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的现状十篇

时间:2023-07-12 17:40:12

智慧医疗的现状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1

关键词:智慧医疗 现状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49-02

大连市做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也把加强智慧医疗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接下来,笔者将就大连市智慧医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的分析并对未来如何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 智慧医疗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智慧医疗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通过技术上的高度集成和应用上的深度整合,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自我采集、自我总结、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达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最大化,并以此建立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水平。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大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云基础和载体。

智慧医疗将通过打造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和实时通讯技术(包括WIFI、3G、4G、光纤专网等),从而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管理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

2 大连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不足及原因

2.1 大连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推进我市智慧医疗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420万大连城乡居民有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截至2012年底,我市已为420多万城乡居民建立了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67%。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去大医院就诊时,既往病史及检查结果在健康档案中都有所记录,缩减了医生做出诊断的时间,减轻反复化验、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为将来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打好前站。

(2)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发展。借助最新的IT技术,我市医疗机构正不断加快信息化医院建设,目前,“预约挂号”、“排队等候系统”、“远程医疗”等已在多数医院普及应用,“合理用药监控”“移动护理”等物联网管理、护理系统也将在三级医院逐步推广。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是卫生部信息化示范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最早的我市数字化医院试点单位,两家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医院基本形成了以HIS、PACS、LIS、电子病历、合理用药、分拣药系统、气动物流、OA办公、财务与成本核算系统、数字图书馆暨电子阅览室、Internet等为主的医院信息化业务系统。实行了门诊就诊“一卡通”,建立了检验报告自助打印、网上查询系统,床边医疗信息服务等系统,同时无线移动医疗系统(ED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护理管理中,还又推出利用手机短信提供检验结果等服务。

(3)建立了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平台。2009年4月,沙河口区投资1200万元搭建的涵盖全区公共卫生事业信息化平台正式启用,这一系统以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建立社区居民数字化健康档案,实现覆盖区内卫生信息共享,为医生与居民沟通搭建桥梁,同时实现了诊疗、药品、耗材、人事、财务等全过程管理。这一系统的建成使用使社区卫生服务承担起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六位一体”功能。

2.2 大连市“智慧医疗”建设中的不足。通过对我市卫生主管部门和卫生基层单位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医疗卫生信息在不同医院机构、不同医疗业务条线之间还不能互联互通,各地区各单位的信息化水平还不均衡,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撑和信息质量的控制还比较欠缺,与先进水平相比,我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方面,新建医院(扩建医院)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基本上以满足最基础的应用为前提,造成新业务推行时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

3 推进大连市“智慧医疗”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 科学规划。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智慧医疗专家组,根据城市智慧化的总体要求,结合新医改的要求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同时引入专业具有国家发改委通信和信息资质的工程咨询或者规划设计单位,制订智慧医疗顶层建设规划。

3.2 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要按照基础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协调发展的思路确定我市智慧医疗分阶段目标和任务。应首先实现以完善网络为基础、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其次推进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高度智能化管理。目前应该把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推动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疾病防控网络等方面的建设最为重点构建一个合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3.3 统一标准。应建立一个医疗信息化所需统一标准规范、交换标准、接入平台,建设语义化的医疗信息数据库、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病历和标准化的用药指导方案等,便于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便于病人及家属对自身健康状况和保健要求的全面了解,也便于医疗行政管理等政府部门及时准确掌握情况、作出决策。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2

人工智能对医疗领域的影响是开创性的、变革性的、颠覆性的。智慧医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数字化人体和数字化医疗等高度智慧化,部分代替了以往由人力完成的医疗工作,构建了从底层基因、中层病症数据,到上层诊断和手术的上下一体,人与机器互联、协作、共进的新医疗体系。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主要有四个发展方向。

第一个发展方向是基因测序。比如某公司打造了遗传病智能化解读系统,首先提取和处理DNA数据,然后进行测序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完成对疾病的关联分析。

第二个发展方向是辅助诊断。通过让机器学习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医学教材,模拟医生问诊流程,采集、汇总和整理病人症状描述,与用户进行反复交流和多重验证,最终给出治疗建议。

第三个发展方向是医学影像。机器可根据病人拍摄的医学影像资料,对病人病情进行确认诊断。

第四个发展方向是药物研发。某公司依托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在分子结构数据库中评估出820万种候选化合物,减少了研发成本,并缩短了研发周期。

智慧医疗产业链主要由智能硬件、诊断工具、医联平台、自诊平台、健康管理、医药电商等环节构成。

在智能硬件方面,医疗智能硬件主要有手环、手表、智能鞋等运动健康类监控设备,以及血压、血糖、脑电等病患监测设备。

在诊断工具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前面文章所提到的IBM公司开发的沃森(Waston)医疗平台。

在健康管理方面,WellTok公司与IBM公司联合打造智慧医疗平台,以数据分析服务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和改善生活习惯,还融合了医疗硬件、医疗保险、健康内容、健康应用等,丰富了平台生态。AiCure公司利用手机终端为患者提供按时用药的健康提醒服务。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医疗产业的融合力度将不断加大,同时将进一步促进智慧医疗产业的整合提升,催生出一批提供集智能硬件、诊断工具、医联平台等于一体的智能云平台企业。

英国BabylonHealth平台计划整合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患者在同医生进行文字、电话或视频交谈前,就提前预知自身健康状况。目前,BabylonHealth平台上约有100名医生,25万用户可通过月付或医疗保健的方式获取服务。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3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策略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给城市的建设发展赋予了在经济、政治及技术领域的各项权利,城市被推到了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建设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城市的建设面临着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失业等方面的困难。在新的发展态势下,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挑战,智慧城市理念推出,它是处理城市面临困难和挑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走向。

