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十篇

时间:2023-10-10 17:26:07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1

关键词 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070-02

黑皮冬瓜呈圆、扁圆或长圆形,瓜皮淡黑色,多有1层白色蜡质粉末。肉厚色白,疏松,营养元素丰富,富含VC,利尿止渴,可烹制冬瓜美食佳肴,是家庭靓汤的首选材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冬瓜的加工产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欢迎,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蕉岭县于2002年早造引种黑皮冬瓜,2003年后逐步扩大种植面积,2004年开始成为蕉岭县冬瓜种植的当家品种,目前在蕉岭县各镇都有种植,分春、秋季种植,以秋瓜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品质最好;收获期春瓜在6―7月,秋瓜在10―11月,常年旺季产地供应价600~700元/t。2012年,在蕉岭县长潭的新泉、白马、高陂、麻坑、长潭、长东等村种植32 hm2,根据调查平均单产112.5 t/hm2,田头收购价0.60元/kg,产值6.75万元/hm2,比种水稻可增收4.8万元/hm2,经济效益较好。

黑皮冬瓜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高产。黑皮冬瓜是蕉岭县近年引种的高产优质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面积大,叶色深绿,主蔓13~18节着生第1个雌花,以后每隔3~5节着生1个雌花,少数隔1~2节着生1个。瓜长棒形,上下端一般较均匀,长60~90 cm,横径15~30 cm,老熟瓜色黑绿,无白色腊粉;肉厚5~11 cm,单瓜重一般9~28 kg,平均年单产112.5 t/hm2,产量最高可达150 t/hm2。二是适应性广。黑皮冬瓜早造全生育期160 d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30 d左右,适应蕉岭县各地双季栽培;对土壤适应性广,不论平原还是山区,在土层深厚、基肥、追肥、光照充足田块种植均能获得高产。三是品质优。黑皮冬瓜组织致密,成熟瓜耐贮运,且富含维生素、淀粉及各种氨基酸,味浓、微甜、鲜嫩可口,质凉,解暑解热,有美容功效。冬瓜不含脂肪,含钠量极低,有利尿排汗之功效。因此,常吃冬瓜有明显地减肥轻身作用,也是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理想蔬菜,是保健长寿绿色食品。四是抗性强。黑皮冬瓜生物学产量高,需肥量大,蔓粗壮,叶柄长,叶面积大,叶色深绿,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病虫害较少,且耐旱、耐热能力强。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土壤选择

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前作稻田的地块,做畦的方向以南北走东西向为佳。忌连作,最好能实行水旱轮作。

2 播种育苗

春冬瓜要争取在芒种前后坐果,才能避过高温多雨的气候,因此播种期应安排在1―2月,且早播比迟播好。早播应采用塑料薄膜拱棚育苗[1]。播种前进行摧芽,使种子发芽快,出苗齐。播种后至子叶展开前不揭开薄膜。出苗后,晴天气温较高时应及时揭开薄膜,力争多照阳光,寒潮侵袭时要做好防寒保苗工作,除盖好薄膜外,可在薄膜上加盖稻草。移植前7~10 d要揭膜炼苗,晴天土壤干燥可在中午进行淋水。秋植冬瓜采用浸种催芽后直播,应在小暑前播种,以免生长后期被寒潮侵袭而受害[2]。当冬瓜苗长出2~3片真叶、苗龄20~25 d时即可移苗定植。

3 定植

畦宽130 cm包沟(畦面100 cm,沟30 cm),畦高40 cm左右,定植规格:春植株距为70~75 cm,栽植9 000株/hm2左右;秋植株距为60~65 cm,栽植10 500株/hm2。

4 田间管理

4.1 肥料管理

冬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因此,整地起畦时,在畦中间开深沟施腐熟猪牛粪23 t/hm2、麸肥0.6 t/hm2、过磷酸钙0.6 t/hm2的基础上,定植后每隔7 d左右在晴天淋水肥1次,每株施10%~l5%人粪尿或5%~10%尿素溶液1~3 kg,前期苗小薄施,后期苗大浓施。发现植株徒长,应及时剪除侧蔓。冬瓜的重点追肥应从引蔓上棚到结瓜后,瓜仔重达5 kg左右时进行[3]。这段时间,除淋人粪尿外,可施腐熟麸肥1 t/hm2、复合肥0.75 t/hm2,全期共追肥6~8次,施肥总量约为尿素2.7 t/hm2、磷肥0.75 t/hm2、钾肥0.75 t/hm2,前期占总量的1/3,中后期占总量的2/3。

施肥应做到“三忌”:一忌把肥水淋在植株头部;二忌下雨时或雨后立即施肥;三忌偏施氮肥,特别是速效氮肥。施肥原则:勤施薄施,前轻后重,氮、磷、钾合理搭配。秋植冬瓜育期较短,施肥量可适当减少。

4.2 水分管理

冬瓜根系发达,叶面积大,水分蒸发多,因此冬瓜对水的要求比其他瓜类高。晴暖天气,土壤干旱时早晚淋水。瓜蔓上架后,需水量逐渐增多,开花结果期达到高峰,这段时间应经常淋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晴天每天至少要淋透水1次(切忌在午后淋水)。下雨期要注意排除渍水,以防引起病害。采取前10~15 d减少用水量,并把水沟渍水排干,提高冬瓜贮运性能。

4.3 植株管理

插竹引蔓及植株管理是冬瓜丰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冬瓜一般在主蔓结瓜,为了减少养分的消耗,应及时摘除侧蔓,培育健壮的主蔓,同时还要进行压蔓。在插竹后进行压蔓,方法是将瓜藤在株距范围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盘旋,选晴天每3~6节用泥块压住节间,共压3~4处,待瓜藤压至16~18节后再引蔓上架。

冬瓜棚架的插竹引蔓,除考虑叶片分布均匀,提高光能利用率外,还要考虑把理想的坐果节位放在棚架的合适位置。因此,搭架引蔓可采用鼓架龙根法,即当植株蔓长100 cm左右时,用3支竹竿搭成鼓架,在离厢面1.2~1.3 m处横架1根较粗的竹竿,连贯各鼓架作龙根,使支架更加牢固。待瓜蔓长到16~20个节位时便可引蔓上架。引蔓时最好把所留的瓜吊在龙根竹下,并有计划地把瓜蔓引向坐果的西面,以减少阳光对果实的曝晒。至冬瓜长到4 kg左右时,用布条或绳套住瓜柄,系在篱竹顶部的龙根上。结瓜后,对于上部的瓜蔓,再任其继续生长,保留8~13片叶后即摘除项部(摘心),使养分集中供应果实,并利用这些叶片遮盖果实,确保瓜不受太阳灼伤,提高贮运性能和贮存时间[4]。

4.4 选留瓜

要使冬瓜提高单产,在植株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要通过提高坐果率来实现。因此,坐果率高低和果实大小将决定冬瓜的产量。瓜蔓生长一般从细到粗,留瓜时应在瓜蔓生长最粗大的节间段选留。选择幼果要求呈圆筒形,上下部大小一致,肩宽而平、项圆钝,全身披茸毛且具有光泽,节位在23~33节最理想。选好幼瓜后,应及时摘除其余的瓜仔,并供应充足的肥水,进一步加强管理,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影响坐果的客观因素是气候。一般以20~25 ℃、南风、南雾的条件下最适宜。而东风、北风或东北风、大雨等则不利于坐果。如果遇到不良气候条件时,可采取补救措施,即在早上日出前后1 h内,给刚开放的雌花进行人工授粉(摘1朵新开放的雄花在雌花顶端轻擦几下即可)以提高坐果率,也可采用15~20 mg/kg 2,4-D处理瓜柄,或喷防落素等措施提高坐果率[5-6]。

5 病虫害防治

冬瓜的主要虫害是蓟马,可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或10%金永安2 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进行喷雾,各药剂交替使用,每隔5~7 d喷洒叶底面和蔓、瓜。

主要病害是疫病,防治方法:一是坚持轮作;二是加强田间管理;三是化防措施:化防在冬瓜10片叶时开始,每隔7~10 d喷药1次,可选用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600倍液,或0.6~0.8 °Bé波尔多液(即配即用),以上药方任选1种交替喷洒叶底、叶面、蔓、瓜、地面[7]。

6 采收

冬瓜一般坐果后60 d左右,表皮茸毛已脱落且坚硬发亮,植株的大部分叶片仍青绿便可采收。采收过早,不耐贮运;采收过迟,影响食用品质。

7 参考文献

[1] 张星.丹巴县黑皮冬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96.

[2] 傅启海.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2):210-211.

[3] 张建祥,郭振升.北方大田直播支架栽培黑皮冬瓜技术[J].北方园艺,2012(19):39-40.

[4] 黎文之.黑皮冬瓜盘蔓矮化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2(6):31.

