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冷知识十篇

时间:2023-08-23 16:10:55

初中历史冷知识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1

本课是华东师大版初中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第四单元学习主题是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概述了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进程。这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有关二战后的形势变化,又启示后来的多极化国际格局的形成。

二、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出现了以美国为霸主的资本主义世界,以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对的两极格局。美苏国家利益相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主导国际关系达40年之久的冷战。冷战期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领域全面抗衡,发生了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和古巴危机等一系列事件。90年代初,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宣告终结。很快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转化。

2、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杜鲁门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为了线索清晰地呈现本课内容,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我整合了教材,分别从“冷战”的含义和形成原因,“冷战”的本质;美国“冷战”政策和苏联对抗措施,“冷战”的影响三方面建构本课知识点。

3、美苏冷战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内容偏深偏难,且枯燥乏味,学生对历史史实不具有认识的深刻性和分析的透彻性,看问题具有表面性和肤浅性,学生不太关注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因此教学中出示“导读提纲”,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层层问题,互启思维,降低学习难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依据课标,适当补充典型事例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有关史料,从中提炼信息,回答问题,学会解读历史材料的方法。通过阅读历史地图,学会了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综合多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充分掌握历史事实等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分析,提高对史实的理性认识,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1)了解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下形成的;(2)知道美国为遏制苏联,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标志冷战开始。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此反击美国的遏制。以及两大军事集团“北约”和“华约”的建立;(3)了解柏林危机和柏林墙;(4)了解冷战的结束。

2、能力培养。(1)了解美苏冷战形成的原因、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2)了解美苏争霸的大致进程特点,体会美苏之间“既紧张又缓和”,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理解美苏冷战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的实质;(2)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社会安全和进步的威胁

四、教学重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时间、标志。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激化的表现

五、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美苏“冷战”的原因、实质和美苏争霸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创设课堂思维情节,引导学生概括、分析,便于学生加重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查找两极对峙的有关资料、收集美苏争霸的相关图片。

七、教学过程

(略)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初中川教版教材共六册,分别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教材编写的特点是:采用主题式体例,以时序为线,以单元(学习主题)为一级标题。这种突出时序的编写体例有利于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突出学科知识。

高中岳麓版教材分必修本和选修本,其中必修本是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的必考教材,必修本分三册: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必修本编写的特点是:以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西合编的专题史体例进行编写。这种突出专题史的编写体例有利于学生梳理专题史发展脉络,突出学科能力。

初中通史知识是高中专题史的基础,高中专题史是初中通史知识的深化,如果没有初中通史知识作为基础,直接会影响到高中专题史学习。但是,如果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就同一知识的表述不同,也会影响到高中教材的理解,甚至会使学生出现史实混乱不清的情况。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后一种类似情况谈谈。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时间表述不一致

2012年12月第2版的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7页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的第一子目“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中写到“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出现了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的大趋势。”

2013年12月第3版第12次印刷的岳麓版必修(Ⅱ)第115页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第一子目“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写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伴随资本主义的出现发展而兴起发展,已经存在发展数百年了。或是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时,全球化已经开始了”。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才开始。表现在资本流通和金融工具种类多,被纳入世界市场的独立国家更多,世界经济范围更广阔,交通、通讯、信息、成本锐减,各国在科技、生产、资本、市场的相互依赖日益增强。

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开始于何时要从经济全球化定义说起。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也存在几种不同观点。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指货物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速度提高的过程。根据观点一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开始于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配置,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根据观点二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的普遍建立。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时间表述不一致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12页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子目“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写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一超多强’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多极化(the multipolarization)发展的趋势。”

2013年8月第3版第9次印刷的岳麓版必修(Ⅰ)第110页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从二战后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得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从两极格局对立走向多极化。

关于多极化趋势出现时间的争论,国内外学界政界主要是对60、70年代西欧和日本崛起是否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这一问题看法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二战后初期由于战争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美苏两极格局出现。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五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认为:世界多极化孕育于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洲和日本已在经济上开始对美国构成了挑战。从经济的角度衡量,世界已开始从两极转向多极。但从综合实力上看,这时美苏仍是两大主要力量,中国、西欧和日本虽实力上升,但与美苏相比,综合国力相距尚远,不能成为一极。国际格局仍是两极框架,世界多极化尚处于萌芽状态。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进入了一极或一超多强的格局。此时,世界多极化虽有发展,但各力量间仍很不平衡。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12页注释处对“多极化趋势”解释是“意味着世界上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表明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根据这一解释,从对世界经济影响的角度看,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对世界政治影响的角度看,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

