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十篇

时间:2023-07-03 17:55:52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1

关键词:造价;体系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工程造价是指一个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工程造价除与工程内容有关外,它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法令等外部条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程项目的唯一性决定了工程造价也具有唯一性。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模式基本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表现形式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规定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

随着历史进程,经过恢复、改革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体系的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控制方式,基本上仅仅着眼于预算(标书、标底)及结算的审核。这种控制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控制模式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缺陷:1、只能事后承认\"事实\",无法事先做好预测和影响,从而影响建设项目各实施阶段的决策,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和心中无数。

2、忽视了建设工程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在做好投资决策后,设计阶段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最大。如果对工程造价影响大的设计阶段不加以控制,而在施工阶段、结算审核阶段来算细帐、小帐,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其结果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工程技术与工程造价结合不够。当前,普遍存在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淡薄,设计理念保守,设计思想、施工规范落后,采用新技术、新成果从而降低成本的观念不强;而造价工程师、财务人员目前普遍未能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只是事后复核,纯粹从工程经济、概预算规则方面加以控制。这样,由于你做你的,我算我的,很难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二、改变落后观念,确立建设项目全过程控制投资意识所谓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事先主动进行工程相关经济指标的预算、估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为领导层在投资决策、设计和施工等过程中做好经济参谋,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当前造价管理体制模式的发展方向,参照当前国际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理论和经验,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各建设项目中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实行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

我国学术界曾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把我国造价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现在应当是把现代化造价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三、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的必要性由于工程建设一般周期较长,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项目的初始阶段难以确定一个正确的造价。随着工程的开展与深入,对该项工程的了解也更加全面,从而造价的估算也愈加合理。如估算、概算、预算、决算等的编制都是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完成,其精度也越来越深。因此,工程造价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即按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

2、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建设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3、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2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基本上是从前苏联全盘引进的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这套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表现形式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规定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随着历史进程,经过恢复、改革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体系的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粗略地说,概预算制度是以国家直接参与管理经济活动为前提的,企业并不是实际的经济实体。由于计划经济的特点,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其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短缺经济。在商品极度短缺的条件下,只要有一定的投入,就会有一定的产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项目的规划论证及技术经济分析也就无从谈起。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里,概预算制度为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们对项目投资进行预测和控制。传统会计记帐式的事后管理制度越来越暴露出僵化的一面而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测、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后果。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造价控制意识淡薄,使得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于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学术界最先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把我国造价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把现代化造价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

2、改变落后观念,确立全过程控制投资意识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就是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研究比较,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工程建设的科学内涵,每一个阶段都存在造价控制问题。各阶段的造价控制互相关联,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工程的计价、审查、确定、结算、决算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和奖惩措施。。同时,如何合理地确定造价,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匹配,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由于工程建设一般周期较长,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项目的初始阶段难以确定一个正确的造价。随着工程的开展与深入,对该项工程的了解也更加全面,从而造价的估算也愈加合理。如估算、概算、预算、决算等的编制都是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完成,其精度也越来越深。因此,工程造价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由于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即按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

②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建设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③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

④凡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实行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的工程,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尚未实行这种制度。由于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设计成果的造价也会因为经验、水平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差别较大,设计思想保守,又会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所以,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3、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一方面在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必须实行监理(含造价监理)制度,应该说这是一种较为客观公正的方法。通过对设计过程的监理,使设计趋于合理,造价控制在限额范围内,同时也可以促使设计单位改善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设计水平,真正做到用最小的投人取得最大的产出。另一方面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方法,这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途径,它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将整个项目按设施部位或功能的不同化分为若干单元,设计人员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与设计。这种'限额设计'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为使'限额设计'达到预期目的,应该做到参与设计人员必须是有经验懂技术经济的设计师。他们设计的成果必须是实用、先进而且造价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另一方面是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因为设计成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下来,所以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4、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造价队伍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涉及和运用其它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由此可见,造价工程师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工程的外部环境等,都有全面的了解;还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融技术与经济知识于一体。造价工程师是具有多层次知识的人才。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造价工程师。

总之,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家队伍,还要有配套的的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研究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1、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也就是进行某一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所需花费的全部费用。这里的工程是泛指一切建设工程,一般来说是指进行某一项工程建设,广义地讲是指同定资产的建购,也就是投资进行建筑、安装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对项目建设价格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2、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由于工程造价含义的双重性,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也有双重含义。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

(1)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

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

(2)工程价格管理

工程价格管理分两个层次。在微观层次上,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建筑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此领域的投资将会成倍增加,以前在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下,人们头脑中形成质量好坏无人管,投资多少国家担,工程造价高低无所谓的概念。这种思想如果不改变,将会继续给国家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工程造价体制可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认真搞好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发展

1、计划经济时期

建设工程任务由国家统一安排下达施工任务。建筑产品价格采用编制概预算方式进行确 定。科技论文。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材料预算价格和间接费取费标准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甲乙双方在此基础上确定工程造价、进行工程结算。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工程任务由国家统一安排下达变成少量由上级下达、多数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承包。与此相应的建筑产品价格管理也开始发生转变。这主要表现在对工程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的改革与完善上。如我国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另外,各地的价差调整、工程类别取费、综合单价计价法等改革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产品价格管理的发展和完善。