[5] 袁文先.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6):28.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2

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稳定冬种瓜菜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扩大桑园种植面积,优化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带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合理安排植期,做好产销对接;加强产品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品牌效应,拓宽市场销路,扩大出岛量,提高产业效益。

二、目标任务

1、今年冬种计划面积57000亩,其中:(1)瓜菜5000亩(详见附件一);(2)桑园6000亩(详见附件二);(3)玉米10000亩,其中糯玉米和甜玉米5000亩,饲料玉米5000亩;(4)花生5000亩;(5)番薯5000亩;(6)豆类2000亩;(7)木薯20000亩;(8)其它5000亩。

2、推广标准化瓜菜基地建设。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整治、国土土地整理等项目,加强农田排灌渠道、田间道路、土壤改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标准化瓜菜基地。营根、湾岭、什运、红毛要抓好1-2个连片50亩以上的商品瓜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田洋建设。

3、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农资产品合格率在85%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冬季瓜果菜产品的质量合格率超过98%,力争冬季瓜果菜绿色防控推广面积达到500亩,冬季瓜果菜农药使用量减少30%;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到20000亩,农民瓜菜收入增加5%。

4、搞好产销衔接。办好“冬交会”,以“冬交会”为契机,寻找市场和订单,确保冬季瓜果菜产销订单率6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抓落实。县成立冬种生产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财政局、水务局、商务局、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扶贫办、科协、供销联社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农业工作的副乡镇长任副组长,成员为乡镇农业技术骨干的冬种生产领导小组。制定本乡镇冬种生产指导性意见,将冬种任务落实到村委会和村小组,并落实相关责任人。形成县抓乡镇、乡镇抓村委会、村委会抓村民小组的“齐抓共管”局面,做到领导职责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迅速掀起我县冬种生产高潮,确保冬种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各乡镇根据本地生产优势和经验,突出主导品种,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好的农作物品种,增加农民收入。适当调减价格不稳定,效益较差,市场需求量逐渐减少的品种,逐步调减种植面积;对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较稳定,效益较好的品种,适当增加种植面积。

(三)稳定冬种瓜菜面积,推进产业带建设

1、稳定水旱田面积。积极推广“稻—菜”轮作制度,水旱田种植面积稳定在去年的基础上。

2、努力扩大坡地面积。坡地种植是扩大冬种面积的重要途径。解决灌溉问题,积极发展坡地瓜菜,可有效规避前期的涝灾,并可灵活安排种植时间,适于秋种,要充分挖掘水源,配套建设喷滴灌设施,解决坡地瓜菜用水,逐年加大坡地种植面积。

3、推进冬种瓜菜优势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进湾岭苦瓜、节瓜优势产业带,营根城郊菜优势产业带,什运乡青瓜、白玉豆优势产业带等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产业带。

4、发展集中育苗。根据本地瓜种植计划和布局,引导农民采用小拱棚小面积集中育苗,提高种苗质量,合理安排种植时间。

(四)合理安排植期,推动科学种植

1、科学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及种植地块。为了使冬种作物丰产丰收,各乡镇要把冬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所需的土壤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动手,及早抓好备地、备肥和备苗工作,要在晚造收获前落实冬种作物种植田块,排干积水,边收获晚造边犁田备地备肥,尽可能提早种植,有灌溉条件的旱田和坡地可适当提前备地,确保瓜菜、糯玉米等冬种作物产品在明年1-3月份的黄金季节上市,不影响早稻生产。以外销为主的苦瓜一定要在11月份开展营养块育苗,11月底至12月初种下,才能确保在明年2月10日左右开始摘瓜。同时,各乡镇要进一步推进水稻改制度工作,合理安排早稻种植期,做到既不影响早稻生产,又能为冬种作物挤出充足的生产时间,确保冬季作物及时下种,按时收获。

2、针对我县冬季气候偏冷得特点,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种植瓜菜,同时发动农民群众在瓜菜基地北面设立防风障。

(五)突出主导品种,提高种植效益

1、突出主导品种。各乡镇要依据资源和种植经验,积极发展市场好、效益高的主导品种,如什运乡的青瓜、白玉豆;湾岭镇的苦瓜、节瓜等。

2、优化传统品种。积极引进省外、国外优良瓜菜品种试种,筛选与推广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瓜菜品种,保证瓜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品种推介见附件三)。

(六)建立冬种示范基地,以点带面

除桑树外,各乡镇要建设1-2个连片20亩以上的冬种示范基地(木薯除外),湾岭、什运、红毛三个乡镇要建1-2个连片50亩以上的冬种瓜菜示范基地。

(七)加强质量监管,创立知名品牌

1、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快普及“两瓜两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太阳能(电能)灭虫灯、蓝/黄粘虫色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控措施,大力推广超免蛋白、海岛素等植物调节剂,配合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大力推广健康栽培和生态栽培技术,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点,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

2、加强农民培训。县农技中心和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区农作物生产发展情况,组织多种形式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生产水平,教育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3、强化瓜果菜产品抽检。县农业局要加强冬种瓜菜的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瓜菜流动检测队伍,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和乡镇农产品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要加强瓜菜上市前例行检测,强化田头、收购站(点)的抽检,“两瓜两豆”100%持证出岛,确保上市瓜菜产品质量安全。

4、提高品牌意识,创立知名品牌。要鼓励企业或合作社积极创立品牌,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包装设计,提高包装档次,着力打造瓜菜品牌,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闯市场,向品牌要效益。

(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田整治、土地整理、菜田改造等项目,完善冬季瓜菜基地排灌渠道、田间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冬种瓜菜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发展大棚栽培及喷滴灌等设施,探索大棚周年利用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瓜类嫁接苗,提高种苗质量。

(九)落实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我县今年计划通过补贴种苗的形式扶持连片种植冬季瓜菜的农户,对于连片20亩以上的基地,补助200元/亩用于购买种苗。种植桑树每亩补贴970元:桑苗按每亩490元补贴、种植按每亩300元补贴(用于购买肥料)、机耕按每亩180元补贴。各乡镇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和生产规模,着手做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组织落实和筹备工作,保证按时供应生产需要。

(十)拓宽销售市场,做好产销对接

1、培育本地运销队伍。充分发挥当地农民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培育本地区农产品运销队伍。鼓励和支持销售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多种形式宣传推介瓜菜产品。

2、做好产销对接。一是办好“冬交会”,扩大订单,使“冬交会”成为我县冬季瓜菜走向省外市场的窗口;二是建立产销联盟。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区的生产实际,积极主动与相邻市县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新型的产销关系,组织一批生产基地和重点专业合作社作为批发市场的主供基地和固定合作伙伴,建立稳固的产销合作关系。

3、加强产地市场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可根据瓜菜种植面积、品种及产量做好预冷处理系统建设规划,建设冷库,制定收储标准,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好销售服务,创造良好的产地收购环境。

4、建设信息平台。一是建设瓜菜种植信息平台,通报种植品种、时间和面积;二是在政府网站上开设市场信息栏目,当地主要瓜菜品种产地收购价格信息;三是积极探索电子商务销售,减少流通成本。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3

编者按:10月21日,我市召开2009年冬季瓜果菜生产动员大会。会议提出,今冬明春全市要发展15万亩瓜果菜,努力把瓜果菜发展成为推进儋州农业升级、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现代特色支柱产业。

瓜果菜是海南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海南省瓜果菜等农产品已进入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精品比重不断提高,高端市场销售迅速增长,瓜菜、水果占种植业的比重达60%以上,瓜果菜产业成为海南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并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但今年台风、雨水多,瓜果菜产业损失严重。因此,我们要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效瓜果菜产业,促进儋州农业走出一条热带瓜果菜产业化的康庄大道。

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冬季瓜果菜生产动员大会上瓜菜销售企业代表们的真知灼见,以对推进儋州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1)东成镇茅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兹健:把握“三个抓” 推进瓜菜种植业发展

近年来,在市农业部门悉心指导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按照优化“老三样”、发展“新四样”要求,推进产业整体开发,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大力发展瓜菜种植业,延伸瓜菜产业链,构建瓜菜产、运、销的长效机制,加速农产品转化增值,促进农产品向岛内外批发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拓展,推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的做法是着力把握好“三个抓”。

一、抓早。及时策划,迅速着手运作。冬种瓜菜不仅是全省、乃至全国冬季菜篮子的补充,也是我们东成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瓜菜种植生产,特别是冬季瓜菜种植,必须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每年这个时候我已开始谋划种植的面积、筹备种植的品种了。在我的带动下,经过多年发展,茅坡村委会已拥有种植户560户、种植面积1500多亩。目前,已着手规划500亩作为今冬明春的瓜菜种植基地,着力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特色,努力推出“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的现代农业特色品牌。

二、抓活。应对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我个人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数量调整,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变化,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积极扶持、引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东成,我们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高效农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全面推广“苏州5号”泡椒、青皮尖椒、荷兰豆、卷心菜等热带高效瓜菜种植,转变瓜菜种植方式,提高种植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种植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目前,我们先后在

