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发展研究十篇

时间:2023-09-20 17:55:22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1

关键词:社区旅游;城市社区旅游;资源条件

Abstract:Tourism is the second urban communities in rural communities, community-based tourism after the ancient village of another form of community tourism. Tourism has been a breakthrough in urban communities the past limited to scenic spots, tourist resort concept is to broaden the various communities to urban areas in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s a new type of urban tourism products, urban communities to enhance the tourism city of China's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citie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ath. In this paper, the object of urban communities to explore, from the tourists, city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munity building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urban communities of the need for travel,Pulse from the elements, context elements, network elements,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ies and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urban communities constraints.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urban communities in three mode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based tourism specific measures.

Key words: community tourism;urbancommunity tourism;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5-29(6)

近年来,城市社区旅游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产品形式,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越来越受到旅游研究者和各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重视。2005年7月由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主持的西双版纳“边境旅游与社区旅游”国际研讨会是对国内外社区旅游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阅;中山大学阳朔社区旅游研究基地的建设,则是中国首家社区旅游学术研究的户外基地,标志中国社区旅游实证研究进入新阶段。事实上,早在1978年美国政府出版署出版的美国国家旅游政策研究总报告中,社区旅游就被定义为“人们离开其家庭所在社区去往其他社区的旅行活动”。1979年美国学者De Kadt首次倡导社区旅游(community tourism),引起社会对社区旅游的广泛关注,社区旅游逐步成为旅游学科研究的热点。在我国,社区旅游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以阳朔、丽江、大理等旅游社区为典型代表,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社区开展城市旅游活动的资源条件,探讨了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模式和基本对策。

1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必要性

1.1 城市社区旅游的界定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空间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概念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旅游的概念核心是“社区+旅游”。社区旅游所体现的是一种先进的开发思想,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相比,社区旅游的对象不仅包括景观和环境,还包括社区本身;它的开发目标,要求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优化;开发原则上从社区互动、社区进化和社区结构优化的角度指导开发行动;在居民关系方面,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力量。

城市社区旅游是实现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途径。通过对上述社区、社区旅游等基础概念的理解,本文的城市社区旅游定义可以概括为以城市社区为载体,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为实现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所开展的一种旅游产业活动。它既是城市旅游中的重要产品形式,又是城市旅游产业空间组织和发展的重要模式,且当地居民的参与是其重要特征。

1.2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必要性

开展城市社区旅游,一方面,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了解异地文化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1.2.1 城市社区旅游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人情味最浓的行业之一,旅游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情感或精神需要。现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少。而情感交流的实现恰恰又必须依赖于人际交往这一动态的手段,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为中心的社区旅游的提出则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这一方面的需求。其次,社区旅游满足了人们了解异乡人民的生活动机,例如很多国际旅游者到我国旅游后,普遍认为:中国的古老文化和名胜古迹令人欣喜,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更令人陶醉。再者,城市社区旅游的提出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对异地文化的需求。在国内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旅游者的生活有一定的时空限制,时空分割产生了特定意义上的“距离”及“不可及”,文化憧憬和追求便由此产生。

1.2.2 是促进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越来越明显,社区作为城市旅游资源的载体,更有利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为旅游业提供了设施保障。另一方面,依靠社区的积极参与支持,城市旅游发展能更顺畅和高效。社区旅游的开展通过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直接接触,使文化之间的直接传播和交流成为可能,有助于增进文化交流和理解,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都很顺畅,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无论是城市服务功能及服务设施的完善,还是城市管理及服务水平的提高,都有赖于社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从中可见一斑。

1.2.3 是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需要

社区旅游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可将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使旅游开发更能为当地居民接受。

首先,经济上的直接受益,弥补了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一项调查表明,有49.7%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经费缺乏,经费不足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进而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建设。通过发展旅游,形成旅游消费,从而使城市社区在经济上直接受益,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

其次,社区发展旅游业还可以有力地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感,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依托旅游主题的社区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社区本身的品位和人气,同时也带动了其周边地段的环境改善和地价升值。不断强化整个城市的价值和凝聚力。

最后社区发展旅游,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2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资源条件分析

我国城市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社区旅游发展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文化源于生活,社区文化就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正是这种社区文化,表现出了一个城市所特有的风貌,各社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是发展城市社区旅游强大的资源优势。

2.1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资源优势

2.1.1 地脉要素――城市社区特有的地脉优势

城市社区中的建筑物、街道、环境、富于地方特色的小商品等,都是城市空间活动高度集中的结果,也是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如北京的胡同、苏州的小巷,这些都是城市建筑的代表。它们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当地社区的文化,社区的旧式建筑是吸引游客前来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旧式建筑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的风格和文化。又如上海的城市建筑,以不同的存在形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诠释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时尚与怀旧、成熟与自信交融并存的城市特征。 有高楼拔地而起的雄伟,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有异国风情的建筑,也有古朴的石库门民居;有雕梁画栋的传统楼宇,也有抽象城雕的前卫风格。建筑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花纹、每一块砖瓦,都让这座城市的岁月定格,成为不朽的篇章。

2.1.2 文脉要素――社区间的文化差异

城市是它们从属于的那个地域文明的产物。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城市起源的不同,造成和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这种城市文化个性是城市社区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关键。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而社区内则积淀了每个城市特有的文化脉络。越是民族的,地方的,就越能吸引旅游者。城市社区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使得体现出来的文化千差万别。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语言、习惯、性格、文化传统、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和社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成为社区旅游的吸引物。

我国各民族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具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和相似的生活方式,但在语言文字、气质性格、文化传统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差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讲的就是民俗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城市都有着它们区别于彼此吸引其他城市旅游者前来观光的魅力。

2.1.3 人脉要素――社区是中国市民生活的浓缩点

城市社区是中国市民生活的缩影,是理解中国市民文化的一把钥匙。社区以人的活动为中心,是旅游者了解异地文化的一个最真实的窗口,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文化旅游方式。社区最能表现出异地文化的原有风貌,其文化旅游吸引相比于复制物和仿造物都更有吸引力。例如仿造的民俗文化村,虽是经过大规模的建造,由于失去其所依托的环境和人文氛围,原有风貌荡然无存,人们置身其中已感受不到原汁原味的文化气息。近年来,旅游者对居住在居民家里的民宿旅游有着普遍的兴趣,原因就在于这种旅游方式更贴近百姓生活,能更好地理解蕴涵于其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在社区中游览,旅游者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温馨、散淡、闲雅,从而真挚地体验到人生文明的美妙温馨,这是社区旅游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区别之处,也是社区旅游的魅力所在。

2.1.4 文化主题性要素――社区旅游的形象优势

城市形象与旅游业发展存在着一种必然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形象的涵义本身就具有旅游导向性。城市社区旅游形象是城市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社区旅游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社区旅游吸引旅游者的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组文化景观或一系列主题性文化活动。而这种社区文化主题性活动要如何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格,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是发展社区旅游的关键。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形成了不少这样的社区文化品牌。以江苏为例,江苏各个城市社区都有自己的一种文化氛围,都有各自的主题性文化活动:以苏州、无锡市为代表的吴文化社区,具有清新、柔美的水乡气息,形成了聪颖灵慧,细腻柔和的文化风格。南京和镇江历史上被称作“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形成了南北交汇的金陵文化,即“六朝古都”的宫廷文化、“十里秦淮”的市井文化和书坊林立的尊师重教的学术氛围。扬州则形成了淮扬文化,在其古、文、水、绿、秀的城市风貌基础上,形成了清新优雅与豪迈超脱相结合的文化特色。而南通、盐城、连云港等地则形成了海洋文化,既有开放意识而又充满年轻活力。

2.2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制约因素

相对于景区旅游,城市社区旅游是在与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所进行的,其不可避免的会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及社区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城市社区旅游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区旅游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冲突,导致社区居民对开展社区旅游的反感。在城市社区旅游的开展过程中,旅游者不可避免地要与社区居民产生接触和互动,或者让旅游者与居民共用社区的服务设施,这无疑会减少各类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对城市社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果不能协调好社区旅游与社区居民生活的关系则很有可能造成旅游者与城市社区居民的对立,有可能会损害到社区居民的安全和隐私,甚至诱发冲突,影响城市社区旅游的开展。二是如社区居民没有公平获得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力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旅游的积极性,将有可能成为社区旅游发展的重要障碍。

3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对策

随着中国旅游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参与性、持续性、文化性和特殊性强的城市社区旅游将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热点,我们如果能充分发挥城市特有的旅游资源,在与社区深层互动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势必能推动城市社区旅游进一步健康发展。

3.1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基本模式

(1)“国际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即以社区文化底蕴为基础,站在国际化的战略高度,集旅游、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于一体,强调休闲的国际时尚性。将其定位于多功能的社区旅游目的地。这种模式强调社区旅游市场定位的国际化。即“高端市场为主,兼顾中端市场”的市场定位,把低层次的密集住宅区改造成为高档次的休闲游憩街。其主要目标群体就是国际游客。上海的石库门就是典型的代表。此种发展模式要考虑目标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即引入国际化元素的同时,依然保留传统文化以及原始社区等,突出休闲与艺术元素。旅游社区市场定位的大众化。客源市场不仅仅是国外游客,还包括国内游客和当地居民在内。社区旅游活动既有突出本土的体验活动,又融入西方的时尚体验活动。这种将“本土化”与“国际化”要素相结合的休闲体验活动,既是一种基于传承的创新,又是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开放性创新。

(3)“本土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本土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主要强调社区旅游市场定位的大众化,强调尊重历史,修缮亦是“修旧如旧”。旨在保持原貌,体现本土化,体现社区本色。旅游活动以当地比较有名的特色旅游活动为主,主要突出社区旅游的文化教育功能。

3.2 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基本对策

由于各城市的地理区位、客源市场以及自身旅游资源等存在很大差异,故发展城市社区旅游无固定模式,应因地制宜,应该根据区位条件、市场潜力、资源特点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但总的来讲,无论哪种类型的旅游城市,其社区旅游发展模式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城市旅游的发展与经济、文化、自然相协调,立足“本土化”,将城市的实体环境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是城市社区旅游发展的根本。具体发展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2.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在市域范围内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需求,经由城市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的一系列城市功能设施的集合体。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社区交通系统(公路、地铁、水运、航空、步行道);水、电、光纤及通信设施;垃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城市电子信息查询系统。二是城市接待及服务设施包括:酒店;旅行社;餐馆;邮政服务设施;电信服务设施等。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旅游整体旅游环境的一部分,其形成受城市经济、文化、政治、规划、建设状况及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依赖于城市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需要更加发达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

3.2.2 构建城市社区旅游信息与引导系统

信息和引导系统在我国景区和一些正式参观场合都有设立,主要指参观指引标识、图示、景点牌以及解说系统等,目的是使来访者方便地进入与游览,同时也是景区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因此,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城市社区旅游也应该构建完整的旅游信息与引导系统。

(1)路标引导系统。在城市的交通枢纽或交通与活动的集散中心,如:城市本身与汽车站、火车站等游客主要集中的区域设置旅游交通指示牌,便于旅游者认路。各旅游社区内及各种旅游设施也应当建立相应的道路标牌引导系统,使游客能方便地到达他们想要到达的社区或旅游服务设施。

(2)游客信息咨询中心。游客信息咨询中心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渠道、服务指导,为游客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信息咨询中心可建立二级:城市游客信息中心、目的地社区游客信息中心。城市游客信息中心设于旅游城市景点集中或游客集散地。旅游目的地社区游客中心设于社区的入口处,由专人负责,详细介绍社区的游览路线、历史自然景观特点。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建设应从旅游信息咨询体系设立、服务管理规范、运行管理与支持等方面进行筹划和修正。

