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膨出的运动十篇

时间:2023-09-25 18:23:21

腰椎膨出的运动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1

【关键词】 “三联”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们于200306~200606按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影像学分类方法,对980例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分组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80例中男500例,女480例,平均年龄42(16~78)岁;平均体重68(42~120) kg;平均身高164(145~183) cm,平均病程2.9(1 d~23年)年影像学检查;腰椎X线平片326例,腰椎CT 451例,腰椎MRI 203例;病变节段:L3/4 108例,L4/5 438例,L5/S1 434例;突出类型:膨出429例,突出398例,脱出153例;分治疗组600例和对照组380例观察。

1.2 方法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对照组单用三维正脊仪治疗。

1.2.1 三维正脊治疗设备:三维正脊治疗仪。

分组:依据腰椎CT或MRI检查结果,选择“膨出,突出,脱出”三种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病例,分组进行三维正脊治疗和临床治疗观察。

治疗:治疗参数依据患者身高和体重,结合病情程度,年龄和体质等情况制定牵引距离,屈曲和旋转角度等治疗参数。体位: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垫胸垫。根据髂脊解剖标志与变椎间隙对应关系确定患者的体位。固定:利用自动捆绑装置和辅助固定带将患者腰部可靠固定。慢牵:为提高患者腰部组织对快牵治疗的适应能力,反复慢牵治疗4~5次。

快牵:病变椎间隙垂直定位于胸板下缘一侧,两侧对称摆动快速牵引复位4次。正脊参数:距离57(49~66)cm,角度22°(10~25°),旋转24°(12~24°);平均治疗次数1.56(1~4)次;住院时间9(5~12)d。

卧床休息:治疗后安排患者住院卧床休息1周,出院1个月门诊复查,或嘱在家卧床休息1周,1个月后复查。

1.2.2 小针刀治疗寻找反应点,以反应点为治疗点,常规皮肤消毒,用平刃针刀在反应点上进针,深达反应点基部,行纵疏横剥3~4次,出刀,术后配合手法治疗,治疗1次/周,1~3次为1个疗程。

1.2.3 针灸治疗取穴:腰夹脊、环跳、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阿是穴等。

治法:腰部穴位针、灸加拔罐,余穴根据神经卡压情况,以疼痛为主的采用龙虎交战等手法强刺激,以腰腿发麻为主的针刺采用苍龟探穴法直致有放电感为宜。1次/d,7次为1个疗程。

1.2.4 治疗评定按照Macnab’s腰椎间盘术后治疗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为优;偶有腰腿疼痛,能做轻工作为良;腰部功能有改善,仍有疼痛,不得不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为可;疼痛和功能障碍无任何改善,需进一步手术治疗为差。

统计学方法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600例,腰椎间盘膨出266例,突出239例,脱出95例。3组病例通过chi-square检验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优、良百分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 3组病例临床治疗比较(略)

2.2 对照组380例,腰椎间盘膨出163例,突出159例,脱出58例。3组病例通过chi-square检验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优,良百分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果见表2。其中,腰椎间盘膨出病例的临床治疗最好,复发率最低,脱出病例效果最差,复发率最高,而空出病例介于两者之间。

由表1和表2可看出,突出和脱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治疗中虽然比较棘手,但只要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三管齐下,达到松解软组织粘连,解除神经卡压,消除水肿和局部炎症反应,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表2 3组病例临床治疗比较(略)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外科常见病,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的局部病理变化不同,所导致的病情程度,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腰椎CT或MRI等影像学诊断中,依据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的特点将其分为4种类型,即:腰椎间盘膨出:纤维环完整,椎间盘组织弥漫性向外膨隆。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内层破损,外层尚完整,椎间盘组织局灶性突出。腰椎间盘脱出(挤出):纤维环全层或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组织突入或挤入椎管。腰椎间盘游离:髓核组织挤入椎管,与椎间盘主体分离,形成游离块。这种分类方法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病理变化特征,而且与多数病人的病情程度、临床特征和预后恢复等情况相吻合。

三维正脊技术采用机械“快速屈曲牵引和旋转复位”治疗方式,瞬间在椎间盘内形成高强度的负压引力,借助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弹性回缩,促使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回缩或还纳,从而缓解或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恢复神经根的传导功能,针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组织回缩或还纳,从而缓解或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恢复神经根的传导功能。针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局部的病理变化特征和三维正脊技术的治疗原理,我们选择“膨出,突出,脱出”三种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类型作为临床治疗和观察对象,从中观察总结三维正脊技术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由于“游离性”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很少见,其病理变化特征也不符合三维正脊的治疗原理,因此未被作为治疗对象。

小针刀疗法是一门新的治疗学体系,这一新的治疗体系是建立在中医宏观哲学思想和西医解剖、生物力学以及微观的病理学基础上,将传统的针灸疗法的“针”和现代闭合手术的“刀”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疗法。针刀治疗椎间盘突出并不是针对突出的椎间盘,不是将椎间盘切除,而是松解椎管外粘连的软组织与神经根,将椎间盘瘢痕组织推离神经根和脊髓,缓解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松解了神经根局部粘连,调整了神经根与突出物的位置,使神经根水肿和病损局部炎症反应减压或消失从而解除症状。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2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发病率日趋增多。临床症状腰痛及下肢神经根性阻滞主要是由腰椎管相对性狭窄及不稳综合所致,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现就腰椎滑脱的CT表现论述如下。

1 腰椎滑脱的发病原因

腰椎滑脱是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的滑移,其原因很多,按国际公认分为发育不良型、峡部病变型、退变型、创伤型和病理型5类。退变型是临床最常见的腰椎滑脱,其主要是腰椎间盘及腰椎后关节突的退行性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负重及运动负荷增大,腰椎间盘不断受到磨损和反复微小损伤,出现纤维环的变性、松弛,髓核脱水、纤维化,椎间隙变窄。由于椎间盘高度下降使小关节承受负荷明显增大,导致小关节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关节囊松弛、关节突增大、硬化、变形),由原来近似冠状面的小关节向矢状面改变。这种椎间盘的变性塌陷及小关节的退变、变形,失去了对腰椎的制约力,从而在外加应力作用下发生滑脱,腰椎滑脱者的下腰部不稳,改变了脊柱的正常负荷结构,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处于劳损状态,引起腰背疼痛;创伤性小关节炎也是腰脊疼痛的原因。