3、市场经济时期

建筑工程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实行招投标承包制。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按工程量清单招标,依据承包商自身建立的内部定额单价投标报价,按国际通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报价运作。这三项变化说明建筑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奠定了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基础。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是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并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从而使建设项目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科技论文。其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概算定额、概算指针、基础定额、预算定额、估算指针、费用定额的制订、颁布和修改,工程造价指数以及材料、劳动力、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的收集与,工程造价管理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2、建设项目费用构成

根据支配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费用构成,包括建筑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设备与工具购置费用、其它工程费用等的费用构成。设备、工具费用是指按照项目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单位(或其委托单位)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和新建扩建项目配置的首套工具及生产家具所需要的费用。它由设备、工具原价和包括设备、工具的运杂费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是指建设单位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单位的全部生产费用,包括用于建筑物的建造及有关的准备、清理等工程的投资,用于需要安装设备的安置、装配工程的投资。它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值,其特点是必须通过新工动料、追加活劳动才能实现。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是指未纳入以上两项的、由项目投资支付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3、建设项目各阶段流程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投资决策阶段,从项目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投资估算的编制到项目投资的审批管理;在设计阶段,通过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设计招投标、‘限额设计等措施,以及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审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项目发包阶段,通过招标投标,建立竞争机制,合理确定标底和报价,最终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在项目施工阶段,通过施工预算、施工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并通过工程结算管理,进行工程价款结算;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编制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使项目实际投资不超过批准的总概算,使项目人力、物力、才力得到合理利用。最后,在项目建成投产或使用后的一定时刻,进行项目评估,对项目决策的预期效果与项目实施后的实际结果进行全面对比评价。

四、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方向

1、管理模式的转变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正从过去的概预算管理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转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

(2)以设计阶段为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采取措施,优化设计,能动地影响设计,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明确建设项目产品为商品,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构成,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科技论文。

(4)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造价管理,完善招投标机制,形成工程造价的市场机制。

(5)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

(6)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工程结算价、竣工决算进行系统控制。

(7)逐渐建立与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

2、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也要与之相适应,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遵循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从而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加强概算定额、预算定额、概算指针、估算指针、费用定额的编制与管理,及时补充和完善。建立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尤其是建筑市场的价格信息,逐渐建立政府和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多渠道的信息采集、l编制和体系。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依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为了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随意性,必须健全工程造价法规体系。

建立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面向社会接受委托,在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完善造价工程师资格考核和注册管理。通过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素质,从而推动工程造价管理。

加强从项目决策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系统管理,并与项目法人制度、建设监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招投标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形成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朱梅华;;浅析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年08期

2.蔡益新;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建筑;2002年02期

3.王春丽,王长酉;我国“工程造价”一词含义亟待统一认识[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4

关键词:市政工程;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属公益性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可以极大地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使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市政道路项目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概述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否最大限度的实现项目的投资价值、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取决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者、设计者和管理者如何有效控制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浅谈控制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措施。

1.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概述

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就应该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概念就是指建设一项市政道路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的进行固定资产在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

2.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原则

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有章可循的,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即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造价控制管理。

(1)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对于造价控制也就应该要体现动态的理念或者原则。主要是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再与目标值进行对比,如果发生偏差时,就应该找出原因,再采取措施解决。

(2)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控制原则

该全面控制包括全过程控制和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就是在道路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体现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全员控制就是整个施工项目部门的员工应该协调一致,担负起控制成本的责任。

(3)价值工程原理原则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中,不是说最佳的施工方案、最佳的施工原料、最先进的施工技术等就能达到最佳经济的效果,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选定适合的方案、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性价比目标,产生经济效益。

(4)节约原则

节约是一个基本的美德,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更应该体现,控制好施工用料、人员等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相应的权利和利益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成本控制责任。比如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对于所采购的原材料,项目采购部有权利选择原材料供应商但是必须保障原材料质量情况下,以较低成本的采购。

3.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3.1 完善计价依据

工程计价具有多次性的特征。道路工程一般规模大,建设期长,技术复杂,地域性强,受建设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影响大,为了满足建设各阶段的不同需要,要在不同阶段多次计价,以保证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科学性。因此,将投资估算作为国家计划控制造价的依据,将工程总概算作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因为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不同,编制造价文件的要求也不同,缺乏概算定额和投资估算指标,就缺少了工程建设前期评估依据,给前期的投资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建议区造价管理部门在做好的市政预算定额颁布实施的基础上,收集已建市政道路工程结算资料,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概算定额、估算指标的编制与出台工作,为建设前期阶段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提供保障。同时,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应与时俱进,切实贯彻新工艺和质量要求的规范,结合新技术和新工艺,做好新消耗量定额的编制,保障工程计价有据可依。

3.2 提高造价从业人员素质

人是从事行为活动的主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造价文件的编制质量和工程计量的准确性。不少概预算人员只会简单地套定额编制概预算文件,对工程设计的有关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不了解,也不善于做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在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无法给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重要的可采纳建议。

要提高造价人员素质,应从两方面着手:(1)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建议造价管理部门完善健全造价师考试制度,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这一要求可以督促相当一部分造价从业人员巩固和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2)积极实践,并且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造价从业人员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多跟设计人员交流、参加培训、多去施工现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懂设计、懂施工、懂管理、懂经济法规法律、懂计算机应用的多层次知识人才。

