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与管理十篇

时间:2023-09-21 16:56:55

社区与管理

社区与管理篇1

(一)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组织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管理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乃是民政部,其管理资金的来源是以政府财政拨款的形式为主,政府将每一个财年的管理款项拨付给社区,缺口则是由社区服务收入予以补充。所以社区管理的职能属性为代替政府职能机构来强化城市管理工作效果,并向城市居住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性的服务,以最终实现良好的居民自治目标。而物业管理则与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主管机构乃是我国的住宅与城乡建设部,依据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来作为管理工作执行依据。其经济收入来源得不到政府财政的补贴,而是以向城市居民提供商业以及日常各项管理费用所得,职能范围则是在业主委托的情况下对其所拥有的物业进行维护与管理,在获得丰厚经济收益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二者互不隶属、主管机构不同、职能不同,在应对同一管理问题时基于不同立场出发,必然存在着矛盾性。

(二)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目标冲突

社区管理作为向城市住宅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其最终所要实现的目标乃是居民能够“自治”。而物业管理则与该目标恰恰相反,甚至是背道而驰,因其最终目标乃是在征得业主的同意下实施“他治”,具有着较为浓厚的强制性色彩。国外城市居住区治理经验表明,不断引导和提高城市居住区居民的自我约束能力来实现自治更能够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而“他治”则不然,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城市居住区居民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居民所提出的意见物业管理机构通常置之不理或者办理拖沓,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解决之下,造成双方之间的冲突已经屡见不鲜。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目标的冲突,决定着二者之间的管理工作内容并不存在较大的耦合性。所以,在没有外力介入之下,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之间鸿沟无法跨越,其整合机制的构建必然面临着较大的苦难。

二、城市居住区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有效整合机制研究

(一)创立“三维一体”联席会议制度

针对当前乃至今后城市居住区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乃是物业管理纳入到社区管理工作中。因此,为了有效规避二者因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目标差异所带来的阻力,本文认为构建“三位一体”联席会议制度是城市居住区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有效整合机制的重要举措。而其具体做法应全面考虑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引导社区管理机构对社区业主委员会进行指导,以保证业主委员会能够及时明确与掌握城市居住区日常管理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其次,业主委员会的筹备应在社区管理机构、物业管理机构等多方主管部门监督下进行组建,从而确保各方利益能够在其中得以体现。第三,作为城市居住区居民权益的机构,业主委员会成员的选拔应由业主大会以公开投票选举的方式选举出代表人员。第四,明确业主委员会管理工作内容及范围,自身所拥有的法律权利和相应的义务,并且定期接受社区管理机构的培训以不断强化自身管理能力。在该机制中,社区管理则是作为业主委员会的指导机构,但是并不具有监督作用,而物业管理机构则是在征得业主委员会授权并处于其监督之下开展管理工作,属于一种契约性质。通过业主委员会居中调度,以互相扶助的方式来推动城市居住区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构建涵盖物业管理及社区管理的新型组织机构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后,“开放、合作、共享”成为了时代主旋律。对于城市居住区管理工作而言,尽管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之间因自身定位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物业管理融入社区管理以最终实现居民自治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所以,本文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城市居住区居民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将会随之提高,因而在居住区管理工作方面重合性内容也将会不断外延,继而最终消弭二者之间明显的管理界限,转而由一个能够涵盖二者管理内容的组织机构来替代其行使城市管理的各项权益,以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但是在目前,其首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则是在探索物业管理内容以及社区管理内容基础上以试点的办法选取某一个城市居住区来筹划统一的管理机构,社区管理作为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的主管部门,而物业管理则是以盈利业务经营为主,将二者各自所负责的重合性内容区别开来,促使二者能够在各自领域之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继而扬长避短,在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向居民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该项有益探索应引起我国物业管理以及社区管理机构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摸索与尝试,以总结经验,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向前进一步发展。

三、结论

社区与管理篇2

【关键词】社区治理 多元协作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新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需要全面履行其职能,然而政府并不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政府展开社会管理,需要在充分尊重社会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就此而言,社区治理,特别是社区在地方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对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治理模式的演进

社区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选取公民社会成长与政府职能转型作为分析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两个维度,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1)国家控制社会模式。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典型的国家控制社会模式。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负责所有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与此同时,公民社会十分弱小,社会组织基本上没有生长空间。这种模式产生于政府依然十分强大,而社会发育仍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它可以通过政府强制权力推动社区建设,快速弥补单位制解体后的管理真空,但从长远来看,它不能提供社区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2)社会参与国家模式。传统观点认为,国家与社会是零和博弈的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米格代尔、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理论,认为国家与社会存在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二者是互相形塑的。

(3)国家与社会合作模式。正是基于对参与治理的反思与超越,合作治理成为我国社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因为合作治理“以平等主体的自愿行为打破了公众参与政府过程的中心主义结构”,“不仅拒绝统治型的集权主义的政府中心主义取向,也不赞成旨在稀释集权的民主参与型的政府中心主义取向”。[2]

有效的社会管理,不仅强调政府的社会管理,而且也强调社会的自治管理。本文以成都市武侯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为例,分析合作共治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所在,并期望通过探讨政府与各种社会组织、公民之间合作互动的各种可能性,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二、成都市武侯社区流动人口治理模式

武侯区是成都市流动人口众多的社区,但一直以来,由于各民族杂居,导致流动人口登记不完整,社区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大。近年来,为了实现对社区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武侯区先后成立了“住房出租管理协会”和“流动人口党支部”。依托住房出租管理协会,将房东由“被管理者”变为“参与者”,形成出租房东、流动人口、社区民警和户口协管员“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依托流动人口党支部,保障流动人口党员在异地也能过上组织生活,并带动全体流动人员充分享有各项民利,实现同城待遇。

武侯区流动人口管理创新强调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实现流动人口的多元化管理。在政府层面,成立了武侯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作为独立的职能机构,享有独立的编制和预算;在社会层面,积极引导建立了“房东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在社区层面,积极建立分会,并通过暂住证登记制度,将外来人口纳入社区化管理体系;在流动人口中,通过“流动人口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核心凝聚作用,让外来流动人口从过去的单纯“被管”成为管理者的一部分,逐步实现外来流动人口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四个层面的互动与协作,从本质上反映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通过剖析武侯区流动人口管理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多元协作式”社会管理格局正在逐步成型。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基层政府,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企业以及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与合作者。

三、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在政府职能转型和公民社会成长背景下提出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首先要以政府职能转型为前提,同时,在实践中,由于社区公共事务具有复杂性、分散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任何一个组织都无法包揽所有公共事务。因此,社区治理应当是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成员与政府的合作治理。合作治理的创新价值在于:

第一,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的介入,打破了社区传统自上而下的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减轻了政府部门日常行政工作的压力,并使社区问题的非政府解决方案成为可能,促进社区稳定;

第二,社会组织与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让他们民主地表达意愿,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动力,同时,政府也相应地做了回应,这正是基层民主能够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

长期以来,中国的社区建设“从一开始就是完全由政府推动,所有的政策、措施源于政府,始于政府,选择权也完全在政府”,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制约了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多元协作”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这是由社会需求和政府能力决定的。面对转型社会的常态问题和风险社会的非常态问题,单一的政府统管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需求,尤其不适宜处理常常要超越组织边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慧风.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基于宁波市社区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9,(9).

