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十篇

时间:2023-07-09 09:17:08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1

关键词:装饰雕塑;创作;表现语言;审美内涵

装饰雕塑的审美内涵受创作材料与工艺等因素影响,各自具有不同的审美倾向,以木材、石材、金属材料、陶瓷、纤维、塑料等不同质感、不同成型方式与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创作出的装饰雕塑各自展现了不同的艺术之美,为现代雕塑设计与创作提供了众多宝贵经验,也成就了不同创作材料、工艺影响下的独特审美内涵。下面我们从装饰雕塑创作的材料与工艺两个方面对其审美内涵加以分析研究。

一、装饰雕塑的特征

装饰雕塑特征主要以审美性能、功能性、形式性为主。装饰雕塑作为雕塑艺术的重要分支,其本身也兼具雕塑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审美性能,装饰雕塑所营造的视觉上的美感是其审美内涵的外在表现,是创作中遵循美的规律完成艺术活动的直接体现。功能性意味着装饰雕塑可以起到美化周边环境的作用,适应不同外在环境的变化,或者在某些特殊情境中可起到突出环境主题效果,从而利用自身的存在与表现形式完成对环境的调节。除去审美与功能价值外,装饰雕塑还代表着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其外在审美形式离不开创作者审美内涵的赋予,通过雕塑的外在形式可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理念,感受到创作者赋予雕塑的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互动。装饰雕塑作为装饰环境的重要艺术形式,以多种方式融入环境,如北京王府井与上海南京路上那些形式多样、主题各异的装饰雕塑《王府井牌匾》《王府井徽标》《火树银花》《逝去的记忆》《童趣》《大灌篮》等,不仅增强了可观赏性,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赋予生活更加浓郁的艺术气息,凸显了人文生活情趣[1]。

二、装饰雕塑创作中审美内涵的影响因素

1.石材的表现手法与工艺

石材应用中材料的质地、颜色、硬度等性质决定了创作设计的表现形式,目前石雕普遍应用大理石、花岗岩、青田石、砂岩、寿山石等。以大理石和花岗岩为例,大理石质地紧实,纹路优美,硬度较佳,便于进行雕塑、磨光,艺术呈现效果较好,是常用的创作石材;花岗岩吸水率低,质地紧实,硬度可靠,经得起时间侵蚀,因此,是长时间被广泛使用的。石材中具有特殊色泽的石材多数应用于特殊雕塑中,以此方便造型,营造了不少风格与色彩较为独特的装饰雕塑佳作。装饰雕塑中石材的质感是审美的关键,石材的结构、质感差异有助于表现不同审美,如天然大理石质地紧实坚硬,雕塑创作中要选择质地均匀、透光性良好的石材,且以白色最为常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大理石分布,尤其是北京房山、山东潍坊,四川云南大理石最受欢迎,是装饰雕塑创作中较常用的材料[2]。装饰雕塑创作过程中,石材成型工艺的选择十分关键,其决定了雕塑的审美价值与内涵。石材本身的疏密水平、石质高低都会对审美产生关键性影响,选材时首先要分析石材质地水平,从岩石断面观察色彩平衡度、颗粒均匀度,借助铁锤进行声音测试评判食疗质量,还要对其内部是否存在石筋进行判断,以免对创作工作造成干扰,像大型石刻要借助拼接工艺解决创造问题。随后在雕凿过程中要明确整体外观,去除无价值的部分,对细节部分做深入雕凿,打破抛光后做专业造型处理,以顺利完成装饰雕塑的创作。

2.综合材料的表现手法与工艺

综合材料包括多彩塑料、有机玻璃、陶瓷、水、植物等。多彩塑料以树脂为主要成分,通过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化学添加剂的作用方便后续创作,塑料的优势在于透明性、耐磨性佳,不会生锈,成本低,成型着色水平高,劣势在于稳定性较差。不过由于塑料种类较多、性质各自不一,因此,目前仍旧在应用探索阶段。塑料材料成型手段包括注射、吹塑、模压、绕铸、层压等不同手段,塑料中合成树脂的应用频率较高,如环氧树脂、乙烯树脂、酚醛树脂等,这些材料质地紧实、可塑性突出、重量轻,方便做着色处理,成本低廉,极大地推动了装饰雕塑的推广与普及。有机玻璃也被称为亚克力,是热塑性塑料,透明度突出,重量轻,抗外部打击性能出众,硬度可与金属相媲美,耐老化性突出,适用于恶劣环境,加工难度小,抗化学腐蚀性强,因此,应用较为普遍,也有“塑料水晶皇后”之称。陶瓷是一种传统又现代的立体造型艺术材料,其物理性能与艺术表现性出众,因此,备受创作者喜爱。陶瓷是陶与瓷的总称,二者物理性质上有一定差异,但是联合应用几率较高,由于其原料可塑性较强,利用捏、挤、压、塑等手法配合单色釉、彩色釉、花釉等着色手法可带来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备受装饰雕塑创作者喜爱。水和植物作为人类生存的关键基础,本身与生俱来可带给人愉悦性审美,人类天生的亲水性及对绿色的喜爱决定了二者具有广阔的应用创作空间,尤其是现在环保思想与生态思想的推广使得水与植物成为备受关注的创作素材,以二者应用为代表的生态雕塑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作潮流。如胡向东《透明的白菜》这一作品就是对水和植物素材的巧妙应用。装饰雕塑创作中面对多种形式、多种类的创作素材,创作者要选择合理工艺进行巧妙加工,以展现作品的审美内涵,提升其美的表现力与审美价值。

三、装饰雕塑创作中审美内涵的展现途径

1.不同创作形式材料的运用

目前装饰雕塑创作中,各类创作形式材料都有相匹配的应用工艺,材料作为创作媒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应用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随着雕塑创作领域对不同雕塑定义的明确细化,现代雕塑创作者将生态学、多媒体技术、大地艺术等引入创作领域,与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进一步拓展了创作空间、提升了创作技术水平,不仅使材料走出了以往金石木的局限,同时与多种媒介合作展现了具有不同审美内涵与价值的装饰雕塑作品。现代雕塑艺术已经进入构成主义发展阶段,受20世纪雕塑家毕加索等人影响,雕塑艺术方面视觉革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不仅仅是内涵方面得到拓展,形式功能框架方面更是趋于科学性。如波普艺术,简单而言就是流行文化,其创作关键是“复制”,众多波普艺术家为雕塑艺术文化的商业化与流行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促使装饰雕塑推广与普及变得更具可能性。观念艺术则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状态艺术与思索艺术,强调摆脱原有思想束缚,是强调创新与实践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这类创作者而言,材料和形式并非关键,思想才是决定审美内涵与价值的关键,受这类思想影响,当前涌现了一大批社会雕塑,并推广普及到各个领域。

2.创作材料、形象中形与意的结合

艺术表现形式上,形与意二者是不可剥离的主体,媒介的存在就是要为二者提供完美的融合平台与空间,展现创作者在外形与思想方面所赋予作品的寓意,达到形与意的平衡点,使作品的审美内涵达到最佳。装饰雕塑创作领域形与意的结合其实正是我国文学领域所说的意境,意境正是超越雕塑主体外在形象带给观赏者一种或历史、或宇宙、或人生感悟的关键所在,是观赏者对所体验感悟到的创作者思想精神的于自我中的升华感悟。正是由于意境的影响,装饰雕塑的创作才不单单止步于装饰性作用,创作者所赋予雕塑作品本身的人生感、历史感等意蕴激发了观赏者精神层面的思考,让他们与创作者思想共鸣,获得或感性或理性方面的感悟,精神层面获得享受与提升[3]。伴随着装饰雕塑艺术的发展,未来可供创作使用的素材媒介只会越来越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作为重要的创作载体,雕塑材料的选用、工艺的选择将会对审美内涵产生别具一格的影响,带给群众耳目一新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为装饰雕塑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综上所述,装饰雕塑艺术创作中材料的运用、工艺的选择、表达语言的选用直接影响雕塑作品本身的审美内涵,多样化的创作材料、丰富的表现语言与高水平的技术工艺为雕塑的创作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带给人们出众的视觉体验,丰富、延伸着作品的审美内涵。

参考文献:

[1]张杰.浅议当代艺术语境下装饰雕塑艺术内涵的外延与扩张[J].大众文艺,2013(16).