2 腰椎滑脱的分类方法

腰椎滑脱多为L5滑脱,根据梅尔丁分类方法,将下位椎体的上缘平均分为4等份:Ⅰ度表示滑脱的移动75%为Ⅳ度。笔者发现腰椎滑脱常合并椎弓崩裂,CT扫描在椎弓峡部见明显缺损。病变时间较长者,缺损的边缘圆而光滑,如果由于外伤性引起则缺损缘不规则,常呈锯齿状改变,若为软骨处的骨折可形成假关节。有时缺损缘可见骨质增生和硬化,若为单侧椎弓损伤,则对侧椎弓峡部可代偿性肥大及硬化。脊椎向前滑脱可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牵拉变形,形成上位椎体的下缘、下位椎体前上缘对称性软组织块影,无髓核突出,容易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由于脊柱向前滑脱,椎间盘异常运动,持久的反复过程,使局部软组织钙化或骨化,使椎管变形、缩小,可呈三叶草形改变崩裂的椎体向前滑脱,使椎管前后牵拉扭曲,呈双管征或哑铃状,崩裂的椎弓其裂隙处可形成钙化、骨化块,向前使侧隐窝或椎间孔变窄而压迫神经根,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3 腰椎滑脱的CT表现

一般以下位腰椎为坐标,上位腰椎滑移的方向为滑脱方向。腰椎滑脱在CT上有特征性表现,上位椎体下缘、下位椎体上缘的边缘出现椎间盘向某一方向膨出,即所谓的假性膨出影,而椎体对侧边缘无椎间盘组织。从CT图像上看,腰椎滑脱的方向与上位椎体下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反,而与下位椎体上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同。

4 讨 论

1955年Newman发现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与脊柱退变有关,命名为退行性脊柱滑脱[1]。随着椎间盘和椎小关节的老化,导致椎间盘、关节软骨的脱水、变薄而失去弹性,椎间隙和小关节间隙狭窄,周围韧带松弛,活动度加大,进一步导致对脊柱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椎间盘、周围韧带、肌肉和椎小关节的劳损、退变,这样脊柱因退变而失稳,即为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的成因。

腰椎滑脱的CT 特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腰椎峡部裂和脊椎滑脱,腰椎峡部裂的特征是:关节突间部骨性缺损,边缘不整伴骨质增生,同层面椎管前后径延长,脊膜囊变形;退行性腰椎滑脱可伴有小关节成角改变,但不伴有椎管前后径延长,脊椎滑脱的CT特征有:椎管前后径延长,终板呈双重轮廓征以及椎间盘以相反的方向超出相邻椎体的边缘,椎管前后径延长是外伤性椎体滑脱椎体前移的必然结果。终板的双重轮廓征,是脊椎滑脱的典型征象。脊椎滑脱时的椎间盘改变颇具特征性,椎间盘位于上终板的后方,位于下终板的前方,但脊膜囊无受压变形,这与椎体错位周围附韧带拉长有关。这种征象与真正的腰间盘脱出或膨出有根本的区别,腰间盘脱出或膨出必然会导致脊膜囊受压变形及椎间盘后缘至椎管后界距离缩短。

文献所述[2,3]脊柱滑脱大多为相对于下位椎体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的滑移,而脊椎的左右滑移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人体承受重力不对称时,比如单侧负重、脊柱侧弯、长期坐姿不正等都可能引起脊柱侧方稳定性的改变。在承受负荷时,腰椎后结构在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容易应力的部位为椎弓和关节突。不对称的应力导致小关节不对称,增加了小关节的不稳定性和松弛性,椎小关节退变是退变性滑脱的重要诱因。横向滑脱临床上除引起常见的腰部酸痛外,单侧侧隐窝狭窄是常常造成神经根受压症状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判断滑脱程度常用Meyerding法、Ednonson法和Ullmann法,三种方法大同小异,但都是根据X线侧位平片所设计的测量方法。考虑到在CT横断图像上无法准确测量到上位椎体滑移的长度,而且测得的假性膨出距离小于椎体滑移的长度,本文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了改良,使其适合在CT检查时评估脊柱滑脱程度,同时可以对脊柱的纵向、横向或斜方向的滑脱程度作出评估。其可行性及使用效率还有待于大量病例以及与上述常用方法的进一步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建秀,王清山,初成刚.退行性腰椎滑脱的CT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1):78-79.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3

在影像诊断工作中,收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参考文献资料,将腰椎间突出症分为四型:膨大、膨出、突出及脱出。腰椎间突出症的分型细化可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制定诊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例中年龄最大72岁,最小16岁,平均35岁。男124例,女76例,病程8d~18年。

1.2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及骶髂关节酸痛,部分有下肢麻木和跛行。其中58例有外伤史,常见体征为腰部压痛或向下肢放射痛以及脊柱运动功能受限,侧弯或平直,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马尾神经受压症状、直体抬高实验或间接实验阳性。有45例因症状严重而行手术治疗并得到证实。

2 检查方法

用东芝ASteionvp全身CT机扫描L3~S1椎间隙。层厚3~5mm,层距3~5mm,每个椎体间隙区扫描3~5层,扫描线与椎体间隙平行。观察圆缘和摄片时分别使用的软组织窗和骨窗。

3 检查结果

3.1 膨大:共45例(22.5%),显示为超出椎体边缘2~3mm均匀对称的软组织影,轮廓完整,后缘圆滑。

3.2 膨出:共59例(29.5%),显示超出椎体后缘3~4mm的软组织影。膨出的范围大、形态规则、后缘光滑、硬膜囊前缘平直或有浅压迹、无脊神经受压及位移。

3.3 突出:共68例(34.0%),显示椎间盘局限性软组织影超出椎体边缘>4~5mm,突出部分高低不平或呈花菜状,压迫硬膜囊前缘,脊神经根受压迫。

3.4 脱出:共28例(14.0%),椎间盘局限性软组织影超过椎体边缘>6mm,疝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压,常继发侧隐窝狭窄。髓核经软骨板的薄弱或缺损部疝入椎骨形成许茂结节。

4 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腰腿疼痛发病率极高,主要发病原因是椎间盘突出,单从一般临床症状和普通X线片很难作出准确的椎间盘突出的定位定性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CT检查,它能清楚的显示各解剖层面及病变部位,其临床符合率极高。在影像诊断中还未见到科学具体分型诊断标准,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细化可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的指导方案。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方案的选择需要科学详细的检查指导。CT分型诊断就为治疗提供了客观清楚直接的依据和重要参考。另外在选择手术治疗时,用CT观察椎间盘病变并分型可提示椎间盘的状态,更有利于预测疾病的愈合和发展,为提高临床整体水平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4

椎间盘最主要的成分是水,这种物质从20岁就开始减少,负责维持椎间盘弹性的“蛋白多糖”开始减少的时间下限是30岁。这意味着,从30岁以后椎间盘就走上了逐渐退化的道路。调查统计显示,中国30~40岁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颈腰椎病。

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回事?

