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1:47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1

(一)落实孕产妇安全管理的五项制度,切实加强对辖区内高危孕产妇管理,强化孕产妇风险评估与管理;

(二)市妇幼保健院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整体状况,定期分析,提出干预措施和建议;受市卫健局的委托,定期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负责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上报及反馈;组织开展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业务培训。

(三)强化首诊医疗机构妊娠风险筛查责任;强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妊娠风险评估责任。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结果,在《母子健康手册》或《孕产妇保健手册》上标注评估结果和评估日期。对于风险评估分级为“橙色”、“红色”的孕产妇,医疗机构应当填写《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在3日内将报告单报送市妇幼保健院;明确医疗机构对高危人群管理职责;医疗机构落实高危专案管理。医疗机构要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督、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的孕产妇,要及时向市妇幼保健院报送相关信息,并尽快与上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共同研究制订个性化管理方案、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危急重症救治制度,危重救治中心尤其是三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切实承担起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会诊、接诊和救治任务,畅通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2

一、为确保孕产妇安全分娩,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危重孕产妇提供最佳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效缩短危重孕产妇患者平均住院日及控制危重孕产妇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凡遇疑难、危重孕产妇病例,或者本专业范围以外的涉及多专科情况时,应及时申请多学科联合会诊、救治,共同讨论制定诊疗方案。

二、成立危重孕产妇的会诊和联合抢救领导小组,负责对危重孕产妇的会诊和联合抢救的领导和管理。对疑难、危重孕产妇,特别是涉及多专科的危重孕产妇,建立由医务科组织协调,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由专科医师提出申请,经科主任同意后提前一天向医务科申请提交《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联合会诊申请表》(紧急情况除外)。

三、紧急情况下危重孕产妇多学科联合会诊:如涉及多专科急诊手术、术前会诊病人、急危重症孕产妇患者抢救会诊,医务科接到产科提交书面申请或者紧急电话要求后立即开始组织会诊抢救,各受邀科室接到通知后必须按急会诊管理规定及时派专家到现场参加会诊、讨论和联合抢救工作。病情危重,对于需要立即急救的危重孕产妇,接诊医师要及时向本机构负责人报告,组织本机构和辖区高危孕产妇急救专家组专家开展联合急救,避免出现医疗处理延误,提高抢救成功率。

四、各临床和医技科室必须积极有序地配合危重孕产妇多学科联合救治工作,各临床科室要设专人负责会诊联络,以保证接到会诊通知后能够及时安排人员参加危重孕产妇多学科联合救治工作。

五、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的内容包括:患者目前的诊断、治疗方案是否准确、适宜,需进一步做的相关检查,目前患者最需解决的问题、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处理、预后分析,确定今后诊疗方案,最好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病历中。

六、组织会诊科室需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请会诊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完成会诊工作,会诊后,应及时书写会诊记录。

七、受邀科室严格按照邀请科室确定的时间、地点准时参加,对于紧急情况下发出的危重孕产妇多学科联合会诊,按照急会诊时间要求,10分钟到达。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标,进一步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根据《××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2009年)》及《××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管理方案(试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长期目标

到2015年,全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到202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7%以上,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全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在《××县妇女发展规划》和《××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规定的目标内。

(二)2009年度目标

1.孕产妇死亡率低于2008年的79.74/10万;

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控制在1‰以下;

3.婴幼儿死亡率低于2008年的5.58‰;

(三)年度支持性目标

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在97.00%的基础上有所上升;

2.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百分之95%以上;

3.孕产妇糸统管理率达百分之90%以上;

4.县乡医疗机构产科工作人员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达百分之80%。

二、项目管理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降消项目在我镇顺利实施,经镇人民政府研究,成立××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领导小组。由施燕丽副镇长任组长,鲁朝丽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单位抽调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院,由鲁朝丽任办公室主任。

项目技术指导由××卫生院鲁朝丽、妇幼专干普学芳负责。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审定降消项目实施计划,领导协调和督促项目工作实施;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把项目工作指标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

2.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拟定项目实施计划;负责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组织督促项目业务工作实施,定期向县项目领导小组报告项目实施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研究;审定项目技术指导组的工作计划,布置工作任务;协调、联糸有关部门配合实施项目工作;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实施扶贫救助;收集分析项目执行情况的资料和信息,及时总结推广项目经验,召开项目工作会议。

3.技术指导工作职责:结合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制定项目技术指导计划并报送项目办审定;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要求,做好项目业务技术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负责项目宣传和指导各村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协调各级妇联组织、广播电视部门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制定项目培训计划,帮助指导和督促基层开展项目培训工作;负责项目业务管理、监督指导、推广住院分娩、完善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和抢救机制。

4.卫生院工作职责: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监督指导、扶贫救助;配合、协调妇联、计生、民政、广播站等做好相关工作。

5.镇妇联的工作职责:做好乡村群众性健康教育工作,围绕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安全分娩等内容,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参与项目活动。村妇女干部要协助乡村妇幼医生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村妇代小组长要随时了解本组妇女的健康状况,孕产妇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乡村医生或妇女主任、乡村妇联组织每月向妇幼保健部门通报一次孕产妇调查情况。

6.镇计生服务站工作职责:做好群众性的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减少计划外怀孕和非婚生育。乡、村、组计生工作人员要发挥宣传工作的优势,积极动员育龄妇女参与保健,配合乡村妇幼医生共同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每月向妇幼保健机构通报一次孕产妇调查情况。

