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十篇

时间:2023-09-20 17:55:49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中国.com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2

【论文摘要】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城管执法工作的开拓性、创新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规模多大,城管执法的范围就有多大。城管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对市容市貌的执法管理,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提供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直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城管工作,思路有新的突破,观念有新的改变,作风有新的表现,能力有新的提高。通过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直接或间接地服务和服从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1]

一、城市形象管理的重要性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区域中,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主导性,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管工作,对于做好城市管理意义重大。

(二)城市的发展壮大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城市的特点是人口密集,企业集中。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包括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以及衣食住行,所有这些如果任其无序发展,那么城市马路再宽也要拥挤,城市建筑再好,也要被垃圾污染。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维护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正常有序,就需要城管保证这一切有序进行,这就决定了城管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要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国力的竞争就是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的竞争。环境是资本、是品牌、是生产力,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作用,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城市环境,就会吸引人、吸引资金。人流物流的增加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优美的城市环境,配套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是新时期我国城市管理的“主力军”,通过行政执法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障碍物清理、维护本市形象、促进本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管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来落户,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城管应该是构筑这个平台的得力人选。[2]

(一)提高使命感,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大的范畴,我们都羡慕新加坡的城市文明,这个文明是靠严厉的执法得来的。总理曾经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把城市管理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个城市的建设,会投入巨额资金,这是社会上纳税人的血汗钱,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是城管工作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管好城市为己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规范执法,保护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规划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也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方面。确定正确的执法理念,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城管工作是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为工作目标,改变人们心目中城管“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不良形象,通过沟通讲解。让百姓理解并支持城管工作。切实为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做到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数字化城管,以服务与人民和社会的心态做好城管工作,是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3]

(三)人性化执法,推动经济发展

2008年1月7日湖北天门市城管执法人员耍威风打死路人,触犯刑律被逮捕;2008年4月23日,南京市城管执法人员群殴市民事件;2009年3月11日,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城管执法局,滥用暴力,致使当事人受伤,引起市民众怒;这样的报道频频,与城管没有实现人性化执法有很大关系。执法必然涉及到处罚,处罚势必会带来抵触。怎样实行人性化执法,从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呢?城管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提高执法质量和效果。我们龙港镇作为全国第一座农民城正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市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相对滞后的矛盾,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人性化执法的深化和完善,是执法技巧、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发生变化的外在体现。城管工作难点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城市三乱、街巷卫生、渣土抛洒等。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管执法,推动本市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维护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杜绝被各种“禁止、不准”束缚,该干的事没干好,该取缔的项目没有取缔的不作为;处理棘手问题和驾驭现场局势的能力弱,不按程序执法、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的乱作为,是目前我们城管执法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凤英.试论兰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运行体制改革[j].甘肃农业,2010(12).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以江苏扬州水休闲产业与宁镇扬经济板块为例,从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宁(南京)镇(江)扬(州)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三方面进行思考,旨在探讨城市水休闲产业与区域经济板块联动发展的对策。

旅游产业是从事旅游活动的经济产业,是企业性质的经营行业。旅游业对游客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在满足游客这些要求的同时,从事诸如饭店、宾馆、商店、车船的旅游行业也获得了盈利。可以认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和收入的增量都是由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引起的,为了满足游客的直接消费,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又带动了相当一批其他行业的发展。然而,从旅游产业结构看,旅游直接关联的行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发展不平衡。从对gdp的贡献度而言,游、购、娱三个方面的贡献度最大,然而这些方面仍然是扬州“水文化”旅游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城区河道沿岸的生态绿化配置、商业旅游型建筑、广场娱乐设备和休闲疗养设施项目极其匮乏,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些都影响了整个滨水地带旅游活动的综合产出效应。

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构建“水文化”休闲格局

积极做好水文化休闲设施及经营场合的系统整合工作,让水休闲营业场所和旅游景点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在扬州城区水域沿岸的商业设施建设上突出旅游休闲功能,招商模式充分考虑游客的其他旅游消费需求,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消费模式。城区游览水域的休闲设施布局除突出质量意识外,还要注重扬州当地的水文化特色。因而,水休闲产业与“水文化”旅游的充分融合既要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搞好城市休闲广场、水文化特色商贸中心、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保健、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休闲社区的建设规划,更要发挥滨水居民生活设施在旅游产业中的效应。此外,要更好地促进城市“水文化”旅游与水休闲产业间的有机协调,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放开水文化休闲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水文化休闲产业,开发水休闲资源,兴办水文化休闲企业,充分利用扬州人居大环境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大力吸引民资进入水休闲领域,扩大休闲产业的对外开放,同时通过引进投资和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提升扬州休闲产业的档次。

(二)完善水休闲产业体系,延长休闲产业链

集合城区水域的要素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以拓展旅游领域,增强旅游吸引力,这样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势的发挥。除旅游和餐饮消费外,文化、商务、娱乐休闲等相关旅游享受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也要求旅游接待地适时建设相关场所、完善旅游服务形式。因此,集中力量保护性开发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发一批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和水文化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完善一批有地方特色、适应当代人消费观念与潮流的娱乐休闲设施和产品;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员,是今后水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才能协调发展,扬州城区水域的关联产业间要实现良性互动,除了在数量结构上要协调,更要在层次结构上协调,还要加强旅游景点同旅行社、饭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衔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完善交通站点与水域景点的互通联系工程,规划开设区域旅游专线;在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景点协调好停车场所,根据淡旺季变换更替停车场地的规模及费用;设定区域级旅游集散网络自驾旅游租赁服务网络,提倡快捷型联网售票模式;建议加强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标识系统、通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水域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比如建立双语指示标志体系等。树立大旅游的产业集群意识,摈弃旅游收入等同于景点门票收入的错误观念;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加强城区滨水地带各种休闲设施的建设,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居民居住、游客旅游的满意度,增强城区水域在周边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扬州体验水上休闲旅游。

宁镇扬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

(一)联动发展优势分析

宁镇扬三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沧桑、镇江“城市山林”的雄奇、扬州“淮左名郡”的秀雅,宁镇扬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可在借鉴长江三峡、环太湖、环渤海等地区旅游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以长江、运河、大桥为纽带,推动建立三地旅游协调机构,成立宁镇扬旅游行业协会,联合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联手强化合作营销、联手推出主题线路、联手打造旅游交易会、联手共建信息平台、联手推出服务承诺、联手统一旅游交通标识,建立要素配置、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一体化,实现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共同放大宁镇扬名城效应。同时,主动开放扬州对宁镇两地居民的旅游年票,促进宁镇扬三地早日实现旅游年票同城待遇。