3.3 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市政道路基本建设程序不仅是优质、高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合理确定造价的科学依据。项目如未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则项目决策缺乏依据,投资无计划,造价失控,增加了财政负担。长期以来,我国的建设项目虽然按程序办事,但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上,因此常出现投资超限、资金缺口大的现象。

由此可见,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同时还应将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上来。

3.4 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控制

其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基本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也是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是动态的。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设计阶段未考虑到的因素往往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及造价变更。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对造价计划执行中出现的总是及时研究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一阶段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体现。

3.5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避免浪费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现场管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管理:一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管理,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安排。如果安排不妥当,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比如:构件、材料放置不当,造成二次搬运,导致人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二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避免人员、设备发生重大的事故导致造价成本急剧上升,因此有必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规程安全方面的培训。设备方面的安全,要定期进行维修、检修一方面尽可能消除安全方面的隐患,第二个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使用时间,降低设备的折旧,间接的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5

关键词: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主动控制

 

建设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减少投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目前,各地普遍实行的仅仅着眼于预算(标书、标底)及结算的审核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存在着两大明显的缺陷:一是忽视了建设工程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没有有效开展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二是秋后算账式的造价控制模式,无法科学指导和影响建设项目各实施阶段的决策,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在决算审核阶段算细帐、小帐,本末倒置,往往只能是事后承认“事实”,其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1)拟建项目一经决策确定后,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和核心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是工程建设生命周期中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设计是对项目产品的详细和具体的描述,施工是根据设计描述建造项目产品。初步设计基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产品方案、结构形成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确定了投资的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编制出了施工图预算,作为工程决算的基准。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远大于工程实施阶段。国内外一些专家研究指出: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约1~2%,但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5%以上。

(2)在设计阶段加强优化设计管理,主动开展工程造价控制,是实现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

优质设计不仅能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舒适性,给人以美感与和谐,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一项科学的工程项目设计,不仅能有效实现预定的功能要求,而且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节约大量资金,使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

优质设计增加的设计费用在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中占的比例很低,然而工程设计产品的好坏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可以达到投资的20%甚至3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于优质设计增加的投入就能产生20倍以上的杠杆效应。

2.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现状

(1)大部分建设项目业主重施工、轻设计,对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理论知之甚少,又缺乏工程管理经验。长期以来,把造价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工程实施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阶段——工程价款结算上。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是导致当前各地普遍存在的建设工程造价“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制度性原因。

(2)在设计招投标过程和确定设计单位后,建筑管理部门和业主单位缺少对优质设计的评价规范和优质优价的制度,对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没有制定相应奖优罚劣的奖惩措施,不能对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管理。

(3)设计单位对设计优质化管理缺少外在动力,忽视了对设计优质化管理的制度建设。设计单位对设计人员优化设计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缺少规范的评价手段和奖优罚劣的奖惩措施。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机制缺位,责、权、利不明晰,没有约束机制。当前,工程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经济观念淡薄,设计理念保守,设计思想、施工规范落后,采用新技术、新成果降低成本的观念不强,方案比较中重使用功能、轻经济效益分析。有的设计人员设计粗糙求快,设计保守,存在反正造价高低与我无关的思想。设计单位有的概预算人员认为,按通常做法只要按设计图纸和有关定额文件、取费标准编制设计概预算就行了,纯粹从工程经济、概预算规则方面加以控制。工程技术设计工程师与概预算人员缺少及时交流、沟通与协作,你做你的,我算我的,涉及造价超标也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不能主动优化工程设计。这是在设计阶段发生预算失控、预算超概算的根本性原因。

3.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措施

(1)政府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设计的评标招标制度。一是严格规范参与设计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从源头上拒绝劣质设计。保证优质的设计单位参与良性竞争,将不具备规定设计资质、管理水平低下、专业设计人员匮乏,靠“挂靠”过日子的设计单位挡之门外。二是完善设计评标定标制度,提高评标的科学性,规范设计评标定标行为,从制度上确保设计的高质量。定标的主要因素应放在工程设计方案技术的优劣、投资造价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设计构思的实用、美观和新颖性,设计进度计划、设计组织方案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选择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条件下确保技术先进,在满足实用功能前提下注意造型别致美观,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设计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三是建立优质优价、奖优罚劣的制度,开展对工程设计质量的科学评价,加强对工程设计质量的监督。

(2)加强对业主单位法人及建设工程负责人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强化他们的工程造价全过程主动控制意识,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程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对建设工程负责人的岗位目标考核奖励及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建设工程负责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主动参与控制,规范他们的管理行为,主动参与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保障建设工程质量优质化和力求投资效益最大化。

(3)强化设计单位设计过程的优质化管理工作机制,提高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意识。设计单位要把提高设计质量和加强造价控制作为设计过程优质化管理的主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变设计阶段只注重方案招标、忽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现状。

设计单位要转变重技术轻经济的传统观念,高度重视工程设计工程师和概预算人员的互相配合与紧密合作,完善优质化设计工作机制。在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中,工程设计工程师和概预算人员要通过多次反复的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设计满足实用功能、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

(4)积极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行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5)设计单位要因地制宜积极采用标准设计。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来源于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工程建设设计的科学依据。广泛采用标准设计,可以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在采用标准设计中,除了为适应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而对施工图进行某些局部改动外,均不得擅自修改原设计。

