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7 17:28:05

小学校园管理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1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小学校内环境及所处周围环境的管理。

第三条学校是教职工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做到环境整洁优美,风气积极向上,设施完好,秩序正常,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第四条在学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是校长工作的重要职责。校长应该负责将校园环境建设列入工作计划,采取措施,组织实施。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校园环境的管理状况列为对校长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五条校园内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生活区和生产劳动区等布局应合理,避免相互干扰。

学校校舍应坚固、适用,并按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和维修。

学校校园要绿化、美化。

第六条学校要形成方向正确、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风。

教师要模范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学校要严格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和训练学生。

第七条校长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经批准,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组织学生停课参加社会活动。

第八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

国旗要合乎规定,无破损、无污迹、旗杆直立,位置适宜。

第九条学校要按规定悬挂领袖像,张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张贴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并积极创造条件设置板报、阅报栏、供展览用橱窗,开辟图书室、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和教育展览室。

第十条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中进行宗教活动,不允许在学校向学生宣传宗教。

第十一条严禁宣传暴力、凶杀、色情、恐怖、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在学校中传播。坚决抵制、酗酒、不健康的歌曲和封建迷信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第十二条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校园内从事以师生为消费对象的盈利性活动。

第十三条学校要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在教学设施,饮水饮食,取暖、用电,开展体育、劳动和其他集体活动等方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师生安全。

学校要建立安全保卫制度。财务、档案、食堂、宿舍、各类专用教室、传达室等部门和场所要指定人员负责,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管理。节假日要安排人员值班、护校。

非学校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非学校及学校人员的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或穿行学校。经许可进入学校的车辆要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得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公共卫生制度。

校园要整洁、有序。宿舍空气流通,被褥干净,物件安置有序。食堂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厕所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保持清洁。

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预防传染病在校园内传播。

第十五条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依傍学校围墙或房墙构筑建筑物。

不允许校园周围的建筑影响学校教室采光、通风。对已经造成影响的,应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限期治理。

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周围从事有毒、有害的污染(包括噪声)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设立精神病院、传染病医院。对已经造成危害和影响的,应要求其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限期治理或搬迁。

第十六条执行文化部、公安部的规定,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门前200米半径内设置台球、电子游戏机营业点。不允许在学校门前和两侧设置集贸市场、停车场,摆摊设点,堆放杂物。

第十七条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所属地域内放牧、种植作物、打场、堆物、取土、采石。

严禁在校园内建造、恢复祠堂、庙宇、坟茔等。

第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的,应依具体情况,按以下办法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一)属学校行政管理不当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令其限期改正;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一定影响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校长及其他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后果者,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应追究其行政责任,后果严重的,提请政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属工商管理范畴的,提请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有关法规处理。

(三)属民事范畴的,提请当地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四)属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报请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五)对构成犯罪的,交由政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2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小学校内环境及所处周围环境的管理。

第三条学校是教职工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做到环境整洁优美,风气积极向上,设施完好,秩序正常,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第四条在学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是校长工作的重要职责。校长应该负责将校园环境建设列入工作计划,采取措施,组织实施。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校园环境的管理状况列为对校长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五条校园内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生活区和生产劳动区等布局应合理,避免相互干扰。

学校校舍应坚固、适用,并按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和维修。

学校校园要绿化、美化。

第六条学校要形成方向正确、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风。

教师要模范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学校要严格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和训练学生。

第七条校长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经批准,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组织学生停课参加社会活动。

第八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

国旗要合乎规定,无破损、无污迹、旗杆直立,位置适宜。

第九条学校要按规定悬挂领袖像,张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张贴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并积极创造条件设置板报、阅报栏、供展览用橱窗,开辟图书室、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和教育展览室。

第十条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中进行宗教活动,不允许在学校向学生宣传宗教。

第十一条严禁宣传暴力、凶杀、色情、恐怖、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在学校中传播。坚决抵制、酗酒、不健康的歌曲和封建迷信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第十二条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校园内从事以师生为消费对象的盈利性活动。

第十三条学校要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在教学设施,饮水饮食,取暖、用电,开展体育、劳动和其他集体活动等方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师生安全。

学校要建立安全保卫制度。财务、档案、食堂、宿舍、各类专用教室、传达室等部门和场所要指定人员负责,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管理。节假日要安排人员值班、护校。

非学校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非学校及学校人员的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或穿行学校。经许可进入学校的车辆要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得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公共卫生制度。

