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10-09 17:12:07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1

高危妊娠的监测及管理是母婴安全最核心的问题,高危妊娠直接影响母亲及胎儿健康,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3]。孕产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4]。为进一步做好孕产期保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本文对近3年来本院产前检查筛出的882例高危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6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在本院产前检查的孕妇4 528例,产前检查筛出高危妊娠妇女882例。

2.相关定义:高危妊娠指妊娠期存在某种病理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的妊娠[5];围生儿死亡率=(孕28足周以上死胎、死产数+生后7 d内新生儿死亡数)/(孕28足周以上死胎、死产数+活产数)×1 000 ‰[6]

3.质量控制:由市妇幼保健院制定统一的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卡,培训负责监测的工作人员,对高危妊娠妇女进行登记,并根据《高危妊娠评分标准》[7]进行评分,严格履行转诊制度,设立专线电话,由专人专职对高危妊娠进行监护、追踪管理至产后42 d。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结果

1.一般情况:本院产前检查筛出的高危妊娠妇女占住院分娩的孕产妇总数的比例为19.5 %(882/4 528)。年龄20~43岁,平均(25.8±4.5)岁。其中,年龄20岁~占29.3 %(258/882);25岁~占45.7 %(403/882);30岁~占21.0 %(185/882);≥35岁占4.1 %(36/882)。初产妇占78.1 %(689/882),经产妇占21.9 %(193/882)。

2.高危因素分类及构成:882例高危妊娠妇女中, 1种高危因素者占78.5%(692/882)、2种者占 17.9 %(158/882)、3种及以上者占3.6 %(32/882)。前5位高因危素依次是妊娠合并症、胎位不正、瘢痕子宫、巨大儿、不良孕产史,见表1。表1 高危因素分类与构成比注:有的孕产妇存在一种以上高危因素,累计高危因素为11 04个

3.高危因素首次发现时间分布:孕早期首次发现高危因素的比例最大,为9.9 %(448/4 528),孕晚期其次,为6.3 %(285/4 528),孕中期最低,为3.3 %(149/4 528)。

4.高危妊娠妇女的分娩方式:高危妊娠妇女自然分娩占43.6 %(385/882),手术产56.3 %(497/882),其中剖宫产占50.9 %(449/882),会阴侧切占5.4 %(48/882)。非高危孕产妇自然分娩占61.9 %(2 256/3 646),手术产占38.1 %(1 390/3 346),其中剖宫产占34.9 %(1 271/3 346),会阴侧切占3.6 %(119/3 346)。高危妊娠分娩手术产比例高于非高危妊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6,P

5.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高危妊娠和非高危妊娠组均未发生孕产妇死亡。高危妊娠组围生儿死亡率为10.2 ‰(9/882),非高危妊娠组围生儿死亡率为0.3 ‰(1/3 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8,P

讨论

高危妊娠管理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是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重点,需要全社会关注和重视[7,8]。本文对882例高危妊娠监测分析显示,高危因素发生率最高的前5位依次是妊娠合并症、胎位不正、瘢痕子宫、巨大儿、不良孕产史。原因可能与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增多等现象有关,多次流产易造成子宫壁损伤,导致胎位不正及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机率增加,而胎位不正及病理妊娠又增加剖宫产的可能性。

孕早、中、晚期首次发现高危因素的比例分别为9.9 %、3.3 %、6.3 %,提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将高危妊娠妇女列为重点监护对象,加强监测管理,积极治疗并发症,密切观察高危因素动态变化,尽可能使高危妊娠转为无高危或低高危,积极防治相对高危因素,使高危妊娠者的危险度降至最低。

高危妊娠围生儿死亡率远远高于非高危妊娠围生儿死亡,提示要继续加强高危妊娠的监测管理,提高产科医生和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高危妊娠的跟踪随访工作;同时也要对育龄妇女广泛开展健康宣教,普及生育健康知识,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利均, 韩建梅, 朱锦士. 1058例重度高危妊娠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J]. 当代护士, 2008(3):3334.

2黄惠娟. 1653例高危妊娠系统管理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684069.

3汤雪娟. 6640例高危妊娠监测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6):543545.

4徐香芬. 永康市2002~2004年高危孕产妇监测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84.

5熊庆,吴康敏,主编.妇女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1.

6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1.

7冯国银,主编.妇幼保健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附件1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2

随着妇幼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高危妊娠管理也列为妇保工作的重点。做好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及胎位性难产发生率的关键,也是妇幼保健工作的目的。在几年的农村妇幼保健工作中,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严格筛查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管理包括筛查、追踪、随访等环节。做好三早(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工作对管好高危妊娠十分重要。要求乡镇妇幼人员在孕妇首次产前检查时必须按统一标准(《玉溪市孕产妇保健手册》、“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对孕妇进行严格筛查,做到“一问、二查、三验、四评、五约”,即:认真询问病史;早孕建册要做好常规体检及详细的妇科检查,特别注意检查心、肝、肾和测量血压及骨盆情况,验血型、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做尿常规检查。凡经过筛查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必须按标准评分建档,约定产检时间,并进行专案管理。

