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9:52:07

经济市场

经济市场范文篇1

一季度全市市场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一季度全市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3亿元,同比增长22.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高于GDP增幅16.1个百分点。全省一季度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7.20亿元,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省水平,并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地位越来越突出。

1、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增幅仍处于高位运行。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增幅为6.5%,而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7.4%,比去年同期上涨7.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增速低于全省水平。其中8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中,衣着、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下跌4%、1.2%、1.1%和0.5%。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分别上涨20.5%、7.2%、2.4%和1.8%。食品价格的上涨拉动整个物价指数上涨7.2个百分点。

2、受节日消费拉动和冰灾影响,住宿和餐饮业增幅较大。一季度我市住宿餐饮业累计完成零售额11.6亿元,同比增长24%,比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个百分点。

3、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突出。一季度我市消费品市场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实现零售额2.56亿元和1.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和38%。汽车类消费累计实现零售额3.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

4、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呈上涨趋势,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较为平稳。根据对全市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监测,由于主要受今年初雨雪冰冻气候及食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我市一季度大部分城市生活必需品及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其中蔬菜类、肉类、食用油类商品价格涨幅最大,其他商品价格相对平稳。蔬菜类批发价格上涨35%,其中涨幅较大的品种为青椒4元/公斤和白萝卜1.6元/公斤,分别上涨68%和42%。肉类零售价上涨12%,其中鲜猪肉零售价23.9元/公斤、鲜羊肉36元/公斤、鲜牛肉46元/公斤,分别上涨6.2%、14%和22%。食用油零售价上涨约20%,菜籽油、调和油、豆油、花生油价格为14.57元/升、14.6元/升、12.3元/升和27.76元、升,分别上涨23%、21%、18%和17%。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供需较为平稳,价格小幅上涨,其中钢材类、化肥类、有色金属类、煤炭、成品油类一季度价格与去年12月份相比,分别上涨5.35%、3.84%、2.77%、1.91%和0.3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3%,10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全部上涨:产品畜上涨90%、农业生产服务上涨34%、饲料上涨20%、农用机油上涨16%、化学肥料上涨16%、农药及农药械上涨10%、农用手工工具上涨9%、机械化农具上涨3.2%、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上涨2.2%、半机械化农具上涨1.7%。

二、我市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冰雪灾害期间,我市生产、流通环节受损面较大,给灾后恢复生产、产销衔接和居民消费带来较大影响。

2.受美元贬值影响,国际石油、农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受输入型价格上涨影响,通胀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近期美国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13美元大关,其价格的传导作用不可低估。

3.物价高位运行,粮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仍存在涨价预期,成品油、煤炭、钢材、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均对生产和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四、上半年消费品市场形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上半年,我市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衡较快发展。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158亿元,增长17%左右。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要控制在4.8%左右难度较大。为扩大消费,促使市场平稳运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努力消除冰雪灾害影响,做好灾后重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受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事关公共安全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重点设施建设,要确保市场安全和物资供应,并根据目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的趋势,科学规划及改造升级,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经济市场范文篇2

一、市场经济视域下市场营销中的几个关系

如果想在新的市场经济视域下做好市场营销的定位,就需要正确处理好市场营销与企业其他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1.市场营销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战略是为企业的总体方向做细致的规划,是每一个企业的纲领性文件,而在制定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确定市场营销的中心位置,通过市场营销的角度去制定企业的战略,以市场作为战略的导向,营销为战略的中心,同时还要重视网络的基础地位。换言之就是用营销的观点来具体论述企业的战略思想,让效益、服务和新业务三者协同发展。从企业的战略角度来看,效益代表这企业内部成本与企业的收入之间的关系,也是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则决定了企业在用户心中的地位,是市场营销中的新观念,作为市场营销的次级作用,代表企业的软实力;新业务则在表了企业的未来,是一个企业创新的观念。我们需要让这三者之间形成“三足鼎立”的关系,才算处理好了市场营销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2.市场营销与企业资本经营间的关系在确定了企业战略基础上,企业需要确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处理效益、服务以及新业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运作。资本经营就是从企业的自身出发,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保证产品数量达到市场营销的目标。通过找资金纽带将三者牢牢联系在一起,让生产的资源得到最佳的效果来获得资本的增加,简而言之就是吧财务与资本当成经营管理的核心。要想更好实现企业的资本经营,企业就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做好产权的清晰、责任划分以及最重要的科学管理进行企业的改造,形成一个合要求的市场主体。从我国还在发展阶段的市场经济出发来实现资本的经营归根到底还需要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资本的合理配置,资本的增值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够实现。所以资本的经营是市场营销的新阶段,在确定市场营销定位的过程中需要逐步来创造和推进资本的经营,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及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投资的方向,进而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确定资本的增值。3.市场营销同企业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在市场营销定位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实现了人才利用的最大化,才能达到市场营销的人才经营。将人才经营加入到市场营销定位的考虑范围内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又一次大的飞跃。同企业的资本一样,人才也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资源,我们需要运用市场的观念,在市场中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管理体制,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统筹规划来综合管理,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使用、培训和考核的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培养出具有高素质、懂得现代企业管理和有着市场观念、创新思维的营销人才,才能让企业的市场营销有一个最准确的定位。4.市场营销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现代的市场经济是千变万化的,营销的定位需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说,创新是市场营销的中心,营销通过创新将变革变为事实,贯穿在“三足鼎立”之间,不断通过创新让市场营销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创新从实际出发,具体而论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不论市场营销如何创新变化,观念的变化是首当其冲的。学会创新思维,打破常规的营销线路,做到在面对变化时敢于去想,同时通过敏锐的调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适时地进行一点反向思维。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冒险,接受新鲜事物。(2)其次,创新还表现在营销组织机构的创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是亘古不变的原则,而我们如何搞好市场关系就需要从客户入手来决定营销团队的组织结构。在这方面,很多企业都因为有太多犹豫,机构的改变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这无形中就让企业失去了很宝贵的市场先机。机构的改革首先需要让生产简洁化,同时讲究联合,适当发展委托机构。(3)最后,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技术和开发业务中的创新。长期依靠一两个产品来支撑企业的生存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所以企业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技术,开发新的业务让营销的范围更加广阔。市场营销部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各类环境以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提出新业务开发和推广。

二、结语

总之,市场经济视域下的市场营销定位是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客户的需求变化以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来制定的。企业在对市场营销定位分析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结合企业内部的创新和处理好各种内部关系,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

作者:汪芸倩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市场范文篇3

1研究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生态灾难使得人类不得不接受事实:二百多年前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效仿,稳定的生态系统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经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资本代表不断消失的自然资源基础作用应当成为经济增长研究的焦点[1]。国内外对自然资本的理论研究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考虑环境问题,是经济学家不懈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马勒尔(Maeler)首次从环境质量角度研究了最优经济增长问题,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其效用目标函数由U(c)扩展为U(c,Y)(其中Y为环境质量)[2]。卢比奥(Rubio)和库切(Coetz)分析了土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本与生产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史仕新、刘鸿渊通过建立集合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以及科技进步的生产函数,探讨在满足约束条件情形下,经济处于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该经济增长模型把三种资本视为具有完全替代性,当实现三种资本弹性之比等于经济投入份额之比时,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产量最大[4]。生态经济模型分析为更清晰地分析生态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生态资本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不容忽视的差异:市场价格缺失可能导致极大的建模误差。因此合理的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是构建生态经济模型的基础。碳交易市场旨在通过市场机制以碳资本价格为信号,激励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生态资本价值的补偿。本文从分析碳交易市场的经济特性入手,基于罗默(Romer)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引入生态资本变量从宏观层面构建生态经济增长模型,从模型简单形式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技术进步是生态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同理新增生态资本也是生态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源泉,因而生态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技术水平的规模报酬与生态资本的规模报酬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对资本增长的共同作用。由于我国碳市场处于探索阶段,如果能把握碳市场发展的规律,那么将指导我国碳市场的形成。

