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审美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07-04 17:23:22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1

【作者简介】李建盛 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内容提要】美学问题在当代哲学诠释学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哲学诠释学站在人文科学立场,对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问题的理解和解释,体现了显著的“反传统美学”特征。本文从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特殊理解方式、审美真理如何表现,以及审美真理如何可能的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反美学”思想;然后在当代美学语境中比较性地论述了其基于人文科学立场,对审美真理问题的理解和解释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

【摘 要 题】阐释与真理

【关 键 词】哲学诠释学/人文科学/反美学/审美真理/理解和解释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3)01-0065-08 J·格龙丹谈到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时写道:“《真理与方法》开始部分的核心是‘对审美意识抽象的批判’。《真理与方法》从美学开始似乎采取的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路径。因为《真理与方法》所提供的所有关于艺术的肯定性观点,开头几章提出的不是一种美学,而是一种反美学。因此,一种自律美学的创造只不过是一种抽象,对我们来说,为了更好地理解出现在人文科学中的认识方式,这种抽象必须摧毁或相对化。”(注:J.Grondin.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Yale university,1994.P110.)那么,相对于以往的美学来说,加达默尔的美学理论在哪些方面是一种“反美学”呢?格龙丹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做出深入论述。本文力图通过哲学诠释学对传统美学方法论的批判、艺术审美真理的表现方式和审美真理如何可能的问题的探讨,论述加达默尔的“反美学”思想,及其在当代美学中所具有的理论意义。

一、反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美学理论

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美学一个非常明确的理论立场,就是反对传统美学对艺术和审美问题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理解,并坚持认为艺术和审美经验作为人文科学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认识方式和真理表现方式,并力图把艺术、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等问题置于真正的人文科学的理论视域中来理解和诠释。哲学诠释学的这种双重美学任务意味着,加达默尔既要批判那种认为美学中不存在认识和真理的自然科学方法立场和认识论观点,又要坚持艺术和审美经验中存在认识和真理的人文科学立场。

在以往的美学和艺术哲学中,美学家和艺术哲学家受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往往从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理解人类的艺术和审美经验。自然科学的认识论一直支配着自17世纪以来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认识论成为一种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基础。这种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同样深刻地影响了美学对艺术审美经验的理解。我们一直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理解和解释艺术和审美经验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运用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和使方法科学化才能解答美学的所有问题。这一点也严重地存在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认为,这是一种忽视了人文科学特殊表现方式和理解方式的自然科学天真,实际上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无法理解和解释艺术和审美中的复杂问题。例如我们如何能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解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呢?这个作品仅仅是一种知觉相等物的错觉吗?我们能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去认识和确定恩斯特《家庭的天使》或米罗的《绳子与人》等等现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真理吗?用自然科学和实证主义的方法所理解的东西,真能符合我们的实际艺术经验和审美经验吗?仅仅根据作品所再现和反映的存在物,根据作者的意图和艺术作品的文本结构,并依照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而不是根据作品自身的特殊表达方式和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真实经验,我们能真正通达艺术作品的真理吗? 在这里,向哲学诠释学美学提出的问题是,对艺术和审美经验这些美学问题的理解,没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做基础,是否能够揭示其中的认识和真理呢?康德以来的美学都以自然科学认识论为方法论,并认为只有以这种方法论为基础才能揭示真理,哲学诠释学美学否定了这种认识真理的科学方法,人们还能够认识和确证艺术和审美中的真理吗?加达默尔对此的答复是肯定的。加达默尔恰恰提出美学中特殊真理问题:“在艺术中不存在认识吗?在艺术的经验中不存在一种确实不同于科学的、不从属于科学真理的真理吗?艺术中确实不存在着真理吗?而且,美学的任务不就是要确定艺术经验是一种独特的认识方式,一种确实不同于为建构自然知识而为科学提供最终数据的感性认识,确实不同于所有道德理性认识以及不同于所有概念认识,但又仍然是认识如传输真理的认识方式吗?”(注:Hans-Georg.Gadamer,Truth and Method.New York,1989.P97-98.)无可否认,艺术作为一种审美经验显然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经验,它有着自身特殊的意义和真理表现方式。加达默尔反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在人文科学的统治,就是为了反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美学否定艺术和审美中的认识和真理存在的自然科学观点,以重新恢复、重视和捍卫艺术和审美中的认识和真理问题。

在哲学诠释学看来,艺术和审美经验问题并不简单的是一种关于趣味的美学,它同样是一种人类自我认识的方式,艺术也显然不只是简单的趣味问题,也是我们得以认识自身存在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我们不仅仅理解作为对象性的艺术作品,同时通过艺术作品所展开的意义世界和真理世界理解我们自身的存在。在加达默尔看来,传统的自然科学方法和实证方法不仅没有解释艺术和审美中的真理,反而是对真理的遮蔽。因此,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审美真理问题,并不是一种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而是一种理解和解释的问题,只有通过作为历史性和时间性的我们的理解和解释,艺术作品的独特的存在方式才能得到理解,审美真理也只有在理解和解释中才能出现和发生,美学也才能谈论和把握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中的真理问题。换言之,艺术和审美中的认识和真理,只有在作为此在的历史性和有限性的人的理解和解释中才能出现,没有作为历史性和时间性的我们的参与和经验,审美真理就不可能存在。

这显然是一种反传统美学的观点,传统美学把艺术和审美经验作为一种可以像自然科学对象一样得到确证和证实的对象性存在,而哲学诠释学美学从艺术和审美真理经验的特殊性出发,把审美与艺术经验变成了一种既是此在的、时间性的、有限性和历史性的,同时也是真理性的存在。因而,美学问题便不是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美学的任务和目的不是去确证某种已然存在的对象性存在,而是在理解和解释事件中敞开艺术和审美经验的真理,这才是人文科学把握艺术和审美真理的重要方式。

二、艺术作品本体论与审美真理的表现方式

艺术是审美经验的主要对象,也是美学的重要对象,因而艺术也就成了哲学诠释学探讨人文科学特殊表现方式和理解方式的对象,为什么艺术和审美经验等人文科学对象不能用自然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理解和解释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艺术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对象的特殊的表现方式。我们知道,哲学诠释学的艺术作品真理理论,是以海德格尔的此在本体论事实性诠释学为基础的,加达默尔正是在海德格尔事实性诠释学基础上提出他的艺术作品本体论存在方式和真理表现方式的。“如果我们想知道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真理是什么,我们就必须以海德格尔向形而上学提出问题和我们对审美意识已经提出问题一样的方式,对人文科学的整个程序提出哲学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人文科学的自我理解,而是必须对什么是真理的理解方式提问。尤其是艺术真理的问题有助于为更广泛的问题开辟道路,因为艺术作品的经验包含着理解,其本身就表现一种诠释学现象——但这根本不是科学方法意义上的。毋宁说,理解从属于与艺术作品本身的遭遇,因此,这种从属只有在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说明。”(注:Hans-Georg.Gadamer,Truth and Method.New York,1989.P110.)正是艺术作品特殊的本体论存在方式,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真理不同于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经验对象,由此,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存在方式以及真理表现方式,也就与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经验对象有着根本的区别。那么,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存在方式究竟是怎样的?这是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美学的审美真理理论所阐述的第二个重要方面。

在《真理与方法》和《美的现实与其他论文》等著作中,加达默尔从游戏、象征和节庆三个方面,阐释了艺术作品本体论存在方式和真理表现形式:通过游戏的表现性阐述了艺术的表现性特征,通过象征的自身意义性阐述了艺术作品的真理性维度,通过节庆的时间性阐述了艺术作品的时间结构,而所有艺术本体论层面和真理表现方式,都是从作为具有此在历史性和时间性的存在方式来阐述的。

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和《美的现实性》中,都非常突出地强调了游戏的重要性。西方哲学史和文艺理论史中的许多理论家都探讨过游戏这个概念,如席勒、斯宾塞、谷鲁斯、斯汤达,苏珊·朗格等,都把游戏作为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加达默尔的诠释学更是赋予了这一概念以哲学和美学的崇高地位。在哲学诠释学看来,艺术作品的真正本质就在于它能够超越创作者本身和创作活动本身进入理解者的理解事件中,并与作品所表现的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并在这种对话和交流中建构艺术作品的意义世界。艺术的存在不能被规定为某种审美意识的对象,因为正好相反,审美行为远比审美意识对自身的了解要多,审美行为是表现活动的存在过程的一部分。在以往的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中,往往去设定作为审美活动和阅读活动的对象性客体,如对象的形式结构、对象所体现的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去分解构成艺术的各个要素,去分析审美意识中的各种因素。这固然可以看作是美学研究和艺术批评中重要内容。然而实际上,作为一种活动过程的审美,才应当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真正核心内容。 如果说,加达默尔对游戏的重新阐释和理解把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理解为一种参与性的事件,那么,他对象征的阐释和理解则旨在揭示艺术作品的意义和真理表现问题。美和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意义和真理,不是指某种简单的可以被我们直接看到的东西,不是某种一旦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可以理解的东西,也不是一种比喻和替代,而是一种充满了意义的象征,一种人类经验和存在真理的昭示。“如果我们真的想思考艺术经验的话,我们就可以,而且必须沿着这些路线来思考:艺术作品不只是指示某种东西,因为它所指示的东西已经存在在那里了。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意味着存在的一种拓展。”(注:Hans-Georg.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P32.)因此,艺术作品与可复制的产品不同,它是不可替代的,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一种象征,一种可以认识事物和认识我们自身的独特的形式。因此,艺术的象征是那种“我了悟全整体而被寻找的始终是作为生命的片段的另一部分。……美的经验,特别是艺术的美的经验,是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现的一种对潜在的整体和永恒的事物秩序的召唤。”(注:Hans-Georg.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P32.)因此,艺术就不仅仅是以往的美学所认为的是一种客观性的形式结构,也不是简单的摹写和反映,也不只是创作主体的意图实现。在加达默尔这里,象征并不只局限于艺术作品本身,而是一种经由我们的艺术经验扩大了的人类经验,艺术的象征既体现和证实着艺术作品的存在自身,也开启着人类经验和审美真理的诠释学空间。

