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0:46:19

经济社会制度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1

这次会议,是继2003年11月、2006年2月之后,市委、市政府第三次召开经济社会制度创新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6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情况,研究分析制度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再掀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热潮。刚才,徐惠民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对全市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果进行表彰的决定》,一批先进单位受到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为制度创新付出辛勤劳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以开拓进取、决不言败的锐气,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胆识,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毅力,大力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围绕建立和完善适应发展需要、符合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经济社会管理方式,努力实现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的有效对接。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从非公有制经济、“三农”、社会事业、行政管理、市场秩序和干部人事等方面入手,全面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其中,创业文化建设模式、城区低房价战略、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公开选拔市直正处职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法治*建设模式、科技强警示范区建设模式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深入推进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想创新、促创新、谋创新蔚然成风,制度创新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全市已申报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奖550项,申报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效奖28项,初步建立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构筑了加快实现更大突破的平台。可以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得益于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改革创新是外界对*的“第一印象”,更是我们跨越发展、全面进步的最大动力源。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止。目前,我们已进入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阶段,已经站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起点,必须继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品格、增强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为实现更大突破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科学分析形势,切实增强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紧迫感。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最大法宝。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蔓延,美元持续贬值,石油、金属矿产及初级产品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通胀压力日渐加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煤电油运力紧张,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最近,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快扩权强县步伐,将原属市级的经济审批权下放到县,赋予县更大的经济管理权限;还将出台《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改善民生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更为突出的是,随着形势的快速变化,过去形成的一些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些既给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我们深入开展经济社会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大胆解放思想,迅速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强势心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杀开一条血路”的改革气魄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所有不合理的制度进行变革,着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更大突破提供强大动力。

二、立足科学发展,全面拓宽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范围。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对*实现更大突破这一全新事业,我们没有雄厚的基础作保障,更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只有依靠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摸着石头过河,把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把窒息的生产力激活起来,把潜在的生产力挖掘出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利于*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最大范围地激发有利*发展的一切潜在动力。在经济发展方面,要紧紧围绕工业突破、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大胆创新拼抢大项目、建设大项目、服务大项目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积极探索促进全民创业深入开展的扶持政策,在宣传发动、优化环境、创业培训、推动实践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正实现低门槛准入,低成本运作,低风险经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土地流转、康居示范村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途径,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围绕破解土地控紧、银根收紧、减排逼紧等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机制。在社会事业方面,积极适应民主建设的新要求,围绕落实群众“四权”,大胆创新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形式和民主监督、民主质询的渠道;不断探索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摆正做大“蛋糕”与分享“蛋糕”的关系,在实现教育精明增长、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等方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建立起促进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以我省进一步加快扩权强县步伐为契机,围绕如何转变市级机关和县直部门角色、发挥服务职能最大化,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党的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实际、适应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把各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来;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新途径,不断深化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和更加科学、更加适用的干部监督机制,开辟干部使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渠道;围绕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机制,深入研究有效提升各级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方式方法;围绕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拓宽党员发展渠道,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加快应用转化,努力放大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果效应。实践是检验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果的试金石。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对发展的推动,集中体现在对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上。这次获得表彰的项目,都是近两年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不断提高和完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要尽快把这些新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实现更大突破的不竭动力。要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承受能力,在目标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取得广泛的社会效益。每一项创新成果,都凝结着各级党政组织的辛勤劳动,汇聚着广大基层干群的无穷智慧,必须倍加珍惜,倍加爱护。要坚持抓深化、抓巩固、抓提高、抓落实,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在新的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不断赋予创新成果新的标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不断拓展制度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制度创新,必须将其成果通过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切实避免“人在政举、人去政息”,甚至“人在政不举”等现象。今后,每一轮经济社会制度创新,都要运用创新思维,采取创新方法,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更多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显著推动作用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坚决防止创新与应用脱节、重形式轻内容、追求一阵风和轰动效应、为创新而创新等不良现象。

四、深入解放思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突破前人、提出新见解的能力,就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也是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真正掌握创新工作主动权。始终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推进解放思想,做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表率,主动把握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以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指导制度创新,推动实践发展。要保持开明开放的胸襟,用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在复杂的环境中拓宽思路、开阔胸襟,在纷繁的工作中统揽全局、把握方向。自觉把本职工作放在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把握,放到经济建设主旋律中去审视、去谋划,牢固树立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的理念,积极探索本职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学生,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制定政策、调整制度的坚强依据,不断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快建立健全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我们的各项决策部署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愿望。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2

这次会议,是继20*年11月、20*年2月之后,市委、市政府第三次召开经济社会制度创新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情况,研究分析制度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再掀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热潮。刚才,徐惠民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对全市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果进行表彰的决定》,一批先进单位受到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为制度创新付出辛勤劳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以开拓进取、决不言败的锐气,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胆识,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毅力,大力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围绕建立和完善适应发展需要、符合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经济社会管理方式,努力实现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的有效对接。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从非公有制经济、“三农”、社会事业、行政管理、市场秩序和干部人事等方面入手,全面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其中,创业文化建设模式、城区低房价战略、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公开选拔市直正处职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法治宿迁建设模式、科技强警示范区建设模式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深入推进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想创新、促创新、谋创新蔚然成风,制度创新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全市已申报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奖550项,申报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效奖28项,初步建立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构筑了加快实现更大突破的平台。可以说,宿迁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得益于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改革创新是外界对宿迁的“第一印象”,更是我们跨越发展、全面进步的最大动力源。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止。目前,我们已进入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阶段,已经站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起点,必须继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品格、增强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为实现更大突破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科学分析形势,切实增强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紧迫感。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最大法宝。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蔓延,美元持续贬值,石油、金属矿产及初级产品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通胀压力日渐加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煤电油运力紧张,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最近,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快扩权强县步伐,将原属市级的经济审批权下放到县,赋予县更大的经济管理权限;还将出台《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改善民生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更为突出的是,随着形势的快速变化,过去形成的一些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些既给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我们深入开展经济社会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大胆解放思想,迅速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强势心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杀开一条血路”的改革气魄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所有不合理的制度进行变革,着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更大突破提供强大动力。