发展智慧城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产业作为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技术发展和巨大需求的基础上,它的主要特点包括涵盖了丰富的知识技术、对于物质及资源的消耗非常少、发展的潜力巨大且综合效益好。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加快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智慧城市产业在我国的建设现状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改善传统的城市建设、革新新的城市建设方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使得城市全球化、信息化、智慧化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以其在信息获取方面巨大的优势,在完善城市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方面表现出重要的作用。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发展新的城市化、信息化、可持续化城市理念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分析,我们可以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城市特色为核心,将城市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将其中突出的资源优势作为建设的重点,对其进行革新,让其成为城市的特色产业;第二种类型是较为稳定的跟踪探索型,此种类型的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对城市自身的明确定位,进而对城市产业的发展进行探索,吸取其他城市的建设经验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城市建设策略;第三种类型是通过对城市产业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进行改进项目的研究,通过对项目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城市建设为标杆城市,带领其他城市的发展。

2.智慧城市智慧化产业链的创建

针对智慧城市的智慧化产业链的建设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行业、技术支持等。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势必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制造行业、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创新转型。为了更好地迎合智慧化城市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对智慧化城市产业的建设,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发展目标,进而建设智慧的交通业、物流业、医疗业及农业等。建设智慧产业的核心指导观是科学发展观,通过对城市社会、环境及经济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基础,把智慧产业的发展放在城市转型的重要位置。

2.1智慧交通的建设

面对许多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进行智慧化的交通产业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对交通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交通拥堵所造成的客观原因,部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如一些城市交通指示灯不完备,有些车辆来往比较频繁的交通路口,并没有建设缓解交通状况的红绿灯设施,以致车辆行驶秩序并不井然,导致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首先必须在硬件设施方面进行完善。其次,贯彻智慧城市的建设核心,推进信息化的建设,搭建完善的交通信息体系,重点在交通软件方面进行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在系统中针对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路线查询向导,同时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的交通调度方式。

在改善公共交通方面,在公共交通监测系统中应用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在城区的一些主要路段以及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上安装诸如电子芯片及阅读器类型的射频识别设备,此种设备通过无线点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对交通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反应,通过对交通信息的及时传达,提高交通部门对于问题的处理效率,从而有效提升公共交通中重要组成部分公车的运行效率,缓和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削减城市交通的部分压力。

2.2智慧物流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就昭示了生产柔性化、物品流通高效化的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的优质高效化成为了城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在进行城市物流建设时,必须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方向,推进智慧物流业的建设,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提高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城市物流行业以城市作为出发点,它的结构、形态、布局都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的发展与物流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实现城市与物流业智慧发展的和谐统一。由于当前物流行业中存在着信息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和整合的缺陷,因此,在推进物流智慧化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运用其中,打造出高端高效的物流产业及其重要。在城市建设中,广泛推进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让用户可以通过这个高效的平台,需要进行托运的任务,让许多物流机构能对任务进行自主筛选,对于小型货物的运输让比较小型的物流公司去承担,反之,大型运输任务承包给大型的物流公司,有效地优化物流信息的获取及物流资源的配置,让物流产业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

2.3智慧医疗的建设

由于许多城市公共医疗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导致出现医疗成本较高且医疗渠道较少等问题困扰着许多人们。为了有效改善医疗产业的现状,推出了智慧医疗的概念。

智慧医疗主要是由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及家庭健康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智慧医院系统又由数字医院和提升应用两部分组成。数字医院主要是通过对各医院有关部门提供的对于病人信息的整理,整合出优化资源、满足用户需求的医院信息系统,让病人进行有效选择。它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让病人能够利用此平台对看病流程进程优化,同时医生也可以利用智慧化的医疗信息平台对病人实行远程会诊,是对医疗资源的有效优化。它是互联的、写作的、预防的、普及的、创新的,同时也是可靠的。它能够及时处理一些重大的医疗事件,通过授权,医生能够对病人的病历、治疗措施进行了解,同时病人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更换医生或医院。

高效、高质的智慧医疗体系不仅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的水平,同时可以解除医疗费攀升的难题,为广大城市民众提供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4智慧农业的建设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时,必须把智慧农业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很多城市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依然是以传统的生产模式为主,不仅浪费巨大的劳动力,同时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智慧农业的建设步伐,将现代信息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建立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

智慧农业系统主要由监控、监测功能系统组成。它能够利用无线网络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对农作物的各种参数进行选配,同时,在农业园区实行自动监测,对农作物的实时情况进行把握,并能够根据农作物自身的特性建立报警信息处理方式。它通过将(下转第92页)(上接第71页)与农业相关的场地、畜牧方式等周围生态环境相联系,优化生态系统,对其物质资料进行有效的交换、循环利用,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农业信息的监测以及对其实施指令的方式,让机械代替人为生产活动,缓解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缺失的难题,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

智慧农业以其完备的信息化支撑和对农业信息多方位的感知及农业数据资源的集中共享的优势,使其能够更广泛及深入的为农业生产服务,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手工生产的方式,转变了农业生产体系结构,使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得到不断地扩大,同时,使农业生产效率变得更高,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3.结束语

智慧产业的建设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IBM“智慧地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各行各业更进一步的和谐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势在必行。它是一个不断在发展中的新型概念,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必须将产业智慧化融入其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城市战略新兴产业。同时,城市产业也需不断提高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对信息科技的研究,加快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培育出更多的新型智慧城市产业。 [科]

【参考文献】

[1]冯奎.城市功能:从工业制造业到服务业——中国城市如何走出服务业发展的困境[J].城市规划,2013(03).

