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十篇

时间:2023-08-24 17:40:55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公路运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要有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的公路运输,农村的建设历来重视的程度不够,农村公路运输管理相对滞后,极大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该文就农村公路运输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农村公路运输更好发展。

1 农村公路运输业发展现状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农村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运输通道。“要致富先通路”。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地区出行难、运输难局面得到根本缓解。5013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78.5万公里,99.97%的乡镇和99.70%的建制村通了公路。与此同时,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也得到提升。村道实现了有路必养,路况的技术指标也有了大幅度改善。预计“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90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村公路运输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做好乡村公路运输管理工作,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

2 农村公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路运输管理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弱。农村公路多数都是由县、乡级政府组织的,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完成修建任务。但其公路运输管理与城市相比,农村公路运输管理相对滞后,认识程度不够,且整体水平不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掌握的不是很好,业务水平偏低,公路运输管理开展的不是很好。

(2)农村公路运输管理监管力度不够,与城市相比,公路运输管理队伍素质偏低,对违规驾驶员及超载的现象不能够有效的预防,农村道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农用作业车(如收割机、犁地机等)特别多,司机的驾驶技术参差不齐,有的不是很熟练,甚至有的无证驾驶,存在着巨大隐患,公路运输管理人员存在“人情”管理现象,对违规车辆不能有效遏制、处罚,对于道路摆摊设点,招商赶集,一些单位和农户占道堆放木材、稻草、打粮、等不能有效制止。对于公路上行驶的老旧车辆严重超载、载人情况发现的不及时、处罚力度不够,致公路交通险象环生,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3)农村公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交通标志、标识不够完整,由于农村公路特殊的地理环境,山路陡峭崎岖偏远,山高弯多,公路建成后交通设施、设备未及时跟上,或完成的不好,交通标志、标识未在全路段安装,损毁的未及时维护(更换修理),致使司机对道路判断不明,且极易发生危险。

3 加强农村公路运输管理的对策

(1)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强化管理水准,首先必须加强人员的业务学习,转变工作作风观念,把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里,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对违法违规人员车辆依照相关条例进行严厉惩罚,同时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杜绝腐败。定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公路运输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加强公路运输监督管理,首先要强化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目前,在农村由于受地理条件及地理环境的限制,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的不够好,有些村屯没有普及到户,因此加强公路运输管理,提高公路交通顺畅,要及时对偏僻、偏远山区村屯进行必要的交通法律的宣传。再者,加强公路运输管理,能有效地预防交通违法案件的发生,所以县乡运输监理部门和交警部门要加强道路巡查,对违规驾驶、超载、超员、违规载客及带“病”行驶的车辆,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杜绝“人情”处罚,

(3)完善公路设施,强化现代管理,加强公路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标识、标线,加大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提高农村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电子信息化办公平台,建立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使路网上的车辆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使农村公路运输管理实现质的飞跃。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2

关键词:公路 养护 建议

一、我国地方公路养护发展的意义

(一)养护机制的优化直接改善农村市场的交通运输状况

公路建设是前提,养护管理是保障,建设成就越大,养护管理任务越重。近年来,随着修建农村公路热潮的高涨,某市乃至全国的农村公路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行能力也不断提高。由于新建公路的养护任务不是太重,加上养护资金紧张,因而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一直重视不够。

然而,目前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逐渐不适应农村公路剧增的局面,养护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恶化主要表现在安全标志、附属工程等不完善,已硬化路面病害严重,砂石路失养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达到路难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从而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建立长效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农村交通畅通,运输安全的有效途径。

(二)长效养护机制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这对于促进城市化的内外物资交换及人员流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增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交通状况,可以促进城市特色产品的内外流通,带动了当地加工业或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有些乡镇的特色企业,也因便利的交通而迅速发展。此外,便利的交通将营造出区域内的物流中心,从而加快工业产品的集散速度,因而,公路养护机制的改进,必定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城乡公路的合理养护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冲击加大,农民增收困难,使得其逐步向集约型经济发展,剩余的人力物力便转向乡镇民营等企业,因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刻不容缓。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以农村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的发展逐渐跟不上发展步伐。农村公路建设在近几年内将陆续完成,因而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将显得极为重要。

二、我国地方公路养护最优化政策

(一)转变观念,把公路管养列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

首先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到“建、管、养”并重,在规划、制订建设方案的同时做好管养措施,把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列入当地政府的政绩考核;其次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把村委、农民建设农村公路热情延伸到管理和养护当中,要求村委、农民在建好公路后同时管好养好公路,落实管养措施;最后,对一些没有条件或者达不到条件的地方暂缓建设农村公路,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上。

(二)依法保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来源,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在建设农村公路的同时必须落实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来源,并依法保障公路养路费的使用安排优先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再安排公路建设。交通主管部门应对全市公路养护路费进行合理统筹安排,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县、乡加大扶持和政策倾斜。采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来源。同时,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农村公路的正常养护管理;政府要对一些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另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专款专用,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公路沿线乡(镇),村进行公示,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对农村公路的财政投入。

(三)建立一套长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机制

在管理上采用“政府负责、市场运作、责任承包、社会监督”的管理模式,结合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应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技术标准》,以便指导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其次,对经过“两合并两分开”后的原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要给予科学定岗,相应增加管理人员编制,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养护模式。为有效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应建立新型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养护模式:1)所有农村公路通过市场竞争采用招投标由专业队伍进行养护施工、保洁、清扫、维护等口常养护工作和大中修工程;2)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可实行干线支线搭配进行招投标;3)解决农村公路的具体情况,采取专业养护和群众承包、协议养护相结合的方式。

(四)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农村公路

第一,统一“国务院农村公路体制改革方案”与现行行业法律法规关于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对交通主管部门与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在管理农村公路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以防出现互相推诿。第二,完善法律法规,为村道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中明确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负责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权路产的保护,但现行的《公路法》、交通部的《路政管理规定》等行业法律法规只适用于行政区域内的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公路在管理中缺乏法律保障,没有执法依据。第三,在法律法规上完善农村公路的行政级别,界定通村公路的行政等级,给通村公路一个合法定位。第四,对农村公路的路产给予合法确认。

