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理想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06-12 16:38:26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1

一、增进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

职业,由“职”和“业”构成,“职”为职位、职责,“业”即工作、事业。职业认知指人们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对某种职业的认识和评价的过程或活动,包括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的认识、评价。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认知是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认知,使他们真正认识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职业技能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理想性,为将来把自身专业特色、职业追求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服务社会。当前高职学生入学后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将来从事职业的认知有些偏颇或不足,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有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社会职业状况有一定认知的占66%,认知较少的占29%,认知较多的只占4%;而对自身适合从事哪方面的职业,23%的学生“很清楚”,62%的学生“不太清楚”,“不清楚”和“没想过”的学生分别占13%和3%。[3]该调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反映了高职学生对职业认知的不够。高职学生职业认知不足的表现:一是基于自卑心理的过低自我认知。部分高职学生对自己及所学专业的认识不清楚,存在过低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这容易弱化学生学习进取心、就业信心以及就业后的敬业心等。二是存在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存在着把职业理想化的完美主义倾向。一些高职学生未能对即将从事的职业以及自身是否适合该职业有全面、深入的认识、理解,他们常常以自我需求为中心,盲目地选择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是存在职业价值评价个人本位,功利性强的现象。一些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价值评价时,过多基于自身追求的目标,呈现优先追求利益的价值取向,对职业的发展基础则重视不够。为增进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一方面,应加强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认知自身的特长、兴趣,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相应职业的价值以及就业前景的认知。通过帮助学生解答对专业、相关职业的疑虑或疑问,为他们指明专业学习、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目标、职业岗位要求、就业发展前景的理性认识。由此使得学生对其所学专业,将后所从事相应职业的价值取向和规范有正确的认知,这是他们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二、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情感

职业情感指人们在对所从事职业的认知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包括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等。高职学生的职业情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表现为对自身专业、将从事职业的热爱并全身心地倾注、投入实践。深厚的职业情感是养成职业道德的基础,对做好本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学生职业情感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乐观向上的职业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情感,为高职学生的专业、职业发展指引方向,激发活力,并对学生心理与精神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在情感上充满对专业、职业的敬畏,为将来做一名合格职业人员打下良好的情感、道德基础。根据高职学生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分析并解决学生最现实、最关心的种种思想问题、实际困难,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一是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济助育人。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比例大,其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学校应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评估工作,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通过“奖、贷、助、减、免”等资助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克服经济困境,使资助工作发挥扶贫、立志、育情等多重功效。二是精神鼓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教师应树立服务意识,用真心、真情、真爱讲授职业价值,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通过启迪学生的心智,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精神支持,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三是注重实践,积累情感体验。教育实践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的源头活水。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对社会企业、行业的调查,以准职员身份深入工厂、企业、行业进行顶岗实习等。通过切身的专业、职业实践,让学生积累职业情感体验,不断强化专业、职业意识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荣誉感,使其将来爱业、乐业。

三、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其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立业等方面。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极为关键。其具体表现在:具备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吸纳具有优秀职业精神的学生是企业、行业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关节点。企业用人要求中往往将职业精神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合作精神等排在前面,而专业技能则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4]有关调查表明,企业更多看重员工的职业精神方面,众多企业将“爱岗敬业”、“合作精神”、“吃苦耐劳”排在前三的重要位置,分别占73.4%、64.2%、61.5%;在企业关注员工的能力方面,执行能力占71.4%、动手能力占43.1%。[5]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还未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放到应有的高度,存在重专业知识教学,轻职业道德养成;重技能培养,轻职业精神培育的倾向。一些高职学生存在吃苦耐劳精神不够,敬业爱岗意识薄弱等问题,这应引起高职教育的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重视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应注重:一是以职业精神的认知学习为主渠道,抓好学生的理论认知。高职院校将职业精神教育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使学生尽早进入“职业”状态。把职业精神的培育安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课堂上精心渗入“敬业”、“合作”精神等,使学生对职业精神有着深刻的认知、理解,为职业精神实践作充分的理论准备。二是以职业精神的实践教学为主阵地,促进理论的实践转化。一方面,整合校内资源,组建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多功能教室,打破教室、实验、实训之间的壁垒,为学生职业精神的系统培养搭建实践平台。另一方面,通过有机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务实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于专研、富于创新的精神。三是以职业精神交流为主路径,为职业精神培育创造优良条件。学校领导身体力行,积极邀请校外行业、企业成功人士进校与学生分享长期从事职业一线的成功实践经验,并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为强化学生的敬业观念、勤业观念、服务观念等创造优良条件。

四、养成高职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职业责任感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尽自己的义务和对工作中出现的过失负责的良好价值取向。培育学生职业责任感对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使其自律自强,促进其职业道德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在高职学生中不乏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综合素质者,然而无可否认的是有些高职学生缺乏职业责任意识。一些学生过多、片面地强调个人利益,忽视他人、社会利益,不能有效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使其主人翁责任感、职业使命感不强。一些学生自我意识、个人意识较强,他们对集体活动不够关心,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利益服务的责任。一些学生虽明大理,但说的多做的少,其承受力弱,在发生过失和错误时常常选择掩饰或回避的方式。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责任感教育内容。通过精选事例、树立榜样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职业责任感的印象,以鼓励和赞誉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使职业责任感内化为他们的行为规范,让学生主动摒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确立职业责任感形成的心理导向。对学生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通过与学生的心灵沟通,顺势疏导,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确立职业责任感的积极心理。高职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强弱,与其所在群体的人际关系、环境气氛密不可分。通过创设一个互相担当、团结奋进的和谐群体关系环境,使他们能从心理上体验到群体温暖,逐步培育学生职业责任感。对职业认识偏激而责任感弱化的学生,通过与其进行心理交流,消除他们的不满情绪;对职业责任感失范的学生,采取措施化解矛盾;对职业责任心理冲突的学生,利用一些警句、格言对其激励,等等。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从心理、思想上疏导,使其心理平衡并接受良好的劝导或建议,树立职业责任感。三要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职业责任感。通过组织实施实训课,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实践环境,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加实践,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锻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协调与合作能力,深刻理解自己应该承担的职业责任和义务。

五、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们依据国家、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向往,以及在职业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理想决定或制约着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崇高的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养成的动力。高职学生崇高职业理想即社会主义职业理想,其核心内容是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培养职业理想对高职学生择业、就业、勤业、敬业,实现其社会价值有着良好影响。由于诸多原因,一些高职学生职业理想意识不够清晰,对未来职业感到迷茫、困惑;一些高职学生有功利性倾向,他们把经济收入的多寡作为衡量职业追求高低的标准。一些学生热衷于比较热门的职业,随着“热门”职业不断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职业理想。有关调查表明:“在学校教育中你是否确立了职业理想”,没有确立职业理想的学生占49.8%,不清楚或根本没有想过的占37.5%,初步确立的只占12.7%;对于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35.5%的学生注重热门职业,47.2%的学生注重收入丰厚的职业,只有17.4%的学生注重专业对口职业。[6]针对高职学生实际,高职院校须重视提升学生的职业理想。一方面,发挥思想政治教学在培育职业理想方面的主导作用。教育、引导高职生在确立个人的职业理想时,应把社会人才的需求动向与自身专业特长技能、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做到个人的需求、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一致。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理想教育。专业教师要增强育人意识,在教学中适当结合专业的性质和特点,适时地设置职业理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职业理想教育相互统一,形成合力。同时,加强网络职业理想教育阵地建设,拓宽职业理想教育的渠道。通过加强高职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建设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的主题教育网站,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和引导,促成他们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协调配合,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社会实践以及网络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分析、判断、选择,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今天,我国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千千万万有着社会主义觉悟和理想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我国高职院校是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千千万万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理想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在努力培育学生职业技术的同时,务必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把学生对职业的深刻认知、充分实践以及深厚的职业情感转化、升华、内化为对职业的敬畏感并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职业理想,使职业道德成为将来学生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保障。

作者:宋小红 赵耀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亚玲.对高职教育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5).

