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6-20 17:17:45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2]蒙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3]邓明艳,曾菊新.武汉城市圈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09.10.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WWW.133229.cOM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 自然 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 科学 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 教育 、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 工业 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 法律 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 历史 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 交通 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 自然 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 旅游 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 农村 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 交通 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 科学 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 教育 ;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 企业 、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 经济 ,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亚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旅游功能区;成都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107-04

一、引言

长期处于“形象遮蔽”状态的亚旅游目的地将面临市场份额不足、旅游吸引力下降等生存问题,而旅游形象强大的主流旅游目的地因为在旅游市场上成功占领了先机,将吸引区域内的主要客源市场,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但由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主流旅游目的地长期处于游客满载状态,这类旅游景区也将面对环境容量超负荷带来的破坏性经营问题。因此,忽视亚旅游目的地的转型与升级将有可能导致特定区域内的“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从我国各大城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可知,其客源市场和发展规模都在迅速扩大,但无论是以乡村风情游览为主的乡村旅游地,还是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乡村度假区,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城市其他知名旅游地的形象遮蔽,使其处于较为弱势的亚旅游目的地,较难摆脱城市边缘旅游地形象。

二、基于乡村旅游角度的亚旅游目的地内涵鉴定

(一)边缘效应与乡村旅游

井晓鹏(2011)认为,在旅游规划中,边缘效应是指“在异质地域”(含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属性与用地性质、权属、活动方式等社会属性的区别)间的公共交接地带,由于社会、经济、生态等各类因子的互补性集聚,或地域属性的非线性相互协同作用,产生超越各个地域单元功能叠加之和的增值效应,赋予并实现边缘区、相邻腹地、乃至整个区域综合效益的现象。此定义主要是从旅游规划层面,从正边缘效应的角度出发,强调边缘效应对旅游地的资源整合与效应叠加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然而,近郊乡村旅游地作为典型的边缘旅游区,如将其简单归纳为城市旅游的延伸地或乡村旅游的拓展地,其旅游功能区划分的不合理性将有可能产生负边缘效应。因此,不科学的旅游功能区划分和定位将会降低近郊乡村旅游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导致旅游地不能成功地进行资源重组和效应叠加。

(二)亚旅游目的地视觉下的成都乡村旅游

从地理学角度看,近郊乡村旅游地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和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交界地。从旅游目的地类型看,近郊乡村旅游地介于城市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之间,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交集区域或过渡区域。近郊乡村旅游的边缘区现状决定了其很容易受到边缘效应的影响,成为城市旅游中的亚旅游目的地。

在我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无论其发展规模、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形象,都很难与自然资源品级较高、人文资源独特的风景名胜区相提并论。乡村旅游在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前提下,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及地理位置较偏,客源市场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乡村旅游往往受到城市中心或城市周边大型知名旅游目的地(景区)的形象遮蔽,其客源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分流。与其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知名景区(点)相比,乡村旅游景区(点)也较难整合到标志性的城市旅游线路中。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乡村旅游地被列为典型的亚旅游目的地代表。

以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成都市为例,从旅游接待量、市场知名度、市场形象等方面与成都各大旅行社推出的成都市著名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景点(主流旅游目的地)进行对比分析。

由表1和表2得知,与成都常规旅游地相比,成都发展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地无论在景点特色还是旅游资源级别上并不逊色于前者。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及知名度等方面却滞后于成都常规旅游地的发展。可见,成都乡村旅游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位于同类资源级别的旅游景区“形象遮蔽”中,尚未建立自己的“形象遮蔽”空间。

三、亚旅游目的地背景下成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瓶颈分析

成都,一座具有浓厚休闲氛围的城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无论是郫县农科村、龙泉桃花山等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农家乐旅游地,还是温江花博园、书房村、邛崃平乐花楸村等后起之秀,在面临旅游产业升级和转型时,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然而,在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级较高的成都市,乡村旅游正处于发展成熟期向转型升级期过度的阶段,因此,想要延长成都乡村旅游生命周期,必须为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市场形象注入新鲜活力,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避免走向衰退期。但是处于亚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中乡村旅游,在转型升级期将面临产品升级、形象突破等难题,具体表现为:

(一)旅游形象难以创新

早在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农家乐已达到592家,比2003年净增1313家,增长了25%,星级农家乐达到300余家(杨小英,2006)。截止2011年底,已超过6000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升值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目前,成都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形象的塑造主要围绕田园风光、旅游景区、特色产业及民俗节庆四个方面展开(如表2)。

自表3得知,成都发展相对成熟的乡村旅游景区在定位旅游形象上具有依托特色产业、知名景区或民俗节庆的特点,其淡旺季非常明显。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和更替,处于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景区面临通过创新旅游形象扩大客源市场的困境。

(二)产业链条深度仍需挖掘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园”到近几年的乡村度假可知,成都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长度得以延伸,但深度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成都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度在全国各大乡村旅游地都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从生态美食、农事活动、田野采摘到各类会议、宴会、节庆活动,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迅速扩大,但其产品文化元素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加大与文化及相关产业融合的行动方针和规划尚未成体系。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如何突破其他资源等级高、知名度大的旅游胜地的“形象遮蔽”,提高文化附加值,是其摆脱亚旅游目的地地位的重要途径。

(三)知名度较大,但市场份额难以拓展

以成都精品乡村旅游景区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为例,“五朵金花”由成都市政府统一规划,包括江家菜地、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花香农居、荷塘月色五个主题农家园,占地约12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年均接待量超过900万人次,年产值1.8亿元,是成都著名的近郊休闲度假地,是全国乡村旅游地的楷模。