关于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时间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时间这两个问题,学术界的不同观点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关,没有正误之分。但是从新课标中学教材的衔接性和中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来看,初高中教材对重要史实的表述应该保持一致性,如果史实表述出现不一致,会给中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混淆,尤其对于初中知识掌握得越牢固的同学越容易出错,也会影响高中教学的可信度。因此,建议初中教材编者们在教材编写时能结合高中教材的内容,尽量避免出现初高中教材表述不一的观点,使中学历史教学保持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太平洋学报》1994年第2期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3

关键词:历史;创新;活跃;感知;历史课堂

一直以来,历史和政治等在初中的教学中都处于教学的冷门。学生不想学,当然老师更怕教。就七年级的历史教学感受,其特点是时冷时热,但总体课堂不够活跃。究其原因,就是为应付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一些学校也在为此而努力去做,做法更是:(一)当历史被安排为中考计分科目时,在教学工作中,则把它列为半个重点。(因为只计60分)。(二)如果不参加中考,则其命运就是被打入“冷宫”。当然学生与家长更是理解计分与不计分的“意义”所在,会选择性的避轻就重。

这使得学生在整个教学中,针对考与不考的实际,学生则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果幸运的不参加历史升学考试,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很多不会翻历史书,不会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参与历史的教学更是草草了事。

这种现象,我想在很多学校都如此,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唱独角戏,一讲到底,一些到底,课堂死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这对学生来讲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考时数分上不去是讲不了重点中学的。这不死不活的历史教学对长远的效果和意义来看是不可取的。那如何才能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懂得历史,明白历史课堂开设的意义,使学生对历史的心态活跃起来。对此,我谈谈几年来我的教学感受和体会,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改变学生对历史科目的看法和学习历史的心态。

任何学科,课程的开设都具有其中重要意义或经过一些的考试,但开设一门科目,科目不仅是为考试。如历史课程的开设,考试只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和驾驭情况。可见它决不是为了考试,升学而开设的。如果这样做了,那就违背了其开设的初衷。

要转变这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历史课堂活而有意义,只能从学生的心灵深处入手,让学从心灵深处接受历史课,喜欢历史,更乐于探讨历史,学习历史知识。

这当然就得到引导学生去融入到历史里去,让学生去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让学生能找出正确原因,并让学生试让自己回归到当时,当事中去。把自己历史主人公,看学生又如何对待当时的事件,分析用那种方法去评价和处理当时的事件。既能把当时的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同时更能经得住历史长河洗涤。

比如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既将胜利之时,准备进入北平,而在西北坡,中国共产党则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作重点强调要对待此次进京。并把党进京和李自成进京相对比,说:“我们进京是去赶考的,可不能学李自成,一定要考出好成绩”。这就可让学生自己充当,看学生又会怎样对待共产党进京的问题。并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评价,所提出的方法是否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这样使学生扮演历史人,调动学生潜在的想法和动力,勇于参与历史教学,这样课堂会在安静的思考中体现活跃。

当然光能让学生融入历史,扮演历史人物充当历史角色,使课堂教学安静中活跃还不够,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 。

今天提得最多的课堂教学方法,并能激活课堂气氛的手段就是所谓的新的教学法――主要体现在多媒体展示,加学生参与讨论。这也不失为良如的教学方法,但长期这样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好奇的心里。使课堂失去持续的活力。

其实,我认为一人堂如课,一堂充满活跃气氛,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不是固定不变的,事本来就是:“教学有法,教无变法”。一堂能活的课,是让学生怎样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怎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参与课堂教学分析,讨论并能发散性的思维,学习。就是说:教师能灵活根据教学的需要用创新的方法使课堂活跃起来。这里我认为有几点:(一)教师应该常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不能像我们欣赏一件雕塑一样,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个模样。(二)课堂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可用现代技术辅佐,也用传统方法,也可让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发表观点,但所用的方法一定要根据本堂课知识特点和学生现场情况而定。总之一切都得让学生在轻松活跃中学到历史知识,把刻板历史灵活化。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4

历史教学自身的一个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不可能再重新出现。因此要实现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思想就必须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论从史出,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和综合能力。电化教学正是适应了现代历史教育的这种要求从而为广大历史教师接受、认同,并日趋成熟的。

历史教学与电教媒体教学的结合,可以使历史教学脱离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开一个既陌生又隐约浮现的轻松、生动、富有朝气的崭新世界,使学生从浩淼的历史烟云中自由徜徉,在激情与愤慨中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带给我们的惊奇与震撼!

