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设备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00:14:03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1

20世纪90年代之前,因为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传统的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是“三统”,即统管、统购、统供。实行计划管理,按计划采购。各企业专门设置了物资设备管理部,负责企业材料的供应管理工作,同时要有一定的仓储足够施工进度需要,允许相关人员到仓库领取材料,或者向仓库进行配送。随着市场经济的陆续发展,施工规模的扩大,特别是项目化的实施之后,项目局部可以实施动态管理,单独核算,物资设备管理方法逐步转换到项目分散自购。它减少了供应环节,扩大了项目供应的自,也从部分上调动了项目的积极性。近几年来,各企业分头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和办法,传统的项目分散采购已不能适应经济化活动的要求,各个项目实行自购,分散采购,以模块形式促进效益。现在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已经选择了集中采购的管理模式。

2物资设备集中采购的有利因素

集中采购是指施工企业总部定期将众多采购需求方的采购计划进行集中,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采购计划,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合同等,统一完成全企业的采购计划。实行采购人与使用人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对于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起到明显的作用。施工企业规模大、项目多、地域广、资金雄厚、机构健全、制度完整等特点,为物资设备集中采购模式的推行提供了坚实的管理基础。物资设备集中采购符合市场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符合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形势,符合管理规范化发展的要求。

2.1降低采购成本

实行物资设备集中采购,企业整体物资设备采购数量较大,可以采用批量采购、年度采购等方式,扩大物资设备采购的规模,实行集中统一招标管理。减少多点采购,批多量少,防止分散采购中项目部各自为政,利益分散,资源浪费等的现象。由于单个项目部,往往形不成批量,采购只能局限于零售市场,难以享受厂家的最优惠价格,且采购批次多,运输成本高,发挥不了规模性价格优势。如果企业采用集中采购,可以实行以量压价、比价采购,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2.2提高供应质量

实行物资设备集中采购,企业可以多范围选择供应商,由专业人员进行考察评审,建立稳定的物资设备供应渠道,与实力强、信誉好、价格合理、供货及时的供应商保持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物资设备质量稳定合格,有力地保障了施工产品的质量。对供应商而言,企业是大客户,他们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如果项目部分散采购,在当前项目承包管理体制下,项目部为了节省成本,在物资设备采购中往往重价格、轻质量,许多伪劣材料流入工地,导致工程质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社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企业信誉受到严重影响。

2.3有利于阳光采购

实行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可以进一步推行招投标制度,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招标、价格合理”的原则,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避免权力和个人意志的干扰,克服采购中的暗箱操作和商业贿赂行为,真正做到阳光采购。如果由项目部各自分散采购,势必存在个别人员在利益趋动下,充分利用采购特权,任人唯亲,让家族成员或亲信担任材料采购人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管理不到位,过程失控,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给项目亏损留下隐患。其结果效益流失多,经济纠纷多,法律诉讼多,最终企业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2.4能盘活内部资金

实行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可以集中结算,使付款得到统一管理和保障,易于稳定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提高供应商供货的积极性,并得到供应商在货款结算、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可以有效监控工程项目的资金流动和实物使用,盘活企业内部资金,把项目分散采购资金,集中到企业总部,提高资金周转率、利用率,发挥了企业的资金优势,增加企业效益;可以有效地避免材料层层采购,层层储备,占用大量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3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存在的弊端

物资设备实行集中采购管理,得到了多数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人员的支持和拥护,显现出许多优点,效果也十分明显。但由于各施工企业规模大小不一、管理形式也不同,同时材料价格受到采购数量、支付条件、供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给物资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带来了多种不便和困难,存在着种种弊端。

3.1物资设备分类多、规格杂。

对物资设备本身来讲,普遍存在着分类繁多、品种规

格千差万别,有的专业材料技术要求高,还有数量、供应时间不同,同种材料可能出自不同的产地、厂商,同种材料在不同的地区又有着不同的价格,由不同的供应商供应等,给企业实行集中采购带来了困难。由于施工地域分散,每个项目采购数量不等,品种又不一,也给企业统计、收集物资设备采购信息带来不便。因此所有物资设备都由企业总部采用集中采购,确实操作不方便,难度较大。

3.2采购计划编制困难、预算不准确。

一个施工企业所属项目工程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地区分布范围大,远离总部,不利于管理。且每个地区的市场行情都不一样,如有一个项目计划不及时、预算不准确,致使整个企业集中招标计划不全、甚至漏缺,会出现物资设备供应脱节,严重的会停工,耽误施工进度。

3.3供应商相对集中,供应链中断,影响施工。

企业实行集中采购以后,物资设备供应商数量要比分散采购时相对减少,集中在少量几家。一方面一旦某些供应商由于付款问题、原材料紧缺、自然灾害、合同毁约等原因,就会出现供应链中断;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建设方大多数资金不到位,或靠建筑产品销售以后到位,有的故意拖款,资金严重滞后,造成施工企业资金十分紧张,所以对材料供应商也不能及时付款。由于采购集中在少量的供应商,由多家欠款变为少家欠款,供应商资金压力变大,出现供应商经营困难,资金链条甚至出现断裂。如果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调整和补救以支付材料款,供应商可能中断材料供应,严重的还会产生法律纠纷,影响施工生产。

3.4全部集中采购不利于发挥项目部的积极性。

项目法实施后,项目部有较大的自,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的建筑质量、施工安全、经营结果负全面责任,也包括材料采购等。施工企业统一采购供应后,一旦材料供应不及时、个别材料质量有瑕疵、供应价格有高低等原因,项目部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严重的如出现项目亏损后,他们会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企业管理层,找出一大堆理由证明项目亏损是因为项目部没有物资设备采购权等。所以物资设备全部由企业总部实行集中采购也不利于发挥项目部的积极性。

4集中采购和分散自购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企业集中采购是相对项目分散采购而言的,把企业所需项目物资集中到企业项目总部,是一个好方法,实行以集中采购为主、分散自购为辅的方式,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大宗物资实行集中采购,对建筑施工来讲,主要指钢材、木材、水泥、竹胶板、电线电缆、安全网等等,可以进行大批量采购;对其它物资实行分散自购,专业材料设备、装饰材料、辅助材料等由于分类多、规格杂、数量少、技术要求高等,不利于由企业总部实施集中采购,可以因地制宜,由区域公司或者项目部进行分散自购。

5企业物资设备采购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企业物资设备采购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低成本经营。经营中有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应建立资源信息系统。

应用成熟的价格咨询网,对内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对外搭建信息资源平台,运用信息化网络管理强化与项目部的沟通,形成配套、高效的资源网络体系,实行网络招标与现实招标相结合的采购招标模式。

(2)应健全采购管理制度。

必须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择优”的原则进行采购,完善各个环境的监督责任制,企业做到使用人、主管人、审批人、采购管理人和经营管理人的“五分离”,严格制定采购程序,采购的材料符合质量安全的要求,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规范有序。

(3)应加强物资设备渠道管理。

严格对供应商资格考察评审,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库,实行动态调整,及时引进积极性的供应商,淘汰消积的供应商。