(6)建立工程设计的动态管理系统。如果在设计完成后发现预算超概算,再进行设计变更满足限额设计要求,则会使投资控制处于被动地位,也会降低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人员要及时主动开展投资情况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投资控制在目标值以内。

(7)重视和加强图纸会审工作。。加强图纸会审,将工程变更的发生尽量控制在施工之前。。在设计阶段,克服设计方案的不足或缺陷,所花费的代价最小,可取得的效果最好。

(8)摈弃传统的片面追求“量”的考核而忽视“质”的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对设计人员工作质量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收入不仅要考核“量”而且要考核“质”,要考核设计对造价的影响,从而有效地调动设计人员提高设计工作质量、增强工程造价控制意识与造价控制能力的积极性。

(9)规范设计变更的管理。设计单位要认真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碰、缺现象,使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图纸本身不完善或设计深度不够,将导致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增加,从而使投资增加。设计单位要建立和健全工程建设项目修改联系单制度。要严格按相关程序办事,尊重科学,不随意、增加、更改设计内容,以免带来工程造价的上涨,将工程造价控制在设计预算以内。对于业主而言,应注意:①在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在施工阶段不轻易提出更改,克服盲目指挥造成的浪费,特别是不能搞连带建设;②给设计单位合理的设计时间,加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设计时间过短,将导致设计深度不够,图纸不完善;③保证合理的设计费用,实行优质优价。设计费用过低,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图纸质量较难保证;④对由于设计单位的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

4.结语

笔者认为,转变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有效加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强化设计过程的优质化管理是控制工程总造价的关键。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环节,工程总造价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以有限的投入创造最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有效加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强化优质设计,以有限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提高人们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从中掌握有效控制的手段,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 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6

关键词:政府投资 全过程造价控制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54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2009年以来,我国各省市政府为“稳增长”纷纷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期望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通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升级激发带动周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因此一批投资巨大的公共场馆建设、市政道路、桥梁、河涌整治、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这类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普遍存在“三超”现象,如何加强对其造价监管,在建设项目各生命周期阶段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加强投资管理,节省财政资金,发挥政府投资的最大效益是当前政府相关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特点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投资主体是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正是投资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使得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与一般性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①建设投资金额普遍较大,工期较短,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大,决策风险相对较高;

②建设项目基本为非盈利的公共项目,目的大体是为了提升地区配套,改善民生,增加地区安全等等,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提升地区经济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项目全过程生命周期中需进行的审批环节多,具有比一般建设项目更为严格的管理程序。根据项目性质与规模不同在项目建设不同阶段需要报发改局、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消防局、财政局等众多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④关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面临较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压力。

2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阶段划分

建设项目从提出规划设想,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预算、施工等工作,最后到竣工验收,办理结算手续普遍需要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根据建设项目各阶段不同可将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划分为五个阶段,具体如表2-1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按照工程建设进展顺序可以分为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验收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不同的工作细项,并对应造价控制内容,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决策阶段一般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此阶段对应形成投资估算,报政府负责立项审批的行政主管部门(一般由发改局负责)审批。五个阶段逐渐深入、环环相扣,共同构成政府投资建设生命周期全过程。

3 各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的起始阶段。投资领域有句名言,“决策失误是最大的资源浪费”。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对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75%-95%[1],因此该阶段对项目造价的影响程度最大,理应作为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环节。该阶段通常是先编制项目建议书,通过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环境影响、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形成报告并报相应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审批后再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方案技术先进性、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进行详细分析,编制投资估算,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立项审批提供决策依据。

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普遍未进行充分的调研,基础数据的选取准确性不足,结论准确性存疑;②政府投资项目工期紧,实际操作中为赶工期,往往在概念方案尚在竞赛阶段就已开展甚至已完成立项,导致实际立项的方案与后期中标的实际方案存在差异,投资估算结果不具备参考性;③未聘请专业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指标选取不准确,导致投资估算准确性不够;④为立项而立项,为更顺利地获得批复,在立项阶段人为地下调立项金额。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综合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①重视概念方案的比选,在将前期研究报告报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之前,尽量确保概念方案比较稳定,不出现颠覆性的变化;②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前期研究单位进行充分的调研;③加强对投资估算准确性的审核,结合概念方案内容及建设标准,对投资估算的细项组成及估算指标进行审核,层次把关,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3.2 设计阶段

建设项目完成项目前期投资决策研究之后,紧接着就是进入设计阶段。该阶段根据设计深度不同,可细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相关研究表明,在投资决策正确的前提下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的可能性可达35%-75%。因此,设计阶段成为继投资决策阶段之后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第二个重要的控制点。

建设项目完成方案设计之后,进入初步设计,完成初步设计之后,一般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图纸编制工程概算。初步设计审查通过之后,紧接着进行施工图设计,此时一般由业主单位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根据完善的施工图纸编制工程预算。政府投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要将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分别报政府有关负责造价审核的职能部门进行审核。原则上,工程概算必须低于投资估算,工程预算必须低于工程概算。