教了多年的历史,感觉教历史好。特别是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在课堂上欣赏了美妙的音乐,观看了电影、电视、录相剪辑,观察了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他们那种欢悦的表情令我陶醉,我经常从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他们不断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计算机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来让学生们学得更快乐,学得更好。如何优化电教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一大问题。

一、优化课题内容,激活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愈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电教媒体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用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世界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放录像,先播放一组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现实镜头,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后因势利导播放二战胜利阶段的几组重要镜头,从而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犹如身临其境,展开已学知识的联想,在学生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时我突然打出幻灯片《二战后的欧洲政区》,并提出这样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地影响是什么?谁在二战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为什么?又出示幻灯片《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成就感令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既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由已知到未知的知识递进迁移。

二、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和创设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会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了历史思想教育。

三、灵活运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教学,并以此为默契,引导学生自觉对重难点进行思维,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采取总分总的办法,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灵活处理巩固小结环节 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5

关键词:问题解决;复习教学;环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75-01

进入高三后,复习课是我们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开展有效的复习教学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前几日,高三教师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会,本次活动旨在加强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探讨历史复习教学的有效模式,并为我市高中历史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研讨会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听课;第二个环节是通过评课来探讨、交流复习的经验,方法。

在两节复习研讨课中,其中一位教师展示了“导学案教学复习模式”,另一位老师展示了“问题解决复习模式”,他们以轻松的课堂氛围和有效的课堂效益得到了参加活动的教研员和教师的好评,下面我以“问题解决复习模式”《美苏争锋》 这节复习课为例,介绍这种模式在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的应用,以期有助于一轮复习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问题解决”复习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将复习内容设置成问题,指导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复习历史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复习模式即注重发挥教师点拨、示范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个性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问题解决”的教学理论是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该理论强调课堂教学应当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该过程包括创设情景、设问启发研讨史料、思辩探索归纳评价、激励创新研析高考、迁移训练共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设问启发。

复习课的教学,需要我们依据考纲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样教学资料如图片资料、历史诗歌、文字资料、实物资料等,创设教学需要的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考纲要求,本章节即《美苏争锋》的知识复习主要围绕“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来展开。在复习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时,教师展示了这样几则材料:其中一则是一段斯大林关于美苏两国关系演变的论述: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斯大林

接着展示了三则有关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和二战后苏联和美国实力状况的史料,史料展示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调动,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材料积极思考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有哪些?

在复习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时,教师展示了有关两极格局形成过程的历史图片,四则史料: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图片和丘吉尔演说的一段材料、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和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的史料、苏联作出的相应反应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1)铁幕演说的实质?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哪些地区?(2)美国是慈善家吗?(3)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针对美的冷战政策,苏联作出了怎样的反应?

第二个环节:研讨史料、思辩探索。

这是教学的高潮阶段,即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最活跃的阶段。学生通过对教材、材料的研读,对问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看法、认识或观点。尤其是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和美国是不是慈善家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的探讨,部分学生挖掘不到问题的实质,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这样他们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思想观点的碰撞、思维得以提升。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更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

第三个环节:归纳评价、激励创新。

这是教学的提高阶段。当学生的交流、辩论到一定程度后,这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观点,尤其是争论中的焦点问题,进行点拨、概括、归纳、评价学生的观点,给予激励。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学生从三个方面归纳:1、根本原因:1、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2、雅尔塔体系的确立。3、战后初期的形势:美苏实力均衡。教师对学生的归纳、概括史实的能力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如关于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关系的探讨,多数学生仅知道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有位学生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初期政策的两条腿”一个形象描述,观点一提出引起大家的关注,他又对此做了具体阐述:杜鲁门主义是指导原则,即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原则;马歇尔计划是在欧洲对抗苏联的现实手段,即恢复欧洲实力,并将之置于美国控制下,以达成欧洲的势力均衡。当时教师对这位学生给予表扬,对他的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的缜密性给予很高的评价。

第四个环节:研析高考、迁移训练。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6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我区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坚持运用远程教育中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但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我在自身教学实践和观摩了多堂初中历史课后,发现一些历史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这样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下面笔者就这几年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谈谈看法。

