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一体化十篇

时间:2023-06-16 17:38:18

德育工作一体化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1

随着我校 “服务教育,静待花开”理念的提出,我们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沟通从心灵开始,教师转变观念,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为家长解惑;学校创设环境,为家长与孩子搭桥,积极创设一种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的三维一体的交流体系。我们的设想是教师为学生的习惯和成长提出指导,当学生的导师;教师了解学生的成长坏境,明确家长的诉求,和家长一起促进孩子进步,当家长的朋友;家长理解学校的管理,懂得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做学校工作的有力支持者。

校级德育优秀课例观摩及互联网+教学培训活动点燃德育教科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精神,落实学科德育课程目标,我校受“中国好声音”启迪,以“公平、互动、选择、激情、用心”为主导,调整课堂评价办法,创建“课堂好声音”评价体系,以“让所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所有学生自信地站起来”为目标,把“教,好学生”引向“教好,学生”,深入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转变。并通过开展初中学科德育主题教研,力求课堂中师生都有好声音,实现音效合一。

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文化二中本学期注重教师内涵发展,开展教师专业成长系列活动,以教师成长促学生成长。本次活动由年我校获得省、市德育优质课和互联网+教学优质课的名师和骨干教师分别进行德育课例和互联网+教学公开课展示,四位教师还结合日常教学中学科德育渗透的感悟、和优秀经验与全体教师进行了分享,并对互联网+教学进行了相关技术培训。

校级德育优秀课例观摩及互联网+教学培训活动,是我校新学期德育教科研工作开展的第一项大型活动。精彩的展示为各学科德育教学提供了借鉴,为青年教师做出了引领,得到教师们的一致认可。在校级观摩培训基础上,各学科组开展组内德育课例展示评比。

红色基因文化传承,英雄品格引领少年前行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营造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浓厚氛围。

1.学英雄事迹

学校组织班级观看《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宣传片,选取《地雷战》、《血战台儿庄》、《红海行动》等一批主题鲜明的红色影片推荐全校师生观看,短短的宣传片,学生们的眼神从一开始隐隐激动到凝重敬佩,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学生们对老一辈革命人深深的崇敬;学校组织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我的祖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祖国,你就是我要唱的那首歌》等一首首热情洋溢的诗文,同学们朗朗诵来,那坚定的眼神、昂扬的激情、铿锵有力的声调,无不体现出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学生们通过诵读红色经典文化,进一步了解国情、党情,加深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展现当代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精神。

2.走英雄道路

学校在校内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参观杨子荣纪念馆的活动,到教育基地领略英雄风采,在杨子荣纪念馆展厅里的一段段文字,一组组图片,生动再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战斗英雄不畏艰险、英勇善战、为国家和民族奋不顾身的悲壮历史,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杨子荣的英雄事迹,深入了解纪念馆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并被杨子荣烈士“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英雄气概深深打动。

3.做英雄传人

通过爱国军训感悟英雄情怀,军训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教会学生团结拼搏、吃苦耐劳,体验军队生活,这对于刚刚结束暑假的学生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洗礼。但孩子们在操场上都能听从指挥、挥汗如雨,收获是巨大的!在学生谈到自己的军训感受时,说到:“坚定的军姿,庄严的军礼,是对我们心灵的最好沐浴。经过军训,我们收获的不只是坚强的体魄,更是一种境界,一种比以前更成熟的心灵,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勇敢,不畏挫折”,通过军训,能让学生们深入体验到军人的坚强、严格、坚定,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生活选择和信念;通过志愿活动奉献爱心,组织学生清扫绿化带、号召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通过开展志愿活动让学生们继承和发扬帮助他人、互帮互助、热爱集体的优良传统。我们教育学生从生活中礼赞英雄、学习英雄,高举英雄烈士们传递过来的火把,认真将英雄身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乐于奉献的精神刻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体现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

注重家校互动 推动三维一体共育体系

1.“大走访活动”,拉近老师、学生、家长心灵

虽然网络平台为家校沟通的方式提高了便捷,但家访作为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为此,全校上下开展了“带着亮点走进学生家庭大走访活动”。领导,教师两人一组,佩带家访工作证,利用下班后、周末、节假日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畅所欲言。政教处根据家访情况编辑大走访工作简报,宣传工作典型,撰写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老师们在家访中有许多意外的发现。如有的同学房间收拾整洁,有的同学有许多小妙招,例如防校牌遗忘法,物品收纳法。这些发现让老师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学生在学校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表现,通过家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不仅增加学生自信心,也拉近师生关系;有的老师在走访中调解了学生与家长紧张的亲子关系,让家长感激不已;还有老师在家访中面对学生经济穷困的局面,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令家长感动落泪,感人的情景数不胜数。通过一次次家访,老师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了学生家庭的第一手材料,拉近了师生与家校距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上取得广泛好评。每位老师留有家访记录,学校组织刊印了家访专题简报,全校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家长座谈会,盛开和谐文明之花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有效形式和重要平台。我校改变传统家长会模式,学校以汇报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阳光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的丰硕成果等等,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把家长会办成表彰会,实现家长会华丽转身,实现学校和家庭的零距离接触;召开家长座谈会,学校更是把班主任更名为“大家长”,营建出融洽愉悦的氛围,不仅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家长从“被教育者”走向“教育者”,家长更乐于接受,对孩子的教育不再是老师的孤军奋战,让学生的心态更阳光,让家长的微笑更贴心。