客源市场的构成中散客比例大小及本地客源多少是判定该旅游地是否具有亚旅游目的地性质的重要标准。由图1和图2得知,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成都乡村旅游80%以上为本地客源,散客比例很重,占到85%以上,团队客人极少。可见,成都乡村旅游并不是外地客源的主要旅游地,在亚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中,如何分流成都其他知名主流旅游地的客源,扩大市场份额,是成都乡村旅游华丽升级的一大瓶颈。

四、构建乡村旅游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升级规划

我国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历了“农家乐”自主经营阶段和乡村休闲规模化经营阶段后,逐步迈入乡村度假产业化经营阶段。这是由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不断提升的城市生活压力及土地集约化发展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近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得益于国家现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外,还取决于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与策划。其中,对其旅游功能区的合理构建则是保证乡村度假差异化发展及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如果说国家政策扶持是近郊乡村旅游摆脱亚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机遇,那么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则是近郊乡村旅游成功升级和转型的关键。

(二)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市场形象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在旅游市场形象、游客构成比例还是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仍停留在亚旅游目的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地呈现出“散、小”的分布特点,大部分旅游者仍将乡村旅游定位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走农家路”的初级阶段。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很难突破乡村旅游在客源市场上的传统形象,导致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遭遇瓶颈。

成都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采取了集中化、规模化的片区开发,如“五朵金花”模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典范。“五朵金花”实质上可看成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五个不同功能区,能满足客源市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需求,借助功能区的划分,巧妙地勾勒出五个主题形象,向外界成功营销了乡村旅游度假产品,这是作为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地比较成功的旅游功能区构建案例。

(三)有利于延生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一直是困扰旅游规划界的一大难题。有学者提出,乡村旅游重在乡土气息和原生态,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不应过度包装,应保持原汁原味。但从旅游者角度看,单一原味的旅游产品很难吸引回头客;从旅游规划者角度看,如何通过丰富产品种类,吸引游客消费是其对乡村旅游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当地居民角度看,他们势必迫切盼望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生活和环境带来的良好转变。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延生上。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可将乡村旅游地明确地划分为“环境保护区”、“居民生活区”、“游客游览区”、“产品加工区”等区域。在“产品加工区”,允许现代高科技企业入驻,整合当地可利用资源,将当地的经济作物、特色产品、生态美食等经过再加工,形成多样、丰富的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产品加工技术,提升乡村旅游新引力和档次。’

五、乡村旅游功能区的构建

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资金、技术、地理位置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相对滞后于城市旅游。因此,处于相对弱势的近郊乡村旅游要实现从“农家乐”时代到“乡村度假”时代的跨越,首先必须注重打造科学合理的旅游功能区,才能吸引外来资金和现代技术的投入,才能引进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才能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乡村风貌+城市特色+新型产业”为一体的现代近郊乡村旅游格局。

笔者认为,近郊乡村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应注重对其内部边界区的划分,同时又要重视各区域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基于边缘效应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前台、后台、帷幕”理论,近郊乡村旅游功能区可大致划分为:乡村风情体验区、近郊风貌过渡区及新兴产业培育区。

(一)“前台区”一新兴产业培育区

新兴产业培育区将乡村新风貌和城市新技术融为一体,与前两个区域有着本质区别。本区域应以培养新型产业,引进科学技术,开辟创收途径,拓展旅游空间为主要功能,重在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通过土地集约化,为农村土地转化成资本提供平台。随着现代企业的入住及管理模式的更新,传统生产方式将得到彻底改变和迅速提升,土地资源的规模化经营将使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农民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逐渐过渡到“与科技相伴”的现代工作模式,当地人均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也将随着本功能区的发展得以提升。

本区域是近郊乡村旅游的“窗口形象区”,主要以现代科技发展和农民生活转变为切入点,向外界展示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及工作方式的变化与升级。通过资源整合,本区域可以开展现代农作物培育、有机蔬菜观光、新型农产品展示、生态乡村农场、无土栽培蔬果等与新兴技术相关的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具有教育意义的示范性展示区。

(二)“帷幕区”一近郊风貌过渡区

“帷幕”,顾名思义,是乡村旅游地“前台区”过渡到“后台区”的桥梁。近郊风貌过渡区是乡村特色与城市文明的结合带,负责对游客情绪的培养,重在引导游客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和环境产生的良性作用。本区域主要展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活新风貌,具备餐饮、住宿、游览、购物等功能。本区域可开展季节果品采摘、新农村观光、乡村节庆表演、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本区域是三个区域中游客量较大,停留时间相对较长的区域,起到了旅游集散的作用。同时,本区域还是增加农民额外收入的重要功能区,也是外界了解乡村文化的符号标识区。

(三)“后台区”一乡村风情体验区

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不是完全更替的过程,而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保留前一发展阶段的精髓,同时融入新的发展理念,以延续和升华近郊乡村旅游的内涵,达到不断涌现新亮点,扩大客源市场,提升市场形象的目的。

相对于“前台区”和“帷幕区”,“后台区”更注重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强调“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在本区域,重点营造和维护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模式,保护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乡村风情体验区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主要以展示原生态的乡村风貌为主,注重保留“农家乐”时代的精华与特色,以满足游客对大自然的期待和向往。本区域应以乡村观光和农家体验为主线,在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田园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原真性。建议在本区域开展田园观光、生态养殖、农家美食、水车踩踏、土特产经营等旅游活动。在开展乡村风情游的同时,还可通过休闲观光活动提高游客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结语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河南乡村旅游 发展思路 对策分析