[2]李中义,张彩玲.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魅力文化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濮阳发展路径的思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3]周立,王承华.城市型绿色旅游度假区规划探索——以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04).

[4]彭英柯.文化城市与城市文化产业关系研究一一基于城市发展理论的视角[J].科技与企业,2013(07).

[5]白惠峰,陈建成.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中心城市功能整合分析——以太原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3(04).

[6]赵家荣.发展“城市矿产”建设生态文明——在2012年“城市矿产”产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J].浙江节能,2013(01).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4

智慧医疗行业5G应用分析

当前5G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基于新型智能终端的远程操控类场景,例如机器人远程手术等;二是基于高清视频、影像的远程指导和诊疗类场景,包括远程查房、远程会诊、远程急救指导、远程教学和远程超声诊断等;三是基于医疗健康传感器和设备数据的远程监控类场景,包括患者实时定位和体征采集、远程输液监控等;四是院区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管理等。综上分析,5G在智慧医疗中的4类应用包括远程设备操控、目标与环境识别、超高清与XR(包含VR/AR等)播放、信息采集与服务。5G智慧医疗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在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人力和设备资源的同时,发挥大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在疾病诊断、监护和治疗等方面提供远程化和信息化服务,创新智慧医疗业务应用,节省医院运营成本,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及下沉,提升医疗效率和诊断水平,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协助推进偏远地区的精准扶贫。5G引领智慧医疗数字化转型传统医院通常采用专业的医疗设备管理软件进行设备资产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账目登记的准确性,还通过系统提供各类账薄、报表等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5G智慧院区管理利用5G海量连接的特性,构建院内医疗物联网,将医院海量医疗设备和非医疗类资产有机连接,能够实现医院资产管理、院内急救调度、医务人员管理、患者体征实时监测、院内导航等服务,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目前医疗系统主要应用包括PIS视频、运行监控、实时通信、紧急等。5G作为新一代移动宽带通信技术,其传输效率远高于4G网络,并且可以很好规避LTE-M系统的频段资源限制。5G通信技术具备低时延、大宽带、广连接的特性,可以从本质上解决智慧医疗业务的通信速率及质量问题;同时5G网络频谱可以满足智慧医疗多项业务的并行通信需求,实现各类通信服务的高独立性与安全性;5G通信网络的高连接密度,结合物联网编码技术有助于实现对智慧医疗运营的全量数据感知与传输,为智慧医疗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基础。

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充分发挥运营商5G和云网优势,为医卫行业重点打造“1+1+1+N”产品体系,如图1所示。“1”张5G医疗专网,包括院内专网、远程专网。在新型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借助网络切片与UPF分流等技术,叠加MEP算力能力降低业务时延,提供面向医疗行业的专属网络服务,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高品质、高可靠的网络服务,满足医卫行业终端、平台和应用的高速、可靠、安全互联。“1”朵云边新型基础设施,包括院内医疗边缘云、区域公有云。针对应用上云、监管上云、边缘云定制等需求,提供从机房托管到IaaS、PaaS、SaaS一体化的产品服务体系,为医卫行业用户提供完整的上云解决方案,并提供托管式边缘云,抢占医卫行业云计算市场。“1”个平台底座,即中国移动自研OneHealth平台。融合5G切片、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整合集成自研和生态应用,提供符合医卫行业应用与服务需求的基础平台能力,满足医疗行业用户业务、连接、计算、安全等需求,构建医疗机构统一的门户、账号、权限、认证管理等体系。平台包含四大核心组件:综合接入网关实现多网融合接入;边缘云平台提供应用管理、服务管理等平台能力;弹性资源池提供基础的计算、存储等资源;态势感知平台是整个专网及边缘云态势的展示平台,可提供网络带宽、安全态势等感知。“N”个业务领域创新特色应用,主要包含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区域医卫、智慧康养、智慧药监和智慧医保六大领域。以5G智慧医疗云平台为基础,打造以移动医护、5GVR探视等创新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医院体系,以远程诊疗、互联网医院等新兴应用为核心的远程医疗体系,以应急救援等特色应用为核心的区域医卫体系,以智慧康养平台等主流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康养体系。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5G+智慧医疗”项目案例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5

距今7000到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农业经济,永久性的村落也开始出现。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大,城市――人类文明精华的汇聚之地,由此诞生。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城市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交通拥挤。如果不加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

3月25日,“IBM论坛 2010”隆重举行,参与“智慧城市”分论坛讨论的各界人士一致认为,“智慧的城市”为我们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永不堵塞的街道、安全放心的食品、取之有道的能源……在这样的城市中,智慧的 IT 科技将融入各行各业,人们可以尽享便利生活,并与环境和谐相处。而这样智慧的城市不是遥远的乌托邦,它正在我们的身边逐渐成为现实。

智慧城市

从百姓身边做起

随着城市的数量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力,从而使城市发展在世界中心舞台起到主导作用。对于中国来说,城市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经济成长大局,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如今,中国各地的城市无论规模大小都在全面规划、积极建设,争取让自己更绿化、现代化、高科技化。而IBM提出的“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正好契合了中国的信息化发展路线。

