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调研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1 20:21:48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1

面对浩瀚书海,能够畅销或一版再版的图书少之甚少,大多数图书摆放于书架之上,无人问津,而少量畅销书一经上架立刻销售一空,这体现出了一个图书质量的问题。在图书质量中,首先要注重的是图书的内容,因为内容是图书质量的核心问题,只有保证了图书内容的精彩,才能够谈市场的效益如何。其次是编校的质量及装帧设计的精良程度及印刷装订的质量,这四种质量代表了一本书的整体。饮水思源,一本好的图书质量离不开其高水平的策划编辑,因为策划编辑的工作贯穿了图书的整个出版过程、内容信息的采编到选题的策划筛选、内容的确定及编辑校对,再到最后的装帧印刷,策划编辑所付出的努力,在根本上决定了整本书的畅销与否。

(一)图书的类别及生产流程分析

通常图书按照学科被划分为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两大类图书。按照图书用途又被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两类。为了针对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效能和流程进行研究,本案特选取了工具书范畴的教材类图书产品的整体策划编辑流程进行研究,并对其生产周期进行探究。

教材作为工具书范畴的代表书目,具有着生命周期长的特点,其大致周期流程被分为八个阶段,首先是图书前期的调研和酝酿阶段,而后依次为策划选题、中耕收稿、编辑加工、设计装帧印刷、推广销售、市场反馈、修订再版。而图书策划编辑便是要围绕着这八个流程进行整体工作的协调统筹人。其次图书的生命周期也可称为是图书由市场上架到市场下架的全过程一般被分作四个阶段: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隐退期。而编辑所需要做的便是以市场核心,对市场需求进行了解,对大众风格偏好及图书设计进行研究,对内容进行精化,做好图书的整体策划工作。

(二)教材图书的生命周期内 策划编辑的具体工作内容简析

在图书的生命周期中,只有保证策划编辑的职能性,良好地运用于图书质量的保障体系内,即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图书的策划和编辑,才能够良好的保证图书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的需求协调统筹,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1)调研及酝酿阶段:主要要求策划编辑在图书调查研究方面的工作开展,必须要充分了解学术及学科发展的具体状况,然后根据读者的需求,来进行图书市场的具体供需情况把握,总结归纳出大概的选题类别,并相应保持选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科学的调研确保图书内容的质量。

(2)选题策划阶段:主要要求为严格的选题论证制度作为指导,对选题的策划方面保持具象切题。策划编辑的主要任务,便是根据市场分析得出选题,进行系统的筛选,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意义又符合市场需求的选题,做出完善具体的策划方案。

(3)中耕阶段:策划编辑要注意做好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图书内容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明确,以便于尽快的发现图书撰写中的问题,保证稿件内容的质量。

(4)稿件的审阅加工与校对阶段:要求坚持三审责任制,主要是坚持责任编辑制度和校对制度及三校一读制。策划编辑的任务是:要严格审核确定稿件的质量是否具备出版的价值,以及是否达到标准能够进行编辑加工。另外策划编辑还要做好与加工编辑和校对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出内容加工的要求及应当注意的事项,对加工中和校对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并注意对加工质量和校对质量的检查。

(5)装帧设计阶段及印刷阶段:该阶段要求在后期事宜中,应严格遵守设计编辑责任制与设计方案的三级审核制,即:坚持印刷标准及委托书机制,坚持在书刊印刷装订前实施好样刊检查制。策划编辑的主要任务便是与设计编辑相沟通,对设计要求进行详细的指出,另外还要就设计的方案以及样书的质量方面,进行严格检查。

(6)宣传与推广销售阶段:该阶段要求对图书上市时期及营销的方式进行把握,以一本畅销书的营销案例分析,便可得知选择图书上市时间的重要性,有一本书叫做《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其再版上市时期总会选择于当年的八月到九月份,在全国范围内陆续上架,其选择这个时期上市的原因是因为:此时期正是大学新生普遍入学的时候,诸多学生怀着对大学的憧憬和迷惘,非常需要这样一本书,来进行其大学生活的指导,因此该书之所以畅销的原因,便是把握住了市场的需求,进行了正确的营销手段,所以这便对策划编辑提出了任务要求,必须通过正确的营销方案制定及合理的营销材料安排,来统筹策划图书的宣传推广及销售。

(7)市场反馈的信息收集阶段:该阶段主要要求策划编辑以不同的方法形式,使出版社及作者和读者之间完善沟通和联系,将图书的销量信息及图书进入市场的反响与内容信息反馈做好收集。

(8)修订与再版的开发:策划编辑需要在畅销书的原有版本上,进行构思策划,做到内容的修订和新的策划案的诞生,以全新面貌的书籍投放于市场,获取相应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以上所讲可以看出,策划编辑在图书的生命周期内,承担并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他担负了图书质量及收益的整体责任,因此图书的畅销与否,与策划编辑自身性能的优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其也是现代图书生产质量中,不可或缺的人力因素。

二、策划编辑提升图书质量的意义分析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2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5)05009503

一、引言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威力无穷,横扫千军,想在竞争中分一杯羹者都必须遵守。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种种痼疾脱胎换骨。获得新生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体制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而体制的改变也无法一蹴而就,一些地方至今还残留着“计划”的影子,高校学报亦是如此。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学报编辑策划意识淡薄。现如今,进入市场的期刊业竞争如火如荼,创品牌,争读者,拉广告,都在策划上大做文章,出现了“有能耐的抓策划,案头工作没出息”的说法。这种说法客观与否姑且不论,它表明了策划在现代期刊编辑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与众多期刊的热闹相比,高校学报太冷清了;与众多期刊编辑的紧张与拼搏相比,高校学报编辑太轻闲与安逸了。在挑战与创业同在、竞争打磨能力的时代里,这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尽管策划在编辑工作中举足轻重,但在编辑实践中却远远没有取得理论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学报编辑基本上是“等米下锅”,编辑对稿件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加工状态,基本不谈策划意识问题。一方面,由于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时代,办刊主体既无自主办刊的权力,也无主动发展期刊的动力,加之期刊种类很少,彼此之间分工明确,实际上,编辑策划发挥作用的空间十分有限,办刊主体也没有形成明确的编辑策划的概念。另一方面,编辑在办刊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惰性,认为学报是一种早就有固定定位的刊物类别,因而无须在策划、选题等方面耗费时间。具体来说,有以下六方面表现。

