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十篇

时间:2023-08-18 17:52:38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1

关键词:病句辨析;病句修改;高中语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05-02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转变,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忽视了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重要性,经常只是在遇到时才粗略地提一下,基本没有系统的关于病句辨析与修改方面的教学。由于教师自身没重视,学生也越来越不重视,通常也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下面笔者将从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现状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更好教学。

一、关于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教学现状和问题

由于大多数师生长期不重视病句辨析与修改,考试中遇到病句修改基本采用四选一是运气法做题目,作文中错别字和病句也是层出不穷。教师基本只在讲解试卷遇到病句辨析与修改题时才粗略地讲一下,缺乏系统化的讲解,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教师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是否真地学会了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师在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上不花费时间,有的教师甚至到考前才会把病句辨析与修改作为一个考点突击训练,并且只是针对具体的考试题目讲解,完全是为考而讲。所以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关于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1.引起思想重视。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语法教学的一部分。语文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语法,语法学不好,语文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准确使用语言,不仅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还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总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病句辨析与修改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病句辨析与修改,树立良好心态。很多学生完全是为考而学,认为病句辨析与修改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很小,仅是语病题3分,作文出现了病句也不会扣分。所以平时花费时间也很少,很多学生都出现过病句错误,有的学生甚至就不知道六种语病。而且在调查几次考试中病句题的完成情况时,发现了: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和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在病句辨析与修改题目上基本无差别,可以说是毫无规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了一个更令人意外的情况,原来绝大多数学生在做病句题时采取的方法是“语感法”,即读起来不顺的就是病句;还有一些同学在判断有无语病时,先看几个选项里有无与国家政策相关的,只要有就判断这个选项是正确的。这种方法让人哭笑不得,正确率却没有一点保障。不少学生虽然题目做对了,但是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选那个选项,根本不能准确找出病句的错误,至于修改,就更加不用说了。对此现象,教师应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多进行系统的病句辨析与修改训练,告诉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真正具有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为高中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3.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坚信一句话,理论指导实践。在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总结教学经验,整理、总结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1)平时多让学生练习,增加系统化教学。高中语文关于病句的平时训练和讲解太少,所以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训练增强学生的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适当增加系统化的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如每星期抽出一个课时专门进行病句辨析与修改讲解,系统地讲解六种语病,使学生能够系统化地学习病句辨析与修改的知识。(2)探索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方法。①提取中心思想,把握核心内容。有些病句结构十分复杂冗长,错误也不太明显。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指导学生提取句子主谓宾,先看主谓宾是否正确,再检查对修饰主谓宾的定状补,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一步步把一个字数较多的长句子分割开来,就很容易找出句子的问题所在。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里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从这个长句子里我们提取出了主、谓、宾――我看到了乡亲、茅草房子、山道、乡音、笑声,一提取我们就发现了语病所在,“乡音”和“笑声”怎么能看到呢,要么将“乡音”和“笑声”换成别的可以看到的事物,要么就加上听到这个词。②抓标志断语病。有不少病句本身有明显错误标志,如:a.看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关联词语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分句内容不合逻辑、滥用词语;b.看并列短语,句子中并列短语上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c.看数量短语,在数量短语上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产生歧义、位置不当;d.看否定词,在否定词方面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表意相反、位置不当;e.看两面词,就要考虑语病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不照应;f.看介词,在介词上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缺少主语、主客颠倒、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漏用滥用;g.看代词,使用代词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指代不明造成歧义;h.看助词,使用助词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漏用使句意不明;i.看长宾语,句中出现了长宾语可能语病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③语感质疑法。这种语感质疑法是指先把题目的各个选项通读一遍,遇到感觉不对的地方就剖析开来仔细分析,直到找出其中的错误为止。

总之,对于高中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师应多总结实际教学经验,结合具体情况,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容易、愉快,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冯侠.辨析修改病句复习指南[J].新语文学习,2011,(05).

[2]李翠巧.浅谈初中语文病句修改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08).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2

【关键词】语言习得;ESL;有效学习;近义词辨析

同义词划分为两类,即相对同义词(relative synonym)和绝对同义词(absolute synonym)。绝对同义词在英文当中数量廖廖,常见的如motherland与mother country, word formation与word-building,fricative与spirant等。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在意义的各个方面语义对等(John Lyons,2000),可以相互替代,所以也就没有了辨析的必要。而“相对同义词”则不然,它们又被称为“近义词”,每一组的近义词之间的意义有重合的区域,也有不重合的地方,在应用中不能相互替换。所以为了力求语言的准确性,对它们的辨析也就成了必然。

国内对近义词的辨析有多个角度,如基于杨百翰大学的BNC或是COCA的语料库方法;根据Leech提出的语义分类框架,着眼于词汇间概念含义、内涵含义、社会含义、情感含义、反映含义、搭配含义(1981)的不同而进行辨析的方法;或是参考英语字典的英文释义以及国外的近义词辨析书籍(如Use the Right Word,S.I. Hayakawa)并归纳总结出的词汇间差异。本文所倡导的近义词辨析策略,与前述方法利用的资源差异不大,同样包括一定数量的语料、意义理论的支持(利奇的意义七分法)、英语字典和近义词辨析书籍,但是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导向,即 “语言习得”。既然以此为导向,那么在语料的选择上,必然以英美原文语料为主且应更贴近语言学习者的教材,数量适中;语义分类理论则以搭配意义为主;在对国外近义词典释义的提取上,则应更忠实原文,少作臆测。

中国的ESL学习者按学习阶段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本文更适宜高中以及上学习阶段的学习者。因为小学初中阶段习得的词汇本身就少,且学习时间长,其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明显占优。尽管部分词汇辨析也可以从本文中汲取思路,但优势不明显,此处从略。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来说,更贴近语言学习者教材的语料首先就是各类教辅了。但当前的教辅鱼龙混杂,部分学生本身无法分清哪些文章源于英语本族语者写的文章,哪些不是,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为学生挑选合适的教辅,并适时发现遣词造句不当的文章,及时剔除,以免学生深受其害。大学生接触的英语信息范围更广,包括英语刊物、仿英式的文章、互联网英语甚至BNC、COCA的语料。在此.笔者仍是倡导以英语本族语者的文字或是优质的仿英式文章为主要语料,从中提取词汇辨析的关键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杨百翰大学提供的两个语料库因为其权威性和检索的快捷性,已经成为验证词汇用法的有利工具。所以,大学生可对其善加利用。对于研究生,参照前者即可。总而言之,优先选择原汁原味的语料。

