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十篇

时间:2023-06-13 17:15:33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1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理论框架; 基本动因; 基本职能; 本质; 基本目标; 系统观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辞海》)。系统化的特点是前后一贯。《韦氏新国际辞典》对理论的解释为:“某一探究领域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公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理的整体,构成了所要探索领域的可供探索的一般框架。”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R.J.Anderson)、英国审计学家弗林特(D.Flint,1988)在其著作中分别强调,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美国会计学会《基本会计理论》和E·S.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第一页都引用韦氏辞典对会计理论进行了类似的解释。首尾相应与前后一贯同义。前后一贯的反义词是自相矛盾,任何理论如不能前后一贯,必将严重影响其科学性,甚至难以成立。

国家审计理论框架,是国家审计理论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严密组合,用以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其主要元素包括基本动因、基本职能、本质、基本目标。

我国审计理论界对审计理论诸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纵深研究,偏重研究各范畴的内涵,甚至孤立地进行研究,对诸范畴相互关系研究不够,影响审计理论体系前后一贯。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是个整体,要把其组成部分的诸范畴联系起来进行横向研究,弄清其相互关系,从联系中发现矛盾。

一、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原因,最为流行的观点是两权分离观和受托责任观,各有其论据,但仍欠周密和严谨。两权分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两权分离,审计不可能产生;受托责任是审计的内容和对象,审计什么,审查体现受托责任的经济活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既不是为了两权分离,也不是为了受托责任,两者都未能回答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原因。由于经济的发展,分离的“两权”都要求具有独立性的第三者对约定的维护产权的责任进行审计监督。为了什么?维护产权。所有者、经营者分别是维护自己的所有权或经营权。受托责任乃是维护产权的责任。如果不是为了维护产权,所有者或管理者为什么会愿意花费巨额费用去聘请审计人员?防弊正误也罢,(人)也罢,受托责任也罢,……归根结蒂,都是为了维护产权。所以,维护产权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和动因。在产权经济学指导下,可以将两权分离观、受托责任观和维护产权观统一起来。

既然审计产生于监督受托责任的需要,受谁之托?产权持有者之托。什么责任?维护产权。换言之,产权持有者为了维护其产权,委托第三者进行审计,从而促成审计的产生。最早产生的审计是国家审计。随着国家的产生,“为了国家治理的需要,国王委派专人,‘以考政事、以逆会计’,本着‘明法审数’的原则,考核百官的受托责任,国家审计由是产生。国家治理需要建立国家审计,用以保护国家(国王)的产权”。①维护产权不仅促进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还促进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因而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应当具体表述为: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适应维护产权的需要,受产权持有者之托,由第三者进行的监督受托责任,用以维护产权的活动。

二、国家审计基本职能

国家审计是适应国家治理的需求、用以维护国家产权而产生和发展的,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这些需要结合国家审计系统的运行,形成国家审计的职能。职能连接审计系统和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已经拓展到广阔的范围。通过国家审计的多种职能,尤其是基本职能,可以了解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经常的、主要的一般需求。基本职能涵盖范围广,具有代表性,支撑理论框架的前后一贯,本文着重探讨基本职能。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通过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发挥揭示、抵御、改进和预防等‘免疫’功能,在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落实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改善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②

免疫,本是医学概念,具有防御、自稳、监视等基本功能,用它来形象概括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医学上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似乎无“揭示”之涵义,我们将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划分为揭示职能和免疫职能。

(一)揭示职能

1.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的需要决定其应具备揭示功能。保护国家利益的基础是国家的安全,国家审计需要关注的政府责任核心是国家利益的保护。国家审计通过对被审计者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确认,包含审核、鉴定、评价(含风险评估)、报告,充分揭示体现受托责任的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状况及其风险,从而保证经济信息合规、提高经济活动效益。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环境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生态等方面风险层出不穷,这些风险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审计应该关注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各种风险,并及时揭示。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在不断加快,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越来越强,社会公众对审计效果的要求更高了。公众希望审计机关要敢于揭露违规事实,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及时揭示和查处侵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

2.“揭示”的对象是体现受托责任的活动,包括各种风险。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揭示国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历来是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之一。国家审计通过及时揭示、纠正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针对识别的风险,提出合理审计建议,提供解除风险的思路和办法,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腐败是国家治理中最严重的威胁,通过揭示,不仅能够惩治等违法违纪行为,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法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还能通过总结规律,找出违法违纪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针对性地完善各项监管机制,预防问题再次发生。

3.揭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书面形式的,也可以是非书面形式的;既可以是财务性质的,也可以是非财务性质的。揭示职能不仅包括鉴证职能,也包括确认和评价职能;不仅包括财务审计职能,也包括绩效审计职能。任何审计首先都必须通过揭示进行再确认。因而,揭示可以涵盖国家审计的基础职能。

4.揭示是国家审计发挥免疫职能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国家审计通过查错纠弊、揭示问题,及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行为进行监督、制约,抵御各种对国家治理过程的侵害,改进国家治理。其次,揭示是制衡权力的需要。将不符合法规的权力、责任与权力不匹配的事实运行揭示出来,国家审计能帮助国家将各种权力约束在其规定的范围之内。最后,揭示是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及时揭示在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国家治理者才有机会深入思考国家审计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对其作出指导。

(二)免疫职能

在充分揭示的基础上,国家审计发挥监督、制约,保护、清除、修补和预警等“免疫”功能。免疫,本来是医学概念,它具有防御、自稳、监视等基本功能。③当人体受到侵害时,免疫系统迅速作出反应,预防、抵制、清除病害。社会经济运行,同样需要免疫系统来形象地概括审计的基本职能,具有防护、预警、保健、服务、建设、促进、监督、制衡等含义。联系国家审计实际,免疫职能可以概括为三种涵义:1.防护、保健、预警;2.服务、建设、促进、咨询;3.监督、制约。

1.防护、保健、预警

保健功能是在发挥揭示功能的基础上发挥作用。首先是风险评估,立足于对潜在或现实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发挥保健作用,提出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方案,防范风险演变成现实的危机。其次,如果风险没有完全规避,危机成为现实情况之后,发挥揭示功能,寻找危机发生的诱因所在,发挥保健职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防止其扩大为系统性的大面积危机事件;同时,重新评价原有的风险与威胁评估机制与系统,找出其没有有效防范风险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2.监督、制约

作为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国家审计发挥的免疫职能是监督、制约。国家审计监督指以既定的标准为依据,对财务收支状况和其他经济活动开展检查、评价,得出结论。认定财务资料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判断这些财务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收支活动和其他财务活动是否合乎财务规定,是否合理、有效,同时也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履行了其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是否有违法乱纪等行为进行评价,从而作为追究或解除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依据,以监督被审计单位遵守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状况,使经济效益能有所提高。

