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1:06:21

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范文篇1

关键词:中学生;经济生活;选择能力;策略

由于家庭状况和成长经历的不同,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程度存在差异,其选择能力也有高有低。虽然中学生普遍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但家长平时给的零花钱、过年过节的压岁钱,使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支配条件。所以,中学生提高自身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避免其肆意挥霍金钱、甚至误入歧途的关键。

一、中学生的经济状况分析

中学生普遍还未成年,无法通过社会劳动获得经济报酬,其主要经济来源是家长给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具有不固定性。中学生能够支配的金钱数量取决于家庭状况和家长的教育理念,通常数量不是很多,但也有部分特殊情况。比如在中学阶段就开始住校学习的学生,每个月会有较为固定的生活费,还有部分学生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或者出差,将家庭经济大权暂时交由学生自己管理。在这些情况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拥有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资本。所以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应有意识的提高自身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对自己掌握的经济资本进行合理支配[1]。

二、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分析

中学是大部分人刚刚获得一定经济条件、开始参与经济生活的阶段,所以中学生普遍还处于消费观念的形成时期。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具有较高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乐观主义成分。学习用品、餐饮消费、娱乐消费以及礼品消费是中学生的主要消费途径。中学生受年龄和成长经历限制,心智普遍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也与缺乏辛苦的劳动体验有关,不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在支配金钱时随意性很高,“花钱买高兴”是中学生消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另外中学生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和跟风行为,看到同学买的漂亮文具,自己也要买同样的或者更好的,而实际利用价值可能很低,没过多长时间就又换新的了,这是某种程度的浪费。还有就是中学生缺乏一定的购买经验,对同类商品缺乏性价比的认识,自己买回来的东西往往在家长眼中花了冤枉钱,但是自身还认识不到,反倒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强烈逆反心理厌烦家长的说教,消费选择能力难以提高[2]。

三、通过学校学习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

在学校的学习占据了中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学校也是中学生学习理智消费、学习消费技巧的主要途径。其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的帮助很大,学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了解经济的概念、了解我国的经济政策、了解收入与分配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掌握基本的消费技巧。比如学习《多变的价格》一课,可以让中学生认识到价值决定价格,价格的变动有多方面影响,从而在自身消费过程中建立性价比意识,选择合适价位的商品。此外,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也会涉及到与经济相关的话题,教师会给学生讲家长赚钱养家的不容易,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还有相关校风校纪的要求,都是对中学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选择能力起到重要帮助[3]。

四、通过家庭教育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有关键影响,由于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有些家长在孩子具备一定消费选择能力之前,会严格控制孩子能够支配的金钱数量,以防孩子肆意挥霍或者误入歧途。而另一些家长会刻意锻炼孩子的消费选择能力,给予孩子适当的机会,锻炼消费能力。其实从传统的“五岁可以打酱油”的儿歌就能看出,大部分家长都会适当的培养孩子的消费选择能力。站在学生自身的角度,应珍惜这样的锻炼机会,结合在学校学到的消费知识,在消费实践中提高选择能力,学会理智消费[4]。

五、在社会生活中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当下中学生的生活早已不是学校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的模式了,学校注重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实用的知识技巧。家长也注意孩子的课外拓展,在节假日带孩子参加知识讲座、参观博物馆,或是外出旅游,还有电脑和手机的普及,都为中学生提早接触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消费选择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生活能力,中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中主动参与经济生活,从主观上积极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比如利用网络的便利,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解经济生活的具体内容,关心国家经济发展、关心社会经济动态。可以通过了解优秀企业家的成功经历,加深对个人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比如经常出现在热搜榜的马云以及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介绍,可以使中学生初步了解企业运作方式、了解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形成基本的经济生活概念,对今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很有益处[5]。既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为中学生提供了提早接触经济生活的机会,中学生就应该顺应时代需要,在参与经济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快速提高经济选择能力。在实践中端正消费观念,学习实用的消费技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尽快适应社会经济环境,提高甄别能力,规避消费风险。

六、结束语

中学生提早接触经济生活有利也有弊,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挑战。我们应善于把握机会,在参与经济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经济选择能力,珍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为我们提供的实践机会,发挥自主探索精神,早日具备基本的经济选择能力。虽然我们还不具备赚钱的能力,但是可以通过合理消费为家长节约支出,减轻家庭负担。另外,提早接触经济生活也有利于中学生早日实现经济独立,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郭亚楠 单位: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平.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从《经济生活》的生活主题教学谈起[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197-198.

[2]苏杰.《经济生活》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高迪.中学生流行文化观的理性再平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经济生活范文篇2

下午好!感谢*大学的邀请,感谢*申校长的介绍。今天,我来到北大,感到特别高兴、特别荣幸、特别亲切。13年前,我在*区当区长的时候,对北大就有特殊的感情,特别关心北大。因为,*大学是*的最高学府,是*最好的大学,是集中了一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子孙的地方。4月份是全国的税收宣传月,借此机会我跟大家交流一下《税收与经济生活》,目的就是使大家了解一下*的税收,了解一下税收与我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也顺便了解一下我们税务局怎样为国家收税。

税收是一个国家核心经济政策,关乎到每一个有收入的企业和个人,很不情愿交税又必须遵从。其实,税收是一个很专业、很严肃、很枯燥的话题。我争取讲得生动一些。

我今天想讲这样几方面内容:一、税收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二、作为一个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税收概念和信息。三、数字网络化的*地税。

一、税收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

(一)税收是一个古老、厚重、庄严的正说

为什么税收是一个古老、厚重、庄严的正说呢?

说它古老,是因为税收的历史太悠久了。事实上,税收的产生和存在,几乎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产生和存在,如果大家了解了税收,就等于了解了一部社会经济发展的简史。按照有文字记载的标准来判断,*的历史大约有五千年,埃及历史七千年,而两河流域的文明史,如以色列、伊拉克的历史则更早。各国历史上有关税收活动的文字记载几乎国家存在的文字记载完全一致。而且现在史学界有一种说法:税收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19*年,*考古学家德莱雅,到开罗南部2*英里的一个叫做阿比第斯(音译)的地方,对古埃及时代的一个皇家陵园进行考古,挖掘出300个象邮票那么大的陶片,上面画着动物、植物、山川。经过研究,他破译了这些画片的内容,确定了它的年代,大体是公元前3千多年,那个时候古埃及法老都爱用动物命名自己的称号。比如说蝎子、老鹰等。这些被发现的陶片属于蝎子一世大帝时期,距今5千多年,这些陶片上的画所记载的就是蝎子一世大帝在扩充领土的时候有关税收的记录。经研究德莱雅得出结论:“当蝎子一世大帝的版图不断得到扩张时,他就需要保留税收的记录,于是,就诞生了这些留在陶罐和花瓶上的象形文字。”所以,考古学就有了这么一种说法:文字的产生可能不是由于创作造出来的,而是与税收有着密切关系。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说法。

另外,大家目前都非常关注遗产税问题,今年2月,香港取消了遗产税,我们怎么办?其实古代埃及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遗产税。政府规定人死了以后,要把一部分遗产充公。

从我们*的历史来看,据《史记》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就是说,从夏朝开始,就有了税收,虽然没有“税”这个字,而是称为“贡”,就是“进贡”的“贡”。那时候的诸侯要对国王称臣纳贡,朝廷用这些进贡来祭天、养兵,来供自己的生活享受。到了商朝,把税收叫“助”,到了周朝叫“彻”,意思是一样的。我国正式出现“税”字是在春秋时期,公元前*0多年,鲁国废除“井田制”,实行了“初税亩”,即允许私人进行土地自由买卖,拥有了土地的居民向国家交粮食,于是,向政府“兑”“禾”的行为就用这个“税”字来概括了。

秦汉时期我国的税收形式发生了变化。有了田租、口赋和徭役。这个“赋”字是一个“贝壳”的“贝”加一个“武术”的“武”。这个“贝”代表钱,这个“武”代表打仗。所以税赋是连在一起的,这个“赋”实际上也是为国家所缴纳的一定的财产,也是税收的意思。唐朝实行了“租庸调”制。什么是“租”,有田就有租;什么叫“庸”,有丁就有庸,就是你要自费为国家服10-20天的劳役;什么是“调”,有户就有“调”,就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妇女织丝绸麻布,要向政府上交一部分,比如一户要交两匹绸缎或者交两批布。所以叫租庸调。到了晚唐出现了“两税法”(地租和徭役),明朝后期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这是因为明朝初期税种太多、太复杂,“一条鞭法”,就是把一切征项包括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起来编为一起征收,化繁为简;到清朝就改为“摊丁入亩”。大家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其中,大家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雍正刚当皇帝不久,赶上了重大的改革就是“摊丁入亩”。改革前,当时按人头交税,农民没钱交不起,所以进行了改革,“摊丁入亩”,有多少地交多少税。更重要的是,将征收实物税改成转变为银钱。这就为后来税收实行货币化打下了基础。

到了民国时期,税收机构和税种的设置,虽然也学*国家的一些办法,实行了税制革新,建立了以“关税、盐税、统一税”三大税种为核心的税收制度,并划分国税、地税界限,实行按行政、级次划分赋税的征管办法,但是地方政府还要巧立名目,层层加码,横征暴敛达中到空前的程度,1*3年,四川一个县的税收已经预征到了1968年。另外,百姓负担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根据*税务博物馆的记载,20-30年代,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市小工商贩之捐税,即达1756种,创造了世界之最!新*成立后,19*年中央政府下令停征原国民党时期的杂税,并初步建立了我们自己的税制体系。后经过19*年、19*年、19*年和19*年几次改革,形成今天的税制。

总之,税收是国家的经济体现,伴随了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进入信息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使税收不断发展,有些税原来没有,有些则随着历史的发展消失了。税收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是古老的,是有历史的。

2、税收是厚重的

(1)说它厚重,是因为税收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录和历史故事,可以说,税收承载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

我们以*为例,*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严格地说是明朝皇帝朱棣从南京迁都*后修建的。*有20座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崇文门就是当时的京师税务衙门所在地。“京师九门,皆有税课,而统于崇文一司”,清朝在崇文门设监督署,专征货物税,后来还征关税。这个京师税务衙门收的税给谁用,名义上是归户部,就相当于财政部,但是户部根本管不了。这个司直接归属朝廷的内务府关。为政府开支和皇室消费提供重要财源。政府的督察院、翰林院、军机处等部门以及皇上、皇太后的生活起居费用,都靠崇文门的税金解决。当时宫内后妃,慈禧太后的梳妆银每年花费10万两就出于此。另外,当时查抄的王公贵族家里的东西,变卖后,都交到哈德门税务所。乾隆时期,盖圆明园、颐和园的银子一部分就是从这里拨的。