艺术作为类似于游戏的表现事件,艺术作为一种象征,都表达着艺术和审美经验的真理,都不是如以往的美学所认为的那样是中立的、客观的、无时间性的。恰恰相反,艺术的和审美的真理只有在时间性的理解和解释中才能出现,一句话,艺术的真理表现是一种时间性的结构和过程存在。正是这种时间性结构使哲学诠释学的审美真理理解与康德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区分开来。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存在要求理解者采取一种中立的审美态度,哲学诠释学认为艺术作品则要求理解者参与到艺术作品表现事件中,艺术作品的存在必须像参加节日庆典一样的参与到艺术作品的表现事件中。我们对艺术作品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艺术经验,并不是由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决定的,也不是单纯由这个作品的色彩、形式和结构决定的,而是由于我们参与到这个作品所表现的世界之中,并对这个作品进行对话性的理解和解释,艺术中的审美真理也只有在这种参与性的理解事件中才有可能,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都是与我们的经验世界相联系,与我们对艺术作品的解释相关联的。“美学必须被并入诠释学中。这个表达不仅只是指问题的范围,而且从根本上也是精确的。反过来,诠释学必须这样得到规定,即它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公正地对待艺术经验。理解必须被看作是意义得以出现的事件的一部分,在理解事件中,所有陈述的意义——艺术的陈述和所有其各种传统陈述的意义—才能形成和实现。”(注:Hans-Georg.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P164-165.)因此,在艺术和审美的真理问题上,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过程、审美意识对象和文本本身决定着其意义世界,而是在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时间性地展现其意义世界。

可以看出,哲学诠释学的这一美学思想无疑是反传统美学的,在加达默尔看来,无论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还是艺术作品的真理表现,抑或是艺术作品的真理发生,都必须在人类经验性的理解和解释事件中才能出现。这种反传统美学的思想,不仅质疑和挑战了以往那种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或意图,艺术作品的客观的形式结构,美学理论的抽象概念去理解和解释艺术和审美真理的传统美学观点,而且在此在历史性和时间性的理解事件中阐发了其独特的艺术作品本体论存在方式和真理表现方式。

三、诠释学的理解途径与审美真理的可能性

从诠释学的立场出发,艺术作品文本只是一种半成品(注:Gadamer,"Text and Interpretation",In Hermeneutics and Modern Philosophy.Ed.,Brice R.Wachterhauser,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6.P389.)。这无疑是一种反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的本体论观点,是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反美学”。“艺术理论提出的问题必须面向全部,必须既在艺术理解自身作为艺术之前,同样艺术也在艺术不再理解自身作为艺术之后把艺术作为艺术来对待。是什么东西使得绘画、雕塑、建筑、歌曲、文本或舞蹈表现为美的,而假如‘不再美了’,仍然作为艺术?……真正说来,美规定艺术之为艺术,即作为从所有按照某种目的建立并使用的事物中脱颍而出的事物。事实上,美只是将人邀请入直观的请柬,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作品’。”(注:加达默尔:《生动与直观》,见《加达默尔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516页。)也就是说,只有在理解事件中,审美真理才具有可能性,这是哲学诠释学的审美真理理论所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可以说,审美真理理解的有限性观点是加达默尔始终坚持的思想,他把有限性的观念运用到经验的分析中,并认为我们的对艺术的审美经验从根本上说始终是一种有限的经验。因此,在加达默尔看来,我们对于我们的社会、对于我们的历史的理解,以及对于艺术意义和审美真理的理解,都是在一种具有特定历史境遇规定性中用某种已然具有的思想、情感、洞见,去观看、理解和解释我们所面对的东西。因此,要获得唯一的、最终的、客观正确地解释是不可能的,理解始终是此在历史性的一种运动方式,艺术作品文本的理解只能是有限地理解。正是艺术作品和审美真理地理解的此在规定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真理地理解始终是历史性和开放性的。这正是哲学诠释学的美学理论与传统的意义和真理重建论具有本质性区别的地方。

加达默尔试图通过这样几个问题地探讨,来回答审美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第一、根据我们历史性的存在,什么东西被带进了艺术地理解事件中?第二、作为具有自身有限性和历史性的理解者,我们如何能够理解同样具有历史性的艺术作品?第三、在作为理解者的我们与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之间所发生的理解所产生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理解过程所导致的是什么样的结果?

启蒙运动以来发展的理性意识认为我们可以不带任何“偏见”地去理解某一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克服我们自身所具有的种种偏见,达到对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的客观认识。加达默尔坚决拒斥这种观点,他认为这种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偏见。事实上,在对艺术作品的经验和理解中,“解释者无需丢弃他内心所已有的前见解而直接地接触文本,而是只要明确地考察他内心所有的前见解的正当性,也就是说,考察其根源和有效性。”(注:Hans-Georg.Gadamer,Truth and Method.New York,1989.P344.)理解是一种不断地向未来筹划的过程,我们总是在这种筹划中联系着艺术作品文本和我们自己,并在这种筹划中实现艺术理解的可能性和意义的可能性。以往的历史主义诠释学还认为,虽然作为理解者的我们与所要理解的历史上的艺术作品对象之间存在着时间的距离,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克服这种距离达到对艺术作品的完全理解。而哲学诠释学坚持认为,正如前理解在理解运动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一样,时间距离也在人类的艺术经验和审美理解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时间距离不仅不是为了获得正确的、客观的理解所必须克服的障碍,恰恰相反,是一种艺术作品文本意义和真理建构的积极因素,是一种开放性的事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理解的真偏见与误解的假偏见区分开来,从而使我们的理解具有有效性呢?

加达默尔是通过视域融合中产生的“效果历史意识”(consciousness of effective history)来回答这一问题的。理解的有效性和开放性就是由这种效果历史事件(historically effected event)来实现的,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经验的真理也同样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所谓效果历史意识,首先意味着对自己的诠释学处境的意识。我们的存在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理解者自身的历史性。这种效果历史意识决定了效果历史本身的有限性和开放性的真正意义,这也就进一步地决定了艺术经验和审美真理的理解活动中的效果历史意识是一种持续性的、不间断的历史事件。“谁进行理解,谁就已经进入了一种事件中,通过这种事件意义的东西才表现自身。因此,这便证明了诠释学现象所使用的游戏概念,正如美的经验所运用的概念一样。当我们理解一个文本时,吸引我们的意义丰富的东西正如美对我们的吸引一样。当我们理解某一个文本时,文本中富有意义的东西对我们的吸引就如美对我们的吸引一样。在我们意识到自身并站在某一立场证明文本向我们提出的意义要求之前,文本就已经确证自身和已经把我们吸引着了。我们在美的经验和传统意义的理解中,所遭遇的确实具有某种像游戏的真理一样的东西。在理解中,我们进入了一种真理事件,假如我们想知道我们所要确信的东西,这种真理的获得似乎已经为时已晚。”(注:Hans-Georg.Gadamer,Truth and Method.New York,1989.P494.)在对艺术作品文本的理解过程中,理解者是从具有根本意义的历史距离去理解历史上的文本,这种历史距离正是历史的艺术作品文本得以理解的诠释学处境,它所形成的诠释学语境对于理解来说就是一种理解视域,效果历史意识通过不断地提问的恰当视域来实现。正是由于我们在与传统文本的理解中获得了一种恰当的问题视域,这样才有可能不断修正自己的前理解、前见解和前把握,在新的提问与回答中达到新的视域融合,并不断地使审美真理成为可能。

艺术经验中的审美真理是在艺术作品的表现事件与理解者的历史性事件的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实现的。艺术作品以其自身的存在方式存在着,并需要我们去对它做出理解和解释,而理解和解释也努力地去接近我们所要理解的事物。这既是艺术经验、审美真理得以发生和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艺术经验和审美真理真正发生的过程,艺术作品的经验和审美真理也只有在这种紧张关系过程中才能得以展开和建构。在审美真理的理解事件中,我们总是以自我已有的经验进入理解事件中,正是这种参与性的理解才扩大和丰富了人类审美经验的历史和延续了人类的艺术。由此,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所理解的艺术作品的意义和真理问题,就不是一种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所认为的可证实的问题,也不是客观结构形式论所认为的仅仅存在于作品本身的问题,不是审美意识抽象论所认为的那样与我们的具体经验没有关系的问题,同时也不是作者意图论所认为的对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动机进行重建的问题。

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哲学诠释学的反传统美学思想,即它反传统美学所标举的艺术经验、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的纯粹性思想。正如维斯海默所指出的:“审美纯粹主义的抛弃意味着艺术是与非艺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关系的古典术语是‘模仿’,加达默尔用它解释理解问题。艺术‘理解着’非艺术,所有的理解都包含着把某种东西作为某种东西的理解。‘作为’在这里意味着理解总是这样的发生:既‘是’又‘不是’。”(注:Joel.Weinsheimer,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Literary Theory.New Haven & London,1991.P77.)以往的美学认为,我们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经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抽象去理解审美真理的,而哲学诠释学则否定了这种纯粹审美态度和审美意识抽象,它把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视为一种历史性和时间性的理解事件,因而把艺术经验和审美真理的有限性、历史性和开放性,辩证地统一在同样具有有限性、历史性、差异性和开放性的人类理解经验的效果历史事件之中。

四、哲学诠释学“反美学”的当论意义

哲学诠释学的审美真理理论所面对的问题是当代美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传统的美学理论确实无法回答当代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真理问题,美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造;另一方面,激进的后现论彻底地否定艺术和审美中的真理问题,而艺术和审美中的真理问题又确实是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主题,因此如何理解和诠释人类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真理问题,便成为了当代美学的重大难题。

后现代语境中的哲学诠释学美学坚持了艺术和审美真理可能性,但很明显,这种审美真理立场显然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真理立场。这种不同,不仅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所坚持的艺术自律性与意识形态问题,哲学诠释学不怎么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的批判立场,这一点受到了当代一些理论家的批评,如伊格尔顿和哈贝马斯等;这种不同而且在于,哲学诠释学的审美真理立场主张审美真理并不是某种完全自律于艺术作品本身的,而是需要理解者和解释者参与的游戏事件,艺术作品文本是一个自律性半成品,其意义和真理必须由理解和解释者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才能得以实现,因而,意义和真理都是差异性的和多元化的,审美真理的任何一种理解都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确定性永远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审美真理的差异性和相对性立场,加达默尔的效果历史理论被著名文艺理论家赫斯视为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但是,由于加达默尔的审美理论仍然坚持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真理的可能性问题,又被激进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如德里达视为传统的保守主义。 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美学理论认为,正是作为一种严肃的人类游戏的艺术,真理性地见证着我们人类生存的差异性秩序结构。在《艺术的游戏》中,加达默尔写道:“我们在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中所遭遇的东西,不只是某种奇思怪想的自由或本质的盲目的肤浅丰富性,艺术作品的游戏能够跨越所有的阶级、种族和所有的文化层面洞悉我们所有的社会生活维度。因为这些属于我们的游戏的形式就是我们自由的形式。”(注:Hans-Georg.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P130.)无论是传统的再现性艺术,还是现代的非再现性艺术,只要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形式都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扩展,一种秩序的象征,一种审美真理的严肃游戏,一种可以在其中“逗留”的审美经验世界,一种如“在家”(Einhausung)一般的充满了差异性自由的和谐。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2