三、项目工作内容

按照国家、省、市、县项目管理方案的要求尽快启动,全面实施,加强项目领导,严格经费管理;强化妇幼卫生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加强人员进修和培训;建立和完善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和“绿色通道”;组织专家驻乡蹲点帮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工作;做好降消项目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工作;项目监督指导与评估。

(一)加强项目领导,严格经费管理

1.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并将项目实施纳入各相关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进行考核。

2.定期检查或审计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合理使用情况,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

3.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项目和限价标准、提供助产服务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名单向社会公告。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对于举报线索,要认真调查处理,坚决禁止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二)强化镇卫生院妇幼卫生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

1.加强我镇妇幼保健人员孕产妇保健技术指导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以医疗、保健为支撑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为孕产妇享有规范、安全的孕产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服务提供保健。

2.严格执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项目和限价标准,规范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服务。

3.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服务资质的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助产机构、技术和人员的准入,严肃查处不具备接生资格的机构和人员,坚决取缔非法接生。

4.强化产科质量管理。

(1)根据省卫生厅制定的县、乡产科建设标准,加强产科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制定有关工作制度、完善产科服务。

(2)助产机构要认真使用省级下发的《云南省产科病历基本格式》,规范产科文书管理。

(3)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产科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技术规范,定期开展质量评估活动,不断改进产科服务质量。

(4)定期开展产科危急重症及死亡孕产妇的分析和评审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5)保证产科急救设备和设施处于功能完好状态,努力保障产科质量,维护孕产妇生命安全。

(三)加强人员进修和培训。

1.乡镇卫生院助产人员培训:中心卫生院的助产人员重点培训产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以提高产科急救能力;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助产人员重点培训正常产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要求乡镇卫生院助产人员原则上要轮训一遍,方法可通过理论学习、见习和到县级临床进修等方式进行。

2.乡村医生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筛查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童的业务能力,能处理一般妇女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

(四)建立完善高危孕产妇应急抢救机制

卫生院要健全和完善应急抢救组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做到急救人员、设备、药品、交通工具配齐到位,保证抢救组织运转正常。各医疗单位要公布急救电话,保证急救系统功能状态良好,联系方式畅通无阻,接到急救信号能及时出诊,不得相互推委扯皮。危急孕产妇的抢救实行院长负责制和首诊医生负责制、出诊抢救制、会诊制及转院转诊制,确保危急孕产妇得到及时救治。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承担一级转诊,对当地发生的高危孕产妇及时护送到县级医疗保健单位救治。

(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工作

要把健康教育同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宣传和孕产妇保健的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为孕产妇住院分娩菅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积极协调妇联组织和广播电视等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菅造全社会关心妇女儿童健康的良好环境。

1.推行“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孕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2.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低、旧的风俗习惯影响等问题,举办“孕妇学校”、“家长学校”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

3.在每个村委会醒目位置刷写1—2条“住院分娩,母婴安全”、“住院分娩,国家补助”等标语,以及县、乡危急孕产妇呼救电话。

4.乡村医生要督促每位孕产妇将危急孕产妇呼救电话写在家中醒目位置。

(六)加强流动人群管理,落实保健措施

卫生、公安、计生、民政部门要紧密配合,对在本镇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员,要互相沟通情况,互相配合管理。户口所在地的妇幼卫生机构要及时向育龄人群流入地的妇幼卫生机构通报信息,流入地的乡、村妇幼保健人员要对人群中孕产妇进行建册管理。全镇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建立孕产妇首诊责任制,不论哪一级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发现孕妇就诊,只要是孕妇都要追问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手册情况,对无围产期保健手册的孕妇一律给予建册,并登记上报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幼保健院负责协调各院跟踪管理,确保本镇范围内无一例高危孕产妇因漏查漏管而死亡。

(七)强化乡、村两级保健管理负责制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木组病例来自2009年1月一2010年3月经心理护理的高危孕产妇328例。年龄2343岁,平均32岁;第1次妊娠178例,多次妊娠150例。

1.2方法

对高危孕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专案管理.同时于门诊设立高危孕妇心理门诊。负责对高危孕妇进行细致的管理,并依据联系电话追踪高危孕妇情况。选择具备高尚的医德及护理道德,精湛娴熟的专业技术和广博的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知识,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能够全面掌握的护理人员,组成心理护理小组。

1.3高危因素

妊娠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年龄16岁或35岁、妊娠前体重过轻(40 kg)或超重(70 kg)、身高140 cm、家属中有明显的遗传性疾病;产道异常、子宫畸形;患者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液病(贫血)、病毒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性病、恶性肿瘤、明显的生殖器发育异常;智力低下、明显的精神异常。

1.4心理障碍类型

1.4.1疑虑心理孕妇一日_得知自己为高危妊娠,开始会感到困惑茫然,接着担心木次妊娠是否顺利、胎儿发育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情况、是否会发生难产,这种心理反应主要是高危孕妇对高危妊娠缺乏正确认识产生的。

1.4.2恐惧心理随着分娩日期的来临,;高危孕妇除了担心分娩所带来的疼痛外,一方面担心分娩时会发生意外,如难产、大出血等;另一方面担心孕期用药治疗会影响胎儿发育,害怕胎儿畸形或出现其他意外。

