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十篇

时间:2023-08-15 17:31:33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收获;困惑

历史学科在推行教学案教学后,被广泛定义为最难学的一门学科,这并不是学科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对教学案教学有着一些困惑和未能认识到的问题,所以未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导致学生产生对历史学科的错误观点。下面就针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案教学广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校管理

问题:教学案印制不规范,浪费严重,怎么办?

解决策略: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后编写的教学案,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把关审核,教研组长审核后再交年级主任处,凡是不合格的教学案返回教研组重新编写,年级主任审验合格的教学案方可签字印发。这样做可以严把质量关,同时又能避免浪费。

2、教研组教研活动

问题:怎样利用教研组活动推动教学案教学?

解决策略:学校历史组推进教学案教学分四步走。

第一步:理论学习。学期初,要对《教学案教学实施方案》学习,进行解读;学习两周,第三周进行测试,考试成绩计入教师量化积分。平时,利用固定的时间搞好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学案教学的理念、编写要求、基本环节、操作流程等理论,同组教师相互交流、质疑、解难。

第二步:以“三课”活动为载体,尝试教学案教学。一是加强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和编写教学案结合起来,学校领导包组蹲点,及时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发挥备课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把讲授公开课和教学案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周一上午本组教师围绕公开课所定篇目,按教学案的基本环节备课,编写出初步的教学案,然后由主讲教师在一个班内实施教学,其余老师参与观摩。评课时根据课堂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再在其余班级推行。

第三步:是全面铺开,人人过关。全体教师逐课推行教学案教学。

第四步:举行教学案教学的大比武活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教师的思想认识的转变

问题:教师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应如何认识?

解决策略:全面了解教师思想的认识转变,从思想入手,解决教师思想中的困惑。

利用教学案教学以来,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案编写虽然费力费时,但方便课堂教学。编学案,教师多方考虑多方面因素,查阅各种资料,,教师忙着设计学案、筛选习题,费时费力,而课堂上,学生读课标、读教材,按照教师的学案设计梳理知识,然后作习题。

(2)教师的工作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后变化明显,此前教师劲没少下但成绩确实让人发愁。学生的作业在课上完成,备课、上课的时间与精力均有了保证,工作起来更有激情。

(3)课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小组讨论积极交流展示,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多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关系越来越和谐,师生的心理和情绪越来越轻松。

(4)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使用教学案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不研读教材,不翻阅资料,不了解学情,那么所编写的“教学案”能说是高质量的吗?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很难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的。

二、对教学案各环节编写内容的界定

教学案教学虽然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但有部分教师对使用教学案产生了误区,教学案的设计要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应严格界定。

1、课时学习目标的界定

课时学习目标是学科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和具体化。它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主动预习,自觉达标的习惯。

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确定。学习目标是课标的细化,教材中超出课标的知识、要求较高的知识也不能作为学习目标。

2、课前预习导学的界定

预习导学是教学案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的必要准备,预习的充分能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预习导学部分的题目,教师要精挑细选。课前预习导学题目应该以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就能回答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难题、偏题、怪题的出现。预习导学题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

3、课堂学习研讨的界定

课堂研讨部分是教师最难驾驭的部分,由于学习小组的建立不够完善,表面看学生在合作学习,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成果的呈现成了小组长的专利。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让程度好的学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达标检测题的界定

达标检测不能与预习导学和学习研讨题目重复,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题量不能太大,以学生当堂能完成为准,一般以5个选择题和一个非选题为宜。教学案使用后要收上来,检查学生做到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5、课后拓展延伸的界定

课后拓展延伸题目,可以是本课内容,也可结合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确定;其应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升。

三、教学案教学存在的困惑之我的看法

教学案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了广泛存在的问题外,我个人对教学案也存在些困惑。

困惑一:预习环节用什么时间完成?

预习环节全部放在课外不行因为我们的学生自律性太差且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放在课堂上预习,费时太多,学生把课文阅读一遍需要10分钟,做完预习题需要10分钟,构建知识框架需要10分钟,学习研讨需要15分钟,达标检测还没有进行就已经没时间了,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每节课都要“欠账”了!

困惑二:课后拓展延伸题何时了?