(4)应制订合理采购方案。

遵循质量合格,费用最低;费用相同,质量较高的原则:充分考虑物资设备供应时间、采购、调整等综合因素;用采购成本比较法来确定最佳方案。

(5)应保持合理物资库存。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药检实验室;实验室管理;科学化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231-04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检测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过去的单纯药品检验检测扩大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等。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总量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且假劣制品造假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是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的法定机构,其最终产品为检验数据。检验数据的真实、可靠事关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和药品行政监督管理的顺利实施。为此,实验室只有不断提升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水平,不断加大实验室软硬件投入和队伍建设,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科学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而产生的管理行动。现代科学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可调控系统,以高效、低耗和持续可靠性发挥其更大的效能。药检机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内涵是面向药检和科研在实验检测仪器、设备、器材的计划、采购、供应、物资管理、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以及实验队伍的建设、人员培养等提供最佳的方案。药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具有一般管理科学的共同特点,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立的特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既要研究自身的各管理要素,又要研究实验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

全国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各省、市、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药检工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药检机构的中心任务,对实验室药检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它是从事药检活动的基础性管理性工作,又是提高药检机构实力的经济性管理工作。因此,药检机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在药检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中检院已通过WHO药品指实验室认证,中检院和绝大多数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均已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但是涉及的参数还没有完全覆盖所有资质认定范围,同时大多数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还没有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因此,有必要在系统内研究探索不断提升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水平。

二、药检实验室实现科学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研究药检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根据药检系统及药检工作的特殊性,综合考虑药检实验室在药检工作所发挥出的作用,从理论上寻找药检实验室实现科学化管理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系统论、控制论及信息论、行为科学理论。

1.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药检工作首先是统一在“保证人民用药安全”这一指挥意志上,同时也是国家对药品生产及经营开展监督工作,所以药检工作既是指挥工作也是监督工作。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指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独立劳动的地方,它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凡是有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另一方面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这二者对立越严重,这种监督劳动所起的作用就越大[1]。另外,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不受国家政治体制、领导体制和各种法规的约制,这是实验室管理的社会属性[2]。因此,药检实验室管理的改革应该以马克思管理的二重性理论为指导。

2.系统论、控制论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及信息论,简称为“三论”,是20世纪自然科学四大最新成就之一,彻底地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前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3]。“三论”对科学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三论”的理论和方法,在解决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方面,显示出传统方法无法匹敌的优越性。药检实验室的管理是有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需要精确的计划、组织及控制行为,主要以信息的过程进行管理。对药检实验室管理进行分析,首先,管理的对象是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必须用系统方法去分析、组织和实施,以达到管理的目标;其次,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和控制,正是控制论所研究的广义控制的内容;最后,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过程,通过信息进行指导、认识以及决策工作,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储存正是信息论所研究的[4]。总之,“三论”用科学的、定量的方法研究信息、控制与系统,这为精确科学地进行药检实验室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3.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管理史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这种管理理论非常重视人的因素,专门研究人的行为,它就是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重视人的因素,研究怎样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的科学理论[5]。在药检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就必然会涉及到对药检人员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贯彻始终,因而在药检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运用行为科学理论解决对人的管理问题成为必然趋势。

三、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在药检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药检机构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了检验食品药品等法定检品的质量,检验药品质量需要实验室,因而实验室是实施药检的基本场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水平对药检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对食品药品分析检验技术和方法的科学研究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对提高药检质量的作用

1.先行性。药检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实验室检验是检验药物是否安全有效的必经的基础性步骤,要进行药物检验,就要有进行药物检验的手段,需要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因此,药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药检工作中起着先行作用。

2.保障性。药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对药检工作的保障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障药检过程中的器材、材料的供应,在药检过程当中,需要消耗一些器材,如化学试剂、燃料、易耗器材等,物资工作就要保证实验室得到及时有效的供应。其次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仪器设备在日常使用中难免出现一些故障,实验室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技术维修,定期进行调试、维护,以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最后保障药检工作运行的组织协调,在药检工作中为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需要做好药检人员、待检样品以及物资条件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

3.先进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新产品、新材料以及新技术日新月异,药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需要随时了解这些科技信息,及时把仪器设备的发展动态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介绍给药检工作人员,使之保持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才能在食品药品造假作伪现象不断出现,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形势下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二)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咨询服务性。一个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往往需要准备立项文件,包括研究方向、项目内容、所需资金、设备清单等,其中后两项文件的准备工作,要求实验室管理工作起到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咨询服务作用,如为科技人员提供有关物资的技术性能、技术指标、产品质量、市场价格、供应渠道、经济分析等信息。

2.先期保证性。科研项目立项一旦批准,就要为开展项目研究做准备,实验室管理部门就要在科研工作开始前先行一步,即按照立项的设备清单组织物资供应,在项目所有物资都准备妥当的情况下才能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

3.保障运行性。药检机构的科学研究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一般需要尽可能先进的物资条件,对技术保障的要求更高。先进仪器的零配件、消耗品比普通仪器的零配件、消耗品的质量要求高、采购难度大。另外科研工作是探索性的,它对物资的需求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因而物资的计划性较差,随着突击性的科研工作,就需要紧迫性的物资保障,显然物资对保障科学研究工作正常运行尤为重要。

(三)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对提高药检效益的作用

提高药检效益是药检工作者不断探索与追求的目标。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用于对药物检验的经费也不断增加,用好投入资金,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是实验室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要严格把关,做好当家理财工作,药检实验室管理集中有效地做好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是药检系统控制预算的有效一环,也是监督和实现规划的重要手段,实验室管理要做好对药检机构设备资源统筹安排,并做好购置仪器设备的论证工作,避免重复购置,充分发挥出药检效益。二是要精心采购,提高资金投入效益,药检机构实验室管理部门有专业的管理者,他们了解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添置的法律法规以及资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还熟悉供应渠道,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争取购置仪器设备优质、优价以及提供优良服务。三是可以节约人力和物力,通过对药检工作者提供必需的设备、器材和劳务,使药检工作高效率地进行,实验室管理可以根据药检机构物资消耗的情况,找出规律,统一储备常用物资,既可以满足药检机构的基本需求,又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四是要充分发挥物资的使用效率,通过实验室管理调配闲置物资,做到物尽其用,还要通过认真研究,把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以及经济效益进一步发挥,建立仪器设备维修、加工网络,既节约经费,又能使仪器设备及时投入使用,提高在用物资的使用效率。

四、建立药检实验室科学化管理体系

药检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不仅影响着药检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而且影响着药检质量和药检效益的提高。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药检实验室管理体系,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对做好药检是十分重要的。药检实验室要实现科学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是关键。我们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吸收兄弟机构成功的管理经验,逐步形成并建立了药检机构科学化管理体系。药检实验室科学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和体制、实验检验管理、实验经费管理、实验物资管理、实验队伍建设以及实验环境和安全管理六个部分。

(一)实验室建设和体制管理

1.实验室建设管理。对药检实验室建设进行管理,主要是管理实验室的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近期发展动态,实验室的长期发展一般以长期规划的形式体现,实验室的近期动态一般以年度工作计划的形式体现。因此,药检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实验室的年度工作计划。