[2]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3]聂利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4]董刚.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2012-08-27.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2

关键词 思政理论 教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政理论教育的价值

一般认为,职业素质表征为人们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是人们对于职业的了解和适应情况的综合体现,它是人们在先天基础之上,通过自身努力与后天教化而形成的,具有稳定、发展的特征。职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对职业素质的理解存在偏颇,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解为技能教育,致使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人文素质缺失;二是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重证书重技能,缺乏职业伦理学习的自觉,导致学生自身发展潜力的缺失;三是社会特别是企业在参与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侧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企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没有把企业文化的传承作为一种职业素质培养的手段。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到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从某种意义上也影响到了他们人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更是彰显了思政理论教育的价值。思政理论教育在目标上追求学生基本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是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并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内容上涵盖了职业道德教育诸如敬业、创新、合作等方方面面的要素,这些都是职业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育的方法手段上,也会用到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等职业素质培养的方式,两者具有一致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是可以在思政理论教育中找到答案。

2 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中的障碍分析

2.1 主观障碍

(1)高职学生自身对职业素质的内涵不了解。很多高职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不够深入,不明确未来就业应注重培养自身哪些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都存在浮躁心理,较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证书等“硬件”,以及实效、能够直接给予帮助的人际关系。而对团队合作、创新精神、思想品德、敬业精神、文化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职业素质的重视程度则居其次,没有意识到“就业竞争软实力体现出来的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高职学生的顺利求职、成功就业起着决定作用。”对职业素质认识上的偏差,让高职学生无法意识到思政理论教育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2)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教育作用认识不到位。思政理论教育究竟有什么用,现实中高职学生的认识呈现出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教育培养职业素质作用基本认可的同时,却认为思政理论教育难以在就业中发挥大作用;另外一方面,从整体上来看,真正从内心接受和认同思政理论教育的高职学生还比较少,较多学生是因为学分要求等种种被动的原因才上思政课,甚少学生会把思政理论教育作为培养自身职业素质的手段。总的来说,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认识还不够全面、充分,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职业素质中的价值。

2.2 客观障碍

(1)思政理论教育内容存在的缺陷。联合国1975年对“发展(公民)教育”给出了定义,即“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可以看出,公民教育的内容包含着培养个人自身职业素质(如创新、协作精神)的内容。但是从当前的思政理论教育的内容来看,与学生自身发展关系密切的公民教育内容缺失,致使高职学生难以认识到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职业素质中的作用。现实中,学生无论是对思政理论教育与职业素质之间关系的认识,还是对思政理论教育的价值评价,大都受到思政理论教育“泛政治化”影响,难以深刻认识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和提升职业素质中的价值。很多学生简单认为思政理论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其政治性特征决定了其与职业素质之间的关系是微弱的。可见,公民教育内容缺失,高职学生抵触思政理论教育的政治特性,是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关系认识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

(2)思政理论教育与现实的脱节。思政理论教育作为人文教育课程,要解决的是人们的思想问题。而人们思想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因此思想问题的解决最终取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思政理论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课形式和考试方式相对刻板一些,很多学生认为不能及时深刻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现实问题,“脱离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空对空,缺乏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学生逃课,甚至讨厌、厌烦也就不让人意外。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思政理论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3 发挥思政理论教育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作用的对策

3.1 思政理论教育主体要有职业素质培养的意识

要提高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作用,思想理论教育主体必须更新观念,在思政理论教育中同时树立职业素质培养的意识。首先,教师与学生都有必要对思政理论教育的任务进行再认识。思政理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政治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它还担负着提高学生个体的品德、增强其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等功能。因此,在思政理论教育中,要正确处理思政理论教育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合理突出思政理论教育的个人价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择业、就业等困惑,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思政理论教育的意义,激发他们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在需求。其次,全社会包括学生、老师、用人单位都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体现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体现在其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质、法纪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真正的人才应当是德才兼备,高职学生如果只有专业技术而没有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学生自身来说,都是一种损失甚至灾难。

3.2 思政理论教育内容要融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要素

新颖、紧跟时代的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思政理论教育的针对性,提升其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作用。“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应做到巩固基础性内容,强化主导性内容,拓展时代性内容”,把新事物、新问题、新观点补充到思政理论教育中来,以实现思政理论教育内容的的具体化,增强其可感受性。根据职业素质培养的需要,完善、更新思政教育内容要有“三贴近”理念,即: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兼顾思政理论教育的品德教育需要和高职学生提升职业素质的需求;贴近就业实际,兼顾思政理论教育的现实功效和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工具作用;贴近生活实际,兼顾思政理论教育的的理论性和现实生活的鲜活性。

3.3 思政理论教育方法要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衔接

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是促进思政理论教育发挥职业素质培养作用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传统思政理论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创新思政理论教育方法和模式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首先,创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理论灌输是当前思政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在资讯封闭,教育者具有绝对权威时代具有其必然性、优越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通过“灌输”来完成教育任务已经不能适应学生思维的发展的需要。启发式教育具有提升学生创造力,发挥其主动积极性的作用,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创新能力、主动精神的有力武器。因此,思政理论教育在方法上应对充分发挥启发式教育的作用。其次,加强思政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生命线’”,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思政理论教育应强化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转化为积极的行为。

3.4 思政理论教育考核要体现对职业素质培养的导向

当前,要提高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作用,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考核方式,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首先,考核方法上要改变单纯的试卷考试形式,把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表现结合起来,使考核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真正发挥考核对学生的导向作用。其次,考试命题要突出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考核设计上应当减少对知识点的考核,增加主观题的分量,通过案例、材料分析、辨析等题目突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最后,考核成绩评定上,要突出动态原则,避免以僵硬的标准化答案来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平时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和思维闪光点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们对思政理论教育认识的深化,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作用已被确证,它不仅仅是培养政治合格的人,还在浮躁、功利主义比较严重的社会现状中,为高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很好的精神食粮与实现途径,从而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妙荣.对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问题的探讨[J].前沿,2010(12):177.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3

本文作者:李春玉孟雪工作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一)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识不到位1.高师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性的层面上,缺乏真实的感受。对教师的理解仅仅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等等,其原因在于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情感缺乏完整的职业认知基础,这种职业情感的持久性是随着职业认知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4]。由于高师生缺乏扎实的理论储备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因而出现了职业认知水平低,科学认知与实践体验脱离的状况。2.学生受外部社会和传统观念影响。在他们看来教师行业与许多其他行业相比,无论是在经济收益还是在社会地位彰显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从事政府行政、企业等工作会比教师得到更多的权益。师范生普遍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贡献、经济回报不成正比,对教师职业认同停留在经济待遇、职业声望和社会权益上,这使得师范生对教师的职业认识产生了片面和错误观念。在部分师范生的潜意识里根本不存在教师职业意识的概念。(二)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1.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不全面。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包括社会地位)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模糊,甚至不清楚。很多学生把师范教育当作是可能的谋生途径,这将导致其对职业价值的取向及评价标准发生功利性的变化。2.师范生从教意愿普遍淡簿。首先,师范生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等认识不清,对教师的尊重不够,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力度欠缺。其次,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在市场经济引领下的物质生活中,人们逐渐对教师职业产生排斥心理。再次,由于学校合并、及其师范院校大学化,示范性被淡化,影响师范院校的师范学习氛围,继而影响师范生的教学氛围,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三)师范生存在心理困惑1.自我认识不足。师范生缺少了解自己的意愿,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没有准确的定位,所以很难规划自己的职业。另外师范生缺乏对实际学校生活和教师职业的理性认识,他们对教师职业、学校教学情况与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的认知一般都来自书本、各种媒体及自己的想象,使得他们害怕面对现实。2.职业认同不够。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主要是指思想上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教师待遇问题影响了师范生立志做光荣教师的志愿,而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把经济待遇是否优厚当作重要的条件来考虑。所以对于从事教师行业存有顾虑。