二、立足科学发展,全面拓宽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范围。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对宿迁实现更大突破这一全新事业,我们没有雄厚的基础作保障,更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只有依靠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摸着石头过河,把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把窒息的生产力激活起来,把潜在的生产力挖掘出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利于宿迁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最大范围地激发有利宿迁发展的一切潜在动力。在经济发展方面,要紧紧围绕工业突破、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大胆创新拼抢大项目、建设大项目、服务大项目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积极探索促进全民创业深入开展的扶持政策,在宣传发动、优化环境、创业培训、推动实践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正实现低门槛准入,低成本运作,低风险经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土地流转、康居示范村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途径,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围绕破解土地控紧、银根收紧、减排逼紧等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机制。在社会事业方面,积极适应民主建设的新要求,围绕落实群众“四权”,大胆创新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形式和民主监督、民主质询的渠道;不断探索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摆正做大“蛋糕”与分享“蛋糕”的关系,在实现教育精明增长、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等方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建立起促进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以我省进一步加快扩权强县步伐为契机,围绕如何转变市级机关和县直部门角色、发挥服务职能最大化,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党的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宿迁实际、适应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把各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来;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新途径,不断深化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和更加科学、更加适用的干部监督机制,开辟干部使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渠道;围绕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机制,深入研究有效提升各级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方式方法;围绕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拓宽党员发展渠道,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加快应用转化,努力放大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果效应。实践是检验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果的试金石。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对发展的推动,集中体现在对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上。这次获得表彰的项目,都是近两年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不断提高和完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要尽快把这些新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不竭动力。要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承受能力,在目标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取得广泛的社会效益。每一项创新成果,都凝结着各级党政组织的辛勤劳动,汇聚着广大基层干群的无穷智慧,必须倍加珍惜,倍加爱护。要坚持抓深化、抓巩固、抓提高、抓落实,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在新的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不断赋予创新成果新的标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不断拓展制度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制度创新,必须将其成果通过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切实避免“人在政举、人去政息”,甚至“人在政不举”等现象。今后,每一轮经济社会制度创新,都要运用创新思维,采取创新方法,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更多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显著推动作用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坚决防止创新与应用脱节、重形式轻内容、追求一阵风和轰动效应、为创新而创新等不良现象。

四、深入解放思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突破前人、提出新见解的能力,就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也是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真正掌握创新工作主动权。始终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推进解放思想,做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表率,主动把握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以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指导制度创新,推动实践发展。要保持开明开放的胸襟,用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在复杂的环境中拓宽思路、开阔胸襟,在纷繁的工作中统揽全局、把握方向。自觉把本职工作放在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把握,放到经济建设主旋律中去审视、去谋划,牢固树立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的理念,积极探索本职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学生,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制定政策、调整制度的坚强依据,不断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快建立健全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我们的各项决策部署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愿望。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3

1、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科技创新成果,由少数富人享受的奢侈品,变为人民大众的共享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科技创新事业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导向和重要政治优势。坚持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成果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这是从社会制度政治取向的层面,调动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科技创新积极性的基础,是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

2、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注重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从宏观视角看,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尖端科技领域的主体创新活动,其深度和广度早已超越了个人或企业的狭小空间,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构成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利益的核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在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宏观统筹协调作用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增强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力军作用,明确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地位和引领作用,推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从而通过有效整合全社会多元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等相互促进、彼此融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3、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着眼于国情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有所为有所不为

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既要看到我国现在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同过去相比有很大增强,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四面出击,遍地开花,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发展领域。通过关键领域的突破实现技术跨越,是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有效方式。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4

面对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的、新中国几十年积累的和我们前进发展中遇到的复杂而纷乱的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做出具体部署。这是党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个突破性的政策调整。中央为什么提出城乡统筹思想,怎样用城乡统筹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笔者拟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和内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来的,是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来的。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质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看,三农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问题,是与工业、城市及其他社会阶层相对应的问题。建国以后,我国基本上采取城乡分治政策,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实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往往是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在制度设计上,构筑了二元结构,严重存在“重城轻乡”倾向。理论上我们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应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实际上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做报告、发文件放在首位;出政策、定措施放在末位。按照城乡统筹思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以农言农”的传统,把“三农”问题放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之中,从战略目标上总体把握,统筹安排。首先应调整政策,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上向“三农”倾斜: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把施惠重点放在农村,把农民受惠作为中心。其次,应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创新,逐步建立有利于废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代农村制度,切实转变城市倾斜,给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建立城乡互动、体现公平、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恩格斯在他的《共产主义原理》中就提出了“城乡融合”。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经典作家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城乡融合、城乡平衡、城乡一体是社会发展的方向。然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特别是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则明确地用事实告诉我们:城乡统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首先,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客观上为城乡统筹创造了前提和条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工业化发展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根据专家们对我国人均GDP或GN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四项工业化发展指标的衡量:2002年,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97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约为38%。国际经验反映出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NP由700美元上升到1500美元之间,农业在GDP总值中的份额由25%下降到15%之间,农业人口就业份额由55%下降到30%之间,城市人口份额由35%上升到50%之间。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判断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现在实行城乡统筹既适逢其时,和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关系基本特征相适应;又颇具超前眼光。