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营销关系,为带领瓜菜种植户拓展岛内外批发市场、国内高端市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抓实。讲究品牌,实施精品战略。以茅坡村委会为例,瓜菜种植产业化层次仍比较低、缺乏品牌和组织化程度,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足。对此,我们的策略是:走特色、精品之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在我的努力下,经我引进并由我“包发包收”,即“发放种子、负责收购”“苏州5号”泡椒,据统计,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涉及东成、王五、新州、中和、光村、排浦、白马井等7个镇,受益村庄156个。通过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特别是给农民放种包销,使农民敢于选择合适种植的新品种,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瓜菜种植专业村,产生明显经济效益,推进瓜菜种植业又好又快发展。

(2)排浦镇逢秋瓜菜合作社社长陈汉洲:打造“两瓜一椒”特色农业区

儋州逢秋瓜菜合作社在短短一、二年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由一个冬种瓜菜落后镇,发展到面积逾万亩的瓜菜重镇;由一个品种繁杂、盲目生产、管理混乱,发展为产品专一、管理科学的“两瓜一椒”的特色农业区。排浦镇冬季瓜菜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一、政府指导,合作社牵头。以社员与农户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发展该镇冬季瓜菜。逢秋瓜菜合作社大多数成员都是当地的瓜菜种植大户,他们都具有娴熟的种植技术与科学管理经验。他们利用自己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行“三分三统”的管理制度,发动引导群众发展瓜菜种植。“三分”即品种分类,分区管理,分管责任、实行技术跟踪;“三统”是统一品种、统一指导、统一销售。目前,合作社已开阔出广东、北京、西安、吉林等几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并设立经销点,负责为农户提供了市场第一信息与销售服务,解决了农户的产销难题。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4

济南市的特色农产品中,瓦西冬瓜、金王泉糯玉米和商丰源彩椒等都是商河县开发的名牌农产品,商河彩椒还被评为济南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商河县开辟了大蒜、彩椒、冬瓜、设施蔬菜、花卉园艺、黄金梨、浅水藕、畜牧养殖等8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了郑路设施蔬菜、瓦西冬瓜、商河大蒜、金王糯玉米、后十亩设施、万青设施、商南彩椒、沙河浅水藕等12个市级特色品牌基地。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玉皇庙镇、郑路镇和白桥镇。在商河县,记者参观了“瓦西冬瓜”生产基地和绿泉丰园设施农业园区。

“瓦西”冬瓜:

特色品牌示范基地

商河县种植黑皮冬瓜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据济南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奉光介绍,从最初种植到现在,商河县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冬瓜品牌——瓦西冬瓜,并于2000年,建立了瓦西冬瓜特色品牌示范基地。最初,基地以玉皇庙镇瓦西村为核心,核心区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玉皇庙、许商、张坊3个乡镇(街道)26个村。

基地建设主体为瓦西黑皮冬瓜专业合作社。瓦西村的村民几乎全部加入了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统一带领下,黑皮冬瓜销售时统一商标、统一包装,以一个品牌进入市场。合作社制定无公害农产品黑皮冬瓜技术操作规程,绿色食品黑皮冬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通过培训、讲解、示范等手段,要求每个种植户从播种、施肥、栽培、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管理。

在位于玉皇庙镇瓦西村的冬瓜基地,记者看到,地里的冬瓜苗已经开花。据县农业局副局长李法涛介绍,黑皮冬瓜,瓜皮黑绿色,有光泽,瓜似炮弹型,肉质厚而白,子室较小,耐贮运,单瓜重平均30斤,大的可达60斤。

李法涛说,每斤普通的黑皮冬瓜约0.4元,有时会达到1元左右,一亩地约产1万斤冬瓜。按照市场价0.45元/斤计算,销售量11.25万吨,全县黑皮冬瓜销售额为1.0125亿元,农户亩均纯收益为4000元,仅黑皮冬瓜就为全县种植户增加纯收入9000万元。

在合作社冬瓜大棚内,记者看到与普通冬瓜不同的小型冬瓜。据王奉光介绍,这是合作社引进的冬瓜新品种,属于水果型冬瓜,可鲜食。他说,济南市每年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组织专家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由于成本高,这种小型冬瓜的价格大约是普通冬瓜的10倍,每斤3-4元。像这样种植小型冬瓜的棚有七八个,每个棚大约收7000余斤,刨去成本,每亩地农户可纯收入7000多元。小型冬瓜销往全国各地,很受市场的欢迎。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多年种植冬瓜的实践中,结合大蒜和冬瓜的生长习性,合作社探索创出黑皮冬瓜与大蒜轮作、黑皮冬瓜与水果萝卜套作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单产效益。年产蒜薹100万斤,蒜头200万斤,水果萝卜80万斤,亩产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并影响到周围几个村的群众,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据李法涛介绍,目前,合作社除种植冬瓜外,还种植西瓜、甜瓜等农产品。该基地的冬瓜到8月下旬就可以收获,9月份开始,合作社开始种植其他农产品。

冬瓜具有药用价值,耐储藏、储运。种植冬瓜还有一定时差优势。尤其是每年7-9月北方处于蔬菜淡季,吃冬瓜的人多起来,当地冬瓜很受市场的欢迎。为拓宽瓦西冬瓜的销售市场,商河县通过建网站,以网络平台销售瓦西冬瓜,并通过举办黑皮冬瓜文化节促进瓦西冬瓜产业的发展。除销往本地外,目前,基地黑皮冬瓜远销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以及北京、天津、沈阳等10余个大中城市,成为当地农户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

目前,黑皮冬瓜的种植区域扩大到玉皇庙、张坊、许商、郑路、贾庄、韩庙6个乡镇(街道)的96个行政村。瓦西黑皮冬瓜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商河县第一个被认定的特色农产品。瓦西冬瓜还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以瓦西村为中心的黑皮冬瓜生产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厅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蔬菜园区:

保质保量保供

近年来,山东省的设施蔬菜发展迅速,并跻身全国前列。济南市以各类拱棚和冬暖棚为主的设施蔬菜面积每年以超万亩的速度增长,设施面积达到55万亩,产量322万吨,产值达到55亿元。

商河县的设施蔬菜也得到快速发展。商河县扶持农户建设高标准蔬菜生产大棚。目前,日光温室新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0%以上,有力支撑着设施蔬菜产业高效、健康运行,推进了商河县无公害设施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形成了郑路镇、玉皇庙镇等设施蔬菜为主产区,贾庄镇、殷巷镇、许商办事处等周边乡镇为带动区的设施蔬菜发展格局。设施蔬菜已成为商河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从瓦西冬瓜基地出发,记者来到了济南绿泉丰园设施农业园区。济南绿泉丰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蔬菜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推广、种苗生产、销售、观光旅游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公司为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绿色蔬菜基地,济南市农科院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刘庆国告诉记者,公司核心区占地900亩,有150个设施蔬菜大棚,示范区1万亩,带动区1万亩。

在绿泉丰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核心区一个设施蔬菜大棚内,记者看到,满棚青枝绿叶的藤架挂满了颗粒饱满的青色西红柿。刘庆国介绍到,公司在蔬菜种植上已经不以农药等化学的方式杀虫,而是采用杀虫灯、防虫网、黄篮板等物理措施防控病虫害。

公司还配备有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可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该公司建立了有关农产品生产记录、大棚种植管理、产品检测报告和田间管理等档案资料。刘庆国在现场专门让公司员工清洗了一盘刚采摘的黄瓜,翠绿的黄瓜看上去非常诱人,品尝之后发现口感清脆、甜嫩,黄瓜味特浓。

在运营机制上,公司核心区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与农民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以济南绿泉丰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裕丰”、“一分田”、“惠农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市场需求为导向、农户参与为基础,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

参观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园区内停有两辆菜篮子工程配送车。刘庆国说,济南市为公司配有两辆菜篮子工程配送车,公司自己也有两辆车,负责送菜。那么,需要多长时间,这些蔬菜才能送到市场或消费者手中呢?刘庆国说,济南市蔬菜配送24小时内送到,如果订菜的客户提前一天打电话,第二天下午一定送到;如果当天早上打电话,第二天早上一定送到。在蔬菜运输途中,用保鲜膜将蔬菜包好以保蔬菜新鲜。

据了解,济南市积极实施“农超”、“农校”、“农居”对接,在园区和基地发展蔬菜专业配送中心建设,在各大超市设立济南市特色农产品专区(店、柜),向学校、机关、企业、酒店和市民配送蔬菜,形成了强大的配送体系。全市蔬菜龙头企业40家(省级3家) ,规模化配送中心达到60处。目前济南市共发放140辆济南市“菜篮子”工程专用配送车,并且与交警部门联合下发“绿色通行证”,畅通流通渠道,方便了菜农进城销售。

目前,公司生产的“商丰源”、“绿泉润泽”品牌蔬菜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蔬菜销往全国各地。

蔬菜产业:

走品牌化之路

为做大做强济南市特色农产品产业,最根本的是要保证农产品质量。近年来,济南市加大投入品监管,实施农业投入品备案制度。加强质量监管,逐级签订质量管理责任状,建立了200名的质量安全协管员体系,实现了园区、基地产品质量一票否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保证。