一、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1.乡村旅游发展热情高,发展速度快

河南乡村游虽然还处在起步的阶段,但发展热情高涨,势头迅猛。根据河南省假日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五一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29.3万人次,其中40%是近郊游和乡村游,达到1000万人次。

2.缺乏标准,管理粗放

由于乡村旅游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经营管理中的随意性和混乱不容忽视。各级政府和部门一哄而上抢占双休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忽视游客的需求和满意度,导致整体接待水平低下,配套设施不协调,影响人们的旅游质量,使乡村旅游产品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2007年7月1日,《河南省农家宾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实施,农家休闲度假的标准、农家乐的标准仍正在制定中,尚待推出。

3.政府重视,亮点突出

河南以前旅游开发的重点是在郑州、洛阳、开封。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河南乡村旅游作出了重点研究,作出了重大决策,重点转移到农村、转移到山区,也就是河南的四个区旅游区,嵩山旅游区、南太行旅游区、大别山旅游区、伏牛山旅游区,重点突破是伏牛山旅游区。如,栾川虽是部级贫困县,他们瞅准旅游业这二十一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把旅游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使栾川县一跃成为综合经济在河南省118个县排名前36位的小康县,创造了驰名中外的“栾川模式”。另外,焦作、新乡在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方面都有很好的实践。目前,河南乡村旅游正在以点带面,全面快速发展。

4.产品单一,体验性文化性不够

乡村旅游属于专项旅游产品,能够进行综合性、多样化的项目设计,但目前仅仅局限在观光层次,它与传统的观光产品相比,只是观赏的对象不同而已,产品的特性没有充分体现,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笔者在针对郑州乡村旅游调研发现,一般的旅游景点的活动项目是“吃饭”、“”、“垂钓”、“观光”,没有其他的一些赋予自身特色的项目,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不突出。针对游客问卷调研显示,有20.33%的人认为郑州市乡村旅游缺乏特色,雷同现象严重,24.34%的人认为项目不吸引人;35.85%的人认为产品种类太少,不能满足需求。

5.乡村旅游产业链作用有限,效益偏低

旅游项目单一,参与性不足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游客停留时间普遍较短,重游率低。郑州乡村旅游市场,一日游的游客占83.02%,其中半日游(不在乡村旅游点用餐)游客也不占少数。停留时间二日及以上比例极少。国际上发展比较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大多是度假产品,当日往返的游客很少。由于游客停留时间短,因而也就难以增加游客对目的地其他旅游服务设施的使用量,造成旅游产业链作用有限,最终影响了乡村旅游对整个乡村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

二、河南和谐乡村旅游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乡村旅游发展“城镇化”

所谓“城镇化”,是指乡村地区在旅游开发中对“城市文化”的刻意模仿,使农村原有的乡村意象大大减弱甚至完全丧失。如在进行村庄建设时刻意模仿城市的建筑等。更有一些城市的郊区,由于地价便宜以及当地给与的一些优惠政策,一些外来投资者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娱乐休闲设施,这些名为“农家乐”的设施,其实农家的味道越来越少,更是城市娱乐、健身中心的复制品或外迁,与市区的娱乐中心没有多大的差异,与乡村的氛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保持乡村性。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 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

2.乡村旅游发展“飞地化”

所谓的“飞地化”,是指城里人占据了乡村旅游业中的经营者地位,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形成了城里人的“飞地”。而“飞地化”是由于投资和经营乡村旅游的主体来自城市或非本乡村,他们仗恃其资金和技术的优势,采取圈地的方式,建设大规模的休闲旅游接待设施,例如农业生态园、垂钓园等,在经营时,雇佣更为便宜的外地劳动力。乡村旅游利益被少数人垄断,形成“抽血机制”。这种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破坏了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致使乡村旅游承担的扶贫使命无法实现。同时,还容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由于存在本地居民与投资者巨大利益冲突,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会充当破坏者的角色。如,路边截客、高价宰客、变相欺骗游客,甚至集体堵塞进入交通要道等行为,影响地区形象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已经屡见不鲜。因此,防止“飞地化”,注重旅游产业链本地化,合理分配旅游收益,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特别重要,也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3.乡村旅游发展“公地悲剧”

乡村旅游资源,从资源属性上看,带有公共产权性质。如果缺乏相应的约束,极易面临过度使用、退化和潜在毁灭等“公地悲剧”问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无度在各地屡见不鲜,繁不胜举。居民开办农家旅馆或从事相关旅游接待活动,无节制地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废弃物与废气等;搭建违章建筑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甚至有人在部分古建筑内对其进行改造、扩建,使文物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使当地人文资源、自然资源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公地悲剧”破坏乡村旅游区的“乡村性”,影响地区形象,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阻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制定相应的约束与激励体制,预防“公地悲剧”的发生至关重要。

三、河南和谐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河南和谐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将乡村旅游发展全面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

(2)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提高乡村旅游质量。

(3)发挥旅游开发的“造血式”扶贫功能,促进地区间的和谐发展。加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保护,增进旅游地的社会和谐和环境友好。

(4)以建设旅游强县、旅游小城镇、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旅馆为重点,模范引导,分类指导,城乡互动,从而有力地促进和谐乡村旅游发展。