参考文献:

[1]梁荣宁.《公路养护站职工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第22期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3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的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收合格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二条为规范我市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和《*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浙政办发〔20*〕4号)等法律法规、政策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县道养管实行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乡镇(街道)配合的体制;乡道、村道养管实行以乡镇(街道)为主、村级尽责的体制。

第五条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由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制定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规划及年度养护目标;

(三)会同市财政部门编报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年度资金安排计划,管理、调配市级养护资金,积极向上争取养护资金,对养护与管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四)监督、检查、指导乡镇(街道)公路管理机构执行年度计划,组织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与管理;提供技术交流、专业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管理养护技术与经验;组织实施对乡镇(街道)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质量的检查、考核等工作;

(五)做好县道、乡道的路政管理工作,以及村道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及相关的监督检查;

(六)组织实施县道日常养护管理及大中修和水毁工程;

(七)定期全市农村公路动态信息。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其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

(一)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落实养护管理经费,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二)建立和健全养护与管理责任制,监督、检查、指导村民委员会做好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

(三)组织实施乡道、村道日常养护管理及大中修和水毁工程;

(四)配合市公路管理机构做好县道的养护管理及大中修和水毁工程的政策处理与协调工作,对农村公路养护所需的取砂、取石、取土、取水等事项给予支持和协助;

(五)配合市公路管理机构做好路政管理工作;

(六)积极开展文明公路创建工作;

(七)做好农村公路爱路护路宣传工作。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负责组织本村村道的日常养护与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筹措日常养护与管理经费;

(二)制定村民护路公约;

(三)配合市公路管理机构做好路政管理工作。

第八条市财政部门应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实行预算管理和监督;

市交警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保障行车安全,指导乡镇(街道)交通安全管理站做好辖区内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

市人劳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公路管理机构、核定人员编制;

市国土、规划部门审批临近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的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时,应按照本办法严格控制建筑物、构筑物与公路的距离;

市林业部门负责做好农村公路绿化技术指导和行道树木砍伐审批工作;

市水利部门负责做好农村公路(含桥梁)规定的禁止范围内非法取砂、取水的监管工作;

市监察、发改、审计、农业、环保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三章养护管理

第九条农村公路应保持路基稳定、路面平整、路肩整洁、排水畅通、构造物和沿线各类设施完好。对桥梁、隧道、急弯、陡坡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应按照国家标准逐步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第十条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致使农村公路交通受阻、中断或者严重损坏时,市公路管理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通行,及时上报市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养护分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是指农村公路的大修和中修工程;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是指农村公路的小修、保洁、绿化管护、附属设施维护等。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应按照国家、省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组织实施。

农村公路的养护工程按照市场化原则选择具有养护资质的作业单位组织实施。

农村公路中的村道养护有条件的由乡镇(街道)统一管理养护,也可由村级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专业化养护、委托养护、个人分段承包养护、建立养护协会组织养护及企业领养等灵活多样的养护方式进行养护。

第十二条县道、乡道、村道养护管理机构应与养护作业单位或个人签订养护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乡道、村道的养护合同,应报市公路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三条市公路管理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民委员会应结合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特点,建立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时,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在作业区间或施工路段两端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与警示标志,保障车辆通行的基本条件和安全,不得因养护作业而随意封道,中断交通。确因养护作业需要封道中断交通12个小时以上的,除紧急情况外,应提前5日向社会公告;

(二)公路养护人员上路作业应穿着安全标志服,山区公路养护人员上路作业应戴安全帽;

(三)养护作业车辆、机械设备应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

(四)养护作业完毕后,应及时清除遗留物;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养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县道和乡道的绿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规定执行;村道绿化应参照有关规定,因地制宜,自主实施。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砍伐公路绿化树木,确需更新砍伐的,应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应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料档案库;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和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做好有关资料档案的统计上报工作。

第四章路政管理

第十七条本办法所称公路路政管理,是指为保障农村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依法保护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管理农村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行政行为。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是指公路两侧边沟外缘向外一定距离内,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的范围。

建筑控制区的具体范围: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村道不少于5米。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坚持公路管理机构专业管理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协助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市公路管理机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负责做好农村公路中县道、乡道的路政管理工作,并做好村道的占用挖掘公路、跨越穿越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及相关的监督检查。

乡镇(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及村民委员会要制定和完善村道路政管理的相关制度,保护路产路权,保障村道的完好、安全和畅通,并接受公路管理机构的监督与指导。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农村公路上及农村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活动。

第二十一条严格控制农村公路平面交叉道口和公路开口的设置。确需设置的,应符合保障畅通和合理布局的原则,经市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建设。

第二十二条新建农村公路附属设施的设置由公路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涂改或者擅自移动、拆除公路附属设施。

第二十三条农村公路标志、标线应保持清晰、醒目、准确、完好,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第二十四条乡道、村道公路出现坍塌、坑漕、水毁、隆起等损毁或交通标志等交通设施损毁、灭失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修复。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五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按照“省市补助,乡村自筹”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措机制。

第二十六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

(一)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每年安排的养护补助资金;

(二)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三)乡镇(街道)财政按规定筹措的养护配套资金;

(四)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落实的养护资金;

(五)拖拉机与摩托车养路费;

(六)其它资金。

第二十七条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补助、自筹配套标准:

(一)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县道不低于4000元/年·公里,乡道不低于2000元/年·公里,村道不低于500元/年·公里;

(二)乡镇(街道)自筹配套:乡道不低于1000元/年·公里,村道不低于500元/年·公里。

第二十八条拖拉机与摩托车养路费应纳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应用于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并优先保证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

第二十九条市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公路养护与管理考核结果按季下拨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乡镇(街道)村配套资金由公路所在的乡镇(街道)负责筹措,并按季划入乡镇(街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帐。

第三十条县道大中修及水毁工程资金根据年度计划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专项安排;乡道、村道大中修配套资金由乡镇(街道)、村筹措;乡道、村道水毁工程修复资金由乡镇(街道)、村筹措,市财政根据财力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十一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审计、财政和交通部门的监督管理。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平调和挪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对违反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规定的行为,由市公路管理机构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三条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府或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职责的;