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功能,保障国家治理的有序、规范,是国家审计基本职能的要求。对严重侵害国家利益的问题,重大铺张浪费、国有资产损失、资源毁损和环境破坏问题,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等进行严肃、有力的监督,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提高社会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的监督,及时揭示和反映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严肃查处不规范、不合法行为,确保国家治理决策落实到位。加强对重大民生热点问题的监督,突出对公共财政、服务、管理、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审计监督,突出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监督,切实维护民生。加大对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情况的关注力度,促进行政权力法制化、规范化。

国家审计的制约主要是对财权的制约。财权主要指掌握、控制、支配国家预算资金、国有企业经营资金、国家专项资金等公共资金的权力。对财权的制约,主要是对有关公共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的决策权、执行权的制约。国家审计通过揭示、处罚等制约手段,制止经济活动中各种消极因素,促进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服务、建设、促进、咨询

国家审计不能仅仅停留在监督、制约方面。应当在强化揭示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防护、保健、预警职能,及时发现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缺陷,发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潜力,在建设、促进、咨询等方面,搞好服务,维护委托人和受托人的产权。人们常说的审计创造价值论,其原因正在于此。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确立新的目标、提出新的计划、改变组织机构、改变人员配备或在指挥和领导方法上作出重大的改变等。对于整个国家治理系统而言,往往意味着打破原定的平衡,并在新的水平上达成新的平衡,实现新的稳定。面对快速变革和改革开放的客观环境,国家审计机关以国家长治久安为目标,不断促进完善法律、改革体制、改善机制和优化政策的过程,是国家审计通过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典型表现。

揭示职能从审计基础工作的角度进行概括,免疫职能从审计作用的角度进行概括。两者为指导审计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有的论著只强调审计的认证职能,忽视免疫职能,实质上丢掉了指导思想,影响审计服务经济建设作用的充分发挥,无助于审计工作登上新高地。有的论著只强调审计免疫职能,在当前,突出审计职能、本质的新概括,很有必要,但是忽视揭示职能,不利于树立全面的指导思想。从理论上看,会影响审计理论建设,不利于准确地指导审计活动。

(三)审计职能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揭示和免疫,都体现国家审计的基本动因,适应维护产权的需要。二者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在指导国家审计活动过程中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没有揭示,就不可能进行免疫,揭示为免疫服务,是免疫的手段,是其基础和前提,因而揭示是基本职能;从进行免疫的要求出发决定如何进行揭示,免疫是揭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免疫职能处于主导地位。两种职能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国家审计工作从事审核、检查,属于免疫,查明被审计事项的真相,然后对照一定的标准,得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规、可靠和有效的结论。从检查到评价,直到作出决定以及督促决定的执行,无不体现了国家审计的免疫职能。“建立适当的认证监督体系(保障公司或目标企业安全的体系)便能够达到审计的职能——揭示和免疫:1.财务审计:财务报告可靠性;2.商务审计:内部合规性;3.法律审核:外部合规性。具体操作:1.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性;2.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3.资产与权益的保障程度;4.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有效性,经营决策的合理性。”④因而,揭示是基础职能,免疫是主导职能。

基本职能是长期、广泛的审计实践的概括和抽象,受制于客观存在的国家审计的社会环境、基本动因和本质,因而具有客观性。基本职能存在于事物的始终,但又随着事物的发展而有所发展。国家审计基本职能揭示与免疫都体现基本动因国家治理的要求,适应维护产权的需要。

揭示与免疫是国家审计活动的基本职能,审计学的基本职能是研究。

作为基本职能的免疫,要通过相关方式才能实现,如检查、鉴证、评价、报告、促进……,这些可谓具体职能。它是根据庞大的审计实践进行理论概括而提炼出来的。各种审计都有其具体职能。基本职能贯穿于具体职能中,归根结蒂,各具体职能最终都实现基本职能。

审计职能是事物内在矛盾的外部表现,构成研究起点。它是一把钥匙,通过它,才能由表及里,发现事物的本质,深入研究动因、本质、目标等范畴。

三、从基本职能研究国家审计本质

通过外在的基本职能,研究深藏于内的审计结构与本质,是为系统科学和审计基础理论研究提供的捷径。审计、会计、统计,环境相同而职能不同,就是因为本质不同。

通过职能尤其是基本职能研究结构和本质,不仅是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也为会计、审计理论研究所证明。娄尔行主编的《审计学概论》指出:“审计的职能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是不受人们主观意志支配的。”⑤葛家澍、余绪缨指出:“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⑥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说明会计、审计职能与结构、本质、目标具有对应性。⑦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审计基本职能表现审计本质。

关于国家审计的本质与定位,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国家审计属于国家治理系统中的监控系统;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子系统;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或手段),是国家治理权力制衡的重要环节;国家审计是保障各方关系人利益的基石,是国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手段,是国家用权力制衡权力的有力武器;国家审计既是国家治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治理“战略”的监督、促成和实现力量。

理论界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大都局限在记录经济活动过程的事中和事后行为及这些活动与既定标准之间的差异实施监督,提出监督意见,这样的审计工作属于被动防范,并且这种方式容易使审计工作人员陷入一种尴尬的思维怪圈,认为通过审计,能够发现越多违法违规的问题就越好,发现的问题越多,表明审计的质量就越高,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随着我国经济领域范围的扩展,审计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审计的功能也随之不断拓宽,这种发展要求在理论上要加强对审计本质的研究,使审计本质的理论不断得到更新。笔者认为,从国家审计基本职能——揭示与免疫角度来看,国家审计本质是以揭示被审计者体现受托责任的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免疫系统。

四、国家审计职能具体化为目标

(一)审计基本职能与基本目标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功能表达系统结构的目的性”。⑧谢荣教授说:“审计目标是社会需求与审计能力的有机统一。”⑨葛家澍、余绪缨教授在论述职能与目标的关系时明确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按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把会计职能具体化。会计的职能是相对稳定的,而目标则随着会计所赖以存在的外在环境(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更。提出(设定)会计目标,既能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设定运行的导向和应达到的预期目的,同时也赋予会计职能以环境的影响和时代的特征。”⑩两位教授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审计。会计、统计、审计,社会环境相同而目标不同,就是因为三者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不同。直接制约审计目标的是审计职能,没有该项职能,难以具有相应的目标。职能具有根本性,目标具有现实性。所以公认的审计基本职能,应当作为制定审计基本目标的基础。

(二)审计目标与目的辨析

“审计目标有三类”:一是真实性;二是合法性;三是效益性。{11}“审计目的就是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有关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公允性,并出具审计报告。”{12}像这样,大体相同的内容,有的提审计目标,有的提审计目的,只能说明概念不清,提法混乱。为什么?