(3)网络旅游信息中心。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有关信息的重要渠道。作为一种旅游综合信息网络,应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设施,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高速、稳定、安全、有效的旅游信息服务。因此组织相关人员建立权威性高的社区旅游网站。网站除社区的介绍、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广以及一些游记外,应及时准确地提供综合的旅游交通图、路况、气象等信息和互动性的在线咨询为旅游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

3.2.3 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

所谓社区旅游参与即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旅游的发展中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分享旅游发展所获得的利益。城市社区旅游的核心资源是“社区性”,而居民是城市社区最重要的构成元素,缺少了居民参与的社区旅游,无法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旅游,因此社区参与是城市社区旅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其参与规模、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社区参与的核心体现在参与的内容和目的两个方面:获得参与社区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力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支持,因此,城市社区旅游参与机制就主要包括社区参与、社区利益分配和社区保障机制(见图1)。

在这个框架中,社区旅游居民参与机制确保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规划和决策中来,并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旅游的认识和社区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它与社区旅游开发同时进行。社区旅游保障机制保障社区旅游所获得的权益归社区居民及相关利益者所有,并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决策和利益分配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它贯穿于社区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全过程。社区所得利益按照社区旅游利益分配机制分配给社区居民。城市社区旅游居民参与的内容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共同参与旅游决策。社区内各利益主体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区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共同参与社区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决策。

(2)社区各利益主体参与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社区旅游的开发者和社区管理部门除了为社区各利益主体提供旅游知识培训外,还应经常举办旅游发展、旅游规划、社区建设等方面的讲座。

(3)社区信息及时公开。有些社区居民之所以对于社区事务参与较少,与他们对社区事务了解不够有关。因此,社区在宣传各种社区事务时,还应详细介绍相关的信息。

社区旅游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是为了使社区居民能平等享受社区旅游所带来的利益。与景区旅游不同的是,现阶段的城市社区旅游公益性质较强,盈利性质较弱,对游客收取的费用较少,社区旅游的开展给社区带来的利益主要体现在社区环境的改善、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因此,要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旅游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让社区居民在社区旅游的开展中能有所收获。而对于社区旅游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该由社区的各利益主体平等享受由旅游而带来的各项利益分配。平等并不等于平均,利益分配应视实际情况和个人对社区旅游的贡献而定,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服务的类型、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将决定其利益分享的程度。

3.2.4 打造特色社区,建立品牌

城市的特色来自于城市的文化,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本。

创建社区文化的特色首先在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是城市社区旅游发展的灵魂,而社区旅游主题的确立,取决于对旅游社区的消费习惯、区域历史文化、建筑与商业文化的把握,要求与社区原有的历史基础相吻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即应在保护与延续地方的历史文化上下功夫。

(1)注重挖掘城市社区文化内涵。首先要强化旅游文化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在景点建设、项目开发、经营管理等环节突出文化内涵,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促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融。

其次要确定城市社区文化主题及产品开发方向。城市社区发展旅游业,不在山,不在水,而在乎一种有地域特色的富含传统文化的生活氛围。所以城市社区旅游应从文化源于生活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主题定位。如南宁市发展城市社区旅游就可以壮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多样性文化为主题,通过进一步挖掘壮族文化和利用南宁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建立起有南宁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建设一批壮族文化类项目,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为突破口,开展壮族文化大采风行动,围绕壮族习俗,深度挖掘壮族文化旅游资源,动静结合,做强、做大、做精壮族文化旅游项目,体现壮族文化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兼容性。

(2)塑造特色品牌。城市社区特色旅游品牌是指它在游客心目中的不可替代的个性和在市场上的定位。因此,城市社区要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针对游客市场有选择的推出不同的宣传主题与口号,以迎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另外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再加上举办一些色彩纷杂、变换无穷,引人心悬的活动,通过挖掘并不断创新特色产品,深化特色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丰富和深刻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如通过一些民间的节庆活动与区域、社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相结合打造具有城市社区特色的品牌节庆。以广州市为例来说,广州的社区节庆活动不仅可以沿袭中国民间节庆传统,更多的是要在活动中融进岭南地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

(3)对城市社区进行品牌和个性化营销。在市场拓展方面,一是要做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与交流;二是开展品牌的立体营销。面对全球化、日益细分的旅游市场竞争,多样化、全方位的旅游立体营销是打造旅游品牌地必然选择。三是借助现代化网络技术以及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媒体类文化产业综合、快速、广泛的传播和宣传作用,推广本社区的旅游产品;四是要树立品牌意识,逐步在旅游市场上形成一批自己的、叫得响的旅游品牌。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意义上,城市社区也是一个产品,也需要进行管理和营销,城市社区文化是影响城市社区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社区营销的过程也就是认同和推广社区文化的过程。一个旅游社区如果缺乏有效的营销机制,就难以传播独特的社区文化以及个性化的社区旅游品牌,社区营销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社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影响游客对社区文化的理解,进而影响对旅游城市社区品牌的评价。根据社区文化及社区本身个性,在营销理念、方法和模式上创造差异,创造个性化社区营销机制,不仅可以提高旅游社区品牌的知名度,更能提高社区的竞争力。

3.2.5 协调好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

城市社区旅游以人的活动作为主要的观赏对象,旅游者把社区居民当作风景的一部分,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活动行为等自然而然成为旅游者眼中目的地的一部分,与风景同样地被观赏。而目的地的居民也会相应地、自然地将旅游者视为与之不同的人,也会去观赏他们。所以旅游者与当地居民成为互为观赏和交流的对象,这种观赏和交流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双方互动的态度和行为。所以社区居民应该树立良好的居民形象,营造热情、友好的社区氛围。同时,旅游者必须要尊重旅游地的文化,通过与旅游地社区的接触,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了解和欣赏;不对旅游地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积极参与各种保护活动,通过自身的行为保持并改善旅游地的社区环境。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旅游产品形式,城市社区旅游应成为城市旅游产品中的新亮点。只有充分挖掘、分析社区文化脉络,把握社区文化内涵,才能展现社区自身的旅游价值,不为文化趋同所湮没。同时,旅游开发应与社区建设互相结合,相辅相成,以取得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汪宇明,程怡,龚伟,等.都市社区旅游国际化的“新天地”模式[J].旅游科学,2006,20(3):36-42,52.

[2] 陈秀琼,甘武林.城市社区旅游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71-75.

[3] 潘秋玲,李九全.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4):38-41.

[4] 郭琰.论都市旅游产品的开发[J].中州大学学报,2007,24(2):34-36.

[5] 赵福祥.旅游与社区的整合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64-67.

[6] 保继刚,文彤.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4):16-17.

[7] 聂献忠.现代城市旅游业经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6-77.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2

【关键词】城市旅游;动力系统;驱动机制;动力模型;桂林

城市旅游即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始,城市旅游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作用也愈发显著,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以接待入境旅游者为例,我国2000年接待人数超过20万人次的24个城市和另外接待超过10万人次的12个城市共接待2369.73万人次,占全国接待入境旅游者总人次的76.1%(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统计年鉴)。由于城市旅游在城市复兴、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就业、满足居民游憩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城市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过度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人造景点的建设和整个城市环境的绿化、亮化,而忽视城市特色的塑造和自身优势的挖掘的弊病逐渐显现:城市旅游产品雷同,缺乏个性,导致城市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特色丧失。其结果与城市旅游忽视发展动力机制的培育和城市旅游动力机制研究滞后不无关系。

城市旅游成为近年来旅游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备受关注,国内外不少学者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国外page(1995)、dennis(1995)、van den berg(1995)和pearce(2001)都对城市旅游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国内,1999年保继刚、朱竑对珠海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模型进行开创性的探索,是国内较早探索城市旅游动力机制的学者;2000年彭华借鉴利珀(leiper,1990)提出的人的需求+吸引物+信息的旅游吸引系统,提出了由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构成,并由中介系统和条件支持系统所联系的城市动力系统结构模型;2002年保继刚、刘雪梅对广东海外旅游发展作了定量化分析;2005年龙江智、保继刚运用“推——拉”(push-pull model)模型分析深圳、珠海两市旅游发展动力。但是,总体上目前关于城市旅游动力机制(driving mechanism)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缺乏专门、系统的论述。

二、基本理论

(一)城市旅游动力系统结构模型

按照“推—拉”模式(push—pull model),城市旅游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其一,旅游体验本质所决定的需求结构;其二,旅游城市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城市旅游引力优势)。同时,要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中介系统和支持系统的作用,形成了由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构成,并由中介系统和支持系统所联系的动力系统所推动的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图1)。

(二)旅游动力系统分析

1.需求系统

人对城市旅游的需求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原始推动力,旅游消费的推动,主要是研究需求结构和需求量及其未来趋势,以便制定城市旅游开发战略和促销战略。

2.引力系统

旅游活动具有资源指向性,旅游资源(旅游吸引)是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型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营造性的特点。城市旅游引力系统主要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部分组成,物质性吸引系统有:景观与环境吸引、设施吸引;非物质性吸引系统有:形象吸引、活动(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吸引、氛围(苏州的江南风情、深圳的现代气息等)吸引和服务(旅游信息、接待等服务)吸引。

3.中介系统

中介系统是一个联络城市产品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它一方面把城市产品推向市场,引导消费,将旅游需求转化为旅游行为;另一方面又将需求信息反馈给城市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指导其制定城市旅游开发和促销战略。中介系统主要是指由各种传媒、宣传品、旅行社以及旅游交通等要素组成的,沟通城市旅游生产与消费的网络系统。

4.城市旅游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即城市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它由硬环境(城市建设、交通、环境卫生、公用设施等)和软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公共服务、城市管理、旅游政策等)构成。城市旅游支持系统是构成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对城市旅游吸引的营造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

(三)城市旅游动力模型

由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城市旅游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和产品供给情况,结合自己实际,抓住动力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和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旅游发展模式。

1.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因素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因素有主导因素和辅助因素构成。主导因素是指在推动城市旅游发展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实现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源泉。辅助因素是对城市旅游发展起辅助推动作用的因素,它们不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吸引物,但对旅游者的决策和旅游体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城市旅游的主导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城市旅游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时期,其主导因素和辅助因素之间可以发生转化。如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经济特区之一,特区优势是其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吸引力;20世纪90年代初,特区优势已经不明显,主题公园成为深圳城市旅游新的主打吸引力;由于主题公园特殊的生命周期,使其吸引力下降较快,深圳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具备发展商务、会展旅游的基础,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深圳旅游发展的主导动力机制。

2.城市旅游动力模型

城市旅游动力模型是一种主导动力驱动模型,根据城市旅游主导因素不同,城市旅游动力模型可分成四种类型:资源驱动型、经济吸引型、需求推动型和综合驱动型(表1)。

三、桂林城市旅游动力机制研究

(一)桂林城市旅游的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就明确了桂林市作为风景游览城市的定位,对桂林风景营建和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桂林市旅游经历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1973~1977)以接待为主阶段、向经济产业转化的发展阶段(1978~1987)、低谷波动的停滞巩固阶段(1988~1996)和二次发展阶段(1997~ )的曲折过程。现在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大桂林旅游圈构建、可进入性的提高等措施,实现了桂林旅游的二次发展(图2)。2002年桂林市共接待旅游者109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58%。其中国内游客997.37万人次,增长8.89%;入境游客98.43万人次,增长5.5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9.33亿元。