2.河南和谐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7

论文摘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又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只有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经营的调控和监管,才能促成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类型,源于欧洲。根据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从市场来看,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大城市的居民。通过对游客的研究,国外学者发现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心理动机是喜欢乡村慢节奏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怀恋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他们希望了解当地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不喜欢与其他游客伴行,急切地希望成为当地的临时一员。由此可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理清这种影响的方面和性质,扬其利,弃其弊,对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激励农民加强对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国外的很多案例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这些研究显示,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化和历史传承鲜为人所知,处于逐渐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而对于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四川农民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并意识到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会逐渐显现,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会随之逐渐增强。以云南省丽江玉龙县拉市海为例,该乡距离丽江市区8公里,同时又是丽江至香格里拉旅游路线的必经之地,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当地纳西族人民懂得了山水是资源、应共同使用保护的道理,进而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实际上,不独拉市海如此,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云南的束河镇等地方,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在一些旅游村镇,涓涓清流环绕乡村,路边、庭院的花草树木都受到精心呵护,人与自然显得非常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客观地讲,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固然具有无穷魅力,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中也有不少不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健康的东西。而这些落后的东西可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被取代。游客对乡村旅游地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和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搞好给排水建设、美化保洁、道路整治、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从而使当地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四川郫县农科村就是其中一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该村的交通、通信条件大大改善;村里还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场和停车场;村民自觉修整庭院,更新、添置家庭设施。整个村庄环境优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应游客的要求,成都市青城镇“农家乐”接待户则大都订阅了报刊杂志,使业主们也开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村民的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意乱倒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乡村旅游的客源为大中城市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参与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寻找宁静的乡村空间,感受淳朴的乡村文化,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游客高品位精神追求的影响。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云南和顺古镇的百年图书馆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农民学习的场所;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诚信的消费环境是乡村旅游地良好声誉的基石,而良好的声誉是乡村旅游地的生命所系。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农民学法守法的主动性会不断增强。在云南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农民懂得了一些法律知识,明白了不索要小费、旅游投诉少、旅游形象才好的道理。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建立了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行政、行业组织的管理交互作用,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观念和习惯得到强化。云南丽江、束河镇等地方,每天游人如织,且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乡村文化,也可能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但理论研究和实证材料均显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能冲击甚至破坏乡村文化,进而给乡村旅游带来伤害。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文化趋同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地农民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可能得到强化,文化趋同进程可能因此加速。现代城市文明是工业文化甚至后工业文化的代表,而乡村旅游地多数是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基本还以农耕文化为特征。在两种文化间,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现代城市文明载体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打开眼界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所以旅游地文化向外来文化趋同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地尤其突出。城市游客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必将逐渐消失,这样,乡村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丧失了。俄克斯(Oakes)指出,游客对原始民风民俗的渴望与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期盼是一对复杂的矛盾。

(二)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反向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驱动力,它要求乡村与城市保持一定的差异。因此,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而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不少地方政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也是着眼于此。如何在政府追求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保持城乡的反向性从而使乡村具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三)标准化削弱特色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削弱乡村文化特色,进而削弱旅游地的“乡村性”。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管理,而要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就必须科学评价旅游设施配置情况和服务质量,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就必须进行标准化建设。但标准化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村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存乡村性,但在现实中,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导致乡村旅游地城镇化、商业化与飞地化,恰恰摧毁了乡村旅游的这个基础。因此,如何在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一个挑战。

(四)过度开发造成文化流失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冲动可能引发过度开发行为,造成乡村文化资源的“公地悲剧”。在开放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公权”与“私权”混杂,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同时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具有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一方面,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许多居民家庭可能完全放弃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活动,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会主动传承当地文化,导致当地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乡村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村民很可能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并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废弃物与废气等,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从而使当地人文资源受到损害。作为较小消费容量和较大消费规模的冲突,拥挤现象也在意料之中,它不仅是乡村旅游者施予乡村旅游者的外部不经济,也是旅游者施予乡村居民的外部不经济,这种过度开发也会造成对乡村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的破坏。

(五)利益纷争破坏社区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激烈的利益纷争,从而在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可能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一是一部分因经营乡村旅游得法而致富的农户与当地其他农户之间产生矛盾,二是旅游经营户之间因相互竞争而产生矛盾,三是外地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农家乐”的矛盾,四是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有可能上升为冲突,从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损害乡村社区的和谐,不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性(Rurality),客源地的城市性(Urbanity)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而乡村文化是乡村性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乡村社区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以在城乡文化对峙中,乡村文化处于明显劣势。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处于人类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现代城市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归宿。

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生活水平的落差更使乡土文化主体形成了自惭形秽的基本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通过农民对城市文化的模仿加快了城乡文化趋同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化无声凋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保护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意义,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趋势似乎难以阻挡。正是在这个心理基础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促进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来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调查、分类、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和鼓励来促进乡土特色文化的学习和继承,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特色乡土文化的知名度。外来人的重视、崇拜与追求可增强乡土文化主体乡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乡村文化得以保护的心理基础。

(二)充分利用利益机制调动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的积极性

使农民通过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受益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进而保持旅游地乡村性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本地化是旅游地农民受益的必备条件。实践证明,产业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农民收益高,所以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满足产业化的需要,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又要对外来要素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在规划制定、项目设计、利益分配等方面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福利,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只有将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性的保持与旅游地农民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保持旅游地乡村性与他们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才能调动他们传承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乡村特色文化得以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才有可靠的基础。

(三)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以实现“双赢”

实践证明,一般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及其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游客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也就是说,游客追求的反向性是有限度的、相对的、甚至是表面的,是在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文明传承等方面的反向性,而不是维持落后面貌的反向性。这就为在满足城市游客反向性需要的同时顺应农民的现代化需要提供了契机。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适应旅游业现代化的趋势。

