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10-07 18:09:03

流动性管理制度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1

股市大幅调整以来,基金风险事件频发,引发市场和监管层强烈关注。证券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基金业内人士,揭示基金运作中面临的风险状况,以有助于基金行业完善预防和风控措施。

今年1月份,随着股市大幅下跌,基金重仓股跌幅较大,抱团取暖的基金也遭受重创,净值回撤幅度一度超越主流市场指数。

多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公募持股集中导致个股抛压严重,基金净值也产生较大回撤,但个股和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不大,以后会更加强化投资管理制度,完善组合投资、分散投资等管理制度。

基金开年普遭重创

2019年,A股市场开局惨淡,个别基金重仓股出现雪崩式暴跌。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末,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2.6%、25.3%、26.5%;跌幅小于上证指数的行业只有3个,分别是煤炭(-13.7%)、银行(-14.0%)和食品饮料(-20.8%);基金去年底50大重仓股中,除航天信息、乐视网等停牌外,其余44只重仓股1月份平均跌幅达到25.38%,其中有多达18只重仓股1月份跌幅超过30%,跌幅超过创业板指数,而跌幅超过40%的重仓股也有8只。

北信瑞丰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高峰表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以极端的市场行情为背景的。他认为,新年伊始,大盘就出现两次熔断,市场的暴跌给投资者的信心带来沉重打击。

在投资者信心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市场成交低迷,绝对收益产品的止损、融资盘主动清理加上被动爆仓带来的抛压让市场雪上加霜。

部分基金重仓股正是原来的热门股,累计涨幅较大,积累的获利盘以及绝对收益产品持有也较多,在部分基本面暴跌的市场中,自然会成为抛压最为沉重的板块。高峰称。

益民旗下绩优基金益民服务领先基金的基金经理李道滢发现,剔除停牌股,A股涨跌幅的中位数为-31.2%,而可比的偏股型基金涨跌幅的中位数为-23.8%。

买基金进可攻退可守

李道滢认为,这表明:一是大部分行业及个股的跌幅都大于大盘指数;二是作为一个整体,偏股型基金的业绩并没有明显弱于指数,并且要好于全部A股的中位数水平;

三是个别跌幅较大的基金重仓股是基金行业内个别基金的个别现象,具有数据选择性偏差,并不代表基金的整体状况。

李道滢说,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有大幅跑赢和跑输特定指数的基金,而绝大部分基金的业绩和指数的表现应该不会有可持续型的显著差异。

公募称流动性风险可控

有市场人士认为,基金重仓股大幅下挫与基金持股集中有关,而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基金遭遇赎回,又会加剧重仓股下跌和基金流动性危机等踩踏式风险。

李道滢认为,下跌赎回卖券下跌赎回卖券的可能性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个别基金卖重仓股时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不足。

也有业内人士注意到,由于机构风险偏好相似,抱团持股的不止公募。

高峰表示,由于公募基金风险收益偏好类似,本来就较为容易形成抱团取暖的现象。但仔细分析就可以注意到,很多跌幅较大的个股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除了公募基金外,也有私募及信托产品的身影。

集中持股和分散持股历来都是投资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在李道滢看来,集中持股和分散持股孰优孰劣主要取决于特定的市场环境,一般而言,牛市中高仓位集中持股好,熊市中低仓位分散持股好。

集中持股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有利于组合净值的快速增长,运用不当则会导致净值的快速下跌,甚至有可能会产生个股的流动性风险。

李道滢认为,基金重仓股的大幅下跌,确实对组合业绩形成较大负面影响。此外,资产配置、行业配置、行业集中度等也是影响基金组合业绩的重要因素。

对于基金集中持股导致的流动性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整体风险不大。

高峰表示,长期来看,只要投资标的基本面良好,增长能够兑现,短期个股的流动性风险并不是严重问题,至于基金本身的流动性风险,主要还是取决于赎回压力和仓位情况。

北京某中型公募基金经理透露,在市场大幅下跌期间,确实有部分资金在赎回避险。我们的仓位本来就偏高,只能被动卖股。但这次只是流动性不足,不像去年股灾期间千股停牌导致的流动性枯竭,整体的流动性风险没有那么大。

李道滢也称,流动性不足并不等于没有流动性,相对于2019年6、7月大面积股票停牌而言,目前流动性风险总体还是可控的。

将完善投资管理制度

对于本轮基金持股集中导致的净值大幅回撤和流动性风险等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监管层也应采取有效举措,避免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

李道滢认为,应在事前、事中做好风险防范,一是在持股集中度上,应完善投资备选库制度以及投资比例权限审批制度,对不同投资备选库中个股的投资比例以及基金经理授权范围内的个股持仓比例进行规范,在事前防范持股过于集中的风险;

二是应由金融工程部量化分析师定期测算投资组合中重仓个股的变现能力,协助基金经理及时了解持仓个股的流动性,并根据组合特点和市场状况,适当调整以防范个股的流动性风险;三是应树立组合投资理念。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制度

一、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制度的主要缺陷

(一)、现有法律法规与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我国目前有关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2)公安部印发的《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3)公安部公布实施的《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4)公安部公布实施的《暂住证申领办法》。(5)部分省、市(区)、省辖市、较大市、经济特区的人大及政府制度的暂住(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规定(条例)。这些法规、条例主要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主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和中期制定的,当时正处于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社会压力巨大、违法犯罪嫌疑人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大幅攀升之际,立法带有浓厚的管理部门痕迹,其核心主要体现了政府部门管理的利益,而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为流动人口服务、确立流动人口权利与义务,特别是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方面的内容不多甚至没有,流动人口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这些法规多是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其内容多以限制性规定为主,与社会法治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2003年初以来,国家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先后取消了出租屋和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收费和租赁房屋的审核登记,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等,给以初步形成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带来了极大冲击,国家取消了收容遣送制度和一些政策性收费之后,相关的配套措施又未能及时跟上,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困难。

(二)、缺乏必要的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在流动人口的管理法律中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居多,缺乏全国统一的管理标准。我国现行的涉及流动人口管理主要的法律法规,除对流动人口必须携带居民身份证或其他合法有效能够证明其身份的证件的规定有全国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予以规范外,流动人口的其他管理规定或者是由公安、劳动与计划生育等部门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如公安部的《暂住证申领办法》、《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等;或者由省市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以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来,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北京市政府据此分别就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住房租赁、务工经商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各方面均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等,其他各省也大多如此。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地方与地方之间对流动人口管理规定存在地方性差异,各地有各自的管理标准,无法统一起来。

(三)、缺乏城市外出流动人口的法律规定。

缺乏城市外出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规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城市只制定外地流入本地的人口管理的法律规定,对本地城市人口外流到其他地方工作和居住则没有相应的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笔者所收集到的法律规定中,只有2000年的《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规定》中明确界定了流动人口包括流入地和流出地两种人口,不过整个规定基本上是针对流入人口的。其实,今天的流动人口中虽然大部分来自农村,但是来自城市的人口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所以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在法律上缺乏相应的规定,导致这部分的法律空缺。

面对目前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文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面对传统体制造成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法律地位的差异,只有抓住机遇,重新构造相关法律,才能以缩小与宪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差距,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管理的难题。

二、完善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制度的构想

依法治国是指导流动人口管理基本方针,是从行政管理转向法治管理的有效途径,流动人口长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法制化管理。流动人口的增加是历史的必然,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出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流动人口会继续增加,因而加强其管理的法制建设也势在必行。对此,笔者提出以下构想:

(一)健全必要的全国性流动人口管理法规。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流动人口管理法规繁杂,且不同效力等级的法规在处罚种类、幅度有矛盾之处,不便执行。为了使流动人口的管理人员有法可依,增强他们的执法信心和决心;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一部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提高立法层次,规范管理行为。对流动人口管理中涉及的社会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明确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在加强管理同时突出对流动人口权利的维护,制定《流动人口流管理法》时要结合户籍改革立法,对流动人口入住城市、子女教育、权益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享有政治权利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使流动人口正确行使个人权利,履行个人义务。严禁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出发,制定出台对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带有限制性、歧视性政策,使流动人口能真正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要对各地针对流动人口的政策和法规进行清理,及时废除过时的法规,取消带有歧视性的政策。人口的管理必须要从形式上实现统一。从1985年公安部的暂行条例规定以后,一直没有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出台,导致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纷纷出台。但地方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形成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是非常不利的。不过,在流动人口这一问题上,由于各地的情况有相当大的差别,因此,目前要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还有困难,但是笔者认为应当开始研究如何制定全国外来人口管理法律规定,以便在合适的时机推出。