(二)桂林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1.桂林城市旅游发展模式

桂林市的旅游发展模式以“新桂林、新旅游、新享受”为主题,围绕以城市观光、休闲度假、会议会展商务等活动为内涵的“主题城市”旅游核心,发展民族风情、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为重点,以加强桂南北旅游区、泛珠江流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合作为辅助的旅游发展模式(图3)。同时,桂林市作为桂北旅游区的核心城市,其旅游发展应加强与自治区内桂南、桂东、桂西旅游的合作,特别是与南宁旅游圈在游客互送、会展商务旅游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创新。

从桂林市旅游发展模式框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主题(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会展旅游等)是桂林市旅游发展的主导动力,是一种强有力的形象招呼,“山水甲天下”仍是桂林市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核心力,同时,由于游客需求的多元化,桂林休闲度假、会展旅游也具有强劲的发展趋势;城市环境的改善、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形象的塑造以及居民和旅游从业者素质构成桂林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辅助和有效补充;为把桂林建成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离不开良好的城市区域环境,桂林市旅游的客源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大部分国家:山水风光、休闲度假具有全球性,会展商务旅游主要为国内和东盟国际客源,民俗、生态旅游主要以区内和国内游客为主,因此良好的城市区域环境是桂林城市旅游发展重要影响因素,桂林城市旅游发展应充分重视区内、泛珠江流域和东盟之间的区域旅游合作。

2.驱动机制模型

(1)桂林旅游发展初期动力机制。桂林旅游发展初期,以政府促进型的山水观光旅游为主导因素的动力模型(图4)。桂林作为一座以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而著称于世的旅游城市,凭借桂林山水独特的风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山水风光的垄断性旅游资源成为桂林城市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桂林市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塑造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城市旅游形象,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成为游客梦寐的旅游胜地。桂林市独特的山水资源、形象鲜明的旅游形象同时也迎合当时的国外旅游者观光、寻祖探亲的主题旅游需求。另外,桂林城市旅游在建国后迅速发展,与国家的支持政策休戚相关。建国后,中央就明确了桂林市作为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并给予桂林市旅游发展的政策等支持。因此,桂林旅游发展初期,形成了以山水观光为主导的动力机制。

(2)二次发展阶段动力机制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经济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时,中国经济异军突起,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这种状况改变了旅华游客的主要动机:来我国的商务、会议、展览旅游迅猛发展。1996~2000年间,商务、会议游客占入境游客比重的平均为37.9%,仅比同期的观光度假游客比重少3.26%。同样,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民也由温饱步入了小康,随着老百姓经济条件的宽裕及空闲时间的增多,旅游不仅成为老百姓生活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不断成熟,旅游需求结构走向了多元化。综上,国内外旅游需求结构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深刻变化:观光、寻祖旅游观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使经济因素成为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此期间,武汉、天津等城市表现明显优于桂林)。

然而,面对国内旅游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桂林并没有及时成功地实现城市旅游动力机制的转化,支撑着桂林旅游业继续进一步发展。由于桂林单一的山水观光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旅游需求,同时一些新兴旅游城市的兴起,加剧了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使部分游客专项其它城市,导致桂林市入境旅游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处在低谷波动的停滞阶段(1988年~1996年),在第10名左右徘徊。

经过近10年的停滞,桂林城市旅游的管理者开始反思自身旅游发展模式,并不断进行新的发展动力机制探索。纵深发展和丰富以桂林山水为特色,以百里漓江画廊为主题的观光旅游业;加快桂林市周边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和建设(桃花江旅游度假区、灵湖休闲度假中心、青狮潭旅游度假区等度假产品);保护、开发文化旅游,形成自然与人文的融合(靖江王诚、阳朔西街等);丰富民族风情产品系列(龙胜民族风情旅游区);完善城市休闲、娱乐系统;加强区域合作,构建桂林—柳州—南宁—北海黄金旅游廊道,加强桂林和南宁之间会展旅游合作,客源共享;加快融入泛珠江流域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区域旅游合作。桂林市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等措施,形成了以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和会展旅游为主题的城市旅游体系,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会展商务旅游成为桂林城市旅游发展的主导动力,新的动力机制(图5)的形成实现桂林市旅游的二次发展。

(三)启示

桂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城市环境,这些优势恰恰适合国内外旅游者的新需求,因此,桂林旅游仍具有相对的优势和无尽的发展潜力。要桂林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如下方面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1.桂林旅游形象定位问题。旅游形象作为吸引游客的决定性因素,它不是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受本底形象的强弱,传播中的形象以及传播的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而“桂林山水甲天下”形象经过20多年的旅游开发面临老化的威胁,应尽快对桂林旅游形象重新定位,实现旅游形象的升级更新。

2.坚持环境整体优质提升的原则,继续加强市内景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完善市内游憩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出具规模的“两江四湖”夜间游览和游憩功能,加快城市会展设施的建设,与南宁实现南北联动,做活会议会展旅游项目。

3.城市旅游动力模型是一种主导动力驱动模型。不同时期同一城市主要旅游动力机制也可能完全不同,主导动力机制的转化与演变模式决定城市旅游发展模式。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挖掘桂林旅游发展的主导驱动力,对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不断探索和创新,适时培育桂林市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

四、结论

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往往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人造景点的建设和整个城市硬件环境的改善,忽视了城市旅游特色和形象的挖掘和塑造(即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培育),造成城市旅游特色趋同,特色不断丧失。然而,如何去挖掘和培育城市旅游的动力机制将成为城市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根据城市旅游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图1),城市旅游动力机制的培育:首先,认真分析城市旅游发展的环境和旅游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把握旅游发展的主体趋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其次,深入了解城市的文脉和地脉,分析城市旅游发展现状,挖掘特色和主导驱动力,培育城市旅游动力机制;最后,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创建城市旅游品牌,对接市场需求和城市旅游供给,并不断发展城市旅游动力机制。

本文选择以桂林市作为案例,是因为桂林市作为国内典型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其城市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他传统旅游城市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朱竑.珠海城市旅游发展[j].人文地理,1999,14(3).

[2]彭华.旅游发展区动力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1999,(6).

[3]彭华.关于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5.

[4]保继刚,刘雪梅.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j].旅游学刊,2002,17(1).

[5]吴志才,彭华.汕头市的旅游发展模式和驱动机制[j].热带地理,2004,24(3).

[6]龙江智,保继刚.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

[7]保继刚,龙江智.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2005,24(2).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3

绪论

(一)背景与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特别是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旅游活动已经不再是富人的享受方式,而开始在社会中普及开来。当旅游活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原先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就显现出了其弊端,我国旅游行业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夜间旅游迎合了现代人们的作息习惯,展现出了城市不同于白天的新景象。另一方面,夜间旅游的开发也能够使得城市的各类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带动了旅游关联产业的发展。但就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夜间旅游的优势。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发展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本文在写作的时候先使用了文献综述法,即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很多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基本上所有的文献都对城市夜间旅游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城市发展层次和环境不同,使得这些文献的仅仅适用于某几个区域,通用性不强。而本文则是分析我国城市的夜间旅游发展问题和相应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夜间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还使用了分析法,即通过整合目前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市场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市场特征,并提出了目前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策略,保障我国夜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相关概念

城市夜间旅游主要是指以城市为载体,在夜间进行的旅游活动。但由于每个地方的人对于夜间的认知不同,所以城市夜间旅游也就没有明显的时间段。夜间旅游不仅有着其他旅游方式的共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特征。首先,城市夜间旅游具有时间特殊性。夜间旅游的发生时间段为夜间,旅游时间相对有限,除去交通等时间占用,投入到旅游的时间仅有一到两个小时。因此,游客在城市夜间旅游中往往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项目。其次,城市夜间旅游具有空间特殊性,其被限制在了城市区域进行。事实上,只有城市完备的配套设施体系,才能给夜间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最后,城市夜间旅游具有季节特殊性,比如在夏季白天炎热而夜晚相对凉爽,就是夜间旅游发展的最好时间。但这个特性在那些季节特征不明显的城市体现的也不显著。

一、我国城市发展夜间旅游的意义

首先,城市夜间旅游是丰富人们夜间生活的健康活动。在长期以来,人们的夜间休闲活动都是看电视或者玩电脑,休闲方式非常单一化。而夜间旅游能够让更多的现代人重新认识大自然,以一种相对健康的方式来进行夜间休闲。不仅如此,夜间旅游还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压力,让现代都市人们在白天的繁重工作之余,得到身心的放松。其次,城市夜间旅游能够增强城市旅游行业的竞争力。其主要是因为城市夜间旅游的开发能够有效的利用各类城市旅游资源,同时也解决了城市夏季旅游由于天气原因难以展开的现状。最后,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能够推广和保护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我国很多经典的民俗活动都是在夜晚进行的,比如说“元宵花灯”、“花灯舞”等。而这些民俗活动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城市夜间旅游活动中,从而展现城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人文气息。此外,城市夜间旅游还能够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缓解目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我国城市发展夜间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市发展夜间旅游的条件分析

首先,我国各大城市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深远文明,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下,每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明和文化传承,并在城市文明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另一方面,我国各大城市本身就是政治、经济、科技、通信的枢纽点,给夜间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外在环境。

其次,我国城市旅游发展态势较好。近几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整个旅游行业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也说明了我国目前旅游市场发展良好,而全面开发与发展城市夜间旅游也有较强的市场基础。特别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游客对于我坏墓酃庑吐糜尾生了厌倦,而夜间旅游属于更加细分的旅游市场,融合了当地民俗文化和人文气息以后,必然会对游客产生新的吸引力。

最后,旅游群体夜间旅游需求持续增加。前文已经分析过,目前我国旅游群体的需求还是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也更加重视旅游体验和旅游时间。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夜间旅游能够给游客提供不同于白天旅游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能解决大部分游客白天忙于工作没时间旅游的冲突,从而推动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

(二)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市场特征分析

首先,在人口特征方面。参与城市夜间旅游的群体大部分都是18岁到45岁年龄段的人群,并且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普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些群体的职业分布相对散乱,但很少有学生群体,大部分人的月薪都在3000以上,甚至还有一部分人的月薪达到了10000。这说明了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群体偏年轻化,并且旅游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市场开发具备较大的潜力。

其次,在城市夜间旅游行为方面。绝大部分参与城市夜间旅游的人都发生了消费行为,人数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远远超过其他旅游活动。参与夜间旅游的群体大部分是本地居民,同时频率也非常高,每周达到了两到三次。在出游方式上,大部分游客群体更喜欢自主旅游,跟家人、朋友、同事等共同参与夜间旅游活动,并且旅游时间基本上都是23点以前。

总的来说,从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市场特征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旅游市场现状比较优良,旅游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旅游频率也比较高。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夜间旅游资源,并且及时解决现阶段夜间旅游存在的问题。那么城市夜间旅游必将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期,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夜间旅游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对于夜间旅游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够,一方面是当地政府部门的不重视。虽然说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城市的地方政府认识到了《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并且也开始筹划夜间旅游项目。但是各地政府并没有针对夜间旅游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划文件。这就使得城市夜间旅游在发展的时候不能像其他旅游活动那样协调配套设施,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缺失。另一方面,各个城市的旅游行业没有重视夜间旅游,前期的市场调研不够,对于夜间旅游的发展缺乏信心,也就很难在城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夜间旅游。