校园要整洁、有序。宿舍空气流通,被褥干净,物件安置有序。食堂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厕所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保持清洁。

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预防传染病在校园内传播。

第十五条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依傍学校围墙或房墙构筑建筑物。

不允许校园周围的建筑影响学校教室采光、通风。对已经造成影响的,应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限期治理。

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周围从事有毒、有害的污染(包括噪声)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设立精神病院、传染病医院。对已经造成危害和影响的,应要求其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限期治理或搬迁。

第十六条执行文化部、公安部的规定,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门前200米半径内设置台球、电子游戏机营业点。不允许在学校门前和两侧设置集贸市场、停车场,摆摊设点,堆放杂物。

第十七条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所属地域内放牧、种植作物、打场、堆物、取土、采石。

严禁在校园内建造、恢复祠堂、庙宇、坟茔等。

第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的,应依具体情况,按以下办法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一)属学校行政管理不当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令其限期改正;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一定影响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校长及其他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后果者,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应追究其行政责任,后果严重的,提请政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属工商管理范畴的,提请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有关法规处理。

(三)属民事范畴的,提请当地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四)属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报请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3

VI是IdentitySystem的简称,译为企业形象战略,或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学校也是如此。小学校园导入VI,是从研究学校文化现象入手,通过系统作业帮助学校总结与提炼办学的核心理念,设计文化建设、战略服务、有效管理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形成具有浓郁校本特色和独特品牌内涵的学校形象和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运作水平的能力,具有激励师生和体现价值追求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学生从小就能有一套完整的学校标识概念。而经过平面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的有效沟通,在学校建筑设计开始时即着手进行符合建筑设计效果的视觉形象设计,使二者相得益彰,提高学校在视觉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从而塑造独特的视觉新形象,使家长和师生对学校印象更深刻,是学校的视觉形象工程。

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和小学校园VI设计一致性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过去,我们虽然也谈学校文化,但真正对于学校文化的应用研究,对学校文化的效力的认识局限在一些零碎的、个别的形式上。不同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有一些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资共同体的文化现象。实践证明,任何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教育教学方法都必须植根于相应的文化中,必须和学校特有的价值体系相吻合。同时,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大量投入,新的校园建筑更多的被设计和建造出来。而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校园VI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却没有对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一致性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所以,在学校管理中认为学校视觉形象的设计和校园的建筑设计的一致性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目前,VI的理念和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得到一些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研究专家的充分肯定,但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一致性存在的问题却没有得到重视。在新的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往往互不沟通,各行其是,使得校园的视觉系统的传达力大打折扣。如果广大学校都能有意识地用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一致性来对学校形象进行科学整合、设计并有效应用,将势必使办学理念更先进、发展思路更清晰、管理职能更分明、校本特色更彰显、社会形象更突出同时,针对安徽省作为教育大省的背景,对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突破目前学校管理的瓶颈,有利于学校的品牌形成与发展,实现校本管理的目标,进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教育创新的有效载体。真正体现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一致性在学校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进行战略定位、优势强化、规范设计、创建和谐宁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功能。

三、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和小学校园VI设计一致性研究的内容

近两年来,国内一些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研究的专家对学校导入CIS在理论和实践上做了一些探索后提出了VI的概念。

在北京、江苏、山东、四川、浙江等省的个别大学、中小学学校中做了具有VI成分的整体或局部设计,也有学校请VI的策划机构为学校做了这方面的设计,对提升学校形象和办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小学校园建设启动之初就把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一致性提出完整的构想和实践的学校并不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问题上进行更多的投入,主要内容包括:

1.小学校园建筑的设计

2.小学校园VI的设计

3.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理念的统一

4.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视觉的统一

四、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和小学校园VI设计一致性的研究的目标

可以说对小学校园导入VI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开拓性意义。也正因为如此,通过对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一致性的问题研究努力实现下列目标:

1.对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推广普及和在应用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和实践,使其真正成为具有“教本”、“校本”特色的学校文化管理模式,完全可以为在日异竞争的办学环境中寻求创造差异,创造品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学校提供新的助力模式。同时要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和审美需求,使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在学生推广中更易接受和喜爱。近年来,学校建设正成为一些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并且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多已触及VI的一些内容要素,可以说是自发意义上的导入。因此,我们认为对小学校园VI设计和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一致性研究目标之一,应该是在对小学校园导入VI现状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基础上,探讨如何让更多的学校管理者了解熟悉VI设计,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进行同步的VI设计。日本设计师佐藤可士和的校园建筑和校园VI设计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图1~2)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主要指校园中的各种文化及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活动。校园文化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另一类是精神文化。