(四)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文化的背景和依托,离开了特定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失去生命力。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从目前两种保护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的生命力要强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文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式,和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乡村文化往往会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文生态系统。只有保护好乡村文化所依托的生态环境,才能保存鲜活的乡村文化。

(五)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以遏制外部不经济

为了防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遏制外部不经济,防止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具体来讲,就是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可能克服乡村旅游的分散性弱点,开展品牌建设和营销,而且能从旅游地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在控制开发规模、保护旅游资源、协调利益关系、改变旅游地农民在外来企业面前的弱势地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促成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六)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保护乡村文化和保障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方面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立法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确定乡村旅游开发的范围、规模、形式、容量等,做到适度开发,尽量避免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造成破坏;第三,政府可以通过财税和金融手段激励旅游经营者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面貌和“乡村性”。如意大利要求乡村旅游是在农业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规定旅游收入不得超过农业总收入的1/3,否则将提高税收比率。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1)

2.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市场与经营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06,(6)

3.王宏星.崔凤军.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5,(1)

4.陈志学,金启宁.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谱写新篇章—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张中伟[N].中国旅游报,2006-3-15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8

乡村旅游最早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乡村旅游的基础是乡村性[1]。然而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凶猛推进以及乡村旅游商业化、“飞地化”[2]现象的加剧、村落的空间的衰退、“乡愁”记忆的丧失,使得乡村旅游赖以生存的乡村性逐渐被稀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毋容置疑,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以及乡村性保护应成为现今研究的重要议题。

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内涵认知研究

“Rurality”是作为rural的派生词于18世纪产生,意思是说“之所以成为乡村的条件”。乡村地理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乡村性的研究,他们用乡村性来定义乡村并将乡村区别于城市,认为每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带,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2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描述与评价研究

由于有最早期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概念的认知,国内外一些知名旅游学者开始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进行特征描述,这些都可以提炼出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的本质所在。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描述之外,能够简化、落实成模型从而为需要更精确测量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很有必要的。国外学者通过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构建来做评价研究很少。而在国内,随着乡村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探索。

近几年学者们开始不断关注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评价。不同学者研究角度不同、观测的尺度和对象不同、侧重点不同,导致构建的乡村性指标的差异,但很多都存在相通之处。基本提到了乡村地域、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经济、乡村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基础指标。

3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保护研究述评

乡村性日趋退化的现状,使得乡村旅游处于一种自我矛盾的发展中,这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如何让乡村旅游重回它的本质,即如何维护中国传统乡村的乡村性,这不仅仅是乡村旅游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国乡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自乡村性提出以来,在乡村旅游发展领域一直受到认同。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内容从最初的概念内涵、特征描述、到后来的评价和保护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视角和切入点都不断深入和细化。开始有从行为学、心理学、地理学、景观学视角的考察研究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切入点开始到考虑到乡村旅游地本身、旅游者、甚至是村集体。从研究方法来看,体现从起初阶段的定性描述方法为主,到近些年发展阶段定性方法和定量研究并重,不断以定量方法,构建合理、精确模型研究。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仍然不是很充分的。

4 乡村旅游乡村性研究的展望

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和挖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这和国家的悠久的农业历史有关以及和传统的审美观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看似是认知概念性的,操作性不是很强。但乡村旅游发展到蓬勃阶段的现今,更离不开乡村旅游乡村性的研究,因此还需进一步拓展。

4.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的社会化的转向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美丽乡村”、“乡村记忆”、“乡愁”等正从政策层面渗透到学术研究,乡村的社会化研究趋势也带来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社会化研究进一步加强。乡村意象、乡村感知等应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不仅要从游客视角、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本身视角考量,也要从当地的乡村居民来考量,甚至是整个村集体角度来考虑。

4.2 进一步加强理论深度的挖掘

旅游研究的理论来源丰富,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其中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研究地理学地位特别重要。这些领域的一些相关理论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理论依据。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及方法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007-03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出了诠释。其中非常典型的观点有下面几个:马波的观点是乡村旅游主要以乡村的社区为主要的活动地点,以乡村特殊的生产、生活还有田园风光为主的一种旅游类型;郑江从乡村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点,满足游客的娱乐、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的旅游形式;陈文君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的景观,乡村的生态环境还有民俗风情,以这些作为资源的基础,结合观光,参与,娱乐,休闲的旅游观光活动。

从上面这些专家学者对乡村旅游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专家们大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乡村旅游做出研究的。一部分专家是从旅游主体做出分析的,但是忽视了旅游的客体,也就是农村旅游相关资源。还有学者特别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创新的活动。

笔者对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总结,大致得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主要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一些特点为主要的旅游资源,以乡村风光、传统文化、民俗特色等为旅游的吸引点,以城市的市民为重要的目标受众群,与乡村居民发生联系的一种旅游。

二、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1.乡村旅游市场情况。我国城市居民近些年来收入增加了很多,同时休息的时间也比以前更多了,因此市民期待可以脱离城市的生活,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的身心。相比与普通旅游,乡村旅游以幽静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很多的城市市民,然而普通的旅游就不一定满足这样的要求了。