另一个词汇辨析的重要信息来源就是权威的英文词典,如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DCE)、科林斯合作英语词典(CCELD)、牛津英语大辞典(OED)、牛津高级学习者词典(OALD)以及在国内发行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ALD)。此类词典会在其英文释义处及英文例句处直接提供词汇间差别的关键信息,不仅简便,而且高效。

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是Leech意义七分法当中的一类,且在原著中以adj. + n.,S + O和vi. + prep. + O的搭配形式作为事例,但英语中词汇的搭配结构远多于上述三种形式,所以本文所指的搭配将延伸到英语当中所有的短语或句子结构,包括核心词汇为名词的det. + n. + prep. + O, prep. + (det.) + n. + prep. + O;动词的 vt.+ O, vt. + O + prep. + O, vi. + prep. + O;以及形容词的adj. + prep. +O等。最常见的事例即是对charge/accuse/indict的辨析。三者同表“控告”义,仅用单个词汇的角度不易下手,但是从搭配的角度驾轻就熟,因为它们vt. + O + prep. +O这个结构中的prep.是互斥的。即charge sb. with sth.,accuse sb. of sth.,以及sb. be indicted for sth(即常用被动语态),迎刃而解。再如exempt VS exonerate二者都可以表示“免除”,实际区别在何处?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英文释义和例句中可得知,二者在vt. + O + prep. + O这个结构中的第二个宾语上有所差异。exempt sb. from 后面的宾语通常为义务(obligation or liability),而exonerate sb. from后面的宾语则为过错、罪行等(blame for a fault or wrongdoing)。

另一方面,从学习以及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仅仅使用同一短语结构来辨析一组近义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如表示“暗示”之义的常用词有imply和hint.但在表达此义时,二者的词性是不一样的:imply为及物动词,hint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要接at才能接宾语。即从意义和结构的双重角度来看,imply与hint at才是更严格意义上的近义词。另一方面,因为二者在结构上的明显不同,类似的事例还有表示“过分痴迷、过分喜爱”的covet,drool over及salivate at;表示“沉思”的reflect on以及contemplate;表示“A 优于B ”的A is preferable to B, A is in preference to B和sb. have a preference for A over B等等,都属于结构不同意义相近的近义词组,且从结构本身即可区分彼此。

此外,近义词组中某词的独有用法也是学习的重点,最常用的如hope VS wish中,wish sb. to do sth., wish sb. sth.及wish后的宾语从句须用虚拟语气这些用法为wish所独有,而in the hope of为hope所独有。学习到此层面的时候,对hope VS wish意义上的辨析直接转移到了常用句法的应用上,即利用较少的资源获得了实用性较高的结果。

综上,参照本族语者的文章或搜索BNC及COCA语料,参考权威英文字典的英文释义及例句,以词语搭配为理论基础,是本文提出的辨析英文近义词的方法。尽管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但本方法贴近权威资料、快捷、有效的特性值得英语学习者的采纳。

【参考文献】

[1]John Lyons.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3

关键词: 语文高考 参考试卷 高考试卷 备考策略

通过多年的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高考语文的复习效率,优化高考语文的复习效果,应重点探究两个问题:一是高考“考什么”;二是“怎么备考”。前一个问题容易解决,依据《考试说明》逐点明晰即可。而后一个问题,往往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依循考点,做系统的诠释、真题演练、巩固提高,这是极其必要的,而2012、2013语文参考卷、高考卷的信息比对、认同、辨异,备考策略的深悟、践行,也是极有助力的。

笔者从“2012、2013语文参考卷、高考卷的信息比对、认同、辨异”、“2013语文高考卷的启示意义”、“2014高考语文备考策略”三个方面,谈谈对2014语文备考的意见,祈方家批评指正。

一、2013语文高考卷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之认同与辨异

1.认同。

2013语文高考卷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在以下考点设题相同:

(1)识记字音。题干设置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或“没有错误”)的一项是”,考查多音字、形声字、误读字、形近音异字等。涉及词语16个,课内、课外兼顾考查。

(2)使用词语。题干设置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理解。

(3)辨析语病。题干设置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病句类型。

(4)小现代文阅读。客观题注重考查辨别、筛选信息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主观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5)大现代文阅读。设主观题5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语言、形象、结构、内涵(主旨)等的赏析能力。

(6)文言文阅读。客观题考题分别为:实词题、虚词题、内容赏析题。加点实词注重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辨析、推断词义的能力;加点虚词考查考生将选文例句与课文所学例句进行比较,把握不同句子中同一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内容赏析题,注重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观点态度的分析能力及对文章构思特点、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的鉴赏能力。主观题考题为断句题和翻译题。断句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翻译题设题2小题,注重考查考生对文言文重点词语、特殊句式等的理解能力。

(7)古诗文默写。题干设置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题目基本出自《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第(5)句主要出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背诵篇目)。

2.辨异。

2013语文高考卷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在以下考点设题略有变化:

(1)识记字形。2013年高考卷创设语境考查“登录”的辨识,“录”设误为“陆”。到底是“登陆”,还是“登录”?考查近义词语语境中的辨识,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相比,提升了字形辨识题的难度。

(2)语用题。2013年高考卷5、6、7三题分别设题为衔接题(以客观题形式出现)、概括寓意题和仿句题,完全不按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套路出题。

(3)诗歌鉴赏。2013年高考卷第21题设题考查理解与迁移,有别于2012高考卷、2013参考卷从文本中整合相关信息;第22题要求考生“赏析诗歌对比艺术的特色”,命题直言答题指向,较以往易把握。

(4)《论语》阅读。2013年高考卷第23题,要求补出材料中的空缺部分,对考生理解并识记经典提出了更高要求。

(5)作文。尽管同样是材料作文,但2013年高考卷审题较2012年高考卷、2013年参考卷难,对考生的筛选提炼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感悟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从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的比较看2013语文高考卷的启示意义

