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9-28 18:08:27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1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国家、省市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树立“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从零开始”理念,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突出整治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力遏制和减少营运车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全市道路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整治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集中开展客运车辆及运输企业隐患整治

全面排查客运车辆、客运站、驾驶员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薄弱环节,重点对车辆技术状况、安全消防设施、逃生设备、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检查控制措施等进行全面彻底检查。对客运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管理人员、从业驾驶人进行宣传教育,对营运车辆及驾驶人情况逐一审核登记,对车辆及驾驶人交通违法和记分、交通事故情况逐一清理。

(二)加强旅游包车安全隐患整治排查力度

联合开展旅游包车安全隐患整治排查力度,开展旅游包车客运市场整治,对旅游包车客运车辆、驾驶人资质、责任险投保等进行审查,严厉打击无营运资质的非法旅游包车。对全市旅行社租、使用旅游包车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旅行社租用旅游包车是否选择合法资质的旅游包车客运车辆,是否与旅游包车客运经营单位签订租车合同,是否存在违规租、使用无营运手续或达不到相应经营范围的旅游包车客运车辆运送旅客等情况。

(三)进一步加大道路通行管理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严格落实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逢车必查要求。加强道路巡逻管控,严查超速、超员、超范围运输、疲劳驾驶以及违法超车、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违法上下乘客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安全管理和防护设施,设置、修复、完善交通标志标线、警示提示标志、减速设施。

(四)全面加强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各运输企业要认真开展自查并建立检查整改台账和隐患销账制度,做到整改措施、时限、责任人、资金、预案“五到位”。严格执行客运站安检各项规定,严禁站外揽客上客,对违规车辆及企业依法严处。积极推进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快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进度,按要求做到应装尽装,并建立动态监控平台,安排专人值班。积极开展“文明交通进企业”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示,推进交通安全信息手机短信平台建设。

四、任务分工

(一)市交通运输局

负责全市组织协调,承担市政府交办和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调度汇总全市工作情况,协调工作有关问题,保障安全有序畅通,负责道路客运管理,加强运输组织协调。依法查处下列违法行为:1、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的非法车辆;2、不按规定使用线路标志牌的营运车辆;3、自用车辆及其他车辆非法从事客运经营活动的行为;4、取得客运经营许可的客运经营者使用无《道路运输证》的车辆参加客运经营和无从业资格证从事旅客运输以及从业资格证与所驾驶车型不符的违规行为。

从严查处非法营运“黑车”、“黑户”等无证经营行为,查处客运班车不按批准的客运站点停靠、不按规定线路班次行驶、站外上下客、甩客、宰客、倒客、强行揽客、超员超载超速运行的经营行为。加强线路客车车容车貌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和经营环境。

(二)市公安局

负责道路运输交通安全秩序管理,加大源头和路面交通安全管控,优化高速公路封闭办法,落实应急职责。整治客运车辆违反交通信号灯,违反禁令标志、违法停车、故意遮挡、涂污号牌,随意调头、斜穿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校车、自备营运车等车辆超员超载行为。配合有关部门对火车站广场综合整治区域内违法经营的客运车辆进行调查取证、查处或移交交通运输部门处理;严厉查处火车站广场喊客拉客行为。

(三)市安监局

督导市有关部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对不按要求整改安全隐患的,依法严肃处理。

(四)市执法局

负责清理查处城区客运车辆长时间占压人行道停车待租、乱停乱放行为。

(五)市文物旅游局

加强旅游企业监管、旅游客流组织,积极与运输部门衔接,配合做好旅游客流的运输工作。对旅行社租使用包车客运车辆进行监督管理,对违规旅行社进行处罚,督导旅行社加强对游客的交通安全教育。

(六)市工商局

负责运输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七)执法人员组织安排

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市执法局各抽调3人,交通运输局抽调20人,市安监局、市工商局、市文物旅游局各抽调2人组建联合整治客运安全执法小组,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联合执法制度。执法车辆由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执法局分别准备一辆。

参加部门及执法人员分为三个工作组,第一组负责运输企业检查,第二、第三组负责路面执法检查。

第一组由市交运局牵头,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参加,主要负责对各运输企业的安全隐患检查。

第二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安监局、市文物旅游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工商局参加,主要负责全市路面执法检查工作,对途中运营车辆全面检查。

第三组由市安监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文物旅游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工商局参加,主要负责全市路面执法检查工作,对途中运营车辆全面检查。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召开由各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会议,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做好整治工作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标语、通告、网站及“一报两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客运市场活动,营造氛围。

(二)专项整治阶段。按照整治工作方案,由各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集中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对各客运企业、营运车辆进行全面集中隐患排查和整治,确保全市客运市场安全生产有明显改观。

(三)总结提高阶段。对前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并加以落实。归纳提炼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巩固整治成果,探索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的新思路、新举措,建立起强化全市道路客运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2

为切实加强机关车辆管理,规范机关车辆配备和使用,强化机关车辆驾驶人员文明行车、遵章守纪意识,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机关车辆及其驾驶人员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机关车辆及其驾驶人员管理的重要意义。机关车辆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交通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领导和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机关车辆的行车秩序,是人民群众评价党风、政风的一个重要标准。加强机关车辆及其驾驶人员的管理,是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转变机关作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机关车辆及其驾驶人员管理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教育管理,确保机关驾驶员依法依规文明安全驾驶。为确保机关驾驶员依法依规文明安全驾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机关驾驶员的教育管理。第一,要对本单位机关车辆驾驶人员的资格进行一次重新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人员,严禁其驾驶机关车辆。第二,要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切实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牢记公安交警部门作出的“十要”、“十不要”规定,消除“特权”思想,自觉遵章守纪。第三,机关车辆驾驶人员要树立亲情驾驶的意识和理念,将往来车辆当作自己亲人驾驶的车辆,将过往行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礼让在先,文明驾驶;机关车辆驾驶人员要加强业务技术学习,不断提高驾驶水平,确保安全驾驶。第四,县公安局要结合实际,编制机关车辆应遵守的纪律规定,张贴在车内醒目位置,时刻提醒驾驶员遵守。

三、加强路面执法,确保机关车辆行车秩序进一步好转。公安交通管理和公路交通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路面执法管理,坚持既严格执法、又文明执法,严肃查处机关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要消除思想顾虑,对机关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要大胆查纠,严格按照现行交通法规或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严重违法违纪的机关车辆驾驶人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要将机关车辆违法违纪行为及其处理情况及时抄送车辆所属单位。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机关车辆及其人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加强机关车辆及其驾驶人员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车辆的配备和使用,促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监督检查,反对公车私用,反对违章驾驶,提倡文明驾驶,礼貌行车,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和高速驾车,杜绝开“英雄车”、“赌气车”、“霸王车”的行为,确保行车安全。建立机关车辆违章情况通报制度,车辆管理部门要定期提供机关车辆违章信息,适时在媒体上曝光。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机关和政法、交管部门要带头建立健全车辆及驾驶人员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守法纪,作好表率,树立XX的好形象。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3

二、本规定所称执法车辆指全市城管执法机关已备案登记并喷涂“行政执法”图标专用于执法管理的机动车辆。城管执法机关公务车辆使用管理,按照当地党委、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三、执法车辆的使用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县(市、区)城管执法局是执法车辆使用责任主体,根据各自管理权限负责本辖区内执法车辆管理工作,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市局执法车辆的管理工作,同时对全市执法车辆的使用管理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

四、执法车辆日常使用和管理。

(一)各单位必须建立和落实执法车辆管理使用责任制,把执法车辆管理工作列入本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范围,确定车辆保管人员,切实管好本单位执法车辆。

(二)各单位要采取切实措施,教育驾驶人员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认真贯彻落实城管执法“六条禁令”,自觉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不得以执行公务为由开特权车、霸王车,不得超速行驶,要接受和服从交通民警和督察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三)各单位配备的执法车辆必须专用于执法管理,每日要安排好值班和备勤车辆。如遇双休日和节假日,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1~2辆值班备勤车,以保证各类应急勤务的需要。各单位还要配备相应数量专职和兼职驾驶员。

(四)驾驶执法车辆,实行城管执法车辆驾驶准驾制。因工作需要驾驶执法车辆的城管执法人员、协管员(岗位合同工),取得“城管执法车辆准驾证”资格后方可驾驶。其中,城管执法人员须具有正式驾驶员资格,其他人员须具有3年以上驾龄且2年内未发生责任事故。

(五)城管执法车辆准驾证由市城管执法局统一印制,由市局办公室或县(市、区)城管执法局按照管理权限审核发放。核发“城管执法车辆准驾证”前应由本人填写“城管执法车辆准驾资格审核表”,并在5个工作日内报市城管执法局备案。

(六)驾驶员在驾驶执法车辆时,必须随身携带行驶证、驾驶证、城管执法车辆准驾证。如调离城管执法机关或因工作变动无需驾驶城管执法车辆的,应及时上交“城管执法车辆准驾证”。

(七)严禁将执法车辆交给本单位无城管执法车辆准驾证人员或借给城管执法机关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严禁公车私用,严禁城管执法车辆用于非执法管理活动。

(八)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车辆派遣、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严禁擅自使用执法车辆,今后除值班备勤等日常用车外,出市区以外由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并开具《派车单》随车备查。如遇紧急情况出车,事后应补办出车手续,确保运行规范。