顾名思义,其应放在课后来完成。如果放在课后的话,真正是“下课就放在脑后”了,第一:学生课后没时间,第二:学生课后不去做。农村初中的学生,课后连5%能完成的都不到。放在课堂上来解决,哪有时间呢?因为,课堂上各环节已被安排满满的了。

四、教学案教学的推行建议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为了解决这些困惑,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教学案教学,推进校本教研,我认为历史学科课型系列建设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利用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片级赛课以及教学案教学大赛等,推动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

第二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充分利用九年级高素质教师进行复习课研讨活动,以省市级优质课大赛活动为载体,促使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全面培训历史学科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使全体历史学科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教学案教学新授课与复习课模式,全面提升我县历史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高素质的教学案教学,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浅议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5):76.

[2] 古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9-70.

[3] 王松光.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2

一、历史教学的困惑

1.困惑之一: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理论上看,“三维目标”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做确实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只能通过如下途径:(1)师生查找资料;(2)学生进行探究学习;(3)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4)学生进行大量的“收集”、“编辑”、“调查”活动。而事实上,新课程下的高考仍然是“应试教育”,一份高考历史试卷,很难从题目上体现除“知识与能力”以外的另外两个教学目标。再者,如果真正要实现另外两大目标,走上述四类途径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而“时间”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常量,学生要完成多门功课,这样一来,时间就显得很不够用。因此,广大历史教师面对另外两大目标要求,感到非常茫然,认为另外两大目标属于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两者与高考有关,但不如“知识与能力”那么重要,因为高考题并不考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做人”。

2.困惑之二:不同版本教材如何面对统一的高考

江西使用两种版本的教材,不同教材如何面对统一的高考,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专家一定会说,高考命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而不是基于哪一本教材,用哪一种教材都一样。但笔者在做2008、2009年高考题时就发现,在某些题目上,用不同版本教材是有差别的。现以2009年的两道高考题作说明:

(2009年广东高考卷第5题)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同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这道题目选D。这道题用人民版教材的学生明显吃亏,因为人民版教材根本没有提到“议政王大臣会议”,而人教版教材,对该机构进行介绍。

3.困惑之三:如何丰富“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的专题单向知识,给学生一个“综合性、整体性历史”模样

历史学家吴泽先生曾说,历史是社会众多因素相联系的运动过程,既不是各个因素的混乱堆积,也不是社会历史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历史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但从新教材必修部分来看,新教材把整个人类历史割裂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块,而每一块又由若干跳跃性的模块组成,这就不仅割裂历史的横向联系,也割裂了历史的纵向联系,给学生呈现的是一堆没有内在联系性的零碎知识、孤立知识,让学生看到的只是历史上的一个个发展点,而找不到连接这些发展点的线索。如“政治史”中的重大政治事件的背景和影响都必然涉及到经济和思想文化。“经济史”中的重大经济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必然涉及到政治和思想文化。“文化史”中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思想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影响必然涉及到经济和政治。专题结构下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毫无联系是有欠缺的。如何补充?如何整合?

4.困惑之四:讲全、讲清、讲透教材知识及加强师生互动与完成教学进度的矛盾

新教材的教学目标设定是建立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比较牢固的基础上的,而事实上由于初升高毕业考试对历史学科的要求和权重不是很高,因此造成升入高中后的高一新生历史知识非常单薄,至于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差。再者,新课程的教材在内容结构上是“模块”式的。因此,教师讲解每一个主题内容时,如果要想让学生清楚明白,就必须补充很多内容,如背景、重要内容中新教材遗漏的部分影响,这样一节课下来完成的教学内容很少。如果再进行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由于学生历史知识能力的局限,其效果离目标要求也相差甚远,还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

二、对策

1.针对困惑一:教师应吃透课程目标中的“内容标准”。这里且以必修课程中的学习内容为例来加以说明。其中知识目标被细化为“知道”(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简述”(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讲述”(如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说出”(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概述”(如概述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列举”(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等具体描述;能力目标则被细化为“认识”(如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明”(如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如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分析”(如分析资本主义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如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收集”、“列表”(如收集资料,列表勾勒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史)、“编辑”(如编辑专题墙报)、“调查”(如调查本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等具体描述。我们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目标要求来把握自己上课的详略,来设计平时的测验题类型。

2.针对困惑二:教师手上应有人教版和人民版两种版本,教师备课时应参阅两种版本。根据“内容标准”和“知识能力要求”,对重点内容的知识系统讲、全面讲。对于组成重点内容知识系统的重要知识点,如果某一版本没有,就应当补充进去。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3

