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30 19:05:16

编辑部工作计划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1

编辑部一般是负责报纸刊物的市场调研,选题开发,选题列选,选题报批,约稿,出版合同,审稿,成本开支估算,发稿,审读校样,签发付印样,审读样书,结算稿费等事务的部门。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新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1一、量化目标

(1)网站访问量

(2)网站排名

(3)关键词搜索引擎排名

(4)微信粉丝量

(5)活动次数,参加人数:平均每月3次,全年达到36次,人数视具体活动内容而定。主要是以aa制为主的短期娱乐、运动、休闲活动。

(6)电话咨询量、网络咨询量

二、实现方法

(一)主要工作内容

(二)具体实施

1、关键词优化:

1.1实施方法:

1.1.1确定主推关键词:汽车用品、车友俱乐部、第一、道路救援、拖车救援、轮胎、轮毂、汽车保险、车证代办、汽车保养、汽车维修、海南自驾游、国际自驾游。

1.1.2根据主推关键词,对网站各频道页进行标题、关键词、描述的优化。

1.1.3进行关键词和长尾词的推广,推广办法详细参看“2、推广”。

1.2管控措施:

1.2.1做好《关键词排名跟踪表》,每月进行检查,根据跟踪表情况进行分析,调整长尾词和推广方法。

2、推广

2.1实施方法:

2.1.1登陆各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diyifanwen.com注册网络实名、企业实名、行业实名等方法大范围的传播企业信息。

2.1.2除了主推关键词,根据不同平台,灵活设置长尾词,在各大门户网站,进行软文推广。

2.1.3开通新浪、网易、搜狐、天涯、豆瓣等重要博客空间,结合关键词和公司产品服务,宣传博文。

这些地方外链权重较高,建设稳定后资源相对稳定,培养推广资源,建设外链,提升公司官网的权重。

2.1.4每人注册至少10个邮箱,用于在各大社区论坛上注册id,结合论坛特点参与回帖讨论,巧妙关键词外链。

2.1.5通过在各种知识搜索引擎、贴吧、圈子、小组等,注册多个id专业性问题,再回答问题,提升点击率,在解答专业问题的同时,巧妙加入将公司官网信息。

主要以这些站点为主:百度知道、搜狗问问、新浪爱问、天涯问答、百度百科、搜搜百科、百度贴吧、豆瓣小组、百度文库、搜狐圈子、搜狐汽车问答。

2.1.6制作带有公司水印、文、电话和客服qq的图片、视频、word、pdf电子书,到优酷、土豆、百度文库、第一,做好标题、标签和关键词,扩大公司信息和文化推广。

2.1.7维护已经开通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及开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与其它一些微博平台,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为主,结合微信平台,增加粉丝量,培养互动粉丝。

2.2管控措施:

2.2.1做好《收集【分类、微博、空间,论坛】》表中的各类网站注册和资料填写。

2.2.2根据《推广跟踪记录表》,详细做好各数据登记记录。

2.2.3每月做一份《月度网站流量分析报告》,以检查推广效果与网站当前状况。

2.2.4做好《注册用户跟踪表》,分析网站注册用户的数量变化趋势,细分用户群体与消费习惯,分析注册用户的来源渠道,根据结果有针对性的加以利用。

2.3需要支持:

2.3.1技术部对网站进行架构优化、代码简化。

2.3.2网站产品套餐其他形式的产品足够丰富和有吸引力。

3、网络地图登记:

3.1实施方法:

对百度、搜搜、搜狗、360地图均进行虎拜加盟店、连锁店地址标注,

联系方式登记为客服部diyifanwen.com号码。一月份完成。

3.2管控措施:

提交信息后实时跟踪结果,并在通过审核后,每个月都要检查一次,防止被网友修改。

4、微信活动:

4.1实施方法:

4.1.1每周一次互动活动,每月一次线上线下活动。

如遇到公司其他重要活动,则以重要活动代替。

4.1.2二月份进行微信认证。

三月份完成微信二次开发方案,对微信进行二次开发。

4.2管控措施:

4.2.1《微信互动活动跟踪表》。

4.2.2《虎拜车友俱乐部微博微信管理办法》

4.3需要支持:

4.3.1二次开放需要技术部深入摸索。

4.3.2网站产品有足够的诱惑力,或者有一定的促销机制。

4.3.3有完善的线上线下会员机制。

5、车友活动:

5.1实施方法:

5.1.1制动全年活动计划,根据不同类别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篮球赛、足球赛、圣诞年会、聚餐、k歌、观影、旅游、踏青等,车友熟悉到一定程度后组建相应的团队,比如“篮球队”、“羽毛球队”“足球队”

“钓鱼团队”“徒步队”等。

5.1.2结合会员服务部组织的自驾游活动,以及其他门店活动,灵活进行调整。

5.1.3大概在8月份左右举办“虎拜车友文化节”。

5.2管控措施:

5.2.1《虎拜车友活动计划表》,制定活动类型,和按时间排序的全年度计划。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6、百度认证:

6.1实施方法:

6.1.1根据网站的内容建设程度和功能完善程度,考虑对网站进行百度官方认证。

6.1.2认证的方式有三种:实名认证(600元/年);

实地认证(5600/年);官网认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即可申请)。

6.2管控措施

6.2.1跟踪后台数据,观察实名认证和实地认证的效果,带来多少流量,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认证。

7、微信群建设

7.1实施方法:

7.1.1制定《微信群管理办法》,确定微信群的使用规则。

7.1.2充分利用车友活动、q群和其他渠道的车友资源,根据情况不断建立起微信群。

用于每月3次小活动的根据地,结合车友周末活动和其他优惠活动,管理微信群。

7.2管控措施:

7.2.1《微信群管理办法》

8、内容制作

8.1实施方法:

8.1.1根据《网站栏目更新标准》采集内容。

8.1.2门店保养维修内容制作。

8.1.3门店活动内容报道、跟踪。

8.1.4车友周活动报道。

8.1.5自驾游专题报道。

8.1.6线上活动报道。

8.2管控措施:

8.2.1《网站栏目定位及编辑要求说明》

8.2.2《编辑部内容采编工作标准》

8.2.3《网站内容更新标准》

8.2.4《网站广告-专题制作挂网审核制度》

9、媒体广告:

9.1实施方法:网站功能和产品足够完善和丰富后,根据投放方式合理选择进行广告投放。

主要选择的媒介有:

9.1.1报纸:海口晚报、特区报。

9.1.2电台:交通广播电台。

9.1.3行业网站:太平洋海口站、新浪故居、汽车之家等

9.2管控措施:根据各类广告投放情况进行调整。

10、同行合作

10.1实施方法:

10.1.1进行内容互换合作,达成宣传共识,互相彼此的活动类软文。

10.1.2频道互换合作,把对方网站中部分内容内嵌到彼此网站中。

10.1.3网站广告置换。

10.1.4友情链接互换。

10.2管控措施:

10.2.1合作协议

10.2.2《友情链接合作登记表》

11、部门建设

11.1实施方法:

11.1.1完善部门制度和标准。

11.1.2完善团队人员组建,增加频道负责人、编辑、编辑主任各1名。

11.1.3人员知识培训,制定部门培训计划进行定期培训。

11.1.4团队活动建设。

11.2管控措施:

11.2.1根据《网络部部门文件目录》中制定的内容完善部门流程和制度。

11.2.2《网络编辑部培训计划表》

11.2.3《网络编辑部员工关怀实施记录表》

三、支持需求

(一)网上会员积分制的完善,和线下会员卡成功关联。

(二)网站产品足够丰富,各类套餐和预约服务的完善。

(三)技术部对网站功能和体验的不断完善。

(四)技术部对微信的二次开发。

(五)人员配备:增加1名频道负责人(或新增1名主持人),负责每周活动的组织和车友的维护。增加1名编辑主任。

(六)每月的活动经费支持。

(七)会员服务部对举办车友活动的协助支持。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2师之趣编辑部作为我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对学校教师进行真实、有力的采访报道,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展现学校文化特色,展现我校教师风范,为老师们搭建交流的平台。

,编辑部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打算

1.按期召开例会,每周一次(特殊情况灵活变换)。

成员彼此交流周刊的编辑、排版,营造好的文化氛围;通知部员近期的活动布置,组织安排编辑部的相关事宜。

2.出版《师之趣》周报和季刊。

面向校内外教师约稿和征稿,预计出版周报30期,季刊四期。

3.积极主动地举办的各类活动,将教师的特色与活力展现出来,并进行积极报道。

扩大宣传力度,把学校的新闻、亮点等及时、准确的报道出去,促进我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我部将更好地和其他各部融合在一起,积极和兄弟部分合作组织常识竞赛,从而更好地促进各部之间的协作,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具体安排

七月份:编辑出版《师之趣》夏季刊。责任人:卜庆振、乔波

八月份:组织编辑《师之趣》暑假网络版,开展网络读书交流活动两次。责任人:李海燕、樊祥惠

九月份:春蕾文学社开展社长竞选活动。开展暑期读书写作交流活动。举行__ 年第 3 期网上论坛。责任人:尚昌英、卜庆振

十月份:组织秋游采风活动。 编辑出版《春蕾学年度合订本》、《师之趣秋季刊——校本课程专号》。责任人:赵桂芸、王新

十一月份:开展了“师之趣教育征文活动”。举行第4期网上论坛。责任人:焦政、权柯柯

十二月份:评选“师之趣编辑部度人物”,组织年度总结交流活动。责任人:焦成杰、李超

同时,本年度我们将继续开展各项文体、公益活动,让老师们更加愉快地完成各项面工作。我们将会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工作计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调动部员积极性,力求编辑部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校刊编辑工作计划范文的文章内容就是这样了,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这里下半年编辑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3为有条不紊地安排下一学期的工作,现在听取辅导员老师关于下学期工作的纲领性指示以及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审度上学期的工作情况,取长补短,制定编辑部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部门招新及人事建设

1、学生会招新工作将于九月份军训期间进行,为了确保能够引进满足编辑部工作要求的新鲜血液,部门内部重点讨论了这一块工作的实施方案。

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招新前:通过新生群、亲身接触以及与超越网的合作宣传等方式,扩大编辑部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新生加入,加大新生对编辑部工作的了解和兴趣。同时制定好招新时的录取标准和所要提的问题和考核方式。

