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素养的认知十篇

时间:2023-10-02 16:54:06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1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素养;认知情况

前言

相较于其他传统院校,高职院校以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教育为主。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与岗位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学生对职业素养认知不明和职业素养教育缺失等问题,背离了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初衷。职业素养培养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学习,也能够培养其创新能力,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教育部门和教师要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进行研究,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

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认知情况调查方法

作者应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并从传统文化和礼仪与职业素养的关系、职业能力内涵和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最优势和最缺乏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对学生职业素养认知情况进行阐释和分析。

(一)传统文化和礼仪

针对“传统文化和礼仪学习是否对职业素养养成有帮助”的问卷调查中,76.39%的学生认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对其职业素养养成具有帮助;15.9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职业素养并无太大关联;7.51%对传统文化和职业素养的关系持不了解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礼仪对职业素养培养的正向影响的认可度比较高。针对“大学期间是否有必要进行职场礼仪训练”的问卷调查中,90.96%的学生赞同大学期间进行职场礼仪训练,5.67%的学生反对大学期间进行职场礼仪训练。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希望开展职场礼仪培训活动[1]。

(二)职业能力内涵

在“职业能力内涵”调查中,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业精神等(如图1)。

(三)自身最优势和最缺乏职业素养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最优势和最缺乏的职业素养的认知情况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吃苦耐劳和实干精神等层面[2]。

二、学生们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结果解析

(一)专业认可度不高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但是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本专业了解程度的加深,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还是有一定认可度的。职业教育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普遍缺乏激情。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加强职业素养方面的教学,不断对学校专业结构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

(二)专业前景信心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认为专业前景不乐观。学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和未来就业问题持质疑的态度。特别是教育类、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尤为明显,工科类和医学类专业对专业前景则比较乐观。综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其就业心理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学生对专业前景信心不足的根源在于对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和自身职业发展方向的质疑。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进行明确认识,进而制定相关职业规划,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信心[3]。

(三)学生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认知情况,发现80%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必备内容。其对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在认知广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加入管理能力和团队能力培养。综合学生对自身优势和缺点的认知,不难发现,其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说明学生普遍认为这两项内容属于必备职业能力。大多数学生认为职场礼仪和企业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其培养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培养。

(四)教师在职业素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能够结合职场情况进行授课的教师仅占少数。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高职院校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对职业素养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导致教师日常教学普遍偏重书本理论,不注重将实际企业文化和背景纳入课堂教学中。医学类专业在实训课程方面做的相对较好,其注重在实训课程中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考察。

三、对学生们职业素养养成的建议

(一)注重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高职院校生源决定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目前,我校已经开展了相关阅读活动和文化学习活动。教师要对文化知识和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为人处世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职业观。同时,学校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定期开展文化特色浓郁的课外活动或者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并不断规范其职业习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4]。

(二)重视实践课程与职场对接

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学校要结合教学需求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特点,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真实的职场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同时,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模范作用,在职业行为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加强实践课程与职场的对接。教师在实训课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职业规范,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为其以后适应职场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实训教师专业水平

高职院校教师构成决定了部分教师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很熟悉,却对职场环境比较陌生,没有相关从业经验。教师的职业素养一般是通过书本理论知识获得的,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引导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学校要结合教师的学历背景和教学要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关系,让教师通过企业进行挂职训练,并注重对专业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使其参与到职场环境中,以提升其职业素养教育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培养他们的职业习惯。

(四)开设《职业素养》课程

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诉求,开设独立的《职业素养》课程。目前,已有部分高职院校将其付诸实践。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都比较完善的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特点,从职业思维、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着手,编订《职业素养》教材,在实训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相关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能够对职业素养具有全方位的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5]。

四、结束语

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基础。教育部门和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将教学活动与职场进行对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钢,李梅.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4(11):95-106.

[2]何春霞,陈秀荣.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差距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时空,2015(4):93-96.

[3]朱春花,任晓龙.“双高”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路径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22):32-34.

[4]戚洪娜.立德树人:基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25-128.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2

[关键词]职业能力 养成规律 高职人才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3-04

一、职业能力养成简述

(一)职业能力养成理论概述

人类对职业能力养成的理解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前后形成了三个学术流派,包括社会效率主义、新职业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等。早期是斯尼登(D.Snedden)和普洛瑟(C.Plosser)于20世纪初创立的社会效率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能力开发的目的是训练人的机械性技艺,是一种基于“刺激――反映”联结的过程。在一定的职业训练情境中,通过合理的目标分解、科学的反馈安排和巧妙的激励设计,对于机械性技艺学习非常有效。早期的社会效率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倡导工作分解方式学习,将注意力集中于外部行为对学习者的刺激作用,只适合于简单性操作、刚性技能的学习,适合于工业经济时代,有利于学习过程的标准化、规模化,其中CBE课程、能力本位理念就深受这种理论影响。但这种理论忽视学习者的主体性,不利于整体职业能力培养。

中期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新职业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职业能力开发要人性化,从尊重劳动者本身的价值与职业生涯出发开发智能,培养职业世界共同的、普遍的和核心的知识,即核心技能而不仅仅是机械性技能。西方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核心能力、通用能力等概念即是基于该理论提出的。新职业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注重核心能力开发,但其中核心技能概念笼统,技能表达简单化一般化,这使得其可操作性较差。同时因其未能看到职业情境在个体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更未能看到个体主动建构的重要意义,所以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后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建构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这是基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理论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1)知识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个体积极组织的结果;(2)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它使得个体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3)认知对个体的经验起组织作用,并使之具有意义,而不是一个精确地表征现实的过程;(4)认知既有生物的、神经的结构基础,又有来源于社会的、文化的和以语言为手段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突破了现代知识观、学习观的束缚,突出强调职业能力开发的情境性、个体性和建构性,注重在真实的职业情境实践中激发学习动机和形成职业能力,主张通过弹性化的职业能力开发目标来更加充分地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现代职业能力培养大多受建构主义思想启发或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比如德国行动导向教学、姜大源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吴晓义(2006)提出“情境一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教学工厂”与“模拟公司”、生产线人课堂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等。这表明,职业能力开发理论随着时展而演变,日趋于人本化、权变化,更加强调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发展性,注重能力开发中个体的主体性与建构性,以及情景环境的信息功能和对个体学习者的激励性。

(二)职业能力的养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职业能力的养成是一个“类化迁移”的过程。过程学派认为,“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景,通过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迁移,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邓泽民等认为:“职业能力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并具备了一定的态度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能力的形成过程正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类化迁移和整合的结果。”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职业能力”的过程,是通过“实践性习得途径、理论性习得途径”获得的。职业能力养成要通过重复训练使“认知内化”,再从内在认知外化为习惯并形成固定模式,即“认知一内化一外化为习惯并定型”。这一养成过程要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实践因素等。张锋认为更进一步认为,“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因素是个体因素(包括性格、动力、既有知识与能力),学校教育(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师资水平四个方面),实践活动(包括校内、现场、社会)”,闰莉则认为“影响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正确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实践活动、环境因素等”。