对于审计目标和目的的异同,有三类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类是相同论,如:“审计目标(Audit Objectives)即审计目的。”{13}“审计目标(Auditing Objective)在一定意义上与审计目的是同义词。”{14}第二类是不严格区别论,如:“目的与目标是有区别的。……然而,在会计审计理论研究上,目的与目标的运用往往并不要求作如此严格的区分。”{15}第三类是不同论,这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目标具体化论,如:审计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目的一般具有全面性与长期性,而目标具有局部性和阶段性。”{16}另一种是目的具体化论,如:审计目标是“审计运行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审计目的服从于审计目标,是对审计目标在各种不同的审计项目中的具体分解”。{17}为什么这样说,根据何在,都没有解释。

目标(Objective)和目的(Purpose或Goal)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同义词。《现代汉语词典》把目标、目的均释为“想要达到的境地”。《辞源》把目标释为①目的,②标的。《汉语大词典》把目的释为“所追求的目标”。查英语《简明同义词典》(张志毅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凯氏现代英汉同义词、近义词词典》(林德金,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新编英汉四用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和《英汉同义词辨析大词典》(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对两词的辨析,在肯定其同义后,指出其略有差异,仅在于后者“指心的活动”,“着重指行为的意图”,“表示明确的决心或更坚决”。笔者认为理论范畴应当准确明晰,不宜用同义词或近似词作为不同的范畴,以免难解、误解,造成混乱。从前述对审计目标与审计目的关系截然相反的解释看,已经严重混乱。

具体地说,目标、职能、本质等范畴,已为审计、会计理论界广泛使用,它们产生的客观依据应当是“动因”。维护产权观既反映社会环境对审计工作的客观需求,又说明审计工作评价受托责任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可能。制约审计本质、职能、目标的动因应属客观的经济必然性,不应当是主观性更强的范畴——目的。

(三)国家审计基本目标新论

系统论指出,系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审计目标是指导审计工作、评价审计准则的指南针,是审计系统应达到的境地。审计职能是审计系统能够做到的。由于审计职能内现本质和结构、外联社会环境,是基本需求与可能的统一,审计目标是审计职能的具体化,应当根据审计职能,建立审计的目标。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直接制约审计目标的是审计职能,没有该项职能,难以具有相应的目标。职能具有根本性,目标具有现实性。所以国家审计基本职能揭示与免疫,应当作为制定国家审计基本目标的基础。

在审计环境的影响下,职能是固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目标则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种变化只是外在的变化,其实质是相同的。如果说早期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则现代审计不仅要查明财务会计中的差错与弊端,而且要查明会计账目中反映的财务事项或经济活动是否准确可靠,是否符合和遵守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是否经济有效和达到预期效果。

现代审计的基本目标必须确定被审查对象与所建立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或不一致的地方等等。对于审计目标,学术界也有多种定义。例如:审计目标是“审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等等。笔者认为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人们在审计活动中基本需要的表现,反映人们在审计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与联系。

权威机构制定的国家审计规范大都首先明确审计基本目标。列示其主要者如表1。

一些论著和规范常把合法性、公允性并列为审计目标。其依据是我国于1996年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四条:“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何谓公允性?美国AICPA审计准则常务委员会1977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16号:“审计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在上年的基础上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准则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发表意见。”国际审计准则AU8001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范围“02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就是要使审计人员对该项报表能作出评语;该项财务报表,系根据公认会计政策的规定范围编制。”可见,公允反映就是“根据公认会计政策的规定范围编制”财务报表。有的专著明确指出:“公允反映=符合GAAP”。{18}合法性即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会计法规。把合法性与公允反映并列,显然重复。我国近几年颁布的《审计法》、《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审计目标都只提合法性,没有提公允反映,已经意识到两者重复。笔者认为:用合法性比公允反映更清晰易懂。鉴于我国审计规范具有法规地位,而国际审计准则和西方国家的准则具有规范性但没有法律地位,放眼世界,提合规性、概括性更强些。

合规性是财务审计的基本目标,效益审计的基本目标应当是效益性。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概莫能外。这两种基本目标又是交叉的、相互渗透的。

假账、假报表、假信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祸害。真实性或如实反映是各国会计界公认的会计目标。会计机构、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经过审计认证的报表和效益,作为第三者的审计系统,只能保证其依据可靠。所以,可靠性应当是审计的目标。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揭示和免疫。通过实施揭示职能,首先要达到的目标是会计信息的合规性。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揭示,对某种确认符合既定标准的程度发表专业意见,既定标准包括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管理规划,要求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符合法规,公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过实施免疫职能,其基本目标是在可靠性和合规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因而,审计基本目标是审计基本职能的具体化。

五、前后一贯的系统观

传统的理论探索,注重各范畴的纵深研究,忽视诸范畴之间的横向联系。作为横断科学的系统论为我们提供科学的指引和最有用的钥匙。

我国审计界对审计基础理论体系诸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纵深研究,偏重研究各范畴的内涵,对诸范畴相互关系研究不够,影响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前后一贯。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审计基础理论体系是个整体,要把其组成部分的诸范畴联系起来进行横向研究,弄清其相互关系,从联系中发现矛盾。系统科学和审计基础理论研究都证明系统的结构、本质、职能、目标具有对应性,不仅密切联系、依次制约,而且是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指导审计实践的基础理论,应当在辩证唯物主义、系统科学和产权经济学的指导下,从审计实践出发,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哲学方法论认为:“本质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决定事物性质的必然联系,即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决定于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19}按照系统科学定义,本质是“结构的描述”,“系统的特性首先取决于它的结构。结构的不同可以使同一类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类要素统一组合的秩序和方式。”{20}木炭、石墨和金刚石的元素都是碳,只是由于结构不同,以致面貌、功能和性质完全不同。决定事物本质和职能的是结构,是事物的内在矛盾。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结构和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功能和结构具有相互对应的性质。这一性质可表述为: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21}所以,通过基本职能研究结构和本质,不仅是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也为会计、审计理论研究所证明。娄尔行主编的《审计学概论》说:“审计的职能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是不受人们主观意志支配的。”{22}葛家澍、余绪缨教授指出:“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23}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说明了会计、审计职能与结构、本质、目标具有对应性。{24}诚如贝塔朗菲所说:“归根结蒂,结构(即部分的秩序)和功能(过程的秩序)完全是一回事。”{25}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审计基本职能表现审计本质的关系,如图1所示。