其次,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农村改革从家庭承包责任制起步,到推动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等等,一系列改革使一个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告别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工业化在加速,城市化在推进。东部已率先迈开现代化建设步伐,西部正蓬勃兴起大开发热潮。然而,计划经济年代城乡差别发展的旧战略和城乡失衡的旧体制仍在阻碍现代化建设。工农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和地区差距日趋扩大。城乡之间形成四个鲜明的反差:一是不断扩张规模、正在走向信息化和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形成鲜明反差。二是高楼拔地而起、面貌日新月异的城镇与生态环境恶化、面貌变化不快的农村形成鲜明反差。三是收入持续增长的城镇居民与收入低水平徘徊的农民形成鲜明反差。四是经济加速发展、社会日趋文明的东部沿海地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形成鲜明反差。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城乡统筹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城市倾斜的二元政策,引起了城乡结构失衡,导致了严重的三农问题。反过来,这些问题又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比如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民太穷,造成需求不足。正是农民购买力不强,导致工业产品过剩。同样,也因为城镇人口过少,造成农产品的过剩。可见,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也是城市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城乡统筹,建立互补互促、协调统一的新型关系。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

第四、城乡统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2000年底,我国已总体实现小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这个总体上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这个总体上的小康只是两个平均的概念。一个平均概念是GDP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一个是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这个平均数掩盖着一个非常大的城乡反差。比如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去年达到了1:3、1。这就表明总体上的小康概念,不等于全体人民都进入小康。实际上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用非常高的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低收入的平均数来显示小康水平,而应该使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使农民收入有更高的增长。现在如果还不能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本做不到的。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维系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已根本动摇;维护城乡差别的社会环境已根本改变,城乡统筹势在必然。按照城乡统筹思路,既要使城乡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又要使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全面转换;不仅要调整政策导向,而且要调整发展战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就当前来看,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最突出的问题:

第一、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1983年一度缩小到1.7:1。而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张。2000年扩大到2.8:1,2001年为2.9:1,2002年则达到3.1:1。如果将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计算在内,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大约在6:1左右。如此严重的收入差距,一是农业生产力落后所致,二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经济结构所致。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首先应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打破城乡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按市场经济法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减缓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带来的压力,把致富农民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其次应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通过粮食直补等办法,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创造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外部环境。鉴于我国农村居民数量太多,国家财政实力还不够强大,要30%多的城里人扶持和帮助60%多的农村人,一时还有很大难度。因此,应从多方面确立战略性的长期的富民政策,实现长富于民,藏富于民,让农民“有其利”,进而构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

第二、在解决经济社会公平问题上突破。长期以来,国家为确保工业化从农业吸取最大数量的低价农产品和农业剩余,确立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派生的住房、粮食供给、医疗、教育、就业等制度。改革开放后,持续二十多年高速发展,但国民经济分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国民待遇始终未能解决,负担却越来越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民在工业化建设中贡献了6000亿元左右的资本,城市化进程中因征地又损失近两万亿元。这对农民很不公平。按照城乡统筹思路,应从根本上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可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国民经济再次分配可通过转移支付,在要素投入方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当然,实现城乡之间经济公平的同时,还应在政治上善待农民、尊重农民,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农民“有其权”,给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

第三、在解决城乡共同发展问题上突破。城乡共同发展是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各种差距的重要前提和治本之策,也是当前和今后解决城乡之间矛盾和问题的最佳选择。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按照城乡统筹思路,解决“三农”问题,应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辨证的统一体。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核心;城镇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农村工业化不能停留在承受城市工业扩散、与城市工业配套,停留在以劳动力密集型中小型工业、传统工业为主的分工阶段。应提到国家新型工业化层面整合并轨,使乡镇企业与传统工业分离,转变为“现代工业部门”;使从业人员与传统农业分离,成为一支现代产业队伍。农村城市化不要盲目反对大城市发展战略,也不要把小城镇战略过于理想化,而应采取多元化、低成本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城镇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的低成本和城市、城镇建设的低成本,以便大批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实行城乡统筹,从长远目标看,应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秩序,解决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促进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5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作出的最新理论概括,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决定着不同的发展观,发展观又是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观。

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一切要靠在实践中探索。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起,我们就只能主要根据实践经验而不是书本教条,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了。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为核心的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在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有两个重大失误:一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阶级斗争为纲;二是方法不对头,搞“”、“一大二公”等。由于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历史新时期,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使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紧紧把握住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就从根本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坚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进一步的回答。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离开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发展不快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硬道理”。实现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追求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都搞好才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规律有了更科学的揭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经济发展是基础,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又反过来给经济发展以巨大影响。离开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会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而且经济最终也搞不上去。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6

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更加关注制度安排不同,马克思则更加关注经济增长与制度结构变迁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制度是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制度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反过来,制度又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制度既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阻碍经济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健康发展,就不能只是搞经济建设,而是要首先实行社会改良。只有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条件具备了,才会使经济发生质的变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第三个十年发展战略吸纳了他的此项研究成果。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不发达和不完善不仅体现在生产力方面,还体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制度创新不仅局限于交易规则的制度安排层面,还必然涉及资源配置方式乃至社会制度等制度结构方面的变革。对于正处于制度转型期,不仅各种制度安排不健全、不成熟、不协调,而且整个制度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制度创新就更具现实意义。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更是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七大关系探究