二、职业能力的养成规律

综上,职业能力的养成可以定位为:在有效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情景性学习与重复训练,养成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技能、知识与素养,包含知识学习、技能养成、素养培育等。

(一)职业能力养成过程

职业能力养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对知识、素养、技能一同培育而形成的由基础至提高的阶段性能力并连续不断地积累递进的过程。每一阶段性能力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养培育以及综合能力整合等方式,经过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而成(见模型图1)。

1 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包括必须的知识,这是技能学习与施展所必须的,内含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习得-巩固和转化-迁移和应用”,即“获得陈述性知识-巩固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迁移与应用”。这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感性实践获得。影响知识学习的因素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知识基础、心智水平、教学材料等。

2 技能训练。技能养成基于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它通过感性认识、模仿、练习反馈等过程达到定型,可以概括为“感知-模仿-练习-反馈-内化定型”的过程。影响因素有:教学环境,实践模式,基础知识,有效教学(包括示范、讲解、练习、反馈、考核、纠正等),个性特征等。

3 素养培育。素养培养是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态度与个性表现,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迁移和改变。职业素养培育须经过“示范提示-认同-遵照行为-内化”的过程,这是社会性学习的结果。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社会与课堂)、榜样、考核等。

4 综合内化与迁移整合。这是一个通过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内化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整合知识经验,系统化经验系统,形成类化经验的过程。影响因素有: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理模式、态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

综上,职业能力养成需历经若干阶段性能力训练,每一阶段性能力的养成都要通过知识学习、素养培育、技能训练以及综合能力的整合训练,这种阶段性能力的养成是递进积累的,一般基于“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内化-行为-能力迁移-能力固化-定型”的模式,其有效方式是:感性认知学习-理性认知学习-实践训练与考核。

(二)职业能力养成的影响要素

职业能力养成中的相关因素有许多,其中较重要的有:课堂环境、教学方式、动力激发、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能力养成功能。

1 课堂环境。按社会效率主义知识观认为学习是“刺激――反映”联结的过程,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按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即所谓“学习是情景性活动”。学习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习,所以学习必须与职业情景紧密联系,要求学习场景职场化,即职场化的课堂环境。课堂环境的职场化,使学习者在充满了物化与社会性的信息场中无意识与有意识地接收信息,这有助于学习中的信息交流与职业能力养成。表现为几方面:一是直接感受职场信息,看到、听到、感觉到各种职场的知识、规范要求,形成对职业与岗位的较全面的感性认知;二是在职场情景中模拟岗位工作过程或真实操作岗位工作,可以真实感受人、工作及其关系,感受企业文化,有助于理论教学,有效促进对职场规范与工作流程等的理性认知;三是基于对职场岗位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通过岗位工作操练的实训,易于学会实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四是通过不断感受职场岗位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体会与领悟到企业文化、行为规范,养成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修养、积极态度;五是通过职场化课堂环境的物化情景、岗位工作操练、企业化的考核与奖惩,进一步内化职业知识、职场规范、岗位工作流程并固化职业岗位行为模式;六是通过职场化的人员岗位分工,组成实践共同体,参与社会互动交往,在社会互动中强化学习;七是通过职场化课堂环境中充满的全息职业信息,有效激发感官的兴奋度与对学习有效性的联想,激发学习热情;八是通过职场环境中内含的系统化信息,特别是其中的隐性知识学习,促进感性认识积累进而促进隐性知识掌握。

2 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学习是情景性活动,是与实践共同体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和理解,是对真实人物和事件的切身感受和领悟,而不是抽象的概括和文字描述;知识是个体积极组织的结果,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强调个体性、强调社会性互动,学习是“互动一社会交往”的过程。职业能力养成与实践活动、参与、自主、互动等直接相关,“参与一实践”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养成。

“参与一实践”型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它决定着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效率。表现为:(1)学习是情景性活动,能力养成靠训练,实践活动促进能力养成;(2)学习是实践共同体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与参与,学习就是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促进能力养成;(3)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自主学习决定着能力养成;(4)学习是“互动一社会交往”的过程,学习者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开放式交流学习有效促进学习效果;(5)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只能通过亲身实践加以感悟和积累以及同伴之间在工作过程中随机的交流和切磋来获得。

3 动力激发。学习动力激发,将焕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使得学习者积极投入、主动学习,而且身心处于兴奋状态更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学习动力决定着学习效果,决定着职业能力养成。学习动力源于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发自内心的精神性需求而产生的动力,如对某门课程、某种知识技能的偏好兴趣;外在动机指外界事物激发内心产生行为动力,学习中的这些外在动机包括职场化学习环境、对学习有用性与必要性的认知、科学管理与有效激励措施。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原因除了内在动机缺乏外,重要的是缺乏如企业员工培训或学徒学习中那种刚性的目标压力与行为规范要求、细节管理、刚性考核、刚性奖惩以及学员对技能学习的自觉,宽松的、柔软的、没有刺激的管理控制导致学生丧失外在动力。

4 个性特征。学习者个性因素影响着职业能力养成。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决定了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效;学习者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影响着不同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效果;学习者不同的性格、意志与动力结构,决定了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与持久度,他们都影响着职业能力养成。

影响职业能力培养的学习者个性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思维认知模式、情绪意志、价值观模式等方面。其中智力因素内含学习者既有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在此各学习者参差不齐;思维认知模式包括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有的擅长于形象思维、有的适合逻辑抽象思维,有的适合感性认知与实践认知、有的擅长于抽象的符号化认知;在情绪意志方面,有的积极主动、有的消极被动,有的持久认真、有的浮躁不坚持,有的自觉自主有内在动力、有的靠外在推动学习。

5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职业能力养成的基础平台,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配合,包括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企业的合作与赞助、社会的肯定与建议。德国的“二元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以及“社区学院”等措施,都是职业能力培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三、高职人才培养路径

总结职业能力养成始于感性认知、成于理性认知与行动实践,其一般过程是“感性认知-理性认知-行动-能力迁移与内化-能力固化-定型”;历经若干由基础而提高的阶段性能力,经过递进式训练与能力积累,最终养成职业能力。高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能力,内含高素质与高技能,强调“知其所以然”、“创新优化”与“更高的内在素养”,在能力培养中更加强调“实践训练与理性探讨”、“更高的目标与高标准考核”,其培养路径体现了基于职业能力养成过程,同时须依据高职特点实施系统化措施。