[2]吴思善.陶瓷雕塑创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1).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2

中国传统雕塑涵盖原始雕塑、青铜雕塑、陵墓雕塑、宗教雕塑、观赏雕塑及民间雕塑六大种类,而每一个种类、题材的作品都侧重从具体的直观领域中把握真理,从现实中寻找感悟,从外在形象升华内在情感体验,达到心灵上的呼应、共鸣以及艺术品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就是中国传统雕塑“意”和“象”的表达。

中国传统雕塑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雕塑在意象思维的应用上十分注重对“心师造化”、“物我合一” 境界的表达,强调艺术创作要仔细观察事物、感悟自然、把握规律,并通过观察和捕捉客观的物象,挖掘作品的审美意象。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具有装饰性、象征性、纪念性的特征,其“托物言志”、“寓意于物”的美学特征就是中国传统雕塑“意“和“象”的深刻表达。

1.装饰性。中国传统雕塑善于利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来美化空间环境,达到表现雕塑品艺术美和装饰空间美的效果。优美、形象、生动的装饰性雕塑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中国传统雕塑不仅仅满足于模仿自然形态,而是非常重视采用装饰性的表现手法,把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情感、趣味和审美理想,寄托在创造性的雕塑作品形象中。

2.象征性。中国传统雕塑不是单一地表达物体的形态,还承载着艺术家浓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并结合创作者的意念,营造出庄重、古朴、大气等多种风格的意境。可以说,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深刻体现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一“象征性”的美学风格与传统。如西汉大型雕刻代表作──霍去病墓的16件动物石刻,创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野兽和神怪的幻想动物形象,与大自然环境结为一体,充溢着生命力,象征着那个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动物充满着敬仰之情。其中马踏匈奴石刻因其逼着的雕塑手法和富有象征意义而备受瞩目。中国传统雕塑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数不胜数,其强调精神感受和个性化追求,象征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个性、品味和民族气质。

3.纪念性。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家在表达意象思维市,往往会在艺术创作上采用巨大的体量和粗犷的风格来充实雕塑的思想内涵和深度,表达特定时代和一定阶级的信仰和崇拜。传统雕塑纪念性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为了纪念某一历史人物和事件,或是纪念某种功绩和勋业,具有政治性和纪念性。正因为如此,所以创作者在创作中更加注重“意”与“象”的表达,使作品成为能够被独立鉴赏的艺术品。如着名的唐代雕刻“昭陵六骏”就是现存最有纪念意义和观赏价值的雕塑之一。中国传统雕塑的纪念性特征是能工巧匠们艺术创作的思想衍伸,是雕塑艺术“意”和“象”的升华。

中国传统雕塑集装饰性、象征性、纪念性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雕塑独特的意境和美感,代表着东方精神、东方文化、东方气概和神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内涵决定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又丰富着文化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充分理解构成雕塑的“意象”美学特征,积极发挥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体验,在理解材料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富有内涵的雕塑作品。

中国传统雕塑“意”和“象”的运用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中国传统雕塑的创作者们注重将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相结合,适当地融入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物象”,使雕塑作品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记录着民族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雕塑家在艺术创作时擅于发挥主体意识去接纳、吸收、再造新奇的东西。中国传统雕塑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品格,以雕塑独特、博大、独具有魅力的文化享誉世界。因此,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的意象思维不仅是我们艺术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要求。

中国传统雕塑“意”与“象”的表达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形态的夸张意象;二是形体凹凸隐显的质感意象;三是人物瞬间神态的意象,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雕塑的意象思维表达方式。雕塑创作者十分注重对生活原型的描绘,重视创作主体对生活现象的感受,并把感受渗进作品;注重情感的升华,例如雕塑艺术家对瞬间表情的捕捉,并把这种表情理想化、夸张化、诗意化,使人从中感受到“意犹未尽”及无限延伸质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热情。所以说,中国传统雕塑是创作者情之所至、心之所向、意之所归的综合结果。

将中国传统雕塑的意象思维运用的淋漓尽致的当属雕塑家吴为山。他的大写意雕塑作品,构思奇巧、手法酣畅淋漓、神态挥洒自如,表面往往磅礴嶙峋,有些地方甚至还留下如飞白一样的手指扫过的痕迹,给人十足的想象空间。吴为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颇有中国画“无形之处胜有形”之感,他注重虚实相生,在雕塑创作中遵循混沌虚幻、若即若离的原则,总能在最具神采之处画龙点睛,使作品形神具备、宛若天成。其独特而大胆的作风为他获得了国际声誉。

中国传统雕塑“意”与“象”的表达注重在外部塑造的手法上留下情意、自然肌理、潜意识变幻等,有利于从实践上拓展中国雕塑的表现领域,从理论上建构中国雕塑的言述方式,能够真正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意”与“像”的运用促进中国雕塑向前发展

近现代,随着西方国家雕塑的介入,当前以西方现当代艺术为参照的形势也愈演愈烈,中国雕塑大有以西方写实主义为体、为用的倾向,原本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精神,也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那么,中国雕塑家该如何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又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写意精神促进中国当代雕塑向前发展呢?笔者认为:注重对中国传统雕塑“意”与“象”的表达十分重要。

首先,中国雕塑向前发展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写意精神。博古通今、探源创新,立足中国传统雕刻的意象思维表达有利于促进当代雕塑作品内在形式的构建。“意”与“象”的表达既是雕塑创作的艺术形态,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灵魂。我们要继续追求融化、渗透、诗意、张扬的精神,搭建雕塑作品的内在构架,注重对作品灵魂及灵气的塑造,才有让人一目了然又饱含意蕴的艺术形式,才能让中国雕塑艺术品走的更久远。

其次,雕塑“意”与“象”的表达运用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雕塑艺术品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特有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记述着历史,给人一种穿越时空、永垂不朽、无法言说的美感。中国雕塑向前发展不仅要注意思想表达、文化开放与借鉴,更要注意保存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价值理想。而运用意象思维,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艺术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

最后,雕塑作品“意”与“象”的表达运用是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助推器。中国传统雕塑意象思维注重对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刻画,善于追求直觉、意境、寓意的表达,给人一种延伸和诗意之美,这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要求。意象思维作为中国艺术审美的基本倾向,能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实质。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3

从世界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伴随在人类进步的每一个时期,承载着人们浓厚的思想情感与文明信息,尤其是始于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梁思成先生谈论雕塑时曾这样说:“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外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画,故雕塑艺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特别是屹立于世界各地的城市雕塑,即放置于室内外公共场所的雕塑,作为永久性文化遗产的精神文明建设,从古至今都引起全人类的关注。城市雕塑,这个名词实际上仅是在近几十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以,本文将新疆城市雕塑的研究限定在当代的时段里。它与近几十年在世界范围内所盛行的“环境雕塑”、“景观雕塑”、“公共艺术”都有相近的含义,但又有各自的侧重。可以这样说,城市雕塑主要是指设置在室内外、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艺术品。既然是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品,我们就要搞清公共艺术的概念。中国著名雕塑学者孙振华先生曾在其文章中这样定义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不是一种固定的风格或流派,也不是一种固定的艺术样式,是指在当代的语境下,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与观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开放、交流、民主和共享的态度和精神。从孙振华先生对公共艺术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既属于物质的范畴又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追求,这为我们下文中研究新疆当代城市雕塑的地域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屹立在世界各地的公共空间的城市雕塑,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具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独特功能,成为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它不仅为未来的历史留下文明的足迹,又为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新疆当代城市雕塑发展现状

新疆雕塑艺术的发展由于特殊的历史、宗教原因,在一段时期曾出现空白,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渐渐复苏。新疆城市雕塑在经历了同其他地区类似的、遍及全国各地的伟人像式的“红、光、亮”的纪念碑式的雕塑运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城市基础建设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使得文化艺术尤其是一座城市精神文明象征的城市雕塑蓬勃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生活,并表现出强烈的愿望。而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视觉文化形象,在展现当代地域文化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新疆当代城市雕塑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新疆位于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受益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汇以及新疆本地独有的民族文化,新疆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后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地域文化艺术。在新疆多地的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中原地区、古印度、古希腊、波斯等地多元化艺术风格的印迹,为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物质财富。公元10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由于其教义禁止偶像崇拜,使得佛教造像及带有人物形象壁画传统艺术的中断,新疆的人物雕塑艺术长达近千年的空白时期。新疆和平解放后,在乌鲁木齐市南门的人民剧场门口放置了由李宇翔、黄以德创作的一男一女两个维吾尔族舞蹈人物塑像。“”期间,以挥手的大型雕像席卷各地,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符号,至今屹立在喀什广场的大型雕像是当时政治文化符号在新疆的代表作。“”后,中国的文化艺术摆脱了长期的桎梏,雕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1982年,建设部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指导全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全国城市雕塑遍地开花,新疆城市雕塑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中,新疆地区以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喀什市等地的作品较多,建成了石河子市广场的《军垦第一犁》、乌鲁木齐石化的《腾飞》和《长桥饮马》、喀什的《阿曼尼莎汗》等一批质量较高的城市雕塑作品,较好地提升了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1992年,新疆第一个本科雕塑专业在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为培养新疆雕塑人才提高专业技能奠定了基础,推进了新疆雕塑艺术的发展。2003年,乌鲁木齐市举办了首届城市雕塑主题展《西部雕塑》;2007年,新疆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成立;2009年,乌鲁木齐首届新疆国际雕塑营开营,由此,新疆当代城市雕塑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三、新疆当代城市雕塑的地域文化类型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内,具有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相结合的综合特性,它既包括特定区域内的地理状况、气候条件、动物资源等自然条件,又包括人们在改造自然界中所产生的生产行为、生活方式等,从而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具体涵盖的内容包括当地民族的信仰、思维方式、语言、价值观、共同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共同的民族和共同的地域文化又形成了共同的审美心理,并进入其集体意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审美意识和美学精神对受众的审美心理产生共塑作用,从而形成稳定的地域文化符号。新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千百年来13个聚集于此的少数民族更是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给世界留下了璀璨的文化遗产。近几十年来的新疆各地涌现出的城市雕塑作品作为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成为物质与精神固化的见证,形成独特的艺术视觉符号,使城市雕塑更加具有人文气息,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愿景。从艺术的时空演变以及类型来看,新疆的地域文化可以划分为体现民族风情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体现历史传统的丝路文化和军垦文化,这些文化类型伴随着时空的演变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已经将地域文化的内涵注入到新疆的城市雕塑艺术当中。