(九)非因工作需要,严禁将执法车辆停放在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和风景旅游区。各级城管执法机关督察部门不定期开展检查。

(十)严禁利用工作之便将执法车辆停放在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过夜。无执法管理任务时必须将执法车辆停放在单位内。

(十一)执法车辆必须由城管执法队员或协管员(岗位合同工)着制服驾驶。

五、执法车辆维修保养及保险等按公务车辆管理规定执行。

六、责任追究和纪律处分。

(一)公车私用或非因工作需要将执法车辆停放在宾馆酒店、娱乐场所或风景旅游区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将执法车辆停放在小区内过夜的,车辆责任单位应查明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关责任人员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被上级机关查获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从严处理,并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二)驾驶执法车辆有交通违法行为的,一律按照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

(三)对违反执法车辆管理规定,造成车辆被盗、被抢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责成当事人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四)执行执法管理任务驾驶执法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事故责任大小和情节轻重,在交警部门处理的同时,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理。

(五)酒后驾车的,按照“六条禁令”的规定给予处理。

(六)私自出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除由当事人赔偿经济损失外,一律予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源头、标本兼治、依法严管、长效治理,加强清理登记和检测检查,理顺部门职责,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扩大治超成果,确保治超工作持续、稳定、有效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开展货运车辆和采砂点、采石场、码头清理登记工作,依法规范砂、石等原材料开采秩序,实现无非法改装、拼装车辆和车货总重量55吨及以上车辆上路行驶。

(二)以区内治超检测站为依托,开展经常性的巡回检查和集中整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三)严厉打击有关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与货运车辆业主、司机相互勾结、充当“保护伞”,或为其超限超载运输提供各种便利的违法违纪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四)进一步理顺部门监管职责,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办法,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治超成果不反弹。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区源头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人民政府区长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及区公安分局、区监察局、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任执行副组长,各街镇场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2011年9月开始,从区相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人组成清理登记、巡查治超专班,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当前超限超载运输反弹的势头。

(二)加强清理排查。由区清理登记专班会同各街镇场区,深入区内各采砂点、采石场、码头,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规划,有无合法开采手续及办理相关行政许可,对符合规划、手续齐全的,登记造册;对不符合规划、违规设置的,由区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建立采砂点、采石场、码头巡查制度,有条件的逐步建立派驻制度,切实从源头上遏制超限超载运输。区公安交巡部门和区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路面巡查,对非法改装、拼装的车辆,依法予以处置;对擅自改变车辆外形或已登记的有关技术数据的车辆,责令违法责任人按照车辆行业国家标准恢复原状,并予以警告或罚款。

(三)加强集中整治。以区内治超检测站为依托,组建若干个巡回治超组,实行24小时联合执法。加强对货运车辆出行时间、地段的分析研究,摸清违规超限超载车辆的出行规律,灵活确定执法时间、执法路段,提高执法频率和执法效果。对超限超载车辆,依法予以上限处罚和一次性卸载到位;对超限超载30%以上的,实行严管重罚;情节严重、暴力抗法的,依法予以处理。

(四)加强案件查处。对在治超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实施问责;对违法收取“保护费”、通风报信、为查扣车辆“说情”或擅自放行,一经查实,由区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建立长效机制。集中整治工作结束后,着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将源头治超工作纳入区级绩效目标管理,明确区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要求,严格考核奖惩。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区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区内实际,制定超限超载运输检测制度、治超巡查管理制度、超限超载车辆“黑名单”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三是运用市场机制,组建相关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对区内采石场、采砂点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四是理顺部门和单位职责,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治超不力的单位,严格责任追究,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共管、企业运作、行业监督的治超工作格局。

区监察部门:负责对区相关部门和单位在治超工作中的执法行为和行业作风进行监督检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区交通运输(公路)部门:负责组织公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路面执法,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将路面执法发现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通报给区工商、公安等部门,并配合查处工作;派驻运管人员深入采砂厂、采石场、码头,进行运输装载行为监管检查;负责固定治超检测站点、流动治超站点的建设及运行管理;负责会同区公安分局交巡大队、各有关街镇场区开展不定期的联合执法行动。

区公安交巡部门:负责安排警力进行路面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对超限超载车辆驾驶员依法予以处罚;对货运车辆擅自加高、加宽、加长的一律进行严管重罚;负责维护道路交通、治安秩序。

区水务部门:负责整顿规范河道采砂秩序,督促采砂场按照车辆轴载标准计量装货,严格控制运砂车辆始发超限超载行为,对违规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对不符合规划、手续不全或违规情节严重的采砂场,依法吊销河道采砂许可证。

区国土规划部门:负责依法清理整顿陆地采砂行为,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依法立案查处;督促矿产品企业一律按照车辆轴载标准计量装货,严格控制运矿车辆始发超限超载行为,对违规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

区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加强全区建筑工地单轴及以上运输车辆的管理,督促区内建筑企业制订规范的建筑工地管理规定,限定建筑工程运输车辆使用范围,严格控制建筑工程运输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

区财政部门:负责加强治超罚款、收费等票据监管;将治超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加强使用监管。

区安监部门:负责会同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因超限超载发生的重特大伤亡事故进行安全生产调查处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危化品运输的安全监管。

区工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经营性非法改装、拼装汽车行为。

区质监部门:负责对治超工作所需的检测设备依法实施计量检定。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为目的,按照“政府主抓、交通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方针,坚持“属地管理、依法严管”的工作原则,严厉打击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保护公路桥梁设施,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建立起公平、公开、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秩序。

二、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整治非法超限超载车辆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非法超限超载车辆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尤庆虎兼任办公室主任,县交通局局长、县交通局副局长、县公安局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县公路段段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县运管所所长、县港航局局长、县交通局运输安全股股长、县路政大队队长秦爱社为办公室成员。同时,组建工作专班,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县公路路政大队执法人员中抽调人员组成。

三、整治方式及执行标准

采取固定检测和流动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在茅坪、聚集坊、郭家坝和沙镇溪设置检测站点,及时查处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结合国务院七部委印发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并借鉴其他县市治理超限超载的经验,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县级以上道路(含县级)行驶的超限超载车辆的认定必须严格执行下列标准:二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20吨的;三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30吨的(双联轴按照二个轴计算,三联轴按照三个轴计算);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五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虽未超过上述五种标准,但车辆装载质量超过行驶证核定质量的。在全县村级公路上只能行驶两轴车辆,其车货总重不得超过行驶证核定的质量。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先卸载,再按照不同车轴和载重吨位依法收取超限超载部分的公路补偿费。对不可解体物品和冰箱、彩电、汽车等规则尺寸物品的运输车辆,不予卸载;对运送柑桔和蔬菜等农产品的车辆,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四、工作职责

县治超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整治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工作,由治超办具体组织实施。

(一)交通部门。组织路政等公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路面执法,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负责治超检测站点及治超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建立货运企业及从业人员信息及信誉档案,登记、抄告超载运输车辆和企业等信息,并结合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进行源头处罚;调整运力结构,采取措施鼓励道路货物运输实行集约化、网络化经营,鼓励采用集装箱、封闭厢式货车和多轴重型车运输;将路面执法中发现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通报有关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非法改装、拼装车辆查处工作。

(二)公安部门。加强车辆登记管理,禁止非法和违规车辆登记使用;配合维护治超检测站点的交通及治安秩序;依法查处阻碍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发展改革部门(含经商部门、物价部门)。指导和监督超限超载治理相关收费政策的执行,制定超限超载卸载、货物保管、停车管理等收费标准。

(四)工商部门。查处非法拼装、改装汽车及非法买卖拼装、改装汽车行为,依法取缔非法拼装、改装企业。

(五)质监部门。检查从事改装、拼装车辆企业的生产场所及标准执行情况,杜绝无标生产行为;实施车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查处不符合认证要求的车辆改装企业及产品。

(六)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的安全监管,严禁超载、混装;抓好煤矿等企业的源头超载治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因超限超载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七)财政部门。为全县治超提供征收票据,确保经费保障,加强资金监管。

(八)法制部门。配合有关部门研究、起草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相关文件,依法裁决相关行政复议案件。

(九)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新闻单位做好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十)监察机关。对相关部门在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行业不正之风及违纪违规案件。

(十一)税务部门。做好煤炭、矿山外运物资的统计和税收稽查工作。

(十二)各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县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的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加大路面执法力度。一是坚持联合治超。各部门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交通部门负责车辆的检测工作,实施卸载、处罚;公安交警部门负责指挥车辆接受检查、维持执法现场秩序、疏导交通。二是实施依法严管。治超站点和流动稽查队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发现严重超限超载和未经许可的超限超载车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严格实施卸载,消除安全隐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对违法车主处以罚款。所卸货物三日内由车主自行运走,超过三日后,按照国家规定予以拍卖。凡经复检与法律文书记载的载重吨位不一致的,可依法先卸载、再处罚。