(一)高等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养成过程,高职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是:感性认知教学-理性认知教学-实践训练与能力考评……一递进能力的递进学习实践……一职业能力养成。首先是开展感性认知学习,包括参观、见习、调研、影碟观摩、情景模拟活动等感性活动,以此形成对职业、岗位、工作情景与工作流程、职业能力等要素的形象而整体的认识。其次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案例分析、知识讲解与问题解答、归纳等方式开展理性认知教学,并以总结、重点、重复的方式内化认知,初步掌握职业知识。然后是基于认知,运用已有程序性知识、观摩老师(或师傅)操作示范与参照同学实践、遵循职场环境行为规范,开展“模仿性”实践操作,从而初步掌握职业技能与遵守职业规

范,实现能力的初步迁移。再次是通过不断重复训练从而固化职业技能、内化职业规范,并通过知识与技能在变化情景中的反复应用,逐渐形成职业知识经验与行为模式化定型,最终养成阶段性职业能力。这需要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目的的项目实践,在完成任务的实践操作中将知识、技能、态度综合地反复地运用,从而内化职业能力并至固化定型。其后是递进的阶段性职业能力的学习实践与考核,在前一阶段性职业能力养成后依序开始后一阶段性职业能力培育,不断地递进训练,并通过任务实践来复习运用前一阶段性能力,如此不断夯实积累,直至养成职岗综合职业能力。

(二)高职人才培养关键措施

在高职人才的高职能力培养中,有若干关键要素需要特别关注与有效处理,它们决定着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0。基于影响职业能力养成五要素,本文主要关注下述五方面措施。

1 职场化教学环境构建。职场化环境有助于有效学习,所以学习应在职业环境中实现,即教学环境应尽可能接近职业环境,且越真实越好。这种环境包括物化情景、岗位工作操练、岗位分工合作的学习者群、企业化的考核与奖惩,其中物化环境包括各种实验室、实习与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场所。其一是职场化的物化情景设计建设。按照职业岗位的内外部环境建设课堂,课堂就是职业岗位情景。其二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流程训练。职场化的课堂情景,其运行遵照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其三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流程构建分工合作的学习小组。按照岗位分工原则确定部门、人员配置与职责分工、相互关系,以“部门”构成学习小组。其四是施行企业化的员工行为规范与企业化的考核奖惩。按照分工岗位确定职权,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规范行为,仿照公司化管理开展考核与奖惩,实施绩效性的刚性考核、包括物质与精神内容的综合性奖惩。其五是积累编撰系列学习材料。根据岗位工作情景,收集与编撰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规范等各种资料、书籍、影碟、软件,供教学、实践使用。其六是职场化课堂环境中内含教学设施。职场化课堂的根本功能是课堂,须内设供信息交流的多媒体设备、白板。

2 教学中实施“参与一实践型”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职业能力养成,职业能力养成与“参与”、“实践”、“社会互动”、“自主”等不可分离,这就要求其教学方式要符合这些内涵要求,综合形成包含实践训练、参与学习、学生主体、开放式互动交流等内容的参与实践型教学方式。一是实践训练。在职业能力养成过程中实施系统化的实践训练活动,以实践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知识学习,实践训练贯穿始终,始于感性与单项能力训练,终于综合训练、全人格能力实践,实践体系包括感性认知实训、单项技能模仿训练、单元能力实训、单元项目模拟实践、综合项目实践、顶岗实习。二是参与学习。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知识学习,学习者都是参与者而不是“对象”,学习者须参与学习全过程,参与实践、参与社会合作活动。三是学生主体。要坚持“学生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教师负责设计引导与把关。四是开放式互动交流。构建学习小组,学习者之间互动交流,激发灵感、相互学习;从社会层面构建学习系统,把名师请进来、学生走出去参观留学、与社会单位合作项目研究、开展网络学习等等,通过社会开放式互动交流,有效促进职业能力养成。

3 采取措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除了强化保持既有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激活外在动力为内在动力,充分激发外在动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其一是激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爱好,转化为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比如建设职场化的课堂环境、有效开展专业教育与课程教育使学习者认识到职业能力学习的有用性与必要性。其二是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管理,强化规范、考核、奖惩的科学性,仿照管理公司化、角色员工化进行教学管理。参考员工的权职责、行为规范制定细化标准,对学习者的实践学习表现进行全过程考核,考核中以绩效为本进行量化的刚性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奖惩是刚性的,包括课程分数、地位荣誉、金钱以及毕业等方面。其三是通过物质与精神的正负激励措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正激励包括发现与承认取得的成绩与良好表现、公众表扬、评为优秀、课程加分、提前毕业、地位晋升、待遇提高、金钱奖励与其他物质奖励、快速激励、公平考核与公平奖励;负激励包括忽视、批评、处分、降级、罚款、课程减分与不及格、不毕业等。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3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德育课 职业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在选择员工时不仅要求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更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因此,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是学生顺利就业的通行证,更是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助推剂。当前,德育教材中有许多职业素养的教育元素,其中德育课无疑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借助体验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回归生活,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正视自己,挖掘自己,超越自己,提升职业素养。

一、借助体验式教学,推进德育课职业素养渗透的意义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等方面”[1]。职业素养既是企事业单位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又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一些中职生存在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缺失、非专业能力欠缺、行为习惯偏差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应从以下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是“才”的训练,即职业技能,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训练;二是“德”的培养,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具体体现为爱岗敬业、责任意识、诚实守信、团队精神、法纪观念、正确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教育。

中职德育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灌输、体验、感悟、实践和逐步完善。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中职德育课培养职业素养的最有效方法,它是一种以学生生活或社会热点作为体验来源,采用各种方法诱发和激活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活动,强化感受和反思,获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将其合理运用,有利于中职生主体性人格的塑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德育知识内化为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选择体验方法,推进德育课职业素养的渗透

中职德育课借助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就是要善于挖掘和运用德育教材中职业素养的教育元素,结合中职生生活实际,创设体验情境、职业场景,引导学生看、听、做、想,最后用心去感悟。德育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体验方法,避免方法的僵化和单一。教师可将生动幽默的语言、鲜活典型的事例,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将枯燥、沉闷的德育课堂变成职业训练的舞台,切实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1.情境体验。

情境体验指在培养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德育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素材,有目的、科学地创设生动具体的职业场景,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便于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情通理达、激情促信之目标,同时重点训练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指德育教师根据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创设一定的职业情境,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性格、阅历和认知水平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体验角色所处的职业环境,体察角色的经历,体会角色的情感,收获自己的感悟、道德认知和职业能力等。

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中“做好就业准备”这一课时,笔者开展了一场招聘服装设计师的面试活动,让不同学生扮演公司副总、设计部经理、人事部经理、应聘者等角色,学生兴趣浓厚,踊跃参与,之后师生畅谈看法和感悟。在体验中,学生掌握了面试技巧和技能,并深切体会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3.辩论体验。