当时税务机关也由皇上的重臣把持。大家都知道和坤,他当时已经是首辅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还兼户部、兵部尚书,权力仅在皇上一人之下,但他还兼任哈德门税务所的所长(当时叫崇文门税务监督),可见这个位置多重要!后来担任过这一职务的还有载垣、肃顺、慈禧太后的胞弟桂祥等,都是皇亲国戚。

(2)说它厚重,还因为全世界各国税收的发展都经历过几乎相同的轨迹,税收形式的演变也描绘了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历程。古代税收大多是以实物形式缴纳的,如英国的羊毛税,法国的兽皮税,瑞士的麻布税,北美的牦牛税,我国古代的“布缕之征,粟米之征”等等就是实物税。后来,实物税逐渐演变为货币形式的税收。到今天,货币变成信用卡,税收通过“刷卡”实现了,这就是资金流信息流融合的结果。

(3)说税收厚重,是他承载了政治的变迁反映了朝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

(4)说税收厚重,是它对人们的心理影响、道德影响和文化影响是很大的。比如说作为一个老百姓,老百姓希望少交税,过去所谓“乱民抗税”,就是指老百姓心里不愿意交税。但是你作为一个官员,一个稍微负一点责任的官员他就不会这么想,他肯定希望百姓多交税,因为他的薪金薪俸是从老百姓拿来的。所以税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是很大的。再比如说货币,金钱这个东西没有人反对,不管是坏穷人还是富人,大家都想越多越好。但是一提到税收,穷人和富人马上两种态度。富人就希望把税收的起征点提得高高的,要不然我多交了税就亏了。穷人则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希望把这个起征点定得低低的,反正征不着我。所以说税收厚重的文化影响力也是很大的。税收既可以维护国家的统治又可以促使国家灭亡。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太平盛世,无论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还是清朝前期的“康、乾之治”都是轻徭薄赋,与民修养生息,而许多封建王朝到晚期的时候官员贪污横行、政府横征暴敛,杂税特别多。一旦苛政猛于虎,国家就完了。所以如果能够预见一下将来。我觉得能够看得见的,税收从最初没有,后来诞生,到封建王朝,越来越复杂,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税制将越来越简化,越来越清晰,公共产品的负担会越来越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的战略部署,正是体现了税收制度改革的这一基本规律的。

3、税收是庄严的

第一,为什么说它庄严,是因为税收是国家最高经济利益,受宪法和法律保护。世界各个国家,无论何种国体、无论何种政体、无论何种经济制度,通通把税法作为最敬重、最遵从的一部法律。

在*社会里,税法是遵从度最高的法律。经过几十年上百年,*人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杀人或许有理由,但是不交税是绝对没有理由的,他们憎恨偷税漏税的人比憎恨杀人犯还要厉害,上至总统下至一般的老百姓绝对不敢在纳税上有问题,因为这是特别严重的违法行为。你办移民,人家第一个看的就是你是否按时纳税了,有没有不纳税的不良记录,如果有,就很麻烦,绿卡也拿不到了。我在美国碰见一个*人,他原来在荷兰开一个小饭馆,偷了税了,最后没法生存,在荷兰不能呆了,最后跑到美国去了。在以色列这个国家也有这样的文化传统。他们认为赚钱并不是坏事,只要合理合法,谁有本事谁赚钱,所以说全世界最好的商人都是以色列人,所有的钻石等这些贵重物品的经营全部在以色列。都是由他们来做。但同时他们也认为,税收是公民和企业与国家签订的契约,公民和国家都必须尊崇,任何人不能违反,法律地位提得很高。你说他庄严不庄严?

第二,为什么说税收庄严,因为它是国家最高的经济利益,也是国家的体现。税收是国家经济的体现,破坏税收的就破坏了税收的尊严,因此所有的国家为了维护税收的庄严性和严肃性不惜任何的代价,都是这样保护税法的严肃性和庄严性。马克思曾经说过“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有个电视剧叫《天下粮仓》,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清朝的时候,河南闹灾荒,一个县饿死了3万人。后来县官就私开官仓,把粮食分给灾民。当时,钦差大臣刘统勋就要将有牵连的大小官员28人砍头,虽然县里的灾民上千人跪下求情,但是,最后28颗人头落地。这个故事说明国家一定要严格税法,官粮是保证国家存在的,没有经济财力,国家就会垮掉。这也许是戏说,但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英国在1799年,为应对英法战争,筹措巨额战争经费,首次开征了个人所得税。为什么要从每个人的身上要拿这个个人所得税,就是为了保护国家的主权。仅这一个税种,当年就为英国政府提供了20%的财政收入,税收在提供军费,维护国家主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没有这部分税收,国家就可能被消灭,因此,税收维护着国家的利益。

我再给大家说说清朝末年。清朝的末年,我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有人说清朝的末年可以写一部书叫做“国耻的编年”,一个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开放海关。开放关税。这就导致了我们*沦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晋商曾经红极一时,我们的徽商曾经辉煌一时,什么时候破败的?就是在这个时候。由于我们被迫与外国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的条约,根据条约,洋人进来了,洋货进来了,洋买办进来了,外国银行进来了。结果我们的民族工业、民族经济惨败了,晋商和徽商也没有了,所以关税一开,国家的尊严就一点都没有了。所以说,破坏了税法的权威,破坏了税收的安全,就是破坏了国家的尊严。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家大的跨国公司,他们招聘一个财务主管,向社会贴出告示。好多的博士生、研究生都报名。他们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题目,就是说当国家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你怎么选择?51%的人的答案是,当然以国家的利益为主,48.9%的人的答案是,当然以企业的利益为主,没有企业的利益,哪有国家的利益。结果,凡是做这两种答复的,公司通通没要,他们选中了一个什么人呢?他们选了一个是这样回答问题的人,他答得相当好,他说这种违反法律的事情企业绝对不能染指。这种违反法律的企业他本人绝对不会选择。这个法律是什么?指的就是税法。所以这个企业的大老板就把他选中了。

第三,说它庄严,是因为它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古代就是皇权的象征。大家可能都去过故宫,太和殿前摆放着日晷和嘉量,日晷是古人用来记时的工具,嘉量则是我国很早就出现的计量工具,如古代收租用斗就是其中之一,这两件东西不是任何地方都可摆放的,在孟府里摆放着一对,它们象征了皇权。

总之,税收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的经济保障,体现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也可以说,通过纳税,人们才感觉到国家的存在,不纳税就是违反宪法。最近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起码有三条是跟税收有关系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当然,税收不单是法律约束,也应有道德约束。我认为,爱国守法应该从诚信纳税开始。

(二)税收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看看我们身边的事情,哪一件都离不开税收。你喝的一杯白水,你买一块香皂,都已经把税交给了国家。(我们国家在最终消费环节实行的是价内税。)每个人对税收都是有贡献的,都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为了纳税人。所以大家都要懂得维护税法,遵守税法。现在同学们可能还没有收入,但是,你们消费时,比如去饭馆吃饭一定要发票,要有协税护税的意识。

另一方面,税收经过财政分配,将用于使全体纳税人受益的事业,作为纳税人有权使用公共产品和享受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和医疗。现在*市9年制义务教育实行“三免一补”,免书本费、免学费、免杂费,对特困生还免住宿费。如果没有税收的支持,我们的政府将不能正常运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会被迫下马,我们会失去安全感……我们的生活将会陷于无政府状态。

目前,我国财政资金支出将逐渐退出风险行业投资,只用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了把钱花好,政府采取三种手段:国库统一支付;政府采购和执行预算法。

我们来看税收是怎样分配的,以20*年为例,全国财政收入26000多亿元。

(三)税收具有重要的财政和调节职能

税收有两大职能,即财政职能和调节职能。税收的财政职能是指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这很容易理解,我就不用说得太多了。税收的调节职能是指税收调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通过税收政策体现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计划调拨手段、财政支出手段、财政补贴手段等等来进行,到了市场经济时代,上述这些手段都在逐步被淡化,只有税收手段反而得到强化。然而,税收手段的效应是有两面性的,它可以促进投资,也可以抑制投资;它可以促进消费,也可以抑制消费;它可以促进产业进步,也可以抑制产业进步;它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也可以加剧社会矛盾。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要很好地研究和利用税收手段,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调节。

最近,国家为了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将出台对这些产业在营业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私人的设计室、创业室,可能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技术专利的,已取得著作权、版权的,可以视同高新技术产业,不征营业税。“创意”和专利是财富啊!诺基亚公司因为拥有手机设计的专利,每年可获得几千万的免税;*拥有汽车自动挡专利,全世界每辆自动挡车都交给*一笔使用费。美国的ICAN公司,就是用域名注册公司,就是靠创意来赚钱,全世界每一个WWW网址每个月都要给专利拥有人交10个美元的费用。实际上,互联网就是以创意获得专利,不仅带来了全球信息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随之改变……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利润。因此,我们国家要自主创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自己的专利,自己的品牌。

在市场经济中起调节作用的有“三率”,即汇率、利率和税率。其中,税率是相对灵活的一个经济杠杆,但是我们国家用得还不够。而在加拿大,他们就很好地利用税收对汽油消费进行调节。比如,加一升油要5加元,还得加5加元的消费税,变成10加元,那谁还会去浪费呢?到了年底再一次性把消费税部分退给纳税人。这时,一年已过,纳税人不会再买汽油,而是用于其他消费了。这个调节目的就达到了。但是,我们国家现在还达不到

再比如,从20*年1月起,我们的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额从800升到1600,好象进步一些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负担不同,有的一个人没负担,有的则要养活全家老小。我们还没有象*国家那样以家庭为单位征收,这就是还不够科学,还不太公平。*国家的税制发展已经过几百年的历史,什么情况都遇到过,所以他们的税法典非常厚,大多数问题都能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而我们国家还作不到这点。

当然,税收法制化建设的速度、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力度的提高要和人民群众的承受度相协调,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因此,有些事情还急不得。