1 教师从“人灌”变为“机灌”

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但利用多媒体手段后,有的老师误把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忽视教师应起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讲授《林则徐禁烟》这一内容时,计算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演示,展示了“林则徐禁烟”这一历史事件,而教师只是作为操作者,只顾展示而不加任何分析和讲解,到最后学生连“林则徐为什么是民族英雄?”“虎门销烟的壮举表明了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茫然不知,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

初中历史教学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初中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还不够,学生思维的时间也不易持久,这需要教师对课堂学习进行很好的组织,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叩启历史知识之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并积极鼓励学生思维,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使“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放矢。而多媒体手段只能辅助历史教师教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不是老师撒手不管任凭计算机牵着学生走。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使教师能按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失去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2 学生从接受者变为观赏者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既要看老师的教,也要看学生的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的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加上教师没有适当的提问、讨论等形式的交流,结果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冷冷清清,把一堂历史课变成观赏课,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就开小差、游离课堂了。可以说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可能取得高效率,学生成为单纯的观赏者就不可能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事实证明,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应从历史课的授课类型和历史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同时还要从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初中生能保持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我们如果长时间单一做某种活动,会使人感到疲劳。科学地运用多媒体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多面体的作用。另外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会感到有有张有弛精神也会非常饱满,也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了。总之,“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 教师盲目使用多面体, 效率低下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有的老师没能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特别是现在农村各中学都在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后,有的老师就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例如:有的教师喜欢将大量的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看起来好象内容很丰富,容量较大,但这样使学生对其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我觉得到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7

创境导入模式

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感,给学生以深刻印象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来自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境,能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唤醒学生的认知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设疑引探模式

设疑引探模式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点创设疑点,以及运用多媒体的模拟演示功能,为学生的探索猜想提供模型和验证,从而逐步理解物理概念与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规律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对教学媒体展示内容的观察、思考,抓住模拟事物的基本特征与事物原型的相关、相连、相似之处,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使观察力、思维力得到发展。例如,《物质比热》的教学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提出“烧开水过程吸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然后学生自己去猜想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再结合课件展示、模拟演示,通过对水加热时间长短、水温升高多少、水的质量又是多少等分析比较,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热量与其他几个因素的数量关系;再提出新的问题“对不同物质而言吸收热量多少是否相等”,继续模拟演示实验过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在此基础上抓住模拟实验过程的最后一步,说明如果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和煤油两种物质吸收热量不相等的关系,引入物理概念比热。

模拟启导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一些设有典型、或具有提示性、或富于启发性的现象和过程,引导学生探求真知,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主动去获得知识和能力。例如,初二教材中有关“液体的蒸发具有致冷作用”的教学,根据已有知识,学生知道液体的汽化过程要吸热,但不明白既然是吸热怎么又会致冷呢?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甲从游泳池中走出,身上水淋淋,上岸后整个身体直哆嗦,而乙始终站在岸边,丝毫没有冷的感觉;甲身上的水在不断蒸发,而乙没有发生水的蒸发现象,甲感觉冷是因为水需要吸热,而人是放热过程,人体表面皮肤温度降低,人就会感觉冷。通过这个课件,学生真正领会到“致冷作用”的含义。

网络教学模式

开放的互联网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将不再主要依赖教师的授课和课本进行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师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发现、创造、展示知识等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在“液体的压强”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有关压强的知识、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状况,让学生从网络上搜索长江三峡工程的有关知识。结果学生收集了“经济效益的世界之最”、“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水库淹没和安置移民工作难度之最”等。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国重大工程建设动态,又激发了学生爱国的热情。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探索 杨晓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其形象、生动、逼真、直观的特点以及各种媒体的合理组合与应用,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活化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运用音像图画等直观材料,实施再现教学

历史课讲授的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事物,它不可能再现、重演。所以,我们学习它、研究它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以及文字、音像资料。而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往往忽视这一方面的展现,把生动有趣的历史变成了干巴巴的讲述,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实施再现式教学。通过动态的文字、动感的画面以及优美的音乐,生动的解说,让一幅幅历史画面形象地呈现在眼前,可以很容易地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在其中认知历史、感悟历史,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而现在各个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历史资料片、历史题材的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只要认真地加以收集、整理,恰当地运用,就可以变枯燥的历史“一言堂”为生动的历史“大观园”。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虽不可再现历史,但可以虚拟历史。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文物图片、地图等展示某个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形象等内容,为历史教学营造声、像、图、文并茂的,形象、生动、逼真的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历史、把握历史。