(二)整治非法改装车辆。工商、公安、发展改革、交通等部门按照国家整治违法生产和改装车辆的有关要求,对发现的非法改装车辆,要强行拆解,强制恢复车辆原状,并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三)加强源头管理。交通部门要加强货物运输集散地、货运站场的管理,确保超限超载车辆不出站(场)。安监部门要抓好煤矿、非煤矿山、砂石等厂矿企业的源头超载治理工作,对非法设置的小煤场坚决予以取缔。各汽车改装企业、道路运输和物流企业以及非煤矿山、砂石等厂矿企业和货源站场等,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给车辆装载、配载,组织运输,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罚。对强行或指使超限超载车辆驶出矿区、厂区及货运站场的,相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凡发现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在公路和桥梁上行驶的,工商、公安、发展改革、交通等部门除对其强行拆解、强制恢复车辆原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外,还要实施责任倒查,依法追究相关汽车改装厂家以及运输企业和厂矿企业的责任。若驾驶超限超载车辆压垮桥梁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四)净化治超工作环境。公安部门要安排必要的警力,加大各种应急事件的处置力度。对组织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组织和个人,或者恶意聚众堵车、阻碍、强行闯关拒绝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者围攻、殴打执法人员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严厉打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统一思想认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对交通安全、运输市场及汽车生产秩序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但极易诱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严重损坏公路基础设施,致使路面损坏、桥梁断裂,大大缩短正常使用年限。同时,车辆超限超载还直接导致公路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造成车辆“大吨小标”泛滥,严重影响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深刻认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力以赴抓好治超工作。

(二)坚持部门协作。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和本位主义,切实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坚持依法治理。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开展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工作。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五个不准”,即: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准上路执法;上路执法人员,不准不开收费票据和乱收费、乱罚款;车辆没有称重检测的,不准认定超限超载;车辆没有卸载、消除违章行为的,不准放行;同一违章行为已被处理的,不准重复处罚。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6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重点

今年治超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总理作出的“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坚持综合治理,注重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体制,以巩固成果”的重要批示,以及黄菊副总理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巩固和扩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成果,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继续加大治理工作力度”的要求,按照“巩固成果、力度不减、突出重点、有效推进”的工作思路,在确保交通畅通和满足社会运输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政府对公路、车辆、运输市场的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保持和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综合治理,逐步建立长效治理机制,防止超限超载回潮和反弹,坚定不移地做好200*年全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工作目标是:到200*年底,全省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6%左右,95%以上的“大吨小标”车辆的标定吨位得到更正。

200*年,各地在治超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突出三个重点:一是以超限超载重点监管车型为重点,开展路面执法工作,省治超办将根据全国治超办通报和各地上报的情况,分期分批地向社会公布超限超载情况严重的车型,作为各地路面执法工作中的重点监管车型;二是严厉打击非正常外挂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和以驳载为手段的短途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三是坚持全省联动并继续加大对超限超载严重地区的治理力度。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路面执法力度,保持联合执法的高压态势。

一要坚持联合治超,保证足够的路面执法力量。为确保治理工作成果,防止超限超载回潮和反弹,各级交通、公安部门要继续按照“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的要求,密切配合。对于重点重要路段,公安交警部门要继续选派人员进驻治超检测站点与交通路政管理人员联合执勤。要保证足够的路面执法力量,必要时可商请当地军分区警备(军车监理)部门参加,采取固定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检测和卸载。

二要按照统一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依法严管重罚。为避免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各地交通、公安部门要继续按照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55号)的要求和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做好治超的执法工作。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公路法》及《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超限超载车辆严格实施卸载,依法严管重罚,并根据超限超载的严重程度,在认定幅度内相应增加处罚额度。对于恶意超限超载的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上限给予处罚。从200*年6月20日起,交通路政部门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恢复收取赔(补)偿费。对超限超载车辆的处罚,只能由一个部门执行。对同一车辆的同一超限超载行为,已被交通、公安部门中任何一个部门处罚的,不得重复处罚。无权处罚部门不得实施处罚。

三要严厉打击抗法行为,净化执法环境。对于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公安机关要坚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公安、交通部门对治理期间可能发生的聚众闹事、堵车、冲关、罢运、暴力抗法等突发性事件要按处置预案进行处置,努力为治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堵住超限超载渠道。

重点抓住三个源头:

一是车的源头。积极推进国家强制性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贯彻实施。各地公安交警等部门要继续做好“大吨小标”车辆的标定吨位更正和严禁新车“大吨小标”工作。对与发展改革委《公告》公布车型技术参数不一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新增车辆,公安交警部门不予办理上牌手续,要在发牌环节上把好关;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违反国家有关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导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登记、注册的,要倒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为促进“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各地交通稽征部门征收公路养路费要按照下列两项原则计量:(1)载货类汽车征费计量按照发展改革委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载货类汽车质量参数调整更正表》核定。同一车型质量参数多次公布且前后不一致的,按最新公布的标准核定;(2)未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载货类汽车,仍然按照交通部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公路汽车征费标准计量手册》及省交通厅、省物价局《关于未编入计量手册的各种车辆征费计量标准的通知》(第一至第四批)的标准核定。

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清理整顿非法改装车辆工作。对于车辆非法改装严重的地区,由工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专项整治联合行动,进行重点打击。对严重的车辆非法改装企业要严厉处罚,公开曝光;对所有的非法汽车改装企业要依法予以取缔,以进一步规范车辆改装秩序和行为。

针对当前我省外挂车辆严重超限超载的情况,各有关部门要把外挂车辆作为超限超载的重点监管车辆,进一步深入集中治理。各地交通稽征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外挂车辆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台帐通报联系制度,定期交流外挂车辆信息,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交通、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各司其责,联手联动,加大对外挂车辆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违章的外挂车辆货运企业和营运驾驶员,要依法坚决予以严管重罚。

二是货物装载的源头。要加大货物源头监管力度,对于公路沿线的小煤场及以各种名义建立起来的货物分装场,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要强化责任,特别是要强化货主和厂矿企业等有关单位的责任,确保运输源头装载符合要求,如发现经常放行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要责令停业整顿。对于本地区货物集散地(或企业),特别是煤炭、水泥、石板、钢材等矿产建筑材料集散地,以及主要农产品的主产区、集散地,公安、交通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登门教育,切实加强装载源头的管理和查堵,从源头上解决运输车辆的超限超载问题,坚决防止超限超载车辆上路。

三是运输市场的源头。各级交通运管部门要严格按照《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加大对违法实施超限超载运输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及为其违法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的监管、处罚力度。要进一步完善货运企业和营运驾驶员信誉档案。根据200*年记录的超限超载违法信息,对于部分超限超载严重的货运企业和营运驾驶员,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72条、73条的规定予以严厉处罚:1、对于超限超载违法记录次数超过3次的营运驾驶员,要责令其参加不少于一周的货运法律法规、货物装载等基本知识的培训,并重新考试。2、对于有超限超载登记的营运货车超过总数5%的运输企业,要向社会公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3、对有擅自改变车箱长度或拦板高度等改装营运货车行为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4、对擅自改装机动车辆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要责令改正,有违法收入的,没收违法收入,并处违法收入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收入或违法收入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经营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对允许超限超载车辆出站的道路运输站(场),应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各级交通运管部门要明确指定专人负责治超工作,逐级建立治理工作责任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运输市场的源头管理,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三)坚持科学治超,建立长效机制。

切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地方法规、规章建设,进一步完善治超法规体系。由省交通厅抓紧做好《福建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修改的前期准备工作,使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要采取积极措施,降低运输成本,鼓励发展多轴大型车辆。要继续采用经济手段调节超限超载运输的经济利益关系,进一步做好调整和降低车辆通行费标准等工作,提高多轴大型车辆在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各地交通和价格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监管工作,使省定通行费征收标准得到严格执行。

三要健全和完善治超监控网络,加强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各级交通部门要按照统筹规划原则,针对车辆绕行治超检测站点和区域间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严重的问题,结合公路网规划,做好现有公路上尚未设置或在建、拟建公路需要调整、新增的检测站点布局规划,加快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在新建公路时,要结合国省干线公路治超检测站点布局规划,将检测站点作为公路附属设施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公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对现有的公路治超检测站点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要及时增设必要的固定和临时检测站点,并统一报省政府批准。对所设置的治超检测站点,其投资要纳入年度建设计划。治超检测站点出具的检测数据应符合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要加强和规范检测站点的计量管理和检测设备的计量检定工作,保证使用的检测设备准确、可靠,使用的检测设备应依法向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计量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进行定期检定,以保证数据的公正、可靠。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安排检定,确保治超工作需要。同时,要按照省交通厅制定的《福建省公路超限运输检测站管理办法》加强管理,充实人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治超检测站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做到依法管理,文明执法。

(四)加强运输保障,确保公路畅通。

在治超工作中,各地公安、交通部门要密切关注公路交通流量情况,加强交通组织和疏导,坚持保畅优先的原则。对于货车流量特别大的路段,要配置动态称重设备,提前识别超限超载车辆,减轻检测站的工作量,减少治超工作对正常行驶车辆的干扰。一旦出现交通严重堵塞的情况,要坚持保畅优先的原则,对明显不超限超载的车辆,可先放行,减小检测范围,缩短拥堵时间,防止因治超而造成交通堵塞。各地交通公路部门要加强对治超检测站点的管理,增设必要的交通标志,提高检测站内的运转效率和检测速度。对经常出现车辆排队等检的检测站,要及时增设称重检测设备。对于交通流量大、超限超载车辆多的路段,可对检测站附近的公路进行加宽,增设一定长度的辅道,专供超限超载货车分流和停放,以缓解主线公路交通压力,避免交通堵塞和车辆排队等待检测等情况。要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和巡查力度,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公路完好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保障公路交通畅通。

