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十篇

时间:2023-08-01 17:42:01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1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手段

一、课前精心的预设和课堂精彩的生成

地理课堂教学的预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计划完成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如在“荒漠化的防治”的教学中,就应该达成这样的目标: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人为原因的关系,建构出荒漠化从形成发展到治理的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一般方法,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在上“地球自转和时差”时,由于学生初中地理基础薄弱,不知道经、纬线(度)知识,就必要先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出经、纬线(度)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样方可达到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减少教学中的阻力。

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地理课堂也更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1)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不同。新课程下的老师不可以用同一个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而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2)地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课堂会有许多生成的东西。初学地理的学生会有很多疑问,老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疑问,让学生体会地理思想。地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往往都是学生理解困难的,而这些恰是地理思想渗透的好机会,因为生成的疑问是学生自己主动在大脑中产生的,对疑问的解决自然印象也很深刻。(3)课堂教学应该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以求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二者是互补关系。“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审视教学资源,弹性设计教学,而促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在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同时,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动态的过程,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产生良好的“生成”。

二、挖掘教材中的“活动”资源,让教学充满生机

新课程地理教科书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活动”的安排特别多,这也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脑。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灵活安排“活动”教学的思路,也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的很好途径。“问题”情境的创设建构,是开展课堂“活动”教学的有效途径。

“问题”情境法“活动”教学流程安排如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地理资料、图表从材料和图表入手,层层深入、逐步的创设认知冲突学生积极思考逐一解决问题师生一起总结出认知成果,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有难以解决的疑问时即时给以启发、引导。师生的共同总结也是很重要的:(1)为了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弥补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2)让学生形成对问题的认知的清晰思路,一步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地理技能,落实地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如在“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中,分析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时候,可设计问题:为什么地球就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呢?这是在无疑处设疑导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时间角度说明地球孕育生命的漫长,同时地球也因为有了生命而显得与众不同。让学生联想到人生的努力奋斗,历程是漫长的,但结果却是与众不同的。人的成功可以改变他周围的人或事,那么地球有了生命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又有什么改变呢?引导学生阅读,他们就会明白生物对大气的改造作用。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落实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标要求。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2

一、图标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出

图表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在对地理事物的本质进行探索时,通常对图形、图像以及表格进行分析以实现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利用图表教学法,能够实现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同时,我们知道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灵魂,学好地理的最快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对地图的熟练掌握。学生通过对地理图形识读可以提升自己的地理素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课堂学习不仅仅需要掌握政区图、地形区图、气候分布图等一些基本的地图知识,同时还要学会结合这些地图分析地理图表中反映的学科知识。例如,学生通过对各种专用地图的识读,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地理现象给出一定的解释;通常,我们利用气象图分析天气变化,利用地形图分析该地的地形特点等等。然而,这只是我们从简单的方面对图表教学法与初中地理课堂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提出进行分析 。

二、图表教学法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新课标提出了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同时还强调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结合图表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学习是离不开图表的。这是由于图表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在其主导下容易使学生在无意注意的引导下学习,而在心理学中,无意学习获得的知识最为长久,且更能灵活地使用于日常生活。同时,学生在无意识学习状态中,学习压力较小,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活跃地理课堂的气氛,最终不仅可以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同时还可以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

2.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

在中学地理课堂上,老师如果只是对教学大纲加以把握,那么地理课堂仅仅只需熟练地对地理概念进行把握,这样的课堂是无聊且枯燥的。而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其正处于性格的成熟阶段,一味的概念灌输只会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教师适当地结合图表参与教学就会使单调的知识灵活化。同时,由于图表所反映的知识较直观,表达的地理知识更加通俗易懂,这就会使学生的大脑的灵活性更能有效发挥。在地理识图中,图表的不断转化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做好思维转化,在学生听觉记忆、视觉记忆以及触觉记忆的配合下,更加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把握,最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思维活力

在地理教学中将图表教学有机结合,还可以将地理知识通过具体材料的分析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例如,在理解《大气循环》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应该紧紧结合大气运动模式图,让学生明白其形成原理,在老师对北半球大气循环原理进行分析后,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出南半球大气循环模式图。这样,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主动探索出知识。

三、图表教学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合的要点分析

1.教师把握好教学内容

在对图表教学与地理课堂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材知识做好精准的把握,只有对教材知识充分理解,并能把握好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同时突出重点难点,才可以在图表中合理地做好转化,更能充分利用图表反映地理知识,实现学生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2.科学的课堂内容设计

教师对课堂内容的科学合理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根本。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有效结合图表将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对图表进行分析时,教师要积极领导学生将课堂教学中的图表赋予其生命,让图表变活,不仅仅反映图表上的内容,更能通过图表看到隐藏在图表后面的一系列问题。

