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经济调查十篇

时间:2023-10-08 17:40:57

社区经济调查

社区经济调查篇1

江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述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作为人民政府及时了解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状况,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所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对于各级领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区城乡居民住户资料是个空白,民营企业调查工作一直未能开展,尽管地委、行署领导非常需要这方面的资料,但由于没有开展此项调查工作,无法满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市、县建队的规定和自治区的要求,结合我区经济发展的情况,特请示尽快建立地县(市)二级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全区开展农村、城镇居民住户调查和民营企业调查工作。

一、具体职能:

(一)农村居民调查职能:

1、贯彻执行自治区统计局制定的全疆统计调查方法制度,组织实施农村住户,农产品产量,农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调查方案;

2、准确、及时、系统地搜集、整理和编印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调查资料;

3、开展对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研究,向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调查资料的信息;

4、承担政府和统计局交办的其它统计调查和分析工作。

(二)城乡企业调查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统计局制定的各项统计调查方法制度;

2、组织实施企业抽样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

3、对涉及企业的重要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验与评估;

4、准确及时地搜集、整理和编印企业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资料;

5、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特别是与企业改革和发展市场体系密切相关的专题分析研究,向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企业调查资料和信息;

6、完成地委、行署交办的其他统计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

(三)城镇居民调查职能:

1、深入各城镇、居民家庭、企业、商场等定期采集消费品零售、建筑安装工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收购、工业品出厂等价格资料;采集居民家庭人口、就业、收入、消费、居住等人民生活资料;搜集整理各城镇房地产交易价格信息;

2、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全面真实地向社会反映城镇人民生活状况以及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价格变动情况;

3、开拓广阔的工作领域,承担各种类型的受托调查。

二、调查方法

社会经济调查队主要运用抽样的方法,通过城乡居民家计调查,对不同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家庭人口、就业状况,生产、收入、消费、储存、需求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调查,运用特定的统计整理、分析方法,用于综合反映该地区居民的收入、支出及社会购买力状况,为当地政府制定劳动就业、工资福利、货币流通、商品供需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等政策提供依据。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建立城乡居民家庭住户原始统计台帐,由调查员入户帮助建立台帐,每周入户两次查看台帐的登记情况,通过统计台帐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来推算总体,产生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计划全区城镇抽取1500户样本单位数,农村抽取1800户样本单位数。企业共抽取800户,包括股份公司、联营、私营、个体等,工业70户,商业200户,建筑业30户,运输业30户,其他150户,同时建立原始统计台帐,操作方法同上。

三、机构设置及管理办法

社区经济调查篇2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方法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ivinfected households' financial status in an urban community of yunnan province song lijun1, lu lin1,2, ma jingfu1, jia manhong1, zhang renzhong2, yin jie1. 1.yunnan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unming 650022, china; 2.school of public health,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kunming 65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comparing the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nd medical burden of hivinfected households with those of the unaffected, to expres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hiv/aids on households in the urban communities of yunnan province. methods the hivinfected households were selected at randorm.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ategory matching, the druguse but nonhivinfected households and the general household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approved by the experts and used in the onthe spot preinvestigation, the due form of the selfdesign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mostly related to the household income, expenditure and its kinds, and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family members and the medical burden. results except for the merchant income and other incomes being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households and the druguse households, stable salaries, other parttime job incomes of the hivinfected households were lower. while the expense of the education was higher in the hivinfected households, other expens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household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medical burden of the hivinfected household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households. conclusions the influence that hiv/aids has brought to the urban households is the reduction in the employment rate, households' income, and rise in the medical burden and weakening in the consuming capacity. owing to the lack of the social net support in the cities, the households with hiv infected or the hiv patients are hard to get along in the society, leading to loss of familial social function and familial economic poverty.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epidemiologic methods

艾滋病流行给人群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已经证实,云南省1989年首次在边境注射吸毒人群中发现成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之后迅速传播到16个地区129个县,并呈现“农村包围城市”的现象,是我国艾滋病流行最严重地区之一[1]。笔者选择了云南省某城市社区家庭进行了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下3种家庭为本次的调查对象:①hiv/aids家庭:1996-2005年间曾经被云南省艾滋病检测中心实验室确诊的hiv感染者的家庭;②吸毒家庭:本人承认并经当地卫生部门和社区行政部门确证的吸毒人员的家庭;③一般家庭:经当地卫生部门和社区行政部门确证的既无吸毒人员、也无hiv感染者的家庭。

1.2 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邀请国内外专家对调查表先后进行3轮论证之后,筛选出与课题相关的23项指标,然后到现场进行了小样本的预试验,验证了调查表的可操作性,并根据调查结果,对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评价,最终确定了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家庭结构和规模、家庭经济收入和支出、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及其求医行为、艾滋病歧视相关问题。

1.3 方法 随机抽取了20个城市社区,根据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建立的hiv感染者档案登记表,对随机抽出的20个社区中所有已知且能够找到并配合工作的100户hiv感染者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然后在社区中按照2∶1∶1的比例随机抽取50户吸毒家庭和50户一般家庭,正式调查前对所有调查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并设立督导员进行严格的现场质量控制,调查结束后由课题研究人员再次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复查、审核,确保了问卷的质量。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录入,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加权后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数据为偏态或存在方差不齐则进行对数转换,无法进行数据转换时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99份,其中hiv/aids家庭问卷100份,吸毒家庭问卷49份,一般家庭问卷50份。

2.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2.1.1 均衡性检验 经过χ2检验和方差分析得知:3类家庭的家庭规模(p=0.838)、性别构成(p=0.145)、民族构成(p=0.759)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表2。

2.1.2 hiv感染者的一般特征 100户hiv/aids家庭中有119名hiv感染者,男女比例为表1 hiv/aids家庭与对照组家庭现有家庭规模表2 三类家庭家庭成员性别和民族构成

2.84∶1,年龄集中在15~59岁(占98.3%),平均年龄(34.24±5.8)岁,汉族为主(占89.9%),无业者居多(占77.3%),初中以下占78.9%,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者114人(占95.8%),性途径感染者5人(占4.2%)。