辩论体验指德育教师根据中职生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结合德育教材中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选择适宜的辩题,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材料,在辩论中有理有据地为自己支持的观点辩护。双方思想碰撞、智慧交锋、情感激荡,在针锋相对中深化职业认知,丰富生活经验,拓展技能素养,培养多种综合能力。

4.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指为实现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德育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或实践活动中学习,在亲历中有所知、有所悟,内化为信念,从而促其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一过程是由行到知,知到信,再由信到行的过程。同时,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升华了职业素养。

笔者在讲授《哲学与人生》中“劳动奉献与人生价值”这部分内容时,指导学生设计“关于职业幸福感的问卷调查”,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不同的人对职业幸福的认识和感受,并总结出一般性结论,在课堂上交流。通过社会调查、分析总结、交流分享,学生深刻感受到劳动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必经之路。正确职业价值取向在体验中自然形成,同时沟通、应变、实践等职业能力得到训练。

三、实施体验教学,推进德育课职业素养的渗透

德育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无论借助何种体验方法都应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体验情境、问题为机制,以学生亲历、感受、反思为核心,以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完善为目的,配之以适时引导、探究分析和实践验证。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贴近生活,创设体验情境,唤醒职业意识。

德育教师应根据中职生的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学专业和对应职业群的特点,挖掘教材中与职业素养相关的内容,并收集身边有价值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教学资料,创造性地设置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观察、参与,主动置身于可感知的职业环境中,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唤醒职业意识。

在导游班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这一课时,笔者以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感人事迹创设情境,先用生动的语言简单介绍吴斌平凡的一生,并配以悲情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渲染情境,引生入境。接着播放吴斌生命最后的76秒视频,在遭遇飞来横祸、身受重伤的生死时刻,他以惊人的毅力,坚守岗位职责,呵护乘客安全,用生命践行了“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体现出过硬的职业素养。之后笔者展示了一组导游推销假冒伪劣商品、提供有偿服务、强制消费等行为的图片或视频,他们为一己私利,严重损害游客的利益,背离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要求。在音乐、视频、图片的渲染下,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通过对比,学生的情绪完全被感染,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同时增强敬业奉献、诚信从职的职业意识。

2.探究问题,参与体验互动,获取职业技能。

体验式教学应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中职德育教师应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结合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准确把握德育教材所要传递的信息,在有目的地创设职业情境的前提下,向学生提出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开放性的问题。学生通过主题宣讲、角色扮演、竞赛活动、分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参与体验互动,发挥其主体作用,寓教于乐,在体验中获得职业知识技能。

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中“自主创业,选择成功”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或访问本校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创业史,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分享,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职业场景中。接着笔者提出几个有针对性、开放性的问题:他们是如何发现市场需求、并准确把握商机的?他们具备哪些基本的心理素质?假如你选择自主创业,应考虑哪些因素?自身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每组代表发言。通过这一体验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职业知识,而且组织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等得到了训练。

3.分享感受,完善体验经验,内化职业信念。

“职业信念是一个成功职业人必备的核心素养,包含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3],它是隐性的。体验是个人的,它虽然生动具体,富有个性,但带有主观性和狭隘性。因此,在学生实践或经历活动获得感悟后,德育课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与教师双向交流,另一方面要适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在不断反思中完善体验的经验,从而使所获得的职业知识内化为职业信念。

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理想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用了两个课时。通过第一课时的体验活动,学生获取了职业理想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第二课时由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题为“理想开启美好人生”的演讲比赛,分享自己对职业理想的感悟,展望符合本人实际的梦想,畅谈如何追梦、圆梦,促使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认知内化为执著追求职业理想的信念。

4.延伸应用,回归体验实践,完善职业素养。

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情境体验获得认知,但这些要内化为主体的自觉性,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因此,德育课教师应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与学校相关部门配合,定期组织学生到合作的企业和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或顶岗实习,让学生融入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真切感受职业气氛。一方面,进一步强化职业能力,升华职业信念,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自身已形成的职业认知和经验交互,反思自己,才能发现问题,克服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更好地回归实践。

我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幼校专业学生到幼儿园社会实践两周,到三年级下学期还要顶岗实习三个月,实践内容包括听课、上课、评课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学生将所学的幼教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将形成的职业素养外显为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并通过内省达到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和完善职业素养的目的。每次社会实践回来,笔者都要求学生及时总结交流,让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进行碰撞,最后撰写成实践报告,以便指导下次实践。

总之,体验式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生为本、贴近生活、强调亲历、重视感受,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切实增强了德育课的实效性,对全面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促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榕.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以江西某学校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6.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4

关键词:职高教师;素质教育;知识素养

我国高级职业中学是相对于普通高等中学而言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学校,在职高的课程当中更为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然而我国职高的创办时间和发展历程尚短,在教育模式和教师素质上还远远不能够满足职高的教学需求。“活到老,学到老”,目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职高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职高教师是否也应该学习新知识,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也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呢?为此,增强职高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职高教师的知识素养是提职业中学教学素质的关键。

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

1.我国职高教师的特殊性

教师是教学工作当中最基层的工作者,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影响我国教学工作质量的最直接体现。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目前的师资状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的知识、职业素质普遍较低。

我国职高的发展历程和创办时间尚短,在教育模式和教学经验上都存在着欠缺,为了满足我国职高专业课程教师队伍的需求,以往在职高教师的聘用上一直采用的是向企事业单位和专业人才市场直接聘用专业技术人才的方式,力求职高教师在专业技能上的掌握。但是,随着我国职高的逐步发展,职高教师在知识素养方面的缺失愈发明显,且专业技能方面因为长期的与社会实践脱节也导致了一定程度上技能水平的落后。

职高教师大多为技术人员,缺乏教学经验。同时,我国职高在教师的上岗培训和知识结构教育方面缺乏完整的体系和相关的培训经验。为此,我国职高教师普遍知识素养较低的现状也被社会关注。提升职高教师教学知识素养,成为我国职高继续发展进程当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2.提高教师知识素养的必要性

目前在现有的教师资源中,存在一些教师本来就存在先天不足,原始学历低,自己平时又不注重学习,在教学中过多地依赖教学参考书,上课时缺少灵活机智,只会照本宣科,缺少自己的知识积累的现象,这样的教学已背离了职高教学的宗旨。对于职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问题,教育界与其他社会各界一直存在着争议,首先职高教师队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于职高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改善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合是一个疑问;再有,提高职高教师的知识素养是否能够有效的解决职高教师在师德学风问题上的欠缺?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有几点看法:

第一,职高教师也是教学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是教师队伍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职高教师队伍的要求和建设,我们不能仅仅认识到职高教师的特殊性,还要注意全体教师的普遍性。对于职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我们在强调其专业性的基础上,还应当重新强调教师在教学能力和知识素养上的基本要求。我们应当清楚认识并认真对待解决这一舍本逐末的问题。