1.试卷结构与类型。

结构上,试卷分为四部分并先后设题没有变。这四部分分别是:(1)语言文字运用(24分);(2)现代文阅读(29分);(3)古代诗文阅读(37分);(4)作文(60分)。总题量为26题。

类型上,与2013年参考卷、2012年高考卷相比,2013年高考卷几无变化,形式为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只是诗歌鉴赏填空题、论语填空题(23题)由原先的注重考查文本内容整合能力转变为注重考查理解与迁移能力,体现出了新意。

2.试卷命制与试题特征。

2013年高考卷,在选材、立意、考点分布、试题内容、命题思路、难易度区分等方面,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际,贴近课改理念,坚持立人为本,关怀生命成长,体现了“稳中有进、实中有活”的特点,既保持了浙江卷的特色,又体现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

语言基础试题取材新颖,直面生活。打开试卷,你会看到诸如城镇化建设、“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重建家园的芦山、第六代导演的青春片、3D打印技术等关键词,极富时代气息,凸显新课程“大语文观”,寓意“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

语言运用试题,情境鲜活,设题精巧。衔接题取材于清代文学家张潮的作品《幽梦影》,寓意概括题取材于著名语言教育家、作家刘征的杂文诗《刺和花》,仿句题语料出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年的《青龙峡的夜》,创设鲜活情境考查考生的内蕴与思辨能力。

阅读材料选材典范,如实用类文本《社会建筑》、文学类文本《牛铃叮当》、文言文《送丁琰序》、诗歌鉴赏《秦中吟·歌舞》等材料均出自大家手笔,人文蕴含丰厚,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

作文题进一步加大了对考生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的考查力度,深化了新课程理念。试题材料文字简洁,导向性、可写性、防套性原则贯彻自然无痕。讨论“童真早泯”,话题重大,却举重若轻,尤胜于往年。

3.重点把握如下关键词。

(1)同义词辨析。同义词辨析是浙江卷传统考点,自2007年以后不再单独设题。2013年高考卷字形题“登录”设误为“登陆”、词语使用题“热忱”设误为“热诚”,可谓从多种语境隐性、动态考查同义词辨析能力,应引起注意。

(2)语言运用题。与2013参考卷、2012高考卷相比,2013高考卷语言运用题全被更新,它们分别是第5题衔接题、第6题寓意概括题和第7题仿句题。需要注意的信息是,这并非简单的考点轮换,而是对语文套题、猜题或题海战术的一次修正,比如,“对今年的考生来说,第5题可能从未模拟;第6题或偶有涉猎;第7题即使大量模拟也于事无补,该题仿写示例由青天、芭蕉叶、月亮、露珠等意象构成一个有诗意的整体,这为形象思维能力强、语言表现力丰富的考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仿得好就是一首诗。假如只会机械模仿句子形式,充其量可得基本分。”(湖州中学特级教师羊刚《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3)填空题。2013年高考卷,“古诗鉴赏与《论语》解读,均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内容理解与知识迁移能力,看似平常,却见匠心。这一形式激活了‘静止’的语文知识,实现了能力互通。尽管这种‘填空’的结果呈现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恶衣恶食’等样式,但命题着陆点并非识记,而是理解和迁移,跟通常的‘背诵默写’形似实非。此类题型,对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周红阳《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三、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1.研读2013、2014《考试说明》,明确方向。

认真研读2013《考试说明》,吃透高考语文的精神实质,明确备考的方向,尤其是2014《考试说明》出台后,要认真比较两者的异同,把握变化点。唯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2.研习2013高考卷,探究“变”与“不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比较才有鉴别。2013高考卷与2012高考卷、2013参考卷相比,尽管作了局部调整,但科学性更强,针对性更高,语文味更足,考查范围、考查方向更明确。我们应该更深入细致地分析2013高考卷,挖掘各考题的潜在内涵,从容应对“变”与“不变”,依纲备考。譬如,字音、字形考点,把握“常用”二字及高考试题潜藏的信息:考题不会考繁、难、偏、怪字。这两个考点的复习,我们只需重点整理高中课本(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与相关读本中的字词读音、字形和日常生活中易误读误写的字,关注以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基本语素构成的词语,加强训练即可。

3.熟悉考点,掌握方法,锤炼技巧。

高考就是应试,应试就有技巧。高三,学生会做很多专题和综合训练题,需要提醒的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总结技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一道题,通一类题。应该说,考试说明规定的每一个考点都是有方法可循的。如字形的辨认,可综合运用音辨法、形辨法、义辨法、结构分析法、语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语段的压缩,可采用合并同类并举异义、摘中心句打叶削枝、去伪存真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舍末逐本等方法。文言文断句可综合运用虚词断句法、句式断句法和谓语动词断句法或通文意、抓标志、察对话、懂常识、知语法、依总分、明修辞、辨句式等方法。文言文翻译要领为“一大原则四项注意”:(1)不脱离语境理解句意,(2)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3)注意特殊句式,(4)注意词类活用,(5)注意译文通顺流畅。顺序为:(1)先分解(按句子成分解剖,找出动词);(2)再对应(字对词,排语序);(3)后组合(重在调整,前后照应,确定复句关系)。一般要直译,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诗歌鉴赏依凭“整体感知,主旨先行”、“找准通道,准确切入”、“熟悉术语,点面结合”的策略,等等。

4.加强思维和语言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2014年高考语文,很大程度上,仍将是材料作文的考试样式。为此,加强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极其重要。笔者认为,审题方面考生应注意培养三种能力,即筛选提炼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感悟能力。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大量积累写作素材,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加强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写出构思新颖、材料新鲜、用词贴切有表现力、见解独特的好作文。

平时作文训练,应注意片段和整体相结合,把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训练和整篇文章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既做到各个突破,又做到整体提高。

特级教师羊刚老师有句话说得极好:“开阔胸襟视野,唤醒切身体验,思考精神成长,着力于此,作文应考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明确了备考方向,认识了自我实际,增加了语言积累,锤炼了答题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高考中以实力争胜。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4