对重量不超的不可解体物品和冰箱、彩电、汽车等规则尺寸物品的运输车辆,以及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各地公安交警、交通运管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责任制,规范货物装载行为,切实把好车辆“出门关”,在运输途中原则上不实施卸载措施。

对于目前配备非转向、重型可举升空气悬架系统的车型,如已经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且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标准(GB1589-200*)要求的,各地交通、公安部门在路面执法时,暂以公告核定的质量参数为依照,认定车辆是否超限超载。如不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标准(GB1589-200*)要求的,按发展改革委结合公告予以更正。对发现实载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未将悬架浮桥落地使用的,要予以处罚和纠正。

对于整车运输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各级公安、交通部门要继续坚持执行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的“三不”政策。但要将超限超载的违法信息通报给车辆注册地有关部门,由车辆注册地公安、交通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贯彻意见的规定进行处罚。要严格按照“绿色通道”的相关规定,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对个别地区出现的运输紧张问题,各地治超办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协调解决,做好运输组织工作,必要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生活必需品和重点物资正常运输。

(五)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注意加强对治超工作的舆论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宣传方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切实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扩大治超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各新闻媒体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拓宽治超宣传渠道,加大对治超工作相关政策及阶段性成果的宣传力度。要围绕建立治超长效机制、依法严管重罚、“大吨小标”恢复、保障交通畅通等几个关键环节,加大对治超工作的宣传力度,取得社会各界和车主、驾驶员的理解与支持。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治超保畅等工作正面典型事迹的宣传,要善于运用舆论监督,给违法违规者施加压力,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以争取治超工作的主动权。要通过舆论监督,减少和遏制治超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为治超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要注意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强化执法队伍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明纪律,整顿队伍,规范行为,防止公路“三乱”。特别是各级交通、公安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管好执法队伍,做到依法办事,文明执法,令行禁止,严格执行“五不准”。即: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准上路执法;上路执法人员,不准不开收费票据和乱收费、乱罚款;车辆没有称重检测的,不准认定超限超载;车辆没有卸载消除违章行为的,不准放行;同一违章行为已被处理的,不准重复处罚。凡是违反这“五不准”的,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治超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既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帮助违章车辆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新闻舆论的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还要采取领导督办、举报电话、群众接待日、明察暗访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省纠风办、交通厅、公安厅、经贸委、工商局等部门将联合组织督导组,分赴各地进行明察暗访。各地政府纠风部门也要会同有关部门督查各地各有关部门履行治超工作职责的情况,以推进治理工作的健康、深入开展。

(二)加强治超信息监测和收集工作。对于治理期间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运输价格变化情况、干线公路上的货车流量情况、煤粮油等国家重要物资的运输情况和价格波动情况等,各级治超办要及时收集、分析和研究,并定期向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三)确保治超经费。各设区市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治超工作计划,并从交通规费中安排治超工作经费(包括治超检测站点的日常工作经费),对任务繁重或困难大的,当地政府应进一步对治超经费予以补助和支持,为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和执法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保障。

(四)健全和完善治超工作各项应急预案。针对当前治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治超领导小组要进一步研究修订和完善治超工作各项应急预案,健全和完善应急机制。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7

机动车管理规定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机动车及其驾驶员的监督管理,保障行车安全,充分发挥运输效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有机动车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公社、个人与机动车驾驶员、驾驶学校(训练班)、保养修理单位等,必须遵守本办法。

军用车辆的检验、核发牌照、保养修理和驾驶员的考试、核发执照、培训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均由军车主管部门自行规定办理。

第三条 按照本办法领取的机动车号牌、行车执照或驾驶员执照,全国有效。

第四条 有机动车的部门、个人及驾驶员按照本办法申请办理各项业务手续时,应向车辆管理机关缴纳规定的手续费及有关牌照书表等工本费。

第五条 本办法由各地交通和公安部门贯彻执行。

第二章 车辆管理

第一节 车辆的分类、检验与核发牌照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机动车分类如下:

(一)大型汽车:载重量2吨与2吨以上的各种汽车;

(二)小型汽车:载重量2吨以下的各种汽车;

(三)二轮机动车(包括机器脚踏车及其他安装机器行驶的二轮车);

(四)三轮机动车(包括三轮汽车、侧三轮机器脚踏车、后三轮机器脚踏车及其他安装机器行驶的三轮车);

(五)拖拉机(包括轮式与履带式)。

第七条 有机动车的部门、个人申请领用号牌和行车执照时,应填写“机动车检验异动检验车辆”,送当地车辆管理机关审查。车辆管理机关检验车辆(新车可酌免检验)认为合格后,发给号牌和行车执照。

第八条 车辆检验的主要项目:

(一)车体丈量:包括全车长度、宽度、高度、驾驶座位长度、车厢面积、栏板高度以及车辆轮距、轴距等;

(二)机件检验:包括发动机、底盘、变速及传动、转向、制动、电系、车身、设备等部分。

第九条 车辆载重、拖挂标准与乘载人数,在统一标准制订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主管机关自行规定。

第十条 车辆管理机关对于领有号牌和行车执照的车辆,每年进行一次总检验,合格后在行车执照上予以签证;也可委托车辆所属单位自行检验,由车辆管理机关督促检查并作签证。对于保养修理制度健全的车辆所属单位,可以结合车辆保养修理出厂检验办理,不另办总检验。

总检验如不能在现籍车辆管理机关办理的,可以就地办理。

车辆在使用期间,必须经常合乎规定的技术要求,车辆管理机关可以酌情对车辆进行临时检验。

第十一条 未领正式号牌和行车执照而需临时行驶的车辆,以及悬挂和持有外国号牌和行车执照经我国外交机关许可进入国境短期行驶(包括经常性入境、出境)的车辆,均应领应“临时行驶证”。必要时车辆管理机关可以对车辆进行临时检验。

第十二条 车辆制造厂、修理厂或者因车辆买卖需要试车时,应领用试车号牌。

第十三条 领有正式号牌和行车执照的车辆,如出国不再返回、转为军用或报废时,应将原领号牌和行车执照向现籍或当地车辆管理机关缴销。非现籍办理的,由经办机关通知现籍车辆管理机关予以注销。

第二节 补发、换发牌照和异动登记

第十四条 机动车的号牌或行车执照如有遗失或损坏时,应向现籍车辆管理机关申请补发或换发。车辆管理机关审查后发给与原号码相同的新号牌或新行车执照。在新号牌或新行车执照核发前,可先发给“临时行驶证”或其他证明。

如不能在现籍车辆管理机关办理补发、换发手续的,可向当地车辆管理机关申请发给“临时行驶证”或其他证明,再向现籍车辆管理机关申请补发或换发新号牌或新行车执照。

第十五条 领有正式号牌和行车执照的车辆,发生下列异动时,应由所有人或车辆所属单位及时向当地车辆管理机关办理登记:

(一)转籍:车辆由甲省(自治区、直辖市)迁移至乙省(自治区、直辖市)时;

(二)变更:初次检验的登记项目内容有变更时。以上登记,如非现籍车辆管理机关办理的,经办机关应通知现籍车辆管理机关。

第十六条 车辆转籍登记后,原籍车辆管理机关应将车辆的全部存案材料及时移交新籍车辆管理机关由新籍车辆管理机关另发号牌和行车执照。

第三章 驾驶员管理

第一节 机动车驾驶员的分类、考试与核发执照

第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员分类如下:

(一)职业驾驶员:以驾驶机动车为职业的;

(二)非职业驾驶员:不以驾驶机动车为职业的;

(三)实习职业驾驶员:实习驾驶机动车的职业驾驶员;

(四)学习驾驶员:学习驾驶机动车的。

第十八条 年满18周岁,具备机动车驾驶员的身体条件,懂得交通规则,愿意学习驾驶机动车的,经驾驶员培训单位(驾驶学校、训练班等)或有驾驶执照并有一定经验的教练人证明,可填写“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异动登记表”向车辆管理机关请领学习驾驶证。

第十九条 持有学习驾驶证,经培训单位或教练人同意;或者年满18周岁,具备机动车驾驶员的身体条件,懂得交通规则,并且足以证明具有驾驶机动车技能的,都可以向车辆管理机关请领驾驶执照。经初次考试合格后,由车辆管理机关发给实习职业驾驶员执照或非职业驾驶员执照,并在执照上签注准驾车类。

第二十条 实习职业驾驶员安全驾驶车辆半年以上并有一定经验的,由车辆所属单位提出意见,经车辆管理机关核准后,可以换发职业驾驶员执照。

第二十一条 驾驶员的身体条件:

(一)身长:驾驶大型汽车的,须155厘米以上;

(二)视力:两眼各为0.7以上或经矫正(如戴眼镜)后达到这个标准的;

(三)辨色力:没有赤绿色盲或全色盲;

(四)听力:左、右耳距音仪50厘米都能辨清声音的方向;

(五)无精神病及足以妨碍驾驶机动车的其他疾病或身体缺陷。

第二十二条 实习职业驾驶员、非职业驾驶员初次考试项目:

(一)学科:口试或笔试交通规则以及报考车类的机械常识;

(二)术科:报考车类的驾驶操作。

初次考试不及格的,可准予补考。补考科目、次数与间隔期限,由车辆管理机关决定。

第二十三条 已向车辆管理机关登记的驾驶员培训单位的学员,结业考试及格,经车辆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或者经车辆管理机关会同考试及格的,可发给实习职业驾驶员执照或非职业驾驶员执照。

第二十四条 已有驾驶执照的、受扣留驾驶执照处分的、被判处徒刑或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都不得报考机动车驾驶员。

第二十五条 驾驶在执照上签注的准驾车类以外的车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汽车、二轮及三轮机器脚踏车、拖拉机3种类型车辆的驾驶员不得互换驾驶车类。需要增加驾驶车类时,应经考试驾驶操作与机械常识合格;

(二)有准驾大型汽车记录的,可驾驶小型汽车;有准驾小型汽车记录的,需要增加驾驶大型汽车时,应经考试驾驶操作合格;

(三)有准驾二、三轮机器脚踏车记录的,可分别驾驶二、三轮轻便机动车(包括由人力三轮车或二轮脚踏车改装的);有准驾轻便机动车记录的,需要增加驾驶机器脚踏车时,应经考试驾驶操作与机械常识合格;

(四)有方向盘的三轮汽车和小型汽车的驾驶员,可以互换驾驶车类;手把式转向的三轮汽车和三轮机器脚踏车的驾驶员,可以互换驾驶车类。

第二十六条 已领有执照的驾驶员,每年应由车辆管理机关进行一次审验,审验项目如下:

(一)核对执照上的各项记录和照片是否与现况相符,有无漏办审验及其他登记的情况;

(二)审查驾驶员的身体有无妨碍驾驶工作的情况,持有职业驾驶员执照的是否尚任驾驶员,持有实习职业驾驶员执照或非职业驾驶员执照的是否经常开车,以及驾驶技术情况;

(三)考核安全与违章肇事情况,有无未处理的违章肇事事件。

审验合格的,由车辆管理机关在驾驶执照上签证;不合格的,予以复试或注销执照。

审验工作也可委托车辆所属单位负责进行,由车辆管理机关督促检查,并作签证。

驾驶员不能如期回现籍车辆管理机关办理审验的,可在当地车辆管理机关办理。

第二十七条 驾驶员因故不能如期办理审验的,应事先向车辆管理机关申请延期办理。未申请延期办理而不参加审验的,车辆管理机关除通知其补办审验外,并可酌情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连续两次不办理审验又未申请延期办理,应注销执照。

第二十八条 驾驶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部分或全部科目的复试:

(一)因行车责任事故受扣留驾驶执照处分的,期满后由当地车辆管理机关酌情复试交通规则及驾驶操作;

(二)审验驾驶执照或行车检查时,发现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有疑问或脱离驾驶工作时间较长的,由车辆管理机关酌情复试学科及术科。

经复试合格后,准予继续驾驶;不合格的,缴存执照,等再次复试合格后,才准恢复驾驶。

第二十九条 受复试的驾驶员,其驾驶执照有准驾数种车类记录的,应按同类型中的最高车类复试。驾驶员也可任择一种车类复试,但合格后应注意同类型中高于复试车类的准驾记录。

第三十条 领有实习职业驾驶员执照或职业驾驶员执照的,可申请调换非职业驾驶员执照。领有非职业驾驶员执照的,可申请调换实习职业驾驶员执照;其连续安全驾驶车辆一年以上并有一定经验的,或者原系由职业驾驶员执照换领的,可申请调换职业驾驶员执照。

第二节 补发、换发驾驶执照和异动登记

第三十一条 驾驶执照如有遗失、损坏或记录填满时,应向现籍车辆管理机关申请补发或换发,现籍车辆管理机关审查后发给与原字号相同的新驾驶执照。在新驾驶执照核发前,可先发给待理证。

如不能在现籍车辆管理机关办理补发、换发手续的,可向当地车辆管理机关申请发给待理证,再向现籍车辆管理机关申请补发或换发新驾驶执照。

第三十二条 领有执照的驾驶员,发生下列异动时,应及时向当地车辆管理机关办理登记:

(一)转籍:驾驶员的户口由甲省(自治区、直辖市)转至乙省(自治区、直辖市)时;

(二)变更:驾驶员在现籍地区内变动住址、调换服务单位时,或者出国、回国时。

以上登记,如非现籍车辆管理机关办理的,经办机关应通知现籍车辆管理机关。

第三十三条 驾驶员转籍登记后,原籍车辆管理机关应将驾驶员的全部存案材料及时移交新籍车辆管理机关,由新籍车辆管理机关在其原执照上另行编号。

第四章 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工作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 培训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驶学校或训练班成立时,须向车辆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应经车辆管理机关同意。培训工作受车辆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机动车驾驶学校或训练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专用的教练车及教学用具;

(二)有保养修理作业的实习场所、作业设备和学习驾驶的场地。

第三十六条 车辆所属单位或其他部门培训学习驾驶员及助手的工作,临时组成的驾驶员短期培训班,以及其他有组织的培训,均应受车辆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 对机动车保养、修理工作的监督

第三十七条 机动车的保养、修理单位(包括厂、场、队及一切有保养、修理任务的组织)有关保证车辆装载行驶安全的保养、修理工作,由车辆管理机关进行监督和检查。

保养、修理单位应将所制订的车辆保养制度报送车辆管理机关备查。

第三十八条 车辆改装前,应将设计方案与改装计划报送车辆管理机关审查。

对大修出厂的车辆,必要时车辆管理机关可以进行检验。

第六章 违章处理

第三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车辆管理机关可以按情节进行处理:

(一)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教育;

(二)情节重大的,可以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或扣留驾驶执照的处分;涉及治安管理与刑事问题的,应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理。

受处分的部门、个人,如对所受处分有不同意见时,可提出申诉。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或公安主管机关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后公布施行,并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备案。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布施行。

本办法公布后,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0年3月20日批准公布的“汽车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1950年7月15日公布的“汽车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不再适用。

 

机动车管理规定相关文章:

1.机动车辆管理规定3篇

2.公司车辆管理规定3篇

3.车辆管理规定

4.公务车辆管理规定3篇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8

 

为认真贯彻《自治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新安办发电[2021]2号)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系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新交明电[2021]8号)精神,切实提升全州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环节本质安全水平和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州工作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及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自治区、交通运输部有关要求,深刻汲取2020年浙江台州“6·13”槽罐车重大爆炸事故及自治区连续发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教训,围绕“人、车、路、货、企”等关键要素和环节,集中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本质挂靠经营”、人员“无证上岗”、车辆不符合国家规定上路运行和未对车辆进行动态监控等问题,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健全完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退出机制,强化跨地区、跨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形成强大整治合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工作任务

(一)严格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从业资质资格安全准入

1.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车辆许可准入情况。要积极会同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的开业条件,对已取得经营许可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进行检查清理,对不具备开业条件要求的、存在重大运输安全隐患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要依法进行停业整顿;经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开业条件或安全隐患整改不合格的,应依法吊销其经营许可,并督促企业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或注销登记。(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2.全面核查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要制定检查计划,进一步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和装卸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全面核查,依法对无资质从业人员及其所在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严格按照《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管理办法》《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大纲》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督促辖区内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 617—2018)的相关要求,组织开展驾驶人员、押运人员、业务调度人员、动态监控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定期安全教育,建立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规范培训流程、内容和学时,未经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经过教育培训,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熟悉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所承运货物的危险特性、应急处置措施及运输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及操作方法,确保具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相关作业的素质能力;装卸管理人员应当熟悉与所承担职责、义务及岗位相适应的基本业务,熟练掌握装卸条件及安全作业、安全防范等基本要求。(2021年1月底前完成核查整改,2021年3月底前彻底消除“无证上岗”现象)(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3.全面检查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专用车辆维护、检测、使用、管理以及审验等制度落实情况。要按照《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和《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全面排查企业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专用车辆的维护、检测、使用和管理情况,落实车辆出入库检查措施情况,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车辆检查和隐患整改台账,落实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主体责任。要依法查处取缔使用报废、擅自改装、检测不合格、车辆技术等级不达标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以及使用移动罐体(罐式集装箱除外)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违法行为。要严把车辆准入关和年度审验关,全面检查辖区内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审验情况,督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健全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及时进行车辆维护,按时接受检验检测,对不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的,不得配发道路运输证,不得通过年度审验。罐式车辆的罐体应持有由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共同的检测机构名录中检测机构出具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和定期罐体年检合格报告。(2021年1月底前完成检查整改)(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4.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挂靠运营清理。按照《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挂靠运营整治工作要点》(见附件),全面清查道路运输证载明的经营主体与车辆行驶证登记主体不一致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挂靠车辆,集中治理企业未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未按规定对所属车辆进行检查维护、未按规定对所属车辆进行动态监控和未按规定对所属车辆派发危险货物运单等4类违规运营行为。对于存在上述情形且3个月内未完成整改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责令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停业整顿,经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强化路面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未取得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资质的车辆。(2021年1月底前完成挂靠车辆清理,2021年6月底之前彻底消除挂靠运营现象)(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5.健全完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退出机制。要指导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防控制度,指导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估,依法要求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立即停业整顿,隐患整治不力、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要依法吊销其相关营运资质。要在对企业的检查中,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区别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及时对企业进行教育,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解决现实问题。(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6.严格执行有关备案管理规定。要督促在各自辖区内经营累计3个月以上的外省或跨地(州、市)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进行备案并依法对其进行安全监管。备案的条件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规定》要求的许可条件进行;外省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按照自治区相关规定,必须持有使用性质为“危化品运输”的机动车行驶证,必须持有经营范围为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道路运输证》,同时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规定》各项要求,方可在疆内承运危险化学品,否则不予备案。(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二)提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保障水平