(二)联动发展缺失性分析

政府间的合作相对较少;区域内尚未考虑到中长期规划,而且缺少产业的融合性;区域旅游合作缺乏鲜明的整体形象设计,尚未形成板块内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各异,但规划缺乏整体性,开发缺乏合理,不仅产品不够丰富,而且资源旅游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因此,在未来的宁镇扬经济板块水休闲旅游产业整合中,宁镇扬区域要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尽快利用现有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更全面的水休闲旅游产品,创新水休闲旅游产品组合,规划精品旅游路线,营造鲜明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

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

(一)优化宁镇扬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编制与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保护规划,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控制水源地有机毒物等污染物排放,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区域河流环境质量,加强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区域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协同执法,建立健全保障宁镇扬经济板块生态安全的监管体系;按照建设沿江生态风光带的要求,积极推进宁镇扬三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共同政策实施中采取税收、统计转移、项目投资等形式对可能带来的地方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二)合理化开发国内外水文化休闲旅游客源市场

1.针对性的对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同时根据国内外客源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细分客源市场。宁镇扬沿江地区的旅游城市可进行联动开发,对国内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三个层次的入境旅游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地调研,同时明确并选择合理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和推广相应的旅游产品,在稳定一级客源目标市场的同时,努力开发二级和三级市场,做到“主次性开发”、“前后性到位”和“同步性完善”。

2.丰富旅游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心理需求。首先,从整个宁镇扬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来看,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在宁镇扬入境旅游目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观光型休闲旅游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由此应着重开发其多元化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此外,要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客源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如滩涂观光、宗教文化游、美食旅游、考古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等。要根据不同级别市场中客源的心理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能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源需求的特色水域休闲旅游产品。

3.友好联络国外客源地的旅行商和媒介人士,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以拓宽销售渠道。宁镇扬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同国外旅行商及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其做考察旅游并认真做好海外记者和旅行商的接待服务工作,借助媒体和旅行商的力量来开发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开创区域联合促销,并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旅游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宁镇扬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进行旅游宣传教育,做好“内部营销”和旅游企业内推销工作,使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能树立起宣传促销的意识和观念,掌握相应知识和技巧,并形成随时随地进行品牌宣传促销的行为习惯。

4.重视宁镇扬地区对国内外客源的接待工作,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要在国内外客源市场中树立形象与品牌,除了积极主动地向外拓展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完善自己的旅游软硬件建设——做好一条线的“流程服务”,要求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单位、设施与以间接方式参与旅游服务过程的单位、设施总体平衡;建立健全宁镇扬地区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标准,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力求为国外游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保证是配套齐全的旅游设施,这要求我们在注重软环境的同时,完善设施以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三)创新开发水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模式

1.创新“网络”战略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建设——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汽渡沟通着宁镇扬地区,润扬大桥的通车更使两地区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等不仅沟通了宁镇和宁扬,而且使宁镇扬三地区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化的交通网络。此外,南京禄口机场是宁镇扬共同的航空港、常州机场成为镇江与扬州的后备机场、沪宁高速铁路的筹建等更将宁镇扬三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发展区域旅游创造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化“互联网络”建设——首先,完善旅游网站关于“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专栏,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开辟区域论坛及俱乐部专栏,用“多语言模式”组织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参与讨论,同时也应设立反馈栏目以让旅游部门直观地了解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补及改进措施;其次,应邀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制定适当的旅游网站合作推广计划,统筹安排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信息的传播,“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旅游形象的塑造、网上口碑、网上舆论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享誉度。最后,要吸纳国内外著名区域规划理念,使宁镇扬区域的水休闲旅游规划与整个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发展、项目建设、行业发展、产业动向等紧密结合,同时规划要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要符合市场动态深度分析宁镇扬沿江区域旅游的走向和增长空间。

2.创新“多元化融资”战略模式。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投资体系应实行多元化进程。首先,树立运营区域的宏观理念,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深化水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设工作;其次,依靠民主决策,引导区域居民通过专题事项讨论来增加投入;再次,通过有效开发区域水休闲旅游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旅游事业建设,包括水域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堤岸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另外,利用诸如南京国际梅花节、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广,发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区域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体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投入到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来;最后,鼓励个人和组织通过海内外良好的商业联系,积极介绍和宣传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投资的市场机会和前景,区域政府或协会组织对于积极招商引资的人士和组织根据资金到位的比例予以重奖。

3.创新“营销管理”战略模式。区域营销管理中政府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现阶段,政府合作仍停留在表面阶段,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工作。比如,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宁镇扬水休闲旅游联合营销,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模式、组织结构、实现机制等的构建。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政策的制定、联合营销策略的组织与协调等方面都与宁镇扬相关政府推动分不开。政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它也是整个宁镇扬旅游圈发展的前提所在。此外,作为权威的政府机构,宏观的战略眼光必不可少: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认清联合营销的重要性,并能逐步建立宁镇扬地区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机制;其次,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为契机,促进旅游联合营销与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并建立相互信任机制,以便今后更广义、更深入的合作;再次,抓住机遇,利用2008奥运、2010世博会加强国际营销,在重要的国外客源市场上树立区域国际形象;最后,应注重宁镇扬地区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战略模式。通过近年来召开的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年会,宁镇扬地区开始筹谋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一个专门的区域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资源开发整合、景区规划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区域管理机构的组建将会推动宁镇扬城际旅游直通车的开通,同时保证宁镇扬地区旅游景点的年票互惠。此外,宁镇扬区域城市联手进行境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其中境内主攻武汉、重庆、成都、安徽市场,境外主攻日韩、东盟五国市场,依托省旅游局完善欧美市场等等。宁镇扬区域城市达成共识,将共同强势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旅游配套服务一体化和组织架构一体化,实现无障碍旅游和无间隙服务,以此来推动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与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郑汴一体化

作者简介:郭蕾(1978-),女,河南三门峡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072-03 收稿日期:2007-01-20

一、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心城市的特征

在我国,一般中心城市的规模要达到50万人口以上。中心经济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相对一般城市而言,具有显著的特征:

1.聚集规模效益高。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集约化布局和资源集约化布局的高度结合。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集中,使生产率大大提高(范文韬,2005)。中心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群体,在客观上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城市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2.经济实力雄厚。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雄厚主要表现在其国民生产总值在所属区域内占据较大的份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这是中心城市的特征,并影响着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郭震洪等,2006)。