2.2 家庭经济状况 对3类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进行秩和检验的结果显示,3类家庭除固定工资收入有差异外,其他收入方面都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结合每种收入来源的均数来看,hiv/aids家庭除经商和其他收入(包括低保、亲属和社会救济)较高外,其他几项均小于另外两类家庭。见表3。表3 hiv/aids家庭与对照组家庭各项收入

对3类家庭经济支出类别进行秩和检验的结果显示,3类家庭除教育支出和生产成本有差异外,其他支出类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城市hiv/aids家庭的教育开支较低,提示受艾滋病影响家庭中的子女受教育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见表4。表4 hiv/aids家庭与对照组家庭各项支出

2.3 家庭医疗负担 本研究中家庭医疗负担主要包括直接花费和间接花费,直接花费是指就医或住院所花医疗费用及额外费用(如食宿费、交通费、陪护费等);间接花费是指患者因病无法劳动和亲属由于陪护损失的工作日,按照当地居民经济收入计算日均误工费进行折算得出的数值。对3类家庭医疗负担进行方差分析得知,3类家庭医疗负担两两之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aids家庭医疗负担要高于吸毒家庭和一般家庭。见表5。表5 3类家庭年均医疗负担(单位:元)

2.4 1年内家庭借贷行为 100个hiv/aids家庭中有41个家庭在过去1年内曾经借钱或贷款(占41.0%),49个吸毒非感染者家庭中有20个(占40.8%),50个一般家庭中有14个(占28.0%)。进一步分析3类家庭借贷款的原因发现,hiv/aids家庭主要是用来治病和维持生活(占85.4%),吸毒非感染者家庭主要用于戒毒、治病和维持生活(85.0%),一般家庭则大多用于子女教育支出、买房、或做生意等(80.0%)。

3 讨论

在诊断出第1例艾滋病20年后,人们已广泛认识到艾滋病的流行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危机。目前,艾滋病流行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难题之一。艾滋病由于其特殊性,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首先表现在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2]。国外多项研究发现,hiv/aids家庭大多为低收入、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3],hiv/aids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劳动力的减少及额外收入的损失[4],当hiv感染者进入发病期时,家庭医疗负担和照料负担显著增加,直接导致子女辍学或其他家庭成员误工的情况发生,由于社会性别的影响,女孩或妇女往往承受更多的压力,会做出更大的牺牲,另外失去成年子女的老人所面临的境遇将会更加悲惨[5]。hiv/aids家庭在缓解这些危害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有些是积极的,有利于家庭尽快恢复,如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有的则是消极的,不利于家庭恢复和健康发展,如变卖土地,剥夺子女受教育机会,食物消费结构的不合理等[6]。

3.1 hiv/aids削弱青壮年劳动力,使家庭生产和收入格局发生变化 由于hiv感染者自身心理作用或者体力因素,再加上城市中社会关系网的缺乏,很难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得到一席之地,这往往会使不贫困的家庭逐渐走向贫困,贫困家庭走向更加贫困。调查结果显示,hiv/aids家庭年均总收入为14 751.24元,吸毒家庭年均总收入为18 725.63元,一般家庭年均总收入为21 786.8元。hiv/aids家庭较吸毒家庭下降21.2%,较一般家庭下降32.3%。对3类家庭在过去1年里发生的借贷行为分析发现,hiv/aids家庭的借贷频率要高于对照组家庭。随着“四免一关怀”政策的不断落实,部分hiv/aids家庭得到救助,家庭负担有所缓解,但远不能弥补hiv/aids家庭因艾滋病减少的经济收入。

3.2 hiv/aids影响个人健康状况,进而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医疗开支,使家庭消费投向和功能发生巨大改变 本次被调查的存活hiv感染者中大多尚未发病,但其健康状况远不如一般人群。从3类家庭医疗负担的分析得知,hiv/aids家庭医疗负担为7 723.24元,吸毒家庭医疗负担为3 702.14元,一般家庭医疗负担为4 659.64元,成为家庭贫困的一大因素。hiv/aids家庭由于收入较对照组家庭少,因此导致整个家庭总消费能力的下降,消费构成也有所改变。大多数家庭应对经济贫困时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压缩食物及日常花费方面的开支,有些甚至会牺牲下一代的教育开支。本次对3类家庭日常开支类别及金额进行对比分析中发现,hiv/aids家庭在医疗花费方面的开支高于对照组家庭,而在食物、教育、日用及娱乐方面的开支均低于对照组家庭,从而影响了整个hiv/aids家庭的生活质量。

3.3 经济的贫困和照顾的负担,使家庭养育和赡养功能明显削弱 由于经济的贫困和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受到损害,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照顾的负担,使家庭的养育和赡养功能削弱,对妇女、儿童和老人有更大的影响。母婴传播的风险使感染者妻子失去了生育的机会,性别规范和社会压力又迫使有的妇女为了生育而冒险;妇女、老人承担了更多的照顾负担,也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产生女童辍学、无人抚养的孤儿和老人等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陆林,贾曼红,张小波,等. 1989-2003年云南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分析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4,38(5):309312.

[2] 刘康迈,袁建华. 艾滋病的流行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j]. 学海, 2003,5:6872.

[3] bachmann mo, booysen fl. health and economic impact of hiv/aids on south african households: a cohort study [j]. bmc public health, 2003,3:14.

