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师德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02:02:52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1

一、故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开学初,我们学区根据教研室的安排,收集和整理第八册品社的故事资源,各个学校分别接受了这个任务,认真收集了第八册每一课中跟课文有关的故事,经过精心选择与筛选,与各位老师共享故事资源,丰富了课外的故事链接,使品德老师可以拿来就用,非常方便。

二、 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

三月份,根据市教研室的安排,学科指导小组的成员进行城乡联手,组织携手农村大课堂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上虞中学学区,在全市起着骨干带头的作用,作为学科指导小组的一员,每位成员都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和学科报告,如师范附小的马晓颖,实验小学的汤金华,百官小学的李可苹、吕凌燕,文澜小学的江海囡、丁淑珍等等,这样的菜单式服务,引领了农村品德课堂,为农村小学送去了一缕春风。

三、各校品德教研活动新颖有效

教研活动是各校活动的基点,每个学校都很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比如3月24日,百官小学的“百小讲坛”拉开了品德教研组工作的序幕,她们在阶梯教室开展了品德课的名师讲坛活动,下属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的徒弟和苍南县领雁工程的老师和百官小学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百小讲坛活动,教研室傅老师评价说:“百小讲坛,打开的坛坛都是好酒。”在这次活动中,吕凌燕老师的课堂展示《塑料和我们的生活》精彩纷呈,李可苹老师点评《合作 探究 感悟》客观灵动,经校长的主题报告《追求理想中的品德课堂》受益匪浅,这次教研活动可以说是百小品德教研组的一次精彩的展示,是百小品德教研组智慧的结晶。

阳光学校教师在本学期里除了坚持理论学习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的探索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手段的实效性”这一中心课题。她们还认真研究课程大目标、结合本册的单元目标以及学情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活动目的,并在活动的过程设计中逐步分解目标,坚持从细节入手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让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滨江小学开出了三节品德教研课,街道级教研活动分别是陈林君老师的《争做清洁小卫士》和叶丹丹老师的《养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好习惯》,校级教研活动是范宇芳老师的《五十六个民族》。参与上课的老师通过精心备课,数次试教,改进教案,课后收获颇多,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发展的平台。

四、课题引航——成就和谐、合作的教研团队。

学区内的教师都很重视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成就和谐、合作的教研团队。鹤琴小学针对品德教学说教为主,学生缺乏参与和体验的问题,提出了《品德教学树课模式的实践探索》的课题。主张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夯实“树课”之根,于大自然大社会中,建构“树课”之干,于生命的活力中,绽放“树课”之花,于幸福的课堂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全心参与、全情参与。本学期着重进行树课模式博客的充实。

华维文澜小学的教师根据品社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提出了以 “让故事成为品德教学的好朋友”的课题研究。这则课题方案成为了绍兴市普通中小学2010年教改项目第一批立项项目之一。自从故事教学的课题方案理想以后,教研组马上以该项目研究实施为中心,推出了一系列的项目研究教研活动。

百官小学结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结合《德育与心育课题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在德育课堂中融入心育教育,使德育课堂更加人文化,多元化,希望德育课堂和心育课堂能够齐头并进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希望我们在新的学期里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又到写总结的时候了,才觉得匆匆间时间又晃过去了,回首这个学期,我们学区的品德教研活动,主要是借市教研室组织活动来展开的。

一、以联谊为契机,发展品德队伍

从自己开始当这个学区组长以来,一直有个心愿,能在学区里组建起一支属于品德学科的教学队伍,也一直在作主要的努力。可往往努力去发现了,可下个学期人事调动就又不见了,队伍总是不稳定,也就谈不上什么发展。这个学期在市教研室的关心照顾下,我们学区引来了两次学科指导小组的联谊活动:在章镇镇小迎来了傅老师精彩的讲座,为章镇的品德教学点一盏明灯,省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实验小学的汤金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教学艺术,让大家一睹了高手风范;在汤浦镇小华维文澜的江海囡老师以她的沉稳和大气又给大家展示了别样的风采。通过这次活动,让很多老师眼前一亮,得到或多或少的启示。在这两次活动中,才出现了很多新的面孔,每个乡镇都有那么一些喜欢品德老师,看见了品德学科的新的面孔,那是一种新的希望。相信只要的教研氛围可以让我们章镇品德这块贫瘠的土地有新的气象,新的发展。

二、 以活动为台阶,促进个人发展

推出新人是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必不可少的一步,章镇学区特别重视这一点,凭借着与学科指导小组的亲密接触的良机,我们学区又推出了两个新人。朱婷婷老师以她日趋成熟的教学状态展示了——《我们是集体的一员》,图片中故事是“绿色”的,足见匠心独具;韩世玉老师虽然品德学科才起步,但是她的认真和课堂呈现的那种自若也值得一提。本人也参与了这次指导小组的活动,分别执教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1】

2010年品德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三、以故事为载体,提高课题效率

故事是本学期我们学区的一个重头戏,从收集、整理,到使用都让一线老师有不同的感悟。故事联系习惯,故事联系课堂,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别人的故事。在品德学科相对薄弱的课堂里,我们主张添加合适的故事,让课堂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09年上半年又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匆匆走过了。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制定的教研组工作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品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1、我们思品教研组非常重视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我们具有良好的业务学习气氛,一学期来,我们利用教研时间,组织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深入分析并领会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材料的精神,统一认识,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组内老师还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并认真领会和贯彻其精神,自觉加强业务学习,通过上网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交流教改动态、教学经验等信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2、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一学期来,组内教师积极完成进修和培训任务,不断补充新知识。并积极参加市级公开课的听课活动,学区内几所学校进行交流,积极听课、评课,学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通过观摩,听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3、积极组织参加市、学区级公开课教学,组内教师认真参与听课、评课,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本学区,永和镇小的罗彩芳老师就为我们执教了市级公开课《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二、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有明确的教学计划。

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目的、按步骤地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到计划在先,活动在后。本学期开学初,教师均在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期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留于形式。

2、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

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多数成员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文教学、数学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4月3日,上虞市品德学科菜单式服务行动在丰惠学区永和镇小如期开展。学区各乡镇品德学科教研组长和品德骨干教师齐聚在永和镇小,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百官小学的吕凌燕老师和永和镇小的罗彩芳老师分别为我们执教了四下《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和五下《日新月异的交通》,百官小学科李可萍老师和教研室傅老师还为我们做了精彩讲座。在活动结束时,还有我学区的好多青年教师纷纷表示如有机会,将会积极参加这么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在参加09年的学科论文评比中,我教研组成员多人获市一、二、三等奖,如下管镇小的任芳芳老师所撰写的品德论文《孩子,让我们用真心交流——品德教学呼唤真诚的课堂对话》获市一等奖。

三、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不少的问题:

①教材方面。某些教学活动内容较多,对刚接触品德教学的教师难以正确把握,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的处理,而学生就会因教师的理解水平、处理方式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②在教研活动方面。由于个别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未完全转变,对于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德育课程的教学就有所懈怠,对学生的思品知识与言行的统一也有所脱节,与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沟通也不够,学生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品德。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蓦然回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小越中学学区品德教研组老师们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教育教学生动的乐章。一曲曲悠扬的旋律从心底溢出……

一、团结协作,练队伍

我们小越学区品德教研组全体组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每次活动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我们的教研活动从书本上某一副图的的分析到教学内容难点、重点的把握,从教学方法的应用到学生学法的研讨,点点滴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倾注着教师们的真知灼见,发挥着集体的力量,体现着团队的精神。我们组开设的教研课、调研课等,每一堂课都集中大家的智慧,从选题开始,一起备课、一起研讨。因为组员们都不是同一所学校的老师,聚集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所以为了能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钻研,我们学区品德教研组建立起了一个qq群。让每位教研组成员都把自己备好的课、想提的建议统一放在了qq群共享上,同时大家一起来群聊,各自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每一位成员都参与进来了,讨论之后,执教老师进行试教,再修改,再试教……让每一位成员都来重视我们的学科,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是品德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方法。 (2)