1968年诺斯开拓性的把制度因素内生于生产体系,把制度看成是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甚至比资本和技术更为重要。保罗克鲁曼认为:在制度有保证的条件下,技术跨越才是有可能的。吴敬琏也认为,制度重于技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状况的最主要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而是人力资本的发挥、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讲到:每个人不过是一只拴在树上的狗,制度就是拴着狗的绳子的长度,正如绳子的长度决定了狗的活动范围一样,制度决定了人的活动在操作层面的选择集。在既定的制度下,具有自利本性的人的行为选择总会达到制度允许的最大边界范围,打“擦边球”甚至越界闯红灯,追求个人或经济组织利益的最大化。笔者认为,我们应积极推进制度安排创新,稳妥推进制度结构创新,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改革“牛鼻子”牵(推)动其他各项改革进程,大力探索实践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以下几方面关系:

1.完备的法治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诺斯在1990年对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一些国家贫困进行分析时,得出了“由于缺乏进入有法律约束和其它制度化社会的机会,造成了发展中国家长期停滞不前”。缺乏法律保障,就会陷入“霍布斯丛林”,遭遇“流动性匪帮”,经济组织行为难以走入良性轨道。研究发现,法律环境、个人财产、资源配置与市场相结合的开放社会的经济增长率是限制和剥夺自由的封闭社会的3倍,效率是后者的2.5倍。为此,洛伊在1985年向国际开发署提出建立各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前提:法律和秩序。法律即“固定性匪帮”通过对财产权的保证,能够形成一种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功能对称的制度安排。人没有约束,经济就会出轨;人没有激励,经济增长就没有动力。活力与秩序是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条件,缺少制度保障,经济增长或许不可能,或许极其可怕。例如,美国未来学家在《高科技、高思维》中警示人们,高科技会挽救人类也会毁灭人类。电脑出错,飞机有可能掉下,导弹将胡乱发射,核武器和克隆更是不可想象。市场经济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内在逻辑的市场制度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市场经济的成功依赖于大量长期建立起来的制度,而不仅仅取决于一个抽象的市场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天然存在的“人的自利本性”驱使下,大家普遍认为的我国民营私营企业家“原罪”问题,正是由于制度不健全、法律缺失造成的。还有,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不但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高压线”必须通上“高压电”,不能让制度成为“夏天的冰棒”。

2.制度创新与遵循内生变迁规律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承担着由于制度缺陷带来的种种结构失衡、产能过剩、高消耗高污染以及贫富分化、效率低下、腐化堕落等众多经济社会困境,制度创新成为了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十八大之后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的颁布,可以说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由问题倒逼的结果。“历史无法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我国百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说明,有效的制度创新基本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避免脱离现实的过于超前或者过于滞后的颠覆性错误。否则,有可能成为无效甚至是负效的制度创新,引起经济与社会的动荡,甚至发生以冲突暴力来满足人(集团)的自利本性。学者认为,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与稳定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一个社会稳定性大,那么它的代价就是复杂性或者说发展的机会;如果要发展得快一点,那么牺牲的就是稳定性。传统中国社会的优越性就是比西欧社会稳定,因为它是个自给自足(或称封闭)的自然经济的简单系统,但其代价就是牺牲了工业革命的机会。中国好多发明都会失传,好多发明重复发生,就因为中国古代社会不是一个能够连续积累知识的复杂系统。然而,如果环境涨落非常大(如政治动荡、冲突暴力或战争),系统的复杂性就会瓦解,使本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系统被打断而回归简单系统(因为简单系统的稳定性较高),一切又重新起步、从“零”开始。所以,物理经济学家陈平认为,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因逼迫而发生,但绝不是社会发展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否则,这个社会就会往另外的方向演化。

3.政府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改革已由“帕累托改进”转变为“卡尔多改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多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皆大欢喜已非可能,改革任务复杂艰巨。政府是最大的制度供给者,政府制度尤为重要,应成为制度变迁的主体力量,引导内生制度自身演化和变迁。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要设计者和建设者,甚至可以说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特定历史阶段内,具有其它经济主体无法胜任和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本身的制度创新尤为迫切。不越位、别错位、补好位,有所为有所不为,高效率、有担当、抗侵蚀,应成为政府制度建设的重点。还有,鲁迅先生曾经说:向来是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维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在“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今天,不妨少算旧账,多算新账,以GDP增量做好利益调整补偿,以预期改善凝聚改革共识,以存量优化摈除改革阻力,跳出“精兵简政”的利益博弈,涉过险滩,突破藩篱。所以说,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必要条件,发展仍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第一要务。存量博弈,必定束缚羁绊,甚至引发动荡。

4.优秀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文化(非正式规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人们将它视为文化力、软环境。事实已经证明,缺少文化含量和附加值的经济发展不会形成后发优势,相反会进入“锁定效应”而停滞不前或昙花一现。现代工业文明创造的辉煌是从未有过的,它带来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也是从未有过的,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正面临严峻挑战。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情势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情怀对于化解科技主义给人带来的伤害与困惑无疑是一剂良药,对克服现代人的人格分裂和精神危机同样具有重要启示。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克服“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负价值、负效应,纷纷转向“孔子学院”、转向“东方文化”寻求解决之道,这都说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价值创造不容低估。东亚一些国家比较成功地利用了我国儒家文化抑制个人主义,化解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负面消极因素,形成了一个有力经济发展的良好文化道德氛围,在东亚经济起飞中显示出良好作用。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也要避免夜郎自大,孤芳自赏,应包容兼蓄,海纳百川,积极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和优秀文化,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美好软环境和强大软实力。“囚徒困境”原理说明,根源于信任的“责任感”或“信誉”机制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道德基础。当“负责任”和“守信”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道德基础时,制度成本最低,制度效率最高。