7.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要进一步加大入企检查力度,督促辖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认真开展隐患自查并制定隐患排查台账和整改方案,对于重大隐患要依法、依规上报有关监管部门,并实施挂牌督办。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要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规范检查内容,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检查的专业性、精准性、有效性,定期或不定期入企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严厉查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曝光力度。(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8.强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督促企业严格贯彻执行《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 第一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GB 18564.1-2019)、《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GB 20300-2018)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标准;严厉查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罐式车辆许可介质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介质不符、车辆许可介质与实装介质不符等行为。督促辖区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落实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相关规定,统一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监控车载终端安装、使用及监管要求,责令企业利用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及时识别驾驶员不安全行为、车辆运行异常状态等风险,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干预、严控风险。(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9.强化辖区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管理。要会同公安部门从严查处危货车辆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超范围经营、超载等违法行为,有效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营运车辆公共服务平台”对辖区重点营运车辆数据进行认真统计、分析,对违法违规车辆频次较多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要求企业将车辆相关违法情况及时抄送同级公安、应急管理部门,并督促企业及时整改。(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三)规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安全管控

10.严格危险化学品托运、装载(充装)等环节安全管控。要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交办运函〔2019〕1866号)的有关要求,加快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强化运输环节充装查验、核准、记录的监管;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道路运输企业的监督管理,指导其委托具有相应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危险化学品,并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 617-2018)确定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品名、编号,向承运人提交电子或者纸质形式的危险化学品托运清单,妥善包装危险货物,并在外包装设置相应的危险货物标志。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装载、充装前查验规定,依法从严查处未查验承运企业、车辆、罐体、人员资质和安全状况或者在查验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向道路运输车辆装载或者充装危险化学品,以及超过车辆核定载荷装载或者超过容器核定压力充装危险化学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运单制度,按规定填报、携带、保存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运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驾驶人、押运人员在起运前,要对承运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罐式车辆罐体、可移动罐柜、罐箱进行外观检查,并检查确认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按照《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 13392)要求安装、悬挂标志(待国家新标准出台后按照新标准执行)。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的,还应当检查确认车辆安装、粘贴符合《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GB 20300)要求的安全标示牌。(2021年1月底前完成一轮排查,2021年6月底前建立协同监管机制)(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11.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监管。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对接协作,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信息通报机制,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及其车辆、从业人员道路运输事故和违法违规记录进行摸排,分类落实惩戒措施,严肃查处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相应的资质资格。(2021年1月底前完成一轮摸排,2021年6月底前建立信息通报机制)(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局运输管理科、法规(安监)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12.强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安全管控。要加强与公安、应急等部门的沟通协作,认真组织对现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常规通行路线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隧道、桥梁、高速匝道、坡长坡陡、临水临崖山区路段以及穿越人员密集区、重点景区路段。对事故多发和交通安全严重隐患点段,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要综合考虑事故原因、交通特征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结合风险程度,提出防范事故、消除隐患的建议和科学的禁止或者限制通行措施,进行有效防控。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要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路线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对道路损毁、交通设施损毁或缺失的,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修复。(2021年3月底前完成一轮排查并持续开展)(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四)构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3.建立部门协同监管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要在当地党委、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环境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令2019年第29号)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责,依法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并建立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14.畅通跨地区、跨部门间信息系统共享渠道。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管理工作的通知》(交办运函〔2020〕531号)要求,要督促辖区企业严格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制度,加强数据共享与应用分析,推动构建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闭环监管体系,为实现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安全管理及信息共享奠定基础。建立健全信息通报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畅通跨地区、跨部门间信息协同共享渠道,实现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注册登记信息、电子运单监管信息、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动态监控联网联控信息、罐体检验信息等数据共享联动。(2021年6月底前建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15.加强违法违规行为惩戒。要联合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大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将日常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中发现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登记,纳入企业信誉考核,从严监管,加强失信惩戒。(责任单位及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三、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排查整治(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各县(市)交通运输局按照本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全面评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深入等问题,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并建立安全风险台账、隐患台账、整改台账和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台账等基本台账,确保重大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到位、重大隐患整改到位、违法行为惩处到位。

(二)集中攻坚(2021年3月至2021年5月)。持续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打击态势,对前期发现的问题隐患整改情况要进行“回头看”,确保违法行为不反弹、隐患彻底整改到位。针对难点问题和重点任务,要通过现场推进、专项攻坚等措施全力推进,逐一破解。

(三)完善巩固阶段(2021年6月)。在前期集中整治和攻坚的基础上,总结整治经验做法,深入查找问题不足,完善监管方法措施,固化形成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工作要求

各县(市)交通运输局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严格按照“三个必管”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落实安全监管职责,全面排查治理隐患,认真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通报、警示、约谈、考核、挂牌督办、重点关注、责任追究、“一票否决”、“黑名单”等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确保交通运输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二)精心组织实施,深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治理

各县(市)交通运输局要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职责,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和突出问题治理,梳理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列出共性问题隐患清单,指导和督促企业认真领会,举一反三,对照自查自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认真落实整改。

(三)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各环节安全运行

各县(市)交通运输局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自身工作职责,依法依规落实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责任,深化安全风险排查治理。

(四)加强应急防范,有效处置各类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

各县(市)交通运输局要充分做好应对处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思想、工作、预案和力量准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重大风险隐患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发现事故苗头或遇有重要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处置。

要在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在确保行业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整治工作,着力破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难题,根治长期存在的顽症痼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州交通运输局相关科室、局属事业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三个必管”要求,根据职责分工,切实强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的监督指导,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落地落实、有序推进,取得成效,确保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稳定。昌吉州交通运输局将适时协调相关部门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请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分别于2021年2月10日、2月25日、3月25日、4月25日、5月25日前将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2021年6月10日前将工作总结报至州交通运输局法规科(安监科)。

联系人:李静    ,电话/传真: 0994-2341470

邮箱:410113611@qq.com

 

 

附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挂靠运营整治工作要点

 

 

 

 

 

 

 

 

 

 

附件: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挂靠运营整治工作要点

 

坚持统一组织、分类施策、依法依规、协同治理,全面清理道路运输证载明的经营主体与车辆行驶证登记主体不一致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挂靠车辆,集中治理企业未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未按规定对所属车辆进行检查维护、未按规定对所属车辆进行动态监控和未按规定对所属车辆派发危险货物运单等4类违规运营行为。2021年1月底前完成挂靠车辆清理;2021年6月底之前彻底消除挂靠运营现象。

一、全面清理危险化学品运输挂靠车辆

重点清理车辆机动车行驶证所有(权)人名称与经营者名称不一致的车辆。通过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梳理形成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所属车辆台帐,对车辆行驶证所有(权)人名称与车辆道路运输证经营者名称进行比对,对于两者名称不一致的车辆,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并办理变更手续。

二、全面整治危险化学品运输挂靠运营行为

(一)企业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未对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行为。查阅企业安全教育台账,逐人核查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安全教育情况,对于未对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罚。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制度,定期对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二)企业未按规定对所属车辆进行检查维护。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未按规定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定期维护和检查记录的行为。对照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及企业车辆台帐,逐车查阅企业车辆技术档案、3个月内出车检查记录等台帐。对于未建立车辆技术档案或档案不符合规定的,或者未做好车辆维护记录的,按照《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进行处罚。对于未按要求对车辆进行出车检查并记录的,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第六十条进行处罚。督促企业限期整改,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各项要求,加强对车辆的定期维护和出车检查。

(三)企业未按规定对所属车辆进行动态监控。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未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实施动态监控的行为。对照企业车辆台帐,逐车核查企业3个月内车辆动态监控记录。对于未对车辆实施动态监控的,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进行处罚。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建立健全车辆动态监控管理制度,对所属车辆全面实施动态监控。

(四)企业未按规定对所属车辆派发危险货物运单。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未按规定为所属车辆派发危险货物运单的行为。对照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车辆台账和动态监控记录,逐车查阅车辆运单。对于存在车辆运行轨迹,但未按要求派发运单的,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第六十条进行处罚。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建立健全危险货物运单管理制度,强化危险货物运输过程管理。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9

超限运输就是指公路运输中,车辆或者是工程机械其外形尺寸、总质量、轴载质量三项之一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标准即为超限运输。超载运输则主要是指公路上行驶的运输车辆实际载货质量超过核定载货质量的问题,主要是国家基于汽车本身的功率、底盘强度、轮胎承载能力等相关性能参数的考虑所确定的。超限运输与超载运输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依据的法律不同。