高危妊娠管理做法

表、卡、册的登统工作:①表:即“高危妊娠管理表”。产检过程中,一旦发现高危孕妇,必须按要求填写“高危妊娠管理表”,1式3份,送县级妇幼保健院1份,送村卫生所1份,乡镇卫生院留底1份。②卡:即“高危妊娠管理卡”。按照高危妊娠管理表的内容,填写一张相应的“高危妊娠管理卡”,根据评分标准和孕妇高危程度(轻度高危5分、中度高危10~15分、重度高危≥20分)分别用不同标记标明在卡上,放入乡镇卫生院已设置好的“高危妊娠管理阅览表”内,之后则按不同因素及复查时间逐个进行矫正治疗和保健指导。③册:即“围产保健手册”,按要求为孕妇填写一本相应的围保手册,并在手册封面上做“高危”标记(右上角打红),提醒诊治单位注意,同时要求凡对其进行诊治的医务人员必须把诊治经过填写在手册上,以供参考。

落实具体措施:高危妊娠管理重在高危母子的安全,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对高危妊娠的管理不仅只是对其登记上报,而是要把具体措施落实到高危妊娠者身上,从而消除或减低危险因素对母儿的影响。具体做法如下:①提高高危孕妇及其家属对高危妊娠的认识能力;②按高危程度进行分级管理;③乡镇妇幼人员必须加强与临床医务人员的联系。保健人员在孕妇产检工作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必须同当地卫生院的产科和临床工作人员联系,向临床工作者提供诊治参考依据。同时,临床工作者也应该向保健人员反馈诊治信息,使保健人员对高危孕妇能更好的追踪观察。总之,只有“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妇幼保健质量。④落实高危分娩地点。高危妊娠一旦确定,应该尽量让高危孕妇到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住院分娩。

高危妊娠的随访工作

高危妊娠除产前、产时追踪观察和监护外,产后访视工作也十分重要。产后42天内必须按要求进行访视,包括分娩地点、日期、分娩经过、处理情况、处理结果、母子身体状况等,必须全面掌握,及时消除不利因素,直至母子无异常情况才能结案。

几年来,通过采取以上管理办法,使前卫镇中心卫生院所管辖区内的孕产妇死亡率得到控制,围产儿死亡率和胎位性难产发生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见表1。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高危;妊娠;患者;筛查;监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95-0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了2006年至2010年在某院产科门诊建卡及检查、治疗和分娩的孕妇1000例,年龄分布在22岁至44岁之间,主要高危病症包括不良孕产史、胎盘前置、羊水过多和过少、胎儿生受限、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妊娠综合贫血、胎位不正、妊娠期糖尿病、骨盆狭窄、双胎、过期妊娠、先兆早产和死胎等等。

1.2筛查、监护与管理

1.2.1建卡、筛查及登记:在孕妇早期初诊建卡的时候,对孕妇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并认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实行馋鬼的实验室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等,来从中筛选出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并及时把他们登记早高危管理本上。在孕妇系统保健卡上予以清晰的注明其高位编号及高危管理,在她们的门诊病历上用红笔作上特殊的标记,并将其转至高危门诊,让主治及主治以上的医师来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当然,医生在对孕妇进行高危妊娠筛查的时候,要把自身的高危意识提高,对孕妇的每一次产检都进行仔细的筛查,尽量避免出现漏筛情况。在筛查完之后,对孕妇采取及时的高危专册登记、专案管理以及重点监护措施,并把孕妇的病情向孕妇本人及其家属进行交代,告知其利害关系,并把监护和管理的重要性、注意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向其说明清楚,尽量让孕妇能够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

1.2.2对患者进行评分:要相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分,首先评分者应该要具有对妊娠高危因素进行识别和判断的能力,所以,应该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高危因素识别技术的培训工作。在孕妇早孕初建卡的时候,可以按照兵士、体格检查、常规化验以及辅助检查来判断其是否具有高危因素,并按照高危妊娠评分标准来对其进行评分,总分是0分得为正常妊娠,5分为低危妊娠,10分及10分以上为高危妊娠,也就是说,分数越高,危险程度就越重。重点在孕妇的初诊、36周产检、以及临产时进行常规的复评,来及时的把新的高危因素予以发现,并及时进行评分。

1.2.3高危妊娠预约:对于产科高危门诊来讲,及时建立起高危妊娠预约表以及高危妊娠预约卡,来对高位孕妇的姓名、高位编号、预产期、联系方式、高危因素以及预约日期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在每一次的产检时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进行详细的填写,并预约好下一次的复查日期。

1.2.4对高危孕妇的随访:每天对孕妇的预约卡进行查看,并定期对高危孕妇的诊疗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是每3至7天对预约卡进行整理,如果发现没有按照愉悦的时间来进行复诊的高危孕妇,那么,应该要按照其所留的联系方式进行电话随访,从而来督促孕妇及时进行产检。对于失访的患者来讲,应该让其填写高危妊娠联系卡,并通知妇保院对其进行追踪随访。