(一)改革师范生的选择和入学方式,优选对教师职业有兴趣的教师后备力量人们只有对某项职业有兴趣,才会从内心激发起对该职业的强烈追求和探索欲望。目前,我国师范生的选择和入学方式仍旧以高考笔试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现在的高校师范生,除了20%的学生具有“师范情结”外,很多学生是非本意入学。这些学生本身对教师职业并无兴趣,将来的就职意向基本上都倾向于非教师行业。教育事业要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具有崇高职业理想的终身从教者,而非毫无职业理想的匆匆过客。因此,改革当前师范生的选拔方式势在必行。高师院校实行提前单独招生:重视选拔过程中的面试等,将优秀的、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筛选进高校储存教师的后备力量。(二)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激发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要渗透于各科教学,特别是教育类课程,同时还要有必要的专门训练课程给予保证。教育理论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必须由实践性知识(即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来整合,才能内化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技能。师范院校应反映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而不是单纯考虑某一课程的系统与科学。专业技能类课程的设置即要提升师范生的隐性软件技能,可以考虑设置专业学科课程;针对学生普遍对基础教育现实不甚了解的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基础教育进行实地见习、调研。总之,在追求学术性的同时,更要突出师范性,科学的布局课程体系。未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朝综合化、板块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教师资格认证的“门槛”要求,或许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分阶段分系统引导帮助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的发展目标和过程经过访谈和了解发现有部分的学生,虽然对教师职业怀有极高的热情,但苦于不知道该怎样一步步去接近教师的角色,他们感觉到很茫然。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没有对师范生教师角色成长进行系统的引导。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成长一般都要经历彼此紧密相关的四个阶段,即职业定向阶段、角色假想阶段、角色观摩阶段和角色转换阶段。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学校引导的方向和措施应该有所侧重点。比如角色假想阶段,教师角色对于师范生来说还只是一种虚拟的自我想象,在他们模糊朦胧而又充满理想色彩的自我假想中,理想的教师形象多半为进入师范学习之前的自己的幼儿园教师或中小学教师中的某个所喜爱的教师。假如没有绝对鲜活而有魅力的新权威加以取代,他们仍然会按照师范教育前的“直觉式”理解构造自己的教师角色形象。综上所述,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关系到该生是否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关系到师资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影响师范生职业意识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社会、家庭、学校、个体等,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并非一墩而就,要从多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并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5]”。因此,在培育师范生的职业意识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重要前提,完善师范院校的教学及管理,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是重要保障,师范生自身对教师自我认同的建构是关键,对其培育应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合适的土壤。只有不断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的培养,才能使教师的职前培养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地促进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地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4

一、职业生涯的第一道防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把现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则是顺应了教育环境的变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凸现出教育的时代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如下:

(一)、引导学生――清晰定位、了解社会。

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切实际性,就是因为有许多学生对自己并不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缺乏对社会、外部职业的了解。这样,就导致了大学生奋斗目标的模糊性和易变性,不利于大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也不能根据社会和职业的需要适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行动计划,从而在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设计,它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根本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校、单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和灵魂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摆脱原来的纯粹的简单的甚至是临时化的简单做法,才能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全面、深入和有效,帮助迷茫的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个性、兴趣、价值观念、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同时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清晰定位,对现实社会生活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大学生都渴望实现自我价值,通过一份适合的职业来获得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敬的需求,更需要通过从事一份职业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自我价值。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大学生在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鼓励学生――追求价值、开拓人生。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青年先锋。因此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这既可以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实行。大学生创业是值得鼓励的,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要摆脱学生公司的意识,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开拓全新的平台,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出极致的光彩。

二、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现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动态的教育过程,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分阶段、分任务进行。在不同的年级,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强化现代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目的性,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现积极、有效的社会效果。

(一)大一学年――早树理想。

大一学年即准备与适应阶段,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和职业理想,可融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早日树立理想,早做准备,漫漫长路,即从今日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适应性教育、职业心理教育和劳动法规教育;

(二)大二学年――有效调整。

大二学年在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后,大学生应该更加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经验与不足,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学习兴趣、职业规划进行有目的、下意识的调整,更有效地学习,强化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加强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三)大三学年――积极发展。

大三学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完成个人与职业环境的评估、制定职业目标和计划,此阶段对大学笺教育可融入形势政策教育和经济学理论教育,使大学生知识结构扎实、定型;如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国际国内经济局势的教育;

(四)大四学年――深入引导。

大四学年即成熟和职业准备阶段,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可融入择业心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能深入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引导。

有专家对职业价值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交往、义利、挑战、环境、权力、成就、创造、求新、归属、责任、自认等11个类别的因子。因此,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教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认识和评价,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毕业生不要给自己的职业选择限定在某个范围内,摆脱轻视体力劳动或服务性劳动的传统思想,而是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三、培养大学生有胆、有识、有智、有韧的职业素养

当代大学生在初入职场选择时缺乏以下几种能力:(1)从客观角度出发思考问题;(2)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无法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4)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些缺陷对大学生理想就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笔者以为,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与思路,培养出全面的职业素养。

(一)、有胆。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考验,大学生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据中国社会调查所的抽样调查,约7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压力沉重,不好找工作,有56%的受访者表示对未来的就业前景非常焦虑。形势严峻更要树立正确就业观,现代大学生要有足够的勇气与信心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之路,而不是畏惧、退缩,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激发起自己的万丈豪情,勇敢面对将要到来的未知,这就是“有胆”。

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青年学生在大学毕业前大多数仍在依赖父母、老师的帮助指导,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立。大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人生转折在即,大学毕业生要做好充分自强自立,丢掉“拐棍”,直面人生。

(二)、有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世纪的现代人应有3本“护照”:一是文凭类“教育护照”,二是技术类“职业资格认证护照”,三是创业知识和技能类的“创业护照”。知识结构是指知识体系在求职者头脑中的内在联系。结构决定着能力,不同的知识结构预示着能否胜任不同性质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发展呈现出智能化、综合化等特点,根据职业发展特点,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更加宽泛、合理。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要对相近或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学习。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必要技能的掌握,才能适应因社会快速发展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有了丰厚的知识,就有了纵横天下的武器,才能行走“江湖”,不被淘汰。

大学生要争取掌握广博的知识,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才能理性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视变化为机遇。

(三)、有智。

在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学会“智慧”地审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要通过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正确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努力使自己的“长板”更长,把“短板”补长。日前的一次调查显示,62.2%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2.8%的不明确,只有4.9%的有明确的设计。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智慧会让你走得更加从容。

(四)、有韧。

现代大学生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坦然面对就业挫折,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

看看社会生活中的例子,有的大学生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创造了奇迹: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顾澄勇回农村养鸡,如今他的“阿强”鸡蛋成为品牌,本人还被上海农委推荐为“中国农民十大杰出青年”;成都理工大学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钟运兵回乡养猪,年创利40余万元;国防科技大学的周利和征地180多亩,建起一个集种植养殖为一体的大农场,年总产值达600多万元。而有的毕业大学生则放弃了努力,在困难面前认输的做法,实不足取。

青春正长,人生刚刚起步,现代大学生要敢立潮头唱大风,展现出新一代青年的睿智与风采,即便有挫折与阴霾,也要勇敢面对,希望大学生们培养自己有胆、有识、有智、有韧的职业素养,笑对未来。如果人生可以惊艳,且看诸位从容指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 左永强:《职业生涯规划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河北农业大学党报》2008,(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94页。