超限依据于我国的公路法以及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超载依据于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2)两者之间的监督执法机构不同。

超限运输主要是由国家的交通运输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执法,超载问题则主要是由公安机关负责。

(3)确定依据以及判定标准不同。

超限主要是依据车辆对公路基础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匹配程度,不同的公路等级有着不同的限制要求。而超载主要是基于车辆本身设计的负载标准要求,不同的车辆负载标准各有不同。此外,在判定标准上,超限主要是依据车辆外形以及载荷质量判定,超载则是依据核定载质量确定。

(4)承担法律责任不同。

超限需承担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并给予罚款。而超载则需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接受行政处罚,并给予罚款、扣分、查扣等处理。

2公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危害分析

(1)加速公路基础设施的损坏。

车辆超限超载问题由于直接增加了公路路面结构荷载,很容易造成公路路面出现车辙、沉陷、开裂等问题,导致桥梁结构的破损,缩短了公路桥梁的养护周期,增加了公路桥梁的养护成本投入。

(2)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超限超载运输,会造成车辆的惯性增加,并延长了车辆的制动时间以及制动距离,增加了转向的离心力,很容易造成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爆胎、侧翻、侧滑或者是甩尾等问题,安全隐患非常大,极易出现交通安全事故。

(3)干扰交通运输运营秩序。

现阶段我国公路运输市场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通常都存在着供大于求的问题,一些运输车主为了招揽生意,压低运输价格,进而通过超限超载来弥补经济利润损失,造成了整个运输市场出现了不正常的经济现象,形成了运输行业的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交通运营秩序。

3公路运输超限超载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外部货运市场存在着恶性竞争。

货运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需要市场供需来调整。但是在货运市场上却存在着市场竞争不正常的问题,特别是受到运输需求量与运力过剩之间矛盾问题的影响,货运经营者竞相压价,以超限超载来弥补损失,提高利润率,造成了超限超载成了货运市场的盈利主要手段。

(2)超限超载的治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对于车辆运输超限超载的治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环节。首先,不同区域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差异,执法标准以及执法尺度尚未统一。其次,超限超载的治理中相关执法行政部门的责权利关系未能进一步的明确,仍然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缺乏有机的协调,造成了超限超载治理效果不佳。

(3)超限超载治理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造成车辆运输超限超载愈演愈烈的重要问题就是执法力度不足,特别是由于治理超限超载的执法成本相对较高,而执法经费以及配备的执法人员数量不足,难以形成持续的管理力度,除了进行专项治理期间执法力度较大以外,针对车辆运输超限超载的整体执法力度仍然较弱。

4解决车辆运输超限超载的可行措施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严格依法行政。

确保车辆运输超限超载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必须健全相关的配套法律基础的建设,尤其是解决当前交通运输部门管路不管车、公安部门管车不管路的问题,制定便于多部门合作综合执法的相关依据。重点是完善治理车辆运输超限超载的公路安全保护、行政处罚裁量权执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中,应该进一步明确对相关违法行为主体的处罚标准,尤其是对超限驾驶员、运输车辆主、非法改装企业等的处罚规定,以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问题。

(2)积极引导货运行业市场内部的良性竞争。

公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内容,在公路运输行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秩序,不仅是治理超限超载的需要,对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结合我国货运行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调整我国公路货运行业的整体运力,可以通过完善货运市场准入条件以及运输服务规范等,对货运市场运力过剩的问题进行调整,引导货运价格的合理回归。其次,应该积极对现代物流业进行扶持,通过物流业的规范化管理,避免货运市场上出现运价的不合理波动。

(3)完善超限超载的联动治理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在超限超载治理方面存在的执法成本高以及治理效率低,必须整合公路车辆运输超载超限的综合联动治理机制。首先,建立完善的计重收费与路面联动执法机制,维护货运市场稳定,重点整治超限超载问题。其次,制定干支线公路超限超载联动治理机制,加强公路治超的区域间合作联动,构建形成完善的治超动态管理网络;最后,建立超限超载的源头治理联动机制,加强对车辆生产、货物装载等源头管理制度,强化对源头的惩罚力度。通过这些综合联动机制的实施,强化超限超载的治理力度。

(4)创新车辆运输超限超载的治理手段。

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篇10

严厉打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强行冲卡等突出违法行为,有效预防货车道路交通事故,依法保护公路路产路权,为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货车违法治理工作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货车违法治理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交通运输和公安部门治超执法联动机制,统一超限超载执法标准,严厉打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强行冲卡等突出违法行为,有效预防货车道路交通事故,依法保护公路路产路权,为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二、整治内容

(一)货车的车货总重超过规定限值的行为。

(二)货车闯卡、拒检、借故堵塞车道、损坏相关设施设备等违法行为。

三、工作安排

专项行动从__年8月18日开始至__年8月31日结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__年8月18日至9月20日)。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健全完善联动机制,做好前期准备和动员部署,加强舆论宣传,为专项行动平稳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重点整治阶段(__年9月21日至__年7月31日)。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根据实施方案和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货车违法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

(三)总结完善阶段(__年8月1日至8月31日)。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全面梳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系统总结有关经验做法,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统一车货总重限值认定标准。自__年9月21日起,对于公路货运车辆,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规定的最大允许总质量限值,认定车辆车货总重是否超限超载,并据此进行检查和执法(详见附件),其中,二轴货车车货总重还应当不超过行驶证标明的总质量。

(二)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专项行动期间,各地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依托超限检测站,以三轴及以上货车为重点,开展路面联合执法。其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指挥引导车辆到超限检测站接受检测,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实施称重。对经检测确认违法超限超载的车辆,由公路管理机构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公路管理机构开具的称重和卸载单,依法进行罚款、记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进行罚款、记分处罚时,应以附件所列标准计算超载比例。

(三)加强重点货运源头监管。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矿山、水泥厂、港口、物流园区等货物集散地排查,确定重点货运源头单位,报地方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引导货运源头单位安装使用称重设备,采取执法人员驻点、巡查、视频监控等方式,加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货物装载工作的监管,从源头杜绝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清理取缔公路沿线的非法煤场、砂石料场及其他货物分装站场,杜绝货车中途加载。

(四)严格实施“一超四罚”。各地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实施处罚后,要将有关信息抄送车籍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和货运车辆驾驶人、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运输企业实施处罚,并按照《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对货运场所经营者实施处罚。同时,将车辆及企业违法信息纳入信用信息系统,依法实施惩戒。

(五)加强高速公路入口检测管理。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在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部署下,积极会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及有关部门,制定落实加强高速公路入口检测管理工作方案,对拟进入高速公路的货车全面实施重量检测,并实行检测数据和收费站入口发卡系统联动管理,禁止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行驶。要积极争取创造条件,逐步完善检测设备,同步实施重量和外廓尺寸检测。

(六)严查冲闯公路站点等违法行为。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组织有关单位,对本地区公路站点近期发生的车辆闯卡、拒检、借故堵塞车道、损坏相关设施设备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建立突出违法行为登记台账。在此基础上,要会同公安部门研究制定针对性整治方案,从严查处和打击;对暴力抗法、殴打工作人员、损坏相关设施设备等严重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依法及时追究处理;涉及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迅速成立由有关负责同志牵头,公路管理机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相关警种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配合事项和工作流程,迅速开展专项整治。已经开展整治的地区,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根据本方案进一步调整完善本地整治方案,继续巩固并不断扩大整治成果。

(二)严格规范执法,加强检查督导。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本通知规定,调整和统一执法标准,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坚决杜绝随意增加或降低治超执法标准以及乱收费乱罚款、只罚款不卸载、内外勾结、徇私枉法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检查督导,及时解决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约谈、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对媒体曝光和群众投诉、举报的违法违规执法问题,要认真进行调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固化协作措施,完善长效机制。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结合本次专项行动实践情况,进一步深化两部门路警联勤联动机制,健全完善货车超限超载治理长效机制,推动联合执法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加强和创新公路执法管理,着力提升公路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精心策划,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及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和形式进行集中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重点宣传超限超载的危害,加强统一超限超载认定标准解读,充分认识调整和规范治超标准的重要意义。要利用通报典型事故案例,广泛开展警示教育,集中曝光一批严重超限超载突出违法行为。深入货运企业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引导货运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人员、货车驾驶人,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法治意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自觉做到依法装载、安全运输。

各省(区、市)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关注本地区工作进展,出现重大情况,应及时向政府报告予以解决,并将有关情况抄报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专项行动期间,要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并于每月5日前分别向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专项行动结束后,各地务必于__年9月10日前分别向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报送工作总结。

货车违法治理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工作目标

坚持“立足源头、标本兼治、依法严管、长效治理”的原则,通过专项行动,统一超限超载执法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1 X 2”治超工作体系,深化交通运输和公安部门治超执法联动机制,巩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成果,构建长效机制,有效预防货车道路交通事故,依法保护公路路产路权,为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二、整治重点

(一)货车的车货总重超过规定限值的行为。

(二)货车闯卡、拒检、借故堵塞车道、损坏相关设施设备等违法行为。

(三)货运源头违规放行违法超限超载货车上路的行为。

三、整治内容及安排

(一)统一车货总重限值认定和执法标准

1.自__年9月21日起,交通运输、公安部门严格按照《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__)规定的最大允许总质量限值,认定车辆车货总重是否超限超载,并据此进行检查和执法(详见附件),其中,二轴货车车货总重还应当不超过行驶证标明的总质量。