二、作为一个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税收概念和信息

(一)关于当前的税收形势

1、全国“*”期间的税收形势

首先,我给大家提供几组数字,提示几个概念。

“*”期间,税收年收入在20*年、20*年和20*年分别突破了15000亿元、20000亿元和25000亿元,20*年超过30000亿元,年均增长19.5%,。这一期间税收收入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流转税和所得税是税收收入主体。

二是东部地区税收收入比重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税收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三是国、地税局税收收入协调增长,地税局收入增幅略高。

2、“*”期间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

“*”期间我国宏观税负逐年提高,20*年达到16.9%,但与国际宏观税负水平比较,我国的税负仍属于较低水平。宏观税负,是国民经济重要指标,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地区的税收收入与其相应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

从不含社会保障税或社保基金的宏观税负看:20*年,工业国家宏观税负为30%;我国为16.9%,发展*家为20.6%。

这里我要说一下,我们国家的名义税率高,实际税率低。我们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33%,但由于存在着费用扣除不规范、企业账目不全、税务部门征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导致纳税人实际税负远达不到33%的水平。*有一家饭店“湘鄂情”,原来纳税很少,后来我们使用了税控机,实行以票控税,这家饭店一下子成为*区纳税前十名的企业。类似这样的企业很多,所以,管与不管大不一样。

3、*地税“*”期间的税收形势

总结*地税“*”期间的税收形势,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

(1)税收收入持续大幅增长

(2)征管方式日趋科学化

(3)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时期,*地税共完成各项税费收入2995亿元。目前,我们有60万纳税户,税收规模从19*年的62.4亿元增加到20*年的838.4亿元。增长了13倍。还有几个数字让大家知道一下,*市GDP全国排第十,地税收入全国排第五。广州、上海、江苏、浙江,分别排1-4位。

(二)我国税制概况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19*年出台的税收制度,是分税制的财税体制。

1、主体税种的构成

这里有两个概念提醒大家注意: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所得税,发达国家一般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也叫流转税,就是流通环节的税收,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流转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主要由纳税人负担。企业偷逃营业税无异于贪污国家财政收入。这种行为,不是一般的不诚信,而是相当的不诚信。

2、我国现行税制的特点: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中央地方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第二个就是税收的立法权,完全在中央,各地不能自己定税法。所以说乱定优惠政策,那是不行的,在这方面中央是高度统一的,地方上不能乱开口子。第三个特点就是港澳台是独立的税制,一国两制里的两制,包括税制。港澳台各自都是一个独立关税贸易区。

(1)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船舶吨税和海关增值税。

(2)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契税等。

(3)共享部分的分成是由*财政体制决定的。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等。

3、*的税制改革情况

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从20*年开始,首先,取消农业税,开始向城乡统一税制过渡。其次,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减少行政层级,明确省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看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争取五级变三级。第三,完善增值税制度,实现增值税转型。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增。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

第四,完善消费税制度,调整税目和税率。大家都看新闻了我不赘述。

第五,改革税种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比如说现在取消了农业税,财权实权相匹配,先有人提出,中央到地方一共分三级,中央一级、省一级地和县一级,这三级,省管县直接管为什么。就是财政分税体制这么分,分到县里头就没有钱了,75归中央,25归省,省里留12.5,地市里留12.5里头的6.5,到县里头就没了。所以这种分税体制和减少行政的层次是联系在一起的。

再一个是从今年4月1日开始执行的消费税的税目调整,这次不光是高档汽车,连高尔夫球具、一次性使用的筷子都开始征税了。

这里还要探讨的问题是,要不要开征新的税种。因为中央提出“工业要返哺农业,城市要支持农村”。怎么支持农村啊,农业税取消了,还要支持三农,要不要开征新的税种。要开开什么。所以就有人提议是不是要开文物环境保护税。通过征税文物环境保护税来支持落后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文物的保护。比如说四川的卧龙,长白山的三江原可可西里这些地方的资源环境保护。要不要国家出钱,还是省里出钱,要不要征这个税。现在好多文化遗产惨遭破坏没了。*和苏州永远失去世界历史文化城名的竞争资格。苏州是因为交通改造把水系都破坏了,*是因为城市的建设和改造,胡同没有了,包括国子监;还有山西平瑶,大家可能知道,世界文化遗产当时给平瑶文化遗产的时候同时给了两个寺,一个叫双林寺,一个叫振国寺,大家如果有机会到双林寺看看,双林寺是一个宋代的寺庙。那里头的彩塑是世界一绝,*进入世界美术史只有一个作品。就是双林寺里的韦驮,也是胳膊掉了一个,号称东方的维纳斯。可是他没有作者。就和*的维纳斯一样。就是这么一个韦驮被收录到世界美术史的名册,*只此一件作品。振国寺就惨了,振国寺建筑的壁画是元代的,现在已开始剥落,建筑物都要倒了。可谁来保护呢?等等,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三)税收的征收与管理

原来我们的征管职能是“征”、“管”、“查”。“征”就是征收。现在变征收为服务,因为税收不产生GDP,要为纳税人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纳税奉行成本,才能保证税收。

“管”就是税收政策执行,包括对纳税人申请的减免缓退进行审批和纳税评估。

“查”就是稽查检查,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司法。就是对于涉及税收的刑事犯罪,由检察院和法院进行处理。第二个层次是税务机关的稽查检查。就是对每一件确认为偷税、漏税的案件,我们要通过稽查追缴征税、滞纳金和罚款,够移送条件的,移送给司法机关。第三个层次是函告和约谈。就是通过信函或者把人家约过来谈话的形式,给纳税人自检自纠的机会。我们通过评估如发现纳税人有税收问题了,通过跟人家宣传税法,政策,让他们主动把税给交了。这个函告、约谈就是警示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有第三次就是故意了,就得进行严肃处理。

那么,这些职能实现了,我们的工作是不是就做到位了呢?我认为还不够。因为,发达国家有着完善的报税制度,比如美国,有一个1*0表,就是纳税人主动报税的表格,这个表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内容曾经有过变化,档编号没变过,规定每年的4月15日是纳税人的报税日。纳税人实际上每个月都进行了预交,往往比实际应该交的多交一些,到了报税日,通过汇算清缴,基本上都会领回一张政府退税的支票。如果连续三年欠缴,政府根据记录,会认为该纳税人有不诚信纳税的嫌疑。

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报税制度,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和全员申报,逐渐建立完善其他税种的全员申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税务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纳税人的努力,我们能实现依法、诚信纳税,形成纳税人主动报税制度。

刚才,是帮助大家从宏观上了解税收,真正做好税收工作要有好的税制,好的征管方法,要有好的征管手段,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哪个最重要?是税制?是征管?还是科技?我认为必须是三个绑在一起。那么,最终决定发展的还是科技的进步和科技的应用。

三、数字网络化的*地税

同学们都知道,现代的*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要进行信息化建设,首要问题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系统?

一般说来,一个单位的信息化建设都是有规律的,基本上是建立一个封闭的、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我们税务局从一开始就研究,这样一个系统能不能满足纳税人的需要?结论是:不能。所以,我们就设计了“四网一库加安全防风险”的综合征收管理系统。它是一个横向的、扁平的、开放的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在设计理念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我们认识到,必须把信息化建立在互联网上。各主要发达国家走的道路都是这样。比如,我在加拿大,维多利亚省政府信息官员介绍,一个孩子从没出生,就可以在网上查到,在哪个医院出生,哪个医院是联邦医院,哪个是地方医院,哪个是社区医院,价格是多少,孩子生下来享受哪些福利,上学上哪个学校,毕业找工作,怎样交税等等。需要政府时,政府无处不在。

我们建的第一个网,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TAX861网。纳税人通过“外网”可实现与地税机关的信息互动和完成各种涉税事宜。我们在网上给纳税人提供了一个不间断的、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服务平台。通过TAX861网站,可以完成政务公开、信息、信息查询、网上办税、涉税咨询、举报投诉等等事项。我们的网上税务局最终将实现与纳税人的零距离接触。

我们建的第二个网,是内部的核心业务网。这个网用于税务局内部的管理工作。纳税人在TAX861网上进行一系列操作的信息,可以传到内网,并且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有效管理。在内网上可以进行网上登记、申报缴纳、减免缓退、稽查检查等。同时,我们还利用内网搭建了通讯平台,开发了视频电话、IP电话系统,真正实现了视频、计算机网、通讯网三网合一。

我们建的第三个网,是发票税控闭环管理网络。

发票税控管理网络系统主要是对发票和税控装置实施有效管理,切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实现以票控税的目的。*地税于20*年8月在全国省级税务部门率先进行了发票改革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年税收增长的1/4,都来自于发票改革,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假”票泛滥、真票假开、不开发票和真伪难辨等困扰税务机关多年的问题。

*市每年要使用12亿张地税系统的发票,这12亿张发票经过数字加密印刷以后从发票的计划、印刷、销售构成一个闭环的环路,消费者拿到的每一张发票可以在TAX861网上查到。而且我们还控制了税控机,做到一机一盒(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黑匣子”)。税控机打出来的发票在网上查询时,可以查到这张发票是哪个单位开出来的?金额是多少?哪一天开出来的?这12亿张发票,都作为电子查询发票存在我们的网上了,非常便于管理和查询。

我们所建的第四个网,是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网。这个系统主要帮助地税机关获取政府各部门的有关信息,在提高税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比如,通过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户的比对,我们能及时发现只作了工商登记而没进行税务登记的企业,了解这个信息后,税务部门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这个企业的控管,纠正不纳税行为,堵塞税收漏洞。

一库:核心数据库

核心数据仓库主要为上述“四网”提供数据平台和存储空间,对各类数据进行集中储存和管理。该库与“四网”分别互相衔接,平时各网通过硬件软件,分别热存一部分基础性、最常用数据,其余数据全部存储于核心数据仓库中,供各网共享使用(核心数据仓库主要解决查询使用1—2年以上数据能快速调过来)。

安全:一是身份安全,做到唯一、不可抵赖,CA认证和数字密码认证任选;二是数据安全,防篡改,加强监控管理、多备份权限管理、并实施加密信箱;三是网络安全,防堵,防外网与内网混同。

IBM公司调动全世界资源支持我们,把我们地税的案例作为全球成功的案例,拍成专题片。他们的一个老总到我们局说:这样的理念全世界极少国家有,而*地说搞成功了。我们用的是B/S结构,就是客户层、应用层和数据层三层结构。