二、选题组稿等米下锅,栏目设置千刊一面

关于学报编辑搞好期刊的个性策划,每个期刊都应该有自己的学术特色,有区别于其他刊物的内容、栏目、个性和风格,让别人学都学不来。做期刊,只有创造和保持自己的个性,才能成为从众多期刊中“跳”出来的“这一个”,不能搞同质化,学术期刊如果千刊一面,是我国学界的悲哀。然而千刊一面、同质化正是大多数高校学报的共同点[1]。

遍观当前栏目的设置,突出表现为学报模式,即“学科=栏目”,“栏目=学科”。这是我国学术研究的学科化在学报类刊物上的反映。学术研究主要在研究所和高等院校进行,学术成果主要在学报类刊物上发表,因此学报的栏目设置学科化也就是自然的了。学术研究的学科化比较固定,比如我们财经院校将经济学分成几大门类,各财经院校学报也都按学科设置栏目。文科学报一般有“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学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栏目。由于学科化的影响使学报类刊物的栏目设置大同小异。编辑们又很少进行栏目策划,常常是把送上门的稿件进行“装袋式”的编辑。没有策划的期刊栏目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松散、布不成阵,哪一个栏目都可有可无。各学报的稿源也大体相同: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一般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所,他们按学科写的稿子投到各学报;编辑们等米下锅,将稿件装进学科式栏目,于是就造成了学报类刊物千刊一面的局面。往好里说是“学科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实际上是“全、散、弱、小”[2],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加之刊发的论文学术质量不高,乏善可陈,其存在的意义遭到质疑。这一切,与热闹的市场化期刊格格不入;这一切,与编辑缺乏策划意识,来料加工的被动思想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三、刊物数量多、品牌少

我们的学报不可谓不多,但打造出品牌的却很少,原因之一就是编辑工作中策划缺席。我国高校学报的数量很多,迄今为止已经有近千种,但除了屈指可数的名校名刊外,大多数默默无闻。

品牌是策划出来的。策划贯穿期刊运作的整个过程:从期刊的定位、市场调查、细分读者群、对外宣传、到策划的重中之重――选题策划、栏目设置,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期刊人对策划的重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期刊人的智慧和心血。在追求品牌效应的今天,一家期刊社要生存壮大,导入策划理念已成为一种必然。面向市场,强化期刊的策划意识和能力,以高水平的策划力和传播力来吸引读者,赢得市场,已成为期刊界的共识。学报的编辑队伍中不乏有思想、有见地、有事业心的人才。他们不仅自己能写出有分量、有力度、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还有为他人做嫁衣的牺牲精神,组织编辑出令读者击节赞赏的好论文。期刊的市场化以及入世后更为激烈的生存竞争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刊只有重策划、创品牌才有生路。这就要求编辑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懂编辑、善写作、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但就目前学报情况看,会经营的编辑人才还稀缺,编辑工作中策划缺席,打造品牌也多是纸上谈兵。因此造成了学报数量多、品牌少的现状。这种状况,显然无法应对期刊未来发展的需要。

四、眼中无市场,心中无读者

期刊是供人阅读的,读者读了,宣传教育、文化传播、娱乐欣赏等功能才能实现。读者在办刊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时至今日,读者在学报中也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编辑们还沿袭着“我编辑什么,你看什么”的陈旧原则,甚至有人还在一厢情愿地坚持“作者中心论”。的确,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按计划办刊,读者是否喜欢、有多少人喜欢,不具有决定意义。但面向市场后就不同了,阅读性、阅读量是期刊兴衰存亡的根本。即使那些受期刊市场影响比较小的机关刊,社会效益也是通过阅读来实现。重视读者需求、重视刊物对读者的吸引力,各种期刊是共同的[3]。本来学术期刊的高品位特性就使它不可能像大众文化期刊那样拥有众多读者,学报与专业学术期刊相比读者就更少。就是这点少得可怜的读者也没有得到重视。作者与读者的一体性是学报的特点,向学报投稿的作者往往就是潜在的读者,应给予作者和读者足够的尊重。自编自印自出版,不管读者的喜好与阅读需求,也少有学报编辑进行读者调查,根据调查进行选题策划。沟通是相互的,刊物放弃读者,读者也会放弃刊物。编辑心中无读者,读者自然也就遗忘了你的存在。而在现代期刊经营理念中,放弃读者就是放弃生存。当大众文化刊物不断通过征文比赛、咨询活动、认真回信、读者联谊、读者评刊等方式加强与读者沟通时,在争夺读者上花样百出时,我们的学报还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何谈吸引读者眼球,赢得读者呢?

如今,“有策划的期刊不一定能赢得读者和市场,但没有策划的期刊一定会失去读者和市场”已成为业界的共识,我们的学报却眼中无市场,心中无读者,其命运着实令人担忧。

五、只问出版,不问发行

我国高校学报的大规模兴办是建国以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种类繁多,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至少有一种学报;几乎所有省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都办有一至两份学报。数量如此巨大的学报都是靠单位拨款维持的,正是由于计划经济的思想模式,大多数学报在办刊的过程中,很少考虑成本核算,也不在意市场占有率,即高校学报不是很重视市场营销和品牌策略。高校学报发行主要靠内部交流,对外发行量不大,期发行量超过3 000册的凤毛麟角。大多数学报期发行量在1 000―2 000册。还有的学报是虚有印数,除了大量的赠阅、少量的征订以及作者的样刊,大部分学报从印刷厂出来就直接进了废品站,根本无经济效益可言。办刊变成了为出版而出版,出版成了办刊的惟一目的,出版之后就完事大吉了。

只问出版,不问发行的结果就是只赔不赚,既无经济效益,也少社会效益。这种不计较经济效益的办刊思路实在有悖市场经济规律,其产生固然有计划经济的影响等客观原因,学报编辑策划意识淡薄却是主观原因。学报经营不研究市场,学者型编辑不研究营销,也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细分目标市场不明确,产品组合策略性较差[4]。

六、版式陈旧、雷同,缺乏时代感

在期刊市场化的今天,一个狭小的报亭书摊里就相互叠压着十几种文化娱乐期刊,要想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先声夺人,吸引读者驻足、购买,版式必须独具魅力,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大众期刊都非常重视版式设计,求的就是一个抢眼,这也是品牌期刊的看家本领。读者不用看刊名,就能从众多刊物中一眼认出《读者》,这就是版式的作用。大众期刊的特色版式增强了期刊内容的表现力,提升了期刊的品牌效应。学报在形式质量方面尤其是版式设计上,普遍过于简朴以至生气不足,缺乏现代刊物的形象感、动态感、气势感,显然编辑们没有在学报的包装上下功夫。大多学报封面都是或深或浅的底色,印刷体的刊名,偶尔有专门请人题写的刊名,此外就是写上学报的级别和收录该刊的数据库。一本学报换个名字,就成另外一家学报了,没什么特色。这种传统有余现代不足、雷同的封面设计除了传达出学报应有的凝重、严肃、敦厚、内敛、厚重等特征之外,反映出学报停滞不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状,也折射出学报编辑囿于传统、缺乏创新、忽视策划的编辑理念。而没有积极的策划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说不被淘汰出局。

