济词典》对财富的定义是“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作是财富。它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当这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商品或货币时,它们被认为是财富。财富可以分成两种主要类型:有形财富,指资本或非人力财富;无形财富,即人力资本”。

综合各个不同的概念,可以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收入是收益的一个类别;不同类型的收益总和即是财富。

(二)财富分配前提:财富创造

以财富为分配的标的物,是重构分配逻辑的前提。以此为基础,首先分析财富的创造过程,即财富是由哪些因素生产出来的(流程1),再分析财富的分配过程(流程2)。

图2财富分配逻辑图

1.财富:生产、分配与再生产。第一,财富的创造过程。在流程1中,市场性生产要素和公共性生产要素共同参与了财富的创造。一般来说,资本、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是生产财富的主要要素,同时,安全、机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政策与制度、合作等也对财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前者可以概括为能够通过市场交易的市场性生产要素,后者可以概括为公共性生产要素。第二,财富的分配过程。一般来说,凡是影响财富来源的因素,都会影响财富分配。在流程2中,基于公共性生产要素和市场性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过程划分为市场分配和公共分配就成为合理的逻辑。个体通过市场分配的方式获得相应的收益,个体通过公共分配的方式索取相应的权益。第三,财富的再创造过程。在流程3中,不管何种形式的财富分配,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新的分配结果来促进财富的进一步生产,即财富的再创造过程。而市场分配与公共分配的结果影响着财富的再创造。

2.公共性生产要素与市场性生产要素。财富是生产要素创造的结果,财富总量的增加是公共性生产要素和市场性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性生产要素丰富而公共性生产要素稀缺,财富总量难以达到最大化;市场性要素稀缺而公共性生产要素丰富,同样不是最优的组合。只有二者以合适的比例组合的时候,才能形成公平的、富有效率的社会。

首先,市场性生产要素。市场性生产要素是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生产要素。主流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财富是由一系列能够直接生产产品(有形)或服务(无形)的要素在经过合理的组合后创造的,这些要素包括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知识、管理等,可将其统称为资源。资源的所有者在拥有明确产权的前提下,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以获取收益,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价格体系得以形成。在此基础上,市场分配的目标是保证个体获得参与市场活动的报酬,以投入获得产出为基本原则,以竞争为基础,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照对财富的贡献度各自获得相应的份额,是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利益的分配。

其次,公共性生产要素。除市场性生产要素以外,还存在另一类要素,同样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却被忽略或者说未被纳入生产要素理论中(对于分配的重要性已经有很多论述。但是还没有从生产或者财富创造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这一类要素由公共分配产生,不能通过在市场上进行有价交换以获取私人收益,但是对于个体来说,是有着明确的归属权,与产权意义有所差异的是,此归属权是建立在个体基于公民身份获取的法律权利基础上的。“公共”意味着非排他,即集体成员在相应的范围内共享收益。从国家层面来讲,即是社会公众普遍享有的收益。具体来说,公共性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公共资源,是维系经济秩序和社会制度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公共政策、社会制度等,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性生产要素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不同,公共性生产要素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个体进行分配,进而构成个体用以创造收入的财富。从分配结果来看,在市场挣得的收入是一种报酬,但不是唯一的报酬。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而言,能否获得创造财富的机会同样是重要的,公共性生产要素则提供了这一机会,这也正是公共分配的重要意义所在。

三、财富分配:个体收益、共同收益、公共收益

财富的生产过程是各类生产要素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过程,其集中的指向是财富的创造;而财富的分配过程则是财富由集中走向分散的过程,分散的指向是不同类型的收益,以促进形成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并最终被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到财富的再创造过程中。在分配(分散)过程中,经由市场性生产要素和公共性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财富,按照各自的贡献转化为具体的收益,即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益是公共分配和收入分配的共同作用。因此,分配的核心正是收益的具体分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收益既是任何层次分配的起点,也是分配的终点。

基于财富的丰富内涵,以及两种类型生产要素可能产生的财富类型,可以将国民财富分为个体财富、共同财富和公共财富,对财富总量进行的分配进而形成收益,即个体收益、共同收益、公共收益(这一分类的基础是个体的三重身份,即独立人、组织人、社会人,即个体以独立人身份获得个体劳动收益、以组织人身份获得组织收益、以社会人身份获取公共收益),每个类别的收益都是市场分配与公共分配的共同作用,也是由市场性生产要素和公共性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一)个体直接收益

国家或者社会的财富在经过一系列的分配过程之后,一部分转化为个体的直接收益。个体直接收益是指作为独立人的个体所获取的劳动收益,是一种独占性收入,以个体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度为衡量依据所获得的收益,是个体凭借自身具备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能力所实现的货币净流入,是可以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收入。如扣除各种税费的工资(纯收入)。

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为个体以贡献度为基础获得劳动收益提供了基础。个体贡献度的衡量依据主要是其拥有的市场性生产要素。个体的劳动技能、时间投入、知识水平等都是财富产生的基础,基于投入获得相应的报酬是基本的经济准则。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之间所拥有的市场性生产要素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贡献度,进而成为差异化的个体收益的产生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应该优先解决的是,如何保障个体获得应得的直接收益而避免出现应得未得的问题。这既关乎经济效率的实现,也影响财富的再创造。市场分配的有效程度对于个体直接收益的获得有着关键的影响。

(二)共同收益

个体作为组织人获取的共同收益,即个体凭借自身具备的组织成员身份而获得的收益,是一种分享性收益,是与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的收益。共同收益是以个体对组织财富的参与度为衡量依据所获得的收益。组织人共同收益的获得,是其分享组织发展成果的表现。如各类组织的年终奖设置。

个体以参与度作为获取共同收益的依据,是建立在合作收益的基础上的。组织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合作方式,对组织财富的创造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个体以组织人而不是独立人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核心在于预期通过组织作为载体,与组织内成员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以实现组织创造的总财富大于单独个体创造的财富之和的目标。假设存在互补个体A与B,个体A能够独自创造Ta的财富,B能够独自创造Tb的财富,而A和B以组合的形式开展经济业务能够创造Tc的财富,Tc>Ta+Tb。其中Tc-(Ta+Tb)即为应该重新分配给A和B的共同收益。对于共同收益的分配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即如何保障组织人获得合理而不是过高或过低的共同收益,换言之,组织人以各自承担的合作成本作为分享共同收益的基础,此合作成本即为参与度。

(三)公共收益

第三层次是个体和组织作为社会人获取的公共收益,是一种共享性收益。公共收益是以个体和组织(生产要素所有者)对社会财富的关注度为衡量依据所获得的收益。如退休人员对发展成果的共享,其以定期提高的养老金为内容,并不对制度内的个体进行区分。