为帮助农户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让农民科学种植农产品,济南市农业局和山东移动联合开办了农信通。王奉光告诉记者,农信通免费为4万户农民发送信息,每天一条信息,内容是关于种植、养殖、供销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在参观商河县农产品品牌基地的过程中,王奉光说,济南市非常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在每年农业部举办农交会之前,济南市会先举办一次当地的“农交会”——济南现代农业成果展,主要展示济南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包括章丘大葱、鲍芹、商河瓦西冬瓜、商丰源彩椒、商玉宝大蒜、沙河香浅水藕、济阳曲堤黄瓜、仁风西瓜等。通过举办自己的农交会,一方面扩大当地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另一方面选择一些优秀的农产品参加国家的农交会。目前,商河“瓦西”、“沙河香”、“金王泉”、“魁王”、“商丰源”、“谷乡家园”、“鼓子秧歌”、“商玉宝”等多个农产品商标,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5

关键词:屏边县;草果;栽培;管理;对策

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经济和生态价值,为我国重要的食品调料和传统药材。草果是阴生植物,不耐强烈日光照射,喜有树木庇荫,温暖而阴凉,雨量充沛的山区气候环境,以林木荫蔽度为50~60%,海拔650~1500米,年平均气温18~20℃,空气相对温度80%以上的亚热带林下温润而富含腐殖质的森林黄壤、棕壤的阴坡最为适宜。云南省是我国草果的主产区,其草果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屏边县多雨湿润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草果的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屏边成为云南草果的主产区之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制约着草果的生产发展,导致我国草果市场供不应求,每年都要从越南等国进口一部分草果,用于补充市场。草果产业,是屏边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绿色经济强县的重要产业之一,这是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屏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根据屏边县目前草果产业发展中暴露出的许多突出问题,为保证草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1、屏边县草果产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屏边县栽培草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大规模的种植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屏边和全国一样,正从动乱年代的后期进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初期,对经济发展的渴求,促使全县千方百计寻求发展经济的路子,但一个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边陲小县,税源极其匮乏,发展经济,困难重重。经过认真调查和筛选,发现种植草果是一个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致富项目。因此,政府鼓励农户种植草果,信用社给予贷款支持,全县上下掀起了一种植草果的热潮。到1990年,天然林下草果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公顷,进入盛产期,平均每公顷产鲜果1650千克,年总收入990多万元。在当时,对于一个财政收入只有400多万元的小县来说,无疑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之后,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草果产业的收入也在成倍增长,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靠种植草果致富的农户达3200多户,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就有380多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在天然林下种植草果,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和财政税收,不利的是,对天然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为草果要求周围的林木具有适当的荫蔽度,多余的荫蔽度会导致草果生长不良。同时,草果周围的草本和藤本植物及幼树必须全部清除,多余的荫蔽度也必须清除,才有利于草果的生长。因此,在天然林下种植草果,必然要伐除部分树木,导致天然林内由乔木、幼树、草本、藤本等构成的复杂林层结构变成只有乔木层的单一结构,这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极为不利的。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1996年,出台文件,及时叫停天然林下草果种植项目。文件规定: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内种植的草果一律清除;在其它天然林内种植的草果,不允许进行管护,有多少产量采收多少,让其自生自灭;今后的草果产业在人工林下进行发展。

1997年至2001年,在人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和旱冬瓜(Alnus nepalemis D.Don)林下种植草果试验获得成功。经对比试验,旱冬瓜林下草果的产量远高于杉木林,同样的经营管理水平,旱冬瓜林下草果每公顷产量达3375千克,而杉木林下草果产量每公顷只有1607千克,前者是后者的2.1倍。究其原因,一是旱冬瓜林内空气湿度高于杉木林;二是旱冬瓜有根瘤菌,是一个很好的涵养水源和改良土壤的落叶树种,落叶作为绿肥,腐烂后,增加了土壤肥力,其根瘤菌可以固氮,补充土壤肥力。2002年,屏边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树种就是旱冬瓜。屏边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使旱冬瓜生长迅速,2-3年即可郁闭成林。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加农民收入,屏边县积极引导农户在退耕地旱冬瓜林下大面积种植草果。县林业部门每年培育草果苗1000多万株,无偿提供给农户种植。至2012年,退耕地和荒山荒地旱冬瓜造林保存面积达7355.32公顷,旱冬瓜林下草果已发展到4830公顷。

2、屏边县旱冬瓜林下草果种植存在问题

过去,屏边县在天然林下种植草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是因为天然林腐殖质丰富,土壤肥力高,林内湿度大,农民不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不需要投入什么技术,稍加管理,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收成。但人工林就不同了,它的立地条件和天然林有天壤之别。旱冬瓜人工林,在造林之前,有的是农地,有的是荒山,土壤肥力低,腐殖质很少,林内湿度也比较低。但决策者、规划者和农户都没有更多地去思考过二者的区别,对草果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认识不足,导致草果种植出现很多问题。

2.1 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2004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将旱冬瓜林下草果种植培育成为全县百万亩绿色产业之一。加之,农民过去也从种植草果中得到很多实惠,因此在政府的大力倡导、林业部门无偿提供草果苗的大力支持之下,农户种植草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时间,全县遍地开花,退耕地旱冬瓜林下种植的草果面积占到该树种造林面积的66.6%,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为草果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特别是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就更加苛刻,如果空气湿度低,草果生长缓慢,即使能生长,也只开花,不结果。因此,草果的发展,同样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山梁等水湿条件差,以及难以修建灌溉设施的地方,就不宜推广种植。

2.2 旱情严重,成活率低,报废面积大

草果最怕的是干旱,据统计,2010年大旱,屏边县当年新种植的300多公顷草果,基本全部报废。多年连旱,死亡面积达1893公顷,占总面积的39.19%。成活率在95%以上的只有2100公顷,仅占总面积4830公顷的43.48%,其余面积都要重新种植和补种。

2.3 技术推广力度不够,栽培技术落后

在退耕地内种植草果,农户仍然沿用过去在天然林内种植的老办法和土办法。种植时,不打大塘,不施底肥,天旱时,不浇水,导致成活率低、生长缓慢。

2.4 经营管理粗放

大部分农户在种植之后,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日常管理随意性大,重栽轻管的思想严重,管护投入很少。没有规范地对草果苗进行除草、扩塘、松土、培土、施肥、浇水等生产管理活动,导致产量很低。

3、加快屏边县草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抓示范和科技培训,带动产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

每个乡镇确定1至2名草果产业发展技术带头人,把这些带头人集中起来进行培训。以早实、优质、丰产为目标,加大县级草果科学种植和集约经营管理示范区建设力度,以示范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技术作为培训教材。再在每个乡镇建立乡级示范点和村级示范点,让农民到示范点参观、学习草果栽培、管理的先进实用技术和经验,以及丰产致富的实际例子。用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推得开的成功经验去带动和指导面上生产,全面提高草果种植和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层层抓示范,促进全县草果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

3.2 加强园地整理,抓好补植补种

对干旱造成的草果报废面积和成活率不足95%的种植面积,林业部门要继续提供草果苗扶持和技术指导,做好补植补种。一般以夏末、初秋为宜,此时雨量少、气温高、日照长、杂草生长量大、种子尚未成熟,这个时段整地有利于曝晒挖出来的空塘和土壤,达到改善土壤通透性和充分消灭病、虫、草害的目的。打塘后15-20天回塘,回塘时先填放杂草、枯枝落叶物和地表土,约占塘总深度的一半,然后用取出来的表土拌堆肥、厩肥和火烧土等作底肥,回填至呈龟背状待移植。采用盲苗移栽:一般株行距为2.5×2.5m,种植塘规格为50×50×30cm。选择生长健壮的幼苗,苗高35-40厘米,地径1厘米以上,根系8-12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每塘栽植2-3苗。要使苗木根系在塘中自然舒展,填土后用脚踩压实,浇水。

3.3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设配套设施

为了提高抗旱能力,旱冬瓜林下草果种植,除了分布在阴坡、半阴坡,并且水湿条件较好的沟箐地段之外,其余的都要修建水池、水窖等灌溉设施。按目前10公顷草果园,配15立方米水池(水窖)1个,平均每个水池(水窖)加水管等附件设备共需3400元计算,全县建483个水池(水窖),需投资164.22万元,采取农户投工投劳和自筹60%,县财政补助40%的办法,按目前的经济水平,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也是不难办到的。

3.4 加强园地管理,提高草果产量

草果的茎,分直立茎和根状茎。直立茎由横走根状茎上的叶芽生出。根状茎在地下匍匐延伸,又称匍匐茎。由直立茎基部膨大处和根状茎节间向两侧对称生出新的匍匐茎,起支撑和储蓄养分的作用。如果不做好草果园地的施肥和培土,就会造成草果营养不良。为了得到足够的养分,草果的匍匐茎就会拼命向四周扩展延伸,匍匐茎生长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向上抽出新芽,次年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现象叫“散蔸”,如果“散蔸”现象出现,就意味着丛生的草果变成了散生草果。散生的草果一般很少结实,即使结实,产量也非常低。因此,草果进入成龄期后,必须及时施肥、培土和截根,并采用滴灌技术,增加土壤和空气的湿度。