观念是先导,学报编辑必须改变传统办刊思想,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和投资意识等。市场是需要学报编辑首先了解的,了解学报的学术成果所适用的主要市场是哪些,这一市场缺少什么,需求什么,当今市场的热点倾向是什么,要了解掌握学报市场购买力的分布情况,熟悉市场购买力的布局、网络,及时参与网络联系,疏通市场渠道,寻找学报可利用和开发的市场,开辟突破新市场。学报编辑要居安思危,有竞争意识,通过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理念,打造学报独特的品牌[5]。同样通过市场发行的期刊就必然有竞争,林林总总那么多学术期刊和学报,竞争更加激烈,“树大好乘凉”,但体制和高校的林荫庇护了一时却不能一世,学报必须改变目前尴尬的生存现状,为自己闯出一条路子。学报编辑要树立期刊投资观念,要有大市场观念和投入产出观念;学会研究资本运营问题,通过对资本的使用,实现资本盈利的最大化,让学报为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展示提供服务平台。

学报承担着“探索真理、繁荣学术、传播知识、创造文化”的历史重任,固守“计划”,拒绝市场,惰性十足,策划缺席,将难以迎接国际学术期刊的竞争、出版产业的革命。努力寻求制胜之道和发展之路,增强学报编辑的策划意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编辑部 品牌・定位・策划――张伯海会长在我刊谈学术期刊的办刊思路 [J ]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封底

[2 ]王兆Z 从“学科模式”到“问题模式”――学术期刊发展的合理路向 [J ] 编辑学刊,2004,(4):39

[3 ]徐若冰, 李雪莲, 童旭学报编辑策划意识培养浅析 [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5): 139

[4 ]李爱英高校校报编辑与策划意识 [J ]昌潍师专学报,2001,(3):8

[5]刘吉元论高校学报编辑的策划意识[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3):99-100

[6]丁林.编辑出版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出版事业在中国兴起以后,编辑活动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在出版机构中设立了编辑部,出现了专职的编辑工作人员。编辑学是从编辑工作实践中总结、抽象、概括出来的,它的研究对象决定于编辑工作的对象和编辑过程的性质。对编辑学的研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需要,并且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

人类社会的科技发达、文明进步,必然不断加速着编辑活动的社会化进程,并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从手写到铅字印刷到电脑传真,出版手段的更新换代,使人类编辑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职能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相应的机构越来越健全。研究编辑学对象,可以深入揭示编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推动编辑学学科的发展;可以通过分析和认识编辑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搞好编辑工作;可以更好地探讨书刊出版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馈读者意见,促进文化精神产品的生产。

2 研究出版编辑学对象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编辑活动及其发展的规律

纵观编辑史,不难发现,出版并非与编辑现象同生俱来,而仅仅是在编辑活动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中历史地产生的。离开“编辑”,任何“出版”都不可能实现。可见,社会化的编辑活动是一个大系统、全过程,通常所说的“编辑”“出版”都只是编辑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编辑全过程中的一个分过程。

当今社会编辑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是随着出版手段和事业的进步而提高的。近年来,国际出版事业出现了新的特点,从而编辑活动也添加了新的内容。(1)出版的管理科学化,对编辑人员的配置、职责、素质以及成本核算等提出严格、规范化的要求;(2)出版经营多元化,即出版与多学科结合,与各种社会活动结合,等等,使编辑活动深入到更广阔的领域,接触到更复杂的课题;(3)流通商业化,迫使编辑活动更新观念、变换策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研究“信息消费”规律;(4)新技术从硬件上把编辑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例如,近年来数字出版的出现,使得编辑活动逐渐在摆脱传统模式,迅速现代化。由此可见,编辑学应当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大学科;编辑也应当是博学多识能干的“杂家式”的学者。

出版编辑学对象的研究活动及其规律包括以下三个基本阶段:(1)编辑工作前期,这一阶段包括信息收集、选题策划、组稿等工作程序;(2)编辑工作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如编辑加工、版式编排、装帧设计、校对等工作程序;(3)编辑工作后期,这一阶段包括印刷出版、营销发行等工作程序。

编辑学研究当然不能脱离编辑工作的实际。但是,“编辑学又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地研究实际问题”。毫无疑问,每一门科学学科的开拓,都是既要立足于实践, 要高于实践,升华得到自成体系的理论概括。

我认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社会信息。编辑系统所处理的论文和论著,都是人们探索自然、研究社会的劳动结晶,是从自然、社会中获取的信息。编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控制功能”。

(2)与出版编辑活动相关的人。可以按职能分为作者、读者和编辑。编辑应重视发现作者和培养作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认识和培养作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好的作品,把作者举荐给社会是编辑的社会责任。

对于构成出版化的编辑活动,读者同样也必不可少。读者往往以消费反馈的方式对编辑系统实施一定程度的控制。编辑出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服务,研究读者及其阅读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出版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编辑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中介。编辑除了要做好信息调研和积累、制定选题计划、组稿、审稿等之外,还要完成出版后的一系列工作流程。由于编辑工作的复杂性和广博性,因此编辑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3)出版工作。编辑活动所涉及的物的因素非常广泛。其中最为直接的莫过于信息的物质载体。文字信息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油墨、印色; 音像信息的物质载体有磁带、胶片、软盘,等等。我们可以从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中认识这些物质载体的重要性。

图书的外在形式常不局限于内容,在内容较好的情况下,印刷质量、装订工艺、纸张材料也起到吸引读者的媒介作用,这是美学在印刷上的功能。在评价一种图书质量高低时,以上各项均为评价的标准。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覆盖,出版业出现了网络出版、光盘出版、缩微出版等,如何跟上时展的潮流, 使之与传统的印刷出版有机地联系起来,是出版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4)领导机构。出版部门的领导机构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包括:l)质量管理: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2)组织管理:有计划地健全机构建制、配备办公设备及工作场所、加强人员管理及业务培训、制定和执行各种工作计划等。3)现代化管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科学的方法指导编辑工作,以提高编辑工作者的工作效率。4)宏观调整管理:通过社会的整体需求和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做好出版社和期刊的调整与规划。