对公共收益的分析首先要明确社会人获取公共收益的基础。社会人在财富创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公共需求是对公共收益进行分配的根源,每个个体都通过对社会事务的关注来表达自身的公共需求,并进一步以持续关注的方式对具体的分配情况进行监督。首先,无论是独立人还是组织人,都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产权的保护、法律的制约下开展财富的生产。此为基础一;其次,从独立人的社会属性来看,要想避免贫困者日益贫困、富裕者愈加富裕的马太效应,应该保证每个独立人拥有创造财富的机会,在机会与能力的共同作用下,独立人之间的差异化所得是公平的,也是有效率的。其中以公民身份获取自公共教育的知识、获取自公共卫生的健康、获取自公共法规的机会与权利、获取自公共政策的信息等,都为独立人提供了创造财富的机会。此为基础二;最后,从组织人的社会属性来看,公平的交易秩序、自然的市场体系、一致的制度规则等是每个组织人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能否通过公共收益的分配实现以上各类公共需求的有效满足,是判断当前以及预期财富总量的依据。此为基础三。

四、现实解释:以养老保障体系为例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以世界银行提出的五支柱模式为基础,目前主要包括三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而关于世界银行主张建立的“零支柱”和“第四支柱”,尽管我国并没有予以明确,但是实际上还是有相应的体系实现这两个功能的,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差别在于,世界银行主张国家责任的均等体现,每个国家公民均可享有,而低保存在诸多限制条件。关于第四支柱,基本上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家庭养老是一致的。

针对现状,以本文提出的财富新论为基础,有助于找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路径。在构成图中(见图3),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产生的收益可以按照个体收益、共同收益、公共收益的类别进行划分:

图3养老收益分配构成图

(一)存在问题

第一,零支柱。我国零支柱的养老体系尚未建立,国民并未以公民身份获得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个体并未以社会人的身份自国家获得这一公共收益。而实际上,作为国民养老金的主要来源――国家税收,正是由全体国民共同创造的,理应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二,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收益具有个体收益、共同收益、公共收益的三重属性,这一属性集中体现在个人、用人单位、国家的三方缴费责任,同时具有独立人、组织人、社会人身份的个体可以在这一体系中获得收益。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具有以上三重身份的个体并不能均等化地享有三类收益,并集中体现在农业转移人口群体。

第三,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具有明显的个体收益、共同收益属性。处于市场竞争中、以组织优势(资金、技术、人才等)实现财富总量的创造,基于此前提,个体以组织人身份(用人单位的缴费责任)和独立人身份(个体的缴费责任)获得企业年金产生的养老收益是合理的。以此衡量企业年金体系,可以直观的总结存在的问题,即大部分建立企业年金的组织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

第四,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具有明显的个体收益属性。在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保单)中,个体以缴纳保费的形式、以保险公司为载体,实现老年风险的化解。然而,当前商业养老保险并未发挥应有的支柱作用。

第五,第四支柱。个体以血缘、亲缘关系在家庭中获得基本的养老收益,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养老保障模式,尤其在中国的农村地区,这一特征更为明显。但是,在当前家庭结构逐渐改变、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家庭养老实际发挥的功能受到很大限制。

(二)解决思路

第一,构建零支柱,建立国民养老金。以公民身份建立惠及全民的国民养老金,以实现个体最低的养老保障。国民养老金的建立,可以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基础,改革当前的缴费方式,即实现“缴费型”向“非缴费型”的转变。

第二,完善第一支柱。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将农业转移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有助于大数法则基础上的制度本身的可持续性,也是国家推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基本体现。

第三,改革第二支柱。对垄断企业加强监管,对非垄断企业提供支持,是改革企业年金的基本路径。

第四,鼓励第三支柱的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功能发挥,可以通过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实现,以此解决个体缴费困境。

第五,对第四支柱予以支持。家庭养老困境的缓解,在于解决当前家庭养老服务人员不足、经济支持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以第三方组织为老年人口提供基本的日常服务。

结语

无论按照哪种方式进行财富分配,其逻辑基础在于保障每一项参与财富创造的要素都能够获得应有的报酬。以此为基础,需要调整思维模式,重新审视财富的生产要素,将各项公共要素纳入其中,赋予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有的权重,这既是有关经济总体效率的基本问题,也是有关社会总体公平的基本内容。在我国城镇化持续推进、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各项改革处于关键阶段的总体背景下,以新的视野研究分配问题,无疑是一项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M].杨晓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92.

[2]席恒,雷晓康.合作收益与公共管理: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中国行政管理,2009,(1).

[3]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英]安东尼・B・阿特金森,弗兰科伊斯・布吉尼翁. 收入分配经济学手册(1)[M]. 蔡继明,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公益活动收获篇3

[论文摘要]: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弥补政府、市场作用双重失灵的新兴社会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民营化和民主化的这一全球化浪潮背景下发挥了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获得了更加蓬勃发展的局面。自改革开放以来,非营利组织在我国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如在税收方面,并非所有适用税法都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为促进非营利组织在我国更好的发展,本文对非营利组织税收在我国当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整理,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的建议。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及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的现状

(一)非营利组织内涵及其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非营利组织最早出现于17世纪,它的出现主要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治、慈善等价值取向及社会精神有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现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市场化、民主化、民营化和全球化浪潮,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出现了更加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明确的规定。不过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志愿性。正因为有着这些属性,因而也常常被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益性组织”、“非企业单位”、“独立部门”、“公民社会”等等。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约有1900多个,地方性非营利组织近20万个。它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这三类实体构成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主体,它们在我国发展迅速并且在经济、环保、公共卫生、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扶贫、法律援助、社会福利等广泛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功能欠缺,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相关税收法律法规。

当前,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问题,我国并没有专门为其设立一部税收法律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规范问题,都由各个税种的税法来规定。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税种中,如无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特殊的规定,非营利组织将和其他纳税主体一样,无论其性质如何,从不从事经营活动,都要交纳税收。目前,根据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活动和我国的税法规定,非营利组织可能涉及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等13个税种,而其中前五个又是对非营利组织影响最大的税种。为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我国在上述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中,都给予了非营利组织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总的来说,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以三种方式呈现:1.针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税收优惠政策;2.针对企业对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3.针对个人对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在第二种方式上,土地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也就是说,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人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待遇。再比如在第三种方式上,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为:个人向教育、社会公益事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捐赠的,可以在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得到扣除。而在减免的程度上,有的税种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扣除一定的税额,有的则予以完全的免除。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对于给予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的条款和规定比较多但也比较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非营利组织的需求日益增加,非营利组织在更广泛领域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现。为能给予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有必要分析挖掘出非营利组织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税收体系。我国目前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税收政策规定比较多也比较乱,这些规定都散见于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中,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体系。也就是说,我国没有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定税收条款来规范它的运行。这对于快速发展的非营利组织显然是一大制约。