(二)因监督管理不力,造成农村公路较大损坏或他人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

养护工程作业单位的选择未依法进行招投标的;

截留、挤占、平调、挪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4

二、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综合力量建设4.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覆盖面。要在综合考虑辖区道路里程、交通流量、交通安全状况以及公路路网建设规划等情况的基础上,以乡镇为依托,合理调整现有的交警中队布局,科学设立乡镇交警中队,扩大县乡道路管理的覆盖面。确保在交通流量较大、机动车保有量较多的重点乡镇设立交警中队,负责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5.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机制。各区县要加大交警中队基础建设和科技装备上的投入以及警力配备上的支持,进一步解决交警中队基础薄弱的问题。要认真落实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交通协管员作用,积极组织群众抢救交通事故伤员和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向公安交警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要强化公安与公路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排查治理,建立和完善农村道路危险路段和隐患路段排查治理工作机制。6.开展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村公安派出所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公安派出所与交警中队的协调配合。要将农村派出所参与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纳入执法质量及派出所等级评定考核范围和考核内容。要充分整合乡镇治安巡逻队和村治安巡逻组现有力量,在治安巡逻的同时开展交通安全工作,努力形成“交警管线、派出所管片、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三、大力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7.各区县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每年定期组织乡镇政府和公安、农机、交通、安全监管、建设、工商等部门,在县乡重点公路的重点路口、重点路段,联合开展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超员、超速,货车超限超载,客运车辆非法营运、站外组客,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无牌无证及报废车辆上道路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加强重要时段、重点路段的管控。要针对农村春节、清明、端午和婚庆、葬礼以及农民赶集等重点时期,加强农村集贸、婚丧的客运、低速货车等安全监管,严查严处酒后驾驶、客车超员和非客运车辆载客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8.各区县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划定公路两侧边沟外缘,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为建筑控制区,禁止在控制区内设置建筑物或者路面构筑物;严禁利用公路开展集市贸易,形成骑路集市。对历史形成的穿过镇区和村庄的

二、三级公路,应通过村镇规划逐步调整,以避开镇、村。要定期组织乡镇政府和公安、农机、交通、安全监管、建设、工商等部门,联合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公路建筑控制区域违章建筑、骑路集市、打场晒粮和破坏道路设施行为。要组织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划段包干、责任到人,及时制止、清理农村公路乱倒垃圾、堆放杂物和打场晒粮等行为,建立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道路良好的安全通行条件。9.各级教育部门要全面加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校车安全管理培训,会同公安、交通、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校车和学校租用车的管理,定期对校车和学校租用车的营运资质和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对驾驶人资质、行驶时间、行驶路线、是否超员等情况进行逐项排查,将排查结果记入车辆档案,建立校车管理档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整改或取缔,特别是要依法坚决取缔“黑校车”。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加强对学生上下学乘车的管理,确定专人负责,逐步建立幼儿和低年级学生校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要通过适当方式提醒家长加强对学生上下学乘车的监管,教育学生不要乘坐“黑校车”。要加强农村中小学生上下课时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管理,严禁校车及短途客运车辆超员运输。公安、教育部门要按照《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的要求,继续开展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强化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四、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源头管理10.各区县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对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清理整顿,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要依法查处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的经营单位;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11.交通、农机、公安部门要严把驾驶员的教育、培训、考试和审验等关口,全面摸排和掌握农村机动车驾驶人、机动车的基本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公安部门要力争在今明两年内完成县级车辆管理所考试设施建设,落实摩托车、三轮汽车驾驶许可考试项目和标准,严把驾驶人源头准入关。农机部门要严格拖拉机的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验、牌证核发等工作,不得给予不属于拖拉机范畴的低速载货汽车和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拖拉机变型运输机注册登记、核发牌证;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加强对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及其驾驶人的安全管理。各区、县要加强县级车辆管理所基础建设,认真研究制定农村未上牌摩托车、拖拉机补办注册登记的处理意见和引导政策,进一步下放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权限,开展车管和农机部门下乡服务;适当减免注册登记费用,推行购车缴税、注册登记、检测检验“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办牌办证提供便利,切实提高农村地区摩托车、拖拉机注册登记率和检验率。12.交通部门要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加大对农村客运“三关一监督”(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工作力度,严格农村客运班线审批的管理,特别是严格审批夜间途经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的客运班线,进一步引导农村客运经营者实行公司化经营,调整运力结构,合理搭配不同客流量班线的开行线路、班次,扩大客运班车的覆盖面;鼓励发展适合农村客运特点及市场需求的高效低耗型客车,逐步提高车辆档次,增强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会同公安等部门,加强客运场(站)的秩序整治,强化运输市场管理,加大打击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的力度,营造公平、有序、和谐的农村客运市场。

五、努力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13.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在安排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时,要同步考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对新建、改建的农村道路,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好与道路等级相匹配的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道路交通通行条件。交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行业监管,督促落实安全设施,组织有公安(交警)、安全监管等部门参加的安全设施专项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对重要路段出入口及节点位置,要设置限宽限高设施,防止超限超载车辆驶入,有效保障农村道路建设成果,确保“村村通”公路的建设标准、安全防护设施等符合安全通行的需要。14.各区县要定期组织乡镇及公安(交警)、交通、农机、安监、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和单位,对农村道路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对事故隐患突出的路段(点)进行硬件改造或安全设施完善;对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未达到农村公路等级要求的,要参照或执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区分轻重缓急,逐步设置到位。重点对急弯、陡坡、窄路、平面交叉、高路堤、临水、临崖、过水路堤、漫水桥、桥梁护栏等位置的隐患,有针对性地增设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护栏、错车台等安全设施;对通过学校、集市、商店附近等人流较多的路段,要设置限制速度、注意行人等交通标志、标线和减速设施。对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抓紧实施;短期内不能根治的路段,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和预防交通事故发生。15.各区县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抓好公路养护工作。对影响行车安全的病害路面,要及时进行治理,确保行车安全。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政办〔**〕76号)要求,根据养护的实际需要,筹集必要资金,保证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交通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补助。要加大对非法占用农村道路、破坏路面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农村道路良好的安全通行条件。各区、县交通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的安全设施建设,同时要制订技术标准,指导各乡镇加强农村低等级公路的安全设施建设。16.各区县要大力扶持农村地区客运交通事业发展,认真规划并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按照省交通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对通乡村客运班车交通规费征收实行优惠的通知》(**公交运〔2008〕17号)精神,认真清理、规范和落实农村客运收费的优惠政策。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也应当制定措施,对涉及农村客运的税费给予优惠。交通部门要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进一步提升站场设施服务功能。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5