[关键字]EM-4;词汇;英语考试;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68-04

[作者简介]谭悬悬(1988―),女,河南商丘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成汹涌(1966―),男,河南信阳人,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一、引言

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最基本的,掌握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1]美国著名教育家L. Ron ubbar的教育学理论也认为,词汇是影响理解和应用语言的最重要因素。《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规定,试卷中第四部分为词汇和语法部分,这个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有四个选项。题目中约50%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用法题,其余为语法结构题”。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est for English Majors-4,简称为EM-4)设立至今,词汇题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专四考试词汇题的设置和考查内容也引起很多学者极大的关注。词汇题目可以全面检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词汇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够有效反映词汇教学要求,为培养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2004年新版《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制订,词汇题在EM-4中的比例有所提高,并且表现出新的特点,为当前的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

二、收集、分析数据

自2004年《考试大纲》修订至今,共进行了9场EM-4。本研究以2005―2013年9套EM-4真题中的词汇题为样本,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分析词汇试题的考点分布、难易程度,并以此作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EM-4词汇题的类型主要包括词义辨析和固定搭配两种,词义辨析又可以分为动词(短语)辨析、形容词辨析、名词辨析、介词辨析、副词辨析。现根据词汇题的类型整理出2005―2013年EM-4中“语法与词汇”部分词汇题的分布频率,如表1。

通过表1可以发现,近九年来,EM-4总共出现131道词汇题,其中,词义辨析类型的题目有123道,占总数的91.6%。可见EM-4词汇题考试的侧重点在于单词的词义辨析,也就是说单词考查的重点不在单词本身,而在于考查学生对单词的理解。

具体来看,词义辨析题中不同词性的词所占比例不同,动词(短语)、名词和形容词所占比例较高,达到83.3%。对于这部分试题,学生不仅需要知道单词本身的含义,还需要了解具有同一含义的单词在不同语境下哪种表达更贴切。

例1:he majority of nurses are women,but in the higher ranks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women are in a [CD#3]. (2005,72题)

A. minority

B. scarcity

C. rarity

D. minimum

此题考查的是名词词义辨析。从词义来说,scarcity指“数量或供应上短缺、不足”;rarity侧重“稀有罕见的品质和状态”;minimum是“最小值,最小量”。这些词的含义相同或相近,但是与majority对应的单词是minority。所以A选项才是最佳答案。

例2:he police had difficulty in [CD#3] the fans from rushing on to the stage to take photos with the singer.(2010,73题)

A. limiting

B. restraining

C. confining

D. restricting

本题考查的是动词的词义辨析。看到这个题目,学生不难想到该空格应该填写具有“阻止,制止”意思的单词。选项中,limit一般指事先确定空间、时间或者数量的限制,一旦超越限度,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当然也可以指代不是事先规定而是自然的或者固有的界限;confine侧重于施加不可逾越的限制,有时候暗指束缚,囚禁;restrict指把某人或物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常和介词to连用,而restrain指限制和制止,一般与介词from连用。因此B选项最为恰当。通过反复研读历年真题发现,每年EM-4的词汇题重点都是考查词义辨析。而且词义辨析不仅在词汇类试题中考查,在其他类型的试题中都有所涉及,如在英文写作中斟酌词句、在阅读理解中明确句义、在翻译中选择准备表达原文的词汇等,都需要学生准确掌握词义。

除此之外,词语的固定搭配和习语在每年的EM-4也都会有所涉及,虽然所占比例没有词义辨析这么高,但是也不容忽视。习语和固定搭配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例3:We realized that he was under great [CD#3],so we took no notice of his bad temper.(2005,68题)

A. excitement

B. stress

C. crisisD. nervousness

该题考查的重点是名词的固定搭配。该题选项中能与under搭配的只有B项stress,该短语表示“承受压力,在压力下”。而A和D选项的单词与with搭配,C选项的与in搭配。该题着重考查词语的固定搭配和对题意及词义的理解辨析。如果说学生在学习中偶尔会注意词语的固定搭配,那么对于习语的学习,往往被大多数学生忽略。

例4:When invited to talk about his achievements,he refused to blow his own [CD#3] and declined to speak at the meeting. (2008,76题)

A. trumpet

B. whistle

C. bugle

D. flute

该题考查的是英语习惯用语。A选项的trumpet意为“喇叭”,B选项的whistle意为“口哨”,C选项的bugle意为“军号”,D选项的flute意为“长笛”。这四个词都可以作为blow的宾语,但是blow one’s own trumpet是习语的固定搭配,意思是“自吹自擂”。因此,如果学生知道这一习语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习语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单靠死记硬背,需要学生理解其含义,通过阅读培养语感。

三、教学启示

通过分析学生历年词汇题的答题情况发现,词汇题是学生十分头疼的失分题。[2-5]这提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努力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有效性。

首先,应该帮助学生“识词识到根”,即对词汇的学习要知其音、懂其义、晓其用。正如Cook(1996)所言:词是有生命的,是活动的,而不是孤立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单词构词法,让学生在生词和已掌握单词之间建立起联系,触类旁通地掌握、记忆和应用单词,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发展词汇网络,建立起自己的词汇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短语和词组时,辨析词义相似的词组,记忆其习惯搭配,可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该类词组的能力,并对单词运用的语境和具体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例5:actactionactive

activate activity

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应该精确到点、延伸到线、扩展到面。教师在教授新词的时候可以扩大和补充已学过的词汇,使学生能更全面地掌握词汇。我国学者刘永昌等曾提出一个关于学习与记忆规律的理论:学习即脑神经网络从弥散到收敛动态的降维过程。[6]教师在教授词汇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该理论,通过听、说、读、写,使大量的词汇信息输入大脑,然后再通过写和说让输入的信息产生交换互动,促进词汇从点到线、面的发展。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主张学习者应尽可能多地接受可理解性的输入,可理解性输入越多越有利于语言的习得。[7]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语法学习,也适用于词汇学习。

其次,依托计算机网络字典,提高词语辨析能力。教师的授课过程,应该帮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强迫式学习逐渐过渡到为满足个人需要的需求型学习。词汇的习得是慢慢积累的过程,教师可以把历年EM-4词汇题分析过程和结果与学生共享,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个词的意义只能从它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这是语义学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要充分利用词典,理解单词的各种释义,并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自己的判断力选择正确的释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掌握每个单词在每种语境下的具体含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实施自己的词汇教学计划。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字典,如有道、灵格斯等。网上信息更新比较迅速,单词词义解释、举例也比较新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凸显学生所学知识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单词过程中的枯燥乏味感。使用网络字典可以刺激学生回顾已学词汇,加深学生对上课时间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理解。

总之,在EM-4“词汇与语法”部分中词义辨析题十分重要。词汇的学习和理解不能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需要学生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培养学生词汇的理解能力,才能逐渐提高学生在考试中词义辨析题的正确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点,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学习。

参考文献:

[1]Wilkins 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M]. Cambridge,MA:MI Press,1972.