[4] 王晓红:《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高教》,2009年第5期

[5]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长白学刊》,1998年第4期。

[6] 鄢智青.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素质初探[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7] 范逸萍:《谈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困境》,2010年5月。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5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57-02

高职院校新生班会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是对新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构成特点、思想行为特点、校企合作的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高职院校班会入学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开展好新生班会入学教育,指引他们三年顺利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新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

(一)高职新生生源构成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生源呈现多元化特征,其生源构成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等群体,大部分高职院校新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原有学校的烙印和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印记,他们在学习方法、态度和目标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在认识到高职院校生源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新生班会入学教育变得极为重要。

(二)高职新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新生基本上都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学生在思想上普遍存在一种自我否定的态度,认为自己学历低、能力水平差,就是高职院校里混个文凭、拿几个证书,毕业后到企业和车间当工人等心态广泛存在。许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缺乏计划和安排,对学习及就业等缺乏预期目标,甚至还有部分高职新生抱着“混文凭”的想法来到大学,学习的动机和出发点发生分离,理想目标模糊甚至缺失,对未来理想的工作缺乏信心,甚至有些学生眼高手低心浮气躁,娇生惯养吃不了苦,攀比心理较为严重,对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开展提出了现实要求。

(三)高职新生主体心理的特殊性

首先表现在职业认知方面。在高职校企合作的环境氛围中,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较为迷惘,随着年级的增加、毕业的临近,这一问题的压力随之显现,由于部分高职学生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使得他们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本科生相比更加突出。其次,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部分高职新生对职业生涯缺乏科学规划,加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与管理方面工作的欠缺,极易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违规违纪现象的频发。第三,职业认知的特殊性。高职学生一入学就面临处理专业选择及未来职业的道路选择问题,使得他们的职业意识、独立意识及自我意识成为高职学生职业心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高职新生入学环境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生产、管理、建设等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围绕“职业”这一逻辑起点来建设和构建具有高职特色、异质于普通高校、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当前高职院校经过整合高职院校和企业资源逐渐形成校企合作的校园环境氛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不断地对接与融合,企业逐渐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来,快速地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教育发展模式和环境氛围。但高职新生入学时因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尚不成熟,表现为抗压能力差,吃不了苦,做事眼高手低,心浮气躁。如何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合作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合格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成为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的“六项认知”

(一)强化高职新生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认知

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十分明确,专业设置也基本上以电气、机械、计算机、财会等技能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为主,这种专业的设置基本上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学好专业知识,拥有一技之长,是每一个高职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据笔者观察,大部分高职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普遍面临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学习是为了什么?对所学专业和就业前景不了解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在开学伊始帮助同学加以解决就会让他们陷入进一步的迷茫和困顿。所以,在高职新生班会入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进行专业介绍,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辅助进行就业前景和形势以及学校相关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介绍,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在开学伊始,就有一个合理、明确的大学生涯规划,为几年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高职新生团队意识的认知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内部肩负各种职能的团队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企业招聘时员工是否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意识也变得日益重要。在企业发展中,除了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外,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方面。但是部分高职生在求职应聘时,不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甚至有人认为就是要有自己的个性,不服从团队管理,甚至不愿意融入团队。这不仅是一种对个性曲解的认识,更会影响高职生毕业以后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新生的入学班会上,要加强新生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的教育,可以特别要求各班结合自己本班实际情况,策划相应的活动,例如素质拓展训练、主题班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策划和思想认知的教育,使新生把团队意识和融入团队、集体的理念内化到心中。

(三)强化高职新生服从管理意识的认知

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以及能否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是根据部分和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的反馈尤其是校企合作模式下订单班的反馈来看,部分“90后”乃至“95后”高职大学生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日益突出。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背景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学生普遍优越感强和自我意识强烈导致不服从管理的现象增多。加之部分同学身上的“自立、自律、自理能力差,自卑心强”的“三差一强”特点更导致“依赖心理和叛逆心理强,抗挫折能力和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弱”的极端化特征,从而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在新生班会入学教育上,要强化学校严格管理的思想,同时辅以学生手册关于奖学金、评优评先、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管理制度的解读,使学生一方面了解学校各项严格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强调以后学习生活中将会坚决禁止考试作弊、打架、旷课、夜不归宿等违纪行为。

(四)强化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现在用人单位也越来越重视招聘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在用人之初,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普查等多种手段强化对入职新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考查。尤其是2009年深圳富士康集团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用工人员心理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富士康的员工相比较,当代高职大学生不仅与他们年龄相仿,也同样远离父母在外求学,接受长达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其心理成熟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学生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1]同时一些年轻的高职大学生在背井离乡一个人至远方求学后,面对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知道如何发展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最终,有学生选择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酿成悲剧。所以,在新生班会入学教育上要强调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配合好院系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教会他们疏导负面情绪的方法。

(五)强化高职新生新媒体工具化的认知

在新生班会入学上要强调手机和电脑仅仅只是方便我们生活、促进我们学习的工具。据部分和笔者接触的用人单位反映,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私人时间碎片化,网络信息的发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成片的工人聚集在一起玩手机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看到,在厂里短暂的中午吃饭和休息时间,有太多工人没有交流,甚至边吃饭边玩手机,让人不得不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而大学生被手机等电子产品“绑架”的情况也是随处可见,走路看手机,吃饭看手机,坐车看手机、就连开车、骑车也在看手机。还有一些学生沉浸于电脑游戏中无法自拔,因过度使用电脑或者被电脑“奴役”,导致退学、处分的现象并不罕见。同时针对现在大学生课堂上被手机“绑架”的现象,可以在新生班会入学教育上强调组织纪律,可以采用部分高校上课时在墙壁上挂放手机袋的做法,对手机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内部作用和外部力量加强对新生此方面的教育和管理。

(六)强化高职新生素质发展的认知

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要强调大学生素质发展的认知。技术理性的驱动使高职模式过度专注于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大学生精神世界、意义世界的建构,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大学生审美素质及审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的全面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单向度的人”[2]。因此,作为未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后备军的高职新生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经济素质和法律素质等。大学生素质发展可以概括为:一是基础性素质发展,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二是核心素质发展,包括高职生所应具备的业务技能、专业素养、创新素质等发展;三是开拓性发展,包括政治素质、经济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的发展。要强化高职新生对素质发展的认知,首先强调实现基础性发展,培养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做一个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其次,强调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强化创新素质培养。通过未来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包括见习实验、工厂实习、毕业实践等,走出校门,走进工厂、农村、社区,为社会服务,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素质,扮演好成长为应用型人才的角色期待,实现核心素质的发展。第三,强调高职生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追求自我的开拓性发展,努力实现自己在政治、经济、法律、审美以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努力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6

[关键词] 青少年 职业探索 职业兴趣

一、职业探索的含义

职业探索理论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它被看成是人类探索活动中的一种,其目的在于职业目标的定位。它是指个体为实现职业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心理和身体活动,既包括信息寻求,又包括对自我和环境的认识。其实,就是个体对其本身的自我特质、需要、兴趣以及一些职业内涵做澄清的过程,以便个体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个明确的目标。

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提出职业探索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职业目标,同时也是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它是个体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从个体适应功能和终生发展角度看待职业探索活动,提升了职业探索的内涵。

二、激发中学生职业探索意识的重要性

本文的中学生是指13~14岁到18~19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或许处于初中阶段或是处于高中阶段。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作“狂风暴雨”阶段,青少年处于成人感和半成熟的心理年龄矛盾之中,形成自我同一性,它是青少年树立理想、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个阶段,激发中学生职业探索意识是相当重要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职业世界的复杂性和竞争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职业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每一阶段,根据社会的需求都会出现一些我们从未听说过的职业。例如,皮革护理员、调香师、泊车员,等等。同时,职业内部分化和扩展的速度呈“裂变”态势,导致了社会职业种类呈现膨胀式增长。这增加了人们职业的选择性。但是,如果知道这些职业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去竞争以前已有的发展比较成熟的职业,这无形中会增加职业竞争性。