3.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对图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领导学生自己进行主动归纳和总结,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方法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了解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为图像教学法主要是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这一前提得以保障,才可以使这些目标得到充分实现。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3

关键词: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构建;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42-1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情况下,只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向课堂要质量,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探讨的几点策略。

一、精心编写优秀教案

1.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每一课的导入是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直接影响这一堂课的成败。导入最好是选择学生有所了解而又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班级学生“学情”,制定适合我们班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具,如: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等。对于地理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地图,因此,精心进行课件制作,使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并合理利用。

二、加强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采用以下方法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侯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中学生处在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一个特长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条件。这样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道德、思想、业务及工作素质,还有业余爱好特长素质。

另外,我还注意了几个细节:1.每接一届新生,我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随时能叫出学生姓名。2.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特别注意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这样做效果很好,在学校每学期学生对教师的民意测评中,我的优秀率都很高,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自然也喜欢上地理课。

四、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人教板)的编写给地理老师留下很多处理教材的空间,教师上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被教材僵化思维,应结合实际适当补充教学内容,联系乡土地理、时事地理,强调因材施教。

例如,在学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时,联系我们南京的实际,自从新疆天然气进入南京,我们用气越来越方便,其价格也更便宜;西电东送,全国电网联网后,南京入夏后基本没有出现停电导致酷暑难耐的现象,两者都很好地缓解了我市能源不足的局面,同时也使我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又如,在学习青藏铁路时我用课件展示了该铁路修筑的历史背景、线路的选址及需克服的困难、列车的配置、军事保护等资料,请同学们简单评价我国修此铁路的意义。在讲“青藏地区”时我补充了“三江源的资料”,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其生态环境很脆弱,由亲笔题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了我国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五、采用灵活多样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美学的角度讲,引起人们审美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客观对象的新异性和多样性。因而,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是否多样,也是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地理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是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4

【关键词】初中地理;活动课堂;应用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屏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

一、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应建立在积极参与教学的基础上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缺少了必要的课堂活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少,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易遗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教师的引导下,师与生的和谐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参与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来,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独立的思想,教师是处于辅助和引导角色,那么,如何体现学生这个独立的主体?这就取决于教师的辅助和引导。从中学地理学科的特点可以知道,中学地理学科具有开放性,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诸多要素,而各要素之间又相互穿插相互联系。同时又具有差异性和地域性,比如说山地、丘陵、平原、物质、矿产、江河等等要素构成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根据中学地理课程的这样一些特点,通过活动教学课程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接受地理知识,发现地理问题,共同探讨从而解决地理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加深印象,而且还能够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中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以青春期,好动是中生的典型特征,传统教学往往是学生的被动学习。教导、讲授、演示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一阶段学生往往对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以及对教师重复演示的所谓活动课并不感兴趣,而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也是策划者、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在教师的备课中,备学生是基本要求,我们知道不同的学习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备好学生、备好学情,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被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自主的探索学习,其是中学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包括了分角色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学生授课、多媒体地理图片展、实际观察观测地理知识、制作及实验、模拟操作、探究等等非常多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教师应斟酌学习内容与学生具体学情合理采用,更进一步的促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5

【关键词】初中地理 设问教学 有效教学 方法

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思维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设问教学恰恰是把知识转化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这种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相关概念的设疑

一般地理教学中的相关的概念都是牵涉到一些基础的知识内容,难度系数不是很大,但有的还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一般都是通过抽象逻辑的加工,用语言将其规律性的东西表达出来。对于概念,一般比较枯燥死板,学生学习兴趣较淡,所以教师必须选择一定的设问形式和设问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刚刚学习新课时,教师可以试问学生对地理课相关常识的了解情况,如什么经纬度?什么事气温、气候、气象?什么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什么是比例尺?刚开始由于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也很难回答,老师就必须给你针对性的直观性的解释。对概念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得死板枯燥的知识变得具有灵活性,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二、地理教学内容中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设疑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结合学情,知己知彼,并结合教材进行讲授新课。针对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技术技能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有效的设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常规课堂教学一般都是老师直接告知答案,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以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十分薄弱,要想改善目前的教学状况,老师必须从新定位学生的地位,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可以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思考,这样就会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人类的地域联系,谈到交通方式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依据所接触的社会现实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就极易开动脑际去思考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了。

三、利用多媒体图片,进行设问和讲解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和地理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引进教学中来,它以自身的优势大大超越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直观和生动的把知识呈献给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自身具备的优势,很方便的把问题呈献给学生,及时发问,并且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堂教学,调控课堂过程,把问题的结论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想有效的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图面,开展问题设问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开展活动,有效设问