其次,对于职高教师的差异性问题和我国职高教师现阶段的成分组成的现状的认识,应当意识到这是我国职高教育事业现阶段发展的需要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随着我国职高教育的逐步发展,职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素质也应当随之提高。为此,因为我国职高教师队伍现阶段存在一些问题的特点而对加强我国职高教师队伍知识素养工作的意义提出质疑,是脱离实际和目光短浅的。

二、职高教师提高知识素养的主要途径

我国职高教师在其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熟悉是其自身的优势所在,对于职高教师知识素养的提升,应当着重于教师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层次的提高。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对于职高教师在知识体系上的完善,是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职高教师队伍现阶段实际情况而做出的选择。同时,部分职高教师在自身知识方面也存在着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较弱的现象。这导致我国职高教师在知识的运用和教学上存在着缺陷。要改善这一局面,完善职高教师的自身知识体系是有效的途径。

1.应夯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用心多读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性的、带有互通性的书籍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许多知识,一方面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一方面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这样,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有形或无形中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2.规范和重新建立职高教师在专业技能上的全面认识

充分利用职高教师在工作经验上的优势,着重对他们知识的全面性进行培训。使职高教师在素质培训过程中,整理并形成自身完整实用的知识体系结构,解决职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手长言短的问题。

3.加强职高教师素质的培养,提高职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层面,提高职高教师在教师操守和知识素养上的层次

加强职高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为人师的身份。在我国职业中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的社会习惯和社会风气过盛,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为此,提高职高教师知识素养层面,也包括变革职高教师教学工作观念的内容。培养职高教师的教师素养,以教学工作为己任,以学生为主体,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处理好师生、教学的辩证关系,将教学工作者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

职高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当中的重要组成,随着我国职高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职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职高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全面建设具备全面专业知识体系和高素质教学素养的职高教师队伍,对于发展我国职高教学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 烹饪专业学生 职业素养 改观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长期以来一直担负着向企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重任,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用要求也发生了许多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对于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知道,员工职业素养程度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前进方向。 因此中职学校需要根据企业用人要求的改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未来企业的用人需求,才能彻底摆脱当前烹饪行业就业难、岗位差、薪金低的尴尬境地,中职学校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一、当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

1. 自我认识不足,眼高手低,总认为自己的能力不错,觉得目前的工作与自己能力不符,工作付出和工作报酬不对应,自己应该能从事更好的岗位,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

2. 工作上提不得意见,经不起批评,受不得委屈,抵御挫折能力低。工作上一有失误或任务完成不了,就想当逃兵,一走了之,不敢面对困难。

3. 对工作不能快速适应,对实践操作流程缺乏了解,对工作相关情况的认知有一些偏差,工作主动性欠缺。

4. 部分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与同事的交流方面缺乏技巧,见面从不主动问候领导或和同事打招呼,表现出社交能力、沟通能力欠缺及口头表达能力差等症状。

5. 只能干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一旦超越自己的专业范围便牢骚满腹,消极怠工,缺乏主动学习和大局意识。

二、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用人的要求差距产生的原因分析

1. 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大多局限于校园内及老师在课堂上的灌输,不能借助企业的力量有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这样关起门来搞教育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用人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适应周围环境、频繁换岗、私自离职等情况。

2. 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过程中不能与时俱进地改进方法,一成不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学生的年龄段、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等也一样。学校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常规,举办的活动年复一年,往往按部就班,一成不变。而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却在不断变化,势必会造成两者之间的距离。

3. 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过分注重教师在教学上的说教及各种活动对学生的教育,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与校园、学生之间的有效对接,学生的职业素养因处于职业情境的真空地带而收效甚微。

三、 根据中职烹饪专业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等状况,提出以下几条改观途径

1. 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管学习还是生活,或者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慢慢形成的,并且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也一样,与在校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从新生入校开始,教师通过课堂渗透、集体活动、各种知识讲座等,抓住契机,以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素养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守时、爱岗敬业、守信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慢慢形成职业道德意识的同时,强化对职业的认识,进而在生活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2. 遵循认知规律,有目的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职生在校三年,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一年级新生刚来,对职业学校、对职业等都是陌生的,需要更新观念、适应新环境,认识新事物;二年级则对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行为能力等方面也有提高;三年级则要进行顶岗实习,实际操作,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融入企业文化。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一年级假期开展社会调查,认识社会;二年级第二学期到企业实践体验一个月,感受职场;三年级顶岗实习,适应职场。这种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让学生从传统知识课堂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课堂,使其更快地适应社会,符合企业需求,提升了就业层次。

3. 遵循实践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层次。“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在任何的教育过程中少不了实践。因此,除日常课堂教育外,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例如,学校课间礼仪操、二年级商务活动、校园礼仪活动、值周活动以及各种集体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处处要求礼仪、时时用礼仪、各种活动体现礼仪。

4. 加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确保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聘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等入校教育,加强学生对职场的认识和感受,校园活动中深入职业活动,强化学生的亲身实践。实习是学生进入企业、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以后就要正式面对企业的工作环境、接受企业的竞争压力,所以,在实习阶段,学生要努力学习各种工作技能,提高自己的实力,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每天身边企业员工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学生都会在内心中作一比较,相互印证,以对照自身取长补短。这一阶段,他们思想变化最大,成长最快。学校应抓住这一教育时机,和企业多多互动,及时交流学生的表现,并根据他们的表现及时确定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6

一、基本职业素养的内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可分成“文化理论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两个阶段。“文化理论素质培养”阶段是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职业能力训练”阶段是面向市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锻造阶段,使学生成为准职业人。这两个阶段都包含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

职业素养是指组织在个人素质方面的要求,是一种较为深层的能力素质要求,渗透在个体的日常行为中,影响着个体对事物的判断和行动的方式。可以用冰山理论对职业素养作一个说明:假如把一个人的全部才能看作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拥有的资质、知识和技能,这些是显性素养,而潜在水面之下的,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可称之为隐性素养,也可称为基本职业素养。从冰山图示中可看出,隐性素养部分支撑一个人的显性素养部分,其对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从构成上看,基本职业素养具体体现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这些正是高职教育所重点关注的,恰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内涵[1]。

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在从事某种职业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一素养不仅包括需要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及丰富的职业情感、良好的职业习惯,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素养。总之,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从事具体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综合。与这一概念相关的是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职学生的其他素养。基本职业素养属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他素养则是和基本职业素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

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包含丰富的内容,由众多子素养构成,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主要层次[2]。第一个层次是职业道德,包括职业义务、职业责任、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三个方面,职业道德属于基本职业素养的基础,没有职业道德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素养;第二个层次是职业意识,包括奉献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四方面内容,属于基本职业素养的前提,没有职业意识便没有职业素养的培养条件;第三个层次是职业行为习惯,包括主动进取、友好合作、服从服务、谦虚低调四个方面,属于基本职业素养的中心,没有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便没有完整成熟的职业素养;第四个层次是职业技能,是关于职业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属于基本职业素养的支撑,没有职业技能的训练便没有职业素养的最终养成。