1.2.5高危孕妇的转归:高危妊娠专家门诊必须要对高危妊娠患者进行动态的观察、监测及干预,来对高危妊娠的发生、治疗以及转归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解,从而来对高危患者能够得到及时且全面的管理进行保证。在孕妇的孕期满37周之后,有妊娠禁忌的患者要动员其进行住院分娩;有疑难患者要及时对其进行转诊,并写好高危妊娠转诊联系卡。每周都要进入到产科病房来对患者的高位挡进行检查,对患者的分娩情况进行了解,并在转归栏中把患者分娩母婴情况进行记录,实行高危转归和结案工作,并把孕产妇系统保健卡也转归至妇保院来进行产后的访视工作,一直追踪其至母婴转归为止。

2结果

在这1000例孕妇中,有276例患者为胎位异常患者,在经过了膝胸卧位以及定期的复诊之后,有218例患者的胎位转为头位,即矫正率为79.0%;有87例患者为妊娠合并贫血,在让其补充铁剂并对其进行了饮食指导之后,有75例患者的血红蛋白恢复了正常,即恢复率为86.2%;有51例患者为胎儿生受限,通过对其增加营养、住院治疗、对胎儿双顶径和股骨颈进行B超监测,以及对孕妇的宫高、腹围以及体质量增长情况进行连续观察之后,有41例在分娩时新生儿体质量都在2.5千克以上,占80.4%;有49例患者为先兆早产患者,在经过住院治疗之后,有39例患者继续妊娠的时间达到了足月,占79.6%;有53例患者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对其进行内分泌监测,接受营养咨询之后对饮食习惯进行调整,并进行适量的运动,再对其进行血糖监测之后,有44例患者血糖恢复了正常,占83.0%;有17例患者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在让其增加营养、多多休息、住院治疗以及定期肝功能复查之后,有13例患者的肝功能恢复了正常,占76.5%;有50例患者为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让其卧床休息、饮食中减少盐分、镇静治疗,并且在并要的时候让其服用降压和利尿的药物之后,有41例患者转为正常,占82.0%。

3结语

总之,要把高危妊娠期的筛查、监护与管理工作做好,从而来对母婴健康进行保障,医院就必须要制定出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并采用科学且有效的管理方法,尽早把高危妊娠患者予以筛查出来。

参考文献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4

【摘要】本文对我市2007年十乡镇孕妇高危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探索高危妊娠的管理方法,提高高危妊娠管理质量,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高危筛查高危管理高危发生顺位措施与对策

一 资料来源与结构分析

1.1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年孕妇普查登记表及高危孕产妇逐级上报表。

1.2高危妊娠的发生率:按昆明市统一要求,对我市十乡镇已确诊怀孕的孕妇一年进行2次筛查,使每个孕妇与市、乡、村三级保健人员见面。2004年我市十乡镇孕产妇数为1022人,筛查人数为797人,筛查率为77.98%,筛查出高危孕妇283人,高危筛查率为35.51%。

1.3 高危孕妇发生概况:居住在山区、半山区人数为186人,占65.72%,居住在坝区人数为97人,占34.28%,从文化程度上看,文盲11人,占3.89%,小学122人,占43.11%,初中130人,占45.94%,高中20人,占7.4%。

1.4 高危因素情况分析及顺位

283例高危妊娠中共有高危因素341项次,其中固定因素269项次,占78.89%,动态因素72项次,占21.11%。

表1显示 固定因素高危孕妇发生项次269次,排列顺序依次为人流≥ 2次,身高 ≤150厘米,孕期服用有害药物及接触农药史,新生儿史,畸形儿史,死胎史,骨盆异常等。

表2显示 动态因素高危孕妇发生项次72次,排列顺序依次为胎位异常,心脏杂音,孕妇阴道流血,双胎,前置胎盘等。

以上因素均对孕妇、胎儿、新生儿造成危害并导致难产。

二讨论

2.1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大力开展妇幼卫生宣传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从本次普查率77.98%看,普查率偏低,还有部分漏检的高危孕妇存在而危害孕妇身体健康,且筛选出来的高危孕妇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人数186人,占65.72%,而这些地区离办事处卫生所、乡卫生院较远,交通不便,属妇女保健薄弱区,使孕妇不能很好地接受妇幼卫生知识宣传及孕期保健,以致不能及时发现高危妊娠,故应大力宣传妇幼卫生知识,增强孕妇对孕期的自我保健意识,使每个孕妇都能自觉接受孕期保健管理,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高危妊娠,管理高危妊娠,从而有效地控制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2.2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监测和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本资料显示,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为35.51%,高危因素发生顺序依次为多次人流、身高≤150厘米、胎位异常、孕期服用有害药物及接触农药史、异常产史、妊娠合并心脏杂音、孕期阴道流血、骨盆狭窄等,以上这些因素均对母婴造成较大危害,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这些高危因素,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因此要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筛查和管理,并普及有关的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水平,尤其是提高基层保健人员识别高危妊娠、管理高危妊娠的能力,才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2.3 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下是影响高危妊娠管理质量的原因之一,有的高危孕妇经济文化水平低下,缺乏经济来源,而无能力、也不愿到医院住院分娩,增加了高危妊娠的危险性,而有的办事处卫生所、乡镇卫生院设备落后,无必备的检查设施和抢救条件,使高危孕妇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发生危险,影响了高危妊娠的管理质量。