(二)没有从税法的角度来定义非营利组织,没有把公益组织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区别开来。对于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根据各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来看,大多数国家一般都把非营利组织中的公益性组织单独划分出来,给予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特殊的税收待遇。因为公益性组织和其他的非营利组织不同,公益性组织活动的目的具有公益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虽然也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性质不一定具有公益性,它往往具有互益性。因而区分两者并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待遇是必要的。但在我国当前,还尚未从税法的角度去定义非营利组织,更没有区分公益性和其他的非营利组织。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便出现了许多非营利组织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名义上是非营利组织,但其大多数活动却从事着经营性活动,有的甚至以营利为目的,违背了活动的宗旨目的,这不但使得国家税收流失而且对于其他组织来说也有失公平。

(三)有些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有失税收的公平性。按照税收的公平性原则,相同性质的行为应当受到同等的税收待遇。但在我国,却存在着违反税收公平性原则的税收规定。如同样对一家非营利组织进行捐款,但实施这样一项行为的主体分别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则税法允许二者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便不同。外资企业允许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而内资企业却有扣除比例的限制。另外,对只有被列举的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才能获得一定比例的扣除,这同样有失公平性,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三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的思考

针对非营利组织还存在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一)应从税法的角度来界定非营利组织,应规定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必须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的活动应是非经营性活动。当然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不允许其从事经营性活动获取利润,只是经营性活动不应构成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其从中获取的经营性利润禁止向个人分配而只能用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的目的。因而对于非营利组织有必要区分经营性活动和非经营性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对于其从事的经营性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如投资所得、贸易活动等应当征收税收,而对于来源于非经营性活动的收入如捐赠、会员的会费和财政的拨款则应予以减免。

(二)学习其他国家,应把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区分开来,并给予不同的税收待遇。对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所有与公益目的有关的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应当免征所有的税收,而其他一般的非营利组织则仅对其来源于非经营性活动的收入予以免证。这是因为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活动中获益的是公众,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社会,但其受益的主要是会员,因而应给予它们不同的税收待遇。

(三)应统一内外资企业允许捐赠额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这样一方面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原则,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

(四)提高所得税中关于捐赠数额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现行对于捐赠比例的规定有些偏低,应进一步提高。

(五)改变现行捐赠通过向列举的非营利组织才能扣除的规定,而应当是只要获取了非营利组织资格的认定特别是公益性组织资格的认定,就应允许捐赠直接扣除。

[参考文献]

[1]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邵金荣.非营利组织与免税—民办教育等社会服务机构的免税问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公益活动收获篇4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非营利组织;筹资;策略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已经开始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资金不足成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根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中心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1.1%的非营利组织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资金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着重大变化和转机。从国际上看,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放大效应,两年来一直余震未断,引发美元贬值和美国金融危机,由此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现在欧洲、东亚各国大量银行倒闭,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各国政府出巨资救市,以刺激经济回暖和复苏。我国政府也不例外。在这种经济转型期,政府的各种救助措施,对非营利组织的筹资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经济转型期影响非营利组织筹资的因素分析

在经济转型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民众收入水平、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度以及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活等都会对非营利组织的筹资产生影响。具体来说:

(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民众的收入水平

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捐赠能力和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一般来讲,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也就越高。收入水平越高,人们的捐赠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这对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公信度

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度是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认可信任程度。社会公信度高,得到认可后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非营利组织,增加会费收取基数和收取力度;公信度高,捐赠者愿意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物质,非营利组织能接受更多捐赠和进行更多的项目筹资;公信度高,政府在补贴、制度、政策方面会有更多的倾斜。在目前的经济转型期,捐款人更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捐助给那些运作规范、财务信息公开、消费者理解并欣赏的组织,即公信度高的组织。

(三)文化因素

任何一种成功的筹资模式都不可脱离本土的传统观念,它是建立在自身的社会文化生活基础之上的。同情弱者、维护弱者利益、保护环境、维护社会正义等是社会公认的理念,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接受捐赠的问题上,非营利组织只有为特定文化习惯所接受的筹资方式才能为非营利组织所利用。如广东中山市红十字会利用传统阴历大年初七的“人日”进行募捐,已延续10 年,每年可筹集成百上千万资金。农夫山泉为希望工程筹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原因是这些筹资方式建立在自身文化生活的基础之上。

二、经济转型期非营利组织筹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的经济转型期,资金来源不稳定、筹资不规范使非营利组织缺乏资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筹资渠道单一,对政府依赖性强

非营利组织筹资来源渠道可涵盖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府、营利组织、个人、基金会和自创收入。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渠道比较单一,由政府提供财政拨款和补贴,几乎占全部收入的一半。过分依赖政府的结果是使非营利组织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不但使政府增加了管制成本,而且使非营利组织行政化,不利于组织的职能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必将由官民合作朝民间自治发展,国家财政拨款和补贴不再是主要的筹资渠道,这部分比例将逐渐缩小,营利组织、个人、基金会及自创收入的筹资比例将逐渐增大,非营利组织必将寻求新的高效的筹资渠道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二)自创收入低

非营利组织的自创收入是指其通过提品或劳务向消费者收取的费用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包括:会费收入、业务收入、经营收入、投资收益等。我国非营利组织中会费收入占自创收入的比重高达70%,成为除政府财政拨款和补贴以外的第二大收入。而业务收入则很低,导致非营利组织自立性不强。有调查资料表明,我国非营利组织业务收入只占年总收入的6%,而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年服务性收费占总收入的56.6% 。此外,非营利组织与金融市场联系不多,资金运作收入低,没有形成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融资服务体系,非营利组织难以像营利组织一样进行股份运作,难以从银行或资本市场获得资金。

(三)接受社会捐赠少,私人捐赠在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中所占比例较小

接受捐赠是很多非营利组织重要的收入来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中,企业与民众的捐赠比例较低,其原因为:1.公众捐款的意识不强。我国民众的平均收入不高,且长期置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社会公益事业的环境中,倾向于免费享受别人提供的福利,参与、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2.税收减免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四)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不高

现阶段,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是不公开、不规范的。财务信息不公开,捐款人就无法了解所捐资金的使用情况,必然会降低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管理和使用问题上的信任度。而混乱的财务管理和暗箱操作所引发的贪污腐化、和低效率等丑闻,更是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度造成严重的打击,极大地削弱了非营利组织通过民间捐赠获取资金的能力。

三、经济转型期非营利组织筹资策略

在经济转型期,为了摆脱资金短缺的困扰,非营利组织可以采用以下的筹资策略来提高筹资能力。

(一)积极争取外部援助

外部援助是非营利组织资金的重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采取积极措施,获取尽可能多的外部援助。争取外部援助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正确处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非营利组织可利用政府对文化、教育、卫生、慈善和环保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与扶持,争取获得资金(特别是目前在政府的救助资金争取到一部分资金)、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和免费或低价提供的物资或土地。此外,非营利组织还应争取政府的认同和道义上的支持,这有利于非营利组织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与支持,从而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外部援助。但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非营利组织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能过分地依赖于政府,应确立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