为了避免“散蔸”现象的发生,每年都要进行施肥和培土,并截断多余的匍匐茎。一般在11-12月草果采收后进行,把老植株割除后,每丛施腐熟干细农家肥1.5-2公斤,钙镁磷氮等复合肥0.5-1公斤,腐植土(山基土)3-5公斤,拌匀后直接撒施于草果丛周围。并在草果植株四周1米处进行15-20cm深度的松土,截断过多过长的匍匐茎,防止“散蔸”现象发生。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6

关键词:温室;黄瓜;提早种植 

20世纪90年代初,凌源市委市政府把设施农业确定为农业主导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和推进。目前凌源市日光温室规模已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凌馨牌”黄瓜全国有名。设施农业以其避灾、高效、稳定增收的优势成为凌源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 

但一项产业的发展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设施农业发展亦是如此。一些早些年建的温室,棚短、间距窄、保温差、技术更新慢、种植结构单一等影响经济效益问题突显,一些群众因此弃管或拆除转产。如何解决以上难题,提质增效,巩固发展成果,边巩固边发展成为全镇乃至全市农技人员头等大事。为此,对几年来温室冬春茬黄瓜提早种植进行了调查总结,具体优势体现在如下: 

1栽培时间 

2012年全镇提早栽培种植户30%左右,2013年全镇提早栽培种植户增加到47%,2015年全镇提早种植户增至60%。三十家子镇北店村、姜杖子村、白油坊村、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小孤山村等7个村均在8月中旬开始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买工厂苗户也均在9月中、下旬定植。而传统种植在10月上旬育苗。 

2新技术应用 

提早种植各村80%1~2上棚户采用微滴灌、秸秆反应堆、黄兰板诱杀等技术,个别用户使用滑车运输、自动放风机、臭氧发生器、新型增光灯等技术,效果特别明显,秧苗茁壮、省水、病轻、地肥。 

3经济效益分析 

提早种植后,9月中旬定植,11月上旬采摘,比常规种植提前1.5~2个月上市收益。底瓜达2.5元/kg,腰瓜均价3.1元/kg。2个月时间lOOm2温室能比常规种植增收3万多元。截止5月5日,提早种植棚户收益达700~800元/m2,而常规定植100m2棚不足5万元。 

4增收原因分析 

4.1前期容易管理 秋高气爽,干旱少雨是我们地区特点。光照足,秋季日照时间短,阴雨天少,气温恒定,不过低过高,适宜苗期管理,有利于黄瓜花芽分化。地温适宜,利于扎根,生长快,根强苗壮,利于秧苗越冬。光、温、水、气、热等利于人工调控,秧苗不生病或少生病。 

4.2供少于求,价格高 提早种植弥补露地菜拉秧,秋延晚大棚已到采收末期,产量低、质量差、货价低等不足。提早栽培区域有限,我们朝阳地区10年9旱,光照充足,可以说地理优势强,供少于求,因此价高抢手。从几年的提早栽培价格规律上看,从2012年起开始调查至2015年,前期价格均高于后期。 

5提早种植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5.1高温高湿 高温、高湿秧苗徒长,影响花芽分化,使后期产量低,效益差。要采取加大放风,遮阳网遮阴(苗床上方不遮荫),中午棚内喷水等方法降温。 

5.2高温、干旱 高温、干旱,秧苗易发生病毒病,影响秧苗长势。通过放底风,整棚浇水防止空气湿度过小。同时注意防治蚜虫、白粉虱,防止病毒病蔓延。 

5.3其他问题 苗期携带霜霉、白粉、黑星病较重,需加强苗期病害防治。流胶病发生较重,细菌性流胶病是近年来新发生的病害,在茎节处从掐卷须而留下的伤口侵入,造成茎内腐烂,茎节处向外流胶,整株枯死,危害特别严重。主要是因为低温、高湿引起。注意苗期及生育前期及时喷洒细菌性药剂,及时防治。品种杂乱,群众只看苗不顾及品种,影响产量。部分群众地膜覆盖较早,致使根部上浮,影响秧苗越冬,造成歇茬。 

6提早种植技术要点 

6.1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稳产、高产、货架期长的优良品种。购苗必须确保是自选品种、精心培育的种苗,不能见苗就购,品种过杂,影响产量,得不偿失。 

6.2购买合格苗 定购苗必须在有育苗资质、信誉度高、育苗设备完善、管理严格、病虫防治好的工厂定购,防止流胶病等病害、疫情侵入并扩展,造成严重减产。 

6.3严格控温控水 提早种植要定植后立即浇水,降低地温,创造根系生长适温,促发新根早缓苗,而常规种植要定植后1周浇缓苗水,防止地湿过低。定植后摘底瓜前,不旱不浇水,浇也不要浇大水,以利蹲苗,防止徒长疯秧。 

6.4喷施乙烯利促花 提早种植因苗期温度高,日照时间长,秧苗易徒长,不利于花芽分化,所以必须喷施乙烯利1~2次,以利雌花生成,增加产量。 

6.5不要过早覆地膜 植物根系有“向水、向肥、向湿”三向特性,过早覆膜根系上浮,根系越冬能力差,秧苗易歇茬,影响产量,最好采收底瓜后,地温下降后覆膜。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7

关键词 越冬茬;西葫芦;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84-01

随着农业产业化富民政策的落实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越冬茬西葫芦在临夏县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中所占比例较大,从12月至翌年5月一直供应市场,极好地补充了当地及周边县市蔬菜供应的淡季,这个时期菜价高,种植户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根据笔者对临夏县先锋乡、坡头乡的一些温室实地技术指导和数据记录,总结出日光温室越冬茬西葫芦栽培管理技术。西葫芦生长发育适宜日温为18~25 ℃,夜温12~15 ℃,温度低于10 ℃或高于32 ℃对植株生长不利,易感染病害,适于春、秋、冬茬日光温室栽培。

1 栽培季节及品种选择

临夏县日光温室越冬茬西葫芦育苗、定植、采收上市的时间一般分别在9月下旬、10月中旬、12月中旬。选用根系发达、抗寒性强、抗病毒能力强、耐低温(气温5 ℃时能正常结瓜)、瓜形美观、坐果率高、产量高的品种,如冬玉F1。

2 育苗

2.1 育苗

冬玉F1播量为3 375~4 500 g/hm2。选饱满的种子用55~60 ℃的热水烫种10 min,并不断搅拌到水温30 ℃时浸种4 h后,搓洗干净种子表面的黏液,取出沥干后用湿布包好,放置在25~30 ℃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在催芽的过程中每天用温水冲洗1次湿布 ,1~2 d后当芽长5 mm时待播。温室育苗的营养土是用近几年未种植过葫芦科蔬菜的肥沃园土与充分腐熟的厩肥以6∶4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过筛形成的,苗床规格为畦宽1.5~2.0 m、深15 cm,然后在苗床内铺好配制的营养土10 cm厚。播种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先将苗床浇透水,然后按照株行距10 cm×10 cm点播,种子要平放,播完后覆土厚2~3 cm,最后再盖上地膜以保持土壤湿润[1]。

2.2 苗床管理

一是温度管理。出齐苗的适宜温度为白天、夜间分别维持在25~30、16~18 ℃,3~4 d即可顺利出齐苗;齐苗后的温度白天、夜间要分别保持在18~24、10~12 ℃;低温炼苗可在定植前5~7 d进行,温度白天、夜间分别维持在16~18、7~8 ℃。二是水分管理。待苗出土后揭膜,一般不需再浇水,可再覆厚0.5~1.0 cm的细土2~3次。若叶色较深、苗生长慢,可选择晴天上午适当给植株喷水,并及时松土、通风,以防幼苗徒长[2],当幼苗3~4片真叶、株高12 cm时可定植。

3 整地定植

可在定植前7 d扣棚,但是要在棚室的放风处设置防虫网纱以减少蚜虫和白粉虱进入。选择前茬为非葫芦科蔬菜的地块作为定植地,结合整地施腐熟鸡粪30 t/hm2、过磷酸钙1.5 t/hm2、钾肥225~300 kg/hm2,精细整地,整平做垄,使垄面宽10 cm、底宽20 cm、高10~15 cm,大垄距、小垄距分别为100、40 cm,每垄定植1行,即按大行距120 cm,小行距60 cm定植[3]。10月中旬,选晴天上午于垄上按45~50 cm株距挖穴坐水栽苗,栽苗2.4万株/hm2左右。

4 田间管理

4.1 缓苗期至抽蔓期

一是温度管理。定植后闭棚保温促缓苗,缓苗后棚内温度超过25 ℃时进行放风,下午降至20 ℃时关闭放风口。夜间温度前半夜13~15 ℃,后半夜为10~11 ℃,最低为8 ℃。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徒长。二是水肥管理。浇足定植水后浇1次缓苗水,水量不宜过大。当根瓜坐住后(开始膨大生长)再开始浇催瓜水。三是吊蔓缠蔓。植株8~9片叶开始吊蔓。尼龙绳上端固定在铁丝上,下端固定在植株根茎附近,将西葫芦的茎缠绕在尼龙绳上,使其直立生长。同时,摘除侧枝、卷须。