1.4.3紧张心理随着高危孕妇对高危因素的进一步了解,担心自己的高危因素突然发生不良后果。如有前置胎盘的孕妇,整日烦躁不安担心会不会大出血,产前出血会不会危及胎儿等。

1.4.4依赖心理有些产道畸形、胎位不正或内外科疾病患者,认为迟早要进行剖宫产,产前检查只要胎儿好就行了,对自身重视不够。

2结果

对328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心理调查并进行心理障碍分类。

3讨论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必须懂得如何接近患者,和患者接触时,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在外貌、服饰、言行和表情上,给人以沉着、稳定、诚恳的感觉,使孕妇感受到医护人员是和蔼可亲、真挚、体贴的,以减轻她们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同时要注意礼貌,尊重患者,孕妇叙述病情或家庭情况时要耐心倾听,不要表不耐烦。

对高危孕妇的高危程度进行详细的分级管理并进行具体的矫正治疗、指导,恰当掌握用药剂量、时间、给药途径,并进行必要的随访和咨询;经常与孕妇进行深人的交流,以能够全面了解孕妇的心理状态,向孕妇细致讲解高危情况,积极应对,可以避免高危情况的发生;要重视高危情况但不能够出现过度忧虑和紧张;激励孕妇战胜疾病的的信心,使高危孕妇时常保持乐观、积极、愉快的心理;充分调整心理,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产妇及胎儿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5

【摘要】妇幼保健卫生信息化是国家公共卫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管理支持,但是仍需人工建卡,特别是综合性医院普遍没有完成与电子健康档案的对接,因此在综合性医院实施孕产妇保健的信息化管理对提升保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促进医患沟通提升患方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住院待产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关键词】孕产妇;保健管理;信息化;综合性医院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12-02

1实施概况

11建立孕产妇保健信息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根据孕产妇保健手册和杭州市妇幼保健工作相关信息管理规范的要求,结合健康档案的数据标准,建立贯穿孕产妇管理生命周期的院级数据库系统,实现孕期、产时、产后的全程跟踪管理,主要包含孕产妇基本信息、初检记录、孕检记录、分娩记录、新生儿记录和产后访视记录等,系统基于SQL2008数据库技术和B/S架构,用户端通过浏览器即可登录管理孕产妇保健信息,部署维护方便、操作简捷,同时系统与医院综合信息平台集成后,可实现与我市居民健康档案和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医师可随时调阅孕产妇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也可使孕产妇保健信息成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来源的一部分。

12进行孕期跟踪管理,开通咨询电话和短信智能提醒,实现高危自动筛查在孕产妇初检时,系统可人工或从居民健康档案中调阅信息形成本院孕产妇保健档案的基本信息,同时根据初检情况完成初次信息建档,根据末次月经日期和不同来源自动生成孕检工作计划,指导保健工作人员按计划对孕妇进行跟踪管理,也可对孕妇进行自动短信提醒,同时公布咨询电话提供孕产妇保健和妇科疾病等医疗咨询服务,在初检或复检过程中,根据检查结果自动对非计划妊娠、妊娠终止、传染病、不同高危等级等进行分类,方便统计、上报等日常管理,特别是高危筛查实现了从人工到自动筛查的智能转变,且实现了高危评分规则的可维护,极大地方便了医务人员的高危筛查工作。

13进行产时跟踪管理,自动预警,提升入院待产比例针对临近预产期的临产妇系统可进行自动预警,提醒保健管理人员及时与临产妇取得联系,以短信或电话方式指导其及时来院就诊,特别对高危临产妇意义重大,使孕产妇保健管理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较大提升,促进了社会效益和医院经济效益的双赢。在临产妇住院分娩期间,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分娩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对出现产妇或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单独分类管理,方便数据上报。

14进行产后跟踪管理,促进母婴保健产妇在分娩后常规由社区医师开展产后访视,而接产医师直接回访更有助于产后康复和母婴保健,系统产妇出院后自动生成产后访视计划,指导医师开展产后回访,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康复和新生儿健康进行指导,促进妇幼保健水平提升。

15加强对保健信息数据库的综合分析和利用实施信息化管理以前,孕产妇保健信息记录在保健卡上,服务一次记录一次,产后由社区服务中心统一保管,所以在综合性医院缺乏原始信息,无法利用数据支持科研等学术应用。项目实施后,系统实时采集每位孕产妇的所有产前、产中、产后的工作记录,形成完整的孕产妇保健信息库,保健人员利用这些信息使用电话或短信进行及时、主动的服务,如提醒检查、追踪等,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类图文分析报表,可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孕产妇保健信息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支持科研和管理决策,全面促进孕产妇保健水平的提升。

2实施效果

21保健工作明显改善,推动运行效率快速提升孕产妇保健管理实施信息化以后,结合医院开展的优质服务活动,取得较显著的成效,2012年来我院共接受产前检查的共3522人次,入院分娩共1053人次,与系统实施前的2011年相比,一次产前检查增加50人次,2次产前检查增加1030人次,入院分娩增加242人次(见图1),妇产科年度业务增长26%,效益的提升大大促进了医务人员的服务热情。

22孕产妇保健意识明显提升,对医院的服务更满意系统实施后利用短信平台的群发功能,及时孕产妇保健知识和孕检提醒,使孕产妇和育龄妇女对自我保健意识大大提高,对医院延伸的院前、院后保健跟踪服务非常满意,实现了零投诉,吸引了大量的来电咨询,咨询人次从上一年的200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1100人次,咨询内容从孕产妇保健向各类妇科疾病延伸,形成了产科促进妇科业务发展的新局面。