2.寻找企业合作伙伴。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界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非营利组织可以得到资金与财物的援助,从事良好的活动,还可吸收企业的员工作为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企业则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的社会公益成绩可以帮助企业在营运中取得更佳的成效,增加公司的收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非营利组织应当为企业特别是大公司的公益捐赠定出一个统一的且与企业的营业需要有关的主题,并且尤其注重与企业结成合作伙伴,使企业能作出一个长期的支持承诺。

3.面向社会公众募捐。这是非营利组织获取外部援助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募捐时,非营利组织应当为捐赠者提供足够的、至少能使其进行抉择的真实、准确和没有故意误导的信息。要使募捐取得好的效果,公益项目的选择以及社会公信度非常重要。同时,募捐活动要精心策划,捐款方式要灵活多样。

4.向银行贷款。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规模和改善服务条件,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实践已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如近年来,许多高等院校通过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扩建了教学楼与学生宿舍,满足了扩大招生规模的需要。但应防范贷款带来的潜在财务风险。

(二)扩大自创收入

传统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应该有自创收入,其资金应全部来源于外部援助。事实上,非营利组织虽不以营利为目标,但并不等于不能营利,它可以进行营利性经营并获取利润,只是其利润属于组织本身而不能分配给组织里的个人,应成为组织筹措的资金的一部分,为完成组织的目标和使命而使用。努力扩大自创收入,也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非营利组织因其公益性,还能享受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非营利组织可通过收取服务费用、从事经营活动、进行商业投资来获取自创收入。

1.收取服务费用。除慈善组织外的非营利组织在对其顾客提供商品或劳务时,都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如医院向病人收取住院费、学校向学生收取学费等。应当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是为了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收取一定费用的目的是弥补开支、降低成本,所以其收费应该是低水平甚至是免费的,而不能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取费用。

2.从事经营活动。为了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可以在实现其社会使命的主要业务活动的同时,从事一些相关的经营活动,将获取的经营收入用于组织的发展、壮大,以便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但非营利组织须牢记,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其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宗旨,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必须是合法的,不会对自己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且从中所获的经济利益不能在组织内部进行分配,必须全部用于非营利活动。

3.进行商业投资。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金,在运用于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具体项目之前,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以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然而,投资是有风险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商业投资,必须遵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合法性的原则。另外,为了能以尽可能低的风险、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获取尽可能多的投资收益,非营利组织还应该进行科学的投资管理。

(三)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良好的社会公信度可以树立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上良好的组织形象,获取公众的信任,从而有可能获得更多公众的资助。非营利组织要提高其社会公信度,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人们在选择捐赠对象时往往会倾向于管理机构完整、运作规范的非营利组织。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应当是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组成的权责明确的有机体系,决策、执行和监督任何一方的缺位或薄弱都会导致管理的低效或偏差。在实际运作中,管理机构的缺陷通常会导致非营利组织的低效率和腐败,而这往往会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度和形象产生致命的打击。

2.确保组织运行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保证公开化和透明化的运作是非营利组织获得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个必备条件。对于捐赠者,不管是个人、法人团体还是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都应该坦诚相待。为了打消捐赠者的顾虑和不信任感,非营利组织需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定期公布活动绩效,就捐款的使用和结果与捐赠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沟通,增强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程度,提高社会的捐赠愿望。

(四)谨慎运用权益筹资

权益筹资的普遍形式是股份制,股份制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筹资手段,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在企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传统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以服务于公益事业为目的,以社会使命作为组织的宗旨;从分配上来看,非营利组织活动过程中所得到的净收入不能作为利润分配给投资人。但是,股份经济的特点是资本的寻利性,如果非营利组织不给予投资人以任何回报,不给予其经济激励,则难以达到集中资金、用于扩展非营利组织的目标。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与资本的寻利性是矛盾的。只有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才能使股份制的引进非但不改变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又能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为了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社会福利等事业,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可以将股份制这一权益筹资形式运用到非营利组织中,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与资本的寻利性矛盾的缓和,可以借鉴欧洲一些非营利组织的做法,在保证组织公益性的前提下,在留足组织正常运转所需经费之后,再将适量的盈利分配给投资人。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8).

[2] 周批改,周亚平.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及启示[J].东南学术,2004(2).

公益活动收获篇5

银行理财产品在会计上如何分类是对其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将金融工具分为四类,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与国际会计准则IAS39的分类也是一致的。但从2013年1月1日起,IASB制定的IFRS9开始施行,它简化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将其分为按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种类型,即如果一项金融工具同时符合管理金融资产商业模式的要求、合同规定现金流量的特征,同时管理层不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则可以以摊余成本计量,否则就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其中“商业模式”是指主体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收取合同约定的现金流量(本金和利息),而不是为了获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同现金流量的特征”是指合约中规定本金和利息现金流量的具体日期。“两分法”将金融工具分类标准由以管理层持有意图和能力转变为了从计量属性特征。因此,本文先以“两分法”为基础,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别,再将其与我国现行的“四分法”结合进行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的灵活性决定了其包含不同期限、风险特征、交易条件的投资方式,从而在会计上也可能归属于不同的类别。一般而言,代表不同投资方式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按投资期限进行划分,1年以内(含1年)的为中短期理财产品,而1年以上的为长期理财产品。按收益类型进行划分,按照约定条件承诺本金和一定收益的为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否则为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其中,浮动收益型又可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两种。按投资标的进行划分,直接投资于债券、信托等金融市场的为直接投资类理财产品,收益和股票、利率、汇率、商品、信贷等挂钩的为结构性理财产品,而银行、信托及证券合作类基金理财产品为资产管理类理财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笔者选取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

1.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对企业来说,这类理财产品的期限较短、风险低,投资期内公允价值一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也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企业购买此类理财产品是为了利用闲置资金获得高于存款利率的收益率。因此它符合“商业模式”要求。同时,这类理财产品一般预期到期能够收回本金并获取固定的收益,或提前确定了预期收益率,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它符合“现金流量”的特征,与银行签订的合约当中规定了本金和收益现金流的具体日期。因此,如果购买这类理财产品的企业不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就可以以摊余成本来确认和计量。例如,郎姿股份在2013年11月21日用公司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了韩亚银行(中国)的保本保收益型理财产品“一佳赢”恒利系列A1号,认购总金融4500万元,年收益率6%,期限33天。郎姿股份在购买时就基本能够确定在2013年12月24日收回本金和24万元的利息。因此,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来计量该项资产。按照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这类理财产品可以归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摊余成本计量。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按应收债权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按实际利率确认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分别计算的各期利息收入相差很小,也可以采用名义利率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如果企业购买了长期的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那么只能归类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来计量。