社区与管理篇3

关键词:社区管理;和谐社会;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句话每个中国人都烂熟于心,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1],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每一个“社会人”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与此同时,社会是由一个个社区组成,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也是社区的一份子,只有和谐的社区才能带来稳定的社会。而如同一个公司最根本的是管理模式一样,创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也是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当社区中每一份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在自己的岗位上献出力量,和谐社会就在我们身边。

一、社区管理模式的概念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中提出,含义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2]。可见,社区的意义是社会这个大定义下的小单元,通常是一个区域范围内,根据一定制度聚集而成的社会群体和组织。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众多的人口所带来的管理压力非常之大,众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社区发展。社区管理上有大小之分,大到对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小到社区内部社会生活所进行的管理。而社区管理模式是指,以社区管理为目的,为此施展的各种体制、手段等,是操作管理活动的平台。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创建优良舒适的社区环境、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用这样的方式来改进居民的生活水平。区政府、街道、居委会这个递进关系的机制是我国现在施行的城区管理体制,其中区政府的行政力最大,是城市基本的政权机关;街道办事处次之,是政府管理下的一级派出机构,是划分城市行政区的最基层单位[3];而居委会则是最贴近民生的机构,也是由群众自行管理的机构。这三者,将政府和群众相关联,对社区的事物进行处理和管理,使得上行政策有执行,下行群众有监督,从体制上说,是较为符合我国国情。

二、社区管理的现状

庞大和错综繁杂的社区管理工程需要不同社会力量的协同发力,如果只是政府或者只是群众都将独木难支。但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作为社区管理的唯一“掌权人”,行政一体化使得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死板独断,没有充分顾及到民主、民生、民权,这种传统老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

(一)旧管理体制的弊端

关于现在的社区管理一直是被群众吐槽诟病的问题,笔者在前几日,还看到群众投诉社区分工混淆,造成办事无门的现象,甚至还出现索要“无理证明”的一些哭笑不得的事件,而这,从根本上,就是旧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的弊端。而旧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主要是哪些方面呢?1.“单位体制”结构笔者仍记得书中描写的“”,有一些人认为社区便是的演化,然而其实,这两者在根本上就是不同的。中将人看作“单位人”,个人的权益和要求是被模糊化的;社区中的人是“社会人”,以人民为主体,社区的存在意义便是给人民舒适、有序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体制中仍然将人看作单位人,将体制看作“单位体制”,落实工作差,行政手段单一,管理能力堪忧。2.死板条框制约街道社区内各组织封闭,没有互相交流、信息共享的过程,这也使得各部分分工不明确,有的职能重叠,使事物办理复杂化,有居民反映在办理一些证件时,经手部门过多,导致办理行程复杂、办理手续多、办理周期长,为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有的无人问责,街道在管理中发生无权、越权的现象,调查表明,一些事物办理无处可寻,各部门相互推诿,互不认责,对民众的权益漠不关心。这些旧管理机制的问题造成了一些管理机构责大权小,因此面对群众的问题无处下手、力不从心,也正是这种现象,使得群众对社区能力产生质疑,有的甚至对社区一无所知,可见社区最重要的群众性职能只是沦为形式。

(二)政府的失位、越位问题

在社区的创建之路上,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大权利意味着大职责,也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有些政府部门“越位”,没有将权利下放,对一些事务大包大揽,使社区自治部门无事可做,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政府资源,也加剧了群众办事的难度和耗时;有些政府部门则是“失位”,应做的事务不办理,而社区自治部门又无权可管。至此,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与群众脱节,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三)居委会的错位问题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非一级政权,也非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的下属机构[4]。它是带有基层群众性的,对街道办事处等机关有指导意义的自治组织,它是向居民负责,将群众的情况和对政策的反馈传输于政府机关,这是一个纽带环节的组织,但是在实际运行时,居委会往往只向政府负责,带有明确的官方色彩,这就是居委会“错位”的问题,既拉开了与民众的关系,无法起到枢纽作用,也使得政策的反馈监督流于形式。

(四)社会中介力量薄弱

和谐、稳定的社会包括教育、环保、治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居委会无法完全包揽,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更是鞭长莫及,同时也显得大材小用,在这种情况下,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便凸显无疑。可以说这些中介服务组织与我们的生活更息息相关,现在的很多中介服务组织不够专业负责,为社区生活带来了很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社区绿化过少,环境脏差,治安不好令群众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只有政府出面培育和扶持专业社会机构、团体、社区志愿者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才是对社区建设最直接的贡献。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社区的价值越来越重要,尽管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已经很少出现群众求助无门的现象。市民王先生在采访中反映,社区在对民情调查和民意咨询上越做越好,同时在解决一些民生问题时,章程明确,有理可依,王先生所在的社区近些年不断改善、进步,被评为“绿色社区”,可见,管理上的进步带来的益处充斥着方方面面。

三、和谐社会下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在社区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团体,探究摸索了许多与现代社会结合的新式社区管理模式。比如:上海的街区一体化进程造就了中国最牛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松江区方松社区管理委员会,“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使得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协同办公,既加强了各个部门的交流,又节约了群众四处奔波的时间,这种成功的社区管理模式是全国各地都应该学习的。除了上海,还有沈阳、青岛等地纷纷将自身实际和时展相结合,寻求一种和谐社区管理新模式。

(一)明晰社区间关系

1.明晰政府与社区间关系,居委会“回位”在现今的社区关系间,大多数人以为市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者是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即便是很多公职人员也是如此认为,居委会被认定是解决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看法。实际上,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互相指导、支持和帮助,并非上下级关系。指导意味着以原则性意见在工作上指点、引导,提出,支持和帮助意味着在政策、舆论、人员等方面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这种新关系的建立首先要走出老误区:其一是将居委会当作基层政权组织,其二是认为由政府拨工作经费,那么居委会就应接受政府领导。正确的看待居委会所处的位置和应有的职能,对各个部分“明责”、“划任”。将一些不属于一些街道的行政职能的工作应分离整合,如社会公益服务工作;将一些属于街道办事处和政府部门的工作应明确问责、切记推诿;将一些需要社区和政府间配合的工作也应明确界定,开辟专人专线处理。只有明晰政府与社区间关系,使居委会“回位”并发挥其主要的作用和职能,才能建立最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做到以人为本。2.完善社区内制度,加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部门联系在管理实践中发现,通常距离民生最近的环节最易发生矛盾,而在社区内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居委会无疑是距离民生最近也最易发生不和谐声音的地方,在旧模式管理下,城市社区管理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甚至没有注意的问题,物业管理行业无规范、无纪律,与业委会、居委会间关系错综复杂。怎样做到完善关系,加强三个部门的联系在建立社区新管理模式中非常重要。创建和谐的社区管理模式,意味着要明晰物业公司性质,它是以盈利为主,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与社区间为合同关系。既然如此,应规定其职能范围,避免错位情况的发生,同时居委会应对物业公司起到服务、管理、指导的作用,彼此理解、合作和监督。