5.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三者关系。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追求。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谈不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标,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经济发展就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而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规模大、总量大,只能代表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代表经济发展。比如,高消耗、低效率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若没有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值钱,没有创造附加价值或附加价值较低,还不如直接售卖生产要素。我国经济“现行版”是“经济增长型”。目前,我国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上海城市用地单位产出率只相当于纽约的1/29、中国香港的1/14;我国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仅为美国的21%;我国GDP每增长1美元,大约需要5美元的投资,比日本和韩国高40%;我国科技的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远高于日本和美国的5%以下,关键核心部件和材料长期依赖进口;我国煤炭的采收和利用总效率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按照索罗余值的经济增长模型,我国经济增长中只有30%依靠技术,更多依赖的是要素数量扩张,而美国经济增长中60%-70%依靠技术拉动。所以,辩证来看,我国由“经济增长型”向“经济发展型”转变迫在眉睫,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大有潜力、大有可为。

6.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三者关系。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经济发展函数的表达式概括为:G=F(I,T),其中:G=经济发展,I=制度,T=科技,F=生产函数。以科技为核心的生产力决定制度,制度对科技具有反作用。制度既能促进科技创新,也能阻碍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其说是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的结果,不如说是制度创新更为准确。制度创新不仅能使科技创新潜能尽可能充分发挥,甚至可能诱导出新的科技创新。CDM机制的实施,就意味着在WTO原有游戏规则失灵的情况下,“世界政府”不得不进行“制度安排”创新,重新构建一个“人为市场”,将金融手段直接嵌入人类遏制气候变化的活动之中,从而诱导出大量的低碳能源技术的创新活动。入世十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水平由于“引狼入室、与狼共舞”求生存,倒逼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升级而获得了大幅提升。同时,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带来的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必然牵(推)动交易规则、资源配置方式乃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的制度创新

7.制度安排创新、制度结构创新与经济发展三者关系。制度结构(制度环境)创新是指一个社会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社会基础性的规则),制度安排创新是指某一具体的交易方式的变革(支配具体交易的规则)。制度结构创新是带有全局性的创新,是制度安排创新的总和,能从根本上决定制度安排创新的方向和进程;制度安排创新的不断积累也能引起制度结构的创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当一个社会基本制度比较成熟,能增进社会福利时,其创新基本是制度安排的创新;当一个社会处于变革之中,基本制度不稳定时,就会发生制度结构的创新。所以,我们既要积极进行制度安排创新,更要与时俱进地稳妥推进制度结构创新,避免成为生产力的桎酷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引发社会环境的大涨大落而打断重来。从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从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有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私营经济、私有经济到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允许适当发展、有益补充、重要支柱、重要组成部分到依法得到保护;从温州方兴钱庄夭折、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银行理财产品到余额宝、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利率即将市场化,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今天的决定性作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就是制度安排、制度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不断融合创新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矫正、不断求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追求真理、永远保持先进性的光荣本色。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7

“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地区的要求。在加强自身建设、服务群众,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

为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推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形成,我街道进一步加大了软环境建设工作力度,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街道党工委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把改善软环境的工作任务逐层分解,把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级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业务工作和行风、软环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抓的良好局面。

2、认真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

参加了区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动员大会后,xx街道党工委及时召开党工委会议,制定了xx街道党工委、xx街道办事处《关于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并于3月13日下午召开了办事处的动员大会。学习教育活动中xx街道办事处采取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统一规定学习时间与个人平时学习相结合,把握精神实质与掌握具体规定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和文件精神,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教育活动开始后,街道党工委就坚持了高起点、严要求,为每名机关干部准备了学习笔记本,要求机关干部及社区每名工作人员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把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进行了具体分解,做到“三个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整改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做到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参与讲解、人人参与讨论,起到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作用。

结合实际,街道党工委在深入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交心谈心、撰写发言提纲等基础上,3月份召开了“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民主生活会。街道班子成员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严肃认真、气氛和谐,领导班子成员从思想观念、行政效率、工作作风、严肃执纪等方面作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正视自身的问题深入查摆,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在评议过程中,

班子成员之间本着对同志、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了开诚布公坦诚相见,达到了沟通思想、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有力保障,达到了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目的和要求,保证了实效。民主生活会后,街道立即认真梳理整理收集到的各类意见建议,制定了《xx街道党工委班子“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方案》,明确了办事处及班子近期、中期和长期整改目标及措施。

3、改进机关作风,切实搞好服务

机关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单位在机关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是经济发展软环境好坏的主要表现。在今年开展的“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中,机关党支部也于3月27日召开了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找了机关和机关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机关各位党员围绕这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社会各界对机关作风的建议意见共6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改方案,切实进行了整改。如:针对社区居委会提出的到办事处报账需要多次往返和问题,办事处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规定》,对社区财务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并规定了报账时间等。在抓机关管理中,建立出勤抽查制度,对机关干部出勤执纪情况进行了随时抽查,发现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处理,杜绝了机关干部上班时间打游戏、打牌等现象,转变了机关作风,提升了工作状态。进一步深化为企业、社区、群众服务,对帮扶的社区、企业,做到上门服务,及时帮助,有求必应,诚恳听取他们对投资软环境的看法和建议,随时了解反馈意见,真正做到了“帮忙不违规、服务不添乱”,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4、认真开展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

