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功能十篇

时间:2023-09-28 18:09:12

民俗文化的功能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1

关键词:剪纸;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33-02

陕西宝鸡是中国古代文明特别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全省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资源之一的宝鸡民间剪纸,也一样久负盛名。而剪纸这一民间美术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 它的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造型特征最强烈。已成为宝鸡地区一项重要的文化习俗,也是一种文化内涵丰厚、民俗结构完整的文化艺术形式。

一、宝鸡剪纸的文化渊源

宝鸡地处八百里秦川之关中西端,东连中原,西接甘肃,南通巴蜀,靠近农耕经济与畜牧经济的连接地带,处在不同经济形态文明的交汇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特别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宝鸡民间很早就有周成王剪玉圭的传说。周成王年幼时与叔虞玩耍,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形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当作你的封地。”史佚因此请求成王册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无戏言,你说了就要履行。”于是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国旧地,这就是成语“桐叶封弟”的典故。以西周成王“剪叶”的故事看,剪纸之前的树叶、布帛等剪铰艺术可能很普遍了。有关资料记载,文物工作者已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陵墓里,发现有异常小巧的用金箔剪成的虎、象、怪兽、鸟和云纹图案。宝鸡属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时至今日民间仍广泛使用银箔剪纸、装饰面花礼馍、蜡烛、亭子、花帐等。并且,宝鸡的考古工作者在唐墓中发现了不少保存完好的剪纸作品。

正是基于这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积淀,宝鸡剪纸作为陕西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作为宝鸡民俗生活一种的剪纸,亦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宝鸡民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像用于婚育的剪纸图案主要有龙凤呈祥、金瓜石榴、榴莲生菊、麒麟送子等,新婚洞房被人们十分讲究的贴满这样的喜花剪纸图案。关中地区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发祥地,以秦腔为主体的关中戏曲文化特色鲜明,宝鸡戏曲剪纸的盛行,正是扎根于当地的戏曲文化。其戏曲剪纸名目繁多,人文内涵丰厚,特别是窗花的主要题材源于戏曲,同时又是戏曲表演的再创造。

二、宝鸡剪纸的民俗文化符号

剪纸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宝鸡剪纸之所以能够从古到今流传,而延续不断的主要原因,除了它赖以产生的基础文化架构即农耕社会结构,以及特定空间参照即地理环境分野这两个重要的依据条件外,还有一个显见也是最直接的生存条件,就是民俗生活。民俗是产生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特性的传统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的规范体系。民俗是民族心理的外部表现,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成为代代相承的民众惯习。

多元民俗生活是剪纸生存的文化机体,如同其他民间文化一样,剪纸本身就孳生于一定民俗文化机体,是在民俗机体上直接萌生、蔓延和汲取营养而获得传承不息的。多元形态的民俗生活构成了剪纸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剪纸是与民俗生活“骨肉相连”、“相依为命”的。如四季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刺绣花样、美化环境等,样样都离不开剪纸。它不仅能给民众带来美的精神享受,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宝鸡民众大量剪、刻、贴、挂各式彩色图案窗花、炕围花、团花、粮屯花等等,是民间节日剪纸的高潮所在。几乎所有的祭祀、敬奉、祈祷、祝愿剪纸都是围绕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主题展示。人生礼俗中的四大环节,即诞生、婚嫁、祝寿、丧葬,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婚嫁民俗更是人生礼俗中的至关要紧的一环。宝鸡城乡婚俗过程中的窗花、顶棚花、炕围花等等洞房装饰剪纸,琳琅满目、色彩缤纷,以静态喜庆色彩、平面造像方式配合鼓乐、鞭炮与嬉笑哄闹声,营造出一种热闹、欢乐而隆重的婚礼气氛。作为婚姻礼俗中的剪纸,主要形式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二龙戏珠、凤戏牡丹、白头偕老、麒麟送子、葫芦生子、扣碗和合等等。其主题内涵都是追求幸福吉祥、婚姻美满、和和美美、人丁兴旺等。除婚嫁礼俗外,宝鸡诞生礼俗还讲究在产妇门上贴一个红色葫芦剪纸,报喜、祈福;贴红剪纸鞋样、红十字、红色老虎起避邪、镇妖之功用。在宝鸡民间丧祭剪纸中,对“纸活”使用最为普遍。主要是以制作纸扎、挽花、献祭、铭旌、挂帘、筒纸等为主,清明节在墓地悬挂五色剪纸、十月一焚烧剪纸衣服等习俗。以剪纸来祭祀祖先,祭奠亡灵,是生者表达对死者深切的悼念之情和发自肺腑的人文关怀。

除了逢年过节家庭装饰要用到剪纸,还有用剪纸招魂、送穷、扫晴、燎疳等俗用。在乡里乡村的庙会、集会等相关的祭祀活动中也少不了剪纸的装饰和点缀。宝鸡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三、宝鸡剪纸的民俗文化社会功能

剪纸民俗文化内涵的变迁, 离不开当时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程度地承载着礼神敬祖、趋吉避凶等功能。并在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汲取灵秀与生命之气,在古朴的民间传播生存。

(一)宗教心理调适功能

宝鸡剪纸,在、巫术思想的影响之下,经常出现在各种宗教仪式或具有某些宗教特性的信仰民俗活动场合,有着较为明显的辟邪镶灾和心理调适功能。在民众看来,剪纸中一些样式不仅可以“通神”,具有“神性”, 而且“神力”无比。与人的生死关系密切的灵魂观念,是剪纸生成的宗教文化根源之一。比如宝鸡市千阳县的“送病娃娃”,手里拿着“桃榴三桂”,桃为长寿,榴为多子,桂为富贵,意味着死者鬼魂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把亲人的灵魂领走,故亲人不是请抓髻娃娃去驱鬼,而是送去“桃榴三桂”祭献亲人灵魂,请他保佑平安。民间剪纸招魂,大都是由于突发性的或疑难性的疾病缠身、受到意外惊吓而“魂不附体”或“丧魂落魄”,需要借助象征灵魂所在的剪纸娃娃来引魂归窍。也就是说, 在个人方面,可以增加自信,能在知识 、理性和科学无所用武之地时,给人以心理调适和抚慰。在社会方面,它是一种组织的力量,把社会生活引入规律与秩序。这种仪式所隐藏的纳祥免灾的民间信仰意识,是的一种间接显现,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民间剪纸具有凝聚群众信仰心理和精神的功能。