4.2 结果期

一是温度管理。根瓜坐住后,日温提高到25~28 ℃,夜温15~18 ℃。低温弱光期间采用低温管理,日温保持23~25 ℃,夜温10~12 ℃。地温保持在12 ℃以上,短时间低于12 ℃不致受害。当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12 ℃以上时,加大昼夜温差,增加营养积累。二是光照调节。增光补光。适当稀植、及时整枝吊蔓、后墙张挂反光幕及经常擦拭棚膜等。三是水肥管理。当根瓜长至10 cm,选晴天上午浇1次水,并随水追施硫酸钾225 kg/hm2,始瓜期每10~15 d膜下暗灌1次水。盛果期要加强水肥管理,之后可每7 d选择晴天浇1次水,但是如果连续阴天要酌情浇水。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每浇2次水就追肥1次,每次追施腐熟人粪液6.0~7.5 t/hm2,或复合肥225~300 kg/hm2。每次采收前2~3 d浇水,采收后3~4 d不浇水,以利于控秧促瓜。四是蘸花保果。冬玉F1自开花到采收时间短,仅需10 d左右,且温室栽培对昆虫授粉不利。因此,要及时蘸花[2]。人工授粉宜于8:00—10:00雌花开放时,摘取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将雄蕊花粉轻轻涂抹在开放的雌花柱头上,雄花很少不能满足需要时可用毛笔蘸4~6 g/L保果宁抹雌花柱头和瓜柄。采收后期,尽量采用人工授粉,不用生长调节剂处理,以减少化学物质在蔬菜产品中的残留。五是植株调整。随着下部果实的采收和新蔓的生长,逐步摘除下部老叶病叶,若果实过多,可疏除部分幼果。

5 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可用45%百菌清烟剂1 650~2 700 g/hm2预防,使用时将烟剂分别放置于棚内不同的地方,1个棚内放置4~5处,点燃后密封大棚整个晚上,翌日早晨即可通风,每7 d熏蒸1次,共熏3~4次。白粉病的防治可使用40%杜邦福星乳油8 000倍液喷雾,防治时为了防止出现药害,要尽量不使用粉锈宁。病毒病的防治可选择使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400~500倍液,与展叶灵800倍液交替或混合使用,每10 d防治1次,结合治蚜连续防治2~3次[1-2,4-7]。蚜虫的防治可以使用15 cm×40 cm的黄板,放置密度为450~600块/hm2,可将黄板挂于行间以诱杀蚜虫,也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

6 适时采收

雌花开放后10~15 d,单果重250~300 g时采收。采收宜在早晨进行,采后逐个用软纸包好装箱。

7 参考文献

[1] 蔡全珍.日光温室西葫芦冬玉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15-116.

[2] 申彦平,张如,闫庚戌.日光温室“冬玉F1”西葫芦栽培技术[J].蔬菜,2003(7):12-13.

[3] 王合文,路向阳,张卫通.西葫芦日光温室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4(9):19.

[4] 王虹,郭秀梅,王钊.无公害西葫芦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7(4):42-43.

[5] 吕佩珂.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8

结合我国西北部榆林地区自然生态条件,笔者认为榆林地区的日光温室茬口安排以早春、秋冬两大茬和深冬一小茬叶菜为主,很少进行深冬果菜生产,因为果菜类大多是喜温性菜,而深冬严寒天气生产果菜产量很低,效益不佳。早春茬以生产甜瓜、黄瓜为主,秋冬茬以番茄、辣椒为主。早春茬黄瓜应在11月底(小雪)育苗,来年1月下旬(大寒)定植,2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收;秋冬茬番茄于6月底(夏至)育苗,7月底定植(大暑),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采收;深冬一小茬油菜于11月中旬(立冬)育苗,12月中旬(大雪)定植,来年1月中旬(小寒)采收。当地的塑料大棚应安排春提前、秋延后两茬生产。

2品种选择

近几年试验筛选出来在榆林地区表现良好的棚室蔬菜品种,番茄有宝冠1号,东圣1号、金棚M6088、长丰3号、长丰5号、中研988、金辉1号等,辣椒有亨椒龙、奥托179、海丰23、海丰27、甜杂7号等,茄子有快圆茄、二苠茄等,黄瓜有锦丰2号、津培1号、德尔1号、德瑞特39等,甜瓜有芝麻蜜、青香脆玉等。

3播种育苗

冬季棚室育苗栽培技术一般要在温室中加扣小拱棚,并铺设地热线来育,传统常规的育苗方法是采用营养钵育苗,现在大都推广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其最大优点是成苗时能形成小根坨,带坨移栽成活率高。另外,黄瓜与茄子育苗通常要嫁接,否则黄瓜易发生枯萎病,茄子易发生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通常情况下,育苗前要进行三道种子处理程序。一是浸种,一般番茄、黄瓜、甜瓜、辣椒、茄子等喜温菜浸种温度为50~60℃(2份开水加1份凉水),维持15~20分钟,不断搅拌,降至室温后再浸6~10小时。二是消毒,浸种结束后,将种子沥干,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或用50%的多菌灵、7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1小时进行消毒,杀灭种子所带病菌。三是催芽,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清洗2~3遍,洗净药液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掏洗2~3次,当80%种子露白时播种。此外,菜农也可以向工厂化育苗中心订购菜苗。

4整地施肥

当上茬蔬菜作物拉秧后,采取一系列棚室消毒灭菌栽培技术(如夏季高温闷棚、冬季药剂消毒等)后,就应整地施肥了。每亩应施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以鸡粪、羊粪为好)10000kg(约20m3)以上、磷酸二铵50~80kg、硫酸钾50~80kg、硫酸亚铁1~2kg、硼肥1~2kg,另外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2kg、辛硫磷1~2kg。整好地的标准是:地平、土碎、无杂草,无地膜碎片。整平地后,采取南北方向宽窄行(或大小行)起垄,果菜类蔬菜按宽行70~80cm(为操作走道)、窄行50~60cm起垄,中间开15~20cm暗沟,铺设微喷管带,并在定植前1周覆盖地膜。另外也可采用生物秸杆反应堆技术,在定植前在定植行下开沟埋入玉米等作物秸秆,撒入菌种后覆土、做畦,浇足水,打孔。

5定植

果菜类定植密度大多为株距20~40cm,窄行行距50~60cm,宽行行距70~80cm。定植步骤是:打孔、点水、泥浆蘸根、栽苗。其中泥浆的配制方法是:在15kg水中加50g锌肥(硫酸锌)、100g磷酸二氢钾、100g敌百虫(用热水化开)、100g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再加适量黄绵土至稠糊状即可。泥浆蘸根能起到预防病虫害、增加营养、保护根系和促进缓苗的作用。定植后在膜下暗沟内浇一次透水,一定要浇足,浇透。

6定植管理栽培技术

1)温湿度管理。定植后,要保持适度高温,以促进缓苗。缓苗后要加大昼夜温差,实行变温管理,严格控制水分,使根系向深层发展。平时棚内的最适温度应为15~28℃,低于10℃或高于35℃不利于蔬菜生长发育。温度低时可采用人工增温措施,并加盖保温被,减少通风灌水量。平时棚内的适宜湿度,茄果类应为60%~70%,叶菜类应为70%~80%,若高于适宜值,应延长通风时间,低于适宜值应缩短通风时间。提倡采用膜下滴灌和渗灌节水技术,尽量减少大水漫灌。

2)肥水管理。要掌握好恰当时机,“控”、“促”结合。一定要重视“蹲苗”,即从定植后至根果或根瓜坐住后要控制肥水,及时中耕,调节地上部与根系生长关系,以控制茎叶过旺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当根果或根瓜坐住谢花后刚要膨大时,随水冲施尿素15~20kg/亩,或腐熟的人畜粪尿1000~1500kg/亩,或氮磷钾复合肥20~25kg/亩,有条件的施沼液效果更好。以后每穗果或每根瓜坐住并开始膨大时都要结合浇水追施化肥,浇水以5~7天1次,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保持湿润状态。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肥水一体化滴灌技术。一般蔬菜对氮、磷、钾三要素需求量大,尤其果菜类长季节生产,中后期易出现缺肥。追施时,前期要注重追施磷肥,以利于蔬菜根系生长和花器发育;中期注重追施钾肥,以利于果实膨大和提高产量、质量;后期植株衰败,要注重追施氮肥。一般果菜类第一次追肥在头层果开始膨大时进行,之后随着果实膨大和产量提高,增加追肥次数和追肥量。叶菜类在基肥施足磷钾肥的基础上,主要追施氮肥,第一次追肥在莲座期结束,开始结球时进行,之后根据长势再追2~3次。微量元素缺乏时,主要采用叶面喷肥。