“智慧城市”是IBM 提出的“智慧地球”的基本元素。IBM认为,“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从IBM在 2008年年底提出“智慧地球”这一发展愿景至今,IBM已经与中国的沈阳、昆山、南京等22个城市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合作。很快IBM还将和昆明签署类似协议。

那么,怎样才算是“智慧的城市”呢?IBM中国政府与公众事业部智慧城市业务拓展总监张昆认为,“智慧城市”应该至少要包含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5大基本要素: 智慧的食品安全管理、智慧的水资源管理、智慧的交通管理、智慧的医疗管理、智慧的电力管理。

“民以食为天,每座城市都该有智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张昆表示,“智慧的城市”的基本要素首先是“智慧的食品”。通过追踪监控系统、生产评估系统、应急制度等措施,保证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无污染。“市民在选购食品时,只需按下手机按键,就可以了解食品的产地、生长状况、营养提示,甚至烹调方式和菜谱建议。”张昆说。

其次是智慧的水资源管理。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也是城市的发展之源。据张昆介绍,利用智慧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相关机构将能够对城市的各种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水污染等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 同时,还可进行智能调配,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城市建起更多“无形”的水库。

第三是智慧的交通管理。IBM 全球铁路创新中心资深铁路行业顾问谈学军介绍说,交通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顽疾。在智慧的城市中,交通部门通过部署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前预测交通流量,动态管理道路状况,使道路在出现拥堵前便及时分流,乘客也可以合理规划出行方式。“智慧的交通不仅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还有助于环境的改善。”谈学军说。

第四是智慧的医疗管理。众多国家开始建立智慧的医疗系统,看病将不再是一件让人头疼的问题。通过电子病历和医疗信息整合平台等技术,医疗信息和资源会得到有效整合。在IBM 大中华区政府与公众事业部技术总监文金言看来,智慧的医疗管理可以帮助医生随时查阅每位患者的历史病例,从中发现病症规律,确保患者在不同医院得到快速、一致而且准确的医护。

第五是智慧的电力管理。电网中不仅流动着电流,还有信息流。“应用领先科技,电力行业可以深度挖掘和利用这些潜藏在电网中的信息,从而建立清洁发电、高效输电、动态配电、合理用电的智慧电力体系,使电力可以随需配送及使用,不再出现浪费或紧缺的情况。” IBM大中华区能源与公共事业行业业务拓展总监余红光说。

张昆认为,如果中国的城市能够成功地解决上面五大问题,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中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还能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典范。他说:“当然,IBM希望能够参与其中,与社会各界携手,为中国各个城市的发展量身打造解决方案,以便‘智慧城市’早日实现。”

中国智慧城市

稳步落地

可以说,智慧城市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未来,如今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我们何时能享受城市带给人们的智慧服务?

先让我们看看IBM“智慧城市”在中国的落地轨迹。

2009年可以说是IBM“智慧城市”在中国快速实施的一年。8月26日,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9月16日,沈阳市人民政府与IBM及东北大学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10月22日,昆山市政府、昆山中创软件与IBM在江苏省昆山市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合作项目; 10月22日,IBM与南京市政府举办了“智慧南京”创新论坛,而南京市政府三个显现的发展方向是交通、医疗和电力。2010年1月,昆明市政府也与IBM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政府、智慧医疗、智慧人才等方面展开合作。

不难发现,中国首批与IBM合作的都是那些信息化程度高、城市管理者意识比较超前的城市。由此说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而言就是信息化水平的极大拉升。因为,在实施“智慧城市”之前,城市必先将将自己的信息化程度提升到一定水平,而在实施之后,城市的信息化管理更将进入“智慧”阶段。

“但城市就像人,有共性也有个性。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信息化的建设需要量身定制、稳步推进。”张昆认为,不同的地区在建设智慧城市时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比如沈阳的重点在生态城市,广州的重点包括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而昆山则强调其食品管理、水资源管理等。“空洞的智慧就是没有智慧,必须要找出城市特征,了解自身资源,才能因城市而异,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张昆还指出,“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国城市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基础也大不相同,IBM的计划是协助所有城市实现适合自己的“智慧城市”愿景。“从起点到终点,‘城市的智慧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IBM将积极参与到这个庞大的智慧战略中来,贡献自己的每项资源。”张昆说。

链接

智慧城市的四大技术特征

全面物联

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充分整合

“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激励创新

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6

过去二十年,互联网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个人消费领域,无论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接下来,互联网将冲击企业消费领域,包括医疗、金融、建筑、电信等行业,以前企业消费是“PC+软件”模式,未来是互联网。

互联网还只是变革的动力之一,另两个动力是“云计算+大数据”。后者是打开未来企业消费的秘钥。

对于企业IT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来说,在哪一个行业率先行动,根据各个企业积累的基础。神州数码选择了智慧城市,基础是电子政务方面的领先;用友选择了企业管理软件,基础是管理软件方面的优势。

8月18日,东软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软将选择医疗行业为突破口,然后向其他行业逐步拓展。”

为了方便协调资源,也因为双方面对未来的战略选择,东软与荷兰飞利浦签署了一份协议,飞利浦将其持有的东软飞利浦25%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东软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东软医疗。

东软飞利浦是东软集团于2004年与飞利浦成立的合资公司。

早在2011年,东软集团开始面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未来布局智慧医疗,成立了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医疗落地

刘积仁描述的智慧医疗包括“全程(全生命周期)医疗+物联网+医疗地产(疗养中心)”三个关键的环节。

全程医疗包括诊断、治疗、诊治后的服务。从病人进入医院的那一刻开始,包括疹断结果、治疗过程状况、治疗后的反应都将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东软熙康的“健康云”里。