2生态经济增长模型构建

2.1碳交易市场经济特性分析

当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以不同方式组合时将体现不同的生态资本价值,假设环境对二氧化碳的承载能力是生态资本价值的重要指标,那么考虑生态资本价值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则表示生态资本价值低,碳排放量低则价值高,这从生态容量的有限性与稀缺性角度可以解释生态资本的经济性。碳交易市场实质即实现了生态资本价值的动态变化,新古典经济学从微观层次上解释,只要生产要素间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那么生态资本价值实现最大化。从宏观层次上却要解释生态经济系统增长的原因,即新增生态资本的动力机制。因而碳市场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经济系统,其应当视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生产生态资本的经济部门。碳交易市场的内在激励机制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本的比较优势,即通过减少生产要素的投入或者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或者产生规模经济性等。这本质上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可以理解为新增的技术使得生态资本价值发生变化,在碳市场经济中,即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技术差异化引起生态资本存量的变化,碳市场经济的增长依赖于生态资本存量的增长;同时生态资本增长过程中又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

2.2生态经济模型

将研究与开发理论与经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始于罗默(Romer)[5]、格罗斯曼(Grossman)和赫尔普曼(Helpman)[6]。罗默在其增长模型中认为:新技术推动产品生产部门的生产,因而新增资本产品继续作为投入要素参与生产,在假定资本与知识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中,内生要素的规模报酬是否递减,递增或不变,这都取决于新知识生产的规模报酬[7]。碳市场经济实质通过国家之间的资本、技术的水平转移而实现了生态资本价值。生态资本可视为社会经济的另一生产部门,同时又是产品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之一。根据罗默的经济增长模型,生态经济模型的框架与假定,将生态经济分为两部门:产品生产部门,生态资本生产部门,劳动力中的数量为eL的份额用于生态资本的生产,1-eL用于产品生产,同理资本存量的eK份额用于生态资本生产,其余用于产品生产,eL、eK都是外生的。知识随着资本量的积累而内生增长,假设A(t)=BK(T)Φ。模型假设保持生产要素规模报酬不变,即生态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收益能够全部被利用,采用道格拉斯产品生产函数将资本存量K(T),劳动力存量L(t),生态资本存量E(t)引入模型中,为简化分析同时假定劳动力增长为外生变量,。在t时,产品的生产数量为:Y(t)=[(1-eK)A(t)K(t)]αE(t)β[(1-eL)L(t)]1-α-β,α>0,β>0(1)生态资本的生产数量为:E(t)=[eKA(t)K(t)]ε[eLL(t)]ΦE(t)γ,ε>0,Φ>0(2)生态资本存量的引入,仍然使得产品生产部门保持规模报酬不变,同时将A(t)、K(t)以乘积形式引入,仅表示技术进步增加资本存量,但没有改变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收敛性。生态资本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因为生态资本价值越高,需要投入更多的要素才能增加生态资本,这就如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需要更多的成本。生态资本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可能性,就如欠发达国家的减排情形。因而(2)式中γ有正负不同的可能性。我们关注的生态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模型的动态分析能够体现:按照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当假设折旧率为0,资本的增长量,储蓄率s是外生变量。那么(1)式为:sBα(1-eK)α(1-eL)1-α-βK(t)ΦαK(t)αE(t)βL(t)1-α-β(3)设cK=sBα(1-eK)α(1-eL)1-α-β,两边同时除以K(t),得出:cKK(t)[(Φ+1)α-1]E(t)βL(t)1-α-β(4)给等式两边取对数后,求关于时间的导数:[(Φ+1)α-1]gK(t)+βgE(t)+(1-α-β)n(5)到此为止,求出了关于资本增长的动态方程,可以看出生态资本的引入使得资本增长复杂化了需要分情况讨论。(1)(Φ+1)α-1>0,即>。那么资本增长的动态性将如图1所示:图1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情形1资本增长率gK(t)恒为正的情形下,gK(t)下降,而gE(t)上升,会出现的情形。如果gK(t)上升,gE(t)下降,会出现的情形,若,gE(t)保持不变。(2)(Φ+1)α-1<0即。那么资本增长的动态性将如图2所示:图2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情形2如果出现的情形,那么gK(t)上升,gE(t)上升,如果,gK(t)下降,gE(t)下降,,则gE(t)保持不变。同理:生态资本增长的动态变化也可以得到:(6)根据Φ(ε+1)-1与0的关系分两种情形讨论,最后如图3、图4所示:(1)当Φ(ε+1)-1>0,即,假设λ-1<0的情况:图3模型中生态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情况1(下转88页)<分析图3,可以得到在线的上方,表示gE不断上升,在线的下方表示gE不断下降。(2)Φ(ε+1)-1<0,即。图4模型中生态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情况2分析图4,得到的结论是在线的上方,表示gE不断下降,而在线的下方是gE不断上升。综合分析以上的资本增长率与生态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知识增长量对资本增长量的影响(Φ)将决定生态资本增长率对资本增长率的作用,当两者是负向变化,即生态资本增长率的上升反而导致资本增长率的下降;当,两者是正向变化,即生态资本增长率的上升导致资本增长率上升,这应该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新知识产生的资本积累量的规模需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么由产品生产部门与生态资本生产部门的经济才能够实现内生增长。(2)极端情况下,当时,,或者时,Φ>1,生态资本的规模报酬与新知识的规模报酬都将使经济偏离平衡增长路径,证明过程类似于新知识的规模报酬效益。

经济市场范文篇4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影响到人们的道德观念,影响到人们的道德实践,进而也影响到以社会道德实践为基础的学校德育活动。学校德育必须对这一影响到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社会变革作出自己应有的应答。我国德育的研究者、学校德育的实际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在努力做出一个完满的答案。但是要能够对这一时代提出的课题,做出一个完满的回答,首先必须搞清楚时代给德育提出了怎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德育提出了怎样的根本性问题。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有人认为既然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那么德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就是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以及与市场经济活动相关的观念。于是他们让学生去看市场,譬如看证券交易。或者让学生自己办市场,让学生在自己所办的市场上叫卖或买商品。笔者并不一般地反对这些活动,学生需要学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但是德育毕竟不是简单地学做生意,或学习市场上的活动,今天的学生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但他们是作为“人”在市场上生活。学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人”,这才是德育的任务。

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被认为是新鲜的,其实不过是我们重新评价或认识的一些观念。譬如,“竞争”、“效益”、“惜时”、“守信”等等。但是“竞争”、“效益”只是中性词,无法作出直接的价值判断。竞争有正当的与不正当之别,效益也可能是个人的、集团的,而不是个人、集团和社会统一的。以善恶判断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不能够以这些中性概念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规范性概念。“惜时”、“守信”被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新观念,然而这两种观念可以说中国自古有之。因此它们也不是市场经济特别的要求。可见,如果把市场经济对德育的影响仅仅看作引进几个“新”观念,那么在市场经济与德育的关系上也仍然未得要领。