另外,高考扩招,每年有大批毕业生涌入到求职的浪潮中,职位数量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职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如果毕业生职业探索准备不充分,在求职中显得迷茫和不知所措,会阻碍求职的进程和效率。

2.职业教育工作做得不够

传统上,中小学教育重视智育,而轻视其它教育,职业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实际是脱离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什么职业教育,学生对职业知之甚少,缺乏职业探索的意识,更谈不上探索的行为,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学生们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未来的职业。职业教育往往要等到大学后才开始,这使得职业探索的时期往往变得非常短暂,而个人的职业探索能力又未得到培养和发展。另外,如果不激发中学生的职业探索意识,他们没有职业探索行为,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时就会显得比较盲目。

3.这一时期是职业心理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个体开始向往某种具体职业并对其外部特征产生兴趣。个体可能会摆脱在此之前对于职业的幻想,有一种想去了解某一特定职业的特点或要求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动机。如果个体在这一时期职业探索意识被激发并有探索行为,他们可能会进入理想化职业选择阶段。个体不愿再对职业的了解停留在表面阶段,而是开始思考自身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种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但是这种认识会带有一定理想化的色彩。随着探索行为的深入,个体职业意识慢慢确立,职业理想化认识可能减退,职业选择逐步实际化和具体化,表现于实际的学习行为中。如果确定了以后的职业方向,个体可能会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并努力学习使自己与职业要求匹配。可见,如果这一时期职业心理如期形成,将为个体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如何激发中学生职业探索意识

职业探索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而青少年时期无疑是职业探索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激发青少年的职业探索意识,促进他们的职业探索行为,培养和发展他们职业探索能力,对他们将来乃至一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但是,这一点却被学校教育严重的忽视了,课业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职业探索同样也很重要,学校和社会应采取积极措施激发中学生的职业探索意识,培养他们探索能力。

1.发展自我意识,帮助学生认清自我

中学生自我意识感逐渐增强,喜欢思考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学校教育应抓住这一大好时期,激发学生探索自己和环境,尤其是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需要和价值观等方面。只有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从自身角度出发去探索外在世界。

2.定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

职业意识教育就是向学生传播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传递职业发展的动态,使学生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职业理想。

3.开展“职业日”,培养职业兴趣

“职业日”是由美国的一些学校率先采用的。在美国,一些学校经常会安排某天为“职业日”。到了那天,校方会请各行各业的人到学校来为学生们介绍各自的工作,职业特点和有趣的职业经历。“职业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只是对某一职业有个感性的认识,它可以激发学生职业探索意识,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可以实施探索行为,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某一职业。随着探索的深入,他们或许会更加喜欢这份职业,但也可能放弃原先的职业兴趣,而喜欢了另一个职业。学生对职业由原来感性认识逐步走向理性思考,这一转变的关键学生是否有意识去进行职业探索。

4.充分利用假期,参加职业探索夏令营

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这是事实,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我们天天这么辛苦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父母学习,还是为今后从事自己喜欢又擅长的工作在做准备?有多少人想过这个问题,又有多少人为自己要从事的职业做哪怕一点点的探索。学生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是梦想,但是,不管是理想,还是梦想,都只是在想,它到底行不行,是否适合自己,并不是靠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职业探索。通过参加职业探索夏令营,也许学生们不能收获很多探索技巧和方法,但是只要能激发他们职业探索意识就已经可以了。

四、小结

在中学阶段,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这时是进行职业探索的大好时期。通过激发学生们职业探索意识,引导他们探索自己的职业世界,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探索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然后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颖华,张常洁.国外青少年职业生涯教育经验及启示[J].消费导刊,2009,(21).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7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思想政治课 教学

[作者简介]周颖(1963-),女,广西百色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广西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工委、教育厅2009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9SZ02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27-02

一、调查背景

“十一五”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随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启动和实施,发展方向和模式正从追求规模数量效应的粗放式增长逐步转变为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提升教学质量为主轴的内涵式增长。特别是近两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不再满足于实现单纯的高就业率,而是从提升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高度,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工作。笔者所在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目前各项示范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仅在重点专业和课程建设上加大力度,其他专业和课程改革也是你追我赶。作为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在坚持和保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一元化教育的同时,有效地提升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看法和态度,改进课程教学,做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机衔接,我们开展了调查活动。调查日期定为2010年6月7~13日。调查人员主要由课题组部分成员组成,正副组长分别是学院社科部的周颖和黄海峰,其他工作人员包括欧阳娟、龚文静、郭星、黄志卫、梁承良等。调查以匿名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和范围是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部分高职生,一年级选取了经济管理系、电子电气工程系各一个班的学生,二年级选取了机电工程系、汽车与环境保护系、信息工程系各一个班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48份,回收235份,回收率为94.8%,其中有效问卷228份,有效率为97.0%。

二、问题分析

1.功利性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重要性和影响力十分重要。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目前,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总体看法和评价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调查中问到“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时,24.4%的学生回答“非常有必要”,70.3%的回答“有必要”,3.1%的回答“可有可无”,2.2%的回答“不必要”。调查数据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受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重视的。至于被极少数学生不关注,甚至忽视、漠视的问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受当前社会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冲击,认为思想政治素质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才能决定事业的成功。当然,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课程本身形式和内容的政治性、理论性就强,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高职生来说,学起来会有点吃力,如果教师不能让教学过程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那可能会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虽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思想政治课,但背后的动机和目的肯定存在着差异性。当问到“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机是什么?”时,得到的答案出人意料。25.7%的学生选择“提高思想政治素质”,20.5%的选择“获得学分、毕业证”,36.3%的选择“多学点知识”,10.3%的选择“觉得生动有趣”,7.2%的选择“服从学校教学安排”。可见,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动机的功利性还是很强的,现在的高职生受实用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不小。同时这也是由高职教育“职业导向”的特点决定的。另外,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动性不够,没有形成对课程全面、正确的认识。

2.认识误区。高职生的总体就业率高于其他类型的高校毕业生,主要体现在职业能力优势,但在调查中也暴露出他们在职业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缺失。当问到“您认为对高职生来说学习什么最重要?”时,33.6%的学生回答“专业技能”,25.3%的回答“综合素质”,41.1%的认为前两者都重要。这说明高职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虽然他们认识到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缺一不可,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却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天平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向了专业技能。有65.3%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来自专业技能,15.9%说是综合素质。这说明学校只是在表面上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可实际上却是出于功利性的就业需要考虑,把优势资源放在了专业技能提升上。

一个竞争能力强的高职学生主要体现在职业核心能力上。目前,我们不少专任教师甚至是权威专家对于职业核心能力概念问题都缺乏统一的认识,将与人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统统纳入职业核心能力范畴。笔者认为,核心能力在能力构成中应该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能力,上述能力只能算是一般的能力构成要素。职业核心能力是什么?只有9.5%的学生选择了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什么是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借鉴“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理解为一个人自身既具备当前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又具备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同时不对未来满足其自身职业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学生一般都选择创新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合作能力、身心健康、意志品质等,这些能力和素质在笔者看来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只有7.3%的学生选择了哲学思维方法,殊不知这却是最重要的能力。正确的方法,特别是正确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无疑是打破提升职业可持续能力瓶颈的关键。

3.偏科突出。导致能力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没有正确处理好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关系,造成突出的偏专业、偏课程问题。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态度有38.2%的学生较喜欢,40.5%的觉得可以,8.4%的不喜欢,其余感觉无所谓。总体上,学生对自身专业还是认同的,对于持否定态度的应该看做是学生个人需求与学校专业设置上的结构性矛盾,很难调和。至于对学校开设公