(二)装饰审美功能

作为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剪纸的诞生、繁衍,其首要的目的和功能并不是出于审美的需要,而是为满足民众的“信仰”需求而产生,但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它也具有多重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因为,在民间岁时节日里的住居装饰离不开剪纸。每当举行婚丧嫁娶、庆诞贺寿、迎年过节、祭祖祀神、招魂送病、驱邪除秽等重要活动,都要用大红大黄纸张剪刻各式各样图案纹样来装饰环境、营造氛围、描绘万象、展示心灵,表达对人生未来的美好祈愿和祝福。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和使用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丰富的感情,且这些剪纸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厚, 件件作品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审美要求, 能给广大民众以强烈的审美愉悦。不论是花草、器物, 还是动物、人物, 都追求造型优美,剪刻精细,色彩艳丽,外简内繁, 有势有韵,繁简相宜 ,虚实相生,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求美的意愿也成为夸张的内容之一。表现人物时,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图案,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融形、神、意、趣于一体。以巧妙的展示、丰富的内容和塑造鲜活饱满的画面摄人魂魄,充盈着撩人心目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美感。

(三)教育教化功能

一切艺术都包含着娱乐与教化的功能。剪纸也如此,张张剪纸,如同打开的画册,是教给人们关键是孩子知识的启蒙课本。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著名人物等,给大人小孩的心灵以直观形象、最初始的启迪。对于爱唱爱看秦腔戏的宝鸡农民来说,窗花是凝固在窗户上的戏曲演出,而这演出一旦从戏楼上搬到炕头前的窗户上,戏迷们便日日都有了好戏看。尤其是戏曲窗花渗透着较为强烈的教化意识。除了一些封建伦理道德如忠孝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社会规范的教导,如为人处世、结交朋友等。戏曲窗花既适从于民居的装饰意趣,又是戏曲舞台的一种延续。每家每户贴的内容、题材都不一样,有的还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和时代风尚,剪一些爱国、爱党、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内容。剪纸也充当了政策的“喉舌”。鲜艳夺目的窗花等剪纸样式,既给家庭带来欢乐和喜庆,又便于对子孙传授传统文化和各方面的知识,如历史知识、生产生活知识、为人处世知识等等。这种简便直观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四、结语

总之,宝鸡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其生命力就在于它给予了人们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寄托了劳动者的生活情趣、精神追求和价值愿望。剪纸作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民间剪纸作为非物质遗产 申报不是终极目的,其传承与保护,主要依赖于民俗文化空间的存在与实现。对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双重因素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关注,是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的重要基础。我们不应该忽视民间剪纸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其在人的生存心理反映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价值。因此 ,应大力增强全民保护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真正重视民间剪纸 、重视那些和人民大众生活联系最广泛 ,最具文化普遍性、最具群体情感象征的活态文化遗产 。

参考文献:

[1]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2

关键词:民俗文化 教学 功能

民俗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作为载体世代沿袭下来,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同时又反馈于社会生活中。它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深处,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也不同程度地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心态的作用,跟法律和道德相比,在性质上,它更近于一般道德规范,但它在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普及与深入上,比起一般的道德来实在更进一步。

1 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和内因,也是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民俗教育是学生增强对历史学科兴趣的手段之一,是学生了解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的桥梁,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良好途径。

民俗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例如“分餐制”,它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中国在古代就实行“分餐制”。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开始向“聚餐制”转化,到了唐朝时,“同盘而食”、“同桌而食”之风基本形成。为什么饮食习惯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政治的动荡使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变化无常,一些士人在变化得失中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便以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向传统的儒学礼俗发出挑战,以示不满。“同盘而食”便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次,此时期在政治上形成了门阀土族制度,家族观念得到强化。出于维系家族特权地位的需要,加强家族成员凝聚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同盘而食”、“同桌而食”在此时就成为家庭和睦,兄弟和睦的标志。

最后,此时期餐桌的形制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八仙桌、圆桌等,为聚餐制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这种聚餐制一直延续至今。

2 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让高中生了解民俗是了解我国的民族风情、理解中央的民族政策、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的需要,也是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前提。

了解民族文化是了解一个民族的前提,了解民俗是了解一个民族的途径。因为民俗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最鲜明生动的外在表现。源远流长的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文明的重要贡献。它来源于中国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又回馈到社会生活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深处,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历史与地理结合意识。

古人在解释“宇宙”一词时说“天地四方日宇,古往今来为宙”。也就是说,“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历史与地理是分不开的。历史事件的发生离不开时间与空间因素。指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一个方法。利用教材中的民俗内容是增强学生历史与地理知识结合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民俗从其产生、演变、表现等方面来看都体现出了与地理因素不可分割的特点。

比如中国古代史教材谈到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例如东汉的匈奴、两晋南北朝时的“五胡内迁”和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南宋时期的蒙古族南下等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带来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同时也促进了北方汉族民俗与少数民族民俗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北方民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规模的南迁呢?从地理角度看,是由于这些时期处于我国历史气候相对寒冷期,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区界限南移,游牧业生产受到影响,形成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高潮。

4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中国民俗是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走出来的,形成的审美意识自然也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其中包含许多优秀的意识,如实用意识、集体意识、天人合一意识、家园意识、忧患意识、谦逊礼让意识等等。

民俗是一个共性极强的产物,民俗的审美意识有一种“群体体验的特质”。所以个体的审美必须符合群体的审美观,个体获得的美感“是在一种群体共同体验前提下获得的”,个体必须首先服从于集体审美意识、消融于集体中去感受美、创造美。利用这一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5 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

民俗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民俗经历了太多的社会动荡、朝代更迭。在动荡与更迭中,民俗的内容和形式默默地发生了变化,或革新,或扬弃,或融合,或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民俗必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而革新、充实,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变化。所以,民俗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不断变化的。

民俗的这种渐变性,有时则会发生“突变”(陈华文《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第6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当一种民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革新时,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是一个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民族的进步,是人类思想文化不断丰富、完善的反映。

6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能否昂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传统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工程都是很有益处的。我国的淳风美俗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民俗作为生活方式的传承,其教育功能是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是一种与所有的人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切近的特殊行为规范方式。所以历史教师要自觉利用好教材中的民俗内容,使学生把教师的这种“他律”行为转化为“自律”行为,让他们在学习中国历史的过程中,把了解中国民俗优秀思想道德这种行为内化为自身需要,成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内动力。