全程医疗改变了过去的“医患关系”,过去有病看医生,是一次,全程医疗是医生随时跟踪病人的身体状况,提醒患者各种注意事项,包括健康、饮食等各种注意事项。

过去只能一次的原因是技术条件不具备,全程服务需要随时随地采集患者各项数据,采集数据则必须用到云计算。刘积仁说,以谷歌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做数据采集设备,可随时随地采集患者的心率、脉博、血压等数据。这些设备随时联网,把数据传向东软构筑的健康云。

此前,东软已经推出了智能手表。刘积仁透露东软或将推出更多可穿戴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同时,东软还将推出基于智能手机的APP,通过智能手机采集数据。

通过这些智能设备,无论病人在睡觉,还是在跑步,数据都在向健康云中传输,医生根据这些数据提供各种建议。

对于这种新的医患关系,刘积仁比喻说,过去是汽车修理厂模式,车坏了才修;现在则变成全程服务的4S店模式。

另外,云计算需要大数据技术才能为患者提供贴身的服务,医生通过长期积累的数据进行判断,这样更准确。

成立于2011年8月的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东软面向“智慧医疗”埋下的一枚棋子,该公司的业务包括计算机硬件、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

东软熙康更大的作用是整合外部资源,外部资源包括医院资源、医生资源、社保资源、基层医疗机构。这样,东软熙康成为一个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整合上述资源能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打通所有医疗环节,病人不仅可以通过该平台找到最合适的医生,诊治结束后,可以直接基于东软熙康平台进行支付,完成医保报销等。东软能够搭建东软熙康这一智慧医疗平台的基础是东软通过解决方案业务在社保、医疗行业积累的资源。目前,东软是社保、医疗行业最大的解决方案与系统集成提共商。

二是实现医疗资源的平等。东软熙康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即使是边远地区的平民也能通过这一平台找到最好的医生;医疗资源通过平台的技术进行分配,医生面对的是患者数据,而不是贴着贵贱标签的个人。

合资公司分家

东软集团在医疗领域的积累决定其实现智慧医疗的可能,而东软在医疗领域的积累与东软飞利浦息息相关。

东软飞利浦成立于2004年5月,其中沈阳东软持股49%,为第一大股东;另外PEC持股41%,PCI持股10%(PEC、PCI均为飞利浦在华子公司)。

按照最初的合作模式,东软飞利浦负责生产CT等医疗设备,销售分两块牌子,两个渠道。

过差不多十年的合作,东软得到了三个东西,一是市场,目前东软在全国不同区域的医院里安装了3000多台CT,目前每年以超过200余台的速度增长。在销售CT的同时,东软也把自己的医疗行业解决方案销给医院。

二是品牌,通过十余年的积累,东软在CT行业已经成为继GE、西门子、飞利浦之后最重要的品牌商。除此之外,东软的CT还面向全球60多个国家与地区销售,拥了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三是技术,通过合资的方式,东软掌握了医疗设备领域的先进技术,去年东软推出了首台64层螺旋CT,领先于GE、西门子、飞利浦等公司,打破了上述巨头对高端产品的垄断。

最重要的是向智慧医疗进行拓展的可能,出售医疗设备不是一槌子买卖,必须长期进行售后支持与服务,东软因此与客户具有稳定的客户关系。这有利于东软销售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也有利于通过医院向个人销售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上述目的达到后,东软集团决定与飞利浦分手。刘积仁接受采访时透露,前不久,飞利浦将其合计持有的占东软飞利浦注册资本25%的股权转让给东软医疗,股权转让交易基础价格共计8,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PEC持有的15%;PCI持有10%。

股权转让完成后,东软医疗将持有原东软飞利浦74%的股权。PEC将其持有的东软飞利浦剩余26%股权转让给Cyber Bridge Investment Limited。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7

1衡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内容分析

1.1衡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随着社会发展,衡水城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初具规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宣传及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部门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同,对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模糊不清;“云计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支撑技术,衡水并没有搭建完整的云平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以政府、企业的信息化为主,并没有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缺少全民参与;产业链的各行业参与度不高,缺少政府、基础设施提供商、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各行业的融合。

1.2衡水智慧城市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的建设。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实现移动化、数据化的基础,要做好城市基础网络及云平台的搭建,扩大有线及无线宽带网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4G网络建设,推进广电网、电信网及互联网“三网”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探索“三网”与无线宽带网、下一代互联网及物联网的融合,完善衡水地理信息数据库,为衡水智慧城市管理提供GIS支撑。数据中心主要存储、处理、计算及交换同城市相关的海量数据,相当于城市的大脑。由云计算基础平台、服务器、高速存储网络、系统及软件等构建数据中心,为城市的智慧功能提供支持。2)智慧公共服务的建设。建设以企业和公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型、透明型政府。重点建设与民生问题关系重大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例如社会保障、文化教育、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问题。加强衡水智能电网的建设,实现公共事业用电的自动记录及付费,与居民电卡进行深度整合,推行一站式服务,节约成本。3)智慧交通的建设。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无线射频、GPS定位及影像识别处理等技术建设与衡水相适合的能够感知运行车辆,实时采集、处理数据并进行协调指挥的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及检测,实现对衡水道路网的动态检测、车流量的精准统计与分析、车辆的高效管理,从而引导衡水道路网上车流的合理分布,解决交通阻塞问题。4)智慧医疗服务的建设。通过整合衡水的各类医疗卫生信息,搭建医疗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电子挂号、在线预约及咨询等服务。实现衡水各级医院的医疗信息共享及对接,通过建设医疗协同平台,共享居民的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简化医患的转诊及就诊过程。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的建设。对衡水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云计算,实现按需开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智能化的校园教学、科研及生活功能,整合学校的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包含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各阶段的教育平台,为衡水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信息化基础。