市场经济也确实给我们德育工作者出了一些两难问题,譬如等价交换,这是市场公平的基础,然而它并不能成为人际交往的普遍原则。又如,市场崇尚竞争,但它不能演变为生活中的弱肉强食。这些两难问题,似乎不能不使我们把经济活动与道德活动加以区别。这似乎又必然地要把市场经济与德育的距离拉远。然而简单地对经济与德育加以区分,对受教育者来说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市场今天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而明天市场又将是他们驰骋的“疆场”。对人来说不可能有两种生活:一种是经济生活,一种是道德生活。把市场经济与德育加以区分的二元分析的方法,于逻辑不通,于实际也不符合。

在市场经济与德育的关系上,肤浅的理解只能造成人们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若即若离”的感觉。这样德育就无法把握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它应肩负的使命。

经济活动既不简单地就是道德活动,它也不是脱离了“人”的、纯粹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它是人的实践活动,而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作为人的活动,总蕴涵着人的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活动,总有一定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或反映着它的一定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的关系,只能从一定的社会经济与一定社会的时代精神的关系上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的关系,或者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德育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只能从人的社会“实践”来寻求回答。

实践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历史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一个阶段,因此,对市场经济及其相关的社会生活的理解,本身就应以历史的观点来加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与这一前提相关的具体事实是:人是物质的、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人有意识、有精神生活,而在于人与动物的生存虽然有同样的物质生活前提,但是人却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这就是说,物质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的生存需要,如吃、喝、住、繁殖等等是动物也具有的本能,但是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虽然也是自然造就,但是人没有顺从于自然的安排,而是在自然给定的条件下,人以自己的意志重新安排了自己生活。这才有了人类文明史。

这中间有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现实的人是从事活动和进行物质生产的,这一现实的前提不是他们可以任意支配的;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自然所规定的前提下能动地表现着自己。这就是说人在经济活动中是作为主体积极活动着的,可见人的经济活动本来就与人的精神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活动的最根本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取得人对于自然的主体地位,使自身的主体性得以实现。所谓主体性就是人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正确地认识到,物质的、经济的活动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关系。他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正因为人的活动是有物质前提的,同时这种物质的活动又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人在这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即社会生产力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但是社会生产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脱离了人的纯粹客观的力量,社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人,人不仅是肉体的、有体力的,更重要的是:人是有智慧、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在物质实践中,所创造的生产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将自己在实践所获得的改造世界的力量物化在生产工具之中,使工具成为自己伸展了的肢体;另一方面是主观世界得到改造的人类的“自我”,即得到精神升华的新人。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这是客体的主体化;人以自己所掌握的客观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这是主体的客体化。所以生产力不是脱离人的纯粹客观的力量,而是人自身在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中所获得的力量,同时人又把它运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之中。物质生活反映了人,不仅因为社会生产力作为客观的存在,所观照的是人,而且因为生产不是人单纯地与自然进行的交往,而是人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结成了一定的关系所开展的活动。经济活动中的这种人的关系更是人自身的表现。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怎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既然生产、经济活动是人的积极的自我表现,那么任何一个时代的生产、经济活动,都有与之相应的主体的、积极的精神活动。也就是说有与一定的生产活动相应的主体的积极的精神表现,即一定的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体精神。一定的经济活动反映了一定的主体精神,一定的经济活动又要求具有一定主体精神的人。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非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经济关系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也体现了一定的人的主体精神,笔者把这一精神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的一定的主体精神的体现,那么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也要求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人,通过德育来塑造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现时代的德育提出的根本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是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关系的关键之所在。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

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要求德育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人,那么我们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向我们揭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因此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同样需要运用唯物史观来加以认识。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建立在人类自身作为主体发展已达到的成果之上。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表现着自己主体精神的人,不可能是突然产生的,他只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这一历史发展,同时也不是人的抽象的历史发展,而是与一定的生产力、一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相一致的历史发展。

以生产工具作为标志的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经济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出发,区分两类经济,并对人已取得的发展,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这一思想后来也进一步贯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既有的历史看,有两类生产工具,即“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耕地(水等等)可以看作是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是指自然经济的小生产基础上的生产力水平,文明创造的工具则是指现代大工业基础上的生产力水平。他们认为“在前一种情况下,即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各个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则受劳动产品的支配”。[3]在自然产生的工具的支配下,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正是这样一种依赖关系,奴隶主、封建主甚至可以把人降到生产资料之列。即便是获得了人身自由的农民,也受着他们的分散的生产资料的束缚。自然经济条件下,人就是处在这样一种受动的状态中。封建时代西方的宗教伦理和中国以宗法为基础的伦常道德就是这种经济的反映。在文明创造的工具的支配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物的依赖关系,即“每个个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形成了人的独立性,形成了“普遍的社会交换关系,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的体系”。[4]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不是由于家庭、部落、地域这些自然的条件形成的,而是人通过物,即商品,并通过市场的现代形态而形成的。这就是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人自己造就的。人们在市场上通过物来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虽然不免有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物的危险,但是“物”作为客观的尺度承认了人的自由劳动的权力;人们在人类的抽象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前提下确认了“平等”,尽管这种平等仍然可能掩盖着不平等。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实现了人从受动到主动的转变,个人才能的自由发挥才有可能,尽管个人才能的发挥,仍然要以对生产工具的占有为条件。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的确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强调的。正是在这一历史的物质的前提下,马克思才有可能发现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并超出“人间智慧或知识”,[5]就在于市场确认了每一个体,都可以以自己的劳动成为市场的主体。“劳动致富”这句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给予了道德价值的肯定,就在于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确认的人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既有的生产力条件为前提。与此相应的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的人的发展也要以历史上既有的发展成果为前提。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把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继承下来的同时,也要把每一个人在市场经济中所获得的主体地位、主体性继承下来。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体现了人类自觉地创造解放自己的条件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精神。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贯穿于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我们所搞的市场经济名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表明了这一点。可以这样说,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追求自我解放的历史。然而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们不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因为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条件当时还不具备,因此,这时人类社会是完全自在地运动着的。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得到正确地揭示,试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置于人自觉地控制之下的社会主义运动便诞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表明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人的发展、解放需要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只有人的解放才有生产力的大发展。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仍然体现着发展生产力、解放所有人这一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价值取向。离开了这个前提,市场就会成为一个自发的市场,人就会受自在的运动的支配,生产力便也在盲目地、甚至是矛盾之中发展着。这就必然要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阻碍人自身的发展。

我们承认市场经济是最先在资本主义关系中发展起来的,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承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我们说我们搞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不同,就在于几百年来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的关系下,是自发地发展的,而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基于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规律的认识,是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的把握,因此它也就必然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物统治人的扬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不仅能够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劳动,而且能作为主体对待自己的劳动产品。因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确认了个人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虽然个人劳动的社会性的实现,仍然要通过市场交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产品的社会意义,而不为其物质的形式所迷惑,走向“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还不能不借助于物来建立人们之间的交往联系,但是既然我们把搞市场经济作为主体自觉的活动,那么我们就应当能够克服物统治人的缺陷,能够克服“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就应当不是为了物而活动,而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而活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市场经济的经济交往方式,不能成为道德活动的方式,因为在自发运动的市场中人是受物统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作为市场自发性的扬弃,它既确认了个体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的积极的方面,同时它又强调是人统治物,而不是物统治人。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一方面把市场经济肯定了人作为独立活动的主体的积极的方面接受下来,另一方面也要对人对物的受动加以否定。这样我们在思考市场经济与德育关系中遇到的矛盾,便获得了合理的解答。