2010年品德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二、钻研教学,促教研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教研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中国德育》、《小学德育》等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播放有关的名优教师优秀课例视频,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在本学期中,禹峰小学的郭芳老师在市级调研活动中执教的《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一课,两位老师参加了上虞市品德学科菜单式服务行动活动(均承担了上课任务),都得到了市教研员及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课前认真地查阅读资料,共同商讨、集体备课,在品德教研组这个“练技场”上学习、研讨、跌滚摔打,洒下我们的汗水,流下我们的心血,只为了共同的目标“建设我们的品牌课堂”。

三、课题领先,显特色

一位专家曾讲过“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是在于思想的彻底改变,只有将思想改革进行到底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在实处”!是啊,思想的不到位课程改革的实践则为夸夸其谈、蜻蜓点水,仅在于局面的方位上进行着。因此本学期我们继续鼓励老师们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的材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当然最能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是从自身的实际问题出发,针对这点再结合我组思品老师的实际情况,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以改进教学提升教师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任务目标,根据品社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我们提出了以《叙事德育运用于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小学品德教学质量监测实践与研究》、《如何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活动》的课题,在10年度市级及以上立项。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组的品德老师通过不断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谢林燕老师的《落花有情 马蹄留香》和邵璐老师的《莫让“情境图”留在暗房》两篇论文获市一等奖;徐益锋老师的《让教材中的活性因子充分激活》和张瑾老师的《被品德课遗忘的角落》两篇论文获上虞市二等奖;其中三篇已送绍兴市参评。谢林燕老师被评为上虞市第九届教坛新秀。并组织开展了一次菜单式服务行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沐浴着春风,和着时代的节拍,在市教研员和学校领导多方面的关心支持下,不懈地努力,去构建一道品德教育教学的亮丽风景线。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学区品德与社会(生活)教研组结合课例开展校本教研研究,立足课堂,以品德实验教师为基本研究主体,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教师团结协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就一学期来我们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1、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教师坚持学校有关教育教学计划,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地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完成各项任务。开学初,大家就一起根据本学期的各项要求认真制订了教学计划。以使每位老师在开展教学时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而不至于开“无轨电车”。

2、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由于有几位老师今年刚接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为了更快地使大家了解《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性质与特点,更顺利地投入到品德的教学中去,本学期我们全组教师继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已经接触过品德课程的老师,在交流活动中,能以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与大家一起交流,避免大家多走一些弯路。

3、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本学期我们仍旧采用了集体备课的方式,集合大家的智慧,力求备出优质的教案,备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重视教学过程的复备与反思,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由于我们几位品德任课老师的办公室比较近,所以,我们可以及时交流在上课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做法;碰到了困难,大家也能及时地进行交流,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

4、走出去请进来,以课例为载体,提高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

本学期刚开学,就组织老师去夏?D尊小学,聆听了四位教师的精彩课堂,并学习了傅老师的讲话。同时,在4月28日在三汇小学成功承办了教研室开展以“绿色故事快乐课堂”为主题的小学品德学科指导组菜单式服务活动。活动中三汇小学孙艺老师执教 二下《美丽的家园》;沥海小学应晓玲老师执教二下《动物、植物和我们》;金近小学邵瑞老师执教三下《快乐的秘诀》;师范附小马晓颖老师执教四下《父母—我特别的朋友》;教研室傅智红老师主讲《网络研训:农村品德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使每位参与活动的教师,都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提高。 [3]

2010年品德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总的来说,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多数成员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文教学、数学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如应晓玲教师参加全国首届录像课例比赛获得二等奖;赵丽萍老师的论文获上虞市一等奖,并送绍兴市参评。

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不少的问题:

①教材方面。某些教学活动内容较多,对刚接触品德教学的教师难以正确把握,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的处理,而学生就会因教师的理解水平、处理方式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②资料的问题。由于活动的开设,需要教师作大量的准备,而实际上,教师不可能只准备品德与生活的授课材料,还要准备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材料,这无形中为教师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量。建议出版社能提供一些教辅资料,相应地减少教师的这种付出,而把精力集中到思考如何创设氛围、 组织教学上,那么,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大有提高。

③在教研活动方面。由于个别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未完全转变,对于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德育课程的教学就有所懈怠,对学生的思品知识与言行的统一也有所脱节,与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沟通也不够,学生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品德。

(4)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2

【关键词】师德修养;综合素质;道德品质Our of reinforc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 accomplishment sees

【Abstract】Accomplishment is politics thought , a moral character judge one peop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horizontal graduated sticks such as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ability artifice, needs to reinforce teacher self's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 accomplishment, must encourage lifelong persifying knowledge to study, be that the culture rise gets in touch with science each other disregarding the distillation being the moral character progress , being still an inpidual moral character , because of the ability thinking that one personal knowledge is increasingly rich , he has increasingly, to deep ,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good and the evil to behavior morality significance understand that is increasingly strong therefore.

【Key words】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 accomplishment; Synthetical quality; Moral character

修养是衡量一个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等水平的量尺,从词义分析,“修”就是整治、提高和完善,“养”就是培育、培植、抚养和涵养的意思,作为新世纪的“人师”、“经师”,我们如何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呢?

首先, 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必须提倡多元化知识的终身学习, 因为当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对行为道德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辨别善恶的能力越强,所以,无论是道德品质的进步,还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都是同科学文化的提高相联系的。因此,在工作中,生活上,我们必须深入牢固的去学习的是马列主义的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科学统筹发展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社会主义的伦理理论,学习乐于奉献的先进人物、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在心中确立崇高的教师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这种力量能引领你到最佳的塑造状态。

其次,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必须有反思改造精神,虽然我们常提终身学习,但知识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知识对道德的作用并不是绝对正向的。所以,一个人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或一般的道德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在学习政治理论和社会伦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改造”,反思改造就是表现为新的道德要求和新的环境条件中能动地作出评价与选择,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反映用于外部环境,主动的接受或排斥。表现为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能动地进行控制和调节,即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鼓舞、自我分析、自我誓约、自我禁止和自我监督,例如:有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觉得教书这一职业太清贫,就撒手教学去从商、跑摩的,或课外家教增资源等五花八门的第二职业,回到教学岗位,就论资排辈,懒懒散散,对学生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站足40分钟为己任,什么转化差生,辅导后进生,那是学生们自己的事。这些行为,难道不违背我们“甘为人梯育桃李,愿做红烛照人寰”的信念吗?我认为,人之间应学会换位思考,一个既为家长,同时又是老师的你,你的孩子遇到有上述状况的老师,你一定会以家长的身份指责孩子的老师,对这个老师充满了不满和憎恨,但是,就没想到,正谋第二职业的你同孩子的老师相比,只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所以,我们要在这种经济市场化的环境中学会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自我禁止,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能动地控制和调节,时时不忘自己角色地位,面对功名利禄,必须有抵触诱惑的毅力。有淡泊明志,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做一个称职的“人类文明大厦的构建者”。

再次,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必须做到知行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教师道德修养不仅要与实践相结合,而要从现在、从小做起,一个教师的真正完善的道德品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由于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性,旧习惯的顽固性,新习惯培养的艰巨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多变性,使得师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一个不断陶冶道德情操和磨练道德意志的过程,一个不断修正偏见,改正错误观念,训练良好习惯的再实践过程。

然而,放眼现在,有些教师虽然热爱教育,有如何育人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却不愿意从小的善事做起,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的错位,抱负与责任的分离。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拘小节,不负责任,心胸狭隘,甚至以社会上“缺德行为多的是”为由,原谅自己不文明行为。结果必然使自己的道德水平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这与教师应有的素质和修养相去甚远。例如: 有部分老师利用社会裙带关系,或拍马逢迎之功,不经教学实践,爬上一个小小的领导位置,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下层教师作威作福,目中无人,心胸狭隘,不分公私,会上老师提出意见,视为刁难自己,于是,工作上有意责难,表现出“官僚主义”作风,实施“党同伐异”之举,谋“暗箱操作”之策,给老师们营造一个尔虞我诈的工作氛围,搞的人际上名争暗斗,无心从教。有的老师呢,课堂时间不足,不是提前下课,就是拖堂,有的呢,板凳一坐,二郎腿一跷,布置作业,自己在讲台上玩手机、发短信,不时还发出诡媚的自笑,学生看他,还大肆玄耀,自品自足。最为严重的是,学生不随老师的意愿,老师就惩戒,恶语相向,伤及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生为敌,势不两立。其实,我们应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好的人也有自己的薄弱环节,再不好的人也有他的闪光之点,如果学生能意识自己的缺点、错误,明白世事伦理,那他就不会去范,也就不用你去管,你也只能做一名“经师”而已,你就无法体现“人师”价值。我认为,一个有育人成就的教师不正是在一个刁钻、淘气、恶习特重,品行不端的学生身上取得的吗?那么,我们又何必用学生的错误惩戒自己,何不用宽容之心待之,用友善来感化他们,让他们看到你的平凡和伟大,即使此时不能体会,至少到他们为人之父母或有功成名就之时,就能深刻的体会到您对他的错误持宽容的伟大。并将自己的体会作为教育下一代训理,那时,不正是你教师道德品质高尚的见证吗?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3