(二)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及其相关权益的立法。

立法者应从管理的角度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的角度,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扩充、完善、保障流动人口享有的权利,采用激励机智引导流动人口自觉到当地公安机关注册、登记、申报暂住证,由被动变主动,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最根本问题。如可以规定按时办理暂住登记、申领暂住证,享有与常住人口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福利等方面同等的权利;凡在暂住地暂住一定期限无违法犯罪现象等可转为当地户口的规定等等,激发流动人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流动人口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同等的就医权利、同等的就业权利、同等的事业保障、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只要流动人口到流入地登记,就能享受到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公共福利待遇,通过这样制度安排,来促使流动人口主动登记申报,积极参与管理。

2、推行公民福利卡制度。在法治社会,每个公民都应享有国家提供的同等公共福利待遇。国家通过银行系统为每个公民设置个人社会保障号码,同时具备个人身份证号码的作用,具有多种功能和较大容量,不受地域限制,在全国通用,与各地区政府的社会管理部门相关数据库联网,人口信息资源共享。以终身不变的社会保障卡为基础,应对万变的人口信息变化,不管人口流动到哪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就会随之移动到哪里,以利于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国家应以二代身份证办理为契机,加强对实有人口的图像采集、指纹录入,开发实有人口管理系统,建设系统强大的分析、统计、查询等功能,流动人口到流入地办理暂住证时,身份证等信息同时导入暂住ic卡中,这对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3、借助《社会保障条例》、《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的制定和完善来予以保障。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的形式来制定一部《外来流动人口权益保护法》来规定流动人口各方面享有的权利和权益,在就业、社会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与常住人口同等的权利,具体办法由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另定。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办法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作出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的规定。流动人口应享有平等的社会经济权利、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对于流动人口,其养老、失业、医疗等各种福利权利被忽视或被剥夺,同工不同酬、不同福利待遇的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劳动者福利保障制度差异的惯性作用依然很强;不少地方地方保护主义在立法和政府行政行为中还比较严重;出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绩和优先保障本地居民利益的需要,往往对流动人口就业作出限制性规定,对流动就业者的社会经济福利权益无从顾及。无论是体现现代法律精神还是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政府都应保护本国公民基本权利。

(三)国家应加强对出租房屋管理的立法。2003年国务院取消“租赁房屋登记核准”的公安行政审批项目后,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出租房管理难度增大。住宿地是流动人口管理的一个切入点,应作为一个重要阵地严格管控。立法中应本着“谁接纳,谁负责;谁容留,谁负责;谁雇佣,谁负责;”坚持“保护合法、取缔非法、查处违法”和“谁主管说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以及“审批从简、管理从严、处罚从重”的工作要求,加大对违法出租屋和用工单位的处罚力度。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以考核评定为策略,以治安问责为手段,努力夯实流动人口管理的基础。

对流动人口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无序化和无序状态。对流动人口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人们依照法律规则来办事,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法以文明的手段来解决纠纷,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不断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法制含量,是促进外来流动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杨云善时明德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刘怀廉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彭勋等著《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4、谢升华.论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及其权益保障.甘肃社会科学.2004(6)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流动人口 管理 法律制度

一、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制度的主要缺陷

(一)、现有法律法规与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我国目前有关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2)公安部印发的《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3)公安部公布实施的《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4)公安部公布实施的《暂住证申领办法》。(5)部分省、市(区)、省辖市、较大市、经济特区的人大及政府制度的暂住(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规定(条例)。这些法规、条例主要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主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和中期制定的,当时正处于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社会压力巨大、违法犯罪嫌疑人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大幅攀升之际,立法带有浓厚的管理部门痕迹,其核心主要体现了政府部门管理的利益,而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为流动人口服务、确立流动人口权利与义务,特别是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方面的内容不多甚至没有,流动人口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这些法规多是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其内容多以限制性规定为主,与社会法治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2003年初以来,国家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先后取消了出租屋和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收费和租赁房屋的审核登记,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等,给以初步形成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带来了极大冲击,国家取消了收容遣送制度和一些政策性收费之后,相关的配套措施又未能及时跟上,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困难。

(二)、缺乏必要的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在流动人口的管理法律中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居多,缺乏全国统一的管理标准。我国现行的涉及流动人口管理主要的法律法规,除对流动人口必须携带居民身份证或其他合法有效能够证明其身份的证件的规定有全国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予以规范外,流动人口的其他管理规定或者是由公安、劳动与计划生育等部门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如公安部的《暂住证申领办法》、《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等;或者由省市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以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来,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北京市政府据此分别就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住房租赁、务工经商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各方面均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等,其他各省也大多如此。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地方与地方之间对流动人口管理规定存在地方性差异,各地有各自的管理标准,无法统一起来。

(三)、缺乏城市外出流动人口的法律规定。

缺乏城市外出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规定。就目前 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城市只制定外地流入本地的人口管理的法律规定,对本地城市人口外流到其他地方工作和居住则没有相应的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笔者所收集到的法律规定中,只有2000年的《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规定》中明确界定了流动人口包括流入地和流出地两种人口,不过整个规定基本上是针对流入人口的。其实,今天的流动人口中虽然大部分来自农村,但是来自城市的人口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所以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在法律上缺乏相应的规定,导致这部分的法律空缺。

面对目前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文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面对传统体制造成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法律地位的差异,只有抓住机遇,重新构造相关法律,才能以缩小与宪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差距,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管理的难题。

二 、完善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制度的构想

依法治国是指导流动人口管理基本方针,是从行政管理转向法治管理的有效途径,流动人口长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法制化管理。流动人口的增加是历史的必然,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出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流动人口会继续增加,因而加强其管理的法制建设也势在必行。对此,笔者提出以下构想:

(一)健全必要的全国性流动人口管理法规。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流动人口管理法规繁杂,且不同效力等级的法规在处罚种类、幅度有矛盾之处,不便执行。为了使流动人口的管理人员有法可依,增强他们的执法信心和决心;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一部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提高立法层次,规范管理行为。对流动人口管理中涉及的社会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明确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在加强管理同时突出对流动人口权利的维护,制定《流动人口流管理法》时要结合户籍改革立法, 对流动人口入住城市、子女教育、权益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享有政治权利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使流动人口正确行使个人权利,履行个人义务。严禁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出发,制定出台对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带有限制性、歧视性政策,使流动人口能真正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要对各地针对流动人口的政策和法规进行清理,及时废除过时的法规,取消带有歧视性的政策。人口的管理必须要从形式上实现统一。从1985年公安部的暂行条例规定以后,一直没有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出台,导致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纷纷出台。但地方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形成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是非常不利的。不过,在流动人口这一问题上,由于各地的情况有相当大的差别,因此,目前要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还有困难,但是笔者认为应当开始研究如何制定全国外来人口管理法律规定,以便在合适的时机推出。

(二)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及其相关权益的立法。

立法者应从管理的角度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的角度,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扩充、完善、保障流动人口享有的权利,采用激励机智引导流动人口自觉到当地公安机关注册、登记、申报暂住证,由被动变主动,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最根本问题。如可以规定按时办理暂住登记、申领暂住证,享有与常住人口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福利等方面同等的权利;凡在暂住地暂住一定期限无违法犯罪现象等可转为当地户口的规定等等,激发流动人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流动人口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同等的就医权利、同等的就业权利、同等的事业保障、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只要流动人口到流入地登记,就能享受到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公共福利待遇,通过这样制度安排,来促使流动人口主动登记申报,积极参与管理。

