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篇

时间:2023-08-12 09:2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保障;课堂教育;课外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与矛盾,这些社会突出问题的解决都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上许多矛盾和弊病也在高校中显现出来。我国高校近几年发展迅速,教育改革、管理体制调整和扩招等工作也暴露出许多新问题。由于以上情况使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显得十分必要。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主题鲜明,体系完整,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历史、现实和时展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形式,全面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提出了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部署和纲领性文件。

高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因此认真学习和贯彻《意见》的重要思想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奋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高校教师,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实际,不断思考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手段。

一、要分清形势、用战略性眼光看待其重要性

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是国家兴盛、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根本原因。当前正在接受教育的新时期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知识涵养如何、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对于高校来讲,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大学生就是政治。”因此,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具有为祖国求学的拼搏奉献精神,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高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长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1985年以来,共下发了6个中央文件进行对思想政治建设进行指导。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厚望,体现了中央对广大大学生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寄予的殷切希望。贯彻、落实这些文件,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状况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建设性影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这一宏观战略部署,是我国未来20年发展和建设的主线,事关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规划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胜利实现和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为了完成这一奋斗目标,就需要高等院校加快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种人才讲求知识,讲求技能,更讲求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然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主要包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文化全球交流、冲击及文化多元化趋势对大学生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国际政治形式和国际局势的日益复杂对大学生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影响等等。从国内的环境来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德育工作产生了全局性的重要影响;高等教育事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扩招、就业、收费等方面的改革,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市场经济强调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在某种意义上极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再加上现实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增加了人们感情上的隔膜和思想上的波动性。高科技通讯设备及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和不良文化扩大了传播范围。西方势力宣扬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腐蚀人们的思想,这些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思想文化多样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挑战。

为优质的完成选育高道德水准人才的使命,就要求广大高校的各级领导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认识到新时期青年学生事项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坚决防止只抓教学、科研而忽视思想建设的倾向,把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学校稳定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各学校要确立党委领导下的党政团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在领导班子中明确了相应的分管领导,进一步完善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设置。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去研究、探索和创新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坚持尊重、理解、关心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不同人的不同思想问题,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形成高校、社会和家庭各负其责,有机配合,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建立成为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1.加大思想政治队伍建设,保证经费的投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必须要有一支专职和兼职结合的队伍,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学风、校风、教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机制。同时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保证,不能因经济状况或其它原因减少其投入。加大对特困生的援助,减少其生活和学习压力,建立心理咨询诊所,保证同学的心理健康。思想政治建设所需的经费,应列入预算、保证落实,并随着学校的发展相应增加。建立成为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工作格局。

2.抓好政治辅导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什么人都可以做好的。要注重政工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知识结构、学历层次的优化,这些都一定程度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因此尽快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学校要像培养教学科研骨干一样,把培养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纳入学校年度整体师资培训计划之中。

3.擅长总结创新,提高思想教育的科学性。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要加强制度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工作,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专题会议和研讨会,定期对政工人员进行培训等等。对于学校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要组织专职政工干部和两课教师形成课题来研究,开展要有针对性的工作,找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让它与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4.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近些年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并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各高校应该增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设立心理咨询诊室,对学生心理进行正确的疏导和监控。

5.充分发挥各种传媒的引导作用。要通过广播、电视、校园网络、报纸、各种黑板报和墙报、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恪守道德要求,树立新风尚。特别要注意在学生中增加电视的配置比例,使更多的学生能看到《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国内外各种时事,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和奉献意识。

6.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党课、团课进行政治辅导,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于思想建设的指导精神,学习和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重大的庆祝节日和纪念活动为契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多开展文艺活动、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社会调研等活动,增强社会实践,并以此来丰富学识、陶冶情操。