近几年来,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抓新时期师德建设,厚德为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学校师德教育思路,用严格的师德教育制度作保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求真务实,通过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活动,通过典型引路,通过热情关怀和帮助教师工作和生活,热情关心和帮助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努力营造和谐的学校师德教育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坚持认真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整改。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家长群众最迫切希望的事情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准。即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师德教育活动的同时,促进教师的师德自我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师德整体水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的。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建立健全学校师德教育制度,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师德教育机制

我们深知,要把一所学校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要的事情就是切实抓好学校师德教育建设。而要真正做到“切实”二字,就必须有严格的师德教育制度来做保障。

基于这种认识,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不仅坚持了每单周一的学校师德教育集体学习活动,还要求广大教师平时加强自我学习、教育和反思,要求每期必须有不少于5000字学习笔记和三篇反思材料。在师德教育的学习内容上,我们严格规定了必学篇目:邓小平教育理论;关于阐述“三个代表”精神的有关文本;《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上级明文规定的必学篇目。而且与时俱进,随时调整。比如2005年春,我们要求老师们在学习内容中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学习内容。

在学校师德教育制度的建设上,我们通过组织开教代会的形式,多次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反复修改,数易其稿,逐步形成并逐步完善了如下一整套学校师德教育制度:1、《白沙坪小学师德承诺制度》2、《白沙坪小学师德研究制度》3、《白沙坪小学学生评师制度》4、《白沙坪小学师德投诉制度》5、《白沙坪小学师德考核制度》6、《白沙坪小学师德督导制度》。在校长书记负总责的基础上,再将制度的落实分工到学校校委会的每一个成员。做到责任上肩,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在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中增设师德档案。把师德教育活动日常化,避免在师德教育月中走走过场的表面文章。例如:要求每位教师把学校的师德承诺制度烂熟于心,付之于行;每个教师必须有切合自身实际的师德行动研究课题,有研究行动和成果反馈;要求每位教师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满意率必须达85%以上;要求广大教师厚德为师,依法执教,争取实现师德零投诉;在师德考核方面,不仅在学年结束的专业考核中严格按标准对每位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认真评价,而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加强师德督导工作的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评价,由执周教师做好记载,存入档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及时戒勉,以防问题出现。经过近三年的运作,基本建立和健全了一整套学校师德教育机制,从而保证了师德教育过程的落实及效果的显著。

二、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师德教育氛围,厚德敬业爱“大家”兴“大家”立大业

师德教育既需要严格要求,同时更需要营造和谐的师德教育氛围,促进广大教师的自我教育。我们千方百计把学校变成一座锻造优秀教师的大熔炉,让每一个教师既是需要锻造的“材料”,同时又是熔炉中熊熊燃烧的“煤块”。大家相互之间在吸收热的同时又释放热,互相产生积极影响,互相锻造,共同成长,共同成材。

首先,我们始终坚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看人,用人。在学校领导的心目中,每一个教师都是搞好学校工作中,可以发挥特殊作用的特殊人才,都可以发挥关键的,甚至是别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白沙坪小学的每一位教师,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学历资历,无论能力个性,在这里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得到理解、尊重和“重用”。大家的成功欲望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家在一起,可以感受到一种超乎血缘之外的亲情,白沙坪小学就像个大家庭,大家都在想怎样来爱这个家,怎样把这个家的事情做好,怎样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来谱写这个大家庭的辉煌。通过长期的引导和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渐渐地形成了:在这里,没有扯皮拉筋,没有勾心斗角,大家想在一处,做在一处,一个心思,就是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在这里,只要是学校的事情,只要是老师们看见或知道了的事情,只要是觉得要管且能管的事情,不管分内分外,都会有人去过问,去管。无论是课间、集会,自习、路队教育违纪学生,还是辅导前来质疑问难的学生,无论是保育孩子的生活料理,还是学生的生病就医,甚至细微到给学生保管零用钱,关一扇窗门,关一盏路灯,打一处蛛网……谁见了就是谁的事情,没有推委,没有依赖,更不需要戒心。都会主动地去管去做,并管好做好。可以说,老师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校的荣誉和喜事就是大家的荣誉和喜事,学校出了意外的事情也是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流汗,一起成功,一起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大家同忧同喜,同悲同乐。

在这样的氛围中,无论哪个同事,他的成绩就是大家的成绩,他的苦恼就是大家的苦恼,他的困难就是大家的困难。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都用一种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位同事。教学上有疑难,大家会帮你,成人高考复习上有疑难,能者会帮你,生活上有困难,大家都会慷慨解囊。这里只举一个例子,罗忠秀老师在极度困难时期,就多次得到同事们各种形式的帮助。而现在,她的情况好转了些,又反过来帮助别的同事。甚至有的同事在社会上无端受人欺负了,大家也一起帮他打官司……

在这种氛围中,谁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或是犯了错误,不管你是校长,还是一般教师,或是偶尔违纪,或是值日执周工作出现疏忽,不到位,或是对待学生态度生硬,或是批改作业出现疏漏和错误,或是教学进度过快过慢,甚至连吸烟、衣着不整等这样的生活细节,都会有人来管你,对你提出批评,有时甚至是严厉的批评。这种批评不需要专门来组织民主生活会,教师办公室里,随时都在进行。你一言,我一语,直来直去,各抒己见,以理服人,直说得你心服口服。哪个偶尔来点狡辩,就“众口一词”,驳得你“哑口无言”。但最后的结果都是改了就好,说过就了,谁也不记帐。这种类似于对学生的非正式评价的师德教育、评价方式,产生了神奇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师德整体水准的提升,也成就和打造出了我们白沙坪小学“遵纪守法,厚德为师,勤奋敬业,和谐进取”的教师群像。许多刚调到白沙坪小学的老师们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没想到大家在一起还可以这样共事……”

三、通过典型引路,让广大教师学有榜样,不断进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认为,利用典型引路来进行师德教育比那些空洞枯燥的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我们白沙坪小学,感人事迹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三十年如一日,凭着仅剩的一只好手和一只好脚,在偏僻的山村小学把自己满腔的爱洒向大山里的孩子,而自己却过着常人难于想象的艰难生活的,在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残疾女教师罗忠秀;有矢志贫困山区民族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光和热,点亮山里孩子希望之灯,照亮山里孩子前程的现任学校校长,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获得者,“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宜昌市百名学生最满意教师”刘发英;有锐意进取,努力探索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青年女教师,县级骨干教师,费尽心血让小鸟学会飞翔的学校党支部书记覃科双;有具有“教育教学女拼命三郎”之称的,敢于坚持原则,工作认真负责,教学工作敢抓敢管的学校教务主任田昌枚;有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年女教师吕学美;有功底厚实,勇挑大梁的学校语文教研组和资丘镇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中年女骨干老师孟远珍;有只要家长满意,孩子快意,干什么我都乐意的党员教师,学校保育员田太秀(大)还有身患重病坚守岗位,边输液边给学生上课的老年女教师陈传芬……我们都通过各种方式号召广大教师向他们学习。并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他们。使他们的劳动得到肯定,也使他们得到应当得到的荣誉。典型引路不仅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榜样,还大大激发了老师们的建功立业意识,使得大家严格要求自己,向榜样看齐,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的辉煌。

四、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也给学校面貌带来了可喜变化,使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变成了现实。