7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功能和任务。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残缺的人。

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为例,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教材全一册解释为“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主要表现为: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的严格限制,闭关政策。由此可见,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代是自上而下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抵制,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角度去挖掘深层原因。这种抵制与中国农业民俗养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3

【论文摘要】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规范着儿童的行为习惯。民俗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其强大而自然的教育功能上,即民俗具有知识教化功能、道德教化功能与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是民族(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科在研究民俗时的侧重点与视野有所不同。

在民族学看来,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具体地说,民俗是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的活动之中,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

社会学者把民俗看作是民族生活方式。民族生活方式是以民族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它涵盖了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饮食生活、礼仪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2〕

文化学者认为,民俗是一种文化,即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传播、汲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或表达方式,能够体现某种文化的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如饮食、节日、服饰、建筑、艺术、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3〕

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是一定个体民族文化的中坚,它参与和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制约着各民族人民的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民俗的功能与民俗产生、传承的历史息息相关。民族习俗有着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也有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的特征。〔4〕就其功能而言,民俗既有规范集体成员行为与凝聚民族力量的功能,〔5〕也有可能阻碍整个民族的进步。〔6〕本文尝试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谈民俗的功能。

一、知识教化功能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涵盖了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也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也就是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民俗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民俗文化与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成员的教化与儿童自身的内化正是这一相互作用过程的两个基本出发点。“社会正是通过外部化而成为人类的产品,社会正是通过客观化而成为独特的存在,人正是通过内部化而成为社会的产品。”〔7〕社会人就是“社会的产品”,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正是促使儿童成为“社会的产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8〕民族习俗的知识教化功能具有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以及随意性、自然性的特征,儿童往往在不经意之中就受到教化,在潜意识之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例如,藏族的节日娱乐活动多数以具有典型藏族风格的歌舞及民间游戏为主,这些娱乐活动大部分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并协作才能完成,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为儿童提供了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直接参与活动,亲自体验和感受;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游玩的形式获得间接的体验。藏族在礼仪上的习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学习交往技能,如藏族注重对客人的迎送礼仪,这些礼仪习俗能够让儿童学会热情、礼貌、友爱等交往技能。藏族还特别注意从小教育子女尊老爱幼,到别人家作客要先向老人行礼,家里来客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让座等。这些民族习俗有利于藏族儿童学习社会规范,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正确扮演社会角色。

民族习俗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民俗对儿童的教化功能同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从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的火把节和密枝节来看民俗教化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火把节对彝族儿童的影响很大。奢侈的宰牛会餐可能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节俭意识,但对儿童之间的接触沟通十分有益;彝族男女点火把逛街、洗澡戏水、跳三弦舞,这有利于培养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对儿童的朦胧情爱观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密枝节只许成年男性参加,禁止妇女去往密枝林方向,充满了神秘色彩,不利于建立男女平等意识,对儿童科学观的形成也有消极影响;男人们在村中边走边大声喊话,一问一答,批评村中不守村规的人和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正义感,但此节日延续时间长,不许下地劳动,可能会对儿童的劳动观产生消极影响。〔9〕

二、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与规范。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具有约束作用,它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这些行为模式、规则或规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有强大的制约性和约束力,并迫使人们按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行事。民俗学者把民俗的这一功能称之为“规范性”,并认为规范性是民俗文化最核心、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功能。

民族风俗习惯是人类最早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最初源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习惯风俗,如衣食、居住、婚丧、礼仪、禁忌等,这些习惯约定俗成,最终成为规范。民族规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调整、制约和控制人们行为的作用。一般而言,民俗规范少有明文规定,但民族成员都能对此了然于胸,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法律作用不到的地方,民俗规范有强大的规范作用。〔10〕民俗规范往往建立在民族成员自觉自愿遵守的基础之上,尽管人们的言谈举止都受到了这类风俗习惯的约束,但人们并没有受束缚的感觉,而是习惯成自然。当然,旧时的某些民俗文化,如家法、族规、宗法、乡规民约,在传统社会中也起着强硬的约束与制裁作用,比如彝族的“习惯法”、苗族的“理词”、侗族的“款词”、瑶族的“石碑话”等,往往还具有法律的威严与制裁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儿童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的特殊教育方式,体现了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是通过民俗的规范性来达成的,没有民俗的规范性,也就谈不上民俗的道德教化。由于各民族的民俗各异,民俗对儿童的规范性也就不同,其道德教化也会有不同表现。

藏族是讲礼貌、讲礼仪的民族。在藏族家庭中,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对于父母的话要百依百顺,即使父母有错,也不得违抗、解释,更不得反驳父母。父母和老人回到家时,子女要起身向父母、老人问好,主动帮他们卸下身上携带的东西,帮助脱下鞋、帽,热情上茶斟酒,而且这些举动要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在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将自己的行为习惯、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意识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儿童,儿童由此逐渐习得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我们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对于藏族在家庭教育及生活禁忌方面的许多习俗,大部分藏族儿童在平时都能严格遵守,这就为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了基础。藏族的家庭教育往往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但在儿童的生活中反复循环进行,不间断地影响着儿童,久而久之,儿童自然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并逐步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热情友好和尊老爱幼是苗族最基本的利益规范。苗族谚语说:“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这一谚语深刻反映了苗族是一个很讲礼节、很注重道德风尚的民族。和睦共处与平等相待是苗族处世待人的准则。苗族人民把帮助别人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一种权利,把个人融入集体。比如建造房子,苗族人民往往你建我帮,我建你帮,甚至出现一家建房全村出动的现象。追求自由和勤劳勇敢是苗族最为突出的品质特征。苗族有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苗族人每到一处,重新开荒种地,自种棉麻,纺纱织布,熔蜡画花,缝绣衣裙,饲养家禽,牧放牲畜,种稻养鱼,等等。这些习俗对苗族儿童来说是必须遵守的,也是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儿童的道德行为,并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形成儿童内在的道德意识,从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支配他们的行为。

由此可见,风俗习惯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促进了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的审美娱乐功能对生养其间的儿童产生潜在的影响,深深影响着儿童对色彩的喜好,对自然的讴歌,对性情的熏陶和对人格的塑造。