共基础课的看法,56.6%的学生表示喜欢,27.3%的觉得一般,12.3%的不喜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多数学生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持正面态度,少数持负面态度可能是受其中的一些课程影响。在问到“您喜欢哪些公共基础课?”时,85.7%的学生选择体育课,这与课程的活动性、趣味性强,考核轻松有关,选择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课、就业与创业课、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的分别占40.8%、38.4%、33.5%、30.5%、28.6%、27.2%。可见,课程属性和特点是重要影响因素,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4.改革滞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肩负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发挥意识形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目前,学生对教学改革状况评价如何?当问到“您喜欢哪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有54.2%的学生回答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40.5%的是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56.4%的是形势与政策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之所以受到半数以上学生的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与该课程的性质有关,有51.7%的认为其内容有趣,43.2%的觉得教学方式方法灵活,37.4%的提到理论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受关注程度不高,有63.9%的强调政治性、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枯燥,有20.3%的认识到概论课与提升个人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不单是学习基本政治理论常识,更是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最后,在如何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提升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超过70%的学生认为必须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形式灵活、教学手段多样化、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等方面下工夫。另外,有30.5%的学生要求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19.8%的提到要在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知识。

学生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特别是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存在的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要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来。

三、对策建议

1.因势利导,注重长远。高职学生学习目的出现功利化、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以及高职院校的发展小环境等客观背景造成的,这既然已然发生和继续存在,不可改变,就需要我们采取疏导而不是防堵的办法解决。应充分发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在学生职业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把自身的利益诉求与集体、公众、国家的长远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真正做―个有益于人民的合格大学生。

2.统筹兼顾,全面持续。偏科现象长久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源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为应付高考的压力而作的必要分科;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个人的特长和潜能,各有所专。但是,在高中阶段就进行文理分科是否科学,一直饱受争议,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思想还不够成熟,对自身认识不够深入,有可能没考虑清楚就做出选择,因此,现在一些本科院校正尝试大一阶段不分专业,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打基础。大一阶段不分专业在三年制的高职院校很难做到,而且被就业导向这根绳子牵着“牛鼻子”走,导致重专业技能课、轻基础素质课的现象依然突出。这里我们不是企图把这一现象翻转过来,只是希望提高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使其不再成为“压缩饼干”。同时,基础课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要发挥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现全面能力中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深化改革,强调方法。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受学生的喜爱程度不一,原因除了课程自身特点外,更重要的是与课程改革方向和进度是否符合实际有关。今后的课程改革方向应该朝着大众化、高职化进行,在坚决保证政治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把抽象、深奥的教材理论话语体系变为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教学体系。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机衔接起来,在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案例,社会实践上下工夫,寻找新的切入点。此外,教学中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其深化对事物规律认识,学会运用哲学思维方法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8

职业教育教育思想基本方法一、前言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涵盖有关职业教育的定义、师资、设备、课程,直至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这诸多方面都有其独到见解。他根据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历史背景,提出了以社会生产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思想,既以“生利”为宗旨的、倡导学校教育应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吸收和扬弃前人丰富的学术成果从而结晶成他独自的职业教育思想。

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根源

陶行知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好是我国清代社会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变革一个重要转型时期,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教育文化不断对我国传统教育文化进行冲击。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重新评价。在此社会背景下,陶行知批判吸取古今中外诸家教育学说,并结合西方一些先进的教育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陶行知幼年接受的是“中国式的启蒙教育”,他对儒家的教育思想、墨子的思想和中国近代教育家(如蔡元培、张骞等)的思想都有所吸收和继承。反传统是陶行知思想的主要标志,但不排斥个中的儒学熏染。1910年陶行知就学金陵大学时,研究王阳明学说,深受“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影响,在知行关系的认识上主张“知先行后”。然而,在陶行知留学美国后,他受到西方认识方法论的影响,重新评估自己的教育思想,逐步认识到“行”的重要性;在回国后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他逐渐接受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所以,陶行知对王阳明的知行观开始持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知行关系上集中表述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他看来,行动能产生理论、发展理论;理论要通过行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丰富它的内容。陶行知的认识论与把实践摆在首位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相近的,而与王阳明的唯心认识论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陶行知还讲一步援引墨子有关亲知为一切知识根本的论述,以证明其观点为古之贤人所共见。他指出,《墨辩》中提出了亲知、闻知、“说知”三种知识。“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他不仅强调亲知,他还强调行动即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说:“不钻进老虎洞,怎样能捉到小老虎”。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本土文化渊源中,先秦墨家的教育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成分。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了包括墨学在内的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使其生活教育理论更具中国特色,更具有民族性。由上可见,陶行知较好的完成了对王阳明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改造,并在思考知行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唯物主义知行观。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他的整个教育主张的哲学基础。

三、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

陶行知认识到了教育落后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要想改变这种面貌,就必须狠抓教育。他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完全脱离,学生得到和掌握的知识并非用武之处,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无法得到满足。他曾和黄炎培谈到:“国内的青年大都学不来知识,能够中学毕业的学生非常少,所以,教育问题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解决方法,一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二在制定普通教育教材与职业教育教材时能相互贯通,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这正是表达了陶行知兴办职业教育思想的真实意图。

陶行知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也非常重视教育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并在自身实践与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杜威的教育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改造与创新。他把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做了大胆的改良,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造了著名的完整的一套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旨是把生活作为教育的灵魂和根本,认为教育与生活不可分离。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的三个方面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这些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思想。我们在学习、研究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时,应该和陶行知生存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应该把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于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结合起来。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同时也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陶行知认为:生活是全体,职业只是生活的部分;教育是主体成份,职业教育是教育的分支部分。所以,我们要想全面的研究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就应该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思想进行探究,这样才能把握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的真正内涵,才能更加系统地、全面地掌握他的教育思想体系。

职业教育与国计民生关系最为密切,也是陶行知研究国内教育最早关注的问题。陶行知的一生主要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施乡村教育改造,创办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都始终围绕把人民大众对知识的求知,与职业、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他通过教育与生活的“一体化”把职业教育思想纳入其生活教育理论的体系当中,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生活为教育中心的职业教育思想。

四、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有区别的,而且在不同性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也有本质的区别,例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平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等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但从社会需要、受教育者实际需要和职业特点来看的话,这些教育观点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概括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实践和理论,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到其教育内容观的相似之处。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产生实际的好处,即“生利”。他觉得职业教育要培养有用的技术人员,要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应该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以生活为中心,教育与社会充分联络

教育与社会充分联系。陶行知认为,职业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结合,必须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陶行知以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为出发点及目标,实现教育与生活、社会与学校的相互联系。也就是要要求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学校以外的生活中不断去体会教育,享受教育带来的乐趣,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探究,从而使教育不断壮大和发展。他说:“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停滞不前,没有取得太大成效,主要归结为教育与农业的相互脱节,漠视不理。职业教育倘若脱离农业生产,便成为空洞的、无意义的教育。”陶行知始终一如既往的关注教育的发展,强烈呼吁职业教育的走向,必须与农业“联手”,必须与各行各业保持“联络”,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和实践能力。

2.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基本方法

陶行知职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要教育、学习、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他认为“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老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上来看,动手做的人,教师教师,从学生对老师的角度来看,动手做的就是学生。不在做上用功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一个活动对于事物本身来说,就是“做”,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学”,对于别人来说,就是“教”,所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分开的三件事。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陶行知又一次提出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必须以“事”为内容及核心,“以事施教”。陶行知提出的职业学校设置的培训课程应该很细致,一件事对应一次课,要把这件事阐述清楚。每节课既有理论知识,还要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3.培养“生利”之职业教师