1、我们的教育质量,无论用哪种方式评估或评价,我们始终保持在县内同类学校前列。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2、学校德育工作具有自己的鲜明的校本特色和实际效果,刘发英校长在2005年春季参加了全县道德于先进学校表彰大会,并以《立足校本抓好习惯养成教育,求真务实搭建学校德育平台》为题,介绍了白沙坪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刘校长的发言先后被《长阳教育信息网》《宜昌教育信息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挂出。

3、学校的市级课题“土家族聚居区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验”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得到县研训中心高度重视,几次来校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拟于2005年秋季结题。

4、在新课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县2004年春季召开的全县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经验材料被《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发表。由于校本的开发实施,又从新的角度促进了“习惯养成教育实验”的深入开展,为学生的主动活泼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几年来,白沙坪小学的学生习惯好,成绩好,有爱好,有特长,全面发展,遐迩闻名。使得许多外地家长纷纷把子女转入白沙坪小学就读。

5、学校校本教研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语文、英语两个教研组被中心校定为资丘镇的中心教研组,在资丘镇语文、英语两门学科的校本教研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语文组先后组织了多次全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交流和“我能行小学生日记大赛”,“生活中的语文小学生手抄报大赛”以及“资丘镇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小学生演讲比赛”。都在全镇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英语教研组也几次组织了全镇英语课堂教学交流,组织全镇小学生进行“资丘镇小学生英语手抄报大赛”,也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教研组经常组织组内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做好业务学习笔记,要求每位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每期组织两到三次公开的听评课活动,让老师们在听课中,在评教评学中学习和反思,扬长避短,促进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一步步提升。先后有覃科双、皮兆珍、鄢琼、通过县级优质课验收,均获一等奖;田建军老师的数学课,周庆玲老师的英语课获镇级一、二等奖……大批教学新秀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在抓好校本教研的同时,我们鼓励教师勤动笔,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科研论文,本学年,已在国家、省、市、县级报刊和网站累计30多篇,其中部级5篇;省级9篇,市级6篇,县级若干。另有十余篇获县“三教征文”一、二等奖。

6、学校寄宿保育工作领导肯定,家长放心,孩子舒心,社会满意。在宜昌市市级寄宿保育制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中,我们在综合评估中,以97.492分的成绩荣登全县榜首。我们的保育员田太秀(大)老师,年近半百,却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关心呵护着每一个保育学生,把自己全身心的爱都献给了孩子们,被县局领导誉为“长阳最棒的保育员”。我们学校的寄宿保育工作经验有许多被前来取经的镇内外兄弟学校借鉴和推广。2004年秋季,县教育局在白沙坪小学召开了全县寄宿保育工作现场会。校长刘发英,保育员田太秀都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家长们都说,把孩子放在白沙坪小学,十天半月,我们也放心。

7、教师、学校荣誉接踵而至。

一年来,校长刘发英先后被《三峡长阳网》《宜昌教育信息网》《湖北教育》报道,被评为“宜昌市百名学生最满意的教师”“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罗忠秀老师的感人事迹先后被《湖北日报》《宜昌日报》等媒体报道,被评为“市级劳模”省“五一领导奖章”获得者和教育部表彰的优秀教师,2005年再传喜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陈传芬老师的事迹也在前不久被《长江日报》《汉网教育》和《宜昌日报》报道。覃科双、田昌枚、田德珍、孟远珍、吕学美、田太和等老师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田昌枚、田德珍、覃科双、吕学美、孟远珍、鄢琼、葛红霞、田太秀被中心校分别授予“岗位模范”、“岗位能手”“先进教育工作者”“长阳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称号……省市县各级媒体报道我校教师的先进事迹10多人次……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4

关键词:特级教师;成长;启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56—04

“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大抵是我国古代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最经典论断。而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它对未来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型塑它的就是时代的发展。语文教育虽说古老,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走过了100多年。上世纪的曲曲折折,直至改革开放以后,语文教育终于迎来了春天。在小学语文教育蹒跚前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时代型塑出了一个个温暖的身影,其中有一批就扎根在江苏这片土地上。

江苏小学语文的天空从来都是星光灿烂、名师荟萃的,而且在这些名师中间,总有几位傲立群芳,站在全国小语的制高点上。“苏派教学”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小语的“苏派”。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谱系大致可划分为四代:“”前十多年是第一代,代表人物当推斯霞、霍懋征、王兰老师等。其中斯霞老师以她的“随课文识字”,更以她的“童心母爱”,在全国小语界,也在全体教育者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头十年是第二代,代表人物首推李吉林老师。李老师的“情境教育诗篇”不光是对母语教学的卓越创造,而且在当代教育理论园地也堪为“教科书”。李吉林老师的成就再次证实,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锻铸成教育家!上世纪90年代是第三代,这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务实精进的十年,教坛上可谓群星璀璨,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等一大批名师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新标杆。除了于永正在全国广受拥戴、占尽风流之外,张庆、朱家珑、袁浩等一批江苏小语教坛的领袖,在教材、教研等领域也是异军突起。21世纪的头十年自然就是第四代了。这是语文教学的黄金年代,课程改革的春风把小学语文教坛熏得如火如荼,一批中青年名师走到了台前,孙双金、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等名字开始为大家所熟知,而江苏的孙双金、薛法根分别以其深沉雄浑、睿智洒脱的教学风格,成为新一代名师的翘楚。这样的划分当然不可能绝对,事实上,一位真正的名师,其影响力往往超越时空,深深感召和激励着他们身后一代又一代教育新人的成长。

“江山代有才人出”。江苏小语未来的10年、20年谁领?心里的疑问还没说出口,代表“新生代名师”的祝禧、管建刚、魏星、潘文彬、王笑梅等等便已经悄然而至。

历数几代特级教师,不禁心生一问,究竟是些什么独特的品质让他们在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在不同时代的小语园地中绽放异彩?面前这本《特级教师思想录·小学语文卷》中也许隐藏着一些答案。“特级教师”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教育部《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的“定义”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由此看来,这样一个群体,恐怕至少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师德的丰碑。道德、品格的崇高不仅是我们衡量一位教师,更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标准。这一点从古而今已有太多的原创性阐述和衍生性表达,但这里可能还有一个价值排序的问题仍然值得一提。即“师德”对教师是一个必要含义,对于启人育人之师,道德、德行就应是教师资格准入的必要条件,因为以人为交往对象的事业如果道德出了问题最终祸害的是人是社会是国家是民族。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德行具有一票否决权。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美好向往,而且教师群体也仍然有道德水平差异,但德行其实更应该是教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这一点,诸位前辈堪为楷模。

斯霞是一座丰碑。她是一座大写的“人”的丰碑。作为一个人,斯霞一生坎坷,但从来没有向黑暗、向困难和挫折低头。她坚守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学校,坚守自己的课堂。用94年的时间长度,用堪称“伟大”的高度和宽度,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她是一座人民教师杰出代表的丰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钟爱教育,关爱孩子,酷爱语文,热爱教学,语文教学成为她基本的生活方式和深刻而美好的生命体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从未停止过探索和实践,在识字教学领域,她成为分散识字教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非常了不起的[2]。

李吉林老师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不知疲倦地奋力前行,从情景教学法到情境教学论,再到情境教育论,她超越了学科教学的藩篱,发展出了一套旨在促进儿童生命整体发展的教育理论体系,其理念中流淌着中华民族“赞天地之化育”的血脉。

张庆老师淳朴宽厚,他与苏教版教材编写团队一同打造了一套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材,让“苏教版”融入全国小语教材的主流。于漪老师认为这套教材“特色鲜明,体现了传统经验与现代意识的完美结合”。在《张庆文集》首发式上,柳斌先生说,张庆先生为母语教育研究献上了一个完整的样本,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座师德师范的丰碑。

王兰老师的和谐教育思想道出了语文教育的本真:语文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是师生共同的生活。她带着这样的理想,虚心学习、与时俱进。她探索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经验具有广泛的影响。更为可贵的是,王兰老师将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给予后学,近二十多年来,她大力培养教学新秀,门下弟子已逾四代,并且在她的指导下快速成长起来,使兰之幽香在小语界愈发香远。