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还指出:结构是“部分的秩序”、“内容描述,本质是结构的描述”,功能是“过程的秩序”、“外部描述是功能描述”。“功能表现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外在表现,“系统功能表达系统结构的目的性”。对于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有指导作用。本文正是对作为审计基础理论系统组成部分的审计的本质、基本职能、基本目标进行分析探讨,各自以前者为基础,达到前后一贯。系统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系统的结构、本质、职能、目标具有对应性,不仅密切联系、依次制约,而且前后一贯。审计职能、本质、目标系统论,不仅能更全面地反映审计系统的面貌,强化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系统按照物质和精神的角度分类,审计理论属于观念系统中的中系统。该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本质、职能、目标)则属于小系统(个别知识,某一小门类的观点体系等),属于审计理论这一中系统的子系统。同样作为一个系统,这些小系统也应具有自己的核心、外延。通过对上述审计定义的比较总结得出:

国家审计基本职能是揭示和免疫;

国家审计本质是以揭示被审计者体现受托责任的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免疫系统;

国家审计基本目标是合规性、可靠性、效益性;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2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与经济密不可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内涵大量的道德成分,如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市场交易。正是这种道德成分保障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并体现道德的实质是经济人对收益与成本权衡后的理性选择,是道德带来的长期收益与不道德所获当前利益交换的结果。

道德与注册会计师职业相融合,构成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在注册会计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注册会计师作为理性经济人,既要遵循一般社会道德,也要遵循与职业相关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人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人在从事审计过程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评价的价值体系,起着协调评估过程中各种经济利益和人际关系的作用。其中,各种经济利益包括与会计活动有关的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经济利益;各种人际关系包括职业主体与职业服务对象之间、职业团体之间、职业团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关系。为了维系并协调这些复杂、特殊的关系,除了依靠法律、法规外,还需借助适应审计业务特点并用以调节职业关系的道德规范。只有通过强调职业道德,才能将职业道德内化为注册会计师的信念和自觉行为,从而达到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和人际关系的目的。

任何职业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关系基础上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也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渗透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中,支配着会计市场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并基于市场经济的特点构建职业道德规范,进而通过职业道德规范保障会计市场具有良好的运行秩序。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经济性

道德总是根源于物质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中,道德体系的性质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即道德的基本原则、主要规范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利益。因此,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包含着大量的经济性因素。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宏观经济性

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会计市场的基本规则中充斥着大量的道德因素,即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内在于会计市场体系的本质之中,合乎理性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虽然法律和职业道德是维系会计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决定了在许多情况下,只有职业道德可以产生维系市场正常运行的持久性效应。职业道德充当维系会计市场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奉行的公平、社会性和效率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道德本质。会计市场必须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对会计市场的所有参与者一视同仁,并通过市场调节,合理地配置会计市场的资源。会计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包含社会性的。社会性是指会计市场运行的经济秩序,它不仅考虑个别经济利益,而且考虑整体经济利益。审计报告是否公平着会计市场运行的正常经济秩序,因此,审计报告不仅是相关利益者关注的事情,而且影响整个会计市场的运行,具有社会性。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成为会计市场中从事会计活动的基本价值标准。在公平和社会性中均涉及效率,即效率标志着经济价值的产生。任何人都不会从事没有效率的活动,因此要求注册会计师的会计活动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

同时,市场竞争蕴涵着道德的竞争,市场竞争行为的目标和动力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需要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中才能实现,这种协调离不开职业道德的制约。在会计市场的交易中,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单位的双向选择是建立在双方道德基础上的。委托方一般不会选择劣迹斑斑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即使由于某种原因由其进行审计,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也会受到质疑;同样,受托方也需要考虑委托方的道德,以决定是否接受委托。这说明在会计市场交易中,任何一方的道德都会影响会计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会计市场实际上是建立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基础上的,会计市场正是借助这种道德力量,才能实现其正常运行。

2.在宏观的市场经济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出一定量的价值。如果会计市场的供求出现不平稳,供求中的一方可能会采用一些非正常手段促成交易的形成,这种非正常手段的使用必然影响收入的再分配;由于非正常手段的采用会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对会计市场的运行进行监管,监管成本的发生也会影响收入的再分配。如果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形成商誉,那么商誉构成无形资产的价值,并带来超额收益。如此种种都证明,职业道德具有价值并可转化为特殊的社会资本。虽然还不能精确证明具有职业道德能够增加多少价值,但至少可以明确缺损职业道德能够带来多少损失。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微观经济性

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道德是经济人对收益与成本权衡的结果,是获取长期最大收益的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会计师既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可能是纯粹的道德人,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理性经济人,既要“求利”也要“求德”,两者的最优组合决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效益,表现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由于注册会计师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诚实、公正地执行会计活动,提供高质量、无虚假的审计报告,由此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间接效益是指由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较高,给与审计报告相关的利益各方带来的经济利益。当然,不道德行为也会引起直接效益的暂时增加,但从长远的、相关利益各方的角度分析,注册会计师不遵守会计市场的道德规范会减少长期收益,而且只有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组合的效益达到最大,才可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

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成本。职业道德不仅带来效益,而且要为效益付出一定的代价,即道德成本。从职业道德的内容分析,道德成本包括四个方面:①成本,即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发生投入所形成的教育成本。教育成本的发生可保证注册会计师具有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②机会成本,即注册会计师由于遵守职业道德而丧失收益机会所形成的机会成本。比如,有些企业以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相威胁而要求注册会计师丧失职业道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如果注册会计师坚持遵守职业道德而失去了这项业务,该业务的收益即为职业道德的机会成本。③丧失成本,即注册会计师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承担的罚款,构成道德丧失成本。④间接成本,即由于注册会计师丧失职业道德而给被审计单位带来的损失所构成的成本。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宏观经济性揭示了注册会计师会计活动的社会性,即任何会计活动都不可能是纯粹个人的行为,总是表现为社会的活动;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微观经济性揭示了注册会计师会计活动的目的性,即将收益与成本进行权衡,根据权衡结果选择应采取的职业道德规范。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会计师的会计活动离不开职业道德的经济性规范。

三、注册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手段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体系的维系主要依赖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包括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其中,教育机制必须努力使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道德目标纾解道德困境;监督机制必须保证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得以维护和遵守;评价机制必须保证对注册会计师是否遵守职业道德进行有效的评价。但是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道德不仅是经济人对收益与成本权衡的结果,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以长期收益弥补当前收益减少的机制,因此可通过改变参与者收益成本的比例来引导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进而形成职业道德规范。

1.调整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成本。道德成本包括教育成本、机会成本、丧失成本、间接成本。其中:教育成本是收益的直接抵减,通常是通过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从业务收入中获得补偿;机会成本直接减少收益,通过机会收益补偿机会成本;丧失成本是对注册会计师不遵守职业道德的直接处罚,并且没有相应的收入对其补偿,是注册会计师总体收益的直接扣除;间接成本具有性的特点。