7.采取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连续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要采用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是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有侧重地对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由于从事课堂德育教学的教师和开展课外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相关环节或内容上协调不够等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存在脱节、不协调、不连续的现象,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林.关于加强我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理医学学报,2001.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2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紧紧抓住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铸造灵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突出主题,帮助师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思想,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新水平。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场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的如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有其社会根源,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市场体制的竞争机制。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形成,竞争日益加剧,物质的、科技的成果因其有形,且具有能被量化、指标化、直接能与个人利益挂钩的特点,可以进行直接比较,因而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它的作用而具有价值优位。而隐藏和渗透在这些物质的、科技的成果后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却较难进行量化比较,因此,其存在和价值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其次,社会价值取向的不平衡性。在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也随之暴露,表现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就是整个社会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道德、重生理轻心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普遍不受重视,很难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比如一些高校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形式走过场现象严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陈旧老套,一些理论教师还只是局限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灌输上,这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无形中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与实效性,这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当代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已迫在眉睫。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措施

1.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机制

高校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学校联系大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在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全面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一直以来有着实践育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优势。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机制,一是要明确责任。要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所担负的责任,增强政治坚定性和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二是要深化创新。要充分认识、认真梳理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载体、工作内容,构建以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三是要提高能力。要着力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和济困助学的能力,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困难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再次是加强机制建设,及时了解、反映大学生的需求和呼声,及时、准确、全面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切实维护好学生权益,维护高校稳定。

2.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针

“八荣八耻”即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的重要论述。它涵盖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高校要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高校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将荣辱观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

3.培养培训促素质提升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要根据政工干部的工作特点和岗位要求,确定培训重点,着力培养职业精神,提升职业水平,拓展学术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具有特殊本领,比如沟通交流能力,情感理解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宣传鼓动能力,这都要通过业务培训逐步提高。既要抓好面上基础培训工作,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又要推动一批优秀政工干部特别是优秀辅导员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形成队伍的骨干核心,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

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创造性脑力劳动。勤于学习,才能进步,才能适应,才能视野开阔,才能与时俱进。荒疏学习,必然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陷于停顿、僵化、落后、落伍。政工干部要学干结合,学用相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去研究,去实践;当作一个建功立业的岗位去奋斗,去奉献聪明才智。学习就是工作,学习是为了工作,想问题就是在做工作,不想问题就等于没做工作。面对多元经济并存,多种社会矛盾交织,多种思想文化碰撞,面对师生求知、求新、求乐、求助的多种需求,特别是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有许多新课题,政工干部普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恐慌和本领危机。学习,应该成为一种自觉选择,成为政工干部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要重视政工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使他们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博士点,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解决好他们的职称待遇和发展出路。

三、结束语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时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个主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邢瑞煜.实现思想教育方式的转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3).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迎接新挑战、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政治意识强、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较高的素质,一方面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高度的责任感,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素质,能够熟练各种技能,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又要懂得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还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经验,掌握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运用到工作中去,可以从网上搜集信息,掌握社会动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谁掌握了网络这个思想舆论的制高点,就意味着谁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因此,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首先,大力建设优秀网站,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组织力量制作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趣味性强、适用于网络运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在网上轻松而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加强校园论坛建设,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回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校园论坛要给予特殊关注,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既严格把好政治关,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再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及时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辅导者、启发者,不断运用网络以及其他高科技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衔接。