设计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设计费与工程造价挂钩,导致设计单位主观上没有进行方案优化节省工程造价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为了追求较高的设计费,人为提升建设标准或者不合理地提高设计安全系数,从而导致设计阶段造价失控;②政府建设项目往往工期紧张,甚至往往是双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从而导致设计周期及概预算编审周期严重缩短,设计质量难以保证,概预算的准确度大打折扣;③设计单位主观意识方面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一般重视的是设计的质量、进度、工程技术等方面。

解决以上问题,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①引进限额设计,通过制定合理的总体限额及各专业的分项限额来约束设计单位。一旦设计单位突破限额,在无合理的理由情况下,必须对方案进行优化。②开展设计招标或方案竞赛活动,引进综合实力强的设计团队。③推行设计监理制度。设计工作专业性极强,业主单位往往技术力量相对欠缺,因此应考虑引进设计监理单位,借助行业内的专家来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设计质量。④借助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能力,加强对设计概算、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业主单位在将概预算送审前应组织各专业造价工程师对概预算进行专门审核,并组织概预算编制单位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概预算报至政府主管部门后,应重视对数工作,多方把关,从各个角度提升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3 招投标阶段

根据相关法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施工阶段的招标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对于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至关重要。

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①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质量不够,为不平衡报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现阶段的清单计价模式下,普遍存在清单范围不明确、项目特征描述不清、工程量计算不准、漏项严重以及与《清单规范》的计算规则不相吻合的现象[2]。②招标文件中施工合同未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专用条款,招标文件质量不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可通过以下措施解决:①委托专业实力强、管理规范、责任心强的招标机构来组织开展招标工作。②加强对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审核,对编制的准确性、范围、项目特征描述、是否漏项、计价是否符合规范进行核对。③重视招标文件中施工合同部分的编制工作,专用条款部分应结合项目的自身特点进行专门约定,约定清楚施工合同中分部分项工程量调整引起的合同价差调整方式。

3.4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内容多、涉及的专业多,是造价控制的难点。在施工阶段,除了招标合同价外,还可能因为图纸会审纪要、设计修改和变更、现场签证、暂定价材料签证等增加造价费用。整个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就是加强施工管理,尤其是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的管理,有效地控制造价。

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工程变更管理不规范,变更和索赔数量多、金额大。②项目建设单位对于项目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不足。

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措施主要有:①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做好主要材料和重要设备的询价认价工作。材料和设备的价值占工程造价的金额达70%以上[3],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对于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主要材料和重要设备的采购,需进行市场询价,掌握市场动态,并且做好物资进场手续,防止偷梁换柱。②制定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加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要求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等严格按照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办理工程变更手续,防范不合理变更发生,控制工程造价。③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合理铺排工序,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管理,具体包括做好图纸会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程进度计划,做好工程进度的监控与纠偏,加强施工日志的管理,月度工程量的报审及工程进度款的拨付等工作[4]。

3.5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阶段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最后阶段,工程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这是一项繁琐而精细的工作,需要造价专业人员依据工程竣工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招标文件、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签证变更单以及有关会议纪要、竣工资料等,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查。竣工结算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筛选法等等,在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中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得结算更加准确细致,保证工资投资的价值最大化。

4 结束语

实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设项目的不同生命周期根据面临问题的不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手法,是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对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而言,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义更为重大,能有效避免“三超”情况的出现,节省政府财政资金,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使有限的财政资金造福更多人民。

参考文献:

[1] 邓丽.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造价控制[J]. 科技创业(月刊,2013(1)

[2] 程海英. 政府投资项目控制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建筑,2013(2)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7

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分析

现今,我国许多工程项目中都存在工程造价超出概预算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六点原因并分析。

(一)、设计观念落后

目前而言,我国许多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都交由外地的专门的设计院进行设计。而这就导致了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就会受到来自地域差异以及人员常规思维的影响。例如,同样的工程项目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开展和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开展就存在很大的地质差异,而且,由于受到气候、时节、文化的影响,工程设计中往往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整体的工程造价。我国大部分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往往设计理念保守,或缺乏对工程所处地域缺乏全面细致的了解,或只为图省事方便,从而导致工程在设计环节毗漏百出,最终导致工程概预算难以控制。

(二)、工程管理不善

具备一定规模的建筑工程一般都需要耗费较长的工期,而且工序繁多,环节复杂,这些特点都对工程管理带去了很大的压力。薄弱的工程管理会导致工程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同时还会减弱建筑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控制,致使施工现场反馈企业决策层的信息严重滞后。一旦在施工中出现突发性事故,那么就会导致施工计划严重受阻,从而加大工程成本。

(三)、临时变更设计

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中,还存在大量的施工现场临时变更工程设计的现象。因为建筑企业过于急功近利,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在工程设计时没有做足相关资料的准备和工程现场的勘查,致使设计存在漏项。此外,一些设计、建筑单位对工程设计的审查制度薄弱,无法有效及时地查出设计中的确漏,最终导致在施工时爆发出问题,从而不得不临时变更设计,增加成本。

(四)、高估冒算

高估冒算也是导致工程造价超出概预算的一大原因。高估冒算是我国工程建设中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一般而言,导致高估冒算的原因主要来自与两方面:一是建筑企业内部人员为一己私利,不负责任,,从工程项目中赚取不义之财;或是崇尚铺张浪费,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一是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受限于我国并不完善的招投标机制,不少建筑单位为中标而采取一些不法勾当,走关系拉后门,以高档的应酬为自己增加竞争力;又或者互相串标,联合抬高投标价格,从而造成高估冒算。