一、基本状况

我区境内交通发达,目前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905.63公里,其中县乡道774.26公里,村道1847.35公里;全区共有机动车驾驶员18.33万名,机动车保有量达20.73万辆。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围绕“降事故、保畅通、保安全”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工作机制,我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工作成效逐步显现。全区上报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伤人数、财损数全面下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22人,死亡下降绝对数列全市第一。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康庄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二、主要问题

1、交通事故不断上升

据统计,,我区县乡道、村道等农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47起,死53人,死亡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0.59%、82.35%,占了全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34.01%和34.64%,特别是全区4起特大事故有3起发生在农村道路上,出现了全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虽有明显下降,但农村道路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区“平安畅通县市(区)”的创建工作。

2、安全设施普遍缺少

随着“康庄工程”、“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道路建设迅猛,但安全设施普遍缺少。全区774.26公里县乡道路和1847.35公里的村道中,有30%的县乡道路和70%的村道没有安全设施,另外还有许多村民、企业集资修建、改建的道路,基本没有安全设施。同时,农村马路边乱搭乱建情况较多,严重阻碍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由此带来了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3、工作开展不够平衡

按照国务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和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活动要求,必须建立县(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网络。去年以来,、仓前、闲林、中泰、乔司、崇贤等6个镇乡已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他镇乡(街道)有的尚未建立专门机构,有的未配备专职人员,有的未建立工作体系。村(社区)基本没有建立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同时,还有许多农村道路的规划建设、养护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和经费,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工作开展不平衡。今年全区又有6个镇乡(街道)被列入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重点乡镇,其中一个街道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列全市第二,被市政府问责整改。

4、管理力量比较薄弱

由于一直以来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主干道轻村道”的倾向,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力量历来不足。当前在农村硬化道路和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农村群众安全意识欠缺的情况下,农村道路迫切需要象国省道、城区道路那样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我区现仅有的122名交通警察,5个责任中队,既要保证城镇的交通畅通、安全,又要做好农村大范围、长里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管理力量与管理需要之间显然很不协调。

三、主要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除了一直以来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主干道轻村道”的倾向外,部分乡镇、街道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也不到位。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改善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规定了解不多,同时对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也估计不足,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因而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上投入不够、措施不多、人员不足。

2、法制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较狭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差,特别是老年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随意穿越马路、在路边堆放杂物情况较多;幼儿更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外来人员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都不强;许多青壮年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拼装车、超载、加载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这些都会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3、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区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量迅速增加,许多地方的开发和基础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车辆和务工人员,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农村中从事非法运营的正三轮摩托车较多,而且驾驶拼装车、报废车、无牌无证摩托车等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区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的矿山出入口、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都加剧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也成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隐患。

四、对策建议

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重视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为此建议各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大力解决影响农村人民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2、明确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农村道路及安全设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国省道一样,明确有人建、更有人管。一要完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方案》,或制定我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特别是要明确村道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有人建、无人管”和“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情况。二要认真履行职责。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协作,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各镇乡、街道要严格按照省里有关文件的要求,改善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同时对今后新建的道路,要严格把关,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道路设计、建设、验收、使用的“四同步”,并承担起日常维护和管理职责。三要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是实施长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要严格实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工作纳入“平安”和对镇乡街道及有关部门的综合考核内容。

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全素质

在广大农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建立长效机制。宣传、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要经常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把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普法教育之中。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报道。二要强化对农村青壮年的教育。农村中的青壮年往往是农村交通违法行为的主要和主动参与者,他们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村民素质。三要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农村中的老年人、幼儿和外来人员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要根据他们的知识层面、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采取他们易懂、易记、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加他们的交通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

依法整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的整治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守法意识。一要克服畏难情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各级各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改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管不好、管不了的惯性思维,要善于总结管理和整治经验,攻难克坚,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信心。二要联合实施专项整治。公安交警部门要会同安全生产管理、交通、农机管理等部门,在乡镇的配合下,经常性地联合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对农村中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超载等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处理,绝不姑息纵容,要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教育和惩罚。三要进一步扩大整治成果。有关部门要及时将管理整治和处理处罚的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宣传,从而让更多的村民能从中得到教育和启示,从而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

5、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安全设施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一要加大经费投入。区级和镇乡财政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费投入。二要明确经费比例。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区和镇乡要按照《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办法》的精神,在道路建设和维护经费中,进一步明确安全设施按所占的比例,划拨相应的建设和维护经费。三要及时实施整改。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各镇乡、街道,对全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的普查摸底,查清需要治理的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的危险路段和地点及违章建筑,拟定治理方案,妥善安排资金和人员,及时进行整改。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6

1农村路网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路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通车里程短

偏远山区,农民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村。公路网络通车里程短,覆盖率低。在农村路网建设中对农民集资实行“一事一议”,政策落实困难大。全县农村经济落后,群众收入不高,生产生活都还存在一定困难,“一事一议”集资、筹资难度大。

1.2山高坡陡路网设计规划不尽合理

偏远山区农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岩石坚硬地质状况复杂,修路难度很大。在路网规划建设过程中,为节约预算,公路走向往往根据地理形势修建。

1.3偏远农村路网路面等级低

大部分乡镇到村公路网络设计建设等级低,设计路面为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建设使用时间长,通行能力逐年下降。一些路段因顺地形设计修建,弯急坡陡,完全不具备大型客货运车辆通行能力。建设数量有限的村组公路网络和入户路网,设计路面两米左右,仅具备摩托车或小型客货车辆单向通行。农用物资运入及农特产品运出受到严重制约。