(二)多元化社区管理模式

1.政府宏观调控过去,社区居民较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于是政府机关采取大包大揽的家长式作风,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民主意识的加强,居民参与的社区活动越来越多,并对此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这种时候,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符合初衷的。于是就要求,政府向下放权,用宏观调控代替具体组织管理,用领导者的形象抛掉过去操作者的姿态,政府的主要职责变成政策、规范管理和提供经费等。2.居民自治管理居民主动参与社区管理事务这代表着社区具有开明的态度、健全的制度和无限的活力,这是评价一个社区是否开放、开放到何种程度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社区做到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包括居民、机关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使他们对服务社区产生认同感,使居民通过居委会实行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的一体化,建立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健全的社区会议制度,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力。同时在此过程中,社区成员的自主性和凝聚力都将产生质的飞跃;在交流中,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活动能力也会增强,这对于社区管理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社区在管理过程中下放权力过快,长期的集体制管理使得居民自主能力较差,于是在管理失败后,又进行授权,导致管理体制一直未增改变,可见社区在变换管理模式时应当缓慢进行、适当引导。3.重视社区中介服务组织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这股力量不同于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这样具有政府性,也不像物业管理处这样具有营利性,这样的特点使其在市场不为、政府不能的真空领域责任重大,对服务社区任重道远。然而由于传统管理体制限制,我国的多数社区不重视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力量,没有加以培养,致使社会中介组织基础薄弱、问题颇多。因此,政府应调整社区居委会与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之间的关系,以一些具体措施扶持、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比如:相关保障制度,保证其有法可依;还比如建立相关监督措施,对社区中介服务组织进行约束管理,以民众的态度和意见为依据,对其不断调整改革,达到稳定、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三)将社区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改变历历在目,特别是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运用于各种政府职能机关中,同样,将其与社区管理模式相结合,意味着创新的管理模式,这将意味着高效、准确的信息,也将意味着社区与政府间的消息传递简单、快速,对社区管理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四、总结

社区管理创新,代表着抛去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在管理机制上、各部门关系调节上进行改变,实施居民自主管理,注重中介服务组织,使各个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的同时也互相交流、信息共享。这样新的管理模式带来的是和谐、稳定又充满活力的新社区。

[参考文献]

[1]严志兰,邓伟志.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探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7(6):62-64.

[2]蔡天新.市场经济下我国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24(3):130-132.

[3]王延奎.我国基层政府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城管在社区”改革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4,6(3):120-122.

社区与管理篇4

【摘要词】社会;系统;根源性

社会治安和社区管理问题,任何时候都是事关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的根本性问题。社会治安好,社区管理完善,人们就能享受到长治久安带来的和谐大环境,就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密切成果。反之,人们则会终日生活于彷徨之中,势必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建设。构筑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也就无从谈起。

看待社会治安问题,必须运用系统观点,从多方面、多层次,深入剖析社会现象,寻根究底探寻社会冲突的根源性问题。而不能仅仅从某一独立现象判定诱发原因,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肤浅手段,试图掩盖社会的不和谐声音,间接为大规模社会冲突埋下隐患。运用系统观点,结合科学发展观理念,进一步创新社会治安和社区管理机制,实现最大限度降低社会冲突的风险。社会、政府和公民层面需通过密切沟通、配合、齐抓共管,增强互信,从宏观政策、微控手段和文化、道德等层面提出可行的方针和措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

一、提高老年保障及社会保障水平

经过30多年的“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建立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伴随着中国步入老龄人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制约中国社会稳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正逐渐突显。如:就业问题,医疗、养老问题,生活成本问题和教育问题等。这些都是事关公民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也是最容易诱发社会动荡、公民反馈最激烈的问题。

老年一代处于不安状态,年轻一代的冲动性格及对前路光明、迷惘的隐现,中年主力一代缺乏正视社会现象及问题的勇气,这都是社会摇摆及幸福感下降的客观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未能处理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之前及之后的衔接问题,最直接的是55—60岁之间人员的安置及保障问题。难看清未来,难被社会接受正是这班“开山牛”的最大问题,缺乏认同感、缺乏安全感。生儿育女为养老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社会仍处于主流。这对于现今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即使现在的社会保险号称覆盖城乡二元结构,各种养老保险异军突起,参保人员持续高涨,仍无法掩盖社会保障明显不足的现象。间接导致人们传统观念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正面冲突,甚至越轨的行为。社会保障不足,居民普遍感受到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活成本暴涨,社会防线脆弱,道德底线容易失守,安全隐患时有发生,居民生活犹如坐“过山车”。大呼过瘾的同时也直呼吃不消。生活压力、心理压力、生理压力等直接导致了公民畸形心理的发展。社会人员通过过激行为发泄内心烦躁,种种抢劫、、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很大程度影响了社会稳定,也导致社区管理职能严重缺失。

因此,解决、提高社会保障力度,提高老年生活保障,大力投入公共管理服务,推进民生工程,控制CPI指数,提高医疗保障,提高工资水平等措施将直接作用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大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帮助外来人员子女接受均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及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幼儿、学前、中小学、高等教育纳入计划生育政策的优惠和政策倾斜序列来,让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享受到相关政策的福利待遇,不要让老实人吃亏。通过系列宣传和普法教育,树立人们遵纪守法的正确价值观,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社区管理工作,为和谐幸福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进一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归属感

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身份认同形态差别、价值观不同、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很容易发生意识形态的冲突,很容易演变为现实冲突。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以及合理的调节机制,这样的小打小闹很容易产生意识形态怨恨的沉积,逐步演化为地域和人群的利益冲突,为社会治安和社区管理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不利于不同地域人群的融合。

为破除以上因素对治安的影响,一是应从意识形态和道德层面,针对本地和外来人群开展宣传,集合共同价值观、融合各自的生活习惯。对各地文化习俗及事项制作成小册子分发到居民手中,通过小册子初步建立理性认识,增加不同人群的互信和认同度。二是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基于对社会贡献度、个人未来发展规划、家庭实际状态等情况,逐步合理解决不均等接受教育问题。通过推进外来人员子女和本地居民子女之间共同接受教育,慢慢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当地社会,增长认同度,增强归属感。实现突破区域和地域的文化风俗界限,建立一体化的社会联防机制,构建和谐幸福社会。