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延续的风俗习惯,从儿童出生开始就伴随着他们并影响和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比如藏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最明显的服饰和居住特色就是色彩鲜艳、装饰奇特,对儿童来说,这些是能够直接感知的,是周围生活中美的象征。这种美的刺激长期伴随着儿童的生活,并不需要成人刻意提醒和教育,儿童自然地感受着色彩、服饰、建筑中的艺术美,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藏族儿童都很喜欢本民族的服饰、住房、饮食。另外,藏族在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等方面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藏族的歌舞,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藏族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之说,这其实也是对藏族儿童艺术能力的概括。藏族儿童从小受藏族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的熏陶,逐步锻炼了歌舞技能。藏族风俗习惯对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藏族儿童长期受藏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熏陶,因而在气质和性格上明显地带有藏族特色,如粗犷豪放的性格、“雄鹰”一般的气质,都是对藏族人性格的概括,这与藏族在服饰、娱乐、待人接物以及教育方面的习惯是密切相关的。

苗族歌舞更是一种精神的写照,那悠扬的音乐仿佛天籁之音,空旷而悠远,清新而幽雅,粗犷、奔放的动作给人以力量之美。民族艺术能为儿童提供一种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和空间,不仅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还能洗涤净化儿童的灵魂。

民族风俗习惯对儿童的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发生的,它对儿童的社会认知、道德发展与行为方式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儿童获得各种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及发展审美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社会成员的教化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那么儿童个体内化则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内化民族风俗习惯,将其规范并转化为一种行为模式,这一过程体现了儿童社会化的主动性。

民俗是一个民族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能吸引人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演绎着多彩多姿的民间生活情景剧。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出现,民俗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巨大的冲击。民俗的产生与消失是一种正常现象,某些民俗的消亡也是不可阻挡的。对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爱之者视其为精神家园,恨之者视其为洪水猛兽。不管爱也好,恨也好,它总是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制约着我们,而且它的影响、熏陶与制约作用还要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民俗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可能是不变的;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可能都是好的,总是良莠不齐的。好的风俗,我们要保存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倡“良风美俗”,以达到“普科学,美风俗;广教化,正人心”的目的;坏的风俗,我们要改变它,摒弃“陈规陋习”,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6〕〔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7.

〔2〕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1.

〔3〕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4〕王红曼.民族风俗习惯三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0,(4).

〔5〕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

〔7〕R·沃斯诺尔,等.文化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4.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4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部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5

1.1民族性

仡佬族民俗体育属于仡佬族的特有体育,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在仡佬族的形成过程中,经受了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各种影响,这对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仡佬族将竹子称之为仡佬,主要是因为竹子具有新鲜、正直、坚韧等很多美德,用途也十分广泛,所以他们十分崇敬竹子,而与竹子相关的体育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说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1.2适用性

仡佬族人民主要集中在贵州和四川的交界地区,位于滑坡地带。不仅地形复杂多变,姿态万千,还具有十分丰富的物质资源。仡佬族是以农业为主的,在相对平坦的地区大量种植水稻,而相对干旱缺水的地区则会选择一些杂粮进行耕种。由此看来,仡佬族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方式是比较固定平稳的,而民俗体育项目则就成为了一种追求精神满足的主要方式,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1.3朴素性

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始终很简单和朴素,始终与劳动过程保持着密切联系。仡佬族的很多民俗体育项目与劳动之间紧密相关,无法进行完全分离,很多体育项目不论是在场地和器材的使用上,都十分朴素、简单,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而是纯粹从劳动过程中实现自娱自乐。

1.4地域性

所谓地域,是一个民族和人民赖以生存的空间载体,很多少数民族在地域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仡佬族也不例外。仡佬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其民俗体育活动也充分继承了地域性这一特性。仡佬族有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只属于仡佬族,例如打花龙。

1.5不平衡性

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经受了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发展形式上、具体内容上,存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而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本身就各不相同,所以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发展呈现出了不平衡性,仡佬族的民俗体育自然也无法例外。

2仡佬族民俗体育的社会功能

2.1文化传承功能

传统文化的遗失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于传承和发扬的失败。传达文化内容和精华,需要使用一定的符号系统。仡佬族的民俗体育在经过不断地积累发展之后,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具有十分重要和浓厚的文化价值,并且显现出了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和社会功能,是仡佬族的珍贵财富。民俗体育可以说是一种符号行为系统,其中蕴藏着仡佬族人民对自然界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是一种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在这些民俗体育中,既含有传统的仡佬族民族文化和精神,又掺杂着许多现代化的元素。并且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文化,将其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进行传承和发扬,不但能够促进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还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2审美娱乐功能

审美观念是人类在得到物质满足寻求精神满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道德意识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审美观的不同主要得益于人们所生活的时代的不同,以及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民族性是审美观的一大主要特性,不同的民族的审美观念的有所不同,审美观念主要包含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三大类。在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活动中,有很多的经典表演活动,在活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与观众生活在同一个民族中,他们所具备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很大相似性。而表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技术动作和画面都体现着仡佬族的民族审美观念,并且仡佬族民俗体育的特色还主要体现在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恩,感激大自然美好和善良的非凡之力,这不仅对仡佬族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还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3社会控制功能

所谓的社会控制,实际上就是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在人类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控制方式,不同的社会控制手段对社会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和成效都大不相同。而民俗体育文化是民俗文化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活动中蕴含着一定的民族信仰和崇拜等非程式化的特性,是一种社会控制和行为规范形式,对参与者起到一定的制约和控制作用。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社会控制功能,主要是对个体进行规范和约束,以此保证民族内部的社会秩序,使本民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进而实现社会控制的最终目的。这不仅是为了保障仡佬族内部的团结和睦,更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仡佬族民俗体育的未来发展策略

3.1国家政策给予大力支持

现阶段,仡佬族的民俗体育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其中很多体育活动被全国人民认识和使用,这说明,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俗体育的发展。因此,为了使仡佬族的民俗体育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既要定期举行大型的民俗体育运动会,还应该尝试将民俗体育活动与传统节日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加大对仡佬族民俗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还能够进一步推动仡佬族民俗体育的全面发展,进而与其他民族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完善进步。