[2]徐清平,张延续.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语法与词汇”内容效度分析.外语研究,2004(2).

[3]撒露莎.英语专业四级“语法与词汇”题效度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

[4]卢晓娟,高盈盈.英语专业四级考试2007―2011年“语法与词汇” 题的内容效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3).

[5]何智梅.2010―2012年专四“语法与词汇”题内容效度研究.金田,2013(5).

[6]刘永昌,冯嘉礼,李峰,等.从弥散到收敛:一种学习与记忆的规律――神经思维科学研究Ⅱ.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7]rashen S.Pri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8]Schmitt N.Vocabulary in Language 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9]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0]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顾晓微.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改革前后“语法与词汇”效度对比分析.外国语言文学,2009(3).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5

1.数量词

[错例1]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辨析】不合逻辑,“低”不能用于“倍数”,可用分数、百分数表示。

[错例2]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

【辨析】“几十个”是修饰限制“报社”,还是“编辑记者”,语意不明。

【备考锦囊】句中出现数量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表示数目减少、缩短、降低、便宜时不能用倍数;二是表示数目的词因修饰限制对象不明产生歧义;三是约数词如“将近、不足、大约、至少、左右”等与确数前后相连,产生矛盾或赘余。

2.关联词

[错例1]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

【辨析】关联词语不搭配。应将“不只是”改为“不是”。

[错例2]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辨析】语序不当。“不仅”应在“诚信”之后。

[错例3]他不仅能够使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吃透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辨析】不合逻辑。应将“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内容对调。

【备考锦囊】句中出现关联词,应考虑的因素,一是关联词搭配是否得当;二是看两分句逻辑是否合理;三是看关联词语位置是否得当。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在主语后,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在主语前。

3.否定词

[错例1]你不是不反对这种主张吗?

【辨析】否定适当。应删除“不是”或“不”。

[错例2]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会,以防止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辨析】“防止”已暗含“不要”之意,应删去“不要”。

[错例3]爱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辨析】语意重复。“否则”已暗含“不采取紧急行动”之意,二者只能保留其中一点。

【备考锦囊】句中出现否定词,应注意一下几方面:一是双重否定不能反问;二是同一分句,不能出现三重否定。三是句中已有诸如“防止、否认、禁止、严禁、切忌、避免、杜绝”等暗含否定之意的词,不能再与表否定之意的词搭配;四是句中出现“否则”一词,要看其后是否有与之语意重复的情况。

4.两面词

[错例]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辨析】前半句中两面词“有没有”是两种情况,后半句缺少照应,应在“关键在于”后加上“是否”或“是不是“之类与之相应的两面词。

【备考锦囊】句中出现“能否”“是否”“好坏”“优劣”“高低”“强弱“成败”等语词,应考虑前后是否照应。当然这类型的病句,要抓住前后的呼应,如果不细加分析实情,有些特殊语意的句子会误判。

5.代词

[错例]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付责任的。

【辨析】指代不明。“这种行为是极不付责任的”指代不明确。

【备考锦囊】代词的出现,常会因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6.六看介词和介宾短语

[错例1]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辩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

【辨析】主语残缺。应将“由于”删去或将“由于”调至“青少年”之后。

[错例2]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

【辨析】句式杂糅。删除“围绕”或改为“围绕提高产品这个中心”。

[错例3]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辨析】主客颠倒。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是不陌生的。

【备考锦囊】句中出现介词或介宾短语,应考虑是否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主客颠倒或句式杂糅,或将连词当介词成分使表意含糊。

7.并列短语

[错例1]长江、湘潭城市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辨析】“道路”与“交通”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错例2]根据气象资料分析,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辨析】“江苏和浙江”共同限制“部分地区”,“浙江”限制“部分地区”,这样就变成“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和“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导致歧义。

【备考锦囊】并列成分出现,应考虑是否顺序颠倒、语意重复、概念交叉、搭配不当、产生歧义等语病。

8.判断动词“是”

[错例]2009年11月25日,是文坛巨匠巴金先生诞生106周年。

【辨析】搭配不当,应在“周年”后加“纪念日”。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6

完形填空(以下简称“完型”)的理论基础源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其原意亦成为“完形心理学”,完型即整体的意思。应用于测试中则要求学生根据经验与行为的整体性,即结合语篇已有信息,运用综合语言知识技能,填充空白内容。在全面理解所给短文的基础上是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格式塔心理强调整体的特性并不取决于其个别的元素,而局部过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部特性。而根据这一观点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不仅要了解选项间的词汇差别,句构中的语法结构,更需要学生能够通篇掌握篇章大意,明晰篇章的逻辑关系。

试卷分析

具体分析以2005年至2012年完型的体裁、题材和词数为例。

由上表得完型篇章体裁主要以说明文为主,其题材变化多样,主要涉及文化,社会,科学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篇章词汇数呈下降趋势(分析详见附表)。主要涉及题型包括词义辨析53%,逻辑分析23%,固定搭配13.5%,语法结构10.5%。其中词义辨析占有较重比例,平时备考训练中应注意加强相关方面的练习。除此之外完型部分题型还涉及近义词26.3%,形近词8%,篇章语义题20.5%以及语篇衔接题9%。