三 措施与对策

妊娠期出现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的妊娠均属于高危妊娠,而高危妊娠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为加强高危管理,确实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采取以下措施。

3.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高婚前检查质量及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使每个孕妇从产前、产时、产后都得到保健,孕早期建立围产保健手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孕妇,并及时管理。

3.2 各级领导应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妇幼卫生工作的社会性很强,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及各级政府的参与及重视才能真正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应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增加对妇幼卫生经费投入,加强对乡、村保健产科的管理,增加设备,以提高各级人员处理各种危急重症的抢救水平。

3.3 大力宣传妇幼卫生知识,提高孕妇及其家庭成员接受产科医疗保健的自觉性,培训基层保健人员,提高其识别高危妊娠和管理高危妊娠的能力,确实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

3.4 加强产科管理,提高产科质量。各医疗部门应加强产科管理,提高产科质量,使高危孕妇孕期得到有效治疗,确保母婴平安,避免因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死亡发生。

3.5 对高危孕妇进行分级管理,县、乡、村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建立和完善转诊制度,使高危孕妇得到系统管理和救治。

3.6 巩固和落实“贫困孕产妇救助方法”,提高住院分娩率,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妇产科学 第四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乐杰主编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产前保健

[中图分类号] R714.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6-52-0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常见特有疾病,可显著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肾功能的风险,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其发病率为7%~12%,国内报道我国妊高征的发生率为9.4%~10.4%[1]。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的孕产妇死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贵州省全省9个地、州、市2009~2012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病历、孕产妇死亡调查资料及贵州省省级专家对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报告。其中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共计52例。

1.2 方法

对降消项目暨三网监测收集的报表及个案资料、所有的死亡病例有市及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对死亡孕产妇进行入户调查,对住院分娩者调查病历,每年由省级专家组成的孕产妇死亡评审委员会对死亡病例进行2次评审,对死亡诊断、是否可避免、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否存在处理延误、就诊延误、交通延误等内容进行评审,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见表1。

2.5 分娩情况

剖宫产29例,占55.77%;阴道手术产1例,占1.92%;自然产7例,占13.46%;未娩的15例,占28.85%。

2.6 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情况

分娩地点:家中7例,占13.46%,街道(乡镇)医院4例,占7.69%,区县医院11例,占21.15%,省(市、地、州)医院15例,占28.85%,未娩15例,占28.85%;死亡地点见表4。

3 讨论

3.1 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孕产妇文化程度低,小学及其以下的占71.15%。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有较好的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能充分利用孕产期保健服务条件,自觉避免和克服不利妊娠的有害因素,从而降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文化程度低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知识缺乏,不重视围产期保健,同时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差,决定了孕产妇保健就医条件,不做产检,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不愿意到医院住院治疗及提前待产,常延误治疗,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加,病情加重。

3.2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围妊娠期及围生期保健及管理工作

近4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孕产妇死亡的发生率是逐年增加的,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补助住院分娩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如孕妇学校、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手册、宣传专栏等使孕妇掌握孕期卫生的基础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自觉选择住院分娩。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中要求孕期接受5次或5次以上产前检查。本研究中产检5次或5次以上的9例,仅占17.31%,而其中未作产检的18例,占34.62%。产前检查是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缓解其病情进展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发生的比例与产检次数成反比,产检越规范,并发症出现的机会越少。

3.3 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早期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既有临床流行病学因素,BMI,单双胎,自然流产史,又有血流动力学因素,TPR,因此妇幼保健医师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工作中不但要重视临床流行病学因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而且也要对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重要意义给予足够的重视[2]。孕妇的生理变化引起的焦虑不安、工作中可能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对分娩的恐惧感,都可能引起孕妇反复或持续的血压升高。有学者对妊娠高血压地区的特异性研究,非洲、北极、太平洋岛屿等地区发病率较低,这些地区妇女以生育为荣,怀孕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3]。因此,对于高危孕妇应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满足其需求,给予人文关怀,这些看似简单的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却很有意义[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越早,表现越重,对母儿的损害性越高,所以要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并给予干预。加强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孕妇因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的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者,补钙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国外研究表明,每日补钙1~2g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5]。同时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于劳累。有文献报道[6],早期的有氧运动干预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并发症。另外,除这些一般的常规干预外,药物干预也很重要,对于高危孕妇可以给予维生素E、小剂量阿司匹林、钙制剂、丹参注射液等药物干预[7],可以很好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 高危妊娠;管理;母婴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2(a)-053-02

高危妊娠无论对孕产妇本人还是胎婴儿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也相应增加。特别是重度高危妊娠会对母儿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高危妊娠的专案管理,是保证安全妊娠、确保母婴安全、降低胎婴儿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金江镇卫生院妇保组扎实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的基础上,把重症高危妊娠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实行全方位管理(妇保组由妇产科医生组成,职称有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三级)。经过我们的努力,成功的挽救了4例濒临死亡的重危孕产妇的生命。重点监护管理2例重症高危妊娠至安全分娩。追踪管理28例重症高危妊娠。没有发生因重症高危妊娠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现象。