三、通过有效社区管理,点、线、面结合,建立社会治安联动平台

社会治安联防是一个全面覆盖式的联动机制。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以社区为小区域,建立社区管理中心。以各小区域为点建立垂直型和辐射型的联动平台,层层向外推,最终形成各辐射网的道德、文化、利益等的结合点。同时形成完备的反馈机制、监视机制、执法机制和司法机制,实现真正的有效社区管理。把各风险分散到社会各层面进行消化、缓和,最终将问题解决于风险共a担、利益同享的社会网络之中。从更高层面考虑社会治安联防,还应该合理考虑小作坊式工商、个体企业、团体对社区安全的影响,建立无形的威慑力量,形成无形的防盗、防抢、防骗的“三防”机制。以“防”代“打”,把风险降低到预防层面,实现全面参与的新型社会联防。

通过有效社区服务,结合户籍管理和暂住证管理,形成详细的社区居民登记制度,形成各社区居民资料与公安相关部门同步更新的网络信息平台,构建治安联防机制,降低社会风险发生的机率。

四、发挥退休老人、闲赋人员的作用,发挥退役人员的使命感,参与社会治安、社区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本社区退休老人、闲赋人员的作用,利用他们对本社区比较熟悉的特点,合理安排、有偿报酬,组织他们在本社区相关路口蹲点和进入社区巡查(配与哨子),承担社区警戒员的工作,维护治安和协调社区管理。一方面能释放退休人员的空虚失落感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能增加闲赋人员的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社区与管理篇5

[关键词] 社会组织;社区;实践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92-1

一、社会组织培育与社区工作

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Nanjing Charity Society Development Center)由爱德基金会发起创办,于2009年10月正式成立,是为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专门建立的机构。培育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得到了南京市民政局、建邺区民政局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并由建邺区南苑街道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开展社会组织培育工作。培育中心向入驻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多项服务,通过专家辅导、资源链接等,帮助社会组织在机构治理、团队建设、服务能力以及资源拓展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社会组织培育和社区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运用好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这个新兴媒介在建设、培育和管理社区机构方面的优势,运用社会计划模式解决具体社区问题,着重以问题解决的角度发现与分析社区居民需求等是社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与实际操作的。爱德也希望借由社会组织的培育壮大提升自己的品牌效应并为老百姓做好实际工作。

二、南京市助残类社会组织发展情况调研

进入机构后,我和同伴在机构负责人的带领下,实地了解了助残类社会组织在南京各个社区中的运作情况。首先我们对即将进行的调查做了前期评估:采用访谈方式,首先由工作人员到南京市民间助残机构实地走访,与机构负责人交谈,了解助残工作状况;其次南京现有民间助残机构43家,此次实地走访9家分别是: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鼓楼区爱心助残协会、雨花区婷婷聋童幼儿园、火凤凰助残中心、明心儿童孤独症训练中心、萤火虫助残站、九洲残疾人文化艺术中心、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玄武区残疾人托养中心。此外,爱德的慈幼院和儿童发展中心负责人在爱德地下会议室接受了我们的访谈,并与南大的研究生合作,了解了月牙湖残疾人手工坊的基本运营情况。

总体上看,南京市民间助残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机构规模小,力量薄弱,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发展社区公益、提供就业渠道与康复服务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问题是:

首先,专业素质不高。机构管理者、义工、志愿者,大都未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凭借爱心加入进来,靠发起人的热情和事业心支撑。助残组织社会认可度不高,高素质人才不愿意进来,专业社工以及受过较好训练的志愿者,还是缺乏,因此,助残项目实施效率比较低,模仿复制的多,开拓创新的少,残疾人受益面不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其次,残疾人职业培训未能开展起来。助残机构的培训,与就业机会缺乏衔接。以推荐方式对培训者进行就业安置,效果并不好,如,鼓楼区爱心助残协会,成立四年来,仅仅推荐成功5名残疾人到企业工作。残疾人就业难,是社会问题,民间助残机构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重点是培育他们的就业能力。但多数机构的培训,只能作为康复训练,如串珠子、烙画等,不能视为就业培训,缺少系统的与培训相配套的就业扶持计划。

再次,机构筹款能力弱,缺乏造血功能。助残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以下途径:会费、社会捐赠、服务收费、政府补贴等。目前,社会捐助的动力不大,政府的补贴有限,助残机构筹资面窄,造成资金来源渠道不畅,严重制约助残项目的开展。

三、关于专业知识的反思

(一)入驻组织正式化还是非正式化

在培育中心实习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其针对各个入驻和想要入驻机构的组织的繁忙工作。社会组织在进入孵化后会接受领导力培训,接触NGO、社会组织、公益等新知识点,可以开阔视野,知道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上一些个别化的辅导,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就能够再推进一步。在结束培育后,社区机构开始能独立运作,不需要培育中心,也不需要街道等的帮扶就能扩大规模,好好经营下去。在实习中我注意到,其实入驻培育中心的组织并不都是愿意接受培训的。如爱心妈妈关爱团,她们都是闲暇时间为下岗职工儿女献爱心的小组织,并不想要进行复杂的项目管理、档案登记等,这样反而成为了她们的负担,也违背了她们参加培育中心的初衷,这个矛盾一直难以有效调和。严谨的社会组织评估方法对普通爱心组织是标准化的过程还是负担值得仔细考量。

(二)社会组织是关注培育还是具体实践

可以预见,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场域,涉及到人与人的交往,社区工作再深入,也只是提供了一个社区发展的平台,社区能否获得真正发展还有待于社区政策的贯彻落实、社区工作者的体恤慰藉与思路发展创新、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提升和思维方式转变。拿助残组织来说,爱德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与发展起具有典型效应的社区组织,至于社区组织在社区内具体的服务方式、志愿者管理、财务管理等只能给予宏观层面的培育,真正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都应是由社区机构的工作人员具体承担的,培育内容是否应该更深入细致,包括涉及政府政策法规的学习、人员的具体实务技巧掌握、项目过程评估方法等,是需要进行现实考虑的。

社区与管理篇6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做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领域的管理体制也尝试向过程、协调、多元、互动方向的转型。 

我国现行的城乡事务管理方式主要由政府主导,缺少与市民的沟通与交流,忽视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甚至出现了一刀切、一言堂等现象。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在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社区行政化”等突出问题。这不利于社区有序健康的发展,也埋下了许多社会矛盾隐患。 

厦门于2014年3月了《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海沧区的兴旺社区作为战略规划中“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试点,以“网格化、微自治”为平台”,进行了政府与居民共同管理的尝试与实践。本文试圖分析兴旺社区的管理模式,从辩证角度来认识其经验和不足并加以思考,提出可以推广的建议。 

1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1.1治理与社区治理 

“治理”于20世纪90年代在公共管理领域兴起,并逐步延伸到经济学、城市规划行业。“治理”概念是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于行政权力纵向行驶的行政管理,“治理”指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私人机构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通过共同目标处理公共事务。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并非纯粹自上而下[1]。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基于对“治理”的理解来看,“社区治理”是否可以做这样的界定:在社区领域中,居民、社区组织、政府等多元主体,对与社区相关的公共事务,通过互动和沟通而达到共识并采取一致行动的过程。其目标是满足社区的基本需求和保证社区秩序得以良性的循环发展。