3.家长开放日,零距离见证学生成长

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零距离” 接触中体验校园生活,感受学生的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们对孩子在课堂的表现都很好奇,很乐意到学校来与孩子共同上课,初四一名家长在听课心得中这样写到:“昨天听了雪宁老师的语文课,重当了一回学生,真切地感受了老师和蔼可亲的教导,亲眼目睹了孩子们积极踊跃的表现,课堂气氛非常融洽,我这位特殊的学生很享受,非常支持学校搞这样的活动。”另一位学生妈妈高兴地说:“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对自己的孩子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对以后辅导和教育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二是家长观摩军训活动。每学年初,我校都对全体初一新生进行入学军训,并举行军训会操比赛,在军训会操比赛中邀请家长到校观摩军训成果。家长们看到短短几天军训,自己的孩子眼神坚定了,意志坚毅了,看台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比如一位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观摩后这样说:“听着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口号,看着他们严肃坚毅的面孔和整齐划一的步伐,我似乎也回到了童年,亲子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学校的优秀,感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 三是亲子观影活动。学校为亲子活动搭建了舞台,在学校和谐厅,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励志爱国影片,让家长与孩子共享周末好时光,观影过程中,学生和家长被英雄们的精神所感染,纷纷表示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不放弃,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勇敢向着梦想奔跑。学校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活动,架起了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家长与学生消除了隔阂,密切了关系,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并肩做战,互相扶持,加深感情。

4.师生交心导师制,春风化雨润泽学生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每位教师与三名学生“搭建心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每周与每名学生至少交流一次,导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生活的感悟,为学生加油鼓劲,疏导学生压力,交心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心理困惑,平日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每学年开学初,心理健康教师给每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筛查重点关注对象,跟踪进行心理辅导;每周三天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为同学们疏导心结;针对各个级部学生各个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精心录制心理讲座视频,利用每周一班会时间集中播放,有效的疏导了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同时精心打造心理健康精品课程系列,为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提升自我;利用家长座谈会的契机,开展亲子交心活动,让孩子与父母,敞开心扉,互吐心声,父母更理解孩子烦恼,孩子更体谅父母苦心;以心理健康活动月为平台,制作心理知识看板,绘制心理主题手抄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我校于2017年被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评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同时针对我校生源特点,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由李晓杰副校长主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已经于2018年通过烟台市教科所的立项审批。

德育之花在音乐中绽放实践科技引领素质提升

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以兴趣爱好为纽带,打破班级界限,自愿选择并组成的团体。这是经过学校资源整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量身打造的教育模式。

社团数量根据学生的素质培养方向逐渐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合唱、舞蹈、管乐队、鼓号队、民乐队、吉他、小提琴、戏剧等音乐社团。这些社团均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根据指定时间,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合唱社团伴着或粗犷高亢,或悠扬婉转的曲调,社团孩子们在《东方红》的情境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心声,体会到亿万中国人民敬爱毛主席,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求解放,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在《我喜欢》中感受少年的憧憬。

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无论歌舞表演,还是小品相声,绝大多数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动情的歌唱、炫目的舞蹈、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的小品相声,发挥了学生特长、展示了学生风采、张扬了学生个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音乐社团利用自身的特长走进聋哑学校和养老院,用他们精彩的表演为那里的孩子和老人送去他们满满的爱;相声故事会的文明礼仪情景剧让社区群众看到了文二学生的新风尚;锣鼓队的孩子们春节时走上街头,用欢快的舞步、振奋的鼓点,表达了一份对家乡父老浓浓的祝福与诚挚的感谢。这样的经历与体验无疑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

举办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包括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创意概念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展示活动包括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优秀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等。

科技周全校共推荐上报《过山车》、《遥控汽车》等科技创新作品32件,科幻画精品32件,参加“34届烟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实践活动的两件作品作为烟台市代表推荐到山东省参加比赛。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2

论文提要:德育工作的德育过程的接受规律及主体性原则表明,中学德育工作最佳“切入点”是:人本化教育,即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坚持主体性。

中学德育工作“切人点”的选择和确立,制约着中学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选择,关系着中学德育工作过程的起点和发展,决定着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对“切人点”进行深人思考和探究,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思考一:中学德育工作最佳“切入点.确立的依据

1,思想遭德教育的接受规律

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规律表明,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能作为引发受教育者觉悟的前提和条件。

①需要驱动规律

需要驱动规律指“在德育过程中德育接受主体的需要是进行接受活动的动力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研究和满足人的需要,需要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在中学德育领域,广大青少年的精神需要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在德育过程中,接受主体总是自我对象化,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处于心理不够成熟、世界观正在形成时期,“主体的我”往往将“客体的我”,置于现实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客观环境之中进行多维度的自我观察和评价,从而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都将作为一种驱动力调节主体的自身状态,一般情况下主体需要越强烈,其接受活动的自觉性就越高,积极效果越强。

我国南方不少学校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德育课题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是明证。我们一些学校,校规中有“不打人,不骂人”之类的规定,也有违反校规、校纪被扣相应分值的处罚,实在不符合德育需要的驱动规律。欧美一些学校校规中多采用加分制,明确指出做某一件好事可获得多少加分。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一、二呢?

②内化外化规律

内化外化规律,是指“德育接受过程中内化与外化辩证的统一的规律。德育接受主体从自身的需要,在外界的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行为多环节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内化,是德育主体将接受客体及发出者的要求整合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感等内在意识的过程;外化,则是将接受内化所形成的思想品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依据,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强迫执行等不符合接受规律的方法,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采用理性的德育方式方法。

2、德育的主体性原.

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在马克思看来,主体不是精神、理性和作为唯一者的“我”,主体是活生生的“社会化了人类”,没有主体性就没有人类道德实践活 动。在德育过程中,主体根据自己的地位,本质力量和认 知定势,形成对客体的主动态势和能动状态,表现出能动 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也许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非不明的孩子,没有必要如此复杂,只需将道理讲出来规范定出来,学生只需服从,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德育过程。这种观点,其实质就是将人的社会性与主体性对立起来,认为道德就是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规范,否认人的主体性及需要.对道德的认识是浅层次的服从和适应。

面对21世纪的中学生,这种认识显然是相对滞后的。完整的道德,不只是指服从或适应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学校的规则,还包括面临种种不同规则和行为时所作出的创造性行动,体现出受动性和能动性的一致性,从而使德育工作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

思考二:中学位育工作最佳“切入点”的确立

综上,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德育工作的主体性原则及德育过程的接受规律,无一不在表明:中学德育工作的最佳“切人点”,是人本化思想道德教育,即以人为本,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主体性。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摇篮的中学教育,绝不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而恰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先驱。

今天,广大青少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的判断、选择和行为机会,思想道德实践的范围和领域空前扩大,而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因此德育现实向传统的封闭式德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德育过程的主体性、人本化被不可回避地提了出来。