1具体做法

1.1领导重视,大力支持

各级领导对本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网络。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是扎实做好农村高危孕妇管理工作的有利条件。

我镇妇保组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下,从副县长、县妇联、卫生局长、保健院院长到卫生院长,都十分重视妇幼保健网络的建设。对妇幼保健工作特别是高危妊娠的管理都给以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首先在财力上、人力上给以大力支持,健全了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在县保健院妇女保健科的管理指导下,我镇增加了村委会与村级妇幼卫生协管员数名。由政府出资每人每月适当补助,落实并增加了妇幼保健经费。解决了人力不够,经费困难的问题。年终卫生局及县保健院根据考核结果给以表彰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此外,各级领导还定期听年工作情况汇报与重点病例管理落实情况的报告。对于那些重点、难点且贫困的孕妇病例,院长及妇保人员一起入户做思想工作,宣传保健知识。动员住院并减免孕检费与住院费。对山区少数高危特困孕妇,由领导倡议职工捐款,给以全免住院医药费。使患者与家属深受感动。特别是2005年始,云南省降消项目拨专项救助贫困孕产妇资金。给我们乡镇级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结合新农村合作医疗减免政策,使我们高危孕妇的管理工作能更好的顺利开展,并提高了高危妊娠的管理质量。2007年香格里拉县卫生局为了提高全县住院分娩率和高危孕妇管理率,在使用降消项目资金和农村合作医疗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孕产妇住院分娩限价文件,规定顺产住院费500元,剖宫产住院费1 200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贫困孕产妇及高危孕妇的孕检费及住院费困难的后顾之忧。使高危孕妇能自觉进行孕检与住院分娩。

1.2制度落实,措施得力

在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和《云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监督评审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高危妊娠中重度高危的管理。根据降消项目责任目标,在卫生院又成立了危急孕产妇抢救小组。把可能造成母儿危险的重症高危孕妇作为重中之重的管理对象。对其进行重点及时的管理追踪。

为了降消项目能在高危孕产妇管理上得到规范、顺利、有效的实施执行。我们院妇保组在不断强化落实的基础上,还制定了工作指责及分片包干行政村孕产妇的管理。明确了乡村级工作范围与指责、任务与指标。使管理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2000~2008年以来,镇医院妇保组还加强了村级保健医生工作情况的质量控制,每季度进村入户进行工作质量检查。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加强了乡村两级妇保人员的责任心。有力地保证了管理质量。使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追踪得到实实在在的进行,为确保母婴安全夯实了基础。

1.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

我院妇保组根据降消项目实施方案和目标责任书,组织人员到各自然村开展“孕妇学校”,讲解孕产知识,动员住院分娩。并利用宣传栏、VCD片、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保健知识传授给群众,使孕产妇认识到系统管理的重要性。自愿并能按期接受产前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高危妊娠,使我们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把针对性的保健知识送到孕产妇家中,提高她们自身和家属的保健意识和能力。对重症高危妊娠者加强管理,从而保证其安全妊娠和分娩。

2结果

2000年1月~2008年9月30日,金江镇妇保组共追踪管理重症高危妊娠28例。我们通过入户追踪管理,一对一的宣传教育,督促产前检查、服药或入院治疗。管理的28例重症高危孕妇全部安全分娩。在金江镇妇幼保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9年来金江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保持在100%,没有发生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3体会

3.1领导重视、保健人员认真扎实工作是基础

通过这9年来对重症高危孕产妇的成功追踪管理,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管理措施的得力、制度落实、保健医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健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是扎实做好农村高危孕产妇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更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关键。

3.2关注重点个体和群体

我们的经验是在扎实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基础上,集中优势的人力、物力资源,用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个体和群体。给以她们更多的关注、更多更好地服务,从而保证其安全妊娠与分娩,最终达到母婴安全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萍.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68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2):60-61.

[2]俞洁茹. 孕产妇健康教育效果评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1):137.

[3]尹红,莫建娇,唐年娥,等.永州市农村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94.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系统产前检查;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作用