(一)民族文化

“要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性的艺术,首先必须是民族性的,”这是中国知名艺术家吴作人先生对民族艺术的著名论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素质、审美取向在文化中的体现,是地域文化中最为稳定的因素,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当代城市雕塑相对于传统的艺术创作而言,与城市环境、地域风貌以及人文关怀联系得更加紧密,公共艺术的二重性将城市历史和地域民族文化渗透到当代城市雕塑的创作中,在展现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城市雕塑空间形体的聚散和格调气韵,表达出蕴涵其中的民族文化脉络和审美取向。所以,在新时期创作出具有本土文化内涵的、地域民族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雕塑作品能够反映出整个区域的地域文化,更具有时代意义。新疆多民族世袭繁衍、交汇融合,创造了灿烂的、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生态,以维吾尔族文化为典型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其歌舞艺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挖掘民族歌舞艺术不仅是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的表象,更表达的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一个民族积极向上、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坚强民族性格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在表现民族文化的城市雕塑创作中,新疆多地都有优秀的作品出现,比如,喀什的城市雕塑《阿曼尼沙汗》是为了纪念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者,由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孙增礼教授创作;新疆著名的维吾尔族雕塑家、新疆艺术学院地理•木拉提副教授创作的《维吾尔族歌舞》、《萨满舞》等一系列民族歌舞城市雕塑矗立在新疆多座城市,成为当地的引人注目民族文化景观。还有许多新疆雕塑家创作的关于民族歌舞、民族历史人物及文化的城市雕塑,都能很好地将民族文化运用到新疆当代城市雕塑的创作中,这样,既能使民族文化的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更能开拓雕塑家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视野,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升整个地区的软实力。

(二)民俗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多民族传统生活的不断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现象,其中包含着人们淳朴的思想情感,蕴涵着民族历史的精神内涵,是现实社会与历史传统、生活传统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一种默契,通过对地域民族风俗习惯、民间传统文化及其风土人情的深层次发掘,都能提炼出、创作出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艺术作品。所以,对地域性民俗风情特色在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的运用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在新疆,艺术家也能很好地将新疆本地的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到城市雕塑创作中来,运用他们长期在新疆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能够蕴含当地民俗风情的题材,立意于本土自然环境、生活习俗、民族习惯、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征之上,使新疆当代城市雕塑具有本土民族文化的特征,结合当代艺术的创作形式和手段,实现二者的结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矗立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国际大巴扎的街头雕塑《买馕巴郎》、《烤烤肉》惟妙惟肖地表现了维吾尔族热情开朗的生活场景;昌吉市回民小吃街的小品雕塑《九碗三行子》、《拉面》生动地展现了少数民族的饮食内容及制作方法;喀什帽子巴扎的《卖花帽》、《打铁匠》雕塑很好地表现了维吾尔族的日常生活景象。民俗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表现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审美追求,做到人人都能接受,更能直观地展现民俗风情,形成具有代表意义的地域民族文化符号。

(三)丝路文化

源自于南北朝时期,繁荣于汉唐盛世,翻过帕米尔高原,穿越中亚直达西方的“丝绸之路”,不仅为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搭建起了重要的桥梁,丰富了世界的文化格局,还为身处中心地带的新疆带来了灿烂而丰富的文化宝藏。这段辉煌的历史不仅被世界历史所称道,更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可以挖掘的重要文化历史元素。如汉代时期出使的张骞、班超、班勇,他们在西域生活了长达百年,与当地居民共同生存直到水融,为加强西域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与联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维护了祖国的统一,这也是中华民族骨肉情深、交汇融合的历史见证。还有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岑参等人在古代西域留下的大量诗篇,都能反映出西域特有的文化历史,并且对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具有王哲杨树文:新疆当代城市雕塑的地域文化研究现实意义。新疆喀什就为纪念班超雕刻了班超雕像,还有一些城市以骆驼为题材雕刻了一批城市雕塑来展现丝绸之路繁忙的景象。这些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元素在城市雕塑中的出现,可以增强观者的历史趣味性,为中华民族的这段辉煌历史而感到骄傲,进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感,对体现传统历史、表现丝路文化、提高城市品位有着明显的作用。

(四)军垦文化

军垦制度在中国不是新中国建立起来才有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防范外蛮的侵略和巩固边防,西汉政府开始在新疆屯田。这样可以保障部队的补给,还可以维护西域的稳定,如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肩负着这伟大的历史使命。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几十万部队在新疆安营扎寨、军民合一,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建立起了诸如石河子、阿拉尔等军垦新城,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挑战着大自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堪称人类文明史的奇迹。而军垦文化体现的顽强的精神既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与地域相结合创造出的人类伟大的文化精粹。兵团人流淌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血液,承袭着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所以,军垦文化与前文所述的几种文化样式同样是新疆地域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这在当代的文化艺术创作中也有较多的反映,成为新疆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符号。号称“戈壁明珠”石河子市广场上的城市雕塑作品《军垦第一犁》于1985年落成,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杨美应、张玉礼创作,表现的是三个军垦战士奋力拉犁的场面,健壮的身体、夸张的动作以及生动的表情,强大的军垦气场充分展现,与广场上的《王震将军像》遥遥相望,唤起人们对艰苦创业年代的集体回忆,成为新疆军垦人的精神象征,是新疆城市雕塑的佳作。

四、在新时扬新疆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的地域文化传统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为新疆各地的城市雕塑创作提供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内涵、高雅艺术品位的当代城市雕塑,是新疆当代文化艺术创作必走的道路,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一)尊重地域文化,传承文化内涵,营造独特城市形象

我们不能遗忘传统,传统文化为我们当今的艺术创作留下了丰富的素材,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作具有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当代城市雕塑是新时期带给我们的新课题。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其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态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是新疆最具魅力的文化特质,可以在当代城市雕塑创作中不断挖掘和利用,创作出好的作品,这样既可以增加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将好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又可以塑造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更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增强民族的自豪感,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二)坚持兼容并包,融合传统与现代、探索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4

论文摘要:雕塑的产生和材料是分不开的,虽然大多情况下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人们对材料探索和加工工艺掌握的过程,也是雕塑的制作、审美和形式发展的一个过程。现代雕塑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固有雕塑材料探索、拓展的过程,随着雕塑概念的解构,雕塑材料的内涵和外延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雕塑材料与中国传统雕塑发展

《圣经》云:上帝用尘土按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中国神话也载有女娲“抟黄土为人”。似乎人类一开始便与万物结下不解之缘。雕塑的起源不是本论文的主题,但雕塑的产生与物质材料分不开,雕塑形象是借助物质材料呈现出来的。雕塑史的发展,撇开雕塑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外,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制造工具,后创造形象。从削制的石头工具和用黏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经火烤而成的陶器工具开始,似乎雕塑这个词的“雕刻和塑造”的内涵已经具备。后随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在雕塑材料里添加新的成员,再由铜制、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大型的石雕、木雕成为可能。随科技的发展,不仅雕塑形体的尺寸不断扩大,制作工艺的精细也成为可能,当然这里涉及到材料来源和其他诸如运输、安装等基础科学技术。在传统雕塑中,材料只是作为一种媒介,从属于选择地位,雕塑几千年的发展,对材料的运用已非常成熟。

中国古代掌握雕塑材料的情况如下:

* 130~50万年前:原始人群时期。打制粗糙的石工具。

* 2万年前:母系氏族初期。打制兼能磨制石、骨工具,并在贝壳上钻孔穿连,用为装饰,形成雕刻艺术雏形。

* 6000年前:母系和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氏族时期。磨制各种各样的石器工具,雕磨玉、牙等装饰品,烧制泥塑的各种陶器以及简单的人物、动物造型,成为中国最早的雕塑的起源。

* 4000年前:父系氏族时期。除各种石、玉、牙、陶等器具和装饰制品外,人像和人体雕塑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 殷商时期:已熟练地冶炼铜锡等金属,雕铸为各种青铜器用具、象形青铜器,雕琢玉石象牙等装饰品和人物动物雕刻制作。官府手工业,有土、金、木、石、兽(皮革)、草(苇席)等六工。

* 周代:更有珠(翠)、象牙、玉、石、木、金、革、羽等八材之分。

* 战国:雕塑艺术走向精致。在青铜器方面,镶嵌错金银技术有突出的发展。

* 秦汉:雕塑走向成熟,在制作大型雕塑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

* 唐代:在雕塑表现形式上,所有的石雕、铜铸、木雕、泥塑、陶瓷塑以及夹纻、锤碟等,唐代已普遍盛行。在雕塑材料上,紫檀、黄杨、玉石、犀角、象牙以至竹根等,已是应有尽有。在雕刻技法上,雕、琢、镂、刻、剔、嵌等,亦无不刀凿兼施,五光十色。

* 宋、元、明、清时期:宋代有雕瓷出现。元代在工部以下,有出蜡局、铸泻局、银局、镔铁局、玛瑙玉局、石局、木局、竹局等。这个时期,除雕漆以外其他工艺美术,如石雕、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工艺无不得到发展。

二、雕塑材料与中国传统审美

雕塑是造型艺术中与材料最直接相关的一门艺术,虽然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在雕塑的审美中,材料占有重要的位置,没有它,美就没有形象性、具体性和直观性,就不能作用于人的感观而成为审美对象。由于雕塑形象的呈现是借助物质材料而呈现的,材料本身的表面肌理也构成了形象呈现的一个方面,使得与触觉相联系的质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在传统雕塑中,材料本身质地与雕塑作品二者的审美结果不一定成正比的。一件大理石的作品或许是失败的,一件泥制的作品可能是杰出的。雕塑作品的审美就其本质而言,是有和物质材料不同的特征,它不能归结为物质的特征和属性。一件作品的泥稿、石膏、铸铜三个形式,其审美价值应该在浇铜之前已经存在。当然,媒介材料有时也直接对雕塑的人物性格起象征作用。同一作品用大理石或花岗岩雕成,前者温柔,后者刚硬,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在所有传统雕塑材料中,对材质美感的认识方面,其他材料是很难与玉石相匹敌的。在古代中国,玉器的被注意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青铜器渐次萌芽之时。玉质的天然美既深得奴隶主的爱好,而玉工的传统技巧又得到新工具(青铜器)补助大有提高,故大量玉器被制作。