3.2强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

仡佬族是一个民俗体育项目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特性,并且积极发展了现代化的旅游产业,充满了娱乐性和趣味性,却又不失文化性。而仡佬族的旅游产业管理部门可以尝试,在当地旅游业充分具备了休闲娱乐项目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实现民俗体育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将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文化发扬光大。

3.3加强与学校体育的合作

民俗体育因为得不到相应的继承和发扬,使得其逐渐出现衰落的局面,这就要求作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高校,尝试引进一些民俗体育活动,成为民俗体育的继承发展的最佳载体。学校可以将民俗体育编入到体育教学课程中去,加强民族体育项目的师资力量,从而传授给学生一些珍贵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和发展,实现仡佬族民俗体育的长远发展。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6

【关键词】新疆民俗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提升途径

近几年,我国的旅游地逐渐从东部向西部转移,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文化、旅游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风土人情,也了解到新特的民俗风情,为新疆的民俗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促使新疆的民俗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如何挖掘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潜力,将民俗文化的优势资源转换成优势产品,以及在现有的产品开发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做到提升推广,使新疆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更上一个台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新疆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新疆属于中国的旅游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特征总体呈现出以下特征:总量大、类型多、品位高、组合优、容量大、功能多、垄断性强。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新疆各地州时进行的旅游资源调查统计的旅游景点共有1171处,分别归入67个基本类型,占全国分类系统综述(74个)的90.5%,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冠,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旅游资源宝库”[1]。

1.2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

1.2.1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类型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再结合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自身特点,可以将新疆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分成以下几种类型[2]:

(1)民族文化景观实体产品

指以实体形态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产品。这种产品的开发主要是基于新疆观赏型以及体验型旅游资源,即以民俗物品的观赏,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器,服饰,民族餐饮,民间工艺品等。代表的产品有: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葡萄沟民俗风情园,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吐鲁番维吾尔古村等。

(2)以民族行为文化及可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开发为主形成的旅游产品

这种产品的开发则是基于新疆的参与型以及深层型旅游资源,即以活动安排为主,游客参与或半参与进入民俗文化氛围,从而得到愉悦并留下深刻印象,以推广各个民俗旅游景点组合结合而成的旅游线路为主要方式,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

(3)民族精神文化旅游产品

这种产品的开发是基于新疆的辅助型旅游资源,即以声音,语言,舞蹈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利用,包括文学,戏曲,山歌,方言等。例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编写的多元文化的汇集――《福乐智慧》,还有新疆唯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套曲等。

1.2.2 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正确认识资源价值是搞好产品开发的基础。而目前,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上比较肤浅,对资源价值认识不足,反映在产品开发上就容易形成开发层次较低,多为观光型旅游产品,游客无法深入感受到本地各民族的风情以及特色。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类型单一,形式老化

以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为例,典型的旅游线路仍旧是“吐鲁番――天池――南山”的观光型线路,游客在目的地只停留一天或两天,行程内容也不外乎游览,拍照,购物,游客并不能真正的深入了解天池及南山上哈萨克牧民的生活方式,而对于吐鲁番这样的民俗旅游资源的聚集地来说,一两天的行程则更是不能使游客参与到当地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中,那就代表着游客对于吐鲁番当地民俗文化的感知也只停留在交河故城,葡萄沟等经典的景点上,不会有强烈的异域民俗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再加上产品长时期的不更新,就很难激发起游客再次前往吐鲁番的动机,因此虽然有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却没有好的创意,优秀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使之发挥作用,为新疆旅游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就极大的影响了新疆民俗旅游的发展。

(2)现有产品的文化潜力开发提升不足,文化潜力挖掘不够

能否准确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层内涵决定着开发出的旅游产品的层次的高低。以新疆主推的丝绸之路中道古迹民俗风情游线路为例,这种以观光游览为主的旅游线路,特点是涵盖景点多,逗留时间短,而游客全程处于紧张奔波。这样的旅游产品对于那些想要了解当地民俗的游客来说,显然不能构成吸引力,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策划出符合游客个性的产品,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潜力,是开发的关键。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产品中,以新疆13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为例,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就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相应的民俗文化产品也就较为丰富,饮食,歌舞,服饰,特产各个方面都为人们所熟知,相较而言,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的民俗文化就没有得到重视。虽然同属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但是由于生活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塔吉克族等在生活方式、社会习俗、节庆活动等各方面与维吾尔族有很大的不同。忽略了这些不同,也就是忽略了文化的差异性,使得本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呈现不平衡的现状。

2.新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提升途径

2.1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理念

2.1.1 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灵魂

新疆的民俗旅游起源于八十年代,蓬勃发展却是在近几年里,因此还处于开发的初期,只有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才能使新疆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持续进行下去。在开发民俗旅游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民俗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承认当地居民对于民俗文化的主导性地位,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以及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3]。

2.1.2 运用“大旅游”发展理念进行产品开发

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应该以“大旅游”的理念为指导,着重谋求旅游客体资源的永续发展和利用、旅游主体的身心健康与审美享受、旅游中介的优质服务,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

2.2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提升途径

新疆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涵盖了王德刚开发模式中的各种资源,因此,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可以按照其中四种模式进行开发,具体内容如下:

2.2.1 建立新疆民俗博物馆

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共有46个少数民族生活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也达到13个,每个民族由于居住地的地理文脉的差异,导致了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就带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要将各民族间的民俗差异直观、鲜明、集中的展示出来,就必须为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建立新疆民俗博物馆,将新疆的主体民族民俗的各个方面,如服饰、民居、歌舞、餐饮、历史传承以及民间文学等,集中进行展示,在游客与新疆的民俗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1)新疆民俗博物馆的选址

民俗博物馆的功能在于展示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必须选择在新疆民俗文化体现最为集中的地区。喀什市作为全国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占据着极佳的客源优势、民俗旅游资源优势以及地缘优势以及政策优势。因此,喀什是建立新疆民俗博物馆的最佳地点。

(2)新疆民俗博物馆的功能展示厅

根据民族的不同,新疆民俗博物馆可以分为维吾尔族展厅、哈萨克族展厅、回族展厅、锡伯族展厅、塔吉克族展厅等,每个展厅从民族服饰、民居、民族历史、民族歌舞、民族特色餐饮、民族手工艺品以及传统节庆活动等不同的侧面展现该民族的民俗文化。