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补偿关系,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成本可以分为三类:①教育成本和机会成本,这类成本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相应收益进行补偿的。对此应增加收益,实现收益成本的均衡。②丧失成本,这类成本的特点是总体收益的直接扣除,为了利用经济手段促使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必须增加对注册会计师不遵守职业道德行为的事后处罚机制,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丧失成本。因此,抑制虚假审计报告的有效是增加丧失成本。在确定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同时确定虚假审计报告的处罚措施,使其承担相应丧失成本,并且使丧失成本大于其相应的收益,使其的赔偿额远远超过其从中获利的数额,或远远超过其给受托方带来实际损害的数额。增加丧失成本具有对受害人(如投资者)补偿和对注册会计师惩罚,进而遏制其不道德行为的双重功能。但增加丧失成本是消极、被动的事后纠偏,它不可能将不道德行为排除在注册会计师的选择空间之外,因为在利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仍会有人铤而走险。③间接成本,这类成本的特点是与注册会计师的经济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对此应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对有关利益各方进行补偿。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3

【关键词】 会计职能; 反映; 控制

一、问题的研究意义

2008年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对中国奶制品行业影响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三聚氰胺含氮量很高,生产成本低(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但三鹿集团却未进行相关检测。2011年用“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双汇集团,“瘦肉精”对于猪肉加工企业是最显而易见的风险,而双汇也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三聚氰胺和“瘦肉精”并非检测不了,只是检测费用较高。问题在于,没有检测,检测成本在账上和会计报表上就没有反映。如果把这个事在会计上反映出来,人们立刻会知道检测环节没有成本,相关检测没有进行。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悦氏等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中添加了塑化剂;浙江江山数十家灭火器厂为节约成本而降低粉剂含量;锦湖轮胎在轮胎制造过程中添加了大量返炼胶等。这些信息都没有在会计上反映,导致会计信息无法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息息相关。人们总把会计职能理解为对外是反映,对内是监控,这是错误的。割裂了反映和控制的结果是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控制的信息没有披露,披露的信息又缺乏控制。

二、会计职能的定义

(一)职能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职能解释为:“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系统科学认为:“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能力。”可见,一事物以其本质的不同而与他事物区别开来,而这种本质的不同是以其具有不同功能表现出来的。正是因为该事物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功能,这一事物才能够产生、存在和发展。职能是应该具有的功能,而功能是通过一定的工作程序来实现的。职能本身不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是应该达到的特定功能。为了实现职能,需要一些具体的工作,具体的工作是手段,而职能是工作要达到的功能。

(二)会计职能的定义

会计正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具有了与其他事物不同的功能后,才独立成为一种专门的工作和一个独立的职业。会计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种活动,客观上所能发生的功用。也就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会计所处的位置,以及由此而引致的一系列结果。这种结果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及行动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即抽象为会计的职能。会计职能必然是指会计所具有的、由其本质所决定的独特功能。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必须申明“会计能干什么事”,而这些事又必须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所不能做或不做的。也就是说,会计职能是由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变化,但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又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目前关于会计职能主次之分的主要争论

我国关于会计职能的研究有一职能论、二职能论、三职能论、四职能论、五职能论、六职能论、八职能论、十职能论、十二职能论等多种提法。如果按照基本职能和具体职能分类,那么反映和控制是基本职能,其他都是具体职能。李孝林指出,“基本职能体现在具体职能中,具体职能是基本职能的具体化和拓展。”葛家澍认为会计职能讨论的特点是:议论很多,分歧较大,不像会计本质讨论的观点那样集中。但对于什么是会计基本职能的问题,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因为反映和控制毕竟体现会计的本质。至于对反映和控制两个职能的看法,可能各有侧重,则又与会计本质的不同观点有关。

可见,人们对会计应具有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或说监督、管理)没有太大的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反映和控制之间的关系。李定清认为,“反映和控制之间并不是平行的,而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杨宗昌认为,“人们常说会计的第一职能是反映,第二职能才是控制,就是因为考虑到了如下的事实,即反映的职能是在会计系统内部通过数据处理来实现的,而控制职能的发挥,则必须通过一个外在的反馈机制——企业的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才能实现。”韦沛文指出,“在工业经济时代,将会计的基本职能界定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是与当时会计的实际作用相符的。”孔庆林、李孝林、戈建明认为,“核算是基础职能,控制是主导职能。”郭永清指出,“监督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郭道扬指出,“反映是实行控制的基础,控制则是现代会计之目的或落脚点,故在两者之间会计控制职能处于主导地位。”信息系统论者认为反映是会计的第一职能,而管理活动论者认为控制第一,反映第二。对于反映和控制职能谁是主导问题,众多学者争论不休。

笔者认为以上这些争论都是将原有会计职能中的不同环节、不同步骤进行分解,形成一种又一种的新争论、新观点。无形中,我们已经把职能分开,认为这些分开的职能是通过不同的会计工作实现的。会计有很多职能,每一个职能都对应着一定的工作,把职能细化,进而说不同的工作分别实现不同的职能,这是不正确的。这里并没有反对把职能细分,而是说分细后就一定会形成不同工作对应不同职能,这样太绝对了。

四、反映职能和控制职能没有主次之分

对于反映和控制谁是起主导作用的问题,争论双方都使用着一个隐含的假设,即会计所要做的反映与控制是两项工作,反映是通过提供信息实现的,而控制是通过使用信息进行决策、指挥、命令、奖惩等实现的。问题在于,反映和控制对于会计来说确实是应该并能够区分的两项工作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与此类似的例子是新闻报道。记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调查和报道,反映新闻事件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相关工作和人员的监督管理,谁能够说媒体的公开报道只是反映,而没有监督管理作用呢?也不能说新闻报道的反映和监督管理是两项工作吧!新闻线索的收集、新闻事件的深层追踪和思考,最后形成新闻稿件并予以刊发,这是一项连续的工作,同时实现了对相关工作和人员的行为反映和监督管理。

从会计理论角度来看,会计是通过获取原始信息,感知经济活动,通过考察原始信息所表明的经济活动实质的分析,判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通过信息的记录,明确经济活动行为主体的责任;通过报告,将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公示并起到引导行为的作用。这一系列工作是一个整体,同时实现了对经济活动及其行为主体的反映和控制管理。反映经济活动是指会计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客观、公正的计算、记录和报告,为有关各方提供该企业经济活动所导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化情况的信息的工作。而这里所指的客观、公正,同时不就是在进行控制吗?从最开始的凭证取得、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登记账簿,制作报表,财务分析,报表分析,数据运用,整个流程都不可能脱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在这套工作完成的过程中,会计控制也同时实现了。把会计的各项职能分开,认为某项职能起主导作用,这不符合实际的会计工作。从会计制度、控制、检查、调节的角度来看,控制职能是通过反映职能进行的,控制职能贯穿于核算过程中,所以两种基本职能密切联系,相互渗透,没有主次之分。