2、推行公民福利卡制度。在法治社会,每个公民都应享有国家提供的同等公共福利待遇。国家通过银行系统为每个公民设置个人社会保障号码,同时具备个人身份证号码的作用,具有多种功能和较大容量,不受地域限制,在全国通用,与各地区政府的社会管理部门相关数据库联网,人口信息资源共享。以终身不变的社会保障卡为基础,应对万变的人口信息变化,不管人口流动到哪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就会随之移动到哪里,以利于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国家应以二代身份证办理为契机,加强对实有人口的图像采集、指纹录入,开发实有人口管理系统,建设系统强大的分析、统计、查询等功能,流动人口到流入地办理暂住证时,身份证等信息同时导入暂住IC卡中,这对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3、借助《社会保障条例》、《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的制定和完善来予以保障。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的形式来制定一部《外来流动人口权益保护法》来规定流动人口各方面享有的权利和权益,在就业、社会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与常住人口同等的权利,具体办法由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另定。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办法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作出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的规定。流动人口应享有平等的社会经济权利、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对于流动人口,其养老、失业、医疗等各种福利权利被忽视或被剥夺,同工不同酬、不同福利待遇的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劳动者福利保障制度差异的惯性作用依然很强;不少地方地方保护主义在立法和政府行政行为中还比较严重;出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绩和优先保障本地居民利益的需要,往往对流动人口就业作出限制性规定,对流动就业者的社会经济福利权益无从顾及。无论是体现现代法律精神还是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政府都应保护本国公民基本权利。

(三)国家应加强对出租房屋管理的立法。2003年 国务院取消“租赁房屋登记核准”的公安行政审批项目后,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出租房管理难度增大。住宿地是流动人口管理的一个切入点,应作为一个重要阵地严格管控。立法中应本着“谁接纳,谁负责;谁容留,谁负责;谁雇佣,谁负责;”坚持“保护合法、取缔非法、查处违法”和“谁主管说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以及“审批从简、管理从严、处罚从重”的工作要求,加大对违法出租屋和用工单位的处罚力度。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以考核评定为策略,以治安问责为手段,努力夯实流动人口管理的基础。

对流动人口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无序化和无序状态。对流动人口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人们依照法律规则来办事,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法以文明的手段来解决纠纷,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不断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法制含量,是促进外来流动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云善 时明德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刘怀廉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彭勋等著《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4、 谢升华。论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及其权益保障。甘肃社会科学 .2004(6)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4

Abstract: The street vendors often become the chronic disease and management focus object in city's management because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 mode. So the relationalship of street vendors and city management is unharmonious. So how to deal with their interests and contradictions and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model becoming an important topic in city management. It's also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关键词: 流动摊贩;城市管理者;和谐关系模式;现状;问题;构建

Key words: street vendors;city manager;harmonious relationship model;present situation;problem;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92-02

0 引言

流动摊贩作为目前城市组织结构中的一部分,在城市的居民生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流动摊贩的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的经营方式,一定程度影响城市正常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管制的重要对象。从“崔英杰杀死城管案”、“城管秘笈”事件到“3.26”昆明城管暴力事件,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并有恶化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很不和谐。

1 相关的概念界定

1.1 流动摊贩 本文所指的流动摊贩,与城市个体工商户相对应,是指无固定经营产所、无营业执照、无注册资金,没有合法摊位,不进入规范市场经营且流动性大的小规模商品经营者。城市固定摊贩与流动商贩不属于本次研究的范畴。其特点主要有:经营规模小、交易灵活、经营条件简单、活动范围大、流动性强、经营活动的时段性、构成人员的复杂性等。

1.2 城市管理者 本次研究所指的城市管理者,是流动摊贩的管理主体,是广义上的概念,是指具有城市管理职权,依法对流动摊贩经营行为所涉及的各种领域进行规范约束的政府职能部门,包括工商、市容、环境卫生、市政、交通等多个部门,并不是狭义上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是对流动摊贩管理的最主要的城市管理者。

1.3 和谐关系模式 是指与目前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不和谐关系模式相对应,是指两者在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凝固化的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均衡与平等、协调与融洽的社会关系范式。这种和谐关系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流动摊贩和谐生存与自我发展、城市管理者依法行政与和谐管理、两者和谐相处与和谐共存。

2 现有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的关系模式

目前,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的关系模式主要表现为不和谐关系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之间不同的行为方式、利益追求与价值目标共同产生的结果,是两者之间问题与矛盾在现实层面的具体反映。现有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的关系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2.1 对流动摊贩角度而言 主要表现在:(1)以自我为中心,私利思想较重;(2)文化素质偏差、法律意识淡薄、不服从城市部门的管理;(3)食品卫生得不到保障;(4)对城市管理者有“畏惧”“厌恶”的心理;(5)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经常会发生摩擦与冲突,影响城市社会和谐;(6)流动摊贩对城市管理者“围堵”限制流动摊贩持反对意见,甚至公然反对。

2.2 对城市管理者而言:

2.2.1 城市管理者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不合理、不科学,缺乏规范化。

一方面,部分城市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会采用暴力执法的方式,对流动摊贩执法态度蛮横,管理行为粗暴。另一方面,管理部门主要以刚性的行政手段来管理流动摊贩,缺乏劝说教育等“人本主义”柔性手段。这种管理方式对于流动摊贩弱势群体而言,缺乏人文主义关怀和“顾客”服务理念,使流动摊贩对城市管理者产生“畏惧”心理。

2.2.2 城市管理者管理效率低,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差。

主要表现在:城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会与流动摊贩发生摩擦、冲突,这种摩擦冲突不仅使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降低,并且影响城市管理者的社会形象与认可度,产生较差的社会效益。

2.2.3 城市管理者采用“围堵”限制政策,损害了摊贩的个人利益,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城市管理者“围堵”限制政策,一方面,使流动摊贩的社会角色与功能遭到外界主体的质疑,使流动摊贩所处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其生存权得不到社会的关怀与政府的有效救助;另一方面,遏制其摊贩的自我谋生的积极性,压制流动摊贩生存发展的创造性,使本属弱势群体的摊贩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政策不仅没有缓解流动摊贩的生存压力,而且使其生存外界环境更加恶劣,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3 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存在问题的本质分析

3.1 从权利角度:政府公权力与民众生存权之间的矛盾 即流动摊贩的生存权与城市管理者管理权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流动摊贩,以流动摆摊作为谋生手段,辛苦经营,以此维持生存;城市管理者,履行职责,行使公权力,限制流动摊贩的经营活动。其矛盾本质是民众个人权利与政府公权力之间的不平衡关系,造成政府公权力对个人权利的过度侵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矛盾体现在流动摊贩以摆摊维持生存权、城市管理者行使职权限制摊贩,这种权利与权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两者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形成相互对立的关系模式。

3.2 从政府角度: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即政府在市场与社会领域的职能定位与管理限度界定的问题,换言之,就是政府在市场、社会领域中,哪些事务应由政府管理,那些事务交由社会与市场自行处理。政府职能定位问题,涉及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在市场与社会领域中职能定位与管理权限方面存在问题。

3.2.1 流动摊贩市场经营权与政府干预市场之间的矛盾 流动摊贩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享有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权利,自由经营、公平竞争。但是,政府部门以流动摊贩造成交通拥挤、污染环境等原因,对其进行整治,限制流动摊贩的经营活动与生存空间,侵害了流动摊贩自由经营的权利;政府管理部门对流动摊贩进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过度干预市场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侵害了市场经济主体自由发展的权利。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就要明确政府干预市场的限度,明确政府在市场的职能与角色。

3.2.2 社会对摊贩自我管理与政府社会管理权之间的矛盾 流动摊贩作为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方便了市民的社会生活,丰富了市民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流动摊贩的大量存在,创造了“摊贩文化”与摊贩生活,适应了城市社会文化发展需要。流动摊贩作为“社会人”,其涉及的社会事务与产生的社会效益,理应由社会机制进行调节,其属于社会自我管理的范畴。然而政府部门限制流动摊贩的经营活动,一方面,使流动摊贩的减少,限制了城市摊贩文化的发展,否定城市摊贩文化与摊贩生活的价值;另一方面,造成流动摊贩在社会中角色不清,失去了其社会存在的合法性,这对流动摊贩的存在是致命的打击。因此要构建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和谐关系,要平衡好政府管理社会职能与社会自我管理的权力关系,处理好政府必要管理与社会对流动摊贩管理的关系,充分考虑流动摊贩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效益。