虽然各民族展示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所展示内容的表现形式有相似之处,因此,只以哈萨克族展厅为例,具体介绍该展厅的布局状况。该展厅可分为四个功能展示区域:①服饰文化区:将哈萨克族的各种服饰、服装的原料即布匹、牲畜的皮毛等借助模特、展台的方式展览出来,如哈萨克男子冬季喜欢戴的“三叶”皮帽,夏季喜欢戴的毡帽,没结婚的姑娘戴的马皮制成的“吐马克”(圆形小帽);已婚妇女所蒙的白头巾,以及男女老少都喜欢穿的长靴等。②传统民居区:将哈萨克族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毡房,完整的再现在展区中,参观者可以进入毡房亲自体验,展区背景搭配哈萨克拨弦乐器冬不拉的琴声,整体再现了那拉提草原上哈萨克牧民的生活场景。③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品区:将哈萨克族不同时代的古石锥、石钻、古代兵器、文物及艺术品包括毡垫、刺绣工艺品、牛皮制品、马具以及手工首饰等展览出来;④民族歌舞区: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优美,形式多样,最为经典的是“阿肯弹唱”,此展厅主要陈列哈萨克族歌舞中所使用的主要乐器:冬不拉,霍布孜,以及阿肯弹唱的主要作品:《克里木的四十位英雄》、《巴克蒂亚尔四十章》等[4]。

新疆民俗博物馆作为集中展示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平台,虽不能保证民族民俗文化的土生土长,但务必做到民族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真实的、不夸张的再现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其生长地的本来面目,同时要发挥民俗博物馆的功能与地缘优势,把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成功传递给参观者,激起其前往民俗文化生长地的动机,实现民俗文化效益到经济效益的转变。

2.2.2 社区――历史(传统)街区模式――国际大巴扎的再提升

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是社区――历史(传统)街区模式的成功典例,然而随着游客的旅游需求的提升,目前的大巴扎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为了能使国际大巴扎更好的发挥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及以提升改进:①改善大巴扎餐饮环境,民族特色的烧烤产生的废气以及有害气体成为游客前往大巴扎的阻碍,也是产品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②旅游纪念品巴扎亟待整顿,旅游纪念品销售中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容易引起顾客的反感,应对市场加以规范,使游客真正能够购买到有特色,有价值,有意义的纪念品。③在大巴扎周围开发有民族特色的酒店。国际大巴扎周围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民族特色酒店,使得该产品缺少了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5]。

2.2.3 创造属于新疆的旅游品牌――十二木卡姆的开发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做的重大贡献,是当今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光芒的珍稀瑰宝。

2005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作为新疆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木卡姆同时也是唯一只属于新疆的世界级别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这样“两个之最、一个唯一”的特征使得十二木卡姆具备成为新疆旅游拳头品牌的资格,因此,十二木卡姆品牌的开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品牌定位――“新疆――十二木卡姆艺术之都”

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历史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16世纪中叶,叶尔汗国王妃阿曼尼沙汗在汗在拉失德汗的大力支持下,邀请木卡姆演唱家、音乐大师喀迪尔汗等一大批乐师、歌手和诗人,把散失民间的木卡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加工整理,使之定性化、成套化。因此新疆地区的十二木卡姆资源最为丰富,随着申遗的成功,资源保护工作也开展的最到位,自治区已经制订了详尽的木卡姆保护规划,准备通过“原生态传承、专业传承、教育传承、文本传承、媒体传承”五个传承通道来进行保护传承[6]。

真正的十二木卡姆表演,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气氛下,数十个彻底忘记自我的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民间艺术家的感情大爆炸,它将会让你的心灵得到震撼。只有来到新疆,游客才能感受到十二木卡姆的真正魅力。

(2)产品设计

第一,建立十二木卡姆博物馆。在喀什建立十二木卡姆博物馆,将目前收集到的“十二木卡姆”的各种资料如曲谱、唱词、服饰、乐器以及一些珍贵的音频视频文件展览出来。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十二木卡姆为依托,进行维吾尔族历史、民俗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集中展示。

第二,举办十二木卡姆文化节。在喀什市举办“悠久历史走来的木卡姆”为主题的文化节。以弘扬木卡姆特色民俗文化、展示喀什深厚的史文化底蕴和绚烂多彩的文化魅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十二木卡姆经典套曲歌舞晚会、放映十二木卡姆专题片,举办十二木卡姆民间艺人专播题讲座、十二木卡姆艺术成果展览、木卡姆之乡民俗风情体验游等为节庆活动内容。

①十二木卡姆主题歌舞晚会:邀请新疆木卡姆艺术团,演出十二木卡姆经典歌舞剧:《木卡姆的春天》和《且比亚特木卡姆》[7]。

②十二木卡姆专题片:播放有新疆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纪录片《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使游客深入了解木卡姆的发展历程。

③十二木卡姆专题讲座:邀请传统民间艺人,进行专题讲座,从历史发展、文化传承的角度,为游客介绍十二木卡姆中的民俗文化。

④十二木卡姆艺术成果展:以十二木卡姆博物馆为平台,集中展示木卡姆发展过程中所保存的乐谱、服饰、照片、录音带、影音资料以及维、汉、英三种语言出版的有关木卡姆的论著、论文和部分演出说明书等。

⑤木卡姆之乡民俗体验游:带领游客到木卡姆的生长地,亲身体验木卡姆的魅力。游览的主要景点包括:麦盖提县――“刀郎木卡姆之乡”,阿瓦提县――“多浪木卡姆之乡,哈密,吐鲁番等。

只有在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提下,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开发。因此,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民俗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的原则,用科学的思路指导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务必要把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成为新疆旅游业的拳头产品、品牌产品,使其真正发挥它所应有的功能,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峰.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及推广[D].新疆财经大学,2007:10-11.

[2]王秀兰.大力发展新疆民俗风情旅游之我见[J].中共伊犁州党委校学报,2008(2):

46-47.

[3]郭海燕,杨斌.对新疆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保护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7(2):

116-117.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55-56.

[5]吴焱,王欢,惠军.乌鲁木齐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新疆国际大巴扎[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228-229.