2衡水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分析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8

在已经过去的半年里,国家对智慧医疗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曾提出“利用信电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而作为科技大都市的上海,正在试图将科技与医疗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智慧医灯的大踏步前进。目前,上海市政府已将健康物联网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相关工作将在近期。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健康物联网处于物联网、养老看护和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交叉点,其中“万亿量级”产业的碰撞令人期待。

对个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管理

不同于广义的物联网,在传感器、“云平台”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健康物联网更注重“以人为本”。通俗来说,健康物联网的重点在于采集生命体征一一这些数据既能救急救命,也能为慢性病、亚健康人群服务,从而为“全程、全员、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创造可能,即“回归到人的整体,从人体功能的调节人手去研究疾病。”

专家认为,健康物联网是对全生命周期个体健康的一种社会化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对待健康的态度和方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及中国电子学会健康物联专委会秘书长宋瑜研究员表示,“健康物联网”的核心指导思想始终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要把提高或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身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针对疾病本身”,“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物联网则是解决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交流,极大地扩展了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宋瑜提及,健康物联网是由各类数据采集感知终端、近远距网络传输系统、健康云平台、健康数据存储处理计算中心、健康智能专家系统、医疗专家、被照料对象和家庭成员、服务模式和管理人员、社会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的政务服务系统等的结合,即借助于移动网络等手段以及健康状态的监测和调控技术,对人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监测、辨识和管理,进而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去除疾病,增进身心稳态水平的作用。

物联网时代的医疗共振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配置失衡的现状,为了缓解这种医疗矛盾,上海在推行智慧医疗方面下足了功夫。据悉,上海目前正在力推家庭医生制度,但是与庞大需求不成正比的是奇缺的医生数量:平均每位医生要服务2000位居民。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卫生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自己的“物联网时代”。据了解,上海卫生信息系统平均每天产生上千万条数据,已经建立起了三千万份电子健康档案,而每天调阅的信息量已经达到10000次。不断膨胀着的医疗数据使整个医疗界面临一场全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医疗数据,并将之用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效率?

医护资源的供不应求和医疗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一度成为上海市“智慧医疗”发展的一个难题,健康物联网的出现恰好为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对“老一代”远程医疗,健康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服务也更加透彻。与网络咨询、视频会诊等有所区别,它是对传统医疗的一种创新。一位资深的医改观察者认为,目前医患双方对健康物联网都有所期待,甚至可能因此“倒逼”医改。比如,要让物联网将优质资源从大医院传导到社区,一二三级医院间必须形成梯度服务、双向转诊的模式。

IT界限大佬IBM也从中看到了上海医疗卫生行业从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IBM中国有限公司医疗卫生行业总经理刘洪对此表示:“大数据、移动等IT技术正在对医院运营模式、服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上海市已率先与IBM合作,对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闵行、静安、长宁、松江、普陀等区县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使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系统互通。除此之外,一个覆盖六个区县的健康物联网系统正在试点中,当前已经能够为200多万人提供服务。

市场化普及探索

健康物联网将在智慧医疗领域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资料显示,物联网产业各个垂直领域跟服务市场之和在2012年便已经达到了4.8万亿美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接近9万亿美元。2020年的全世界物联网经济增加值预计是1.9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15%、保健医疗占15%、保险占11%、银行竞争占11%。可以预见,占据物联网市场大份额的智慧医疗正成为企业的“必争之地”。

虽然健康物联网的前景得到了不少专家和学者的肯定,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健康物联网的发展仍属于早期。整个医疗界、科技界乃至监管者都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专业人士指出,健康物联网的普及仍存在一定障碍,以健康传感器为例,至今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除了脉搏、血糖、血压、血氧等,如果想要获得比较复杂的生命体征数据,现有设备的采集精度还远远不够。而有些技术问题甚至和物联网无关一一比如电池问题一一传感器要长时间联网,电池寿命必须超越现在的水平。同时,需要长时间无线联网的通信模块,必须保证不会损害健康,不会对其他医疗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而在体制机制层面,则牵涉到更多相关利益方。上海市经信委在调研后认为,健康物联网涉及政府的卫生、民政、社保、药监、科技、产业等部门,需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而且,远程医疗在目前的医疗政策框架中没有明确的地位,因此,许多项目只能以试验的方式运行。

可以说,健康物联网要想普及,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三者缺一不可。但现阶段上海的健康物联网市场显然仍处于摸索阶段。

尽管如此,上海市政府仍表示将继续支持健康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根据《上海健康物联网推进工作方案(草案)》,到2020年,健康物联网产业要在上海形成100亿元规模,重点在便民服务、数字医疗、养老看护、康复治疗、医药物流等5个领域推进示范工程。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的医疗信息化程度很高,但是过去更多依靠政府推动;此次在发展健康物联网方面,上海市打算主要靠市场。

智能垫片的开发方也表示,将边走边摸索,继续设计和研制其他一些有趣的传感器,以初步形成商业模式。

在这一方面,通信大佬电信早已做好准备,于数年前便开始为抢占市场做铺垫。据悉,自2007年起,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立项,并在古美社区率先推行。如今,上海古美卫生服务中心的智慧医疗已经初具规模,辖区内所有居民都能享受高效便捷的社区医疗、远程医疗、智慧药房、无线输液、健康档案、家庭随防等“智慧医疗”服务。