椎间盘是脊椎骨骼间负责减震的装置,所以有弹性是它的最大特色。椎间盘包括三种结构:上下软骨、作为围墙的纤维环和胶状的髓核。在这三种成分中,软骨最坚固,弹性效果最强的是髓核,最容易磨损的是纤维环。当纤维环受到磨损后,胶状的髓核就会溢出,并挤占神经的居住空间。随着神经被侵占地盘的多少,又分为膨出、突出以及椎管狭窄。

保卫腰椎行动起来

洗手盆不要过低。熟睡一夜后,肌肉、关节都会因没有运动而不太灵活,腰椎间盘也因为一晚上的放松,吸收了水分而膨胀僵硬。此时,如果弯腰比较低会对腰椎间盘产生较大的压力,让神经受到挤压。晨起最好活动一下腰部,做做前后伸、左右旋转、“伸懒腰”等动作,使腰部不至于从静止状态马上转变为增加腰部负荷的动作。

倒退,换一种方式行走

倒退的行进方式是腰椎最欣赏的。倒退走时,两替向后迈步,增强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这让腰部韧带的弹性增强,就像自备了腰椎保护带。骨骼、肌肉、韧带的功能恢复,不但可以让腰椎的稳定性增强,还能使腰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倒退行走时,最好每分钟走60步~100步,每次10分钟。

锻炼下身肌肉群

强健的腿部能有效分担腰背部负担,阻止和缓解腰疼形成。游泳、尤其是蛙泳可以主要练习这些肌肉群。此外游泳还能够保障脊椎间组织的营养供应,维持它的弹性,提高脊椎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

控制体重,保护腰椎Tips:你的腰椎有问题吗?

以下四种情况,如果有一项属于经常发生,说明腰椎开始出现问题了,应该引起重视,去医院照一张腰椎的片子,平时也要对腰部多加关照了。

1.如果腰疼,轻轻咳嗽几声,发现腰疼加重了。

2.熟睡一夜后腰痛仍没有缓解;向左侧卧如胎儿状时疼痛仍不能减轻。

3.平躺坐起,双腿因为疼痛而伸不直。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5

【关键词】   中药  温补肾阳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miation LDH)的发病率呈几何级递升,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常见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痛及腰腿痛的主要因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无外乎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各大西医院因腰椎间盘手术人次越来越多,但手术切除腰椎间盘并非一劳永逸,其主要原因是腰椎是人体最重要的负重脊梁,切除了椎间盘的间隙会变窄,从而加快腰椎的退变,退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各种腰腿痛;手术也还不是完美无缺的,早期有可能并发椎间盘炎、椎管内血肿,神经损伤近年已不常见,但还是有的;中远期易出现神经根粘连、医源性椎管狭窄、病变椎间盘或上下椎间盘再次突出、腰椎不稳等并发症。 ?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一直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历史悠久,具有痛苦小、无并发症、易被患者接受、疗效肯定、经济实用等优点。 ? 

        1 临床资料? 

        本组358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18~54岁,男197例,女161例,均有椎间盘突出或(和)膨出,其中L4/L5和L5/S1突出(左或右)或膨出者143例;L5/S1突出或膨出者108例;L4/L5突出或膨出者75例;L3/L4突出者32例。所有病例均有CT或MRI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1]。? 

        2 中药施治? 

缓解疼痛、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是治疗的当务之急。《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指出外伤及风寒湿邪是LDH外因,肾虚是根本。文献报导[2,3]?,肾虚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发生改变。 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为作强之官,肾充则轻劲多力,虚则腰膝酸软而无力,遇劳则重伤肾气,故腰痛有加。肾虚十之八九为阳虚,十之一二为阴虚,故拟方以温补肾阳为主,佐以活血、祛风除湿,以熟地、大芸、鹿衔草、淫羊藿、细辛、肉桂、炒莱服子、威灵仙、千年健、鸡血藤、僵蚕、地龙为方。水煎服,7剂为一疗程。?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所有病例都经CT和(或)MRI检查而确诊。在部分病例有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退行性改变、生理弧度的改变。全部病例均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再结合中医望闻问切辨证分析而确定治法。服药7次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没全程治疗者不作统计。 

        3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无阳性体征,半年以上未复发)308例,占86.11%;好转(疼痛基本消失,但劳累等偶感不适)40例,占11.11%;无效(症状稍减或无改变)10例,占2.78%;总有效率为97.22%。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半年之内均未有复发。? 

        4 讨论? 

        LDH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对其早有认识,见于"腰腿痛"或"腰痛连膝"之,认为肾虚是致病内因,寒、湿、热、挫、闪为外因。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说明腰腿痛而胫酸乃因房劳过度,肾虚而致。现代医学认为,LDH因腰椎间盘退变,或外伤或劳损而致纤维环破裂发病。文献报道??[4]?,肾虚可致骨关节及韧带退变。动物实验研究显示??[5]?,活血补肾能减慢椎间盘退变。

 可见,椎间盘的退变与肾虚相关。虽然肾虚可能产生体内多项生化指标的改变,但性激素的改变,已为多数学者所证实。? 

        肾虚腰痛起病较缓,隐隐作痛,绵绵不已。现代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生理弧度改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或左右前后不等宽,腰部肌肉、筋膜、韧带、骨膜的劳损与“腰突症”往往密切相关,互为因果。腰椎间盘正常的“水垫样”生理功能被打破,髓核随纤维环的突出而突出,如纤维环受到较强外力而破损,则髓核中胶质样物质将流出,从而引起“神经根炎症”而致疼痛。治疗并非能改变骨质增生及骨关节,而是使局部达到了新的平衡。?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的本质就是“阴阳失调”,从而治疗的根本方法就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中医“腰痛”“痹证”范畴,病因与风、寒、湿、瘀、虚有关。通常是风寒湿三气夹困而至,当人体正虚或扭挫致瘀之时,趁虚而入,合而为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虚是发病的内因,与现代医学椎间盘退变的道理是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在的组织如腰椎、髓核、纤维环、韧带等在中医统称筋骨,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损则筋骨失养,发为本病。分析本组所用的中药,基本上都具有温性,且入肝肾二经,通过温补作用,使“虚”阳得以补充,达到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通过口服温补肾阳中药,促进人体激素水平提高,达到新的平衡,从而能更有效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增加病损组织的血氧供应,改善循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淡大芸]其味甘、咸,性温,入肾,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助阳润肠的功效。[肉苁蓉]温肾补阳而不燥,药力和缓而甘润,自古就被认为是抗衰延寿之佳品。[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等功效。[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脾经,具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补脾止泻等功效。补骨脂味苦、辛,性大温,入肾、脾经,具有补骨壮阳,温中止泻的功效。[鹿衔草]味甘、苦,性温。[细辛]性温而大辛,气盛味烈,性善走窜,达表入里,疏散风寒之力大,温经止痛之力强。[威灵仙]性味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千年健]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肾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肾复方中药可以有效提高机体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机体平衡状态,产生治疗效果。且治疗效果持久,不易复发。?  

参考文献? 

[1]张崇辉.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1991,1601 ? 