2.实验室体制管理。药检实验室的体制管理包括实验设置的基本条件、实验室建立、设置规程三个方面。要对所有的药检实验室按照实验室设置的基本条件进行严格审查、规范管理,并对实验室体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做到实验室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为实验室其他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检验管理

1.药检文件管理。加强药检管理,不断提高药检质量是药检实验工作永恒的主题。药检文件管理是指对药检实验室进行实验使用时,所有适用的相关规定文件。药检文件管理主要指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记录,内容涵盖药检实验的管理规定、药检实验操作指南、实验项目管理、药检实验考核办法等等。药检实验的管理规定是开展药检实验的最基本的规定,药检实验操作指南是进行药检实验中所要遵循的准则,实验项目管理主要是对所进行的药检项目的名称、进度、参与人员、仪器类型、实验材料消耗等所有实验过程进行管理,药检实验考核办法则是对药检实验质量及效率等方面进行考核的规定。

2.药检任务管理。药检任务管理,是对年度药检任务以及药检任务进行规划管理,并定期或不定期对药检实验室进行药检质量检查,药检任务管理主要包括药检实验计划、药检实验任务完成以及药检实验质量检查三个方面。

(三)实验经费管理

1.材料经费管理。材料经费管理主要包括材料经费管理办法、材料计划的申报与审查、材料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三个方面。首先要对材料经费管理进行规定,实验室材料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化学试剂、玻璃仪器、五金杂品、低值耐用品等,总体上进行宏观管理,材料经费计划的申报与审核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各科(室)再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进行经费的细致管理,负责材料经费的具体使用和管理。

2.设备经费管理。设备经费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经费管理办法、设备计划的申报和审核、设备经费使用和管理三个部分。实验室设备经费是用于补充、增添实验室药检仪器设备以及药检仪器设备的维修,为实现对设备经费的科学管理,可以将设备经费分为两个部分,即实验设备维持费和实验室立项建设费,实验设备维持费主要用于添置急需设备以及普通设备的维修,此项费用一般占总设备经费的20%左右,实验室立项建设费占总设备费用的80%左右,用于实验室重点投入以及实验室的集中建设。

(四)实验物资管理

1.实验材料管理。实验材料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及统计上报制度、实验材料采购报销管理、化学试剂管理、玻璃仪器管理、五金杂品及低值耐用品管理五个方面。要对所有实验材料进行集中采购、统一管理、节约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严格的购置、验收、入库、发料、结算、盘库管理程序,加强低值耐用品、工具、两用物品及危险用品的管理,对化学危险品库设置专门库房,双人双锁,建立台账,并按审批计划,领用最少的量,剧使用严格按照申请核准的数量发放。

2.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主要包括仪器设备账务管理、上报统计制度、大型精密仪器管理、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仪器设备采购报销管理、仪器设备验收制度、报废闲置物资管理、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九个方面。对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首先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财物管理制度,通过计算机系统对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单价、生产厂家、使用经费、使用现状等多个数据进行数据库管理。另外要加强大型精密仪器及普通设备的动态管理,随时了解设备现状、使用方向及使用情况,加强仪器设备的计量认证、自校准、期间核查、设备日常维护与维修,保证设备仪器的完好率,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做好报损、回收、处理工作,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价值。

(五)实验队伍管理

1.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主要包括实验室岗位职责与分工细则、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实验室人员基本信息收集管理制度、保健津贴补助管理办法四个方面。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药检质量及实验室的管理,应该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实验技术人员职责任务及努力方向,实现实验室技术人员基本信息的计算机管理,随时对实验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做好实验人员结构调整、定编定员以及职称评定等工作,制定实验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的有关规定,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

2.实验室激励管理。实验室激励管理主要包括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计算办法、实验室人员考核制度及考核办法、实验室技术人员评优制度等三个方面。要实行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计算办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实验室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每年一到两次的德(职业道德与工作表现)、量(工作数量)、质(工作质量)、勤(出勤率)的考核,全面评价实验技术人员工作业绩,可以每年进行实验室技术人员评优,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药检实验质量和科研技术水平。

(六)实验环境和安全管理

1.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室环境要符合各种不同检验工作项目和技术方法的需要,防止交叉污染和互相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要通过计算机绘制详细的实验用房一览图,随时了解实验室位置、实验室调整、实验室面积等数据,并要建立实验室每日环境数据收集系统,按要求控制和记录好部分实验室的温度、湿度、进出人员等,不断优化实验室的环境。

2.实验室安全管理。要建立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等管理与检查制度并督促严格执行,为实验室配置安全防护器材、急救设备工具及消防器材,并定时检查以确保有效;严禁在实验室折装改线,实验室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才能上岗,重点加强对化学危险品、毒剧试剂及药品的管理。

五、提高药检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1.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管理责任体系。要建立完整的实验室质量管理责任体系,符合实验室要求的科学管理。要建立以检验效率为核心的检验时限管理机制,保证药检效率;建立怀疑及纠错管理为核心的改进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药检质量;建立完善的检验检测用产品标准质量体系,不断提高药检效率及质量水平;建立责任可追究的检验检测流程,保证每个药检环节的可靠性及公正性;建立药检人员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以确保药检质量。

2.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工作氛围。要营造良好的实验室的工作氛围,首先需要加强实验室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增强药检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切实做好药检机构对内的服务和对外的服务。加强药检文化建设,要创建实验室质量文化,建立支持质量改进的实验室文化,不断培养和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

3.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思想状况、业务水平、专业技能都直接影响到药检质量、科研工作的进展,影响到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水平。要建立一支思想稳定、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拥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要注重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

六、总结

药检实验室管理是一门综合科学,实验室科学化管理体系中的六大部分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关联、相互联系。实验室建设体制是实验室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药检实验管理为实验经费提供投资依据,经费管理直接影响投资效益,物资管理水平又影响着药检实验。要正确处理六大部分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探索和研究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规律,不断完善药检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实验室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431.

[2] 施昌彦,虞惠霞.实验室质量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陈依元.走向系统—控制—信息时代——三论的崛起与社会进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2.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生命周期;电力物资;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Power Supplies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Life Cycle

Xu Nannan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071003,China)

Abstract:Electricity production is around the equipment,operation,maintenance,repair,testing and other work to start.In this paper,the use of life-cycle management theory,it would be applied to the power company materials management process is important.Then,to make material life cycle management system needs analysis and requirements analysis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quipment life cycle management system.Then,according to the full life cycle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s,the power supplies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manage.And based framework,based on B/S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to achiev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design.Finally,based on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platform,SQLServer2005 database,a concrete realization of the entire system.