[6]陈泠霏.论无形文化遗产――新疆十二木卡姆及其保护[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5-7.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7

 

关键词:民歌;陕北民歌;民俗;民间文化遗产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带,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也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陕北曾以丰富的民间音乐闻名全国,陕北民歌的数量之多、流传之广是其他地区的民歌无法比拟的。陕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当地复杂多元的民俗活动和风貌,向世人展示出陕北民俗独特的文化魅力。

    民俗借助语言来储存、传承、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语言又通过对民俗的储存、传承得到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民歌又成为研究民俗的重要资料。学习、研究、欣赏民歌,只有把民歌与民俗结合起来,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才能获得对民歌的深层理解和感悟。陕北民歌的精要之处既在于描述陕北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更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中得以一脉相承并且保持长期不变的品种,总是和一定的礼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礼俗通常是人类生活中长期保持不变的社会活动,依附于礼俗活动音乐也就因此得以保存和传承;与礼俗活动关系较远的音乐品种,其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中易变的活动,所以与之关系紧密的音乐也就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陕北民歌是和生成它们的陕北劳动方式、交通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所有这些发生剧烈变动时,它们的传承过程和传承方式也随之变化,陕北民歌的功能性也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

    一、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某些功能的弱化与整体形式的日渐衰微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活背景,陕北民歌亦然。它是陕北农耕社会生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陕北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土地贫瘠。陕北人虽然终年辛勤劳作,仍然无法果腹,有时不得不撂下一家老小,到宁夏、内蒙一带去谋生,俗称“走西口”。尽管“西口”距离陕北并不遥远,但由于过去陕北地形复杂,交通十分落后,又生逢乱世,往往一别不知音讯,故人们望着要“走西口”的亲人或情人,伤心是难免的。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反映生离死别、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的山曲与小调。

    不同时期的陕北民歌,其社会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由于生产劳动的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民歌所固有的那种劳动性、排忧性和诉苦性自然会随着而丧失。至于革命民歌所表现出来的宣传性、歌颂性和记事性,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功能,这种特殊的功能也必然会因时代的变迁而不再发挥作用。由此看来,陕北民歌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其日常功能也在不断演变,现在已逐渐萎缩为比较单一的娱乐性功能了。而且仅此一种功能也受到了电影、电视和流行歌曲等众多现代娱乐形式的强大冲击,而显得愈来愈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形式特征。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8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9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现有的民俗和民俗文化的定义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总结民俗文化元素的特点,并对其大致分类,根据案例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情况,总结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成功之处,为民俗文化元素运用到广告中提供一个借鉴,以便正确引导消费者,展现我国民俗文化。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转贴于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民俗文化的功能篇10

关键词:民俗元素;景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091-03

1 前言

在园林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景观设计行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是脱离场地实际,盲目追求“洋设计”、“西洋化”,追求所谓的“摩登”;另一方面,是地域文化的丢失,不分场地而雷同的设计作品比比皆是。在这种现象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地域文化的表达,注重设计作品的“个性”。民俗文化作为人们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在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元素渗透到现代景观设计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将为现代的景观设计带来新的创作灵感,使得整个景观设计更具生命力。因此,我们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民俗文化的表达。

然而,很多景观作品在表达民俗文化时,出现了过于“生硬”或者“为了表达而表达”的现象。如何更好地更巧妙地运用民俗元素,使之自然地融入我们的景观作品,成为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

本文将以靖州县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为案例,探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如何利用民俗元素来进行场地设计,来展现民俗文化。

2 认识民俗元素

百科全书中对民俗的定义:“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我国民俗种类繁多,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巫术民俗,信仰民俗,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建筑民俗,制度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生仪礼民俗,商业贸易民俗,游艺民俗。

本文所指的民俗元素是指取自于特定的民族或者地域生产、生活过程中用于景观表现的素材。

3 项目介绍

3.1项目背景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简称靖州县)位于湖南省西南,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交界地区,是我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苗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特殊的地域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对靖州县城的走访调查发现,靖州县城公园绿地较为缺乏,现有的绿地景观设计较为简单,没有表达出当地民俗文化特色。

因此,在设计中如何挖掘靖州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如何利用民俗文化元素进行景观设计成为我们考虑的重点。

3.2项目理念

3.2.1充分考虑场地现状立地条件,明确设计定位。

项目位于县城永平路与体育路的交叉路口东北部,呈丁字形布局,面积约为3.3hm2。场地地势较平坦,植被状况良好,场地内较大面积的水体和现存建筑及原有的景观小品为丰富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场地东北部的远处矗立着靖州有名的山一飞山,成为场地天然的绿色背景。

从县城规划整体布局上来看,本案位于靖州县体育文化区,紧邻靖州民族剧院,周围以居住用地和体育设施用地为主,是靖州县新行政中心主轴线起始景观节点,因此在场地规划设计中,我们考虑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具有靖州特色的苗侗文化,来彰显浓厚的靖州地域文化色彩,把该处打造成为展现靖州富有民俗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图1)

3.2.2挖掘靖州民俗元素,展现独具特色的苗侗文化。

靖州县内,苗侗民族长期生活居住在一起,创造了灿烂的苗侗民族文化。鼓楼、吊脚楼、风雨桥风格各异;侗锦、苗帕、刺绣、剪纸、雕刻等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民族民俗饮食文化风格独特,源远流长。此外,被誉为天籁之音的多声部苗族歌鼟、侗族芦笙舞等民族民间表演艺术独放异彩,桃花会、乌饭节、歌场、庙会、芦笙节等民族节日备受关注。

通过对场地的综合考虑和对设计理念的充分理解,设计通过挖掘和提炼,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又符合场地精神的苗侗民俗元素,其中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芦笙和苗族姑娘佩戴的花带成为本设计表达苗族风情的主要元素,而侗族中被誉为侗族“三宝”的鼓楼和侗族服饰精致的图案则作为展现侗族风情的景观元素。(图2)

3.2.3把民俗从生产和生活中抽离出来,在设计作品中重构“演绎民俗”。

在对场地进行现状分析后,设计决定以“靖语”(用靖州民俗文化的“语言”未表达靖州的民族风情、民俗习惯以及文化内涵)为主题,将民俗元素运用于整个场地的景观设计当中。把文化广场的分为“一带二轴六区”,其中“一带”是指民族剧院民俗风情景观带;“二轴”是指苗艺风情轴和侗族风情轴;“六区”是指民俗风情展示区、中心水体景观区、草地休闲区、儿童活动区、服务设施区、剧院前广场区。(图3)(图4)