因硬玉和软玉都有温润之光和不可描写之色,深为人所好。“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糜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礼记·聘义》第四十八篇)。这里不仅把玉看作坚贞温和、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的象征,而且把玉作为人生行为至好标准的代称辞(如玉人、玉色、玉立等)。似乎玉石的材质审美已高于用玉石做媒介的雕塑本身。

象牙与黄金也是贵重雕塑材料,象牙不仅稀少,而且材质纯洁光润,所以很珍贵。黄金为贵金属,产量不多。材料本身的珍贵使得雕塑的审美效果大大提高。

在传统雕塑中,人们最爱用而且用得也最广泛的材料是青铜。以中国青铜器为例,根据历代著录及发掘所得,大约成品已超过万余件。虽然铜的合金有好几种,但由于长期受腐蚀,最终的质感差别不大,铜制雕塑数量虽多,其材质美感已成定式。木材与石材一样,材料资源丰富,石材坚固永久,木材的人工雕凿肌理丰富,两者加工工艺成熟,很受广大制作者青睐。

纵观中国古代雕塑,一方面与绘画相比,雕塑只是工匠们的“皂隶之事”,使得雕塑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思维形态,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雕塑实物资料,却没有留下系统的雕塑史论的专著。另则雕塑一直没有摆脱宗教与墓葬两大服务,由于题材和仪规的限制,极大地妨碍了雕塑工作者的艺术想象。对雕塑材料的探讨也仅局限于工艺品之类。

再者对雕塑材料的探索还跟材料的加工工艺紧密相连,在工业文明之前,手工工艺从某种意义上也有其局限性,其耗费的精力远大于机械加工手段,机械加工所带来新的材质美感从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雕塑审美的发展。

三、材料探索与西方现代雕塑

赫伯特·里特写的《现代雕塑简史》是从罗丹开始的,罗丹本人对雕塑材料有很好的描述,他说大理石近似人的皮肤:“抚摩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在现代雕塑发展过程中,通过对雕塑材料的探索,产生了立体派、构成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诸多流派,而对材料自然属性的探索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布朗库希的雕塑形式是“在两个颇为使人折服的观念下发展进行的——普遍的和谐及材料的真实性。”1布朗库希本人也曾表示:“当你雕琢一块石头时,你将发现你手中的这块石头的精神及其他属性,你将跟着对这块材料的思考而展开你的艺术构思。”2布朗库希所使用的雕塑材料,从现有的作品看仍是铜、大理石、木材等,但他对材料的抛光、着色以及从对材料的观念出发下的形式等,在现代雕塑史的发展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布朗库希,现代雕塑的特征进一步被奠定——对自然材料的重视。让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现代雕塑史:

虽然毕加索在1909—1910年完成第一件立体派雕塑《女人头像》,但在随后两年间,立体派的“纯形式”理想渐渐被一大堆各种物体的“掺杂”所代替——浆糊纸、油毡、木片和细绳,其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件用集合手法做成的雕塑《苦艾酒杯》,是用蜡模翻制的青铜作品,上面放置一把真正的汤匙来平衡整个雕塑。

构成主义的倡导者——塔特林,从毕加索那儿得到了启迪,开始“一种新型的雕塑,用原材料和现成物品构成艺术品,并将它安置在真实的环境空间中,严格摒除任何再现的意图。材料有着各自的造型品格,用木头、铁、玻璃等表面质感来组织一幅艺术品,‘真实空间中真实材料构成’。”3《第三国际纪念碑》这件作品不仅仅用合适的材料来象征这个新时代可能获得的成就;更进一步说,一种新的艺术也依赖着新的材料也被创造出来,并被赋予社会意义。

而后,康定斯基、嘉博、佩夫斯奈、罗德钦柯和李西斯基相信艺术的功能更为直接——对空间、量感和色彩基本因素的深入研究,如他们所讲,去发现“美学、物理和功能上的容量”,雕塑和构成的浮雕似乎是揭示这种物理和功能的容量的最好媒介,也提供了生产上最终的益处。

在包豪斯学校,构成主义的教学分为基础课和设计课,前者指材料和工具的训练,后者指观察、表现和构思的训练。而后的基础课指导老师莫霍利·纳吉创作出活动的雕塑,而且采用了一种新材料“树脂玻璃”,到1943年他完成了第一件树脂玻璃与铬管的雕塑。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从未同具像传统作出过决定性分裂,而波丘尼的未来主义则相反,他不仅仅是工业技术文明的第一批艺术家:他们的原则来自技术——动力和运动、机械的节奏和制造的材料。他还宣称人类的整个艺术体系的基础都将被改变,同新体系相符合的应是新的形象、新材料、新的社会功能。

对于雕塑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在绘画、浮雕、圆雕和现成品之间消除任何形式上的区别。现成品艺术由此产生。这样的艺术品已经远远不是通常的雕塑、绘画所指的涵义了,而是一件不能具体规定的物体。

轻视思想上的母题,导致雕塑家迈向金属材料的选择,金属易拉长,拉长成丝;易锻打,可以锤击成形;还可以熔和铸。现代雕塑家充分利用金属的这些特点,开始制作金属焊接雕塑。

由以上的西方现代雕塑各流派的发展得出:材料的探索对雕塑的发展意义重大。

虽然,在亨利·摩尔的作品中青铜作为最终材料不断出现,但他的雕塑设计随材料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在雕塑中发现的材料真实性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特质。每种物质材料都有它自己的特质,只有当雕塑作品直接地与材料发生关系时,物质材料才能作为观念的一部分发挥作用。例如岩石是坚硬和凝固的,它不可能超出它的物质结构之外去勉强达到一种柔软的程度。

随着雕塑概念的解构,现代艺术家已从生态学、大地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样艺术入口,将艺术与人的感官和环境、时间、空间等紧密地联系起来,各种艺术的可能性正在探索。材料的内涵已不仅是传统雕塑材料中的金、石、木等,而是指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介。

参考文献: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5

摘要:雕塑的产生和材料是分不开的,虽然大多情况下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人们对材料探索和加工工艺掌握的过程,也是雕塑的制作、审美和形式发展的一个过程。现代雕塑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固有雕塑材料探索、拓展的过程,随着雕塑概念的解构,雕塑材料的内涵和外延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雕塑材料与中国传统雕塑发展

《圣经》云:上帝用尘土按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中国神话也载有女娲“抟黄土为人”。似乎人类一开始便与万物结下不解之缘。雕塑的起源不是本论文的主题,但雕塑的产生与物质材料分不开,雕塑形象是借助物质材料呈现出来的。雕塑史的发展,撇开雕塑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外,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制造工具,后创造形象。从削制的石头工具和用黏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经火烤而成的陶器工具开始,似乎雕塑这个词的“雕刻和塑造”的内涵已经具备。后随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在雕塑材料里添加新的成员,再由铜制、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大型的石雕、木雕成为可能。随科技的发展,不仅雕塑形体的尺寸不断扩大,制作工艺的精细也成为可能,当然这里涉及到材料来源和其他诸如运输、安装等基础科学技术。在传统雕塑中,材料只是作为一种媒介,从属于选择地位,雕塑几千年的发展,对材料的运用已非常成熟。

中国古代掌握雕塑材料的情况如下:

130~50万年前:原始人群时期。打制粗糙的石工具。

2万年前:母系氏族初期。打制兼能磨制石、骨工具,并在贝壳上钻孔穿连,用为装饰,形成雕刻艺术雏形。

6000年前:母系和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氏族时期。磨制各种各样的石器工具,雕磨玉、牙等装饰品,烧制泥塑的各种陶器以及简单的人物、动物造型,成为中国最早的雕塑的起源。

4000年前:父系氏族时期。除各种石、玉、牙、陶等器具和装饰制品外,人像和人体雕塑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殷商时期:已熟练地冶炼铜锡等金属,雕铸为各种青铜器用具、象形青铜器,雕琢玉石象牙等装饰品和人物动物雕刻制作。官府手工业,有土、金、木、石、兽(皮革)、草(苇席)等六工。

周代:更有珠(翠)、象牙、玉、石、木、金、革、羽等八材之分。

战国:雕塑艺术走向精致。在青铜器方面,镶嵌错金银技术有突出的发展。

秦汉:雕塑走向成熟,在制作大型雕塑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

唐代:在雕塑表现形式上,所有的石雕、铜铸、木雕、泥塑、陶瓷塑以及夹?、锤碟等,唐代已普遍盛行。在雕塑材料上,紫檀、黄杨、玉石、犀角、象牙以至竹根等,已是应有尽有。在雕刻技法上,雕、琢、镂、刻、剔、嵌等,亦无不刀凿兼施,五光十色。

宋、元、明、清时期:宋代有雕瓷出现。元代在工部以下,有出蜡局、铸泻局、银局、镔铁局、玛瑙玉局、石局、木局、竹局等。这个时期,除雕漆以外其他工艺美术,如石雕、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工艺无不得到发展。