1.2国内外社区治理发展及研究 

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社区治理方面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以美国为例,“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将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去规范社区内不同集团、组织、个人的行为,协调社区内的各种利益关系并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的保障。而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则完全实行民主自治,与政府部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2]。” 

我国的城市发展日渐成熟,城乡规划也要从技术编制转向引导发展、维护公众利益转变,社区良性的治理模式探索提上了日程。目前学界对社区治理讨论的重点之一是呼吁社区组织应强化其自治功能,政府逐渐从社区退出,在制度和规则上保证社区组织的自治性[3]。不过,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在中国完全排斥政府作用不现实也不可能[4]。 

1.3小结 

治理的历史来源和基本制度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社区治理模式、手段、目标会有所差异。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快、结构差异大。我国的社区从强调首属关系、情感因素的一个社会共同体到现在半自治半行政的单位。原有的单位管理方式逐渐失效,新的管理方式还未成熟。因此,结合本土的特点,学习国外成功的社区治理经验,应成了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社区治理也将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路径选择。 

2社区治理现存的问题 

2.1社区居民居委会职能行政化 

《宪法》第一百一十条明确说明了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对社区居民委员会也有明确的职能定位“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现实中,囿于种种体制制度上的局限和细则的缺失,居委会已逐渐成为了街道办的下派工作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其自治组织的职能。 

2.2制度设置的不当 

社区指标制度的设置引导社区工作的重点,有时更是为了完成指标而进行。再如部分地区的社区组织绩效考核标准往往将社区硬件设施质量放于首要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在社区发展中注重“硬件”而轻视“软件”,以社区硬件设施的质量和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社区组织绩效的评价标准[5]。一心一意搞建设(如广场、绿化等)绘制社区蓝图,忽视了当地居民的实际诉求。 

2.3居民参与意识缺乏 

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思想,我国公民受中华传统文化“臣民思想”的熏陶,居民缺乏主动参与管理事务的意识。不是涉及到自身切身利益的事情表现得漠不关心,对于政府管理认识不足、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程度不高。 

3厦门市兴旺社区“微自治”模式研究 

3.1兴旺社区简介 

兴旺社区位于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主要管辖范围是长庚医院以南,霞飞路以西,海新路以东,蔡尖尾山以北。常住人口2918人,流动人口12360人,整个社区外来人口比重高达81%。多为周围工业园区的双职工,典型的外来人口集聚的社区。 

3.2治理理念 

社区治理和软法治理理念相结合,一方面将司法延伸到生活,建立水木调解工作室、社企联合调委会,另一方面协商制定《小区自治公约》、《楼栋公约》等,形成社区自治“微法典”,推进群众契约自治。 

3.3网格化的治理路径 

兴旺社区将社区划为15个网格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建立工作机制,开展各项工作,明确职责范围,旨在事务精细管理。 

3.4治理实施机制 

3.4.1协同共治工作构架。社区的治理工作构架为“一核三元”: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社区组织平衡发展的三大组织平台(图3.3)。以此均衡各方力量,避免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失衡,保证治理的公平性。“一理四组”:在现行划分的15个网格中的基础上,建立网格自治理事会,下设协调小组、文娱小组、服务小组、其他小组。理事会作为社区与网络的抓手,协助社区实现居民自治,四小组分别承接网格内的群众事务、纠纷调解、志愿服务等。

      3.4.2分类聚合。在城市社区系统中,有多元的社会需求,有繁杂的成员,常常出现”众口难调“的治理困境。兴旺社区建立“社区发展协会”,紧扣”多元统一“的理念,分别按照地缘、业缘、趣缘等进行聚合。如按照趣缘组建书画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等。 

3.4.3智慧治理。社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治理事务提供便捷高效的管理,在兴旺社区服务云平台,家庭医疗、教育得到较好地解决。如家庭医疗,在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全省联网的网上预约挂号,并归档。此外,招工信息、跳蚤市场、办事指南等消费信息和政务服务功能也加入云平台,探索出了信息技术创新社区治理的新方式。 

3.4.4法制保障。“法治意识融入生活常态”是兴旺社区的一个写照,以网格化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排查不和谐因素,发动居民解决房前屋后实事。与区法院、司法局建立“无讼社区”。2014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3件,成功率达96.2%。 

3.4.5“五微自治” 

(1)微组织。社区发展民生倾听室、民心服务站、广场舞之家等微组织构建群众自治参与体系。通过这些社区微组织开展自治议事活动、社区活动,建立“以奖代补”的机制,促进微组织的发展。微组织的设置,较好地激发了社区居民和辖区企业参与事务的积极性,实现了社区事务据名字里的共治格局。 

(2)微心愿。居民通过社区倾听室热线、微博、微愿箱等提出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微心愿。如圆梦廊一侧的心愿箱,社区居民将“我能提供的帮助”“我想得到的帮助”写成纸条投入信箱(图3.6),社区“民情调查队”每天收集汇总,为两者之间牵桥搭线。 

(3)微事务。兴旺社区借助网格化管理的良好基础,以信息化平台为契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组织网格员排查各种不和谐因素。同时,与区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在社区建立调解工作室,积极创建“无讼社区”,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4)微环境。从“民生话仙场”“知心亭”“绿地认领”等特色微环境切入,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建立绿地认领、空间认管责任制度和表彰激励制度、阳台绿化“以奖代补”制度,发动居民自己动手,优化社区环境。人文微环境方面通过日活动、周活动等系列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建立”熟人社会”,培育“互信互助”的社区文化观念。

(5)微政治。社区党支部实施党建保障行动,干部公开接访社区群众、深入走访社区家庭、每年作出一项服务承诺、帮扶一户困难家庭等活动。部分社区党员与低保家庭结成对子,与空巢老人定点联系,与居民密切联系。 

3.5兴旺社区治理的经验分析 

3.5.1经验推广。兴旺社区进行了基层组织社区治理的全新模式的实践,从“基层社区行政一元管理”转变成居民告诉部门和社会“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能参与做什么”。在这样居民充分参与共同缔造的自治模式中,政府重新定位为“催化剂”,引导和保障社区治理的循序渐进。 

3.5.2不足之处。兴旺社区主要通过“以奖代补”的原则来推进社区微组织和社区事务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区居民和辖区企业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但是对于要持续发展、量多面广的城市社区,仅仅寄希望于政府划拨经费来实行以奖代补的机制,没有奖惩并重方式,也没有盈利的社区项目。资金的投入明显是杯水车薪,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4城市社区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4.1法治保障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依法治理城市,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治理机制。由于现代社会的社区人口结构、生活模式变化迅速,要保证治理工作的展开,必须要有良好的法制作为后盾。 