(2)、招新中:与学生会其它各部门一同进行招新工作。并按计划和具体情况进行筛选。综合考核应聘者的通讯撰写、摄影、心理素质、性格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在参考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三个新成员。

(3)、招新后:召开部门会议,向新成员系统介绍编辑部的工作内容,并通过实际工作和指导迅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工作需要。并时常举行例会,总结上一阶段的问题和不足,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

2、鼓励部门成员参加与工作相关的培训、讲座,通过专业的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3、团委学生会作为一个整体,其工作的开展需要各部门的协同努力。

而编辑部的工作内容更需要配合其他几乎所有部门。所以必须要求部门成员加强与其他部门成员的交流与联系,通过联谊、工作加深部门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具体工作:

1、通过通讯、摄影等方式报导学院动态、进行对内对外宣传是编辑部的主要职责。

新的一学期中,这块内容将继续作为我部的重中之重。根据辅导员老师和主席团的意见,下学期学生会的活动将精品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部的工作负担,但也为我们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看来,九月份的军训是一个挑战。由于军训期间还要进行迎新招新工作,所以工作会相当繁重。我部门将统筹安排人手,努力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十月份,校运会是工作的重点。届时需要借助学生会其它部门同仁的力量,保证通讯稿的质量和数量,争取继续为学院争得荣誉。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比赛的报道工作。这需要我们深入第一线,抓拍比赛的精彩瞬间,写出高质量的比赛报道。接下来十一十二月的话剧节,我们将全力配合文娱部,对话剧节的筹备、开幕式和各项具体活动进行全程报道,保证这个学院品牌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大型活动,平时学院的各项讲座、会议、活动等,只要有需要,我们都会以一贯的敬业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充分发扬编辑部的优良传统,认真对待每一次任务。

2、院刊《文轩》的编辑出版。

这是编辑部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文章收集、文校对到图片整理、版面设计等环节,都需要部门成员付出努力和汗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新成员普遍对这块工作比较陌生。因而在充分带动他们参与的基础上,更要详细向他们讲解每一步的实施细节,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文轩》在上一学期进行了改版,我们将继续秉承改版思路,大胆创新,精心选取有特点的优秀文章,展现给全院师生。

3、部门博客和网络化建设。

部门的博客,我们将安排专人精心经营。同时养成习惯,增加浏览量,并对比其他部门的博客,取长补短。这块工作不算复杂,但却需要长期的耐心经营,决不能中途懈怠。

三、上学期的不足和改进

纵观我部门上学期的工作,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不够,只一心做好自己部门的工作,却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难以形成默契的配合和协作,为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障碍。这一点,[莲山~课 件]可以通过参与帮忙其他部门活动的开展,平时多进行这方面的交流等方式进行改进。

(2)照片质量不高。这主要是成员的专业技能不够和设备老旧等因素造成的。新学期我们将着重注意培养新成员的摄影技巧,并设法更新设备,提高照片的质量。同时也要做好照片资料的存档工作。

编辑部作为团委学生会的一份子,在团委学生会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挑好肩上的担子,与时俱进地做好宣传工作,培养责任意识,是我们永远的课题。今后的日子里,我部将与学生会其他各部门团结一致,共同推动这个优秀的集体走的更高、更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文学院的广大同学。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41、在新闻方面,不仅仅是注重新闻的数量,做到数量与质量同事抓,增加原创。

把新闻与seo结合起来。

2、在图片设计处理,专题制作,文案策划,视频剪辑等方面要更加努力学习钻研。

3、在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多与同事沟通

__年是全新的一年,是自我挑战的一年,我将努力改正这一年工作中的不足,把新一年的工作做好,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力。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2

“两刊一报”编辑部就20__年下半年(下学期)工作计划的制订汇报材料院领导:两刊一报编辑部新班子组建后,主管院长及时与两位新主任谈话,就两个人今后如何协调开展好工作,带领群众继续把两刊办好提出了诚恳的意见和建议。随后,两位主任在第一时间就两刊工作进行了商讨,决定根据主管院长的指示精神,草拟20__年下半年(下学期)工作计划。成刊和学报先后分别拿出一个方案,由一把手统筹考虑,最终制订出这个工作计划。又经两位主任反复推敲修改和征求群众意见,报请主管院长。现将此计划呈送学院各位领导,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附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两刊一报”编辑部近期和长远发展建设,以建设和谐社会和节约社会思想统领“两刊一报”编辑部基本建设,把为本院办学、教学、教研、科研服务作为发展“两刊一报”的先导性战略,同时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开展国家新闻出版署倡导的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千方百计提高编辑队伍思想道德和编辑业务素质,千方百计提高两刊质量,进一步扩大两刊在全国的知名度,为创名牌期刊而努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二、工作任务1.《成人教育》(月刊)继续完成20__年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和20__年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的编辑出版工作;《学报》(双月刊)继续完成20__年第六期和20__年第一期、第二期的编辑出版工作。2.完成20__年《成人教育》扩版(由现在的80页扩版至96页)、调价(由原定价6元调至8元)工作;《学报》完成[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扩版(由原160页扩版至192页)工作。3.完成编辑业务技术升级,补充电脑、购置U盘,使编辑逐渐由传统低质稿件转入网络编辑。4.《成人教育》完成20__年编辑计划中第一季度组稿任务,重点放在组编高质量稿件上;《学报》拟定的20__年编辑出刊工作计划中,增设“哲学研究”、“博士论坛“、“教育热点研究”、“课改研究”等栏目,以提高期刊的总体质量。5.《成人教育》今年年底前争取与中国成协理论研究分会接触一次,研究共同发展《成人教育》、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大计;《学报》为配合学院教研、科研工作,从20__年第六期起增设学院教研、科研工作动态报道栏目,及时跟踪学院各项重大教研、科研活动。6.《成人教育》发行量邮局一块20__年力争突破20__份,向3000份努力,自办发行一块保持原有水平,待工作理顺后,挖掘各方面力量,20__年争取较高的发行量。7.《学报》为宣传学院形象,从20__年第一期开始,每期刊发一位学院正高职学者简介,并配发照片(一期刘院长、二期毕院长、三期敖院长、四期张院长、五期高雅真、六期王立力)。8.《学报》建立作者、通讯员队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高水平作者的稿件。培养专栏作者,不断提高《学报》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效益。9.两刊实施质量监控,每期将审稿出现的问题公示,并送到编辑手中。三、保证措施(一)强化责任意识1.继续加强值班编辑制。重新强调值班编辑责任制的内容,彻底杜绝“无人到班,无人负责;都到班上,都不负责”的现象发生。做到一周五天无人漏岗,一周五天都有一个责任编辑。每一天的责任编辑负责接待来电来访作者,答复来电和网上作者咨询,处理当天邮寄和网上来稿,完成编辑部日常其他事务。2.继续加强“三校一审读”制度不动摇。个人校对不放松,专人审读不间断。对于校对终结审读后发现的问题继续采取公示、通知编辑本人、周期做总结的方法,以增强编辑编校工作的责任心。3.继续加强规范收稿制度。每一份作者的稿件的最终落实都必须经过三道程序:一是值班编辑确定稿件录用;二是编务人员负责通知收费;三是专人负责收费和管理稿件,实行收稿与收费分离。(二)强化质量意识1.继续加强自来稿稿源质量控制制度。与办刊宗旨无关、选题思路有误、内容缺乏新意、观点理念落后、语言逻辑不顺畅等情况的稿件坚决不予录取,严把稿源质量关。2.继续加强“三审制”制度。一审编辑、二审编辑室主任,三审主编关关明确责任,层层监督把关,确保文章高质量进入排版程序。3.继续加强参与全国教育论坛发现优秀作者的机制,主编本人并鼓励编辑参加高质量的全国教育论坛,以此作为发现、联系优秀教育专家、学者,获取高质量稿件的一个有效渠道。4.继续加强主编向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学者的约稿制度。通过争取高质量的稿源,逐渐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型作者队伍。同时,挖掘本院专家学者资源,为两刊积极撰稿。(三)强化管理意识1.落实定期学习制度。两刊编辑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相同部分共同学习出版文件、法规;不同部分分别组织学习。本年度学习一次,学报编辑室重点学来国家教育改革的文件,成刊编辑室重点学习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朱新均的文章《成人教育的责任与使命》。2.落实定期向群众征求意见制度。由于两刊历史存在的相对封闭的实际情况,协调好两刊工作关系和同志间关系十分重要。为此,就两刊工作的管理方式和一些具体问题征求群众意见一次,达到双方沟通、友好协商、携手进步的目的。征求意见本学期将进行两次。3.落实定期评刊制度。建立评刊制度目的 是使编辑始终保持对两刊质量的关注,避免陷入只管自已“一亩三分地”的局面,以增强编辑的责任心,同时集中群众智慧,集思广益。本学期两刊将分别进行一次对20__年全刊的反思、评价活动。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3

一、部门招新及人事建设

1、学生会招新工作将于九月份军训期间进行,为了确保能够引进满足编辑部工作要求的新鲜血液,部门内部重点讨论了这一块工作的实施方案。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招新前:通过新生群、亲身接触以及与超越网的合作宣传等方式,扩大编辑部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新生加入,加大新生对编辑部工作的了解和兴趣。同时制定好招新时的录取标准和所要提的问题和考核方式。

(2)、招新中:与学生会其它各部门一同进行招新工作。并按计划和具体情况进行筛选。综合考核应聘者的通讯撰写、摄影、心理素质、性格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在参考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三个新成员。

(3)、招新后:召开部门会议,向新成员系统介绍编辑部的工作内容,并通过实际工作和指导迅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工作需要。并时常举行例会,总结上一阶段的问题和不足,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

2、鼓励部门成员参加与工作相关的培训、讲座,通过专业的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3、团委学生会作为一个整体,其工作的开展需要各部门的协同努力。而编辑部的工作内容更需要配合其他几乎所有部门。所以必须要求部门成员加强与其他部门成员的交流与联系,通过联谊、工作加深部门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具体工作:

1、通过通讯、摄影等方式报导学院动态、进行对内对外宣传是编辑部的主要职责。新的一学期中,这块内容将继续作为我部的重中之重。根据辅导员老师和主席团的意见,下学期学生会的活动将精品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部的工作负担,但也为我们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看来,九月份的军训是一个挑战。由于军训期间还要进行迎新招新工作,所以工作会相当繁重。我部门将统筹安排人手,努力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十月份,校运会是工作的重点。届时需要借助学生会其它部门同仁的力量,保证通讯稿的质量和数量,争取继续为学院争得荣誉。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比赛的报道工作。这需要我们深入第一线,抓拍比赛的精彩瞬间,写出高质量的比赛报道。接下来十一十二月的话剧节,我们将全力配合文娱部,对话剧节的筹备、开幕式和各项具体活动进行全程报道,保证这个学院品牌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大型活动,平时学院的各项讲座、会议、活动等,只要有需要,我们都会以一贯的敬业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充分发扬编辑部的优良传统,认真对待每一次任务。

2、院刊《文轩》的编辑出版。这是编辑部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文章收集、文字校对到图片整理、版面设计等环节,都需要部门成员付出努力和汗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新成员普遍对这块工作比较陌生。因而在充分带动他们参与的基础上,更要详细向他们讲解每一步的实施细节,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文轩》在上一学期进行了改版,我们将继续秉承改版思路,大胆创新,精心选取有特点的优秀文章,展现给全院师生。

3、部门博客和网络化建设。部门的博客,我们将安排专人精心经营。同时养成习惯,增加浏览量,并对比其他部门的博客,取长补短。这块工作不算复杂,但却需要长期的耐心经营,决不能中途懈怠。

三、上学期的不足和改进

纵观我部门上学期的工作,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 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不够,只一心做好自己部门的工作,却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难以形成默契的配合和协作,为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障碍。这一点,可以通过参与帮忙其他部门活动的开展,平时多进行这方面的交流等方式进行改进。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4

网络编辑部作为商学院学生会对外宣传的窗口,主要负责学院的网站建设及记者站的组织管理工作。以网络建设为载体,发挥记者站文笔优势,对学院及学生会的相关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网络宣传,对学院优秀青年学子进行真实、有力的采访报道,增强学院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展现学生会工作风貌,展现学院学子风采,为同学和学院搭建网络交流的平台。二、部门职责:

1对内宣传:以学院及学生会网站为平台,及时上传学院最新动态、重要通知、经典活动等,做到把握动态、及时报道、有效宣传。

2对外宣传:负责将学院学生会各项工作、学院各团支部组织的重要活动、学院优秀青年学子风采、学院实践科研各项学术成果等重要信息及时上传至学校青年聚焦、基层信息等网站。同时,协助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完成我院重点活动的外界媒体宣传工作。

3网站建设和维护:学生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是我部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完善网络板块划分,充实网站内容,贯注学院文化,提高网站点击率,建立网站维护制度。

4记者站的管理:记者站作为我部宣传工作的重要团体,主要完成我院重大新闻的采集、重要活动的宣传工作。通过其及时、有效的平面宣传,竭力展示我院多彩风貌,营造我院积极向上氛围。部门在建立合理的制度下对记者站实行有效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小记者综合素质及记者站工作效率。

5部门组织文化建设:紧密围绕学校和学院工作重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紧抓部门文化组织建设。在保持部门热情、活力的现文化氛围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创建经典品牌活动,进一步夯实部门基础,建设全面发展的优秀部门。

6服务广大同学:利用网络媒体,对我院同学进行健康合理的学生生活、心理指导。及时提供各种校内活动信息,使同学更全面地参加学院学校的各项学生活动。同时,通过留言、网络面对面、邮件、即时通讯等方式为同学们构建和学生会的交流互动平台,方面学生会了解同学想法,采纳合理建议。三、本学期主要工作内容:

针对上学期宣传工作中重大题材把握不到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曝光率不足的问题,考虑到网编部成立、发展时间尚浅,结合本学期我院毕业生工作这一主旋律,本学期,网遍部工作主要围绕院重点工作宣传报道、部门品牌活动打造、毕业生专题系列宣传三方面展开。

同时,部门也将继续开展日常性工作,如青年学子风采展、网站建设维护、日常通讯采集上传等,并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形式,力争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好。

一重点新闻采集工作:

上学期,我部成功实行新闻我部自主采集和其他部门提供相结合的通讯写作上传制度。本学期,记者站新闻自主采集工作重心由各部门举办的大型活动转向党政团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具有深刻影响力的重点题材上来。并做好我院新闻报道的社会性、影响性,加强与学校、社会媒体的联系,“走出去,拿进来”,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二部门品牌活动打造:

本学期,在充分发挥部门网络技术和记者站的优势,举办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特色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提高全院学生的综合技能,加强学院学生思想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加强部门成员筹划、组织能力,考验其团队合作、协调能力,选拔、吸收优秀网络人才,提升部门综合实力水平。

三毕业生专题系列宣传:

在“毕业生”学期,毕业生专题网络宣传工作为我部本学期工作重点之一。建立毕业生专题网页、结合“青年学子风采展”的活动形式开展“走访校友,忆母校情”系列专访活动、收集展示“再回首,感怀大学路”优秀毕业生感言、报道宣传院会其他部门毕业生的关活动,以新的宣传方式、新的工作体制,展我院08届毕业生惜别之情,打造我院浓厚的欢送氛围。

四网站建设和维护:

本学期,在继续实行上学期部长副部长按周轮流值日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接手网站。并试进行网站权限的交接,着力培养网络技术人员,提高他们对网站认识了解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为日后网站改版做准备。

五记者站的进一步成熟:

通过上学期两个多月的练笔实践,记者站基本完成小记者收发修改稿件、文笔运用、电脑操作能力的培养。本学期,进一步落实好小记者访谈、交流活动,尝试建立记者站信箱、创建院报院刊,真正做到“传播学院文化,丰富学生生活”。

六学生生活指导:

通过网络传播,指导全院学生学习生活,适时进行三学期、暑期安全常识等日常指导活动。四、工作计划与时间表:

时间

网络工作

小记者站工作

其他

三月

1、整理院会网站

2、寒假实践获奖作品选登

1、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青年学子风采专题活动启动

3、制定本学期院重大会议、事件报道方案

1、新学期工作计划

2、记者站选拔组织建设

四月

1、毕业生网页建设

2、五一节安全宣传

1、大毕业生专题—“走访校友,忆母校情”系列专访活动

2、青年学子风采四月专题

1、报道宣传院会其他部门毕业生的关活动

2、全面接手网站,权限交接

五月

1、更新,维护,管理

2、毕业生专题网页完善

1、校运动会

2、“再回首,感怀大学路”优秀毕业生感言刊登

1、“走访校友+优秀毕业生”展出

2、试建立记者信箱,拟定院刊院报初步方案待定

六月

1、更新,维护,管理

2.夏季生活指导

3.备考英语四六级

1、暑期社会实践预备

1、工作总结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5

多年来,国内相当一部分出版社(非凡是自然科技类出版社)实行按学科分工确定岗位的编辑业务体制。以学科划分编辑室,在编辑室中往往再划分学科组,按人头再细分各人分管的分支学科,责任编辑负责自选题至发稿全过程的业务。

在这样的运行体制下,为了“多出书”,不少出版社仍然以年发稿字数、附加品种数等作为对编辑人员个人的主要业务考核指标。组稿、审稿作为编辑加工的“编前工作”,难以和发稿字数平行地计算工作量,客观上淡化了策划、组稿、审稿的意义。显然,这不利于出版社的整体发展。

而且,编辑人员受学科分工的限制,为了完成发稿任务,即使有意愿、有热情,也不太可能主动进入相邻学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策划、组稿业务。在图书出版业日益激烈、跨学科全方位的竞争面前,尽管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却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造成潜在的策划效能浪费和市场效益缺失。

在这样的运行体制下,图书编辑室组什么稿、出什么样的书,书稿质量的评价,加工质量的控制几乎都完全取决于责任编辑个人,很难从整体上导入市场竞争意识进行有效的营销管理和指导性干预。“责任编辑”的意义从出版社内部来看,以不仅仅是某一部书的特定责编,而是出版社该学科的责任编辑了。换句话说,出版社某一学科图书出版状况,其整体规划上的独创性、系统性,其学术水平,其编辑构想,其稿件加工质量等等,无不取决于分管该学科的责任编辑的个人业务素养,而往往并不都准确地体现出版社的整体素质。例如,让一个具有多年工作经验且有进取心的编辑甲,或者让一个才工作不久、又对编辑工作缺乏全面熟悉和热情的编辑乙来分别掌管同一学科的编辑出版业务,两者的工作所反映出的、被读者认为是代表出版社水准的面貌会相差很远;或者是当主管A学科的责编的素质才干明显强于主管相邻的B学科的责编乙时,出版社A学科和B学科图书的选题质量、出版物质量就会出现明显差异。读者自然因此会认为摘要:该出版社的A学科的图书质量高,B学科的则不行,造成出版社整体品牌形象的缺损。

再者,“编辑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工艺”。仅仅于此还不够,我们说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它的创造性体现在编辑人员构成用于指导完成选题、组稿和审稿的、带有独创性的选题构思、组稿构思和审稿构思(统称为编辑构思)上;编辑工作又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它的技术性体现在编辑加工、版式处理过程中严格维护出版社特有的格式、体例和整体质量水平,从而体现出版社出版物的整体个性即品牌特色上。

谈到编辑构思,一部书的作者在写作伊始,要先构思书的结构、取材和叙述方法,那么,编辑在编书之前,是否也有必要先完成一个构思呢?“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乎无算乎。”虽然选题还未列选,编辑人员的包括该学科出书规划、该书对应于特定读者对象的策划及其内容的编排结构、作者的物色及对其写作上的要求、该书的装祯设计思想、营销宣传方案等构思就应当初步形成了。从本质上讲,编辑构思同样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体现了因人而异的风格和个性。同样的选题,即使是为名家出专著,也同样可以提出不同的编辑构思,而按不同的编辑构思编出来的书,其风格、面貌和质量、水准都会有很大差别。假如只有作者的构思而没有编辑构思,编辑工作就成了只是技术性的加工整理工作,编辑活动成了被动盲目的行为。依靠于等稿上门,创造性便无从谈起,创造的喜悦和乐趣也随之消失。这正是编辑家和“匠”的区别所在。和过去相比,在今天图书出版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编辑工作早已不再仅仅是“为人作嫁”了。

谈到编辑加工,我们认为,只要做好了选题、组稿和审稿工作,完全有可能简化编辑加工的工作内容,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仅对书稿进行文字加工和单纯技术性处理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认为编辑加工是一门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复杂技巧,是一门每个编辑人员都必须精益求精方能真正入门的基本功。