二 易错分析

专四完型填空易错失分点主要集中在学生词汇,语法以及语篇理解等三个方面。

1.词汇基础不扎实。

近年来,完型的词汇考察越来越细致,要求学生能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更加全面。调查中发现学生在词汇题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对词汇的词义掌握不够全面,对其用法掌握不够熟练。在辨析同义词,近义词以及形近词时不能清楚地分辨之间的差别。以上问题都是由于学生单词基础不够扎实,备考过程中没有达到相应足够的词汇量。由于词汇量的不足和词义用法掌握不全经常造成学生在选择时对单词的意思理解模糊不清,词汇上的缺陷同时还影响学生整体语篇信息,造成学生对文章思想,主旨等的误读。

2.语法意识薄弱。

完型测试中语法的考察着重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需要结合整个语篇,考察语法知识。因而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应具有扎实的语法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有结合语篇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的能力。而学生在测试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语法概念混乱,各种从句混淆,从句类型辨识不清,语法意识不强误选单词的数、格等,最终造成误选。在词汇辨析尤其是同义词或近义词辨析时,学生容易因为语法意识不清而产生混乱。同时在结合语篇时,由于语法环节的薄弱而不能有效地理解语篇而错误理解语篇信息。

3.语篇联系能力缺陷。

由于完型考题的特点,要求学生要特别注意语篇整体的把握。准确理解语篇主题思想是准确答题的前提与基础。同时语篇理解考察、词汇考察、与语法考察之间又是相互穿插,密不可分的。考生答题时时常出现误读语篇,错误理解文章主题思想;对句子之间,段落之间逻辑关系把握不清,不能准确找出关键词等现象。除此之外,语篇的考察还直接涉及连词、副词、语气词、插入语及介词词组的选择,不能准确把握语篇大意易造成误读误选。

三 提高建议

1.通读文章,宏观掌控。

考生要首先对语篇浏览通读,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框架,了解文章发展脉络,以及文章所论述的观点态度以抓住语篇的中心主题。通读文章时应注意文章开头、结尾,段落的段首、段尾。此部分或点明文章主题或便于考生理解文章大意及主要内容等。同时注意重复的词语,除相同词语的反复出现还有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等的重复出现。这些词语或从不同的角度呼应文章主题,另外选项中亦有可能是这些词的重复出现。

2.推敲细节,局部把握。

在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填空句及其上下句进行分析。涉及词汇辨析时应注意切忌死板理解单词在汉语中意义上的区别,应注重词语的辨析,动词的及物或不及物等。涉及固定搭配时,应注意区别形容词和名词或名词和名词之间构成的修饰搭配,动词和名词之间构成的动宾搭配,以及名词和动词之间构成的主谓搭配。记忆这些搭配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辨析词汇。而对于语法题,语篇题,则需要学生联系行文逻辑,句子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同时在平时练习中应注重一些最常考到的语法包括各类从句,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以及情态动词等等。

3.回顾全文,确定答案。

由于完型的题目特点在于题设以语篇为基础,因而考生在第一次确定答案以后还要把答案代入文章,通读文章。同时复核句意、知识运用、表达习惯以及文章的逻辑连贯性,因为文章的正确答案往往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上下文或通篇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完型备考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词汇语法等语音知识。同时学生还要能够把握文章结构与逻辑思路,理解文章主题思想。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顺利通过完形填空这一测试。

参考文献

[1] Oller J W. Language Testsat School [M]. London: Long2manGroupLimited, 1979

[2] Ong K A. Dictation as a technique for teaching composition [J]. RELC Journal, 1977, (2)

[3] Brown D, H Barnard. Dictation as a learning experience [J]. RELC Journal, 1975, (2)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7

一、两词放两句,翻译找差别

将一个个词汇连成句,传达出一定的意思,实现一种交流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生成,一个个词汇变得有意义。可以说,通常情况下,我们学习词是为了更好地说话交流、学习文化等等。词和句具有一种解不开也化不开的依存关系,由词,我们得知句子的意思;由句,我们又清楚地辨析出词的类别和用法。因此,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割裂词与句的联系,而去单方面地学习词或者单方面的学习句子。这样会让词与句被置于两个空间,学生的学习只着重一方面,不能对英语的学习形成全面的认识。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经常出现的同类词汇进行辨析。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可以列举两个句子,并让具有相同词义的词汇分别处在这两个看起来句意相同的句子中,然后让学生对这两个句子进行翻译,通过正确的翻译,两个句子的差异以及两个单词的差异都会呈现。多数情况下,句子总会因词汇之间的差异性而变得不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两句话意思的变化,分析两个同类词汇之间的用法差别。

一般来说,在英语当中高频出现的词汇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例如表示吃、穿、住、行的这些词,生活离不开,在学习当中亦离不开。但是,由于对这些词的熟悉,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把握应用和驾驭它们。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忽略了对这些词本质上的认识。正所谓:“淹死都是会水的”,学生常常会在自己最熟悉的知识点上丢分,马虎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深入到知识的本质,只认识到知识的皮毛。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应指导学生摆脱针对单词而反复背诵单词这样的学习方式,要利用句子,去辨析同类词汇、同形词,从而实现词汇本质上的认识。以dress、wear、put on 这三个表示“穿”之意的词为例,dress通常表示“给……穿衣”,常与up、oneself相搭配,有时也写成:be dressed in +颜色,表示“穿……颜色的衣服”;而wear所表示的是穿着的状态;对于put on 来说也与前两者不同,其所要表示的是穿的动作。这三个都关于穿的词有很大的差异性,单纯地进行理论辨析并不能使学生清楚明了,所以教师要将其分别放在句子当中,通过翻译来找出三个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以这三个词当中的其中两个词为例:She is wearing a shirt.(她穿着一件衬衫)。She put her shoes on.(她穿上了她的鞋)。前者表示穿的状态,后者表示穿的动作。两个与穿有关的动词之间的差别通过句子完美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记忆。