3.3 从制度层面:政府权力扩张与权力约束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市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加,市场经济日益复杂化,需要组建一个相应政府部门来履行职权,管理城市社会,维持城市秩序。因此,政府机关将一部分行政权力授予或委托某个政府职能部门――城市管理部门――来行使。城市管理部门在对流动摊贩管理的过程中,其管理范围扩大,权限随之扩张。然而,政府机关却没有制定完善的法法律制度,来严格界定城市管理者的职责与权限,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监督与约束机关,对城市管理机部门权力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制约。政府机关在授权的过程,缺乏必要制度约束与机构监督,造成“制度缺失”与“监督真空”,导致城市管理部门职责模糊,权力扩张,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缺乏对其管理行为有效的规范与约束,出现城管“无事不管”与“管理不善”等现象。

4 构建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和谐关系模式的路径分析

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和谐关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来自立法机关、政府机关、流动摊贩等多方面主体之间利益协调与相互博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创造积极的条件与环境来推动。其和谐关系构建的过程就是不同利益主体协调与博弈的过程,也是我国法制化、民主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4.1 从国家的立法机关的角度

4.1.1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要实现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之和谐关系模式,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完善有关流动摊贩的制度体系,实现对流动摊贩管理的法制化与规范化,杜绝政府部门乱用公权、越权执法等违法行为,从法律制度层面规范管理、依法行政。从实际而言,我国立法机关并没有制定一部有关流动摊贩管理的完善的、系统的法律法规,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大多是借鉴、参照或采用其他相关的法律条文,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尽管各个地方政府部门都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流动摊贩的规章条例,如《某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某市城市规划条例》,但在实际的执行中缺乏系统性、标准性与统一性。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应该制定出管理流动摊贩的“总法”,制定出统一的原则、方法、标准等。通过完善的“总法”体系为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制定地方性法规提供法律依据与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对流动摊贩管理“有法可依”。

4.1.2 明确流动摊贩的合法化 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之和谐关系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承认流动摊贩合法化,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这关乎流动摊贩合法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经济主体地位。流动摊贩合法化,意味着其具有合法的市场准入资格、市场主体地位,享有平等的市场竞争与经营权,这对于流动摊贩的生存、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流动摊贩合法化,需要通过法律制度来均衡与协调多方面主体的利益。

4.2 从政府行政机关的角度

4.2.1 以人为本与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在管理流动摊贩的过程中,要坚持疏导与管制结合、教育与处罚并重、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兼顾的原则,实行以人文本与依法行政相结合。具体而言,城市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要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依法行使职权,依法管理流动摊贩;在没有相应成文法规定下,政府管理部门不能超越权限,滥用公权、侵害流动摊贩的权益。在对违法经营商贩进行行政处罚时,根据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坚持宽严相济、罚教结合,做出合法合理的处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与依法行政。

4.2.2 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与文件 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之和谐关系模式的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政府机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发展时期阶段,制定出相关的方针政策:一方面,明确政府机关对流动摊贩管理的基本态度、原则与政策,逐步实现管理部门管理理念的科学化、管理方式规范化、管理行为的合法化;另一方面,逐步转变流动摊贩的经营理念与方式,逐步引导摊贩向规范化、合理化的经营。在短时期内,政府制定的相关的方针、政策,可以从制度政策层面来弥补法律层面的空白,规范政府管理部门行政行为,监督流动摊贩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法律体系所具有的作用。

4.2.3 合理规划与科学设计 要实现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之和谐关系模式,首要需要解决是流动摊贩的生存、发展的空间的问题,为其提供经营场所与经营条件。(1)划分区域经营 :即政府管理部门根据城市布局结构特点、人口、建筑物、车辆规模与密度等,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流动摊贩划分合适的专门经营区带,在指定的区域依法经营,享有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权利;(2)发放牌照经营,即政府管理部门为城市流动摊贩发放牌照经营,实行经营行政许可证制度。(3)进入农贸经营:即政府管理部门允许流动摊贩进入农贸市场经营。

4.3 从流动摊贩角度

4.3.1 提高文化素质,转变经营理念 由于流动摊贩文化水平低、经营方式落后,往往被误认为是城市“低素质群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歧视。要改变这种困境,一方面,流动摊贩需要提高文化素质,了解城市文化,适应城市生活;另一方面,需要其转变经营理念,诚信经营,公平交易,以赢得市民的好评。

4.3.2 提高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经营 流动摊贩在城市进行经营活动中,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知法”“守法”的意识,依法经营,包括:经营对象、范围,符合法律规定;经营的方式手段,符合法律要求;遵守城市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维护城市稳定与秩序。

4.3.3 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流动摊贩一般出售零散的日常用品,包括排挡、水果、蔬菜、小吃等,这些产品直接关于顾客的饮食安全。由于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农村粗加工或自制食品,没有经过严格的食品检查,很难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因此流动摊贩在经营中,要保证提品服务的质量,保证其食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流动摊贩应以“服务者“身份经营,注重服务质量,关心顾客饮食健康,树立良好的经营服务理念。

4.3.4 服从政府管理,科学、规范经营 流动摊贩要服从政府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按照政府管理部门的规定,规范经营;在实际的经营中,要遵守城市管理的相关制度条例,文明经营;在管理部门管理过程中,主动接受管理部门的教育与指导,努力避免发生暴力冲突与抗法行为。流动摊贩应以文明的言行、规范的方式、合法的经营,生存发展于城市之中。

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的和谐关系模式,是对传统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之间矛盾思想的转变、突破与创新,是符合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与理念。这种模式不仅有利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与服务性政府与责任性政府的构建;更重要的是,有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实现我国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孙芝兴,李子伟.摊贩经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1.

[1]赵珊.城市流动摊贩生存现状的调查及其合法性思考.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企业家天地,2001,02.

[3]汪地彻.城市流动摊贩管理法制化思考.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

[4]孙力.论城市流动摊贩存在的利弊及治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现代商业,2009,14.

[5]魏玉军.人性化管理流动摊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建设信息,2006,20.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

一、前言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企业集团不能对下属企业提款或者贷款提供一系列资金供给的缺口风险,其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是一种综合性的风险。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主要有提前支取风险、偿还风险以及再融资风险。提前支取风险一般指的是大额存款不在预期提取日期提取使用所造成的风险,偿还风险一般指的是借款客户不按照约定及时偿还所造成的资金风险,再融资风险主要由于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不匹配所造成。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影响巨大,必须加强对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降低风险,保证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结构比较单一

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流动性风险影响大的主要是公司的贷款、现金资产以及证券投资,流动性风险直接来源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但是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的来源比较单一,资金结构比较单一,影响资产的流动性。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资本金以及下属企业的资金归集,单一的资金来源增加了资金稳定性风险,受各企业资金的流量波动影响较严重。财务公司的资产形式十分单一,贷款占据了资产的很大一部分,导致流动性较差,当出现资产风险时影响较大。比如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公司的资产主要为股东资本20亿和下属企业资金,存款的方式为活期,集团内部存款占总存款的75%~87%,资金来源十分单一,资金并不能与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当公司在需要长期资金支持时,难以得到充足的支持,增加了资金流动的风险,提高了公司进行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

2.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比较简单

当前,我国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还是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而这种管理方法对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不重视,导致在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很难处理。首先,财务公司内部没有一套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没有科学有效的流动性需求预测办法,仍停留在合规性管理层面,管理方法单一。其次,财务公司内管理人员虽然为财务出身,但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办法缺乏了解,在财务公司资金出现风险时不能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不能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判,导致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增加。最后,财务公司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一般采用一些指标管理、比例管理等方法,但当前我国财务公司在采用这些数理统计方法管理时缺乏数据储备,在进行管理时缺乏经验,导致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善。

3.流动性风险管理受行政干涉过多

财务公司属于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因而财务公司的管理人员也是来自于企业集团,导致财务公司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受到行政干涉较多。首先,大部分财务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导致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形同虚设。董事会、股东会等完全处于集团企业的控制下,缺乏独立自。其次,财务公司是为企业提供服务,要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处理以提高利用率。企业的资金经营风险便直接影响财务公司,并且由于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以及业务范围比较局限,导致其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受到集团公司干预较多,管理工作进展十分不顺。比如,集团企业为了经营某一重点项目,财务公司便被要求针对性贷款,而这一项目在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风险便会直接涉及到财务公司,相应的财务流动性风险便转嫁到财务公司,导致财务公司的流动风险与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恶性循环,提高了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