社区经济调查篇3

关键词 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软件;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TV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89-02

辽宁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在此次普查中,经济社会用水专项水量汇总与平衡是水利普查的主线,如何做好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是此次水利普查的核心工作[1-3]。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是一项技术性强、计算复杂的工作;按水利普查的时点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并且涉及水利普查的多个专项,关联性强、数据量大;手工进行计算,繁琐枯燥,容易出错[4];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鞍山分局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成果汇总技术规定》,开发出了水利普查汇总与平衡辅助软件,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量汇总的准确性。

1 软件设计思路

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下载各项调查表数据,对经济社会用水6项典型调查户进行分析处理,按加权法计算出每一个调查户平均用水量,并同时完成每一类的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众值的挑选与计算,查询出经济指标表中的相关数据,灌区专项表中提取面积数据,根据推算采用值计算出全口径用水量;从河湖开发治理保护专项调查表中提取地表水供水量数据,从地下水取水井专项调查表中提取地下水供水量,以及人工表的调出调入水量和非常规供水量,汇总出区域全部供水量,形成一整套分析数据基表、典型值计算表及汇总表。软件系统概化为9个模块,开发完成后,辅助完成水量汇总与平衡工作。程序安装后,在指定目录下建立3个子目录,分别是分析汇总表、汇总表格模板、普查表数据。

普查表数据目录存储由国家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下载的地下水、河湖保护治理、灌区专项普查数据,经济社会用水汇总表,各种数据表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进行存储。汇总表格模板目录存储计算单元调入、调出水量信息,经济社会用水指标,未普查的塘坝水量信息。分析汇总表目录存储汇总分析过程表、汇总成果表,同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进行存储。

1.1 典型值计算

一是灌区典型值计算。从灌区用水调查成果中,汇总出2011年耕地与非耕地灌溉面积,分别填入社会经济指标表中。从经济社会用水灌区调查表中,按跨县灌区、规模以上灌区、规模以下典型灌区分类,并按耕地与非耕地分类,统计出净用水量与毛用水量,统计出单位面积平均净用水量和单位面积平均毛用水量;挑选出最大值与最小值;同时按水源方式与作物种类分类统计出各个典型灌区的亩均净用水量与毛用水量,计算出加权平均值,并统计出中值与众值。统计出的各项数据写入统计量表中。二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典型居民调查表中,分别按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查询用户,用加权法计算出人均日用水量,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三是畜禽用水量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用水调查表中,分别按大牲畜、小牲畜与家禽进行分类,用加权法计算出头(只)平均净用水量,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四是工业用水量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工业企业用水调查表中,分别按用水大户与典型用水户进行分类,并用加权法将非用水大户按高用水与一般工业分类计算出净用水量,同时计算出每个行业的万元工业产值净用水量,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五是建筑业用水量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用水调查表中,查询出建筑业用水户,计算出每个调查户的单位竣工面积毛用水量,统计出毛用水总量,按加权法计算出典型值,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六是第三产业用水量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用水调查表中,分别查询出餐饮与其他第三产业用水大户与典型用水户,统计出净用水总量与毛用水总量;按加权法计算出非用水大户的典型值,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七是河道外生态环境净用水量统计。从经济社会用水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量调查表中,统计出河道外生态环境净用水量与单位面积净用水量,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八是公共供水企业供用水量统计。从经济社会用水公共供水企业用水调查表中,分别统计出取水量与售水量总量,对于售水量总量再按生产运营、公共服务、城镇居民和其他用水分项统计售水量。

1.2 全口径净用水量计算

一是农业灌溉净用水量计算。灌区中跨县灌区与规模以上灌区的净水量直接计入农业灌溉用水量;规模以下灌区按确定的亩均净用水量推算采用值,计算出规模以下净用水量。二是工业净用水量计算。用水大户的水量加上非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即为全口径工业净用水量,其中用水大户用水量为直接调查获得,非用水大户用水量根据万元产值用水量推算采用值与产值计算获得。三是第三产业净用水量计算。用水大户的水量加上非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即为全口径工业净用水量,其中用水大户用水量为直接调查获得,非用水大户用水量根据从业人员人均日用水量推算采用值、计算单元总从业人员计算获得。四是建筑业净用水量计算。利用已确定的各县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推算采用值,以及各计算单元房屋竣工面积,分析计算各计算单元全口径建筑业净用水量。五是畜禽用水量计算。按确定的净用水量推算采用值,根据计算单元内畜禽数量计算出全口径的畜禽净用水量。六是居民生活净用水量计算。分别按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日净用水量乘以常住人口数,算出居民生活净用水量。上述各项净用水量相加,即为计算单元全口径净用水量。

1.3 损失量计算

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中,损失量计算是全口径用水量计算的一部分,损失量的计算很复杂,农业灌溉损失中,跨县灌区与规模以上灌区的毛用水量中,直接含有损失量,外加一部分跨县输水损失量;工业用水损失量含有工业企业自备水源的损失量、公共供水管网分摊的损失量和公共供水企业跨县输水损失量;第三产业损失量为公共管网分摊的损失量和公共供水企业跨县输水损失量。

软件根据汇总技术规定,将损失量计算按照相应计算方法、公式,通过程序自动计算。

1.4 全口径毛用水量计算

除建筑业、畜禽用水不考虑损失量外,即毛用水量与净用水量相等,其他各项净用水量加上各自损失量,为各项毛用水量。各项毛用水量相加,即为计算单元全口径毛用水量。

1.5 供水量计算

按县套水资源三级区查询河湖开发治理保护调查汇总表的2011年河湖取水口取水量、调入水量与调出水量,查询未普查河湖取水口的取水量与非常规水源利用量(雨水集蓄利用量、再生水利用量和其他供水量),按县套水资源三级区查询地下取水井调查汇总表的2011年地下取水井取水量,调入水量与调出水量,最后计算出供水总量。

1.6 平差计算

根据计算出的县套水资源三级区的供水量与用水量差值,判断误差是否小于5%,如果满足误差要求,则对供水量与用水量进行平差计算。否则,提示误差超出范围,要求查找原因,不进行平差计算。最后,达到供、用水量相等的汇总与平衡结果。

2 模块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将系统概化出9个模块,分别是经济社会用水典型调查户用水量计算、典型值计算、县套水资源三级区的全口径净水量的计算,损失量计算、毛用水量计算、用水量汇总、供水量汇总、平衡与平差计算、报表生成9个模块(图1)。