地理教育针对的是普通中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激发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联想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课教学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形成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并逐步形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选择教材或编写教材时,应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现有的地理知识基础,选择具有一定理实践作用的地理理论,同时还要立足本学生实际,创新地理教学方式与方法,创作校本课程,以此为立足点,扩大学生知识面,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五、把握层次,难易适中

在初中地理的课堂设疑中,一般都是为了回顾旧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入新课,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识,让学生身临其境,加大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知识总结,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学生参与其中,为此,任何问题的设置都要能吸引到学生,都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学情,有效的考虑到问题设疑的层次性和难易程度。课堂问题的设疑,要多元化、多样性,考虑到所有的学生,也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体现层次性提问和教学。在难易程度上,要做到难易适中,切记出现过于简单、过于偏执和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这都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鉴于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问题设疑的难度和密度。

对于初中地理课堂的设问教学模式来说,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教学的需要,是针对教学内容的,不能为了设计问题而出现问题,一定要紧扣学习内容,同时,对于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梯度,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楠.试论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3(09)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6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课堂运用

地理情境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地理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引入或创设与地理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新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并将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创设的情境并尽可能迁移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对此,地理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及需要,创设出良好的地理教学情境。

一、运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新课导入创设的情境能多角度地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调动初中生的思维。地理教师在良好的新课导入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和提高能力。例如,我在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西北地区”内容知识时,精心创设了一种有效情境,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的“神舟七号”飞船?这时候学生的脸上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屑于回答的表情。这时我接着提问:可是有谁知道飞船从太空返回时落在哪里了?学生都面面相觑,无法回答。这时我说:“‘神舟七号’落在了内蒙古高原上,那么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我国为什么将飞船降落地选在内蒙古高原上?这与此地的自然条件与人文因素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晓。”通过这样新课导入创设的情境,学生立刻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探索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一步步揭开谜底,最终对所习得的地理知识牢牢掌握。

二、运用“娱乐式”活动创设情境

1.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初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活泼好动且富于想象力,这样,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针对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不但能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轻松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使角色扮演情境催生学生学习的新动力。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时,先让学生通过模拟视频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情况,然后选出学生分别扮演,表演自转和公转,使全体学生能够形象有趣地从中掌握自转、公转的运转现象。这种课堂角色扮演式学习,能使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学习的默契,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里学习地理知识。

2.通过专题讨论课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专题讨论课是指针对教材的某一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这一教学方式的优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会得到极大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如,在讲解“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的“俄罗斯”“日本”等内容时,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着手搜集相关的地理资料,准备讨论课的发言。这样会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在收集资料和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知识整合的能力。通过进行诸如《我所了解的这个国家》这样的专题讨论课,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三、运用动手实践创设情境

当前,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是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核心内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利用动手实践创设情境。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如何讲授知识是一门学问,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尝试,探索出适宜地理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创设情境,有利于地理教学的顺利展开。例如,还以“地球和地球仪”内容为例,针对学生缺乏对如地球运行、昼夜交替等较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的状况,我采取了动手实践的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我和全班学生利用适当大小的球体、铁丝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让学生在做好的地球仪上画出地球的赤道、南北回归线、两极和经线等,然后让地球仪在学生手中运转起来,模拟公转和自转方式。实践证明,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地理知识,能够使学生在情境的氛围中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那么,地理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实践表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

培养。

有效的地理情境课堂教学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制作课件、幻灯片和播影视短片等。例如,在讲授“多民族的大家庭”内容时,可先播放一段歌曲《爱我中华》,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歌曲声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而且从中更深刻地领会到了我国的民族政策。再如,在学习“地势和地形”一节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内容的课前几分钟,播放模拟中国地势和地形的三维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又能快速形象地获取知识。

五、运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而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情境氛围。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各抒己见、表达看法的机会,教师多用肯定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的发言,不要草率地指责,以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致使学生抵制与教师交流,产生厌学情绪。轻松、愉快、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设情境氛围的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才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快乐。

通过和谐关系的建立,教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相互沟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地理教师除了利用课上、课下和同学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可让学生给老师提建议、指错误等形式来加强师生交流沟通。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教师的亲和力,从而因为喜欢地理教师而喜欢地理这门课,达到利用师生和谐关系来使情境创设得以顺利进行,并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效果。