4.流动性风险管理缺乏内控机制

我国财务公司在进行流动性管理时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首先,财务公司缺乏相应的制度控制。我国财务公司进行内部控制时更多的是控制业务交易,控制体系不完整,流动性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在进行风险管理时执行力度欠缺,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导致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够。其次,财务公司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时缺乏相应的组织控制。虽然财务公司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但其专业性不够,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专业管理流动性风险,使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形同虚设。最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风险管理经验,当出现一些突发风险时不能很好处理。比如当存款利率持续调升而出现的资金流动性比较紧张的局面时,其不能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导致财务公司流动性指标恶化,资金支付困难,导致企业的资金风险增高。

三、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1.合理调剂资金,丰富资金结构

财务公司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必须丰富资金结构,拓宽资金来源。财务公司可以优化其融资功能,借助集团企业的行政措施强化财务公司对资金的管理和分配。财务公司可以通过发放贷款、委托贷款等方式满足集团企业的资金需求,通过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政策以控制企业在财务公司外的存款,从而降低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财务公司还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减少集团下属企业存款突发性减少所带来的突发性流动性风险,保证企业资金需求的有效使用。比如,申能财务公司通过集团企业牵头,向集团内外企业进行融资,财务公司进行资金调剂,保证了各个企业资金的需求,促进了资金在企业间的流通,降低了财务流动性风险。

2.丰富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必须改善管理方式,丰富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理念进行管理。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事后控制风险的管理方法,积极管理,对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及时识别并跟踪监测,以便将风险控制在最低。转变传统的重视信用的管理观念,树立多种风险并重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重视财务公司资金流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建立全方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其次,认真分析集团组成,对集团内一些风险性较大的业务进行管理,降低其风险。最后,采取多种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加强对现有信息的分析,提高财务公司使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的水平,针对流动性风险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3.提高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独立性

虽然财务公司隶属于企业集团,但在财务风险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独立性,降低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行政干涉。提高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作用,加强财务公司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独立自主性。对于企业的资金的经营,财务公司要积极掌控监测,对于集团各项业务必须熟悉,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从而降低资金流动性风险。财务公司要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监督部门,并以其为中心对集团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定期开展财务风险稽查,对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判、规避,从而保证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

4.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控机制

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必须有完善内控机制进行保证,财务公司要根据流动性风险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做好各部门风险控制和管理工作。财务公司要树立全面、客观、独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部门内控制制度,明确公司内部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严格的企业监控流动性风险的体系,合理制定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情况处理办法,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财务风险全过程处于控制。

四、结论

企业集团在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财务风险,财务公司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结构单一、管理方法简单、管理过程中受干涉较多以及管理缺乏内控机制保障等问题。因此财务公司必须不断丰富资金结构,合理调配资金,丰富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独立性,不断健全风险管理内控机制,进而降低流动性风险,从而促进企业集团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6

河北省滦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河北滦平 068250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流动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正规稳定的工作,就成为了流动人员,其档案也成为了流动性人事档案,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实际管理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流动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对策。

[

关键词 ]流动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优化改制与重组,也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和难题,更多的流动性大学生出现在人才市场上,这样就出现了巨规模的流动大学生档案。流动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需要科学的方法,要想提高流动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就要首先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应采取科学的解决对策。

一、流动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1、重视接收、轻视开发利用

从目前来看,社会性人才档案管理中心在流动性大学生档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其中的一些问题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大多数人才中心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化思想,只重视流动性档案的接收,收取档案接受金,却实行封闭式管理,忽视流动性档案的开发利用,使得很多流动性档案失去了存放的意义,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依然得不到关注和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很多社会不良现象,例如:一些私企用人单位在不查阅人事档案资料的情况下就随便招聘用人,使得一些假学历、假文凭泛滥,严重扰乱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由于流动性档案得不到开发和重视,导致弃档现象不断出现,甚至出现了大学生私藏档案、私拆档案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档案管理的严肃性。

2、出现了严重的人档分离问题

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制度与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流动大学生的档案管理无法有效衔接,个别地方在执行人才选聘制度时,在没有档案的情况下,同样接收一些流动大学生,这种不合理的做法就昭示着未来的档案管理会问题重重,一些被接收的流动大学生经过若干年的打拼出现了离职、跳槽等现象,加入新单位后不是有人无档,就是原单位有档无人,形成了严重的人和档案相分离的问题,容易造成假文凭、假学历等的泛滥。

3、流动档案管理不规范

当前社会上的流动大学生数量较多、范围较广,所以,其档案数量、类型也是五花八门,不同流动大学生有不同的档案内容,成千上万的流动性档案集中到社会性档案管理机构,由于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的约束,档案管理中心没有做好流动性档案的分类、归类与整体,使得这些档案依然处于混乱状态,档案没有得到真正的管理,后期出现查找不利、转递不及时等问题,甚至出现了档案丢失、遗漏等现象,严重违反了人事档案管理纪律。

二、流动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

1、建立健全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针对目前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混乱不堪的现状,国家应该先从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法规,实现流动档案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当前我国依然未形成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系统,也正是因为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才使得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放松自我,出现了不负责任、勉强应付的局面,所以,我国必须重点针对流动人员档案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法规制度,确保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加强流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流动档案的管理必须依照统一的规范和规定,流动档案必须收集齐全、内容要确保真实准确,实行分类归档、分层管理,信息化检索等制度。为了达到这些标准,要从以下方面做起:(1)要规定只有县级以上的国家行政性人事机构才具备流动档案管理的资格,其他任何社会性闲散机构都无权依靠打理流动档案获取利益。(2)任何合法性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机构都必须本着“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进行流动档案管理,要严禁分散管理的现象出现。(3)对于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的流动性档案要进行逐层分类、分档规范化管理。

3、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和方法

档案管理必须迎合现代化的发展形势,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手段和方法,流动档案管理机构要引进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创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实现流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选择现代化的信息检索系统,加大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力度,加快实现流动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其中对于一些非保密性的流动性档案可以采取网络服务式管理模式,为流动人事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机会。

4、重视人事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流动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并非只局限于接收、存放、分类与归档,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其开发和利用。所谓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其服务对象既包括档案的主体,也就是这些流动性大学生,又包括那些社会用人单位以及人才招聘选拔机构等等,流动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在保管好流动大学生档案的基础上,也要重视这些流动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例如:可以采用网络链接的形式同用人单位、社会人才招聘机构等建立联系,同时,也要同存档的流动大学生建立联系,为流动大学生实时提供求职、就业方面的相关信息,使流动性大学生掌握用人单位的用人招聘等信息,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5、全面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水平

必须提高流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首先他们应具备合格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职业精神,能够带着一份责任心、责任感投入到流动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来,同时,也要加强对她们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掌握流动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方法、规定与程序等等,从档案归档、整理的原则,到鉴别与归类、检索方法等等,都要逐步落实、逐步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地确保流动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总结

流动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又充满挑战的工作,档案管理机构必须明确流动性人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意识,严格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毅.《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其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启示》,载《档案管理》,2005年第5期。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外币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85-03

一、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现状

由于汇率形成与变动的原因复杂,对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如果资产负债的币种、期限结构不匹配,形成外汇风险敞口,就可能出现外币流动性风险。

1、人民币持续升值造成境内银行外币流动性紧张,外币流动性风险凸现。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境内居民和机构纷纷选择将手中外币结汇,造成外汇存款下降。有条件争取到外币贷款的企业,为获得升值加利差的双重好处纷纷提出外币贷款要求,境内外币贷款需求一直在增长,最终造成境内金融机构外币资金紧张。商业银行在低成本外汇存款来源减少的情况下,可能会被迫转向筹资成本较高的金融市场寻求额外的资金来源以满足贷款不断增长的需求,势必造成银行外汇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上的失衡,从而在汇率波动时带来较大的外汇汇兑损益风险。

2、资本杠杆比率偏高。一般地,商业银行资本杠杆在5%-10%之间,但是近年来,由于各商业银行资本金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存款的增长速度,资本杠杆比率近两年均超过50%。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逐年下降。

3、外币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形式单一的问题,外币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贷款受合同期限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较差,属于固态资产,其在资产结构中的高占比,必然限制了整个外币资产的流动性。

4、信贷资产质量低,资金沉淀现象严重。因人民币升值而使得一些原料主要来自国内而销售市场以国外为主的行业的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相对上升,形成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加大。银行的坏账的增加。将影响资产的总体流动性。