关键词:农村;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改;困惑

青海省从2010年9月在高中学段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本人有幸在2011年加入到新课改的行列。回顾两年的教学情况,作为一名农村高中的历史教师,“新课程到底该怎么上?”成了我和同仁经常探讨的问题,身处课改一线的我深切地体会到新课程带给我的困难和艰辛。下面我将我体验的困难和产生的困惑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初中基础知识相当薄弱,初高中学段出现断层现象

现用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的,它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同时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学生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掌握大量的史料。但是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初中的课改已实施十年,但由于社会“重理轻文”社会大环境、高考就业的压力、家长的教育观念加之中高考的评价体制未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历史学科在初中学段常常陷入“二流学科”的尴尬境遇,加之一些教师错误的引导,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背”,学历史靠的是记忆力,而不会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我们上课时经常需要补充学生应该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因为没有必要的知识积淀,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究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二、教材和农村的实际相脱节,处理难度大

1.对于课堂教学,教材是根本,但是新教材理论性太强,新教材内容太多,容量大,如《伟大的抗日战争》在新教材中一节课要处理完,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感觉教起来非常吃力。

2.以模块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展开讲,时间不够,教学任务很难完成;不展开讲,学生仍然茫然。

3.专题史人为地割裂了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政治事件的形成往往与经济事件、文化事件紧密联系,单独学习政治史是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的。

4.有些内容的安排过于理想化,专家们是把我们的学生设想成接受过初中良好的历史课熏陶后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因此,教材安排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对上网查阅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学校,许多安排在实际教学中只能流于形式或走过场,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

三、时间紧、任务重,课时安排严重不足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大部分学校带有明显的“重理轻文”倾向,在高一年级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而加大了语、数、外和理、化的课时比重,一学期以来除去放假、考试和学校的大型活动占用不说,即使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内都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教学,一学期40节将无法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至于单元练习以及练习讲评就根本没有时间了。为加快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得不取消一些环节和知识点,但是这样做又明显违背新课程理念,既落入传统课的俗套,又给以后高二和高三的教学增加负担。

四、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观念明显滞后

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好比雾里看花、朦朦胧胧不能看清,也就谈不上怎样推行。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经费的短缺,二是教师教学负担的沉重,使得学校既没有能力,又没有时间把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虽然也有一些教师,他们知道学习是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的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但因为课时比较紧张,仍然不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认为,对于一些结论,让学生自己探究得到,太过于耗费时间,由教师分析或者直接给出,所花费的时间要少得多,这也是事实,就从我的历史课堂来说,如果师生双方课堂互动太多,肯定不会完成本节课教学的既定目标。而且,在有限的课时数下完成教学、训练、讲解、复习备考,许多教师选择了“一言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4

【关键词】初三历史;有效复习;策略

初三历史教学中复习课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型。必经全面系统复习阶段,才能全面地、系统地提升学生驾驭历史知识的能力。但是,初三课程多,任务重,时间紧,课时有限。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少等困惑。要化解这些困惑,就要讲究复习策略。本文根据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初三历史有效复习的策略。

一、全面系统复习,注意知识连贯 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课后自己动手,把所学的基础知识,按照内在逻辑串联,形成一幅网络图。如复习中国近代史中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让学生围绕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人民的探索三条线索展开。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书中主要通过①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②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③沙俄乘机割占中国东北部、西北部的大片领土;④1894年9月―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⑤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来体现,至此,中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到了被瓜分豆剖的最危急时刻,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也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已经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因此,“落后就要挨打成为历史的必然”。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主要是通过一部分有志之士选择了抗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的以身殉国;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邓世昌;义和团将士……这说明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主要是通过①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的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的洋务运动;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戍变法;③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④资产阶级激进派民起的新文化运动来说明,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传统社会开始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

二、科学有序复习,力求实际成效 1.结合课标的复习

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

2.结合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复习

因为考试说明是会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问答题,那么这部分的复习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

3.讲究复习方法

初中历史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靠推理掌握的知识少,靠记忆掌握的知识多。特别是到了复习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角色不同的历史人物,千变万化的时间地点,如果没有科学的复习方法,单靠机械的记忆想把这门功课学好,简直是望洋兴叹。笔者认为这门学科并非千头万绪,知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每个历史阶段有着继往开来的联系,每个历史事件有着前因后果的结局。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融为一体。根据这些规律性,就不难找到科学的复习方法,为提高复习阶段学习效率,现介绍几个常用的复习方法。