二、雕塑材料与中国传统审美

雕塑是造型艺术中与材料最直接相关的一门艺术,虽然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在雕塑的审美中,材料占有重要的位置,没有它,美就没有形象性、具体性和直观性,就不能作用于人的感观而成为审美对象。由于雕塑形象的呈现是借助物质材料而呈现的,材料本身的表面肌理也构成了形象呈现的一个方面,使得与触觉相联系的质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在传统雕塑中,材料本身质地与雕塑作品二者的审美结果不一定成正比的。一件大理石的作品或许是失败的,一件泥制的作品可能是杰出的。雕塑作品的审美就其本质而言,是有和物质材料不同的特征,它不能归结为物质的特征和属性。一件作品的泥稿、石膏、铸铜三个形式,其审美价值应该在浇铜之前已经存在。当然,媒介材料有时也直接对雕塑的人物性格起象征作用。同一作品用大理石或花岗岩雕成,前者温柔,后者刚硬,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在所有传统雕塑材料中,对材质美感的认识方面,其他材料是很难与玉石相匹敌的。在古代中国,玉器的被注意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青铜器渐次萌芽之时。玉质的天然美既深得奴隶主的爱好,而玉工的传统技巧又得到新工具(青铜器)补助大有提高,故大量玉器被制作。

因硬玉和软玉都有温润之光和不可描写之色,深为人所好。“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糜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礼记?聘义》第四十八篇)。这里不仅把玉看作坚贞温和、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的象征,而且把玉作为人生行为至好标准的代称辞(如玉人、玉色、玉立等)。似乎玉石的材质审美已高于用玉石做媒介的雕塑本身。

象牙与黄金也是贵重雕塑材料,象牙不仅稀少,而且材质纯洁光润,所以很珍贵。黄金为贵金属,产量不多。材料本身的珍贵使得雕塑的审美效果大大提高。

在传统雕塑中,人们最爱用而且用得也最广泛的材料是青铜。以中国青铜器为例,根据历代著录及发掘所得,大约成品已超过万余件。虽然铜的合金有好几种,但由于长期受腐蚀,最终的质感差别不大,铜制雕塑数量虽多,其材质美感已成定式。木材与石材一样,材料资源丰富,石材坚固永久,木材的人工雕凿肌理丰富,两者加工工艺成熟,很受广大制作者青睐。

纵观中国古代雕塑,一方面与绘画相比,雕塑只是工匠们的“皂隶之事”,使得雕塑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思维形态,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雕塑实物资料,却没有留下系统的雕塑史论的专著。另则雕塑一直没有摆脱宗教与墓葬两大服务,由于题材和仪规的限制,极大地妨碍了雕塑工作者的艺术想象。对雕塑材料的探讨也仅局限于工艺品之类。再者对雕塑材料的探索还跟材料的加工工艺紧密相连,在工业文明之前,手工工艺从某种意义上也有其局限性,其耗费的精力远大于机械加工手段,机械加工所带来新的材质美感从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雕塑审美的发展。

三、材料探索与西方现代雕塑

赫伯特?里特写的《现代雕塑简史》是从罗丹开始的,罗丹本人对雕塑材料有很好的描述,他说大理石近似人的皮肤:“抚摩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在现代雕塑发展过程中,通过对雕塑材料的探索,产生了立体派、构成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诸多流派,而对材料自然属性的探索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布朗库希的雕塑形式是“在两个颇为使人折服的观念下发展进行的——普遍的和谐及材料的真实性。”1布朗库希本人也曾表示:“当你雕琢一块石头时,你将发现你手中的这块石头的精神及其他属性,你将跟着对这块材料的思考而展开你的艺术构思。”2布朗库希所使用的雕塑材料,从现有的作品看仍是铜、大理石、木材等,但他对材料的抛光、着色以及从对材料的观念出发下的形式等,在现代雕塑史的发展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布朗库希,现代雕塑的特征进一步被奠定——对自然材料的重视。让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现代雕塑史:

虽然毕加索在1909—1910年完成第一件立体派雕塑《女人头像》,但在随后两年间,立体派的“纯形式”理想渐渐被一大堆各种物体的“掺杂”所代替——浆糊纸、油毡、木片和细绳,其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件用集合手法做成的雕塑《苦艾酒杯》,是用蜡模翻制的青铜作品,上面放置一把真正的汤匙来平衡整个雕塑。

构成主义的倡导者——塔特林,从毕加索那儿得到了启迪,开始“一种新型的雕塑,用原材料和现成物品构成艺术品,并将它安置在真实的环境空间中,严格摒除任何再现的意图。材料有着各自的造型品格,用木头、铁、玻璃等表面质感来组织一幅艺术品,‘真实空间中真实材料构成’。”3《第三国际纪念碑》这件作品不仅仅用合适的材料来象征这个新时代可能获得的成就;更进一步说,一种新的艺术也依赖着新的材料也被创造出来,并被赋予社会意义。

而后,康定斯基、嘉博、佩夫斯奈、罗德钦柯和李西斯基相信艺术的功能更为直接——对空间、量感和色彩基本因素的深入研究,如他们所讲,去发现“美学、物理和功能上的容量”,雕塑和构成的浮雕似乎是揭示这种物理和功能的容量的最好媒介,也提供了生产上最终的益处。

在包豪斯学校,构成主义的教学分为基础课和设计课,前者指材料和工具的训练,后者指观察、表现和构思的训练。而后的基础课指导老师莫霍利?纳吉创作出活动的雕塑,而且采用了一种新材料“树脂玻璃”,到1943年他完成了第一件树脂玻璃与铬管的雕塑。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从未同具像传统作出过决定性分裂,而波丘尼的未来主义则相反,他不仅仅是工业技术文明的第一批艺术家:他们的原则来自技术——动力和运动、机械的节奏和制造的材料。他还宣称人类的整个艺术体系的基础都将被改变,同新体系相符合的应是新的形象、新材料、新的社会功能。

对于雕塑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在绘画、浮雕、圆雕和现成品之间消除任何形式上的区别。现成品艺术由此产生。这样的艺术品已经远远不是通常的雕塑、绘画所指的涵义了,而是一件不能具体规定的物体。

轻视思想上的母题,导致雕塑家迈向金属材料的选择,金属易拉长,拉长成丝;易锻打,可以锤击成形;还可以熔和铸。现代雕塑家充分利用金属的这些特点,开始制作金属焊接雕塑。

由以上的西方现代雕塑各流派的发展得出:材料的探索对雕塑的发展意义重大。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6

艺术是一种对于社会的真实反映,抽象艺术是从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自己本身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当今世界是一个鼓励多样性发展的时代,抽象艺术的发展正印证了这一事实。抽象艺术具有传统艺术没有的视觉冲击力,更加的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对于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抽象艺术更加容易打开人们的思路,体会到在现今社会,时展的独特魅力,相比于传统艺术的不温不火,抽象艺术更加的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强自身表达的美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一、城市公共艺术与抽象艺术的概念

1、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在二战后,在美国开始兴起的,艺术雕像从博物馆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包含着空间和场所的共享性,也包括着人们心里行的共同享有与协作,具有多种内涵。在这些理念和当今的环境下,公共艺术天然的具有一些现代化的特征,比如具有多元的表现形式、具有社会化的运营机制、符合城市的审美标准等。而城市的共公艺术作品首先具有开放性,具有普遍的共公精神和性质,面向非特定的人群[1]。城市公共艺术提案、审议、确定都应该尊重大众的愿望。其实施的空间应该包括城市空间、道路、广告路沿、树木等多种广阔的空间。城市雕塑就是人们在公共群体的社会结构中,在城市的公共环境中,以天然或者是人工加工的方式,制作出占有三维空间,并蕴含精神功能的制品。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雕塑不是简单的把艺术品放在公共空间之中,而是要与城市文化、环境、人文等向协调,使其具备社会属性与城市特征。

2、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也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主要注重内在的、心理上的表现,以最简单的手法,表现出最深刻的思想。这一艺术理念希望表达一种精神的现实以及更高层次的现实,也就是主观表现上的无象性。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抽象艺术也包含着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构成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整合与排序,就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感受。

二、抽象雕塑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1、室内公共艺术中抽象雕塑艺术的应用

当代内部空间抽象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公共空间的展示上,通过抽象雕塑对人们活动的空间进行装饰,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比如大厅、廊道空间、餐饮空间等多种公共空间的展示。在室内空间抽象雕塑的营造中,主要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参与到室内空间的结构之中。也就是说,在室内公共空间的抽象艺术设计要与环境完美的结合,突出环境的特色。比如在某一书展中的抽象雕塑设计,无论是展台还是墙壁,都布置了白色的立方体,简单的线条、简单的形体,恰好构建出了纯白简介,安静沉稳的“心理真实”,人们马上就进入了书展的艺术氛围。再比如在thinkinghouse的设计中,作者运用多种的几何造型,独特、简介的抽象雕塑结构,与冷色的灯光和暖色的地板相搭配,创造出了独特活泼的艺术效果,切合主题[2]。

2、室外公共艺术中抽象雕塑艺术的应用

室外公共艺术中的抽象雕塑艺术要反应当代的时代面貌和精神,并与建筑、设施、环境等相融合,但是要突出的表达一种强烈的情绪。这就要求抽象雕塑作品要秉承时间与空间相联系的观念,把点、线、面、色彩、肌理相互联系,组成艺术家的思维和激情,着重展现视觉的流动性。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抽象雕塑要以基本的构成元素表达事物的内涵。总体来说,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首先艺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对自然客体的提炼、概括和展现,要抽取最具生命力和精神内涵的自然物象,形成对这一物象更高层此的认识和理解。比如作品永恒;另一种是以简单的结合形状作为纯形式的形体语言,以构建的方式创造空间造型。这一类型展现的是对人们理性的思考,情感方面的表达较弱,具有强大的张力和动感。