1.4农村路网养护不足,路面毁损严重

农村路网建设政府资金投入少,群众筹资难,在修建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往往通过降低路面等级、随坡绕行等措施,但这样修建而成的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遇雨季就出路面垮塌,难以修复。

1.5农村路网交通警示标牌设置缺失

农村路网大多缺乏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等交通警示标志,路网通行服务能力弱。一些急弯、危险路段缺乏标志,这就使车辆行驶在其中还不知晓,很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1.6道路交通违规违法行为多发易发

由于农村路网分布广,给交通管理带来极大困难,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问题严重,直接影响了乡村公路的畅通和安全。同时占道经营、占道堆放建筑材料等问题突出,严重妨碍车辆通行。公路两旁有地的农户,都把房子修在公路边上,有个别弄回在路面上堆放建筑材料,致使车辆需要等候通行,严重影响道路通畅。

1.7农村路网未形成,制约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常运行和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等谚语已经成为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生活中重要作用的集中体现和经验总结。农村公路尚未形成路网,交通不畅使农民合作组织所需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非常艰难。严重制约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2加强农村路网建设管理的对策

2.1统筹协调推进全县路网合理规划

农村路网建设是云南省推进“五网”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全面完成建制村公路硬化规划建设的基础上,要特别加强对邻村互通、村组公路、入户公路网络建设,要全面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同发展。加大邻村互联互通道路网络建设,打通“断头路”,连接“幸福路”,逐步形成环路网络,减少绕道,就近通行,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网络使用效率。

2.2标准化建设农村路网,提升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经济能力

在农村路网建设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解决低层次的通路目标,首先要严格按照《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和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建设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确保车辆能够在公路上安全行驶,着力解决公路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提升道路交通服务能力。

2.3注重农村路网管理维护

路网建设三分建七分养。要确保公路畅通必须加强对农村路网的养护管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督促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营造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氛围。坚持建管养并重,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的科学理念。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广大群众自觉爱路、护路、惜路意识。确保乡村公路的建管养协调发展。

2.4加大农村路网交通违章违法查处力度

严格执法,对违章驾驶人员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按照交通法律法规严格惩处。交通执法部门要加大超限超载治理力度,把治理超限超载作为保障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对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农村公路的管理。对一切违章利用公路摆摊设点经商、侵占和破坏公路以及公路设施的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教育、制止,构成违法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确保公路完好畅通。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7

侵害公路行为五花八门。一是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违法修建建筑物、构筑物,尤其是以建房、搭棚现象最为严重。公路尚未建成交付使用,而公路沿线临路边上的一幢幢民宅楼房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尤为让人揪心的是,许多民房建房多久,建筑材料就占道堆放多久;二是占道堆放柴草、打场晒谷、摆放农机具、搭建牛栅猪栏鸡舍等仍很普遍;三是马路市场比比皆是,占道经营司空见惯;四是随意私挖道口、横挖公路开沟放水进田、在路肩上种植农作物(原因是农民持有的土地林权证与公路控制区的划定不清,导致农民误认为公路控制区内的土地是他们的承包地)、河道非法取砂危及桥梁安全等;五是超载超重车辆对公路危害大;六是装载不规范抛洒污染路面,给车辆、行人安全造成隐患;七是未经许可在公路两边私设加水点,既污染损坏公路路面,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八是非公路标志牌影响公路美观。

路政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局路政执法管理人员仅有4人,且年龄偏大,却要承担着艰巨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任务。可想而知,路政管理资源(人力、物力)投入与管辖公路里程不成比例,鞭长莫及,不堪负重。面对这种现状,只能确保县道公路路政管理,而且还处于“管一时好一时、打击一时好一时”的被动局面,乡村级公路的路政管理就难兼顾得上了,最终造成路政执法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体现。

路政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乡村公路沿线群众对《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路政管理规定》及《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缺乏了解、认识,绝大部分群众不了解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规定,也认识不到占用公路路产造成的后果,更谈不上办理路政许可手续,个别村组干部连村镇公路建筑控制区概念都不清。路政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尚未深入人心,宣传力度、广度均不到位,乡村公路永久公路宣传标语、宣传牌偏少,宣传氛围不浓厚,影响力不大。

侵害公路案件查处率低。我县农村公路线长面广,来自各方面的人为挖掘、损坏公路及破坏公路设施现象极为严重,屡见不鲜。但苦于路政执法力量薄弱,路政执法管理跟不上,加上社会监管缺失,损坏公路路产行为不能及时处理,案件多,情况复杂,查处难度大,给道路交通带来安全隐患。

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构筑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环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当前我县农村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

路政宣传教育必须引向深入。依法治路,最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民众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此,必须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路政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我县农民群众居住分散,地处偏远,文化层次参差不齐。路政执法宣传教育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找准切入点,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路政执法,利用宣传车、电视广播、深入乡村发放传单、制作宣传牌等,候车亭制作路政宣传画,使路政执法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群众养成学法、知法、守法习惯,形成人人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

合理配置路政管理人员。在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应该按照我县目前所管养的农村公路里程比例来合理配置路政管理人员,建议每100公里配备一名路政管理人员。同时,在目前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使农村公路管理步入正常化管理轨道,还要不断地创新管理工作新方法新机制。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下放后,乡镇应设立兼职的交通专干,确保每个乡镇有2名兼职路政协管员,村有一名村干部兼职路政协管联络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效果。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合力。农村路政管理工作是社会系统工程,单靠路政队几个人的力量是管不了也管不好农村公路的。因此,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人人参与,来促成这项工作。《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开展公路保护的相关工作。”公路路政执法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共性管理责任,也有行业管理职责。因此,政府必须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部门的管理职能,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合力。

落实必要的经费保障。经费是保障路政施政的很必要条件之一。乡镇交通专干、协管员及联络员日常工作所需的办公、装备(巡查车辆、治超工具、电脑、相机)、执法服装等经费要有一定的保障,以确保路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建立和完善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8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构建全省农村公路平安交通,积极推进建立农村公路建养管长效机制,巩固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成果,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保障农村公路交通功能有效发挥,完善我县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体制,实现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常态化和规范化,形成“政府主抓、条块结合、区域合作、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以保护路产路权为中心,以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为手段,以强化路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以文明执法优质服务为保障,以全面提升行业综合实力为目标,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促使我县在2019年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再创辉煌。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及系列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目标。落实“十三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按照“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方针,以“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为指南,以“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为载体,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全面提升农村公路事业再上新台阶而奋斗。