3.基础设施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保证中心城市高效、畅通、有序地运转,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化的运输网络为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创造了条件。中心城市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区域,其完备的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先进的信息传输机构与手段,保证了它在区域发展中的有利地位,能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与主导作用。

4.科技实力强。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的密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心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和设备的聚集地,拥有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入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中心城市拥有完善、先进的文化教育设施,为城市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5.对外开放程度高。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区域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表现在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高。中心城市的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进出口贸易繁荣、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比较广阔,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较高。

6.中心城市是科技文化人才的聚集地。中心城市是先进生产力聚集的区域,是科技人才荟萃的地方,是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重要基地。这里集中了众多高等院校,人才优势显著,是辐射周边区域的科学文化人才中心。

(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体化”是指客观主体之间相互整合、融合的过程与最终状态。通常这种组织在地域结构呈现出以中心城市协作基础上的经济一体化(刘治彦,2006)。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形成地区专业化分工,而后通过市场贸易交换产品实现经济发展。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迫切需要相邻各地区之间通过市场的整合来实现经济共同繁荣,经济一体化便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空间形态表现为城市圈战略。大城市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课题组,2005)。它通常都是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上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在调整经济与社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适应市场一体化和资本的国际化流动这一大趋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开始推进大城市群战略,形成了一批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大城市圈,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最具盛名的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大都市圈,它们都是以各自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面积都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2000万。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推动力也由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采取的开放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进入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及城市群,不仅使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且对全国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在《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弗朗索瓦・佩鲁,1998)。这种意义上的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以及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集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同时,又将经济动力、产业功能和创新成果扩散到腹地,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热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热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此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如果经济实力不够或服务水平有限,甚至周围有更强大的吸引力,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

二、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聚集作用。城市的聚集作用是指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的效能,它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心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中心经济城市集中。因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更为突出。

2.辐射作用。辐射作用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大小,是同城市聚集的程度成正比的,城市聚集程度越高,辐射和吸引作用越强,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市场是覆盖一个很大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拥有高效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有高效的与这些城市相关联的交通、仓储、金融、教育、科技、信息和其它服务业。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产业转换、资本输出、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仅给自身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还促进了周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中心城市高密度的要素聚集导致各种创新活动的出现,使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等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对其他地区具有试验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决定着城市群体内和区域内科技发展的方向,能够从协作内容和质量两个方面引导区域横向经济的发展方向,加速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

4.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的分工体系。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保证了它能较好地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

5.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江漫琦,2001)。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三、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动态分析

(一)郑州的发展态势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中部地区交通最便利,信息设施最完备的城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区位看,郑州在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上的居中条件,使郑州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此外,郑州已经成为河南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地区,建立了通达全国的信息与交易网络,郑州的资源与信息优势地位已经逐步确立起来。郑州还是中部唯一具有全国商品交易所的城市。中国有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之一就在郑州。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带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同时,郑州也具有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在中原城市群中,其服务业的优势最为突出。

郑州要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其自身的条件来看,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不强,尤其是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郑州经济尚未在省内和区域内起到较强的主导作用,主导不了河南经济,代表不了河南产业发展方向,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节点作用还不明显,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里显现强有力的辐射力,致使郑州对当地经济拉动相当迟缓。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50位。其综合生产率、综合经济增长、综合就业增长与综合环境资源成本等指标都在后10位,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基数都比较高的城市,郑州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二)“郑汴一体化”趋势及其作用

1.有利于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作为拥有近1亿人口的第一人口大省,缺乏超大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城市群发展,因此,培育“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省的增长极,逐步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一体化建设十分必要。据预测,两市一体化后将形成区总人口逾500万的超大城市共同体,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城市形态区域化。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城市形态呈大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市网络化演进的趋势,特别是沿交通干线向外发展,呈“点轴开发”模式。郑州的交通优势尤为突出,郑州、开封、洛阳沿陇海等东西向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带状工业经济区域。其中郑州和开封沿郑汴大道、连霍高速和国道新310线延展为城市增长轴,作为以中心城市郑州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点轴开发”,辐射和带动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

3.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在中原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中,作为核心区的郑州定位为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郑州的定位与战略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大都市“退二进三”的战略方向,符合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的总体趋势。这样即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同时也通过一般制造业的郊区化,大力促进郑州郊区和辐射区工业化的进程,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核心区和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

4.能够有效地缓解郑州作为城市核心增长极面临的严重土地短缺难题。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带动周边腹地以及辐射中部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都市圈发展受空间范围狭小的制约日益突出,郑州要成为中原城市群强大的经济中心和中部有影响的增长极,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其经济空间,因此,借助郑州东部150平方公里、150万人的郑东新区与开封西部的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实现郑州都市圈经济实力的腾飞,以不断加强和巩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有力地参与中部崛起的竞争中去。

5.能够改善和充分发挥核心区经济功能,提高郑汴核心区经济实力。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于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城市知名度与品牌之间的竞争。近几年来,郑州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东引西进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毕竟郑州的发展主要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文化底蕴与其他文化名城相比略显不足。通常情况下,中心城市应具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或代表了时代文化的潮流而地位显赫,或是现代科技教育特别发达。因此,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郑州要发挥强大的影响力、聚集力和辐射力,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郑汴一体化”一方面能使郑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扩大郑州都市圈的规模,加强郑汴核心区在中部地区竞争中龙头地位的力量。郑州大都市圈除了现在的全郑州市以外,如果再将临近的开封全市也加入进来,按照大都市圈的模式建设“郑汴一体化”,这将使郑州经济功能更加完善,使郑州都市圈真正成为全国六大古都之首,即能有效带动古老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提升整个郑州都市圈旅游业的竞争力,可以使郑州都市圈作为更加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其聚集和辐射能力,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5

论文关键词:城市物流,绿色物流,物流信息平台

 

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物流,与区域物流以及企业物流相比,城市物流是连接区域物流和企业物流的桥梁。当代城市物流在组织和管理方面比较先进,城市物流不但承担着城市的商品集散,而且同时还是不同地区进行经济往来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政府逐渐实行贸易自由化,城化市也加快的其自身发展的脚步,目前我国的商品集散主要发生在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优化资源发展生产力、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应经成为当代城市物流所要追求的目标。由于近些年我国学者对城市物流的研究较少,是城市物流相对落后。发展速度慢,管理水平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城市交通,这些都是国内城市物流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论文格式范文。只有明确城市物流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解决存在的一系列文艺,才能使城市物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