思考三:“切入点”在中学旅育工作中的落实

1、德育工作者的‘.人本化”意识,是落实“人本化”切入点的前提和基拙

“人本化”德育是否能够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是否科学地发挥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德育工作者的人本化意识,是实现德育“人本化”的前提和基础。

出于培养21世纪具有健全的人格、高素质的人才的考虑,势必促使教育工作者摒弃空洞的说教,生硬的管教等不力做法,树立起科学的“人本化”德育理念,尊重、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变“说教式”为“引导式”,变“管教式”为“激发式”,变“间题式’为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参与互动式”。

2、德育过程的民主化,是德育“人本化”切入点的重要内容

中学德育工作以“人本化”作为切人点,这就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处处体现着、落实着民主化德育管理和教育。

“人本化”的中学德育将呈现出以下几种走向:德育常规管理的参与式走向。教育者真诚邀请受教育者参与德育常规的拟定和讨论、落实和检查,建立真诚的双向沟通,鼓励人人参与,呼唤德育主体的角色意识,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这一人力资源的能力作用。在德育系统中体现出“人—人”气息。

德育过程的权变性走向。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它含着人、时、事、秩序、制度、德育信息、德育评价等诸多因素。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就不能拘泥于某一德育方式方法,而应权衡利弊、随机应变,综合、灵活地运用各种德育方法,以变应变,因势利导,殊途同归,追求实效,以取得最佳效能的德育效果为宗旨。

德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走向。中学德育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这决定了德育内容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德育形式是多姿多彩的。诸如,多样化的德育内容范畴、多样化的德育活动方式、多样化的德育组织方式、多样化的德育活动领域等。

3.培养受教者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人本化”的核心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少数民族;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I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52-03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的变化带来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迅速地变化发展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也必然处在一个复杂变化的环境中。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在变化的环境中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里所说的主体指的是德育工作中受教育的人,在民族院校,主体指的是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客体指的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

(1)多元文化的发展导致德育主体的变化使德育工作变得复杂。在德育工作中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活动的根本依据。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借助道德文化这个媒介进行交往而实现的道德意识自我构建的过程。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价值选择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受教育者大部分关心个人利益、个人奋斗和个人发展,受教育者本身变得自立、自强和对自己负责任。学生的家庭条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使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德育工作的客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民族院校中,少数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文化价值观盲目地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漠视,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多样化的德育价值已然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衡量德育价值的标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人们的自主意识将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校的青年学生,这是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如何在多元化背景下制定出适应时展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是当前民族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2.网络文化对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多元文化背景下日益发达的网络文化对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领域的重要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绝大部分来自网络,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这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知识视野,同时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媒介和教育手段,有利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但是,网络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民族院校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1)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的授课,媒体通过报刊、广播、影视等方式来进行的。这些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主要特点是可控性,通过书本的规定,将德育工作的内容限定。目前,民族院校的学生以传统德育工作途径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少,因此,如何借助网络平台积极开拓新的德育工作方式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2)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尽管网络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是网络也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发动和平演变提供了渠道。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在政治、文化上进行殖民扩张和精神污染,他们大肆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传播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等。目的是为了削弱我国优良的文化道德传统。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这就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内部环境给民族院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

多元文化的发展民族院校内部环境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民族院校的教育改革本身就给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高校改革实施学分制以后,班级功能弱化,原有的德育工作模式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学生群体逐渐趋向小型化、分散化,班主任制度的班级化被弱化。现有的德育工作方式主要是以思想品德课上的传授,实行学分制以后,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来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2)学生后勤社会化、学生管理公寓化也向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过去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了“宿舍-餐厅一教室”三点一线,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是网络、社团、公寓这三大公共环境。学生接触外界的文化的方式非常广泛,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如何充分利用这三大公共环境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学校内部环境还包括德育课程的设置,德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在德育工作中是最严峻的挑战。如今的德育课程不能充分地反映民族院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德育课程设置比较固定化,课程内容缺少多样性。在部分实行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地区,仅仅是把民族语言教材翻译过来,根本没有结合实际去解释说明。德育课程的设置是适应全国范围内的学生,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需要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作出解答和解释,少数民族青年自身发展也面临众多问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德育课程设置如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如何更具有针对性,也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4.少数民族地区多元价值观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文化多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日趋深入,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

(1)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引起道德迷失现象。多元文化必然带来多元的价值体系。目前在民族院校的不少学生中存在着道德虚无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现象,还有少部分学生身上出现极端个人主义、过分注重个人利益、个人奋斗和个人发展,不顾及整体利益,强调自我,无视校规校纪,法制观念淡漠化等等,这种因价值观冲突而导致的道德迷失现象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2)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民族院校的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淡漠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直接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政治热情,其行为方式的混乱感、局外感、冷漠感表现的尤为严重。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院校中存在着各种热的现象,如社团热、考证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无一不

表现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淡漠化。从表面上看,这些所谓的各种热是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大学生在这些“热”中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这些“热”的背后是理想和信念的迷失,是大学生心理上对理想和信念的一种不知所措的、短暂的、非理想的选择和冲动的表现。所以,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要解决学生理想和信念淡漠化的问题。

(3)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民族院校的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的自我关怀,其实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包括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追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所讨论的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和道德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多元文化的渗透,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所追求的是财富效应,关心信息技术的便捷、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享受,而忽略了其中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中的人的真、善、美的追求和崇拜。在20世纪后期的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多为英雄人物、科学家等,比如雷锋、保尔、李四光、陈景润、华罗庚等。进入21世纪以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大多崇拜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等世界著名的实业家为主,以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民族院校大学生对生活理想和职业的理想层次上出现了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特征,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会变现出道德的滑坡、亲情隐退和人与人的信任危机现象。对于多元价值观所带来的人文精神失落,是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思路

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德育工作者要敢于面对多元文化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不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迷失了德育的方向。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和内容