二、工作目标

加大路政管理工作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路产路权违法行为,确保完成路产完好率不低于96%,路政案件查处率和结案率不低于98%,超限运输车辆控制在3.5%以内。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公路管理安全无事故;适用法律条款准确无误,执法程序合法,定位规范准确无超限法定职权审批,无公路“三乱”现象发生,确保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无新增违法建筑及非公路标志,平面交叉道口增设规范,违法占道堆放物控制在3%以内。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学习,提高执法水平,树立执法形象。

1、加强执法人员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定期开展法律法规、《交通行政执法风纪》、《交通执法用语规范》、《交通执法检查行为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等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实行每周一集中、每月一小结、每季一考评的学习活动,将每个星期一上午定为路政学习时间。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业务培训,强化路政人员的在职学习和继续教育,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形成路政管理人员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强化路政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路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水平和创新能力,做到执法程序合法化,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内容标准化,执法监督经常化。

3、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路政执法形象“八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外观形象,统一执法依据,统一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标准,统一制法文书,统一执法行为,同意执法用语,逐步建立健全路政工作制度,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做到行动迅速、有力、有序、有效。

(二)加大宣传执法力度,全面提高工作质量。

1、充分利用宣传日、宣传标语、宣传车、广播电视等媒体,在全县广泛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治理工作的通告》和《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进行大量宣传,努力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法律意识。重点对公路沿线群众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路路政管理知晓率,自觉遵守公路管理规定。

2、坚持执行《路政管理巡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严肃查处违法占用、挖掘、污染、损坏和毁坏公路路产行为,同时要求对案件执法适用法律条款准确、程序合法,案件查处率达到100%,结案率98%以上。

(三)明确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1、将各项工作指标分解到人,制定工作目标考核,确保工作有专人抓,具体抓,抓工作落实到位。

2、根据全省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示范县实施方案要求,积极与各乡(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公路管理里程、工作重点、具体任务和评价标准,并根据实际完成工作质量,落实考核奖惩措施。督促各乡(镇)与公路沿线商(住)户签订《爱路护路公约》,推行门前公路“六包”责任制(即门前卫生整洁,无路阻路障,无蚕食侵害,无堆场占道,无打场晒粮,无损害行道树),并与聘请的路政联络员、信息员签订责任书,明确管理职责和相关报酬,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四)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实效。

1、狠抓平交道口和红线控制区整治工作。积极争取各乡、镇人民政府支持、配合,建立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齐抓共管机制,对辖区公路平交道口调查建档,建立沿线违法建筑,构筑物和非公路标牌台账,符合公路管理标准的办理许可手续,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依法拆除。

2、狠抓公路公路沿线乱堆乱放整治。实现“路宅分界,路田分界”,紧密依靠沿线镇村,向公路沿线群众宣传法律法规,采取群防群治,政府参与的方法,在沿线村镇密集路段开展“路政管理文明镇村”和“爱路护路文明户”,创建活动。积极调动沿线镇村和人民群众参与公路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杜绝在公上占道堆物,确保公路畅通。

3、狠抓车辆超限运输管理,依照《庆城县非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夯实责任。以阜桐、东二公路等县乡道路治超点为主,继续“立足源头、依法严管、长效治理”的工作思路,突出严管重罚,采取“控、拆、卸、罚、记、赔、拘”等强硬措施,始终保持治超高压态势,加大治超投入,配备专业设备,建立县区联动协调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合力治超,维护公路完好。调整治超网络,采取集中查处与分散查处相结合,加大流动治超力度,使治超工作不留死角;对治超人员严管理、严考核;对治超工作随时调度,衔接相关单位多开展专项治超活动,建立健全治超稽查长效机制,确保公路车辆超限率控制在3.5%以内。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9

第一条为加强全县农村公路管护工作,有效维护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保障其完好、安全、畅通。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法》、省人民政府第55号令《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县公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连接县城与乡镇、连接乡镇与乡镇、连接乡镇与村、连接村与村以及连接村内居民点之间的,并由县交通运输局认定的县乡公路、乡镇公路、乡镇村公路、村村公路和村内公路。本办法所指的县乡公路为县道(以下称为县道),乡道乡镇公路(以下称为乡道),乡镇到村公路、村村公路和村内公路为村道(以下称为村道)。

第三条县道、乡道由县、乡镇两级共建共管,村道由镇、村两级共建共管。

第四条各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县交通运输局做好县道、乡道管养工作,依法行使其辖区内村道的管养和维修职能。

第五条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公路管护的业务培训、指导、督查和考核以及县道、乡道的维修。

第二章公路管护的主要内容及工作目标

第六条公路管护的主要内容:

(一)宣传公路管护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爱路护路意识;

(二)巡视公路、桥梁(包括桥梁、通道下方)及其附属设施的使用状态、依法调查、处理各种违法利用、占用、污染、搭接、穿(跨)越公路及公路用地和损坏路产、侵犯路权的行为;

(三)监督、管理公路用地及建筑控制区内的建筑和非公路标志等,对违法建设的建筑物和非法设置的非公路标志进行调查处理;

(四)监督、检查公路养护、施工路段管理情况,调查、纠正违反有关公路养护、施工管理规定和施工路段现场管理方案的行为;

(五)督促办理路政许可,并监督、检查许可事项的现场实施情况,对超范围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纠正;

(六)监督、检查公路标志标线等交通运输安全设施的技术状况,将有关缺陷及时通报养护维修主管部门,并申报维修计划;

(七)调查掌握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情况,并及时上报和依法按程序查处;

(八)遇有公路突发事件应协助有关部门维护通行秩序,努力保障公路畅通;

(九)实施公路环境联合整治活动;

(十)根据路况实际,提出公路养护和修理的建议计划。

第七条公路管护的工作目标:

(一)公路两侧无影响公路环境的棚披和新增违法建筑;

(二)公路路口和转弯处无遮挡视线的建筑物和堆积物等;