Keywords:Life cycle;Power supplies;Management system

为了对电力企业的仓库物资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做到既能合理的控制库存资金,又能保证生产物资和备品备件的及时供应,需要对物资的采购、领用、销售、配送、调拨、退库、入库以及公共信息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现阶段电力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数据存在“同一数据,多处录入”。同样一台设备,从一个系统到另外的系统,需要重新录入设备的基础信息。人为增加工作量。

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基于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分析和研究如下的问题:(1)建立全局的设备统一编码体系。(2)用户能在系统现有的功能下,增加新采购的设备,新的设备能够在编码体系的管理下,融入现有的系统中。

二、系统基础理论研究

(一)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Life Cycle)其基本涵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整个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降低产品的直接成本(物料和人工成本)以及销售、综合和管理费用,研究开发成本,固定和可变消耗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利润;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以更快的速度向市场投放新产品,及时把握客户的信息。

(二)开发平台及工具的选择

开发平台选定:WindowsXP+.NET+SQLServer2005的方案。

1.C#语言。C#是一种最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使得程序员可以快速地编写各种基于平台的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服务来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计算与通讯领域。

2.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的特点:(1)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2)图形化用户界面,使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更加直观、简单。(3)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为用户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3.基于技术的系统结构模型。结构是一个三层系统:UI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UI层负责与用户交互,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服务器端传来的数据呈现给客户。业务逻辑层负责接收浏览器传来的请求并将请求传给数据层,同时将请求处理结果发给浏览器。数据层是通过操纵数据为事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服务,如存储数据操作结果、返回数据检索结果等。

三、系统设计

(一)电力物资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系统分为五个模块:单据管理,物资生命周期管理,通用查询,用户管理,系统维护。

1.单据管理模块:单据管理包括入库单登记,出库单登记,维修单登记,保养单登记,报废单登记。

2.物资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物资采购日期、投入使用日期、维修的次数、保养的次数。通用查询模块:该模块中的单据查询根据单据号查询设备的信息,使用了GredView及数据绑定功能。

3.用户管理模块:只有管理员才有添加管理员或者普通用户的权限。

(二)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中的表:(1)物资入库表(dbo.tb_Store),主键是StoreID,用来保存从登记入库单填入的信息。(2)物资入库详情表(dbo.tb_StoreDetails),主键是StoreID,用来保存入库物资的详细信息。(3)物资出库表(dbo.tb_Out),主键是OutID,用来保存出库信息。(4)保养信息表(dbo.tb_Maintain),主键是ID,用来保存物资的保养信息。(5)维修信息表(dbo.tb-Fix),主键是ServiceID,用来保存物资的维修信息。

四、系统说明及测试

(一)本系统的显著特点

功能全面针对性强;界面美观操作简单;设置简单灵活多变;安全稳定伸缩自如能;管理流程化。

功能特色:支持权限控制,只有拥有权限的人员才能处理(包括入库、出库等操作)、查询(包括列表及统计报表等)仓库的物资,避免操作人员越权及作弊;支持快速查询筛选;灵活多样的报表统计功能;物资生产厂家多样性支持。

(二)基于生命周期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的测试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过程,而测试过程则是自底向上,逐步集成的过程。

基于生命周期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的测试基本步骤如下:(1)对视用户登录模块进行测试,首先在数据库中设置几个不同权限的用户,然后逐个登录进行测试,看各个不同权限的用户进入系统之后能否实施相应权限的操作。(2)对单据管理模块进行测试,分别对入库单,出库单等等几个单据进行测试,看看是否能够将信息正确录入数据库中。

五、结论

本文实现了电力物资生命周期管理:(1)实现电力企业对物资的出库、出库、维修、保养、报废等业务的一体化管理。(2)实现对企业物资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对项目资金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控制。

初步研究应用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基于生命周期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物资的管理,并能够提供基本的物资库存决策支持,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应对措施

项目进度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可分为计划与控制两大方面。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运用项目进度计划和控制的相关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进度管理的实施,从而保证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意义在于: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按计划完成。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工程进度计划和控制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

1进度计划在实施阶段的问题分析

1.1施工组织问题的分析

出现此方面问题的原因是:一,项目的规模,项目规模越大,涉及程序越多,项目组织机构越复杂详细,此组织图对项目规模估计不充分;二,分项工程的逻辑关系,分项工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决定组织机构图的要素之一,逻辑关系紧密的分项工作最好是能够统一管理,此组织机构图未做到这方面的统筹管理;三,分项工程的相关性,所需的工程设备物资类似程度较高的分项工程最好统一管理控制,在此组织机构图中没有达到这个方面的要求;四,项目的动态管理,未能有效的实现网络计划技术的动态管理功能。

1.2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发生问题的原因:一,项目信息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形成良好的信息传达、反馈渠道,进而影响工程进度;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不能对施工技术和图纸做到全面理解和掌握。

1.3人员设备物资问题分析及改进

项目所配备的技术人员数量相对偏少,人员配备结构不合理,项目人员整体水平较低。查看项目主要机械设备表,项目主要机械设备数量相对合理,自卸汽车数量与土方设备数量的搭配略显不合理。另外就是设备备件需要着重考虑常用备件和重点设备备件的储备。物资供应问题的出现涉及到物资准备与物资统筹管理两个方面的原因,针对项目,原因较偏重于物资的总体调配。

1.4其它方面问题分析及改进

1)甲方问题分析。甲方问题的出现主要涉及到甲方工程技术水平的局限和经验能力的不足,以及资金、资料准备的不足。2)监理方问题分析。受到甲方和承包方的影响,监理方往往比较被动。在对工程质量检验和进度管理方面缺乏主动性。如该项目前期由于监理不到位,项目甲方出监督人员对相关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验,造成一定的误工,同时对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2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改进措施

2.1施工组织问题的分析

a.根据项目的规模、项目各分项工程和各部门的逻辑关系以及项目设备物资需求编制组建项目组织机构,如图为此项目改进后的组织机构图。改进后的组织机构图一方面,在道路作业队方面可以对道路施工设备物资做到一个整体统筹调控,同时可以把道路施工分为几个作业面,把各个作业面按工序逻辑关系和时间前后关系组成一个道路施工网络图,达到循环施工的目的,形成流水作业;另一方面,在桥涵作业队上,改进的组织可以做到对桥涵工程做到整体管理,可以对相关的物资、设备、人员进行统一调配管理,能够更为有效的利用项目的物资、设备、人员配备,进而有效的加强各个作业面的协调管理工作。

b.加强项目信息传输与沟通的管理工程,以期做到项目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传达和反馈,并及时准确的反映到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图中,随便掌握项目的实际进度情况,同时加强对项目实际进度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具体的工程进度偏差或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而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改进和优化,以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项目进度管理的动态控制。