23孕产妇信息管理质量和运行效率得到提升由于孕产妇信息用于日常管理,且环环相扣,对于计划内未执行的系统提供清晰的效率报表,结合监督考核机制有力地督促保健人员及时进行回访联系,使得工作质量和运行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3实施体会

信息化项目启动近一年来,完成了所有的项目内容,有力地促进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了孕产妇保健水平,促进了科室业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该项目实施后,极大地促进医院在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卫生宣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数据集成和共享应用的有益探索。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31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介作用传统的宣传媒介如预约保健卡或保健手册是静态的宣传,而孕产妇在整个过程中对保健信息的需求是动态的,因此通过电话、短信等途径进行动态、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很好的满足了这一特殊需求。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6

江苏省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江苏张家港 215600

[摘要] 目的 识别孕期高危妊娠,加强监护与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方法 按照苏州市高危评分标准,对2013年1—12月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产前检查的3 250名孕妇进行高危妊娠筛查,系统管理至分娩。 结果 筛查出高危妊娠702例,高危妊娠发生率21.60%,前5位顺位为流产≥2次、疤痕子宫、肝功能异常或急慢性肝炎、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围产儿死亡率和产时并发症分别为11.12‰、25.64 %,均高于非高危妊娠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 结论 须加强孕前与孕期保健宣教,规范孕期高危妊娠筛查与系统管理,以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生,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 高危妊娠;筛查;系统管理;母婴安全

[中图分类号] R71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028-02

[作者简介] 龚家红(1963.9-),女,江苏张家港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产科工作。

高危妊娠直接影响母婴及胎儿的健康,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高危妊娠范围很广,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病理产科,危害极大[1]。妊娠并发症、各种慢性疾病、社会负面因素、不良环境影响等都是导致高危妊娠的重要原因[2]。现对2013年1—12月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围产门诊筛查出的702例高危妊娠监测与管理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前来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孕期检查的3 250名孕妇,年龄19~45岁,平均28.6岁,产次0~3次,平均1.2次,孕次1~6次,平均1.7次。

1.2 方法

按照苏州市高危评分标准,为初次建册产检和每次产前检查复查孕妇进行高危因素的筛查。筛查出的所有高危孕妇专人专案管理,定期产检与追访,积极处理高危因素,直至分娩。

1.3 诊断标准

按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诊断标准[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高危妊娠发生率、分类及顺位

筛查3 250名孕妇,发现高危妊娠孕妇702例,发生率21.60%,前5位顺位为流产≥2次、疤痕子宫、肝功能异常或急慢性肝炎、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其发生率分别为18.66%、17.24%、16.81%、8.69%、7.41%。见表1。

2.2 高危妊娠产时并发症

702例高危妊娠孕妇,发生产时并发症 180例,前五位顺位是羊水过少及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停滞或延长、早产、新生儿窒息。见表2。

2.3 妊娠结局情况

702例高危妊娠孕妇,围产儿数719例,死亡8例,死亡率11.12‰;产时并发症180例,发生率25.64%。2 548例非高危妊娠孕产妇,围产儿数2 548例,死亡8例,死亡率3.14‰;产时并发症258例,发生率10.13%。高危与非高危妊娠的围产儿死亡率和产时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妊娠期对孕妇、胎儿、新生儿有较高危险性者称为高危妊娠,包括妊娠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严重威胁者母婴和胎儿健康与安全。该资料筛查3 250名孕妇,发现高危妊娠孕妇702例,发生率21.60%,与广东江门市范利军等所报道的24.60%相近[4]。前五位高危因素是流产≥2次、疤痕子宫、肝功能异常或急慢性肝炎、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该资料显示,高危与非高危妊娠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1.12‰、3.14‰,产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4%、10.13%,无孕产妇死亡发生,高危妊娠的围产儿死亡率、产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危妊娠。有些高危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如疤痕子宫、不良生育史、骨盆异常、内生殖器肿瘤等,但有些高危因素如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疾病、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等可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纠正、早治疗[5]。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孕前和孕期宣教,加强围产期质量管理,规范开展孕妇高危因素筛查,落实高危妊娠的监护与管理,以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与安全。

要预防高危妊娠发生。孕前要广泛宣传避孕知识,尽量减少人流的发生,提高女性生殖健康;高龄是影响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重要因素[6],因此要宣传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减少高龄孕产妇所致的产科并发症;积极治疗各种基础疾病,待痊愈或控制后再怀孕。孕期要加强饮食指导,科学合理的营养,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和贫血的发生;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如大众媒体、网络、孕妇学校等进行知识宣教,纠正大众在分娩方式选择上存在的误区,倡导自然分娩,同时通过对孕妇饮食指导来控制胎儿体重,逐渐降低剖宫产率,以减少再生育时疤痕子宫比例。

要及早发现高危妊娠。产前检查作为围产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孕产妇健康和促进安全分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7]。按照高危评估标准,在初次产前检查和每次复检时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凡属高危妊娠者,均建立高危档案,在高危门诊作定期产前检查;加强孕妇自我监护,一旦出现不适或相关症状,及时就诊处理。

要加强高危妊娠监护与系统管理。建立健全高危孕妇分级分类管理和转诊会诊制度,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进行逐级转诊,并实现医疗保健机构间优化互补[8];定期产前检查,每次产检对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做好高危孕妇随访及动态管理,采取各项干预措施,使高危因素转为无危或低危因素;对妊娠合并症者,与内外科密切配合,共同诊治与处理;积极处理产科并发症;实行母儿统一管理,对胎儿进行监护;加强医疗保健质量管理,为孕产妇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强化妇幼卫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产科专业技能以及高危妊娠筛查、追踪管理和及时处理高危孕产妇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艳.827例高危妊娠分析与管理[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4(1):48.