一是经济社会用水典型调查户用水量计算。对经济社会用水中典型调查户的毛、净用水量进行统计,计算出单个用水户的定额值。二是典型值计算。在经济社会用水典型调查户用水量计算基础上,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经济社会用水各项的典型值,并统计出每项的最大值、最小值、中值和众值。三是县套水资源三级区的全口径净水量的计算。按经济社会用水汇总技术规定的要求,计算出各项净用水量。四是损失量计算。用水大户损失量计算,用水大户以外用水户损失量计算,跨县输水损失量、公供供水企业城市供水管网损失量的分配以及自备水源损失量的计算。五是毛用水量计算。在净用水量与损失量计算基础上,完成毛用水量的计算。六是用水量汇总。对灌区、畜禽、居民生活、工业、三产、建筑业、河道外生态环境的毛用水量进行汇总。七是供水量汇总。对地表水、地下水、调入调出水量进行汇总。八是平衡与平差计算。对供、用水进行差值计算,各个三级区的差值小于规定百分比时,进行平差计算,并给出信息提示。九是报表生成。将计算结果数据填入标准分析数据基表、分析表数据表及汇总表。

3 软件的技术特点

该软件具有以下技术特点:一是技术先进、创新应用。率先在全省应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完成此次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工作,用先进技术完成海量数据分类查询、汇总与平衡工作。二是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只需按提示操作几步,就能完成安装,界面流程化设计,按步运行即可。三是汇总结果准确、运行速度快。应用此软件汇总,不会出现由于人工汇总所带来的问题,比如说操作失误、修改不全面造成的数字错误。四是报表规范、统一整齐。计算结果统一填写到国家规定的表格样式中,统一整齐,方便查阅、打印、存档。

4 软件的使用方法

水利普查汇总与平衡辅助软件不需要进行安装,直接运行可执行文件即可。1个县区运行2次就可完成汇总与平衡工作,第1次是典型值与汇总的初算,第2次在初算的基础上,按水利普查要求,确定各项合理的推算采用值后,进行水量汇总与平衡。软件运行完成后,查看各个典型值与推算采用值取用的是否合理、供水总量计算与输水损失计算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地方修正后再重新进行汇总计算。程序运行时的界面见图2。

5 结语

软件开发完成后,首先在鞍山市、大连市、沈阳市、葫芦岛市等地市进行试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之后在辽宁省各个县区全面进行应用。通过应用此软件,不但极大地提高了辽宁省全口径经济用水汇总分析计算的速度与准确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掌握了各县区初步全口径水量平衡计算结果,为分析各项水利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为完成国家“用水汇总”系统进行全口径水量汇总计算,做好了充分准备;为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

[2]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社会用水专项普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社区经济调查篇4

__同志,女,1978年生,中共党员,现任__县__镇__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中,__同志是__县__镇__社区的普查指导员。由于__社区地处县城商业繁华中心地段,首当其冲地成为了__镇最大的一个普查小区,单位多达一百余家,近两千户个体经营户工作量十分巨大。按照县经普办关于经济普查工作的总体安排,__社区被绵阳市确定为__县经济普查试点社区。接到这一通知后,社区高度重视,__更是放下手上其它重要的工作,下定决心要圆满完成这次社区经济普查工作。

在县统计局、镇经济普查办公室的领导部署下,针对社区实际情况,__多次召集普查员研究普查方案。在地毯式摸底调查阶段,决定采用“划分区域责任到人,集中难点逐一攻克”的工作方式,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措施,落实专职人员,按地域划分为6调查小区,在每个小区落实1名经普工作人员,派两名熟悉了解本地域的居民小组长或代表共同配合参与工作,在工作中对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相应制订工作措施,要求参与工作的人员掌握工作方法,在调查登记工作中务必做到文明礼貌、耐心细致、政策宣传要到位,要百(来源:文秘站 )问不厌,做到口勤、脚勤、手勤,本着经济普查“不重不漏”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按时、高质量地完成社区经济普查工作。

经济普查宣传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才能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__同志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切实搞好宣传工作。一是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共建单位会议、小区会和沿街商家、旅馆会等形式进行重点宣传;二是举办宣传专栏、张贴宣传画、标语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面上宣传,从而营造了浓厚的经济普查工作氛围,增强辖区内个体户和法人单位对经普工作的认识,为入户调查登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经济调查篇5

一、目的意义

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我县曾于1982年陆续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农业资源调查工作,并于1983年相继编制完成了县级的《综合农业区划》和县直各专业部门区划。20年来对指导全县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开发性生产的不断深入,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体制和市场需求主体的变化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和依据,尽快编制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既是《农业法》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新形势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必然要求。新颁布实施的《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资源区划或者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区划,建立农业资源监测制度。”农业是由生态、技术、经济组成的社会系统,而农业资源区划正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原则,旨在研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间最大差异和区内最大相似性,目的是指导和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

*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总目的,全幅员地更新调查和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现状、优势和潜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的农业功能区,按照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品的布局和规模;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为核心内容,因地制宜的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追求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区划要以监测调查、分析评价资源为手段,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要高站位、宽视野地评价研究资源开发战略和资源保护政策,以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

三、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

这次在我县开展的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就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土地、农业、林业、水资源、气候、畜牧、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农村资金、交通及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经济等15个专业的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展开调查和分析。

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国土资源局承担)

主要是调查土地资源的类型、面积、质量、利用现状、空间变异、生产潜力等情况。

(1)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2)园地(果园、桑园、其它园地);

(3)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

(4)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

(6)交通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7)水域(河流、水面、湖泊、水库、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上建筑物);

(8)未利用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裸岩、石砾地、田坎)。

2.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这次农业资源以土壤、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评价作为重点内容。

(1)土壤类型(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数量、分布、适宜性等。

(2)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3)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状况;

(4)粮食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区域分布、产值、商品率等);

(5)蔬菜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各类保护地的面积、区域分布、品牌注册、无公害认证、产值、商品率及产业化水平等)。

(6)农用土地流转状况(土地流转形式、规模、效益等);

3.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由县气象局承担)

(1)热量资源:主要调查和分析评价气温、农业界限温度及积温、地温及初终霜日期、无霜期等;