4.2柔性治理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礼之用,和为贵”这向善包容的社会治理之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出自《大学》)。在社区这一城市基本单元里,除了法律保障治理外,更多应该依靠“和”的柔性治理实现社会约束力,传承“和”的治理精髓,将社会矛盾隐患化解于基层社区,促进社会的和谐。 

4.3基金来源 

经费方面依靠政府拨款或是私人捐赠明显是被动的方式,治理事务被其牵制过多。各社区可以考虑从社区管理项目获得收入,如主要包括机动车停放费、非机动车棚出租费、商铺出租费等,收入为社区居民所有,由居委会统一管理并公示。此外,也可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如企业赞助篮球场、游泳池等公共设施,社区在不影响居民使用情况下给予公司员工规定的开放时间。 

4.4“多项选择”机制 

在有稳定的资金保证下,开展社区项目时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可以实施“多项选择机制”。各居民和组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出力、出资、或是其他资源,最后由社区基金补给,得以发挥各所长,共同参与到社区的项目中。 

4.5“治理”平民化 

社区规划项目和治理事务接地气,居民津津乐道的才有意义。将专业平民化,让居民看得懂、听得懂,相关知识的普及,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发展,也是现在城乡规划转型与发展的一个考虑方向,从源头上减少了各种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主体利益冲突、司法诉讼等问题。 

5结语 

对于社区治理,并不存在脱离社会、跨越地方特色差异的普适性模式。但是共同的目标都是促进社会权利的均衡和协调使用,最终的目标是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实现社会共治的目的。对于目前的社区治理,所面临的转变主要是设计制度和模式,借助现代法律保障和传统的“仁和”柔性约束,刚柔结合,才得以良性循坏地运作。 

参考文献: 

[1]陈广胜.走向善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俞德鹏,柴小华.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潘涛.公共治理理念下的城市社区自治[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6):53-54. 

[4]刘迟.政权与社权的共治:传统中国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12(11):253-255. 

[5]冯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 

[6]张京祥,陈浩.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J].城市规划,2014(11):9-15. 

社区与管理篇7

1、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社区以及人口数量都持续增长。在社区管理工作中,社区消防是一项重要内容,而做好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广大居民的消防意识,而且还能够提升整个社区抵抗火灾的能力,从而完善整个城市的社会管理体系。但是,现阶段很多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门没有充分认识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投入,管理力度也不足。因此,很多社区都没有消防管理制度,而且在布局方面也不够合理,导致社区消防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2、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有利于为居民的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社区有义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而消防安全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社区的安定,而做好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就能够给居民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条件。但是,居民普遍缺乏消防意识。从目前社区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居民往往不具备必要的消防知识,而且缺乏消防意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所接触的电器、装饰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果居民不具备消防常识,那么,很有可能会随意堆放可燃物品,在使用液化气以及电器的过程总,违章操作,封堵消防通道与疏散通道,甚至乱接、乱拉电线等,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易于引发火灾,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居民往往也不具备扑救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能力。

3、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有利于建设城市消防体系

现阶段,在我国各级消防部门的管理工作中,已经纳入了社区消防,做好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居民消防意识的提升,也有利于从整体上加强城市消防管理和城市消防体系的建设。但是,我国的消防基础设施尚未建设完善。由于国内城市消防规划才刚刚起步,而且受到经费不足的因素的影响,导致规划缺乏严谨性,而消防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健全,特别是在维护与保养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例如,一些社区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设施与防火分区的建设上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隐患。与此同时,社区消防软件的建设也尚未健全。例如,一些社会的消防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使得社区消防管理难以实现经常化与制度化,有效性不强。

二、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有效管理模式

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其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因此,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应该采取以下几种管理模式,来实现有效管理。

1、加强消防知识与技能培训

首先,要培养居民的消防意识。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形式,促使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当中,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不仅促使居民形成较强的消防意识,也有效加强社会消防管理工作。其次,要培养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居民的消防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集中培训,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居民的消防能力。只有工作人员精通消防业务,对灭火器的配备、有效期等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解决,从而保障社区的消防安全。与此同时,通过几种培训,也能够增强居民的消防技能,促使他们掌握初期火灾扑救能力,不仅能够自救逃生,而且可以将火灾损失降到最小。

2、加强组织领导

一方面,要将社会消防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下去,并专门成立一个机构,负责指导和动员居民,从而达到群防群治,增强管理。另一方面,要大力建设社区消防管理网络,也就是建立一个三级消防管理网络。其中,第一级是街道办事处,第二级是社区居委会,第三级则是社区居民,并在这个三级网络中挑选人才,形成防火安全小组、安全巡查队和义务消防队,积极进行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如宣传教育、安全监察、值班巡逻以及扑救火灾等。

3、建立健全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体系

第一,要建立消防规章制度,健全运行体系。一般来说,社区的工作人员对于社区居民的情况比较了解,因而,应该针对社区居民展开调研,了解居民家庭的实际情况,构建消防意识图以及网络图等,逐渐完善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档案。第二,进一步建设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各社区应该将消防经费充分利用起来,并结合各方资源,来筹集足够的消防资金,从而逐步建设消防基础设施,特别是一些必要的消防器材与基础设施,必须要配备充足并及时进行更新与维护,从而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三、结束语

社区与管理篇8

一、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内涵

社区管理可以用“人本、互助、自主”六个字来概括。“人本”,即以社区居民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要以人为中心,把满足人的需要、增进人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互助”,即人际间的相互关爱、合作与帮助,就是要大力倡导以互利互惠、奉献爱心为行为价值取向,把促进社区人际和谐和人际文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主”,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培养、支持和鼓励社区的每个参与个体以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各项民利为依据,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

二、社区管理服务目标与内容

社区服务与管理目标与内容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组织与管理、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社区环境整治、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化、社区离退休人员服务、社区特色与创新、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社区安全与稳定、社区居家养老、居家养残、创建学习型社区、打造平安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切实控制“”等组织活动、建立地区性社会援助中心、建立调解体制、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开展心理保健、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等等。

三、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完成社区的管理目标

一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管理能力强、服务水平高、亲民爱民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要求社区服务工作者坚持走知识化、专业化、年青化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向社会公开选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道路,坚持从大中专毕业生、转退伍军人、企事业单位中选拔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

二要建立社区工作者考核激机制。要将社区各条口管理与服务指标分配到人、责任到人、做到制度建立到位、考核内容到岗、兑现奖励到位,每月对各条口、各工作者要制定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对工作怠工,服务意识差的社区工作者,实行轮岗,对二次以上不能胜任工作采取待岗淘汰制。而社区主要负责人既要主管全面工作,而且还直接分管条口工作,并且是多项工作第一责任人,经常加班加点,担负的压力较大,但所得与单项条口社区工作者差距较少,建议应增加补助或绩效工资。