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仍然是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但它又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独特阶段上的、具有自己独特性的意识形态。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正在发展过程中,那么它就不是完成了的形态。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那么它就是一个既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客观世界的改造不是完成的形态,主观世界的改造也就不是完成的形态。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也处在发展过程之中,但是它与发展生产力一致的基本精神是不变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与当前学校德育相结合的思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体现了人,确切地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身主观世界改造所获得的新发展。德育是塑造人的活动,德育所应当塑造的人是社会实践,尤其是经济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人,所以当前的学校德育应当努力塑造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人。学校德育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这样一种现实,就不能不进行相应的改革。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与德育的内在联系,即两者必须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那么我们就应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出发来思考学校德育的改革。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与学校德育传统。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学校德育的改革,必然首先面临着如何看待既有的学校德育传统的问题。这里的传统不是指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德育遗产,而是指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的学校业已形成的体系、制度化了的德育。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人对几十年来形成的学校德育传统发生了怀疑,以为市场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新观念是与已形成学校德育传统的观念完全相抵触的。然而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对人类社会既有发展成果的继承,同时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指导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的超越。这就是说,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在数百年发展中所获得的成果,是我们所要继承的,然而我们所要搞的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是对自发形成的市场经济的超越。我们之所以能够超越,恰恰就是我们已经建立起代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意识,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既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不是对以往实践的否定,那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德育就也不是对以往几十年形成的学校德育传统的根本否定。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学校德育传统的确曾经受到过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尽管经过十多年的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观念已经被抛弃,但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仍然存在于我们的学校德育传统中。这一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方法,就是没有从历史已经确认的具有独立性、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人出发来思考德育问题。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意识本来就应当是与自觉的道德主体统一的。我们所要改革的不是学校德育传统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思想,而是不能把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底的思想方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与德育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而且也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不是给主旋律又增加新的一条内容,而是使主旋律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使得主旋律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并且是与人融为一体的、活生生的。

热爱社会主义的国家当然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传统,爱国主义包括对自己国家历史与文化传统的认同。但是国家不是抽象的,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现实的国家生活之中。人们不仅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来认识自己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人们是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认识自己的国家。爱国是一个民族大命之所在,但是人们不仅要从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山川物华来培养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更要从现实的、充满活力的共同的生活中获得爱国的力量。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便是对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认定,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确认每一个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使每一个人的主人翁的地位落到了实处。这样我们的国家必定是更具活力的,更有前途的,因而也是更加可爱的。爱国不仅是认识,更是行动。爱国就必须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从而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它应当是我们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人对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发生了怀疑。有人甚至认为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根本不相容的。集体主义教育面对着市场经济实践的现实,教育者不能以市场经济有自己的一套原则,集体主义有自己的又一套原则来搪塞受教育者,而且这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这里面我们要认清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既搞清楚两者的联系,也明确这两者的差别,以及两种不同经济关系中的人。前面我们已经指出,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在市场经济中通过物而获得的独立性,是对自然经济中人的从属性的依赖关系的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否定了物对于人的统治,但是这一个否定必须以前一个否定为前提,集体主义依赖于集体而存在。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真正的集体,是完全独立的、富有个性的人组成的联合体。没有富有个性的人,就没有这一集体,当然也就谈不上集体主义。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以物的依赖关系否定了人的依赖关系。这第一个否定中有个人与集体的对立,但却是建立真正集体的必要前提;在第二个否定中个人与集体获得了统一,统一的结果是真正集体的建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丰富了集体主义的内涵。

经济市场范文篇5

为了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应当遵循一定的法律和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方针、基本方式、职权和职责,使政府该管的必须管起来,而且要管好,不该管的不必且不得插手。2.规定宏观调控的程序。3.设定宏观调控方式方法。把税收调控、信贷调控、预算调控、投资指南、计划指导、外贸协调、产业导向和环境保护等纳入法制的轨道。4.明确界定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失职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明确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职能。面对市场失效造成的经济波动与危机,政府必须即刻采取应急措施。在市场体制下,市场的自我调节是经济体制的主导,市场主体应当享有充分的自由竞争权力,市场机制才会充分发挥其作用。直接的政府管制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直接的政府管制以行政权力代替市场机制,以政府决策代替市场搏弈,限制了竞争,扼杀了市场活力,很容易侵犯市场主体的权利。由于市场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很多方面的政府管制完全成为多余。放松管制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放松管制的改革,放松管制改革每年大约为美国带来358亿到462亿美元的收益。2.直接的政府管制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由于政府理性的有限性、信息偏在、政策递减效应、法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政府管制往往于事无补,达不到预期目的,事实上经常起了相反的作用。例如,中国民航总局近年来三令五申禁止机票打折,目的是希望各航空公司能扭亏为盈。结果是:实施禁折令以来,空座率大幅度上升,航运能力严重放空,大量飞机闲置。3.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的政府管制经常成为特定利益集团、阶层所购买的“商品”,成为他们取得垄断利益的保护伞。因此,管制政策总是为适应特定群体对资源的需求而不是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制订的,借公共利益、整体利益之名行局部利益、个体利益之实。

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本着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具体情况,确定干预的程度和范围。比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反凯恩主义的思潮和行动,但在90年代的“明显的恢复凯恩主义的气息”之后,随着通货膨胀威胁的减少,随着紧缩阴影的降临,随着高失业困扰着全球许多国家,凯恩斯主义的复活不大已经暗潮涌动。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也指出:如果失业率达到8%,凯恩斯主义就可能抬头。这表明无论是控制通货、解决通货紧缩还是实现充分就业,都免不了国家干预,足见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

基于以上的论述,现阶段我国的改革进度趋势是从计划转向市场,从封闭转向开放。由于个体创新的新科技革命成为国际发展的推动力以及我们自身涉足市场经济时间并不久经验不够丰富的现实,决定了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怎样进一步放松市场管制,释放经济个体。而在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保留适当的国家干预政策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这种干预必须建立在对市场尊重的基础之上,任何背离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干预,只能阻碍乃至破坏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富: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地区差距走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5,2

[2]顾海兵:当前市场机制认识上的几大误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3]曲延芬:市场机制的完善是国家干预的前提[J].经济经纬,2004,5

经济市场范文篇6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市场调节论和政府规范论。

(一)市场调节学说

市场调节学说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呈报应由市场调节来决定,没有必要做更多规范。支持这一学说的有理论、信号理论和私有合同理论。

1.理论

理论认为:公司的投资者与公司的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签定契约来实现的。在签定契约时,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契约的实现就是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财务报告体现的是经营者管理公司的业绩,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的经营者是否履行契约的最可靠的依据。因此,公司的财务报告呈报是经营者自愿履行契约的行为。如果有人怀疑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投资者可聘请审计师,通过审计鉴证来解决。

在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与公司的利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对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公司的经营者就不会赞成市场对财务报告需要规范。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只要他们手中有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依据,即契约中的各项规定很详实有效,他们也不希望对财务报告有更多的规范,因为规范越多,他们支付的监督费用也就会越大。

2.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源自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向供求双方发出产品供销的信号。公司定期向市场呈报财务报告,这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产物。如果公司自愿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公司的筹资成本就越低,公司就能赢得竞争,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结论已被美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报告证实。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公司能够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的核心。公司自愿呈报财务报告信息有三种情况:经营好的公司,有动机公布公司好的财务信息,因此,这些公司会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经营中等的公司,因为怕被认为经营不好,所以也有自愿呈报财务报告的动机;经营不好的公司,如果不呈报财务报告,就可能被市场默认为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因此有压力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业绩,也会自愿呈报公司的财务报告。