2015年十一黄金周,黑龙江省75%的游客选择在本省进行旅游休闲,在省内旅游不但可以节省时间与成本,还可以很好的放松身心。自驾游的群体规模也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各个景区的接待自驾游的人数整体比去年增长了12%。像哈尔滨太阳岛,二龙山日接待自驾车游的人数超过千人。全省旅游总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015年黑龙江省旅游的接待人数超过67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5亿元。在旅游经济的总量上达到历史性增长。乡村旅游的壮大与发展,对本省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乡村旅游资源情况。黑龙江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而且特色明显:林区滑雪漂流和生态游,特别是乡村生态游,占有绝佳的优势,黑龙江乡村旅游资源与国内其他的省份相比是占有很多优势的。黑龙江省是少数民族居多的省,它们的民俗文化很丰富,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农业的旅游资源都为黑龙江乡村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黑龙江省的面积有四十六万平方公里,旅游的特色是自然,神奇。相当多的自然湖泊,湿地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地区,这些自然资源为省内的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且黑龙江有很多的机械化农场与农业自然的村屯,民风独特自然,除了汉族还有满、朝鲜、蒙古、赫哲、鄂伦春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确定了六个乡村旅游的主题:民俗体验、秋季丰收采摘、农业学习、中学生乡村夏令营、春季赏花、同时推出了黑龙江省乡村游的具体线路,人们可以在农家的田野里面尽情地去欣赏田园的风光,体验乡村独特的美感。

三、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内涵

很多的乡村旅游区都是单纯的以农业的观光为主的参观形式,大部分的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没有展现出乡村旅游的多层面性,一些地区在开发的期间没有正确的理解乡村旅游内涵,降低了旅游的服务能力。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存在着自扫门前雪等严重的不良现象,资源资金无法形成合力,乡村旅游通常都是规模小,经营人员的品牌意识缺乏的现象普遍。很多乡村旅游发展的开始阶段,相关的经营人员是比较容易以自己的体验理解城市市民出游需要的。农村的居民通常向往城市生活,所以经营人把城市化作为乡村旅游目标。而乡村的一些独特音乐、舞蹈以及很多农村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很好的保护起来。这会使乡村旅游在产品方面存在相似,严重的缺少创新与独具特色的一些产品。但是城市市民其实是希望自己可以在乡村进行真正意义上体验农村的生活,这就和乡村经营人自己的理解截然相反了,从而严重地降低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二)经营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虽然各地的乡村旅游对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发展非常的用心,在资金投入方面的规模也比较大。但是因为乡村旅游的地点大部分都是在城市的远郊,或者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还是有多数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游客需要。像道路,停车区,厕所这些公共设施经常是很简陋同时数量也很有限。客房和餐厅这些设施条件比较差,卫生情况让城市的游客不能接受,以至于基本上留不住城市游客。还有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直接地影响了当地乡村旅游进步和发展。除此之外,因为一些主观条件牵制,很多服务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没有基础管理知识,服务不到位,管理工作也很乱,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消极的现象,如宰客现象等,以上所述的现象都会严重的制约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存在盲目性

黑龙江省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软硬环境不是很完善,几乎没有对旅游相关资源做出规划就盲目地进行了实践,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是只重视规模,而忽视了质量,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在开发中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只看到眼前,没有考虑到长远,所以导致很多设施都不完备,在一些乡村旅游区域,客运的通过能力很差,信息通讯力也很落后,这些不利条件都会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现在从事旅游业的工作人员很多是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的,旅游的知识很缺乏。一些工作人员在管理上参差不齐,标准也不规范。在交通、食宿以及地方文娱方面的服务质量偏低,地方特色开发不到位、服务系统不完善,本地生产、加工的原生态食物所占比例低下,提高服务接待重要性更大。这些因素也都影响着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且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有效、科学管理,让原本就非常松散的乡村旅游经营人员变得很松散,服务质量不达标。

四、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一)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灵魂,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特色

从根本上找原因,以标治本,获得可持续长久发展。同时还需要提升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尽最大的可能综合粮、蔬、渔等因素,做好产品组合吸引游客。强化从事旅游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提升综合的服务意识。而且,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完全可以开发利用民族、民俗的特色,挖掘出其文化内涵,做特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项目基本上是在农村和郊区,基础设施通常都很落后。游客基本上都是城市的市民,一定要保证旅游的环境要在卫生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创新开发工作,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优势。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府部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加大山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的力度,充分调动农民集资的积极性。重点加强对乡村旅游接待户的客房、洗浴等设施的改造,使更多的游客在乡村旅游的体验过程中得到更加舒适的接待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旅游的交通设施、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旅游导引系统三个部分。旅游的交通设施在旅游基础设施系统里面属于中心部分。像公路、铁路、航空结合的快捷的、综合性的交通网络,一定要放在基础建设的首要位置,从而创造更加舒适整洁的环境条件,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此旅游。

(三)做好开发,规划先行

规划是所有开发的龙头。规划先行,可以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破坏环境与浪费资源。接待城市居民的客房应该是非农业的生产活动住房,游客所有食物一定要是自己农场的产品,售价一定要低于市场的批发价格,从而让游客真正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开发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地,必须根据景观类型和交通条件,有选择地重点开发和创新开发,避免相互模仿,重复开发;要协调旅游开发中乡村旅游景点之间、乡村旅游景点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传统旅游景点知名度的优势,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尤其是区、乡政府应该把发展乡村旅游变成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事,做好全局的统筹指导,为乡村旅游的进步和发展营造优良的气氛。政府应该颁布一些法规,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当地基础设施。当地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管理功能,像当初对待冰雪旅游一样,起到主导作用、带头作用。例如规定乡村旅游景点必须取得工商、卫生、安全等有关部门的许可,并且接受基础的旅游知识培训,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及思想教育,从而达到乡村文化与旅游服务水平的双提高。