[2] 邹凤云,林海霞.高危妊娠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探议[J].当代医学,2012,18(273):107.

[3]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4-141.

[4] 范利军,覃珏纯.970例高危妊娠筛查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7):894.

[5] 郑丽英,张慧鹏. 668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4):92.

[6] 赵永艳,唐慧艳.1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56.

[7] 徐灵.基层高危妊娠筛查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51.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7

(一)总目标。到年,在年基础上孕产妇死亡率至少下降1/4。

(二)年度目标。孕产妇死亡率:到年底,在年基础上至少下降1/4;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三)年度支持性目标。消毒接生率达98%以上;产前检查覆盖率≥90%以上;辖区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人员“三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考试合格率达到80%以上。

二、项目内容

“降消”项目工作的主要内容:项目培训、健康教育、专家蹲点,以及健全绿色通道和危急重症抢救中心,加强信息管理和监督指导。

(一)加强培训。为提高降消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采取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加强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机构的急救抢救能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短期培训。对项目管理人员开展项目实施方案、实施策略、项目目标、管理职责等培训,对辖区接产医院助产人员进行产科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技术规范等培训,对助产人员进行正常产的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对村保健员进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信息报送、护送孕产妇住院分娩注意事项等培训。

长期培训。至少安排一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人员到区级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修学习6个月以上。

(二)专家蹲点:蹲点专家负责监督和指导蹲点的接产医院项目实施工作,协调规范接产医院的产科业务,对存在的问题现场培训解决,并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培训产科人员和妇幼保健人员。专家蹲点一年不少于一个月。

(三)开展健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老百姓真正了解“降消”项目,提高“降消”项目知晓率,积极主动参与到“降消”项目中来。积极推进健康知识传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孕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妇女和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并制作孕产期保健和住院分娩知识宣传资料,张贴于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公共场所,扩大群众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覆盖面,提高妇幼保健服务的利用水平;各医疗保健机构要举办“孕妇学校”、家长学校”进行健康知识传播。

(四)孕产妇产前检查。孕产妇在孕13周前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接产医院建立《孕产妇、新生儿保健手册》,参加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服务。

(五)降消项目与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并轨管理。在提高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率,加强三级保健网络建设,促进辖区产科建设快速发展等工作内容各有侧重,目标一致。因而,要求各级妇幼保健地段及产科医院做好两个项目的协同管理,发挥项目带动妇幼保健工作的综合作用。

(六)健全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加强孕产妇“绿色通道”和“危急症抢救中心”建设,村卫生室负责孕产妇的筛查,动员孕妇住院分娩,转送高危孕产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严格按照高危孕产妇转诊指征转诊孕产妇;区医疗保健机构负责高危孕产妇和儿童院前和院内急救抢救工作。

(七)加强产科建设。规范产科设置,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各接产医院严格按照市卫生局《市产科建设与验收标准》(市卫发[]58号)要求,加强产科建设,规范各项技术标准和操作常规。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制度,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八)强化信息管理。各项目实施单位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0日前上报住院分娩救助进度表到区降消项目办公室,区降消项目办公室及时报市卫生局。

(九)开展项目督导。落实妇幼保健督导管理制度,努力发挥区妇幼保健院督导管理职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对服务单位进行督导,形成书面督导报告报区“降消”项目办公室。

三、项目组织机构

负责全区产科工作人员适宜技术的培训及考核,产科急救知识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培训,指导产科规范化建设、高危孕产妇筛查、危重孕产妇、新生儿会诊和接诊转诊工作,审和村和二级妇幼保健地段信息统计资料的质量,指导开展有关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的项目活动。

四、“降消”项目保障措施

(一)成立“危急症抢救中心”。设置“危急症抢救中心”,由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分别是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和正和医院,负责全区医疗保健机构转送的高危孕产妇急救工作,及时派出急救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抢救工作。以上三家医院要加强院内产科急救能力建设,为辖区接产医院培养产科人员,完成基层临床进修人员带教任务,与此同时及时收集和报送妇幼相关信息。

(二)建立妇幼保健工作指挥中心。设置妇幼保健工作指挥中心在区妇幼保健所,负责全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与监督评价;掌握全区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情况,组织健康教育素材并开展健康教育;协助医疗保健机构培养产科医务人员;畅通产科绿色通道,指导全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危重孕产妇的转诊、急救工作。

(三)加强与市中心血站联系。各接产医院要加强与市中心血站联系,使中心血站及时提供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血液,送达指定地点,满足危重孕产妇抢救用血需要。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准确掌握妇女儿童有关信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及时掌握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情况,要重点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及一般处理,及时转送疑难危重孕产妇或报告就近区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急救。与此同时,认真填写《孕产妇、新生儿保健手册》和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并加强对村卫生室督导与保健员的培训。