因此,信号理论认为,市场已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呈报,就不需要再有更多的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

3.私有合同理论

对于上述的两种观点或许有人会提出:公司呈报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个别使用者的需求。对此私有合同理论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设法得到它,即通过签订私有合同或出资去购买。

如果市场上存在职业的财务分析家,那么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就可以通过与职业财务分析家签订私有合同,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如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另外,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报纸或杂志来获得所需的信息。购买时发生的支出,就是信息使用者为获得财务信息所支出的成本。这也可归结为是市场常常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信息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从而达到对市场上的信息产品进行合理的配置。

私有合同理论进一步提出,公司的财务报告是一种信息产品,政府并不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何披露,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编制和呈报,完全可以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因此,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应采用放权(Deregulationofdisclosure)的政策。

(二)政府规范论

政府规范论认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政府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同时,这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利益的。

1.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有时往往失灵。有以下三个具体理由:

(1)如果政府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生产信息产品的垄断者。

如果市场是一个竞争的、但不规范的市场,那么生产的竞争就会带来垄断。其后果是,垄断产品的价格提高了,生产的数量减少了,最后导致市场上产品的短缺,使产品的使用者购买和消费这一产品的成本增加。公司的财务报告在市场上是一种信息产品,它同样符合其他产品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切规则。因此,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政府应该对财务报告这一信息产品进行规范,才能有效抑制信息产品生产垄断者的产生,降低全社会信息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的成本。

(2)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失误,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下降。

尽管公司有向市场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的动机,但是如果政府不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就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因为公司经营者对财务报告编制的方法的选择性一般较大,各公司间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可比性较差,如果没有统一的财务报告信息规范的标准,就市场的总体来看,财务报告信息就会失去可比性,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不高和有用性程度的下降。而如果审计师在审计时缺乏统一的审计依据,则可能导致审计的失误,即没有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依靠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建立的信心来自于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使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3)公司财务报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司的财务报告作为该公司会计的信息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最明显的有两个: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生产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表现为可以被所有与它相关的使用者免费使用,因此它的生产成本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如果在一个市场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被消费者进行免费使用的,那么生产者就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导致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短缺,这就是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的表现。显然,如果会计信息产品是短缺产品,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以防止和解决信息产品的短缺问题。

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规范所带来的成本应由谁来承担。如果由政府承担,就成为政府对财务报告信息呈报的公司的一种“补贴”,这会导致公共产品的生产过剩;如果由公司承担,就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公司则不会赞成政府这样的规范。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讨论。

2.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要求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能够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使社会获得最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仅依靠市场的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调整。因为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各自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果不纠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那么市场的竞争就可能不公平。对此,政府规范学说认为,规范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对称的信息;法典理论解释:规范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的合理分配。规范具有公开性和民主性。因此,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是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利益的。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一)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

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看起来是一种经济行为,实质也是一种政治行为。规范本身具有政治行为的性质,它与政府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我国对财务报告规范机构主要是政府,财政部代表国家政府行使规范的职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尽管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强有力的支持。SEC是美国的一个准立法机构。1973年SEC公布的第150号公告(ASR150),阐述SEC与FASB的关系。“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其公告和解释性文件所颁布的原则、标准和实务,将由本委员会作为具有重要的实质性的支持来加以考虑,而那些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相对立的意见将被认为不具有这方面的支持。”

(二)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

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是指参与制订规范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成功与否,规范的参与者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政府作为财务报告规范的主要参与者,对规范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以美国为例,FASB在制订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遵循的程序是,准则的起草、准则的讨论、举行听证会、投票表决。而最后准则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由各公司采纳,取决于SEC的认可程度。从美国的历史看,国会和SEC都曾有否定FASB已制订的会计准则的先例。SEC的官员曾这样认为,由民间组织FASB制订会计准则、然后由SEC批准会计准则的实施,这是最好的模式,因为既能发挥专家在制订中的作用,又能体现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的政府的权威性。而我国的财务报告的规范主体是政府,这样的规范主体显然代表了我国国家和政府的利益。

(三)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

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是指财务报告规范实施的后果。财务报告规范的实施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涉及到他们各自的经济利益。

WattsandZimmerman(1978)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即将公布的规范财务报告的新准则,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1.对于政府来说,政府一般会支持新准则的制订与实施,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2.对于公司的经营者来说,如果新准则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公司的经营者会积极地应用新准则;反之,则会反对应用新准则。3.对于审计师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审计师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以减少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但是,如果新准则要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越多,那么审计的风险就会越大,审计师就可能反对新准则。4.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的免费使用者(Free-riders)如财务分析家来说,他们一般都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并希望新准则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准则的制订者就应十分谨慎,因为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就意味着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应由谁来承担?这是准则制订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启迪

(一)在制订财务报告规范时,必须要考虑它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既然财务报告规范的主体是政府,它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那么规范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经济后果如何就应成为规范时最重要的问题。如美国把财务报告规范研究归为“会计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ofAccounting)。在美国会计学术界,如何规范财务报告、改进财务报告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财务报告的规范的探索阶段。1992年至今的8年中,我国颁布了十多个会计准则,但对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产生的经济后果、经济影响,会计学术界却研究得不多。如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就引进了西方国家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的思想,但至今在企业的会计实践中却应用得并不广泛;稳健性原则是西方会计中常采用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为什么在我国应用时有些企业愿意采纳,有些企业却不愿意采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采用会计准则来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使公司会计人员有更多的选择公司会计政策判断机会,但我国会计准则实施后也会产生如此的影响吗?

笔者十分赞成刘峰、李少波(2000)的观点。他们撰文认为当前我国在制订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可归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而引起的知识存量不足,对会计准则制订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我国制订和公布的各项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很强的英美取向,即会计准则无论在外表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借鉴了英美模式。他们认为:我国目前为止的会计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很多研究是对同一问题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经济市场范文篇7

作为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自动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其突出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强调市场机制在调节过程的自动性和客观性;强调资源配置是在社会范围内。她是一种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着经济的运行,这些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通过市场机制体现出来,表现为市场机制的作用。

盐,作为一种商品,其在市场上运行同样也遵循着这些规律。80年代末,90年代初,盐产品供不应求,各地方纷纷上马制盐企业,而需求量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导致90年代中后期盐产品供大于求,盐价大跌,例如:工业用大仔盐最低降到250元/吨,大大挫伤了制盐工业,各地制盐企业纷纷转产,全国的制盐能力大大下降。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各国的跨国公司为了自身的发展,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中国作为潜在的巨大市场,他们自然移师中国,掀起了一股投资热,当然很多的化工企业也参加了进来。众所周知,盐乃化工之母,这样盐在国内的需求又急剧增大(由1995年的需求1500万吨上升为3000万吨),而国内目前的制盐能力的萎缩,又导致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最近几个月,盐价又暴涨,仍以工业大仔盐为例,现在的离岸价已涨到450/吨。可以想象许多已经转产的制盐企业必将转产制盐,这样又会导致前面出现的供求矛盾。上述盐供不应求—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不难看出这是市场在起作用,是市场在进行调节,当我们看到市场经济的那么多优点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有麻木性,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盐的价格涨落符合价格机制,它在市场上的流通同样也遵循价值规律,上述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失灵的具体体现。在一个市场里,如果没有政府等外来因素的干预,一切处于自由竞争状态中,则由于消费者需求和生产者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定能达到一个“市场均衡”,即在某段时间内,某一市场中商品需求量正好和相同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这种均衡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市场的最好状态。对于盐,我们同样也期待这种供求平衡。市场是一个无形的手,它在没有任何外来干预的情况下,处于自由竞争状态,要想实现市场内商品的供求平衡,我们必须借住一个有形的手进行干预,这个有形的手自然是政府,只有政府的全面介入,整个盐业才会步入正规。盐作为一种商品,它又不同于其它一般商品,其自身具有特殊性,盐由制盐企业生产,他们只能将盐卖给盐业公司,销售给企业及个人自然只能是盐业公司,制盐企业的卖出价随行入市,也就是遵循市场运行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而由盐业公司卖出的小包装盐可以流通,而工业用盐则不可以转让。当盐供大于求的时候,制盐企业为了收回成本及赚取更高的利润,通过非法渠道不通过盐业公司把盐非法卖给企业,这样盐业公司则疲于奔命。