二、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本职业素养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限制和不足,导致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社会不良风气对高职学生的干扰,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以及高职学生自身认识模糊,都会对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产生负面影响。

(一)社会不良思潮干扰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

进入新世纪,我国正式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这样的开放趋势使我国受到各种外来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潮既存在有益的方面,也有很多没有经过消化吸收、鉴别分析就传入的不良思潮,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高职学生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他们自我控制力和鉴别力不高,再加上网络的发达,使得不良思想得以迅速传播,一些高职学生陷入这些思潮干扰之中。

(二)高职院校忽视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

由于高考制度的长期实施,使得分数成为选拔人才的首要指标,初高中阶段教育普遍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同时,伴随我国教育市场化的改革,以及高职教育学制较短的问题,导致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忽视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

(三)高职学生对基本职业素养概念的认识模糊

高职学生对于人生理想和各方面的规划都还不成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大多数高职学生由于长期受学业困扰和不自信,导致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够树立坚定远大的个人理想,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很多学生读书都只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同时,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人生规划引导,导致学生对个人素质提升的要求不高,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

三、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建立学业导师制度

社会不良思潮对于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危害重大,必须予以坚决抵制。为此,需要建立立体的防控机制,建立学业导师制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高职学生对于不良思潮的理性认识和积极抵制。

(二)建构基本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要关心学生的各方面事务,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能力锻炼等,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提供平台和条件。同时,从专门课程的开设、专职教师的选配、专业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建立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养体系[3]。

(三)提高学生对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认识

职业素养培育如果没有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提高学生对其自身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认识和认同。一方面,通过典型引导、技能大赛等各种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意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中来,使其有机会提高其基本职业素 养;另一方面,内因是根本,需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基本职业素养的认识,使其成为学生的信念和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刘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56-59.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7

[关键词] 企业视角;经济管理;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多元化、全球化,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人才价值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职业化程度。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基于企业视角下的职业化程度更多是指超越学历、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所以对于以技能为主体培养内容的高职教育,要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引导和培养。而这一点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则显得尤为重要。经济管理类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是在长期的与人、与市场、与社会的相关的管理接触中予以体现,因此学生的职业素养的高低成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极为重视的人才选择标准。而本文所指的“企业视角”正是以企业对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及认同状况为依据,来研究经济管理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是职业要求和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它能很好地衡量从业者能否适应、胜任所从事的岗位。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方面。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其所著的《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提出了素质冰山理论,此理论将一个职业人比作是漂浮在水中的一座冰山,将职业素养分为露出水上的部分和潜在水下的部分。职业技能是露出水上的部分,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则属于潜在水下的部分,正是潜在水面之下的隐性素养支撑了一人的显性素养部分,更深层次地影响着人的职业发展。

二、企业对高职经济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需求及认同状况分析

1、企业对高职经济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需求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课题研究团队对所在学校近三届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进行走访和调研,发现企业在招聘、录用、培养和重用经济管理类学生过程中,将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视为重要的选择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内涵分解成若干个具体内容,如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纪律意识、责任意识、服从意识、诚信意识、职业认同感、奉献精神、合作意识、敬业精神、表达写作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等。当然,对于不同层次的岗位,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具体内容的要求存在着隐性的“层次性”。笔者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提升层和拓展层。基础层指适应岗位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包括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纪律观念、良好的工作态度、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服从意识和忠诚度等。提升层指胜任岗位的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表达写作能力、职业认同感、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社交能力和抗压能力等。拓展层指能独当一面并获得较大发展空间时必备的职业素养,包括较好的执行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需要指出的是“分层”不意味着前一个层次的职业素养队后一个阶段的发展不重要,而是说明要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必须具备更好的职业素养。

2、企业对高职经济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认同状况分析

课题团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4家企业下发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1份。问卷主要是针对企业对高职经管类学生隐形职业素养的认同状况进行调研。

经过对281份有效问卷的整理分析,反映出企业在“基础层”包含的职业素养中,对学生的纪律意识、工作态度、责任意识和满意度在87%以上,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的满意度分别为55.7%和64.7%,服从意识的满意度为52.6%,而对诚信意识的满意程度仅为31.2%。在“提升层”包含的职业素养中,企业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满意度为72.4%,而对写作能力(即基本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的满意度则为33.6%,对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社交能力等几项的满意度均在70%以上,对职业认同感、敬业精神两项的满意度分别为55.7%、52.2%,而对抗压能力的满意度则21.7%。在“拓展层”包含的职业素养中,企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执行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四项的满意度均在34%左右,而对创新能力的满意度仅为5%。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学生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和引导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但是与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还有距离,尤其是在在“提升层”和“拓展层”中所涉及的部分职业素养更是差距甚大。而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就业,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体面就业,拥有更好的个人职业发展空间,因此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从企业的视角来思考和构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基于企业视角的高职经管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

1、建立以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相统一的思想教育体系

“有德有才,大胆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安利中国公司人力资源股总监张玉表示,每个企业都希望招聘到有才能的人,但是最关键的环节还在于人品。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企业对于“人品”的定义,不仅要求员工具备普通的公民应有的公民道德,同时要求他们应具备一个行业或职业应有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因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因此高职院校学校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始终坚持将学生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育人的核心地位,通过有效地形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敬业意识、团结意识和奉献意识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融入企业。

2、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有效性的落实必须以学校课程为载体和平台。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意义上求全求大的课程设置体系,应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下新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充分了解分析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对专业知识水平及知识结构的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对课程的内容或数量作出合理的整合、增减、修改或更新,可将课程分解为经济管理类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思想,提升学习能力,拓展专业知识,从而真正实现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的目标。

3、搭建以显性职业技能和隐性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平台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职业环境中培育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养最终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巩固,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练就职业技能,领悟和体会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和职业礼仪的真正内涵,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要构建以显性职业技能和隐性职业素养为内容的社会实践平台。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如勤工助学、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懂得包容、参与竞争与合作,培育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引导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参与合作企业的市场调研、主题活动宣传策划、横向课题的研究等专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同感,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打下基础;再次积极为经济管理类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实践平台,并加强其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企业的规则要求、纪律制度,培养学生认真、守纪、积极主动的良好的职业态度,从而更快地适应企业需求,顺利实现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