二、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网络。网络中的信息既有时事性的,又有数据库的。内容广泛的信息为使用者展现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如若思想政治工作者善于利用,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就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到理想效果,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而网络技术正好为三者的结合提供了方便。通过网络技术,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子女的在校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和家庭沟通,有利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便利的网络也保证了学校和社会的及时沟通,促进了社会和学校的联系,可以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轮驱动,三个方面形成一股“合力”,更有力地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网络中,大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寻找信息,选择信息,接受信息,他们不仅仅充当受教育者的角色,相反,在网络上他们常常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他们喜欢交流信息、信息,常常通过操纵信息的行为来影响其他网民。教育者应该抓住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和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与领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在鼓励学生从网上获取广泛信息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和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即教会学生克制自己,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信息,判断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网站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在建设、完善和管理网络的过程中,自身也不断成长,最终引导学生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4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都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各高校也努力践行着"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也显著提高。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国际形势的不断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以网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提升,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先进的、有益的与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并存,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特殊群体,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好奇,其社会心理从单一走向多极化。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碰撞,他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缺乏足够的认知、选择、思考和判断能力,容易陷入思想误区。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竞争意识进人他们的思想领域,强化了他们的个人主义,淡化了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意识,不利于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沟通与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第一时间将教育信息,经过分析和选择,通过网络迅速地传播给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信仰。网络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许多垃圾信息和不良文化观念正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大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捏造一些关于我们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路,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三)旧的教育体制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相脱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教学管理体制从学年制逐步过渡到学分制,造成班级的吸引力下降,凝聚力削减,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淡化,管理方式更趋向于开放式、多元化和后勤社会化。[1]学分制下,许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修养和思想的提升,只注重技能忽视了德育培养,削弱了思想教育的功能。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出现使思想延伸教育的触角难以延伸到宿舍、食堂等场所,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变,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没有根本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更多地体现了教育者的主导性。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以学校为主要空间的教育,设立专门队伍从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大学生对教育路径的可选择性不大,基本上是"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贯地习惯用过高的标准和统一的目标,教育和要求学生,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差异性。

其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缺乏整体规划和有效的阶段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内容指向还不够系统、明确。[3]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不能很好的保持适度平衡,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很难成为教育对象自觉的选择,相当程度使得教育对象自觉的回避。

再次,教育路径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地演变为围着课本转、围着老师转、围着考试转,典型的传统应试教育,而不是作为提升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智慧,许多大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就业而考试,完全忽略了人生的价值和个人素养的提升。大学生慢慢成为考试的机器,却根本不能掌握和灵活运用其中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发挥思政工作者的主导作用,积极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重点放在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研究上,但并不是否定、排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相互作用的两方面,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为主导作用的发挥。主导是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基础上的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者要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贴近现实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二)占领网络阵地,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

第一,学习信息网络化。利用网络进行选课、成绩查询、学习信息咨询、心理咨询、就业信息咨询、最新信息公布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第二,生活信息网络化。通过网络信箱的设置,大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合理的观点和意见,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第三,心理咨询网络化,设置相关的心理咨询模块,可以帮助那些性格内向,不好意思表达真实想法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真实的交流与沟通,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各种问题。第四,就业信息网络化,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各方面的就业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使大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奋斗目标。第五,党建信息网络化。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入党信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等,学会分析网络垃圾信息,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三)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不动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逐步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报纸、广播、校园宣传栏等途径进行直接的宣传、引导、启发和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党的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观念、工作思路和制度措施,贯通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靠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一、发展中的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

1、独立学院的特点

独立学院有三大特征:一是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2、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个体差异大,整体素质低

独立学院招生多数在第三批本科和第四批专科录取,是录取的最后批次,比校本部学校正常录取分数要低60-80分左右。同时又有部分高分考生因报考志愿等原因滑落至三本层次,造成学生录取分数与第一批本科生分数相差甚远。以上录取情况,首先造成学生整体质量低;其次,也就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入学前表现为录取分数的差值,入学后表现为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态度的差异。以上情况给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在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甚至创新能力方面独立学院学生并不比公办院校学生差,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

(2)家庭条件高,自律意识低

独立学院实行成本收费制,就读的大部分学生都来自中、高层经济收入家庭或经济发达地区,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得他们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经验;个性强,不习惯过集体生活,组织纪律性较差;平时生活费充裕,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自律性差、毅力差,缺乏钻研精神和进取精神;自理、自控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与实际年龄不吻合,学生旷课、上网包夜和打架等违纪事件普遍可窥见一斑。