[2]何成奇,熊恩富,熊素芳,等.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肾虚三证与性激素变化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医研究,2000,13(4):23? 

[3]余海源.慢性肾炎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中医研究,2000,13(4):23 ?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6

一、分类

先天性脊柱裂根据病变的程度不同,大体上将有椎管内容物膨出者称显性脊柱裂,反之则称隐性脊柱裂[1~3]。

1. 显性脊柱裂,根据病理形态又可分为:

(1) 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指脊膜膨出通过较大的椎管缺损,向后突出。膨出脊膜囊内含神经组织、软脊膜、蛛网膜和脑脊液。该神经组织包括脊髓、马尾神经及畸形神经分支。膨出脊膜囊处的脊髓很象原始的神经板,有时分裂成两根,一根在膨出脊膜囊底部的椎管腔内,一根向背侧疝入到膨出脊膜囊内。该发育不良的脊髓又称基板(placode)。脊髓低位,被牵拉栓系[4]。

此型外观上有一背部肿块,肿块表面为一菲薄囊壁,无皮肤覆盖。有的肿块表面有不正常皮肤,该皮肤色青,无皮下组织,真皮层呈瘢痕样变性,直接与囊壁相粘连。若囊肿不高出皮面,表面呈现一紫红色的肉芽面,又称脊髓外翻(myelocele)[5,6]。如果合并有脊髓纵裂Ⅱ型,分裂的一根或两根脊髓都可以发生脊髓脊膜膨出,此时称半脊髓脊膜膨出(hemimyelomeningocele)[4]。

此型好发于腰、腰骶段,神经损害症状最严重,往往同时伴有双下肢功能障碍、足畸形、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等,Chiari Ⅱ畸形及脑积水发生率很高(99%),其次为脊髓积水(40%~80%)、脊髓纵裂(30%~40%)及蛛网膜囊肿(20%)等[5,6]。椎体畸形以及神经肌肉发育不平衡造成的脊柱弯曲也很多见。

此型发病率很高,北美统计1 000个新生儿中约有2名患有此病。由于该病易于诊断,为了预防感染,国外主张应在患儿出生24~48小时内进行手术。

(2) 脂肪脊髓脊膜膨出(lipomye-lomeningocele):此型表现形式多样,因此,又可将其分为2种亚型[2~4]。

Ⅰ型:为椎管腔局部膨大,通过椎管缺损向背侧突出,形成一高出皮面的肿块。肿块表面皮肤完整,内含脑脊液,脊髓(又称基板)、马尾神经及畸形神经分支也可突出到囊肿内,与囊壁发生粘连,脊髓因此被牵拉、栓系。此型特征为肿块表面含有皮下脂肪或脂肪瘤,但可以不进入囊肿内。

Ⅱ型:此型外观与Ⅰ型相象,但背侧局部膨出硬脊膜被皮下脂肪瘤完全侵蚀。失去正常结构,大量脂肪通过椎管缺损涌入椎管腔内,与脊髓粘连、混合生长,该脊髓发育畸形,失去正常圆椎结构,变得细长,位于椎管腔内,其末端位于腰骶部甚至骶尾部,并且背侧裂开,脂肪瘤或脂肪组织长入到裂开的脊髓内。由于长入脊髓内的脂肪与皮下脂肪相互连接,脊髓因而受到牵拉。

上述两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外观上均为背部一肿块,表面覆盖着正常皮肤,有的最初体积较小,以后随着年龄增大或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其体积小者通常呈圆形,较大者多不规则,有的有一细颈样蒂,有的基底宽阔。膨出物的表面,有的皮肤上有疏密不一的长毛或/和异常色素沉着,有的表现为毛细血管瘤,有的在膨出物上或其附近有深浅不一的皮肤凹陷。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可发生在脊柱任何节段,多见于腰骶、腰部或胸腰段。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瘫痪、足畸形、步态异常及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有的合并Chiari Ⅰ畸形(10%)、脊髓积水(10%)、椎体畸形等。

(3) 脊髓囊状突出(myelocystocele):指脊髓囊性扩大,通过椎管缺损向背侧膨出。膨出囊肿实质上为囊性扩大的中央管,并且由硬脊膜、脑脊液以及发育不良的脊髓组成,脊髓因此被牵拉[7]。脊髓囊状突出好发于腰骶部,若表面无皮肤覆盖,称脊髓囊状突出(myelocystocele),若有皮肤及脂肪覆盖,称脂肪脊髓囊状突出(lipomyelocyst ocele)。该脂肪组织仅位于皮下,不进入囊肿内,与囊肿壁有一明显分界。临床表现有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可同时合并有消化道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脊柱椎体畸形及Chiari Ⅱ畸形。

(4) 脊膜膨出(meningocele):特点是脊膜自骨缺损处向外膨出,囊内含脑脊液,无脊髓及马尾神经。根据脊膜膨出方向不同,又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其中除背部单纯脊膜膨出外,其余4型均可归结到隐性脊柱裂里面[2,3,8]。

① 背部单纯脊膜膨出(simple posterior meningocele):膨出脊膜向背部突出,表面有皮肤覆盖。多位于腰骶部,有时也会发生在颈部或胸部。

② 骶内脊膜膨出(intrasacral meningocele):骶管内硬脊膜和蛛网膜向硬脊膜外突出,形成一个小的憩室,该憩室通过颈口与硬膜下腔相通。有时囊内压力高,可压迫神经根,产生症状。

③ 骶前脊膜膨出(anterior sacral meningocele):膨出的硬脊膜和蛛网膜通过骶骨腹侧缺损,向骶前膨出,称骶前脊膜膨出。囊内一般无神经组织,有时神经根也会疝入到囊腔内,产生临床症状。

④ 脊柱旁脊膜膨出(lateral spinal meningocele):为硬脊膜和蛛网膜通过神经孔突出,在脊柱旁形成一囊性软组织肿块。病变在脊柱一侧或两侧都可发生,可单发也可多发。85%病变发生在胸部,可并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⑤ 末端骶骨脊膜膨出(terminal sacral meningocele): 指膨出脊膜囊位于尾骨区域。这种类型很少见,有时很容易与囊性畸胎瘤相混淆。

2. 隐性脊柱裂

脊柱裂常累及第5腰椎和第1骶椎。病变区域皮肤可正常,也可有色素沉着、毛细血管瘤、皮肤凹陷、局部多毛等现象。在婴幼儿多不出现明显症状。如果椎管腔内合并有先天性畸形,多在儿童期逐渐成长过程中,脊髓受到异常牵拉才产生出脊髓栓系综合征表现。有报道,很多患儿可以到成年期才出现症状。隐性脊柱裂,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

(1) 脊髓纵裂(diastematomyelia),又可分为两种类型[3,4,6]:

Ⅰ:双硬脊膜囊双脊髓,即脊髓在纵裂处一分为二,有各自的硬脊膜和蛛网膜,两者之间有纤维、软骨或骨嵴分开,脊髓因此受牵拉。产生临床症状。此型约占50%。

Ⅱ型:脊髓在纵裂处一分为二,但共享一个硬脊膜及蛛网膜,脊髓内无异物牵拉,不产生临床症状。

好发部位在胸、腰段,可同时伴有脊髓积水、终丝牵拉征、硬脊膜内脂肪瘤等。

(2) 终丝牵拉征(tight filum terminale syndrome)。正常终丝由室管膜、胶质细胞组成。从脊髓末端发出,向下行走,穿过硬脊膜囊底部。固定在骶骨上,通常我们将在硬脊膜内的终丝称为内终丝。穿出硬脊膜的部分称为外终丝。成人终丝直径<2 mm。当终丝受到脂肪纤维组织浸润而变性甚至增粗时(直径可大于2 mm),将牵拉脊髓,引起神经症状[9]。此时脊髓可低位,也可在正常位置[10]。

(3) 硬脊膜内脂肪瘤(intradural lipoma):硬脊膜下腔内局限性的脂肪堆积,与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不相连。脂肪瘤通常在脊髓表面生长,也可浸润到脊髓内,对脊髓造成牵拉和压迫[6]。

(4) 背部皮下窦道(dorsal dermal sinus):可发生在脑脊髓轴背侧,由枕部到骶尾部之间的任何部位,其中以骶尾多见。位于骶尾部窦道很少进入椎管腔内,若位于骶尾水平以上,窦道可穿过硬脊膜进入椎管腔内或沿脊髓表面行走。50%的窦道终端为一皮样囊肿,可位 于椎管腔末端或脊髓表面,脊髓因此被牵拉或压迫[3]。

皮肤外观窦道口周围往往有异常的毛发、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瘤样改变。窦道所经处,在相应部位可有颅骨或椎管缺损。60%的患儿可继发囊肿感染、脑脊膜炎等。

(5)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dermoid or epidermoid tumors):好发于腰骶,约25%的囊肿伴有背部皮肤窦道。囊壁为鳞状上皮,含许多皮脂腺和毛囊,囊内积聚油状液体,为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的分泌物或分解产物。40%的囊肿在髓内[11],其余在髓外硬脊膜下。囊肿多在出生时即有,由于增长缓慢,一般到儿童期才有症状表现出来。如果囊肿破裂,油状液体可顺着蛛网膜下腔扩散,导致化学性蛛网膜炎[12]。

(6) 脊索裂隙综合征(split notochord syndrome):指胚胎期中肠与背部皮肤有一管道连接,此连接可以从食管、胃、小肠及大肠背侧发生,向不同方向经过腹腔或胸腔、后纵隔,穿过脊髓到达背部皮肤[6]。此管道可中断于任何位置,形成囊肿、憩室、瘘管或纤维束带。根据病变所在部位而有相应名称,如腹腔肠源性囊肿、肠憩室及纵隔肠源性囊肿等,若囊肿在椎管腔内,则称椎管内肠源性囊肿。该病变多发生在上胸段或颈段,可位于椎体后、椎体旁或椎管腔内[13]。囊壁一般具有无肌层的单层或假复层上皮,囊肿的形态、囊壁的厚度和囊液的粘稠度及颜色很不一致。

(7) 脊髓积水(hydromyelia):脊髓积水为脊髓中央管扩大,可局限性地单独存在,也可多发,或与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以及Chiari畸形相伴发生[5,6]。

(8) 尾部退化综合征(caudal regression syndrome):指脊柱末端发育障碍,可同时伴有神经性膀胱、肾发育不良、外生殖器畸形、肛肠畸形、无足并肢畸形及足畸形等。末端骨缺损一般在胸9段以下。根据缺损节段的高低不同可以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缺损节段越低临床症状越轻,末端尾骨缺损可无临床症状。另外,本病还可同时合并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终丝牵拉征、潜毛窦道及硬脊膜内脂肪瘤等[6,14]。

二、手术治疗现状

1. 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现在认为[15,16]先天性脊柱裂当脊髓受到异常牵拉,局部缺血、缺氧,可造成神经机能障碍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称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可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如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步态异常、足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碍及背部或下肢疼痛等。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为脊髓胚胎发育畸形造成对脊髓的牵拉压迫,如脊髓纵裂、终丝牵拉、硬脊膜内脂肪瘤及脊髓脊膜膨出等;继发性为脊柱手术后椎管腔瘢痕或束带粘连、蛛网膜炎症后粘连等。

Reigel[16]认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每天的站、坐、弯腰等各种运动都有加重脊髓损伤的潜在危险。Tani[15]\,Schneider[17]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及手术探查,发现脊髓循环障碍是本病发病机理,手术行栓系松解后,远端脊髓血流量显著提高。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脊髓栓系综合征应该手术治疗,并且手术越早越好[16,18,19]。Satar等[18]认为此病是呈进行性发展。他通过儿童组与成人组手术效果的比较,得出儿童组比成人组手术效果好的结论。Vesna等[19]认为对于无临床症状的脊髓栓系患者也应该手术,以阻止神经进一步变性。

然而,有些学者[20,21]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未手术患者长期随访,症状并无加重,而手术的患者,有的术后症状有改善,有的无变化,而有的症状反而加重。因此,他们认为手术指征的掌握应严格,脊髓栓系不能视为手术唯一指征。只有对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考虑手术才较为妥当。对无症状的患者更不宜手术。

2. 手术方法:脊髓栓系的手术方法因病因不同而不同,原则上是切除病灶,解除脊髓的牵拉,栓系。如终丝牵拉征手术时只需将变性的终丝切断1 cm即可解除脊髓的牵拉[10]。脊髓纵裂的手术方法是切除异物,松解异物对脊髓的牵拉[22]。脊髓积水手术仍采取分流术,尚未看到新的治疗方法。有关脊髓脊膜膨出,目前流行的做法仍是将 粘连牵拉的脊髓从膨出的硬脊膜囊上分离下来,放入椎管腔内,彻底游离脊髓,解除牵拉,修剪多余硬脊膜,用硬脊膜或补片扩大缝合硬脊膜囊。Ois等[23]提出脊髓脊膜膨出治疗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缺损的范围和平面、有否严重的脑积水、有否感染以及是否伴有其他脏器畸形。脑积水被认为是影响该病预后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合并有脑积水患儿应立即行分流手术[23,24]。Chiari Ⅱ畸形是引起该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应立即行后颅窝减压术。

参考文献

1 Van der knaap MS, Valk J. Classification of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CNS. Am J Neuroradiol, 1988, 9:315-326.

2 Barnes PD.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ine and spinal neuraxis. In: Wolpert SM, Barnes PD,eds. MRI in pediatric neuroradiology. St. Iouis: Mosby-Year book. 1992. 331-411.