现在,书籍和期刊出版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国际化知识经济的挑战。网络化提高了信息物化的传播速度,又缩短了出版周期。出版业如何更新观念,投入资金,重视对出版编辑人才的培养,在开放的环境中推动精品书籍和期刊的出版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出版编辑工作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既具体又抽象的劳动,应从出版编辑学研究的对象入手,探讨研究出版编辑现象及其规律,发展出版编辑学理论,使之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阂道隆,徐百荣,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论(第2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期刊社 内部管理 研究

本文就如何利用良好的计划、健全的组织、适当的人员配置、正确的指挥方法、严密合理的控制程序及有效的内部协调[1],科学地开展高校科技期刊社的策划、编辑出版、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日常事务、经营活动等内部管理工作,提出了管理内容、目标与任务、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内容体系

1.1 期刊策划管理

期刊的策划是期刊层面的宏观管理,主要涉及到期刊的定位与办刊思路,远、近期的发展规划,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品牌培育与国际化等期刊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的定位管理。期刊的定位包括期刊的地位定位,作者定位,受众与读者定位,重点报道的研究方向定位,个性特色定位,价值定位,期刊的学术性和创新程度定位,开放程度定位,市场定位,录排与装帧定位等[2]。

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品牌管理。主要包括重视期刊的稿件质量,研究如何争取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以确保连续刊出高水平的稿件,增加期刊的影响因子;加强期刊的特色化建设,以特色化建设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重视期刊的外部特征建设,不断提高封面设计、编辑、校对、印刷质量;努力提高为作者、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在作者、读者和业界的影响力;完善内容的丰富性及品牌的影响力延伸[2]。

期刊的国际化。工作内容应包括努力将我国优秀的科技成果传播出去,实现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积极争取sci、ei、ca、medline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的收录;与国外大型出版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方法[3]。

编辑工作内容管理应包括:组稿、征稿;初审和选择审稿专家、送审、退稿或返修、编辑加工;每期的组版与责任编辑等。编辑工作流程管理是期刊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从收稿到出版、发行等一整套的工作程序,它是有效规范稿件处理过程的步骤和行动指南,可以有效遏制处理过程的缺损,减少处理过程的混乱,制止人情、关系稿件的违规流入。编辑质量管理是指对编辑质量的监控工作,包括所制定的编辑工作规范,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工作程序,考核的方式方法,讲评及奖惩措施。

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人员配置与职责范围确定;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机制;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竞争机制;完备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4]。

1.4 信息管理

网站管理。主要包括网页设计;系统维护、内容更新;特殊参数的设置;文章的pdf格式上传;网刊发行;过刊浏览与查询;开放式存取等。

日常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期刊社编辑工作流程管理,期刊各类信息管理和工作统计等。

1.5 经费管理

经费的筹措管理。高校科技期刊社的资金来源除了学校下拨的经费,还有审稿费、版面费、广告费、发行费、经营活动等的收入,对办刊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所以,应当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多方资金。

经费的运用管理。科学合理地运用、调度经费,保持适当的结构和周转速度,合理控制费用发生的数额和比率,确保年度收支平衡。

1.6 日常事务管理

期刊社内部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主要包括信息传达,内部事务的协调与衔接,内部考核与考评,邮寄、分发与处理,资料的归档,各种费用的收取及财务处理,会议组织与安排等其他临时性工作。

1.7 经营活动管理

科技期刊的发行。发行渠道主要有自办发行、全国邮政发行、发行单位发行、其他网络(超市、地铁等)[5]。

科技期刊的广告。期刊社应积极寻求独特广告商机,扩展学报的特色性外延,有力补充学报的信息量。重视包括广告经理人和制作人在内的广告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允许,广告人才可以在内部培养;条件有限的话,可以采取外聘广告人才或采取广告业务外包的形式,只要加强内部的监控即可。

科技期刊的经营性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开设读者论坛和读者俱乐部活动;举办相关的学术会议;与国际国内收录、检索机构的版权合作;与科研机构合作创办特色栏目;利用录排人员的专业优势开展录排服务

1.8 期刊社内部组织结构设计

工作部门的选择。期刊社的内部结构除了编辑出版部门以外,还应该根据总体目标要求、实力和人员情况,设置广告、发行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

组织结构设计。现行的有直线式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委员会结构、控股型结构等多种现代组织结构,期刊社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不断进行结构优化工作,开展可行性分析和相关的实证研究工作。

2 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目标与实现

2.1 期刊策划管理

期刊的定位,要结合期刊实际,要考虑期刊的办刊条件、覆盖学科领域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同一领域中的其他科技期刊目前的状况、本刊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等诸多因素。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使得自己的定位完全符合实际,准确无误。期刊应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制定科学可行的目标和规划,也要分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期刊作为媒体, 其核心竞争力由核心竞争机制、核心读者、核心内容和核心团队四部分组成。期刊社应认真研究各部分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培育工作。通过核心竞争力培育,使得期刊具备超常性、独特性、领先性和延展性,形成期刊品牌。

从编辑出版的第一个环节到最末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去做,从整体上提高质量。要设计一整套编辑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编辑工作制度,确保期刊学术质量的高水平、办刊的严肃性、稿件处理的时效性、稿件处理过程中的正直与诚实,使期刊在读者、作者、业界有较高的威信和公信力。

期刊社应根据自己的办刊宗旨、期刊定位、目标要求和中长期发展方向来研究和制定自己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严把入口关,坚持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不拘一格、扬长避短的用人原则,引进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改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结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养工作,不断改善编辑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技能;力求使编辑人员处于最佳配置状态,做到人尽其才,合理使用,使每个人都出发挥出最大效能[6]。

期刊社应建立一整套的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选拔、岗位绩效考核与评价、岗位激励与惩处等制度,加强对社内人员的战略性、全局性和计划性管理。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和庸者下,确保招聘、录用、培训、考核、晋升、奖罚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

期刊社文化对期刊社内聚力、内心力和持久力等作用,对编辑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价值观能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建立期刊社的社域文化,使之成为联结和维系期刊社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7]。

2.4 信息管理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5

策划编辑是创意工作,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市场上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这种创新不是无止境的。因为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并非一种孤立的行为,还要有一定的全局观念,单个选题的策划必须符合出版社整体选题策划的方向,要符合出版社的发展战略方向。一般出版社都有销售查询系统,通过该系统编辑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取本社同类图书与选题的相关信息,由于图书市场容量有限,编辑要充分考虑该类图书品种规模状况,在申报选题的时候,应充分了解本社同类图书或选题的内容特色、读者定位、装帧设计、市场表现、发退货情况,由此分析本选题的特色和亮点,与本社已出图书或选题相比的不同之处,避免同质化及社内图书在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市场信息对编辑选题策划至关重要,编辑一定要具备市场意识。在提交选题前,应根据具体的选题思路,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全面搜集相关信息。这有助于启发编辑的选题思路,提高选题申报成功的概率,为书名、定价以及首印量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如何提升市场调研的质量,笔者有如下建议:

2.保留逛书店的习惯。

网络的普及为收集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编辑可以利用关键词迅速找出市场同类书信息,但对选题策划来说仅有这些信息是不够的,编辑要养成平时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这些信息是专业人员筛选、加工后的成果。除此之外还应该到书店进行更深入的市场调研,因为进书店不仅是享受,而且还是自身工作的需求。选题策划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图书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进书店看书恰恰是一种简便、直观的方式。平时多逛书店,大量一手的图书信息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编辑选题策划的有用素材。通过观察身边看书的读者,分析读者的购书行为,从而调查读者的需求,大致了解某类图书的读者细分状况,比如性别结构、年龄层次、消费水平、文化程度、阅读习惯等,对增强编辑选题的判断能力大有裨益。同时,编辑还可以多与书店柜组人员、读者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第一手的图书市场信息,了解市场竞争情况。

3.仔细分析搜集到的市场信息。

收集到这些信息并不等于完成了市场调研工作。图书市场信息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如出版社、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开卷和网店销量等等。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最关键是分析工作。要对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进行对比和挖掘,从中发现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如在对同一品类的市场进行研究时,不仅关注这一品类的畅销书,还应该有市场表现一般的图书。畅销书是我们选题策划的目标,但不应该是选题借鉴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竞争中,图书的市场营销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取决于图书的内容。兰登书屋创始人说过:“对于一本死书来说,即使你在《纽约时报》上打上一整版的广告,也不会增加几本销量。”

4.综合搜集到的市场信息,并加工成通俗易懂的形式。

根据选题需要把分析过的信息资料提炼、归纳起来,这有助于编辑快速了解这一类图书市场的容量及切入点。总的来说,选题策划的市场调研内容应包括:图书出版的动态信息调研。了解该类图书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分析出哪类图书的市场前景较好值得开拓并加大投入,哪类图书市场需要谨慎进入;影响图书市场的外部环境因素调研。如: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图书出版业的政策与法规、科技进步等因素,对社会热点、时尚、读者购买力引起的变化;目标读者调研:主要了解选题的特定读者的数量、结构、素质和地理分布,比如读者需求状况、消费水平、年龄层次、职业特点、地域及阅读水平等,这些信息对选题策划的针对性十分重要;市场竞争情况调研:主要了解策划选题的竞争对手信息,如竞争对手的出版规模、出版特色、市场占有率、营销策略等。通过这些调研,可以对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客观地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危险,可以为选题策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便于选题的决策。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6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121-02

说到编辑工作者,有人说,编辑应该是商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编辑绝不能是商人,因为商人的目的是在于求利。但编辑是精神生产生者,是积累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的,他更应着重于民族形象塑造,为读者服务,把读者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医学编辑,表面看是一项非常轻松、容易的工作,但实质上,医学编辑工作者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样轻松,他们需要熟悉国内外的重要的专业信息数据库,熟练掌握相关的引文分析型的大型专业信息全文数据库及其文献计量技术。

国家教育部、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知网(CNKI),国外的如汤姆森科技的ISI web of knowledge[含有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引文分析],引文和知识单元链接丰富.省略是预告全球围内的医学会议的信息网站,通用的信息搜索引擎如google也可以很方便地检索到相关会议的信息。研究相关专业领域的会议论文是编辑快捷地掌握某个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全面而系统的动态发展历程的好办法。万方数据的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库等是比较常用的国内会议论文检索数据库。常规综合的情报分析枝术则可以为编辑提供关于会议主题、背景信息资料、专家的组织等的重要的信息辅助。

编辑还要懂得对新栏目的策划,因为新栏目的织织和策划是体现整体编辑水平的重要指标,需要编辑长期跟踪专业各种文献信息的发展动态,从中捕捉整体重要学科的主题或专题,并进行深入的文献专题调查,咨询调查相关专家的意见,讨论可行性后,再进行具体的策划。选题酝酿综合的文献信息调查研究贯穿整个栏目的策划过和中,国际会议的综合报道、各大核心报刊的述评文章、卫生管理类的主题述评、专业情报类杂志、在选题中通常起比较大的作用。获取专家支持与合作编辑在酝酿和充分准备资料和选题后,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定下目标主题,策划、组织和实施栏目写作的内容、风格和体裁。专家的咨询和支持在杂志栏目策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编辑需要与专家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才可能把栏目的宗旨和意图实现得充分与完美。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7

1.随意堆积数据。北发网和开卷数据是编辑最常采用的市场信息来源。但是目前最常见的情况是,有些编辑把从北发网上检索到的几种市场同类书信息直接拷贝上来,这些只能说是简单的信息罗列,并不能反映市场同类书销售状况,甚至没有反映出市场同类书大致有多少品种,市场的竞争程度如何,同类书的特色,为什么卖得好。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这些信息对选题论证是没有太大借鉴意义的。其实市场同类书的一些必要信息,如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定价、印次等也是很重要的,为选题论证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通过认真分析同类书的内容特点及市场销售状况,也可将要做的图书进行一个销量的预估。

2.盲目崇拜名人作家。在选题论证会上,一些编辑提到名家作者,就会忽略作品的其他方面,认为名家就是销量的保障,殊不知,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如果只是强调作者的知名度和畅销先例,选题申报人提交给选题论证小组判定选题是否可通过的资料,仅仅只是该书的书名、作者、内容简介,而其他方面的信息,如市场信息只有寥寥几句,那也很难由此来判断该选题的优劣,推测未来市场销售状况。因为,争取名家或畅销书作者的选题往往成本较高,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著名专家不一定能写出受到读者欢迎的好书;曾经写过畅销书的作者,其作品不一定都好卖;国外的畅销书不一定适合国内读者的口味;类似内容的图书,可能由于立意和创作手法的差别,产生的市场反应和销售情况也会大相径庭。能够争取到名家的选题固然好,但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选题的内容和特色是关键,宣传策划、营销手段也很重要。