3.2.4苗艺风情轴

苗艺风情轴主要通过“芦笙恋歌”和“苗舞”两个景点未突出主题。分别通过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芦笙和苗族姑娘喜爱的装饰品一苗族花带来诠释其内涵。

“芦笙恋歌”:芦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其场面十分热闹和令人震撼。文化广场的主入口以树阵广场的形式布局,是整个广场的集散空间,也是整个广场内最为热闹的场所,为了烘托广场的热闹气氛,设计从苗族人民演奏芦笙的场景得到启发,以芦笙为设计元素,通过对其形体适当扩大(适宜广场尺度)阵列式的排列于广场两侧,以小见大的手法“还原”苗族人们芦笙齐歌的场景,起到了烘托广场氛围、吸引游人及引起游人共鸣的作用,增加了广场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同时结合现代技术赋予其实用功能,在其内部安装音响设施,在特定的时段播放用芦笙演奏的音乐,用音乐再现“芦笙恋歌”的场景,再结合文字雕刻的形式,从视觉、听觉等层面来宣扬芦笙文化,让游人全面了解芦笙所代表的苗族文化。

“苗舞”:苗族花带是苗族姑娘所喜爱和需要的一种装饰品,色彩鲜艳、斑斓瑰丽,图案纹样丰富多彩,用来作为爱情信物赠以情人。在设计构思中,设计师从景观需求(打通场地与飞山的视觉廊道)和美学角度考虑到,树阵广场的规整形态需要从平面、空间和色彩上采用“破”的手法进行艺术处理,于是在对苗族文化进行详细了解后,采用苗族花带作为景观元素,其绚丽的色彩和飘逸的形态正符合设计要求。设计以大红色为主色调,采用现代材料筑成一个形态飘逸、螺旋状的景观构筑物,在构筑物内侧刻画苗族的织锦、蜡染、剪纸等民间工艺制作,因其形态的飘逸之感和对苗族文化的提炼,取名为“苗舞”。该构筑物的设计引导和延长了游人的视线,给广场及周边地区带来一抹鲜亮的色彩,形成一条富有苗族特色的风情通道。热烈的色彩和“飘逸的花带”也表达了苗族姑娘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同时寄语游人也能获得美妙的爱情。(图5)

3.2.5侗族风情轴

侗族风情轴主要通过“千年古道”和“鼓楼新韵”两个景点来点出主题。分别通过侗族精致服饰图案和被誉为侗族“三宝”之一的鼓楼未展示风情。

“千年古道”:在广场中间采用自然面麻石板(长6m、宽2m)铺成一条古朴的景观步道,在其表面印上一些大小不同的脚印,同时在上面记载靖州发展各个阶段的大事件,来反映靖州的发展。把侗族服饰图案通过艺术化处理成铺地图案,展现具有靖州特色的“千年古道”。

“鼓楼新韵”: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有侗寨必有鼓楼。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因为楼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平时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侗族的文化与鼓楼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在设计中,设计师考虑到以下两点:首先,意图使文化广场成为整个县城的“文化中心”,因而需要对外界产生一种内向的凝聚力;其次,

从实用性和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要增加文化广场的室内和半室内空间而又不占用过多的用地。综上分析,需要在场地内建造一座具有文化核心内涵的多层园林建筑。而在侗族文化中有着类似作用的鼓楼则成为了最好的表达元素,其在侗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及功用成为诠释设计意图的最佳选择。

在形式上,鼓楼设计沿用传统风格和做法,但是在鼓楼顶端部分利用钢架结构结合玻璃新材料进行设计;在功能上,建成后的鼓楼将成为靖州人民休闲娱乐、展示教育、聚集“人气”的场所。这种用传统建筑形式结合现代材料的应用及赋予其新功能的手法,展示了靖州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外部整体环境考虑,建成后的鼓楼将成为一定区域的地标性建筑,而其所代表的文化引力将文化广场打造成为靖州的文化中心。

4 思索

4.1民俗元素应用形式的思索

通过对该项目的理解和同类项目的研究,笔者认为,结合民俗文化的分类,民俗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4.1.1对民俗实体的运用

该种形式是针对承载着民俗文化的实体而言,如民俗建筑、民俗器具、民俗工艺品等,在运用过程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园林中直接使用或者通过对其形体稍加改动放置于园林景观中,多以园林小品的形式出现,起到点明或者深化景点主题的作用,如本设计中的芦笙的应用;第二类是从民俗实体中提取某个元素,寻找到适当的切入口,通过艺术再加工用运于景观设计之中,如在本设计在苗族花带中提取了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样式及飘逸的形态等元素;在侗族服饰上提取了精美的图案等元素。这类元素既可是物质形态也可是非物质形态。

4.1.2对民俗现象的应用

这类元素表现为非物质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包括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产、生活密切相连,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场景。如北方闹元宵时的秧歌舞、南方端午节时的赛龙舟等。在本设计中“采用”了苗族人民在节日之时,齐聚一堂,吹起芦笙跳起舞的民俗传统现象。

4.1.3对民俗意境的运用

这类元素也表现为非物质形态,主要是指通过特定的场景、物体表现出来的意蕴。民俗意境的表达依赖于民俗实体和民俗现象的表现,通过可感知的物体、现象未达到一种意境上的体验。如在本设计中,通过对苗侗民俗元素的用运,营造出几个特定的景点,打造了苗艺风情轴和侗族风情轴两条轴线,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浓郁的民俗风情。

总之,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这几种应用形式可能都会并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4.2合理应用民俗元素的思索

在我们的景观设计中,如何合理、巧妙的应用而不是“生硬”的插入民俗元素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民俗元素的使用要符合设计或者景点的主题和氛围,根据这些既定主题和氛围寻找适合的民俗元素。其次,根据设计的结构和需求,对选择的民俗元素在合理改造但又不失去其所包涵的民俗文化的前提下,使之自然的融入设计作品中,成为整个景观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次,以民俗元素为载体的景观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如实用功能、观赏功能、感知功能等。具有功能性的景观才更具有生命力。以本设计中侗族鼓楼的应用为例,鼓楼在侗族文化的核心作用正符合设计和景点的主题一打造具有文化引力的广场和营造侗族风情,此外鼓楼作为一种民俗建筑也符合设计的需求一对室内和半室内空间的需求,另外,建成后的鼓楼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开展教育的场所,将成为文化的标志和地标性的建筑,充分展示了它的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