3 Barkovich AJ, Naidich TP. 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spine. In: Barkovich AJ,eds. Pediatric neuroimaging. New York: Raven Press. 477-540.

4 Naidich TP, Zimmerman RA, Mclone DG, et al. 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In: Atlas SW,e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and spine. New York: Raven Press. 1996. 1265-1333.

5 Naidich TP,Harwood-Nash DC,Mclone DG,et al. Radiology of spinal dysraphism. Clin neurosurg, 1983, 30:341-365.

6 Naidich TP, Mclone DG. Congential patho-logy of the spine and spine cord. In: Taveras JM, Ferrucci JT, eds. Radiology. Philadelphia:Lippincott. 1986. ppl-23.

7 Peacock WJ,&nbs p;Murovic J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myelocystocele: report of two cases. J Neur-osurg, 1989, 70:804-807.

8 Doty JR,Thomson J,Simonds G, et al. Occult intrasacral meningocele: clinical and-radiographic diagnosis. Neurosurgery, 1989, 24:616-625.

9 Uchino A, Mori T, Ohno M. Thickened fatty filum terminale: MR imaging. Neuroradiology, 1991, 33:331-333.

10 Warder DE, Oakes WJ. Tethered cord syndrome: the low-lying and normally positioned conus. Neurosurgery, 1994, 34:597-600.

11 Roux A, Mercier C, Larbrisseasu A, et al. Intramedullary epidermoid cysts of the spinal cord. J Neurosurg, 1992, 76:528-533.

12 Roeder MB, Bazan C, Jinkins JR. Ruptured spinal dermoid cyst with chemical arachnoiditis and disseminated intracranial lipid droplets. Neurosurg, 1992, 76:528-533.

13 Arai Y, Yamauchi Y, Tsuji T, et al. Spinal neurenteric cyst: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forty-one cases reported in Japan. Spine, 1992, 17:1421-1424.

14 Naidich TP, Zimmerman RA, Mclone DG, et al. 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distal spine and spinal cord. Embryology and malformations. Riv Neuroradiol, 1995, 8(suppl):13-2 3.

15 Tani S, Yamada S, Knighton RS. Extensibility of the lumbar and sacral cord, pathophysiology of the tethered spine cord in rats. J Neurosurg, 1987, 66:116-123.

16 Reigel DH. Tethered spinal cord. Concepts in Pediatri Neurosurgery, 1983, 4:142-164.

17 Schneider SJ.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use of laser-doppler flowmetry during tethered cord release. Neurosurgery, 1993, 2:214-217.

18 Satar N, Bauer SB, Shefner J, et al. The effect of delay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patients with an occult spindal dysraphism. The Journal of Urology, 1995, 154:754-758.

19 Kriss VM. Occult spinal dysraphism in the infant. Clinical Pediatrics, 1995, 650-654.

20 Jamil M, Bannister CM. A report of children with spinal dysraphism managed conservatively. J Pediatr Surg, 1992 suppl, 1:26-28.

21 Boemers JD. Tethered spinal cord: the effect of neurosurgery on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and male sexual function. British Jounal of Urology, 1995, 76:747-751.

22 Miller A, Guille JT, Bowen JR, et 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stematomyelia.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 gery, 1993, 75:1308-1317.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7

中图分类号:R68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27-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于青壮年及老年人,尤以30~60岁左右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目前常采用手术,胶原酶溶解等方法治疗。但痛苦大,患者不容易接受。笔者从2006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热薰联合推拿治疗29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188例,女10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3岁,其中20岁以下12例,21~30岁94例,31~40岁72例,41~55岁98例,55岁以上16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40年;单纯腰痛者75例,单纯腿痛者60例,腰腿均痛者157例,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腰3~4椎间盘突出或膨出26例。腰4~5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占214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或膨出5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退变127例,伴腰椎轻度滑脱9例。

1.2诊断标准 292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CT或MRI检查结果,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外科学》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热薰 采用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生产的JIC-Ⅲ脊柱热薰床。患者暴露腰骶部仰卧于床上,调好温度和时间,每次20min,温度46℃~50℃之间为宜,每天1次。

2.2推拿 热薰后10min行推拿治疗。

2.2.1按揉捏脊法 双手沿腰大肌及椎旁用拇指向内向下按摩,然后用手掌呈纵行向上推挤,同时用其它4指提挤耸起皮肤并旋转提挤,顺延而下。

2.2.2单髂后搬压推法 患者俯卧,一手将患肢搬抬高到腰髋过伸状态,另一手用力按压腰痛点,并做髋关节回旋动作。

2.2.3斜扳法 患者侧卧,患肢向上,将患者胸背及臀部向相反方向交替斜扳,以使腰部充分旋转活动。

2.2.4燕尾旋转法 患者俯卧,将两下肢并拢伸直,一手按压腰椎痛点,另一手将两腿托起45°顺时针及逆时针反复旋转。

2.2.5抖动法 患者俯卧,两手握住固定物,术者站在患者脚后,两手将患者双腿提起,用力抖动。每个手法做8个节拍,每次推拿20min,每日1次

1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日。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优:腰腿痛症状消失,肌肉紧张与痉挛消失,腰部活动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80°以上;良:疲劳后偶有轻微疼痛,腰部活动正常或基本正常,一般活动不受限制,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中:疼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受限好转,可参加轻便工作,直腿抬高试验较前提高20°以上;差: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292例中优114例,良122例,中38例,差18例。优良率为80.8%,总有效率为94.8%。

3.3不良反应 因热薰温度过高引起轻微烫伤4例,皮肤充血8例。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硬膜外或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组织,使这些组织产生水肿、充血、粘连、纤维组织增生等继发无菌性炎症的变化.这些炎症又再刺激硬膜或神经根鞘膜而引起一系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同时椎间盘的突出使相应节段的椎间隙变窄,相对应的上下关节突发生相对位移,导致关节突的关节面应力不平衡,关节软骨营养发生障碍,产生退行性变,损坏关节的稳定性,出现小关节紊乱的症状。目前腰椎盘突出症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痛苦大,费用高,恢复期长,并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后遗症Ⅲ,而采用单一牵引,效果缓慢,恢复周期长,骨质疏松等属牵引禁忌症,部分患者不能接受治疗。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8

方法:采用浮针疗法配合针灸及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

结果:治愈37例,好转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6%。

结论:浮针配合针灸及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浮针针灸中药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6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向方突出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症状。按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损害的程度可分为3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法,非手术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约有80%~90%的患者经非手术疗法治疗后可收到良好效果,只有不超过10%的LIDP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循证医学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和推拿是治疗LIDP的有效方法,但其疗程长,治愈率较低。根据浮针理论,运用浮针疗法能克服以上不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起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自2011年5月~2012年4月,笔者用浮针治疗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下是对治疗该病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来源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在胶州市铺集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78例中,男28例,女50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2岁;病程最长者22年,最短者10天,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突出或膨出。其中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中3、4腰椎突出或膨出的12例,4、5腰椎突出的38例,5骶1突出的28例。