2.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两种,多数为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和股票、利率、汇率、商品、信贷、指数等等挂钩。虽然企业购买该类理财产品可能同样出于“获取合同约定的现金流量”的目的,而不是转卖或赎回以获得公允价值变动差价。但理财产品“浮动”的本金或收益决定了它的现金流是不能预先确定的,因此不符合“合同现金流量”的特征。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还要随着其他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的变动而变动,具有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它只能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尽管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可能极力宣传某项理财产品风险很低、预期收益率比较确定,但从合同来看,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最终还是由购买该产品的企业来承担。出于客观考虑,企业必须将承担的风险体现在该项资产的价值中。以人人乐购买的“兴业银行企业金融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为例,人人乐需要承担如下风险:(1)利率风险。该款产品的收益率根据6个月AAA信用等级间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确定,6个月AAA信用等级间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的变化可能导致客户的到期收益率高于或低于普通存款收益。(2)提前终止风险。该款产品的乙方(兴业银行)有权根据市场状况、自身情况提前终止该存款产品。在2013年的半年报中,人人乐将该项理财产品计入了“其他流动资产”,以取得的成本为账面价值进行核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仍按照取得成本来确认该项金融资产,并在后期按成本进行计量,则不能恰当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因为这类理财产品的性质是一种尚未履行或出于履行中的合约,不是已发生的交易,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历史成本主要是面向过去,计量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根本无法胜任该项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模式面向现在和未来。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额工具的计量属性。但我国目前并没有一个比较活跃的理财产品流转市场,理财产品公允价值的取得是一个问题。虽然现在有银行和其他机构尝试建立理财产品的转让市场,如重庆OTC在2013年7月和华夏银行合作,在其交易平台上推出理财产品转让业务,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尝试。企业购买的理财产品,一般只能提前赎回,而不能转让给他人,因此,一般无法直接在活跃市场上获得一项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因此,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财产品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报价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估值模型估计取得时和后续持有期间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在采用估值模型时,首先看该时点有没有活跃市场上类似资产的报价或不活跃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的报价,如根据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投向,获得具有类似风险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并根据风险和收益特征进行调整。如果没有可观测的市场报价,企业可以根据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银行公布的剩余投资期预期收益率、现金流等来估计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金融机构一般可以对金融产品公允价值作出更准确的估计,在银行根据理财产品发行市场的同品种剩余期限市场收益率的变化估算出其公允价值后,企业也可以选择对这个价格进行一定调整(如加上银行的管理费)后作为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类。也就是说,要真实反映出理财产品的经济实质,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最相关的信息,企业需要在准则规定的两类金融资产中选择一个进行理财产品的核算。这需要根据管理层持有意图和能力、交易条件等来决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为了近期出售赚取差价而持有的债权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在目前理财产品转让市场尚未建立起来的背景下,企业购买理财产品一般是为了获得以投资本金为基础的额外收益,即预期收益为本金和银行给定预期收益率的乘积,而不是为了交易、转让获得差价。因此,理财产品不满易性金融资产的要求,在现行会计准则的框架下,它只有作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两类金融资产来核算。

二、理财产品核算的现状

公益活动收获篇6

关键词:金融资源配置 金融公平 经济效应

金融的基本职能就是融通资金,包括在国内和国外进行融通,并按统一的边际收益率将有限的金融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实现金融收益最大化,但金融资源是有限的,这样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就出现了矛盾,在金融资源的争夺中,人们不可避免的特别关注资源配置过程中金融公平的实现问题。由此可知,对金融公平的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

金融资源配置的内在机制分析

白钦先(1998)提出,金融是一种战略性的社会资源,认为资源的有限性与稀缺性应既包括“量”的规定性,更包括“质”的规定性,是一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金融作为一种资源,其目的就是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要实现金融收益最大化就必须提高配置效率。从这方面说,金融公平更在于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而进行资源配置的依据就是各个资源需求主体的收益率。任何一个追求效率的金融系统,都会优先满足收益率较高的资源需求主体,然后再满足收益率次高的主体,以此类推,直至资源配置完成。这样最后一单位资源配置所达到的收益率,就是金融统一的边际收益率。本文将其设为λ,收益率不小于λ就可以获得金融支持,小于λ就会被排除在金融之外,即无法获得金融资源的支持,而且随着金融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λ会越来越大。

从理论上讲,市场可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但是市场的不完全性及外部变量(如政府的干预)的影响,使资源配置过程出现扭曲,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一些达到甚至超过了整个金融系统统一的边际收益率的资源需求主体没有获得相应的金融支持,即金融系统没有将其纳入金融资源配置的范围,但一些没有达到要求的主体却获得了金融资源配置权,这便体现了金融不公平,是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表现,造成了金融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增长质量的稳定提高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使得金融资源配置的实现对外部变量产生路径依赖,随着外部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资源配置效率相应的提高或降低。一旦外部变量的变化对金融资源配置造成致命的打击,会使整个经济系统陷入混乱状态,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会相应降低。但任何一个理性的系统,无论是一个国家、部门,还是一个企业,都不会以效率损失为代价而过多的干预金融资源配置的实现,其干预仅限于市场失灵的范围。

金融公平的内涵

正如前文所述,金融公平与经济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但在金融资源的配置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金融不公平现象,所以对金融公平的研究非常重要。单玉华(2007)认为,必须对金融进行伦理规范,使参加者公平地获得机会和参与竞争,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人们才能由衷地接受金融活动中遭受的损失。这是从伦理方面强调金融公平的重要性,本文认为金融公平更在于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而进行资源配置的依据就是各个需求主体的收益率。从这方面对金融公平进行定义,即金融公平就是当每一资源需求主体的边际收益达到整个金融系统资源分配的统一边际收益率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金融支持的资源分配过程。

从金融公平的定义来看,首先,金融公平实现的过程也是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追求金融公平的过程中,金融将资源配置到收益率最大的资源需求主体中去,提高了配置的收益,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其次,金融公平实现的过程也是一种“金融淘汰”的过程。金融公平实现的过程中,收益率低的资源需求主体被不断排除在金融系统之外,收益率高的资源需求主体被不断纳入金融系统之内,就像自然界的淘汰法则一样,可以称之为“金融淘汰”。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金融系统进入机制及退出机制的完善,提高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活力。最后,金融公平的实现也是统一的边际收益率不断提高的过程。在金融资源的争夺中,资源需求主体会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收益率,以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处于有利位置。

金融发展不仅是金融机构的演变、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功能的提升,更是金融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及金融公平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其提高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增加整个金融系统的金融资源总量,将更多的资源需求主体纳入金融支持的范围,提高获得金融资源的可能性;二是提高资源需求主体的边际收益率,在金融并未完全开放的系统里,可能前者对提升整个系统的金融服务水平及实现金融公平更为重要,这主要依赖于系统的自身积累及发展。但在一个开放的系统里,后者可能就会更加重要。我国目前的模式是正在从以第一条路径为主逐渐向第一条路径和第二条路径并重方向发展。