陶行知认为,要想培养具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才,必须具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这种“生利”的能力。陶行知认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技术人员,是一个职业教育教师的评判标准。这些教师,不仅要具有职业技术经验,还应具有教学方法。此外,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功底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指导相关企业的生产技术,解决这些企业的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要积极为企业进行科研攻关、技术革新等工作,这应该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纽带。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要具有“生利”的教学方法,要懂得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三者之中陶行知认为生利的经验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师如果没有“生利”的实践经验,就算是学术水平非常高,他也不能担当好教育学生的任务。也就是说,如果职业教育教师不能够“生利”,那么他可能就是一个失职的教师。

五、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启示

1.当前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社会群体的职业观的偏差。封建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受治于人”“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的”。人们崇尚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最后就导致了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远远没有被人们认识到,职业教育成了强迫的分流教育,大多数学生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进入职业学校,或者是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家的子女才会进入职业学校,学得一技之长,早早就业养家,这就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可能理想。

职业教育内部办学思想陈旧。很多职业技术学院(或学校)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把职业教育办成了就业准备教育,只对学生进行一些技术上的操作性的教育。虽然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但是学生知识面窄、文化基础薄弱、适应能力差,满足不了现代化的大生产需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面。

2.启示

(1)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首先,职业教育是个发展的概念,学生的能力和能力倾向的发展还是一个经常性的过程,不可能为学生设想一种一成不变的职业倾向,应该让他们能够持续不断的重新组织自己的职业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方法。学生都是未完全社会化的个体,如果教育者认为职业教育可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做出确定的、不能改变的选择的话,那职业教育就会阻碍学生将来的发展。其次,职业教育不等同于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以职业入门所必需的具体技能,还应关注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职业教育应将教育的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使学生获得能适应明天需要的各种理念的充分理解,使职业教育的性质由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性教育。

(2)确定新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个人实现他的社会价值的渠道,所以增强全民职业教育的意识,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职业教育仍停留在传统狭隘职业教育观下,将不可能实现它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职业变化加大,具有流动性。因此,提前做好职业方面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必要性。许多人在一生的工作中将会从事许多种职业,所以再采用传统的教育观念,教给学生一技之长作为终生谋生的手段是根本行不通的,这只能使他遭到被社会淘汰的命运。所以,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为人们投入工作之前,做准备性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多元化社会职业的人,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还要学生培养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观念。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还应重视个人品质和人格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面对社会的劳动需要。

(3)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密切,大规模的社会调整的出现,肯定会对职业教育提出大量的挑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联合办学模式,如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适时开设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合理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毕明生.论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J].行知论坛,2007,(6).

[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再论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6]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陶行知全集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9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与职业素质概述

职业就其概念来说,是社会分工出现的结果,是劳动者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就高校辅导员职业来说,“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1]。也就是说,高校辅导员兼具教师和行政管理两种职业角色,从管理体制角度来说,高校辅导员既受教师身份的约束,又受行政管理的约束。虽然这样可能会出现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的身份混淆,但从提高辅导员地位来说,这种界定无疑是积极的和必要的。从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情况看,可以说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的产生,是党和国家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产物,同时这个过程是社会逐渐认同高校辅导员职业的过程,是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认同的过程。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一般说来,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入职的必要条件,是劳动者能否胜任并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定性条件。劳动者职业素质越高,那么获取职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职业素质一般包括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素质,先天素质是由遗传所获得的,而后天素质则是个体接受教化和自身努力的结果;就内容来说,职业素质一般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辅导员能否适应辅导员岗位,顺利完成岗位工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的重要条件。可以这么说,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越高,那么高校辅导员的执行力、胜任力及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就越大。由此,高校辅导员的价值感就越强,职业认同度就越高。

自教育部2004年16号文下发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正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向。2014年3月,教育部思政司又下发“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目的是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为辅导员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1]。“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提出将会对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要求及我校辅导员职业素质基本情况

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界定,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特征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1]。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管理能力素质;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内含了三个维度,即价值维度、知识维度和工作目标维度[2]。

高校辅导员的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等,如要爱国守法、敬爱师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等;专业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务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管理能力素质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结合相关调查和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以上关于高校辅导员的三个方面的素质都非常重要,但就工作的绩效和影响力来说,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中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管理能力素质,再次是专业知识素质。但对这三种职业素质进行排序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时一定要按照这种顺序进行培训和提升,具体如何进行培训和提升,后文将会进行论述。

根据笔者所在高校学生处提供的统计数据,我校目前共有专职辅导员29人(不含新进教师兼职,按照笔者所在高校有关要求,新进教师需先做一届辅导员),其中硕士及以上21人,中级以上职称4人,教育学相关专业6人。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按照“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所要求的高校辅导员三个方面的素质,结合近年来我校学生的管理情况,可以看出,我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最需要提高的是专业知识素质,其次是管理能力素质。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理路

职业化与专业化是相互关联的,职业化是对劳动者的外在素质的要求,专业化是对劳动者内在知识的要求。因此,结合笔者所在高校辅导员情况,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构建协调配合机制,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是个体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职业认同感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的强弱,同时也是个体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对该辅导员职业正向评价的作用,又有辅导员自身兴趣、爱好、志向追求的作用;辅导员职业认同中的归属感,是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克服了辅导员职业的外在性、异己感,从而把自己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同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2004年教育部16号文下发以来,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有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负责部门有宣传部,负责理论课教学的有思政理论课教研部,系部有专职副书记,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专职辅导员。另外,按照相关要求,各部门和各科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可以说管理体制是健全的。但从实际工作运行上来说,我们尚未建立思政教育队伍协调机制,主要表现是,第一,队伍之间协调机制不健全,如负责教学的思政教研部如何与辅导员建立协调机制,从而防止出现教师授课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二,整体性德育模式没有建立,如有些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未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甚至背离,于是就出现“辅导员卖生姜,个别老师说不辣”的现象;第三,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职责范围不明确,如经常出现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任何部门都可以也都会找到辅导员落实,这些工作有些是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有些却未必是,这样就出现辅导员疲于应付的问题。以上这些都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成就感和辅导员职业的归属感,从而必将影响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因此,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协调机制,应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作为高校要做到:第一要建立队伍协调机制,如定期召开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论坛;二是成立辅导员协会,目前我国很多省份已经成立辅导员协会,主要目的是让辅导员找到归属感,同时大家经常交流和研讨也能促进工作的开展;三要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

(二)健全辅导员准入和培训机制,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

前文指出,按照“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管理能力素质。但一般来说,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对稳定,专业知识素质可以通过培训或自学提升,而管理能力素质则需要进行培训或锻炼。

因此,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就辅导员素质提升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一是新进辅导员的考核主要考察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与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应具备的一般人际沟通等能力素质,考虑到辅导员专业化的要求,在引进辅导员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适当的专业限制;二是对在职辅导员主要是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通过各种方式为辅导员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质提供机会和条件;三是在上级部门下发“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实施细则后,要积极鼓励并支持我校辅导员进行职业能力等级申请,并及时聘用,特别是在部分高校辅导员没有职称、没有级别的情况下,这方面更显得迫在眉睫。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篇10

(一)经典思想回眸:阐述职业教育思想中的技术哲学因素

1.关于马克思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研究

宋仲夏分析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演变。马克思认为劳动是有技术参与的劳动,技术与劳动结合才得以存在,技术是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活动。[2]技术在揭示人类本质力量的同时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技术实现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技术实践活动要合目的、合规律,人类才能最终与走向与自然的和谐。技术的异化导致人的片面化、社会发展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技术异化的克服仍然需要技术自身,技术的合理发展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最终克服与扬弃技术异化现象。基于技术哲学思想,马克思结合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现状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程敬宝在《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改革》中分析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提出背景、主要目的以及主要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所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整个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特点,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工具的基本技能。它既不同于学徒制的技术教育与单一的技术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形式。综合技术教育反映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本质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综合教育作为实现途径。在劳动变换、职能更动和全面流动的生产实践与生产关系(即全面而自由地发生交际关系)的社会语境下,劳动者需要接受综合技术教育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创造美好生活。