3、抽象雕像艺术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当前随着人文精神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发展,两者的结合出现了以下几种特征。首先,体现人性化的特征,注重工具性和实用性,不再只是简单的纯艺术;其次,突出个性化,人们的雕刻师的主观感受和想法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不同的理念和想法使公共艺术中的抽象雕塑独具魅力;最后,抽象化程度不断的加深,提倡简约、简化却不平凡的设计理念。

三、结语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7

公共艺术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艺术概念,在90年代的时候在我国开始欣欣发展,随着我国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政府对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视和建设,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随之而发展。在许多的公共空间,诸如:市政广场、公园、城市绿地、体育馆、演播剧场、步行街、小区环境等,都涉及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内容体现主要以雕塑设计、壁画、公共设施设计、场景设计等为主,其中雕塑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表达出一城市或者是一区域的文化内涵。如中国西汉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匠师们就是巧妙地利用了石块高低凸凹的天然形态,天然肌理材质,“因材施艺”,恰到好处地把创作思想与自然材质相融合成了伟大的艺术作品。这组石雕群表现出了民族英雄的事迹和气概。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物质载体必须是现实材料,材料是雕塑品必不可少的物质形态。材料具有诸如轮廓、形态、重心、体量、色泽、肌理等特性,而这些特性中对我们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有发挥创新作用最大的要数材料肌理。对材料肌理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深厚内涵,也可以表达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的人感情。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表现特征

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品通常是一件作品只用一种材料来表现,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丰富的艺术语言是体现在材料的多样性、组合性及其材质本身的形态、色泽、肌理等变化之中的。

(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主题和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无论题材来自于大自然,或是灵感一现,还是因为原始材料而冲动,都必须借用具体的材质来完成方案。尽最大力量运用材质的形态、色泽、肌理等特性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使材质配合形体充分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比如,以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为主题的雕塑品《汶川时刻》就是用汉白玉这种材质来体现纪念碑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时,就是肌理与材质的充分考虑,这时,当艺术家看到某种肌理材质时,创作便已经开始了。也许正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感受,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创作构思与冲动。这种创作的冲动或许就是产生于对某一种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原始材料的深刻感受之中。

当然,各种材料都有着自身的特征、有着自己的肌理效果。正因为如此才组成了我们的万千世界,才有了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感观素材,才诞生出了许多杰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例如石材与金属材料是绝对的不同,即使是同种类的材料之间也都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不同特性都与作品主题有关。所以,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的综合考虑、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合理选择与主题造型息息相关,其选择正确和运用合理与材料肌理的展示程度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质地的性能和材质肌理的美感是在人们生存与艺术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的,因此材质肌理的创新是一历史必然的过程,这过程需要人的智慧来做支撑。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肌理美特性

肌理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造型的表现手法之一,作为一种表面形态,是普遍的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肌理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没有形体当然就没有肌理。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尝试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欣赏之后,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特别是分析其作品肌理的运用,会让人逐渐认识到,肌理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说,肌理已经可以被称为一种美感形式,或者就直接称为肌理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中的肌理美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之一,而且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性与表现作品内涵价值体现的重要依据。肌理自身的美不但能提高作品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深化主题。

肌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表面而言的,任何材质的表面都有它自身本质的肌理形式存在,而这种肌理的存在既是与其它材质的区别,又是认识这种材质的最直接的表象特征。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一般是能触摸到的作品形态构成方式,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由创作者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表面创作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外表效果,是有想象力的对所塑对象的心理感受,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创作中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关注的一重要构成形式。如铜的肌理和铁的肌理对观者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铁给人不易接近的感觉,而铜给人一种亲切的心理感受,尽管它们都同属于金属材质范畴。

谈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更容易使人理解的还是那些看起来随机的偶然的或有意为之的,能够体现塑造和制作过程的“痕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会果断的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表面留下自己意识的痕迹,这种痕迹的出现绝非凭空,而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怀着强力的情感创造出来的,正如罗丹所说:“当我没有强烈的感情时,是不会动手塑造的”。泥塑的塑痕、金属的焊点等肌理能成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如果单纯的看肌理,更容易把它当作成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是一种有味道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表面形式。这种富于变化的雕塑品痕迹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恰当的使用时,丰富的肌理效果会给人愉悦的视觉感受,激起观者的审美共鸣。因为多数情况下观者在欣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时候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形体、空间等传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语言,更多的还有这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共鸣的“有意味”的肌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的运用就是一种有味道的形式,可以引起作者和观者心灵的共鸣和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样也就促使了肌理的不断更新。这种体验就使得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具人性化,更能走向大众,更能在公共空间中形成人与物的共融。当然,这种设计也就成了成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

肌理已经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它作为一种视觉和触觉效果反映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和思维过程的真实记录,透过肌理表象,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作品之外的思想内涵,也能看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审美,会给人心灵的震撼,也能了解和认知到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由此,我们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适当地运用肌理,不仅不会减弱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艺术特征,还能够增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多样融合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创作中,艺术家逐渐领悟到材料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材料肌理的美感形式,从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材料肌理也随之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一种艺术表现。从雕塑发展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雕塑品材料肌理利用的历史。由此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存在依托于雕塑品材料的存在,所以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形成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用来做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也随之变得多样起来,而且这种多样性也表现为两种或者多种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质肌理是从对材料的不同尝试开始的。与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设计更关注发挥材料本身的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的形态也好,内涵理念也好都离不开具体材料来承载,因此对材料的不断尝试探索都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不变的追求主体,特别是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如朱成作品《我以我骨》是用羊头骨来作为作品的主体材料,而非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亲手塑造的形体,创作者让这种天然的生物状态材料也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材料及其材料的特殊材质美来表现其作品内涵,让人有心灵震撼的美。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构成形态还表现在材料肌理的组合运用上。材料的组合运用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环境自身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物质形态多样化的体现。如朱成作品《璇玑》像织布机一般的构成形态,作品材料用了现代的不锈钢和铝合金,时代味十足,且看这作品形态又是有深刻内涵的,反映出了社会的时代变迁的典型特征,这样也使得创作者的思想意图通过作品和观者达成了一致的交流。

(四)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文化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大力发展的今天,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雕塑品和传统雕塑之间相互联系但又本质区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品材料依然保持着造型艺术不变的特性――文化,只不过不同的时代对文化的体现形式不同罢了。古代雕塑是用雕塑材料造型来体现古人的礼仪崇拜;而现代雕塑更多的是用材料和形体一起表现对现代文明的思考。雕塑中隐含在作品内部、观者只能用认知能力才能感受得到的雕塑的“隐形雕塑材料”就是文化,文化在雕塑创作中有雕塑材料的作用。在雕塑创作的表现形式上,雕塑作品与一定的文化保持着一致的关系。文化的存在一直是雕塑艺术存在的思想基础,在现在广泛材料的概念下,新材料和文化共同构成雕塑艺术。文化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是以人的主观意识和思维方式存在的,而雕塑家和观者的交流是通过作品本身来实现的,因此这当中必须有一约定俗成的文化形态存在于作品中,这样作品才能成为雕塑家和观者的桥梁,进行有序有理的沟通,否则观者看不懂雕塑作品,雕塑家解读不出作品的内涵。特别是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更应体现一种大众接受的文化,否则就不成其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了。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作品之所以具有文化性,是因为雕塑作品的物质载体充满了文化性。雕塑作品材料经过雕塑家的精心选择、成型处理和雕塑家的用心打造,连存放地点也是经过雕塑家的细心考察的,一套完整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作品本身就是一自我的整体,从具体的材料到抽象的观念,从构思到成品常常都体现了雕塑家在材料和肌理上的加工处理,这一思维劳动既是物质劳动,更是精神劳动。这样的过程都是一种文化思考的过程,都是有文化意义的。

拿我国来说,以玉石来作雕塑材料应该是最古老的雕塑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制工具。从商周时期开始,玉被认为是珍贵物品及君子形象的象征,玉制品更成了贵重的礼品和装饰佩件。因此,在我国有了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玉文化又被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特征之一,与世界其它文明不同。正是由于历史文化长期的进程,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石头转化成了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由于玉在中国的特殊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因此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奖牌上就镶嵌了玉,用以代表中国的特色文化。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角色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在对材料的选择上和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关注较多的是材料本身后面的意义。这时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多是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来说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已然成为了能让观念得以传达的最好形式之一,包括能利用到的各种具象和抽象的材料的构成形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运用几乎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手中的思想工具,没有哪一历史时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能像现在这样挥洒自如的运用各种材料肌理。这时候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与观念的传达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主要课题。

虽然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不以表面肌理形式为最终目的,但它却必须借助于材料以及材料的表面肌理形式来传达作品的理念,从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具有了强烈的针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当某种或某些材料被艺术家选中,用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中时,这种材料本身或者与别的材料就共同成为了一种作品艺术语言,同时也就构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外表艺术特征。在传统雕塑品艺术中,人们对材料的使用还局限于材料的本身,而材料的自我艺术表现能力还没有被完全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材料只是起到一媒介的作用,不存在对材料进行艺术表现的问题。随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材料的广泛性的到来,特别是当代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材料选择利用上,材料已经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一种主体表现语言,尽管这种语言有时还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实际上已经可以独立的表现某种思想观念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世界和物质的认识和看法也在发生不断变化,这一切也迅速改变着人们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的看法。这种改变也使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对材料的认识和选择上表现得直接而明显,“让材料自己说话”几乎成了每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使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更加客观化,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地展现材料自身的魅力,将“话语权”交给材料,让材料用最纯粹的语言表现主题。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8