3)植株调整及采收。棚室果菜类蔬菜的植株调整一般要经过吊蔓、整枝、打杈、落蔓、疏花疏果、保花保果、摘除老弱病残叶、采收等。番茄、黄瓜一般采取单蔓整枝,茄子、辣椒多采用双蔓整枝。生产中黄瓜、番茄常选用无限生长习性品种,要进行多次落蔓。蔬菜生长中后期要对中下部的老弱病残叶及时摘除,既可减少养分消耗,增加通风透光,又可避免传播病虫害。2,4-D蘸花处理可起保花保果作用。对于畸形果或太稠的果实要进行疏除。采收时要识别最佳采收期,以适应运输销售。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9

关键词无公害果菜;高效;栽培技术;宁夏海原

三河镇为海原县主要的无公害果菜生产基地,全镇年种植面积达1 333.33 hm2,主要有黄瓜、辣椒、番茄、茄子、冬瓜、西瓜等,但是经常因品种选择不对路和耕作技术落后导致减产。现将其无公害果菜高效栽培中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

果菜病虫害的危害极大,一方面造成产量和品质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不仅增加成本,污染环境,还会通过食物链使产品中残留的农药进入人体而产生药害,危及人们身体健康。因此,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是无公害果菜生产中一个首要措施。宁南海原黄瓜要选择耐寒性强、密刺、抗病性强、优质丰产的品种,如山东密刺、冬冠3号、津绿3号、津春3号等。番茄选择耐寒性强、耐弱光、坐果率高、抗病性强、优质丰产的品种,如以色列189、R144、荷兰斯特普、玛瓦、73—40、国产毛粉802、佳粉10号、中杂九号等无限生长型杂交种。芹菜选择抗病高产、品质好的美国文图拉和台湾农友公司培育的千芳等品种。辣椒应选用具有果形好、高产、耐低温弱光、耐贮运、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特大牛角椒巨丰1号、亨椒一号、长剑、皮尔卡等。

2种子处理

从无病株留种,从轻病地留种、调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如用温汤浸种。秋冬茬番茄种子清洗干净后倒入55 ℃温水中不断搅拌10~15 min,水温自然冷却到30 ℃,再浸泡5~6 h。取出种子沥干后用10%磷酸三钠浸泡20~30 min,或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20 min,可预防病毒病;预防早疫病、晚疫病可用10%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5~20 min。将处理过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后,包在湿布里面放在25~30 ℃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水淘洗1~2次,一般用种量为600~750 g/hm2,2~3 d后60%种子露白后播种。茄果类、瓜类种子可用52~55 ℃温水浸种10~15 min,茄子、冬瓜、西瓜等种皮厚的种子可用70~85 ℃的热水烫种,到55 ℃再温汤浸种。豆类、甘蓝种子用50 ℃温水浸种20 min。菜花不宜用温汤浸种。另外,也可用杀菌剂拌种、用EM液浸种等。

3适期播种

调整播期,避开病虫可能为害的时期,可以大大减轻病虫的为害。如秋冬茬的西葫芦播种过早时,病毒病发生普遍而且相当严重,如果适当调整播期,就可以大大减轻病毒病的危害。秋冬茬番茄栽培一般应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下旬定植,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采收。

4培育壮苗

对育苗床土进行高温发酵消毒,以防止土壤传播病害。配好的床土应具有以下特性:一是疏松、通气、保水、透水、保温,具有良好的物理性;二是营养成分均衡,富含可供态养分且不过剩,酸碱度适宜,具有良好的化学性;三是生态性良好,无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育苗期内要控制好温湿度,精心管理,使秧苗达到壮苗标准。移栽前7 d进行低温或变温锻炼,以加强秧苗的抗性,利于其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定植前再对秧苗进行严格的筛选,以大大减轻或推迟病害发生[1]。

5合理轮作与安排茬口

尽量采用轮作,减少连作。轮种作物应选择不同类型、非同科同属的作物,避免有相同的病虫害。如甘蓝类、白菜类、薯芋类、葱蒜类蔬菜宜间隔2~3年栽培,茄果类、瓜果类(西瓜除外)、豆类蔬菜需间隔3~4年,西瓜种植的间隔年限多在6~7年以上。在无公害果菜生产过程中,提倡插入一茬葱蒜类或豆科作物。葱蒜类作物在土壤中残留的大蒜素,对一些土传病害可以起到抑制或杀灭的作用。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以培肥土壤,从而减少肥料的施用。山西省推广的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蔬菜3年轮作,对控制瓜类枯萎病和早疫病的危害具有一定效果[2]。合理安排茬口,栽培模式可为冬茬油白菜—春茬黄瓜、葫芦、番茄。10月下旬种油白菜,11月至翌年2月收获上市(可收2茬),12月育黄瓜、葫芦、番茄苗,2月定植,3月上市,可延续采收至6—7月,然后翻地晒棚。

6深翻,施足有机肥

深翻可促使病株残体在地下腐烂,同时也可把地下病菌、害虫翻到地表,结合晒地进行杀灭。深翻还可以使土层疏松,有利于根系发育。腐熟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避免沤根,增强根际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减少枯萎病发生。番茄、辣椒全生育期较长,采果期可达8个月,因此一生中需肥量很大。施腐熟有机肥75 t/hm2左右、硫酸钾三元复合肥450~600 kg/hm2、磷酸二铵750 kg/hm2、发酵好的饼肥15 t/hm2。结合深翻地先铺施60%的有机肥,再按1.5 m畦间开宽50 cm、深20 cm沟,施入其余有机肥与复合肥,并与土混匀,在其上做畦。

7改善日光温室光照条件

改善日光温室的光照条件,是日光温室防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选择防雾防尘保温膜。利用多功能复合薄膜覆盖日光温室效果很好,在使用期间,其透光率可比普通膜提高10%~20%,平均温度提高2~3 ℃,这对改善温室温光环境、减少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十分重要。温室使用普通棚膜覆盖时,要经常翻晒棚膜,清洁膜面,提高其透光率。尽可能早揭晚盖草苫,延长光照时间。二是合理配置行株距。科学地配置行株距,改善行间和株间、特别是植株下部的光照条件,可提高冬季地温,提高植株抗性,消除发病的局部小气候条件。番茄做成垄面上口宽80 cm、下底宽120 cm,垄高30~35 cm,沟上口宽70 cm、下底宽30 cm的畦,小行距45 cm,株距50 cm。双行三角形定植。国内常规品种定植4.5万~6.0万株/hm2,如斯特普等品种宽行90 cm、窄行60 cm,株距45 cm,定植2.7万~3.0万株/hm2。三是张挂反光幕和地面覆盖地膜。在育苗畦和生产温室的北侧张挂反光幕,栽培地段覆盖地膜,对改善温室后部和近地表部位的光照有较好的作用。冬春季阴雨(雪、雾)天气多,持续低温寡照频繁发生,采用张挂反光幕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棚内光照状况。即在后屋面墙上拉1道铁丝,把宽1 m的聚酯铝膜挂在上面。反光幕距后墙与地面越近则增光越明显,且冬季效果好于春季,阴天好于晴天。反光幕应在夜间、中午收起,早晚和阴天光弱时张挂,使白天后墙充分吸热,在夜间散热。

8科学管理温室温湿度

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的一些蔬菜,往往需要在高温多雨的炎夏开始育苗,强光和高温加上虫害猖獗,常常使病毒病等严重发生。利用遮阳网等遮光设备,可以降低光照强度和温度。日光温室冬春茬作物转入露地越夏连秋栽培时,利用灰色遮阳网覆盖可降低室温2~3 ℃,降低地表温度4~5 ℃,并可驱避蚜虫,减少日灼病发生。日光温室冬春茬进入后期生产时,往往因夜温过高造成植株生长势变衰而发生病害。通常对黄瓜等采取傍晚浇水的方法,以有效降低夜温。湿度大是日光温室环境的又一个显著特点,高湿是日光温室多种病害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应把温室的浇水和湿度管理作为防病的重要手段。高畦栽培结合地膜覆盖,进行膜下沟灌,可降低空气湿度,提高土壤湿度,增强植株抗逆性,显著减轻黄瓜霜霉病、疫病、枯萎病和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等危害。有条件的要大力推行膜下微滴灌技术。改变怕发病不敢浇水的错误做法,在首先满足作物需水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浇水。冬季和早春浇水要选晴天的上午进行,阴天和傍晚浇水,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科学利用温室的高湿条件抑制某些病害。例如,利用高湿可以相应提高温度的特点,采取高温管理可以较好地控制黄瓜霜霉病;在严格控水造成黄瓜白粉病暴发且较难控制的温室里,增大空气湿度加简单的药物治疗,就会收到显著效果[3-4]。

9嫁接与清园防病虫

嫁接可有效抑制土传病害,增强植株抗性,增产效果比较显著。黄瓜可用黑籽南瓜、南砧1号等作砧木,西瓜用瓠砧1号、菜葫芦、圣砧2号、圣奥力克等作砧木,甜瓜用圣砧1号作砧木,采用靠接、插接等方法嫁接。茄子可用crp(第2代砧木)、托鲁巴姆(又名茄砧1号,为第3代砧木)以及托托斯加作砧木,采用劈接法和斜面接法嫁接。摘除卵块及初孵幼虫集中的叶片,可消灭大量卵及幼虫。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移出田间销毁,可以减少再侵染源。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在北方不能露地越冬,可在日光温室秋延生产结束后,于冬季夜晚突然大放风,把害虫冻死。一季生产结束后,焚烧或深埋病残株并翻地晒地,可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10利用昆虫授粉

在黄瓜、番茄温室里放蜂授粉。番茄为自花授粉作物,花粉成熟后,需要干燥的气候和一定的振动才能脱落授粉。不授粉的花朵不但不能结果,而且因果柄处产生离层而全部脱落。在日光温室生产中,目前普遍使用番茄灵或2,4-D等人工合成生长素涂抹或蘸花。黄瓜虽有单性结实的特性,但是连阴天或因温度、光照、水肥等管理不当时,往往产生化瓜,影响产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温室内放蜂授粉,防止落花落果及化瓜,提高蔬菜商品卫生品质。

11采用高新技术

利用生物工程脱除大蒜、马铃薯、草莓的病毒病;应用嫁接技术可减轻许多蔬菜病害;开发化学农药残留降解菌剂,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发展基因工程技术,有效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推广无土栽培,因地制宜发展基质、营养液膜技术。

12参考文献

[1] 孙曙红,陈海平,环加生.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0(2):41-42.