由上述可见,选题组稿(包括指导作者写作)审稿和其后的编辑加工相比,它们在工作性质、工作形式和工作内容上都有明显不同。具体反映在编辑业务中,就形成了各工作阶段责任编辑的职能的不同。

然而,那种按学科分工的业务工作体制使得编辑们疲于完成发稿任务指标,很难激励他们面向市场独立思维,以充分的自主性去关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也就很难在较短时期内有效地调整出版社选题的整体结构,很难顾及组织跨学科、跨部门的大型工程诸如重点综合类丛书、文库书、工具书等等了。

而且,假如只有学科分工而无职能的分工,责任编辑被动地“死守”某一学科,在该学科范围内他必须交叉地进行多部书稿的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统改校样等工作,从而对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过于苛刻的要求。实际上,并非每一名编辑人员都既能从事创造性编辑工作,又能出色地完成技术性编辑工作的。尽管我们认为,精于编辑业务而成为全才、通才是可能的,但是人又确实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正如有人长于策划、而有人却适于行动一样,编辑工作中也是有人善于组稿、而有人却更长于编辑加工。加上人又各有所好,有人喜好组稿、思维灵敏活跃,有人则更喜欢独处、专心伏案推敲书稿。在只有学科分工的工作体制下,编审、副编审和编辑、助理编辑同样提出选题、进行组稿和编辑加工,从而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激励编辑人员积极钻研,提高业务水平,不利于调动各层次编辑人员的工作激情。

为了充分发挥编辑人员所长,量才用人,使每一名编辑都能各得其所;为了调动编辑群体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出版社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出版社在行业内和国际图书市场的竞争能力,有必要在编辑工作中强化职能分工而淡化学科的分工。

我们既然承认编辑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工艺;编辑工作中有创造性工作、技术性工作和行政性工作之分;我们又既然承认编辑人员往往是各有所长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答应并鼓励编辑根据自己之所长,作为编辑工作过程中某一环节的职能编辑,以全身心投入于其中,发挥最大效能呢?“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关键在于确立一种新的工作体制,答应并激励编辑在某种范围和程度上自主地选择特定职能的编辑工作,身心交融地完成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更新编辑业务及其管理体制早已成为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而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改造早已沿袭多年的以学科分工为基本构架的工作体制,尽快转向以职能分工为主、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的新的工作体制。

在上面所述基础上,我们进入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以高级编辑人员为学科带头人、建立职能分工新体制的具体设想摘要:

(一)以学科带头人为组织和决策人,编辑组(室)内设立策划(组稿)、审稿和加工编辑等职能。策划、运营团队作为出版社保持核心竞争力的灵魂,绝对应当保留在社内运营体制的核心地位上。而技术加工环节,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在社内设立独立核算的书稿编辑加工公司,也可以通过社内的专业公司将部分书稿技术加工业务外包给社会上专业书稿编辑或公司去完成。

一部书稿付印前的业务运作,分为组稿和加工两大阶段。策划(组稿)编辑(以下简称策划编辑)的职能包括策划选题、组稿、指导作者写作并带动在其四周的审稿、加工人员形成的工作团队有序运转。组稿工作结束的标志为一个优秀选题列入社(室)出版计划,并伴之以一个完整、成熟的编辑构思的初步形成(可以反映在图书选题策划方案中)。

审稿编辑的职能为组织审查、完成对书稿的审读评价,提出完善的书稿修改方案,确认书稿质量并收定稿。审稿工作完成的标志为收定稿,伴之以审读报告(对书稿的鉴定评价)的产生。

加工编辑的职能为对书稿做文字加工和技术处理,使之达到符合出版要求、达到可以交排版制作使之能顺利作业的质量水准,并负责统改校样。

我们可以根据图书形态的进化,调整并完善对编辑加工的概念界定,从而重新定义加工编辑的工作内容。今天的图书,从以往传统的文字内容为主,以文带图,正文中有少量插图,或将插图集中在几页铜版纸上做成插页的“字书”,已经进化到以图带文,图文并茂的时代。图文浅显易读、版面生动活泼,不但更方便于阅读,迎合了读者大大提高了的阅读欣赏品位,“图书”之名副其实的进化也更新了编辑加工的观念。我们可以考虑将加工编辑、版式设计的技术编辑统称为技术编辑,其业务职能从只对书稿文字做编辑加工,扩展到包含书稿的文字、插图处理,图文的版式处理等书稿后端处理各环节。

在以策划编辑为核心的运作团队单位内,审稿编辑和加工编辑(或称技术编辑)均只对组稿编辑负责,由组稿编辑对他们进行业务监督和考核。

我们必须承认,策划编辑、审稿编辑是编辑室的高级编辑。他们的工作因人作风而异干起来各有不同,但并不是每个编辑人员都能胜任的。然而高级编辑的形成并不完全以职称为其唯一依据,领高级职称衔的编辑人员做专职的加工技术编辑、发行营销编辑以保证出版社正常业务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也是完全必要的(只要合理解决考核工作量、奖励机制等新问题)。给每个编辑人员一定的实践体验时间,让他们在竞争中正确地熟悉自身的强长弱短,从而重新选择确立自身的职能地位,确立长远的、有自信的发展方向,也许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育才途径。这里还有一个对年龄和资历、能力和特长之间关系的观念更新的过程。

(二)实行职能分工后,原来各编辑之间的学科分工便随之逐步淡化,策划编辑可以在编辑室(组)所辖各分支学科内全方位开展活动。在策划编辑队伍和技术(加工)编辑队伍分别形成且相对稳定后,可以扩展到在编辑部甚至全社范围内打破学科分工界限,让策划编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活动。形象地讲,这如同唐僧去西天圣地取经超度孙悟空那样,揭开如来佛五行山顶的那张“庵嘛尼叭弥牟”镇山压帖儿,石破天惊之下,必然有一批如孙悟空那样的策划能人(或称达人)脱颖而出。

(三)在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出版社,选题、收定稿及其加工任务的布置可由编辑组(室)统一计划管理。一部书稿的策划或审稿编辑通常不再担任该书的加工责任编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版权页上,“责任编辑”一栏可以分解,或者以多人署名而策划编辑领签。在质量管理上,除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质量管理之外,还可以实行自后向前的纵向质量管理,即加工编辑监督审稿编辑的工作质量,审稿编辑监督策划编辑的工作质量。这样做有利于互相监督促进,提高编辑各环节的圆滑运行。

(四)推行职能分工体制的关键之一是工作量的考核方法新问题。策划、审稿必须要能独立地和编辑加工平行地计算工作量并作为年度考核指标。

前面已经讨论过,策划、审稿和编辑加工在工作性质、工作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单用字数来考核三者的工作量已变得不合理,因为组稿字数、审稿字数和发稿字数三者所分别表征的工作量并不等值,至少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不十分确切地举例来看,假如说组稿20万字等值于发稿20万字的工作量,审稿20万字则很难和前二者等值。即便是出于鼓励将编辑工作的重心前移,暂定三者等值,那么组稿40万字、审稿40万字和发稿40万字的工作量也肯定不能等值。而只有设立能对三者作相对等值的考核指标,才能顺利解决诸如奖金分配、工作分配、职能的自身确立以及工作量统一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新问题。

考虑到鼓励编辑前移工作重心,从策划选题开始就重视工作质量,我们设想用一种粗略的非线性的积分制来统一评估考核三者(即组、审、编)的工作量。为了进一步说明,我们使之具体化摘要:

假定以20万字稿件计,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三者的工作量被认为基本相等,定为10分,则给出下表供讨论用摘要:

20万字组稿10分/审稿10分/编辑加工10分

40万字组稿15分/审稿10-15分/编辑加工20分

60万字组稿20分/审稿15分/编辑加工25分

选择这一组数值仅仅是为了形象地描述我们的设想以引起讨论。假如设想合理,这一分值系统的合理确立并不很困难,更何况它是可以根据出版社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的。

实行积分制统一考核年度工作量,譬如可以设定助理编辑年工作量为60分,编辑为100分,副编审、编审为120分。以此确定个人年度工作内容和计划。编辑室的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综合而成,它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编辑可以以组稿为主,也可以以加工为主,根据出版社编辑人员的实际状况,在过渡时期,应当鼓励编辑人员逐步过渡,即大部精力扑一头,或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做组稿工作兼做少量加工发稿,或主要做案头的编辑技术加工兼做少量的组稿工作。

在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应当从运营管理体制上鼓励编辑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到策划选题上去。只有多策划好选题,多出适销对路、重印率高的好书,才是出版社的发展出路所在。策划、组稿编辑工作出色应当重奖。最终,一个出版社编辑人员的合理结构一定是摘要:

策划编辑人数≤审稿编辑人数≤技术加工编辑人数(含外聘编辑)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图书策划编辑;职业能力;培养方式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对于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由于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同,就产生了关键或主要的能力要求,主要职业能力是支撑这个岗位任务完成所必需的关键能力,缺了这种能力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或无法胜任这个岗位。在图书出版行业中,图书策划编辑主要是对市场中的图书需求、消费者导向等进行分析,制订图书出版上市的基本计划。图书策划编辑在图书出版领域中具有项目经理的相关责任,将图书作品作为企业的“特色产品”,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细节控制等,借助不同的营销方式促进图书销售,这对图书策划编辑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

一、图书策划编辑的主要职业能力

(一)策划能力

首先,图书策划编辑要对市场需求有敏感性,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题策划,通过市场调研(包括走访、问卷等)进行验证,验证选题的可行性;其次,根据选题的匹配性进行作者的遴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适的作者是图书生产的关键要素,只有作者选对了,才会有生产好图书的可能;再次,要进行图书产品整体的设计,包括体例、内容、配图的选择,版式设计、封面设计的沟通,用纸、包装的选择,从成本投入到预期产出,这些工作都需要图书策划编辑进行整体的安排和统筹;最后,要同时启动运营推广工作,包括渠道的选择、营销物料的准备、市场活动的设计、宣传文案的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图书策划编辑的策划能力就体现在这些具体的工作中,只有具备过硬的策划能力,才能做出好的图书、畅销的图书[1]。