[关键词]雕塑 建筑 审美 风格 科技 潮流 形式美感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63-02

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以其功能性为主要目的,建筑的艺术是人类依据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审美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具有典型的象征性和独特的形式美感,能够充分体现时代气息与民族特征。

雕塑艺术是依附于特定环境之中,通过对形体的加减创造出一定的可视艺术空间,表达艺术家的审美观点,诠释社会生活。雕塑艺术的空间造型功能是建筑艺术内涵表达的延伸,位于山西太原城郊的晋祠,是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的美学天堂,据史料记载,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皇帝唐叔虞建造的,主体建筑圣母殿高19米,宽7间,进深6间,四周环有围廊,雕廊画栋,立柱盘龙木雕,技艺精湛绝伦,历经几百年沧桑朽久,整个建筑规模宏伟,中正札基,稳沉安详,是宋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作。纵观整个晋祠,其建筑分列形式就是一组和谐的雕塑,殿前有鱼沼飞梁栋、献殿、对越牌坊与左右钟鼓二楼,建筑虽不宏伟但衬托主殿恢宏气势,金人台、会仙桥、水镜台秩序其中,古树交错亭台庙阁给人一种浓郁的民族气息,较唐代建筑秀美、绚烂更富于变化。古人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充分考虑到人的视觉习惯,多而不繁,精而不冗,建筑艺术的精辟也就在于此。从细节分析晋祠的雕塑艺术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分布在各个殿内的彩塑雕像惟妙惟肖,其屋顶形象,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倍感轻灵形秩柔美秀逸,主殿前立八柱,外挂木质圆雕盘龙,鳞爪刚劲,盘曲自如,有直冲云霄之势,雕刻工艺精巧,在展示宋代的雕塑水平的同时,也能让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宋风遗气。观之雕塑艺术在建筑艺术中起到节点性的细节支撑作用,如果把整个晋祠中雕塑的部分去除,我们可以想象的装饰的部分没有了,整个晋祠变成一副平平无奇的感觉,反之,光有雕塑的部分也不可取,没有建筑的存在,雕塑变得孤立空虚,所以建筑艺术是雕塑艺术的骨架,如同一个精美的瓷器,胎体胚型要唯美好看,再施釉上色才漂亮,雕塑就是这胚体上美丽的纹饰以及造型中装饰的把手等,二者在某种意义上是相辅相成的。

雕塑艺术是针对特定空间、材质进行有效的艺术加减,对空间的艺术化分割,它同时占有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外部空间是指雕塑的体量占有空间面积的大小,而内部空间是雕塑本身所具有的空间。这两种空间有虚空间与实空间之分,外部实空间是指雕塑作为物质存在所占有空间多少,外部虚空间是指雕塑的内涵所指,这个空间是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或是观者对雕塑的理解而产生的空间,所以称之为虚空间。内部空间也叫反空间,是指称之为雕塑的物质形态本身的空间实质,这是能观察到的,以乐山大佛为例,在两河一山中开凿的大佛,将本来外部空间形态改变,最终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乐山大佛。它的轮廓外形将整个空间分割成方形概括的形体存在,而大佛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指引是整个雕塑的外虚空间,大佛的内部是中空的,是进行排水的通道,从某种建筑学的角度考虑,它也属于大佛的内部空间。而制造者这样的用心良苦,无非是祈祷人民安康幸福,有效利用雕塑的内空间与外空间,传达社会精神与文化精神。

自古以来,雕塑艺术的发展都是沿着宗教的兴衰而延续的,从中国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到欧洲的帕提农神庙雅典卫城,建筑与雕塑始终是息息相关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信仰就是心中美好的向往,这与现实中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当人类的审美朝着自己内心中信仰的角度出发时,那么,人类建造的建筑与装饰的雕塑就会超出人类的视觉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古人留下的遗迹依然令我们心生敬仰与崇拜。

同时,反观当下的社会,中国在21世纪后建筑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已经把雕塑艺术远远抛之于脑后,我们从西方学习来的骨架式建筑结构让建筑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只考虑建筑的功能性而完全不考虑审美与民族风格。一个懂得审美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审美能提高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我们相信本土文化是正确的并将之发扬光大,这是民族的根本。世界上的艺术是多元化的、丰富的,并不是抄袭与挪用,不懂得审美的一味发展,只能是亦步亦趋。西塘是个美丽的小镇,然而,这样民族气息非常浓郁的江南古镇也免不了文化的入侵与高楼大厦的包围。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怎么做呢?

一、雕塑与建筑并重

雕塑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柯布西埃在他《在走向新建筑》艺术中不止一次的强调建筑的艺术性,“建筑师不是工程师而是一个造型艺术家,建筑艺术是造型的东西。”早期的柯布西埃追求简洁的几何形建筑,他推崇建筑的目的性是“给人居住的机器”,但在晚期,他追求建筑雕塑与人体比例的均衡配比,最终设计出举世闻名的具有革命性的建筑,法国东部的朗香教堂。这是近似立体主义雕塑的建筑,曲线与反曲线散发强烈的张力,充满动感,这座教堂具有史前巨石的原始特征,同时也是向人们揭示史前文明的美感。那么,雕塑无论是在古代或是当代,都与环境与建筑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不能分开的两个部分。

二、在根植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发展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要提高,为什么总是在国外艺术馆收藏了我们的民族精品时人们才能意识到它的美和它的重要性,为什么在佳士得拍卖十二生肖的时候我们才提起圆明园这个民族的精髓产物,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的审美标准是受国外的组织机构或潮流所影响的。雕塑与建筑也是一样,我们不认中国有雕塑大师的存在,没把艺术作为社会实质发展方向看做重点,当他人拥有了本来属于我们的艺术成就实质以后,国人的爱国情绪开始高涨,这与亡羊补牢无区别,补不牢,而事实是羊也亡了。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认识到我们拥有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适当加以保护与宣传。没有根基建不成高楼,什么是根基?能代表民族精神的就是根基,把握这个才是重点。

树有多高,根有多深,只有把根基扎稳才能立足现在,长远未来,根基不稳,所谓的上层建筑最终总会出现问题,而这个问题当下已经是很明显了。在根基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化挖掘,古法新意或者古意新法的实施原则,在不断的劳动实践和创作中得以发展,这样是标新立异的,能更好地发扬本民族文化的本质。

三、艺术与科技的有机结合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9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十分漫长。最初,原始人类利用石头来打造日常的使用工具。后来随着人们智力的提高,用石头打制的工具带有某些雕塑的特性,并能够利用石头创造美的装饰品。石器发展到后期,人们想通过某些手段来保留想要留住的形象,这时真正的雕塑开始产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用更多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并留下了诸多不同形式的雕塑作品。从艺术的发展源头—古希腊和古罗马,发展到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时期再到近代的17到19世纪,雕塑艺术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发展。直到20世纪时,全球城市化不断发展,几乎每个城市都拥有具有代表性的雕塑,雕塑成为代表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城市雕塑对于每个城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表达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以及未来的发展。

二、城市雕塑的功能

第一,城市雕塑有美化功能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它与城市的建筑、公共设施、绿化等共同构成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这些不同的“组合”与“搭配”中产生了人们易于接受的,使人心情愉悦、生活舒畅的“美”。从艺术美的角度来说,城市雕塑的造型、色彩、尺度、材质的搭配与创作,可以丰富整体城市景观,使景观更具有活力和意义,增添美的气氛。在人们对自然美和人文美都孜孜以求的今天,城市雕塑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化功能。

第二,城市雕塑具有纪念性

雕塑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人们大多会采用雕塑的方式来记载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所以雕塑景观的纪念是城市雕塑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具有纪念功能的雕塑是民族和城市的代表和象征,是民族与城市历史的有力体现。它们大多被置放在城市中具有纪念性意义的公共空间内,占据着城市的重要位置。雕塑纪念颂扬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或是伟人或是人民,每每都渗透着时代的气息。雕塑承载一个民族当时所处时代的民族思想和价值观念,它的纪念能够延续和保留民族或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三,城市雕塑具有装饰性

装饰性雕塑表现形态轻松、欢快,有时代气息,也被称作雕塑小品。装饰性雕塑是城市雕塑种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装饰性雕塑的功能性体现在它能够美化城市生活空间,小到街边的公共设施,大到城市雕塑,以改变城市环境为目的,为城市增添活力。装饰性雕塑是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雕塑的表现形式需要与环境和其他城市构成部分相协调。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装饰性雕塑作为公共艺术品,需要符合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装饰性雕塑表现内容广泛,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并且具有自身特点。通常,外在造型表现形式夸张,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来点缀城市空间。装饰性雕塑也可设置在建筑物主题上,来衬托建筑物,增强主体性,并能够美化环境。雕塑的装饰能够创造美丽而舒适的城市环境,协调的造型与构图形成美的城市画面,给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陶冶都市人群的情操。第四,城市雕塑具有文化功能。城市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最具城市文化代表性的,除了一定的文化语言和历史遗留古迹,还有城市雕塑。雕塑是人们创造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创造了文化,雕塑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累积,向人们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散发着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传统,反映了人们的信仰与追求,是文化的最直接体现。人们将所处时代的文化和精神镌刻在雕塑形体中,经历时间的磨砺,成为文化的载体与寄托。