(1)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德育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所以,德育工作要促进受教者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才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发展,使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人的价值等和教育要紧密联系起来。要求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德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重视人的情感因素,无论是人的思想认识,还是人的理想信念和伦理规范都应该融入人的情感。教育手段多么先进也不能取代面对面的教育工作;现代传媒技术多么发达也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完善的制度也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重视以人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理念,关心人的情感作用,让人的思想实现充分的沟通、传递、感染、分享。这样的工作理念不仅是生命需要的最重要标志,而且是人的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和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成长的根本保证。

(2)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们要勇于超越传统德育的界限,包容和承认外来文化,德育工作者不仅要从某一个文化体系或文化传统出发提炼其德育工作经验,而且要与传统德育工作内容进行对比,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工作的内容只有融入学生生活,使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学生对德育的理解才能更直观,学生的德育素质、道德修养才能更加被体现出来,才能使学生们在平日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德育工作的内容要增加科技知识含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可以为德育工作提供帮助,有效地增强德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德育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2.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

(1)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外来文化,培养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提高学生表达、对话、协商能力,帮助学生在一种民主、开放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德育工作中要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师生间互动不但能够唤起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形成一种互相促进的课堂气氛,更能充分体现德育课程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但是,目前的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过程往往处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无法从完善自己的道德感的角度去学习和体验,这是现阶段民族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师生间的角色互换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学生自己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资料,精心准备一堂课,作为老师来传授。传授之后,由任课教师给予评分和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3)要加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开展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德育课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在德育工作中受到时间等客观条件限制,所以德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及时地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解决和帮助。网络课堂的德育教育方式对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首先,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知识储备,网络课堂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德育工作者要面向各个专业的学生,就不仅要对德育知识的储备,而且还要掌握各个专业以及各专业的学生的特点,掌握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其次,要建设高质量的德育网站,及时更新德育内容,增强网站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网站的德育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们易于接受。再次,要重视德育教育的软件开发,充分满足民族院校学生们的需求,其内容和形式要满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最后,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同时,自身就应当起到楷模的作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的生活,乃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楷模,要做到为人师表,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有利于德育效果的实现。

3.充分开发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资源

民族院校的德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的教师、职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德育德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资源利益的最大化。

(1)加强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促进民族院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主动挖掘校园内的德育资源,利用海报、校园广播、社团等资源宣传一切正确的、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逐渐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公共秩序。

(2)重视民族院校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开发与创新。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团队,是创新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民族院校要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团队。要提倡勇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在做好发展民族院校教师队伍的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建设好大学生骨干队伍。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为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辅助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道理,刘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2]雷云.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6,(10)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4

关键词:新媒体;德育环境;现状;对策

新媒体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以较强的开放性、传播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点,通过各种便携式互联网终端,将海量的信息即时传播给用户的新型网络媒介。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带来了全新的德育环境,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地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向于通过新媒体学习知识,获取资讯,新媒体中丰富的信息使大学生的认知和观念受到影响。

一、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德育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是一切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的德育环境是指,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依托数字化技术和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产生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环境[1]。

新媒体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德育环境,高校要对新媒体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机遇,同时要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主动应对新媒体为高校德育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环境的现状

(一)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的积极影响

1、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工作是通过课堂、校园活动等方面开展的,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注重道德内涵等理论知识的宣传[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新事物、新文化的兴趣更加强烈,同时,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新媒体整合了传统的网络媒介,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抒发自我的空间,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德育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通过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将德育工作的内容拓展至课堂以外,变传统的灌输式为启发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

2、高效的传播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与以往的道德教育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教育者可以通过实时上传,即时分享等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在工作内容上,突破了传统传授内容来自书本,来自案例的界限,以图像、音频、视频等丰富的媒体语言进行展开,全面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在表现形式上更生动具体,增强了所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学生易于接受。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广泛的参与性,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维度,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的消极影响

1、丰富的媒体信息,冲击了德育环境

众所周知,高校的德育工作注重道德内涵的传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道德意识2。而新媒体无门槛的特点,使得其使用者和所传播的内容不需要经过筛选和过滤,信息资源来源广泛,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新媒体中掺杂着大量暴力、色情、庸俗的信息,这些良莠混杂的信息内容,冲击了德育工作的大环境,高校德育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因此,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德育环境更加复杂。

2、价值观多元,道德意识薄弱

与其他互联网媒介相似,新媒体具有较强的虚拟性和开放性,这样的特点导致了新媒体中信息的来源模糊以及媒体言论的开放性。在新媒体中,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媒体中不乏鼓吹西方价值观念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消极的、庸俗的言论,大肆宣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稍有偏差都会导致大学生认知的偏差,从而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新媒体中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冲击了高校当前的主流德育环境。

三、新媒体环境下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策略

(一)借助新媒体,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就要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德育工作的融合,在开展德育工作,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德育工作的现代化,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在确保德育工作宣传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的基础上,增强所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阶段性,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打造宽松、平等的教育环境,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优化高校德育环境。

(二)提升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要实现新媒体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优化高校的德育环境,最基础的工作在于切实提高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媒介使用者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媒体语言的接收、加工、处理能力以及对这些媒介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思辨能力。教育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力争能占据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平台中的主动地位,有指向性地引导、影响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中出现的紧急事件及其他状况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和处理能力。另外,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要重点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中海量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思维方式。只有实现师生媒介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新媒体为高校德育工作所用,使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环境得以优化。

(三)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新媒体中的信息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用户都可以实现实时上传,其中信息真假难辨,其中不乏网络谣言等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事实上,开放的新媒体并不代表着完全的自由,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抒发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自由地展示自己,发表言论,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要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络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是基于一定的道德和规范之上的,要构建良好的新媒体网络秩序,需要参与者规范自身的行为。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对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5

德育衔接是指不同层级德育的连续性和有序化状态。近年来,不仅德育专家认识到大、中、小学德育之间应该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而且中央的有关部门也开始关注学校德育的衔接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这些文件均从政策层面对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提出了要求。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着重指出,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所提出的“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具体到学校德育,主要体现在小学德育和中学德育以及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衔接。在目前学校教育分阶段分层次发展的管理模式下,需要将不同阶段的德育衔接作为关键环节来加以考量。如何实现小学向中学德育以及中学向大学德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和自然衔接,使整个大、中、小学德育过程体现整体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亟待探索与破解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现实意义