[关键词]器与道;审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50-01

一、器与道

“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形而上,在精神、形式层面上展现;“器”是具体事物的表现,形而下,在物质、具体内容中呈现。[1]传统道器之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外物之间的关系是有予有取的和谐共处的关系。[2]然而庄子特别强调任性自然的艺术创造。他认为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要被常规思维束缚。精神解放才是思想的解放,是人的心灵的自由释放。庄子“道”的基本精神是寻求个人的精神自由,强调人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当中,形式重于内容。形式是艺术的外在形象,它变幻莫测的形象不断给人以新的视觉冲击和联想。

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做为设计创造的实践、文化艺术成果的展现,与其所在的地区、历史背景、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民族特征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当代的公共艺术在国内文化艺术中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前的公共艺术主要体现在雕塑和壁画上,譬如佛像雕塑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创作范围相当局限,且不完全具备“公共性”及“开放性”。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公共艺术开始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转型。公共艺术的形式呈现多样化,艺术家们试图把雕塑、壁画、建筑、街道、园林等结合艺术设计把它们综合起来创造成艺术品放置在一个空间环境里供人观赏,而这个空间环境要具有“市民的社会性”、“公共性”、“开放性”等。

三、审美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要探讨审美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关系,首先要简单了解 “审美”一词。“审美”是美学中要探索的对象,它是形而上的一种概念,以一种看不见的实体存在的。在18世纪前,关于“美”的概念与艺术没有关系,它仅用于对人类行为的赞美、对外观特征的评价及对崇高道德的赞誉。“审美”一词最初来源是勃姆加登根据希腊语“aesthenesai”(感觉与领域之意)创造的[3]。勃姆加登认为:审美感觉对于若干事物组成成一个整体的感觉评价是“中间性”的认识方式,而这种认识低于理性的判断,高于感性判断,所以对于“美”的感觉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带有个人感彩的判断。在艺术领域,因“为艺术而而艺术”运动产生了“艺术作品必须是美的”的观点,这种观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艺术领域的各种创作,包括中国当代公共艺术,那么对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应该如何做?

2.1 审美的准备阶段

审美态度。这个阶段的审美态度集中在审美本身,感受形式。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当今人们文化意识和审美思想高度概括和集中的表现。作为创作者,小到普通的设计师,大到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创造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都是受众于广大的普通群体,让他们去感受其设计散发出的魅力,而非自我欣赏和体验之用[4]。

2.2 审美的实现阶段

审美感受及审美判断。这个阶段不仅从审美者自身出发,同时要对审美对象产生感知。

其一,能意识审美者自我到所处的状态。与其他艺术设计略有不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是建立于国内的公共使用及活动空间中,供人们时刻感知和体验开放式的艺术形式。[5]公共艺术是为绝大部分的普通群众服务的,而不是简单的有局限性的服务某些特殊群体,故此在公共艺术的审美考量上,也毋庸置疑要符合广大普通群众的审美感。

其二,对审美对象内容上的认知。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对于它的审美感受与认知不再纯粹的单一化的通过视觉的简单传达和触觉的表面感知,而是通过人类自身各种感官及身临其境共同形成的审美体验。

其三,从审美者自身的角度出发,感知审美对象的内容,并从理解上认识审美对象的情感性质。人们通过视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意,如颜色和造型;通过触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材质与肌理质感,如石头与纹路;通过听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流动的液体与摇曳,如水与风:通过嗅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独特气味,如花香等等。

公共艺术所展示出来的美是一成不变的,然而却可透过人们自身审美的修养、对美的认知及自身的情感感受来认知它的美,所以它的美又是可变的。

2.3 审美的成果阶段

审美观念。这个阶段审美的感知潜移默化的融入主观意识中并产生审美观念,播种审美兴趣,孕育审美理想,从而达到成果阶段。[6]有了一定审美横向拓宽,在公共艺术的欣赏中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在情感上得到愉悦的提升。

2.4 审美能力的形态展现

审美高度,即审美的纵向提升。分为三个点:以视听为主,培养锻炼陶冶情操;以情感为主,情感的成长纵向提升;以积极情绪为主,愉悦的情感走向心灵。这个阶段,无意识的本能满足,对人类的审美意向的某种培育,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相吻合,从而达到审美能力的正面提升。

四、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

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是与所处的环境成正比的增长,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满足简单的一成不变的静态体现,而是追求多样化的审美体现与动态需求。人们更多的希望看到运动的、具有变化和生命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同时人们希望能够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到公共艺术的感知和体验中去。由于审美的方式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因此在公共艺术的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可以使得其更加符合受众的审美思想。与此同时其他建筑设计在设计中如能点缀性的融入公共艺术,也会使之随着公共艺术的兴起而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小凡,王日根《本体与存在--浅析朱熹的哲学本体论》-《东南学术》[J]- 2002:28.

[2] 郑洁,代金平《先秦道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桂海论丛》- [J] 2008.5(24卷第3期):30~32.

[3] [英]H・B・雷德芬著 帅扬译,美育理论问题 道德行为培养[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6.

[4] 樊帆《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艺术空间》- [J],2014.2:228.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3

随着现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摄影已从简单的复制对象、记录现实发展成为目前的一个多分支、多门类、多功能的大家族,如艺术摄影、科技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摄影的分类也就赋予了这些不同类别的摄影以不同的目的和功能。简单理解摄影只有记录实况的价值和其它实用功利价值,而忽略艺术摄影的审美价值,这种倾向是有害的。

艺术摄影是为创造美的价值而存在的,是以它的审美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摄影艺术要想在艺术园地里寻到自己的席位,就必须具备它特殊的艺术审美价值。艺术摄影在通过特定的场景,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它往往不以反映具体事物为终极,而是通过画面形象来表现作者的感情、生活态度,并对生活做出自己的评价。艺术摄影还要求通过生活的真实达到艺术的真实,首先是激起观众的美感情绪,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价值也决定着我们的艺术创造者在创作时的审美物化中,审美意识的高度集中,才有可能创造出较高水准的摄影艺术品。如果只用认识的、政治的、记实的、功利的、实用的目的来作为衡量艺术摄影作品的标准,那就可能会混淆了艺术和生活、艺术和历史、艺术和自然、艺术和科学的界限。关于艺术的标准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说:“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恩格斯这里对艺术的评价是历史和审美价值的评价,而不是其它标准。就艺术摄影作品来说必须以它审美价值来作用于人们精神世界,体现其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

艺术摄影属文化范畴,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物,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同样也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手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但它又不同于哲学、政治、法律等其它社会意识形式。艺术摄影的本质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就艺术的把握方式而言,艺术摄影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它决不是简单的对客体进行复制,而是用艺术的“掌握”方式主动地对客体予以艺术的观照。表现在创作上是主体审美意识对客体的艺术掌握方式上,不同的主体掌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其目的也不相同,这就是艺术摄影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曾在《1844经济手稿》中指出“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艺术摄影审美活动的独特方式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也显示了它的独特本质。就艺术摄影的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而言,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摄影艺术家应该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照社会生活实践这个客体世界。面对巍峨的群山,我们的摄影艺术家看到的是山峦起伏的线条、层次、光影、色彩诸因素,考虑的是选择怎样的最佳角度,将客观世界通过艺术的方式,构成美的摄影艺术形式,来体现审美价值的实现。同样面对这个客体,地矿学家看到的将是地理构造的形成,注意研究的是各类矿产资源的含量成份,构想的是怎样开发利用来服务于社会。而一个佛教徒看到的可能是山中古色古香的庙宇,理想的世外桃源,幻想中静观入化的妙景,很显然它是以宗教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笔者曾在某次创作活动中,在牧区遇见人们正在修建饲养场,此时正值中午,光线将房顶梁擦的影子投在室内地面上,眼前的客体构成一个可见而不可求的美妙的光影世界。主体审美意识中长期寻觅的积蓄在这一瞬间客体的刺激下得以实现,在主体的审美观照中客体成了主体审美情感的载体,主体灵光附体似的在创作中进入了痴迷状态,经过高度的凝聚,瞬间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主体的审美意识迅速得以物化。这里我们看到,艺术摄影的创造它既来源于客体的刺激,更重要的则来源于作者审美情感的观照。

摄影创作中它不是推理,而是主体审美经验实践积累在瞬间闪现的直接悟见。这里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是主体进入创作中审美境界的前奏,也是审美感应发生的动力,主体感情在客体刺激的感应中表现了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创作中客体形式的感应是主体审美意识觉醒与客体表象之间作用的沟通也反映了创作中情与景的交融的相互作用。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的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摄影创作中审美意识的观照,是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的根本,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以上的创作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创作主体是以艺术的方式把握客体世界的,艺术的掌握世界从本质上区别于纯实用功利意识、科学求真意识或道德理性意识,而表现出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根本是审美意识。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4

我们说绘画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并非把绘画看成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机械相加或拼凑。绘画审美意识形态自身是个相对独立的整一的系统。

绘画审美意识形态,是“根据艺术家本人证实,艺术创作本身的特征,首先是具有这种状态,没有它,艺术作品无论如何不可能被创造出来”的。绘画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绘画审美意识形态的不同对象的差异,也导致它们的形式上的差异。这样不同形态的意识形态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审美意识形态一般而言是对于社会中人的情感生活领域的反映,并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完整的思想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审美意识形态自身形成一个独特的思想系统,它的整体性也就充分显现出来。