一、当代城市物流应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一个确定的区域内,由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因素联系起来的,有一定区域特色的经济结构及其经济运行机制和模式的经济类型称为区域经济。经济发展区域化是目前我国经济的明显特征。我国拥有九大区域经济区。近些年,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和区域之间有着越来多的物质和信息交换,城市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也限制城市的发展。区域经济带动城市物流发展物流信息平台,是城市物流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影响城市物流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要依赖城市物流,城市物流同时对区域经济起着支撑与促进的作用。城市物流在区域经济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区域的中心是城市,城市也是区域商品的集散地。当代城市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城市为中心,服务区域经济。为了使区域经济和城市物流共同发展,城市物流要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其发展路径须与区域经济相协调。不同区域经济与不同区域经济联系是现代城市物流参与区域和国际合作的重点论文格式范文。区域经济与城市物流同步发展,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物流的发展趋势,明确现代城市物流的前进方向,增强对城市物流发展的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城市物流的发展。在全国城市物流座谈会上,参会代表们一致倡导城市物流协会应努力建设合作共赢的区域性的物流通道的责任,更应承担起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障碍,共同谋划并且积极推进城市物流的合作。

二、当代城市物流发展应以经济区域为重点

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概念并不相同。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比较模糊的物流信息平台,区域与区域间没有明确界限,经济区域是由数目不定的行政区域构成。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是由多个行政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区域的发展都有自身的特点。行政区域的划分是明确,不同区域间有着明显的分界,且每个区域可以保持其自身的稳定,每个区域都有负责管理的行政主体。经济发展空间的大小,与每个行政区域都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根据当前城市物流发展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物流规划者对于城市物流的发展模式等一系列对于物流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理念还不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城市物流所包含的服务摘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保证城市物流按指定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本地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接轨,还可以优化本地区物流资源,使得物流运输成本减少,效益增加,为整个地区提供更好物流服务物流信息平台,增加商品运输销售所涉及的范围,使企业在商业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加快本地区域经济高效快速发展。

三、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基础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使用是当代物流一个突出的特点。在当达的信息通讯技术的辅助下,由与物流相关的部门、及其他管理者等参与者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所连成的网络系统称为物流信息平台。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使物流系统内外信息的有机结合,使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得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使物流发挥最大的作用论文格式范文。随着与现代物流相关的一些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部分研究者将CIMS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GPS/INS/DM组和技术、GPS/GIS/RS等诸多科学技术应用在城市物流中,使得城市物流得以快速发展。城市物流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正在朝着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路线高速发展。城市物流承担着物资的集散、配送和交换,交通运输对城市物流影响很大,但是交通运输又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物流活动主要集中交通便利的城市和近海的港口城市,城市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业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物流资源的不到充分利用致使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信息平台,单程运输数目较多,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增加,尾气和噪音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这一系列因素致使物流业效益不高。稳定高效的信息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强城市物流的信息化利用率,有助于改善物流系统的协调机制,优化整合物流资源,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使得政府可以更好地为城市物流服务。政府要加强对本地物流的管理、监督以及规范物流市场,降低本地区物流成本,要为物流企业提供平等和公平的发展空间。作为当代城市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在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时应广泛吸收在国际范围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新成果,要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准确地定位,信息平台才能真正服务于本地经济发展。物流信息平台的会使现代城市物流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对于城市物流的发展物流信息平台,如果从单一的城市个体来分析,明显背离与现代物流发展背道而驰。只有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化的特征,我们要实现绿色物流,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应用到同城市物流发展的发展中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走向来研究城市物流的发展,大力发展顺应绿色物流,才可以现代城市物流发挥的作用,实现城市物流高速健康发展论文格式范文。

四、城市物流应从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进行实施规划

行政区域有着明确的划分,它有着明显区域界限而且可以长期处于稳定,其自身的管理由不同的行政部门进行管理。经济区域的分界相对模糊,区域间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数目不等的行政区域它可以组成一个经济区域,是很多行政主体决策及相互作用决定区域的结构、组织和发展水平,因此不同的经济区域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特点的不同也就使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有所差异。根据规划者已制定出的城市物流规划方案来看,对城市物流运行模式的规划,以及系统整合包括物流市场开发等关乎物流发展的核心理念还没有达成一致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服务产生影响有很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从行政区域范畴规划城市物流发展的趋势。当然,若按照行政区域进行规划城市物流,不但利于当地政府的管理,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护”本地的物流企业的作用。如果强化了政府的干预力量,则会导致市场不能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使物流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朝着一个合理的方向发展。现代城市物流的发展并不代表每个城市都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物流中心,单一的城市物流运作效率和所收到的效益都有限,同时资源也浪费严重。只有在经济区域范围建立城市物流中心体系,才能使物流发展合理化件,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启蕾,朱国宝,萧汉梁.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 (2):4-7.

[2]翁心刚.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其理念[C].中国区域国际物流高峰会论文集,2000,(6).

[3]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J].集装箱化,2000, (4):13-15.

[4]白世贞;安涤心.选择和评价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决策模式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3-45.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城市区城空间结构演化驱动机制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8]朱玉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J].人文地理.2001.84~81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经济增长差异;泰尔指数;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00

[中图分类号]F12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 引 言

本文首先对辽宁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概况进行研究,之后再对辽宁城市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了辽宁省城市经济增长差异有缩小趋势,各个区域内的差异导致总体经济增长的差异,辽西沿海经济区和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相对于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来说,对于总体经济差异的贡献则要大很多。其次,从实证出发用泰尔指数对影响辽宁城市经济经济发展的差异从区域经济差异和客观环境两方面进行说明,并分别从城市化因素、工业化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和投资率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各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积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并加强区域技术协作与经济合作,以促进辽宁省各个城市间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2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区域内各个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各个区域内都会出现发展较快和相对落后的城市这样一种地区非均衡发展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学者们一直在针对这样的发展格局而进行着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众所周知,信用经济和货币经济作为信用和货币的融合组成了现代经济,而金融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市的储蓄和投资增长可以由金融的发展而带动,并由此提供资金,支持当地发展经济。金融发展同时能够使得资本效率得到提高,资源配置获得优化,资金合理流动。然而,经济发展也会受到金融的巨大影响,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但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合理地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增长将会获得极大的促进,金融的风险也会更易于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斐然。但是,由于各个省市区域之间发展的起点、基础、环境和机会不同,再加上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施行,因而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