(二)编校能力

编校是编辑校对的简称,编校能力是图书编辑的基本功,是这个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殊能力要求。作为图书策划编辑,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编校能力,尽管根据工作的要求不同,不少出版单位又分为文案编辑、图书策划编辑、营销编辑等,但对于图书策划编辑来讲,编校能力无疑是其主要职业能力之一[2]。图书的好坏,说到底内容是关键。作为图书策划编辑,要把握好内容,做好“把关人”,应当有意识地对不同的信息内容进行调整和筛选,力求能够借助图书信息宣传先进的社会思想,起到引导民众的作用。编校能力是做好“把关人”的关键,首先,图书策划编辑必须时刻牢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什么样的书能出,什么样的书不能出,要有清醒的意识,头上要有“红线”;其次,图书策划编辑在收稿过程中,要进行预审,对于存疑的问题要和作者沟通后逐一解决;最后,通过体例修改、内容选取为书稿“锦上添花”。

(三)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能力指的是在图书出版发行阶段能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和方式,使项目资源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佳性价比的建设效果。其中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把控项目活动的进展。对于图书生产,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项目,这就要求图书策划编辑要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开展工作,具备项目管理能力,完成图书从选题立项到产品生产,从图书推广到货款回笼全过程、全周期的管理工作[3]。在图书出版这个项目中,首先,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能够按照计划的时间推进各项出版工作,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其次,要有处理意外情况的方法和手段,对于突发事件,要有预案,尽量降低不可控风险;最后,对于整个出版过程,结束后要进行复盘,总结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为开展下一个项目积累经验。

二、图书策划编辑现状

(一)数字化转型不力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渐步入数字媒体时代,这对于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图书出版行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完善自身的能力水平,将传统的人工工作形式转化为数字化工作模式,实现新时期的提升和转变。但是,就图书策划编辑工作的现状而言,其工作的数字化趋势与市场之间的协调性较差,未能有效迎接行业发展的转变。一些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理念认为,数字化工作模式便是将传统的人工工作形式转变成电子版,这种想法是十分局限和片面的[4]。随着网络、手机、手提电脑等设备的出现,图书出版行业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人们在阅读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承载信息的载体也从纸质版读物变成了数字版页面。一些在传统出版工作中游刃有余的编辑甚至会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受到冲击,感到应对困难,这种现象极易导致出版策划工作出现人才断层,使图书出版行业中具有现代化工作理念的人才严重缺失。

(二)工作理念亟待更新

近年来,我国对图书出版行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为了在其转型阶段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但是,在现如今的发展过程中,图书出版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等工作中缺少必要的现代化指导思想,未能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导致其在新时期的转型过程尤为艰难。图书策划编辑是图书出版行业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其工作理念和工作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出版行业的成长。图书策划编辑一旦在工作中缺少必要的理论和精神指导,在工作中便会过于局限,难以做到统筹兼顾,出现与时代脱轨的不良现象。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甚至会对其经济收益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即便是当下图书出版行业的成长趋势出现了变化,传统的工作理念仍旧制约着其建设的整体步伐。企业中不乏一些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图书策划编辑,认为自身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已经在过去的时间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便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毫无保留地继续使用。但是,这种思想是落后且局限的[5]。图书策划编辑应积极学习现阶段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避免多年来的固有工作理念影响其新时代下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制约了图书出版行业的整体进程。图书策划编辑应紧紧抓住时展的脉搏,借助崭新的思想观念丰富自身工作内容,确保呈现给众多读者新颖、优质的内容。新时代的图书策划编辑需要具备良好的时代意识和逻辑能力,既能够结合传统的出版发行行业工作方式,又能够结合当下的新型需求,在工作中将两种理念合二为一,在新时期利用先进的思维逻辑,使出版发行行业得到新的成长和变化[5]。

(三)工作目标不够清晰

“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展目标,图书出版行业受到电子图书的影响,纸质读物市场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需要在新时期改变自身的经营方式,适当剔除传统运作方式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图书策划编辑应积极学习现代化的运营与管理形式,明确自身工作目标,开展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的工作内容,避免出现盲目工作、目标不清晰的消极现象[6]。图书策划编辑需要整理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式,在图书策划编辑工作阶段应制订科学、详细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图书策划编辑是否能够有效完成工作内容、承担工作责任,与自身确定的工作目标、自己长时间积累的工作经验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开展目标导向型的工作形式可有效助力图书策划编辑的成长。现阶段,众多出版社的图书策划编辑都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承担复杂、繁重的工作内容[7],短时间内未必能够对工作项目了然于胸,经常出现在工作发现问题之后进行“亡羊补牢”的措施,众多问题在处理和审核阶段被一度搁置,图书策划编辑每天忙于处理细节问题,导致其在常规工作中难以展现自身的优势与强项。

三、图书策划编辑主要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多搭平台,为图书策划编辑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

出版单位作为智力生产的组织,要充分认清智力生产的规律,认识智力生产的主观性、偶发性的特点,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助力图书策划编辑灵感迸发,有更多更好的想法。同时,要有容错的制度保障,图书策划编辑生产的图书有可能和预想的有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一棍子打死”,打击图书策划编辑的积极性,要有容错的制度保障,要鼓励图书策划编辑认真查找问题,找到失误的真正原因,从失误中提炼经验,总结提高,为下一个选题策划项目积累操盘经验。

(二)多学多练,在思悟并进中锤炼职业能力

图书策划编辑在锤炼职业能力中,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实践经验,学习同行做法,从模仿、看齐中学习图书策划的经验和技巧;另一方面要在学中练,要去亲身实践,从具体工作中找思路、找办法,通过实战获得能力的提高[8]。同时,图书策划编辑要对所策划的领域持续关注,只有持续关注才能保持编辑的敏锐嗅觉,进行相关资源的积累。只有保持这种精神,才能更好地挖掘选题,找到相关的作者或“准作者”,在和作者、“准作者”们长期的互动沟通中,找到自己的选题来源和作者队伍。

(三)内外驱动,为图书策划编辑成长助力

第一,出版社要完善现有的编辑培养制度。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是图书策划编辑的成长重点,图书策划编辑需要接受入职培训、在职培训等,并且需要图书策划编辑能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借助互联网平台中的信息资讯,选择最佳的学习形式,在工作中充实自己、在学习中提升自己[9]。需要企业进一步重视图书策划编辑的入职培训工作,使其在培训中清楚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职责等,激发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在后续工作中获得良好的效果。第二,图书出版行业需要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机制。借助导师制度、线下活动交流沙龙等方式,使行业内部的信息得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各个出版行业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建立现代化管理方式的交互平台,避免图书策划编辑的能力受到限制。借助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活动能够建立健全编辑的专业能力,促使其建立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观念,促进行业内部的良性循环[10]。第三,图书出版行业应构建良性的竞争环境,理想的竞争效果能够进一步推动图书策划编辑能力的提升。现阶段,不同形式的企业、单位都具有自身的激励制度,出版社在培养图书策划编辑职业能力的同时,还需为能力培养和教育工作打上一针“强心剂”,促使其能够在长时间工作中主动积累、积极学习,以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开展工作。在此期间,出版社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图书策划编辑能够在企业内部各司其职,并借助表扬、激励、奖金、福利等形式对其加以激励,确保图书策划编辑能够积极认真、勤勤恳恳地开展工作,并为了后续的奖励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

(四)自主驱动,实现图书策划编辑全面成长

图书策划编辑是图书出版行业中的引导者、计划制订者。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水平、职业素养都直接影响出版企业的工作能力、项目完成水平。图书策划编辑应积极学习当下的行业知识,做到与时俱进、自我充电。鉴于此,为了提升图书出版行业机构的发展速度,推进图书出版行业的成长进程,需要进一步增强图书策划编辑的自主驱动意识,使其能够在工作阶段转变传统的被动局面,树立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意识。图书策划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将自身的成长与行业建设、企业发展之间相协调,避免出现工作短板,力求在工作中实现理想的效果,在保障自身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为行业树立端正的工作理念、良性的工作氛围。图书策划编辑需在工作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力求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意识,在工作中完成企业和时代交给自己的任务,将自身成长与图书出版行业成长相适应,实现个人、企业、行业的均衡进步。

四、结语

目前图书出版行业中的图书策划编辑工作面对着灵活多变的市场,其工作能力也凸显出一些短板,如工作中数字化的转型趋势较为缓慢、工作理念与工作意识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目标并不清楚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图书策划编辑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加紧优化自身不足,着重发扬优点和长处,力求在新时期、新环境中实现自身能力的飞跃,促进图书出版行业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忻煜,张海涛.论融媒体编辑如何转变策划意识[J].农电管理,2021(10):41-42.

[2]张雅婷.浅谈新时代出版社编辑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J].才智,2021(27):139-141.

[3]杨飞飞.图书图书策划编辑能力内涵及提升路径[J].中国报业,2021(17):124-125.

[4]李永梅.新媒体编辑策划能力提升的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5):206-208.

[5]廖粮粮.融媒时代期刊编辑提升三大能力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3):198-200.

[6]谢晓绚.图书策划编辑职业能力及成长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9):213-215.

[7]李军.面向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教材图书策划编辑必备能力探讨[J].中国培训,2020(09):28-29.

[8]刘伟,王祎,许莉,等.海洋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能力提升路径探讨[A].中国海洋学会、三亚市政府.中国海洋学会2019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论文集[C].中国海洋学会,三亚市政府:中国海洋学会,2019:4.