3.调研缺乏系统性。策划编辑是创意工作,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市场上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这种创新不是无止境的。因为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并非一种孤立的行为,还要有一定的全局观念,单个选题的策划必须符合出版社整体选题策划的方向,要符合出版社的发展战略方向。一般出版社都有销售查询系统,通过该系统编辑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取本社同类图书与选题的相关信息,由于图书市场容量有限,编辑要充分考虑该类图书品种规模状况,在申报选题的时候,应充分了解本社同类图书或选题的内容特色、读者定位、装帧设计、市场表现、发退货情况,由此分析本选题的特色和亮点,与本社已出图书或选题相比的不同之处,避免同质化及社内图书在市场上的恶性竞争。

市场信息对编辑选题策划至关重要,编辑一定要具备市场意识。在提交选题前,应根据具体的选题思路,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全面搜集相关信息。这有助于启发编辑的选题思路,提高选题申报成功的概率,为书名、定价以及首印量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如何提升市场调研的质量,笔者有如下建议:

1.保留逛书店的习惯。网络的普及为收集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编辑可以利用关键词迅速找出市场同类书信息,但对选题策划来说仅有这些信息是不够的,编辑要养成平时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这些信息是专业人员筛选、加工后的成果。除此之外还应该到书店进行更深入的市场调研,因为进书店不仅是享受,而且还是自身工作的需求。选题策划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图书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进书店看书恰恰是一种简便、直观的方式。

平时多逛书店,大量一手的图书信息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编辑选题策划的有用素材。通过观察身边看书的读者,分析读者的购书行为,从而调查读者的需求,大致了解某类图书的读者细分状况,比如性别结构、年龄层次、消费水平、文化程度、阅读习惯等,对增强编辑选题的判断能力大有裨益。同时,编辑还可以多与书店柜组人员、读者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第一手的图书市场信息,了解市场竞争情况。

2.仔细分析搜集到的市场信息。收集到这些信息并不等于完成了市场调研工作。图书市场信息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如出版社、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开卷和网店销量等等。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最关键是分析工作。要对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进行对比和挖掘,从中发现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如在对同一品类的市场进行研究时,不仅关注这一品类的畅销书,还应该有市场表现一般的图书。畅销书是我们选题策划的目标,但不应该是选题借鉴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竞争中,图书的市场营销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取决于图书的内容。兰登书屋创始人说过:“对于一本死书来说,即使你在《纽约时报》上打上一整版的广告,也不会增加几本销量。”

3.综合搜集到的市场信息,并加工成通俗易懂的形式。根据选题需要把分析过的信息资料提炼、归纳起来,这有助于编辑快速了解这一类图书市场的容量及切入点。总的来说,选题策划的市场调研内容应包括:图书出版的动态信息调研。了解该类图书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分析出哪类图书的市场前景较好值得开拓并加大投入,哪类图书市场需要谨慎进入;影响图书市场的外部环境因素调研。如: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图书出版业的政策与法规、科技进步等因素,对社会热点、时尚、读者购买力引起的变化;目标读者调研:主要了解选题的特定读者的数量、结构、素质和地理分布,比如读者需求状况、消费水平、年龄层次、职业特点、地域及阅读水平等,这些信息对选题策划的针对性十分重要;市场竞争情况调研:主要了解策划选题的竞争对手信息,如竞争对手的出版规模、出版特色、市场占有率、营销策略等。通过这些调研,可以对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客观地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危险,可以为选题策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便于选题的决策。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 Delphi法;三审制;选题评估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015-02

选题是出版工作流程的起点,是编辑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出版工作的生命。一个出版社选题综合水平的高下,直接体现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选题又直接影响到出版社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界有“选题失误,一误再误”之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也正因为如此,开发策划优秀的选题成为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研究选题策划工作的科学规律也成为编辑出版理论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一般情况下,我国出版社制订评估选题计划时,主要依照传统的“三审制”,由编辑提出选题,然后经过二审、三审的审定、筛选,确定为出版社的选题。同时,不少出版社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入了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的机制,力求使选题策划更加合理更具科学性。而事实上,无论是传统的“三审制”,还是西方的机制,在选题评估这一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缺陷,需要我们引入相关的科学决策方法来进行弥补。

传统的“三审制”,由于责任编辑、二审、三审长期在一起共事,容易形成共识,不大利于不同意见的产生,从而使得选题思维缺乏立体化、多角度,易于产生偏差。而西方的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的机制,尽管参加论证的人员来自多个不同的部门,但在大家面对面交换看法时,还是易于受到高层、权威及个人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影响,有时,持不同看法者不能充分发表意见。同时,不管是在以上的哪一种选题评估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直觉、顿悟以及个人魄力、情趣、风格等等主观的非理性的成分。当然,这些非理性因素,我们也不能一概的视为缺陷,一部分成功的选题正是直接由这些因素激发而成的,出版从业人员的个体素质也要靠这些因素来体现。只不过笔者认为,应该尽可能的让选题决策过程中的各种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因素,连同策划编辑提供的部分定量的分析,发挥最大的效用,尽量的减少可能存在的缺陷,而在此过程中引入Delphi法,应该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Delphi法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是当时美国为了预测在其“遭受原子弹轰炸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而发明的一种方法。美国兰德(RAND)公司的赫尔默(Helmer)和戈登(Gordon)于1964年首先将其用于技术预测。以后便迅速地应用于美国和其他国家。除了科技领域之外,还几乎可以用于任何领域的预测,如军事预测、人口预测、医疗保健预测、经营和需求预测、教育预测等。此外,还用来进行评价、决策和规划工作,并且在长远规划者和决策者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Delphi法具体实施步骤大致如下:

首先,确定所要评估的决策内容。然后,选择合适数量的专家,向他们提供背景材料。接着,用若干条语言来描述情况,形成十分明确的问题,设计出涵括问题的调查表,征询专家意见。最后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归纳。必要的话,可以对结果进行反馈修改,然后再统计,归纳,反馈(可以进行到三或四轮)。

由以上的过程可见,在Delphi法中,专家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定性估测,这种定性的估测是通过定量的数据表达的。可以说,Delphi法对于上面所提到的当下选题制定评估过程中的种种弊端,正是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

要把Delphi法引入选题的制定评估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把前者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后者融为一体,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而实际上,比较而言,由于Delphi法诞生于西方的社会之中,其与西方的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的机制的结合,就要比与我国传统“三审制”的结合容易许多。同时,也因为国内多数出版社在坚持传统“三审制”的原则下,结合日常工作的经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同行的做法,也有编辑会议这种与西方的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相类似的机制。所以,以下的讨论,将围绕着Delphi法与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的机制(为了行文的便利,后面将其简称为“论证机制” )展开。