“衔接”一般指的是相邻事物的相互联系。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是有关教育机构对德育的一种有顺序的组织,目的是为了减少不同层级德育的隙缝,使教育对象能顺利地从一学习阶梯过渡到另一学习阶梯。实现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首先,它是解决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的客观需要。

随着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矛盾。如大、中、小学德育内容重复度高、德育方法雷同、德育管理条块分割严重、德育评价欠科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与大、中、小学的德育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有关。只有通过建立大、中、小学德育系统有效衔接的模式和体系,切实掌握大、中、小学德育系统有效衔接的规律,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推进大、中、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为此,各级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德育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手段和措施等加以总结和提炼,继而将其上升为制度化成果,有次序、有步骤、稳定系统地推动德育衔接的发展。

其次,它是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提质升级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中学是小学的延续和发展,大学是中学的提升和飞跃,大、中、小学三阶段本应是有机衔接的连续性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大、中、小学德育断裂、割据甚至各自为政的现象,割裂了大、中、小学德育的内在联系,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脱节和不能完整的贯彻实施。要改变这种局势,只有通过建立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全面提高大、中、小学育人环境的整体效能,加强大、中、小学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实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优化和逐步升级。为此,各级德育领导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出台一揽子与德育衔接相关的文件、规章、制度。并且为了确保各项制度、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加强衔接机制的建设,使大、中、小学德育各项衔接工作能够基于制度,成于规范,不断提高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良性互动,相互激励。

最后,它是适应大、中、小学德育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

20世纪初以来,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创立了他们各自的理论体系。如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德性、思想理论素养、思想道德需求、身心发展水平等会随年龄的增加,有一个由低层次向高水平发展递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阶段是从前一阶段中发展出来,然后成为旧质与新质的综合体继而又产生新质,如此循环往复,这就包含着新旧阶段的衔接问题,从而为德育衔接奠定了心理学理论基础。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是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高度契合的。

三、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操作机制

所谓德育衔接机制,是指将不同层级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互相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作用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目标机制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目标机制是指为达到预期德育效果而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在大、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目标机制的运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制定时的“长期目标短期化”现象时有发生。所谓长期目标短期化是指由于短期目标通常比较明确具体、易于分解且见效快,长期目标比较抽象、难于分解且见效慢,因而极易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部门及成员陷入一种短视、短期行为的状态。在德育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大、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者仅关注本学段德育具体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德育的长期目标和总目标,这势必影响学校德育的长远效益。中国有句俗话:“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德育工作尤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性教育。这就决定了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制定目标时必须具有长远眼光,同时又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分目标与总目标相统一,形成上下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

2.沟通机制

大、中、小学德育的沟通机制是指开展德育工作所需的上下贯通、前后一致的沟通协调工作。沟通机制主要是围绕大、中、小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展开。这就要求: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增强沟通意识。德育工作者要将眼光从集中于本学段的德育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规律、评价、管理等,转向到对相邻阶段德育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规律、评价、管理的关注,确保整个德育链的正常链接,整体把握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鼓励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开展对相邻阶段学校德育状况的考察与调研,弄清相邻阶段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推动德育衔接的路径和方法。例如,大学德育教师应当经常性地深入中学,提前做好大一新生入学前的思想、心理、意识等方面的调查,为制定新生的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中学的德育教师也要经常性地到大学进行学习考察,深入课堂,了解大学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为中学生进入大学做好预备教育。

3.制度机制

制度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特征。针对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呈现出的自发无序状况,应当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制度的保障作用,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才可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提高效能。为此大、中、小学应将德育衔接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走制度化和规范化路子。一方面,要形成以学校党委全面领导,以各级党组织为政治核心,相关部门如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等工作部门密切配合、互相协调、齐抓共管的德育衔接领导体制。另一方面,要增强德育主管部门及领导机构对德育衔接工作的宏观管理力度。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及领导机构要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搭建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创设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使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走向长效化。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保障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的有序化发展。

4.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是指依照一定程序,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对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情况作出分析,得出评价结果,以便管理者对衔接工作进行调整、改进的方法。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评估机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要确定德育衔接的评估内容。如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目标是否科学制定、衔接方案是否有效执行、德育工作者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是否搭建、德育工作者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是否创设、德育对象是否顺利渡过“磨合期”等。这些都是能够进行评估的内容,而且必须进行评估才能为德育管理者制定衔接制度、落实衔接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要建立评估反馈指标体系。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评价,既要从量上把握德育衔接状况,又要从整体上对衔接工作进行质的分析。例如,对大、中、小学德育教师衔接工作的评估,既要看相邻层级德育教师开展德育工作交流会的次数,德育对象的成绩、分数等量化指标;还要看大、中、小学德育教师参与衔接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高低,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表现的优劣以及学生是否顺利升学、是否获得社会认可和评价等定性指标。只有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结合起来,才能对德育衔接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进行准确可靠的评估反馈。总之,德育衔接的操作机制是德育衔接工作实现由虚到实、有软到硬的重要保证,对于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实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张忠华.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教育学术月刊,2011(1).

[2] 马化祥.论本科生德育和研究生德育衔接问题.思想教育研究,2010(7).

[3] 张进清.论复杂性科学的德育一体化.社会科学家,2010(7).