[9]孟飞飞.图书图书策划编辑如何提升职业素养[J].传媒,2019(09):80-82.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期刊编辑 编辑流程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编辑出版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编辑出版业向现代编辑-出版业变革的过程,其内容包括技术手段、编辑出版主体、管理模式以及出版物的现代化四个方面,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前提和支撑。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网上投稿、征文、远程审稿、校样网上传送、在线编辑及期刊网站的建立使作者、编辑、校对者、印刷者、发行者、读者与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期刊编辑出版方式,使出版周期缩短、编辑质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流程的新特点、新规律加以分析研究,寻找应对这些新变化的对策,以适应新形势,不断优化编辑工作,实现期刊质量和编辑能力的共同提高,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传统期刊编辑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三级审稿制度)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从编辑实践来看,一个相对完整的编辑流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前编辑阶段、编辑阶段、后编辑阶段。前编辑阶段主要是编辑部进行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并由此组稿审稿的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期刊栏目策划的针对性和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它是期刊文稿编辑加工之前必须要准备好的工作。编辑加工阶段是编辑过程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主要完成对文稿的评审、加工整理、装帧设计和版面编排等一系列工作。首先是评审阶段,通过责任编辑的初审、编辑室主任二审、主编终审三个层次来决定文稿的取舍与修改。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对文稿的编修阶段,即对文稿的加工整理和编排阶段。后编辑阶段是编辑过程的尾声。主要包括校对、清样及对信息反馈的收集与分析。目前,各期刊出版单位一般都强化了对出版物的信息反馈的收集与分析工作。通过此类信息收集工作,编辑部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得失,从而及时调整刊物的编辑工作。这样就可以使刊物和编辑的质量同时得到提高,刊物也就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反馈工作是编辑流程的有机一环,既是对前一次编辑过程的评价与总结,又对下一次编辑过程起着微调的作用。

网络办公的无纸化,给期刊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期刊编辑工作流程演变出新的面貌。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各工艺之间的界限,在网络环境下已经逐渐一体化,原来多人合作、多次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借助网络可把几道工序连续完成。编辑流程各环节一体化展示出新的工作流程(如图1与图2)。

期刊编辑可利用网络进行广泛宣传,将设计好的关于本刊物的问题调查表贴在网络期刊主页上,或有目标地发送电子邮件给热心读者、专业人士,征求他们对本刊物的总体评价、栏目设置、报道特色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以及收集了解市场方面的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选题。网上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和信息获取的快捷性改变了期刊选题策划的传统方式和手段。编辑可打破本单位、本系统的界限。根据期刊定位和专业特点,主动出击捕捉选题,精心策划、组织,真正成为选题的开发者、策划者、设计者和实践者,不断提升选题的质量和水平。

2. 网络约稿、组稿

根据对读者的调查和市场需求的分析,制定组稿计划和编辑方针之后,在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可将组稿计划的相关信息公布在本刊物的网站上,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等方式向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和某方面有所长的人士约稿或组稿。较传统手工操作,这样做既可快速约稿或组稿,又可优化对作者的选择,还可充实扩大作者队伍并储存备用。

3. 网络审稿

网络环境下,编辑可非常方便地检索网上各种数据库,利用其提供的全面的检索功能,从作者、关键词、刊名等检索人口进行查询,对稿件的创新性和学术水平进行初步的审查。这样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可大大提高初审质量和时效。后续复审,可网上优选审稿人,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审稿质量,利用电子邮件提交审稿意见。缩短审稿周期。

4. 网上编排校一体化

网络环境下,因来稿投递过程中没有经过录人的中间环节,文章的整错率相对可以降低很多。对于录用稿件,编辑人员可直接在机编辑,利用编辑器相应地保留编辑加工修改痕迹。技术编辑在计算机上采用排版系统进行编排处理的同时,可随时根据编辑人员对版式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通过网络还可以采取分散式工作的方式,对复杂的科技图、表、公式的编辑加工,由编辑直接在机扫描、粘贴、绘制,最后传送给技术编辑插入到文字中完成排版。校对时,可以直接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电脑校对,可联网进行交叉校对,或给作者发校样校对,都可大大提高校对效率。计算机编制完成的期刊电子版本最后可直接通过网上发到印刷厂印刷。

5. 网络出版

一些规模较大、较有实力的期刊社或编辑部,可自主建立网站实现网络出版。一般编辑部则可人编专业网站的大型网络化期刊数据库,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基本保留原刊版式全文上网出版。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上网,都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扩大读者面,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和期刊的互动服务,有利于提高刊物的利用率,扩大刊物影响力。

网络环境下,编辑策划更加重视创新度,编辑过程更加突出互动性与受众参与性,编辑过程从纸质等传统媒体延伸到网络平台。表现出多媒体特色,编辑过程增加了原来只有专业人员承担的组织、广告、营销等程序。

二、期刊编辑流程的新特点给编辑工作带来的新要求

编辑是设计、组织、审读和加工作品,为复制和发行做准备的工作。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处于出版过程的开端和核心地位。编辑工作的质量水平是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复制或发行效果的因素。作为一项社会文化工作,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专业性的特点;作为一种社会专门职业,编辑工作的专业性则体现为选择性、加工性和中介性等。期刊编辑工作作为编辑工作的一种,其对象是稿件、文稿,其中包括作者工作、读者工作和信息工作。期刊编辑不仅要像图书编辑那样审读、修改、加工,而耳要对不同作者撰写的不同内容的文章进行选择、配伍、分栏,使期刊结构合理、有序。信息时代对每一位期刊编辑的冲击都是巨大的,要求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知识、编辑技能和手段跟上

时代的步伐,达到现代化的先进水平,使出版物能够迅速反映和传播人类的现代文明。

首先,编辑部的办公和管理应实现网络化。编辑接受作者网上投稿,寻找审稿人进行网上审读,综合评估网上的意见决定是否录用,并对可录用的作品进行网上编辑加工。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出版监控、成本预算、发行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编辑从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对编辑流程的各项工序实行网络化管理。通过网络形式反映和表达编辑出版计划的安排,通过网络加以分析、计算和优化,寻找可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最优管理方案,并在网络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以保证达到预定计划目标。

其次,传统的编辑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急需变革。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出版理念,培养和加强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版权意识。既要解放思想,不固守原有的出版模式,不害怕和回避数字化潮流,又应该让目光超越传统的视野与炒作的迷雾,看清时代与行业发展方向,从容应变;还应该不受不良思潮影响,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审读每篇来稿,处理好质量与效益的关系,以求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应按质取稿,严格把关,把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的论文奉献给广大读者。在纸编辑向在机编辑、在线编辑转变,是期刊编辑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要求编辑熟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编辑人员应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录人、图形绘制,学会应用软件的使用,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以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投入到编辑工作中。

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在期刊出版业日益严重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建立期刊独立网站扩大宣传力度,运用稿件管理系统,减少重复劳动带来的繁琐、缓慢和低效率,使编辑部在稿件处理流程中实现高效、减少差错,实现出版内容的电子化,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对广大期刊编辑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理念是在编辑工作中升华的用以指导编辑工作的理性意旨,有了先进的编辑理念的指导,才会有出色的编辑实践。由于网络环境下,编辑的背景、内容、方式、手段、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编辑要时刻紧跟时代潮流,分析出版业、编辑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推导出符合编辑出版业发展的先进的战略思想和实施手段,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2. 有效信息识别意识

网络时代,信息呈爆炸态势,编辑必须具有更强的信息意识,具有随时收集处理各类相关信息的高度自觉性,努力认识信息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善于开发和利用信息。具体包括运用多媒体、超文本编写信息的能力,很强的验证、过滤信息的能力,以及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的能力。

(紧转第58页)

3. 强烈的创新观念 网络环境下,编辑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束缚,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能够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在新环境、新事物、新问题面前,善于捕获信息,加工出新观念、新设想,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

4. 网络高新技术手段

高新技术是网络时代编辑生存的必备本领,也是编辑工作的基本方式。编辑工作涉及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很多。信息时代的编辑应该能娴熟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Access数据库软件,并利用它们建立出版业资料数据库;还应该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利用此技术手段获得科学文化、社会热点、网上期刊、出版动态等信息,进而实现信息互补,资源共享。

5. 真诚的服务意识

作为传承文化、交流研究成果的职业,编辑同时也是一’种服务型工作。编辑工作的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事前服务、事中服务、事后服务三个阶段。服务工作虽是些不起眼的细枝末节,却对期刊的形象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树立期刊形象的重要窗口。这不仅能培养作者队伍,还会吸引优秀的稿件,提高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增强期刊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端正服务态度、完善服务环节、提高服务质量是强化期刊编辑服务意识的首要工作。编辑在处理稿件时一定要有真诚的服务意识,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作者的辛苦付出,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珍惜作者对期刊编辑的信赖。

6. 终身学习的理念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编辑;职业倦怠;职业生涯规划

与企业广泛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同,出版领域一直对编辑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关注。而由于编辑长期伏案工作、工作内容单一、缺乏升职机会等工作特点,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在社会为编辑职业注入新元素的今天,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分析职业倦怠也必将为此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开拓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职业倦怠是编辑职业生涯道路中经常会遇到的障碍,成为制约编辑职业发展的瓶颈。对于编辑的职业生涯来说,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程度决定了期刊的发展程度。显而易见,职业倦怠是编辑自身职业规划的枯竭,是职业危机的一种。由于编辑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是期刊发展的前提,编辑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可带动期刊的发展,故编辑一旦出现职业倦怠,必然会导致编辑自身职业生涯和期刊发展俱损。

一 职业倦怠和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1 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之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心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产生职业倦怠的症状有:对职业前景茫然,缺乏工作热情和动力;易产生疲劳、厌倦、焦急、烦躁现象,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心理疲乏。

2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的一生中谋事立业的重要环节,是指从业人员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编辑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编辑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它是由编辑一生中所占据的一连串不同职位构成的连续的过程,是编辑将个人发展与期刊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出的有关个人在事业发展各个时期的规划。

由于编辑所从事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论文进行编辑、加工、校对,具有重复性、繁杂性和利他性,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另外编辑所处的编辑部人员较少,与他人交往不频繁(即便与作者、审稿专家交流也大都通过Email、电话联系),工作环境的一成不变和人际交往的缺少,容易造成编辑缺乏活力,产生倦怠心理。

编辑职业倦怠的出现,与编辑自身因素密切相关。编辑不像教学和科研那样有桃李满天下的骄傲和成果得以发表的喜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的文字工作,使之易厌倦目前的工作,觉得工作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就感,从而缺乏对工作的热忱;另外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容易熄灭编辑的激情和上进心;编辑专业性强、学科知识相对稳定,重复不变的知识结构缺乏吸引力。这种重复不变而又缺乏吸引力的工作状态,使之产生对职业的反抗情绪。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在工作中既不想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也不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的现状。长期的伏案工作,又引起编辑强烈的身体不适感。许多编辑经常会感到疲劳、虚弱、耗竭感、失眠、颈背痛、咽喉痛、头痛、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对疾病抵抗力降低等,尤其是工作紧张时更是如此。相关分析结果说明情绪疲惫对编辑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