三、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

城市雕塑具有文化内涵。雕塑是人们文化创造能力的一种创造物似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记载着人类文明、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万千变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文明都镌刻在与之呼应的雕塑体和与之营造的感性空间之中。国家之间具有差异性,种族和地域元素之间也具有差异性,城市的历史、精神信仰、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也导致了城市产生特有的文化。这些文化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城市雕塑的形成与发展。不同的城市用各自的雕塑形体来表现自身的城市文化与精神文明,沉淀出自身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这样能够使城市文化得以长远发展。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也是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缩影,它蕴含着人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可以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永久性艺术形态,进而成为国家与民族文化的象征。雕塑的精神象征是文化内涵的衍生,因此城市雕塑具有精神内涵和象征意义。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城市雕塑发挥精神载体作用,成为人、城市与民族的精神寄托。雕塑会带领我们回顾历史,或是感受到城市的发展与未来,让我们产生快乐、激昂或是感动、悲伤的情绪。这就是城市雕塑的艺术魅力。

四、城市雕塑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城市雕塑不仅是城市文明、文化的代表,同时它也能够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地域性的城市雕塑能够与建筑、公共设施等共同组成美丽、完善的城市环境。这使人们感受到在城市生活的优越感,逐步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和形象,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居住和生活。雕塑作为艺术的表现载体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能够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雕塑的应用能够改变环境状况。城市雕塑大多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内,与城市建筑、绿植、公共设施一样,成为城市的空间构成要素和环境形成要素。它虽然不具有使用功能,但纯粹的艺术表现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利于形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雕塑除了艺术表现形式要使人们易于接受,并且雕塑形体规模也要具有一定尺度,雕塑尺度无论大小,都要与周围其他城市建设要素或所处的公共空间规模相匹配,这样雕塑才会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城市雕塑大多设立在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内。雕塑通常会将广场与建筑物相衔接,所以,雕塑除了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适当的尺度外,还应注意到雕塑的材料选择应与周围环境相匹配。

五、结语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篇10

关键词:空间环境:装饰设计;雕饰艺术

雕饰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装饰设计内容,与空间造型艺术的关系密切,在展示陈列、园林景观、建筑装饰、家居装修等环境装饰设计中被广泛应用。雕饰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特质、丰富的雕饰造型方法以及优美的构成形式语言,成为当代空间环境设计中极富装饰美学和艺术生命力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段。

一、植入文化镶嵌艺术触摸美学

雕饰可以理解为装饰性雕刻,装饰是指“在身体、物体上加上能使美观的东西”。雕饰艺术更多地依附于某种空间建筑界面或是造型构件上,融建筑造型结构和建筑装饰设计于一体,与其它空间造型共同营造出相宜的空间环境。

雕饰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独具特色。公元前四至五世纪,雅典卫城巴底农神庙“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和装饰性、内容和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古代埃及壁画、雕塑具有很强的装饰性,非洲雕刻的装饰特征延续至今。中世纪以来的欧洲镶嵌画、装饰画、壁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通常被用于宫殿、城堡和教堂的装饰。十七世纪以后,雕饰艺术逐渐进入欧洲宫廷贵族的居所,法国凡尔赛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凡尔赛宫“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的圆雕、浮雕使其更加精美丰富,成为欧洲艺术的一颗明珠”。装饰化造型同样是中国美术中的典型表达形式。从新石器彩陶到商周青铜器;从秦砖汉瓦、画像石到魏晋以后的墓室壁画和佛窟雕塑;从宋元瓷器到明清时期的大院建筑,无不折射着雕饰艺术之美。实际上,雕饰艺术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没有文化的设计是乏味的,文化代表着一种人文追求和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民居所表达的建筑样式和精神风貌,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思想和审美意蕴。中国传统民居在建筑上大量使川工艺荚术和雕划装饰手法,不但奖观典雅,而且富有吉祥如意、富贵安康的美好象征。山西灵石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所有门楼、照壁、房脊、檐口、墙壁、柱础几乎于处不雕”,平雕、圆雕、透雕、浮雕、线雕、镂雕的结合使用,他装饰于法多样,独局格。在这里,人们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艺术氛围,一切都是可以触摸的,人在其中,叹为观止。

人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小创造出众多的装饰图案和雕饰样式,它们都蕴藉着丰富的艺术营养和美学价值。因此,从各种传统文化艺术中挖掘出它们所包涵的创造于段与精神风貌,将有助于形成当代雕饰艺术新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构成设计装饰符号多元语境

世界艺术发展到令天,就其形式语言而论,西方的现代艺术受20世纪初包豪斯主义的影响,雕饰、雕塑更具构成的形式法则,而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则具有雕刻或图案纹样的意味。现代雕饰艺术的任务在于不断探索如何把握时代的审美需求、吸收借鉴中西方优秀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构成艺术设计的方法理念,来获得新的审美创造。构成具有元素组合或重构的概念,构成追求造型设计的纯粹化、简洁化、抽象化。构成设计主张把形态、色彩、材质等因素作为构成主体,以点、线、面、体的形态方式和概念化的组织方法来表述传达构成意象。在雕饰设计中,点、线、面、体既是构成形态的造型元素,也是表述抽象的基本方法。雕饰设计与构成设计的结合,是一种符号化、抽象性的组合变化,是把所创造的形态依据一定条件重新排列整合或纳入某种空间构架中,也就是以点、线、面、体为元素符号,运用分解重构的方法来处理空间造型与形体关系,从而达到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的空间秩序感。康定斯基在论述点、线、面的特征和功能时说:“点、线、面是造型艺术表现的最为基本的语言和单位,它们具有符号和图形的特性,能表达不同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实质上,“人类所有精神文化都是符号活动的产物,人的本质即表现在他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

构成设计是基于符号化语言和抽象思维的现代设计手段,现代雕饰艺术所表现的装饰效果将更多地运用构成设计和点、线、面等元素符号。点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占有较小的面积或体积,点可以分为实点、虚点、规则点、不规则点等,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点与线、面、体的组合运用。如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实点可以设计为室内界面的各种凹凸体,虚点可以设计为镂空的隔断、玄关等,虚实相接,光色斑驳,体现出一种通透流动的韵律美。线是一种具有长度、方向及位置的视觉元素,有直线、曲线、斜线、折线等,线的排列组合可以分割和约束空间。横线的运用会使空间产生一种开阔平静的效果,竖线的运用会使空间产生挺拔上升的感觉,曲线的运用会使空间产生起伏感。现代装饰设计中最常见的是不同材质且雕饰生动的各类装饰线条的使用,可以说,“线状节奏”是现代雕饰设计中一种高度符号化的语境。面和体都占有一定的面积和体积,通过不同的形状、材质、色彩、肌理来把握空间造型,面和体的运用能够有效地表现空间立体造型和丰富的层次关系,可以借鉴圆雕或浮雕的手法表现累积堆砌、旋转扭曲的复杂结构关系,塑造出层次多变的立体构成效果。

通过点、线、面的抽象、简化处理,提炼出某种审美特征和图形符号来塑造空间形态,以产生装饰的构成美,是现代雕饰艺术的突出特质。在这里,点、线、面作为一种装饰符号,结合构成设计理念,使现代雕饰艺术形成简约、时尚的风格特色,更符合时代化的审美诉求和理性实用主义的潮流。当然,在进行雕饰构成设计时需要发挥多元化的表现语境,才能创造出“有意味的图形符号”。因而,在雕饰设计中运用联想、发散、逆反、异化等思维模式不断创造出新的装饰图形,挖掘出新的装饰手段,将使现代雕饰艺术产生新的特质美感和艺术魅力。

三、现代雕饰人文环境宜居空间

现代雕饰艺术通过对装饰形式的特征规律及其工艺材质的把握来传达空间环境设计的内涵与深度、构造方法和设计关联,从工艺方法到材质内容都衍生出许多新的表述,特别是现代科技与材料的运用,创造出极富时代气息的装饰美感。现代雕饰艺术利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用数字化的程序语言把数字雕饰工艺精妙地呈现出来。数字雕刻机的应用使雕饰艺术更加精准迅速,变化更为丰富多彩,石材雕刻机的应用令石雕装饰艺术轻松别致,木材雕饰可以采用烙印、染色、镂刻等机械加工方式进行,各种玻璃饰材的加工花样繁多,包括磨砂、压花、彩釉、腐蚀、丝网印刷等。综观现代雕饰艺术的发展,从形式到内容的表现都呈现出新的空间道路。我们在各种空间环境中所感受到种种惊奇和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其实,都是借助一定的现代工艺手段和材料运用而获得的。各种工艺方法与材料的运用,如:玻璃、金属、塑料、纤维等相互作用,成为现代装饰的有机整体。现代雕饰艺术不断向多维空间特质的协调性、综合性表现延伸,实现了空间环境装饰设计的新突破。

当代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文明富裕,人们对空间环境设计的要求倾向于自然舒适、环保健康。生活在现代社会高楼林立、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人们希望回归自然,追求自然轻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空间环境装饰中更注重对空间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品位的表达和体现,提出“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彰显环保与文化。现代雕饰艺术与当前的自然环境、人文生态、审美情感紧密关联,创造出适宜的人文环境。人们用雕饰设计的方式改善自身生活的环境,并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传递出种种美好的生活情趣与不同的生活格调。雕饰可以参与空间环境的改变与再创造,雕饰起着维系空间、美化空间的作用,雕饰依空间而成立,空间也依雕饰而聚焦。雕饰作为空间环境装饰设计的一部分和空间造型结构本身互为烘托、相得益彰。优秀成功的现代雕饰艺术是时代精神文化的产物,必将很好地为美化大众生活服务,创造出“外适内和、体宁心恬”的人文环境和宜居空间,让人们“诗意地栖居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