产前检查,实质上就是孕产妇在还未生产之前进行的临床检查。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开展,可以尽早发现孕产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状况。对于出现高危妊娠现象的孕产妇,应当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样能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同时,还要在妊娠早期建立保健手册,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12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12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将12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研究组60例患者,年龄在21~35岁,平均年龄为(27.4±2.6)岁;孕周12~37 w,平均孕周(23.7±2.4)w。对照组60例患者,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为(28.1±2.9)岁;孕周13~38 w,平均孕周为(24.1±2.3)w。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多个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60例孕产妇均自行不规律产前检查,记录其高危妊娠发生率。研究组60例孕产妇均给予系统产前检查,针对每个不同孕期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排查及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体方法:确诊怀孕,妊娠12 w内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禁烟酒,禁,对接触狗猫的孕妇,进行弓形虫排查。妊娠9~13 w第1次产前筛查,对于高龄及有过高危儿的孕妇直接做产前诊断;做小四维,检测NT、NB,15~20 w行第二次产前筛查,排查畸形,在妊娠的20~36 w,每间隔4 w检查1次,20~24 w做四维彩超,检查胎儿体表重要脏器有无先天性畸形;预防贫血和缺钙,从孕20 w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和钙剂;24 w后进行糖筛,排除妊娠糖尿病潜在因素;妊娠32 w给予心电图检测。妊娠36 w之后,检查1次/w,告知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方法,不适随诊;32 w及37 w进行B超检测,排除迟发型畸形。初次检查的时候,医护人员应当主动询问患者的病史情况,并且对其进行产科检查与全身系统检查,主要包括:引导检查、指诊、四步触诊法以及骨盆测量,生化、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对于潜在的高危因素,提前干预;患者复诊对其进行检查时,主要针对患者前一次检查之后是否出现异常状况进行观察,重视高危妊娠状况的检查,制定孕妇合理饮食计划,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预防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及巨大儿的发生。如果出现与高危妊娠相关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当立即向患者讲解与高危妊娠有关的知识,还要预约复查时间。若是出现头盆不称或者胎位异常状况,应当及时进行汇报,胎儿在发生宫内窘迫状况的时候,应当及时采取吸氧、三联静推等治疗措施。对于发生高危妊娠状况的孕产妇,给予饮食睡眠、脉搏、胎心胎动、血压、呼吸等多个方面的检测,并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防止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t检验计量资料,P

2结果

研究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就目前来看,我国孕产妇保健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的整体效率、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我国一些偏远山区中,还有一部分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比较少,初次产前检查的开始时间较晚,而且并未充分重视产前检查,缺乏对产前检查的认知,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前检查,实质上就是在孕产妇怀孕之前、孕期、产时以及产褥期至新生儿期,为胎儿、银生儿与孕产妇采取的多种保健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降低胎儿在出生之后的缺陷,为胎儿与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健康状况提供保障。

产前检查是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检查项目,系统的产前检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孕产妇发生高危妊娠状况的几率。孕产妇一旦发生高危妊娠病症,会对围生期婴儿的生存状况造成严重影响,提高其患病率、病死率。孕产妇系统的进行产前检查,能够实时观测各个阶段中孕产妇身体健康状况,有无潜在的高危因素与胎儿的发育情况,例如:孕产妇营养是否均衡、胎儿的生长发育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还能够发现孕产妇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例如:妊娠高血压、妊娠水肿等,并给予孕产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防疾病恶化。如果孕产妇不进行产前检查,或者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较晚,会造成病情的延误,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妊娠末期,主要在于孕妇越接近预产期,就越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应当充分重视高危妊娠的预防。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妊娠是造成围产儿患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怎样快速、有效的发现高危妊娠,并且对高危妊娠患者进行实时监护,是提升围产期保健工作整体质量、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的关键所在。产前检查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防止高危妊娠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通过产前检查,一部分不适应继续妊娠的孕产妇,在经过医师的耐心劝导之后,决定终止妊娠,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位妊娠的现象;②孕产妇经过产前检查之后,从确诊妊娠开始就受到了产科医护人员的动态监护,实时干预高危因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降低了高危妊娠发生率。

本研究中,研究组60例孕产妇中,4例发生高危妊娠,占6.7%,56例未发生高危妊娠;对照组60例孕产妇,13例发生高危妊娠,占21.7%,47例未发生高危妊娠,占78.3%;研究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产前检查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保证围产儿、孕产妇的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海萍.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4):252.

[2]陆翠云,朱燕飞.产前检查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1(05):831-832.

[3]张姣娥.产前检查在孕产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26):3417-3418.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8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收到上报的高危孕产妇共516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n=250)与观察组(n=266)。对照组中,孕妇学历均大于小学及其以上学历,孕产妇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25.3±10.5)岁;观察组中,孕妇学历均大于初中及其以上学历,孕产妇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24.9±11.2)岁。两组孕产妇在生活环境、个人背景、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但给予正常的孕产妇产检检查。观察组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①对高危的孕产妇实行三早措施:早期建册、早期发现、早期处理;②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二定期检查:定期孕检及随访,定期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血糖、肝功能、B超及心电图;③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一会诊制度,即妊娠合并内科病:肝炎、糖尿病或危重病如妊高征,中度以上的请内科或全科医务人员会诊及提出治疗方案,必要时转送上级医院处理。此外,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实行个案管理,根据不同高危病种,提供不同的保健、医学指导及干预措施。对每例孕妇于孕12周前建立孕前检查档案表,常规执行孕12周做一次B超、心电图检查,测量子宫底高度,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孕中期(24~28周)前行第2次B超、心电图检查,测量子宫底高度、腹围,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并在28周后开始记录胎动情况;孕38周行第3次B超、心电图检查,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并进行骨盆内诊、胎儿监护。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当P<0.05时,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高危孕产妇、高危妊娠率、新生儿死亡数、缺陷儿数、孕产妇死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高危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孕产妇和围生期婴儿的死亡率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临床上引起高危妊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孕产妇和胎儿的双方面,一方面,孕产妇出现高龄产妇、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以及异常的妊娠病史等情况时可诊断为高危妊娠,另一方面,如出现巨大儿、多胎妊娠以及胎位和骨盆等异常也可诊断为高危妊娠。具有上述这些高危妊娠因素的孕产妇,即可称为高危孕产妇。临床上,在确定为高危孕产妇后,及早的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孕产妇和围生期婴儿的死亡率。有效的孕产妇管理是降低其死亡率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我国现阶段已普遍实施了孕产期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广泛推广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应用、并重点筛查高危妊娠,及时介入适当监护和管理。三级管理已经深入到城市和农村大部分地方,建立了完整衔接层次,以最大程度保护孕产妇的健康。保健手册的推广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有效的降低了“三率”(指孕产妇的死亡率,病残儿的出生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此外,高危妊娠更需要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管理,包括婚前和孕前的积极咨询,孕早、中、晚期的适时保健等。①婚前孕前积极进行遗传咨询和系统的体检,有利于早期防治高危妊娠。②怀孕前3个月应及时进行各项筛查工作,包括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形等,并注意孕产妇身体保健,预防各种感染等。③怀孕13~27周时即是进入孕中期,该阶段是系统筛查的重要阶段,详细的系统筛查和高危程度的分级,有助于早期做好准备,以尽可能保证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安全。④进入孕晚期后,主要是针对胎儿进行检测,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帮助胎儿顺利娩出,并保证孕产妇的安全。本组研究数据表明,在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的管理后,观察组高危孕产妇、高危妊娠率、新生儿死亡数、缺陷儿数、孕产妇死亡数低于对照组(P<0.05)。王辉等人关于1670例高危孕产妇的妊娠管理和有效护理显示,给予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后筛查出,高危孕产妇发生率高达47.2%,重度高危发生率为5.6%,筛查后给予处理显著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两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4结语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9