三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工作思路与方法。社区工作者要学会从繁杂的工作中抓重点,在工作方法上要像弹钢琴一样区别轻重缓急,对重点工作要狠、准、快,对完成的重要事情要坚持长效管理、落实责任人跟踪管理,防止走“一上、二松、三垮、四重来”的老路。对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如居住环境问题、社区安全问题、社区中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弱势群体救助、社区老人活动场所少等民生问题一定要优先考虑解决。

四要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为搞好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基础保证。据调研,目前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相关部门对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热情是高涨的,但是居民的广泛参与度较低,如果没有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不会真正得到提升。正确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管理,引导社区居民正确认识到同一社区居民有其共同的利益,都希望所居住的社区安全、环境美、和谐,血缘关系是家庭关系的纽带、而地缘关系和由此产生的利益关系是社区关系的纽带,社区居委会要牵头在社区多做各类广泛宣传活动,增强居民对社区归属感、认同感,使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五要积极发展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动员激发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成员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积极与各大、中学校联系,组织建立大学生、中学生参与社区义务劳动的社区基地,走出一条志愿者义务服务与民办非赢利机构专业化、产业化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建设新路子。认真调动发挥各社区的老年居民作用,据调研在区很多社区的离退休的老年居民都从事过管理、教学、服务等工作,有大量的管理、教学与服务经验,而且这些老同志政治素养较高,如何调动他们在社区老有所为、老有所用,提升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是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的一条捷径,同时也使老人们切身感受到他们需要社区,社区更需要他们。

六要抓住当前社区工作的重点,提高居民的满意度。社区居委会一定要坚持从社区环境入手,从社区安全入手,从社区美誉度建设入手,从社区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入手开展工作,特别要切实解决“车难停、路不平、灯不明、沟不通”问题,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生活环境,促进人居环境和谐,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要不断理顺社区关系、创新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创造一个社区管理良好的社会环境,其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正确处理城市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关系,城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结合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履行指导和带动社区工作的职能上,当前应解决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等问题。二是要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社区自治的关系,社区居委会拟定任何规章,办理任何事情不仅要体现社区居民的意愿,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三是正确处理社区内部关系,一个小小社区就是一个小小社会,不仅有居民,而且还有物业管理机构和业主委员会等各种服务组织,以及驻区各个成员单位。社区居委会需要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如协调处理好这些关系,社区居委会管理工作就能如鱼得水,应付自如。

社区与管理篇9

【关键词】 昆明;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实践

昆明市顺城街回族人口占崇仁办事处总人口的19%,与附近的8个居委会合并成立顺城社区,由顺城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城市民族工作在民族团结中的份量也越来越重,搞好民族社区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怎样管理好少数民族社区,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顺城社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顺城街地处昆明市核心商务区,辖区面积0.33平方公里,东起三市街,西至五一路省博物馆,长692米,宽12米。社区总人口为1096户,3 559人。其中男1724人,女1835人;常住户口813户,1261人。居住有回、汉、白、彝等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62%。

社区的主要特点:其一,少数民族聚居,回族成分多。其二,回族民族意识强烈。关心本民族的发展和政治地位,对涉及到本民族的利害问题十分敏感。其三,民族关系敏感、复杂,一旦产生纠纷,反应强烈、影响范围大。

二、社区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成效

1、顺城街回族社区管理主体

在顺城街回族社区进行管理的机构主要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协商议事会。

2、顺城街回族社区的管理

顺城街敦孝巷有明代建立的清真寺一座,是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和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的所在地,也是云南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如今是每天五番拜有100人至200人参加,主麻日参加聚礼有900多人,开斋节、古尔邦节会礼有近2000人。此外还承担昆明市区90%以上的穆斯林殡葬服务工作。

顺城清真寺管委会班子由9人组成,均为回族,其中专职阿訇3人。管委会承担寺内宗教活动的举办,还负责组织回族教众的学习,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营造和谐氛围,维护顺城街回族社区的民族团结。

3、顺城街回族社区内繁荣的经济活动

顺城街是昆明市经营清真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主要街区,也是省内外游客、尤其是穆斯林群众到昆明观光旅游的特色景点,同时还是商家青睐的黄金宝地。这使得社区的建设早已摆脱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惯例。社区铺面月租金约为15000元,给社区带来极大收益的同时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很多的工作岗位,极大地解决了居民的就业问题。

4、创新型民族工作管理

社区成立了昆明市最早的社区“民族之家”,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以及民族传统节日中,充分利用社区的公共墙报、橱窗、电子显示屏媒介,以及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知识竞赛等形式,生动活泼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既展示了少数民族的风采、充实了各族兄弟姐妹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在相聚中加深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同胞友谊,达到了民族工作的目的。

三、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管理的不足之处

其一,社区管理主体过于单一。目前社区内存在着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会议、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但事实上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只有社区居委会一家,其他组织要么属于非常设机构,要么被架空,发挥不了实际作用,只是流于形式存在。

其二,社区居民职业结构较为单一。回族社区在经济上的特点是生业聚合,擅长牛羊肉经营,这也使得社区内居民的职业主要为个体户,职业构成较为单一。

四、完善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优势

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机构取代本属于社区居委会的主导地位,削弱了社区居委会本该发挥的自治性组织的优势。因此,顺城街回族社区在今后的管理中,应当淡化和消除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色彩,还原居委会自治组织的本来面目,发挥其优势作用。

2、顺城居委会应当招聘专业管理人才

居委会工作事务较多,难以有效的进行社区内的少数民族事务管理。可在居民会议的监督下,以提供薪资报酬向社会公开招募,工作认真、能力强的青年,提高居委会的服务能力。

3、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

社区的民间组织寥寥无几,导致社区组织的许多工作停滞不前,社团工作人员消极怠工,组织优势得不到发挥。唯有多项措施并举,调动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宣传号召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以优质的社区服务来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面的要求。

4、多渠道推进社区建设,促进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多元化

由民间组织来提供医疗、卫生、教育、便民设施等公共物品,这样既保证公共物品的质量,还可以促进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实现城市社区建设中产权关系的创新。把社区建设中大量的公益事业交给非政府组织,在资金投入方面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运营社区服务,形成一种非营利性的市场运作机制氛围。

5、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包括社区参与,群众积极参与是社区前进的根本性动力。应当设立信息橱窗,定期公布社区的重要信息,调动社区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实现社区居民的沟通和交流。构建一个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科学文明的和谐社区。

6、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针对顺城街回族社区居民对文化传承意识较弱的现状,政府应出台相关法规、条例保护回族居民的传统文化,多渠道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同时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保证社区回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其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家庭的传承,这也是最传统、最有效的方式。顺城街回族社区可多开展家庭文化评比、社区家庭日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社区的各个家庭中得以传承与保护。

五、结语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社区既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农村社区,社区的管理应当倡导建设主体的多元化,这种管理不仅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延伸,更是一种自我管理,属自治型管理模式。做好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对加强社区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民族社区管理模式,打造民族社区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陶斯文,喇明清.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民族工作的特点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2] 靳于谦.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社区发展模式探讨[J].北方经济,2005(12).