[4] 胡昂.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性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9(7).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6

关键词:技校 德育 一体化运行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23-02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当中,技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社会培养了很多的技术型人才,为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献出了自己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的变化,技校除了要培养学生具有非常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外还应该要对学生的德育加强教学的工作,让他们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能够有非常好的道德修养、行为和思想素质。现在很多的技校对于学生的德育还不是很重视,所以对于研究德育的一体化运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在现在的技校教育当中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技校德育一体化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技校德育的实施者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在技校实施德育的时候,主要就是通过了技校的教务处、学生处以及团委等一些部门的通力合作来完成的。在具体的实施德育的时候,各个部门应该要完成好自己的部门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技校的德育能够有效的顺利实施。但是往往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各个部门之间并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部门职能,相互之间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协调和配合,这样就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合力,使得技校的德育一体化并不能有效的实施。

1.2 整个教学体系当中没有形成整体化的德育大纲

现在每个教育阶段都有一定的德育大纲,但是各个大纲之间却没有一个很好衔接,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问题,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没有一个充分的考虑。在进行德育的时候,目标层次并不是非常的明确,有些教育的内容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讲,直到大学的时候都还在讲,虽然这些教学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针对不同的阶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却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和层次上的变化。作为一些理论性的基础知识,如果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和层次上的变化,那么对德育实施的效果也就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3 技校在德育的过程当中没有找到很好的实施途径

虽然相关的德育大纲当中已经明确的规定了技校的德育实施途径,那就是要求了学校在每个学年都应该要安排一些实施德育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的资源主要就包括了人员、时间以及场地,同时这些教学的资源还应该要满足实施德育的需要。但是在技校具体实施德育的时候,往往就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最终使得教学的资源不能很好的去满足技校实施德育的需要,这样就会导致技校的德育不能正常的实施,并不能满足全校学生参与到德育当中。

1.4 技校在德育的过程当中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现在很多的技校在实施德育的时候,都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在对德育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估和检查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首先就是现在很多的技校领导对于德育这方面的工作还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并没有意识到德育在人的成长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技术知识,从而也就不会把德育放在技校教学工作当中比较重要的位置。其次就是社会上的很多人对于德育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入,认为那些思想政治的教育可有可无,使得很多德育的教师在工作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激情,而且还有一些德育教师开始转行做其他的。因为在进行德育的时候没有一个有效的评价系统,所以就使得很多的学生在专业技术知识方面掌握的很好,但是自己的思想素质却不是很高,使得德育在技校的教学工作当中并没有发挥出真正应该有的效果。

1.5 技校在实施德育的时候目标和实际教学目标不相符

现在很多的技校在实施德育的时候,自己定的一些目标还是显得比较的高,并不是很符合技校的教学实际。现在很多技术在实施德育的时候,主要表现出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就是技校在实施德育的时候显得比较的模式化,实施德育的教学目标比较的单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并没有去认真的考虑过学生之间的一些差异,没有针对性。其次就是技校在实施德育的时候显得比较的理想化,对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情况最终也会导致技校在实施德育的时候并不能到达期望的目标。

2 技校德育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2.1 运行德育一体化的基础

在技校当中,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德育课。所以在技校的德育课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的内容应该要贴近社会、贴近学生以及贴近实际,同时还应该要重视对学生的体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技校的德育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的作用。

2.2 具体运行德育一体化的过程

在运行技校德育一体化的时候,应该首先要建立起相应的运行机制,这样的才能保证在技校运行德育一体化的时候,在具体工作当中的一些环节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就是在进行德育的时候,教学的内容应该要体现出一体化,在对技校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时候,还应该要结合一些实践,使得平常的一些课堂教学能够得到一定的延伸。这样的话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会感觉到很枯燥无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使得他们的综合素质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提高。其次就是在进行德育的时候,教学的队伍也应该要一体化,进行德育的教师应该要负责学生的一些日常的思想政治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和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最后就是在实施德育管理的时候也应该要做到一体化,在技校当中,学校的党委应该就是实施德育的核心部门,应该要对技校的德育工作提出相应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还应该要以这个核心部门来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和一个统一的管理。

2.3 德育一体化的评估

在技校的德育工作当中,德育一体化的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德育一体化的评估也是顺利完成技校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在进行技校的德育一体化评估工作的时候,技校的相关领导部门应该要高度的重视这项工作,而且在成立相关的评估小组的时候,也应该要经过非常认真和仔细的挑选。在具体实施评估工作的时候,应该要通过不一样的评价方式来不断的发现德育一体化工作当中的问题,然后进行及时的改正,对于评估的制度和相关的一些保障措施也应该要在工作当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从而保证可以不断的提高技校的德育一体化工作。

3 实现技校德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1)在技校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时,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些可塑性比较强的青少年,所以教师一些良好的品德和素质,将会对技校的学生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也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的话,那么可以对学生的品德起到一个参照的作用,而且教师的一些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以后的思想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技校进行德育的时候,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教师来积极的发挥出自己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2)在技校实施德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要根据技校学生的一些实际特点,开展方式比较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课外活动当中受到一定的感染和熏陶,学生积极的去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使得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现在的一些社会责任感;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德育方面的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提升在自己在德育方面的知识水平,学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竞赛方式来激发自己的思考,从而去很好的思考和领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技校当中,很多的学生都是属于那种心理还不是很成熟的未成年人,所以学校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还应该要开设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和学堂,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解决一些成长当中的烦恼,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收获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了现在技校学生生活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在现在的技校德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也应该要利用网络的技术来和学生进行一些教学方面的讨论,用另外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通过一些比较巧妙的方式来和学生进行沟通,传递一些正确的思想,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良的情绪和心理想法。

(4)在考核学生的德育的时候应该要建立一种量化的考核指标,而这也是技校在实施德育教学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专业技术知识优秀,并不能表示这个学生的德育也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在技校当中,要不断的完善量化的考核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保证德育的正常顺利实施。

(5)在技校的德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要把音乐的艺术教学也加入到其中,因为这是实施德育一体化的一个新方式。音乐主要的来源是生活,它与人们的平时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技校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艺术,从而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很好的完成德育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同时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要想很好的解决现在技校实施德育一体化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技校的德育教学机制,然后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对于教学的方法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找到一条最好的实施德育一体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赵艳丽.技校德育一体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9):225.

[2] 王小琴.高校德育一体化运行机制及其途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3):90-91.

[3] 石莉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沧桑,2008(6):206-207.

[4] 常秀云.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2):311.