(3)活动参与意识高,学习热情低

独立学院中具有体育、文艺及领导才能的人才并不缺乏,他们普遍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参与意识强烈,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动手实践能力突出。举办文艺活动往往群星汇萃,开展体育竞赛可谓是人才济济,开展社会实践时大家都生龙活虎,活动质量并不比院本部质量差,但举办学术讲座和学习竞赛活动参加人员却门可罗雀。基于以上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分析,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不应将其与传统大学的学生保持高度的一致,应体现出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来,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就应该依照学生的个性来培养使其真正成为人才。

二、新时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这一重要思想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要不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首先,我们应认识到“两课”并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渠道,高等学校的所有课程均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同时,学校全体教职人员均应从育人的高度,来认真研究如何改善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在软环境方面,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管理环境、师德环境和艺术环境等等。在硬环境方面,则可以从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下功夫。这些均可以对学生的性格、品德、习性、行为产生教化、改良的作用,它们同时也具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3、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取得。目前,独立学院教职员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和管理干部;二是从高校或企事业单位辞职下岗自谋职业人员;三是近几年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

这三个方面的人员构成了独立学院教职工“老、中、青”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教职工有着不同的特点,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在呼吁各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予以充分重视的同时,呼吁政治理论课教师练好内功,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首先要把好“入口关”,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例如: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具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技能,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教科目应与所接受的专业培训、主修的课程内容相符合。

4、以学生党建为龙头,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利用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党校学习班,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以便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三早”,即早启发

引导、早培养提高、早考查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在学生中营造积极上进的氛围。

5、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发展

面对网络所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当把握住机会,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第一,建立具有正确政治导向的校园网站,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要引导青年大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创新网络教育方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第三,扩大校园网站的影响力,占领网络上的主动权,加强对BBS等学生论坛的管理。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6

一、以大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这里明确了大学教育的两个方面内容:成人、成才。成才是指大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学业水平和综合技能后,能够从事某项较专业的工作。在世界历史上,大学是从宗教组织发展而来的,一开始大学教育的宗旨就不仅是心灵引导,而且是培养引导心灵的人。在多元化社会,一条科技原理、一个软件系统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样的,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态度、精神追求等心灵系统却可能完全不同。我们应坚持积极的人生导向,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明和道德追求的同时,还要积极吸纳当代社会的科学观念和公民意识,使学生在大学里受到良好的心灵熏陶。这里需要谈及另一个名词:“成人”。传统教育不论中外都是以“成人”教育为根本宗旨。在西方,大学教育一开始就以培养神职人员为主要目标。在我国,传统教育的目的也始终在于培养“道德之士”和“圣贤之人”。而现今我们的师范院校就是在培养着教育、引导别人“成人”“成才”的“成人教师”。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学生走好既“成才”也“成人”的大学求学之路。

1.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探索深化“成人”教育的新方法

大学具有传承文明、传播科学的社会和历史使命。现代社会将个人命运交给“选择”,一些人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所以他们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而一些人不知道自己应当怎样选择,或者说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才适合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全面“成人”担负起正面教育的责任。

教育者在新生入学之初就要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答复:在大学内一定要找到能给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学生除了上课以外还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些课余时间对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就是最重要的“成人”教育。围绕“成人”“成才”这一主题,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活动和政治学习,来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长期坚持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充满色彩的理论学习氛围。要始终本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专家现场报告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通过每个班级自编自演的节目来深化对抽象理论的理解;通过党课理论学习小组的学习来加深学生对执政党的认识等等。

2.组织向社会献爱心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中普遍流行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出现了遇事只顾自己的感受、片面理解个性化、追求张扬自我、缺少宽容与爱心、缺乏责任和感恩、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种种缺陷,归根结底是“成人”方面的问题:没有用一颗平常的心来做人、做事。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感恩思想,我们组织各级各专业的学生通过参观“七三一”遗址、革命烈士纪念馆、祭扫烈士陵园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认识上的触动,引发学生内心的震撼。还通过给父母亲的一封信以及假期回家给父母亲洗一次脚、做一顿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另外,通过向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献爱心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社会的教育。