摘 要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危险因素,以加强对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工作,确保母婴的健康安全。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6月高危孕妇256例进行登记,筛查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并对孕妇进行跟踪调查和管理。结果:影响最为明显的危险因素为人流、高龄初产、乙肝、前置胎盘、臀位异常、瘢痕子宫和妊娠合并症等。在256例高危妊娠产妇中,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46.9%),产妇病死1例(0.4%),婴儿病死2例(0.9%)。结论:参加高危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和孕妇的病死率。

关键词 高危妊娠 危险因素 母婴病死率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256 cases with high risk pregnancy

Wang Wenrong,Li Fei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Hubei 434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se high-risk pregnancy risk factor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of high-risk pregnancy pregnant wome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Methods: 256 cases of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from March 2012 to June 2013 were registered.Screen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then,track and manage the 256 cases.Results: The most obvious risk factors were abortion, older and first-timer, hepatitis b, placenta previa, breech anomalies, scar uterus and pregnancy complications.In 256 cases, 120 cases (46.9%) were cesarean section, 1 case (0.4%) was maternal death.2 cases (0.9%)of babies died.Conclusion: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erinatal mortality and pregnant women.

Key words High risk pregnancy;Risk factors;Maternal and child mortality rate

高危妊娠主要指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或者合并症,以及其他高危致病因素,给孕婴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做好产妇孕期的护理保健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妇妊娠期的疾病,对出现的异常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及早诊断和处理,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安全[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56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了跟踪调查,对可能致病的高危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探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高危妊娠产妇256例,年龄22~34岁,平均25.5岁。

分析方法:对25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统计分析,观察产妇出现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情况,以及探究其他可能影响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安全的相关因素。分析上述病例的临床资料,计算和统计其所占比例和构成比,统计的内容主要为剖宫产率、难产率、孕婴病死率、年分娩总数和剖宫产的生命指征,进一步分析高危妊娠的影响因素。

护理方法:对于高危妊娠产妇,医护人员不仅要采取适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措施,而且还要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3]。①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密切关注高危妊娠产妇的精神状态,缓解其临产前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尤其是要做好高危妊娠产妇恐惧心理的疏导工作。医护人员在监护的过程中,要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做到态度诚恳亲切,语言轻柔有力,注重产妇的生活护理,适时给予产妇精神鼓励。②指导产妇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在产妇还没有进入产程或者宫缩不紧的时候,医护人员要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以提高产妇的身体机能,有效缩短生产的过程,减轻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痛苦。在饮食习惯方面,医护人员可以建议产妇多摄入高热量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并及时补充丰富的维生素[4]。在生活作息方面,医护人员可以建议产妇多休息,不要熬夜或过度劳累,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③在产程中采取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在产妇生产的过程中,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医护人员还要指导产妇利用深呼吸等方法,以缓解身体的疼痛,使产妇顺利通过分娩。

结 果

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通过对25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危险因素主要为乙肝、贫血、人流次数≥3次、高龄初产、骨盆异常、羊水过多、臀位异常、瘢痕子宫、先天性心脏病、前置胎盘、妊娠期合并妇科病、精神分裂症和哮喘等[2]。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危险因素为人流、高龄初产、乙肝、前置胎盘、臀位异常、瘢痕子宫和妊娠合并症等。

剖宫产率和孕婴病死率比较结果:在256例高危妊娠产妇中,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46.9%),产妇病死1例(0.4%),婴儿病死2例(0.9%)。