5、流动性负债比例上升,潜在风险加大,企业和居民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将对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企业对短期外币贷款需求增加,外币流动性负债增加,从而对银行外币头寸产生较大压力。

二、外币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目前,商业银行整体上尚未出现外币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但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大量存在的。在经营过程中因外币资产和负债在期限搭配上的缺陷而导致流动性缺口,因在资产与负债期限非对称搭配以及未安排充足的支付准备而引起资金周转失灵,再加上经济环境的变化、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等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都对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环境看,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以美元缴纳部分存款准备金;外汇管理局也加强了对各商业银行的外汇短期外债头寸控制,加上美元外汇存款的持续下降和美元外汇贷款的快速增长,国内金融市场美元短缺气氛渐浓。外币拆借市场和外汇掉期市场出现美元紧张状况。商业银行面临的外汇流动性风险。使得其必须关注自身外汇业务的经营:加强对外汇贷款用途的监管,防止外汇贷款结汇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实施带来消极影响;加强对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对风险敞口过大的金融机构及时预警:提高金融机构持有外汇资金头寸的上下限,有效缓解目前美元资金紧张状况;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引导外汇贷款的合理和有效使用已是当务之急。

从经营管理看,银行需密切关注外汇存款变化趋势,防止外币流动性风险。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商业银行结售汇业务会增加,外币贷款需求可能还会持续增长,从而对外币存款产生压力。商业银行应该主动调整外币信贷政策,有效控制外币贷款规模;调整外币资产结构,增加外币投资与短期贸易融资的比重。从而防范外币流动性风险。

从政府行为看,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央行的相关举措,根据政策的调整和市场资金变化情况,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方向与力度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外汇风险。

从内部控制与管理看,银行经营中由于赢利性和安全性的矛盾,使得流动性风险总是存在于银行整个经营活动中。这就对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制度牵制乏力,同时,制度不适应新兴业务发展的需要,尚未建立流动性风险分离管理机制,经营行与管理行承担着完全相同的流动性风险等。同时,对决策者的决策权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控制,内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从而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隐患。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实行了“集中经营、统一管理”的外汇资金管理政策,由总行统一负责监测并调节全行外汇资金的流动性。外汇存款是外汇资金最主要的来源,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通过代客外汇理财、个人外汇买卖等创新产品积极拓展外汇存款,确保外汇资金来源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开拓外汇资金的补充来源。资金运用方面,总行负责全行外汇资金的国际市场运作与系统内资金余缺的调剂;每日监测外汇资产及负债的币种、利率及期限结构。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相应外汇资产组合,通过国际市场短期同业拆放。投资高信用等级、高流动性的债券,保障了全行外汇资金的流动性需要。同时,总行对境内分行的外汇资金实行差额管理,利用先进的联网系统,随时监测境内分行的外汇资金头寸,充分满足境内分行的外汇流动资金需求,并对境外营业机构的外汇资金实行额度管理。总行通过制定境外机构经营管理权限的方式对外汇资金流动性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境外营业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在满足当地金融监管规定的同时,还需及时向总行报告外汇资金头寸情况。商业银行通过实施积极的外币流动性管理,较好地保证了日常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外汇资金安全。但在应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以及寻求自身发展、建设方面,仍需更多的完善和改进。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第一,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1)强化经营系统调控功能。可以将银行系统内资金逐级、逐步集中,充分发挥资金管理行对于全系统内资金的调控功能,建立健全一级法人体制下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级银行的经营行为。建立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内部决策控制、实施控制、事后监控和预警机制。(2)建立高效、科学的系统内资金调控反馈机制,管理行及时根据各分支机构资金头寸情况,进行有效的资金调剂,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机制。(3)实现各

商业银行资金的优化配置。通过强化资金在各行全系统调拨,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资源,实现资金在全系统的优化配置,以增强系统内资金的效益性和流动性。

第二,实施整体流动性风险的指标管理。制定能够全面反映外汇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分布的流动性衡量与监测指标体系。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和金融工程技术,建立衡量流动性状况、预测分析流动性需求变化的数量经济模型,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时评估流动性状况,控制流动性风险。

第三,建立分层次的外币流动性储备体系。第一层次是根据银行外汇资金运动的实际状况,确定全行外汇备付金额度,以保证对外支付和清算,满足银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第二层次是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合理配置全行短期非信贷生息外汇资产的总量结构,保持短、中、长期的非信贷生息资产的比例合理,以确保满足银行短期性、临时性和应急性的流动性需求。第三层次是根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通过建立科学的非信贷生息资产投资组合管理机制,通过外汇交易中心等合理配置全行非信贷外汇资产的总量结构和期限结构,满足长期的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第四层次是外汇信贷资产和外汇权益性资产。包括各类外汇贷款、外汇股权投资等。

第四,通过金融创新提高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如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或提高外汇资产流动性的产品。(1)负债业务的创新,重点是通过主动型负债,增强外币负债的流动性。(2)资产业务的创新,包括在逐步增加优质外币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减少信贷资产总量占比。控制和解决中长期存贷比例失调问题,改善资产负债组合,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等。(3)中间业务的创新,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水平,完善其服务功能,大力开办各种外汇委托和中间服务业务。提高资产负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第五,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1)做好对外币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对外币流动性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情况的预测和分析,完成对潜在流动性的衡量。(2)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包括预测风险警情、确定风险警况、探寻风险警源。即通过对风险警情指标的预测,银行可以大体评估未来经营时期外币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状况,确定风险警况。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线索,排除警情,使流动性风险减至最低程度。因此,探寻警源是预警系统的重要程序。(3)建立定期的流动性分析制度。定期分析监控全行外币流动性需求、流动性供给和流动性储备的分布状况。重点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来调整全行资产负债结构并制定应急资金安排措施。同时还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三)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需银行内部上下重视。内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架构,比如成立流动性管理委员会或外汇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 物流企业 内部控制 对策

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服务进行外包,物流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内部控制是在企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的影响下制定的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而对企业内部业务活动进行自我约束、检查和改进的系统,它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环境控制、活动控制、信息沟通和风险评估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财务信息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物流理论和相关技术仍十分匮乏,物流企业在管理、规划、信息系统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而随着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对内部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现代物流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于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效应,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物流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物流企业是指至少从事运输或仓储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其应按客户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其主要可以分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和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若想促使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登上一个新台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关键,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对企业的经济行为加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以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现代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尽可能提高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完整,对企业货币资金进行管理,确保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等的规范化,防止贪污、盗用、滥用等不法行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严格各种手续、制度、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防止出现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等,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促进审计监督的有效执行。一般情况下,现代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突破会计控制的局限性,以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为基础,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成本效益原则,即应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益大于成本,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合规性原则,物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公司法、税法、合同法、会计法等规定,构建符合企业自身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内控体系;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即收益与业绩相联系、权利和责任相匹配;有效控制风险原则,密切关注内控实施过程的各种风险,使风险降低到合理水平,保证企业能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保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够完善,虽然近年来物流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法人治理结构比较混乱,虽然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但这三套人马大多存在相互兼职现象,违背了相互监督的要求,存在一言堂现象,法人治理结构有形无实,流于形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滞后,许多企业在员工岗位培训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例如除高层管理者,当前物流企业员工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而企业对普通员工的培训力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致使内部控制的实施较为困难。企业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不合理,协调性差,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信息沟通不畅。

2、风险管理不到位

首先,部分物流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和财务风险的防范效果,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不利于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其次,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竞争过于激烈,许多企业对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没有正确估计和认识企业经营风险问题,甚至一些企业对资金枯竭、贷款与日俱增、偿债风险等财务危机麻木不仁,大大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再次,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预警机制,风险管理的责任和权限不规范直接导致物流企业风险管理混乱,企业风险控制流于形式,同时缺乏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将使企业管理者无法及时应对风险,错过规避或降低风险损失的最佳时机。

3、内部监督控制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仍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缺乏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各职能部门内控工作相互独立,缺乏深入的协调配合与沟通,难以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内部控制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普遍存在,长官意志大于制度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同时,大多数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多以合规性和事后检查为主,没有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不能及时发现和修改内部控制制度上的缺陷,没有起到真正的内部监督作用,达不到应有的内控效果。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核算和内控体系不尽合理,会计核算偏离企业整体核算要求,例如物流企业一般在不同地区都设有下属公司,但对这些下属公司的监督控制力度不足,导致下属物流公司大多会打自己的小算盘;而从企业人员配置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十分缺乏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配备到位,企业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发挥出有效的监督方法和手段,致使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流于形式。