总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总结经验,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地理情境,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乐,从而使情境教学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7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在初中教育的过程中,地理学科是一门以理论性为主的学科,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挑战性以及趣味性等,初中地理学科的有效教学,能够积极促进初中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良好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要想开展一堂高效的地理课程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要想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充分理解和掌握①。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地理学科的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时,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地球仪的结构,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根据自己对地球的理解进行讨论,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利用多媒体将地球仪播放出来,给学生详细的讲解地球结构,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了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初中地理的教学时,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转变师生的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转变教师的理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教师在进行《西半球的国家》的教学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在下面小声的讨论,这时不要去制止,要充分利用这一情况,激发学生探索欲,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西半球都有哪些国家?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会热烈的讨论,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②。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我们都知道,地理学科中的知识和现象比较复杂,如果仅仅依靠教师来讲解,很难让学生明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所以,多媒体技术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非常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撒哈拉沙漠”时,为了能够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动植物在沙漠中生存的视频,加深学生对沙漠的印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撒哈拉沙漠的特点。而且,动态的视频更能牵动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对于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二、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对于初中地理学科来说,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充分挖掘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③。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知识采用教学手段,适当的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发展。但是,单单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具体的转变,比如,教师在教学时所举的例子一定要是学生都了解的,而不是具有较强难度的例子,而且,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加强,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真正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地理课程的教学而言,初中时期是非常关键的教学时期,教师一定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注释】

① 刘菊.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 华夏教师,2013(04):94-95.

② 杨东昕. 初中地理学科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学周刊,2014(06):54.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8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87-01

在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似是而非。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好地理?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求同行专家斧正。

一、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里不仅让我们知晓祖国地大物博,世界的广阔,更是要懂的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明白学生学习地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里的激情。这是教师在地里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更是创建快乐、轻松学习环境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地理课堂教学欢声笑语,促进教师自身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保持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笔者在上课时,提出上述问题,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笔者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学生有大胆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专注学习精力。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笔者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学生全副精力的集中在故事情节中,老师问:“这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突然联想到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培养实践能力。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9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今,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不仅为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一直都是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位置,主体性得不到发挥,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够形成和发展,以至于成为了单纯的知识“容器”,有效教学成为了一句空谈。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呢?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只有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想要主动去学,才能学得好,才会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而学生之所以学不好地理,追根究底是因为对它缺乏兴趣。对此,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手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巧妙设计导入,如引入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导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处于兴奋的状态,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接来下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学生在情境过程中学习地理、发展地理、体验地理价值。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音乐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在具体、生动、形象、真实的情境中探索新知,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三)组织竞赛,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有好胜心,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只是隐藏在自己心中,等待着被人唤醒。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好胜心,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些对抗性、趣味性强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比、赶、追、超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效教学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好坏。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喜欢上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实现有效教学。那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变课堂“主演”为课堂“导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往往影响着师生之间的关系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置,控制着课堂和学生,根本没有给学生参与讨论的自由和机会,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对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变课堂控制者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平等交往,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要热爱学生,多关心、爱护学生,用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点,成为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更要多关注,了解和体谅他们学习地理的难处,善于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加倍努力去学习。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它是双方面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换取学生的尊重。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同时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切忌不能因为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有所偏颇。只有做到上述几点,用自己的关爱、真诚、尊重去换取学生诚恳的学习态度,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从不考虑学生的需求,也不管学生能不能听懂,只考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实施分层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地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并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一个班往往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肯定都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教学评估分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地理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相较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具有显示与传输声、光、形、色的强大功能,能够变抽象为直观,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启发学生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既然多媒体教学有这么多的优势,我们不妨将其与初中地理教学相整合。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直观性、交互性强的优势,通过文字、图形、动画、影片等多种信息为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使他们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这样做,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提高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上仅是笔者对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建议。除此之外,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就能找到更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初中地理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郑海霞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杨铭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

[2]娄鹏鸽.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篇10

【关键词】课堂改革 高效课堂 创新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代替过去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这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在地理课中,如何将过去固有的课堂升级为创设“高效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要想创设“高效课堂”,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那么,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教学

要多角度、多层次、多视角做好课前准备,写出适合学生的优秀教案,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可以分三个步骤:精心选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精心设计课堂语言。课前准备过程中,教案不仅要体现知识的传授,还应包括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使教师做到启发式的“教”,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备课的全面考虑和周密预设,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学案导学,双案并举”的教学策略,一方面按照“导疑-导学-导思-导练-导创”的指导思想设计常规教学的“教案”,另一方面按照“自主、主动、探究、合作”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学案”,坚持“双案并举,教学合一”。对于每一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强化重点要有落实方案,难点要有突破策略。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要关注提升能力点、非智力因素点。要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精选习题,编制学案,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

二、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例如像一些课本上旧的识记内容可以不讲,让学生自读,以练习的形式出现,一方面检查了学生自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时间。当然,对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难点知识,教师可以直接讲述分析,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在练习过程中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巩固难点知识。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的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安排时间,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例如把上课反应快、勤快的学生与反应慢、手慢的学生搭配成一组,互相起带动和促进作用。对个别上课懒惰、不勤快的学生,教师可直接监督,时刻提醒督促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另外,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约束的机制。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对缺课、不交作业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找学生谈话,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注重有针对性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