(五)村保健员认真履行职责。村保健员要准确掌握本村孕产妇基本情况,动员孕产妇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接产医院做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村委会成立孕产妇护送小组,负责护送孕产妇到接产医院或“孕产妇急救中心”住院分娩或急救。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人员对孕产妇进行产后访视,积极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的培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孕产妇高危筛查及进行高危孕产妇管理。

五、项目实施时间

(一)年12月底完成“降消”项目的前期工作,11月上旬召开项目实施动员大会,并完成区产科医院产科基本情况调查工作。

(二)12月上旬完成辖区产科人员培训及一、二级妇幼专干的培训工作。

(三)在全区119个农村抓119个卫生室,作为农村妇幼保健知识推广点,培训273余名村医和村妇女干部,使他们成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实施和保健知识推广宣传的主力军,使10000个家庭得到及时适宜的保健知识。

(四)年底前对全区产科建设及产科质量进行检查,整顿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市场。

六、加强项目的监督与评估

(一)区“降消”项目办定期对实施单位进行检查指导,了解年度指标和年度支持性目标完成情况,确保“降消”项目落到实处。

(二)监督指导的内容:项目计划的落实情况,人员培训、健康教育的效果,产科建设及设备的使用情况,绿色通道及急救中心运转情况以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8

[关键词] “四免一救助”;妇幼保健;作用

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六盘山西麓,全县总面积98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28个行政村,总人口17.6万,其中农业人口16.8万。境内群山绵延、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2010年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958.73元,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1.“四免一救助”项目实施情况

2009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实施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的意见》(宁政办发[2009]190号),在全区开始实施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惠民政策。12月份,隆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隆德县实施“四免一救助”的意见》(隆政办发[2009]156号),召开了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启动会,我县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四免一救助”。“四免”是指: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免费筛查新生儿三种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听力障碍、免费治疗筛查出的患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一救助”是指对贫困孕产妇急救进行救助。

为确保“四免一救助”顺利实施,我县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相关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四免一救助’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制定了适合我县实际的“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办法”和“贫困孕产妇急救方案”,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人员培训制度、高危孕产妇抢救、转诊制度等,设立了“四免一救助”项目办公室,各医疗单位由专人负责项目工作。项目实施中,各级人员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执行项目,准确筛选救助对象、严格界定补贴标准、严谨审核领款手续、及时到位发放补贴、规范管理档案资料、按期上报报表,使我县符合“四免一救助”条件的对象都能从中受益。从“四免一救助”启动实施到今年9月底,我县共有农村户籍产妇2940,其中项目救助2789例,救助率达94.86%,救助资金达111.56万元;免费婚检3429对、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2304例,“四免一救助”工作进展顺利。

在人员培训上,我们采取集中培训和每月1号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县各级妇幼人员做了项目管理和医务知识的培训。2009年12月29日,我县召开了“四免一救助”启动会及技术培训班,全县乡镇卫生院院长、妇幼人员及相关单位业务人员共50人参加了培训;2010年9月份,省级“降消”项目驻县专家在我县蹲点一个月,对我县有关人员29人就孕期保健、产科合并症、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知识做了为期3天的培训。同时,专家还采取传、帮、代的方式对我县妇产科人员进行临床工作现场带教、指导和培训;今年6月份,省级专家又对我县36名妇幼人员做了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项目启动以来,我县共举办“降消”项目培训班4次,以会代训22次,参培人员511人次,培训合格率达98%。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提高了妇幼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了技能操作,也提高了他们的项目执行能力。

在对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和抢救中,我们成立了“高危孕产妇抢救、转诊小组”,建立了“孕产妇急救中心”,开通了高危孕产妇转诊“绿色通道”,确保高危孕产妇转诊及时到位。“四免一救助”实施以来,全县共筛选高危孕产妇1898例,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25例,所有高危孕产妇都得到了及时救治,确保了母婴平安。“四免一救助”的实施解决了贫困孕产妇无钱住院的困难,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产科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四免一救助”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全县妇幼工作的发展,全县住院分娩率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服务性指标都有很大提高。2010年,全县活产1812例,住院1794例,住院分娩率为99.01%,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没有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很好地实现了项目目标。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实施情况

2003年9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在我县实施。为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我县及时组织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隆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实施方案及考评细则,统筹规划,严格管理,使我县新农合实施顺利、发展良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农民参合率达97.6以上,比2007年农民参合率85%上升了12.6个百分点,2010年17640人报销住院费用。极大的解决了农村群众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实际困难,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尤其对我县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起到了很大的经济保障作用,使农村孕妇住院无后顾之忧,也有力推动了我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

3.“四免一救助”和新农合在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中的关系

“四免一救助”将新农合、“降消”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统筹安排。我县符合“四免一救助”条件的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全免费。2011年,在县级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补助由原来的每例900元提高到1200元,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集700元、中央专项资金补助400元、自治区补助100元;在乡医院住院的,每例由原来的400元提高到500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400元、自治区补助100元。“四免一救助”中新农合和“降消”项目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为产妇解决了全部住院费用,使农村孕产妇没有住院分娩经济负担。“降消”项目和新农合为我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免一救助”项目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2]隆德县“四免一救助”项目实施方案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9

【关键词】“降消”项目;妇幼保健;住院分娩;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2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005-02