(二)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

我国夜间旅游发展的层次本来就不高,很少有旅游开发者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研发旅游产品。这种情况就使得我国多数城市夜间旅游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特别明显,没有新颖的特色产品,同时旅游产品跟当地文化的融入程度也远远不够,无法突出城市的特色。特别是城市夜间旅游的核心本身就在购物和餐饮方面,因此就更难突出产品特色,也就不能建立城市独有的夜间旅游品牌,无法在旅游市场中获得较强的竞争力。在这之中,特别是缺乏当地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支撑,使得多年以来城市夜间旅游的规模一直非常小,产品数量也不多,无法对游客群体产生相应的吸引力。

(三)精品项目过少

精品项目是决定一个城市的夜间旅游高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构建城市夜间旅游品牌,吸引游客注意力的关键所在。但就目前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现状来看,大部分城市夜间旅游的精品项目都非常少,甚至还有很多城市并没有夜间旅游精品项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整体发展本身就处于萌芽时期,很难形成较大规模,因此也就无法创造出新颖的精品项目。目前我国仅有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河南的《禅宗少林》、云南的《云南映象》等精品项目比较突出,其他城市在夜间旅游精品项目的道路上还有很远。

(四)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配套设施还有明显的不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城市夜间公共交通不通畅。大部分城市的夜晚交通都在晚上10点以前,过了10点就很难搭到车,因此就限制了游客的出游计划。第二,夜间旅游停车比较困难。很多游客表示晚上在一些热门景点旅游的时候,由于人员繁多基本上找不到停车位,私家车太多导致交通比较拥挤。第三,城市夜晚亮度不够。我国很多城市虽然目前已经安装了LED夜景体系,但是出于能源节省的考虑,仅在一些热门区域开放了LED夜景网络,其他区域的LED在平日一般都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一些有故障的夜景也不及时维修,大大降低了夜间旅游的可观性。

(五)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夜间旅游方面的宣传力度严重不足,很多夜间旅游的景点还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这也是城市夜间旅游发展层次不高的最大原因之一,很多居民根本不知道自己周边有夜间旅游的景点,也就不会参与夜间旅游活动。特别是对于外界游客的宣传力度过低,除了那些已经比较知名的城市,其他城市夜间旅游的外来游客数量非常少,大部分城市夜间旅游还依赖于本地游客的推动。另一方面,城市夜间旅游在网络推广方面还有较大欠缺。在各个城市的旅游专题网站中,检索夜间旅游很难获取有效的信息,没有给游客提关于夜间旅游的参考和深入介绍,因此也就不能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四、我国城市发展夜间旅游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于夜间旅游的重视

首先,我国各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应该将眼光放远,充分认识到夜间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地方就业优化等多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将夜间旅游真正放在城市旅游规划中,并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尽快的制定发展战略。其次,政府在夜间旅游发展的时候也要充分做好引导职能,让旅游行业内部的各个关联产业看到夜间旅游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积极投入到夜间旅游发展中去。这个方面,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定点实验”的方式,先在某个区域建立精品实验项目,让旅游行业内部各个产业感受到夜间旅游的新形式,从而在全市推广夜间旅游。

(二)融合文化内涵开发旅游产品

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必须要有跟当地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合为一体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真正吸引旅游群体的注意力。首先,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必须先挖掘城市的文化,以城市文化为核心,以文化交流为主要方式来研发旅游产品。在这个方面,每个城市的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都有很大不同,因此旅游产品就可以通过民俗文化的融入而产生差异化,最终摆脱以往城市旅游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考虑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先在城市夜间旅游中直接融入民俗活动,随后在着力于研发与民俗文化相契合的夜间旅游产品。

(三)打造精品项目

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必须要有精品项目的推动,否则永远只会在很低的层次发展。精品项目对于城市的夜间旅游来说,是城市的形象所在,同时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必要载体。精品项目的创作核心在于三个方面,即文化性、娱乐性和专业性。其中,文化性跟夜间旅游特色产品比较类似,但要浓缩城市的精品民俗文化,并将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展示出来。娱乐性是指要重视旅游休闲活动和项目,推出的精品项目要含有一定的休闲项目,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满足不同需求的游客,增强游客在项目体验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专业性主要是指精品项目的搭建应该由专业团队完成,保证项目本身的质量,要长期坚持下来,打造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夜间旅游项目。

(四)完善配套设施

首先,各大城市应该适当的延长公交车的运营时间,特别是一些客流量比较多的夜间旅游专线,可以根据旅游发展程度,最多延长到凌晨一点钟。事实上,目前很多城市都有公交车夜间专线,因此也可以调整这些夜间公交专线,使其绕过夜间旅游景点区域。其次,各个城市应该加强交通管理和疏通,特别是对于各个景点附近区域的交通管制,应该加强其管理力度,及时的进行交通疏导,给游客提供一个便捷的旅游环境。最后,各大城市应该全面推进夜间LED网络建设,加大资本的投入,从而完善城市夜间亮化工程。在这之中,还应该重视城市的环保工作,避免LED灯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对于那些有故障的LED灯,应该及时进行维修,保证城市夜景工程的效果。

(五)使用组合营销策略

夜间旅游目前还属于一个新产品,要想让游客对其进行充分全面的认识,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机制。首先,各城市的当地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职能,联合网络媒体、电视台、电台等多种渠道,全面推广夜间旅游的精品项目,从而给夜间旅游累积人气和热度。在这之中,各大媒体应该注重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着重介绍城市夜间旅游各个区域的不同特色,强化游客的参与意识,给夜间旅游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充分利用网络途径对夜间旅游进行推广,在各大网站上推送关于城市夜间旅游的信息,提高城市夜间旅游的关注度,促进夜间旅游的发展。

五、结语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4

关键词:旅游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湖北省

在区域旅游和城市地理研究中,“旅游城市化”和“城市连绵区”是探讨得较多的两个热点问题。“旅游城市化”,是指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规模不断增大,边界不断扩张,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城市连绵区”则是指许多城市及其邻里社区首尾相连,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有着密切相互作用的巨型多核心城市地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众多城市及其邻里社区组合不断扩展并相互连接逐渐形成城市连绵区,现阶段已成为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普遍现象。从“旅游城市化”与“城市连绵区”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前者的发展对于后者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就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而言,对上述两种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普遍缺乏相互联系的视野,“旅游城市连绵区”全新概念的提出,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所谓“旅游城市连绵区”,是指由众多核心旅游城市及其环城游憩带不断扩张并相互连接、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无障碍目的地旅游城市集群,它是弱化了行政区划界限,以旅游吸引物为纽带,以旅游产业化为引擎,以旅游城市为跳板的区域旅游系统。

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意义

从湖北省的地域旅游特征和城市格局上看,具有良好的构建旅游城市连绵区的先天基础。省会中心城市武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汇聚南北,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城市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底子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所有这些都表征出武汉市已经具备作为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极的优良条件。在武汉周边以100公里为半径则覆盖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八座各具旅游特色的城市,形成了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旅游城市群。此外,荆州、宜昌、襄樊也是湖北省旅游业较为发达的中等城市,在地域空间上与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著名旅游胜地紧密相连。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构建既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湖北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腾飞的内在要求。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

根据“点—轴”开发理论,旅游城市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将扮演“增长极”的角色,而其间的旅游交通路径则将演化为“生长轴”,它们共同像“磁场”一样吸引周边的生产要素。于是,旅游城市的边界被不断扩大,同时新兴的旅游城镇也将涌现出来,众多非城市居民加入到旅游从业者的队伍中来。可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规划建设,客观上将使湖北省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二)有助于形成旅游产品品牌

品牌产品既是区域旅游形象的重要载体,又是形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湖北省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来看,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高的精品名牌尚显匮乏,建设旅游城市连绵区可以有效地整合省内的优势旅游资源,规避已有的小品牌在旅游市场上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局面,形成新的具有规模效应的品牌产品联合体,从而树立起具有形象展示功能的“旅游大品牌”。

(三)有助于共享各类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城市形象的载体,也是旅游发展的命脉。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效率,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为区划行政壁垒的阻隔,湖北省内的基础设施资源尚未形成一个能够高效运转的网络,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存在人为设置的障碍。例如,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道路上还存在很多断头路和瓶颈路,一些级别不高的公路还有拦路收费的现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城市之间的客源互送,不利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发展的战略构想

基于湖北省各大城市及主要旅游吸引物既有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可在境内重点打造东、西两个彼此相互依存的旅游城市连绵区。“鄂东旅游城市连绵区”以武汉为中心,以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八座城市为腹地依托,在空间上表现为“圈层式”结构,囊括了东湖、黄鹤楼、文武二赤壁、汤池温泉、木兰故里、中山舰陈列馆等一众知名旅游景区景点。“鄂西旅游城市连绵区”以荆州、宜昌、襄樊为支点,联络荆州古城、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古隆中等著名旅游胜地,在空间上表现为“条带状”结构。这两大旅游城市连绵区集结了湖北省旅游资源的精华所在,应该成为湖北省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

建设旅游城市连绵区的目的是增强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在上述战略布局框架下,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形成都市旅游、县域旅游、乡村旅游多极联动的发展局面

要使湖北省境内的主要旅游城市真正“连绵”起来,达到“城界消失”的理想结果,必须大力促进区域都市旅游、县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城郊结合部是城市化的前沿阵地,也是旅游城市连绵区的重要节点,在这一认识前提下,都市旅游的发展除了进一步发挥其区域旅游吸引和集散中心的作用之外,其重点还在于发展“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BeltAroundMetropolis)”,使核心城市的旅游边界得以向外延伸。县域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行政单元,县域旅游则是处于中观尺度的区域旅游形态。一方面,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推进县域自身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另一方面,县域旅游既是都市旅游的有益补充,又可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传导”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引导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了“乡村都市化”的引擎,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乡村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了乡镇居民在物质与精神两大层面的“城市化”。因此,尽早形成都市旅游、县域旅游与乡村旅游多极联动的发展局面,是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首要课题。

(二)贯彻以资源为主线、以产品为依托、以市场为前提的发展思路

提出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概念,实际上是要将湖北省的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借助适当的区域平台来组合成整体旅游产品并加以营销。旅游线路就是这种整体旅游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基于旅游城市连绵区构造的湖北省旅游线路组合要在跨区域协作的视野下有效地涵盖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等一批知名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楚文化、三国文化等一系列底蕴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故可重点考虑推出2条连通各主要旅游城市的大型精品线路,即“武汉城市圈精华循环游”和“一江两山风情体验游”。前者以武汉为中心,通过公路、轨道交通连接周边8座城市的旅游精华,形成“网状”的旅游格局,其客源主要针对省内居民,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内的居民,各城市相互成为对方的“后花园”。后者以长江三峡风光览胜、武当山琼阁访道、神农架生态探秘所形成“帚型”格局为主体,向两端延展与荆州古城和襄樊古隆中接轨,由于该线路基本上囊括了湖北省内资源品位最高的旅游景区景点,其客源则主要针对国际旅游者和国内其他重要旅游省市。两条旅游线路既体现出鲜明的主题和市场定位,亦契合了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战略布局。

(三)完善信息互通、营销互动、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发展机制

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建设的本质还是区域旅游协作问题,其关键在于生成一个“利益均沾、多方共赢”的协作机制。目前,湖北省各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给人的感觉是各自为政,竞争大于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该省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笔者认为,促进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快速形成,使其各旅游城市之间扭转为合作大于竞争的状况,必须实现信息互通、营销互动和客源互享。首先,由政府主导搭建起一个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共用平台,该平台不仅能提供该省关于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最新的行业资讯,而且还要能够实时监测省内旅游者的流向、流量和流动趋势并作出较为客观准确的预测,这样做有利于各旅游城市相互之间的客源共享;其次,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进行整体性的宣传促销,尤其是以旅游资源为纽带关联性强的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和旅行社更是应该紧密的捆绑在一起,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这样做才会产生规模效益;再次,明确各旅游城市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品牌塑造的过程中突出个性,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近距离低水平重复项目的上马所带来的资源与资金浪费,这也是旅游链条在旅游城市连绵区各环节得以不断延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5