纳税人的需求决定了我们应用的技术,技术进步又引领了我们的业务,使地税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管理到每一户企业和每一位纳税人,进而可以建立新的制度。因此,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地税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后“四网一库加安全”时代。

后“四网一库”的主要特征是:

1、交易与查询分开;

2、功能按层次重新分布;

3、税库银联网;

4、数据回放;

5、给纳税人建了*万免费邮箱,这既可以节约能源,缓解交通。

如果说信息化的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的话,(即技术为王时代(速度快)、信息为王时代(新浪、搜狐)、应用为王时代和知识化(google)、智能化时代,)目前*地税正在向最高阶段即知识化、智能化时代迈进。

经济生活范文篇3

网络由于具有隐蔽性、随意性等特点,上面既有健康的、文明的知识和新闻,也有不文明、暴力、黄色等信息的存在。这些不健康的知识,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给人们造成不正确的导向,甚至可能会加剧犯罪,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社会的不和谐。目前的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虽然有了一定的建设,并且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监控系统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发挥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加强政府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一、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1、网络舆情的定义

刘毅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是国内在网络舆情研究理论方面的第一本专著,他给出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他同时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内容分析的工作流程框架,并归纳了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为自由性、可控性、交互性、即时性、隐匿性、外线性、情绪化非理性、丰富性、多元性。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出来并且传播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和意见是人们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有可能是赞成,也有可能是反对。具有自由性,是网民情绪的自由抒发,而且由于网络的特点各种情绪之间会进行交流,网民之间互相是隐匿的,不明身份的,所以表达往往包含了网民的个人情绪,而且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往往是在一瞬间的爆发,引起网络上的热论。

2、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目前,网络上的舆情数量庞大,而且类别繁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人工实现信息的整理和统计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只有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自动的分析整理,才能建立起网络舆情的监督机制,实现政府对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预处理、舆情分析模块和舆情预警与上报几个大的部分。

舆情信息采集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数据源,在目前的研究情况下,主题网络爬虫的抓取方式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抓取过程中尽量抓取与主题相关的网页,并且顺着网页进行抓取相关的信息,增加了信息采集的相关性。舆情信息预处理,首先要多页面中的广告等链接进行清除,然后再划分出有意义的目标信息,进行提取,为舆情分析模块进行基础性准备。舆情分析模块,是利用文本分类和聚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将预处理之后的信息归入不同的主题下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主题来收集相关信息,可以进行热点事件的追踪和敏感话题的识别。舆情预警与上报是将分析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确定舆情中的热点趋势等,必要时将自动触发信息实行预警。

3、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网络舆情监控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些理论模型初步建立,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很多的舆情监控应用,但是在可用性以及功能的设置上受到了质疑,急需要系统的研究进行解决。如在资源的获取上对有用资源的抓取功能,舆情处理的加工上,对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和控制机制,还要防止虚假信息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进行深度的研究。

二、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对政治、经济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舆情监控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是舆情实用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公共信息集中的最大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用博客、跟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必计较信息的真实性和造成的影响,网络舆情成为最迅速、最直接反映社情民意的方式。

1、互联网舆情监控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人民的意愿,在政策制定之前进行民意的讨论和吸收,决定相关政策的执行。2008年6月20日同志到人民网视察,并通过视频直播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交流中谈道自己也经常上网,通过网络了解人民对政府的政策有什么样的想法,说明政府会通过网络的渠道关注人们的想法和意见、建议,欢迎广大网民朋友对国家的政策进行探讨。同时,许多地方政府的领导也通过网络与人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沟通,听取他们对地方政策的意见,并且经过整理和研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修改,以便更好的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在两会召开期间,有许多问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在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政策的解读和接受。我国政府充分开通了网络渠道,在网络上了解到人们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政策的修改和制定,这样就可以促进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和谐。

2、互联网舆情监控对公共事件解决的影响

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还有一些公共事件,通过互联网舆情监控,相关公共事件不管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的解决也逐渐走上了合理、合法的渠道。除了政府之外,我国的立法、执法部门也开始关注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对立法、司法的公正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典型的例子是对于一些贪污腐败案件的处理,贪污腐败案件经常会在网上形成讨论的热点,将地方的案件放在网络的大平台上,舆情监控系统引起了上级的巨大关注,在上级领导部门的监督下,加大了对贪污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官官相护”的现象只会在网上引起更大一轮的讨论,会对政府的公信力、对法律的公平和威严带来损害。同时,人们通过网络可以看到国家对贪污腐败事件的查处力度,提高对政府的信任和拥护,同时给其他官员以强大的威慑作用。

目前网络上出现了多起“富二代”开车肇事案件,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这些人拿人命当做儿戏、无视法律的不满,舆情监控系统显示出的信息给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施加了压力,防止出现用贿赂、人际关系调用来破坏社会公平的现象,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的尊严,对类似事件的出现起到了警示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平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3、互联网舆情监控对生产与消费的影响

互联网舆情对生产和消费有很重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在影响生产和消费的趋势与方向。三鹿奶粉事件的整个过程在网上有全面的显示,包括毒奶粉的发现、三鹿集团的反映、政府的处理等等,这些环节在网上都形成了讨论的热点。毒奶粉事件给当事人造成的巨大的伤害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展露在网上,震撼了人们的心灵。网络舆论一致谴责生产厂家只顾利润、没有社会责任心的行为,在此舆论导向下,三鹿集团最终公开致歉,受到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这给生产厂家敲响了警钟,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生产者,最终会被淘汰出局。

由于日本“核泄漏”事件,又有一部分人散播谣言,危言耸听中国的食盐供应将会出现长时间短缺,造成大中小城市出现“盐疯抢”。网络上出现对此事件的热议,微博上一条对联“日本大核民族,中华盐荒子孙”,道出了许多网民的心声。国家通过互联网舆情监控及时捕捉到了相关信息,惩治了散播谣言的不法商人和政府的相关人员。

4、互联网舆情监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生活范文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经济;教学方式

政治经济的教学对高中生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理解与运用上都有直接的作用。但现阶段高中的政治经济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枯燥无味的练习方式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政治经济中很多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更是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所以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优化教学结构

教师的备课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备课阶段应该加强对主题的理解,在熟练掌握知识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工作,还应该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不断的拓展,加强对最新时事政治的掌握,了解相关专业书籍,以此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教师还应该明确教材的结构,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教材知识结构,把握好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并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来围绕主题进行教学。此外,教师在备课的阶段不应该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教学方式也应该创新,在结合他人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与把握,从学生的角度与思路来对教材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原创特点,可以更好地彰显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在对《经济生活》中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内容主要讲述了“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还有经济全球化的界定、表现等,教学内容要求较多,并且内容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难以对这一内容进行理解,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就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疲劳,无法激发学习兴趣,直接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材需要表达的内容与相关信息进行充分的理解,发现教材的中心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内容来对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并结合经济全球化为现代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讲解,这种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将感受经济全球化、理解经济全球化、分析经济全球化以及应对经济全球化进行分开教学,让学生从大体到细节,从发现问题到分析与解决问题,引导式地开展教学,这种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训练,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经济生活与学生的日常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日常的生活中体现出了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内容。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应该加强生活与学习的联系,通过贴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运用。如学生在对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距离说明,如节假日期间,节日用品的价格就会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这一阶段人们对于节日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又如在冬季的时候羽绒服、棉服等时令服装的需求就会增加,价格也就会提升,在反季购买服装,由于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会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其更愿意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三、融入思维批判性

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精神,所以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与情景进行设计,不断地加强教学的探究性特点,在情景与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意识,引导学生对事物、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在经济全球化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辩论的形式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进行分析,如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加快代表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反方可以是GDP增长不代表质的飞越,等,这种方式不仅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由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未形成,在这一阶段进行思维模式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这也是素质教育对政治教育的要求。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对教材有着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以此来引导与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质疑、分析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政治经济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生活来开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也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此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鲁新民.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的二次开发[J].教学与管理,2016(7).

经济生活范文篇5

客观分析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之间的关系

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一般来说,外贸顺差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引起的外汇净收入必然导致从结汇渠道投放的人民币增加,推动银行信贷的扩张。可见,外贸顺差增长过快是近年来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基本原因;而货币信贷增加,又可能导致投资增长加快。但从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实践看,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直接,其相互影响也是有条件的。结汇渠道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为信贷资金,取决于社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以及商业银行对存款资金的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商业银行存款资金向信贷资金转变的数量和速度,从而控制货币信贷投放的增长。正因为如此,尽管近年来外贸顺差很大、外汇储备增加很快,但货币信贷增长仍控制在预期范围之内。货币信贷投放转变为投资需求也是有条件的。投资者在确定项目时,不仅要考虑投资贷款的获取成本和回收周期,还要考虑市场竞争和需求容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国家严把土地闸门、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的情况下,投资者还要考虑土地和市场准入的要求。因此,只要信贷资金增加比较适度,各方面政策协调配合,投资增长也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投资增长高位趋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增幅回落3.9个百分点。这是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效,也是市场竞争约束增强的累积结果。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提高。应继续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继续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防止投资增幅反弹。

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幅较上年同期降低1.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但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从历史经验看,已经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其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明显地显现。

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表明我国已经摆脱了外汇长期紧缺的窘迫局面,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也要高度注意由此引发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增大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加大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剧国内资源环境矛盾,并且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等。

必须指出,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仍然明显,以价值链分工为特征的国际产业分工新趋势越来越驱动国外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这必然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维持较高比重,并带来较大顺差。同时,去年以来外贸顺差较快扩大,与过剩的重化工业生产能力集中转向国际市场密切相关。这推动了“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排放、资源加工型)产品的生产扩张,使国内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外贸顺差偏大的问题,从深层次上反映了我国资金、土地、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价格被长期低估、环境使用成本被长期忽视的问题;也反映了人民币汇率还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灵活调节外汇供求关系。还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深层次问题的根本解决,也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深刻调整、对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既要采取短期宏观调控政策,更要完善中长期的结构引导政策,加快有利于结构升级的制度创新。