一、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一)提高学生认知的功能。有利于小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并能够对国情有简单地了解,同时在生活中也能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引导学生的功能。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小学校园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向上。(三)实践锻炼的功能。在校园文化中,学生是主体,同样也是校园德育工作的主体。学生在校园中接受德育的同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使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具有了实践锻炼的功能。例如,学生在参与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四)陶冶情感的功能。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不是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建立具有特色的校园生活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组织各种文化活动的方式展现的。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通过墙报、小报、壁画等形式把德育内容展示出来,学生通过阅读观看,从而被校园文化所展示的内容感化,进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1]。

二、发挥小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措施

(一)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建设过程中,小学校园应当积极成立各种艺术团、文化学社及书画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学校领导应当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条件,例如,开展活动的合适场地、一定的资金投入、活动开展的时间等,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从而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等,使学生参与活动,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准。文化活动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必须要加强引导,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二)加强学校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苏霍姆斯林斯基针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工作曾经说过“无论是种植花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者是利用校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在目标。”小学校园的领导者要不断优化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并进行合理的布局,不仅要在建筑上体现艺术美,更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使学生能从中受到教化[2]。加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校园建设,学校要从校园设施的建设上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三)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现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渗入学生的生活,这对小学生的成长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资源,但弊端是当小学生习惯于通过网络世界对外界进行了解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摆脱虚拟世界的问题,并且网络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给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3]。因此,小学校园应当加强对校园网络的重视,清除其中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将良好的德育知识加入校园网络,从而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结语

在新时期的发展下,小学校园要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并将其德育功能有效发挥,这也是现如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小学校园中,学校应当积极为学生建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空间,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吉有.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积极发挥德育功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200.

[2]粟正伟.浅析小学校园文化与艺术在育人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7):8.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5

1.校园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够全面,尤其无法深刻领悟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小学教育只需在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成绩即可,因此将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移为他用,导致向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2.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鲜明。部分学校建设校园文化时未充分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点,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无法体现其发展趋势和历史内涵。这种缺乏创新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个性不鲜明,无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各项素质方面的潜能,严重影响投入经费的使用效率,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而且给人才的培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3.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不够。部分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时,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缺乏创新性,形式比较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部分学校为了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制度,这种情况虽然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很多师生的积极性并未因此调动起来,结果尽管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但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

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针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应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四个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而营造良好的小学校园文化,为全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注重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小学物质文化建设能否取得突出成效,一方面取决于教育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受校园物质文化精神理念的影响。因此,建设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应从这两个方面落实。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虽较之前有所增加,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为此教育部门应充分认识在基础教育投入方面的不足,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在国家GDP中所占的比例,确立教育经费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政策,为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树立正确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理念,即不管是校园的整体规划,还是建筑、景点的设计均应体现一定的人文和思想内涵,进而使学生在文明、和谐、整洁的校园中学习,以唤起其学习和求知欲望。

2.注重小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培植。培植小学校园精神文化需要长时间积累和逐步渗透,因此,要求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培植小学校园精神文化的缓慢性,并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首先,应充分考虑学校的文化特色、历史传统等相关因素,确定能反映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要求其不但符合社会与当今时代要求,而且还能和社会主流文化达到完美的融合。其次,将校园精神文化融合到其他文化层面的建设之中。最后,建设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能够为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反之,精神文化又能为建设良好的校风提供精神支持。

3.注重小学校园制度文化的完善。小学校园制度文化涵盖管理制度和组织制度两方面内容,因此,完善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应首先从这两个方面严加实施。完善组织结构时应善于分析和发现现有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适当融入扁平化管理内容,同时注重提高组织内部的服务和协作意识,克服之前体制缺陷,以达到不断激发员工积极性的目的。完善管理制度时应注重探索硬性管理向软性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深刻认识学校的管理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个体,进而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不同管理者职责,保证管理指令的畅通。同时为了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发挥应用成效,应配合使用奖罚措施,并积极探索和运用鼓励性措施,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应完善竞争上岗、民主评议、职代会等制度。

4.注重丰富校园活动文化。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方面,校园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学校管理者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丰富校园活动文化,使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触校园文化的真切内涵。首先,积极开展学校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例如定期举办运动会、文化节等,一方面为师生展现自身才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使师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次,注重各类学生团体的组建,并定期开展相关团体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合作、集体意识的目的;最后,充分考虑小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特点,注重开展“争优创优”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三、总结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6