2.2施工技术问题解决改进方法

a.加强技术交底工作,针对每一项工程、工序,施工技术部门都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讲解与沟通,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和图纸等各方面资料做到正确全面的理解和掌握。b.严格例会制度,要定期召开例会,不定期的召开生产会议,保证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与施工现场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达与沟通,从信息管理角度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C.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工作,增强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和图纸的理解掌握能力,进而避免技术或理解失误导致施工进度被影响的问题的出现。d.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对施工现场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3人员设备物资问题解决改进方法

a.针对人员结构,一是需要增加技术人员的配备数量,以及专业人员的齐全;二是需要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在技术人员配备方面,较为合理的人员配备情况表如改进后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表。改进后的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配备情况,一方面在技术人员数量上有所增加,可以提高项目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也能有效的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b.设备配备以及备件方面可以考虑参考己有类似项目的设备和备件配备数量进行准备。比如自卸车的数量应考虑与土方设备数量的搭配以及现场运输距离的远近关系配备一定量的富余。另外就是设备备件需要着重考虑常用备件和重点设备备件的储备,诸如对工程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土方设备和对桥梁施工有决定作用的双导梁架桥机等机械设备的关键配件。c.物资配备上一方面,可以参考已有类似项目的物资配备情况进行物资准备;另一方面在物资调配管理上需要加强项目的物资统筹管理力度,以保证项目物资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4其他问题解决对策

1)甲方问题解决改进方法。尽早引入监理机构,借助监理机构的技术加强自身技术力量,弥补自身经验不足的问题。招标技术力量雄厚和经验丰富的承包方,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工作,以期达到进度目标要求。资金方面,一是招标寻求资金充足的承包方,项目初期可以垫资实施项目;二是通过金融机构,在项目初期考虑借贷实施项目;三是尽早筹备资金,以保证项目实施时资金及时到位。项目方面应尽早做好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诸如项目资料和项目实施所涉及到的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工作。2)监理方问题解决改进方法。a.向甲方申请,争取尽早介入工程项目,掌握甲方和乙方的相关情况,做好项目前期的资料技术准备工作。b.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对项目的进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从管理上保证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c.加强监理工程师技术水平,以期在进入工程项目后尽快的满足项目质量的监督检验需求和对项目进度管理的控制水平。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物联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条形码

物联网是通过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条形码、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联系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从而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物品信息或者环境信息的实时感知与及时掌控。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1-3]。

本文结合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推动RFID、条形码等物联网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课题进行了研究探索,对RFID等技术在电网应用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1.物联网新技术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1.1 RFID与二维码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4],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RFID技术是构建物联网的基础,是物联网最关键的技术和应用之一。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1.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广东电网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公司,资产庞大及繁多。09年以来,公司自上而下进行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创先工作。总体目标通过对资产从规划设计、生产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退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四大业务的横向融合,以及省公司、地市供电局、县级供电局等的纵向贯通,实现资产使用的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综合最优。

RFID标签、二维码等可存储一定信息,可工作于恶劣环境,并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这些特点在设备物资管理、供应链管理上具有许多先天优势。在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中引入这些技术,为资产建立电子身份证,形成唯一电子身份标识,可以使资产在项目初始阶段就建立设备档案及系统标识。

2.可应用领域分析

结合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流程,本文重点讨论在物资管理阶段、工程建设阶段、资产运营阶段、资产退役阶段的应用。

2.1物资管理阶段

在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阶段即建立设备的电子身份证,通过系统赋予物资唯一管理编码。并要求供应商在物资出厂需嵌入或者贴上写入唯一管理编码的电子标签。以该编码为索引,建立设备的电子档案,在系统中记录物资的制造信息、出厂参数等,并可以在标签中记录制造商、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完成这一步,我们就赋予电网物资电子身份证,初步建立电力物联网基础。

2.2工程建设阶段

基于电力物资的电子身份证,将电力设备、材料的出厂资料与设计单位的技术参数相关联、匹配,并为实现设计图纸、调试报告等资料的电子化移交奠定基础。

2.3生产运营阶段

条码和RFID技术的引入,为每个设备赋予了电子身份证,这只是被动的应用。通过无线传感器技术、zigbee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让设备能够“说话”。光、热、温度、湿度、化学传感器,可以测量出设备的状态;zigbee等通信组网技术,能够组建标签与标签的通讯自组网,我们能够在控制室查询到变电站、送电线路的实时状态,从而能减少巡检的工作量,更加优化地解决电网设备的运营、维护、管理和监控,能有效地实现危害预警和报警。

2.4 资产管理阶段

在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中,往往只关注资产的静态信息和生产运行的动态信息,而没有从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去关注信息流转和信息积累。随着某一阶段的生产任务的完成,有关资产的信息管理就会中断或脱节,造成管理信息的混乱及各部门信息辨识的困难。通过条形码、RIFD等技术,为电力设备、材料等资产建立了电子身份证,将规划设计、生产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退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数据流串起来,建立唯一的标识来统一各部门和各环节的信息,实现从申请采购到报废整个过程形成的闭环管理,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帐、卡、物”不一致问题。

3.电力物联网技术的主要技术问题

RFID、条形码等技术发展到今天,在物流、超市、仓储、门禁等领域的应用已成熟,并在逐步推广应用。但在如果要大规模应用在电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1 标签的抗干扰性问题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设备产生的电场、磁场会对标签与的读写产生影响,这对标签的抗干扰性设计提出考验。另外,应用要求标签必须是贴在设备的表面,而电力设备往往是金属材质的,这对标签的抗金属性设计提出了要求。因此,RFID标签的抗干扰性能、抗金属性能,是决定是否能够应用到电力的重要因素。

3.2 RFID技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

变压器、母线保护等继电保护装置是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措施,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是通过电磁波信号实现的,如果该电磁波信号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甚至误动,则直接将危害到电网安全。因此,需要对RFID技术在二次设备中的应用做进一步论证。

3.3 标签寿命问题

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标签必须贯穿资产设计、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报废、拆除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变压器、GIS等设备的运行年限往往要达到30年,并且运行在露天环境当中。并且电力生产的特殊性,基本不允许停电更换标签的情况,因此要求标签寿命要达到30年。但是,RFID技术真正商用的时间,设计一种稳定、长寿命的标签,是决定能否应用到电力行业的重要前提。

4.结论

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因此如何利用物联网新技术提高广东电网公司的管理水平,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本文首先介绍了RFID、条形码、传感器、Zigbee等物联网新技术。然后在广东电网公司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背景之下,对如何运用物联网新技术提升广东电网的业务进行了探讨。最后,阐述了如果要在电力行业推广物联网技术,需要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勋,龚庆武,乔卉.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2):232-236。

[2]刘星晔,张.电力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71。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供应链理论 医院 物资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不同医院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统的人才和市场竞争方式正在逐渐转向设备和管理之间的竞争,医院的物资管理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医院的物资管理中应用供应链理论,可以实现医院物资管理的一体化,提高医院的物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和进步。

一、物资管理中供应链应用的问题

随着供应链理论的广泛应用,医院在进行物资管理的过程中,也开始尝试应用供应链理论实现物资管理。但是,在医院的物资管理中,供应链理论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在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医院加强管理。例如,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对资金的利用率比较低,只重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忽略了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医院的物资供应部门在进行库存材料的采购的过程中,缺乏对实际材料消耗情况的调查,制定的采购计划不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等。这种情况下的购置,很容易造成医院仓库中物资的大量积压。另外,一些医院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资金的管理,却轻视了对物资的管理,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出现账簿核算体系不健全和出入库手续不齐的现状。