由于已经确定了讨论的范围是将Delphi法引入论证机制,所以首先需要确定参与的人员,也就是Delphi法中的专家的组成。基于效率与成本两方面的考虑,论证可以由总编主持(如果是非常重要的选题计划,可以由社长主持),参加论证的有提出选题的编辑部门的主管,其他编辑部的代表,出版部门代表,销售发行部门代表,广告宣传部门代表,必要时(重大选题项目,需较大投入时)可请财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也可以邀请社外的专家参与。该选题的策划(组稿)编辑作为建议人参加。在这里,要另外说明一点,我们从实际的工作情况出发,要对Delphi法进行部分修正。传统意义上的Delphi法,专家们是匿名的、背靠背的填写问卷的,也就是说彼此是互不见面的。这里,我们要将其改为专家们一起参加论证会,在会上填写问卷(不许互相交流意见)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基本保留Delphi法原有的匿名性的优点,还可以避免部分参加论证人员私下沟通的流弊。

专家的范围确定之后,接着要确定的是人数的多少。在Delphi法中,专家人数可以视待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程度选十几个或上百人不等。落实到选题的论证会,可以根据出版社自身的规模以及选题的重要程度来具体确定,大致上可以定为十到二十人这个范围内。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9

1986年,北京市档案馆依据党和国家开放历史档案的决策,呼应学术界和社会对档案文献的迫切需求,创办了《北京档案史料》季刊。《北京档案史料》是一份兼跨档案界与历史界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以“发掘史料、公布档案、提供利用、推进研究”为宗旨,以刊登有关北京地区的档案、资料和发表相关史学论文、文章为基本内容。1996年在创刊10周年之际,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9年,鉴于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期刊进行调整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北京档案史料》改为丛书,一年四本,按季度出版发行。

《北京档案史料》是全国省市级档案馆中唯一一份连续出版的档案编研出版物,截至目前,已编辑出版129期(辑)(第130辑正在编辑中),3000余万字,其中挖掘公布档案史料700余组(专题),为资政参考、学术研究和服务文化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98年荣获北京市党史优秀征研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中国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北京档案史料》的发展历程

30年来,《北京档案史料》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前行,回顾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

(一)《北京档案史料》期刊时期

1986年至1998年,《北京档案史料》从季刊到双月刊,走过了13年的历程。在这13年间,《北京档案史料》办有档案史料、专论、人物研究、史料研究、读档随笔、历史沿革、史料便览、馆藏介绍等23个专栏,共出刊58期,100余万字,其中公布档案史料300余组(专题),发表学术研究和资料性文章200余篇,刊登100余幅历史照片,在档案界和史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关于近现代北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等方面档案史料的公布,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历史研究、提供决策参考发挥了基础凭证作用,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好评。

(二)《北京档案史料》丛书时期

1999年《北京档案史料》改为丛书,至今已出版71辑,累计2000余万字,其中公布档案史料400余组(专题)。《北京档案史料》改为丛书出版后,我们利用丛书的优势和档案馆办书刊的特点,依托市档案馆及各区档案馆藏档案资源,定位于服务,加强选题策划。自2001年第3辑起,在《北京档案史料》开设固定栏目,连续选载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重要文献。2004年起,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首都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在每一辑《北京档案史料》上组织一个专题,系统公布相关档案史料。2009年起,围绕重大纪念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每年策划一到两个选题,充分发掘馆藏档案资源,并整合已公布的档案史料,编辑专题史料,作为《北京档案史料》专辑出版。

2011年在《北京档案史料》编辑出版25年之后,我们将其开本从32开改为16开。改版后的《北京档案史料》,在档案史料选题上,更加关注发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史料的公布;在文章编发上,更加注重体现北京特色;在丛书装帧设计上,更加庄重、大气。特别是史料专辑因其选题精准、内容丰富,信息量密集,深受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欢迎。

三、《北京档案史料》30年发展的特色

(一)明确定位,立足服务

通观《北京档案史料》30年来的编辑思想和内容,突出体现以下三方面的服务意识:

1.配合社会热点,突出为中心工作和领导决策服务意识。特别是在进入2世纪后,《北京档案史料》不但编研形式上有更新,更注重选题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在提供资政参考、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围绕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北平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纪念日,以及配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出台等首都工作大事要事或突发事件,《北京档案史料》都及时组织专栏或策划专题,以馆藏档案为支撑,适时整理公布、编辑出版,凸显公布档案史料的特殊功用。

2.关注学术前沿问题,加大为学术研究服务的力度。精准、及时研究公布档案史料,为学术研究服务是《北京档案史料》又一主要职责。2000年以来,我们将公布档案史料的重心进一步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城市建设领域转移,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北京档案史料》所刊登的档案史料和学术文章内容涉及北京政治、经济、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等方面,30年不间断地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具有原始性、权威性的第一手档案资料,搭建了社会各界利用档案史料的平台,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历史研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3.贴近社会,面向读者,加强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意识。关注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从多方面多渠道挖掘稿件,登载一些具有地方特色、资料性可读性强的文章,并形成系列,拓宽《北京档案史料》的内容范围。30年来,《北京档案史料》所刊登的档案史料和资料性文章,为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宣传北京、了解北京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例如,《北京档案史料》公布的有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城市规划等档案史料,为2005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回眸首都十个五年计划历程”(20多期)提供了史料支撑。

(二)以《北京档案史料》为媒介,拓展档案文献的开发范围

在坚持做好馆藏档案史料研究公布的同时,我们注重编辑、整理、出版保存在社会民间、有价值的著名或有代表性人物日记、笔记、口述史料及田野调查资料。自2001年起,我们陆续进行了《杨度日记》《廷杰存稿》《那桐日记》《那桐奏折存稿》的点校整理,以在《北京档案史料》连载或结集等形式编辑出版,并促成了这些珍贵手稿原件捐赠进档案馆收藏。在《杨度日记》原件捐赠暨出版座谈会上,戴逸、李文海等教授称:《杨度日记》以《北京档案史料》特辑的形式首次正式出版,“实是史学界的一大收获”。在《那桐日记》原件捐赠及出版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对《那桐日记》的点校、整理、出版可以看做是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此外,《北京档案史料》还陆续刊登了《京郊清墓探寻》和《京郊清代墓碑》系列专题,以及佟麟阁将军殉难处调查报告、有关北平和解放、北京历史文化方面的口述史料。这些史料的抢救性采集与整理,对于还原历史细节真实情况、推动史学研究、丰富馆藏档案种类和范围,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三)加强策划,深度开发,形成系列