二、两词造两句,比比谈用法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通过对比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别,分析出事物的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短孰长。而且,通过对比,事物的自身特点也都会呈现出来,再经我们的比对、辨析,相互对比的两者或多者就会被区别开来。这种对比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英语学习当中,对英语中出现的高频同类词汇或同形词进行比对、辨析,有效探究这些词在用法上和词义上的不同。但是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来看,教师通常是让学生针对一个词造句,仅是单方面地对学生的单词造句能力进行锻炼、考查,而忽视了该单词之外与其差别甚微单词的辨析。这样一来,每个单词都走向了封闭的状态,学生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习,常常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遇到与熟悉单词相差无几,但却不会用的单词,往往“指鹿为马”,习惯按照熟悉的单词来分析不熟悉的单词。这就需要教师权衡利弊,让学生针对单词造句的同时,还应让其了解到与这一单词同类的其他单词的造句,通过学生自主地造句,探析词汇之间隐蔽起来的不同点,并且对不同点进行比照,辨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用法。

“造句”不仅是语文课上的专有词,它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金盾。可以说,一切的语言类学习都将这一活动作为杀手锏,教师不得忽视。对于造句本身来说,它不仅仅是对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检验,它的作用还在于对词汇之间的用法、词义进行比对、区分。以sometimes、sometime、some time、some times这几个单词、词组为例,它们在形上相差无几,学生常常会将它们弄混,所以为了有效地进行辨析,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它们的意思去造句,通过造句这一过程,对它们进行比对、区别。对于sometimes来说,它所表示的意思是“有时”;sometime所表示的意思是“在某个时候”,这两个词都为副词,学生很容易将其弄混。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这两个词进行造句,一方面为了记忆,另一方面为了区分。对于sometimes,学生可以造这样的句子:Sometimes she comes by bus and sometimes by bike(她有时候乘公共汽车来,有时候骑自行车来);对于sometime,学生也可造句:You can come sometime before Friday.(你可以在周五之前的某个时候来)。而some time 和some times这两个都为名词短语,前者所表示的意思是“一段时间”,后者所表示的意思是“几次”,教师也可按照上述的方法,让学生依据此去造句,辨明意思和用法。

三、中文译英文,同类求辨析

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交流,破除人与人之间空间上的隔膜,所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需要将自己从呱呱坠地起就接触的母语与所学的英语形成一次对接,这也为今后的国际化奠定了交流基础。同时,经过中英的互译,学生更加强了对英语词汇形和义的记忆,另外,也由此对形相似,义相似的词做了一次清楚的辨析。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8

成语运用题在中考中属必考题。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辨析题型,要求直接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的恰当与否。这就对考生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了。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二、考点要求

成语的复习,一是要注意积累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质”。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积累。首先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各册教材附录“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及课文注解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其次,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再次,要注意积累报刊及其他课外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

2确切掌握意义。首先,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如如坐春风、江河日下等。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比如:汗牛充栋、望洋兴叹、目无全牛、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东施效颦、请君入瓮等成语,如果不溯其本源,简单地照现代意义去理解,就会弄错成语的含义,导致误用成语。

3仔细辨析差异。不同的成语,感彩和适用范围等常常不同,不理解这一点,就会导致成语运用不当。像始作俑者、趋之若鹜、乐不思蜀、无所作为、大放厥词、罄竹难书、弹冠相庆等,运用时就必须辨明它们的感彩。像良莠不齐、巧夺天工、凤毛麟角、萍水相逢等,使用时就必须弄清它们的范围。

辨析成语时,尤其要注意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例如:“风流云散”与“烟消云散”是对象的不同;“妄自菲薄”与“自暴自弃”是程度上的差别;“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是褒贬的不同;“洞若观火”与“了如指掌”是侧重点的不同

4巧扣语境选用。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巧扣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成语的语境意义是什么。可以说准确地把握了上下文,死死扣住语境,巧妙地联系语境,也就找到了解答成语运用题的钥匙。

三、了解成语使用的错误类型

在文章中,成语误用现象较多,了解成语误用的类型,对正确使用成语、增强辨析能力是有益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

1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病因:成语适用对象搞错了)

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人”,适用对象错误)

②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此处错用于自然物)

③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洗心革面”是指“彻底改悔”,往往用于犯有过失或罪行的人)

2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③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3不合语境,不分轻重。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或断章取义。

①刚一起跑,我班的胡艳艳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②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体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ZZ(Z]哀鸿遍野[ZZ)]。(“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用在本句中程度过重)

③他听到小鸟在欢叫,[ZZ(Z]心悦诚服[ZZ)],不愿意离开这里了。(心悦诚服是指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

4褒贬色彩不当。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②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9

关键词:“3+证书”;语文;答题指导

广东“3+证书”高考语文考试实际上就是调动已有的积累来回答命题者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回忆,更需要我们在懂得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目要求,注意少用绝对化的句子。

做题总原则:选择题稍快点,2分钟答l题,且力争提前一点。

进到考场坐好后,做几次深呼吸,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记住“整洁、美观、有效”的答题原则;然后拿起笔,进入到客观题的选择阶段。大致有:

一部分语言知识与应用

1.字音题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字形题

可能是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字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如果题干是选全对的一项,就先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一项;如果题干是选有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一项。

总之多使用结构分析法——字形结构及词语结构分析法,配合使用排除法。看词语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像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问号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3.标点符号题

注意试卷中常考标点(顿号、逗号、引号、问号、分号、破折号、括号、冒号、省略号、书名号)的使用,重点审查这类标点使用的正确性,逐一辨析排除,估计沿用见过的考查方式居多。

4.词语运用题

近几年都在考近义实词的辨析。通常是对几组近义词进行辨别,要做好它,平时就要有语言准备,但是在考场上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答案。

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5.词语(包括熟语)辨析题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感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总之,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同时必须用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6.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是否恰当。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要先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意,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注意题干的要求,要求选择没有语病的—项。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其次是回忆常见病句的标志。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类型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7.修辞辨析题

九种辞格,重点掌握五种辞格的辨识。对于比喻,要从五个方面把握:①本体和喻体是异类事物,具有相似点;②喻体要通俗易懂;③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④比喻要贴切,即运用比喻时必须对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点作认真的分析概括;⑤要注意感彩。对于设问和反问,考生只需把握其在作用和内容上的区别。对于借代和比拟,要求掌握其类型,并能把它和相关辞格(借代和借喻、比拟和比喻)区别开来,重在掌握其辞格的特点和作用。