2治疗方法

2.1浮针治疗。①取6号1次性浮针针具1~2个备用。②令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在病痛范围内明确最痛点做标记,用力要由轻而重,搜寻范围由大而小,循序渐进。③确定进针点:在距离最痛点周围约6cm处为进针点。④将进针部位常规消毒,医者手指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取出浮针,右手持针,左手固定进针点皮肤,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25°角刺入,用力要适中,透皮速度要快,不要刺入太深,略达肌层即可,然后右手轻轻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稍稍提起,使针尖勿深入。运针时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在整个进针过程中,右手感觉松软易进,病人没有酸麻痛胀感。否则就是针刺太深或太浅。⑤当针体完全进入皮下,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持针座,使针体做扇形扫散运动[2]。⑥留针15min,抽出针芯,用胶布固定软管座,使留于皮下的软套管不致脱落,针眼处用输液贴或消毒棉球敷盖,以防感染。

上述方法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2.2针灸治疗。

采用夹脊穴深刺加电针治疗[3],穴位常规消毒,取1.5寸毫针垂直进针至椎板后,遂改变针尖方向,向上下关节突内侧间隙方向缓进针,待患者产生向下放射感时停止进针,并把针身略上提,然后接电针仪,选择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min。

上述方法15日为1疗程。

2.3中药。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腰腿痛”范畴,由于外力伤及筋骨或肝肾气血不足,致瘀血内阻,气血运行失调或风寒外邪侵袭,客于经脉肌腠之中,阻滞气血经络,致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病,用自拟方:黄芪30克,当归15克,炒白芍20克,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牛膝15克,红花15克,川断15克,骨碎补12克,伸筋草12克,肉桂9克,木瓜15克,千年健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上方结合临床随证加减。功用:温补肝肾、强筋壮骨、益气活血、通络止痛,15日一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疗效标准按胡有谷主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4]和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本组78例,治愈:病症体征消失,直腿抬高在70°以上,可恢复原工作的37例,占55.8%;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可参加工作的36例,占39.5%;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参加工作的5例,占4.7%,总有效率为93.6%。

4讨论

浮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皮部理论、近治原理、以痛为腧理论相关。要是因在皮下针刺,与皮肤的关系很密切,“肺合皮毛”且“肺朝百脉”,故从皮肤入手的治疗能促使经脉气血运行,将体内的病邪从皮肤驱除。皮肤是人体的门户,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路径,故浮针作用于皮下可疏通三条经脉经气,行气活血而止痛(此三条经脉包括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其相表里的足少阴肾经)。其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特别是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对于中长期治疗效果而言,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疗效相同,但在短期止痛效果方面,浮针疗法较传统针灸疗法优,往往针入痛止。根据以上临床观察,浮针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副作用,对于痛点固定的患者尤为适宜。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样,多采取舒筋通络、通经止痛、补益肝肾的治疗原则,疗效确切。其机理可能是由于针刺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松解粘连,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增强肌肉的兴奋性,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

中药:黄芪、肉桂补气升阳,温通经脉;当归、红花、白芍、伸筋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制川乌、制草乌祛风湿、散寒;川断、骨碎补、木瓜、制狗脊补肝肾,强筋壮骨,活络;牛膝、千年健强筋壮骨,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奏补肝肾、强筋骨、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参考文献

[1]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629-646

[2]符仲华.浮针疗法速治软组织伤痛[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3~36;2003:122~124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9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脱位最严重的合并症,也是对人打击最大的一种致残性疾患。脊髓损伤多发生于年轻人,80%为40岁以下的男性。脊髓损伤多发生于颈椎下部,其次为脊柱的胸腰段。严重的完全性脊髓损伤,至今难以完全恢复,可导致终身严重残疾,对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和负担。

1 脊髓的功能解剖

1.1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端脊髓圆锥终于第1腰椎下缘水平。实际上脊髓仅占椎管的上2/3,全长40~45cm。脊髓呈扁圆柱形,全长粗细不均,平第5、6颈椎水平有颈膨大,平第12胸椎水平有腰骶膨大。两处膨大从此分别发出到上肢和下肢的神经,神经细胞相应增多,而致两处脊髓膨大。脊髓腰骶膨大以下逐渐变细,称脊髓圆锥,再向下是无神经结构的终丝继续下延到尾骨。脊髓表面有数条纵行的沟裂,前面有前正中裂,后面正中线上有后正中沟。前正中裂两侧有两条浅沟,称前外侧沟,后正中沟两侧有两条后外侧沟,脊髓全身自前外侧沟依次穿出31对前根,由运动纤维组成。后外侧沟自上而下附着31对后根。每个后根上附有一个脊神经节,该节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周围突参加组成脊神经;而中枢突组成后根,自后外侧沟进入脊髓。因此,后根在椎间孔处与前根合并成一条脊神经根,距各自的椎间孔自上而下愈来愈远,结果脊神经根在椎管内自上而下逐渐倾斜,最后腰骶部的神经根近乎垂直下行。这样,在脊髓圆锥下方,腰骶部神经根连同终丝称为马尾。成人马尾占据椎管下1/3,故临床腰椎穿刺常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不致损伤脊髓。

1.2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构成。在脊髓横切面上,可见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围绕中央管周围是呈“H”形或蝴蝶形的灰质。每侧灰质前部扩大部分称为前角,后端较细称后角,后角稍扩大的末端称后角尖。前、后角之间的区域称中间带,第1胸节至第3腰节的中间带向外侧突出形成侧角。由于前角、后角和侧角在脊髓内上下连贯成柱状,故也称前柱、后柱和侧柱。在中央管周围的灰质称灰质连合(又称中央灰质),连接两侧的灰质。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分别称为灰质前连合和灰质后连合。

2 脊髓的功能 主要表现在传导功能和反射功能两方面

2.1传导功能 脊髓白质的上行或下行传导束是传导功能的重要结构。除头面部以外,身体的深部、浅部感觉以及大部分内脏感觉,都通过脊髓传导到脑。另一方面,脑对躯体和四肢的骨骼肌运动以及部分内脏的管理也要通过脊髓才能完成。因此,脊髓是上行或下行传导过程中的中继站,是脑与周围神经联系的重要通道。

2.2 反射功能 许多肌、腺体和内脏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脊髓对肌、腺体和内脏传入的刺激进行简单的分析,通过中间神经元完成节段问与高级中枢的联系,并实施肌、腺体反射性活动的执行功能。反射功能在脊髓内完成,其反射弧并不经过脑。 转贴于 完成脊髓反射的结构是脊髓的固有装置,由脊髓灰质、固有束和脊神经前、后根组成。