全市普通中小学校

二.评估类别

1.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实践,勇于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起到带动、推广作用。

2.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创建并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在市、区范围内发挥出示范、引领、辐射效应。

三.评估内容及办法

(一)评估内容

本《方案》共设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评估总分在80—89分之间为先进校;评估总分在90分以上,且A5指标≥8分为特色校。

评估体系如下:

B1组织领导(5分)

A1制度文化建设(15分)B2制度管理(5分)

B3经费保障(5分)

B4学风建设(6分)

B5师德建设(6分)

A2精神文化建设(25分)B6班风建设(6分)

B7校风建设(7分)

B8生命健康(6分)

B9文明礼仪(6分)

A3活动文化建设(30分)B10科学人文(6分)

B11民主法制(6分)

B12爱国主义(6分)

B13自然环境(6分)

B14人文环境(5分)

A4物质文化建设(20分)B15配套设施(5分)

B16资源整合(4分)

A5特色建设(10分)B17特色呈现(10分)

(二)评估办法

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区、校实际与工作基础,采取资料查阅、实地查看、师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四.评估程序及推荐名额

(一)评估程序

1.校级自评。各中小学校对照《*市新一轮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特色校)评估验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估验收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形成自查报告和自评表。

2.区级推荐。各区教育局在对申报学校提交的自查报告、自评表进行认真审核、实地评估的基础上,按市教育局分配名额择优向市教育局推荐。

3.市级评估。市教育局组织评估小组对各区推荐、申报的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特色校)进行评估、验收。

4.社会公示。评估结果将在*教育信息网和有关新闻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认定表彰。对达到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特色校)评估标准的学校,市教育局将予以认定,并授牌表彰。

(二)推荐名额

中心城区原则上每区按3—4所推荐申报。新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视自身实际,按每区1—2所推荐申报。局直属中小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区教育局按条件推荐申报。

五.组织实施与管理

1.此项工作在市教育局徐定斌副局长领导下进行,由基础教育处负责组织实施。

2.各区教育局要形成相应工作格局,按照《方案》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认真做好辖区内新一轮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特色校)的评估、推荐工作。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7

全市普通中小学校

二.评估类别

1.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实践,勇于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起到带动、推广作用。

2.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创建并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在市、区范围内发挥出示范、引领、辐射效应。

三.评估内容及办法

(一)评估内容

本《方案》共设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评估总分在80—89分之间为先进校;评估总分在90分以上,且A5指标≥8分为特色校。

评估体系如下:

B1组织领导(5分)

A1制度文化建设(15分)B2制度管理(5分)

B3经费保障(5分)

B4学风建设(6分)

B5师德建设(6分)

A2精神文化建设(25分)B6班风建设(6分)

B7校风建设(7分)

B8生命健康(6分)

B9文明礼仪(6分)

A3活动文化建设(30分)B10科学人文(6分)

B11民主法制(6分)

B12爱国主义(6分)

B13自然环境(6分)

B14人文环境(5分)

A4物质文化建设(20分)B15配套设施(5分)

B16资源整合(4分)

A5特色建设(10分)B17特色呈现(10分)

(二)评估办法

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区、校实际与工作基础,采取资料查阅、实地查看、师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四.评估程序及推荐名额

(一)评估程序

1.校级自评。各中小学校对照《*市新一轮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特色校)评估验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估验收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形成自查报告和自评表。

2.区级推荐。各区教育局在对申报学校提交的自查报告、自评表进行认真审核、实地评估的基础上,按市教育局分配名额择优向市教育局推荐。

3.市级评估。市教育局组织评估小组对各区推荐、申报的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特色校)进行评估、验收。

4.社会公示。评估结果将在*教育信息网和有关新闻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认定表彰。对达到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特色校)评估标准的学校,市教育局将予以认定,并授牌表彰。

(二)推荐名额

中心城区原则上每区按3—4所推荐申报。新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视自身实际,按每区1—2所推荐申报。局直属中小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区教育局按条件推荐申报。

五.组织实施与管理

1.此项工作在市教育局徐定斌副局长领导下进行,由基础教育处负责组织实施。

2.各区教育局要形成相应工作格局,按照《方案》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认真做好辖区内新一轮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特色校)的评估、推荐工作。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8

为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二)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中小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对中小学校园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才。