利用信息技术的高密度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和灵活的文字板书应用

这类课件多用于社会经济课、文化课和综合复习课中。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功能,代替教师的口授,它具有图文并茂、资料详实、容量大、线索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在历史综合复习课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繁为简、直观形象,并可以减轻教师重复劳动之苦。

借助多媒体解决传统手段教学难以解决的困难

历史课包罗万象,特别是现在的历史课,注重人文关怀和科学素养,涉及许多跨学科知识。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比如说对于“筒车”的介绍,这件新农具在该节课中不是重点,但是介绍清楚又要花费一定时间。我用Flash作了一个专门课件,动画演示其工作机理,学生一目了然之余,感叹设计的精妙、先农的智慧,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得到升华;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思想教育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8

    布朗族茶叶种植文献记载始于用老傣文书写的布朗族史诗《奔闷》。据普洱市惠民镇芒景村苏国文老师从缅甸抄写回来的布朗族创世史《奔闷》记载,芒景出现茶叶种植佛历731年(696)正式建寨,同时开始进行人工栽培茶叶,距今已有1835年的历史。芒景布朗族种植茶叶的历史在其口耳相传的口述史也有相关记载,被芒景布朗族奉为茶祖帕岩冷在临终前曾嘱咐部落族民说:“到我死后,留下金银终有会用完之时,留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留下这宝石和茶叶给你们,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

    此外,布朗族后人所传唱的《祖先歌》中部分唱段中也提及帕岩冷对茶叶种植的贡献:

 “帕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帕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生存的拐棍。在茶叶制作方面,布朗族制作茶、饮茶习俗也见诸史书。唐咸通三年(862)樊绰撰《蛮书》倦七>载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卷一七《蛮书‘云南勃妒》,由上述文献观之,布朗族史诗及汉族文献中关于布朗族先民种植茶叶的记录表明,布朗族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可以回溯到1800多年前,且可以与今布朗族民族口述史所呈现的历史集体记忆相印证。

    二、布朗族民族茶文化词汇及其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交流工具,语言具有民族性,“一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及其认知特点、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状况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中有所反映。特别是作为反映人类社会、民族特点最为敏感、迅速的词汇,其所承载的语义综合体现了民族思维、认知特点。在布朗族母语词汇系统中存在着一整套较为丰富的与茶相关的词汇,这些词语义之细腻,对茶分类之精细是其他非茶叶种植民族所不能比拟的。从结构上看,布朗语中的茶“腊”为单音节单纯词,布朗语以语素为核心,通过音变、组合等构词方式演化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合成词,这些词围绕“茶”这一核心语义衍生了一个极为丰富的语义场。透过布朗族茶业词汇及其语义演变,我们可以观察布朗族先民认识茶、命名茶的路径及其所反映的布朗族认知思维特点。

    (一)布朗语中茶的命名理据及认知特点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构建;效率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为学生构建有效课堂。一堂优质的初中历史课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讲授要富有指导性,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也应做到简明、高效,课堂评价要具有实效性。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在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如下的问题:一方面,历史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在初中学科中作为“副科”来设置,导致家长、学生,甚至历史科任老师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课余时间不鼓励学生学历史,甚至认为学生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是在看闲书,浪费时间,而应把时间更多地分配到“主科”的学习上来;另一方面,历史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会涉及到许多年代、人物、地点、事件、原因……纷繁复杂,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导致许多学生在历史课上出现畏难情绪。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充分的教学反思,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增强历史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真正地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课中,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纸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何时发明的?2.在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书写材料?3.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4.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的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此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听课时才不会分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以生为本,适时点拨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为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效课堂的构建应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教”的能动性,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有序地进行。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点拨,使之触类旁通,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剂。适时地点拨能使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三条线:时间、人物、事件。抓住这三条线进行教学才能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条理清晰,直观形象,易学易掌握。

例如,在《俄国十月革命》一课中,先让学生了解三个时间:1917年3月、1917年11月7日、1918年3月;两个事件: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一个人物:列宁。然后再围绕背景、过程、结果、作用、意义等让学生自主分析,该课的内容就不难掌握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就如同站在了巨人肩上,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学以致用,及时检测