目前我们盐业公司正在进行整合,以便适应新的市场发展需要,我个人对盐业的发展有以下建议:

1、政府对盐的定价必须以市场为主要依据,但食盐的价格应该适当进行降低,并保持其销量稳定(由于盐的价格上涨,收入比较低的人为了节约,贪图便宜而使用非碘盐,这样就减少了每天应该摄入盐中的含量)。

2、根据用盐企业的业务需要和生产能力对其进行配额供应(具体可以依据用盐企业上报的需求量及其一些时端内的具体业务量)。

3、规范制盐企业,政府应对其生产能力进行新的评估,制盐企业依据企业上报的具体信息进行生产,避免过量麻木生产,产生新的生产过剩,有关部门必须介入进行监督,使盐的生产及销售更加透明。

4、可以鼓励制盐企业开发拓展海外市场,以便适应全球化带来的竞争。

经济市场范文篇8

[关键字]:市场经济·法治经济

一、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法治

首先让我们先从下面几个概念开始:

市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通过公平竞争,公开竞价来实现资源分配、流转。

法治经济:以一系列法律为调节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的准绳的经济制度。在前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虽然也有法律,但其主要功能是调整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及统治者内部之间的关系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而法治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的。

市场经济:简言之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主要手段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现代市场经济不再是单纯的自由竞争经济,而是一个有序化、制度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要成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必须也只有具备合理完备的法律环境。

从这些可以看出,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法治,一个社会的法制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的市场化。市场经济越发达,法制越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就是说,法治是市场经济的法律特征。

二、法治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法律形式

我们来看看法治和市场经济产生的过程: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调整主要依靠法律以外的手段如血亲、宗法、传统习惯、宗教戒律和道德禁止来调节,即便有法律,也仅仅维护专制权力和社会治安秩序。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化的程度虽然很高,但经济和政治的一体化,经济作为政治的附庸而存在着。因此经济主体没有独立存在,经济主体之间也不发生横向的经济关系,政府依靠行政权力管理经济,配置经济资源。法律是行政权力的延伸,也只是实现行政权力和工具。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为法制奠定了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要调整的经济关系,超出了宗法、血亲及行政权力的处理范围,客观上需要专门的国家权威机构制订适用的法律,新的行业产生,新的交换市场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法制的完善。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的导致了经济和政治的分离,也从客观上要求法律对行政权力进行限制,从根本上了改变了法律只是作为实现行政权力的工具。市场经济需要以权利为核心的、具有极大权威和独立运行机制的法律制度,这正是法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动因。只有法治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法律形式。

三、经济市场化与法制相互促进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具体表现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则、政府行为等方面都以法律的形式全面规范,即一切经济活动法制化。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经济,必然要求从法律上明确市场主体资格,其权利,及维护权利的程序;市场经济是契约(合同)经济,市场经济基于市场,市场经济的具体运作是通过市场主体间的契约来进行的,契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必须以法律对契约原则、方式和结果的确认和保护为前提;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就是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实行资源有合理配置,必要的法律是保证市场公平竞争,防止市场扭曲的前提;同时市场经济中要保证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也是通过相关法律来为形成统一的市场,甚至为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市场经济与法制作为事物的两个方面,法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反过来法制又会作用了市场经济。法制对经济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和制约作用。法制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是由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的。法制的根本任务就是客观地认识这些规律,真实地反映这些规律,并通过对市场的引导使之符合这些规律的要求。法制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不仅市场经济按法律所确认的原则深入发展,而且为市场的进一步扫除障碍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这些法律理顺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调动人们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市场经济法制和其它法制一样具有国家强制性和规范性,可以保障市场行为的稳定和有序,保障各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和权利。法制对市场制约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克服市场的消极因素,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2002年美国安然公司以及华尔街的大公司的一系列的丑闻,就是一些市场主体,为了个体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大众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事件,这反映了相关的法律的不健全,后来一系列法律和制度的调整,加强对上市公司经理人的监管的相关信息公开的制度,这就是经济市场化与法制相互促进的例证。

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化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认识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认识到这一点。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法制,当时仍没能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出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动因,直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而不是一个已建成的现实。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这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化程度还很低。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奠定的经济基础。

经济市场范文篇9

1.对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认知不足,改革与实际情况脱节。

针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改革,专业教师尽管大量的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素材,但是对于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国际化的程度和表现,以及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不断调整和国际化标准不断的对中国各行各业的改革进行影响的现实情况背后所隐含的道理等无法进行宏观的把控,因此,在照本宣科的情况下,教师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改革仅仅是对表现形式和讲解内容进行调整,并无法为学生按照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和国际变革的整体态势,从全局角度做出相应的解析。但是对于设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校来说,其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指导学生从客观角度来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市场经济局势的同时,可以学会以管理的角度来对未来为之服务的企业的经济发展等进行专业的管理,由此,当前因为教师和学生双方以及学校本身对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认知不足就会导致虽然对经济管理专业进行改革,但是改革的实效与当前大的局势相脱节。

2.缺乏有效的互动沟通导致整体发展停滞不前。

除去现实的硬件原因,对于经济管理教学改革来说,比较突出的人为原因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足,或者在缺少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沟通侧重点的前提下,教师无法把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要求,而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素材准备的情况即便有所意见和建议,但是在课上没有勇气或者没有机会再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在课下一般高校的老师并没有坐班制,而外聘的教师更是在课后就会离开学校,所以,学生没有找到教师就课程内容进行沟通的机会。当然,即便是下课课间学生有所提问,也是从自己对课程不理解的问题角度出发,很少从教学改革角度与教师进行沟通。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标准来看,在大学只有期末考试的试卷才能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效果并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标准,并且缺乏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机制,这种现状在中、高职学校尤为突出。学生无论是从其对事物的评判力和思考能力角度来看,还是从其自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来看,均需要教师予以指导,但是在缺乏有效沟通的前提下,长期的低效课堂教学效果和低效的学习只能导致教学双方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二、以市场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经济管理专业改革

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各种类型企业甚至国家相关机构的冲击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发展周期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别性,但是,经济管理专业毕竟作为一个具有统一性覆盖性和操作规律的系统学科,其现有的理论和各个专家学者正在研究的项目,甚至网络和各大媒体中充斥的种类繁多的信息,都无法做到对每个具象化的需要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岗位开做出详细的指导,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只能根据当前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所带来的总体影响和具有普遍性的现实表现进行对该学科的专业改革。