(二)物品采购中的问题

物品采购是医院物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供应链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的很多医院中,所用的医疗设备和一些高价耗材都是医院中的不同科室各自进行采购的。所以,采购价格的透明化达不到要求,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的问题,导致采购成本较高。尤其是在某些医院里,通常在医疗采购的过程中,都是谁给的回扣最多就用谁家的东西,导致药品的药效和药品的质量都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医疗事故,不仅给医院的声誉造成了损失,还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三)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院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都设置了物资仓库和报废物资仓库。这些仓库都属于普通的仓库,主要用来进行医疗物质的储备和流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设备水平不断的提高,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非常快。替换之后的医疗设备主要是放置在仓库中,不能实现医疗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设备的管理过程中,维护和保养等工作不及时或者不到位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医院物资管理效果的实现。

二、解决供应链应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医院物资管理部门在实施对供应链理论的应用的时候,应该制定完善的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物资管理作用的真正实现,才能提高医院的物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例如,医院在物资管理中应用供应链理论的时候,应该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医院供应链管理的规范化、选择合适的财务供应链采购管理方式等。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医院的物资管理中应用供应链管理的一项基础特点,就是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在供应链网络上,不同方面的节点要互相协调,实现彼此之间的资金流、产品流和信息流,对供应链中的状态和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反映。在供应链性能评价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因素指标就是企业是否能够及时的掌握供应链中的准确信息。所以,医院的物资管理在应用供应链理论的时候,应该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在系统中加入医院的器材管理和使用流程,全面的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二)加强财务管理

从整体的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医院管理中的物资流和资金流以及医院医疗业务中的业务流,共同形成了信息流。在医院的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一个信息流都有自己的起点和归宿,在每一个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环节中,都会产生一定的业务,引起医院中的所有相关业务环节都产生连锁反应。同时,还会造成相应的财务变化。所以在医院的物资管理过程中,应该从财务的角度实现对医院供应链出入库环节的监管。这种方法也是医院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供应链理论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法的主要实施步骤是,先通过账实核对,然后时间对医院供应链中出入库管理的有效监督。

(三)财务供应链采购的管理方式

对于医院的物资采购部门来说,在进行医疗物资采购的时候,可以尝试应用财务供应链采购的管理方式实现。针对这项问题,医院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例如,某医院在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信息共享的特点,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建立了新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编制了相关的应用管理软件,解决了医院供应链物质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传递和数据采集中的问题,有利于实现采购信息的高速传递,满足了医疗物资的信息管理需要。而且,医院还可以建立采购计划,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了医院物资管理的供应链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

三、总结

医院物资管理应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医院的管理人员充分的了解供应链管理的特点,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作用,才能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医疗设备;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77-02

一、医院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一)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医疗设备是医科大学和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必备条件。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不但依赖医学科学工作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积累情况和技术先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医疗设备条件,如能运用以医疗设备为载体的高精尖技术手段,可使医学诊疗技术、医疗效果产生质的飞跃。因此,医疗设备的高效、科学管理将成为医者的左右臂膀,提供医疗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部分

医院运作有三重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医院设备是实现医院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同时一定程度上是医院实现技术效益的物质基础。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在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优化经费结构,提高医疗设备的整体配置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能促进教学、科研、诊疗的顺利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从而对医院的综合效益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所以,医疗设备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

二、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管理的方法探析

(一)重点抓好四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1.采购。医疗设备采购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严谨科学的论证,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购医疗设备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购置成本、使用年限和日用物品的消耗,还要兼顾医护人员配备、安置设备场所的空间、环境设施的要求、保修期限、故障发生后公司提供怎样的技术支持、维修备件的支持和价格、经销公司的诚信度、应有的计量检定证书是否具备、技术培训、设备资源的院内共享等。医疗设各科在这些方面要做好医院和临床的参谋,对采购设备的性价比进行认真的分析,确保所购设备能更好地为医院及病人服务。

2.验收。设备的验收分为三部分:①对设备资质的确认和配备清单的清点。②对设备的测试和质量检查。③为设备进行跟踪服务留下线索,也即是要求供货商或厂家工程师留下通讯方式便于沟通。一切检查妥当后方可填写验收报告,登记编号,资料入档,信息入库。

3.培训。仪器设备的不当使用是医疗设备的第一大敌。应通过与厂商联合的形式,举办对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培训的理论内容应该包括医疗设备的原理、使用规程、管理办法等,此外,还应该在操作技能上逐一过关。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定期技术培训、对外技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技艺精湛的技术队伍。

4.维护。①掌握设备维护的第一手资料。负责设备维护的工程师要了解设备更新发展的现状及不同厂家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并在设备到位的第一时间参与验收、管理,熟悉设备性能情况,取得供货商或厂家的联系方式,为维护工作打下基础。②根据故障情况解决好一般性问题,必要情况下及时联系供货商或厂家进行维护。工程师要认真听取医护人员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如实地记录。对超出技术能力范围的问题要及时联系供货商予以支持。要做好设备维护记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依据。

(二)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

医疗设备从采购、验收到进入正常使用,需要很多细致周到的手续,之后还要进行定期检测、维修,直至报废,有的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一过程的跟踪服务有时候难免有管理人员的变更。所以建立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库,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医疗设备管理条目清晰备查,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能。信息化管理手段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个必要而且有效的手段。

运用信息化管理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好处:第一,方便医疗设备的分类管理。使用医疗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能够按照医疗设备的类型、批次、科室编号、物品名称、时间、单价范围等多种分类方式进行管理和查询。第二,节约管理成本。使用医疗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使管理的内容自行分库入档,避免了重复入库,对于大批且数量多的清单,可以自行分单打印,使材料和配件同时出库,减少了多库的出库程序,也可以同时打印出库单,并按批次、页码自动分页,并根据出库性质自行分类等。同时还可采用一系列的退货、退库、调拨、报废、计量等出库单,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井然有序。这就免除了一些繁琐的劳动,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第三,数据准确,更新及时。信息化管理系统使设备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和要求及时打印出零配件(在库)、材料月报表和二者入库凭证汇总表以及科室固定资产(设备)月报表,各科室本月领用、转入、转出、退库报表,各科室领用设备、报废、调拨、退库、维修等明细表,从而使各部门能更好地把握本部门的材料和设备情况,便于计划采购和安排使用;同时,信息系统记录对医疗设备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信息更新及时,为以后医疗设备论证提供了依据。

(三)建立和管理好医疗设备档案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并做好档案管理对医疗设备管理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档案的完备和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医疗设备档案相当于设备管理的历史资料和参考书,一定时间的资料积累对于了解新时期医疗设备的技术状况,在医疗设备购置、使用上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医疗设备档案的完整建档和保存有利于现使用医疗设备的审查、维护等工作,提高设备跟踪服务效率。

在具体实践中,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一卷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主要包括:设备购置请示、论证报告、批文、招投标文书、合同、开箱、安装、调试、验收、维修记录及随机文件

对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中要坚持“四同步”原则。即设备购置论证时提出归档要求,设备采购时检查文件形成情况,签订合同时验收档案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情况,设备开箱验收时档案室出具证明材料。