整体上来看,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为了获得快速可见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后一直实行推行“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并针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虽然被照顾地区发展迅速,经济状况良好,但也使得各个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逐渐拉大:内陆地区在相对于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落。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宏观经济同中国的宏观经济一样运行良好。但在发展的同时,各城市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了趋异化发展,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愈加明显。如沈阳作为省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单位,大连则因为较好的区位优势对外开放,因而这两个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西北部城市群发展较为缓慢。假若区域经济差异过分拉大,整个社会的区域经济效率以及和谐稳定势必会被影响,这既会阻碍欠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发达城市经济的继续发展。

3 辽宁省城市经济概况

3.1 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

为贯彻实施全国“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的要求,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统筹区域发展,提升全省整体竞争能力。根据《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辽宁省要形成“中心城市带动,辽东半岛主体,三大板块互动,沿海三点一线”的格局。以大连为中心,将沿海区域发达城市与内陆欠发达城市区域紧密联系,将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构建成我国一个新的竞争力强开放程度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和新型产业基地。与此同时,加快建设以大连为领头羊的部级重点经济开发区、以沈阳为龙头的辽中城市群经济区和以港口城市为骨干的西部沿海经济区的步伐。充分发挥辽宁省城市密集的优势,以及大连和沈阳区域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进而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

辽宁省中部城市群是以沈阳为中心地处全省的中心区域的城市群,该城市群总计拥有6市及其所辖的21县,分别为:沈阳、本溪、抚顺、鞍山、辽阳、铁岭,总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4%;2007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3.9亿元;经济区以占辽宁省的50.7%的总人口数,占据了63%的全省生产总值,全省利用外资的64%,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占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而2010年则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10 375亿元,占全省的50.26%;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22 249.5亿元,占全省存贷款总额的46.66%的傲人成绩。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的发展优势有以下几点。

①科技发达。②交通便利,区内交通运输网络密集,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③工业产业发达,基础雄厚。④城市密集,城镇化水平高。1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与5个省辖市都聚集在该城市群经济区内。其中鞍山、沈阳、抚顺为特大城市,本溪、辽阳为大城市,铁岭为中等城市。

整体上来说,辽中城市经济区发展速度迅速,发展态势良好。该经济区从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特性可分为东部山区和中部平原地区。东部山区环境宜人,水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和森林覆盖率高,是中部重要的屏障和水源来源。而中部平原地区则拥有密集的城市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雄厚的工业、完备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核心,更是国家极为倚重的能源原材料产地,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

3.2 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

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是整个东北地区的海上通道与对外“窗口”,总共包括3市及所辖9个县(市),分别为大连,营口和丹东,土地面积3.3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2%。该经济区域是以大连为首,营口和丹东为两翼,它从地理上面临黄海和渤海,其中黄海岸线长1 203公里,渤海岸线长832公里,总计2 035公里,占据全省海岸线的70%,而大陆岸线长1 393公里。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发展优势有以下几点。

①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巨大,海洋蕴藏量较大,动植物种类繁多。②交通便利,区域内铁路、公路网络和港口密集。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格局是以石化、造船、装备制造等为主体,并拥有一系列竞争力较强的企业。④旅游资源丰富,辽东半岛沿海岸段风景宜人,每年旅游业收入巨大。⑤城市化程度较高,大连、丹东、营口3市属工业城市,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3.3 辽西沿海经济区

该区域由5市及其下辖11个县、5个县级市组成。包括锦州、阜新、朝阳、盘锦和葫芦岛。该区域地貌特点为低山丘陵。发展优势为区位优势明显,城市较为密集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充裕且成本低。

4 城市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1 实证分析

范围内各地区经济增长变动差异的大小可通过泰尔指数的大小来表明,各年份差异变化的动态过程可利用泰尔指数的时间序列来清楚地看到。根据计算结果:在1978-2013年间,区域间经济差异总体上表现得比较平稳,泰尔指数值基本上保持在0.012以下,2002年之后开始略有上升。区域内差异从1978-1992年间处于下降趋势,之后处于缓慢上升,在2001年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开始缩小,整体表现出“倒S型”的特征。经济增长总差异最大值出现在2001年,泰尔指数为0.138 948,最小值出现在1992年,泰尔指数为0.014 709(见图1)。区域内差异与其走势基本一致。区域内差异主要决定了总体差异,对总差异起了绝对作用,而区域内差距相对于区域间差距则显的较大。整体来看,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与区域内的经济差距朝趋同方向发展。

图1 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及辽宁省泰尔指数曲线图

4.2 收敛性

收敛最初是用于经济增长差异的探讨,主要有3个概念: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σ收敛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均GDP标准差逐渐缩小。β收敛则指落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由于这里探讨的对象是辽宁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收敛性,所以无法进行俱乐部收敛分析,故忽略不计。

整个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离散程度是由σ收敛指数反映的。在本文中,用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经济发展,则σ指数就是金融相关比率对数值的标准差。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存在σ收敛,则σ趋于减小。β收敛是由新古典增长模型演变而来的用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一种方法。如果存在β收敛,则说明欠发达城市比发达城市经济增长更快,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会赶上发达城市。但β收敛假说成立的前提是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要素自由流动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偏好相同以及技术条件渐进。

根据泰尔指数以及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方法得出辽宁区域经济差异有缩小趋势,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从总体上来说,辽宁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β收敛。

4.3 影响因素分析

在一个非均衡发展经济体系中,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会由制度环境、经济基础、地理区位的差异造成。但单独对一个省份进行分析时,制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显得不足味道。因此,导致辽宁城市经济区发展差异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区域经济的差异。

4.3.1 区位条件

能够促进某区域产业发展并取得好效益的因素和条件总和称之为区位条件,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教育、文化、政治、旅游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它是引发经济差距的初始性因素。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是由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交通、劳动力等共同决定的,如果只有单项的优势是不能够形成区位优势的。同时,区位优势也会随有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营口和丹东为两翼,形成了沿海港口城市群并与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进行贸易往来,同时,其发达的交通设施将区域各个城市融为一体,具有既可与国内合作又可同国外交易往来的地缘优势。且该区经济基础良好,优异的区位条件使得区内城市经济增长迅速,各城市间经济差异很小,成为辽宁省内的领军城市。而辽西沿海经济区由阜新、朝阳、锦州、盘锦和葫芦岛5个市组成,该区目前存在较多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较差,发展机制不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脆弱,因此没有区域经济中心,该区区域内差异较大,整区与辽宁省其他地区相比,较为落后贫穷。而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地处全省的中心区域,该经济区从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特性可分为东部山区和中部平原地区。东部山区环境宜人,水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和森林覆盖率高,是中部重要的屏障水源来源。而中部平原地区则拥有密集的城市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雄厚的工业、完备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核心更是国家极为倚重的能源原材料产地、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东部山区与中部平原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