[5] 陈志垠.论高校德育系统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8.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7

一、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基本任务分析

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高校德育应注重创设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蔡元培在谈到教育本质时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使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高校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中直接塑造学生思想素质的主要环节,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就能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广阔、宽松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空间,能够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的德育过程不仅要关注道德的形成,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合作环境,使其在具体的生活环境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中,理解并形成责任心和义务感。学生只有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将自我融入到集体、社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进而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2.加强与社会的沟通,注重解决基本矛盾。大学生的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社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高校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高校德育工作的传统理念有两大特征,即德育“政治化”和德育“知识化”。德育“政治化”和“知识化”是传统中国儒家政治本位和道德功利化的产物,两者由于与现实的严重脱节,使得已经具备了理性批判能力的大学生普遍有抵触感,落后的德育理念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高校德育工作要打破过去的传统模式,大力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合作,通过与社会互动,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品位,探寻高校德育工作的规律。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关键是把道德准则、规范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要解决社会的整体道德要求与个人主观认识的矛盾,也要解决现实社会中对立的道德要求反映在个体意识中而构成的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就是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冲突,在思想矛盾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3.新时期高校应树立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今天,德育中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淡化,高校的德育教育应逐步回归生活,应越来越重视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引导学生自己去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重视塑造他们的健康心理和完整人格,实现他们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以及超越。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说,德育工作过程不单单是辛苦灌输和培养的过程,而且是真正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过程。

二、不断探索高校德育工作规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把握高校德育正确方向,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的说就是:首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目标全面实现,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其次,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出发,把德育放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大格局下来研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中来研究,提高观察分析德育的能力;第三,立足经验总结,高校德育要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使其置身于日益丰富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同时,把师德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制度建设,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师表形象,促进师德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根据高校德育环境和对象的变化,积极探索充实德育内容。德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始终把握社会与人发展的联接点,应具有时代性,把握时展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坚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确立国家至上的价值观念;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确立合作发展和诚信受益的成长方向;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确立人文素质的基础地位,让学生在高品位文化氛围中感悟、思考、理解,净化灵魂,健全人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高校德育不应该回避现实生活问题,因大学生所认可的德育知识是活生生的,而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道德规范知识。应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开设一些讲座,与学生共同讨论,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本质和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问题。

3.探索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思路和管理途径。高校德育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首先抓落实,德育工作要虚功实做,虚事实办。把德育的目标、内容、政策由虚变实,把德育工作的体制、机制、队伍、投入由软变硬。从具体问题抓起,作出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验的规定,形成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高校德育管理要实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建立开放务实责任制的管理机制,把民主性管理与制度性管理、自律性管理与他律性管理有机统一起来。实施全员育人的德育实践,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教学为主渠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所有课程教学共同育人的全员育人的网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的文化培育大学生,营造健康向上、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统一的德育活动。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8

今年以来,区教体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以加强师德、学生品德为重点,以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师生为切入点,以激发内部活力、提升工作执行力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促进了全区教体事业健康发展。

科学管理,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工作中,区教体局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紧紧围绕育人先育德、成材先成人的德育工作基本思路,明确德育工作要求,强化过程管理,促进全区德育工作的开展。

按照目标具体化、内容系统化、方法科学化、途径协调化、评价多元化、管理全员化的基本思路,区教体局将全区各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进一步归纳、提炼,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组织学校将面向全体学生且有一定经验的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提炼,作为德育品牌予以认定。目前,我区已有市级德育品牌10个。德育品牌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带动了本校特色工作的开展,也为全区德育体系建设、特色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

突出重点,营造“四德”建设良好氛围

深入挖掘孝文化内涵,在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提炼具有个性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立足“孝文化”特色,发挥学校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职能,努力提升学校竞争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立以“发挥地域文化特色,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特色管理目标,进一步挖掘“孝文化”内涵,成立“孝文化社团”,组织编撰《颜山孝水》、《孝水流韵》、《孝乡风情录》等乡土教材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通过让学生感知孝文化、感悟孝德、实践孝行,培养学生爱家人、爱他人、爱家乡的高尚品德。

__中心学校、中心路小学、艺术学校在教室树起一面面弘扬孝文化的“孝德墙”。内容有__孝妇颜文姜的故事、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伟人孝亲的故事、《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孝敬父母三字经》等,不仅为学校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好教材,带动了全校师生用实际行动弘扬“孝”文化。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国家课程中蕴藏的德育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扩大德育影响。按照德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将“四德”工程内容纳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演讲比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宣传表彰先进,发挥典型模范引领作用。

德育双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十不准”要求,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准则。不断健全完善师德行风评价监督机制,严格落实淄博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组织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将履行承诺的效果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依据,置于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之下,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弘扬教育正气。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让教师不但要做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也要成为全面育人的内行,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9

下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明确主要任务

(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禁毒教育。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3)建立德育的目标体系、德育的网络体系、“三结合”的德育育人体系。

(4)加强学校乡村少年宫建设等工作。

二、坚持德育首位

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将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构,落实德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相应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党组织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党、团、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三、以德育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文环境

1.以“组建学生会机构”为载体,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德育干部的培训学习,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二是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教育局将在四月份举行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十一月份组织小学主题班会活动竟赛。

2.以“三自德育”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将校本“三自德育”课程建设作为德育创新的重要载体,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特点,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在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本地、本校教育资源,逐步开发出德育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成为“一校一品,一生一长”特色学校打造的助力器。

3.以“打造三自育人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切实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本地、本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三自育人”校园文化特色。二是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全面发展、个性彰显的人才成长氛围,积极推进“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学生质疑思辨,丰富课外活动内容,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创设条件。三是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配备专兼职辅导员,做好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的作用。

四、以德育网络体系、“三结合”德育育人体系建设为保障,推进德育工作健康开展

德育工作一体化篇10

论文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为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党委负责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敢工干部队伍。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体制与高校育人任务的完成有些不相适应.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已成为高校德育改革要义。要实现体制转换,需要提高对德育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特殊地位的认识,确定党委和校长的德育职责及各部门的德育任务.真正形成齐扼共管的新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最重大的战略决策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树人,德育为首。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德育工作以解决人才为谁服务的闻题为主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实行全员的、全程的、全方位的系统育人,这就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范围的工作循环机制,这较之观念、内容、方式的转变更具有“改革”涵义。

一、高校德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1、完住的扭育系统为高校位育运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经过20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离校在探索中已建立起了以学生管理体制为主要依据的德育系统。主要体现为:校(党委副书记一职能部门:学生处、学工处)一院或系(党总支副书记、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一班级。有的在班级增设了导师制,导师既授业,又育人。在这一系统中形成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决策指挥:党委。

主管部门:学生处、学工部及思想理论教学单位。

执行中介:院或系组织系统。

具体落实:班级。

群众组织:校、院或系的团组织与学生会。

由此可见,在高校管理中.德育体制主要体现为单线运转的工作机制.