(2)光能资源:主要调查分析日照、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光热生产潜力等;

(3)降水资源:主要调查降水量、土壤水分状况、蒸发及干燥度等;

(4)主要气候灾害调查及评价。

4.水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水务局承担)

(1)现状可利用水资源量;

(2)地表径流与地下水埋深现状及变化分析;

(3)水质及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价;

(4)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状况及预测分析;

(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5.林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林业局承担)

(1)林业用地中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

(2)用材林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3)四旁树、农田林网的规模及蓄积量;

(4)林业用地的土壤和植被状况及其它立地条件;

(5)退耕还林规模及分布;

(6)果树(按品种)面积、产量及分布;

(7)近几年新引进果树品种的栽培规模及效益;

(8)果品生产品牌及商标注册情况;

(9)设施果树的生产规模及分布;

(10)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状况;

(11)果品出口、产业化加工状况及效益;

(12)森林覆盖率现状和变化分析;

(13)林业病虫害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6.畜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畜牧局承担)

(1)各种作物秸秆、藤蔓、枝叶产量、饲用量及利用率;

(2)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及产量;

(3)饲料生产(含青贮饲料、块根饲料、饼类饲料、糠麸粕渣饲料)规模及产量;

(4)各类畜禽品种、饲养量、出(存)栏量和畜禽产品产量;

(5)畜牧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及专业化水平;

(6)畜牧业生产效益分析及新技术推广普及状况。

7.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水产局承担)

(1)内陆水域面积、可养殖水域面积、已养殖面积;

(2)0—2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已利用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

(3)海、淡水产品总产量、养殖产量及捕捞产量(能分出品种或大类);

(4)海、淡水水质污染状况及分析;

(5)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现状及消长变化;

(6)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7)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品种、规模及效益;

(8)渔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9)水产品出口、产业化规模、水平及效益分析。

8.农村能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生物质能的生产规模、数量、折标煤的数量及开发利用状况;

(2)地方性常规能源蕴藏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3)太阳能及其利用;

(4)其他形式能源(风能、地热、沼气等)的数量、开发利用的形式及规模;

(5)商品能源用量消长分析;

(6)生产、生活用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7)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9.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调查及评价(由县统计局承担)

(1)人口数量(总户数、总人口、乡村户数、乡村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组成:对人口进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数量分析;

(3)人口分布:研究人口的分布规律和地区差异;

(4)劳动力数量: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劳动力系数(劳动力占人口数比例)等;

(5)劳动力质量:劳动力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农村各类人才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及其发挥情况;

(6)劳动力利用结构:劳动力在农村各产业的构成和比例,应特别注意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利用结构问题;

(7)农村劳动力利用率;

(8)劳动力生产率调查分析。

10.农村资金(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资金来源及数量;

(2)农业投资和效果调查分析;

(3)农村消费能力的调查评价。

11.农业技术装备的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农业技术装备的数量、种类、增长变化、拥有量与需要量;

(2)主要农业装备的组合分布、利用率、水平、技术与经济效果(包括实际机耕、机播、机收面积);

(3)农村用电量、化肥、农药施用量、农用薄膜使用量和以地膜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

(4)农机总动力、实有机电井数量、有效灌溉及旱涝保收面积;

(5)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2.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调查分析(由县发展计划局承担)

(1)农业生产区域的演变与形成;

(2)区域农业生产的水平与经营规模、方式等特征;

(3)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的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13.农业经济效益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单位农产品成本、资金利用率、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劳动利润率等;

(2)农机作业、水利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调查分析。

14.交通运输条件的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交通局承担)

(1)交通运输的部门结构、运输方式和特征,对农产品运输的适宜性;

(2)农产品、生产、生活资料的流向、流量与运输能力的平衡状况;

(3)农副产品的运输费用、损耗、运输管理等问题。

15.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主要调查分析市场与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基础设施条件、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等。

四、农业资源调查及分析评价方法

此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是继1992年我县农业资源数据更新调查完成后,又一次大规模的资源更新调查工作,各级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都要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予以高度重视。本着“严肃科学、讲求实效、勤俭节约、提高质量、依托资源、服务发展”的原则,确定如下资源调查和评价方法:

1.自然资源类数据更新调查

这次农业资源区划中的土地、土壤、气候、水资源、林业、畜牧、水产、农村能源等自然资源类的数据,均须按本专业最新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资源调查实施细则,以调查时或2003年底的数据为基期,再次更新调查自然资源数据,以确保农业区划的数据新、时效强。

2.社会经济类资源数据统计调查

农业资源区划编制中涉及的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经济效益、交通运输条件、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源数据,按省要求,均采用2003年年底县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部门没有的,引用专业部门掌握的数据,专业部门没有的,则须制定系统的调查方案,组织开展相关的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以确保主要资源数据无遗漏、全幅员。

3.分析评价的原则和重点

在自然资源具有多种适宜性的情况下,社会经济资源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应遵循系统论评价原则;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为:资源的结构和分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资源潜力和优势度,各种资源空间组合效应与农业利用模式选择等。各专业资源评价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效果的统一性,明确各专业资源分析评价的重点。

4.专业组的职责和任务

这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恢复组建土地、气候、水资源、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综合区划等8个专业组。专业组是在*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并完成本专业的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制定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指导各部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工作;组织验收各部门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完成县级资源调查数据汇总;撰写完成本专业县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报告(含图表及多媒体形式成果);按要求向综合区划专业组提供上报本专业的资源数据。

经研究,各专业组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交本专业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报告,可不进行划区;综合区划专业组须在分析评价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农业资源区划的编制。

五、步骤及时间安排

按省政府要求,到明年底完成全省市、县两级农业资源区划,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均须严密组织,精心谋划,其具体步骤及时间安排是:

1.宣传发动,任务部署阶段(2004年8月中旬前)。按省政府要求完成文件起草、方案制定、召开会议、部署任务、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2.准备阶段(2004年8月底前)。县直各专业组制定并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必要的专家论证,完成相关技术培训。