(五)、缺乏市场调研

一般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工程项目都需要3到5年的工期。而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原材料价格、人工费、机械台班费等均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然而,受到国家政策以及国际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物价近几年呈现出了逐年上涨的趋势,尽管国家做出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但是仍然不能限定相关元素价格的波动。而对设计人员来说,其设计的依据则是各不同省市自己规定的定额。一般这类定额都要使用5到10年的时间。这就导致了设计阶段的概预算存在一定量的定额差、价格差、价外差等差额。一旦市场风向发生改变,工程造价概预算就不得不做出调整,从而无谓增加了工程成本。

工程造价概预算的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概预算的控制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对建筑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五点控制措施。

(一)、做好设计阶段的控制

设计是决定整个工程走向的根本环节。因此要想实现对工程造价概预算的控制,就必须先从设计阶段入手,做好设计阶段的控制。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首先要从经济角度入手,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对工程当地的气候、人文、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人文因素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避免设计人员不结合地域设计而片面追求高标准的经济观念。并时刻对设计进行审核,保证设计足够深化,方案足够优化。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切实做到概算不超估算,预算不超概算。从而在起点就避免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不利影响。

(二)、做好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

要进行设计阶段的概预算控制,还必须做好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工作。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做足前期准备工作,不仅要收集工程勘察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还必须要亲自深入到工程当地,对施工环境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足够多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对当地材料的采购价格、运费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同时设计人员还需对于所要设计的工程项目有足够细致的了解,不能存在设计内容漏项的问题,要在设计之初就避免临时变更设计的可能性,保证工程造价的稳固。

(三)、充分掌握市场动态,实现“动静结合”的管理模式

要有效进行工程造价概预算的控制,建筑企业还需构筑“动静结合”的管理模式。工程造价中的几乎60%~80%来自与材料、人工、机械费用。在设计阶段,对于这方面的费用计算,设计人员主要是根据统一的法定定额进行计算的。但是在实际中,这类费用是不断浮动变化的。因此,真正的工程造价应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无法完全用静态的概预算来反应。对建筑企业来说,应充分注意到市场动态变化对工程造价可能带来的影响,必须时刻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并准备充分的准备金。且在工程工期类对于市场的走势有一个清晰的预期,从而减少发生意外的风险。

(四)、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任务繁多,人员要求较高的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工程预算知识,熟悉相关政策法规,还必须精通设计、采购、施工、投资分析等各个环节。因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往往要求管理人员时常深入第一线,同时还需要时刻应对各种新问题。所以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要求具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综合素质。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61-01

建设工程造价,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密不可分。控制工程造价可以确保合理使用国家建设资金,使建设投资实现效益最大化。入世以来,与世界接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工程造价管理也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工程造价管理决定建筑市场和建筑业的明天。它地位与作用不言自明。但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建设工程造价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思想观念、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落后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包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以及相应编制办法等。目前,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其中政府定额影响最大。如全国定额、行业定额、地区定额、省定额,由于各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三超”现象极为普遍。再如: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仍然是以定额计价为主,尽管定额包罗万象,期待追求全面,但由于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直接影响到政府定额,在时间上滞后和在内容上呆板的弊端日益明显,自然很难达到预期的造价。

1.2 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影响工程造价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今天,在宏观政策调控的基础上,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主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企业市场前景可观,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也在大幅度增加,这种供求关系使得本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惨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承揽工程,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承包方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盈利”的方式承揽工程,靠合同漏洞和监控不力来“赚钱”,不惜以损害国家和业主的利益为代价,这种不规范的市场竞争,造成工程造价管理的被动局面。

1.3 缺乏对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所谓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要求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对可研立项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由于大多数造价机构参与类似工作少,经验不足。造价专业人员由于自身的经验积累不足,造价理念缺乏市场化,对工程设计的理解不到位,个别造价人员不能积极参与投资分析与限额设计,很难对工程造价实现全过程控制。

1.4 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为适应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一些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中介组织迅速崛起,但由于国家建设部门相应的管理制度的滞后,对中介组织资格的认定和审批程序门槛较低,造成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同时因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有些责任心不强的从业人员,常常错算、漏算,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

2 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和方法

为了改变上述的不利局面,更好地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不断深化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改革。造价人员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健全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2.1 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建筑市场,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乃大势所趋。以此来强化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造价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和办法,编制招标公告书,招标文件,明确评标、定标原则及办法,编制工程标底、工程量清单,对投标报价中单项报价进行比较分析,协助业主选择承包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为业主对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条款进行技术分析,避免因合同条款制定不严密而造成的经济纠纷。在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专业人员要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参与多方案比较,优化设计的始终。

2.2 理顺各种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的关系

工程造价各部门定期的协调,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和指标能够更好地与市场接近。鼓励设立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对工程造价进行行业管理,以适应入世的要求。放开建材和人工的价格,由直接管理转向宏观调控,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到制定有关法规、搞好理顺关系、提供信息服务上。尤其是建设项目资金和项目决策的审批,政府要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控制投资,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2.3 全过程造价管理

(1)可研立项阶段——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导工程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造价机构要组织有多年估算经验的造价人员参与类似工作,利用他们经验,参考投资估算指标的积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了解相关产业市场信息,避免估算过高或过低,尽量使工程造价趋于合理化。

(2)项目设计阶段—— 设计概算。

一个项目的设计优劣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70%以上。设计阶段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造价人员对工程设计的理解、工程经验的积累、造价理念是否市场化直接影响设计估算。因此有必要建立设计竞争机制,选择有优势的单位和人员来承担造价工作。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设计方案不仅确保技术上可行,而且要确保经济上趋于合理。既要鼓励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又要防止投资扩大和超支。

(3)招投标阶段—— 标底(合同价)。

招投标制度主要是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科学合理地编制标底,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提高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3 结语

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提高各级管理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从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决算阶段为止,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实现对工程造价各阶段的动态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和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 蔡红颖,李坤.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J].今日财富(下旬刊),2010,4.