从实际的会计工作来看,会计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审查,进而决定是否作为企业活动进行核算来实现的。会计人员在获得一个证明企业内部单位或个人从事了某项经济活动的证据之后,要对该证据所标明的经济业务是否属于本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本企业的经营计划和预算要求,是否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过后要进行会计确认,确认哪些事项应该进入会计系统、何时进入、应该记入哪个会计要素之中、确认的金额,然后才能进入会计系统。具体表现为通过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会计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填写记账凭证之前要对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去伪存真,再填写记账凭证,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由此可见,会计在反映的同时也起着控制的作用,从而确保会计系统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合法、合理、有效,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在进行反映的同时,同时也在进行着控制。在后期的再确认过程中,登记在凭证以及账簿上的信息是否记入到财务报表中以及怎样在报表中揭示,具体表现为在编制财务报表之前,为了保证报表的真实可靠,需要进行财产清查和对账。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可以发现企业某一时间段内的经济活动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生产经营计划,是否实现了企业这段时期的目标。这也是在实现着控制职能。

所以,反映和控制职能本是分不开的,就是一套工作,不是几套工作,从而就谈不上哪个职能是基本职能,哪个是主导职能,哪个职能低,哪个职能高。两个不同的职能是通过一套工作体现出来的,是一套工作所带来的结果,不存在只有反映没有控制,也不存在只有控制没有反映,反映和控制就是一回事,是一个工作同时实现的,无需讨论谁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会计的反映和控制根本就是一个整体。

五、结束语

如果清楚地认识到会计的各项职能没有主次之分,会计的各种职能是通过同一套工作完成的,而不是几套工作,那么像检测成本、采购成本得以真实的披露,披露的信息得以有效控制的话,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医药安全质量问题、生活用品安全质量问题等必然会有所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善,使会计信息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样企业就不会为经济利益偷工减料,消费者也买得安心,吃得放心。而我们要做的是不断优化会计程序,用更有效的方法使这些职能同时得到实现,对内反映的同时也伴随着控制,使会计信息起到真正的作用。我们必须用一套完整的程序实现会计职能,而每一项具体的会计工作只是一个环节,单独讨论一个环节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会计程序不能拆开,各项职能没有主次之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16.

[2] 乌杰.系统辩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

[3] 李定清.会计基本职能探析[J].财会月刊,2003(B2):19.

[4] 杨宗昌.会计控制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18.

[5] 韦沛文.信息化与会计模式革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9.

[6] 孔庆林,李孝林,戈建明.试论会计职能理论史[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44.

[7] 郭永清.对会计基本职能的再认识[J].广西会计,1995(3):15-17.

[8] 郭道扬.论会计职能[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3):1.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4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会计专业职业能力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背景分析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高职教育对接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赣教发[2013]8号),大力推进我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一致得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使中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能够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我校作为江西省中高职衔接的首批试点院校,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进入实质性对接阶段。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架构上各自为阵,两者衔接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标准模糊不清、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结构因循陈规等。随着衔接工作的深入进行,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体系问题凸显,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我国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现状

(一)国内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目前我国中高职学制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两阶段结构,中职阶段的中职学校与高职阶段的高职学院,分别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学。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升学考试这一手段择优招收中职毕业生;二是一体化结构类型,即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形成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包括五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即学生在接受完三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通过特殊的招生考试,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高职大专文凭。目前江西省试点的中高职衔接,采取的学制方式就是中高职直通式.通过这些衔接方式,其目的是利用制定的教育政策和教改措施,使中职毕业生有继续接受高职教育的权利,使他们通过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和后续的工作过程中终生受益,改变社会对中等职业“二流教育”和“断头教育”的不良声誉。

(二)我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

1.专业基础课程和一些主干核心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状况。我们在对江西省一些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会计专业两个阶段的教学计划中,其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很多是重复的。例如,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税收基础、会计基本技能、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出纳实务、税收基础等。大多数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经法规、审计、中国税制、会计电算化、常用财务软件应用技术等。中高职学校专业课重复率在80%以上,这既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又造成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2.会计技能课程倒挂。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高职阶段应该是中职知识结构上的延伸扩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通过调查,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未能明显体现“高职高技能”的特征,甚至还不如中职,造成中高职技能训练“倒挂”现象。其原因是一些中职学校办学历史长,在实习与实训、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无论设备、师资,还是训练方法,都有较强的实力,造成高职与中职实践与技能课程“倒挂”的现象。

3.文化基础课程脱节。在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一些中职学校注重学生各种会计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基础课程,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大多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培养对象,对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要求较高,致使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在高等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课程的学习普遍吃力,再加上政、史、地等必要的人文知识缺乏,很多中职学生无法适应高职阶段的教学要求。

三、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的原则

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应以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适应人才市场的社会需要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架构上,要体现不同阶段的差异。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重实用原则

中高职教育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掌握所学专业的生产技能与职业素养。学生学习是以就业为目的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的课程,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厚基础原则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才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职业学习,具备宽泛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复合技能,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教学计划应根据市场需要,开设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更厚实,为学生后续的发展,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方向。中职教育阶段,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高职阶段,应适当开设英语、数学等文化基础课和人文素养课,对相关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与融合,强化特色和实用主干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模块化原则

在中高职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进行模块化课程教学。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趋势,在高职教育中,普高升学生源、中高职直通生源、五年一贯制生源等等,生源情况复杂,从文化素质到综合素质差异相差悬殊的现状,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在衔接中如果还是按照普高招生的常规教学,所有学生一个教学标准,势必造成按“短板”教学,收效甚微。因此,对于普高和中高职直通的不同学生,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模块化课程学习,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优劣互补,形成“长板”教学。

四、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为研究目标,探寻江西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模式,我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课程设计。

(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

在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中,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将课程体系的衔接,贯穿于中职和高职两个教育阶段的始终,将中职和高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体化设计,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特色。

1.中职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要求。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教育的培养,教学课程应当重基础,强应用,使他们初步建立会计专业的职业概念。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珠算、点钞、计算器、小键盘录入操作等技能,熟悉我国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与准则,对中小企业能够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与核算工作。具有能适应相关岗位的收银、仓库保管、物流管理、现代服务外包等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能力,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使用会计软件的能力,进行出纳、电算会计、电子结算与电子报税等工作。

2.高职阶段的课程设计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高职教育以全面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素养为主,强化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实践,强创新。进一步掌握会计核算、相关的财经法规和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学科的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客观地分析服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和会计职业技术能力。在教学管理上,积极探索和实施弹性学分制或“学分银行”,实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