今年上半年按照《中共xx市五华区委

xx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五发〔2008〕7号)及《xx街道党工委

xx街道办事处关于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丰发〔2009〕29号)的要求,继续开展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在区委九届五次全会、区十四届二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区纪委九届四次全会、十四届区人民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确定的2009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制度创新目标和计划项目,共向区创新办上报了两项创新项目。同时于5月11日再次召开党工委会议进一步研究了办事处制度创新工作,要求办事处各科室年内要有一项制度创新项目。上报区创新办的两个项目现正在制定规范性文件。

5、突出长效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今年以来xx街道办事处进一步按照“三最三严”的要求,着眼于长效管理,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大力推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一是修改完善了办事处各项办事程度,简化办事环节,方便了人民群众。以效能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流程;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在办事处和社区全面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

三是要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把有关科室要把服务内容、规定条件、所需手续、收费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程序、办事人员等内容予以公开,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作出公开承诺,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一并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四是全面推行“一站式”办结制。围绕把便民服务中心变成老百姓心中满意的中心的目标,做到人进中心、公章进中心、值班领导进中心、所有手续进中心,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五是继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完成了网站政务公开内容的完善。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保证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长效运行。

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今年上半年软环境建设活动和开展的“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的活动,xx街道办事处把提升行政效能和改进干部作风融入到日常工作和重点中心工作中,注重在取得成效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创新工作制度,认真履职,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办事处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社区和科室,

进一步明确责任,1-4月份招商引资工作已引进项目73个项目,完成了11800多万元,在办事处中名列第二名;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方面:办事处行动迅速,建立了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社区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七小行业”的整治、老旧小区的整治、定期开展义务劳动,办事处8个社区均通过了xx市“创卫”达标检查。完成了与辖区15个单位第三代移动通讯机站建设协议的签订工作。8个社区中有6家社区被命名为五华区和谐社区,办事处被评为和谐社会创建示范街道。春晖社区获得“全国先进文化社区”称号。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xx街道办事处的软环境建设工作需要取得了一些成

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2009年下半年的工作中我街道软环境建设要以转变政府职能重点,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服务无小事、真情我传递”为主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全力改进和完善服务。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确立抓软环境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开拓创新的观念、公开透明的观念、公平公正的观念、绩效评估的观念。

2、要进一步深化服务大环境创建活动,继续搞好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的关于软环境建设问题的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8

一、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的的理论

发展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问题,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发展目的,不同的发展目的又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目的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早在建国初期,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问题。特别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指出全党全国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新的视野审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目的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使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更加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科学发展观使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而科学发展,靠科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再次,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凸显。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那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无从体现。

二、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的理论

发展方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问题。反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些国家的惨痛教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发展方向上出了偏差。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友好,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就在于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在于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社会主义更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更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具有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人类带来真正的繁荣、自由和幸福。

发展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文明成果的有机融合,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建设社会主义。实质上,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揭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统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支撑,没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发生质的嬗变。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非此即彼,更不可扬此抑彼。应该注意的是,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之根,尽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质不在量,但决不能忘记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变化。如果非公有制经济占了主导地位,那就背离了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其次,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相协调。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也在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问题在于,现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严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但在再分配时注重公平,在初次分配环节也要尽量关注公平,以保证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再次,必须坚持强化宏观调控能力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宏观调控,市场机制的种种弊端就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和消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宏观调控永远是保性质、保方向的“传家宝”,永远是遏制、消除市场经济盲目性的“杀手锏”,须臾不可离开,半点不能松手。当然,这不等于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更不能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而是要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既不能一统就“死”,更不能一放就“乱”。

发展是与各国人民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占有重要地位。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主张以和为贵,以礼为先,以爱为美;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中,倡导“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以及“协和万邦”。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处逆境、屡遭磨难,饱受战乱之苦,深受侵略之害,更是深知和平之弥足珍贵,发展之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和平、开放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面对纷至沓来的“中国威胁论”,党和政府向世界庄重宣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与各国人民共同构建和谐世界,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就是和平发展观,就是合作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倍加珍惜战略机遇期,倍加珍惜和平的国际环境;必须坚持合作发展的原则,促进民主平等的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即和而不同,和平共处,不期求用自己的文明取代别国的文明,不期求用自己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取代别国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不期求用自己的发展模式取代别国的发展模式,而是在求同中谋发展,在存异中求和谐。