但目前随着交通的改善和网络的发展,因区位带来的缺点正在被逐渐克服,辽东半岛、中部城市群、辽西沿海经济区地理区位差异呈缩小趋势。

4.3.2 区域经济差异

一个地区经济如果想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有大量足够的资金支撑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合理的资金配置将会更有利于区域经济,而一旦配置失衡则会引起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的投资向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大量注入,导致社会资金在辽宁省区域间的空间配置严重失衡。辽宁城市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就是这种倾斜的资金配置政策和严重失衡的资金配置的结果。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与区域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互为因果关系的,资本注入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各个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也就越大。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在地区资本流动上的优势为他们带来了相对于辽西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

5 结 语

本文通过具体的数据实证更好地显现出辽宁省区域间与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差异并表明了辽宁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收敛性,并最后从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差异来阐述了辽宁省内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旨在缩小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差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浙江省;县域经济;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空间布局分散”(低、小、散)的县域经济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面临转型升级路径锁定的困境,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缓、高端要素短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因此,浙江县域经济亟须转型升级。2014年,浙江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跨越10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对浙江经济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经济以集约集群集聚与高端高质高效的优势无疑成为理想的经济形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二、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新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呈现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超越县域经济;二是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三是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期。这些表明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已成必然趋势。

(一)城市经济高效发展,成为驱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性力量

随着城市化重心从小城镇向大中城市转移,各类生产要素和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2012年①,11个设区市GDP达16479.67亿元,占全省的47.74%,人口仅占31.77%,而58个县(市)②GDP达18038.49亿元,占全省的52.26%,人口却占了68.23%。11个设区市的经济发展效率远远高于58个县(市)。而且11个设区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2.74%、56.34%,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城市群和都市区为载体的城市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2013年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市区集聚了全省17.18%的人口,却创造了33.35%的地区生产总值。

(二)都市区和城市群逐渐形成,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成为新趋势

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形成增强了县(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促使县域经济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向接受城市经济辐射为主转变,促使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目前,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和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逐渐成形,将近50%的县(市)已被纳入网络化城市体系中。杭州都市区吸纳了临安、富阳、德清、桐乡、海宁和绍兴等6个县(市);宁波都市区吸纳了余姚、慈溪、奉化、宁海和象山等5个县(市);温州都市区吸纳了瑞安、永嘉、乐清、洞头、文成、平阳和苍南7等个县(市);金华-义乌都市区吸纳了东阳、浦江、兰溪、武义和永康等5个县(市)。这意味着这些县(市)必将受到城市经济的辐射,县(市)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将成为趋势。城市经济正在一步步“吞噬”县域经济。

(三)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

“四换三名”①、“退二进三”等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促使各种城市经济业态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或生产业转型,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县(市)服务功能不断提升。2013年,绍兴县、义乌市、慈溪市、嘉善县等22个县(市)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0000美元(见表1),迎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商贸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产业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上升。以义乌市为例,从2000—2013年,义乌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从43.5%持续增长至57.05%。发达的商贸服务业提高了义乌市服务其他县(市)的能力。此外,部分县(市)以“智慧城市”为抓手促进“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带动了信息产业等相关生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

三、分工视角下的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并非偶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其转型的动力机制。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推动浙江县域经济转型;二来可以为全国其他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县域经济是农村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成果,本质上是农村工业化与以小城镇(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在县域空间上融合互动促使县域产业分工所产生的特征鲜明的经济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产业,县域功能以生产为主;二是县域城市化水平不高,空间集聚度低,产业布局分散,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是县级行政区划为经济发展的空间依托,县城与中心镇往往是县域经济增长极;四是区域分工水平比较低,以部门间分工或区域产品分工为主,缺少产业链层面分工。城市经济伴随城市化进程而发展,本质上是集聚经济,是分工与集聚在地理空间上互动所产生的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的经济形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支撑力;二是在集聚与分工的互动中,生产业从第三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导产业,城市以服务功能为主;三是城市人口以非农人口为主,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比较强;四是产业链分工水平高,城市之间分工明确、错位发展,都市圈经济是其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由上可见,从分工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一种以部门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而城市经济是一种以产业链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因此,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可以理解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形态的转变,分工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不是行政区划的调整②,更不是县域经济的“消灭”。

(二)动力机制分工

从县域与区域两个层面作用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县域层面,分工深化提高个人或企业专业化水平,引起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推动人口集聚、产业集中,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促进服务业大发展,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区域层面,分工深化使得中心城市经济能级提升,使得城际之间分工协作、经济联系密切,增强了县域与中心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都市圈形成与发展,基于明确的城市等级体系与密切的城际经济联系,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而转型。因此,转型的关键是利用促进分工演进的机制。基于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1],杨格(Young,1928)[2]与杨小凯(1998)[3]等人的研究,分工受到交易成本、市场范围、社会知识水平与协调成本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县域经济转型的促进机制。市场化有助于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区域分工。城镇化推动人口、产业等资源向城市集聚,提高空间邻近程度,加快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的传播与分享,提高社会知识积累水平,降低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为城市化提供基本动力。信息化释放空间与时间对资源配置的约束,扩展了市场空间与容量。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正是在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的作用下,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

1.动力机制Ⅰ: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观点即“斯密定理”。阿林?杨格(Young,1928)充分肯定“斯密定理”,并深化了这一观点,认为“分工一般的取决于分工本身”,即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决定的一种网络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市场化深化县域分工,推动分工网络形成与扩展;分工深化提高市场化程度,扩大市场规模。市场化从广度与深度两个层次提高分工水平。在广度层面,市场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扩大了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范围,直接推动市场规模扩大和区域分工深化;在深度层面,市场化明确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消除市场准入限制、行业垄断等各种市场壁垒,改善了经济活动所需环境。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市场化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互促互进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浙江率先实施农村工业化,开始市场化取向改革。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村工业化与市场化的互动开启了县域经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浙江经济呈现出两个发展特征。一是各类商品和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相应的商品与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区域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区域贸易流量大大提高,典型地表现为各类专业市场的快速崛起、扩张与国内外贸易量上升。二是在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下,县域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依托区域市场体系,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建立自身的产业体系,这不仅推动了浙江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也固化了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进入新世纪,信息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融入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提升提速市场化进程。各类专业市场在信息化的作用下,无论是规模还是功能都得到极大地提升,分工网络进一步扩展,县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目前,随着义乌小商品城、余姚中国塑料城等专业市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生产业大发展。