与专业课教学、后勤管理等相对应.是专门的事务。

2.多方面、多层次的德育队伍为高校德育实施提供了力量保障。

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的主体。为调动全体教职员工育人积极性,经过探索高校已基本建立起了由多方面、各层次人员构成的德育队伍,这支队伍包括:(1)专职政工干部(规划管理);(2)思想理论课教师(理论探讨);(3)基础、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4)机关、后助人员〔管理、服务育人);校外特遨、特聘人员(多为专题报告)。并明确了这支队伍的德育任务,即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培养、塑造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人格品质。正是广大教职工通过理论研究、日常管理、专业课教学等多方面的实践,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徽发他们积极向上、全面发展,为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于新人提供梢神动力。

3、灵活多样的育人方式为德育任务的完成创造了条件。

高校德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历程,体现于学习,科研、劳动、生活各个方面,因此,也要求多种形式予以体现,除系统的思想品德课和日常管理外,还健全了正常化、制度化的党团组织生活、政策理论学习;举办业余党校;组织社会考寮和社会实践〔如大学生社区服务队、爱心社、寒署很的“三下乡活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墙报宜传、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学生正是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参与,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怡情明志、陶冶情操,使自我从政治信仰到日常行为都不断进步。

二、适应时展,转换高校德育机制

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学进步、经济萦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提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20年来、特别是90年代后,高校德育以较为完备的体制、多层次的育人队伍和多形式的育人手段,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内部环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在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大学生思想品德也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在核心价值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的同时表现出多样化、实利化的价值追求,使德育内容不断扩展,任务日益艰巨。因而,主要靠政工干部实施高校德育工作已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虽然如前所述我们的德育队伍包括了全校教职工在内,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目标体系和约束机制,实际上德育工作更主要的是由党委领导下的政工干部来抓。而专职政工干部除班主任外,与学生接触有限,难免陷人就德育抓德育的狭窄圈子,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使高校德育工作与其他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索高校德育体制创新,真正扩大德育主体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应由党委领导下的政工干部负责制向党委统一布署下的校长及行政系统实施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转换。这一转换主要由以下因家决定:

首先,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布署下的校长及行政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是党和国家面对新的形势发展对高校改革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工作要在党委的统一布署下,建立和完替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校长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负责。”“全体教职工负有德育工作的贵任。”“学校要高度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学佼德育的孟要途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签层组织工作条例》也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围绷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密切结合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显然,这里已明确提出了商校德育实施是校长及行政系统的任务,是广大教职工义不容辞的贵任,而不单独是政工干部的贵任。把这一决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不仅有助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使之从内容到方法及队伍建设各方面都得到改进,而且会大大提高高校的人才质量,从而推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是深化商等教育改革,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 --1982年,是从文革的破坏中拨乱反正和恢复发展;第二阶段是1983-1991年,是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同时进行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探索阶段;1992年以来,是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阶段,已明确提出了“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总体思路。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稳定.健康的身心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也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面对诸多全球问题而提出的世界性话题。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粉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离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索质就是做人”,知识是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素质;能力是在一定知识墓础上经过培养和训练,并在实践中锻炼形成的实际技能;素质是把从外界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而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表现。强调从知识、能力、素质的角度来构成人才的培养模式无疑更具有时代特征,也是我们改革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前提。这一墙养模式的实践也必然是综合的,它体现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环节之中。因此,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任务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更相适应。 再次,是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提高德育有效性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正面对着的是发展的时代、开放的环境和改革的现实,而大学生较之小学生、中学生对校外世界怀着更强烈的了解和参与愿望。因此二在覃革开放过程少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在富有时代精神,认同核心价值观念,表现较强的竞争、参与意识的同时也极易受市扬经济负面效应、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等消极因索的影响。如现阶段一些学生政治信念模栩,块乏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名利思想较孟,考试弄虚作假。行为举止不够文明,甚至有的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笋。这使高校德育内容增加,难度加大,也要求更多的力f投入。虽然我们向来也强调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上下协力。齐抓共管,但在原有体制下,“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工作职责划分。使高校德育在实际运作中主要成为党委线下政工千部的“专利”,德育工作有时被当作了学生思想间题的“救火’工作。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难以将正神的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稳定的价值追求,自觉调适个人与他与社会的养系。为此,更新高校德育体制,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显得,也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的现实选择。

三、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

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从离校的根本任务出发认识位育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统一性.以走出就德育抓德育的小圈子。

高校的很本任务是培葬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杜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能否实现。高校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面貌既受社会影响,一同时又体现着时代方向,对全社会起粉孟要辐射和示范作用,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提商大攀生思想品德,.仅靠政工千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校长及行政系统的组织协调功能,把教学、科研、管理、后物服务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且把德育工作纳人高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创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之中.纳人到高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从而在认识和实践上真正从学校整体工作的离度来认识、规划,走出以往就德育抓德育的狭窄圈子。目前,商校正在进行面向21世纪的教育思想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调整,倡导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德育在其中占有特殊地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2、明确党委和校长的职资.提离政工干部队伍紊质.以避免原有抽育队伍的两化。

提出高校德育要在党委统一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指高校德育工作由原来的党委抓变成行政抓,而是德育实施主体的扩大。党委和行政都负有德育职贵,只是具体任务不同。党委是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主要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结合实际统一研究一定时期内德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体系。校长主要是负贵落实与实施,把德育工作融人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真正体现校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贵。因此,建立和完善新的德育体制既不是党委包揽行政,也不是行政取代党委,更不是要取消原有专业政工干部队伍。政工干部是商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是学生日常思想行为的管理者,对学生德育工作负有更直接的贵任。在提倡全体教职工参与德育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专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关键是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学习和锻炼,要求既有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又能深刻地把握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能力。

3、确定目标体系.强化“三全育人”气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