对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医院方主管领导、综合档案室、科室三方共同努力。院方主管领导负责执行和指导建档、存档工作;专职档案员对设备科工作人员进行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建档、存档具体工作;设备科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全程跟进和提供基础材料。

总之,做好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不仅要有管理经验的积累,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管理技巧来促进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医院的整体运作做好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唏,论医疗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科技传播,2010,8,52-53

[2]戴红军,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案例分析,科学管理,2010,(25)4期,75-76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8

方法:通过成立专项管理小组,按照物资类别不同分为器械敷料管理组、仪器设备管理组、耗材管理组,明确各组职责,从各个环节管理手术室物资。

结果:实施专项管理后,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及耗材准备合格率提高,器械故障率降低。

结论:专项管理活动以小组形式参与科室管理,提高了护理安全,减少了物品浪费,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的手术室物资管理模式。

关键词:专项管理手术室物资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52-02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一次性医用材料在手术中得以广泛应用,为各类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及手术方式的改进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为手术室物资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1]。为了解决在物资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保障手术室物品、器械、设备供应的及时性、有效性,我科从2010年1月份开始,成立了护士长为中心的专项管理小组,全面监管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器械、敷料、一次性耗材等各类物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我科设有洁净手术室共8间,至2011年手术量达5000多台。现已拥有关节镜、显微外科镜、等离子刀等多种精密仪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C型透视机等高值医疗器材,高频电刀、电子止血仪等常规电仪器,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而准备的各种医用耗材超过五十种,各种仪器、器械、敷料、耗材等相关登记本达三十种以上,要做好上述物品、耗材的管理工作,以往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所以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我科于2010年初成立专项管理小组目的在于在能系统性的管理手术室物资,保障设备设施的良好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耗材的合理购置,避免资源闲置、浪费,以减低手术室运行成本,同时提高手术安全。

2方法

2.1工作方式。护士长在科室年计划工作讨论中成立专项管理小组,组织选取管理小组成员,确定工作小组成员职责和考核标准,并针对小组成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设备的正确检查、维护、保养、登记、报修及维修中的应急警示方法和维修后的反馈流程;耗材的科学购置计划等。护士长及组长定期监控各组成员工作情况,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方案中,以便能够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挖掘其管理才能,使其能全力投入到专项活动中。这样不但形成了层层监控,强化了下级护士的主人翁意识和执行力。护士长予以专项小组成员一定的管理和调整权限,将专项管理小组分为以下三组:器械敷料管理组、仪器设备管理组、耗材管理组。小组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控制工作会议,讨论、分析、记录各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整改计划,监督落实情况。各小组针对新购器械、仪器自行安排面向全科室的培训课程,申请及培训结果向护士长书面汇报,以培养护士正确、熟练掌握器械、仪器的操作规程,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损耗。

2.2各小组成员的组成及工作内容。

2.2.1器械敷料管理组。组长一名,组员两名,主要负责管理手术器械及监控手术器械的使用情况,填写与器械相关记录表。组长每日保证手术间内手术器械准时完好提供;每日负责清洗、消毒各类精密仪器,例如:关节镜器械;每日与供应室人员进行手术使用后器械的交接。两名成员每日清点灭菌后的手术器械、敷料包的种类与数量,检查无菌包的打包及灭菌情况,如遇未灭菌合格包及时上报组长处理;每日清点近效期的无菌物品,定点放置,提前使用,杜绝了过期包存放在无菌间的现象。小组每周整理器械存放柜一次,核对损坏器械与新器械出入柜情况并记录。组内成员每月与供应室互相沟通所遇问题,在质量控制会议上提出整改意见并记录。组长每年初提出新器械采购计划,通过护士长审核后上报设备科;年底报废损坏器械,添置新增器械包。

2.2.2仪器设备管理组。组长一名,组员两名,主要负责监督手术室人员正确使用仪器情况和手术间内各种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记录。小组每日负责检查手术间内巡回护士对手术床、无影灯、中心负压吸引及氧气装置等手术间内常规设施有无违规使用情况;组长保障每日手术间内各种仪器设备损坏时及时上报维修,以防延误手术。小组每周检查C臂机、高频电刀仪、电动止血仪等高危仪器的安全使用情况,及时督促有关厂家进行定期保养维护;组长检查巡回护士使用完仪器设备后的登记情况,防止漏项。组内成员每月对手术间内各种器械车、圆凳、架等常规物品进行一次保养;在质量控制会议上将本月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护士长及设备科。组长每年底统计仪器维修次数,整理设备资料,例如使用年限,便于当年管理,负责报废损坏仪器设备。这种方法的使用对各类仪器和配件的使用寿命和质量起到了动态监护的作用。

2.2.3耗材管理组。组长一名,组员两名,主要负责高值、低值耗材的领购和管理。组员每日清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及使用情况,对近效期物品定点放置,标识明显,以便尽快使用避免浪费。组长负责每日各种耗材的入手术室登记,特别是高值耗材入库、发放及使用情况记录,例如:高值缝线由巡回护士每日到组长处领取,未使用完者当日返还于组长处,做到了专人发放。小组每周补充一次性物品数量,清点各种溶液、消毒液的使用情况和有效期,及时补充数量。组长每月底清点耗材剩余量,根据“量出为入”的原则合理制定下月的领购计划。

3结果

在实行专项管理以来,在手术量上升的情况下,仪器故障率下降,器械准备合格率和耗材准备合格率上升。

4讨论

4.1各组职责分工明确,及时有效解决问题。通过对手术室物资进行整理后再进行分组管理,减轻了护士长的工作负担,且能在护士长外出情况下,对于出现的问题能有效解决后再上报护士长,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开展。也加强了与供应室、设备科等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减少了因器械、设备异常情况而延误手术的情况。而且通过每月例会,护士长能统筹管理手术室物资,了解整体情况,并能及时根据整改建议提出相应的措施,达到了质量控制要求。

4.2保障了护理安全,减少了物资浪费。各小组成员每日对各个环节的监控,保证了各类无菌物品的正常提供和各类医疗器材的安全使用。通过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合理采购和近效期包定点放置尽早使用的方法,杜绝了过期、变质、污染、空缺现象[2],大大减少了物品浪费和无菌包的重复消毒使用次数,减少了资源浪费,控制了手术室运行成本。而对各类电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的监控措施,保护了病人的人身安全,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4.3培养管理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通过每年轮换参与手术物品管理,达到了人人参与科室管理,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小组成员经过自我总结与他人建议等方式来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了管理意识,有效地协助了护士长完成工作。同时,也促使其小组成员不断汲取新知识来运用到本职工作中,为手术室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资质量;可靠性管理

1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着电力企业的迅速成长,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是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国家与地区发展现代化的参考因素,供电企业的物资质量和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的供电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是供电企业的物资质量和可靠性的管理水平有限,制约了企业的升级优化。而电力的安全稳定运行与精良的电力物资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加强电力物资质量和可靠性研究刻不容缓,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论文论述物资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作用,并分别从物资质量的加强措施和可靠性保障等方面探讨,以为行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2 供电企业物资质量管理研究