2.动力机制Ⅱ:人口集聚、产业集中与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的提高能深化县域层面分工,推动产业转型,进而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钱学锋、梁琦(2007)[4]认为分工与集聚之间的内在联系乃是通过报酬递增作为媒介而实现的。也就是企业为获得递增的报酬必然会集聚。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5]在《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一文中指出分工不仅受市场容量的限制,更受到协调分工的成本以及社会知识水平的限制。只有在不存在协调成本或者协调成本相对较低而市场又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分工才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或者说城市化的推进加速知识积累,缩短空间距离,方便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交流,大大降低了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综上所述,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即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的过程就是县域层面分工深化的过程,就是县域产业转型的过程。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以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向以县城与中心镇为重心的城市化演进的过程,表现为人口、产业等资源从向建制镇集聚到向县城与中心镇集聚。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则为工业化提供空间依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中,人口、资金、技术、产业等各类经济资源向县(市)地理空间集聚,城镇就业人数不断增长,产业种类也不断增加。县域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使得需求多样化,引起中间产品需求扩张,进而深化了县域层面分工,推动生产业、消费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县域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20世纪80年代,浙江以小城镇为重心的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推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与专业市场的融合互动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在该城镇化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经济出现“弱市强县”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90年代,浙江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以中小城市为重心的城市化战略。中心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崛起。县域经济进入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期,开始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但对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减弱。2006年开始,浙江率先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自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得到加强,使得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效应越来越强。

3.动力机制Ⅲ: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都市圈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都市圈以集聚能力强、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二是具有发达完善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交通通达性高、信息交流通畅;三是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明确、职能互补;四是圈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与劳务自由贸易,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强。可见,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在区域空间互动发展的结果。这是因为:市场化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劳务自由贸易,是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级要素与高端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信息化统筹提升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市之间空间距离,扩大了市场规模,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且加速了知识积累,进一步深化分工,最终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熟都市圈由强大的中心城市、紧密的城际联系与清晰的城市等级体系的构成。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在空间上的融合互动,促使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与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形成。随着“七线两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化的集群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十二五”时期,浙江四大都市区、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功能,提高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之间的产业梯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县(市)则主动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金融等生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消费业;中心城市与县(市)之间以交通、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为依托实现链接。这些规划都将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融合互动,最终实现中心城市拉动县域经济转型。

四、启示

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市场化的影响下,区域分工水平不断提高,县(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应坚持“强县战略”与“都市圈战略”双轮驱动转型。在“强县战略”指导下,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大力发展生产业,以产业转换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在“都市圈战略”指导下,深化区域层面分工,城市化重心从中小城镇向大城市倾向,促进高级要素、高端产业等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提高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能力,将县(市)纳入都市区发展。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关键在于以城市化与信息化优化工业化,重点在于发展生产业,主动力在于县(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针对性地实施“招商选资”,延长产业链。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快推进县(市)城市化,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合理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与信息产业等生产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以“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提高企业、产业发展平台与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与管理、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三是提高经济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区域甚至全球分工,围绕主导产业承接中心城市或国际转移产业,采取“补链式”招商引资,提高生产迂回度,提高中间产品生产量,促进生产业发展。深化区域分工关键在于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重点在于明确县(市)区域地位,主动力在于新型城市化的引领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加深区域合作深度,努力消除区域壁垒,实现地方政府共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促进生产业发展;二是创新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构建区域协调机构,消除行政区划与体制机制对都市圈发展的限制;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构建“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城市等级体系,同时要重点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能级,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城市经济反哺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3]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9

摘要:交通最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区域交通建设的发展不断走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使得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具可行性。

关键词 :交通建设;区域经济;拉动;可行性

一、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建设涵盖了许多方面,不仅包括传统的铁路、公路修建,也包括如高铁、城市轨道、基础设施的修建。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它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有一定地缘关系的生产综合体。在区域经济中,它的发展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社会自然条件、经济情况以及技术经济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制约。以社会自然条件为例,特殊的地质、地理情况、光照等因素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以技术经济政策、法规为例,国家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地域和区域设立的有针对性的法规、政策,往往能对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制约关系,一方面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通的建设。

首先是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交通建设的经济属性诱导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和布局。这一点不难理解,交通建设规模大小往往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规模。例如在世纪交通建设中,新机场的修建往往能促进附近房地产、旅游等相关产业变量的发展,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发展城市空间具有推动作用。又如城市地铁的修建可以将一些经济、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串联在一起,对于均衡城市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超过1000 万人以上大城市近年来的发展逐步走向平稳增长的正常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快速发展,许多一线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这就给城市造成了很多问题,包括人多大幅度涌入带来的环境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许多一线超大城市开始在周边区域建立卫星城, 这就要求建设城市与卫星城市的交通要便捷、快速,这样有利于城市经济、人口压力的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以武汉市为例,以武汉高铁站和武昌高铁站为中心,建立了快捷的城际铁路,从武汉市到黄冈市最快只需26 分钟,从武汉市到咸宁市最快只需24 分钟,从武汉市到荆州市最快只需1 小时12 分钟,这就有助于建立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圈,对于促进整个湖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拉动武汉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外,区域经济对交通建设也有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轨道交通建设的规模与建设水平,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不仅包括了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水电等基础设施状况,还包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设施状况等多项内容。

简言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人口流动的程度对建设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重要影响。在地铁或轻轨修建的时候,交通建设部门都要考虑该区域地方政府财政收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区人口等多重条件,事实证明,很多城市对染经济实习比较雄厚,但是由于人口达不到一定密度,交通情况没有需要,就不要建设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所以在今后城市地铁或轻轨修建时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发达、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城市,可以优先考虑建设并根据该城市的经济水平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趋向来决定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与建设时期。

其次是区域自然条件制约交通建设形式的选择,一般来说在什么区域修建什么交通建设的形式,不仅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更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这就包括了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受上述要素的影响,城市或城市之间的自然地理环境会各不相同, 尤其是影响人们出行方式的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质不同。不同的地形地貌对交通基础设施施工、运输装备的结构影响很大。