[2] 邱琳,朱永霞,强彩琴.无公害蔬菜综合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种业,2010(2):49-51.

冬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篇10

冬春苦瓜在海南的南部地区一般于9月至翌年2月播种,北部地区多在11月至翌年2月播种,宜采取苗床或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由于冬春季播种,常处于低温天气条件下,故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夏秋季播种,一般采取催芽后直播的方式进行。由于苦瓜种子壳厚,表皮还有蜡质,吸水较慢,因此要注意催芽方法。具体做法是:用50~60℃温水浸种10~15min,边浸边搅拌,待水温降至室温后再继续浸10~12h;然后再置于25~30℃下催芽,经过约48h后,即可发芽。若温度低,则发芽较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尚未发芽之前的种子,必须每天用清水擦洗1次,以除去种子表面粘液,防止种子发霉腐烂,促进种子早发芽。种子发芽后,将其播到苗床或育苗钵中,并注意淋水,直至幼苗出土为止。

2定植

当苗长3~4片真叶时,再进行定植。定植应在气温稳定后进行,以避免在移植过程中,受到低温的影响而降低成

活率。冬春苦瓜由于生长期较长,一般植1.2~1.5万株/hm2即可,密度过大中后期反而生长不好,但也不宜植得太疏。如琼海和万宁等地方的部分瓜农,只植3750~4500株/hm2,这样的密度虽然使开花结果期延长,但前期产量却很低,效益同样也不高。因此,冬春苦瓜的种植规格,平棚架栽培以行距120~130cm,株距50~60cm为宜;“人”字架栽培一般畦宽200~240cm(包沟),双行植,株距60~70cm。夏秋季栽培,由于生育期短,株距宜密些,一般株距40~50cm,植1.8万株/hm2左右。

3田间管理

3.1中耕除草培土

苦瓜从苗期开始,即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以防瓜头土壤板结。一般在定植浇过缓苗水之后,待表土稍干不发黏时进行第1次中耕,如果遇大风或土壤过干旱,则可重浇1次水后再中耕。第2次中耕,可在第1次中耕后10~15d进行,这次中耕要注意保护新根,宜浅不宜深。每次中耕可结合施一些优质农家肥,如饼肥、各类禽毛和腐熟鸡粪、猪粪等。搭架后,当瓜蔓伸长达50cm以上时,根系基本布满全行间,一般不宜再中耕。但要注意及时拔除杂草,防止野草丛生,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和减轻病虫危害。在第1次中耕时,若发现缺苗或弱病苗,要及时补栽,以保全苗。

3.2搭架与整枝

当幼苗长到20cm左右时,需进行搭架引蔓。搭架的方式有平棚架和“人”字架2种。平棚架通风透气好,结瓜多,产量高。平棚架又分连栋平棚架和分栋平棚架。连栋平棚架一般是在瓜行中,每隔3~4m竖一木桩,上面用小竹子、小木棍或尼龙网等将整块田的木桩连成一片,棚顶离地面2m左右;分栋平棚架一般是以每2行瓜为1个棚,棚高1.5~2.0m。分栋平棚架植株受光面大,通风透气良好,方便管理,比连栋平棚架好。不管是连栋平棚架,或是分栋平棚架,还是“人”字架,搭架都要力求牢固,以避免风吹倒塌,而损伤瓜苗,影响产量。苦瓜的分枝力很强,主蔓与侧蔓均可结瓜,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进行整枝。但冬春苦瓜由于生长势强,侧蔓较多,距离地面50cm以下的侧蔓及过密的和衰老的枝叶应及时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在生长中期如果瓜蔓过于疯长,则要及时摘心打顶,以抑制其生长,促进结瓜。苦瓜的引蔓,在瓜苗未上棚前要勤,每隔2~3d引绑1次。引蔓方法一般是引主蔓沿厘竹直上,侧蔓向支架左右方向横引,引蔓时间以晴天的下午进行为宜,以免折断。

3.3肥水管理

苦瓜结瓜轮次多,收获时间长,一生消耗水肥量大。因此,加强肥水管理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保证。除施足基肥外,一般在抽蔓、开花、结果时重施追肥,苗期追肥可少些。第1次追肥是在定植后7d左右(直播地瓜苗长出2片真叶时),可施用10%浓度的腐熟人粪尿或0.5%复合肥水,以后每隔5~7d施1次,其浓度逐渐加大,待至开花结果时,人粪尿浓度可增加到30%左右。开花结果期间,要追2~3次重肥,以延长其收获期。一般在初花时,用饼肥375~450kg/hm2、复合肥225~300kg/hm2、尿素150kg/hm2,结合培土追施;第1次采收后,继续用饼肥300~375kg/hm2、复合肥300kg/hm2再追施1次,以后每采收1~2次,就要追施30%~40%的人粪尿或复合肥150~225kg/hm2。追肥还要看天气和叶色的情况,灵活掌握,酌情增减。苦瓜虽喜潮湿,但又忌积水,如果根部受浸后,叶片萎黄,果实就会腐烂,还可能引起根腐而致枯萎。冬春苦瓜生长前期气温较低,应适当控制水分,以增强抗寒能力。开花至采收前的晴天,应适当浇水,一般每隔2~3d浇1次水。采收期间的需水量较大,应每天浇水1~2次。浇水应在日出后或日落前进行,浇水不能使土壤过湿。夏秋苦瓜处在气温高、蒸发量大的环境中,应加强浇水或灌水,予以调节温度、湿度。前期以浇为主,即以清净之水,浇足淋透。瓜蔓满架后,可采取沟灌的方法,以保持土壤湿润,但沟灌应以半沟水为宜,做到润而不渍。在雨季则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积水使畦面过湿而引起烂根发病。

4病虫害防治

苦瓜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瓜实蝇等。防治白粉病除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外,喷药一定要及时,一般要求在发现田间有零星小粉斑时即可喷药防治,每5~6d喷1次。可选用40%灭病威700倍液,或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敌力脱1000倍液或采用粉锈星或绿乳铜喷药防治,叶面、叶背均需喷到,尤其是叶背。霜霉病在发病初,可选用53%雷多米尔600倍液或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杀毒矾600倍液或克露或霜炭清喷雾防治。防治枯萎病选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30%DT杀菌剂350倍液,或50%多菌灵3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5kg,隔6d灌1次,连续防治2~3次。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近期危害普遍,防治上可诱杀成幼虫。取胡萝卜、红薯、豆饼的发酵液加少许糖和敌百虫诱杀成虫;用花生麸或黄豆粉炒熟作饵料,每2.5kg饵料加入90%敌百虫约50g再混万灵粉25g,傍晚将毒饵放入田中,每隔1m左右用2汤匙毒饵放一小堆,幼虫爬出取食中毒倒毙。加强田间管理,人工摘除卵块和捕捉群集幼虫,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用抑太保1500倍液混高效灭百可2000倍液,或阿维菌素混高效灭百可再混Bt,或功夫75mL/hm2混库龙150mL/hm2对水225kg喷雾防治。瓜实蝇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诱杀成虫,可将香蕉皮用敌百虫浸后悬挂在瓜棚下,也可用番薯煮熟发酵加敌百虫和少许香精用容器盛装悬挂棚内,1hm2放300个点,每点约放25g,可诱杀成虫。清除烂瓜,深埋或投入水塘。虫害发生重时,采用纸袋套瓜保护,防止成虫刺瓜产卵。采用药剂中午或傍晚喷杀成虫,可选用40%农斯特2000倍液或4.5%阿锐宝1500倍液,4d喷1次,连喷3~4次。

参考文献

[1]董红霞.长江流域大棚苦瓜提早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9(11):20.

[2]李祖亮,陈阳,张玉灿.如玉5号苦瓜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9(1):34-35.

[3]刘静,金彦文.温棚苦瓜春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9(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