关键词:宜昌国际性旅游城市发展战略

以中心城市构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旅游业正从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城市在区域性的板块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在宜昌,宜昌是大三峡旅游圈新的增长极,具备了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潜质,2000年至2002年接待境外游客和旅游创汇均以8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共宜昌确立的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三个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城市,不仅是宜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三峡旅游由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的现实需要。

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

从理论上讲,国际性城市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包括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特色优势,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成为国际事务的服务中心、国际资源的交换枢纽、国际利润的创造中心或国际影响力的扩散高地,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国际性旅游城市是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专业性的国际性城市,是指具有国际性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宜昌确立的国际性旅游名城这一目标具有空间开放性、产业特色性和品牌扩张性等特点。“国际性”体现了空间的开放性;“旅游”体现了产业的特色性;“名城”体现了品牌的扩张性。“国际性城市”是共性;“旅游城市”是个性;“名城”是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般来说,国际性旅游城市应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按照国际公认标准或惯例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其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旅游形象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感召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通过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城市景观、主题活动、形象标识和口号等整体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产生国际性的感召力,并形成国际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游客满意率在90%以上。

核心旅游产品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吸引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拥有世界级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世界罕见的旅游景观,更要按照国际标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至少要有1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若干AAAA级旅游区,能够产生国际性的旅游吸引力。

旅游服务环境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接待力。国际性旅游应拥有满足国际游客旅游消费的环境,即城市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服务设施以及语言环境、旅游服务、市民素质等都应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能满足主要客源地国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国际的接待能力。

旅游运作模式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旅游运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开放旅游市场,引进国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旅游产品设计要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开发与经营应高度开放,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

价值观念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国际性旅游城市要有国际化的价值观念,才能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衡量一个城市的旅游国际化不能用纯经济的标准,而要用城市文化、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的协调发展来衡量,因为旅游更多的是体验经济、精神经济。

旅游活动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国际性旅游城市会举办较多的国际活动,多渠道参与国际交流。通过举办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从而产生持续的国际性影响力。

游客构成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聚集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具有国际性的凝聚力,城市吸引力和游客市场辐射到海外,接待的游客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并在各大洲都有分布。年接待国际游客数占当地居民总数的比重达60%以上。

旅游经济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主导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外汇收入占当地进出口总值达30%以上,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度和整合度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高,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宜昌创建国际性旅游城市的优劣势分析

比较优势

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考察国际性旅游城市,更主要的考察一个城市在发展国际旅游方面的国际比较优势。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优势突出,主要表现为:

独具个性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城市与三峡工程、葛洲坝以及西陵峡(东段)融为一体,工程文化、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交相辉映,长江三峡、三峡工程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品位高,在建设现代工程型国际性旅游城市方面具有显著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在三峡旅游格局重构中已成为三峡旅游重要的增长极,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优势增长区。

富有魅力的国际流平台。三峡工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将与北京的长城、西安的秦兵马俑一道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产品,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此外,宜昌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旅游节等国际性的活动,构建富有魅力的国际流平台。

优美的人居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态化是所有国际性城市的共同特征,旅游是“眼球经济”、“环境经济”,国际性旅游名城更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宜昌城市山水交融,城区绿化率高达40%,水资源与电力资源丰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越,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开放的移民城市文化。开放是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宜昌历史上乃兵家必争之地、贬官经停之地;1876年开埠成为长江上重要的港埠城市;葛洲坝的建成使宜昌从一个小城镇转为中型城市,如今三峡工程的兴建正使宜昌向较大的城市迈进。宜昌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具有浓厚的开放意识和开放性、兼容性、多元化的国际性城市文化特征。

不断增强的城市国际机能。城市国际机能是一个城市参与国际性竞争的功能。自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起,三峡工程进入收益期,宜昌城市经济实力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城市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集群优势逐渐显现。三峡机场国际口岸升级、城市旅游步行街、游客中心、旅游超市等项目相继建设,宜昌城市国际机能正日益增强。

劣势分析

与国内外发达的国际性旅游城市相比,宜昌要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还存在着以下差距:

城市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现代化是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前提。宜昌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文明、科技发展等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尤其是入境游客进入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等还有待改善,宜昌还未开通国际航班,至今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还没有一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

城市形象国际知名度不高。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城市的综合评价和总体认识。宜昌城市形象在策划、塑造、推广及其影响力的国际性水平不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待提升,宜昌仍处于中国发展国际旅游的第四集团,还不是境外游客游览中国的首选目的地。2004年来宜境外游客中80%为一日游,在宜花费167.32美元/人天,停留时间仅1.21天/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宜昌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开发不够,三峡工程游仍是初级观光产品,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屈原文化、昭君文化、三国文化的旅游开发重视不够,城市文化娱乐项目配套不足,缺乏能留人的旅游度假产品,现有的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而国内同类旅游城市如桂林、三亚、黄山等已经实现由观光旅游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而宜昌还是三峡旅游的观光过境地。

城市文化国际性氛围不浓。国际性文化氛围包括语言环境、国际旅游要素、市民国际素养、运行国际惯例等,宜昌在这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外向型人才和国际交流场所,难以适应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需要。

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功能不强。宜昌中心城市的旅游凝集力和扩散力不够,入境游客几乎都集中在长江三峡线,环城旅游交通网络还未形成,城市布局、产业结构、旅游功能有待完善,中心商务区(CBD)、旅游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配套。宜昌尚无大型国际性的会展场所,这些都制约了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的发展。

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弱。宜昌旅游经济还是数量扩张型,对第三产业以及GDP的带动效果不明显;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有待增强,宜昌旅游经济还是孤立的产业体系,旅游与相关产业加强互动与整合,还没有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旅游发展实力不强。2004年宜昌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4:54.6:32,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8%,与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

发展目标

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宜昌旅游产业发展,力争进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行列,建成三峡地区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旅游城市。争取到201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旅游业逐步成为宜昌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战略

形象提升战略。在旅游进入形象传播时代的今天,塑造和推广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对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设与营销至关重要。为此,要通过形象设计、形象塑造、形象推广等,整体提升宜昌城市的国际旅游形象;借助举办国际性的活动和奥运旅游的机遇,加大“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宜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力度,使宜昌与长江三峡一道名扬中外。

产品打造战略。宜昌要融入国际旅游经济圈,关键是要有核心竞争力产品。宜昌应着力开发三峡大坝、长江三峡、昭君和平文化三大品牌资源,围绕三峡大坝实行环坝突破,举市场之力建设三峡环坝旅游圈,同时要发展宜昌城市旅游,建设与国际性旅游城市和三峡工程相匹配的国际性旅游产品。

区域联合战略。加强区域联合,呼应汉渝,借势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宜昌与武汉、重庆的旅游合作,实现三地旅游的交通互动、产品互动、市场互动、营销互动、管理互动,形成区域旅游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通过线路组织与营销,加强与张家界、神农架、武当山和西安的联动,推出富有特色的国际旅游线路。

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协调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城市旅游与县市旅游、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创宜昌和谐旅游的新局面。

人才兴旅战略。旅游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国际性人才带来国际性理念。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人才是保障。为此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遵循国际惯例,推行国际性机制,提供国际性标准的服务,营造国际性人才的成长环境、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

发展布局

根据宜昌旅游资源分布、交通条件、文脉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发挥宜昌中心城区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峡大坝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确立“一心二圈三片五线”的发展布局。

一心。即以宜昌中心城区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重点是增强宜昌城市旅游功能,改善国际游客进出条件,完善城市游憩系统,营造国际性旅游氛围,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准,提升宜昌市国际旅游整体竞争力,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区的重要接待服务中心。

二圈。即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宜昌环城休闲度假圈。三峡大坝已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核心吸引物,重点是发挥环坝旅游产业的集群优势,围绕大坝工程旅游配套文化和生态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环坝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经济增长区。加快宜昌环城休闲度假产品开发,重点开发清江水色风情、五峰原始生态、大老岭森林避暑、城郊生态农业等休闲度假产品,使宜昌从观光过境地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型。

三片。即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清江风情度假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重点开发完善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形成以三峡风光为背景,水电文化为特色,三峡大坝、葛洲坝和宜昌城区为依托的综合型旅游区,成为宜昌推向国际旅游市场的龙头产品;突出土家风情和湖光山色,建设清江风情度假区;突出关公文化和宗教文化,建设三国文化体验区。

五线。加强横向联合,跳出宜昌重组旅游线路,以三峡大坝为核心构建五条国际旅游线,即:中线——三峡大坝•西陵峡•葛洲坝“两坝一峡”旅游线;西线——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重庆“高峡平湖”旅游线;北线——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旅游线;东线——长江三峡•三国•西安“朝秦暮楚”旅游线;南线——长江三峡•清江•张家界“两江一山”旅游线。

战略重点

高起点规划,塑造国际性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就是旅游景点”的城市旅游发展观念,把宜昌纳入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把宜昌旅游放在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内进行定位,坚持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水电特色和旅游功能,使宜昌成为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市。宜昌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电之都,无论是三峡风光、三峡工程,还是三峡文化,都能给游客以“激情”的感受,英文ELECTRIFYING可译为“电”或“激情”。确立“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形象,既一语双义,又将宜昌与三峡紧密结合,便于推广。

高标准建设,打造国际性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名牌战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高档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以及大型城市标志性建筑;重点建设“两坝一峡”和“高峡平湖”旅游区,加快清江休闲度假产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发挥三峡工程巨大旅游磁场效应,形成环坝国际旅游圈、环城休闲度假圈,促进宜昌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高水平管理,营造国际性旅游环境。重点营造国际性创业环境、国际性语言环境,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管理素质。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管理机制,优化配置城市服务业的各类资源,城市道路、机场、火车站、码头及旅游景区、公园的路牌和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要符合国际标准。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旅游意识,强化市民的城市形象意识和国际性旅游名城的公民意识,增加宜昌城市旅游的亲合力。早日解决宜昌三峡机场的口岸升级,简化出入境手续,创造条件实施落地签证制度,使国内外客人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高水准营销,扩大国际性客源市场。调整宣传思路,改变以往突出宣传三峡而忽视宜昌的宣传策略,多渠道营销“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旅游形象。抓住北京奥运机遇,倡导“北京观奥运盛会,宜昌揽世纪工程”。特别是要通过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国际水电旅游节、世界临坝城市发展论坛、国际水电经济论坛、国际和平论坛等国际性的活动,提升宜昌旅游的国际注意力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宜昌,看大坝,游三峡。

高质量发展,增强旅游国际性竞争力。建设国际化旅游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引进、联合等多种途径,使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宜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逐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配套功能,壮大旅游核心产业群。探索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的整合与互动机制,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群,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游客在宜昌的停留时间、增加游客在宜消费、增加旅游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增加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阚如良,周银珍,郑宇飞,胡红青.转型期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5)

2.乐正.建构21世纪中国的国际性城市体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0,6

3.肖耀球.国际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2,4

4.吕斌,陈睿,蒋丕彦.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J].旅游学刊,2004,19(2)

5.阚如良.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6)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6