[3] 肖芒.都市中民族社区的价值――以昆明回族社区为例.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文集[G].120031.

[4]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18.

[5] 郭斌.我国多民族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12).

[6] 程安东.关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探索与思考.北京社会报,2005.8.17.

社区与管理篇10

关键词:城市社区;绩效管理;绩效指标;指标标准;权重

“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区域中从事非农业的人群组成的区域范围,其特征表现为空间小,人口密度大,社区成员流动性强,相互关系松散,受社区组织环境影响大,但受到的约束较小。”城市社区是我国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方面,也是我国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对城市社区尤其是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方法进行探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抛砖引玉,愿为在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管理策略的改进做出点滴贡献。

一、城市社区实行绩效管理的意义

把绩效管理导入城市社区管理,使社区管理成为一个有计划、注重目标实现的过程,以实际成绩来考核社区管理者和衡量社区发展状况,对社区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对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目标来说,进行绩效管理,可以发现社区管理过程和和谐社区建设结果上的不足与问题,提高社区建设实际效果,明确和谐社区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改进社区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升和谐社区建设的管理力。

第二,对社区管理机构和人员来说,实行绩效管理可以明确各自的责任,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使社区工作与社区管理员的薪资,职位提升和岗位流动相结合,以此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建设得以共同发展。同时,绩效管理的反馈,能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

第三,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绩效管理,使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绩效考核的主体,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社区意识。由此可见,通过绩效管理可以使社区建设的所有参与者得到有效沟通,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过程,也使社区日常工作和社区建设的目标形成循环过程,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二、当前长三角城市社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浙江杭州、湖州和江苏苏州三城市50个城市社区的课题调研和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长三角城市社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区绩效目标不明确、不具体。现阶段我国城市主要实行“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模式,社区内的组织主要包括街道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街道委员会是二级政府范畴的,主持城市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履行的是行政职能,其大部分成员又是社区管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是整个社区管理过程中的中枢。但是我国城市社区所在的街道委员会担当的只是政府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其活动的宗旨就是政府的指令,而忽视了对社区具体工作的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城市社区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接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传递居民的意愿,但现状是接受行政指令的多,为社区居民需求的主动服务的少,导致在进行年度或季度等计划时社区服务目标不够具体和细致,社区职责不明,责任主体不清。

第二,社区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够量化。考察的三个城市的社区绩效考核指标基本一致,且内容笼统细化不够,缺乏对社区具体情况的针对性,也不能反映和谐社区的内容要求,没有与和谐社区的目标相结合。绩效评估指标相对于城市和谐社区的发展具有滞后性,任务型指标和情境性指标不分,指标权重缺乏科学量化,造成考核难度大、力度小,还无法真实地评价每个社区真实的工作业绩。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绩效管理能否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必要条件,也是绩效指标设计成败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管理者大多不了解绩效管理导入城市社区的重要性,也不懂绩效指标设计的具体流程,更没有把绩效指标内容与社区建设实情相结合。

第三,绩效管理流程和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考核主体单一。社区管理的上级机构和成员是社区绩效考核的主体,社区管理机构和人员之间的相互考核和社区居民参与考核不够,造成城市社区建设的绩效和社区工作者的个人绩效得不到客观全面的评价;考核周期设置不合理。目前现行的城市社区的绩效考核大多为一年一次,考核周期没有根据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跟着绩效考核指标作相应的调整,任务型绩效指标,需要的考核周期比较短,如果绩效考核的周期太长,就不能及时记录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表现和成果;绩效考核的结果得不到合理的运用,使得考核成为一个形式,失去了其本质意义,起不到激励作用。绩效管理制度和薪酬奖励制度不相协调统一,社区工作人员的薪酬奖励实质上很少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依据,使社区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知度、满意度低,对绩效考核的结果也不买账。

三、我国城市社区绩效管理体系改进方案

(一)方案设计思路

完善我国城市社区绩效管理系统,需要对社区绩效管理理念、流程和技术进行全方面的革新,但其中考核指标设计,即绩效指标体系设置,是整个绩效管理中一个最复杂的问题,也是绩效管理具体操作中最核心的内容,考核指标和标准的科学设置、确立是整个城市社区绩效管理体系的关键。

基于目标管理和关键指标理论,结合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关于城市社区整个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再通过三地50个社区的调研验证,最后确定指标体系,指标的设计遵循了可行性、全面性、量化和参与性原则。

每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通过问卷统计出各自概率,再用概率加权法制定出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和分值。

绩效指标最终的总分:E=■PiWi

Pi表示各个指标的具体分值,Wi表示各个指标的概率权数

Wi=■Ajaij

Aj表示各个指标的相对权数对应的概率值。

(二)具体的考核方案

1.考核要素。绩效指标体系分为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居民和社区创新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与社区建设紧密相关的二级指标。

2.考评主体。分为常设考评主体和临时考核主体。常设考核主体是相对固定的由上级主管机关、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共同组成,临时考评主体是对某个具体临时任务或项目组成的考核委员会。

3.考核标准及其权重,如表1所示。

4.考核周期及其注意事项。采用日常考核和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社区绩效考核以季度考核为主,在每个季度末进行考评,依据实际得分方法进行考评及兑现,年度考核为季度考核的加权平均分,在考评评分中,如认为有符合加分条件的情况,需超出上诉考核指标范围,且有明显重大的成效,加分不能自己打分,由社区申请,由主管机关酌情加分,包括工作超负荷和有特殊贡献,如果一项成就是由诸多社区共同完成,由上级的考评绩效委员会按照贡献实际大小来决定协作社区的分配比例。日常考核以日常记录为主,有特别事项或项目需进行单独考核的纳入日常考核,把社区建设的目标渗透到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对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状态进行记录,以使考核有确定的依据。

5.考核结果反馈。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使被考核社区认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优势和不足,使上级主管机关管及时了解被考核者的工作状况并予以纠正和指导;建立绩效考核的纠偏机制,即建立申诉制度,社区对自己的考核结果不满或者感到不公平时可以与绩效考核委员会沟通,绩效考核委员会也可以通过社区的申诉发现和改正社区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建设的绩效。

(三)方案的创新之处

本方案对城市社区的绩效管理体系,尤其是考核指标和标准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体现了以下优点:

第一,弥补了城市社区绩效管理实证分析不足的现象,分析和调研都立足于社区的实践。不论是绩效管理的现状,还是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标准的设计,都深入社区管理实践做了实证考察,而不是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模型进行胡乱套用。

第二,结合实际和目标管理法,所建立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简单明了、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第三,将城市社区绩效管理分为了部门考核和员工考核二个大的层级,本文专门对社区整个部门的考核进行探讨,使社区之间有个比较的统一标准,这是本方案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中斌,王立校,桂莉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

3.张楚文,余秋萌.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与认知度测评[J].统计与决策,2009(24).

4.赫扬扬,李红勋.基于AHP的和谐社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1).

5.程鸣.基层央行员工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考[J].海南金融,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