4、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信息化管理效益低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一是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流动性较大,分散程度高,信息处理技术落后,传递不畅等,导致企业总部与不同地区的下属公司及各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较为困难,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二是信息化效益低,物流企业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企业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共享,信息数据库建立程度低,无明显效益;三是企业重视不够,观念更新滞后,大多数物流企业以粗放式经营为主,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持,管理者和员工在内控工作中的任务和责任不明确。

三、加强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1、健全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针对当前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改进董事会人员构成,保证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强化董事会职能,在董事会下设专家委员会,监督和客观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这将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同时对监事会的组成、地位、职权等作出明确规定和说明;二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包括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制定员工工作规范、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强奖惩力度等,通过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考核机制,科学评价员工,对公司现有职位进行明确定位,对岗位职责和要求明确说明,科学合理评价员工绩效。

2、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和控制

我国物流企业应借鉴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经验,积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和报告等,对企业风险进行全方位控制。一方面,做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的监控,定期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控制标准作出评价,分析财务风险成因有关的指标变量及异常数据,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点,达到预测和警示风险的目标,包括筹资风险评估,合理安排企业筹资结构,对筹资金额、筹资成本和偿还计划等。另一方面,强化企业会计核算和资金统筹管理职能,统一资金管理,集中会计核算,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强化企业资金调控力度,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加强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加强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

3、强化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

为保证物流企业内控工作的有效运行,势必要对内控工作进行监督。加强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对于健全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应能独立行使对内控工作的监督权力,且具备监督评价内控活动相应的权威性,与其他职能机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二是适时转变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不应局限于监督职能,同时还应参与内控工作制度和程序的制定,评价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的合理性,进一步帮助健全物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三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素质,内部审计人员应同时具备财务基础、管理及法律等相关知识,因此物流企业应针对当前审计人员知识能力缺口,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

4、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建立高效内控信息系统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是保证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物流企业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结构,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方面,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高效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传递与沟通,完善总公司与下属物流公司的沟通渠道,通过信息交流使各下属公司能及时、准确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情况,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决策科学性;另一方面,强化物流企业与外部相关部门的沟通力度,完善预警机制以便及时纠正企业错误信息,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总之,在当前知识经济变革时代下,物流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无疑成为决定物流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财务信息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长华、李璐:我国物流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简析[J].企业研究,2011(3).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9

标准化制度建设是标准化制度体系的基础工作,安庆石化用了两年的时间对617项企业制度和985项基层制度实施了系统、全面的标准化改造,花了三年的时间构建了全生命周期制度管理运行平台,从而使制度实现了简洁高效、突出重点、标准规范,其中包含了诸多的制度创新点。

创新点之一:针对企业和基层两个层面不同的涵盖范围,合理划分制度层次,明确各自要求重点,使之构成既层次分明、上下传承,又相互区别、相互支撑的制度整体。企业制度做到类别齐全、覆盖全面,对上传承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要求,对下指导各专业管理和基层单位工作,确保不重、不漏,横到边、竖到底,突出共性,突出一个“全”字。基层制度做到简洁明确、有针对性,共性要求不再赘述,着重对确有需要的具体事务详细规定,突出个性,突出一个“细”字。

创新点之二: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合理编制实用的制度模板。按照要素齐全、功能突出的原则,制定了“企业制度-执行类”和“基层制度-执行类”模板。模板不仅具备了中国石化标准化制度体系的基本要素,而且更加突出了流程驱动、重在执行为核心思想的制度内容要求。所有制度必须编写监督检查考核条款,绘制工作流程图,按照模板要求实施统一规范的标准化改造。

创新点之三:制度间建立上下、左右、前后的关联,通过对比对其实施整合、优化,使之更加简洁、高效。有222项总部制度与企业制度形成上下对应关联,有196项企业制度相互建立左右关联,有391项企业制度和701项基层制度与修订前制度建立前后关联,确保执行上级要求不走样,同级制度间不打架,后续制度流程更优化。依据标准化改造原则,结合实际对相近制度进行归并、对重复要求进行删减,整体企业制度总数从617项(含新增38项)合并为439项,缩减率达28.8%;基层制度总数从985项(含新增63项)合并为730项,缩减率达25.9%。创新点之四: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制度管理信息系统,打造高效的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行平台。制度从立项、起草、预审、会签,到审核、签发、动态优化等7个全生命周期环节全部得以在系统平台上实现,并且系统与总部建立数据关联,与企业OA建立流程关联,使得企业随时获得总部制度信息,及时根据要求修订完善企业制度,并将制度上报总部。

二、通过开展制度诊断活动,实现流程优化,打造一流流程

要使按制度要求运行的管理工作顺畅、高效,关键是制度中的工作流程切合实际、简洁通畅,而最了解情况、最有切身体会的莫过于执行制度的一线员工在制度流程上的执行和操作。2013年以来,安庆石化开展以“诊制度、查不足、优流程”为主题的“我为制度做诊断”活动,着重在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制度依据的合理性、制度内容的针对性和制度流程的有效性四个方面,做到“四比四看”,即“对比管理看要素,对比规定看依据,对比实际看内容,对比工作看流程”。通过发挥企业每位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诊制度、查不足,优化完善标准化制度体系,提升制度的合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学制度、用制度、诊制度”“,我为打造一流制度做贡献”的制度文化范围。

每项建议都由企业管理部门统一收集,要求对应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间进行处置,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答复情况及时反馈给提建议的员工。对有价值的建议实施专项奖励,鼓励员工结合在实际执行制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查找不足,多提建议、多提好的建议;职能部门及时进行拾遗补差,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制度诊断活动以找准差距、争创一流为抓手,将制度诊断与中国石化特色的“比学赶帮超”有机融合。紧紧抓住科学管理和有效执行的理念,调动全员参与制度诊断活动的积极性,各部门、各单位进行横向对比,以比促优,以比促进;对比组织、流程、机制上的薄弱环节,找准存在问题的关键点,推进制度的不断完善,提升管理水平;对制度执行反馈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升管理效能改进措施,公司对于参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奖励,以建立“科学高效、平衡制约”的标准化制度体系。

三、通过构建制度、检查和考核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实现执行有力,打造一流执行力

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来自两个方面,即对依据制度进行检查评价的结果实施奖励的动力和违反制度规定严格考核实施惩罚的压力,通过检查评价和考核兑现,将人们的规范行为进行固化和持续化。所谓制度执行难,往往难在惯性思维和具体行为上,难在日常管理是否首先从制度找根据上,难在制度要求是否转化为人们日常工作中的自然行为上。安庆石化也曾采取专项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的方法,对提高制度执行力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通过制度诊断进行了有关尝试。

安庆石化首先在制度学习上下功夫,只有学习掌握制度,才能了解制度有哪些规定;只有贯彻执行制度,才能切实体会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为制度做诊断”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宣传的平台和抓手,力促制度入心入脑。活动也体现了“每条建议都有价值”的理念,充分挖掘蕴含在企业员工中的工作潜能和创造能力。制度要素不齐全、依据不规范、内容没有针对性、流程不高效等种种缺陷,也是管理上的一大隐患,开展活动也如同找出管理上的“隐患点”,查缺补漏,使制度流程更加优化完善。安庆石化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将制度要求镶嵌到一体化管理体系检查评价手册条款中,与专业考核办法紧密挂钩,探索构建制度、检查和考核联动机制。即每项检查评价和考核标准都来自于制度规定,制度如何规定就如何检查,检查结果就是评价单位总体管理先进的依据;制度如何规定就如实考核,考核结果每月严格兑现;没有要求的首先修订制度,与实际不符的首先完善标准。通过不断地检查、评价、考核、完善、提升,使每项管理行为成为规范,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习惯。这种螺旋式上升、不断重复固化的管理机制,使制度要求日常化,执行力建设日常化。

四、总结

流动性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 物流企业 人力资源 动力机制 构建 优化

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由物流人才与物流人员构成。物流人才与物流人员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需要经过主动学习、培养和锻炼来实现,而他们能力和水平的发挥则需要激励。为了保证激励的制度性、提高激励效果、有效惩处消极怠工以及各种不良行为现象的出现,物流企业应该着力构建一整套基于绩效的人力资源动力机制。