汾西县地处山西省中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属部级贫困县,总人口14.26万人,总面积8802,辖5镇3乡,8个乡镇卫生院,14个乡妇幼专干253个乡村医生。通过5年项目实施,提高了全县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服务水平,促进了妇幼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资料和主要措施

1.1资料来源;汾西县“降消”项目月报、妇幼信息年报和三网(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季报,全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质量控制制度。

1.2主要措施:

1.2.1组织保障:

1.2.1.1政府牵头,统一部署。政府副县长主持召开由县财政局、民政局、广电中心、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降消”项目工作启动会议,并成立以政府副县长任组长的“降消”项目领导组,及其相配套的项目办公室、技术指导组、急救中心、急救专家组三组一室一个中心,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1.2.1.2部门配合,分工合理。县卫生局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实行目标管理;财政局对方案经费给予支持并监督资金的使用;妇联、工会、计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广电中心对项目实施进行宣传跟踪报道;领导组各部门共同协调进行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培训会议。

1.2.1.3因地制宜,制定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汾西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及其配套的《培训方案》、《健康教育方案》、《监督评估方案》、《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管理办法》、《产科急救中心管理细则》等四个方案,二个细则,二个管理办法,制定了设备管理、死亡评审管理、贫困救助管理等八项管理制度。

1.2.1.4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每年乡政府与县政府,乡镇卫生院与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站分别签订了“降消”项目管理责任书,实行阶段性总结和年终评估考核,对优良的妇幼专干及院长进行表彰,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

1.2.2加强培训,健全网络:我们分期分批举办三级妇幼保健人员培训班,培训采取成人参与式教育。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中心卫生院产儿科人员,重点培训产儿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以提高产儿科重症识别与急救能力;对乡级产儿科人员重点培训正常产的处理、常见产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等;对村级重点强调职能转变,由接生转变为孕产妇保健、高危孕妇筛查、动员住院分娩、转诊护送、信息服务等,项目领导组,有计划地组织县乡级产儿科人员免费进修。

1.2.3狠抓产科建设,建立转诊制度:省驻县专家现场指导,对所有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评审指导,按照产儿科建设标准,帮助建立产房、待产室,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对不合格的限期进行整改。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在县医院成立孕产妇急救中心,设立急救小组,明确职责,以文件、传单、电视等形式向全县公布急救电话,要求做到在接到院外呼救信息后30min内救护车出发,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10min内到达现场。建立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村医为孕12周前的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男村医以怀孕妇女的丈夫或父母为切入点为孕妇早建册,孕产妇保健册应填村医的姓名、联系电话,以便随时提供咨询,村级发现高危孕妇评分达5分以上必须到乡级诊治,乡级发现高危孕妇评分达10分以上必须到县级诊治。各乡镇卫生院要配备必要的救护车,负责辖区内危急孕产妇的转运接送,在所有转诊过程中,必须有专职医生护送。各村委动员村民自愿成立固定的担架救护队,必要时一边由村民转运危急孕产妇,一边通过电话与急救中心联系,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上级医疗机构要及时向下级反馈转诊孕产妇的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或延误,并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项目技术指导组定期深入各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及考核。

1.2.4采取综合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救助资金的效益:①为完善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我县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技术小组,要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按照《山西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流程》,对每位孕妇早建册,并督促其定期产前检查,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要将孕妇住院分娩的情况如实记录在保健手册上,并将保健手册收回,定期(每周)交付县妇幼保健站。妇幼保健站按产妇所属乡镇社区将保健手册登记并定期(每周)分发给各辖区专职保健医生,辖区内保健医生负责产妇产后访视,在访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要进行正确处理。孕产妇系统管理小组每月将各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并将保健手册作为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补助的凭证。②坚持救助资金公正合理,使贫困孕产妇能够直接受益。我县属于部级贫困县,当地贫困孕产妇较多,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孕产妇向民政局申请凭有效证件,免去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费用,一般孕产妇凭住院分娩票据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后其余部分不足300元者全部救助,超过300元者救助300元。

1.2.5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众保健意识:项目领导组对妇联干部、村医、计生员等进行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培训,发动他们以入户人际传播为主,实行包村包户人盯人的方法,深入目标人群家中,以召开家庭会议和个别谈心的方式,进行传播。那个村的孕产妇因未住院分娩而发病或发生死亡者由包村人员负责和解释。项目办公室针对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印发了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宣传住院分娩知识传单1万余份,利用各种会议、孕妇学校、集会等多种形式宣传。

1.2.6监督指导:县项目督导组,每年监督指导2次,深入县直各医疗保健单位,乡镇卫生院及1/3以上村卫生所听取项目工作汇报,记录原始资料及月报制度执行情况,深入目标人群家中访谈,每个自然村不少于2户,了解健康教育传播情况,对相关部门及人员配合情况如实记录,写出总结报告,上报县分管领导及项目办公室,以便掌握全县项目开展情况,及时决策及时指导。

2.结果

2.1全县孕产妇和儿童服务情况得到改善,2004年我县孕产妇死亡率185/10万,自2005年实施“降消”项目到2009年,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连续5年为0,住院分娩率从75.19%上升到97.89%,达到了项目开展的目的,婴儿死亡率从16.03‰下降到10.79‰,下降幅度32.69%,出生缺陷发生率从151.38/万下降到87.36/万,下降幅度42.29%,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从75.57%、54.30%上升到91.07%、60.04%,上升幅度分别为20.51%、10.57%,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从27%上升到37.71%,上升幅度分别为39.67%,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