一、信阳市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信阳市地区河南省南部,南接湖北,东临安徽,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倾斜,是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信阳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本文以信阳市城郊为例,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风光优美

信阳市郊区风景十分优美,有水面广阔、烟波浩渺的南湾湖,有四季景色秀丽、山水相间的震雷山,有著名的产茶区车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等地,还有以盛产草莓、樱桃出名的十三里桥乡,这些地方景色十分优美,乡村田园风光令人陶醉。以产高档信阳毛尖闻名的车云山、黑龙潭、白龙潭等地,气候温润,茶树众多,还有深潭与瀑布。十三里桥乡,春有红红的草莓,夏有可爱的樱桃点缀水上,引得很多游客去采摘。信阳市郊区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十分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2、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食宿行游购娱”,购物作为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之一,在旅游中地位很重要。目前环境污染较严重,食品的质量问题令人担心,而乡村地区山清水秀,山上出产物品、农户自产农副产品由于其绿色的品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信阳郊区有竹林产笋子,有十三里桥的蜂香草莓,四月底有香甜的樱桃,有以鱼肉细滑而出名的南湾鱼,秋季有籽粒饱满的大石榴,有香甜的板栗,还有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特色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这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3、交通便利

交通是发展旅游的一个前提条件,交通状况良好,游客能进得去,旅游才能发展良好。可进入性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条件的一个重要指标。信阳市境内有京广、京九、宁西3条铁路,有京港澳、大广、沪陕3条高速,G106、G107 和 G312 在信阳境内形成多个十字交叉。信阳市的铁路公路通车总里程和密度均位于全省前列。而新开通的石武高铁又把信阳置于武汉、郑州一小时经济圈内。而信阳郊区离信阳市较近,可进入性较好,公路蜿蜒于田间地头,连接信阳市与农村,游客可以进得来散得开。优越的交通条件对信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特色的乡村美食

民以食为天,特色美食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可小觑。信阳地区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人们喜欢吃也善于吃,美食众多。近些年涌现很多地锅饭,农家餐馆,这些地方很受信阳市人民所欢迎,一到周末和节假日,顾客盈门,经常找不到停车位。这些餐馆所制作的南湾鱼、闷罐肉、红烧鲫鱼、橡子面凉粉、地锅馍都很有特色。

5、旅游节庆活动的推动

旅游节庆活动对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信阳市十分重视旅游节庆活动的举行。每年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来推动旅游的发展。例如信阳茶文化节,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22届,信阳茶文化节的举办不仅带动了信阳毛尖的消费,提高了信阳毛尖了知名度,扩大了信阳毛尖的影响力,而且在“以茶为媒,发展经济”的组织思想下,推动了信阳市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每年茶文化节期间,全国各地来信阳的游客非常多,信阳市的宾馆酒店经常提前几天都被预定一空。

二、信阳市城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信阳市城郊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和条件,近些年信阳市政府也在为推动信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目前信阳市城郊乡村旅游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信阳市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

1、基础设施不完善

完善的基础设施对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信阳市城郊虽然有公路连接各个主要乡村旅游点,但是公路等级较低,如白龙潭一带的公路路面较窄,两辆车会车都很困难,并且沿线标示系统缺乏,加油站的数量少,能提供修车、洗车服务的地方较少。有的景区由于没有配套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到处流淌, 废弃物到处堆放, 不仅给“农家乐”的“经营者、临近居民和消费者造成生理健康的损害, 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潜在的危机。”[2]城郊的农家乐质量不高,多数不能提供住宿服务,这阻碍了一部分想过夜的游客,也不利于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益。

2、旅游产品单一

丰富的旅游产品不仅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且还能促进就业、增加当地收入,并且对旅游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目前信阳市城郊乡村旅游的产品还比较单一,基本停留在观景、采摘、垂钓、吃农家饭、喝茶打牌等项目上,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很少,这造成了游客觉得乡村旅游层次低,从而不愿意停留下来,并且重游率低的情况。

3、淡旺季明显

信阳市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淡旺季非常明显。每年的4月到10月是信阳市乡村旅游的旺季,特别是4月、5月,人数众多,农家乐门口经常找不到停车位。而其他月份旅游人数明显偏少,景点农家乐门口罗雀。如此明显的淡旺季会造成旺季游客的拥挤,影响服务质量,淡季旅游资源和设施的闲置,影响经济效益。

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会带来高质量的服务,推动旅游的发展。目前信阳市城郊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很多是没有经过培训的家庭妇女,服务理念比较弱,服务技能偏低,服务水平比较差。要想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统一组织,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以高低点、严要求切入,并且加强对旅游道德的培育。

三、结论

信阳市城郊有着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有着明显的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但是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信阳市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注重道路的建设,高标准严要求来建设旅游通道,保证旅游通道的顺达;增加道路标识系统、 进行停车场建设、 进行加油站建设、 提供洗修车服务,增加通讯基站的建设,合理设置旅游宣传牌和指示牌。

2、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是旅游发展的保障,资金的缺乏将阻碍旅游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旅游经营者想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档次,但是苦于没有资金来源,所以项目只得搁置。在资金的筹措中,政府要发挥牵头作用,坚持投资方式富哦氧化,打破地区、行业的限制,可通过政府拨款、招商引资、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企业投资等渠道筹集资金,还可在地方政府权限的允许范围内给予一定的旅游发展优惠政策。[3]

3、统一规划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很广,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规划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保护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性开发,突出旅游资源的自然性、独特性和乡土特色,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布局,兼顾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将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力求形成 “开发一个景区,保护一方生态,带动一方经济”的良性循环。[4]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7

关键词:庆阳市;运动休闲;旅游产业

运动休闲有助于培养体魄、塑造人格;文化、旅游等活动有益于愉悦身心、开阔视野,其本质都是以人为主体的参与式活动。伴随着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老龄化的加剧,运动休闲与旅游日益受到大众欢迎。目前,国内众多城市均在建设运动休闲城市、发展旅游业。

一、运动休闲研究概况

运动休闲是以休闲为目的,以运动为内容和方式的活动。近年来武术、散步、慢跑、登山、游泳、网球、野外生存、攀岩、定向越野等参与者渐增。运动休闲的相关研究也较为活跃。

郭春旺等(2004)探讨了我国体育休闲市场发展的现状,并对体育休闲市场消费群体进行了分析。李雪飞(2010)指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人们有不同的运动休闲方式。罗康荣(201 1)以成都地区的发展为例,提出运动休闲产业可与农家乐相结合,并探讨了具体的模式。李桦(2011)探讨了影响我国城市居民运动休闲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行为模式做了分析。

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eel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张立(2015)认为《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强调了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健康等产业的融合性,使体育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得以凸显。陈恩堂(2015)提出体育产业不是一个孤立的a业形态,而是和其他经济活动融合在一起的。运动休闲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是一种趋势,且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绿色朝阳产业。

二、庆阳市发展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的必要性

地处甘肃东部的庆阳市既有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又有上佳的空气、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宜于休闲和开展各类户外运动。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庆阳曾多次被评为“宜居城市”、“休闲城市”。建设“运动休闲之城”,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庆阳革命老区产业转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推动新常态下庆阳经济转型发展

建设运动休闲城市,推动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到2025年要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庆阳市旅游收入20.1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1.03亿元,需主动调整以煤炭、石油等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探索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推动庆阳经济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

(二)满足庆阳人民对休闲、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运动休闲所倡导的“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庆阳市公园、绿地、文化广场等运动休闲场所较少、公共体育设施短缺,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锻炼、健身需求,相关产业亟需发展。

三、庆阳市运动休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人们在旅游观光中参与体育活动,在赴外地观看体育比赛时安排旅游行程等非常普遍。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周边餐饮、酒店、旅游、通讯、房产、会展等产业拉动效应明显。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目前、迫切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体育产业同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的体制、机制。从庆阳的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层面来看,运动休闲与旅游产业具备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一)特色鲜明的自然、人文环境

庆阳地处甘肃东部、陕甘宁三省交汇之处,境内既有黄土高原的雄浑地貌,又有秀丽江南的郁郁葱葱。其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9米之间,年平均气温9.5-10.7℃,年日照2213.4-2540.4小时,总体呈干旱、温和、光富的特点,适宜夏季避暑、休闲。庆备发展冰雪运动、登山运动、越野跑等运动休闲项目的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庆阳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积淀,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国家提出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等医疗旅游,庆阳这一中医发源地也独具优势。

(二)正逢其时的政策机遇

近年来中央层面多次提出要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尽快出台促进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旅游升级。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国家和甘肃省相继制定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均提出要支持庆阳旅游产业发展,应紧抓政策机遇打造有影响力的休闲、养生旅游品牌,使庆阳成为有独特魅力的运动休闲城市和旅游目的地。

四、庆阳市运动休闲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

运动休闲与投资、消费关系密切。运动场地、设施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城市中有了较多的运动场所,人们就有了运动的可能,运动休闲消费必然增多。打造以运动休闲产业为龙头,融文化、旅游、餐饮、酒店业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是促进庆阳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一)树立明确目标、制定可行方案

以国家及甘肃省的相关政策性文件为指导打造运动休闲城市和旅游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

系统研究庆阳市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规划;运动休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契合点与融合机制;运动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一是以冰雪运动、户外运动为特色打造体育赛事,引导全民健身、参与休闲活动,增加体育消费,发展体育产业;二是探索运动休闲产业如何同庆阳的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体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条,打造庆阳运动休闲、文化、旅游品牌,探索体育、旅游、文化、养生融合的庆阳发展模式。

(二)挖掘地域特色、寻求重点突破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8

关键词:大都市;周边城市;旅游业;跨越发展;突破点;温江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166-02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西部“十一五”规划要求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发展,旅游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并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大都市周围,尤其是省会城市旁的那些旅游资源匮乏又被大都市遮蔽的裙落区怎样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发展,这给经济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温江区作为大都市裙落区的一个代表城市,其旅游业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一些成就,但缘于温江既没有能与成都金沙遗址相比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没有能与青城山―都江堰相比的自然旅游资源,温江处于旅游业被遮蔽区域,受到关联区域旅游的抑制。

二、寻找温江旅游业发展突破点的思路分析

(一)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的五大转变

温江如何将自己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变,做精品旅游与特色旅游,这就需要做到五大转变。

(1)北部片区农业资源优势向观光休闲旅游优势转变。(2)成青旅游快速通道与城市轻轨交通资源优势向廊道旅游优势转变。(3) “金马河”、“江安河”水域资源优势向滨水旅游、体验式旅游优势转变。(4)宋代文庙、鱼凫王墓、陈家桅杆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旅游优势转变。(5)大学城、科技园、生态园、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等“知本”资源优势向工业旅游优势转变。

(二)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为指导、强化规划效力,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规划理念,按照“旅游北上,三产兴区”、“三区两带”战略要求,根据已有发展基础和经济发展规律,提高旅游产业的总体规划水平,形成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衔接的产业空间布局[1]。旅游景区景点要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为指导、强化规划效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在《温江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基础上,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到:第一,以总体规划为统揽,统筹北部镇域规划、城镇规划、三产业规划,确保北部旅游产业的整体推进和整合发展;第二,进一步做好北部生态旅游片区、金马河和江安河沿线建设发展详规,特别是成青旅游沿线产业业态布局,重点做好“健康步道”、“特色旅游酒店”、“特色餐饮区”的统筹布局;第三,不断完善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农业结构调整规划与旅游产业业态规划的结合,大力发展旅游沿线花卉园艺观光及生态旅游业发展,推动产业集中、集效、集群联动发展,辐射带动北部及周边地区快速发展。