金融公平的经济效应分析

将越来越多的资源需求主体纳入金融范围,提高金融公平的水平,是整个经济系统发展和金融系统服务水平提高的要求,也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达到金融系统统一的边际收益率。其在各个潜在的金融资源需求主体之间划出了一条明显的界限,符合条件的将被纳入金融支持的范围,获得金融资源,这些主体扩展了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继续发展。不符合条件的主体无法获得相应的金融支持,只有在当前的资源约束下,将拥有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并提高自身的收益能力,以求未来获得金融支持,否则,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故金融追求公平的过程既是一种“金融淘汰”过程,也是一种“金融激励”过程。

由于金融总量的增加及资源需求主体收益率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金融公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出现的一种金融过程。单玉华(2007)认为,金融活动的公平性是一个渐进过程,人们对金融活动中公平的追求,体现了金融活动的公平性从相对低层次向相对高层次的发展。金融资源总量的增加逐渐将越来越多的需求者纳入金融支持的范围是金融公平的必然结果,也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过程。在金融公平的进程中,不断提高的统一的边际收益率促使所有的需求主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故集约化增长道路也是金融公平的必然结果。可见,对金融公平的追求会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如何发挥其积极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结论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金融资源难以获得的问题会更加突出,甚至一些大型企业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这是金融公平的“淘汰”结果,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公平进程会加快,但同时也会更加追求配置效率。所以要获得金融支持必须从自身做起,达到甚至超过金融支持日益“苛刻”的条件,这样无论经济形势如何改变,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于是金融系统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的投资活动在客观上会带动金融资源向优势产业中的企业倾斜,使有效益、有竞争力的企业得到资本的支持而成长壮大;那些弱势企业由于无法得到金融支持而受到抑制或被淘汰出局。但是,市场是不完全的,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虽然可以提高效率,实现收益最大化,但是一些收益率较低但对整个社会有重大意义的需求就无法获得满足。

政府在金融公平进程中,首先,要创造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由金融系统根据最优化目标按统一的边际收益率进行金融资源配置,不要盲目的干预资源配置及金融公平的进程,除非会得到帕累托改进的更优结果。其次,可以参与那些收益率很低但对整个社会的福利有很大贡献的资源分配,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缺位及政府的过度参与都不利于金融公平的实现及经济发展。市场和政府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可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金融公平水平。

参考文献:

1.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公益活动收获篇7

造成流(速)动比率局限性的原因有:①由于会计信息数据提供者的利益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计算流动比率的数据常常被扭曲。②流动比率不能量化地反映潜在的变现能力因素和短期债务。流动比率是通过流动资产规模与流动负债规模之间的关系,来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大小,判断企业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转化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而实际上,由于计算流动比率指标值的数据都是来自会计报表,有一些增加企业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没有在报表的数据反映出来,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的甚至影响比较大。

为弥补流动比率的局限性,以下三个指标体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①超速动比率。用企业的超速动资产(货币资金十短期证券十应收票据十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由于超速动比率的计算,除了扣除存货以外,还从流动资产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项目办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因此,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②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指标。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因此,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③现金支付保障率。它是从动态角度衡量公司偿债能力发展变化的指标,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间实际可动用现金资源能够满足当期现金支付的水平。

二、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一)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分母则用年初和年未净资产的平均值,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

(二)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即债务人)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即债务人)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足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十利息支出,就更趋合理。

(三)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意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四)现金流量

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成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增加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1、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能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公式是: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

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实现的账面利润的关系,其公式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营业利润。

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营业利润的质量越高。

3、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反映企业从投资活动中获取的现金收益与账面投资收益的关系。其公式是: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收益。

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实际获得现金的投资收益越高,通过该比率可以反映投资收益中变现收益的含量。

4、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表明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其公式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刮润的实现程度越高,可供企业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增加量越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付现能力。

5、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它们反映企业全部净利润中收回现金的利润是多少。其公式是: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6、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表明每一元资产通过经营流动所能形成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资产的经营收现水平。其公式是: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资产总额。

公益活动收获篇8

【关键词】税收筹划 财务目标 纳税债务

一、公司一般财务目标内涵规定性

(一)财务目标体现着本金的本质特征

财务目标是经济组织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制约与自身的价值判断中不断推动本金运动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它影响和制约着各经济组织生存和 发展 的总体目标。

资金分为本金和基金。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货币。增值性是本金的本质特性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本金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增值。二是本金的增值具有可能性。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者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不仅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而且形成了价值。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本金增值的来源。财务管理是本金外在表现形式——财务活动与内其在利益约束——财务关系的有机构成,其行为充分体现出本金运动的本质特征即对增值或利益水平的追求。这就是公司财务目标的本质取向及核心。

(二)公司财务目标内涵

公司经营理财,其目的直接指向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提高。尽管不同组织形式的公司以及在不同的时期财务目标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公司在形式上拟定怎样的具体财务目标,最终都必须符合投资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终极目标。在实际公司运作中,经营管理阶层与投资所有者对目标实现的期望上常常产生一定的分歧:投资者在理财策略上和经营策略中往往会从公司长久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而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的利益往往会满足于“安全处理业务”,其结果也就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投资所有者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财富最大化期望。但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二者又是相统一的:其一,投资所有者的理财目标,其长久的利益必须首先通过公司经营者对财务目标的追求才能得以体现;其二,经营者的保守、消极态度和行为一旦被投资所有者认为“不当”,也会危及到经营管理者的利益。因而,从长远来看,经营管理阶层拟订的财务目标必须统一于投资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客观要求。

二、纳税制约下的公司财务目标

(一)纳税债务与公司一般性债务偿还对现金支付需要的差异

公司的负债主要来源于:(1)营业性债务,如各种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结算信用债务、其他长期应付款;(2)应付投资所有者股息、红利;(3)依法应缴纳的税款等等。前两者定义为公司的一般性债务,后者称之为纳税债务。

纳税债务与公司的一般性债务的偿还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呈现差异。一般性债务偿还相对于纳税债务偿还对现金流量的约束具有较大的弹性,即体现出一定的“软”约束状态。纳税债务的清偿则体现着现金流量的“刚性”约束,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弹性可能。税法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决定了公司只有及时足额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才能使其市场法人资格在 法律 上得以认可,进而才可能享有法定的市场自主权与正当经营收益的法律保护权。法定税款的缴纳,不同于公司的一般性债务,其运作的规则是必须动用现实的现金才能予以完成。

(二)现金匮乏对公司切身利益目标的负效应分析

税款的计量依托于法定税率与公司账面记载的应税收益(为便于分析,假定 会计 计税收益与税法计税收益具有同一的内涵)金额,而不考虑这种账面意义的收益所实际取得的现金流入量的状况。因而公司纳税的行为规范就是:只要体现出账面(或会计)观念的应税收益,公司就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地动用现实的现金予以解缴。