2.关于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盛国荣在《杜威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思想之要义》一文中对杜威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1)技术是一种经验,是制造人工物的过程。有形的人造物与无形的人造物都属于工具的范畴,工具的意义只有在实践应用中,通过劳动者的劳动才能够被检验。[3](2)技术是一种人性解放的力量。他反对技术控制论与技术决定论,提倡技术的社会建构论。(3)技术活动同样存在着负面效应,通过民主手段来进行技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渗透在其职业教育的思想主张之中。徐平利指出,实用主义技术哲学赋予了劳动者及其劳动哲学的哲学意义。在杜威的思想中,职业教育不仅仅意味着模仿和训练,而是通过劳动等技术实践活动,获得人性解放的力量,找寻”相对真理”,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确立合目的、合规律的技术活动,进而创造美好的职业生活。职业教育的教学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技术知识的实践环境,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技能训练,技术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完整的工作过程联系起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经验与理性相互交融,不断探究的过程,实现对于工作过程知识的“内在性控制”或“确定性把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过程、评价和学生成长统一的过程。必须将教学与工作过程整合起来,实现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以此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提高、心智的成长。

(二)宏观影响探究:论述技术哲学对于职业教育研究的总体意义

技术哲学则是对现代技术的总体反思,这为理解技术进而读懂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梁卿则认为,职业的技术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点,而技术哲学则是对技术本质特点的深刻揭示,因此,技术哲学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之一。马君明确指出了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共同的研究点,如“技术是什么的问题”“技能是什么的问题”等问题。高岩认为,技术哲学关于技术、技能等观点的阐释与分析,能够为职业教育中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理念支持。他指出,当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技能与技能人才认识的偏差与落后。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对于技能的要求发生很大改变,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研究必须对技术哲学投以足够的关注。徐平利在《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中分析了工程主义技术哲学、人文主义技术哲学以及实用主义技术哲学不同的研究旨趣,认为只有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才可以真正的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因为作为一种纲领性的哲学,实用主义技术哲学阐释了劳动等实践活动的哲学意义,拓宽了职业教育的意涵,表明它不仅仅是具有训练性的价值,更具有教育的意义。他指出,由于有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的理论支撑,职业教育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同,“职业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而与自由教育并驾齐驱,而且,在教育的本质意义上,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是一致的。”[5]

(三)内在联系分析:从技术哲学的具体问题出发探讨与职业教育的契合之处

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技术本质、技术知识、技术价值、技术伦理等不同的领域。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也从不同的侧面出发,探讨与分析了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因素如教育、技术、职业、人等的彼此内在关联。如傅朝鼎在《论技术教育的实施》中指出“技术是内容,教育是形式,技术教育是技术继承(技术的横向传播)和技术传播的主要途径。技术教育是技术时代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6]李艺认为,教育与技术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技术进入教育意味着它就不在是单纯的手段而是蕴含教育意义的“教育的技术”。“一种发展成熟的教育的技术事实上已经进入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贯穿于教育的各要素中。”[7]现代教育与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象,而是相互渗入的一体。王玲则认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存在价值互指,双方互为存在与发展的条件:一方面,从历史来看技术的发展依赖职业教育,从现实来看技术的发展需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引;另一方面,技术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深刻影响职业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左明章指出,技术与教育的影响是互动式的交融而非单一方向的制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技术对教育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形态、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等确立的导向作用。教育对技术的作用体现在技术在进入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还要面临不同教育目标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还要经历一个被改造的过程。有学者则从技术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影响。陈向阳在《技术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影响》中分析了技术认识论的内在意涵,认为技术认识论的研究将从三个方面对教育产生影响,即技术知识类型的确立将改变技术在教育中被忽略的地位,技术认识论的范畴的确立将带来教育内容的改变,技术认识模式研究为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如果说以上研究,侧重的是从“技术性”的维度进行研究,那么还有些学者则关注到了技术哲学的另一研究维度———“人文性”研究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陈向阳的《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一文通过对比国外技术院校技术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从三个方面指出开展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技术责任感的公民;职业技术教育自身本质回归的需要;培养完整的‘技术人’的需要。”[8]他认为,技术伦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增进学生对技术相关伦理问题的理解,反思现代技术带来的诸多问题,确立技术应用应该对社会、自然负责的态度等。徐平利在《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中考察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之后指出,职业教育过程凸显着“训练性”特征,但职业教育本应有的“教育性”特征却在现实的学校职业教育中被严重忽视。实践层面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顺应趋势片面看重技术训练;理论层面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研究还没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理念的落后很难对不完满的现实状况有更多的指引作用。技术哲学对于技术的系统反思则可以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哲学理念支持。

二、反思与展望:已有研究评价和未来研究趋向

(一)在宏观理念上,从技术哲学视角诠释与反思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联系方面,从技术哲学视角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之前的研究未曾触及的领域。这些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指的是职业教育本体、认识论、价值等本源性问题,必须对它们从理念上予以阐明,才能使人们更好的理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所出现的其他问题。未来的研究将以技术哲学作为基本分析工具诠释与反思这些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以使职业教育这些“隐而不显”但却极其重要的问题得以“敞亮”与“澄明”。从技术哲学视角反思职业教育的本体将涉及以下问题:从逻辑上看,职业教育的本体与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技术哲学视域中的职业教育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在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中,能够探寻到的职业教育本体是如何呈现的?从技术认识论视角审视职业教育,主要探讨如下问题,技术认识论如何为化解职业教育的“合法化”危机提供理论支持?技术与科学、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到底有何区别,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应该如何平衡这两类知识?技术哲学家们提出的技术认识模式对于职业教育教学逻辑的启示是什么?从技术哲学视角探讨职业教育的价值,将立足于职业教育与自然、社会、文化等领域通过技术这一中介性要素所产生的紧密联系,未来的研究将深入分析在这种联系中职业教育所展现出特有的伦理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内在和外在价值。

(二)在教育实践方面,深入探究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影响

1.培养目标设立的影响研究

职业教育培养的不应是单面的工具人,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可以从技术哲学的价值诉求中找到思想依据。技术哲学中关于技术本质、技术与科学、技术知识等的研究,提醒职业教育应在实践中正视技术知识的独立性、明晰技术自身的逻辑,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方式,凸显职教的“技术性”特点。技术哲学关于技术伦理的反思,能够引发职业院校对于技术伦理教育的重视,增强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凸显职教的“人文性”内涵。未来的研究将在技术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职业教育目标确立方面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

2.对课程内容选择和确立的影响研究

当下,职业教育界对于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即反映工作过程的知识,以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称之为技术知识。而具体应该选择哪些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决定于不同的工作类型,更依赖于对技术知识的深刻认识。未来的研究将对技术知识的基本特点、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不同等问题做出更全面的研究,为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技术伦理也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方面的教育在我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中很少涉及,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的技术责任意识与技术伦理意识的培养现状令人堪忧。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与技术责任意识,是应该选取具体的技术伦理内容渗透到日常的专业教学当中,还是单独的设置技术伦理课程,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对教学过程的影响研究

当下的职业教育一般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来展开教学。它的背后逻辑是科学理论居于先在重要的地位,技术活动是科学理论的现实应用,掌握好基本的科学理论,技术活动就变得很容易了,但技术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技术活动的逻辑不同于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指向现实目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科学活动则指向思维目的,重视理论推进。学科化的教学严格按照学科体系并遵循思维演绎来展开,注重前后教学的逻辑衔接。技术教育以现实的实践目的为指向,并不严格强调理论的深度,但重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技术活动与科学活动不同的目的指向、不同的认知逻辑决定了二者必须依循不同的教学顺序、教学方式才会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讨一些技术认识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过程,提出更加合理的、符合技术认识特点的教学过程。

4.对教育评价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