(三)创新发展模式,强势推进牵动性精品旅游项目建设

以良好的旅游资源为载体,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商务总部经济、高端创意产业互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对旅游产业的反哺,大力推进“兴三优二、一三互动”的良性循环。加快实施“精品项目战略”,强势推进牵动性旅游项目建设。以“两股一改”试点工作促进成熟旅游项目的尽快启动,以精品项目带动产业规模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推进“云湖天乡”、金马河、“成青旅游快速通道沿线”、万春旅游商品城等项目的建设,对其他旅游项目的促建形成牵动作用,为今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创新发展模式并积累经验,加快“三区两带”战略格局的形成,促成若干个投资大、体量大、内涵深、吸引力强的旅游项目和高星级酒店的建设。

(四)加快“旅游产品综合体系”建设,开发多样化、多层次旅游产品,满足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需求

1.深入挖掘温江历史文化内涵,围绕老名牌推出新产品。依托宋代文庙、鱼凫王墓、陈家桅杆等历史文化资源及大学城、科技园、生态园、惠明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发展文化旅游和工业旅游。

2.把节庆活动做活做大,增强吸引力。节庆活动也是一种旅游产品。如“温江赏花节”、“冬季田野追兔(鸡、鸭)大赛狂欢节”等。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办出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节庆活动,在主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具体内容和举办方式要做到有新意、有创意,真正形成良好的旅游效应。

3.发挥大学城科教优势,做精科教旅游。举办青少年科教主题夏令营,推出科教型、修学型、文化型产品。院区合作,以“科学、人文、自然”为主题,打造部级科普教育基地、成为温江科教旅游新亮点。

4.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享乐需要。旅游是一种高级消费,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赏。要以景点为中心,搞好配套服务项目,如歌舞观赏、民俗风情表演、自然博物展览、饮食服务等项目,使游客在游览之中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服务和享受。探索旅游与文化娱乐业结合新路子,大力开发亲水休闲、绿色休闲、购物休闲、文化休闲等休闲产品。

三、温江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几个重要突破点

(一)一三产业互动:打造北部片区旅游产业

西部大开发以来温江及时转变传统农业为以园林、花卉为主的高附加值农业。温江北部片区成为四川省乃至中国西部地区高档次、规模化、标志性园林基地。但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城市规模扩张为主的基础建设、大型项目建设终会逐渐降温,园林产业发展拐点已显,靠单一的苗木、花树销售支撑的北部片区十万亩园林、十几万人生活难以乐观,必须预见性考虑为北部片区园林产业接续新的产业、市场、收入。而考虑到减少区域产业调整震荡、继续释放园林资源优势、配合温江市区化的生态环境要求,北部片区产业调整方向的最好甚至唯一的选择就是旅游了。以园林为主的农业只须“推开门、擦擦脸”就地顺便、兼职、互动地拉起旅游大旗。

(二)区域内旅游联动切入点:点线旅游转向板块旅游

温江处于成都、都江堰及其关联区域之间受到关联区域旅游的抑制。温江要发展自身旅游,就必须与关联区域实行联动,依托成都、都江堰等区域寻找发展机会,以成都、都江堰为跳板使温江脱颖而出[2]。在温江旅游区战术性规划指导下,区域内外都需着力推进从“联谊交流”向“务实议事”转变,由“点线旅游体系”向“板块旅游体系”转变,实现真正意义的区域融合和“无缝对接”[3],加强景区、景点、旅游企业信息互通,建立深层次合作机制,共同设计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开展对外促销,共同编制区域旅游宣传手册,推动各景区、景点客源互送。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资源上的互补性,实现区域空间、资源和品牌的聚集,共创旅游区域品牌[4]。

(三)房地产与旅游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温江近年来旅游资源的积累、旅游形象的打造、旅游市场的形成和旅游配套条件的提供,都比较严重地依赖其环境的优化、交通的改善、区位的突显等地产支撑条件,尤其是在芙蓉古城、国色天乡、国际花博会等主题旅游地产项目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温江旅游业早已深深地打上了“旅游地产”的烙印。

旅游地产既要追求长期持续、大范围、带社会性的旅游效应,又要追求短期、局部的商业效应,二者有着明显的冲突,兼顾起来比较困难。

(四)实施“旅游北上”战略

温江北部区域旅游业发展面临区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紧临都江堰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交通条件、园林文化和水域资源为温江“旅游北上,三产兴区”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旅游北上”战略的实施也遇到了极大挑战。其一,相关部门对“旅游北上”战略思想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上缺乏统一性,行动上缺乏协调性。其二,北部片区发展什么?怎样发展?配套设施如何构建?等问题还未解决。其三,北部生态旅游片区缺乏建设发展详规,与旅游业不相匹配甚至相冲突的产业已进入北部片区。应当对北部片区统筹规划,将与旅游业发展相悖的企业、产业有序“请出”北部片区,并对即将进入该区域的产业进行严格审批。

(五)加大政府主导旅游产业的力度,整合行政部门职能,建立、健全旅游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

实践经验表明,旅游产业发展的程度与政府关系极大,有的地方旅游发展成功的主要经验就是确定一名主要领导主管旅游工作,重大问题“一把手”要亲自抓,旅游机构和队伍必须得到加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制定了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措施。因此,加大政府主导旅游产业的力度,整合旅游、交通、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职能,加快制定《温江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统筹发展的管理体制,形成区域统筹、部门协同的协调机制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机制。

四、结语

温江作为成都的一个郊区,从表面上看,无论是旅游资源的品质还是旅游者的感知度,温江都会受到成都的压制而处在阴影之中。但是,如果能抓住西部旅游发展的大好机遇,找好温江旅游发展的思路和重要突破点,深入挖掘自身相对优势,相信其发展机会较之过去会大为增加。因此,本文认为大都市裙落区旅游业是能够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朱孔山.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8):68-73.

[2]刘太萍,范中启,唐飞,袁芳.试论徐州旅游经济圈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22-124.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9

关键词:城市形象;节庆活动;旅游节;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65-03

一、城市形象概述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客观形势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物质景观、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形势、社会面貌、政治表达及历史文化作出的总体分析和全面评价。[1]”城市形象由精神形象、行为形象与视觉形象三个层次组成。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的著作中,从城市空间规划的视角,论述了城市形象的五种主要构成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强调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活动与城市环境的双向交流,进而形成意象。同时凯文・林奇指出,“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及其活动,与静止的物质元素是同等重要的。[2]”城市视觉空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形成了城市的特定形象。城市视觉空间是城市的各种文化、现象、内涵的提炼,是城市形象外在的视觉表现形式。由静止的城市形态、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设施等所构成的城市视觉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具有持续性,不会产生很明显的变化。城市居民的活动则成为城市形象提升的关键,城市居民的活动包括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日常生活活动等。

节事活动是文化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节事”是“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的简称,指事先经过策划具有明确的主题,针对广大公众有组织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3]。旅游节是大规模的人群聚集活动,人们在充分感受当地独特的地域风情、丰富的娱乐活动、热烈的大众狂欢。旅游节活动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人们的活动和心智的发展产生交互作用,在对城市的认知发展过程中体会到了城市的精神,形成了对城市特定的印象。

二、上海城市视觉形象

城市的视觉形象以人工环境(建筑物、景观、装饰)和自然风光(地形、植物、水体)为主体,是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里,对城市历史、传统的浓缩,反映出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城市居民对城市的理解和向往,体现出一定时期内城市艺术和技术达到的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外在标志。地域文化是城市视觉识别形成的语境,城市文化理念是城市视觉识别的基础,而城市的行为识别则是城市视觉识别的依托。城市的视觉形象可以是有形的、可见的具体局部形象,例如城市的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水景、雕塑以及其他视觉感知的景观等,也可以是色彩、造型等视觉要素组成的、在受众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意象。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外来文化的互相渗透与交叉,逐渐形成由多元文化汇集而成的大都市,其特性为海纳百川。城市建筑、空间是城市市民生活、风俗习惯和维系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是市民集体记忆和日常体验的场所,是城市的物质形态和区域文化的综合反映,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海派建筑,是上海开埠160多年以来历史、文化的沉淀,显现出上海的城市风貌与特色,构成了上海独特的视觉景观。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优秀的历史建筑得以形成,特别是集中反映上海近代史,融合东西方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构成了上海特有的城市风貌,是上海重要的都市文化遗产,是市民文化认同与城市可识别性的重要依据[4]。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这些优秀建筑与视觉空间是上海提高城市影响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本和景观资源。

外滩自上海开埠后,洋行、银行林立,开始成为了上海乃至中国的金融及贸易中心,也被称为“东方华尔街”。外滩建筑呈现西方多个时期不同特色的建筑风格,西面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仍然保留着具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各式风格的大楼52栋。外滩是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源头,公园、马路、电车、路灯、电话等现代文明率先在外滩出现,引领上海的现代城市建设[5]。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标志性的大楼,由政府机构所在地变身为世界著名银行、保险、饭店、外贸机构等的驻地,外滩的城市功能、风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黄浦江两岸的道路是上海城市中的重要通道,也是一个明显的边界。20世纪90年代,在外滩的对岸,现代性的高楼大厦群开始矗立在黄浦江东岸,东方电视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高耸入云的建筑与外滩隔江相望,外滩的景观发生巨大变化。浦东陆家嘴与浦西外滩,两个风格迥异的区域,在人们的意象中将当代上海与租界上海连接在一起,跨越中西文化的壁垒,形成上海独特的视觉形象。

亦中亦西、亦古亦今,新旧完美融合的城市风情和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使上海成为全球独具特色的文化城市。外滩、城隍庙、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外白渡桥等,是上海这座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经典地标式建筑。据调查,外国人眼中印象最深的是中西荟萃的文化积淀,外籍人最喜欢的地方是外滩,排在第二位则是豫园。同时,上海又是一座现代时尚的城市,“从‘国际人士’的视角看来,上海是一座现代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上海‘壮观大都市’的形象还是非常鲜明的。[6]”通过对台湾游客的研究表明,台湾游客把上海旅游目的地看作是一个现代化都市风情浓厚的地方[7]。

三、上海的城市节庆活动

城市节庆活动是基于城市社会发展与城市传统文化特色,具有浓郁地方民俗风情、地域文化特征的周期性民间节事。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城市节庆活动突出了资源整合、社会认同、经济发展与旅游开发,充分展示了城市的独特形象与吸引力,对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地位具有积极的作用,日益成为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事件和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宣传和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手段。上海不仅拥有传统文化的精粹,如京剧、越剧、沪剧、评弹、滑稽戏等,而且还是油画、话剧、交响乐、电影等源于西方的文化形态在我国的发祥地,体现着东西方文化在这座城市里的交融[8],塑造了上海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国际大都市形象。近年来,上海节庆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快,已形成一批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品牌渗透力的节庆活动,比较成熟的有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上海电视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国际魔术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海桃花节等[9],这些节庆活动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从主题看,有综合类、自然类、民俗类、文化类、艺术等类别;从形式看,节庆活动融入了文艺演出、游览参观、展览会、商贸洽谈、论坛等。

城市旅游节庆是以主题化时空、现场聚集为特征的,依托城市某项或一系列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举办的大型节日活动,不仅为公众营造一个集体愉悦的城市氛围,也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接近城市文化、了解当地民族风情的机会[10]。

上海每年举办上百个各种主题的节庆活动,营造了以上海地域文化为特征的快乐体验时空,是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符号性代表,同时,城市影响力得到扩展,凸显出主题旅游产品的市场优势。