一、动力机制的涵义及其构成

1.动力机制的涵义

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在政策、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构建一套制度性的激励措施与对不良行为进行约束的规章制度。动力机制应该能够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同时,还能够对员工的不良行为、违规现象,进行约束和惩处。

2.动力机制的构成

动力机制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各个物流企业的管理体制、工作性质、员工的构成状况以及企业可提供的激励力度、可实施的约束力度,保证约束机制的可行性和激励机制运行的连续性。企业构建完善的动力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强化激励机制,以有力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等方式,褒奖优良行为,通过正强化促使该种行为或类似行为再次出现,甚至多次出现;另一方面完善约束机制,并严格执行,通过负强化使该种行为或类似行为难以再次出现。动力机制对行为影响如图1所示。动力机制功能模块构成如图2所示。

二、物流企业构建动力机制的必要性

1.科学管理的需要

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靠自觉,只能发挥其30%~40%的能力,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80%~90%的能力,甚至更高。彼得斯(T.J.Peters)在《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理》一书中阐述:“杰出的工作表现总是和人们受到使人非信不可而又简单明了、甚至可以称之为美妙的价值观的激励有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W.James)在研究激励理论时得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绩效=F(能力x激励),其中激励变量的变动范围为0-3[170],可见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力了。

2.目标聚焦

有些物流工作的专业性不强、机动性不高、创意性不大,极易让人产生工作单调、机械之感,经过一段时间工作熟练之后,员工非常容易产生能力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懈怠,找不到继续努力的目标,从而失去自身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目标的存在,可以诱发人的行为,激发人的潜能。动力机制的导入可有效地缩小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离散度,不断地为员工确立新的目标,诱导其努力,激励其发展,从而加速物流企业的发展。

3.使物流企业留住人才

在物流企业即使是从事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岗位的员工,也会由于目前普通物流企业在人们的心理“定位”较低、待遇不高、难以体现自身价值而考虑“孔雀东南飞”,寻机跳槽,造成了一般物流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现状。而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物流专业知识、能力强、具有敬业精神的高层次物流人才。因此,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制定一套既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又着眼于发展的激励措施,使收入与贡献挂钩,让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人才有稳定且较高的收入。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同时造就出更多的人才,使物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灵活经营、有效地规避风险,使企业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4.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机制包含一种竞争精神,这种机制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员工就会感受到环境的压力,适度的压力将转化为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

5.有效地约束员工的行为

制度管理是最科学、最有效的管理。物流企业若想安全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健全约束机制,并严格执行,使犯规者得到应有的批评、惩罚甚至开除,保证制度的严肃性。这样才能减少乃至杜绝犯规现象,否则,一旦规章制度在一点上被破坏,将会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三、动力机制的构建

1.强化激励机制

行为心理学研究揭示这样一个规律“人的行为受需要的支配和驱使,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它就会以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驱使人的行为朝一定的方向努力,以实现自身的满足”。这个连锁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物流企业的管理层在制定激励措施时,应该遵循这一规律,通过对人的心理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制造各种诱因,诱发馆员的积极性,挖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

(1)物质激励。根据马斯洛(久H.MaSlOW)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物质激励虽不会满足人们需求的最高目标,但在充分市场化的今天,在经济不是太发达、人们收人不高的情况下还是十分有效的。而一般较小型的物流企业的待遇目前还普遍较低、员工的物质需求还有较大的缺口,根据其贡献给予恰当的物质激励,还是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运用物质奖励手段进行激励时,一定要注意针对其贡献和前后的一致性,让其他人能够认可和接受,否则,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挫伤更多人的积极性,反而会起到负强化的效果。物质激励措施运用的得当,其正强化效应会十分明显。

(2)表彰。表彰是一种精神激励,它是对努力工作及对企业发展提供有益行为的公开表扬。表彰的告知度越高、传播范围越广,其激励效果越好,越容易促使该种贡献(或行为)多次出现。表彰也是一种正强化,且其管理成本低,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措施。对于产生突出贡献的行为,在表彰的同时,辅之物质奖励,激励的效果会更好。

(3)委以重任。对于有较强工作能力并努力工作的员工,为其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委以更高的工作要求,这对员工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即领导信任自己、赏识自己。范佛里特(J.K.Van Fleet)在《激励的十二大诀窍》中强调:“信任是可以传染的,不信任也是可以相互传染的。”领导的信任必然会激起员工的努力工作,以回报组织和领导的信任。这是一种领导艺术,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方式。

(4)提供晋升机会。任何组织中总有一些人怀有较高的权力需要,他们的一般特点是坚强、乐于竞争、热衷于教导别人等,他们希望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和控制别人。管理大师斯蒂芬?罗宾斯(S.Robbins)曾精辟地指出:“没有优秀的管理者,就不会有优秀的群体[171]”。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当然离不开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为此,必须打破企业各部门领导的终身制,对部门领导实行动态化管理,规定其聘期(聘期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两年比较适宜),每次新的聘任都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用,给有能力、有愿望的员工提供晋升和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这种方式对他们或许会产生最佳的激励效应。

2.健全约束机制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其严格执行,是任何一个组织能够正常而有序运转的根本保证。事实表明组织规模越大,越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越是严格执行制度,越有利于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其成员素质的提高。物流企业应适时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制度化管理去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

(1)批评。批评是对企业员工不良行为或对其他员工产生负面影响的言论进行制止和教育的手段,批评是一种轻度负强化。一般而言,被领导批评的行为或言论再次出现的概率很小,因为,人总是不希望被批评的。企业领导可以视该种言行造成的结果及其影响,选择批评的告知度(即小范围批评或公开批评),来约束员工的行为。

(2)惩罚。惩罚是对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重大过错或严重违规行为而采取的强有力约束,惩罚是一种力度较大的负强化。企业为了做到令行禁止,维护管理尊严,对违反规章制度,给企业造成损失、有损企业形象、影响企业发展的行为,一定要按制度进行惩罚。在按章惩罚时,一定要注意一点,任何惩罚都是针对发生违规的行为,而不能因人而异,要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真正起到警示他人作用。赫茨伯格(P.Herzberg)在《再一次强调:你是如何激励雇员的》书中指出:“正确的惩罚与激励一样,都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努力提供管理者希望的行为,避免发生管理者不希望的行为。”[172]

(3)开除。开除是最严厉的惩罚,是一种力度最强的负强化。用人单位在体制许可的情况下,对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并且屡教不改的员工,在必要时可以采取开除措施。虽然对被开除的员工没有改过机会,但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杜绝该类行为的再次发生。

四、动力机制的优化

1.成立制度建设及绩效评审小组

进入21世纪以来,物流业正步人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面对迅速变化的环境,为了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及绩效评价的客观性,物流企业有必要成立制度建设及绩效评审小组,修改或补充过时的规章制度,制定新的规章制度,保持制度的适应性和前瞻性;同时,由绩效评审小组在每年年终或项目结束后依照规章制度评审各部门甚至各岗位的工作完成情况,以便确定奖罚力度。这样可以确保奖惩的依据更充分、更合理,让受奖者心安理得,被罚者心悦诚服,使企业的动力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2.严格维护约束机制的尊严

企业各种约束制度一经制度建设委员会通过,一定要严格执行。不管是什么人,一旦违反,坚决按制度处理,决不能心慈手软,更不能因人而异。否则,所有制度将会一溃全溃。

3.让所有员工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笔者在一些企业了解到,很多员工并不完全知道企业有哪些规章制度,甚至不了解部门的管理制度。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员工大量增加;同时,实行聘任制后,员工的内部流动性增加,而管理层又忽视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及时传达,没有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因此,管理层有必要及时地让广大员工知晓企业和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因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反应现象,即选择被激励的行为,避开被约束的行为[173]。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伤害员工不知情,又实现管理层有效管理的目的。

4.物质激励渐增

在员工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物质激励措施可能会收到很好的成效。但当整个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以后,若想达到同样的激励效应,就必须提高物质激励力度,才能使员工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调动其为获得再次激励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勒彼夫:神奇的管理――奖励: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

[2]丁俊发:关于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2002,9

[3]张志坚:物流人才开发战略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