(1)集中归类法

此种方法就是将性质类型相同或相近的有关历史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有机的分门别类的集中归纳后,进行各个击破式的分类学习记忆。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变法时,可把所有改革变法方面的历史知识,按照先后朝代及年代的历史发展顺序,列成表格形式进行集中归类。此表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朝代、时间、人物、改革或变法内容、影响及意义等。再如:综合学习掌握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知识,可把全册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文化名人及发明贡献成果分门别类的进行集中归类。科学类可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化方面可分为文学类和艺术类,再具体一点可分为医学类、发明创造类、小说类、诗歌类、绘画类、音乐类等。

(2)一石多鸟法

即在复习掌握有关知识时,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扩充,将同类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做的好处,往往能收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这个内容时,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这种联想拓展,复习掌握这三个条约时,既生动又省力,更不至于将三个条约中的有关问题张冠李戴,混为一谈。

(3)“连缀成篇”法

就是把时空跨越大,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归纳联结成篇进行记忆。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既朗朗上口,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学生既愿背诵又容易掌握,自然会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4)先分后合法

此法如同作战采用的战略战术,将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化整为零,分头进行学习记忆,然后再进行整合记忆。如复习“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可实行记忆三步走: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把握,综合记忆,切忌瞒天过海。

总之,只要教师勤于动脑,勤于思考,就不难找到初中历史科学的复习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5

关键词 三位一体教学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教育功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①即“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要实现这个教学目的,提高该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可利用该课程教学内容独特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题启发式教学、专题解析式教学和历史逻辑式教学三者结合起来,取得该课程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1 三位一体教学法的功能

三位一体教学法,即在“纲要”课的教育教学中将三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一是通过问题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问题逻辑;二是通过专题解析式教学,揭示历史发展的主题,形成专题教学逻辑;三是通过历史逻辑式教学,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阐述历史和人民“三个选择”的必然性。

(1)问题启发式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四门必修课程之一,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纲要”课有32学时。要让大学生在32学时的时间内,理解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完成该门课的教育教学目的,需要紧扣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提出质询,表达自己的思考。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并运用扎实的基础知识进行思维上的解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的出现好像开启了被问东西的存在”。②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到形成教学问题逻辑,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学生主动地以问题的方式将其思想意识深处的疑惑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启发式教学要以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出发点,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问题时,特别注意联系当前形势以及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一些敏感问题,有针对性地以问题的形式吸引学生探究未知,使学生由对课程内容的感兴趣到主动的参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2)专题解析式的教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5号文件,简称“05方案”)等文件精神,新增设的“纲要”课程,教材内容本身的专题性很强,全书体系的编写分上、中、下三编,每编都有综述,综述之后各设若干专题,教材的这种编写方式为采取专题式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例如“纲要”上篇的内容,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去叙述历史发展的过程,而是按照教材内容的需要,以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为主线,分别综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以及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加上“纲要”的时间跨度大,涵盖了近现代中国170多年的历史,历史线索繁杂,必须有所删减,才能突出历史的主线和课程的教学目的。

根据“纲要”教材内容的特点,实施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专题解析式教学的体系,选择以问题意识的方式切入教材内容,设置专题教学的体系,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专题的设计可结合教材的内容、特点,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热点问题、困惑的问题,增加学生对“纲要”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在明白“是什么”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什么”,“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③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3)历史逻辑的总结,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信仰。通过问题启发式教学和专题解惑式教学,理清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线索、发展的脉络,了解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历史人物的影响,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体现该课程的思想教育的功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④使学生真正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得出“三个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的历史逻辑总结。

2 三位一体教学法的路径

(1)进行问题启发式教学,设计多层次的问题体系,建构问题逻辑。首先,要确立“纲要”教学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析,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其次,结合社会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大学生困惑的问题,设计具体问题。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形成问题逻辑。例如,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为何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第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采集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教师进行梳理、回答和总结,让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启发下,真学、真懂、真用、真信马克思主义。

(2)专题解析式的教学,实施教学内容的专题化,增强“纲要”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形成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系列教学专题。教学专题的设计要建立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要注意各专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性。要把握好教材的切入点,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其次,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困惑的问题选择教学专题,增强“纲要”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基本观点和理论难度较大的重点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作深入的阐述,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具有说服力的讲解。例如: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贫困与落后的总根源;②各阶级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③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导思想的原因;④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⑤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⑦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等等。