二、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校园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一是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一代新人。二是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规划要体现精品意识,使校园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相辅相成,又各有特征,以发挥综合功能和整体育人效应。三是个性化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形成特色。四是“三贴近”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做到贴近学生品德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提高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学习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为学习型学校建设服务,环境建设、制度建设、校园精神建设都要做到为了学习、方便学习而建设。六是生态化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做到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校各个方面、各个系统能够和谐统一发展。七是开放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体现开放性和包容性,允许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风格并存,激励不同的思想碰撞,促进生成新的文化。八是创新性原则,要主动变革,积极迎接挑战,促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进行互动,在互动中重建,不断生成、发展学校文化。

(三)中小学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精神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各市各校在现阶段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活动场所和所有教学设施设备,它们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学校环境建设品味要高,要根据教育的特点、民族的特点、时代的特点,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吸纳中外文化的精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要特别重视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充分利用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优美的画廊、以及草坪和花木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愫,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投入资金,不断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加强图书室、网络教室管理员的培训,健全管理制度,全天向学生开放,让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成为学生吸取文化粮食的重要场所。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建设好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办校园文学刊物,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要搞好教室文化,相应的表格要设计美观的样式,悬挂张贴;教室内物品设置要讲求实用性、装饰性,教室内可设置展示学生作品或教育成果的有特色的园地或专栏;积极支持班级建立“图书角”。寄宿制学校要搞好寝室文化,各种制度的张贴、物品摆放要能够美化环境,定期评选文明宿舍。

2.努力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各校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要通过校微、校歌、校报校刊、校树、校花和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物质载体表现出来,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3.建设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即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各市各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学校管理要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学校要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表现校园文化精神。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中小学可从实际出发组建学生合唱团、器乐队、舞蹈队、运动队、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文学社团等,定期举办全校性的艺术、科技和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性情,增强能力,提高素质,提升校园文化水准。

学校要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举行文体艺术汇演;利用综合实践课时和机动课时,开展唱100首好歌、看100部好电影、读100个好故事、诵记100条格言“四个一”活动;开展每学年至少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游览一次家乡名胜古迹、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参加一次实践成果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开展建设“书香社区”、“书香学校”、“书香家庭”,读名著、学名人、做高尚的人等活动,提倡学生每年读5至10本名著,读1至2部名人传记,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让学生认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推广普及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的活动。童谣和儿童诗歌具有简洁明快、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童趣盎然的特点,内容健康的新童谣和儿童诗歌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广泛动员中小学生参与进来,自编自制,广泛传唱。要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编创和咏读比赛,形成“学、编、说、传、唱、演、画、书、用”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的热潮。有条件的地方要将活动中创编的优秀童谣和儿童诗歌汇编成册或制作成光盘,免费发放到中小学校。北京少儿出版社和青岛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新童谣,格调清新,主题健康,体现了儿童特点,可供各地参考。

积极开展儿童歌曲、小话剧、课本剧的创作和表演比赛活动。围绕“民族精神代代传”“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和“小公民道德建设进学校”等主题,组织中小学生编创、演唱儿童歌曲,开展小话剧、舞台剧的创作和表演、比赛,也可以开展经典古诗文、美文的诵读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小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广大中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积极开展小图画、手抄报、小卡通和小动漫的制作比赛活动。围绕学习宣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制作介绍、宣传其内容的小图画、手抄报、小卡通和小动漫,并进行班级、年级和学校的评比,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校园行为,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努力养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情趣。

山东教育社、山东教育电视台要结合各自特点,开设专题栏目或组织专题活动,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各市要积极组织各学校参加《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导报》等教育报刊开展的新童谣、新诗歌、新儿童歌曲、小图画的征集和创作比赛活动及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举办的儿童新童谣、新诗歌、新儿童歌曲的诵读和演唱比赛活动和少儿题材动漫电视作品的征集和比赛活动。

三、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高认识,采取措施,保证投入,全面推进。

(一)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各市各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既要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又要投入必要的资金给予物质保障,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管理困境;管理对策

在小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构建和谐的小学校园,学校应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由当前的学校管理现状来看,小学校园管理工作的开展,因为缺乏相关的经验,获得的支持比较少,所以这一工作的开展十分艰难。针对此种情况,小学校园想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应解决小学管理问题,将这一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一、小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理念落后。在对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一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理念落后。在管理过程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此教学体制下,学校管理中以分数为基准,以升学率为依据,这样的管理理念就导致了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在不正确的管理理念引导下,管理工作的开展走向了错误的方向。(二)学校管理体系不健全。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体系是此工作落实的依据,但就实际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学校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中,对管理职责的划分并不是很明确,而且管理的目标制定也存在偏差,在不健全体系的作用下,学校开展的管理工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较少,对教师的不利影响较为突出。(三)学校管理过度重视环境建设。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环境建设管理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但就实际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一管理工作的落实较为突出,管理部门过度重视这一部分的工作,忽视了其他部分的管理,这样就导致了学校的管理工作参差不齐,出现了木桶效应,严重影响了整体的管理效果。