二、以学风建设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代社会将个人成长交给了教育,使得一些人“进对了校门”,因此而铸成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这就是我们大学所要承担的任务。要想达到让学生“进对了校门”的目标,没有一个好的校园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作为高校的每一位学生工作者,以优良的学风建设为载体,带领学生共同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奋进、焕发蓬勃生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达到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工作。

1.积极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加强学风建设

可以针对自身的学科性质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包括新生入学阶段的专业思想教育、严肃课堂纪律考试纪律等等,来加强学风建设。如“两早一晚”制度,即“早操、早自习、晚自习”制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养成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既然是养成教育,就一定要坚持如一。让所有参与者受益匪浅。在引导学生成人、成才的道路上,自我学习的环节不容忽视。一个人能够养成自主的、积极的学习习惯,就会受益终生。在早、晚自习的设置上,我们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督促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加以适当的管理限制,来减少学生出去上网、闲逛的机会。

2.重视文明的宿舍环境,促进学风建设

充满激烈竞争的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制度,导致家长对孩子总是进行“全方位”的呵护:在生活方面“保姆式”地照顾孩子,在行为方面总是迁就孩子。由于现代社会平民化、世俗化的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缺乏追求精英素质的意识,言谈低俗,行为粗陋。在我国,大部分学生是集体住宿,这可以把学生组织在一起,是创造一个集体环境的优势所在。那么,我们怎样利用并发挥这种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一个团结的集体就很难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没有一个优雅的环境就很难培养文雅之士,所以,高度重视文明的宿舍环境是我们在学风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者可以从新生入学军训开始就不断进行宿舍文明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改进相应的细则和评比办法。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内务大赛来促进学生形成一个文明的宿舍环境;通过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办法,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以现场会、年级会、个别教育的方式加以及时解决。

三、坚持以情感人、服务学生,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7

关键词 革命传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努力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一项极为艰巨而又紧迫的重要任务,必须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1]

1 革命传统教育的基本内涵

革命传统教育是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工作作风,它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等等。其精神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党极为重要的政治优势和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2 革命传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 思想导向作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具有积极的思想引导功能。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同时,它还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让大学生受到积极的思想感化,能够更加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让大学生锤炼成良好的政治品格,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2 情感调节作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可以从心理、情绪、思想、行为等方面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并通过他们自身积极的思想斗争和道德修养,"进行人的情绪调控、人的心理调适和人际关系调整",[2]从而达到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2.3 教育保证作用。首先,从教育内容上看,这些教育资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从教育对象上看,它们能够适合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从而为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最后,从教育者方面来看,它们可以促进教育观念的改革,促进教学相长,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拓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挖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对于这些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方式过于简单化和程式化,很多地方的开发还只局限于博物馆、纪念馆,设施陈旧,挖掘及整理出来的文字材料也大部分保存于当地的资料室,没能发挥这些资源的真正价值。其次,主题过于单一。对于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挖掘和研究,大多数仅侧重于革命历史内容方面,而对于蕴含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及革命精神的社会价值的开发和时代精神的弘扬是比较欠缺。最后,未能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革命传统教育,受教育者很难认识到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觉得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过于枯燥,同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脱离正确的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很难实现。

因此,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运用新对策和新思路,多角度、多渠道地把资源优势变成教育优势,并充分发挥这些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增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力。

3.1 挖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精神实质,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一是将革命传统教育中体现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爱国爱民的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让其成为培养大学生形成优良品质的宝贵精神财富。二是挖掘革命精神教育内容,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利用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及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3.2 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育功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创新教学方式,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革命传统教育紧紧结合起来。我们要把课堂讲授和现场体验者结合起来,努力促进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同时,组织大学生走出去,参观革命旧址、访问英雄人物,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参与挖掘、研究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使大学生通过自我参与、自我教育,充分体会蕴涵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中所反映的文明成果、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感情,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要积极组织大学生,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校园活动和现实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纪念日、校园文化节,举办革命传统和革命斗争史的主题展览、读书活动、征文及演讲比赛等等;总之,我们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大学生感受传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使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文化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