……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5

陈孋娜 女 1976.8 中共党员 校德育主任 本科学历 小学高级教师

二、主要事迹

陈孋娜老师是二师附小一名骨干教师、担任校德育主任及班主任工作,她用无私的爱与责任、宽容的心境、智慧的头脑,让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与家长们共同构建家校和谐的乐园,与老师们共同营建美丽温馨的师生成长乐园,被公认为“心目中的好老师”。

爱心小屋的耕耘者

“春泥护花无怨悔,涓涓细流暖心扉。” 大家总说陈老师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着学生,其实她的法宝就是爱。

“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中永远是春天。”朴实的话语却尽显陈老师心中对孩子们的一份挚爱。她努力把微笑给予学生,把真情献给学生,把榜样送给学生,把个性还给学生,变“角色”亲近学生。校园里,她与孩子们一起游戏;音乐室中,她拉琴,孩子们*吹口琴;赛场上,她跟孩子们一起赛跑、助威。学生生病了,上门看望或去电慰问;学生父母离异,她耐心开导,给予更多关爱;学生因口吃而自卑,她主动谈心,不断鼓励;体育比赛中,及时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杯糖水;过节了,自制爱心卡片;过生日了,唱一曲“生日歌”……她时而是慈母,时而是心理医生,时而又是一位挚友……在她的感染下, “灰色儿童”重拾信心,孩子们也学会了用真情去关爱身边的人,从而构建了团结、温馨的优秀集体。

文明校园的开拓者

身为德育主任,陈老师坚持倡导 “双德工程”建设,以师德带生德、以生德促师德,双德互育、和谐发展。同时,积极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并携手德育领导小组和家委会成员共同制定《二师附小十知行》(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各年级学生德育目标,让“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成为所有附小人的共识。“铿锵三人行”、“教育的激情”“特殊学生的教育”论坛,“优秀是教出来的&

rdquo;“岁月如歌”读书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师德。她提出的“抓常规、促礼仪、求发展”的学生养成教育及“三全”教育网络和“六化”标准(常规管理制度化;思想教育经常化;管理程序课程化;运用奖惩系列化;开展活动多样化;因材施教科学化),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她与大队部共同设计的特色活动,诸如:礼仪篇(微笑、感恩行动)、节日篇(民俗、爱国系列)、圆梦篇(“我是学校小当家”、“我与名校有个约”等 )、“腰鼓队”、“彩虹茶坊”等文化社团*的营建、首届茶文化节的隆重举行、“迎世博,百万家庭学礼仪”讲师团朱蓓莉老师的“礼仪”专题讲座、“绿色奥运”探究活动、“心系灾区、你我一家”(雪灾、地震)的捐款、默哀、义卖等,更是深入人心。此外,陈老师又和两纲课题组成员创编德育校本课程《中华美德小故事》、《少儿茶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养成文明的举止、规范的礼仪。

和谐家园的推进者

“如果我是孩子、是家长……”这是陈老师常挂嘴边的话,她以平等、尊重和理解走进每个孩子和家长的心中。倾听心声, 宽容理解,慷慨地给予信心和耐心。乐乐热线、乐乐邮箱、乐乐视窗成了她和学生、家长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学校民意调查中,*陈老师深得家长好评。家长们也乐意参与班级的教育管理,为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真诚付出。陈老师的“爱心传递”接力活动着实构起了一道和谐家园的亮丽风景线。可她却因劳累,病倒了。然而,面对大家,她依然笑得那么灿烂。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陈老师积极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理念加以辐射,主办了“乐乐家长学校”;建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形成了四大制度,即家校联系议事制,校长——家长访谈制,校长热线电话制,好家长评选奖励制,充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她主办的家庭教育专家讲座、育儿经验论坛、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受到了

家长的欢迎。她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拓宽德育实践基地,诸如:空军政治学院、同济大学、航天科技馆等。她积极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的大型活动,真正发挥家长的主体性作用,拉近了家校间的距离。

为使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有更可持续发展,陈老师和同事们共同研究《家校互动,让德育更精彩》的课题,获区科研二等奖。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家校互动”犹如春风,带来了活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构建了学生生命的绿洲。”

陈老师正是用“心”构建起家校和谐的乐园!孩子受益,家长满意,她就舒心了。

三、获奖情况(2004-2011年)

2008年上海市“师爱在家庭中闪光”家长学校优秀工作者

2007年杨浦区园丁奖

2004-2006年度杨浦区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

杨浦区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杨浦区第七届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所带中队获2004学年杨浦区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十二佳”快乐中队称号

上海市第四届、第五届小学生现场写作优秀指导奖

第二届“新少年杯”青少年现场写作优秀指导奖

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优秀指导奖

第二届全国新作文教学特别辅导金奖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6

【关键词】情境模拟 幼教生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168-02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物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只有坚持“知”与“行”相统一,持之以恒,才能提升人生境界,提高教学成效。

在对中职幼教生讲解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后,学生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为了提高他们学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实效,有必要引进模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情景,导之以行,引导中职幼教生在未来职业中遵守职业道德。由于中职幼教生还是学生,还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所以在校学习期间通过模拟教学,指导他们如何做到热爱幼儿和爱岗敬业,以期望他们毕业后能运用到幼师工作中。

一 情景模拟教学的概念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见效快等特点。采取这种方法实施教学,使模拟手段的使用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强调给受教育者尽量多的模拟机会,让他们在模拟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才干。

二 幼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出台专门面向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参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2008年修订)》和2011年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及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各地幼儿园在实际工作中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总结归纳出幼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即:

礼仪篇:(1)仪表得体,举止端庄;(2)说话有礼,行动文明;(3)学会微笑,礼貌待人;(4)园内园外,注重修养。

师德篇:(1)热爱幼儿,尊重幼儿;(2)为人师表,甘为人师;(3)尊重家长,廉洁从教;(4)团结协作,豁达大度。

敬业篇:(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2)严谨治学,积极创新;(3)因材施教,注重实践;(4)求善求真,终身学习。

三 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幼教生职业道德教学的实施

1.教师事前给学生提供三个情景

(每一个情景用一课时)在中职幼教班的教室里,从班里选一个同学扮演幼儿园老师,其他同学扮演小朋友们,模仿这三个情景:(1)幼儿园老师如何接待幼儿入园和给小朋友们上课的情景;(2)幼儿园老师不接受幼儿家长的红包和婉拒吃请情景;(3)幼儿园老师备课到深夜的情景。

[模拟第一个情景]

早晨,幼儿老师早早在教室门口等着小朋友们来上学,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领下陆陆续续来到教室。

幼儿老师(穿着职业装)站在教室门口(教师礼仪:站姿,两腿并拢,上身挺直,两手交叉,自然放在腹部)。

第一,小朋友们见到老师有的清脆地、有的嗲声嗲气地叫“老师,早上好”,“老师好”,老师微笑着温和地回礼:“你好”,“小朋友们早上好”,“真乖”,“真有礼貌”,老师摸摸孩子的头,亲亲、抱抱幼儿,以增强亲切感,然后小朋友们进教室玩玩具,等待上课。

第二,一位新来的小朋友在家长带领下,扭扭捏捏,拉着家长的手,不肯进教室,老师安慰:“李××小朋友,你刚来没多久,没关系,过几天就好了,小朋友们都很友好的,你会和大家成为好朋友的,来吧。”老师张开双手,拥抱孩子,然后孩子放心地进了教室。老师语调轻柔、音量适中、语气温柔,切忌用严厉、不耐烦的口吻,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小朋友们与老师关系融洽。

第三,玩玩具的过程中,有两个小朋友互相抢玩具,双方闹起来,这时老师加以引导:“小朋友们,好玩具大家一起玩,这才是好孩子”,孩子们和气地一起玩了起来。

第四,玩玩具的过程中,有一孩子发呆,突然哇哇地哭起来,老师过来询问:“黄××小朋友,怎么哭了呢?”“我想妈妈,我要回家。”老师:“哦,想妈妈啊,放心,放学以后妈妈就来接你了,在这里先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妈妈会很高兴地来接你的。”幼儿安静下来不再哭闹。