《北京档案史料》从期刊到系列丛书,为保证多样性,每期(辑)刊发档案史料主题相对广泛。在连续出版10余年、有较丰富的史料贮备的基础上,2003年4月起,我们对《北京档案史料》自创办以来所公布的档案史料进行系统整理、分类,计划编辑出版《北京档案史料精选本》,以更系统、更便捷的方式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利用服务。这一工作受到了戴逸、彭明、蔡美彪、张注洪、刘桂生等著名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认为编辑史料精选本,对于弘扬北京历史文化,体现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5年8月《绝对真相:日本侵华期间档案史料选》(42万字,40幅照片)编辑出版;2007年12月《二十世纪北京城市建设史料集》(85.5万字,24幅照片)编辑出版,这两部史料精选专辑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绝对真相》在全国图书征订会上,位居新华出版社送展的近百种书籍征订排行榜第五位,2006年获得中国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之后,我们将“围绕国家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组织策划选题,将新发掘的档案与已公布的史料相结合,编辑史料专辑,列入《北京档案史料》丛书系列出版”这一形式固化下来。

2009年为纪念90周年,在策划《北京青年报》的《“五・四”之光――档案解读》系列专栏的同时,恰值《北京档案史料》出版第100期(辑),我们编辑出版了《档案中的北京五四》史料专辑。《五四档案解读》自4月13日起连续6天整版刊出,在《北京青年报》每周评报中被评为“好稿奖”;《档案中的北京五四》史料专辑作为重大选题报送审核时,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认为:“书稿所收录的档案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们将组织编写《北京党史图志》与编辑出版《档案中的北京党史与党建》史料专辑同时策划。6月29日,整合市和区县档案馆资源的《北京党史图志》特刊共计16个版面,在《北京日报》刊出。7月1日,《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来馆表示:《北京党史图志》刊出后,得到市委宣传部和报社领导、业内同行和广大读者的称赞,反响很不错,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同时,65万字的《档案中的北京党史与党建》也出版发行。

2012年,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我们编辑出版《档案中的北京文化》史料专辑和《北京文化叙事》。2013年,围绕党的十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北京市提出的“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编辑出版《北京的名山名园》史料专辑。2014年,为配合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纪念京张铁路通车105周年,我们以馆藏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京张路工撮影》为线索,采取田野调查拍摄、走访知情者口述与馆藏档案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老京张铁路京冀两地的道、桥、隧道、涵洞、站房等历史遗存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考察纪实报告,编辑出版图文并茂的《京张铁路百年轨迹》,受到业界广泛好评。

四、《北京档案史料》未来发展

编辑调研工作计划篇10

青年编辑业务素质优化的具体方面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编辑素质的高低是制约学报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学报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努力提高学报的质量。青年编辑是学报的新生力量,但其办刊经验尚不丰富,一定要虚心向老编辑学习,在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选题策划能力、新闻捕捉能力、审读鉴赏能力、驾驭文字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阅读能力等。

优化业务素质的途径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编辑部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每一个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年编辑要积极参加编辑学术研讨活动,虚心向经验丰富的编辑请教,学习编辑技巧。通过科学实践,培养科学的思维,形成严密的逻辑,提高对学术论文的审读能力。

参加业务进修培训。编辑部可以通过委托代培、在岗培训、聘请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组织青年编辑参加进修和培训,鼓励青年编辑攻读双学位和硕士学位。非科班出身的青年编辑要积极参加研究生进修班学习,接受正规、系统的编辑学培训。另外,参加学术会议,开阔眼界,取长补短,提高业务水平。

自身的努力。高素质的造就不是一日之功。青年编辑要抓住机遇,认真学习有关编辑出版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从中汲取营养;还要热心参与科研活动,注重平时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勤于写作,注重分析、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期刊的精品意识。树立精品意识,不仅要求编辑把精品意识贯穿于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版面设计和文字校对等整个工作流程中,还要求编辑树立自我“精品”意识,崇尚执著的事业心。鼓励竞争,练就扎实的业务功底:除了具有学科专业知识、语言文字能力和编辑规范运用能力外,更要具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做好约稿和组稿工作,尤其是做好对学术权威及专家的约稿工作:还要能对审稿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整理,保证所有向主编推荐采用的稿件不会有大的偏差。此外,还要做好稿件英文摘要部分的撰写,便于期刊被国际数据库收录,提升刊物的国际影响力。

办刊的创新意识。编辑创新意识的本质是通过编辑工作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反映,它包括一定的选择性和重构性,并不是简单、直接的再现。树立编辑的创新意识,就是要通过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掘各方面的潜能,做好每个子系统的协调工作,通过高起点的策划、高附加值的智力劳动以及新颖独特的编辑创意,将精品期刊奉献给读者,促进期刊的发展。

组稿的新闻意识。品牌期刊的打造还需要编辑工作者具有新闻意识。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者在特定问题上要具有新闻意识的思维理念,要对热点问题具有捕捉能力、鉴别和评判能力。为获得优质的稿件,要像新闻记者一样,采取主动灵活的约稿方式,邀请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撰文赐稿,发表科技成果。为此,编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关注科研工作,对学术关注点和生长点要有深入的思考,从坐等来稿的被动形态中摆脱出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稿,使编辑转向主动开放的形态。

栏目设定的读者意识。期刊品牌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其价值的源泉是对读者心理需求的满足。读者意识是科技期刊在迎接知识经济和市场挑战的实践中必须强调的一种编辑思想,其实质在于树立并有效体现为读者服务的观念,强化读者意识是要在满足读者、引导读者、提升读者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读者,使刊物在不断扩大和巩固的读者群中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而充分实现科技期刊的价值。为此,编辑人员要练就把握读者需求的本领,从读者接受的视角来研究读者解读论文和接受信息的规律,通过积极的构思、策划和组织,以及对作者原始产品的选择、审查和加工等一系列创造性的劳动,使所发表的文章在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读性等方面更加适应读者的需求。

编辑手段的网络意识。全新的网络技术赋予了编辑办公手段新的活力和内涵,从网络技术的优势和发展潜力看,编辑出版流程的全过程――组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出版发行、检索、宣传等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因此,编辑要练就扎实的计算机操作功底,熟练掌握编辑现代技术。

发行的经营意识。编辑人员还要树立市场营销意识,要将期刊的编辑、印刷、发行各环节纳入市场营销工作,站在市场前沿,了解读者需求,捕捉市场热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刊物影响力和发行量,提高刊物的效益。为此,编辑人员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向市场出新招、出奇招,如通过建立网站,扩大刊物对外界的宣传与交流工作;通过出外文版期刊,加强对外合作;通过出合订本、光盘版等形式,做好刊物的品牌延伸工作:通过将刊物封面制成明信片的形式赠送发放,提高受众对刊物的认知程度,使期刊更有品位,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