三、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与各种非科学发展观的分野,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是因为它以谋求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探索发展的布局、模式、进程、机制为重点内容,以揭示发展规律为基本目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更加科学化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筹发展布局中发展。合理的发展布局,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具有统筹兼顾、科学布局的特有优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谋篇布局,关键在于搞好“五个统筹”。毋庸讳言,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互补等问题,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发生。如果漠然视之,任其发展,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将难以为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搞好“五个统筹”,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当务之急,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正确方向和道路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一发展进程中发展。相对统一的发展进程,是抑制和防止畸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所谓统一发展进程,就是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此,不但要正确处理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快速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资源支撑、环境保护的关系,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劳动、资本与技术的关系,人口数量、质量与就业的关系,生产、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尤其是要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统一于科学的发展进程之中。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模式决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发展模式,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创新发展模式,就要大力建设创新型社会。在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同志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拉长资源利用链条,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伦理价值观念,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废物排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依靠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靠力量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基本动力,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对此,、邓小平、同志都作出过一系列理论阐述。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点,在于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把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靠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来抓发展。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五种能力”的核心内容,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保障。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沉痛教训,我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都一再表明,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强,党就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反之则会因失去人心而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把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能力促发展,以推动发展提高能力,既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目标,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呼唤科学观念。当前,要提高能力,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要树立与贯彻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关注大局、注重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科技先行、质量效益等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形势,提出新举措,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科学发展就是合乎规律的发展。要提高探索规律的能力,既要探索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探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某一发展领域的具体规律,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科学发展需要科学谋划。要提高科学谋划的能力,努力实现决策谋划宏观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重点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创造性与稳定性的统一。科学发展取决于科学统筹。要按照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理顺关系,解决矛盾,消除隐患,挖掘潜能,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使发展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是务实创新的发展。要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坚持务实创新,用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作风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统一起来,把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统一起来,把领导创新与群众创新统一起来,把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与社会实际可承受能力和群众心理可承受能力统一起来。

靠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来促发展。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新一轮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新的起点上的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发展。这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先行,加快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把人口大国变为人才强国,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造就一支忠诚实践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要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知行统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理论家、文艺家队伍,以增强国家的文化核心竞争力。要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熟悉国际金融,具有战略眼光和懂得现代经营的优秀企业家、银行家及民营企业家,以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世界科技前沿、重点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型科学家和创新科研团队,以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要建设一支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的技艺精湛、掌握现代制造业新技术的专业化高技能人才队伍,以及一支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9

一、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的的理论

发展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问题,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发展目的,不同的发展目的又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目的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早在建国初期,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问题。特别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指出全党全国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新的视野审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目的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使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更加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科学发展观使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而科学发展,靠科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再次,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凸显。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那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无从体现。

二、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的理论

发展方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问题。反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些国家的惨痛教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发展方向上出了偏差。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友好,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就在于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在于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社会主义更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更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具有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人类带来真正的繁荣、自由和幸福。

发展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文明成果的有机融合,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建设社会主义。实质上,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揭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统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支撑,没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发生质的嬗变。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非此即彼,更不可扬此抑彼。应该注意的是,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之根,尽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质不在量,但决不能忘记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变化。如果非公有制经济占了主导地位,那就背离了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其次,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相协调。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也在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问题在于,现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严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但在再分配时注重公平,在初次分配环节也要尽量关注公平,以保证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再次,必须坚持强化宏观调控能力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宏观调控,市场机制的种种弊端就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和消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宏观调控永远是保性质、保方向的“传家宝”,永远是遏制、消除市场经济盲目性的“杀手锏”,须臾不可离开,半点不能松手。当然,这不等于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更不能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而是要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既不能一统就“死”,更不能一放就“乱”。

发展是与各国人民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占有重要地位。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主张以和为贵,以礼为先,以爱为美;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中,倡导“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以及“协和万邦”。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处逆境、屡遭磨难,饱受战乱之苦,深受侵略之害,更是深知和平之弥足珍贵,发展之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和平、开放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面对纷至沓来的“中国威胁论”,党和政府向世界庄重宣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与各国人民共同构建和谐世界,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就是和平发展观,就是合作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倍加珍惜战略机遇期,倍加珍惜和平的国际环境;必须坚持合作发展的原则,促进民主平等的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即和而不同,和平共处,不期求用自己的文明取代别国的文明,不期求用自己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取代别国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不期求用自己的发展模式取代别国的发展模式,而是在求同中谋发展,在存异中求和谐。

三、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与各种非科学发展观的分野,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是因为它以谋求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探索发展的布局、模式、进程、机制为重点内容,以揭示发展规律为基本目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更加科学化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筹发展布局中发展。合理的发展布局,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具有统筹兼顾、科学布局的特有优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谋篇布局,关键在于搞好“五个统筹”。毋庸讳言,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互补等问题,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发生。如果漠然视之,任其发展,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将难以为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搞好“五个统筹”,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当务之急,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正确方向和道路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一发展进程中发展。相对统一的发展进程,是抑制和防止畸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所谓统一发展进程,就是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此,不但要正确处理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快速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资源支撑、环境保护的关系,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劳动、资本与技术的关系,人口数量、质量与就业的关系,生产、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尤其是要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统一于科学的发展进程之中。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模式决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发展模式,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创新发展模式,就要大力建设创新型社会。在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同志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拉长资源利用链条,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伦理价值观念,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废物排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依靠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靠力量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基本动力,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对此,、邓小平、同志都作出过一系列理论阐述。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点,在于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把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靠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来抓发展。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五种能力”的核心内容,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保障。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沉痛教训,我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都一再表明,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强,党就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反之则会因失去人心而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把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能力促发展,以推动发展提高能力,既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目标,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呼唤科学观念。当前,要提高能力,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要树立与贯彻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关注大局、注重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科技先行、质量效益等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形势,提出新举措,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科学发展就是合乎规律的发展。要提高探索规律的能力,既要探索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探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某一发展领域的具体规律,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科学发展需要科学谋划。要提高科学谋划的能力,努力实现决策谋划宏观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重点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创造性与稳定性的统一。科学发展取决于科学统筹。要按照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理顺关系,解决矛盾,消除隐患,挖掘潜能,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使发展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是务实创新的发展。要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坚持务实创新,用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作风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统一起来,把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统一起来,把领导创新与群众创新统一起来,把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与社会实际可承受能力和群众心理可承受能力统一起来。