(五)结合农业发展与回归自然,提高居民参与性

乡村旅游需要充分的展现出这个地区的乡村自然风光以及特色,要努力的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层次,让每个游客到达乡村后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需要大力的提升乡村旅游的参与性。参与性是乡村旅游的亮点,农活体验,趣味劳动、采摘园等,游客们可以亲自下地干一些基本的农活,除杂草、摘蔬菜瓜果等等,调动游客的兴趣,增加旅游的乐趣。

(六)承办特色节事,加大宣传力度

例如哈尔滨经常承办一些哈洽会等国际会议和一些博览会等事项。黑龙江也可以打特色节事牌,加大宣传力度。黑龙江省也是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因此可以从民族特色的角度着手,做好节事活动策划,举办颇具民族、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也可以申请举办更大区域的节事活动,打开更广的宣传路子,让黑龙江旅游走向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

[参 考 文 献]

[1]冯淑华,方志远.乡村部落系统的旅游价值研究开发模式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16(7)

[2]韩振华,周玲强.关于发展现代农家旅馆的研究探讨[J].旅游科学,2016(1)

[3]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15(1)

[4]李乃英.对开发陕西农业旅游的思考[J].人文地理,2015(5)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

中国乡村旅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产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在需求方面,亲近自然、崇尚郊野游憩日益成为市民休闲的主流方式,自驾车旅游者的攀升更进一步刺激了乡村旅游市场。伴随着中国乡村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乡村旅游迅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现有文献已广泛触及乡村旅游各个层面,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又比较快,并受相关学科理论及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程度的影响,乡村旅游开发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旅游者作为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构成主体,是乡村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可以更好的揭示其行为规律与特征,对乡村旅游区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一、研究概述

心理学认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内部驱力和外部诱因都可以激发动机,旅游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方式,必然有其直接动机[2]。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过研究,研究方法以传统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主。方贤寨等(2003)通过对长沙城郊乡村者的活动选择分析,依据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得票情况,将乡村旅游动机概括为休闲度假、释放工作压力、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怀旧、商务考察、进修学习、猎奇等。张建国等(2007)从回归自然、求新求知、怀旧、休闲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宁波市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所采用的依据仍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选择的频数。黄洁(2003)从“乡土情结”角度指出乡村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下的“第一自然”的情结以及对同源性地域文化的认同。目前对旅游动机的研究,陈德广(2006)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其他非参数分析及检验方法对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张宏梅(2004)运用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对皖江城市居民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乡村旅游动机是一种人类纯心理活动,旅游动机不是单纯的,根据旅游者活动选择来研究动机,能从侧面反映出现有旅游者动机的激况,而难以描述复合的旅游动机。因此凭借外部活动的诱导进行旅游动机研究,能否据此全面分析旅游动机的构成情况,以及如何分析主要动机和次要动机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分析。问卷的内容由“乡村旅游动机”、“调查对象相关信息”和“乡村旅游活动意愿”三大部分组成。“乡村旅游动机”部分在结合文献研究和旅游者的访谈后采用18项因子来评价,依据受访者对因子重要程度的认可情况,采用李科特尺度测评,其中1-5分别代表“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受访者信息主要了解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指标”、“乡村旅游时住宿地点选择倾向”、“旅游团形式”、“每年乡村旅游次数”等方面。乡村旅游活动意愿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让旅游者列举其最愿意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在正式调研前,对预测问卷在广西南宁“美丽南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了试调查,对收集到的10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18项因子的KMO和Alpha分别为0.666、0.848,删除“体验乡村生活”、“了解自然”“了解新奇的事物”3个变量后,KMO和Alpha分别为0.772、0.849,达到问卷的信效度要求,最后采用15项因子评价乡村旅游动机。

对被调查者的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时采用同样的标准,结合自身的真实感受进行评价无疑可以获得更切合实际的效果,在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调查,可以让旅游者处于乡村旅游氛围中能更好地回答问卷,同时为保证被调查者在评价中采用同样的标准,调查人员在发放问卷时都对调查问卷的填写进行指导。正式调研对象为正在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调研地点选择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分别为桂林阳朔高田乡、桂林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壮寨)和南宁扬美古镇。调研采用现场发放问卷,问卷填好后直接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高田、平安、扬美各发放200份、250份和150份,分别回收问卷194份、225份和139份,总共回收问卷558份,其中有效问卷547份,占回收问卷的96.2%。

笔者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除了常规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如均值、百分比等外,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分析用于分析不相关的样本在同一变量上的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另外采用因子分析法,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变量代替原有乡村旅游动机的绝大部分信息,为以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把握旅游者动机提供了简便的衡量方法。

三、数据分析

(一)研究对象结构分析

调查对象从性别构成看,女性比例达57.2%,明显高于男性。年龄构成中18-24岁占57.2%,25-44岁占35.6%。职业构成中学生占35.6%,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军人这四类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员共计占41.4%。在学历构成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仅占10.6%,大专以上学历者比例高达73.2%%。排除学生个人月收入比较低的影响,在有固定收入的被调查者中,约有40%的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通过旅游者相关乡村旅游信息发现,旅游形式构成中独行者占24.8%,亲友同行者占61.9%,而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仅占13.3%。每年乡村旅游次数仅1次占35.9%,2次占26.5%,3次占20.0%,4次及以上者占17.6%。