3.县级各专业资源外业调查阶段(2004年9—12月)。

4.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补充调查阶段(2005年1—5月)。县直各专业组完成外业调查数据并进行汇总,期间须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典型调查,撰写成果报告,绘制成果图表。

5.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成果汇总阶段(2005年6—8月)。

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成果报告编撰,图表绘制,并请专家论证,复制印刷各类资源区划成果。

六、上报成果要求

1.县须向市上报下列成果

(1)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报告10份;

(2)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图5张;

(3)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分区基本情况统计5套;

(4)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题报告、典型报告(不少于8个)10套;

(5)各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报告,每专业10份。

2.要求县直各专业组须向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下列成果:

(1)8月30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及分析评价实施细则5份;

(2)2005年6月15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及分析报告10份;

其中:农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土壤、农村能源、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5个成果报告;林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林业和果树生产2个成果报告。

(3)2005年5月15日前上报本专业主要资源现状图5套;

社区经济调查篇6

根据《*经济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年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按照国发[]35号、川府发[*]8号、达市府[*]13号、渠府发[*]29号文件精神,结合李馥实际,现就我乡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次*经济普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阶段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其主要目的是:系统总结和评价经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全面调查掌握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区域布局、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库和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和能源核算,推进统计调查体系综合配套改革,为监测“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次*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认真搞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对于我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四大奋斗目标”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坚持实事求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依法实施、确保质量,全面、准确地提供基本国情国力数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二、把握重点,明确普查的对象、范围、内容及时间

(一)普查对象。我乡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户。

(二)普查范围。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国民经济行业。

(三)普查内容。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四)普查时间。*第二次经济普查的标准时间点为*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年度。整个普查工作涉及三个年度:*年落实普查机构、人员、经费、工作措施和责任;科学制订普查方案,选聘和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开展普查宣传动员,划分小区和普查区,搞好清查摸底等工作;2009年进行普查登记、审核、编码、数据处理、评估论证、数据汇总上报和、普查总结表彰等工作;2010年完成全乡经济普查数据库、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等工作。

三、组建机构,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二次*经济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为加强对我乡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领导,成立以肖毅为组长,邓仁庆、李国芳、肖中印、陈俊杰为副组长,代海明、吴平、邹海兰、代小波、贺开刚、胡书秀、陈宏等为成员的李馥乡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的相关重大问题。由吴平同志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第二次经济普查常规事务工作。

乡政府将经济普查列入政府*年目标考核内容和重点督办事项。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对本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督查办,确保经济普查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宣传、物资、方案等重大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单位、人员、工作协作配合和宣传动员工作落实到位。对影响经济普查工作进度、质量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纪进行严肃批评乃至行政处罚,确保普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明确分工,落实相关部门责任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政行为。为做好此项工作,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普查数据质量,乡政府将经济普查纳入对各村(社区)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对经济普查各阶段主要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普查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省、市、县的统一部署,结合具体实际,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综治办,负具体负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各村(社区)、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负责做好本单位经济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对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有效加以解决。

五、实事求是,严格依法开展普查

要树立和强化质量意识,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对经济普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调、培训和管理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经济普查综合试点,摸索总结经验,培训业务骨干,为搞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清查摸底和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确保经济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要广泛动员和组织普查对象积极支持、依法配合普查工作。凡在李馥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户,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发生,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经济普查取得的

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必须按照普查程序依法普查,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要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社区经济调查篇7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建设

社区是指聚居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现代城市的一种新型的人群结合方式。而社区的发展,既能保证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又能作为统一的精神导向推进党的精神理念,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在政府及社区工作者们轰轰烈烈开展社区文化工作时,一些社区文化建设上的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秉持用问题引发思考,用思考解决问题的精神,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社区文化现状调查,共涉及来自90多个城市共466个随机抽取的对象,期待能以实际数据引发务实思考,为更进一步地建设社区文化作出贡献。

1. 居民邻里交往情况现状及因素分析

首先,在调查中暴露出来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邻里交往较少,同社区的人们仍然没有突破“小家”融入“大家”――有超过30%的居民每周与邻居交往的时间小于39分钟;有超过50%的居民在本单元楼内认识不足10%的邻居,这些数据较为充分地说明了被调查居民之间的关系过于疏远,难以形成足够的向心力、凝聚力。为进一步探究此现象的内在因素,本调查又对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即工作压力和经济负担。

1.1 工作压力对邻里交往的影响

对于工作压力可能造成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工作压力越大,居民所经受压抑、焦虑等潜在心理因素的可能越大,因而会对居民邻里交往产生影响。然而数据显示,在认为自己压力很重的被调查居民中,每周与邻居的交往时间小于30分钟的有43.81%,而这一数字在认为自己压力较重、一般、较轻和很轻的居民中分别为27.91%、25.7%、38.39%和38.1%;同理,在认为自己压力很重的被调查居民中,每周与邻居交往时间多于1.5小时的有35.24%,而这一数字在认为自己压力较重、一般、较轻和很轻的居民中分别为31.4%、32.96%、35.19%和35.17%――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即使居民的工作压力逐渐减轻,被调查居民们也不会与邻居交流更多。由此可见,工作压力本身并不能带来被调查居民对邻里交往时间的减少。

1.2 经济负担对居民交往时间的影响

本调查中,以居民自身对自己经济负担的直观判定反映其受到的经济负担的大小,数据体现,在认为自己经济负担很重的被调查居民中,有41.23%的居民每周与邻居的交往时间小于30分钟,这一数据在认为自己负担较重、一般、较轻和很轻的居民中分别为28.09%、27.74%、30.65%和41.3%,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同理,在认为自己经济负担很重的被调查居民中,有35.09%的居民每周与邻居的交往时间超过1.5小时,这一数据在认为自己负担较重、一般、较轻和很轻的居民中分别为32.58%、35.48%、25.81%和36.96%,同样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使被调查居民的经济负担减轻,被调查居民们也不会与邻居交流更多。由此可见,经济负担也不是影响居民之间交流时间减少的因素。