克利曾说过,绘画并非表现可见之物,而是进行可见的表现。画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在绘画构思过程中,调动自身的种种内在潜力,如包括自身潜在的心理力量的觉醒与综合运用,思维积极性的激活,以至在创作的某些紧张阶段出现的顿悟和灵感的契机,从创作的困扰到进入欢乐境界---在绘面创作的心理过程中---直觉、潜意识、灵感等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这已被现代艺术心理学证明,具有不可割裂的整体性。

二、绘画审美意识形态的假定性

绘画审美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这就决定了画家在审美中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追求,正如黑格尔在论述艺术时所指出的那样,人只有在摆脱了直接的最初的自然联系和欲望的迫切单纯的实际关系时,从而才能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普遍的假定性,继而超越现实进行艺术的创造。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固然一个绘画家在进行绘画创作时,是不能脱离现实而凭空臆造的。真正的绘画总是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每一时代的绘画创作总是反映了那一时代的人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独特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是绘画家进行创作不可缺少的源泉、对作品的思考、分析是进行创作的重要途径。但仅仅有这些是不能够创造出伟大的作品的,因为艺术的真实既非社会的真实,也非科学的真实,而是一种假定性的真实。艺术所展示的彼岸生命情感,当然不是日常人伦感觉的表现。这种情感来自于绘画艺术审美意识形态的假定性,绘画艺术的陌生化的效果也根源于此。绘画虽然有不同的对现实的把握方式,但不论把握方式有何不同,绘画按其本性是假定性的。画家将审美意识形态的“内在的尺度”投射到对象世界,经过艺术地创造,超越社会生活的真实,以假定性情境历史理性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这种假定性是要排除对现实生活照抄照搬,它要求画家通过想象和虚构对现实生活予以重组、变形及再塑,把描绘变成真实。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和西方的现当代绘画作品。

三、绘画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情感性

绘画反映客体世界的审美意识形态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这就使它和科学的真实得以区别,绘画创造,它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对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认识,带有浓厚的社会生活的诗意性。近代德国美学家席勒在《论悲剧艺术》中指出,艺术它有权利,甚至可以说有责任使历史的真实屈从于诗意的规则,按照自己的需要,加工得到的素材。

绘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无疑包含了对社会的认识。这就决定了绘画有认识的因素,绘画的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这里,认识与情感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这两种对立的品格在绘画中以艺术概括的手段实现了统一。正如,黑格尔所说,情致是艺术的真正中心和适当领域,对于作品和观众来说,情致的表现都是效果的主要来源。情致所打动的是在每个人心里都回响着的旋律,每一个人都知道一种真正的情致所含蕴的价值和理性,而且容易把它认识出来。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5

[关键词] 影视艺术欣赏 审美直觉 审美理解与体验 审美“升化”与“超越”

影视艺术欣赏是欣赏主体欣赏影视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既然是认识活动,也就和人类其他的认识活动一样,必然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从整体上说,对影视艺术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它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初级理性上升到理性超越等等,一次次循环往复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过程。由于影视艺术内容的复杂性,以及欣赏主体的差异性等,导致影视的欣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而使欣赏过程呈现出繁复的多样状态,我们根据大多数人的亲身体验,大体上把欣赏者对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初始阶段,高潮阶段和效果延续阶段。这三个阶段不仅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就是在逻辑上也互为因果关系。

一、初始阶段:审美直觉感受阶段

审美初始阶段,即指进入影视的审美状态,开始了审美直觉感受的最初层次,其表现是由于接触影视艺术形象而产生悦耳悦目的感官或相反;其特点是与日常意识状态的暂时切断。

所谓审美直觉感受,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艺术感觉”、“艺术知觉”或者说“艺术直观”。它是不经过推理过程,就直接感知到作品的形象及意义,是在迅速的似乎不存在障碍的感知中,快速进行判断的认识能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觉是对整体情境的把握,直觉能力是人的心理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由于人们的知识、经历、性格等各不相同,各人直觉判断的可靠性、准确性也有较大的差别。直觉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全部心理能力如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以及已有知识、经历、环境影响、个性特征等等在短时间内的整体体现。一旦观众产生了这种感觉便进入了影视欣赏的第一阶段,审美直觉感受阶段。

在这阶段,从审美心理发生的过程来看,欣赏者首先感知的是影视艺术作品的形式。如色彩、光影、形体、语言等等,在接触几个镜头或几个形象后,便会迅速地做出“好看”或是“不好看”或者是“一般”等简单的判断。比如观众在欣赏影片《英雄》时,首先感知也是它的独特的色彩、逼真的声音、生动的人物形象等,便会迅速做出“好看”的判断,而在这种判断做出时,观众同时也就获得了悦耳悦目的感官。但还需说明的是,一旦观众的审美直觉判断形成,假设判断为“好看”的话,那么,此时观众就会产生对影片很高的审美期待,进入一种强烈的审美欲望之中,一旦观影结束,如影片达到或超过了观众的审美欲望和期待,观众就会获得极大的审美满足,如相反观众则会大失所望。这种体验在我国近期的大片如《十面埋伏》、《无极》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

影视艺术欣赏过程的最初层次在初始时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与日常意识状态的暂时切断,即完全被影视艺术的“表象”所占住。欣赏者通常会忘记欣赏对象以外的实用世界,把整个心灵寄托在作品“表象”之上。在此时,“审美注意”这个心理因素对审美直觉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注意”,就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主编:《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227页。)正是“由于这种指向和集中,人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188页。)在影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注意主要表现为观众在欣赏活动的最初层次,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影视作品的艺术形象上。一旦形成审美注意,他们就很快就通过审美的感觉和知觉进入“角色”,即进入到影视艺术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去。这就是影视艺术欣赏过程中的最初层次,在这个层次里观众欣赏的效果主要还体现为悦耳悦目的感官愉悦。随着欣赏活动的深入进行,欣赏者的审美体验必然会上升到更高的阶段。

二、高潮阶段:审美理解与体验阶段

影视欣赏的审美理解和体验,是欣赏者通过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对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完形”的感知和理性认识,使影视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再现出来。但这再现必然是调动并融入了欣赏者个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和艺术修养等因素的再现。所以,又可以把这阶段称之为审美再创造阶段。

在这阶段,影视欣赏活动始于对影视直觉的感知,经过选择,注意集中于影视片中具体生动的形象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而获得审美的种种感受和体验。在这过程中,单靠低级的感知是不可能完成的。审美主体必然会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联想、运用通感等能力与影视世界中的艺术形象融合,并对艺术形象加以一定的补充、理解和发挥。一旦欣赏者在欣赏和接受的过程中,产生了对艺术形象的“认同”,且这种“认同”又处于不断地加强,最后达到情感交流的巅峰之时,即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二者互相交流,物我两忘的“共鸣”高潮阶段。

“共鸣”一词是从物理学上发声体引起频率相同的共振概念借用来的。影视欣赏中的共鸣,是一种情感活动中的精神现象,不可与物理现象机械划等号。影视欣赏中的共鸣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艺术原因;一是社会原因。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6

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的价值在于它不向现实妥协,并与之保持了一定的批判距离,在于它表达着人的自由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唤起人们对解放形象的向往。“只要不自由的社会仍然控制着人和自然,被压抑的被扭曲的人和自然的潜能只能以异在的形式表现出来。”〔2〕他认为艺术的异在性意指艺术通过对语词、声音、色彩、意象等方面的颠倒重构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陌生化及对日常意义的重构,由此打破人们对生活的固有的感知方式,使人进入一个崭新自由的生存维度,并重建一种新的感知方式,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倾覆与超越,并以此筑造出一个比现实社会更真实的幻想的本质世界(因为现实社会是一种压抑性的、非本真的现实,而艺术所创造的现实是对压抑性现实的否定、对人的解放的渴望,所以是一种比现实社会更本真的现实)。马尔库塞始终坚持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认为艺术以其自律可以抗拒并超越特定时代和阶级限制而直指人的主观性及自然本性,并成为一种对既存社会的反抗力量。然而技术合理性在对文化的整合过程中侵蚀着艺术的对立、超越性,那曾与现实秩序格格不入的资产阶级早期艺术也在资产阶级成为统治力量之后被顺利收编,抒写灵魂的文学艺术统统成为有交换价值的商品,在流通中,交换价值成为衡量文学艺术价值的标准(这里指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所批判的“文化工业”的现象,即在发达工业社会强大的整合力之下,在大众文化的走向中,文化艺术的商业化、标准化倾向),艺术的异在超越性遭到了现实的拒绝,艺术对现实的批判及艺术的政治可能也就此荡然无存。艺术此时亟待拯救其“否定”的合理性,为此,就需要打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艺术的“异在效应”出发,通过审美形式的全面革新保持与现实的距离,达到对现实的反省,使艺术富有一种持久的审美颠覆力,以此激发人感性的本能、唤醒人对解放及自由的渴望。

审美形式的政治潜能所在

艺术的异在性何在?艺术何以能实现对现实秩序的否定、反抗和超越?马尔库塞指出,艺术的异在性正在于审美形式本身,艺术正是通过其内在形式抗拒现实的。也就是说,审美形式企图通过对艺术的语言及形式、对事物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重组,打破人们习见的感知方式和日常生活经验,颠覆现存秩序,从而赋予审美艺术一种异在的力量,使其从现实中分离出来并进入艺术自身的本真现实中,最终成为一个自足的整体。