(3)进行历史逻辑式教学,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在问题启发式教学和专题式解析教学的过程中,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来说明“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只有讲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才能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到史论结合;只有通过对历史进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深入分析和阐述,才能使大学生真正理解 “三个选择”的必然性。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历史逻辑式教学的路径,就是要引发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通过对中国国史、国情的了解,真正理解“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使我们的思想理论教育有更强的影响力、说服力。

3 三位一体教学法实施的意义

问题启发式教学、专题解析式教学和历史逻辑式教学三者结合起来,可以发挥三位一体教学法的综合优势,其在“纲要”课教育教学中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创新能力。问题启发式教学,吸引学生探究未知;专题解析式教学,帮助学生解惑;历史逻辑式教学,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强化“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6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讲评课 “四步骤、四重视”教学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讲评课占有一定的比例。上好一堂讲评课,能集中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有效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课的课堂效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运用“四步骤、四重视”教学法,上好初中历史讲评课的一些操作要领。

四步骤,就是根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即:做题、统计、分析、定点。

1.做题。一部分老师经常有这样的惯性思维,认为历史讲评课就是校对答案,没有什么新内容,因而也不需要备课。只要在课前教师把需要讲评的题目做一遍,知道大概要讲的内容,上课就直接把正确答案报给学生,让他们对对答案,就算完成任务了。事实上,这种上讲评课的方式并不科学,而且会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不会吃的现象出现,大大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其实,做题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一步,合理的做题设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准备上讲评课的老师不仅要会做历史试题,对每道题目都知其然和其所以然,还要做题时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考查的切入口在哪里,考查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学生必须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才能完成该题的作答。只有在做题时多思考、多从命题者的角度打开考试题目设计的思路,才能做到在讲评时胸有成竹、活学活用,并且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捷、学得条理、学得深刻。

2.统计。统计是上好讲评课承上启下的一步,目的是通过分类统计的方法,充分了解学生在历史试卷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情况。具体做法是:在批阅题目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学生在试卷答题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情况的抽样统计工作。通常要统计的项目包括:选择题的错误人数,材料解析题每小题的失分率。由于每班出现的错误情况不尽相同,为了统计的方便,可以简易地设计这样的一张表格(下表)。

日期: 月 日;班级: 人数: 试卷名称:

上述表格的备注栏,主要详细记载这些情况:学生的典型错误,试题能级要求低但还有错误的同学名单。有了这些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就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分析。分析是上好讲评课最为关键的一步,它为确定课堂讲解哪些核心要素和知识点,提供教学决策的直接依据。有了上一步的统计表格后,学生的错误一目了然,错误的区间也相对明确。此时,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点对点地具体分析原因,看究竟是学生的历史概念理解不够透彻,还是历史答题的角度不够理想,抑或在答题中语言的表达或历史事件的描述与定性不合理,还是出于马虎大意审题不够认真仔细等。知道了错误的原因和潜在的答题漏洞,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化解答题困难了。

4.定点。即确定讲评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通常历史讲评课中,教师都会将一份试卷中学生错误较多的几个历史题目作为重点讲解。但我觉得,有了上述三个步骤的依托,最合理最科学的做法是从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方面去备课的。重点就是属于历史课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主要的内容,因其重要,须多强调,而且要作进一步的相关知识的延伸讲解。难点就是学生难懂、不太容易掌握的内容,因其难懂,就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解答类似历史难题的思维路径,避免再犯类似错误。疑点就是学生混淆不清、容易误解且易产生疑惑的内容,因其易混淆,要多设计一些同类历史题举一反三,作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和明确差别。

明确了以上四个步骤后,下面让我们结合具体历史教学内容,一起看看如何运用“四重视”方法,上好讲评课。或者说上历史讲评课讲什么?怎么讲?主要是要做到四个方面的重视。

1.重视讲解学生不懂的概念,架起学生与题目之间的桥梁。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1:下列事件对近代民主进程有推动作用的是( )