第五,上课过程。

铃……上课铃响了。

老师:上课,起立,小朋友们,早上好。

小朋友们:老师早上好。

老师:今天老师教大家唱一首儿歌《幼儿园像我家》。

老师:先一句一句地教歌词,然后再合起来唱:“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他,老师叫我好宝宝,我说老师像妈妈。”

教完后全体小朋友和着音乐一起唱,然后分组,每五个小朋友为一组面对观众,一起唱。

刚开始,小朋友有点害羞、不好意思面对观众,老师给予鼓励:“没关系,大胆一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得到了老师鼓励,小朋友们不再扭扭捏捏,大方地面对观众唱起来。唱完,老师给予表扬:“唱得真好。”

另一组小朋友也大胆地面对观众唱起来,唱完,老师适时进行表扬:“小朋友们唱得真好。”竖起大拇指“表现得真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总结:这个片段体现了幼儿教师仪表得体,举止端庄,说话有礼,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职业道德。幼儿教师要经常用礼貌用语,体现幼儿教师的良好修养。

[模拟第二个情景]

在老师的家里:

张老师在辅导她的女儿做作业,突然张老师的电话铃响了,“你好,请问你是哪一位?……我就是……哦,好的,一会儿咖啡店见。”

“女儿,有家长找妈妈,离家不远,妈妈一会儿就回来。”

“好的,妈妈再见。”

“女儿再见。”

在咖啡店里:

一家长拿着一份礼物,在咖啡店里等着老师到来。见老师来了。

家长:“张老师,你好。”

老师:“你好。”

家长:“张老师,我有份礼物想给你,希望你以后多关照我的孩子。”

老师:“谢谢,你有心了,但你的礼物我不能收。”

家长:“拿着吧,别客气。”

老师:“不,不,不,关照每个孩子,是我们老师的责任,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

家长自言自语:不要礼物,那就送红包吧,然后递给一个红包给老师,说:“那……老师,你把这个收下吧,谢谢你对我孩子的辛苦教育。”

老师:“真的有心了,不用送红包的,教育孩子是我们每个老师的责任,你的孩子也不例外,我们会尽力教好的,请你放心。”

又推拉了几次,老师还是不收。

家长又想到请老师吃饭,老师说:“不用了,教好每一个孩子,是老师的责任,请家长一百个放心。”

总结:本片段体现了幼儿教师不接收家长的钱物,体现了幼儿教师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模拟第三个情景]

在老师的家里:

(本场景通过母女对话,体现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

张老师辅导完女儿功课,夜已深了,女儿呵欠连天,要睡觉了。

女儿:“妈妈晚安,妈妈你也睡吧。”

妈妈:“你先睡,妈妈还不能睡,妈妈还有很多工作还没做完呢。”

女儿:“这么晚了,还有什么工作没做完啊?”

妈妈:“妈妈要备明天的课,还要准备明天的教具和学具,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妈妈还要编一个儿童舞蹈,还要上网查看论坛,看家长有什么意见和要求。”

女儿:“还要做这么多工作啊?唉,妈妈工作真辛苦。”

妈妈:“妈妈喜欢这工作,妈妈不觉得辛苦。”

女儿:“妈妈真伟大,那妈妈你要早点休息哦。”

妈妈:“好的,宝贝。”

总结:张老师备课到深夜还没休息,体现了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待本职工作的基本品质,是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使命,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愿意为自己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作出贡献。

2.情景模拟教学结束后让学生们共同讨论、交流、评价

每次模拟课堂结束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评价,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和认识的机会,也要求每位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由教师总结学生们的各种观点,对刚刚实施的模拟教学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表现不足的指出改正意见。

四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下德育课教师的作用

第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中职德育教师的作用十分独特,不再单单是讲解者、示范者,而是角色的调动者、观察者。

第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学生的记忆为辅,但“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模拟课堂应用于幼师职业道德教学,使原来作为学生的“听众”变成了“演员”,使“球员”变成了“裁判”,原来作为“演员”的教师升格成为“导演”,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第三,师德模拟课堂教学,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顾问,教师不仅在师德模拟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模拟过程中还要提出必要的建议,教师具有组织者、促进者的作用。

五 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幼教生职业道德教学初步成效

第一,师德模拟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实际仿真,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站在教师的位置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亲自体验幼教工作中的快乐与收获,通过此教学手段,使学生领悟作为幼儿教师所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二,学生在模拟学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把模拟过程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这种参与性、创造性、开放性的动态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牢固专业思想,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加强了学生对孩子的关心、关爱程度。

第三,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堂教学的改革,加强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也明显提高,学习师德兴趣和积极性也更高了,而且也增强了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心。可以说,将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中职幼教生职业道德教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7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教育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近些年,国家逐渐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支持。同时,小学教育也发展到由职业阶段向专业阶段过度时期。本文对小学教师专业道德的专业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出小学教师专业道德专业化的主要特征。  

目前教师在道德研究方面由职业道德阶段向专业道德阶段过度,这是教育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进行专业化进程的过程中,该职业的专业化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则可以认为该职业的专业化没有成功。当一种职业达到其所谓的专业化程度,即这类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修养达到专业化水平,广大群众应该对其进行高度认可,否则这个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将名不副实。然而,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影响,现阶段的中国式教育对教师专业道德的理解有失偏薄,从而导致在建设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真正得到的效果不明显。现阶段,中国式教育的专业道德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 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内容不明确 

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理论中,对教师的专业化道德要求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二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以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而纵观国内教师,多数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道德没有充分了解,或许这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他们会以最佳的状态来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但深层次来讲,这类老师对职业道德的了解模棱两可,很容易在实施过程中失去自控能力与监督能力。换言之,自己的行为与专业道德规范相矛盾。教师的专业道德与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因为具有了专业的知识,才致使职业道德向专业化发展。现今的教师道德不再如过往一样(如热爱祖国、热爱党等),而是基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去履行专业的道德行为。尚若教师没有掌握专业的知识,光是空口白话,那么专业道德能否实现将会是一个模糊的答案。教师的专业道德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知识是专业道德践行的前提。因此,对于教师师德的培养,应该重点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掌握能力。 

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其对从业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自发的在潜意识中对专业道德全面践行。教师的专业道德问题不能表于形式,只是纸上谈兵的平面概念。在专业化道德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专业道德问题,因此专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必须依据于实际,根据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而现阶段高校在师德培训及师德教育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也较少,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时间方面对教学的指导意义的研究相当匮乏。因此,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教师道德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将教师的专业道德融入到教师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专业化问题的解决将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呈现多元化 

在调查中显示,很多老师基于各种压力,尤其是道德压力方面,对工作状况的影响非常大。绝大部分小学教师在专业道德发展过程都处于被动的强迫性的道德规范中。因此,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要求是多么的高。对于教师师德问题的重视,应该成为小学教学中重点控制的问题之一,只有充分重视师德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为我国教育的长久发展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 

“多元化”在教师专业化道德发展中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注重人性化,小学教师专业道德亦是如此,在教学专业化道德方面,除了对学生的考虑给予充分重视外,对教师专业化道德发展的提出也显而易见。在汶川大地震后,对于遇到地震而只顾自己安全的范跑跑,在网络投票中,高达百分之三十的网友认为此举行为可以理解,这是一个人在遇到危难时的本能;有百分之十的网友也认为小学老师在遇到危难时,有选择舍己为人还是进行自我救助的权利;但是还是有一半的人认为,在遇到危难时,由于小学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殊性,应当在那个时刻舍己。由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不再单一。除了那些走形式的口号,小学教师道德的评价中多了几分人性。 

3 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发展的规律性为基础。一般而言,教师专业道德不仅仅只有职业的特殊性质,还具有专业发展的规律。无论是整体教师的专业道德还是教师个体的专业道德培训,都需要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发展规律充分了解。只有充分掌握发展规律,才能在现实的日常工作中任由教师专业道德自我修复与完善。 

初出茅庐的小学教师,其专业道德还处于初期阶段,也就是体验期。无论是对教师职业业务的认知还是在职业意识上的认知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他们往往不能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进行有效控制。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也做的不到位。但在这个阶段里,这类教师对专业道德都抱有积极学习的态度。但如果在初期阶段没有解决专业道德的问题,随着就业时间的慢慢推移,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认同感将会越来越小。 

经验型小学教师处于职业道德发展的过渡期。这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职业专业道德的认同感很高,且相对稳定。在这个时期,教师的这种状态有利于实现内部道德规范的整合,即教师可以从潜意识中对道德进行自律。换言之,此时的小学教师,正在对职业专业道德进行重新认知。与此同时,对于师德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小学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骨干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处于稳定期。这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职业专业道德的理解已经达到一种新的层次。对专业化职业道德已不再局限于学习,而是信仰。此时,教师的专业化职业道德价值性将会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同时,这类教师在对职业道德的了解基础对所属的专业进一步学习。教师会思索现有的教师专业道德有什么不足之处,哪些方面需要改变,这也是教师专业化道德发展的前提。 

根据上述研究不难发现,教师处于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教学质量对教师的道德水平以及需求是不同的。在专业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的道德教育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拟定建设的要点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教师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因以教师本身为基础,充分遵循教师专业道德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律,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对身处不同阶段的老师应制定不同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勉励,从而加强教师道德规范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2]顾明远.谈谈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走向[j].求是,2008(7). 