2. 居民交流现状深层原因分析

经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总结出,在调查的两种因素中,工作压力和经济负担并没有对被调查居民每周与邻居交流的时间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此结果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如果结合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现状与居民社区文化心理再来重新审视,这个结果又在情理之中。

2.1 工作压力因素深层分析

工作压力确实可能导致加班工作、占用假期等情况而迫使居民缩减个人的休闲娱乐时间,进而降低了居民与邻居交往的可能性。但同时,工作上的压力也会导致居民有较大向身边邻居、朋友等寻求心理上的同情、理解与安慰的可能性,尤其当社会普遍进入新世纪充满竞争、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时,这一物质发展所带来的工作压力也是普遍性的本调查中居民认为自己工作压力很重或较重的人数达到了40.98%,是认为自己工作压力较轻或很轻的人数――20.6%的近两倍。因此,同样有工作压力的邻居在交往时更易体会到邻居之间工作压力上的认同感、归属感,有助于减轻工作带来的压力,最终则可能会带来居民与邻居交往时间的提高――如同美国戒嗜酒者互诫协会(AA)正是通过让希望戒酒的人们获得在一个集体中的归属感而帮助其实现戒酒的目标。由此可见,由于工作压力带来对居民交流时间的影响十分复杂、其对交流时间的贡献有积极有消极,才因此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2.2 经济负担因素深层分析

针对经济负担因素,须要注意的是,中国社区内居民交流的主要方式一般不需要大量开销,如广场舞、下棋等,而当进行较为正式的活动,如演出、讲座等,我国社区工作者们则一直致力于“由居民直接参与,既是表演者也是观看者”的工作理念,鼓励退休文艺老干部等积极参与活动,既调动了居民积极性,又为居民减少了因参加社区活动而带来的经济负担。因此,正是归功于中国社区工作者的服务理念,居民的经济负担与其邻居的交流时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3. 社区活动现状分析

除日常邻里交流之外,居民另一种交流方式就是由社区工作者或政府开办的社区活动站、文艺活动、讲座、志愿活动等。这些活动的积极意义在于其融合促进居民交流、满足居民文化需求、教导居民精神内涵等多种社区文化功能为一体,可以有效获得群众支持拥护,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为了解如今社区活动建设现状,本调查探究了社区活动站和文化活动两方面社区活动,并提出相应的分析与意见。

3.1 社区活动硬件――活动站现状分析

社区专有的固定活动场所对于建设社区文化有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它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活动场所,保证了开办社区活动的硬件设施质量。这一方面表明了政府对于建设社区文化的决心,使居民受到精神感召;另一方面也为社区活动提供了号召力和影响力,保证了在此基础之上开展的社区活动足够正式,满足群众,特别是退休文艺干部的需求,极大调动社会积极性。然而,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46.78%的被调查居民所在社区中没有固定活动站,而在社区有活动站的居民中,也有38.19%的居民从未使用过这些社区活动站。这既体现了政府在社区文化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也反映了居民并没有认识到活动站的有益之处,参与积极性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政府部门认识到建设社区活动站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社区工作者做好社区宣传,以软件活动带动硬件参与度,从而更好地让居民通过社区活动站融入到社区的大家庭中。

3.2 社区文化软件――文化活动现状分析

在努力保证社区硬件的质量数量的同时,社区工作者们同时也应该关注如何建设好社区软件――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丰富开展可极大程度上提高社区居民文艺活动参与、鉴赏能力,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开展公共精神宣传、落实党的精神指导方针,更好的实现社区的教育作用。数据显示,所在社区中有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的居民中有52.02%的人在参加了社区活动后甚至走出社区,参加社会的一些文明志愿活动,而这一数据在所在社区没有开展过精神文明活动的居民中仅为21.49%,由此体现出社区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受调查居民中,有51.29%的居民所在社区并没有开展任何精神文明活动,这显然是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一大桎梧。对此,社区工作者们应重视其社区精神文明活动之于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充足恰当的活动与。当然,社区工作者们同时也应保证这些活动有明确的意义,而非单纯为活动而活动。真正让社区文化软件与硬件互相结合,让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为建设和谐积极的社会文化作出贡献。

社区经济调查篇8

一、年主要工作汇报

一)努力提高数据质量

基础在源头,1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关键在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为加强数据来源的准确性,督促各村委(社区)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夯实基础,确保各项统计任务顺利完成,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镇信息统计中心的分管领导和成员,村委会统计人员也随着换届选举做了相应调整,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统计基础。

直接关系和影响着统计数据的质量。镇信息统计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的目标要求,2加快探索统计方法。统计调查方法的科学性。严格执行统计管理制度,积极探索符合我镇的调查方法,用科学的统计制度来规范统计工作,并对各种调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如服务业个体户调查,镇将调查任务分解到各村委会(社区)由各村委会选聘调查员入户调查取得数据,力求将工作做细致,做全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发展观心得体会

还应学会创造性地开展统计工作,3加强业务培训工作。统计工作中除了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要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的统计调查队伍。一年来,镇信息统计中心对村级统计员、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通过以会代训及专项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为我镇统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继续学习贯彻《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建立并完善历史台帐、进度台帐,4依法统计。利用各种会议和检查、指导等方式。为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陪同区统计稽查小组一起就我镇3家工业企业和2家劳动工资单位进行了统计工作的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责令改正,进一步宣传和学习了统计法》

做好我镇2008年的基本情况统计。工业、农业、服务业、科技、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情况各个专业均能保证数据质量及时上报月表、季度报表,二)积极配合区统计局搞好报表上报工作。接下来也将做好各专业的年度报表。

三)扎实有效地开展经济普查工作

扎实有效地推进我镇经济普查清查摸底工作:按照区经普办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要求。