既然存在着会计收益预期的应计现金流入量与实际现金流入量的非对等性同依据会计收益而非实际变现收益 计算 的应交税款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间的矛盾的客观性,因此,单纯地依据公司最大获利能力所确立的所谓“最佳”财务目标在纳税现金支出刚性约束下对公司切身利益产生以下负效应。

其一,绝对的现金支付能力匮乏。即手持现金余额不足以支付即时税款,而公司在税法规定期满前又无法予以融通。

其二,现金的相对不足。即公司手持现金相对于纳税现金支付需要量短缺,但通过融通能够弥补,只是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相对于公司投资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形的纳税现金流量的短缺,都直接反映为对公司根本利益的侵蚀,即纳税的机会损失完全定义为公司的成本。一旦这种成本损失的增长额度超过账面边际税后利润时,便意味着此时的账面利润相对过度,或者说抑减一定数额的账面获利能力对公司可能更为有利。

(三)纳税约束下的公司适度财务目标的内涵规定性1.适度财务目标以公司获利能力与现金偿付能力的制衡协调为基础

账面收益最大化并非直接等同于公司投资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后者必须充分依托于现金的偿付能力,特别是纳税现金流量的有效限度,遵循边际损益分析原理,通过获利能力与现金支付能力间的利弊权衡与制约协调,最终达成在投资所有者利益最大维护下二者的和谐统一。2.适度的财务目标应当有利于公司与国家长期利益的良性稳健增长

较高的公司账面收益的确有利于政府即时税收收入的增加,但由于政府这种即时收益的增加是基于公司需要承受较大的机会风险损失前提,一旦公司因税负相对现金支付压力过重而无以缓解时,便将对公司资金运行的内在秩序发生严重的扰乱,以致效益再殖活力基础推进滞缓。这样最终损害的就不仅仅只是公司利益更主要的将是国家利益。相反,若政府能真正通过法制规范将市场价值判断取向权力赋予作为市场法人主体的公司,使之能够充分依托有效的现金支付能力预期,而非单纯地以账面收益最大化组织经营理财决策,这样尽管可能对政府即时税收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一微小的代价将换取公司长期稳定的资金基础的有效奠立,因而从长远意义看,政府的税收收入必将随着公司效益增殖活力与功能的提高和强化而得到更大的增长。

公益活动收获篇9

随着互联网的盛行,营销竞争日趋激烈。当所有的品牌都知道通过SEM、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做品牌营销时,当所有的网友都知道这些是广告、是软文、是营销时,互联网营销的一切就只能是单调的重复。这时候换个思路来做营销,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app营销、公益营销。

想要占得先机,最好的办法是比别人快一步。比如时下热门的游戏“疯狂猜图”,里面就有很多品牌,用户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对品牌的印象就有了进一步的强化,并且也不会感觉突兀。中小企业可能没有精力去策划、制作、推广独立的品牌APP,但是借助现有平台,同样可以实现很棒的营销效果。

迷你任务――企业一个任务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闲暇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小小的任务,通过照片、问卷、lbs等方式将反馈直接发送给企业,从而获得现金的报酬和积分奖励,获得的酬金可以方便提现或者捐款。迷你任务作为一个众包的平台,可以使用的场景很多,比如可在广告监测、商品覆盖率检查、新品价格和市场覆盖率调查、社会热点调查、服务产品的体验和试用、需求调查、商业信息和素材的收集、制假举报、新品测试、品牌活动和商品促销等场景使用。

迷你任务+公益:困兽之斗的拯救者

很多企业都热衷于公益事业,但是如何策划、执行一个成功的公益活动,对企业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企业有做公益的预算;另外一方面,很多的公益机构由于资金缺乏,而难以去执行公益项目。如何冲破这个困局,让企业、机构、消费者、志愿者各取所需,实现共赢?迷你任务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有了自己的解决之道。

迷你任务在整个应用流程中都融入了公益的概念,公益机构可以任务,让用户进行参与,获得积分奖励;企业也可以和公益机构一起任务,并且按照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公益机构进行捐款;用户获得企业的酬金以后,也可以选择将账户中的余额直接捐助给公益机构。

公益机构可以通过迷你任务平台,公益任务,比如进行开展公益活动、公益素材收集、公益信息调查、公益知识问答等,直接面向更广泛的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获得数据和影响力。同时公益机构可以在迷你任务平台接受捐赠,在召集志愿者做有偿任务时还可以获得推广费用。另外公益机构还可以和企业联合开展活动,在任务的同时为企业的公益营销带来帮助。

通过公益任务,会有很多公益机构和爱心人士汇聚在这个平台上,这对企业做公益营销就有很大的帮助。企业可以通过和公益机构联合公益任务,提升品牌的公益形象,也可以在完成商业任务的同时,承诺捐助一部分款项给公益机构,这也是进行品牌传播和提升公益形象的过程。

公益组织将通过迷你任务提高知名度和获得更多的资金捐助。迷你任务用户获得企业回报越多,其用于捐助的资金就越多,公益组织受助金额就有可能提高。参与公益组织获得积分的用户越多,公益组织的知名度和志愿者数量提高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迷你任务还为企业与公益组织之间的合作提供机会。这为公益组织在大范围、多领域里开展公益行动提供了机遇。

迷你任务:企业营销的秘密武器

寻找目标客户与提高信息有效性

市场调研是企业了解市场变化、洞察消费者需求进而推出新品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市场的不确定性、目标客户的不确定性以及回答问卷信息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使传统问卷调查效果大打折扣。而迷你任务通过智能手机定位与信息推送等方式,能够找到对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的潜在目标市场与客户,极大提高用户的参与意愿和收集的信息的质量。

终端检验与品牌推广

终端是企业实现利润创收的最重要一环,但是,终端数量之多、位置之散、考核之复杂常常迫使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执行与监督,结果却不很理想。然而,迷你任务通过借助消费者之力实现“远程控制与第三方监督”,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监督成本,同时还能推广企业品牌并有效获得消费者相关的信息反馈。

促进用户真实体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用户在按照任务要求完成任务的时候,需要亲自去现场检查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这本身就是消费者体验和了解产品的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很可能将用户做任务、体验的行为转化为消费,并且还可以非常方便地收集到消费者真实的反馈信息,如果用户对产品反馈良好,很可能就会成为该产品的尝鲜用户,甚至会推荐给他的亲友。

品牌和消费者有效沟通

企业任务的时候,可以定向地将任务推送给特定目标用户来完成,实现了精准化的营销,并且在用户完成任务以后,企业仍然可以通过迷你任务平台和用户保持联系,企业可以针对用户群体,抽样任务,收集反馈信息,进行长期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和研究。