[3]袁振国.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j].教师教育研究,2008(5).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8

一、理论症结

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与师德建设实践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乃是师德认知理论没有全面反映师德实践的主、客体全貌。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反映论。师德认知理论即师德认识论,应该也必须遵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反映论。它是按照实践认识论原理,在师德建设实践基础上建构的认知理论。而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脱离师德建设实践的主客体结构,形成了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一个单极认知思维定势,成为制约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一大理论症结。

1.学界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三步走”路线

翻开有关师德问题的专著、论文、教材等,不难发现,这些成果均把师德建设的对象瞄准了一线任课教师,把师德问题的始作俑者定位于一线任课教师身上,并大致按照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采用单极思维方法,建构自己的师德建设理论。这种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单极思维大致如下。

第一步是列举出一大堆师德失范的种种表现,如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与价值观扭曲、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敬业精神缺乏,不备课、不学习,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学术造假;言行举止不文明、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示范作用欠缺;上课自由散漫、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等。

第二步就是找出造成师德失范的原因,诸如市场经济导致教师极端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价值观发生偏颇;我国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外来腐朽观念侵蚀了教师的灵魂,使部分教师的价值观扭曲、功利主义加重,看重物质上的索取,背离了“为人师表”的价值取向;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监管措施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师德监督乏力、评价机制不健全。

第三步就是依据上述师德失范表现和缘由,提出应对策略或者拿出针对一线教师师德的一篮子整改措施。如强化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使师德建设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自律;落实有关师德规章制度,维持对师德失范的高压态势,使师德他律刚性化;加强师德监督力度,健全师德评估体系,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督导机构,随时查找师德问题;不定期组织学生评教,以开展“人民战争”的方式,将教师的一言一行纳入广大学生的监督视野,把人民教师置于“天罗地网”似的监控之中。

上述就是学界比较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的“三步走”路线,即师德下滑表现——成因——对策。这是典型的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它的片面性和单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师德问题的成因上,把教学一线教师看作是导致师德下滑的“元凶”,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问题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履行责任与义务而造成的师德失范。另一方面,在应对策略上治标不治本。由于对成因的片面理解,消除这些成因的措施与对策当然也是片面的。现实也表明,只面对教师一方,而忽视师德问题的更深层次根源的揭示,无法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师德问题的应对措施。

2.对师德认知单极思维的哲学分析

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违反了马克思创建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师德实践主、客体认知的片面性。

无论是师德实践,还是师德建设实践,都具有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师德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师德实践的客体主要是学生,也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师德建设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领导与学生,甚至还包括社会各界,他们都负有建设师德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师德的好坏,固然与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有关,但是,也与学生的学德、领导的官德、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密切关联。师德实践是师德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行为过程,而非教师单方面的行为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凡是实践活动,均有自己的主体和客体。实践结果由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而促成,并非实践主体单独一方所致。师德建设也是一项实践活动,师德建设实践的效果如何,不单独取决于教师一方,而是取决于师德实践的相关各方的共同作用。而学界一直流行的师德考查方法,并未将师德相关的各方都考虑在内,只是把眼睛盯在一线教师身上。治理师德下滑,就是单独治理教师,不包括对“教育管理者”的官德治理。“管理者”来领导实施师德建设与师德培育,他们具有师德建设的决策权和师德评价的解释权,而他们也是师德培育的重要对象。师德与师德建设的实践结果,由管理者、学生、社会公民与教师共同相互作用而形成,怎么可以把师德治理的对象搞一边倒,片面对准一线教师呢?

第二,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道德观,导致师德认知上的偏差。

一谈到道德下滑,人们就不由自主地将这种下滑的根源归之于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导致人们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这是一种经验主义的直观独断论,是形而上学绝对静止观点的翻版。马克思主义向来反对超时空道德论,认为道德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道德,也不存在一种一劳永逸的道德。在封建社会,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由其决定的道德观念必定是男尊女卑、家国不分的封建皇权至上论、等级秩序观、家族宗法礼教,等等。在封建社会的家庭中,男家长具有至上权威,因为全家老小全靠他种地打粮维持生存。一个家族是一个小家,整个天下就是由这些小家组成的一个“大家”(国家),这个“大家”的家长就是封建皇帝。因此,包括君主制、家长制、等级制等意识形态,因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均具有进步意义。与此相应的师德观念,“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也是当时生产力状况的产物,我们现代人能说这些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在当时是错误的吗?同样,今天我们实行市场经济,也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由市场经济内生出的道德理念,也具有进步性。市场经济就是平等交易、自由买卖,因此自由、平等就是最合理、最正义、最大的道德。自由、平等、竞争、物质索求,都是市场经济内生出来的正当道德取向,树立这些市场观念都是道德的。既然如此,能说我们的人民教师有物质诉求是错误的吗?既然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有何不道德?即便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有引起道德滑坡的可能,但是人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今社会道德和师德滑坡现象。当今的公民道德滑坡和师德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总体爬坡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表面看是道德滑坡,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总体过程中的道德爬坡。人们不能只看到眼下表面的道德滑坡,而看不到道德总体上的爬坡。道德滑坡是道德爬坡总过程中的阵痛,不代表当今道德发展的主流。同样,师德也是如此。这就是道德、师德发展的辩证法。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不能正确看待当下的师德问题和师德建设;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把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看作是师德下滑,把教师看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超人乃至“神”,而不是把教师当做“感性的人”“现实中的个人”[1]来对待;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会把师德建设引向偏离社会现实的歧途,导致师德培育畸形化。

第三,师德认知理论的偏差还体现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在师德认知论中的缺失,以及对待多元道德的片面性。

道德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道德、师德也同样有这两个特点。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的国家,有着2 000多年的封建传统道德脉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些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道德思想,如孝德、诚信等应该积极继承,而有的道德观念则需要抛弃。但是有些腐朽没落的道德流毒却遗留了下来,甚至正在死灰复燃。考查师德必须充分重视当今多元道德文化并存的现状,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它们对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影响,把握好它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应发挥作用的限度。比如,强调师道尊严可有利于抵制学生辱师现象的发生,强调市场平等、贯彻师生民主平等,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过分强调师生平等,并完全与市场平等混同,则会淡化“尊师重教”,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我国封建等级制度与等级伦理思想,以及“”期间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使得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当然也包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长期受到人格尊严上的压抑。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行,一下子唤醒了国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意识,往往会产生对这些旧道德观念矫枉过正的现象。新的道德观念在冲垮“师徒如父子”等旧师生等级观念的同时,也重创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所以,正确对待多元道德,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极端化,对于师德认识理论的合理建构,意义不可小视。