3.3 在历史与现实、传统和现代中整合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以增强其教育效果。我们需要对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的布局及环境进行整合,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发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以发挥这些资源的整体教育效应。并且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地方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使其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革命道德,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总之,努力把对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发展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和陶冶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使他们能"在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在主动参与中接受熏陶"[3],从而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8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考

1 前言

“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新生力量。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90后”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临着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给“90后”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90后”大学生目标坚定、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敢于负责,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多元、社会责任淡化、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我们必须强化阵地、夯实组织、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努力把“9O后”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强化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实践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主动占领,就会被其他思潮所充斥。就高校来讲,课堂、校园、网络是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注重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一是着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弘扬和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着力构建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橱窗、校内广播电视等形式,积极传播和和弘扬先进文化,努力为“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着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网络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精心创设主题教育、校园生活、心理健康等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使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90后”大学生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夯实组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

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有效途径。要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精心创设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在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要坚持以创先争优为依托,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并引导和指导共青团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和培养“90后”大学生美好情操。再次,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自我教育作用。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社团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专题讨论、学术讲座等活动,使社团活动更加贴近学生,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4 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创新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90后”大学生思想和灵魂,真正转化为自觉行动和具体实践。一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高校教师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形成“90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必要条件。我们既要注重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更要注重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三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在对“90后”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也要给予行之有效的管理,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柔性化、人性化,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人文关怀,激发和调动“90后”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转化为“90后”大学生的实际行动。

5 结束语

“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新生力量,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着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着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为“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 尹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3] 蔡婕.加强高校社团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7) 缁峋贸煞帧⒆橹问健⒕鸵捣绞健⒗婀叵岛头峙浞绞饺找娑嘌嗣撬枷牖疃亩懒⑿浴⒀裥浴⒍啾湫院筒钜煨匀找嬖銮浚后”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90后”大学生目标坚定、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敢于负责,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多元、社会责任淡化、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我们必须强化阵地、夯实组织、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努力把“9O后”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强化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实践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主动占领,就会被其他思潮所充斥。就高校来讲,课堂、校园、网络是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注重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一是着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弘扬和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着力构建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橱窗、校内广播电视等形式,积极传播和和弘扬先进文化,努力为“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着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网络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精心创设主题教育、校园生活、心理健康等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使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90后”大学生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夯实组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

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有效途径。要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精心创设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在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要坚持以创先争优为依托,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并引导和指导共青团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和培养“90后”大学生美好情操。再次,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自我教育作用。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社团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专题讨论、学术讲座等活动,使社团活动更加贴近学生,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4 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创新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90后”大学生思想和灵魂,真正转化为自觉行动和具体实践。一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高校教师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形成“90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必要条件。我们既要注重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更要注重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三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在对“90后”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也要给予行之有效的管理,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柔性化、人性化,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人文关怀,激发和调动“90后”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转化为“90后”大学生的实际行动。

5 结束语

“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新生力量,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着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着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为“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 尹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9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加速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

1.理想信念教育有待加强

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信仰不坚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信心不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还存在于许多大学生中间。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够

大学生当中有些同学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更谈不上理解、运用。主要表现为:却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生态度,追求至诚至善的人生境界。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体现的也不是那么突出,死板、教条,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现象越来越严重,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3.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民主法制方面的教育和学习,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冲动不考虑后果。特别是网络犯罪,大学生深受其害。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令人担忧,形势严峻,需要正面引导,加大教育力度。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跟不上大学生发展的需要,讲课方式过于陈旧、简单,互动式、实践式的内容太少,学校还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等,这些现状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课题,任重而道远,而且随时都要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分析,理清思路,加强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全方位、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党的十八大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和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党面对新形势下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教育当代大学生,使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要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要对党和国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小康社会充满信心,要对党和国家在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充满信心。教育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急躁,不烦躁,不浮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2.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力度