(一)“审美形式”之政治潜能

马尔库塞指出:“所谓‘审美形式’是指把一种给定的内容(即现实的或历史的、个体的或社会的事实)变形为一个自足整体(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所得到的结果。”〔2〕作品的价值在于它转化为形式的内容。艺术作品自身只有作为一个自足的整体具有了结构秩序,才有可能实现对现实的异在,从而摆脱社会对它的整合并反抗现实秩序。艺术应凭借审美形式自身实现对现实的社会意识形态及阶级性的超越,从而指向个体的感性解放。艺术本身即是革命。面对新型的社会控制形式对异在性力量的全面整合,文化艺术的对抗性内容被社会吸纳力掏空。这就要求艺术要超越任何特定的阶级文化范围而针对审美形式本身进行革新。对艺术形式本身的反抗已不新鲜,马尔库塞提到在古典美学的最盛期,对艺术形式的反抗是浪漫派的题中应有之义。他认识到,革新审美形式,就需要摧毁那些习见的、占统治地位的形式以及事物习以为常的显现方式,唯有这样,才能拯救艺术。为此,审美形式需要放弃传统的艺术形式而诉诸于新的审美形式,通过“任何语词、任何色彩、任何声音都是‘新颖的’和新奇的,它们打破了把人和自然囿蔽于其中的习以为常的感知和理解的框架,打破了习以为常的感性确定性和理性框架”〔2〕。艺术拒绝为博物馆、为节日、为大众的超脱而存在,也就是说拒绝“为艺术而艺术”,而要具有现实性意义。从语言层面来讲,由于语言领域遭到现实的封闭(这里指语言走向贫瘠、单调化),进行艺术革新时就需要一种崭新的语言。马尔库塞指出,这种崭新的语言既可能来自艺术领域,也可能来自民间传统语言领域,即来自民间的俚语、俗语等反规范的语言(这类语言一般是被压迫者的语言,最典型的就是黑人语言。这种语言充斥着大量的猥亵语言及反规范化的成分,但并没有经受住考验,而是逐渐被日常的大众语言所吸纳,成为无关紧要的口头禅)。在今天,后一类语言已丧失了其政治冲击力。而唯有在艺术领域中,一种处于颠倒形式的崭新的艺术语言,才可能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以反抗现存社会。同时,在艺术本身所具有的风格形式中潜藏了艺术解放和认知的力量。这意味着审美形式中的语言摒弃了一切既定的表达习惯,通过一种全新的语言来界定事物,从而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方式和经验。由此可见,审美形式是艺术实现自律、异在于现实的根本所在,即只有通过审美形式,艺术才能实现其政治可能。倘若艺术放弃了审美形式,便是放弃了其异在的、自律的本质,便会丧失自由而屈从于它原想控诉的现实秩序,进而放弃自身责任,取消自身的存在价值。审美形式的革新致力于将否定、批判及超越等要素引入人们的视野及感知领域,呼唤人们本真的感性意识,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促使人去改变社会,争取自由与解放。那么审美形式是如何使艺术成为一股潜在的政治力量而实现对现实秩序的对抗的呢?

(二)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

艺术作品作为一个自足的整体,其形式和内容并非是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转化的。“一件艺术品的真诚或真实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内容(即是否‘正确地’表现了社会环境),也不取决于它的纯粹形式,而是取决于它业已成为形式的内容。”〔2〕马尔库塞摒弃了传统的内容形式二分说。他认为,审美形式是内容转化为形式、形式整合了内容之后的“作为形式的内容”,艺术作品由其审美形式所规定,审美形式是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标准。艺术作品作为现实形式的商品,在被大量复制、重新编排阐释和反复翻译等流传过程中,面对新的历史语境,可能会失去其本来的面目。马尔库塞看到了艺术走向商品化的倾向,并认为唯有作品本身依然保持了其同一(这里的同一指的是,在艺术作品中,内容转化为形式、形式整合了内容之后形成的审美形式。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审美形式,它使作品保持了内容与形式的同一),而所有的变化都源于此(这里的变化就是指艺术作品在大量复制、流传、阐释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源于艺术作品本身)。“那种构成作品的独一无二、经世不衰的同一的东西,那种使一件制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东西———这种实体就是形式。借助形式而且只有借助形式,内容才获得独一无二性,使自己成为一件特定的艺术作品的内容,而不是其他艺术作品的内容。”〔2〕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无论怎样被复制、阐发甚至歪曲,当我们再次面对它时,依然认为它是一件艺术作品而非其他的原因,正在于它被赋予了艺术的审美形式。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真实在于其业已成为形式的内容,并不断重申审美形式在艺术作品中的专制作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艺术素材形式化与风格化的过程,即在审美转换中内容转换为形式的过程。一方面,艺术要筑造一个本真的现实,需以现实的素材为出发点,它使得艺术成为现存存在物的一部分。审美形式依赖于文化质料,艺术形式无论怎样革新,都是对这种给定的文化质料的转换。可见,艺术作品应以现实为出发点,作为现实存在的 一部分,以此在对抗现实、实现人的解放方面发挥其政治功用。一方面,质料需要摆脱自身的直接性,通过审美形式达到对自身的艺术升华。质料可能被重复利用,但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需要在形式的审美转换中脱离内容的直接性,即必须受制于审美造型,现实内容需要“风格化”,质料被组合、整形、调整后,其内容及意义可能被形式完全改变,其中直接而未曾被把握的力量也在形式化中被“秩序化”并融入了艺术作品的整体。同样的质料一旦经过审美造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异在性和自主性,并超越既定现实,在另一个虚幻的现实中指向本质和真理。这事实上就形成了马尔库塞所谓的“形式的专制”。在形式的专制下,现实的虚假与艺术的本质区别了开来,艺术的审美形式压制着内容表现的直接性;同时,艺术作品也作为一种现实中的被压抑物存在着、表现着、反抗着。马尔库塞指出形式就是否定,审美形式能够自足地表现对现实不自由的反抗,引导人渴望去挣脱现存秩序。可见,“审美形式”在马尔库塞的视野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三)颠覆语言结构

马尔库塞还把视野投向了语言领域的重建。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否定和超越的意味已消失殆尽。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指出,在新兴的控制形势下,社会的控制甚至延伸到了话语领域而导致话语领域的封闭,现存社会中语言的表现力被剥夺,语言的功能化使其丧失了本有的倾覆力。马尔库塞认为,要实现艺术对现存秩序的异在及审美形式的革新,必须颠覆传统的语言结构。他企图通过颠覆语言最基本的结构来更新语言的感知方式、颠覆现实的权力结构,也就是企图在形式方面寻求解放,即打破既有语言及意象对人的控制,寻求一种具有不妥协性的语言。在《论解放》中,马尔库塞首先看到了民间亚文化群体的语言传统中所具有的反抗性及革命意义。然而在《反革命与造反》中,他对此类语言的首肯热情冷却了。他认识到,民间语言的反规范性虽使其自身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反叛意义,但这种语言极易被现存社会秩序收编整合,一旦成为在体制内运行的“标准化猥亵语言”,其反抗性便消失殆尽,其政治革命意义也随之不再。为寻求一种崭新的语言,马尔库塞再次将视野转向了艺术领域。他指出,文学艺术中的语言虽也体现着这种异化(即上面所提到的民间语言的被整合与异化),但它能够在自身中实现对异化现实的超越,使文学艺术成为语言的乌托邦(艺术能在自身中实现对现实的超越,一方面是因为艺术与现实的距离使其具有异在性和表达批判的自由,另一方面是因为艺术语言本身可以免于被现实整合,在艺术中保留语言形式的独特性与政治意义)。“在社会的另一极,即在艺术的领域中,对‘给定’的现实存在的否定和抗议传统,却一直固守着自己的天地和自己的权利。在这里,另外一种语言、另一种意向继续交往着、被听到和被看到。”〔2〕马尔库塞认为这种崭新的不妥协的语言不可能被我们“发明出来”,而需依赖对传统语言的颠倒使用,“在传统本身允许、保护和保存另一种语言和另一种意象的地方,我们自然就可能找到这种颠倒的可能性”〔2〕。他极为推崇先锋派的文学作品、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在此,文学拒斥着言语本身的结构,拒斥着句子的结构。为摧毁牢不可破的单向度语言结构,打破既成语言对个人感受认知方式的压抑,马尔库塞激进地提出艺术作品要碾碎完整的句子结构,并企图将言语拉回到其被命名之初的语词阶段,也就是通过对语词的颠倒重组,使语词不断抛弃人们所熟悉的日常意义而得到重新组织,并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进而让读者产生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与感受的新的感知方式。可见,他看重处于分散状态的孤单的词,拒绝句子中统一明晰的规则。然而这种对语言的解构很可能导致语言在表达应用中的贫瘠,因为如果没有句子,艺术作品的表达也就缺少了因果关系,而只是零落的短句词语的松散拼凑。在此,马尔库塞显然低估了语言结构强大的基础力量,因此,在将这套理论引向实践时,就未免力不从心。

审美乌托邦

马尔库塞在晚年,也即美国学生运动退潮之后,思想发生了一次转变,视野从激烈的社会运动场转向了审美艺术。但艺术在他这里,并非为艺术而艺术,他看重的是审美艺术潜藏的政治潜能,希望通过审美艺术来寻求人和现实的解放可能。他高度认可了艺术在解放人的感性和反抗现实中的积极作用,并指出艺术的本质即是革命。然而他又极力反对将艺术直接作为革命的工具,认为艺术同革命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艺术不能付诸于激烈的实践,而是借审美形式表达其革命诉求。马尔库塞对艺术与革命的态度是复杂的,这也不免让人质疑其所谓的审美艺术中巨大的政治潜能是否只是他个人一厢情愿所构建的乌托邦。

(一)艺术与革命的间接性

面对革命主体的一再缺失,马尔库塞企图通过艺术召唤处于潜在状态的革命主体并改变他们的意识,进而间接地改变世界。关于艺术的革命潜能,笔者在开篇已做了详解。马尔库塞在谈到资产阶级文化时还指出,艺术的革命性及政治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艺术在与现实的对立及超越中实现其批判性,例如19世纪文学艺术中那些处于支配地位的反资产阶级的作品,便是通过挣脱资本主义的残害拒斥着、控诉着现实;其二,艺术还展示着对世俗的救赎、对人类解放的承诺。他认为人的感性本身并不低级,只是它处于一种低级的外在秩序当中。要实现对人的感性意识的解放,关键在于艺术所潜藏的革命性。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的革命性并不是直接的,“艺术与实践的关系毋庸置疑是间接的、存在中介以及充满曲折的。艺术作品直接的政治性越强,就越会弱化自身的异在力量,越会迷失在根本性的、超越的变革目标”〔2〕。他认为,面对强大的社会整合力量及文化自身的肯定性质,艺术的倾覆力必定要依赖于审美形式。在《审美之维: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考察》一文中,他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就其中六点进行了批评,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的正统观念②批判尤力。他指出,艺术的革命性并不在于表现特定社会阶级的利益及世界观,而在于审美形式本身,并批判了那种把艺术看作一种特定意识形态的观念。马尔库塞认为,“正统”美学理论由“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推衍而来,它将物质基础作为真正的现实存在,从而造成了对主体领域的低估,也就是对个体意识的低估与忽视。马尔库塞还批判了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反对将艺术作为现实斗争的直接工具,作为革命斗争的传声筒、阶级的代言人,认为现实主义的反映论侧重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的现象层面。他更欣赏先锋派艺术作品,因为它们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以其超越性与批判性对抗着现实,实现了对审美形式的革新及守护。可见,艺术的审美形式是马尔库塞最为关注和看重的,因为只有通过审美形式,艺术才能实现自律并和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进而与现实对抗。在他看来,艺术不是作为现实斗争的直接工具、作为一个阶级的传声筒而与现实对抗的,它首先要实现和成为艺术本身,实现自律,即作为自律的存在。倘若艺术丧失自律成为实践裸的工具,即艺术与实践之间的张力被削平,艺术也就丧失了它在现实当中的革命及对抗的意义。可见,在马尔库塞那里,艺术与革命呈现出一种对抗性的统一关系,艺术不是革命的直接工具,而要在审美形式的主导下来实现自身,从而发挥其现实的革命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政治潜能并不是直接性的,而是间接的。