(三)公路路面、公路用地及公路桥下无非公路使用的堆积物;

(四)无占用公路和公路用地的“马路市场”及摆摊设点;

(五)集镇段无摊外摊、店外店;

(六)无影响通行安全和路容路貌的路肩和边坡种植物;

(七)无未经路政部门许可审批的灯箱广告、路灯杆上的广告、跨越公路的门架式广告及其它未经许可的非公路交通运输标志牌和构筑物;

(八)无未经路政部门审批而搭接公路的道口和在公路两侧架埋杆线;

(九)无公路打谷晒场、焚烧秸杆和损毁绿化;

(十)无其它损坏路产、侵犯路权等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现象。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相关部门职责

第八条县人民政府成立专门的农村公路管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通运输局,并建立由农村公路管护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公路管护联席会议制度。县农村公路管护办公室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由县公路管理站、局有关科室人员参加,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公路的养护监管,检查考核和经费拨付。由县公路站(县路政大队)负责县、乡道的路政管护工作,对中心交管所增加路政中队的职能,明确3—4人负责辖区内村道的路政监督,接受县路政大队管理考核。各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相应的农村公路管护领导小组和农村公路管护站,公路管护站可与农路办合署办公,设站长一名(由乡镇分管交通运输的领导兼)、设负责日常工作的副站长一名,原则上每乡镇明确2—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公路管养巡查和路政辅助管理。

第九条县交通运输局及县农村公路管护办公室对农村公路管护工作行使以下主要工作职责:

(一)交通运输局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县道、乡道管理养护以及县道、乡道的路政管理工作,对村道管理养护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拟订县道、乡道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县道、乡道公路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对县道、乡道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二)负责全县县道大修、拓宽改造的技术方案、技术标准的制定,负责全县乡道大修、拓宽改造的技术方案、技术标准的审查和批准,并负责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交竣工验收的评定工作;

(三)落实县道、乡道的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遇有全县大型活动时,根据需要临时调集农村公路管护人员;

(五)定期检查农村公路管护质量,每季对各镇的公路管护状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农村公路的管护经费,年终按全年综合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六)依法审批乡道以上(含)公路的路政许可;

(七)配合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联合审核公路两侧的建设规划,对乡道以上(含)公路两侧的建筑实施联合审批和现场放线,并在《公路两侧建(构)筑物审查放线登记表》上签署意见。

第十条各乡镇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

(一)建立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承担本辖区的村道公路养护工作,对村道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做好村道并协助做好县道、乡道的路产路权保护工作。及时清理辖区内农村公路路面、公路用地及公路桥下的堆积、垃圾、活动非标、摆摊设点、打谷晒场,清除路肩边坡种植,对违法建筑组织力量拆除,对其他违法行为联合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三)遇有台风、暴雨、下雪等灾害性天气,及时组织人员上路清除路障,保证所辖路段安全、畅通、整洁;

(四)负责村道的相关审批事项;

(五)负责因违法、违规而导致村道损坏的索赔工作;

(六)按照路政管理和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设置村道的交通运输安全设施;

(七)受县政府委托或依法自行做好辖区内农村公路的日常保洁、管护和绿化维护工作,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做好其它干线公路的管护工作;

(八)各乡镇要按公路建筑控制距离的标准实施公路两侧建设规划,并与县公路站共同到场对乡道以上(含)的公路两侧建筑进行联合审批、放线和签署意见;

(九)本细则第六条中规定的依法由乡镇政府负责的其它相关工作内容。

第十一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局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公路建筑控制距离的标准与县公路站联合审核公路两侧的建设规划;

(二)督促各乡镇建设规划部门与县公路站做好乡道以上(含)公路两侧建筑的联合放线工作;

(三)配合交通运输等部门督查公路两侧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

(四)清除城区段各类危及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占道经营的摊点。

第十二条县国土局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公路建设用地的划拨;

(二)负责公路两侧厂矿企业等单位和个人建设用地的审核,及时查处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违法占地行为。

第十三条县公安局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

(一)维护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秩序,处理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事故;

(二)及时发现和督促消除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完善相关设施的建议;

(三)与交通运输部门协同查处破坏、损毁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和绿化的行为。

第十四条县工商局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

(一)查处各类危及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店铺的违法经营行为;配合各乡镇(场)做好镇村两侧马路市场整治工作。

(二)与公路管理部门联合依法审批公路沿线广告的经营许可。

第十五条县环保局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

(一)加强环保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焚烧秸杆和其它废弃物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危害,以及可能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法律后果;

(二)依照环保法律法规对焚烧秸杆的行为实施查处。

第十六条县林业局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

(一)加强公路绿化保护的宣传;

(二)对损毁公路绿化的行为配合进行查处。

第十七条县水利局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县管公路沿线骨干河道河坡青坎违章建筑物、堆积物管理工作;

(二)配合各乡镇做好镇村公路沿线乡镇管河道河坡青坎违章建筑物、堆积物的清理工作。

第十八条广电、电信、供电、移动、联通、自来水等杆管线部门、单位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

负责县域公路建筑控制区内的杆管线清理,按照“谁安设、谁迁移”的原则,负责逐步自费迁移本部门、本产权单位在公路用地控制区内的杆管线等,确需设置的,征得交通运输部门同意后,在公路用地控制区以外设置。

第十九条县教育局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运输规则和爱护公共财产,不得损坏公路绿化和安全设施,努力提高学生保护自已和爱护路产的良好意识。

第二十条县财政局农村公路管护的主要职责: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资金的筹措。

第四章公路维修

第二十一条实行农村公路分级维修负责制。

(一)县道、乡道的维修由县交通运输局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委托具有公路养护资质的专业养护机构实施,经有权机构监督、检查和验收,并计量审核维修经费,由县交通运输局审批支付;

(二)村道的维修按照乡镇、村两级共建共维的原则,由各乡镇制定计划并可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组织实施;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单位出资或者村民投工投劳从事乡道、村道的小修保养。

(三)各乡镇要将村道的管理和维修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二条各乡镇对辖区内县道、乡道出现的坑塘、塌陷或其它路基、路面损坏需要修补、罩面的,可向县交通运输局提出维修建议计划。