二、小学学校做好管理工作应采取的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小学校园中,学生、教师以及领导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处于最下位置,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而教师需要接受领导和学校的管理,所以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不仅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在以人为本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应多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思想,即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将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管理指标,管理者应将学生素质的提升放到管理指标中,从多个方面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此来削弱成绩至上的管理意识。在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多关心教师的实际需求,多倾听学生心灵深处的声音,或者是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科学地落实管理工作,以此来实现管理目标。相信当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且用心去管理,一定能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二)构建完善的学校管理体系。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撑,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那么管理者在管理时就无章可循。所以为了提高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就应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在完善管理体系时,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优化管理措施。在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应将管理的一切事宜通过白纸黑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也能够让管理者以及学生自觉按照学校规定的管理体系去做。在学校管理中,首先需要确定管理的责任。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实行,小学学校中会单独地设立一个管理部门,若是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就应将管理的主要职责交给此部门,学校中的其他部门给予辅助;其次需要对管理的范围进行确定。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明确的管理范围可以避免漏管等问题的出现,所以说,在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就应对管理范围进行明确。最后需要对管理主次进行确定,确保均衡化管理。学校管理工作的涉及内容是比较多的,在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必须是重中之重,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管理,应尽量做到均衡化,避免出现管理短板。由此可见,构建完善的学校管理体系,有助于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班级,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三)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校园软环境。在小学校园管理过程中,因为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管理工作落实中,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校园软环境。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注重校风建设,校风是否良好,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风气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在校园管理过程中,还应对校规校纪进行细化,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接受校规校纪的监督管理,校规校纪的约束作用是良好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重要保障。

总而言之,在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应对校园软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为学生构建和谐的校园,促使教师能够在校园中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促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校园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成长为一名有文化、有道德的新时代少年。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校还应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在校园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是较为严重的阻碍,针对此种情况,小学校园管理人员应找出管理问题的诱导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来规避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管理的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学校管理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征程,并且取得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晓燕.浅谈小学学校管理的困境及其突破[J].亚太教育,2016(18).

[2]王开碧.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

[3]张帅.中小学实施规则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7(16).

小学校园管理范文篇10

一、继续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强化市、县(区)两级责任,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原则,以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资金拨付渠道畅通,管理使用规范。高度关注城市中小学资金运行状况,及时反映和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城市免杂费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同时,进一步规范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

二、切实做好校舍普查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实施工作

按省教育厅要求完成城乡各类校舍的普查汇总,通过认真分析对现有校舍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重视校舍安全,落实目标责任,切实加强对校舍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照统筹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和《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好2009年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做到程序合法,工程合格。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对全市20*年度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三、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小学体育器材充实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

根据“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突出重点,集中投入”的原则,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按规划完成改造任务。分别按5000元一所小学、30万元一所初中的标准,再为240所成建制农村小学添置体育器材,为8所农村初中改水、改厕、建沼气,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督促尉氏县按期完成20*年规划实施的20所初中卫生新校园建设任务。

四、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园环境规定,开展城乡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检查评比活动

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十项规定》为重点,通过开展各级各类学校环境建设、管理的检查评比活动,强力推进城乡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效改善中小学校园环境面貌,促进师生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教育部门应有的贡献。

五、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化解普九债务工作

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经过前一阶段深入细致的工作,对农村普九债务已全部锁定,区县教育部门要按照区县政府的实施方案,配合财政部门分批偿还。加强对局属单位的财务监管,配合有关部门核查锁定债务,制定和落实还款计划。同时,要按照“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安排经费预算,严防新债务的发生。特别是对今后所实施的中小学各类建设工程,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实落实本级政府应有的投入,不得搞缺口预算,不许搞虚假配套或超标准建设,形成新的债务。

六、要切实加强教育费附加的管理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财政厅、地税局去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主动地协调财政、地税部门,对教育费附加做到应征尽征、足额拨付、规范使用。切实加强对教育费附加的监管,严禁截留、挪用和其他违规使用。会同有关部门对区、县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七、积极做好中职及普通高中学生救助工作,配合职教攻坚计划的实施,启动职业教育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