2.营运高速公路公司负责于__年10月20日前全面完成入口计重检测设备超限超载认定参数的调整工作,参数标准为:二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不超过18000千克;三轴货车、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不超过27000千克;四轴货车、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不超过36000千克;五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不超过43000千克;六轴及六轴以上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不超过49000千克。

(二)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入口管理

3.营运高速公路公司负责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货车进行入口计重检测,禁止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要积极争取创造条件,逐步完善检测设备,同步实施重量和外廓尺寸检测。

4.专项行动期间,如有必要,高速公路入口可采取24小时联勤联动管控,其中,省管高速公路省界和成都主线收费站由高速交警、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机构和营运高速公路公司负责;其他高速公路入口由地方人民政府牵头,所在地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及营运高速公路公司负责。

(三)进一步健全联合执法机制

5.专项行动期间,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托超限检测站,以三轴及以上货车为重点,开展路面联合执法。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指挥引导车辆到超限检测站接受检测,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实施称重。对经检测确认违法超限超载的车辆,公路管理机构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公路管理机构开具的称重和卸载单,依法进行罚款、记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进行罚款、记分处罚时,应以附件所列标准计算超载比例。

6.各地可结合地区实际,组织开展流动联合治超,试点推进非现场执法,构建普通公路网格化治超格局,深入推进普通公路治超工作。

(四)加强重点道路货运源头装载管理

7.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省道路货运源头管理相关规定,健全完善“1 X 2”治超模式和责任体系,切实加强矿山、水泥厂、港口、物流园区等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

8.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公路沿线货物装载(分装)站场的监管,清理取缔非法煤场、砂石料场及其他货物分装站场,杜绝货车中途加载。

(五)严格实施违法超限超载处罚和惩戒

9.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实施处罚后,要将相关信息抄送车籍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六的规定,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和货运车辆驾驶人、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运输企业实施处罚,并按照《道路运输条例》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对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实施处罚。

10.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实施处罚后,要将交通违法行为及处罚等相关信息记入重点车辆及驾驶人信息共享平台。

11.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将企业、车辆及驾驶员违法信息纳入道路运输违法行为信用信息系统,依法实施惩戒。

(六)从严查处和打击冲闯公路站点等违法行为

12.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近期公路站点发生的车辆闯卡、拒检、借故堵塞车道、损坏相关设施设备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建立突出违法行为登记台账,研究制定针对性整治方案,从严查处和打击;对暴力抗法、殴打工作人员、损坏相关设施设备等严重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依法及时追究处理;涉及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切实将专项行动作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年行动的重要内容,特别要结合全国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进一步细化实施专项行动方案,继续巩固并不断扩大整治成果。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按照预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健全交通运输、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经费保障机制,严禁将罚没收入同部门经费保障挂钩。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策划,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及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和形式进行集中宣传,重点宣传调整和规范治超标准、实施“全国一盘棋”的重要意义,引导货运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人员、货车驾驶人以及货运源头企业相关人员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法治意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自觉做到依法装载、安全运输。

(三)严格规范执法,加强监督考核。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调整后的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程序,坚决杜绝随意增加或降低治超执法标准以及乱收费乱罚款、只罚款不卸载、内外勾结、徇私枉法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检查督导,对整治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约谈、通报和考核;对媒体曝光和群众投诉、举报的违法违规执法问题,要认真调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及时固化成果,构建长效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1 X 2”治超工作体系,继续坚持高速公路入口管控模式和“一路四方”协调机制,及时固化普通公路联勤联动和联合执法机制以及非现场执法工作模式,强化落实货运源头治超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推动货车超限超载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构建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公路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五)完善应急机制,加强信息报送。各地要针对可能发生的运输紧张、聚众闹事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灵活的应急机制,正确处理好治超工作与保通保畅的关系,防止出现路面阻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关注治超新标准实施工作进展,出现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同级政府解决,并将相关情况抄报交通运输厅、公安厅。专项行动期间,要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每月底向交通运输厅、公安厅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货车违法治理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为指引,结合全市城乡道路交通实际,着力解决当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不断健全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机制,提高道路运输综合服务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此次货运车辆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重中型货运车辆通行秩序,严厉打击货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营造集中整治强大声势,提高货运车辆驾驶人安全守法意识,推进货运车辆违法问题的源头整改,有效预防和减少重中型货运车辆因交通违法行为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三、工作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社会公告此次货运车辆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内容、措施、要求和意义,使专项整治行动广为人知。

(二)开展集中整治(__年3月1日-10月30日)。

1.集中整治货运车辆改变技术参数的违法行为。私自增加货箱高度、增加弹簧片数、加长等,货运车辆擅自改变外廓尺寸和其他登记技术参数的,一律视为非法改装,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依法进行处罚。

2.集中整治货运车辆涉牌涉证的违法行为。上道路行驶的大型货车未悬挂、不按规定安装号牌的;故意遮挡、污损号牌,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驾驶证、行驶证,驶拼装或已达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行驶的,由公安交警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进行处罚。

3.集中整治货运车辆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驾驶员无从业资格证上路行驶违法行为。对于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未取得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集中整治货运车辆超载运输违法行为。对于超载违法行为由公安交警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依法进行处罚,对超限运输货物的由交通部门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依法卸载、处罚后放行。

5.集中整治施工车辆带泥上路行驶、液体和散装货物运输车辆遗洒、不按规定加盖苫布等违法行为。对于运输液体、散装货物不做密封、包扎、覆盖,造成泄露、遗洒的由城管部门依据《吉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纠正;对于施工车辆带泥上路行驶的由城管部门依据《吉林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依法处罚。同时,交通部门依据交通部《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依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吊销其相应的经营范围。

(三)整治措施。

1.成立联合执法小组。为加大整治力度,由公安、交通、城管、国土和住建等部门共同成立联合执法小组,落实24小时执法制度,在市区主要出入口对过往的货运车辆逐一检查,从严管控。

2.成立流动执法小组。由交警、运管、城管等部门组成市区流动执法小组,深入市区街路开展流动执法,对货车各类违法行为从严查处。

3.设置治超站点。

(1)洮瓦路北大桥治超站:

负责人:王晏 农村公路管理中心主任

洮瓦公路2公里处(北大桥南侧),由交通部门负责安排临时执法站(或移动房屋),负责移动检测设备的配备,公安交警、交通部门负责安排执法车辆。执法人员白班:公安交警2人、交通路政2人、交通运管2人。夜班:公安交警2人,交通路政2人,交通运管2人。

2.洮突路治超站:

负责人:任承栋 交通管理大队副大队长

洮突公路5公里处(公安交警洮府中队处),由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安排临时执法站(或移动房屋),交通路政部门负责移动检测设备的配备,公安交警、交通负责安排执法车辆。执法人员白班:公安交警2人、交通路政2人、交通运管2人;夜班:公安交警2人,交通路政2人,交通运管2人。

四、组织领导及部门分工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此次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市政府决定成立货运车辆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办公室主任由张国栋兼任,办公室负责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协调、信息综合、情况反馈等工作任务。

(二)部门责任分工。

1.市货运车辆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此次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协调等工作,推进全市货运车辆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

2.市公安交警大队负责协调交通、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设置洮突路治超站,并组织实施好治超站点的执法工作,从严查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负责对疑似违法车辆进行拦截、初检,有交通违法行为的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处罚,证件、牌照齐全的车辆引导至执法站进行称重;负责对超出栏板高度的货运车辆,按照规定责令其恢复,对拒不恢复消除违法行为的,强制恢复后按法律规定做出相应处罚。

3.市交通局负责组织路政、运管等单位同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设置洮瓦路北大桥治超站,组织实施好治超站点的执法工作;交通路政部门负责查处营运证照不全、从业资格证照不全等违规运营行为,安排设置称重设备,对疑似超载货运车辆进行称重,对超载、超限的车辆进行处罚并负责卸货转运工作。

4.市城市管理执法大队负责会同公安交警、交通路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市区路面检查工作,对建筑工地车辆加强源头管理,严格对运输车辆的监管,严厉查处带泥上路、不覆盖、遗洒等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

5.市国土局负责对辖区内沙石厂矿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和排查摸底,做好宣传告知等工作,严格禁止沙石厂矿企业在销售沙石时超载、超限装载,从源头整治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营运行为。

6.市住建局负责对建筑施工工地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严格禁止超载车辆、不加盖苫布车辆参与建筑材料的运输。同时,负责督促建筑工地配备高压水枪,对驶出工地车辆轮胎进行清洗,确保轮胎清洁后上路行驶。

7.市监察局和检察院负责对专项整治行动中出现的公职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

8.市宣传部门负责对货运车辆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此次货运车辆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涉及部门多、持续时间长、整治任务重,整治成果事关城市形象提升,事关百姓出行环境,事关货运市场营运秩序,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建立包保制度,将此次整治行动落到实处。

(二)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全市货运车辆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治的良好格局。

(三)文明执勤、规范执法。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执法,执法过程中采用执法记录仪摄录取证,充分利用执法终端设备,将货运车辆号牌、货箱尺寸等相关信息核对到位,做到执法规范、查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