二、如何实现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首先是遵守交通政策法规的制定,交通运输与建设部门要加强对于交通建设的支持。根据目前我国建设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在建设交通道路与基础设施时,不仅要考虑到人民群众对出行交通改善的需求,还应该考虑到环境与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交通建设在规划之初就要坚持以当地经济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具有前瞻性,争取更好地实现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劲头活跃的城市,要在现有交通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规划,尽可能的改善交通用地与交通噪音、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交通建设上,可以考虑加强与其他大城市或海外城市的交通联系,增强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核心竞争力。对于特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来说,为了依靠大城市来拉动区域经济,必须要大力发展短途交通的建设,尽可能加强与大城市的交通联系,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第二,彻底贯彻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根据我国目前交通建设与运输的现实情况,出现了如交通建设耗费资源大、交通运输中成本高、交通安全问题频发、交通污染严重鞥问题,这就要求必须要走节约型交通的建设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通建设的健康发展,减小交通建设对经济的负向作用,早日形成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更好的利用交通因素来拉动区域经济。

第三,加强交通建设的创新性研究,这里的创新性研究不仅包括了交通科技的创新研究,还包括了交通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交通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所在地的各种优势要素,可以结合当地所在的科研单位或者学术中心加强对交通建设涉及的制造技术、控制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创新攻关,提升我国交通建设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理论研究创新就包括了交通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方向等课题,这对于从宏观上实现节约型交通建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建设最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之一,它的经济属性诱导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和布局,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区域经济对交通建设的影响也主要集中于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轨道交通建设的规模与建设水平以及区域自然条件制约交通建设形式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实现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要遵守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彻底贯彻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以及加强交通建设的创新性研究,只有这样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才具有可行性,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10

摘要:对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桥头堡的历史机遇进行了分析,从云南省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向出发,对滇中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从滇中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城镇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出发,探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城镇发展路径、统筹城乡发展路径、资源聚集与产业升级路径。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桥头堡建设;滇中经济区

1 构建滇中经济区的意义

(1)云南建设成为我国西南桥头堡是滇中经济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当前云南步入了工业和城镇化加速的进程,把云南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符合云南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战略定位。根据建设“西南重要桥头堡”的发展理念,构建滇中经济区将有力推动云南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快改变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落后的面貌。同时,将云南建设成为“西南重要桥头堡”发展战略也为滇中经济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其构建和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2)构建滇中经济区是区内城市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滇中经济区内有云南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的昆明,珠江源头第一城的曲靖,素有花灯之乡、云烟之乡、聂耳故乡的“三乡”之称的玉溪,工农业飞速发展、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的楚雄。滇中四州市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飞速发展,城镇区域不断扩展,正在从城市经济区萌芽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过渡,成为云南省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水平最高、发展前景最广的区域。通过经济区内城市之间的技术携手、资源与信息共享使城市的发展打破行政区域的束缚,在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同时完成城市自身的跨越,这不仅是昆明及其周围城市提高竞争力的选择,也是滇中经济区发展的客观要求与重要途径。

(3)构建滇中经济区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创新实践。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滇中经济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创新实践,有利于通过构建和发展重要经济区,实现西部开发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优势,提高西部大开发的综合效益。

(4)构建滇中经济区是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根据阿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经济的发展进步并不是同时均衡地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区域内各部分在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发展基础上的不均衡,各城市均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及劣势,因此必须与其它城市相互作用,形成大范围内的协调。昆明市作为滇中经济区的核心,必须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滇中经济区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集群式发展已成为加快区域发展的潮流趋势和战略选择。本着政府推进、市场规律和共同利益、先易后难和逐步深化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滇中经济区域内公路、铁路、水利、电力、信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加快建设昆明与曲靖、玉溪、楚雄的城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滇中四州市要加快构建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和特色各具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昆明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曲靖要提升矿冶产业水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特色农业;玉溪应重视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节能环保、生物资源开发和休闲度假旅游业;楚雄应着力培育矿冶化工、绿色食品加工和文化旅游业。

近期目标为加快区域整合与结构调整的步伐,拓展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作为滇中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作用。加快交通、信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滇中经济区建设成为更加一体化的网络组合型城市群。进一步促进经济区内城市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共有,使滇中经济区成为一个真正的一体化的经济区,成为一个高效的有机整体,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滇中城市经济体。长期目标则是加强滇中经济区与成渝、黔中、北部湾的经济合作与联系,使其成为西南经济圈的又一重要增长极。按照把云南建设成为“西南重要桥头堡”的发展战略,加快滇中经济区建设使其成为南亚、东南亚中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都市圈,成为21世纪西南经济圈经济增长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3 滇中经济区发展的一体化

3.1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滇中经济区的发展应当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和城市间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与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从而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聚集。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区域内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各城市要从整个经济区考虑主导与支柱产业的发展,形成合理分工、合作竞争的发展格局。

3.2 城镇一体化

制约滇中经济区城镇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大城市不大、中心城市不强和小城市不专的问题。因此,城镇发展应本着“强化集聚、组合发展”的原则,实施一个核心,多个副中心的滇中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引导城市合理发展,使城市具有与经济发展、城市功能相匹配的规模,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经济区。

3.3 基础设施一体化

现行的滇中经济区的范围界定,更多的是从云南省区域综合平衡以及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考虑,这就带有明显的行政经济区域色彩,使得滇中经济区的各项功能很不完善。与其他发达经济区相比,该区域发展所必须的基础性设施的构建还不健全,无法构筑国际化城市经济区发展相应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本着这条思路,滇中经济区的发展应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战略实现经济区交通、信息、资源、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4 建议与对策

4.1 城镇发展路径

滇中经济区包括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四州市,区域内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数的40%,经济总量约占全省国民经济的60%,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镇发展所涉及的内容面广量多,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4.1.1 基础设施建设

滇中经济区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云南省域内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但是相对于我国中东部的经济区来看,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基础设施是城镇发展的保障,是区域经济社会稳步持续发展的动力。从当前云南省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来看,以公路、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施、城乡水利和电力设施、通讯与环保设施等等,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有效优化与提升。

4.1.2 城镇化发展滇中经济区的城镇化发展,要引导区域内城镇群走特色化区域发展道路。按照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昆明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的核心作用,促进城镇化进程与质量的稳步提升。优先发展大城市,带动周边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发挥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增长极的作用。加强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有效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辐射带动小城镇的均衡发展。

4.2 统筹城乡发展路径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并统筹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的非均衡发展是不断积累的,正是由于发展的差异性,使得城市迅速成为区域经济的资源聚集中心。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既不能人为控制城市的发展态势,也不能把城市发展指标强压给农村,必须打破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平均主义,坚持非均衡的发展战略。

滇中城镇是内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相比于农村确实拥有更多的优势,这就使得农村在资源聚集力上明显滞后于城市。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首先要承认城市优势,看清农村发展机遇,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条件下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促使城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要积极促使农村地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防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4.3 资源聚集与产业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