2.1 供电企业物资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供电企业物资质量的管理是电力企业工程建设前期的保障,也是企业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电力企业的建设经验,物资消耗将占整个电力项目的建设成本的5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65%,可见物资质量的管理将影响着整个电力项目的建设,不仅是技术方面的,也包含预算成本方面,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物资质量的控制把关是保障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顺畅进行的必要基础,电力行业的建设质量安全往往被放在首要位置,可见其重要程度。对供电企业的物资质量的管理加以改善既能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过关,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物资的管理是多个环节的综合,从采购、流通、储存、应用、维护、监管等各个层面都要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管理,并以平衡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成本为考量,进行最优化的管理,达到消耗最少的劳动力和资金,而取得理想的安全质量为追求。然而电力行业的研究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比较密集,这就给物资的管理和供应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往往物资质量的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应用的升级换代。物资质量的管理主要针对三个方面:供应、管理和应用,尤其是在物资供应链的完善、资金的到位对管理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2.2 供电企业物资质量的管理控制

一般供电企业的物资质量管理控制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环节的控制必须衔接到位,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简要论述:

(1)前期质量控制:一般而言,在管理操作实施之前的质量控制划分为前期质量控制阶段,主要的工作在于物资质量管理的准备,而且准备阶段并不限于项目的开始时期,而是贯穿于整个管理阶段,为工作的良好运行做出铺垫。前期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资准备,物资准备主要针对电力工程建设需要的材料、设备、配件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以便对整个系统进行质量把关,严格建设标准和要求,尤其是需要使用的关键设备和材料,需要专门的检具加以检验控制,不能允许意外情况出现;其二,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是根据电力物资的应用需求,针对需求计划,制定相应的技术参考指标,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调查,考察其施工建设的要求、难度、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相关的数据指标、资料、图纸等形式的技术资料,并且经过管理论证之后,要有质量的把关、验收和监控措施,确保质量关。其三,物资招标采购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评出产品质量体系管理与产能较好的供应商。招标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搞虚假招标;投标人递交的资格证明材料、产品质量检测和投标书的各项内容都要真实。

(2)中期质量控制:所谓中期质量控制,即是在供电企业物资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控制阶段,中期质量控制的重点是供货的进度和物资的质量把控。而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即是供应合同,严格依据合同的要求进行把关有着重要的意义。合同中的规定内容一般要包含供应商的职责和法律义务,并且从物资质量检测的方法、手段、结果等内容做出详细的表述,以免出现责任不明的纠纷。实际的质量控制中,尽量减少物资的损耗,合理使用物资资源,对物资的质量检验严格按照技术文件操作,包含采购验收、检验、质量检测等环节,重要设备关键点生产时,需方必要时派遣专家驻厂监造并参与检测。中期质量控制人员要熟悉物资的各性能指标,尤其是对于新材料、新设备的控制指标,应该及时查阅资料,确保所有的物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3)后期质量控制:后期质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是对物资质量进行产品的验收和评定,要结合相关的专业设备对物资进行专业化的测试,符合指标的才能通过,否则就要协商改进或者退换产品。对新投入运行的设备或材料进行常态化质量抽检,加强到货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后期质量把关是物资进入使用的最后一个环节,因而一定要坚持验收原则,不能有妥协或随意的情况出现。此环节是电力系统物质质量安全的关节部分,至关重要。

3 供电企业可靠性管理研究

3.1 影响供电企业可靠性的因素

供电企业的可靠性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早供电过程的可靠性,其影响因素有两类:计划性停电和故障性停电。其中计划性停电是指电力检修或调试过程中的停电操作,计划性停电还包括限电措施,由于地区的用电紧张,为了平衡各地区的用电,并对关键的用电区域进行保障而采取的部分地区的停电措施,临时采取措施减少负载。而故障停电主要因为电网运行中的线路、设备的故障等引起的问题,导致供电网络的中断,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水平的提升,故障性停电已经大为减少。

3.2 供电企业可靠性管理对策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供电企业的可靠性管理具有明显的效果:

(1)提升可靠性管理的意识: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意识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建设,其一,建立供电企业内部的可靠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强调可靠管理的重要性,各个环节的可靠管理都必须细化,使之融入到员工日常的工作当中去,建立安全管理的意识;其二,安全管理意识的执行需要专业化的素养为支撑,因而提高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技能比拼,激发其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尤其是在相关数据的统计和汇报工作中,更应该重视安全管理的意识建设,加强思想建设,从根源上杜绝误操作的可能性,减少停电的时间和次数。

(2)电力设备选型与维护工作:可靠的电力设备是供电可靠的条件,对于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深远,随着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投入市场,要重视淘汰旧设备,及时更新换代,以降低电力供应的故障。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设备的选型,保证与整个电力系统的融合性,不会出现冲突,并在实际应用中要加强维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坏,增加其使用寿命,而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3)进行技术改进升级工作:根据不同的供电地区和用户的需求,适当的改进供电线路,减少线路冲突,对于维护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重要,例如推进10KV的架空线路的建设,可以提升供电作业的安全性,并满足客户的多元化的要求。但在改进升级工作当中,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

4 结语

供电企业中的物资质量和可靠性的管理是电网运行的必要支撑,也是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其水平的优劣关乎企业的运行和竞争能力,因而研究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质量控制和可靠性的加强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举足轻重。

参考文献: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篇10

一、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实现由传统经验型人才向现代物流理念型人才的人才新跨越,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做好人才保障。

1、40岁以下的现有员工要在4年内获得大专以上(含大专)文凭。

2、管理员以上的岗位要在5年内拿到物流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3、选派上进心强、发展潜力好的员工出去交流学习,带回先进的物流理念,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加快物流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实现由传统的手工作业为主向依靠技术、设备为主的技术新跨越,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做好技术和设施保障。

1、实现由传统的电子标签辅助人工分拣向半自动、全自动机器分拣的新跨越。

主要措施:改进升级现有欧康电子标签辅助人工分拣设备的同时,引进一条欧康半自动分拣设备,达到“打码到条、分拣到户”的工艺流程统一。

2、实现由纸箱、布袋拼装向全面塑封包装的包装新跨越。

主要措施:引进欧康塑封包装设备,达到全市标准统一的塑封包装。

3、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实现由传统的经验配置向依靠技术软件配置的资源配置新跨越。

主要措施:开发引进资源优化配置软件,科学配置邮政代送资源,合理设置代送区域,形成“携手邮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物流配送格局。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技术跨越,全面提升网建水平,达到网建提升新跨越的目的。

三、强化管理理念,实现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质量标准体系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管理新跨越。

1、严格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质量标准体系管理的第一次管理新跨越。

主要措施:以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标准,在管理工作中严格贯彻实施“按流程操作、以岗位定责、用绩效评价、靠制度管理”的管理理念,按照“pdca”循环理论,持续改进各项工作,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2、加强文化建设,将文化管理作为物流中心管理的最高境界,实现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第二次管理新跨越。

主要措施: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力度,让企业文化植根于物流员工的内心深处,让企业文化在物流中心落地生根,让员工以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来增强物流中心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