[2] 张大明.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J].中华民居,2011,1.

[3] 李云仙,吴春和.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J].建设科技,2010,6.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9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工程的造价控制。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能促进优化设计,准确地编制投资估算,保证估算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把造价控制在建设单位同意的限额内。同时,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能把建设项目的投资用在各工程项目、各单位以至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在各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均衡而合理的分配,能使建设单位的投资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益。事实证明建设工程价格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事项。土建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1)土建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频繁

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建设,但同时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投资额度的把握、建筑标准的尺度、设计深度的审查以及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一边施工一边变更,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2)土建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造价结合不够紧密

在当前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淡薄,设计理念保守,采用新技术、新成果从而降低成本的观念不强,同时造价工程师普遍未能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只是事后复核,纯粹从工程经济、概预算规则方面加以控制。由于发生了这样的脱节,因此控制效果不太理想。

(3)现场签证问题较多

由于工程监理人员对造价管理、预结算知识和有关规定掌握不够或者不准确,因此会产生对不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及时办理签证手续,结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有的施工单位对包干工程偷工减料,对非包干工程进行大量的施工现场签证,施工现场的乱签证,扰乱了建筑市场正常秩序。

(4)虚报土建工程造价

把定额中已综合考虑并包含在综合单价里的内容单独列项,把费率中包含的内容另外列项计算,利用定额单价的换算抬高项目单价。

项目从研究阶段的工程造价预测开始到工程竣工称之为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实际造价的评估和确定是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每个建设工程项目都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所以对各种造价因素必须在各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正确计算,然后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土建工程设计概算是控制项目投资额的依据,可以凭此选择最优设计方案,进行招投标。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签订工程承包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银行拨付工程进度款的依据。下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施工图预算和设计概算两个方面,分析了科学探制工程造价的方法。

一、工程实例

某省拟建的一条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全长96.12Km,路基宽度28m,双向4车道,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7座,互通式立体交叉处,分离式立体交叉处设计概算总金额为205956.356 万元,预算总金额为209565.2382 万元,较概算增加了,增加费用为 万元;其中交通工程概算为21110.61万元,预算为19127.25万元,预算在批复概算的额度之内,此部分减少 1983.36 万元;本项目土建工程概算总金额为184845.92万元,预算总金额为 190437.99 万元,增加 5592.07万元,预算超出概算约3%,以下仅就土建工程的造价进行分析。

1.1土建工程概

预算对照土建工程各部分费用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本项目预算超出概算的主要原因是土建工程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增加。

1.2土建工程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各组成部分的费用分析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各部分费用变化情况(见表2)。

从表 2 可以看出:建筑安装工程费中以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交叉工程、 桥涵工程、 临时工程的变化较大。后三项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 税金随前六项费用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本项目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时间相距很近,材料单价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在本项目中材料单价不对造价产生较大影响。

二、工程造价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从以上工程实例归纳出工程造价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首先应从总造价的构成着手, 分析总体的变化是由哪些部分费用的变化而引起,其中以哪些部分费用引起的变化大, 大多少。

(2)就费用变化大的部分逐项分析原因。从公路工程造价构成来看,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政策上的变化。由于国家、地方政策变化而相应引起的某些费用增加或减少, 如: 物价上涨费、征地拆迁费等;由于地方的特殊要求致使工程规模加大或缩小;某些主材或进口材料因国家指导价或国际贸易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等等,应分析出此部分费用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数值,计算出其影响程度。

(3)材料单价的变化。由于编制时间的不同,市场因素的影响, 造成材料 (尤其是地方材料) 单价的上涨或下浮,应计算出其变化幅度及对总造价的影响程度。

(4)工程量的变化。工程造价的组成是量和价,使工程造价变化的因素除上述涉及到的之外就是量的变化。作者认为从造价分析的角度看,量的变化分为工程数量的变化和工程含量的变化。其中工程数量的变化相对简单,可通过工程数量的对比分析出来,如:土石方数量、排水防护圬工数量、桥梁长度、互通式立体交叉数量、分离式立体交叉数量以及通道、涵洞数量的增加和减少等。工程含量的变化则需要进行深一层次的分析,因为其直接影响技术经济指标,也就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单位造价,如: 土石方中土石比例的变化、土石方运距的远近直接影响土石方的单价;软土地基的处置办法直接影响每公里软土处理的造价;路面的结构型式及厚度直接影响路面每平米指标;桥梁的结构型式、基础型式、地质条件、施工方案直接影响桥梁的每平米单价及上下部投资比例;互通式立体交叉规模、 匝道长度和宽度、 是否有软土路段及处置方案、立交桥的长度和宽度、立交桥所采用的结构形式、被交道的等级和处理长度及范围则直接影响每座互通的造价,可能同是单喇叭互通,因为其具体情况和工程含量的不同而造价相差很大。这就需要工程造价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正确套用定额进行分析,切忌仅凭经验数值轻易判断。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工程造价 控制管理中期结算