镇下发了关于设立xx镇第二次经济普查组织机构的通知》成立了镇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1积极推进“三落实”工作。月日。抽调多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积极开展普查前期的准备工作;月日,组织召开了村级经济普查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经济普查工作,各村(社区)均成立了普查工作小组,配备了专门的普查指导员,选调了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一线普查员。一支由4名镇级普查指导员、7名村级普查指导员和21名一线普查员组成的普查队伍组建完成,为我镇经济普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普查经费预算上,镇财政安排了充足的经济普查工作经费,用于经济普查工作机构组建、宣传动员、组织培训、清查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另外,采取实报实销、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基层普查员普查工作进行补贴。

社区经济调查篇9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粤府[*]8号)和《关于开展*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汕府办[*]6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现将开展全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特别是摸清我区科技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耗等基本情况,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此次普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工作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普查工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按时完成这次普查任务。

二、普查对象、范围、内容和时间

(一)对象:在全区范围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二)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

(三)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四)标准时点:*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年度。

三、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此次经济普查涉及除第一产业外的所有经济部门,调查登记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近90%,参与部门多,范围广,指标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增加了能源消耗基本情况等内容,工作难度大,调查任务十分繁重。为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成立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吴军晖任组长,许志良(区府办)、林培生(区发展和改革局)、蚁行东(区统计局)任副组长,陈俊楠(区委宣传部)、朱清松(区经贸局)、杜式明(区外经贸局)、叶序伟(区建设局)、杜绍忠(区交通局)、朱璧溪(区民政局)、许建民(区财政局)、李纯(区编委办)、徐建波(区国税局)、陈群(区地税局)、彭顺钿(区工商局)和林戈(区质监局)为领导小组成员。区普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区经济普查工作。区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负责普查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普查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统计原则,镇(街道)要在5月15日前相应成立普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划的普查工作。各级普查机构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选调和落实普查力量,按照区的统一部署,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扎实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普查任务。

四、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和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普查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和配合做好普查的各项工作。各级普查机构要采取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调查资料真实可靠,发挥普查应有的作用。各类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要严格按照普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按时如实填报普查表。普查中发现有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以及伪造、篡改普查数据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广东省统计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社区经济调查篇10

1 社会评价采用方法

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是运用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方法,评价水利建设项目为实施国家和地区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作的贡献与影响,分析当地社会环境对拟建水利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评价水利建设项目的社会可行性,目的是促进利益相关者对水利项目投资活动的有效参与,优化建设实施方案,规避投资社会风险,确保水利建设项目顺利、有效地实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通常具有“宏观性和长期性”、“目标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评价标准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等特点。评价方法多为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水利建设项目对社会发展与环境影响很大,有些指标,例如建设征地占地、水库淹没损失补偿、移民安置等,可以定量计算。但更多的指标,诸如对社会安定的影响,对四周环境的影响,对民众身体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对地区发展的影响等,很难定量计算,更不能统一用货币形式表示,只能通过社会调查等手段进行定性分析。因此,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定性分析评价为主。在评价的过程中须重视社会调查、资料分析。社会评价的计算工作量相对较小,调查、分析工作量大。

水利项目社会评价中所需的社会信息和资料,基本都需通过社会调查取得;对社会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其分析判断结论的客观合理性。因此,要充分重视社会调查和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该工作方法也是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特点。

通过社会评价能达到以下目的: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顺利实施。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水库建设仅仅依据经济指标进行决策,几十年后,土地淹没补偿、移民安置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下降、移民重返库区等情况屡次发生,不但影响工程运行和效益发挥,且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实践证明,对于那些前期开展了高质量社会评价工作的项目,可以实现建设项目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运营的社会风险,提高建设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如果在前期工作中进行社会评价,则有利于选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兼顾的最佳方案,有利于全面提高建设项目的决策。只有消除了项目的不利影响,避免了社会风险,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持续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有利于工程移民的妥善安置、促进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移民安置,涉及水库库区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通常是大型水利建设项目的重头戏之一,直接影响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和工程建设成本等。若安置不当,可能造成移民的不满情绪,甚至发生上访、械斗等过激行为。通过社会评价,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移民和安置区原有居民创造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空间,既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和效益充分发挥,也有利于促进地区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水利建设项目通常影响广泛而深远,社会效益突出,其核心评价内容可分为项目对社会环境(水利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影响分析的重点,包括项目对人口发展、就业、社会安定与民族团结、文教卫生、体育保健等方面的影响)、社会经济(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分析项目对地区、部门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项目投运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减少水旱灾害,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实力等;对部门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林牧副渔业、能源和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影响)、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矿藏资源利用的影响、野生生物保护措施、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文物、古迹、旅游景点的保护)三个方面的影响。

2 社会评价步骤

2.1 调查社会资料

调查项目所在区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区和受影响社区的基本社会经济情况,以及项目影响时限内可能的变化;人口统计资料、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状况;当地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各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反应、要求与接受程度;各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活动的可能性,如项目所在地区干部群众对参与项目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可能参与的形式和时间等。

社会调查可采用查阅历史文献、统计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访问与观察、开座谈会等多种调查方法。

2.2 识别社会因素

分析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对项目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分类,从中识别和选择影响项目实施和项

目成功的主要社会因素,作为社会评价和对项目方案进行论证比选的重点。

2.3 论证比选方案

对项目建设地点、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中涉及的主要社会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选推荐社会正面影响大、社会负面影响小的方案。

2.4 制定备选方案

根据项目的建设目标、不同的建设地点、不同的资金来源、不同的技术方案等,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并采取访问、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项目影响区域范围内地方政府与群众的意见,将这些意见纳入方案比较过程。

2.5进行项目评价

根据调查和预测的资料,对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首先,对能够定量计算的指标,依据调查和预测资料进行测算,并根据评价标准判断其优劣;其次,对不能定量计算的社会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判断各种社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揭示项目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然后,分析判断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项目实施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进行排序并赋予一定的权重。对若干重要的指标,特别是不利影响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制订减轻不利影响的措施,研究存在的社会风险的性质与重要程度,提出防控风险措施。

2.6 编制社会评价报告

将对所评价项目的调查、预测、分析、比较的过程和结论,以及方案中的重要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写成一定格式的书面报告。在提出方案优劣的基础上,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或建议,形成项目社会评价报告,作为项目决策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