脊髓反射可分为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躯体反射是指骨骼肌的反射活动,又可分为深反射和浅反射两种。刺激肌、肌腱、骨膜和关节内的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称为深反射,如牵张反射、屈曲反射等。刺激皮肤的浅反射感受器引起的反射称为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内脏反射中由刺激内脏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称内脏——内脏反射;而由刺激躯干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则称躯体-内脏反射。内脏反射有竖毛反射、排尿和排便反射等。

牵张反射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被牵拉的骨骼肌能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反射弧的路径简述如下:感受器在肌梭及腱内,冲动经脊神经后根传入脊髓,与脊髓的中间神经元发生突触,继而激动同节段或多节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再将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骨骼肌),从而引起骨骼肌收缩或肌张力增高。膝反射即属于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是维持躯体姿态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屈曲反射:当肢体远端皮肤受到刺激时,被刺激的肢体屈肌发生快速的反射性收缩以逃避这种刺激。这是一种防御反射,具有保护性意义。其反射途径为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冲动沿脊神经后根传入脊髓后角,再经中间神经元传给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骨骼肌收缩。

3 脊髓损伤后的表现

3.1 脊髓横贯性损害和脊髓休克 当脊髓被完全切断时,脊髓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受损平面以下的全部感觉丧失和运动障碍,肌肉松弛、肌张力低、反射消失,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数周至数月后,脊髓本身原有的反射功能可逐渐恢复,但由于传导束纤维很难再生,脊髓不仅失去了脑的易化作用,也失去了脑的抑制作用,因而恢复后的腱反射和肌张力等比正常时高,但离断水平以下的感觉和运动不能恢复。

3.2 脊髓半侧损害 脊髓可因外伤和肿瘤压迫导致一侧结构发生横断性破坏。受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和深感觉、精细触觉丧失,对侧痛觉、温度觉丧失,而两侧粗触觉均保留,称为布朗——塞卡尔综合征。

3.3 白质前连合病变综合征 在白质前连合内,有许多纤维经此逐节交叉,其中包括脊髓丘脑束的交叉纤维。因而白质前连合病变时,可损伤上述传导束,引起两侧对称性节段性痛觉、温度觉消失;而因后索完好,故深感觉和精细触觉正常,这种现象称分离性感觉障碍,多见于脊髓空洞症、髓内肿瘤等疾病。

3.4 脊髓前角受损 主要损伤前角运动神经元。由于反射弧中断,表现为这些细胞所支配的骨骼肌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肌纤维失去神经支配后,其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导致肌萎缩,一般发生在病变后2周,但无感觉障碍,这些症状总称为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此类病变常见于脊髓灰质炎(或称小儿麻痹症)患者。

参 考 文 献

腰椎膨出的运动篇10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62例老年慢性腰腿痛患者,作一回顾总结(不包括脊柱转移瘤或结核患者),并报告如下。

本组共162例,其中男103例,女59例;年龄60~78岁,平均66.2岁;病史0.5~15年,平均4.6年;有陈旧性外伤史者46例,占28.3%。所有患者均有慢性腰痛史,76例伴有下肢放射痛,占47%,其中单侧60例,双侧16例;有间歇性跛行史者67例,占41%,其中疼痛剧烈致行走困难者12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7例,占4%。查体: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椎活动受限,腰椎棘间或棘旁压痛阳性者75例,下肢肌力减退者83例,下肢部分皮区感觉减退者79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62例。

临床诊治:入院后根据病史、体征、X线照片,部分患者结合CT或MRI,明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者92例,占57%,其中L4~531例,L5~S138例,2个或3个间隙多发者23例。各种原因所致腰椎管狭窄者73例,占45%,其中63例同时有椎间盘突出。腰椎峡部裂或滑脱37例,占22%。骨质疏松症23例,占14%,其中男8例,女1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行卧硬板床、局部理疗、口服药物等治疗,其中47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11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占7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者共84例,峡部裂及腰椎滑脱者31例。

手术方式: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者41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者34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者9例,单纯峡部植骨者8例,行脊柱内固定者23例。

结果

47例经保守治疗后出院患者中,29例症状无复发,18例复发者中11例入院接受手术治疗。115例手术患者中97例获得随访,占84%,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随访者中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生活者65例,占67%;残留部分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者29例,占30%;无改善或症状加重者3例,占3%。讨论

病因及特点:老年人慢性腰腿痛多病史较长,常反复发作,在劳累、用力不当、咳嗽、下蹲或起立等情况下易诱发或加重,无明显外伤史。椎间盘膨出(突出)是引起老年性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正常的腰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上下软骨板构成。其中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主要由胶原、氨基多糖蛋白和硫酸软骨素等构成,这种结构使髓核具有极大的含水性,具有弹性,有缓冲震荡的作用,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可使脊柱均匀负荷[1]。含水量对维持髓核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期髓核的含水量可达80%~85%,而成年后则逐渐降至70%左右[2],含水量的下降使髓核缓冲震荡的能力减弱,更多的应力将作用于纤维环和其他相邻结构,改变了局部正常的力学关系,逐渐引起腰椎的退变。椎间盘退变后,髓核承载和缓冲应力的作用下降,更多的应力将作用于周围组织,尤其是纤维环内将产生更多的应力,其受力模式也由张力、压力交替受力变为持续承受压力,更易产生疲劳性损伤,增加了局部节段性不稳的因素。同时,髓核内氨基多糖蛋白含量逐渐减少,趋向纤维化,而使其弹性和膨胀性降低;纤维环部分变性、断裂,失去原来的层次和韧性,附着点松弛;软骨板变薄、破裂,不完整并囊性变性,软骨细胞坏死;此外,随着髓核含水量的下降,椎间盘逐渐失去正常的高度,椎间隙变得极度狭窄。上述各因素可使腰椎局部的力学关系改变,导致邻近椎体产生不规则的过度运动,牵拉纤维环,刺激局部渗血、机化、钙化、骨化而形成骨赘,椎间小关节也因负荷增加而增生肥厚,有时可伴有关节的半脱位。此外,椎间隙狭窄导致纤维环松弛并向四周膨出,黄韧带也同时松弛,并因应力的增加而肥厚,所有这些都是造成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的因素,应力的增加同时可导致腰椎峡部裂及腰椎滑脱的发生,上述改变在老年性腰腿痛患者中十分普遍,这是因为老年患者腰椎退变更加明显且病史较长,故多表现为广泛性的、多节段腰椎退变。

骨质疏松也是造成老年人腰痛的常见原因,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机体的老化,更重要的原因是体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一般认为,骨质疏松患者的腰痛不是由骨质疏松本身引起的,而多是由在骨质疏松基础上继发或伴随的脊柱退行性变所造成[3]。因此在治疗上除了骨质疏松本身外,尚应针对各种脊柱退变的因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