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但物价不会普遍持续上涨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所提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目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并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尽管投资、消费比较活跃,出口增长很快,国内外需求比较旺盛,但供给方面特别是非农产业的增长潜力更大:从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看,我国劳动力、资金、技术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有利;从体制方面看,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正在不断增强,这就决定了供给保障能力相当牢靠。近年来,重化工原材料由供给紧张转变为产能过剩,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基本消除,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也趋于回落。6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4%,涨幅分别较上年同期降低1个和3.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影响CPI上涨2.5个百分点;扣除食品涨价影响,CPI仅上涨0.7个百分点。这次食品涨价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工农和城乡之间利益格局调整的正常表现。2004年—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丰收,今年夏粮产量又同比增长1.3%,粮食供给的基础比较稳固。食品价格上涨,短期原因主要有:一是2006年世界粮食减产,加上美国等产粮大国将玉米大量用于加工生物质能源,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二是针对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变化,粮食部门库存投放不够及时;三是国内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较快增长;四是春节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从长期看,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还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产品和食品价格都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这是市场对耕地日益稀缺和农业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的确认,是用价格拉动农产品供给的常态反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也是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然途径。在收入较快增长的背景下,这一变化对城镇绝大多数家庭的生活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对于部分住校困难学生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等受影响较大的群体,则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补贴,并适时适度提高补贴标准。目前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比较扎实稳定,在市场价格调节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给的增长潜力较大,未来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

总的看,当前我国消费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既要积极采取措施缓解肉、蛋等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又要看到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上。因为,按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即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以后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今年1月—6月的这一指标仅为0.9%。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必须长期不懈努力

经济生活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与融合

高中政治教师虽然经过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但是很少深入研究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无法充分讲解现有教材中的理论难点,容易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误解和偏差。高职思政课教师专业理论基础较为深厚,但是缺乏高中教学实践经历,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和要求缺乏充分了解,对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存在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难点也无从把握,导致高职与高中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出现脱节现象。

一、高中政治教材内容设置给课堂教学带来挑战

高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经济知识,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特征和本质,从而学会把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和实现自身的发展。高中“经济生活”课程任务多样,内容丰富,既包含经济学的一般知识,如价格波动、价值形成、生产投入等,又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相关知识,如货币认知、理性消费、保险理财、就业创业等,还融入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这些知识内容汇聚在一本教材中,要求高中生在一个学期内全面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给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一是内容多,涉及面宽,不仅高中生难以理解与把握,而且超出了教师的专业知识覆盖面。“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经济学基本理论,如价值理论、经济制度、生产理论、消费理论等,还涉及金融、财政、税收、国际贸易、企业经营、劳动就业等内容。“经济生活”课所用教材对这些知识内容没有充分展开论述,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补充,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以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中的“信用工具和外汇内容”为例,当前银行卡结算主要使用借记卡,但是该教材却没有介绍借记卡,反而直接介绍信用卡。学生和教师如果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仅凭教材的介绍无法实现对信用知识的基本认知,因为高中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借记卡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而不是信用卡。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支票,但是对于学生乃至普通大众而言,支票是很少接触的一种金融票证和支付方式。二是在教材介绍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结构中存在矛盾。高中政治课具有特殊属性,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如《经济生活》教材第一课介绍了劳动价值论,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在“专家点评”板块中强调了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一观点。但是,该教材对相关内容缺乏深入剖析与论述,容易引发高中生认知上的偏差和理解上的困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论述逻辑而展开的,脱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单纯强调某一结论,不利于学生经济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此外,商品价值的形成和构成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经济学理论焦点之一。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在劳动力作为商品生产主体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是多元的,仅把商品价值归因于劳动就难以理解商品的本质。如果《经济生活》的目的是希望学生掌握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和认识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就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导向编制框架、设置内容;如果《经济生活》的目的仅仅是介绍当前经济学界形成共识的内容,就可以简单地对某些观点做一般性知识介绍。显然,《经济生活》在劳动价值论内容介绍方面倾向于后者,这容易使高中生对商品价值量的度量、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价格对应等问题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也难以解答学生的疑问,最终影响了高中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系统认知。三是教材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的内容呈现与理论体系的系统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经济生活》教材第一课首先介绍货币的起源和基本职能,是因为学生对经济生活的感受与认识是以货币或钱物的使用为起始的。教材的这个开端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认知兴趣,但是与经济学一般理论体系的起点存在较大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从商品分析入手的,进而围绕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逐步展开,深入发掘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属性。《经济生活》教材没有从经济学的基本逻辑起点出发,而是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生活现象入手展开论述,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却因缺乏理论逻辑的支撑而导致知识呈现碎片化。四是教材内容相对单调且与高职课程存在一些重复。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思维敏捷,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特别喜欢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新动态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但是,高中政治课教学难以将学生的良好愿望与课程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往往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原有的课程安排讲授教学内容,而有些内容往往滞后于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也难以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知识内容的相对滞后,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无法满足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由于部分内容在高中“经济生活”课程教学中已经有所介绍,高职生在学习思政课时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大大削弱了学习实效。

二、高职思政课与高中政治课在教学内容衔接上的困惑

高职院校思政课涉及的经济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高职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进程,从而增强高职生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从理论来源上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经济学理论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逐步总结出来的,也学习借鉴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新成果。这些理论知识对于高职生来说往往较为抽象,甚至晦涩难懂。高职思政课教师如果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具体变化不能充分展开论述,就难以在具体的经济理论和问题分析上形成较强的阐释力与说服力。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与研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性,以及经济生活对社会生活尤其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观点,而且要有选择地介绍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让学生充分了解经济学领域的新动态、新观点和新方法,力求从理论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根源和实践依据论证透彻。当然,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不能回避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庸俗理论的分析和批判,要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那样,在正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要有对西方经济学的错误理论进行批判的内容。”[1]高中“经济生活”课在介绍经济生活一般常识时使用的一些概念和结论,实际上来自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教师不需要清晰地阐述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对立与区别。然而,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论述,“对于一些容易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误导的内容,应作针对性的说明和必要的内容补充”[2]。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阶级剥削、劳资矛盾、剩余价值的产生以及社会结构的失衡等问题展开,而且因为时代飞速发展使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无论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经验、新理论,需要高职生不断学习、批判和吸收。

三、高职与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融合的举措

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想把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来讲解,就必须分析、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实现与高中政治课内容和目标的有效衔接与深度融合。由于高职生经历了高中政治课学习,高职思政课不仅不能与高中政治课在内容上存在错位,而且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变化,重点突出其高中阶段没有涉及的教学内容”[3]。高职思政课与高中政治课虽然具体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但是终极目标有内在一致性,即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这就要求二者在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做到有效融合。高职思政课教材编写者要熟悉高中政治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避免简单重复,要侧重培养高职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政治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高职思政课程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但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应该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能只强调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果教师仅仅注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矛盾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等知识,就不仅难以达到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目的,而且难以充分解释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能力和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能力。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拓宽与高中政治课内容的融合渠道。高职思政课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理论加以融合,无论教材编写还是课程教学都不能仅局限于现有观点和理论体系,要放眼当代经济学发展的前沿,促使学生关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关注其他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成果。高职思政课教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时要阐明马克思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得出相关结论的,也要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僵化的理论,而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教师如果回避社会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实问题做出有效回应,也难以发挥马克思主义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批判作用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当然,高职思政课教师在介绍经济学新理论时,不能仅仅把相关经济学理论视为纯粹的知识体系,或者把相关课程视为经济学基础课和启蒙课,而要在讲解中介绍某些理论的研究特色和值得借鉴之处,阐明相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之间存在的差异或矛盾,以及在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方面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最后,高职教师与高中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高中“经济生活”课仅仅开设一个学期,教学内容仅仅涉及一册教材,但这一课程浓缩了繁富的经济学知识,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并不容易。高中教师不仅需要对教材进行研读和消化,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力争做到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设计与实施教学。经济学理论的综合性和不同学派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都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师既要掌握相关经济知识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来源,还要了解知识之间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便在教学中将经济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结合起来,有所侧重地向学生介绍经济学基本理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针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把“经济生活”课涉及的经济学知识进行拓宽和延伸,深化高职生的经济理论认识,促使他们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丁堡骏.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指导[J].当代经济研究,2006(1):54-58,73.

[2]孙辛勤,施建军,张台秋.西方经济学教学与高职生价值观塑造[J].思想教育研究,2007(4):16-19.

经济生活范文篇7

清王朝末期,西方现代资本势力在强大的军事力量掩护下,以非市场行为方式大举进入中国,肆虐古老的农耕大地,致使中国旧的经济格局被瓦解,单一的封建经济形态被颠覆。虽然中西部绝大多数地区仍然维持着原来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看天生产,自给自足,但沿海地区特别是一些发达的城镇,新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商业贸易较为发达,对固有的农业经济形成冲击;工业、商业又与西方政治、经济势力纠缠在一起,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突出,生产关系、社会矛盾颇为复杂。诸如:地主与农民的矛盾;西方经济势力与中国民族经济的矛盾,包括与中国轻工业、手工业、农业的矛盾;买办势力相当猖獗;城市工商业经济对农村自然经济的威胁、掠夺,等等。

都市工商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唯利是图,冲击着传统重义轻利的人伦关系。经济生活方式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作家们书写的内容、审美价值取向等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文学由内到外发生蜕变,呈现出新的态势。年轻人诸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闻一多等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开始离开乡镇,眼光转向城市与海外,在新的世界格局与经济关系中思考自我存在价值,认识到新的经济社会中,旧的科举取仕之路已经过时了,自觉调整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与实现方式。他们进新式学校,游学海外,学习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知识与能力,探索变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途径与方法,思想、价值观与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反思旧的封建文化,批判封建经济关系下所建立的等级制度,反对封建政治伦理、经济关系对个体生命的压制与蔑视,呼吁人的解放,追求自由与尊严。他们以新的观念审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现象,其作品表现的对象、思想价值立场等迥异于古代文学。古典文学作品如《陌上桑》、《月令农谚》、《野田黄雀行》、《归园田居》、《过故人庄》、《春中田园作》、《姜村》、《石壕吏》、《观田家》、《田家词》、《蚕妇》、《悯农》、《旱乡田父言》、《荔枝叹》、《吴中田妇叹》、《催租行》、《逃荒行》等,对乡村的表现,多以读书人的良知为基础,山村自然的美好,耕种的繁忙,乡民的勤劳、善良,女子的机智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天灾饥荒,官府对民的压迫等,成为书写的主要内容。杜甫等哀民之不幸,但不深究社会因由,或因观念视野制约究而不深;同情而不批判,或因对社会机制理解狭隘以致批而不力,这些构成作品的基调。