上海旅游节自1990年开始举办,依据上海本土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形成了涵盖观光、休闲、娱乐、美食、购物、展览等近40项旅游节庆活动,多项品牌活动在旅游节亮相,如国际音乐烟花节、南京路欢乐周、浦江彩船大巡游等传统节目,还有上海特色旅游食品评选、召稼楼中秋放灯游园等全新活动。上海旅游节平均每年能吸引游客800多万人次,一半以上来自海外和内地其他省市,前来参加旅游节的国内外游客以及表演队伍,都能感受到上海旅游节给城市带来的热情和节日气氛。作为上海旅游节核心产品的花车和方队巡游,更是为市民、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节庆盛宴,是上海旅游节的传统品牌。多支来自海内外造型各异的各国花车,还有充满民族风情的境内外团队表演,展示了各国各地区的风光和旅游特色,是上海旅游节的亮点所在;开幕大巡游则有来自境内外的几十支团队参与表演,是一项集结了世界各地花车巡游和表演团队巡演的精彩盛会。

四、城市形象整合基础上的上海旅游节创新机制

随着体验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态度和出游方式选择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游客参与旅游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某种舒畅而独特的文化体验[10]。旅游节庆包含丰富多彩、种类众多的旅游产品,营造各式各样的欢乐氛围、境内外民众参与,满足了体验文化时代游客的需求。但专家认为,上海节庆活动的服务对象应更加明确。许多活动吸引了外地游客,但本地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本地市民的参与与消费状况对节庆活动的生命力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本地市民把某个节庆看作自己的节日,让市民选择近距离出游或者就在本地参与旅游节庆,活动才能深入人心、做大做强。同时,上海的一些综合性节庆活动包含的子项目过多,形式混乱,互相干扰,反而会冲淡活动主题,不能很好地体现节庆的内涵与特色,上海节庆活动的主题也应进一步聚焦[9]。

可持续整合沟通,是在美国学者舒尔茨整合营销理论的基础上,由日本电通公司提出,该模式秉承了舒尔茨整合营销沟通的传统,强调营销即沟通理念,注重内外沟通过程中全社会所有接触点的个性互动,通过主题化活动,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并积极行动[11]。

视觉形象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视觉空间与精神文化底蕴的融合。城市的各种视觉要素需要有序的、系统的组合,才能体现城市视觉形象的完整,才能给人统一的、整体的、和谐的印象。上海东方与西方建筑的结合、历史传承与现代化都市的融合,在国内外游客眼中呈现出亦中亦西、亦古亦今、现代时尚的城市视觉形象,旅游节庆活动需与城市视觉形象整合,才能更加突出城市个性化,加强节庆的特色与吸引力。

(一)精心构思旅游节的主题

城市节庆活动源于城市历史渊源与市民活动,源于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而后又内化为居民自身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城市节庆的兴起往往是城市居民自发的行动与诉求。“传统节庆的旅游开发,其本质是将传统节庆植入现代旅游元素,使之更具观赏性、参与性与休闲性,激发广大游客的旅游情趣,实现传统文化的旅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2]”

上海旅游节的主题应根植于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传统,提炼出上海鲜明的文化符号系统,融汇中西文化的元素,体现上海城市文化的内涵,才能吸引更多市民与游客的参与。

(二)旅游节活动内容要突出地域特色

旅游节活动包含演出形式、仪式、程序、传说等,与传统节事活动相比更为灵活,在活动创意上既要突出主题,具有参与性、娱乐性和地域文化的融合性,每项活动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上海的城市文化特色;同时又需要时常更新,根据旅游市场需求与游客的变化,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以增强旅游节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让本地市民感到亲切,又要让外地游客有新奇感。上海旅游节形成了形式多样的近40项丰富的节庆活动,来自境内外花车和方队巡游是上海旅游节的标志性活动,带给国内外观众的特别旅游体验。旅游节大量的演出形式、仪式、程序、传说等如果能结合上海城市的视觉形象特色进行整合,不仅进一步加强上海旅游节的整体形象,形成区别长三角地区其他旅游节的特色,还能增加游客的整体体验感受。

(三)旅游节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旅游产品是节庆活动举办时凭借的各种物质载体,以及在节庆活动基础上延伸的、专为游客设计制作的各种旅游物品,如赠品、纪念品和旅游食品等。旅游产品是特色化旅游城市所特有的产物,是文化与传统的集中表现,不仅体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更是一种传达文化价值的载体。旅游产品是游客参与旅游节的符号,能够唤起民众的情感,传承节庆的文化精神,延伸旅游体验的意义,深化游客的记忆。上海旅游节产品的设计应当深入挖掘、拓展和保护地方传统历史文化内涵,以海派文化的差异性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有效汲取上海地域文化的精髓,利用上海独特的文化元素,打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市民与游客的需求,开拓旅游消费市场。

(四)旅游节形象传播过程中注重地域视觉元素的应用

旅游目的地形象包含感知形象、情感形象,以及两者综合形成的整体形象。旅游经历、亲身体验会形成游客的目的地形象,而游客对自己认知、情感经历的评价又会通过人际传播,向周围人群扩散重游意向、推荐意向、口碑等,形成了潜在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潜在的游客,媒介不仅是旅游节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还可以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甚至对旅游节进行虚拟体验,影响了市民和国内外潜在游客对旅游节的总体印象,从而成为旅游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者。因此,无论在旅游节活动现场的标志、设施、道具,还是传播媒介上的旅游节要素,都会最终影响旅游节的整体形象,需要将旅游节的各项活动进行整合,利用上海地域文化元素联接旅游节形象的各个环节,并与上海城市的视觉形象相互映衬,才能让上海旅游节的形象得到有效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陶建杰.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突破与策略选择[J].城市问题,2011(2).

[2](美)林奇著.城市・建筑文化系列.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1.

[3]吴国清.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影响机理[J].人文地理,2010(5).

[4]张松.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形象塑造[J].上海城市规划,2011(4).

[5]孙玮.“上海再造”.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城市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6]刘康,韩瑞霞.上海国际形象实证调查结果及启示[J].对外传播,2012(7).

[7]胡瑞明,黄妍.台湾旅游者对上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J].北方经济,2010(16).

[8]东华大学城市形象研究所所长.褚云茂.塑造上海“世界城市”新形象[N].解放日报,2010-11-05.

[9]徐敏.节庆活动:应吸引更多市民“同乐”[N].解放日报,2008-11-09.

[10]黄猛,李丽霞.城市旅游节庆体验价值提升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4(1).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篇10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河北;文化旅游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2013年国家出台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河北省有14个城市入选资源型城市。其中有五个地级市:邯郸市、邢台市、唐山市、张家口市、承德市。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资源型城市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当中普遍面临诸多问题。

1 文化旅游对河北资源型城市的推动作用

1.1 促进经济提升

旅游业主要凭借当地的旅游资源,利用旅游相关设施,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娱、购六位一体的娱乐活动。其中涉及当地交通、酒店、餐厅、游览景区、旅游纪念品、旅游区特产商品等许多方面。这些行业进行有效的配合,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提升。河北资源型城市利用本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本地的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绿色经济的巨大提升”。

1.2 提高就业率

从资源型城市的就业情况来看,从业人员就业面较单一,大多是和工业企业生产相关的工作。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以及对资源逐渐合理的利用,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相关工作人员需求量大,且工作内容简单易学,为工业企业下岗职工以及文化水平层次较低的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1.3 保护生态环境

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进行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生态环境自然不容乐观,发展“绿色”旅游产业,资源消耗少,对环境和资源不会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旅游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资源型城市若要改变原有的工业城市形象,势必会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增加植被覆盖率,对重污染工业企业进行综合治理,使资源型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1.4 产业结构合理化

我国资源型城市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国有经济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致使资源型城市所有制比重严重失调。而旅游产业链涉及众多产业,可以全面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辐射第一、第二产业,资源型城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全方位发展,有助于资源型城市所有制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

2 资源型城市转型下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以唐山为例

2.1 唐山发展文化旅游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唐山有49个旅游景区,A级以上旅游景区29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7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其中4A景区有:唐山市南湖中央生态公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遵化清东陵、万佛园、乐亭故居纪念馆、迁西景忠山、青山关、滦州古城、滦县青龙山风景区、迁安山叶口景区、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曹妃甸湿地景区、丰南运河唐人街等。

(2)区位优势。唐山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链接华北、华东的咽喉要地。北部为燕山山前地带,中部为平原,南部与渤海相邻,北部与旅游胜地秦皇岛、承德相连,西北、西南分别与北京、天津两大都市相邻。唐山有京哈、津山等铁路干线,打通了唐山通往东北、东南以及西北的交通要道;唐山拥有京唐港、曹妃甸港两个港区。近几年唐山三女河机场建成,使唐山的交通呈现出海、陆、空立体交通模式。

2.2 唐山发展文化旅游对策

(1)定位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首要做的即是对唐山进行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定位。根据唐山的旅游资源,可重点打造地震遗址精品旅游线路、工业遗产旅游精品线路、滨海旅游精品线路、历史文化古迹精品线路、自然风光精品线路等。一提到唐山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会想到1976年的地震,目前关于地震相关的旅游地点有:地震博物馆纪念展馆、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唐山抗震纪念碑、唐山地震(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遗址、唐山地震(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等。将这些景点进行综合,整合成一条地震遗址精品旅游线路,参观地震遗址对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也能展现唐山凤凰涅般重建城市的良好形象;唐山是工业城市,依靠自然矿产资源发展过程中会遗留下一些废弃工厂、机械设备等工业遗产。可利用这些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工业旅游,建立工业博物馆、工业厂区参观、艺术区等。以启新1889和开滦煤矿国家矿山公园为代表的工业旅游,虽然在市场运作方面还很不成熟。但旅游公司可以取得工业企业的经营权,旅游公司可以以专业化的视角对工业旅游进行运作和管理。既保护了工业遗产资源,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唐山作为滨海城市,滨海旅游的开发仍显滞后。

(2)完善文化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旅游所涉及的行业是方方面面的,相关行业必须以实际情况出发,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是重中之重,畅通唐山与外界、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观光大道”,旅游车应能直接抵达旅游区,方便游客出行。其次,要提高旅游区待客能力,让游客有美食吃、有舒适酒店住,让游客在旅游区休息的时候有回家的感觉;游客集散中心是为当地旅游而设立的服务平台,整合散客旅游资源和规范散客旅游市场。唐山目前的游客集散中心仍然有待进一步建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3)树立旅游城市新形象。资源型城市发展文化旅游首要改变的即是大众对资源型城市的原有形象,人们一提到资源型城市通常会想到烟囱高耸、机器轰鸣、烟尘滚滚,污水奔泻,而文化旅游给人们的印象则是青山绿水、舒适宜人的景象。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南湖中央生态公园举办,此次世园会举办的主题是“都市与自然・凤凰涅”,唐山为此进行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由南湖生态城承建的世园会指挥中心、综合展示中心、图书馆、群艺馆、低碳生活馆、热带植物馆、大剧院、档案馆等8大世园会场馆。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唐山增添了许多文化艺术气息,可以以此为契机展示唐山作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成果,改变对唐山的工业城市形象的认识。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重点突出唐山特有的旅游资源,树立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通过网络、微信平台、微博、电视、报纸、城市等户外广告等进行宣传,打造唐山旅游品牌,重建城市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杨智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探索之路[J].国土资源,2014.

[2] 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J].中国环保产业,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