1.透过现象抓本质,确保教学与时俱进。

万事万物均万变不离其宗,经济管理的教学的改革也同样。经济管理专业的改革中所需要参考的案例多来自现实实践,但是作为理论来说,必然需要经过多重验证和对多种案例的统一规律的提炼,因此,在课堂进行讲解时必然会失去其时效性。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竞争的激烈性和多样性所呈现出来的濒繁芜杂景象,给经济管理的实际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所覆盖的领域、业务种类、囊括的内容、管理对象、管理方法、战略措施等则更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多交叉性。由此,为了保障教学的实效性和现实指导作用,建议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能透过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各种表象,来切实提炼出经济管理的有效的具有普遍执行力的措施,以确保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2.植根社会实际需要,用校企结合落实课程实践性。

经济市场范文篇10

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诺族的经济生产,实行村社土地公共所有制,处于以刀耕火种的山地农业为主,以狩猎、采集等为辅的经济状态。

1.刀耕火种山地农业

基诺族聚居的基诺山和散居的地区全部是山地,没有成片的坝区。农业生产全部在开垦的山地上进行,是典型的山地农业。刀耕火种是山地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通常在春节后或上一年底开始砍树,待被砍倒的树木晒干后便焚烧,烧后的草木灰布满地面成天然肥料,有的厚达一二寸,此后稍事平整即行播种。耕地采用轮种制,轮作时间有一定年限,一般为烧一次荒种一年,少数种二年,然后丢荒。

2.狩猎

在基诺族的传统经济中,狩猎是基诺族男子的主要副业,也是基诺族获得肉食来源的一项重要活动,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基诺山原始森林里动物繁多,基诺族人传统狩猎对象大致可分为兽、鸟、鼠三大类。他们常用的狩猎工具是:外地买来的火药枪,自制的弩,用棕绳搓成的支在鸟类通过的地方的扣子,设在野兽常走的路上的弯弓,打马鹿、麂子、野猪、野牛、老熊等的毒箭和跳枪。基诺族打猎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村社组织的集体打猎。第二种打猎的形式是几户联合起来打,即谁家发现较大的野兽踪迹,便约几户一起去打。第三种形式是个人发现后自己去打。

3.采集

采集是基诺族女子的主要副业。基诺人经常性的副食蔬菜靠采集,于是妇女们在农业劳动中必背一个大背箩,以装随时采集到的各种野菜、竹笋、菌子等。大多数采集物现采现吃,有的需经过加工,存放着以备常年食用。在湿热带森林中植物繁多,可以采集食用的本论文由

野菜类有:耳朵菜、青树的果与嫩叶、梨板菜、马蹄根、芥菜、薄荷、鱼腥草、野豌豆、刺五加、香椿、大刀豆、麻根、橄榄皮等。竹笋类有:甜竹笋、若竹笋、毛竹笋、麻金竹笋、大泡竹笋、斑竹笋、金竹笋等。竹笋可以鲜吃,也可以经过泡、晾、烫、腌、压、浸等加工后贮存起来,常年备用。菌类有:木耳、鸡枞、牛舌菌、奶浆菌、大红菌、辣菌、白参等。菌类多数随采随食,但如木耳、鸡棕、白参等亦可晒干贮存,常年食用。果类有:芒果、毛荔枝、青果、涩梨等。此外还有人工培植的香蕉、芭蕉、黄果、桔子、泡果、番木瓜等水果。块根类有:青山药、绿山药、硬壳山药、黄山药、四菱、蘑芋、芭蕉根、滕萝卜等。虫类有:蝉、蚂蚁、蝌蚪、蟋蟀、酸蜂、蜂蛹等。

4.传统经济形态存在的条件

基诺族以刀耕火种为主,采集狩猎为辅的高原山地农业自成体系,其存在的条件主要为:(1)生产的组织形式即

氏族长老制。长老集团发挥着维护氏族土地制度、组本论文

织实施刀耕火种生产等重要职能;(2)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即以氏族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占有形式;(3)刀耕火种的生态基础,足够面积的至少被规划为十三大片的林地,以资轮歇耕种;(4)足够多的森林为狩猎和采集各种动植物提供可能;(5)与刀耕火种各阶段和环节相联系的符号体系和农耕礼仪,起到对传统知识的强化和传承作用。

二、基诺族经济形态的变迁

1.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传统上,基诺族村民的经济生产是以刀耕火种的山地农业为主,采集狩猎为辅的生计经济形式。后来受傣族影响,到四十年代开始开挖小块的水田,出现一定的水稻种植。特别是到化时期,农业学大寨,又改造了一些梯田,开挖了一部分水田,水田农业成为人们生产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水田改造破坏了大量森林,但传统的生产方式在人们的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这种生产形式基本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1982年和1983年基诺山分别实施“林业三定”“林业三定”即划定山林权属、划定社员自留地、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和“两山一地”“两山一地”即责任山、自留山和轮歇地划分到户。政策,基诺族土地集体所有制被打破,山地、林地、水田等逐渐承包到户。同时当地政府提出了“以林为主,在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杜玉亭:《基诺族识别四十年回识——中国民族识别的宏观思考》,载《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第61页。的发展思路,茶叶、橡胶、砂仁、西番莲等经济作物被大量引进和种植,因而山地面积变得越来越小,传统的轮歇耕作形式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特别是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的一段时间,上述作物价格可观时,村民更是大量种植经济作物,部分村民甚至不再耕种山地,改以种植经济作物。这时期,部分经济收入较高的村民有能力购买诸如电视机、摩托车和农用拖拉机等生活、生产用具。然而19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上述经济作物价格的普遍下跌,村民的经济收入也随之下滑,放弃山地劳作的村民又开始耕种山地。今天,国际资源市场等因素像只看不见的手在影响着基诺族的日常生产、生活,村寨居民往往只能被动去适应。例如,2001年基本论文由

诺山砂仁价格为70~80元/千克,但仅过1年砂仁每千克的价格仅为28元左右;再来看橡胶,据村民讲,在基诺山橡胶一般要种植7—8年后,才能开割,而在泰国已经出现了栽种4年之后就能开割的橡胶树,并且其出产的胶,价格仅为西双版纳这边的一半;西番莲也一样,刚种植时价格很好,家家户户都种植后,价格马上下跌。很显然,国际市场的变动情况已经与基诺山各个村寨村民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

2.集镇贸易的兴起

目前在基诺山与村民直接发生作用的集镇主要有三个:(1)勐腊县的勐仑镇;(2)基诺山基诺族乡政府驻地;(3)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允景洪。基诺族村民骑摩托车或驾驶拖拉机来往于村寨与上述三个集镇之间,这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此举一例为证。在勐仑镇,曾经出现新老两个农贸市场“争客”的现象。老的农贸市场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经常到半路抢购社区基诺族村民的农副产品,然后拿到自己的市场出售,而新的农贸市场的做法是允许附近村寨(包括巴卡社区)的村民进入市场出售农副产品,卖不完的由市场负责全部收购;另外新的农贸市场管理者请附近寨子(包括基诺山的三个寨子)的村干部吃饭,并且还发给每个村干部200元钱。最后,新的农贸市场赢得了竞争。现在村民出售农副产品、野菜、野果等都在新农贸市场,并且每人每次要交纳2块钱的摊位费。显然,市场的力量已经介入到社区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成为居民不可回避的作用力。也就是说,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模式正在形成。

3.民间经济往来的变化

而在民间经济往来方面,也即村内交易上,外来的老板经常到基诺村寨收废胶、包谷、扫把花、野菜等,基诺人自己也开起了小商店、碾米房,甚至有的村民开着拖拉机,走村串寨炸米花。外来的商客和本民族的坐贾行商,一方面带来了山区之外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改变着村寨的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基诺山也出现了雇佣关系,村民雇佣傣族、汉族为自己建盖房屋的现象也不再新鲜;基诺族村民到其他寨子或在本寨子承包工程也时有发生。显然民间经济往来形式