由此可见广西乡村旅游者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被调查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层集中在18-44岁之间,以学生和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士为主,学历水平较高。其二,被调查者来源广泛,区内主要来自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区外主要来自广东、湖南等周边省份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其三,被调查者总体收入水平偏低,但考虑出游者往往与亲友同行,以家庭团居多,总体支付能力较强。其四,被调查者每年乡村旅游的频率不高。其五,被调查者每次乡村旅游停留时间普遍不长。

(二)乡村旅游动机分析

1.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

在进行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时,对存在缺失值的数据剔除后计算其有效百分比和平均值,并进行了排序,具体数据参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缓解工作、生活压力(M1)”、“享受自然(M9)”是两个最重要评价因子,平均值分别为4.07、4.02,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占81.8%和72.2%,持负面看法的仅为3.4%和3.3%。“探亲访友(M14)”、“怀旧(M18)”是两个重要性认可程度最低的因子,平均值分别为2.91、2.98,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仅占21.7%,30.1%,而持负面看法分别占28.3%,31.8%。总的来看,乡村旅游者希望在乡村环境中以旅游方式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同时增进与亲朋好友的感情,怀旧虽然也是乡村旅游动机之一,但其重要性远远低于其它动机。

2.乡村旅游动机差异性分析

就表1中反映被调查者个体差异的9个项目对15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在对旅游者进行划分时,尽量遵循旅游市场细分的原则,使划分出的旅游者群体具有可识别的共同特性。在对上述旅游者背景信息进行适当的归类后,对细分后的旅游者群体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其中性别、常住地、旅游形式、停留时间在分析时采用原划分方法,而其它指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根据年龄,划分出15-24岁和25-44岁两个群体,根据学历划分出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三个群体,根据职业划分出学生、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具有稳定工作人士)两个群体、根据个人月收入划分出500-1499元(低消费)、1500-2999元(中消费)、3000元以上(高消费)共三个群体,根据住宿地点的选择划分出愿意住农家旅游和宾馆两个群体,根据停留时间划分为白天、一天一夜、两天两夜及以上共3个群体,根据乡村旅游次数/年划分为1-2次,3次及以上两个群体。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指标重要性均值没有因性别的差异而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在“缓解工作、生活压力”、“欣赏田园风光”、“乡村采风”三个指标重要性方面具有一致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具体情况见表3,表中I、J表示就同一乡村旅游动机指标具有明显差异旅游者群体,平均差值表示I情况下平均值与J情况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一”号表示I情况平均值小于J情况平均值。

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的旅游动机主要差异表现在:其一,中年旅游者比青年旅游者更看重通过乡村旅游增进同行亲朋好友的感情。其二,短程乡村旅游者更注重乡村旅游的精神放松功能。其三,文化层次高的乡村旅游者对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更感兴趣。其四、收入水平较高的乡村旅游者对于探亲访友、怀旧兴趣较少。其四,学生群体及每年乡村旅游次数少的旅游者更在意乡村旅游的康体健身功能。其五、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愿意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探亲访友,但高档消费者和停留时间较短的乡村旅游者体现出较强的怀旧情结。其六,通过旅行社组织的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期望值不高。

3.乡村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

对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进行抽样适当性(KMO)与巴特利(Bartlett)球度检验,得出检验KMO为0.783,Bartlett值为136,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说明数据阵是相关阵而不是单位阵,适合作因子分析。以16个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方差极大法作因子旋转,提取特征值超过1的因子。结果显示4个公共因子可以描述原变量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531%,具体情况参见表4。

基于因子变量的最大载荷,公共因子命名尽量反应其所包含因子内容。第一个公共因子变量,包括“了解乡村文化”、“感受乡村自然环境”、“了解乡村民俗风情”、“乡村采风”、“身体得到休息”,除“身体得到休息”外,其余因子反映了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等的了解需要,命名为“乡村求知需求”。第二个公共因子变量,包括“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休闲”、“精神放松”、“享受自然”、“欣赏田园风光”,主要反映了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缓解压力的需求,命名为“缓解压力需求”。第三个公共因子变量,“增进感情”、“体验户外情趣”、“康体健身”,命名为“交往需求”。第四个公共因子,包括“怀旧”、“探亲访友”,将其命名为“怀旧需求”。公共因子的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缓解压力需求”、“交往需求”、“乡村求知需求”、“怀旧需求”,具体情况参见。

(三)乡村旅游者参与活动意向分析

对目前乡村旅游景区开设的旅游活动进行总结并让旅游者选择其最愿意参与的3-5项旅游活动。旅游者最愿意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

旅游者上述旅游行为产生的动机很难界定为某一种特定的旅游动机,如品尝农家美食,很难界定其是由怀旧引发的,还是因为想了解农村的饮食文化引发的,因此,凭借旅游活动很难找出旅游者真正的动机。

四、结语

乡村旅游动机是乡村旅游者行为产生的基础,其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握乡村旅游动机可以细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完善其服务体系。整体上看,乡村旅游动机由主到次可归结为“缓解压力”、“交际”、“求知”和“怀旧”四大类,从长远来看,将来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以“缓解压力类”为主导,融合旅游者交际和求知的需求,怀旧仅是乡村旅游者附带的一种需要。其次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前提下,依据乡旅游者客源细分市场和乡村旅游者愿意参与的旅游活动情况来指导乡村旅游的规划与项目设计。另外,研究细分乡村旅游者群体在相同的旅游动机评价上的均值之间的差异,对于乡村旅游地把握旅游者多性化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以及开展市场营销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延红.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2]陈德广,苗长虹.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者聚类研究-以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6(6).

[3]方贤寨,粟路军,蒋术良.基于乡村旅游者调查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以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