2 环境因素

编辑职业倦怠与所处的生活、工作、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作为科技期刊,一般归属高校和科研院所,而科技期刊单位都属于附属服务机构,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么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其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另外,在经济方面,由于科技期刊以社会效益为主,重在发表学术成果,传播科学知识,鲜有广告收入,而期刊发行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办刊经费和编辑工资全靠单位发放。这种工资收入与同单位的科研人员、教师相比,差距很大。在社会层面上,收入也相对不高。同时科技期刊是发表学术性、科技前沿的阵地,对编辑的学历、知识结构、英语、计算机水平等要求又很高,大多数的青年编辑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甚至获博士学位的比例也很高。这就使得工作的辛苦、高要求程度与编辑所获得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工作环境待遇形成较大的反差,造成编辑产生职业倦怠。

编辑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期刊社对编辑的职业规划与编辑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两个方面。它既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总体设计,又是单位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方略。职业生涯可分为职业适应期、稳定期、衰退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首先是有利于编辑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其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自身的潜能,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期刊社来说可以实现编辑个人与期刊的双赢,有利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编辑的才智,让业务上有不同专长的人各得其所、各显其能。有利于促进期刊社的有效管理。

从编辑个人角度来看,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自我定位、目标设定、目标实现和反馈与修正4个方面,其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己到底希望从编辑职业中得到什么,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以及这些要件与自己考虑的备选职业(职位)、发展方向是否匹配。

(1)目标设定。认清期刊在竞争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其切实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基本要素和依据,不断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和分析自己选择的职业信息和资源,帮助自己了解有关职位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制订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包括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另外,还可通过科技期刊所属的科研单位参与科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

(2)自我定位。尽可能地弄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长、职业兴趣、职业个性,确立崭新的价值观念。明了自己处在职业周期的哪个发展阶段,同时确定自己的技能所在,并将这些技能按照水平高低加以排列,然后进行自我评估。

(3)目标实现。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行动去争取目标的实现,包括向上级领导说明自己的职业倾向,向期刊和管理部门提供所需的技能、工作经验和职业意愿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密切关注和利用可能的发展机会,特别是那些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4)反馈与修正。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

2 期刊社的作用

期刊社对编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具有紧迫性,期刊社应当将编辑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搭建平台、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进行职业发展策略、鼓励创新、给予公平竞争机会、进

行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

(1)搭建平台。将科技期刊的战略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和编辑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建立与编辑职业生涯管理相协调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构建职位阶梯,明晰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建立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多功能培训体制,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实现编辑自身素质的持续提升,为编辑提供发展机会。

(2)评价体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其价值观完善评价体系。对编辑个人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估。通过测评,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编辑的能力和潜力。

(3)职业发展策略。在编辑的不同职业阶段采用不同的职业发展策略。对处在职业适应期的编辑(新上岗编辑),职业发展的重点首先是进行编辑业务知识培训和有针对性的业务辅导。在职业稳定期,期刊社应当为编辑开辟更宽的职业出路,注重编辑的晋升和进步,赋予更多的重担和责任,鞭策和激励编辑朝更高的层次发展。对于职业衰退期的编辑,应适当减少其工作量,尽可能将其安排到较为擅长的岗位上工作,使其专长得到充分发挥。

(4)鼓励创新。创新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应当将其作为编辑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职业适应期,要培养编辑的创新意识,发掘创新能力,多以主编的角度来为期刊的创新和创优出谋划策。在职业稳定期,要注意发挥编辑在业务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帮助其拓展创新空间,多出精品栏目,多组优秀稿件。在职业衰退期,要避免编辑落入老套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编辑进行创新培训,可以使编辑始终以充沛的激情创新创优。

(5)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开展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的主要形式包括帮助编辑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指导其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期刊需要,确定职业目标、进行讨论沟通、举行专题讨论会等,使编辑与期刊需要相结合。

除了期刊社对编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外,期刊社的人文关怀和寻找合适的途径使编辑压力得以释放也很有必要。例如轮休或利用机会进行参观考察等,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9

一、新闻采编策划的缘起

新闻采编策划直接源于近几年报纸、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市场加速扩容,网络、短信等新型媒体蓬勃兴起,使得传统媒体有限的新闻资源由当初的“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新闻资源共享程度也随之提高,纯粹意义上的独家报道已越来越变得不可能,新闻媒体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同质化竞争时代,即更多地看谁能有效利用和挖掘这些有限的共享资源,从而变资源共享为独家视角、独家观点等全新意义上的独家报道。这种同质化竞争状态下为了追求独家报道而催生的新闻竞争手段,就是“新闻采编策划”。

有资料表明:羊城晚报用“策划”两字来概括新闻竞争策略的核心;华西都市报提出策划是都市报的精魂和制胜法宝,并把策划当作报纸发展的助推器;新民晚报则提出了“编辑策划本位论”,认为编辑在新闻策划中的本位职能必须强化,改变过去重采轻编的现象,从而逐步走向以编辑策划为中心、记者采写为依托的联合运作机制。而历经波折之后,北京晚报近几年来迅速重新确立了江北第一都市报的地位,编采分离、编辑中心制以及具有采编策划功能的责任编辑制的建立,是保障迈向成功的重要改革举措。

二、新闻采编策划的界定

客观和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是不容报道者加以“策划”制造的。但是,新闻的报道过程却带有很强的主观能动色彩,即报道需要组织。组织报道是对报道的具体安排,但这种安排不是具体到稿件的选择和修改、版面的安排和组织等微观编辑层次,而是从某个领域某一时期、某一专题的报道全局上对整个报道作出统筹安排,是属于宏观方面的编辑工作。组织报道在整个编辑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所说的新闻采编策划,其实就是这种职责专门化了的组织报道,与目前一些颇为流行的“新闻策划”概念不同,当然,也与原来意义上的组织报道有所区别。

新闻采编策划与几种“新闻策划”观点的区别。采编策划是对组织报道的扩充和延展,是新闻媒体适应竞争和发展的崭新手段。首先,采编策划与组织报道的工作内容不同。传统认为,组织报道可按报道范围大小分为全局性报道和专题性报道,一个时期的全部报道,就是由若干专题报道组成;而采编策划的任务,则是每日新闻的全方位设计。这种采编策划的日常性,就是要在第一时间抓住重点报道的所有可能的新闻要素,诸如新闻事件、新闻背景、新闻人物、新闻链接、新闻解读以及专家点评等。其次,采编策划与组织报道的实施主体不同。传统认为,全局性报道是总编辑及其助手的任务,专题性报道则是各新闻部门负责人及编辑所承担的任务;而采编策划的实施主体则是从传统编辑群中分化出来的策划编辑。媒体发展至今,已经进入经营时代,总编辑固然要负责全局性报道的组织,但这种组织更多的应在于编辑方针和编辑思想的指导,各新闻部门负责人需要筹划协调本版组各版的报道,而具体到每个版面或者分版组的报道组织,就由采编策划编辑来负责了。他们是各版新闻报道和版面安排的具体指挥者。

综上所述,新闻采编策划是组织报道的扩充和延展,是由策划编辑组织实施的、对每日新闻从采访到出版的全方位设计,是界乎宏观的全局性报道和微观的稿件选择及版面设置之间的日常新闻安排。

三、新闻采编策划的主体

几年来,北京市场上的主流都市报创造了不少新的编辑概念:编辑人、责任编辑、首席编辑、执行人等等。这些新型编辑群体职责定位各有不同:有的单纯承担选题策划功能,有的兼有行政领导责任,有的只是一个荣誉称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责任,就是执行采编策划任务。这些新型的编辑群体,是实施全新编辑方针、完成新形势下媒体使命的重要队伍,本文不妨暂且赋予他们一个统一的名称,就叫策划编辑。

策划编辑跟原来意义上的编辑有什么不同?不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报纸策划编辑:一家报纸其实就是一个新闻工厂,用工厂中常见的一个口号来形容报纸同样十分贴切:质量是成功的保证,设计是产品的生命。这个新闻工厂中的记者是采购员,版面编辑是制造工程师,而策划编辑就是产品设计师。策划编辑是部门主任领导下进行报道组织策划的核心。笔者认为,报纸采编策划编辑是以选题策划为主要任务、对报纸的一个或一组版面进行全面包装设计的新闻从业人员。策划编辑对编委会和各部门主任负责。策划编辑实际上是一个新闻部门的业务负责人。报纸的编辑方针必须要具体化为不同时期的战术决策和战役决策;每一场报道战役都必须有明确的报道思想以及优秀的报道计划;而每个报道计划必须要有高素质的采编群体来参与制定和完成。在这里,帮助报纸总编辑和部门主任制定一个个报道计划并加以完成的重任,必然地落到了策划编辑的肩上。这些人,就是报纸采编策划的主体。

四、新闻采编策划的原则

采编策划这种新型编辑群体产生的前提,是新闻竞争的白热化。新闻竞争催生了报纸编辑群的分化,从而加大了报纸整体采编设计的分量,结束了作坊式的粗放式新闻采编活动,把新闻采编推到了集约式、专业化的大生产阶段。在全新的新闻生产时期,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也应该进行适当检查,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新闻竞争的需要。

原则之一:要坚持一个办报宗旨,即报纸存在的理由和前提,永远是丰富、方便、提升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质量。不管竞争如何激烈,“站在人民中间办报”的宗旨不能丢。实际上,这正是报纸在竞争中赢得读者的永恒法宝。

原则之二:要把握好采编两个角度,就是大众角度和社会发展角度。从大众角度着眼策划,是办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始终站在人民中间办报。要做到精英办报,办给大众。在这个物质文化快速更新的时代,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也是不断变化发展提升的。他们的需求就是报人每天的努力方向。要坚持报纸的大众性,在当前要特别注意,报纸不仅是办给有钱人的,也不仅仅是办给贫困者的,而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这就是都市报应该具有的包容性。坚持从社会发展角度进行策划,就是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胸怀全局为社会分忧,旗帜鲜明为正义呐喊,满腔热情为发展尽责。一张有责任的报纸,要正直、公正,同时要有理性、远见。要把准社会发展的脉搏,适应和推动社会稳定向前发展。