与之相比,进入近现代社会后,作家们对农村社会的表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着重表现农村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暴露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写农民生活的艰辛,揭示物质贫乏所导致的精神病象,如鲁迅、王鲁彦、蹇先艾、许钦文、王任叔、彭家煌等人的作品。鲁迅在《阿Q正传》中不仅哀阿Q之不幸,哀未庄底层社会之不幸,还怒其不争,批判他们的种种劣根性,并将之上升到国民性的高度加以反思、批判,在精神上与古代农村题材作品区别开来。王鲁彦的《黄金》、许杰的《赌徒吉顺》等揭露了半殖民地商业化原则对乡村传统道德的冲击,惋惜古朴的田园牧歌生活的丧失,从外来经济侵略的角度揭示农村凋敝的原因。妇女的善良、勤劳、美好不再是表现的兴趣所在,作家们关注的是她们因经济原因所导致的肉体磨难与灵魂不幸,鲁迅的《祝福》写祥林嫂遭受婚姻、家庭不幸,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灵魂无所依托;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的《生人妻》揭露了农村经济凋敝家庭困顿导致的野蛮的典妻现象,等等。相比于旧小说,农民的心灵、情感与精神世界成为表现的重点,而这些又与经济生存状况密切相连。19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之封建剥削加剧,江南农村丰收成灾成为新的社会经济现象,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怪相,让质朴的农人不知所措,让乡间读书人理不通其中经纬;然而,初获世界眼光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思考与追问,并以文学方式作了解答,如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等敏锐地反映了这种现象,揭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结构对长期以来生活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下善良农民物质与心灵的摧残,旧式农人天真地相信旧的经济生活经验,没有看清世界的变化,以致被新的经济社会无情地“戏弄”。茅盾这些作品在应对新的经济问题的同时,颠覆着中国传统作家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为此后展开的漫长的文学新传统创造叙事原型,也就是说新的经济生活催生着新的文学形态。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题材作品,农民是描写的重要对象,从阿Q、闰土、老通宝到小二黑、王贵、赵玉林,书写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他们要么失去土地以打短工为生,要么租种地主土地艰难度日,要么为获得土地起而反抗,要么在根据地新制度下获得土地后追求人生更高层次的自由。与土地的关系,是否拥有生产资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的形象演变反映了中国农民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改变其生活方式、精神世界所发生的相应变化,他们从自在走向自觉,由被奴役者逐渐变为生活的主动者,人的意识逐渐复苏。他们由外到内所发生的变化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经济关系的改变,而且印证了经济生活方式影响文学创作之规律。

中国近现代城市经济形态,放在世界历史上考察不是最复杂的,但相对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而言肯定是最斑斓而怪异的。上海逐渐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工业、商业相当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封建经济依然存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势力盘根错节,新型市民阶层兴起,成为左右消费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北京这座古都经受着新旧转换的阵痛,新型工商企业与旧式作坊店铺相邻,新市民与旧阶层混居,经济关系相比于19世纪复杂得多;多数内陆城镇同样是半封建、半殖民经济共存,社会阶层变得更为复杂;红道白道你中有我、我中存你,官私资本纠缠在一起,拉大了新兴城市色彩的对比度,也彰显了中国城市的特色。所有这些使书写都市、城镇的文学呈现出具有新世纪色彩的复杂态势与特征。鲁迅的文学从相当程度上讲,是关于经济基础与人的精神关系的文学。1923年,他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演说:“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2]《伤逝》通过子君、涓生的爱情婚姻破裂,形象地再现了都市新型市民阶层因经济困顿导致精神自由追求破灭的过程,反思了经济生活与人的解放之关系,从最现实的经济生活角度关注人的精神问题。《阿Q正传》通过阿Q既写了农村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关系,又写了都市革命、物质文明及其与乡村剪不断的联系。在未庄凡是失去了土地、“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的农民,诸如阿Q、小D、王胡,他们的精神无不坍塌,成为生活的笑料,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定程度上讲源于一贫如洗的经济生活。城和乡因举人老爷逃难和阿Q那特殊的“经济行为”而联系在一起,城、乡联系和物质差距与阿Q性格生成相关。鲁迅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物质基础看成是性格生成的核心原因,这是他与那些空谈精神的作家所不同的地方,也是长期以来学界不去正视的地方,放大一点说,导致了许多研究者对鲁迅的误解与神化。老舍的代表作典型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城市底层人们因经济困顿走向悲剧深渊的现实。《骆驼祥子》写封建压迫下农村衰败、农民祥子失去土地来到城里,作为洋车夫卷入了相对于农村封建经济关系而言更为复杂的城市生活漩涡。他固守着只要有田地、肯劳动就有饭吃这一自给自足社会里的生活经验,坚信只要拥有自己的车(相当于农村的田地)就有饭吃的道理,为买车而拼命挣钱,这是祥子的经济行动,但兵匪却以暴力方式抢走他的血汗钱。韦伯认为:“运用暴力乃是十分强烈地对立于经济的精神,经济行动因此不能用来指称直接以暴力方式攫取物品,以及通过斗争对他人的胁迫行为。”[3]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人们失去了进行公平经济活动的环境,自然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在这一意义上讲,祥子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经济环境对抱持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生活原则的新式城市无产者的摧残,看到了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共存的城市所制造的无声悲剧。文学史习惯称茅盾是社会分析小说家,这其实有点空泛,准确地讲,他是一位从经济角度考察、书写社会变化的作家,个人对生活的认识与实践同社会客观经济状况错位是其作品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林家铺子》描写江南小城镇因西方经济侵略苦苦挣扎的现实,林家铺子老板虽有经营头脑与方法,但无法理解社会迅速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层面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势进入,农村破产,农民和小市民阶层购买力低下,最终不得不以破产告终,受害者还包括底层农民。这是一篇典型地表现江南复杂经济形态下底层社会生活的小说,是古典文学作家难以想象的作品。《子夜》更是一部反映多种经济形态共存相斗下中国城市、乡村相互缠绕又无法彼此依存而最终走向衰败的作品。吴荪甫具有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知识,资本雄厚,一心想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然而他没有认清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复杂形势。那时,西方资本主义在华势力过于强大,严重威胁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家只得剥削压迫产业工人,国内封建经济关系又导致农民与地主矛盾激化。置身这样的环境,吴荪甫左冲右突,他所具有的西方现代经济管理知识显然是不够用的,且经济问题在非正常的年代是由政治、军事所决定的。他在无可奈何中到债券市场投机,企图挽回颓势,然而那是他的一厢情愿,比实业界更复杂的债券市场令他以失败告终。这个作品反映了民族工业在半封建半殖民经济形势下必然破产的历史。

茅盾当时所置身的经济环境及其所书写的经济生活内容,使其小说具有颠覆性,即对旧式经典的背叛,创造出外在斗争与心理对抗相纠缠的故事讲述方式,同时随着作品的传播无形中改变了读者的文学口味,引发出新的阅读趣味。郭沫若的《女神》多创作于现代化都市,表现了古典诗歌中几乎没有的声、光、电、化,“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天狗》),“大都会的脉搏哟!/生的鼓动哟!”、“一枝枝的烟筒都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呀”(《笔立山头展望》),“动”而非传统的“静”成为作品的主旋律,这是现代都市动态化的经济生活的反映,揭示了现代工业经济生活中个体心灵趋向与价值认同。郭沫若可谓是那时都市世界忧郁而浪漫的骑士,他的《女神》以现代气度刺破了中国传统抒情诗的精神结构,将古典视野里的“怪力乱神”放大,并堂而皇之地加以表现与赞美,这与诗人对于现代都市经济形态的理解分不开,与诗人的都市体现分不开。1930年代的海派小说将中国现代都市文学推向一个高度,其特点就是以现代方式呈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的物质形态与精神状况,反映了殖民化的经济社会被扭曲的人的生活。《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等,就是反映畸形大都市经济生活的作品。穆时英在上海的所见所感绝不同于古代勾栏瓦肆作家的观与感。1930年代的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狐步舞的背景是西化的:福特汽车、别克跑车、林肯路、广告旗、黄包车、印度巡捕、时装杂志、铁路、别墅、洋房、金表、跑马厅、华尔兹、珠宝掮客、电车、《大美晚报》、《东方杂志》、电梯、工厂、夜总会、雪茄、英国绅士等等,这些意象全然不同于枯藤、老树、昏鸦、寒月、霜雪、梧桐这类农业社会的存在物。西化环境是现代西方工商业强行侵略的结果,是经济、文化被殖民化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的生产关系,新型的欺凌、压迫关系改变了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人被撕破或者说异化,生物性膨胀,儿子与继母乱伦,道德沦丧,有钱人醉生梦死,普通市民则被无情地抛向黑暗的深渊,老妇人为儿媳拉皮条,正如穆时英在《上海的狐步舞》中所感叹的:“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现代殖民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度造就了一个畸形的工商业孤岛,也相应地改变了作家们的表达方式,创造出富有殖民文化特色的现代主义文学。这种文学里的主要人物,欲望随现代经济的扩张而膨胀,痛苦来自膨胀的欲望,经济生活状况与观念决定着他们的心灵,这也是那群现代派作家的观念。1940年代张恨水等人的通俗文学,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既要迎合新型市民的阅读趣味,为市场利润编织故事;又要关注民族生死存亡问题,它们是半封建半殖民性的都市经济生活的反映。

在中国经济由传统向近现代转型过程中,作为读书人的文学创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知识更替、思想裂变与价值转换,以半新不旧或新旧夹杂或趋新去旧的眼光看世界,借文字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他人与自我的看法,使中国文学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其内在文化价值取向发生深刻裂变。换言之,近现代作家们以不同于古典作家的心态、情感倾向与价值立场书写了经济转轨中的社会现实。经济转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农村自然经济衰退,原有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新的域外因子致使旧的的经济结构裂变、转换;二是城镇工商业经济兴起,形成新的社会经济关系。这两大变化使知识分子的情感、思想与心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开始以新的姿态、心理与文化价值立场观察、表现新的社会与人生。几乎所有的中国近现代作家都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他们基本上不出身农民家庭。鲁迅代表着一种态度。他从小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但因母亲关系而与农村有着直接接触,对农民的困苦颇为了解,在书写乡村时,他固然关注、揭露封建地主经济对农民的压迫,但更多的表现的则是半封建半殖民经济社会农民的精神问题。闰土由鲜活天真的少年变得神智麻木;阿Q来往于城乡,遭遇着更为复杂的经济生活,农民的善良、勤劳品性丧失殆尽,变成了游民无产者;祥林嫂在封建主义压迫下,精神被彻底摧垮,恐惧中走向绝望的深渊;狼子村的佃户吃油煎人心,失去人性。鲁迅既看到农民的不幸,也看到了他们麻木中的堕落乃至非人性的一面,对农民的文化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深刻的清醒与价值立场。