第五章各乡镇公路管护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第二十三条各乡镇受县政府委托或依职权对辖区内村道进行管理和养护。

第二十四条建立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和管护组织,并落实专门管护人员,未建立扣2分,未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扣1分。

第二十五条每月正常开展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每月少于1次扣2分。

第二十六条正常有人实施公路巡查和路面保洁,发现路面脏污或有抛洒物,一处扣0.5分。

第二十七条公路及公路用地内(包括集镇段)无堆积物、垃圾、摆摊设点、打谷晒场,出现在公路路面有一处扣2分、出现在公路用地有一处扣1分。

公路桥梁上下无堆积物和临时搭建,有一处扣2分。

第二十八条实行路田分界,边沟通畅、路肩边坡无农作物。未实行路田分界,每100米扣1分;边沟不畅或路肩边坡有农作物,一处扣0.5分。

第二十九条公路标志标线、桥栏杆、防撞护栏、道口桩等缺损,未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及时报告采取措施的,扣1分/处。

第三十条加强公路两侧建(构)筑物管理,杜绝出现违法建(构)筑物。公路两侧建筑控制距离为从公路边沟外缘起,没有边沟的从公路坡脚线外缘起,国道、省道不少于二十米、县道不少于十五米、乡道不少于十米、村道不少于五米的区域。

(一)出现违法建筑,未及时查处并拆除的,扣1分/处;

(二)出现违法棚披或构筑物未及时查处并拆除的,扣1分/处;

(三)在弯道内侧和十字路口等位置出现遮挡视线的建(构)筑物,未及时查处并拆除的,扣1分/处;

第三十一条加强非公路标志的管理。

(一)公路及公路用地内出现未经许可设置的非公路标志(包括灯箱广告和路灯杆上的旗杆广告等),未及时制止并督促办理路政审批手续的,扣1分/处;

(二)出现未经许可设置的路灯杆广告(灯箱广告等)或跨越公路的门式广告,未及时制止并督促办理路政用批手续的,扣1分/处;

(三)公路及公路用地内出现活动非公路标志,扣1分/块。

第三十二条未经许可,不得在公路用地及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架(埋)设杆(管)线.不得穿(跨)越公路。

凡未经许可已经实施,未及时制止并督促办理路政审批手续的,扣1分/处。

第三十三条未经许可,不得挖掘公路和公路用地。

非法挖掘公路和公路用地,未及时制止,并责令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恢复原状和督促办理路政审批手续的,扣1分/处。

第三十四条加强公路绿化管理。

出现擅自损毁公路绿化,未及时制止查处的,扣1分/处。

第三十五条公路出现影响通行安全的病害,未及时维修的,扣5分/处。

第六章管护经费的考核拨付及奖惩办法

第三十六条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公路管护目标责任状,实行百分制考核。

第三十七条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需要,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多元筹资”的原则,筹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省补养路费县道每年每公里13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200元。县交通运输局从“五小”车辆养路费中统筹40%作为公路养护基金,用于县乡公路维修费用支出。县政府将县道、乡道大中修工程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养护资金的拨付与养护管理考核结果挂钩,并按考核失分比率同步下浮。各乡镇政府将村道大中修工程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每年不少于5万元。同时,各乡镇从“一事一议”的20元中,拿出5元用于农村公路专项资金。资金的使用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第三十八条各乡镇的农村公路管护补助经费,由县交通运输局依据县政府与各乡镇签定的公路管理目标责任状和考评结果,按季度拨付各乡镇。

第三十九条县道、乡道的改造资金由县、乡镇两级共同筹措;村道的维修和改造资金由乡镇、村两级自筹。

第四十条县政府年终对管护到位的单位实行奖励,并优先安排该乡镇的工程项目和资金;对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先进的单位分别给予物质奖励,并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发奖状、证书。凡年度农村公路管护达不到标准的或综合评定不满90分的不得评为先进单位。综合评定低于70分的乡镇除核减补助费外,将给予通报批评。

第七章附则

农村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篇10

多年来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告诉我们,我们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一支有效的“强心剂”。从“大走访”、“五进宣传”、“三访三评”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走进农村,贴近群众,宣传进村,教育入户,全面开展全民参与、全民教育是提高农民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从近几年辖区的道路交通事故现状来看,涉及到农民的交通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从事故成因分析来看,因不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60%。从肇事群体的年龄构成来看,三年以下驾龄或无证的驾驶员以及电动车占到了70%。辖区农民参与交通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针对农民这个特殊群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大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群众认为宣传教育工作有用才是最好的宣传,因此做好交通管理工作必须解决农们的出行问题。从交通管理的部门的自身职能作用来开展工作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对队伍形象的宣传和树立。宣传教育工作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其本身也需要一个规范,这就是队伍形象的树立和宣传。我们要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中,把我们的服务宗旨、工作纪律等向群众坦诚布公的介绍,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服务理念、敬业精神、爱岗意识等,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执法为民”的思想。当然,所有的这些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必须有过硬的本领,有良好的素质,有高尚的情操和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心脉。这就要求我们苦练基本功,扎实开展工作,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是做到三个凡是。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凡是有路经过的地方;凡是有车辆通行的地方都能够看到交通安全宣传内容。从几年的交通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没有浓厚的宣传氛围,没有嘹亮的宣传口号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要坚定打好交通安全宣传攻坚战的信心,把交通安全宣传内容做到铺天盖地,最起码能够让群众知道我们当前在干什么,为了什么,最起码能够让群众了解我们在关注民生,在关注民情。

三是加大宣传力量的倾向性。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牵扯到诸多方面的环节和工作,但针对当前农村事故的多发,涉及农民事故的增多,我们应当加大对农村宣传力量的倾斜。特别是基层乡镇中队要安排专门的宣传力量充实到农村。要在日常的工作安排中把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安排,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教案,安排时间和地点,虽然农村点多、线长、面广,但我们不要嫌麻烦,要有长期搞宣传的恒心,要合理安排计划进村进户,要让广大群众看到我们真正为了谁,让群众在逐步理解支持我们的过程中主动地去学习、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