4、建立校企文化共融的育人环境

大学校园文化以其所蕴涵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道德风尚等,作为一种文化氛围而弥漫于师生之间,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而企业则是道德教育实践本质与职业素养培养一致性体现的最佳场所。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企业的文化资源,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校园文化,建立校企文化共融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分析企业需求,对于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公共职业技能,可主要从“听、说、读、写、管”五个方面着手培养,其中“听”是指学生能做到耐心有效倾听,并能准确把握对方表达中心意思和要点内容;“说”是指学生能准确有效地与人沟通、交流,正确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读”是指学生能正确理解所读文字资料;“写”是指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撰写财经类应用公文;“管”是指学生具备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并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我们可将这些有效地融入到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不断强化和训练,从而不断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公共职业技能。其次,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如辩论赛、社团文化艺术节、女生节、重大纪念活动等,引导学生主动策划、组织、参与,提升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充分挖掘企业文化资源,开展企业名人系列讲座、校企联谊、参观企业等活动,让学生在接触企业、认识企业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家成功的艰辛历程,知晓企业的纪律和准则,缩短学生潜意识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树立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就业观念,准确地寻找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5、提升教师的职业性,拓宽“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渠道

职业素养教育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职业素养教育的成败。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必须提升教师的职业性,包括师德师风、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知识结构等,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积极参与企业科研项目、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和大师、实施校企项目合作等方式不断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学生现代职业素养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菁.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国成人教育.2008.1

[2]付晓容 浅谈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与职业.2008.5

[3]黎光明.要重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教育.职成教育研究.2007.8

[4]李维维.构建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5]李岚,周劲松.高职院建设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吕祥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J].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

[7]李亚民,陈向平.以素质教育为特色构建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5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86-02

一、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认识

新华网2010年2月17日报道: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l9万人,就业问题仍然是中国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克良认为,虽然中国大学生总量并不过剩,但是就业难情况比较严重。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岗位是有限的,就业市场达到饱和,而且学生的就业期待、自身素质与岗位需求有很大差距,供与需的比例失衡,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据调查,对于什么是职业素质,60%的大学生知道,40%的大学生不知道。关于职业素质包括哪些内容,85.5%的学生选择职业技能,l4.5%的学生选择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在对自身职业素质与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功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回答中,89.6%的人认为成正比,10.4%的认为没有关系。调查表明,学生对于职业素质包含的内容不是很清楚,但对于自身职业素质与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功的关系认识较为一致。

二、大学毕业生缺什么

1.职业素质的含义

职业素质是指与职业有关的性格、知识、能力、品质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它包括职业思想素质、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心理素质等。

2.社会对优秀职业素质的理解

世界500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包括:(1)敬业精神;(2)忠诚;(3)良好的人际关系;(4)团队精神;(5)自动自发地工作;(6)注重细节;(7)不找任何借口;(8)具有较强的执行力;(9)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10)为企业提好的建议;(11)维护企业形象;(12)与企业共命运。

比尔盖兹的10大优秀员工准则认为:员工必须具备的美德有忠诚、诚实、守信、勤奋、节俭、热情、敬业、责任心。

3.大学生职业素质缺失的表现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和工作中暴露的职业素质缺失主要有:(1)知识面过于狭窄,技能水平和企业要求脱节;(2)缺乏创新意识;(3)职业精神水平低,缺乏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散漫;(4)主动工作能力缺乏,独立意识差;(5)诚信度低;(6)职业心理素质差;(7)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能力欠缺等。

三、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1.通过基础学科的学习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育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较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对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基础性的作用。①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③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④学习我国基本法律基本制度与规范知识,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⑤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实现合格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2.从新生教育开始,重视并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让大学生客观评价、认识自己,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规划职业人生。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即使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部分的学生也是草草应付,没有认真对待。这一现象让我们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缺乏导向性,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自然就不会为此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修养。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的入学教育中就着重强调大学学习是以就业为最终目标的,让他们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从而有计划的进行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3.循序渐进的完善大学生职业素质修养

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并贯穿大学教育全程,培养大学生在大学中的各个阶段需要养成的职业素质,循序渐进的完善大学生职业素质修养。

4.日常行为养成教育

职业素质的培养不能单单依靠专业的职业指导课程,还需在平时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细节决定成败,不良的职业习惯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绊脚石,而不良职业习惯的养成往往和不良的日常行为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注意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约束,让他们建立起职业纪律意识,为今后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奠定坚实基础。

5.开展以培养职业素质为目的的专业实习和实践活动

大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才可能提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将专业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积极联络与学校开设专业相关的实习企业,有针对性的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实习、实训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应用和提高,更是对工作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职业素质的锻炼和培养,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锻炼,增强自律性,在实践中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掌握职业道德知识,逐渐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吃苦耐劳、互助合作”方面的教育,为学生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奠定基础。

6.营造职业道德教育氛围,增强职业素质教育效果。

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等方式进行职业招聘、工作环境模拟,营造职业道德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面试技巧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职业素质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孟宪琴.大学生职业素质调查.教育与职业,2009

2 王 新、冯玉双.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人口学刊,2010(3)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9

只有自己到水里面尝试,才能学游泳,这就是浸入式名称的由来。新的知识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当学一个新知识的时候,首先要建立和将要学的东西相关联的周围的知识,我们称为“支持”,然后,再把新知识与这些“支持”相结合,非常容易记忆。两个没有任何关联的事物很难让人记忆,即使记住了也很快忘记,因为脱离了人们已有的知识体系。浸入式教学使传统的、孤立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这个转变主要依据四个原理:第一,学校的各类学科课程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自然的基础和环境,为儿童提供了用第二语言进行(求知、感情和态度等方面)的交流机会。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儿童能够有效地学习第二语言。第二,重要而有趣的学科内容能使儿童产生掌握第二语言和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的动机。第三,儿童母语(第一语言)习得的本身就是语言与认知内容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认知与人际能力伴随语言一起发展。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也是同样的,它是儿童认知和人际能力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第四,语言正规的和功能的特征随情景不同而变化。语言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儿童使用第二语言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语言环境。

浸入式教学理念中还有一对概念:“小浸入式”和“大浸入式”。“大浸入式”通常指一个大的环境,这个环境中通常没有主题,比如在这个环境中,孩子去洗手间,睡觉,解决各种问题都是用英文的,这就是大浸入。而“小浸入式”是有主题(目标语言)的,是教师在不同的情景中对目标语言进行不断的再现,但这个不是简单的重复单词,传统是简单的重复单词。“大浸入式”是环境载体,贵在时时处处。如教室的物理环境,教师的口头语言及肢体语言等;“小浸入式”是内容载体,强调主题明确。教学中有明确的目标语言,通过反复运用而强化习得,教师还可以经常变换主题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职业素养内涵界定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意识)、职行为习惯、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由于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有着共同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受到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职业理想、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特征。职业道德是将各种职业规范转化为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术、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职业情感是人体对某种特定职业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职业兴趣、职业美感、职业意志等。职业人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自觉地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引发强烈的职业热情,形成对职业的长久注意力,时刻关注与自己职业有关的新信息和新技术。只有热爱自己职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在本职、创一流”。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从形成意义上说,它是由人与职业环境、职业要求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职业行为包括职业创新行为、职业竞争行为、职业协作行为和职业奉献行为等方面。职业技能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前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是不断学习,逐渐完善的过程;而后一项,是可以通过短期培训获得的。