①制定《权利法案》②颁布《人权宣言》③发表《独立宣言》④启蒙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通过“四步法”我们发现,在这道题中学生对“近代民主”这个概念理解不到位。因此,教师可着重分析和讲解近代民主的本质和对世界近代史的影响。教师不妨联系历史事件,告知学生近代民主,始于文艺复兴运动,发展于启蒙运动,是清算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提倡人性,反对神权;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为资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它的影响下,英国出台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美国出台了要求摆脱殖民统治的《独立宣言》,法国也制定了要求人人平等、自由的《人权宣言》。因此,讲解了这些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例2:之所以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它( )

A.了罗曼诺夫王朝

B.了农奴制度

C.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7

正是基于上面的思考,我们举办了题为“心灵・历史――孩子眼中的抗日战争”大型艺术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这是一个尝试,是儿童教育研究者和儿童美术教育者联手进行的一次跨学科个案研究。语言文字.绘画艺术、装置艺术及书法艺术都成为孩子表达自己的途径和手段,多元化的语言形式展示着孩子探索历史的执着和热情,同时生动而贴近孩子特点的教育方式也更有助于帮孩子建立更接近客观的历史概念。这是一次互动,是儿童与成人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孩子与孩子的互动,归根到底是心灵与历史的互动。通过这个个案不仅能够了解到儿童历史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能了解孩子审视历史的独特视角和独有困惑。

我们期望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孩子的探索过程:以文字的方式记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用影像来记述孩子的解读过程,借助丰富多元的语言形式让孩子们表达出他们对战争的困惑和追问。我们希望能够了解儿童历史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孩子审视历史的独特视角,同时也能够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帮助孩子形成更接近客观的历史概念。

整个活动都是在儿童探索和主题探究活动基础上完成的,每个孩子们都参与了“搜集抗战资料”“观看资料片”“对战争提问”“为英雄立传”“我给亲人的一封信”“战争反思”等活动环节,同时也完成了与抗战主题相关的系列艺术创作。

在系列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大胆地抛出了“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尝试从更深层的维度思考历史的特点。我们得到了这样的感性和诗意的回答:“历史是一片天空,有时晴空万里,有时狂风暴雨”,“历史是一个传说”“历史是一个城堡,里面藏着很多神秘的事情”“历史是一个棉花糖,被人们一点点舔开”“历史是一杯浑浊的水”……

孩子们用浪漫的方式竟然轻易地触摸到了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那线玄机。

整个活动的过程中,100个孩子用近二个月的时间绘制了抗日战争中的“英雄谱”。”和平墙”、“抗战三字经”、“战争中的人””战争场景”等系列作品,同时还通过观看经典的老电影包括“地道战”“地雷战”等影片,与孩子合作完成了战争跳棋和地道战等艺术作品的制作。在艺术表现的行动中,孩子们一直致力于用艺术这种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发自心灵的感悟。

二战老兵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怕死去,但我们怕被遗忘!”我们这次活动的初衷是希望历史的记忆能触动孩子的心灵。然而,活动结果似乎在告诉了我们另一个事实:借孩子的眼睛,可以穿透历史的迷雾,洞悉更加深刻的本质。

“为什么会有战争?”“英雄是怎么变成英雄的,他们原来不是人吗?”这是孩子们自发提出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成年人会失措.8岁的孩子的困惑何尝不是我们所有成人的困惑呢?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是贴近战争本质的哲学性的问题了。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8

关键词: 农村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现状 困惑 教学策略

我省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二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农村的课程改革,始终伴随着强烈的阵痛,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思。

一、学生现状

1.学生两极分化更加明显。

新教学方式强调张扬个性、自主学习,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不要说合作探究。长此以往,两极分化越发严重。

2.学生的学习条件滞后。

农村学校电脑没有几台,图书没有几本,要查资料没门,要探究无望,不能满足自主、探究的学习要求。

3.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困难。

新课改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学生搜集资料困难、分析问题能力薄弱,交流、合作流于形式。

二、教师困惑

1.教师手头资料少,备课难。

除教材和教辅用书外,教师寻找资料难,没有依据很难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人教版八年级第6课“活动与探究”第2题,老人说:“史书记载: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真够狠的!”小孩说:“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秦将手下要有八十多万人。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关于这个题目,虽然按照教师用书上的解释,四十万人被坑杀似乎有可能。但理由仍然不是太充分,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不可能。所以,他们提出种种疑问:秦国当时有多少人?赵兵已投降了,让他们劳动不好吗?为什么要杀?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查阅有关资料有一定的困难。