的变化是基诺族传统文化解体的促动因素之一。传统的村民之间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关系正逐步消失。三、基诺族经济形态变迁与其社会文化的关系分析

1.经济变迁与技术文化的关系

进入到1950年以后,基诺山先后经历了五十年代初的“直接过渡”;1957年设置的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1958年的民主补课,发动群众按既定比例重新划分阶级,对被划为地主、富农的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没收其浮财和底财,开展化运动;六十年代的;七十年代的农业学大寨;八十年代落实“林业三定”和“两山一地”政策;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等政策变动和社会变革,主要参考《景洪县志》编篡委员会:《景洪县志》之《大事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渐渐地基诺族刀耕火种农业存在的各种条件消失或变迁了。

时期强调以粮为纲,基诺山有水、地面稍平的地方都把树砍光开了水田,而刀耕火种农业则被认为是一种“种一山坡,收一箩筐”的低效的、原始落后的经济形式,而成为国家欲加以改造和消灭的对象。此时的生产也不再由氏族长老根据传习和积累的经验来组织进行,而是由生产队来统一安排,记工分,吃大锅饭,显然刀耕火种的传统组织形式已被取代。而在六十年代中,基诺山的各种鬼门被堵死,各种与刀耕火种农业生产体系相联系的农耕礼仪、祭祀活动都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而被禁止,也无人敢再搞。接着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人们战天斗地,为开

梯田,大面积砍伐森林,加上修公路等活动,以至到80年代,整个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从五十年代初的65%下降到30%以下。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343页。可见基诺族刀耕火种的生态基础已遭严重破坏。而到1982年和1983年以后,基诺族的山地、林地都明确了权属责任,基本上承包到了各家各户,因而刀耕火种生产体系中的号地仪式也就变得多余了。并且由于山地不保土,连续种2到3年后,地内的表土变得越来越少,此时为恢复土地肥力,就需对地块进行轮歇,然而土地分配到各家固定使用后各家的地块数量和面积减少,原来连续耕种1到3年的山地,现在至少要连续耕种5到6年后才轮歇,因此以前靠天吃饭,现在就靠化肥、农药吃饭。毫无疑问,刀耕火种的原生形态已发生了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物质文化形态也发生了变异。生产使用的劳动工具如点播棒消失了,生产的刀耕形式被锄耕和犁耕所代替,种植的旱稻品种从几十种上百种减少到了

现在仅存的十多种,而且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许多村寨的村民已基本不再种植旱稻,经过基诺人祖祖辈辈培育、种植的旱稻可能随着刀耕火种农业形态的彻底消失而消失。

基诺族刀耕火种农业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基诺族与高原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长期互动的结果。“刀耕火种是山地民族的一种生计,是他们对山地森林环境的适应方式,是森林孕育的农耕文化,是一个山地人类生态系统,是一个文化生态体系。”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337页。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今天这种文化体系即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出现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刀耕火种的生态基础丧失了,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与之相联系的基诺族文化体系的整体变异。

2.经济形态变迁与制度文化的关系

传统上基诺族社会是以长老制为中心的均质化社会,对于这种社会制度文化我们可称其为“卓巴文化”,其包括的内容主要有:(1)卓巴等长老的产生机制即根据年龄自然传承;(2)卓巴等长老的功能发挥,即执行传统法规、调整村社内的各种关系、维护土地所有制等;(3)卓巴权威的象征大鼓;(4)卓巴等长老所主持的仪式活动,如选铁匠、祭鼓、跳大鼓舞、号地祭、砍地祭等。虽然此种文化曾受傣族土司统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其在基诺山的人间接发生的,并且是基于基诺族的传统来进行的,因而“卓巴文化”的基本形貌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也因战争频繁政府无暇顾及地方建制的实质性运作,因而基诺山仍然延续着旧有的村社政治与文化结构;而从五十年代至今,经过多次建制变革和社会运动,基诺山各个寨子都建立了现代国家下的基层管理、组织形式。村社干部取代了长老成为基诺族村寨管理的中心。村干部在生产组织、仪式活动、调解村民纠纷等事务中取得了传统长老的角色。从前长老的权威是自然形成的,其权威的合法性是由村寨的传统所决定的,其年龄以及与年龄相长的经验是其发挥作用的依据。而今天村干部的权威来自上级政府或者说国家,其要保证的是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在村寨的无违,执行的是上级政府的决策。因而在村民心目中,他们是当官的。在仪式活动方面,以往长老们所主持的多与生产的世俗性相关联,代表着人们的各种祈盼和希望,长老们用神圣的方式实现着世俗的目的。而现在传统仪式的神圣性,随着世俗功能的减退而消解。人们在相信化肥、农药的同时,传统仪式的延续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和信仰基础,偶尔的出现也变成了纯粹的表演。3.经济形态变迁与观念文化的关系

传统的基诺族社会是一个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合为一体的社会,因而在生产方式的变迁过程中,伴随的是基诺人的社会组织制度、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财富观念以及认知方式的变异。以往基诺人生活的深山密林中充满着鬼怪神灵,有的树如大青树是不能随便砍伐的,有的水是不能喝的,而有的地方是不能大小便的,上山打猎时,山林中的一些动物是不能打的,如巴卡小寨的人就不敢打野牛,他们认为犯禁打了不该打的动物家里的牲畜会得病,而且时间、地点不对的行为往往会给行为者带来疾病,甚至夺走他的生命。在村寨的四周,在山地的周围都有各种鬼怪,为防鬼怪侵扰通常的做法是在家里面放置姜巴、在房屋的周围挂上达了,在地棚边栽种几棵姜、芋头、鸡公花、并挂达了,“这样鬼怪就不敢来了。”;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传统来看,基诺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协作,互通有无,形成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尊老爱幼,一家有事全寨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基诺人信奉取之有度、用之有度的生态伦理。砍地、烧地时,大树都不连根砍倒,而是留着长长的树桩,烧地时也不把其烧死,等轮歇后不久其即又发新枝,因而传统的轮歇地生态易于恢复平衡。而且人们每次上山采集带回来的野菜、果子和菌子等仅为一次食用,而不囤积贮藏。在他们的观念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合适的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山林中有足够多的野菜、野果供采摘,有大量走兽可猎获,大自然就是天然保鲜库,今天用完,明天要用现去取来;另一方面在人们的欲求上,并没有积财的牢固观念,吃饱穿暖人们即可满足。人们的荣誉、名望并不依凭财富来建立,刀耕火种的经验技能、狩猎的技术、歌舞才能、巫师的灵异、仪式程序的掌握等,这些都是人们自我实现的希望所在,都是声威所出的源头。然而上述这些社会情景都渐渐成为了历史,人们对自然、对神的敬畏随着消灭封

建迷信思想的运动而丧失,神灵越来越少,山林也越来越稀,人与人之间讲报酬、明算帐,同一村寨的人即使是同一家族的人搭次便车坐一次拖拉机都要出钱,为了生存、积财深夜2、3点钟就起床上集市占摊位卖菜成了人们的日常事务。另外偷盗现象也时有发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风尚正在改变,传统的仪式程序、节日内容、庆典活动正在消失或变异。并且随着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涌入,人们的审美趣向、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深受影响。无疑,今日基诺社会同以往相比变化是巨大的。而这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基诺族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分离。

四、小结

纵观基诺族的经济变迁过程,我们会发现,从其经济形式的实质内容来看,发生了两次较大的转变,一次是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