1920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家如彭家煌、王鲁彦、蹇先艾、许钦文、台静农等,来自乡村小镇,多为地主或小有产者家庭出身,当他们进城接受新式教育后,以新思想观察乡村,同情苦难中的农民,批判经济闭塞社会里乡民的种种劣俗,在这一点上与鲁迅一致;他们寓居北京或上海,思慕故土,作品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愁”,鲁迅称他们是“侨寓文学”作者[4],对农村因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不合理而导致的破产深感惋惜,这是与鲁迅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他们中间还有人批判了工业文明对乡村的侵略,如王鲁彦“不仅写下了外来的殖民化的工业文明给农村社会带来经济上的破坏,而且写下了这种文明给‘土里土气’的农民带来精神上的污染。”[5]扩展了乡土文学的视界。相比于王鲁彦,周作人、沈从文等对现代工商业的批判意识更为自觉,通过对照书写乡土与城市以表达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周作人在《乌篷船》里,以书信的方式,表达对故乡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乌篷船代表着一种旧的经济生活方式,慢悠悠地自由自在地与天地山水融为一体,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这是以工商业为主的现代经济社会所不具备的。作者担忧的是传统生活方式正在被现代文明所吞噬,“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他无法从都市物质主义经济生活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迷恋传统水乡生活。沈从文的这种倾向更为极端,他几乎同时创作两大系列的作品,一是对置身其间的都市经济社会的厌恶,认为那是一个物质化的社会,扼杀了人的本性,对生活其间的官、商、绅士、阔太太、读书人等予以无情的讥讽;与此同时,饱含情感地描写故土湘西那封闭得近乎有点原始的经济基础、人际关系和自然山水,认为那里古朴、简洁、重义、轻利,天人合一,保存了人之为人的本性。废名、徐志摩等许多作家有着类似的文化价值取向,这是中国经济近现代转型期间读书人情感与理智冲突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如果说周作人、沈从文等面对传统乡村经济社会与都市经济形态所表现出的这种文化态度,更多的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自我心智调节,他们赞美乡村并不意味着认同农人;那么,另一些作家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出更进一步的倾向,即真实地同情农人,为他们歌唱,如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深情地赞美哺育过自己的农妇保姆———大堰河,可以将这种态度解读成为沈从文式的乡村文化心理的变奏。个体的经济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其文化价值取向。1930年代书写现代都市的作家表现出更新的姿态。

经济生活范文篇8

第一、从学科研究对象区分,经济史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人类经济生活演变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史学。另一类是以经济史学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史学概论(或简称“经济史论”)。

经济史学(习惯上简称“经济史”)这个大类中又可区分为两个小类。一类以研究经济生活演变过程为对象,着重揭示它是怎样演变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具体因素。在分析方法与叙述方法中,主要使用叙述方法;在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结合上,主要遵循历史逻辑。其论著一般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观点,按时序叙述经济生活(或其中的某个方面)变迁的情况与变迁的环境、原因(包括必然的因素与偶然的因素),从史实中概括出就事而论的结论(论从史出)。总之,它们以时间为经,以史实叙述或具体(时间、地点、表现、数量等等)为特征。另一类是在前一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经济生活演变过程进行理论的分析、概括与抽象,着重揭示它为什么这么演变及其运行机制与规律。在分析方法与叙述方法中,主要使用分析方法;在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结合上,土要遵循理论逻辑。其论著一般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观点,按照理论逻辑的框架,运用经济学范畴和历史学范畴,分析经济生活演变过程各种因素的内在(本质)联系,或概括出特定空间(国家或地区)、特定时间经济生活演变的特点,或抽象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学范畴与理论。总之,它们以理论分析和抽象(舍弃了对经济生活演变过程的具体叙述和那些偶然的因素)为特征。此类可称为经济史通论。

经济史学概论研究经济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叙述方法、理论、历史、学派、相邻学科、分期标准、研究者素质(研究主体)等等。具体地说,严中平的《经济史研究方法十讲》、吴承明的《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中的经济史论部分,就是属于经济史学概论的。

这样,经济史学科分类的第一、二个层次是:经济史学科。

经济史学概论以经济史学为对象,它不是经济史学科的主体。在经济史学的两个部分中,经济史是经济史通论的基础,是经济史学的主体,也是经济史学科的主体。下面讨论的,主要是有关这个主体部分的方法。

第二、按经济史的内容区分,经济史可以分成许多个类型。

经济史的内容包含时间、空间、经济生活三个要素。以时间言,可以按绝对年代区分,如某年(1842~1948年;1953年)、某个世纪(15世纪;18~19世纪)。可以按相对年代区分,如古代、近代、现代。可以按朝代分,如唐代、宋代。以空间言,可以按地域区分,如世界,欧洲,中国,广东省,无锡县,长江流域,城市、农村。对经济史内容的分类来说,“经济生活”这个要素极为重要,也最为复杂。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历史。因而可以从许多方面(角度)对经济生活和经济史进行分类,在每一类中又可以多层次分类。譬如:

1.可以按产业分为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等。其中的每种产业又可以分为若干行业,其中的每一个行业又可分为若干小行业。

2.可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类。生产力中可以按要素分为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劳动力等。其中,每种要素又可分为若干种,如生产工具既可以按制造原料细分,又可以按使用领域细分。每一类工具又分为若干种。每一类每一种均可有史。一部好的犁史和一部好的织机史,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史上许多争论不休的难题。

生产关系中可以按经济形态、经济成分、所有制等等分类。其中的每一项中又可区分成若干类,类下还可以分。

3.可以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个再生产过程分类。每一类中又包含多个层次的类别。与上述1、2、3分类标准并列的,还有多种,诸如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经济手段、经济范畴等等。以经济范畴言,它是反映经济生活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我曾经按照经济范畴查过,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所反映的经济生活都有自己的历史。诸如:市场有市场史,货币有货币史,利率有利率史,物价有物价史,如此等等。

在这里有必要提到,有些社会现象,它们的本身并非经济生活,但却与经济生活及其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如人口、生态环境等等。于是有生态经济史、人口经济史等等。

不仅不同层次上的经济史会有范围大小的区别,而且同一层次上的经济史也会有范围大小的不同。有的属于宏观,如国民经济史;有的属于微观,如工厂史,公司史等经济组织史。这样,经济史又可分为宏观经济史和微观经济史。

这样,按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区分,经济史的类别虽不是无法计量的,却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经济生活仅是经济史内容三个要素之一。它和其他两个要素(时间、空间)组合出来的经济史类别,又是这个“很大的数目”的若干倍。

种类如此繁多,内含如此复杂的经济史问题,是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来解决的。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不同的经济史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要弄清楚中国第一个私人办的工厂出现于何年何地这样的问题,要用考证办法,而且仅仅用考证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当研究经济史通论中的问题(诸如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等)时,就无须用考证方法,而必须用抽象方法。就不同的问题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而言,说“史(此处“史”专指经济史。下同)无定法”,是有道理的。

当我们说“史无定法”时,绝不是说经济史学没有自身的一定的研究方法。其实,方法问题对经济史的研究太重要了。我们说对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方法,并不否定这些不同方法中有共同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有的(最高层次的)可能是一个(如唯物辩证法),有的(低一个层次的或再低一个层次的)可能是几个(如吴承明所举经济计量学方法,发展经济学方法,区域史方法,社会学方法,系统论方法)。无论是一个还是几个,都说明经济史经济是有一定方法的。此外,经济史研究不仅要遵循本学科特有的方法,还要遵循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譬如,无论研究什么样的经济史问题,都要经过选题、收集资料、分辨资料的真伪、从分析资料中弄清研究对象变动的时序等步骤。这种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程序也是经济史研究中的“定法”。可见,既要讲“史无定法”,还要讲“史有定法”,而且首先要讲“史有定法”,这才是辩证的,对学科发展有益的。

第三、从经济史学的产生与学科的属性看,有经济学科的经济史与历史学科的经济史。

历史学和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分离出了各自的经济史。从而,经济史在产生过程中就出现了两种经济史;作为历史学中专门史之一的经济史和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的经济史。从另一个角度,即把经济史作为统一物看,它是由两个“妈妈”生的。它在以后的发展中始终脱离不了这个母胎的斑痕。

经济史学的这个胎记,直到现在,仍明显地表现在学科的设置上。在中国、美国等国家里,经济系(院、所)中有经济史课程、课题、教学或研究机构,培养经济史硕士、博士;历史系(院、所)中也有经济史课程、课题、教学或研究机构,培养经济史硕士、博士。于是,经济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者,既有历史系(院、所)培养,获历史学学位的,也有经济系(院、所)培养,获经济学学位的。他们攻读的课程不同,师从的学者各异,研究的课题从属于、服务于不同学科。这样,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各有特点和优势。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在研究工作中各自扬长避短,沿着自己的思维路线展开探索,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乃是当然之事。例如,从历史学(系、所)出身的,史学理论与历史知识基础好,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体进程,知道一些典章制度的变迁,懂得历史文献和史实考证的重要性与方法。他们把经济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研究经济史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所以他们多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喜欢从引起社会(结构、事件)变化的原因角度选题,善于用顺时序、考证、联系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等方法,侧重说明某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经济变迁的社会原因的社会后果。这是他们之所长。从经济学(系、所)出身的,经济理论与部门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好,了解经济的整体结构与运行机制,学了高等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和计算技术。这使他们在研究问题时,喜欢研究国民经济整体或其中某个部分的变化(如供求关系变化、市场发育程度、部门经济史等等),即从宏观经济角度选题,善于从计量上说明经济的发展状况,设计某种模型,从经济理论上解释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后果,抽象出经济学理论观点。一般地说,他们不愿意也不擅长对具体的典章制度进行考证。经济史学的上述历史与现实状况,使经济史研究者或具历史学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或具经济学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不排除兼有历史学与经济学两个学科长处的学者存在]这使他们在研究工作中,选题各有侧重。即使研究同一个问题,视角与方法也不尽相同,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往往也不一样。就这种情况而言,经济史学界中存在两大学派;历史学中的经济史学派与经济学中的经济史学派。