原则之三:要坚持住三个新闻阵地。第一个阵地,是“耳朵”,即对“口内”的新闻要听得清。如今,整个社会都在从计划体制向全面市场转轨的过程中,报纸的采访渠道和信息来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管有多大变化,“口”还是存在的,还是新闻的重要来源,坚持与各“口”通讯员的联系,仍然是媒体联系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对“口内”新闻,一点也不能落下,更不能出现任何偏差。第二个阵地,是“眼睛”,即对“口外”、边缘性的、社会上新出现的采访领域,在策划挖掘新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横竖上下精细观察,要广泛综合信息来源,把原本认为没有联系的地方,要努力找到其中潜藏的联系,真正成为见微知著的社会“观察家”。第三个阵地,就是“鼻子”。如果把耳朵和眼睛比作“口内”和“口外”新闻阵地,这实际上是一种横向的分类法;那么,鼻子就是纵向的新闻阵地。这种纵向性,在于通过强大的新闻嗅觉,不仅可以遇见到新闻的发生,还可以看到已经发生的新闻即将产生的社会后果;不仅能够发现状态性新闻,还能够发掘出有深度的报道。守好这三个新闻阵地,是对策划型编辑的基本要求,因为它们各有各的针对性,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新闻采编策划脉络。

编辑部工作计划篇10

1982年今日美国报问世,以全新的版面形象震撼了报坛。从此在西方报界一股“重新设计”的浪潮便席卷而起,连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这类自视极高的严肃大报最终也抵不住这股热浪,非常谨慎地对自己的面貌做了“修整”。在欧洲,报纸小型化浪潮成为世纪之交引人瞩目的话题。近两年,随着报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报纸版面设计与网站设计的一体化又成为一个更新的课题。

“重新设计”在美国报界的含义与我国报纸的“改版”是相对应的。美国新近出版的编辑学教材在对专业术语的界定中,强调“设计”(Design)与“组版”(Layout)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设计”不仅仅是形式范畴的操作,还包括对整个报纸内容结构的设计,如设计版组与分页、规定各版的内容分工,然后才是对版式、编排技巧的确定。而“组版”不过是在“设计”完成之后,每天将稿件编排到早已设计好的版式框架中,虽然根据新闻内容需要会有局部(如文章长短)的变化,但版面的整体格局、字体字号、色彩运用等都要根据统一的要求操作,所以“组版”只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业务环节。

在我国,改版都是由报社的最高领导机构组织实施的,版式设计也是由报社内部专业人员来负责。美国的情况则不同,很多报纸在重新设计时要花重金雇用专业设计公司或社外专家来操作,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这样的全国性大报都请了“外脑”来参与设计,一般的大都市报纸和更小的社区报纸,借助外力重新设计的就更多了。

为美国报纸重新设计的专家不少人同时具有新闻从业经验和艺术设计专业背景。比如主持华尔街日报重新设计的Mario R. Garcia,就有新闻工作经验,他创建了名为“卡西亚媒体(Garciamedia)”的设计公司并担任CEO,30多年来为450多家新闻媒体做过设计,并在多所大学担任过新闻学教授,出版了十几本有关版面设计和网页设计的著作。

由报社以外的专家来重新设计,并不等于报社自己无所作为。相反,美国报纸对重新设计都有很明确的目标,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他们寻找社外专家来做,不过是借用外部的灵感和技巧,来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因此,整个设计过程其实也是内外两股力量冲撞与磨合的过程。

华尔街日报的设计理念是要在保持自己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增加现代感。既不能丢掉原有的形象特征,又不能随便仿效其他报纸的时尚做法。所以这次重新设计煞费苦心,大到整体内容结构的调整、每一版组的形象特征,小到每一个版面元素的规定、每一种色彩的选择,都是慎之又慎。设计中最大的动作是头版开始变彩色,整张报纸的彩页数量也有所增加,另外新增一个版组“个人化日报”(Personal Journal)。此外,每一版组的首页由原来的6个基本栏结构变为5个基本栏结构,栏距加大,整个版面更加疏朗大气。这些变化与报纸传统风格的维持又是融为一体的,如头版引入了色彩,但将色彩的种类做了很严格的规定,一是只能用淡淡的薄荷绿、天空蓝和柔和香槟色,二是这些色彩的使用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这种用色策略是为了使报纸继续保持高雅、高档的品位,不让熟悉这家报纸的老读者感到任何不适。对传统风格的保持,还表现在对垂直式版式、对头版上小块手绘人物头像等一些传统做法的延续上。这次重新设计不仅形成了版式模本,而且还专门出版了一本操作指南,书名是《华尔街日报版式》(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ormat),厚达283页,只在报社编辑部内发放和使用。

2007年1月2日,华尔街日报美国本土版再度改版,主设计师依然是Mario R.省略网站,使报纸的订户可以在这个网站申请主页,定制新闻,享受个性化新闻服务,等等。

当报纸的内容向网络上传递,并且要通过网络传播的介质优势实现增值的时候,报纸的设计与网站的设计必然成为一体化的运作,报纸的版面设计既要考虑报纸的形象及品牌在网站上的延伸,也要考虑网络传播技术对传播内容和形式加以变化的新的要求。华尔街日报的第二次改版与前一次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这种一体化设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报纸版面的风格和特色在网站上获得了再现,而网站又决非对报纸的重复和仿造。

值得一提的是,除华尔街日报外,我在美国还对另外200多家报纸的版面进行过比较研究,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严肃大报,也有名不见经传的社区报纸,发现它们从报型、纸张到版式、风格,差异非常之大。虽然今日美国报早已风行美国乃至世界,但是并没有看到对这家报纸进行“克隆”的情况。这与美国报纸普遍追求独家特色的设计理念有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美国报纸的重新设计热,除了国内报界已经注意到的采用模块式结构、静态式编排这些比较普遍的做法外,还有什么更深层面的东西值得我们琢磨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报纸设计应该与编辑部建章立制相结合,形成系统严谨的操作规范。

重新设计是对传统报纸编辑业务的一种变革,从报纸的生产流程角度看,实际是将后期的操作环节前置,在新闻采集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展示新闻成果的载体的设计,也可以理解为,事先为新闻信息的装载做好了“容器”。这与传统编辑学强调的操作规程――“先采后编,先稿后版”是相悖的。但恰恰是这一变革使报纸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的生产作业,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美国报纸请社外专业人员担纲设计,不仅仅是对报纸整体形象的重新规划,同时还引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操作技巧。但是,这种做法本身是有风险的,外来的专家能否完全领会与实现报社的意图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在这些专家完成了模本设计之后,如何才能保证设计方案在以后天长日久的实际运行中不因专家的撤离而变形或“缩水”?这方面,很多美国报纸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借重新设计之机,为编辑部建章立制。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上文提到的《华尔街日报版式》了,这本由设计专家起草、由报社内部印发的大厚书,实际是华尔街日报的“版面编辑大法”,是所有采编人员必须照此执行的业务规范,它大大方便了组版编辑的日常操作。

除了针对版面编排本身的规范,在重新设计时编辑部制度建设也会受到重视,因为支撑版面毕竟是新闻内容,文字报道怎样做、图片怎样拍,都决定了版面效果,所以,设计专家在为报纸重新设计时,必然要研究报纸的整个采编流程,这也是有些大报的重新设计要历时一两年的原因。专家们会在充分的研究之后提出对采编流程管理甚至编辑部组织结构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这些意见不能得到重视,重新设计的便只能是版式本身,这样的设计就会因为内容得不到应有的改进,运行也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将报纸设计与编辑人员的业务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专业水平。

建章立制,只是从组织层面和管理角度解决了设计方案的落实问题,还有一个同样不能忽略的问题是人的因素。美国报社深谙此理,他们在重新设计时求助于社外专家,就是因为报社内部编辑水平有欠缺。既然花费重金请来高人,就一定要借此机会“吃干榨尽”,把内部人员培训一番。所以,几乎所有报社都要求设计专家在完成设计之后,为报社编辑人员开设讲座并直接指导操作,手把手地教他们掌握新版式的编排规范,直到完成若干成功的版面,真正掌握了规则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专家们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色彩培训、图片编辑技巧、图表制作等等。所以,美国报纸的重新设计,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一次内部“练兵”,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外,美国新闻学院中对版面设计的教学相当重视,一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教师本人就有这方面的从业经验,有些教授还是世界知名的版面设计大师。二是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训练。笔者在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学时,发现这门课程全部是在多媒体教室中上,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时间是教师指导学生在电脑上设计版面,色彩、结构这些基本理论讲授穿插其中,动手操作在整个学期中贯穿始终。

三、将报纸设计与报道策划相结合,优化报纸生产流程。

美国报纸讲不讲策划?如何策划?这是一个国内同行知之不多的问题,甚至还有人认为美国新闻界一直强调客观报道,不做什么策划。笔者在到美国实地考察和研究后发现,其实美国媒体比我们还要重视策划,虽然他们不用“策划”一词,只说“计划”(Plan)。而且,美国新闻学院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早已包含了这方面内容,一些编辑学、媒介管理学教材,都对这个问题有所涉及。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Daryl R. Moen在书中提及:上世纪90年代,美国报纸编辑部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出现了设计编辑(Design Editor),这个岗位不同于一般组版编辑,其地位在很多报社相当于助理总编辑,不仅对整个报纸的版式负责,而且对报道内容也有发言权。第二个变化是,就是以版组或版面的需要为基础,形成团队,由负责采写的记者与负责版面的编辑两类人组成,他们一同策划报道选题,设计报道内容和形式。特别策划的报道在一些报社是作为项目管理来运行的。设计编辑在所有的日常报道与特殊项目中都有发言权,而且要为下面的记者编辑提供指导意见。他还特别谈到特殊项目的策划与运行通常会以人数更多的团队来操作,如一个策划性的深度报道,团队成员通常会包括记者、项目编辑、设计编辑、文字编辑、图片编辑、美工、助理总编辑、管理编辑(相当于中国报社的副总编辑)等,他们要一同研究确定报道方案,设计版面编排,再根据版面需要,分工去获取各类材料,做成各类“零部件”,最后组拼到一起。{1}这种团队操作方法与过去传统采编流程中版面设计置后、记者采摄时不知道版面需要,编辑排版时只能“就米下锅”不同,它使报道策划与版面设计结合在一起,使每一个工种一开始就明确地为最终的版面成果而努力,每个人都少走弯路,整个采编流程得到了优化。

四、将报纸版面设计与报纸数字化转型相结合,对报纸版面与网站的设计进行一体化的运作。

可以说,华尔街日报最近的这次改版表现出了报网一体化设计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通过内容与版式的设计使新闻与信息内容在报纸与网站上重新分配与整合,从而形成产品链,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功效和经济收益,已经是目前报纸重新设计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