新时期师德认知所违反的上述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陷入误区的理论症结。

二、现实症结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文化价值结构的多元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依然存在着如下多种文化价值:封建官文化价值、等级文化价值、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形态在当今并存[2],都对师德认知与师德建设产生影响。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情况:管理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依靠自己手中掌握的教育教学资源(比如课时、教学岗位、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专业培训、学历进修、评优选模,等等)的优势,顺势掌握起了师德建设的领导权、解释权、评价权,将自己凌驾于教师之上。一线教师只好依附于人人称呼的“领导”或者管理者。在这种情势下,一线教师如何保持自己的高尚道德?这必然导致部分教师势利眼、落井下石现象的发生。教师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的实施,在某些学校导致的现实后果是教育内部阶层的分化:一方是官文化群体,一方是教师亚文化群体;一方是“资本家老板”,另一方是这些“老板”雇用的“工人”(一线任课教师)。“老板”高高在上,不断强化官文化价值和竞争文化价值,挑起教师之间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和矛盾加剧,而“老板”趁机从中渔利,充当他们矛盾的天然裁判,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和权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作用下的竞争,嬗变为一种新的竞争文化价值,被“老板们”看中,在教育界越来越发挥着一种极其特殊的作用。个别教师为了维持自己在单位部门里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昧着良心,不择手段,讨好“老板”,而老实人只能充当最好捏的“软柿子”,在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老板”无“官德”、“工人”无师德的局面。

在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内部,职务级别严格、上级聘用下级,虽有民主成分参与,但由于官文化价值与思想的残存影响,形成了下级依附上级、一线教师永远是最底层下级的局面,可谓封建等级文化价值有了新的变种。初级阶段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多元并存、相互交织、互相嫁接、独特的文化价值生态。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与相互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而这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中的现实症结所在。

新时期,师德实践与师德建设理论,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人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新形势下师德问题所发生的新动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要看清,新形势下多元文化价值格局的存在现实及其对师德建设和师德培育的影响与挑战;看清师德认知理论中存在的单极思维定势、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的师德反映论。唯如此,才能提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目标、新策略,引导我国的师德建设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系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多元文化价值格局下师德建设的症结与师德培育路径研究”(课题号:DIB111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9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自我评价范文【一】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开展党支部员先进教育活动,是新势下按照xxxx要求,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促使党员内练素质,外型形象,充分发挥党员的岗位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学校支部保驯活动计划的安排,我圆满地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在第二阶段, 通过对照《》规定的党员义务,对照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以及单位对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结合在谈心活动中部分党员同志对自己提出的意见,我就近三年来自己在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的情况作如下剖析,力求认真进行自我检查,找准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便于克服缺点提高自己。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虽然这几年来,我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抓得比较紧的,能积极参加系党总支及教师党支部的每一次活动,但只满足于当时完成任务的需要,在学习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上还做得不够,有许多东西往往学后就丢,浅尝辄止,钻得不深,学得不透,这种学习上的实用主义态度,带有功利性,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应该予以彻底纠正。

(二) 工作上往往满足于完成任务,缺乏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虽然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和领导的认可。但是,往往满足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认为是轻车熟路了,很少跟在有经验的老教师后认认真真听几堂课。这是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注意和加强的。

(三) 与同事的联系少,沟通不够。平日如果系里没有活动安排就不怎么去系里,上完课便回家,很少和教研室其他老师谈心交流,了解大家的困难和需要,这是有违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宗旨的,长期以往,教师之间将缺乏凝聚力,形同一盘散沙,这是不利于系里各项工作的开展的。这是今后工作中务必克服的。

二、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学习态度不端正。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缺乏钻劲。特别是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往往只注重实用主义,急用先学,不注重全面、系统和深入,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把握不深不透,虽然平时也在不断的读书、讨论、写文章,但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把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推动工作的开展。

(二) 在业务上满足于现状,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认为自己工作这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因而产生了松劲的情绪,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创新意识和进取意识减弱,这种思想是十分有害的。

(三)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很少有机会于其他老师接触,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了,何必管别人的闲事,自找麻烦,这样一来,与其他老师只是打打招呼,很少在工作和生活上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参加我校本次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活动,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也更熟悉了。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工作,在师德师风方面作如下分析:

一、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本人始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责任感、幸福感。一直来,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注意为人师表,廉洁从表,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的标准要求自己,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尊重同事,恪尽职守,严谨治学,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及教育管理水平,自我认为是一名政治坚定、思想健康、品德优良、作风正派、业务过硬的教育工作者。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坚持正确的方向,结合教学,宣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同学们,任何数学知识、公式、定理都是人类总结生产斗争的实践而得到的真理。注意到许多学生认为课本知识枯燥无味不愿学习。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质,才能提升国力,个人才能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现代知识迅速扩张的时候,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不被时代淘汰。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我自己在较年轻时,火气很旺,也常训学生,学生不听话,将其拖出教室的事也屡见不鲜,随着年纪变大,对学生的感情增加,这种事情也就少了,现在我也常会训学生几句话,但我都是从关心的角度,善意的表情,来训他们,其实学生完全可以看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我的感觉:是只要你是善意的,学生完全会带着笑容很快的接受你的意见。我想要做到这一点要有真的爱,真正的热爱学生。

四、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小学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这是因为近年来社会风气比较差,全民道德素质下滑,有的教师不务正业。如学生大面积的素质下降,许多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课堂纪律很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出现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时,如果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必然导致恶性循环

通过学习,充分认识了目前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只有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自我评价范文【二】

自参加工作十余年,我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有意无意的将德育渗透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我是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十多年来,我也不知道资助过多贫困学生,鼓励扶持过多少后进学生。我一直觉得,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反对将学生分成三五九等,反对歧视差生。吴世友、李琼、顾小凯、王黎明等学生,都是出身贫寒的乡下学生,我对此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们将是我一生的朋友,也是我的骄傲。

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教书是一门艺术,如果愿意去钻研,可以消耗你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为了上好一堂课,我经常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每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我布置的作业少而精,而且所有学生的作业,我都有认真批改。我自己喜欢写作,因而非常重视作文教学。我经常关注高考动态,下载高考满分作文给学生看。

我是一个力求上进的教师。江西省自2008年9月起,高中开始使用新教材。新教材中有很多新课文,新知识。教授新教材,需要更新新观念,需要采取新教法。为了适应新课改,我多次外出学习,多次翻阅《高中课程标准》,多次钻研新教材,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教研论文。并自己学会制作课件,和开设教学博客,与网络上的同仁,共同探讨教材教法。

我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教师。我总觉得,作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因而生活之余,我从不去打麻将、打牌,也不去搞副业,挣外快。除了做家务、健身之外,就是上上网、浏览文学网站、研究语文教学,或者写点东西,玩玩博客。

我是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自20xx年担任本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以来,我做了大量工作:

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各种教研、教学活动,如教师的各种公开课,学生的各种语文竞赛;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帮一体系,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我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优质课竞赛,吉安市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竞赛,我都认真选拔优秀教师参赛。我校。。。。。。。等青年教师,都是通过优质课这个平台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起来的。

因为工作认真,教学、教研成绩突出,年终考核多次得优,还被评为区骨干教师区优秀教研组长等。

成绩代表过去,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时刻把师德放在心中。以爱贯穿我的教学中,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做一名人民群众放心、家长放心、学校放心、学生放心的合格的教师。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自我评价范文【三】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现在本人对这一学期师德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检查:

1、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作为一个教师,我能忠诚于党与人民的教育视野,做到为人师表。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并与家长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上,我把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 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篇10

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老师,让我激动和回味的莫过于鲍玉琴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她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中让我更加的体会到良好的师德是立身之本、为师之魂、育人之需,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但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具有良好的师德。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新修订的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内容和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三个板块内容的讲解,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让我不由得就会和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对比,以此为鉴,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每一条内容都包括了太多的内涵,很值得我位每位教师去细细品味。

在老师的讲座中她最后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只要是教育一线的老师尤其我们班主任我想都会认同,而且一直朝这方面努力去做,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让我更深刻领会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这样相信我们的教育会更加成功。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的紧迫性是从高文艳讲师的《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中。以往也知道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但高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几个生活中的问题我才知道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比如何为“年”,民间娱乐中的“秋千”“拔河”什么意思、有何来历?我真的是知之甚少。自己太需要学习了,听课后只有这么一个想法。

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的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要健康的成长就要遵循这几个规律。职业理想是成功的要素,要把个人的奉献与自身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教育理念是成长的关键,我们要与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知识水平是成长的基本要素,教育实施能力是成长的核心要素,环境是成长的外部要素;影响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工作态度,组织教育能力,和人际关系。虽然我经验不够,但我有最大的耐心与热心,我有充足的信心,只要我肯努力,相信以后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的,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