靠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来促发展。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新一轮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新的起点上的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发展。这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先行,加快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把人口大国变为人才强国,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造就一支忠诚实践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要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知行统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理论家、文艺家队伍,以增强国家的文化核心竞争力。要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熟悉国际金融,具有战略眼光和懂得现代经营的优秀企业家、银行家及民营企业家,以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世界科技前沿、重点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型科学家和创新科研团队,以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要建设一支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的技艺精湛、掌握现代制造业新技术的专业化高技能人才队伍,以及一支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经济社会制度范文篇10

“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地区的要求。在加强自身建设、服务群众,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

为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推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形成,我街道进一步加大了软环境建设工作力度,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街道党工委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把改善软环境的工作任务逐层分解,把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级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业务工作和行风、软环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抓的良好局面。

2、认真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

参加了区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动员大会后,xx街道党工委及时召开党工委会议,制定了xx街道党工委、xx街道办事处《关于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并于3月13日下午召开了办事处的动员大会。学习教育活动中xx街道办事处采取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统一规定学习时间与个人平时学习相结合,把握精神实质与掌握具体规定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和文件精神,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教育活动开始后,街道党工委就坚持了高起点、严要求,为每名机关干部准备了学习笔记本,要求机关干部及社区每名工作人员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把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进行了具体分解,做到“三个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整改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做到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参与讲解、人人参与讨论,起到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作用。

结合实际,街道党工委在深入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交心谈心、撰写发言提纲等基础上,3月份召开了“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民主生活会。街道班子成员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严肃认真、气氛和谐,领导班子成员从思想观念、行政效率、工作作风、严肃执纪等方面作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正视自身的问题深入查摆,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在评议过程中,

班子成员之间本着对同志、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了开诚布公坦诚相见,达到了沟通思想、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有力保障,达到了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目的和要求,保证了实效。民主生活会后,街道立即认真梳理整理收集到的各类意见建议,制定了《xx街道党工委班子“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方案》,明确了办事处及班子近期、中期和长期整改目标及措施。

3、改进机关作风,切实搞好服务

机关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单位在机关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是经济发展软环境好坏的主要表现。在今年开展的“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中,机关党支部也于3月27日召开了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找了机关和机关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机关各位党员围绕这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社会各界对机关作风的建议意见共6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改方案,切实进行了整改。如:针对社区居委会提出的到办事处报账需要多次往返和问题,办事处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规定》,对社区财务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并规定了报账时间等。在抓机关管理中,建立出勤抽查制度,对机关干部出勤执纪情况进行了随时抽查,发现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处理,杜绝了机关干部上班时间打游戏、打牌等现象,转变了机关作风,提升了工作状态。进一步深化为企业、社区、群众服务,对帮扶的社区、企业,做到上门服务,及时帮助,有求必应,诚恳听取他们对投资软环境的看法和建议,随时了解反馈意见,真正做到了“帮忙不违规、服务不添乱”,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4、认真开展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

今年上半年按照《中共xx市五华区委

xx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五发〔2008〕7号)及《xx街道党工委

xx街道办事处关于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丰发〔2009〕29号)的要求,继续开展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在区委九届五次全会、区十四届二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区纪委九届四次全会、十四届区人民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确定的2009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制度创新目标和计划项目,共向区创新办上报了两项创新项目。同时于5月11日再次召开党工委会议进一步研究了办事处制度创新工作,要求办事处各科室年内要有一项制度创新项目。上报区创新办的两个项目现正在制定规范性文件。

5、突出长效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今年以来xx街道办事处进一步按照“三最三严”的要求,着眼于长效管理,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大力推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一是修改完善了办事处各项办事程度,简化办事环节,方便了人民群众。以效能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流程;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在办事处和社区全面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

三是要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把有关科室要把服务内容、规定条件、所需手续、收费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程序、办事人员等内容予以公开,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作出公开承诺,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一并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四是全面推行“一站式”办结制。围绕把便民服务中心变成老百姓心中满意的中心的目标,做到人进中心、公章进中心、值班领导进中心、所有手续进中心,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五是继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完成了网站政务公开内容的完善。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保证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长效运行。

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今年上半年软环境建设活动和开展的“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的活动,xx街道办事处把提升行政效能和改进干部作风融入到日常工作和重点中心工作中,注重在取得成效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创新工作制度,认真履职,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办事处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社区和科室,

进一步明确责任,1-4月份招商引资工作已引进项目73个项目,完成了11800多万元,在办事处中名列第二名;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方面:办事处行动迅速,建立了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社区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七小行业”的整治、老旧小区的整治、定期开展义务劳动,办事处8个社区均通过了xx市“创卫”达标检查。完成了与辖区15个单位第三代移动通讯机站建设协议的签订工作。8个社区中有6家社区被命名为五华区和谐社区,办事处被评为和谐社会创建示范街道。春晖社区获得“全国先进文化社区”称号。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xx街道办事处的软环境建设工作需要取得了一些成

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2009年下半年的工作中我街道软环境建设要以转变政府职能重点,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服务无小事、真情我传递”为主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全力改进和完善服务。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确立抓软环境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开拓创新的观念、公开透明的观念、公平公正的观念、绩效评估的观念。

2、要进一步深化服务大环境创建活动,继续搞好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的关于软环境建设问题的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