8.语言连贯题

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首先是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画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印证。

其次是注意科技文、社科文的总体解题技巧。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整体的区别。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赅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等。

三部分诗歌鉴赏

如果可能,面对一首诗词,可先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如果不了解诗人就不要管。诗词中如有议论、抒情,一般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大全篇10

关键词:近义词;对外汉语;辨析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114-02

一、近义词辨析的教学对策

对于汉语非母语的留学生而言,要做到正确使用近义词,首先需要掌握近义词辨析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近义词使用中偏误的出现,在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的教学中,应该找准“切入点”,从语义、语用两大方面进行辨析。

(一)辨析语义,通过近义词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来区分近义词

“科学的甄别、准确的辨析近义词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认清相关近义词语义诸方面的异同,是学生准确理解、正确使用近义词的必要前提。”(敖桂华,2008)

1.语义侧重点不同

“发挥”和“发扬”都是动词,都含有“表现出来并扩大”的意思,但意义的侧重点却不相同。“发挥”着重把蕴含在内的东西尽力表现出来,如“发挥作用”“发挥力量”“发挥特长”“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发扬”则着重把对过去存在的东西,在原有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如“发扬作风”“发扬传统”“发扬民主”等。请看下列的偏误用例:

a.发挥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帮助。

b.我想谈谈父亲和母亲怎么发扬作为老师的作用。

前一句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帮助是原本就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东西,用“发扬”更为合适一些;而后一句中,父母作为老师的作用是潜在拥有的,需要表现出来,则用“发挥”更为贴切。

再如,“接受”和“接收”,都是动词,都表示把事物接过来收下,但“接受”着重从思想上承受,领受而不拒绝,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如经验,观念等,比如“接受礼物”、“接受思想”等;而“接收”则是着重从行为上接纳,一般只用于具体的事物,比如“接收新学生”等。

a.老人和年轻人都想要用自己的方法,不愿意接收对方的想法。

b.这里的广播很不容易接受到。

第一个例句中,方法属于抽象的东西,只能用“接受”,而不能用“接收”;第二个句子中,广播的信号是物质的需要从客观上接纳得到,应该使用“接收”。

2.词义的轻重不同

“失望”和“绝望”都含有“愿望或希望没有达成”的意思,但“绝望”的意义比“失望”要更为强烈。比如说,“对比赛结果很失望”,“对你的行为很失望”,如果这里用“绝望”,就不合适了。

a.我考试成绩不好,爸爸很失望。

b.如果我们饥饿,会失去所有的欲求、希望、生命力,只剩下绝望。

前一句中,考试成绩不好,爸爸的希望没有达成,但是仍然有机会,所以用“失望”更为合适;而后一句中,对生命力的欲求的失去,是非常强烈的感情,应该是“绝望”。从这两个句子能明显看出词语意义轻重的不同。

再比如“渴望”和“希望”都含有“想要”的意思,但意义的轻重却不一样。“渴望“突出的是“如饥似渴”,进而非常迫切想得到,语义较重,比如“渴望幸福”,“渴望婚姻”,“渴望健康”等;而“希望”则表示一般的想要得到,语义比较轻,比如说“希望一切顺利”,“希望你幸福”等。但留学生有时候不能明确区分出二者的不同,经常出现以下的偏误:

a.我渴望明天下雨,这样就可以休息了。

b.离开故乡三十年,爸爸希望早日回去看看。

上面例句中的“渴望”和“希望”使用明显不正确,第一句中想要休息是想要的事情,但并没有到达如饥似渴的地步,用语义较轻的“希望”才是正确的表示;第二句中离开故乡三十年,回去看看应该是非常迫切想要做的事情,用“渴望”才是正确的。

3.适用范围不同

“召集”和“召开”都是表示把人们召唤到一起开会。但是“召集”强调聚集,它所带的宾语既可以是表示开会的词语,也可以是被召集的人群。如“召集全体村民开会”,“ 召集一次重要会议”,适用范围大。但是“召开”只指聚集大家开会,宾语只能是表示会议的词语,如“召开村民大会”,“召开班会”等,不能是“召开全体村民”,适用范围较小。

再如“考察”和“考查”两词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但是适用范围却不相同:“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如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的对象等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有时也是其他事物,如年代、历史、文物等等。

a.这次考试是为了考查你们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

b.长白山的项目很重要,一定要好好考察地形地质。

这两个词语不止意思相近,发音也一样,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经常混用误用,一定要加以区分。

(二)深入语境,从用法差异上区分近义词

掌握近义词语义的不同时为正确理解和使用近义词打开了门窗,而对用法不同的掌握才是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的重点。

1.语用色彩不同

留学生在近义词学习中的一些语用偏误,完全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够正确了解和掌握词语的语用色彩而导致的。因此教会留学生审视语用色彩(感彩和语体色彩),对正确使用近义词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结果”和“成果”都是表示事情发展的最终状况,但是感彩不同:“结果”泛指最终情况,可以是好的结果,也可以是不好的结果,是个中性词,比赛,考试,测试等都可以用结果来表达。而“成果”在表示发展的最终情况是,往往侧重于事情好的结局,比如“研究的成果”,“奋斗的成果”等。

再比如“高兴”和“欣喜”都是表示好的事情带给人的愉悦,但是语体色彩不同,“高兴”偏重于口语,日常说话和小说等文体中会比较常用到,如“他今天很高兴”,“很高兴见到你”等;而“欣喜”则多用于书面语,如“欣喜万分”等。有的学生在刚学习了“欣喜”后,会出现“今天很欣喜”等句子,就是没有掌握语体色彩的差异。

2.搭配对象不同

在近义词的教学过程,如果能对所教授的近义词提供一些较为常用的词语组合,也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用近义词进行交际的能力。比如说,“解除”和“废除”,在“除掉、消除”的意思上相同,但“解除”一般搭配的有合同,武装,装备等,而“废除”一般搭配的有法令,条例,制度等。当学生掌握了以上的常用组合时,像“解除条例”,“废除武装”之类的偏误便会迎刃而解。

3.区别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