人们常常把经济史学称为“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当然无可非议。但就上述情况而言,不如称它为“跨学科的学科”更为贴切。跨学科是经济史学的一大特点与优点。这个特点和优点,使它在研究方法上有两个学科而不只是一个学科的方法。因而它在方法上比某些学科丰富多样。这个特点要求经济史工作者不能只用历史学科或经济学科中某一学科的方法,更不能用其中一个学科的方法去代替、排斥另一个学科的方法,不能为经济史研究设计一种只适宜一种学科的方法。相反,它要求在两个学科的经济史之间交流研究方法,并在交流中融合为一种经济史学方法。据报道,美国经济学科的经济史工作者与历史学科的经济史工作者定期举行会议,交流研究方法。这值得仿效。我希望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经济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两种经济史专业杂志的编辑部,承担起组织这种交流的重任,既组织面对面的讨论,也组织笔谈,各抒己见。

或问:对于经济史学来说,历史学的方法与经济学的方法孰轻孰重?我认为,一般地说,二者都很重要,因为缺一不可。如果能将其融合为一,那就不存在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这个问题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以下两个。

经济生活范文篇9

关键词:信用社会建设理论建设理论创新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但现有的理论研究中,或者只看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缺失的表面现象,或者只注重对具体信用制度和行为规范的设计,缺乏从社会理论体系和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析。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社会,必须从理论建设的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以此达到洞观症结、标本兼治的目的。

一、理论滞后——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单从表面上看,目前社会生活中的信用缺失,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本质和缺乏社会规范所致。而深入思考就不难发现:理论滞后是社会信用丢失的思想根源,社会诚信缺失是理论空缺的必然表现。换言之,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理论要求不适应现实社会生活需要,导致道德生活与经济生活相脱节,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分离,难以对现实社会生活以有效的导向和规范。

人们的活动和行为,都要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和驱使。在社会生活中,任何利益存在都必须以道德存在为基础,否则这种利益或者就不能够存在,或者成为不道德的行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是以社会和集体的形式进行的,每个劳动者都是联合劳动中的一员,必须无条件服从于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这与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规范是一致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个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人”,必然要提出自己的个人的利益要求。作为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道德也必须体现出这种利益要求,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联系,在观念形态上,保证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仍停留在纯粹计划经济的年代,缺乏对个人利益的正确反映,体现不出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和要求。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必然造成劳动者的两难选择,形成社会信用缺失的内在根源和外在条件:在经济生活中,允许个人利益存在,在道德生活中,却没有个人利益存在的空间;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现实生活需要,又促使人们必须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这就必然造成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两张皮”,说的做不到,做的不能说,使劳动者失去追求个人利益的正当权利,找不到获取个人利益的正确途径和手段,只能以眼前的现实利益为追求,以功利主义作为行为准则。而社会的道德准则,既难以对这种现象以科学导向,更难以进行有效规范。由此使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得不到遏制和纠正,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无序和失范,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经济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屡见不鲜,进而引发社会市场主体之间的诚信失却和信用危机。

社会的信用缺失不仅表现在经济生活领域,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渗透到社会的管理机关,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其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打着集体主义的旗号,以计划经济的手段去实现个人利益’,“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屡禁不止,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滋生泛滥。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导向,不仅难以对此进行惩戒和规范,而且为其提供了冠冕堂皇的庇护和借口。社会信用制度的构建者和维护者,反过来成为信用缺失的制造者和实施者,导致社会管理权力嬗变,对社会信用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社会诚信危机和信用失却,虽然表现形式各异,实施主体不同,根源都在于理论建设的滞后和空缺。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问题,是建设信用社会所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

二、理论创新——构建信用社会的基础工程

建设信用社会,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必然大力实施理论创新,尽快实现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与实践要求的统一,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统一,为信用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我们所建设的信用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信用社会,在表现形式和本质内涵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内容和规定。因此信用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不能脱离开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仅仅表现为一般信用社会建设的要求。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按照同志关于正确回答“四个如何”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思想上、理论上弄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发展进程,而“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使社会主义信用社会建设始终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信用社会建设离不开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然而,理论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没有对于传统理论认识的发展和突破,信用制度建设就失去了必要的遵循,制度创新同样成为不可能。例如,法律规定是社会规范中最具强制性的力量,但如果失去道德支撑,社会法律不仅难以得到科学制定,制定出来也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作保障,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保证信用社会的建设和运行。

建设社会主义信用社会,应当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应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但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思想体系基础上,与社会主义信用社会建设有着根本不同。缺乏科学的态度,简单照抄照搬,必然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只有通过理论创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相一致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体系,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达到建设社会主义信用社会的目的。公务员之家:

三、实事求是——信用社会建设理论创新的准则

社会主义信用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涉及到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马列主义的理论的勇气,敢于触及复杂和敏感问题,尤其应在以下四个问题的研究上实现突破。

一是科学界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必然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在总体上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但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和集体都表现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利益主体,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正确界定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和集体利益之上,也不能以社会和集体利益随意否定个人利益。只要个人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求,限定在政策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就应当予以承认和保护。从而为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建设社会主义信用社会,提供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

二是科学理解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追求和争取自己的利益,既是实现自身生存发展所必然要求的,也是社会生产关系所规定的。这样一种社会行为,表现在思想观念上,显然具有索取的性质。这种索取与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不是绝对对立和水火不相容的,只要加以科学规范,同样可以是统一和一致的。一个劳动者只要为社会提供自己的劳动,按照社会分配原则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就是正当的和无可非议的,在这种个人利益索取中,自然包含有对社会奉献的性质。这也是“公和私相结合”、“公中有私”、“私应该为公”、“公还要为私”的道理只有科学理解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使劳动者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个人利益获取的途径和手段,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规范,提供坚实的理论保证。

经济生活范文篇10

关键词:信用社会建设理论建设理论创新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但现有的理论研究中,或者只看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缺失的表面现象,或者只注重对具体信用制度和行为规范的设计,缺乏从社会理论体系和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析。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社会,必须从理论建设的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以此达到洞观症结、标本兼治的目的。

一、理论滞后——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单从表面上看,目前社会生活中的信用缺失,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本质和缺乏社会规范所致。而深入思考就不难发现:理论滞后是社会信用丢失的思想根源,社会诚信缺失是理论空缺的必然表现。换言之,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理论要求不适应现实社会生活需要,导致道德生活与经济生活相脱节,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分离,难以对现实社会生活以有效的导向和规范。

人们的活动和行为,都要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和驱使。在社会生活中,任何利益存在都必须以道德存在为基础,否则这种利益或者就不能够存在,或者成为不道德的行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是以社会和集体的形式进行的,每个劳动者都是联合劳动中的一员,必须无条件服从于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这与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规范是一致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个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人”,必然要提出自己的个人的利益要求。作为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道德也必须体现出这种利益要求,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联系,在观念形态上,保证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仍停留在纯粹计划经济的年代,缺乏对个人利益的正确反映,体现不出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和要求。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必然造成劳动者的两难选择,形成社会信用缺失的内在根源和外在条件:在经济生活中,允许个人利益存在,在道德生活中,却没有个人利益存在的空间;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现实生活需要,又促使人们必须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这就必然造成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两张皮”,说的做不到,做的不能说,使劳动者失去追求个人利益的正当权利,找不到获取个人利益的正确途径和手段,只能以眼前的现实利益为追求,以功利主义作为行为准则。而社会的道德准则,既难以对这种现象以科学导向,更难以进行有效规范。由此使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得不到遏制和纠正,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无序和失范,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经济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屡见不鲜,进而引发社会市场主体之间的诚信失却和信用危机。

社会的信用缺失不仅表现在经济生活领域,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渗透到社会的管理机关,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其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打着集体主义的旗号,以计划经济的手段去实现个人利益’,“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屡禁不止,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滋生泛滥。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导向,不仅难以对此进行惩戒和规范,而且为其提供了冠冕堂皇的庇护和借口。社会信用制度的构建者和维护者,反过来成为信用缺失的制造者和实施者,导致社会管理权力嬗变,对社会信用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社会诚信危机和信用失却,虽然表现形式各异,实施主体不同,根源都在于理论建设的滞后和空缺。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问题,是建设信用社会所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

二、理论创新——构建信用社会的基础工程

建设信用社会,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必然大力实施理论创新,尽快实现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与实践要求的统一,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统一,为信用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我们所建设的信用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信用社会,在表现形式和本质内涵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内容和规定。因此信用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不能脱离开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仅仅表现为一般信用社会建设的要求。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按照同志关于正确回答“四个如何”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思想上、理论上弄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发展进程,而“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使社会主义信用社会建设始终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信用社会建设离不开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然而,理论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没有对于传统理论认识的发展和突破,信用制度建设就失去了必要的遵循,制度创新同样成为不可能。例如,法律规定是社会规范中最具强制性的力量,但如果失去道德支撑,社会法律不仅难以得到科学制定,制定出来也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作保障,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保证信用社会的建设和运行。

建设社会主义信用社会,应当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应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但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思想体系基础上,与社会主义信用社会建设有着根本不同。缺乏科学的态度,简单照抄照搬,必然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只有通过理论创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相一致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体系,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达到建设社会主义信用社会的目的。

三、实事求是——信用社会建设理论创新的准则

社会主义信用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涉及到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马列主义的理论的勇气,敢于触及复杂和敏感问题,尤其应在以下四个问题的研究上实现突破。公务员之家:

一是科学界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必然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在总体上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但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和集体都表现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利益主体,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正确界定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和集体利益之上,也不能以社会和集体利益随意否定个人利益。只要个人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求,限定在政策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就应当予以承认和保护。从而为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建设社会主义信用社会,提供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

二是科学理解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追求和争取自己的利益,既是实现自身生存发展所必然要求的,也是社会生产关系所规定的。这样一种社会行为,表现在思想观念上,显然具有索取的性质。这种索取与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不是绝对对立和水火不相容的,只要加以科学规范,同样可以是统一和一致的。一个劳动者只要为社会提供自己的劳动,按照社会分配原则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就是正当的和无可非议的,在这种个人利益索取中,自然包含有对社会奉献的性质。这也是“公和私相结合”、“公中有私”、“私应该为公”、“公还要为私”的道理只有科学理解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使劳动者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个人利益获取的途径和手段,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规范,提供坚实的理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