2.关于开放性考试。

在新的评价体系中,考试朝开放性、开卷的方向发展,重在考查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而这方面学生能力薄弱,显得难以适从。加上新教材历史知识系统性削弱,导致学生历史知识混乱和错位。

三、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

新教材编写极具个性和特色,充分考虑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自主性,让师生有极大的施展空间。如《宁为刀下鬼,不作亡国奴》一课,在“南京大屠杀”题目下,不仅用文字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累累罪行,而且辅以5幅历史照片。其后的活动课四是《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语重心长地提出:“一衣带水的邻邦需要永久的和平。为了和平,为了让南京大屠杀永远不再重演,请提笔给你的同龄人――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告诉异国的同龄人你所知道的南京大屠杀,也告诉异国的同龄人你对祖国的热爱。”无论是课程立意和活动内容、目标以及建议,都比较恰当,符合中学生的特点;并且和今天的时事热点相映证,对学生的教育、启发效果非凡。活动课附录材料和参考书目丰富翔实,它们都为历史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题材。

2.充分体现新课程探究性的理念。

“活动课”和课后“活动与探究”的设计科学精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模拟时事报道、举办历史小论坛、模拟导游、创办历史小报、探究歌曲中的历史、展览老照片等,指导学生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写出有深度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小论文或诗词歌剧等文学作品;扮演形神兼具的角色。如: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活动与探究”有两题:(1)提建议:“以一个改革开放者的身份收集身边农村或城市改革开放的资料,提出你认为哪些还可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建议。”(2)议一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有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后,生产都大大发展了,为什么?”教学中,我让学生任选一题,通过对父母、亲戚的了解访谈,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调查报告,有几位小才子还写了几首赞美的诗歌。

3.充分挖掘教材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每一课开篇的“导入框”和适度延伸课程内容的“自由阅读卡”显示了编写者的探索和精思。如《辛亥革命》“导入框”讲述的是孙中山从一个“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的孩子,到立志“医国”寻求救国道路的革命者的故事。“自由阅读卡”的题目是“孙中山与中山装”,让学生从细微处看到领袖人物的伟大精神。故事生动、有趣,又与课文的主题相呼应。《民族团结》“导入框”以第四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会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引题,突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的主题。而本课“自由阅读卡”是“十一世班禅册立”,通过叙述十一世班禅册立的历史依据、册立过程和政治意义,用“事关民族团结”作总结,启发学生思考。教学中关注这些生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对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意义重大。

4.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突破教材瓶颈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9

关键字 数学史;数学教育;必要性;方法

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说:“动物学家坚持认为,在一个短时期内,动物胚胎的发育重蹈所有地质年代其祖先们的发展历史。人的思维发展似乎也是如此。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的思维经历其祖先之所经历,迅速通过某些阶段而不跳过任何阶段。鉴于此,科学史应该是我们的指南。”

无论曾经的美国新数运动,还是现在的我国对义务教育新课标的修改,数学教育工作者无疑在数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对数学史的运用。而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是必然的。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的教育意义、历史眼光、审美观点等等,促使其成为数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对于学生,首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其次,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发展过程,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比古今,能更好明白现在的理论和技巧的优点;再次,数学史为学生学习数学平添些许“人情味”,使数学更易于亲近。也使学生明白前人创业的艰辛,不应该把自己碰到的学习困难归咎为自己的愚笨;最后,数学史的学习让学生对数学整体有一个全面认识,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

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对于数学教师,可以保持教师本人对数学的热情。数学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就是要有热心,对数学的热心,对学生的热心;其次,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数学教师更有责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眼光和品位。数学教师要把数学教好,还要充实自己的学识,而这方面,数学史的学习肯定会有帮助;再次,教师也可以从历史发展中的绊脚石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可以参考历史发展作为计划课堂安排的指引。参考历史发展作为指引,绝不等同完全按历史发展去讲授,因为真正的历史发展有时是非常迂回曲折的。

现在不少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数学史运用的重要性,但常常由于教学任务紧迫、升学压力沉重,而无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开展数学史的渗透。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史,并非单指数学个别课题的编年史,也并非单指数学家的生平轶事,而是既指数学知识的演变,也指创造这种知识的人,产生这些人和这种知识的客观条件,还有这种知识的社会作用。那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呢?