这个面积仅有8100平方米,常驻人口只有4.7万的卫生服务中心,其门诊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个小城市中心医院的门诊量,平均每天可达2000-2500次。中国电信无线远程健康服务提供了可用于个人心电、血糖、血压等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检测及共享的综合无线网络健康管理平台,患者只需将体征数据采集、上传,就能够得到远程检测中心的专业处理结果和建议。

截至去年底,上海电信已经打造出了超过3000个智慧医疗社区,将健康物联网服务覆盖了上海一半以上的居村委。

健康物联网是社会发展刚需

问题越多的地方,其实意味着商机就越多。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球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达到10亿,其中,6亿以上的老人需要得到监护;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人群也在逐年扩大中,仅糖尿病患者就有3.46亿人口。目前,中国已成为癌症和糖尿病的第一人口大国。尽管我国的人均GDP年增长率攀升,但是基于医疗条件、运动习惯、健康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我国在健康方面的问题仍十分显著。因此,如何在增长GDP的情况下提升健康状况是当下紧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逼近,健康物联网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9

家庭医疗模式的引入既延伸了传统医疗的覆盖能力,又节省了传统医疗方式的时间、空间成本及医疗费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老龄化带给整个社会医疗系统的巨大负担。不久的将来或就在眼前,家庭医疗将对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很快就能全面感受到家庭医疗带来的好处,远程医疗与自助医疗相结合的家庭医疗正飞快的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通信与医疗健康相融合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了!

那么数字化智能家庭医疗能在哪些方面帮助我们呢?

家庭医疗应用场景一:慢病监控与紧急救护

一份公开的数据显示,在老龄化的趋势下,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位疾病。我国慢性病患者已占国人的1/5,仅高血压患者就有2亿。我们可以通过物联网医学进行远程可持续的慢病监测,一些常规的慢性病,如“三高”等,可以通过健康监护设备随时地量并采集心电、呼吸、血压、体温、心率、脉搏、血氧、血糖、胆固醇、尿液等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及运动模式等数据,医患之间实时进行远程互动,如发现异常,医务人员将及时给予帮助。与此同时,在紧急状况下,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健康监护设备终端可将最新的数据传送给医务人员及急诊室的医生,进而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下面的应用场景。上午8:30,家住南京某区的李奶奶,拿出一个类似平板电脑大小的仪器,接上血糖仪,测量后,数据就自动在线传送到指定的医疗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根据老人的既往病史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后,及时给予反馈。10分钟后,老人接到南京某医院内分泌科打来的电话,由于老人血糖过高,建议老人来院就诊,调整用药、饮食及运动情况。这一过程成功实现了一次远程医疗与自助医疗相结合的家庭诊疗,有效地监控了慢病的发展。

家庭医疗应用场景二:健康管理

从治疗走向预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压力日趋增大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顾此失彼,健康状况普遍不佳,多数人在不知不觉中或后知后觉中被疾病“捕获”。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家庭医疗的健康管理模式能够帮助到您!在物联网医学的稳健发展的今天,医务人员借助物联网技术监测用户实时的、历史的身体各项参数,根据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判断身体的健康走势,如监测结果是健康群体,那么继续进行健康维护;如是疾病风险群体,则进行健康促进方面的教育,制定筛查方案,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早对疾病进行监护和预防;如是疾病群体,则组织及时的就医服务,实现对身体隐患的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家庭医疗的健康管理实现实时为远端客户提供保健、预防、监测、呼救为一体的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家庭医疗应用场景三:智慧社区养老与家庭监护

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显现,而子女及家人由于白天还要上班不可能随时都在身边,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病人及其他需要照顾的病人的家庭照护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物联网医学的家庭医疗模式在提供慢病监控、紧急救护及健康管理的同时,还能很好地做好智慧养老与家庭监护的工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下面的应用场景。下午5:30,李女士下班后愉快地逛起了商场,她的心情很久没有如此放松过了,因为李女士的老父亲是个患有老年健忘症的患者,并且老父亲的右腿因为年龄的关系活动也不灵便,李女士以前下班后总是心情十分紧张的往家赶,就怕老父亲有点什么事。自从李女士的家庭参与了智慧社区养老项目后,家属和服务中心可以根据老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同时远程监控老人的日常生活,老人安全健康了,子女也可以心态放松地享受生活,李女士一家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智慧社区养老与家庭监护。

那么智慧社区养老与家庭监护都能做哪些呢?

1. 针对不同的需照护群体,利用慢病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其健康情况,及时给予慢病监控与紧急救护。对一些特殊群体,利用手表式定位仪、运动检测仪等实时知晓他们的活动轨迹及运动强度等,以提供最便捷的主动式医疗服务。

2. 对需照护群体的健康进行全方位、多途径的健康管理。

3. 对需照护群体进行家庭式安全管理

智慧医疗的现状篇10

关键词:智慧城市;计算机技术;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1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是近年来新兴的现代城市理念。所谓智慧城市,就是在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上,将各种传感技术和传感设备应用于交通、管道、建筑、电网、货物、设备等物理系统,各个物理系统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形成所谓的“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社会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联系,并通过灵活、有弹性、可伸缩的云计算处理复杂海量的计算,实现智能的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融合在一起,并让个人、政府、企业、组织相互联系,优化了社会资源和改进社会服务,使得社会运转更加高效、更加智能。