2.2妇幼卫生工作得到了持续发展,县级妇幼保健站2004年本科学历0人,大专学历6人,全年门诊2130人次,住院385人次,通过实施“降消”项目,

2009年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2人,全年门诊3216人次,住院598人次,

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也获得了比较准确、连续、可靠的基本资料,各类信息率先采用网络直报。“降消”项目还促进了乡级医院产儿科建设,提高了基层保健人员技术水平,保证了危急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

3.讨论

3.1实施“降消”项目加强了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妇幼卫生管理机制得到加强,提高了妇幼保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强化了基层医疗人员转诊危重孕产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深入广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妇幼保健服务的能力,并提高了妇幼工作的可及性。贫困救助使农民受益面逐渐拓宽,住院分娩率大幅度上升,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连续5年为0,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均得到大幅度下降。“降消”项目得到广大群众和妇幼工作者的认可,获得了良好信誉。充分印证了“降消”项目策略一个共同点“主观上尽力,客观上可行”。[1]

3.2存在问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简称“两个系统管理率”)仍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①基层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匮乏,直接影响到农村孕产妇儿童摸底调查、保健管理等工作,如14个乡镇妇幼专干,其中4人兼妇产科医生,2人兼预防接种,3人兼乡镇卫生服务站站长,各乡镇卫生院产儿科专干90%以上为医士、护师,通过项目培训及临床进修后,已承担产儿科技术骨干,8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仅有3个。②村级卫生所人员积极性不高,服务模式上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转变。通过项目资助,各卫生所已具备基本的诊疗设备,但人员少,学历、职称、机构设置都不尽合理,又没有摆脱旧的医疗模式的影响,还是以临床医疗为主,忽视群众的保健服务,再加村级和社区医生待遇不高,任务繁重,所以孕早建册率和3岁以下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较低,也是两个系统管理中最薄弱环节。

3.3改进措施:

3.3.1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投入,继续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列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中。向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完善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

3.3.2功固项目成果,进一步探索妇幼保健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继续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借助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依据如:“降消”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规范等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逐步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真正使妇幼保健人员成为妇女、儿童健康守护人。

3.3.3继续做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健康教育工作,把政府对妇女儿童的关怀传达到每个家庭,让每个孕产妇主动接受妇幼保健服务,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篇10

摘 要 目的:对原州区2000~2009年连续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进行分析,为研究本区孕产妇死因变化规律,实施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原州区2000~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连续监测。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111.01/10万下降到2009年的15.95/10万。结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实施“降消”项目和瑞典妇幼卫生项目,实行孕产妇有偿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救助,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完善乡镇卫生院产院建设和妇幼保健机构自身建设。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 监测 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0~2009年原州区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附卷、孕产妇死亡个案及本区孕产妇死亡专家审评资料。

方法:通过全区三级妇幼保健网收集报告与个案资料,对每例孕产妇死亡个案进行现场调查,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调查报告附卷,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孕产妇死亡审评会,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找出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

结 果

孕产妇死亡率,见表1。

2000~2009年原州区活产数65 668人,孕产妇死亡34例,10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51.77/10万。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111.01/10万下降为2009年的15.95/10万;农村死亡31例(91.18%),城市死亡3例(8.82%)。

分娩及死亡地点:在省市级医院分娩3例(8.82%),县区级医院分娩6例(17.65%),在乡镇卫生院分娩4例(11.76%),在家中分娩21例(61.76%)。在省市级医院死亡7例(20.59%),在县区级医院死亡4例(11.76%),在家中死亡13例(38.24%),在途中死亡10例(29.41%)。

孕产妇死亡原因,见表2。

死亡孕产妇接受保健服务情况:死亡34例孕产妇中,孕妇4例(11.76%),经产妇22例(64.71%),初产妇8例(23.53%);2005年之前的死亡孕产妇大部分未接受过孕期保健,有产前检查者仅1~2次。

结 果

本区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从2005年开始,10例死亡孕产妇经孕产妇死亡审评专家组评审,可避免死亡7例(70%),不可避免死亡3例(30%)。这主要与个人家庭的知识、经济条件、保健意识以及助产机构业务技能有关。

讨 论

原州区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2005年之前在家中分娩居多,在家中和途中死亡也多。之后由于实施“降消”、瑞典妇幼卫生项目资助,对农村孕产妇实行住院分娩救助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动员护送住院分娩等有偿保健服务,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产院建设和妇幼保健机构自身建设,使发生在家中、途中的孕产妇死亡得到有效遏制,降低了可避免死亡发生。

住院分娩率提高后,死亡孕产妇在医院分娩比例和死亡比例随之提高。提示必须提高各级产科规范操作能力,提高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的综合急救能力,特别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产妇要准确诊断,抓住抢救最佳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从孕产妇死亡原因看,原州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直接产科出血是第1位死因,提示各助产机构要加强对产科适宜技术的强化和普及,尽早诊治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高危孕产妇,规范产科用药,提高处理产科出血、进行急诊抢救的能力。

开展行之有效的孕产妇保健服务,是预防孕产妇死亡的基础。建议对每一位妇女从新婚、怀孕、到分娩后42天,进行孕前咨询、孕期干预、追踪随访、高危管理、转诊护送、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健康检查等全程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孕产妇死亡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