根据本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和工作经验,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工作中十分重

要的部分,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投资效益的好坏,也能充分体现出建设项目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工程造价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只有在进行全过程控制的同时突出其重点才能取得良好的造价管理效果。从国内外工程实践及工程造价资料分析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项目的造价影响度为75---95%,设计阶段的影响力是35―75%,施工阶段是5---35%,竣工阶段是0---5%,很显然,工程建设中项目的决策阶段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目前工程造价的主旋律是三算一价

一个投资建设项目,从提出到建成投产使用,一般要经过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使用阶段,其工程造价具体体现为初步设计概算、可行性研究估算、合同价及工程结算,简称三算一价。

1、投资估算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估算,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初步研究的成果更进一步的分析及研究,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一般要求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为±15%。工程估算的依据一般为,参考以往的实际完成工程投资资料和业主提供的有关费用标准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单项工程的投资估算或综合单项工程的投资估算。

2、设计概算

建设项目的设计概算,是根据初步设计方案的内容和范围进行编制。其工程量计算是根据给定的主体布置图和方案图、阐述主要方案的说明书、原理图等进行编制。设计概算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概算和估算虽然都属于预算的范畴,但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占有的依据不同、阶段性不同和作用不同,因此要达到的精确度也不同。一般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之间的误差为±10%范围以内。

3、合同价

工程合同价款,是业主根据市场情况,通过招标或其它方式确定的。合同价和结算方式一旦确定就决定了整个工程的造价水平。对业主而言这是整个投资控制的实质阶段,是重中之重。所以要关注各种市场信息,引入竞争机制,以制定出严密的合同条款。

4、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结局。它的重心是掌握完整、全面的资料,解决索赔带来的压力。也主要有一批优秀的造价工程师,通过他们具体的计算、工作、沟通、谈判来争取效益。

工程造价管理应把握的重点是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并且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先导和关键阶段。同时还应重视工程投资估算的内容是否全面,各项估算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否正确。然后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拟建项目的投资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和决策。通过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经济、技术和风险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和论证,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市场的可容性和适用性、财务和经济的合理性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等,从而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全面的判断和评价。

设计概算是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

设计概算应是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一般不得突破。它是将来实施工程投资划块包干的依据。

对于大型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业主应向设计单位明确地表达其投资管理的办法和思

路,例如,业主在大型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就向设计单位提供《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原则》,明确在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概算编制的定额依据、机械费、人工费、材料费的价格水平、取费标准,以及对概算编制准确度的要求。

合同阶段造价控制的思路

1、在有完整施工图的情况下,采用固定总价的方式,可通过工程招标来实现。这种方式是最理想的,能根据施工图计算工程造价后一次性包死。合同中基本没有含糊或活口条款,结算手续也非常简单。但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要有全套的设计图纸。这种方式在招标中应采用有标底招标,这样可以杜绝哄抬报价的现象。编制标底时可以把行业定额作为消耗量的主要参考依据,用市场价格进行取价,形成市场造价。重要的项目可引用一口价的方式进行编制。

在没有完整施工图的情况下,可采取工程量成本加酬金(费率招标)、清单报价、初

步设计概算切块包干的方式。

(1)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式: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式首要的工作是确定工程量清单。其次是确定标底即拦标价。

(2)费率降点方式:所谓费率降点就是按照国家规定计算出一个综合费率后,承包商承诺下降的点数。

(3)初步设计概算切块包干:这种方式就是以初步设计工程概算为依据,经过谈判降点直接包干给承包商。

对于大型工程进行中期结算是-把一些争议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投资额大、施工周期长的工程,可以根据施工的先后顺序,

对于一些已经竣工验收具备了结算条件的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可以及时进行结算工作,这样将避免等到全部工程完工后再进行结算时,因时间过于长,引起许多在当时比较清楚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而完全可以很快解决的一些问题,因时间的关系而引起的不必要的争议,进而影响到造价的精确度。

工程造价的控制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部分。前期造价部分工程管理部门可通过招标及合同条件等手段来进行控制;后期通过竣工结算来控制,但普遍缺乏有效的中期控制,进行中期结算可以起到工程造价中期控制的目的。中期结算,对于业主而言,能及时掌握工程建设投资的使用情况,适时的调配资金,保证工程款项及时到位,做到有计划地安排资金的使用。对于承包商而言,承包商也很赞成中期结算的理念。由于中期结算有利于承包商的内部成本核算,使已确定造价的部分及时结账,能准确计算其利润及各项税费的提留,并有效地奖励在施工过程中做出特殊贡献的有功人员,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互动效应,更好地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在施工中对于合同未包含的内容及时办理补充协议,并按工程进度办理相关的结算,利于施工方的资金利用计划。

六、结语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任何环节都缺一不可。为了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只有在对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同时抓住其中的关键和重点,并采取灵活必要的措施,才能达到目的。控制工程造价不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终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项建国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