(二)审美之政治乌托邦?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7

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的价值在于它不向现实妥协,并与之保持了一定的批判距离,在于它表达着人的自由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唤起人们对解放形象的向往。“只要不自由的社会仍然控制着人和自然,被压抑的被扭曲的人和自然的潜能只能以异在的形式表现出来。”〔2〕他认为艺术的异在性意指艺术通过对语词、声音、色彩、意象等方面的颠倒重构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陌生化及对日常意义的重构,由此打破人们对生活的固有的感知方式,使人进入一个崭新自由的生存维度,并重建一种新的感知方式,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倾覆与超越,并以此筑造出一个比现实社会更真实的幻想的本质世界(因为现实社会是一种压抑性的、非本真的现实,而艺术所创造的现实是对压抑性现实的否定、对人的解放的渴望,所以是一种比现实社会更本真的现实)。马尔库塞始终坚持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认为艺术以其自律可以抗拒并超越特定时代和阶级限制而直指人的主观性及自然本性,并成为一种对既存社会的反抗力量。然而技术合理性在对文化的整合过程中侵蚀着艺术的对立、超越性,那曾与现实秩序格格不入的资产阶级早期艺术也在资产阶级成为统治力量之后被顺利收编,抒写灵魂的文学艺术统统成为有交换价值的商品,在流通中,交换价值成为衡量文学艺术价值的标准(这里指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所批判的“文化工业”的现象,即在发达工业社会强大的整合力之下,在大众文化的走向中,文化艺术的商业化、标准化倾向),艺术的异在超越性遭到了现实的拒绝,艺术对现实的批判及艺术的政治可能也就此荡然无存。艺术此时亟待拯救其“否定”的合理性,为此,就需要打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艺术的“异在效应”出发,通过审美形式的全面革新保持与现实的距离,达到对现实的反省,使艺术富有一种持久的审美颠覆力,以此激发人感性的本能、唤醒人对解放及自由的渴望。

审美形式的政治潜能所在

艺术的异在性何在?艺术何以能实现对现实秩序的否定、反抗和超越?马尔库塞指出,艺术的异在性正在于审美形式本身,艺术正是通过其内在形式抗拒现实的。也就是说,审美形式企图通过对艺术的语言及形式、对事物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重组,打破人们习见的感知方式和日常生活经验,颠覆现存秩序,从而赋予审美艺术一种异在的力量,使其从现实中分离出来并进入艺术自身的本真现实中,最终成为一个自足的整体。

(一)“审美形式”之政治潜能

马尔库塞指出:“所谓‘审美形式’是指把一种给定的内容(即现实的或历史的、个体的或社会的事实)变形为一个自足整体(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所得到的结果。”〔2〕作品的价值在于它转化为形式的内容。艺术作品自身只有作为一个自足的整体具有了结构秩序,才有可能实现对现实的异在,从而摆脱社会对它的整合并反抗现实秩序。艺术应凭借审美形式自身实现对现实的社会意识形态及阶级性的超越,从而指向个体的感性解放。艺术本身即是革命。面对新型的社会控制形式对异在性力量的全面整合,文化艺术的对抗性内容被社会吸纳力掏空。这就要求艺术要超越任何特定的阶级文化范围而针对审美形式本身进行革新。对艺术形式本身的反抗已不新鲜,马尔库塞提到在古典美学的最盛期,对艺术形式的反抗是浪漫派的题中应有之义。他认识到,革新审美形式,就需要摧毁那些习见的、占统治地位的形式以及事物习以为常的显现方式,唯有这样,才能拯救艺术。为此,审美形式需要放弃传统的艺术形式而诉诸于新的审美形式,通过“任何语词、任何色彩、任何声音都是‘新颖的’和新奇的,它们打破了把人和自然囿蔽于其中的习以为常的感知和理解的框架,打破了习以为常的感性确定性和理性框架”〔2〕。艺术拒绝为博物馆、为节日、为大众的超脱而存在,也就是说拒绝“为艺术而艺术”,而要具有现实性意义。从语言层面来讲,由于语言领域遭到现实的封闭(这里指语言走向贫瘠、单调化),进行艺术革新时就需要一种崭新的语言。马尔库塞指出,这种崭新的语言既可能来自艺术领域,也可能来自民间传统语言领域,即来自民间的俚语、俗语等反规范的语言(这类语言一般是被压迫者的语言,最典型的就是黑人语言。这种语言充斥着大量的猥亵语言及反规范化的成分,但并没有经受住考验,而是逐渐被日常的大众语言所吸纳,成为无关紧要的口头禅)。在今天,后一类语言已丧失了其政治冲击力。而唯有在艺术领域中,一种处于颠倒形式的崭新的艺术语言,才可能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以反抗现存社会。同时,在艺术本身所具有的风格形式中潜藏了艺术解放和认知的力量。这意味着审美形式中的语言摒弃了一切既定的表达习惯,通过一种全新的语言来界定事物,从而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方式和经验。由此可见,审美形式是艺术实现自律、异在于现实的根本所在,即只有通过审美形式,艺术才能实现其政治可能。倘若艺术放弃了审美形式,便是放弃了其异在的、自律的本质,便会丧失自由而屈从于它原想控诉的现实秩序,进而放弃自身责任,取消自身的存在价值。审美形式的革新致力于将否定、批判及超越等要素引入人们的视野及感知领域,呼唤人们本真的感性意识,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促使人去改变社会,争取自由与解放。那么审美形式是如何使艺术成为一股潜在的政治力量而实现对现实秩序的对抗的呢?

(二)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

艺术作品作为一个自足的整体,其形式和内容并非是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转化的。“一件艺术品的真诚或真实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内容(即是否‘正确地’表现了社会环境),也不取决于它的纯粹形式,而是取决于它业已成为形式的内容。”〔2〕马尔库塞摒弃了传统的内容形式二分说。他认为,审美形式是内容转化为形式、形式整合了内容之后的“作为形式的内容”,艺术作品由其审美形式所规定,审美形式是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标准。艺术作品作为现实形式的商品,在被大量复制、重新编排阐释和反复翻译等流传过程中,面对新的历史语境,可能会失去其本来的面目。马尔库塞看到了艺术走向商品化的倾向,并认为唯有作品本身依然保持了其同一(这里的同一指的是,在艺术作品中,内容转化为形式、形式整合了内容之后形成的审美形式。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审美形式,它使作品保持了内容与形式的同一),而所有的变化都源于此(这里的变化就是指艺术作品在大量复制、流传、阐释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源于艺术作品本身)。“那种构成作品的独一无二、经世不衰的同一的东西,那种使一件制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东西———这种实体就是形式。借助形式而且只有借助形式,内容才获得独一无二性,使自己成为一件特定的艺术作品的内容,而不是其他艺术作品的内容。”〔2〕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无论怎样被复制、阐发甚至歪曲,当我们再次面对它时,依然认为它是一件艺术作品而非其他的原因,正在于它被赋予了艺术的审美形式。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真实在于其业已成为形式的内容,并不断重申审美形式在艺术作品中的专制作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艺术素材形式化与风格化的过程,即在审美转换中内容转换为形式的过程。一方面,艺术要筑造一个本真的现实,需以现实的素材为出发点,它使得艺术成为现存存在物的一部分。审美形式依赖于文化质料,艺术形式无论怎样革新,都是对这种给定的文化质料的转换。可见,艺术作品应以现实为出发点,作为现实存在的一部分,以此在对抗现实、实现人的解放方面发挥其政治功用。一方面,质料需要摆脱自身的直接性,通过审美形式达到对自身的艺术升华。质料可能被重复利用,但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需要在形式的审美转换中脱离内容的直接性,即必须受制于审美造型,现实内容需要“风格化”,质料被组合、整形、调整后,其内容及意义可能被形式完全改变,其中直接而未曾被把握的力量也在形式化中被“秩序化”并融入了艺术作品的整体。同样的质料一旦经过审美造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异在性和自主性,并超越既定现实,在另一个虚幻的现实中指向本质和真理。这事实上就形成了马尔库塞所谓的“形式的专制”。在形式的专制下,现实的虚假与艺术的本质区别了开来,艺术的审美形式压制着内容表现的直接性;同时,艺术作品也作为一种现实中的被压抑物存在着、表现着、反抗着。马尔库塞指出形式就是否定,审美形式能够自足地表现对现实不自由的反抗,引导人渴望去挣脱现存秩序。可见,“审美形式”在马尔库塞的视野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三)颠覆语言结构