酒店服务与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内涵界定

酒店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与其它行业有较大区别。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旅游业飞速发展、商务活动日益频繁,酒店行业的发展也可谓是一日千里,重庆市五星级酒店到2020年将新增80家达到100家。在这样的背景下,酒店行业的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人力资源存在着数量匮乏、质量堪忧的严重问题,与高星级国家化酒店对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形成强烈反差。笔者在重庆扬子江假日酒店、重庆洲际酒店等重庆知名的国际化酒店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实地调研,与酒店共同分析出酒店行业基于员工岗位胜任力视角的职业素养内涵要求。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内涵包含职业认同感、服务意识、协作意识、职业承诺、职业技能五项核心要素。在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存在诸如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重复性大、薪酬水平较低、人员流失率高、员工满意度忠诚度低等问题的背景下,职业认同感、服务意识、职业承诺的培养尤为困难。

酒店管理专业“浸入式”职业素养培养环境设计

“双轨制运行,双主体培养”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具体形式,“双主体”指学校和酒店两个人才培养主体,“双轨制”指学生分为A、B两组,以学期为周期,前半期A组在学校学习,B组在酒店岗位实践,半期后经过校企双方的考核,A、B两组交换,后半期A组到酒店岗位实践,B组在学校学习。笔者所在的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07年起,与重庆扬子江假日酒店、重庆洲际酒店、重庆JW万豪酒店等国际型酒店共同实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轨制运行,双主体实施”工学交替人才计划。计划运行至今,已培养了3个年级200余名毕业学生。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就业能力极大提高。学生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0%,其中四星级以上酒店就业达82%,初次就业岗位为领班以上达38%。学生所就业的酒店对学生表现出的岗位胜任力非常满意,特别是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素养表现优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和实习生在酒店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匮乏的背景下,在重庆各大酒店备受关注,被称为酒店行业的“明日之星”。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一系列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了“侵入式”职业素养培养能顺利实施。“双轨制运行,双主体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走进了酒店真实的课堂,专业教师走进了酒店授课、鉴定,酒店兼职教师走进了校园参与项目班级学生的挑选、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学生成绩的考核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企业的标准为标准,企业的设备为教学设备,企业的员工为教师,在这个校企深度合作的开放的、职业的平台上培养满足酒店需求的国际化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校企共同构建开放式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对学校的教学管理、酒店的培训生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和酒店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保障“双轨制运行,双主体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学院方制定了校企领导协调会议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制度、专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工学交替教学管理办法、工学交替学生管理办法、工学交替学生成绩考核制度、项目班级月度例会制度等;酒店方制定了总经理负责制度、现场导师负责制、优秀学员评选制度、奖学金评学制度,提供参与大型国际活动服务的机会、酒店集团外地姊妹酒店实习机会等。校企双方为工学交替计划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保障了“侵入式”职业素养培养能顺利实施。

酒店管理专业“浸入式”职业素养培养的实施

在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能力与职业能力渐进式课程体系”中,根据酒店行业对学生行业整体认知、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我们与合作酒店共同开发了酒店行业介绍、酒店职场交流、酒店职场健康与安全、酒店职场英语、酒店行业认知实习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既可以增强学生酒店行业历史与现状的了解,又可以使学生自发地产生对将来的职业产生的热爱之情,进而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感和习惯。

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素养的养成可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情景化教学、操作技能训练、解决问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如很多服务行业,职业道德是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模拟学习,可让学生扮演职业人角色,强化学生的职业主体意识。为了使学生产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强烈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了解某个职业的历史,或参观某个具体的行业,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可使学生很快了解此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岗位设置、职员形象等,从而认识到自身和专业的“关系”,进而切身感受自己将要投身的领域,培养从事该行业的自豪感和意志力。由对职业的好奇转变为对职业的兴趣,由此产生对从事该工作的强烈职业情感。在专业教学中,有些行业岗位有其特殊性,无法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的机会,因此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职业习惯的养成因缺乏恰当的环境而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仿真环境,让学生扮演职业人角色,这样也可使学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养成职业习惯。

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篇10

【关键词】高职;就业指导;职业素养;学生

不可否认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从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看,还没有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仍然遗留本科教育的痕迹,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仍采用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出的高职学生价值观与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背道而驰,心态浮躁,频繁跳槽,逐渐失去个人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发现学生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极难做到人职匹配,造成人员流动频繁。综合其原因,各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造成了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需求的脱节,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脱节。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隐性职业素养”与“显性职业素养”培养比例失衡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因认识不到位,从而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就业所面临的压力,多数高职院校只重视与学校发展更为密切的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而对体现学生综合素质“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二)高职学生重专业轻素质的思想严重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使得部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片面的认为靠一张文凭和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就能敲开企业的大门,而没有意识到“学生如同学校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由社会需求来决定”。多数高职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失去了正确思想的引导,职业观念淡薄,缺少学习动力,往往应付教学要求,对即将作为一名职业人的要求缺乏认识,没有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部分高职学生职业定位不准,对一线岗位的认识不充分,社会责任感不强,又缺乏诚信意识。[1]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育的培养脱离企业需求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确实面临一些共性问题: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培育;以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没有真正的落实,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没有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高职生就业后的离职率比本科生相对要高,存在职业生涯模糊、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专业知识不扎实、基础知识面不宽等问题。”究其原因,都归结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脱离企业需求。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育培养途径探索

(一)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培育机制

首先,学校骨干教师走进企业,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营销策划,企业技术能手走进学校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的融合;其次,共建校内外企业实训基地,利用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企业拥有的技术及设备、资金资源,实施有效结合,承接真实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实施订单培养,为企业需求“量身打造”人才,把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和企业员工的岗位要求相融合,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企业文化入校园是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融入校园,使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课程置换到教学课程中,企业人员参与授课,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按照自己的人才需求标准,选拔人才,定向培养,在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建设模拟职业教育环境,学生在这种模拟职业环境中,身份就是企业的“员工”,严格遵守企业规范,近距离感受职场环境,深刻体会企业文化和精神。在这种“企业化”教学环境中,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实际的操作规范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而企业需要学生具备的敬业、责任、合作、奉献、服从等职业素养在这种环境中自觉养成。[2]

(三)在实践技能训练中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是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核心环节,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就是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等需求融入课程和教学资源,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制定技能实训方案,科学规划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做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融通,顶岗实习与校外学习结合,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在自我管理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虽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主阵地,但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是双向的,学生不能仅被动的接受教育,而应该在自我管理中,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精神、诚信意识等,并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成为职业素养培养的主人。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使自身的职业素养自然养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