提供了一个公益营销的平台

迷你任务使群体的公益事业能够持续发展。参与公益、帮助他人、奉献爱心人人愿意。然而,能长期、持续、大量地拿出自有资金来资助他人的毕竟是少数人,但通过迷你任务的举手之劳就能获得回报并参与公益得到大家的认可。迷你任务不仅是用户参与公益行动的便捷方式,也是连接用户与企业的有效平台,更能够解决参与公益的资金来源问题,使公益事业持续发展。

迷你任务:消费者参与型的公益营销

传统的营销方式把消费者看成是单纯的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受惠者,却普遍忽视了消费者的参与。在迷你任务平台上,企业可以从产品设计、新品、价格调查、用户反馈、顾客监督等各个环节的任务,通过企业和用户的有效互动,进而建立一种在互相尊重、信赖基础上的伙伴式合作关系,不仅企业努力满足消费者需要,而且使消费者可通过各个层面的参与“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

缩减企业调研成本

传统市场调研需要经历漫长的调查过程,调查范围越广、数量越多,涉及中间环节的主体就越多。而且,调研链条越长、信息失真可能性越大、所需投入也越多、成本越大。迷你任务应用可以直接去掉中间的调研公司、咨询公司、调研人员等环节,不受地理范围和时间的约束,使企业与用户直接联系,并将数据第一时间反馈给企业,企业只需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即可,极大地减少了企业调研支出。并且,接收企业迷你任务调查的用户都是积极主动的目标客户,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更高。

有效实现精准营销

信息爆炸与无关广告的强烈攻击,使大部分消费者对大范围广告产生厌烦。同时,消费者还面临着在众多同质产品中寻找所需产品的困境。迷你任务智能定位与周边购物环境和已有购买记录等信息,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消费者购买的决策因素。企业可据此制定产品或服务的营销策略,在对的时间把对的产品推送给需要的消费者,实现精准营销。此外,通过迷你任务实现对现有用户的客情维护与新品推送,是加强企业与消费者联系,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和黏性的有效途径。

积累用户历史数据

市场不断变化,消费者需求不断改变,使企业很难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迷你任务积累的用户数据,为企业预测发展趋势提供了机会。迷你任务用户的信息及参与数据是持续、长期和稳定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交叉分析法,可以从用户历史数据中发掘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市场需求及变化,以利于企业确立发展战略。

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行动

迷你任务不仅是企业了解市场的有力工具,更是公益组织充分了解市场进行有针对性公益活动的有效调查渠道。公益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也像企业一样,需要有“目标市场”(特定地区或特定人群)、“目标人群”(志愿者)、“营销渠道”(扩大志愿者和寻找特定受助对象)、“运营结果”(增加志愿者数量、提高志愿者价值、使受助对象得到最大帮助)等。公益组织也可在迷你任务上开展公益调查,确定需要开展的公益活动、帮助的人群及帮助的方式等,以实现公益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消费者参与 多方共赢

在迷你任务平台上,消费者能自然、主动地体验到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也能真切感受企业作为活动发起者为完成任务而表现的社会公益心与社会责任感,同时,消费者能使一己之力得以有效运用,发挥价值。在这里,企业推销的不仅是产品与服务,还有企业作为社会个体的使命与形象,使营销做到有的放矢。在这里,公益组织可以快捷方便地宣传公益需求,募集到更多的善款去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们。

应用实例

NO.1

宠物食品企业和动物保护协会通过“迷你任务”平台合作调研活动,由动物保护协会发动志愿者参与,由于协会的大部分志愿者家里都会有宠物,是宠物食品企业最佳目标消费人群。通过合作执行该任务,宠物食品企业可以得到质量非常高的调研数据,同时也传播了企业的公益形象,动物保护协会也可以得到捐款和数据,对于志愿者来说,可以通过参与任务,得到酬金,并可选择捐助给公益机构,可谓一箭三雕。

NO.2

迷你任务为“顺风车”基金了“三人一辆车,代付高速费”任务,只要参与“顺风车”计划的车辆,载满三位乘客,在出发时拍照并登记信息,就可以获得5元高速路过路费的返还,这样就可以激励顺风车车主参与顺风车活动,拼车出行,实现“让你身边的空座,成为他人的希望”的愿景。同时还可以有效收集顺风车的图文信息,作为公益素材供以后使用。

NO.3

彩虹心职业体验教育中心了“职业体验计划校园调研问卷”的任务,针对大学生做了职业体验方面的调查问卷,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率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也较高,使用迷你任务,动动手就可以参与调查,提交问卷,获得积分,用户参与十分踊跃,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烟草营销 ・ 镜子里的启示

APP烟草公益谁说不可以?

为公益事业冠名,对于烟草行业来说,经常受到限制。那为什么不联合一些公益组织,利用这样新型的工具平台,与消费者一起,把一些公益的事情做完。消费者(志愿者)有兴趣把事情做好,公益组织也能从中获得捐款从而更有积极性,而企业的品牌不断被展示,用创新的方式与消费者的互动不断地增强。

公益活动收获篇10

益康生物是一家问题多多的过会企业。

2012年4月,益康生物成功过会。其此次上市拟发行2500万股,拟募资2.57亿元,用于投资新建高标准禽流感疫苗GMP生产车间及新产品产业化建设项目等。

该公司主营方向为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其主要产品为动物疫苗、抗体制剂等一系列兽用生物制品。

并且,公司是经农业部批准的国家强制免疫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猪瘟活疫苗(细胞源、脾淋源)定点生产企业。

从招股书中看,这家公司业绩表现不俗,公司201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高达57%。但实际上,这家企业却存在多处内伤。

内伤之一,政府采购过于集中。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政府采购份额一直高居不下。

2009年~2011年,通过政府采购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7 亿元、1.42亿元、1.53亿元,分别占销售收入的77.53%、73.58%、68.60%。

此间政府采购高致病性禽流感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虽逐年下降,但从整体来看,公司销售收入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占比较大、销售模式过于集中。

内伤之二,开发项目被他人提前注册。

从益康生物披露的开发支出情况来看,“鸭疫里氏杆菌(1、2 型)2价灭活疫苗研发项目”从2009年一直到2011年末,余额始终稳定在50万元。

对此,招股说明书解释为“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签订了《鸭疫里氏杆菌(1、2型)2价灭活疫苗研发项目合同》,联合申报和获取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该项目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实际上,早在2009年2月,此项开发项目就已经被竞争对手申请注册了专利,名称为“一种鸭疫里氏杆菌双价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人为“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即便益康生物的此项产品开发成功,也将不具备专利权。

内伤之三,税收优惠及政府补贴支撑业绩。

2009年~2011年,益康生物分别实现净利润0.37亿元、0.31亿元和0.48亿元。

由于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公司披露,2009年~2011年,其获得所得税优惠金额合计为811.93万元、937.1万元和1098.98万元。同期,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为45万元、152万元和1350.5万元。

两项相加,分别占到当期净利润的23.09%、36.08%和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