马尔库塞还把视野投向了语言领域的重建。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否定和超越的意味已消失殆尽。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指出,在新兴的控制形势下,社会的控制甚至延伸到了话语领域而导致话语领域的封闭,现存社会中语言的表现力被剥夺,语言的功能化使其丧失了本有的倾覆力。马尔库塞认为,要实现艺术对现存秩序的异在及审美形式的革新,必须颠覆传统的语言结构。他企图通过颠覆语言最基本的结构来更新语言的感知方式、颠覆现实的权力结构,也就是企图在形式方面寻求解放,即打破既有语言及意象对人的控制,寻求一种具有不妥协性的语言。在《论解放》中,马尔库塞首先看到了民间亚文化群体的语言传统中所具有的反抗性及革命意义。然而在《反革命与造反》中,他对此类语言的首肯热情冷却了。他认识到,民间语言的反规范性虽使其自身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反叛意义,但这种语言极易被现存社会秩序收编整合,一旦成为在体制内运行的“标准化猥亵语言”,其反抗性便消失殆尽,其政治革命意义也随之不再。为寻求一种崭新的语言,马尔库塞再次将视野转向了艺术领域。他指出,文学艺术中的语言虽也体现着这种异化(即上面所提到的民间语言的被整合与异化),但它能够在自身中实现对异化现实的超越,使文学艺术成为语言的乌托邦(艺术能在自身中实现对现实的超越,一方面是因为艺术与现实的距离使其具有异在性和表达批判的自由,另一方面是因为艺术语言本身可以免于被现实整合,在艺术中保留语言形式的独特性与政治意义)。“在社会的另一极,即在艺术的领域中,对‘给定’的现实存在的否定和抗议传统,却一直固守着自己的天地和自己的权利。在这里,另外一种语言、另一种意向继续交往着、被听到和被看到。”〔2〕马尔库塞认为这种崭新的不妥协的语言不可能被我们“发明出来”,而需依赖对传统语言的颠倒使用,“在传统本身允许、保护和保存另一种语言和另一种意象的地方,我们自然就可能找到这种颠倒的可能性”〔2〕。他极为推崇先锋派的文学作品、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在此,文学拒斥着言语本身的结构,拒斥着句子的结构。为摧毁牢不可破的单向度语言结构,打破既成语言对个人感受认知方式的压抑,马尔库塞激进地提出艺术作品要碾碎完整的句子结构,并企图将言语拉回到其被命名之初的语词阶段,也就是通过对语词的颠倒重组,使语词不断抛弃人们所熟悉的日常意义而得到重新组织,并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进而让读者产生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与感受的新的感知方式。可见,他看重处于分散状态的孤单的词,拒绝句子中统一明晰的规则。然而这种对语言的解构很可能导致语言在表达应用中的贫瘠,因为如果没有句子,艺术作品的表达也就缺少了因果关系,而只是零落的短句词语的松散拼凑。在此,马尔库塞显然低估了语言结构强大的基础力量,因此,在将这套理论引向实践时,就未免力不从心。

审美乌托邦

马尔库塞在晚年,也即美国学生运动退潮之后,思想发生了一次转变,视野从激烈的社会运动场转向了审美艺术。但艺术在他这里,并非为艺术而艺术,他看重的是审美艺术潜藏的政治潜能,希望通过审美艺术来寻求人和现实的解放可能。他高度认可了艺术在解放人的感性和反抗现实中的积极作用,并指出艺术的本质即是革命。然而他又极力反对将艺术直接作为革命的工具,认为艺术同革命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艺术不能付诸于激烈的实践,而是借审美形式表达其革命诉求。马尔库塞对艺术与革命的态度是复杂的,这也不免让人质疑其所谓的审美艺术中巨大的政治潜能是否只是他个人一厢情愿所构建的乌托邦。

(一)艺术与革命的间接性

面对革命主体的一再缺失,马尔库塞企图通过艺术召唤处于潜在状态的革命主体并改变他们的意识,进而间接地改变世界。关于艺术的革命潜能,笔者在开篇已做了详解。马尔库塞在谈到资产阶级文化时还指出,艺术的革命性及政治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艺术在与现实的对立及超越中实现其批判性,例如19世纪文学艺术中那些处于支配地位的反资产阶级的作品,便是通过挣脱资本主义的残害拒斥着、控诉着现实;其二,艺术还展示着对世俗的救赎、对人类解放的承诺。他认为人的感性本身并不低级,只是它处于一种低级的外在秩序当中。要实现对人的感性意识的解放,关键在于艺术所潜藏的革命性。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的革命性并不是直接的,“艺术与实践的关系毋庸置疑是间接的、存在中介以及充满曲折的。艺术作品直接的政治性越强,就越会弱化自身的异在力量,越会迷失在根本性的、超越的变革目标”〔2〕。他认为,面对强大的社会整合力量及文化自身的肯定性质,艺术的倾覆力必定要依赖于审美形式。在《审美之维: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考察》一文中,他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就其中六点进行了批评,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的正统观念②批判尤力。他指出,艺术的革命性并不在于表现特定社会阶级的利益及世界观,而在于审美形式本身,并批判了那种把艺术看作一种特定意识形态的观念。马尔库塞认为,“正统”美学理论由“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推衍而来,它将物质基础作为真正的现实存在,从而造成了对主体领域的低估,也就是对个体意识的低估与忽视。马尔库塞还批判了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反对将艺术作为现实斗争的直接工具,作为革命斗争的传声筒、阶级的代言人,认为现实主义的反映论侧重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的现象层面。他更欣赏先锋派艺术作品,因为它们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以其超越性与批判性对抗着现实,实现了对审美形式的革新及守护。可见,艺术的审美形式是马尔库塞最为关注和看重的,因为只有通过审美形式,艺术才能实现自律并和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进而与现实对抗。在他看来,艺术不是作为现实斗争的直接工具、作为一个阶级的传声筒而与现实对抗的,它首先要实现和成为艺术本身,实现自律,即作为自律的存在。倘若艺术丧失自律成为实践裸的工具,即艺术与实践之间的张力被削平,艺术也就丧失了它在现实当中的革命及对抗的意义。可见,在马尔库塞那里,艺术与革命呈现出一种对抗性的统一关系,艺术不是革命的直接工具,而要在审美形式的主导下来实现自身,从而发挥其现实的革命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政治潜能并不是直接性的,而是间接的。

(二)审美之政治乌托邦?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8

关键词:文艺创作;中介;审美意象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09-01

一、从“反映论”到“中介论”

过去的文艺理论界企图将文艺看作对现实生活的直线似的认识和反映。例如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19 世纪俄国的“再现说”,均是文艺“反映论”,忽略了文艺与社会之间诸多复杂的中介环节,导致文艺社会学相关问题的研究的肤浅化。随着人类思想认识的发展,“中介论”被运用到了文艺社会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文艺与社会之间是多层次的双向互动关系。

“中介论”所依据的“中介”概念是黑格尔辩证思想的核心。黑格尔认为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必须通过中介。为此,他批判耶柯比的“直接知识”论道:“直接知识论认为直接知识是一事实,并认为有一种直接知识,但又没有中介性,与他物没有联系,或者只是在它自身内和它自己有联系――这是错误的。”在黑格尔“中介”概念的思想根基之上,经过后世无数理论家的探索,“中介论”应运而生。后来,普列汉诺夫和卢卡契将“中介论”运用到了具体的文艺理论实践中,从而发现了文艺与社会之间的诸多中介环节。

二、审美意象的中介作用

(一)审美意象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有了“中介论”的正确的方法论指导,文艺理论家发现在整个文艺创作过程中,审美意象的中介作用十分突出。如果把这个复杂的过程加以简化,则是这样:客观物象――审美意象――艺术形象。从客观物象到审美意象是客体主观化,是艺术构思的过程;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是主体客观化,是艺术传达的过程。可见,审美意象这一中介连着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两个分过程: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创作主体以对客观物象的感知为基础,以表象为材料,以情感为动力,以想象为手段,在脑中生成审美意象。但是,创作主体通过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孕育的审美意象,若是不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加以表现,便对欣赏者毫无意义。所以创作主体不应仅满足于审美意象的生成,而且要借他所熟悉的物质媒介,选用合适的方法,将审美意象物化为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象,这个物化过程就是艺术传达。而作品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就是审美意象物化的成果。

(二)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针对上文提到的整个文艺创作所包含的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这两个过程,有人只看到前一过程,认为意象在形成的同时必定已经得到了表现。最明显的例子是克罗齐的表现和直觉相统一的理论。这种同一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以艺术构思过程取代艺术表现过程,将艺术形象简单地看成是艺术家头脑里的东西,即把作为中介的审美意象与通过物质媒介展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混同,从而将用具体的艺术媒介和手段进行艺术传达的过程直接忽略。实际上,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的转变过程至关重要。审美意象能否客观化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客观化,始终是体现艺术才能的标志之一。所以,康德说:“天才是处于这样一种幸福的关系之中,他能够把某一概念转变成审美的意象,并把审美的意象准确地表现出来。”

还有人只看到后一个过程,这就等于撇清了审美意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新批评学派的主将兰色姆提出了“本体论批评”,即主张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独立自足的。这一观点是新批评学派的主要观点,后来发展为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彻底割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时代文化这些客观物象的总体联系。但通过上文对审美意象中介作用的阐释,我们可以认识到任何创作主体的文艺创造活动都是在其对客观社会一定的经验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这一观点是十分片面的。

三、审美意象的一般概念

审美意象在从客观物象到艺术形象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个上文已经进行了论证。但从其自身的概念出发,我们便可更加确定它的中介作用。在西方,康德最早而深刻地论述了审美意象。他认为审美意象是从属某一概念并趋向理性理念的感性表象。在我国,南朝的刘勰最早提出了“意象”。他在其著作《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所说的意象,应该可以看成作家对生活材料进行感受酝酿、想象构思后的成果,是主观与客观、意与象和谐统一的审美意象。据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中外,对“审美意象”这一概念都有共通的认识,那就是它是创作主体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或艺术美的感知、认识及体验,通过想象,在自己头脑中所形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是客体审美对象与主体审美情趣的融合,也是艺术形象在创作主体大脑中的雏形。

四、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

讨论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佐证它作为艺术创作过程中介的可能性。胡塞尔将“意象”放置在“意向性结构”中的“体验”关系中,指出“意象”同时具有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对象化的双重性质,这对研究审美意象的形成问题有重大意义。意象是意向的载体,创作主体在生活中获取大量表象,再根据审美需求在表象中寻找与自身(创作主体)的意向(情感、意念、直觉、认识等)相符合的元素构筑出审美意象。清朝的刘熙载在谈及艺术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时说:“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赋出焉。若与自家生意无相入,则物色只成闲事”。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以客观具体的物象为基础,以创作主体的情感为主导,使二者在创作主体的头脑中“相摩相荡”,化合为审美意象。当然,因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牵涉到创作主体内部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此不好清晰地表明,但对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的大致分析说明,从它的发生角度来说它就是一个主客体相融合的产物,所以具有作为文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的可能性。

五、审美意象的特征

讨论审美意象的特征,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其中介作用的认识。“审美意象”的特征包括:

第一,形象性。意象的象可以是对自然之象的模拟,也可以是对自然之象的抽象概括,用符号去象征对象。无论如何,形象性是始终存在的。但我们必须将审美意象的形象性与艺术形象的形象性区别开来。这就是郑板桥所谓:“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即“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区别。“‘胸中之竹’是艺术家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竹的形象。艺术家把思想情感融入物象,并按这种需要对‘眼中之竹’加以修改、补充,在胸中形成完整的竹形象――艺术意象。”其中所说的“艺术意象”在我看来就是我们所讨论的审美意象。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就是艺术传达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创作主体脑中的审美意象变成可供欣赏的艺术形象。

第二,主体性。意象以自然之象为本,却不再是客观的自然之象,它体现着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地说,任何意象的建构过程都有主体经验的参与,主体对物象进行加工,从而创造出新形象,形成了意象的主体性特征。例如卡夫卡酝酿《变形记》时,脑中构思出 “甲壳虫”这个审美意象,虽甲壳虫是大自然中所存在的物象,但有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并不是写一场人变成甲壳虫的闹剧,而是将甲壳虫身上“非人性”的特点提取并加以扩大,借以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之下,人被无情压榨成非人的“异化”主题,即这里的“甲壳虫”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象,而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审美意象。

第三,不确定性。因物象特征和主体经验的丰富性,即使取同一物象所构成的意象,其意义也是不确定的,因之,意象才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正如巴尔扎克所言:“艺术作品就是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大量的思想。”每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创作主体头脑中丰富的审美意象的物化成果,所以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解读通常因人而异,充满不确定性。如鲁迅在评价《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归根究底是因审美意象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第169页.商务印书馆2011版.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第56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9

【关键词】:声乐艺术;鉴赏研究;音乐鉴赏

欣赏、批评、鉴赏是人们对待艺术的三种基本的审美态度。欣赏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又可称之为领略、玩赏;批评是建立在欣赏、鉴基础上的更为理性的审美态度,它从审美人手,取得感性认识,并且深入下去;鉴赏则又进了一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观的意思,所以含有区别、品味、评价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一种审美态度。以专业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归纳其精神内涵,阐述其社会意义并以理论形态陈述出来。兼及感性与理性的鉴赏态度对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更加合理和有利。除了训练对声乐艺术鉴赏的能力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在鉴赏中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对美的感悟。

一、鉴赏的特性

对于声乐的鉴赏,各人的认识有所不同,有说是对美的对象的反映或是对事物的美的认识,或说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观照,或说它是人们凭借想象力或自觉对关照对象的再创造活动等等,总而言之,鉴赏是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或对象的美在主体方面所产生的观照性的精神情感活动。以此为启迪,根据人们的鉴赏实践,我们可以认为:所谓审美鉴赏,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以审美态度对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艺术作品)并凭借审美知觉达到对美的感受、发现、判断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也可说审美鉴赏是主体性活动,且强调主体人与艺术作品之间,人不能离开审美态度并用以达到审美鉴赏之目的。康德曾指出:“为了判断某一对象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想象力和悟性相结合)连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鉴赏判断,因此不是知识判断、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审美鉴赏是关于对象美或不美即主体快与不快的情感判断活动,它要观照的主要是对象外观形式,动用的主要是感情悟性而不是理性,因此在审美鉴赏活动中审美态度和审美知觉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声乐鉴赏的表现

(一)培养美感意识

美感意识是人们从事歌唱艺术创造的思维方法,因为歌唱的艺术表现也是一种美感创造体验。在声乐鉴赏中应培养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和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其自觉地积极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声乐艺术本身就是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声乐的鉴赏艺术表现力的。要获得富有艺术美感的声乐艺术就需要鉴赏、欣赏与传播积极参与和配合,声乐艺术不但表现在发声技巧运用上,还包括对音乐艺术中音准、节奏、音色、力度各要素以及歌唱的整体结构、艺术形象、情感表达等的准确把握,美感意识是声乐鉴赏和声乐艺术表现的动力,它能使声乐艺术表现力等达到完美境界。声乐鉴赏对美感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人们对声乐艺术美的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声乐受众逐渐形成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能用丰富的感情欣赏与甄别各种艺术作品。

(二)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培养美感意識人的美感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在长期的训练和声乐艺术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的,要靠后天的技巧培训起作用,随着人类审美情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声乐鉴赏艺术是一种美感的创造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感意识的思维方法起主导地位。声乐鉴赏艺术不仅表现在基本的声乐作品内容和创作背景上,也包括具体的发声演唱技巧和歌唱的艺术形象的整体塑造。通过音准、节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评判标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非专业评判标准来鉴赏一部作品。人们通过在声乐鉴赏过程中逐渐接受了作品感知和作品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使鉴赏者形成积极的美感创造意识,也逐渐形成敏锐的审美艺术洞察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因此鉴赏者在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多看一些水平比较高的演出,并尽可能阅读一些中外音乐鉴赏理论书籍,丰富自己的感官洞察力和思维创造力。

三、声乐的鉴赏的内涵

(一)声乐唱歌不仅是根据听觉为主的活动

所谓的歌唱艺术欣赏是没有办法离开一个健全的听觉器官,同时也是根据耳朵的听觉从而感知活动艺术形式,然而一个健全的耳朵能够更好的帮助准确的判断音色、音高以及音强等,同时也能辨别节奏以及旋律等。对于一些较为基本的生理要求,对于唱歌欣赏而言也是不可获取的,声乐作品不仅是一个社会作品,并且也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进行创造,不能站在鉴赏者的生理属性方面对其进行欣赏。所以一个听力比较健全的人,要是没有一点声乐知识背景,那么将不具有歌曲鉴赏能力。耳朵所听到的内容主要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要想深入的了解歌曲的内涵,要赋予歌曲情感体验,同时要结合自身的成长以及生活经验等对作品存在情感上的认同,不只是局限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领域,这样欣赏的人员才能在作品中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审美享受。

(二)展示审美表现,深化情感表达

音乐艺术也是情感表达的结果,而对音乐及声乐作品的欣赏,则是激发听者情感和审美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审美与情感是密不可分。对音乐的演唱和演奏,进行技巧方面的处理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造过程。歌德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世界上有许多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在体裁、调式、曲式风格都有不同,各种类型的音乐和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可见,音乐的体裁总是与某种审美表现和情感表达紧密相连的。很多音乐作品,以歌曲为例,大到整个结构,小到乐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和美感。歌曲调式、调性的变化给人以明暗色彩不同的感觉,带来情绪上的影响和变化。而歌曲伴奏中的和声,把音乐的明暗、疏密、浓淡渲染出来,使音乐的情绪尽情展现。在欣赏过程中灵魂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深化,达到了激发情感和审美提升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培养为自身的“二度创作”带来新的能力。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演唱者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都做到了自然而美好。

四、小结

声乐鉴赏是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客体的思维能力差异直接影响到鉴赏的效果。声乐鉴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支持。但在声乐鉴赏过程中,由于我们的声乐知识缺乏和对艺术的不理解造成了错误地理解声乐艺术。因此我们要在平时注重声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充分理解声乐表达的含义,提高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锦华.关于声乐表演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8,03. 

[2]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篇10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艺术构思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它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的过程,其中融入了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了主体和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艺术意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艺术构思活动就是在艺术家头脑中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而以后的艺术传达活动则是把这种审美意象通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物态化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

(一)构思的方式及运作

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创作主体对客体进行改造制作的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不经过艺术构思,创造客体就不能升华为艺术,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构思的方式及运作有:

1.整合

整合,即调动材料储备和生活积累,根据创作意图将有关的意象进行整合,产生复合意象这其实是将艺术创造客体深化的过程。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曾经有不少人对号入座,认为鲁迅是在讽刺他们,事实上,阿Q这一人物形象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而是叠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的一般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而构思出来的典型形象。

2.变形

变形,是指艺术家在构思中以一定的审美原则为指导,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对客观对象做较大的改动和重建,甚至以违反常规事理的手法创造艺术意象的方式。变形作为一种主体审美能动创造的手段,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而在艺术构思阶段就已显得非常重要。在各类艺术品种的创作中,变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的艺术创作中,更是常常运用变形手段,突出艺术家对生活的强烈感受。例如卡夫卡在《变形记》中所描述的那样,格里高利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达利在《内战的预兆》中把人五脏悬置,中心掏空,危机感充透灵魂和肉体。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虽然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但归根到底,并不是凭空想象产生的,而是艺术家原有的生活体验与生活积累的变形。

3.移情

移情,即艺术家在对周围世界进行审美观照时,不是主观的被动感受,雨是自我意识、自我感情以至整个人格的主动移入,而通过“移入”使对象人情化,达到物我同一,自我从对象中看到自己,获得自我的欣赏,从而产生美感。艺术主体正是这种主观感情的给予者。

4.意蕴的凝结

意蕴,是指艺术作品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主观意图和审美理想,它应当是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正是这个意思。而意蕴的凝结就是指艺术家将自己这种主观意图和审美理想灌注于艺术意象之中,并使意象充盈和昭示了主体意图和审美观念的过程。因而,立意就成为艺术构思中必不可缺的一环。立意的过程,就是艺术意象渐趋成熟、主题思想渐趋完善的过程,是使艺术意象的内在灵魂不断升华的过程。立意的深浅,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水平的高低,立意的高下,直接表现了艺术家认识能力和审美倾向的基本水准。艺术意象中的“意”是审美认识和审美感情的统一。因此,艺术家的审美认识和思想倾向如何,决定了艺术意象的基本精神状貌;艺术家审美感情的基调与强度,也导引着艺术意象的情感趋向。二者的结合与交融,奠定了将要形成的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

由此可见,艺术构思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它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它是由生活表象到艺术形象第一个审美认识飞跃的结果,又是由艺术意象到艺术形象第二个审美认识飞跃的前因。通过艺术构思而产生的艺术意象便是生活表象和主体审美意识的统一,艺术构思也是将生活表象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的典型化的过程。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艺术构思在艺术创作中的中心环节和地位。

(二)艺术意象的形成

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意象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这是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艺术创作的最后完成阶段。没有艺术意象的物化,也就谈不上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就艺术创作来说,艺术意象和艺术形象是互为表里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当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了艺术意象以后,意象物化就变成了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