(二)从职业能力入手推进课程模块化

按照“职业能力主线”的思路,按实际工作的需要,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职业能力模块,首先包括基础要求模块,使职业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其次,设计应用模块和选修特色模块,适应弹性学分制,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此外,还应设计相应的选修提高和拓展模块,满足学生提升和发展以及后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模块化课程设计中,将模块化课程与职业能力和技能相对应,设计对应的单元课程。例如会计基本技能课程,在课程设计时,我们可以将课程模块化相应的单元,如点钞模块、翻打传票模块、数字与文字书写,对企业财务会计类课程,分解为销不同阶段的模块,将凭证和账簿处理和与之相对应的实际工作能力衔接起来。模块化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会计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最终构成会计工作的职业能力。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在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建立系统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从职业上岗证至初中级资格证书,以及延伸专业的资格证书,明确中职阶段获得相关专业的上岗证书,高职阶段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坚持校企合作,强化实习实训的课程建设和设计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职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一般的做法是将实习安排在第三年,教学第一年和第二年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该环节课程方案的开发与设计,进行校企合作融合,在实训环节中,学校聘请行业专家与骨干人员来讲授专业知识,根据会计业务流程进行课程教学,学生以学员、学徒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训中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多轮训练,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落实“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考核的评价方面,可聘请他们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命题,建立试题库,实行考试与实践应用结合,打破传统的闭卷考试单一模式,用会计职业能力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五、结语

中高职衔接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和实践需求,开发会计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设置的标准,确立教学内容的依据、原则和评价方法,架构统一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使中高职衔接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邓润梅,黄睿.“以能力为中心”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教育学术期刊,2008.2.

[2]贺胜军.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思考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10.

[3]黄彬,焦小英.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路径职业教育理论2012.35.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5

“和谐”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人们对“和谐”的追求从未间断。理所当然,和谐也存在于师生之间。师生关系作为校园内存在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关系,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的管理关系等,从长远看,其实质是一种促进与发展的关系。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教学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益最大化。

(1)和谐师生关系的判断

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判断师生关系在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有效教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第一,从教育事实上判断和谐师生关系。所谓和谐师生关系,它指的是师生作为一个整体,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氛围和谐,教师地位、教育作用、接受信息和创新思维等活动协调进行,且如果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将会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协调机制进行制约。

第二,从实现价值上判断和谐师生关系。现代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我们强调的是有效教学,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抽象层面,考察师生之间、师生与外界之间的协调情况;另一方面是状态展示,表现出来的教学结果是否积极。

(2)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有效教学的涵义、特征和现状

有效的教学活动实质是指教师和学生能够遵循客观教学规律,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1]。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线上线下互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运用微课,云课堂等。现在的学生人人使用智能手机,学习和交流方便快捷。信息化背景下,对教师也提出了高要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1 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1.1 师生关系

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教学中分别承担着自身不可替代的角色。教师的教学理念、责任心、教学设计和策略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关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预习效果也会影响师生关系,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师生关系成为了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1.2 环境因素

因为学习本身是社会性的,也就是说,学习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实训机房授课,虽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最主要的行为,但学习效果并不完全依赖于主体,机房安装各种应用软件,学生的学习受到其周围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教师对课堂管理程度等的影响。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影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教学的一种社会环境因素。

1.3 个体因素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个因素外,信息化有效教学的因素还包括师生的心态、具体知识点对学生的吸引程度等因素。因此,有效教学要克服外在的影响力,对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加强交流,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采取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授课,避免枯燥乏味,从而提高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效率[2]。

2 和谐师生关系对信息化有效教学的意义

2.1 有利于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首先,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规定这是一门集知识、技能和实践于一体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同学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团队合作的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形成全面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各专业领域应用好计算机,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种工具,可以为各专业的信息化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撑。

2.2 有利于师生平等对话的发展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促进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成长,正所谓教学相长。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信息化课堂良好的氛围是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上的和谐课堂氛围。每个人都有被理解和尊重、支持和被认可的需要。师生之间的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于对方,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好满足了师生需要。因此,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和理解,教?W过程顺其自然地变成了良性循环,促进双方心理健康。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教师热爱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除了教师本身,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工作效率,更受其所教学生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主要由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因此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成就感。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关爱,从而放下思想包袱和心理压力,将真实的想法告诉给老师。

2.3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不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中,普遍感到紧张,甚至会反感,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现象频繁。而在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思想活跃,考虑问题往往充满灵感。出于对任课老师的尊重,学生往往也会克服不专心的想法,主动接受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教学中,我们要全面关注学生的思想,创造满足学生基本学习和认知需求的学习氛围。当他们切身体会到自己的能力被老师认可,他们会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面对问题的态度改善了,获得成功的几率就大了。

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有效教学

3.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3.1.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材施教

新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针对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职教育最重要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可以分析每届学生的特点,过去接触计算机的多少,地区差异,年龄特点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自我价值最大化。

3.1.2 坚持关爱与民主的原则

关爱与民主是密不可分的,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心、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学生。做到关心和民主,感染学生,教育和促进学生思想和身心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喜欢教师,迁移到教师教学内容,也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偏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这样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更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利于促进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有效教学。

3.1.3 坚持双主体原则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双边活动,是一种双向的反馈过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好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学习效果好坏不仅取决于老师的讲课,更取决于其本身的自觉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思维,主宰学习。坚持“主体性原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

3.2 促进信息化有效教学的策略

3.2.1 教师为促进有效教学做努力

教师在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教师自身方面做出努力十分必要。

(1)向学习型教师转变。新的课程改革主张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能力,尽快建立适应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课程改革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学习的必要性。教师学习了,引导学生的方法必然会增加,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就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

(2)做一位创新型教师。将创新的思想转化为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将成为各行业使用的工具。这就要求高等职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具有创造性,适应时代要求。

(3)此外,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师应成为具有创新意识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育人专家,必须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应从教学研究能力出发,把提高教师的能力、教学改革的和研究探索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不断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表达自己的见解。[3]

3.2.2 引导学生改进思想

学生既是师生关系的客体,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改进思想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实现信息化教学良好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引导学生改变学习观念。从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看,学生不仅仅是学具体知识,更多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全方位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练就合作的意识。

(2)让学生领会学习动机。对于每个具体问题,让学生了解学完后的作用。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其主动思考。通过有效的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完成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收获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动力和信心[4]。

3.2.3 对教学过程提出了高要求

在高职教育中,尝试创建每一个生动有趣的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环境。实践表明,生动而有吸引力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灵活应变能力和教学活动有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练程度和投入精力等,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有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基础计算机教师使用表达性的语言教学,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3.2.4 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探析

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在民主与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进而提高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效率。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1)高职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有效教学评价应鼓励师生共同参与,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评价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通常情况下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考核、这有利于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和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认知[5]。

(2)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有效教学,应使学生既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也是被评价的主体。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信息化教学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应从过去的被动评价转变为主动参与评价。要求学生评估自己的?W习态度是否端正、策略和方法是否合理、效果是否明显,并且评估其他同学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及他们的学习成果。做到知己知彼,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6