教师在讲课中可适当的加入数学家的轶事和言行。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推导过程中,一般教师都会列举求前N个自然数之和的例子,而大数学家高斯就曾经在他8岁的时候解答过,虽然我们无从知晓,高斯到底是如何解答的,但此时我们可以将高斯解题的趣事介绍给同学,首先可以增加数学学习中的趣味性。其次,让学生在趣味中领悟并加深对等差数列求和的这种方法。

开始讲授某个数学概念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它的历史发展。复数的引入学习一直都是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学习时不可避免的对虚数产生困惑,而这种困惑与数学历史上人们探索复数时产生的困惑完全相同。所以,在引入复数时,可以适当的介绍复数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历史上人们对它的理解时所产生的困惑,这样让学生“经历其祖先之所经历,迅速通过某些阶段而不跳过任何阶段”,避免了前人所走的弯路,跳过思维定势,摆脱思维束缚,正确的理解复数。

教师用数学史上的名题及其解答去讲授有关的数学概念,用数学史上的关键事例去说明有关的技巧方法。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很多学生经常忘记勾股定理的具体表达形式。除了记忆学习,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没有彻底的理解勾股定理的实质和用途。在教学中,为了避免死记硬背的学习,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史上比较经典的几种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如刘徽的出入相补法、赵爽的面积法等等,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进行介绍。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不同证明方法中巩固勾股定理的表达形式,更让学生从实际中理解了勾股定理。在介绍证明方法的同时,给出这种证明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勾股定理的实际用途。

教师还可以在课程内容里渗透历史发展观点,用数学史作指引设计整体课程。我们知道数学史上人们是先研究对数的性质然后才给出对数的名称,而且并不是像现在教科书上编排的顺序那样由指数得到对数,而正好相反,这正如人们先研究球面三角然后才研究平面三角一样。那数学教师能不能根据数学历史的发展来编排初等函数的整体教学课程呢?退一步,能不能在对数的教学中,渗透对数的发展史呢?我想这样也许能够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对数的实质。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原著数学文献设计数学课堂习作,或者在课外指导学生制作富有数学史兴味的墙报,专题,探讨,特辑,甚至戏剧,录像等等,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

数学史告诉我们:数学是人们主动创造出来的。创造数学,这也就是我们新课程理念所说的“做数学”的真实意义之一:要鼓励学生创造,创造数学知识、创造数学方法、创造数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永伟,叶立军.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汪晓勤,韩祥临.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M].科学出版社,2002

[3]萧文强.心中有数——萧文强谈数学的传承[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篇10

关键词:专题史;通史;知识衔接;大历史观

通史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专题史是历史学习的深入。现行初中教材从体例看是通史,从内容看史实具体、生动有趣、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现行新课程高中教材特点:从体例看是专题史;从内容看侧重于探究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特点、影响或评价等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知识。高中历史教学是建立在初中通史基础之上的深入。在我们现实的高中教学中,存在两大方面的困惑:一是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的通史掌握得并不扎实,因此经常出现“篡改”历史时间、历史事件的现象;二是由于高中知识重点是理论性强的问题,因此课堂上容易出现“冷场”现象。要解决这两大困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是应对的策略之一。那么,怎样衔接初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谈谈个人的思路和做法,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编写简易的初高中知识衔接资料,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资料编写建立在初中教材基础上,参照高中教材(以岳麓版为例)内容,突出时序性和重要的史实。如中国古代史按照主要朝代的先后顺序罗列:夏朝—商朝(青铜器、甲骨文)—西周(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百家争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统一文字)—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科举制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建立完善、大运河开通)—五代十国—宋朝(清明上河图、交子、瓦子、景德镇)—元朝—明朝(丞相制废除,内阁制建立)—清朝(军机处设立、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近代史主要史实按顺序如下:1840-1919: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兴起、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19-1949: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北伐)、国共十年对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解放战争(重庆谈判、内战爆发、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中国现代史主要史实按顺序如下:七年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完成)—十年探索时期(中共“”、、化运动、三年困难时期、“八字方针”)—十年时期——两年徘徊时期(“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特区设立、外资企业出现、中共“十四大”)

世界古代史:奴隶社会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统治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世界近代史主要史实按顺序如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兴起—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主要史实按顺序如下:十月革命—巴黎和会—苏俄(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苏联“三夫”改革—苏联解体。

这些衔接资料放在高一新生开新课前利用2~3节课与学生一起梳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通史架构,为高中的专题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初中教材的“已知”,探究高中教材的“未知”,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