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10

一、利用影像资料弥补教材不足

对文本的阅读与解读,是所有学科共有的教学环节。初中历史的六本教材浓缩了古今中外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可谓包罗万象。面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储备,历史教学中阅读和解读文本的任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仅凭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讲解很难满足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因此,历史影像资料成为教材资源的有益补充。

例如在教学《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本文所有课例均为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一课时,教材在小字部分说“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封建专制王权大大加强”,同时又说“英国早在中世纪就有对王权进行限制的传统。13世纪初,英国贵族曾迫使国王签署了《大》……”读到这个地方时学生是一头雾水,十分不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做了一个剪辑,并选择了四分钟左右的视频。这个视频中有历史讲解、历史画面、还原的历史场面和现实的历史遗迹。这对调动学生多感官投入学习当然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个视频阐述了东西方封建制度的异同。在中国封建意味着集权、专制,而在欧洲封建意味着分权,学生对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就理解了。讲清了《大》制定的经过,对学生理解其内容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学生也知道了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英国就已经存在国王与国会的斗争了。看完了视频,所有的知识和疑问就不再那么突兀和茫然了。再如《为民族独立而战》中对独立战争的背景介绍也是微言大义;《避免革命的改革》对俄国国家的形成只字未提,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储备,对要学的内容就会是生硬的、一知半解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影像资料来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

二、针对教学实际选择影像资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影像资料也越来越多,如何选择也是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选择影像资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真实性原则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而大多数历史影像资料的真实性值得商榷。因此,选择时必须力求真实,谨慎从事。对于近代及之前的历史我们没有原始的影像资料,所以,应该首选权威部门和学者拍摄的历史纪录片。对于大量的历史影视剧我们选用时要慎之又慎,务必查阅相关资料,做到精选、优选。对于现当代史,我们首先应该选择的是原始资料,如历史照片、新闻图片、原始录音录像;其次考虑选择历史文献纪录片、政论片以及新闻资料,因为这些资料里面掺杂了个人的主观意见和意识形态的立场。

2.针对性原则

所选资料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三维目标、教学实际。所谓针对教学内容,就是指所选资料必须是对教学内容有益的、必要的补充;针对三维目标,就是指所选资料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并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特别是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针对教学实际,就是在教情、学情的基础上与教学程序能够融为一体。

3.可行性原则

尽管有人认为反面教材也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其甄别判断的能力还很弱,因此,掺杂了暴力、恐怖、血腥等场景的资料都必须剔除。思想资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就是必须便于应用,对于耗时长的影像资料要进行剪辑重组,切忌拖沓冗长,浪费时间。同时,还要注意教学的实效性。

三、根据课堂实际把握播放契机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历史学科的上课时间安排大多不尽合理,主要是上午第四节课和下午的一、二两节课。这些时段多数学生处于疲劳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历史课堂中使用影像资料进行多感官刺激学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不过,影像资料的使用不仅要有度还要把握契机。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探险者的梦想》和《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时,笔者先播放了《哥伦布传》的插曲视频《Sailing》和视频配乐诗《船长》,这么做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热身的作用。每堂课有45分钟,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最多也就20分钟左右。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笔者会在课上到一半时,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段视频,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调节了课堂气氛,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点。以教学《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课为例,当学习完“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挟天皇以倒幕”两个标题后,笔者播放了从《大国崛起》中剪辑的一段时长5分钟的视频。这个视频内容包括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倒幕运动和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巩固了前面学的内容,而且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明治维新的内容,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训练了学生捕抓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这样处理对学习“迈入近代社会的维新”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在下课之前使用影像资料的课例,比如教学《“冷战”与“热战”》一课时,我就是用一段关于“冷战”形成到终结的视频作为课堂小结的。

四、了解学生需要,提升学生素养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求,我们应该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七年级学生稚气未脱,相当多的学生还是“动画情未了”。因此,在保证历史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满足学生观看相关动画片的需求。例如在教学“人文始祖”和“商鞅变法”时,我选用了相应的动画片,这样既讲清了基本的史实,也点燃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教学思想文化史时,我们可以选用唯美的影像资料陶冶学生情操。教学《邪恶的轴心》时,我将《格尔尼卡》的三维分解视频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而讲“死亡工厂”时,我放弃使用《黑太阳731》的视频,而是使用了几个截屏的画面,因为其中的血腥场景不适宜青少年学生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