作为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内容,发挥思想政治课和哲学社会课的主渠道作用,完善、充实两课的教学内容,加大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影视资料、社会实践、时事政策报告会等教学方式和方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国家和高校应建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体制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政工干部、党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力度,改善知识结构,丰富理论内容,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年轻的思政老师,要给与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上升空间,保证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

(2)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工作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特别是对家庭困难、父母离异、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们要倍加关爱,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困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尊重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的发挥,给他们以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引导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辩论、演讲、情景模拟等活动;利用课余和寒暑假让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与义务劳动,参与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系、班级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等,促使大学生主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想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与个人、学校、社会和谐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以高雅的校园文化营造大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努力营造理想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和严谨、合理、可行的高校制度文化;利用校园网络、电视、广播、手机、橱窗、展览室、图书馆等传播平台,把思想政治建设内容有机融入其中。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10

1.以学生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一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所实施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质,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鞭策学生,同时又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2.当今大学生的现实情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现象,利益观念明显增强,对于理想和信念以及社会价值等关注力度不足,部分学生出现轻微拜金主义,非主流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面对既个性又非主流的大学生,以学生为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不二之选。

3.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未得到足够重视。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还未完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

1.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制度和文化都可以对人的行为加以引导,制度是外在的行为准则,而文化则是人们内在的共同的价值体系。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可以享受到更为完整更为精彩的大学生活。

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首先要依法治校。要明确高校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学校和学生双方的关系和责任,并明示公告;要规范管理过程中的处理程序,对学生的处理要做到程序正当、依据明确、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分适当;要以法律救济的形式给予学生申诉的权利,以充分体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思想。这三方面本身即是以学生为本制定的制度,将以学生为本的态度与法治精神结合起来,可以有效保障人性的合法张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构建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其次,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需要加强文化体育建设。大学校园的社团通常是极其活跃的,学校可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结合重大政治活动和节庆日,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征文活动、歌舞大赛、学者讲座等,让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打造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高思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建设一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政团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政工作,从行动上积极实践思政教育,加大投入,加强建设,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还要拥有一批政治可靠、理论功底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能将思想政治课讲活讲生动,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得到思想上的熏陶,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外,还有拥有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近年来高校辅导员老师多数是大学刚毕业就踏上这个岗位,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很多社会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自己当学生时就未想通而现在就要面对自己的学生来回答,只能是凭感觉和经验开展工作,只能简单地以制度和纪律来管理大学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学校需注意辅导员老师的年龄搭配,以老带新,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发扬光大。

3.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一刀切”。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特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政治方向上,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到积极的道路上,紧密结合时政,与时俱进,和平时期引导大学生为投身到祖国的发展中打基础,碰到敏感时期要及时预防年轻人的冲动和一时激愤。在学习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把学习与成才结合起来,既要学好专业知识,又要考虑自己所学知识对于在社会服务中的应用,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活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运用正确的生活观、消费观教育,使大学生把时间和精力运用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在人际交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引导大学生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指导他们学习相关的人际交往知识并注重培养他们交往的能力,使他们愿意交往、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建立起平等、互助、诚信、宽容、开放的良好人际关系。

4.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尚无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机制,实际中每个思政工作者都需要熟练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当前,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还未得到充分重视,相关领导应提高意识,充分重视教育心理学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作用。补充具有教育心理学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现有工作者进行系统培训,充实教育心理学知识,力争使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指导工作。同时应加快思想政治工作层面的应用心理学课程建设,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目标,并将咨询心理学等内容引入其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使大学生内心的迷惑矛盾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以学生为本,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选之路,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更和谐的学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健康、文明的成长,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使学生真正成为各方面都对社会有用的人。坚持以学生为本,符合当代国情生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做好高校工作的基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