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三大支撑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计算机技术在智能城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能楼宇、环境保护、智慧产业等六个领域。

2 计算机技术在智慧城市各领域的应用

2.1 公共安全

智慧城市以人为本,保障公共安全是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公共设施的监管、日常指挥和应急处理、食品药品的溯源,智慧城市能为公共安全提供保障。

与传统的事发后被动处理相比,智慧城市对事件的监管做到了事发时立即处理甚至事发前自动报警。运用物联网技术,政府可以对重要公共设施进行标识,通过远程监管,可以保证城市的公共安全。在日常的城市管理中,政府依靠传感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制定相应的报警规则,做到实时监管。一旦既定的报警规则被打破,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中心监管平台便能立即报警,根据事件的性质自动制定解决方案,并迅速通知附近的应急部门,如公安、消防、医院、气象等部门立即进行救援,尽最大的可能将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危害降到最低。此外,物联网还能为食品药品等重要物资进行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追踪溯源,从根本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市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提供保障。

2.2 智慧医疗

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面对国内看病难、看病贵的严峻医疗问题,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智慧医疗无疑能给解决十三亿国人的医疗保障问题开辟一条捷径。

智慧医疗不再是传统的应急临床医疗,而是面向疾病预防、信息化治疗、后续保障等全程健康管理。智慧医疗为每位市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构建信息整合中心,在各种医疗机构中共享。通过物联网技术,病人能与医疗工作者、医疗设备、医疗机构实现交互。同一位患者只需做一次检查,不同医院间的医生就可以根据病人的电子病历快速而准确地做出诊断。而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医生除了可以检索相关文献和大量病历分析疗法外,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与其他专家取得联系进行联合诊断。在后续治疗中,传感器的运用能实时动态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会不断融入到现代医疗体系,智慧医疗将会给普通民众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保障。

2.3 智慧交通

运用以计算机科学为核心的智慧交通能够为城市交通堵塞、能源浪费等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智慧交通集汽车、物联网、云计算和运用于一体,为城市交通提供一个智能的服务和管理。该交通系统在车辆中装载嵌入式车载电子设备用于数据的采集和,经无线传输技术交由云计算处理器进行处理和分析,再由交通参与者通过信息平台或智能终端对数据进行接收和利用。驾驶者根据云计算中心的指挥方案选择最佳行驶路线驾驶汽车、寻找空余停车位以节省能耗和时间。交通管理者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轨迹、速度等信息,用于城市的监管。

除此之外,智慧交通将交通与警察、医院联系在一起,用于紧急情况的救援与处理;不停车收费系统用于专门车道使得汽车不用排队等候即可获得服务,节省时间和油耗;未来市民可以使用交通一卡通,用于公交、公共自行车、出租车、地铁、轮渡等各种交通费用的支付,真正实现一卡走遍城市……我们相信,更加智慧的交通不仅方便市民的出行,而且为经济、环保、能源带来巨大的利益。

2.4 智能楼宇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现代楼宇已经不再是冰冷死板的沉默艺术,而是更加节能、更加高效的智能建筑。

首先,智能楼宇是一个自动化的系统,在计算机的监测和计算下使得建筑的电力系统、安防系统、给排水系统协调工作,为业主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比如说,计算机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或人流量、光线强弱自动控制照明系统,在减轻人力工作的同时也节省了电力。保护业主的安全也是智能楼宇的一个重要应用。智能楼宇的安防系统不仅要对出入人员进行监控,还要对住宅的环境安全进行监测。为此,大量红外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摄像头等实时监管楼宇的每个角落。该系统不仅能对大楼的出入人员进行辨认、警告、拦截,还可以对燃气泄露、火灾隐患、电力异常等情况进行预警。未来在全球低碳环保、智能生态理念的倡导下,楼宇更加智能化也会是我们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

2.5 环境保护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本,对环境的保护历来是政府、组织乃至每个公民的责任。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环境进行采样、监测并及时控制,以及借助计算机实现低碳化的生活,都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计算机在智慧交通与智能楼宇中在实现低碳生活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贡献。通过智能化的控制与管理,汽车可以计算最佳行驶路线、寻找停车位节省油耗和排放。由“一卡通”实现的便捷交通无疑是节能减排的利器。智能楼宇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也实现了建筑的低碳化运作。此外,计算机可以实时有效地监测周边的环境并对异常情况作出报警。比如在水质监测中,利用相应的传感器可以检测水中的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信息,由计算机做到实时的记录,汇总后直接同步发送到环境监控平台通过软件形成图表直观输出数据。可以说计算机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2.6 智慧产业

计算机的大力推广,不仅使第一、第二产业得以转型和升级,还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智慧产业。

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例,现代农业是精准农业,利用传感器技术,生产者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重要参数。通过云计算中心的处理,生产者获得专业的指导,并根据方案进行精准化的操作。第二产业以智能电网为例,它将基础电网设施同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自动抵御外部干扰并自动修复,使得电网变得更加安全稳定。第三产业以物流业为例,它大大依托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和嵌入式智能技术实时对货物进行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不仅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还使货物的运输、配送更加智能化和一体化。

3 结语

党的十明确指出2020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现代化是一个城镇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中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化的智慧城市无疑能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加全面的数字城市、更加广泛的物联网技术、更加高效的云计算技术将会融合到智慧城市中,我们的城市也会向着更加智能、更加绿色、更加便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佳阳,王林蕾.中国电信在建设“智慧”城市中的作用[J].信息通信,2013.

[2]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撑技术及应用[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