剖宫产手术的构成指征:采取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主要有以下指征:高龄初产、妊娠合并症、脐带绕颈、臀位异常、胎儿窘迫、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和胎儿巨大等。

讨 论

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医疗和护理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体现。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高危妊娠孕妇,以便对她们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保证孕婴的健康安全,我院产科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了跟踪观察和管理,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坐诊,以保障手术的质量和产妇的顺利分娩[5]。

本组研究证明,影响产妇妊娠的高危因素主要为人流、双胎、贫血、乙肝、瘢痕子宫、胎位异常、前置胎盘和妊娠综合征等,其中瘢痕子宫、双胎和不良孕产史为不可转变的因素,而贫血、胎位异常和妊高征等为可以转变的因素,只要对产妇进行认真地筛查,就可以及早发现这些高危因素,从而对产妇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高危妊娠产妇面临着来自自身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使顺利分娩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如妊娠知识匮乏、社会支持有限和心理压力大等不利因素。因此,加强对高危妊娠产妇的产前护理必不可少。医院要建立和完善高危妊娠的产前护理系统,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高危妊娠产妇提供系统化、专业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护理需求。同时,医院还要对产妇的产前心理和生理,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和掌握高危妊娠产妇心理护理的重难点,以便在工作中采取更好的心理干预措施。

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护理措施:①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护理态度,对待高危妊娠产妇要亲切热情,仔细询问其身体情况和心理问题,在对产妇进行检查的时候,要向其说明检查的目的与意义,消除其紧张、疑虑与恐惧的心理,检查中要尊重产妇的人格和隐私,检查结束后要向产妇耐心详细地解释检查结果,以便取得产妇的信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②医护人员要为产妇创造良好的临产环境,以便让产妇保持愉悦的心情,转移产妇对高危因素的注意力,使其可以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利于医护人员对其采取合适的心理疏导措施。③医护人员要指导高危产妇家属进行家庭监护,如指导丈夫听胎心,指导孕妇数胎动,指导丈夫照顾产妇的饮食及休息等,这样既有利于消除高危产妇的多虑敏感心理,又可以及时发现产妇所存在的高危因素,以便及时就诊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曹鑫.对256例高危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3):78.

2 曹瑛,陆玲.对256例高危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385-1386.

3 刘姿.对256例高危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9):101.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高危妊娠孕妇;优质化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20-02

高危妊娠主要是指妊娠期孕妇由于受到不良因素或者致病因素的影响,造成对腹内胎儿和孕妇健康的伤害,甚至引起孕妇难产、高危妊娠对母体和胎儿的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医护工作者对于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足够重视,为她们提供最及时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凡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可以委托围生保健中心管理。早期筛选高危孕妇,重点管理监护,及时正确处理,是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对优生优育亦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产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制定优质化的综合护理方案服务患者。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我院结合治疗的高危妊代振孕妇患者80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年龄为24~39岁,其中属于初产妇的45例,经产妇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需求调查:对于例高危妊娠孕妇在出院初期进行护理需求调查,这当中包括孕妇身体情况、胎儿发育情况、孕妇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等方面,从中了解孕妇的护理需求。

1.2.2 护理方法:在入院初期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的产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优质化的综合护理服务。综合护理服务包括产检、产前检查、家庭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产检是为了了解孕妇的基本身体状况,包括血压、体重、宫高等,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包括胎儿心率、胎儿方位等。通过产检排出先天性心脏病、妊娠贫血等患者;再者,对胎儿发育、孕妇的子宫状况等进行检查,防止胎盘前置、胎盘早剥、宫颈畸形等症状的产生[2]。孕妇的心理状况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医护人员要关心爱护高危妊娠孕妇,了解孕妇的心理状况,解答孕妇提出的疑问,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让他们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与支持,使孕妇得到精神上的鼓励。

1.3 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中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数据采用x±s表示,两组比较进行t检验,P

2 结果

通过入院初期护理需求调查得知,患者对于胎儿的发育护理需求率第一,占82.0%,对自身的身体情况护理需求排第二,占总数的59.0%。出院前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方案和服务满意度为27例(67.5%),而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方案和服务满意度为39例(97.5%),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情见下表.

3 结果

高危妊娠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引起做够的重视,做好产检和产前准备,提供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系数。在住院初期对孕妇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有助于了解孕妇的基本情况,发现孕妇和胎儿存在的问题,帮助医护人员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本次研究中发现患者对于胎儿的发育护理需求率第一,占82.0%,对自身的身体情况护理需求排第二,占总数的59.0%,其他依次为高危妊娠知识、孕妇心理状况和经济状况。对高危妊娠孕妇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能够提高孕妇及家属对于医护工作者护理的满意率,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本次研究中,接受优质化护理服务的实验组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7.5%,远远高于接受传统护理的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对高危妊娠孕妇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医护人员可以将对满足高危妊娠孕妇产前需求作为高危妊娠孕妇产前临床护理研究的重点[3]。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调查了解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要求,并结合医院实际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有助于高危妊娠孕妇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柏碧玲, 黄线. 护理干预对 50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J]. 吉林医学, 2010, 31(024): 4184-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