关键词:价值链分析;会计职能;战略会计

当今国家和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渐转变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在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企业应该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优化各种内外部联系,并通过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的职能尤其是其战略职能使企业高效运行,从而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价值链分析中的会计职能与地位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引入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每项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对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虑这些单个的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些影响企业整体价值的单项价值活动中,以会计为核心的财务属于支持性活动中的“企业基础设施”,为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这些基本价值活动提供活动平台。

二、会计的传统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被公认的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对组织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核算职能又称反映职能,指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监督则是指通过调节、指导尤其是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反映是监督的基础,没有反映职能提供可靠、完整的信息,就不可能进行会计监督;而监督又是反映的保证,没有监督职能进行控制,提供有力的保证,就不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反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会计的两大职能是辩证统一的。

三、会计的战略职能

目前管理已经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在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业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经理信息系统(EIS)这四种覆盖全面、各有所长的信息系统。其中,管理信息系统(MIS)应用尤为广泛。把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与财务会计方法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便形成了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这自然而然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通过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财务会计信息作为基础数据来源,使所有的管理者、决策者都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应用。而这正好体现出了会计超出传统职能范围的战略性:

1.有利于企业做好当前经营和长期规划的经济前景预测。决策者通过会计系统得到的信息可以对企业经济规模、投入产出、现金流量、市场调研等经济指标作出较为实际的预测。

2.有利于建立经济指标体系、落实经济责任制、控制经营全过程。会计和财务系统通过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使企业内部各个利润中心职责明晰,并对所完成的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分析、反馈,从而优化细节,确保目标的完成。并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使责权利相结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

3.有利于分析资金盈亏、做好筹资和投资方面的计划安排,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4.参与企业经济决策。管理会计利用成本形态分析、量本利分析等动态、静态指标方法,对长短期投资、生产、定价等做好经济决策的前期预测。

四、会计的现有地位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因自身价值在企业价值链中的模糊性,会计的战略职能发挥得确实不够。目前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会计系统主要发挥着传统的核算职能,完成相对简单的报税甚至是档案保管任务。在相当部分管理人员眼里,会计和财务部门是不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对其战略职能的利用较少,其现有地位是比较尴尬的。

五、相关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演变,会计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我们思考,在发挥会计传统的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同时,也应该在当代最新的会计理论尤其是管理会计理论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发挥会计的战略职能。从而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使会计更好地发挥价值链中基础设置的功能,帮助企业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优化其与外部的联系和内部构成及内部联系,并通过各种管理活动使其高效运行,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2]甘永生,陈小英,王海萍.战略管理会计导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

[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甘永生.围绕“三条链”管理打造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体系[J].会计之友,2016(19)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7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4-0030-03

为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建立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更好地提高中高职衔接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吉林省教育厅于2014年5月_始了大规模的中高职本(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试点工作的实践探索,推动了中高职本教育内涵式衔接的发展,构建了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内涵式衔接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一环,而课程体系构建是影响内涵式衔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财务管理专业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由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联合培养“3+2”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项目基本学制五年,其中三年高职,二年本科,是高职会计专业与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衔接。

(一)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会计人才,处于会计教育系列的初级层次,即培养在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以及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统计、开票制单、管理(领班、主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阶段的职业(岗位)面向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和出纳岗位,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内部审计岗位,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岗位,财经文秘、管理人员等岗位。

(二)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以“立足地方、突出应用、着眼发展”为人才培养基本原则,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与专业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会计核算、投资理财、审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

本科阶段的职业(岗位)面向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金融机构投资理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等。

二、财务管理专业高职本科衔接课程开发程序与原则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系列教材是实现高职本内涵式衔接的重中之重。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取舍和科学重组,构建以能力为本位、模块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保证其既统一又相互独立,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课程设置的全面衔接。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应人力开发相应模式的衔接教材,为课程的实质性衔接提供重要的载体。

(一)衔接课程开发程序

一是建立开发一体化课程的专业团队;二是进行市场调研,做到五个对接,即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三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四是制定总的课程标准。

(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一是能力本位原则,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开发系列课程;二是市场导向原则,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三是多元化原则,关注生源的差异性,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四是操作性原则,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课程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五是模块化原则,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取向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群,基于此建立不同模块的课程群,便于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

三、财务管理专业高职本科衔接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衔接课程结构

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特征,衔接双方构建了“模块+平台”课程结构体系。依托“通用课程+专业课程+方向课程+科技拓展”四个课程模块,打造“综合素质平台+专业基础平台+财务岗位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四个培养平台。课程模块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培养平台与岗位能力需求相一致。

通用课程模块,包括通用知识课程和通用能力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方向课程模块,包括会计核算、投资理财和中介从业岗位课程;科技拓展模块,包括专业竞赛、创新创业和科技社团项目等。实践项目融于这四个模块之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用课程打造通用知识和通用能力的综合素质平台;专业课程搭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平台;方向课程培养满足不同岗位群需求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构建财务岗位平台;科技拓展课程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课程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二)衔接课程设置

财务管理专业“3+2”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分别如图2、图3所示。

四、衔接课程体系特色分析

衔接课程体系是在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分段制定,产教融合,多方参与的一套五年一贯、阶段独立、理论扎实、实践突出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衔接财务管理“3+2”课程体系。与以往课程体系相比,其特色体现为:

(一)课程体系按分段培养目标有机衔接

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各有侧重,课程体系按分段培养目标一体设计,良好衔接,保证学生在两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体现递进和延展

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能够体现递进和延展关系,高职阶段主要开设会计学课程,本科阶段主要开设财务管理课程,使管理行为由核算与监督扩展到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的全过程。

(三)课程内容注重财务岗位群需求

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财务岗位群需求为导向,突出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强调技能的特点,搭建开放的实践实训平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教学方式实施改革创新

两个阶段均注重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注重培育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构建完整、科学的衔接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该衔接项目以实现财务管理人才系统化培养为目标,研究构建了“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科学高效”的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本科财务管理专业“3+2”一体化课程体系。

参 考 文 献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8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假设会计准则会计环境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由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由于社会发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研究并且制定、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大部分采用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方法,即按照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进行研究。

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财务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假定。它是根据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提出的,为进一步研究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不加以假定,企业的会计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会计假设对于进行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会计理论的外延,也是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但在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没有使用会计假设的概念,而是采用了会计基本前提的概念。一般地说,前提偏重于公认的真理,假设则注重于合理的假定,所以应采用会计假设更为合理。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往往有相当多的经济业务会脱离会计基本假设,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特殊的处理。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并没有遵循会计主体假设,企业破产清算时显然与持续经营假设相背,短期经营行为就不需要对经营活动进行会计分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曾经是美国会计理论界的主要特点,认为会计假设应该是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它应该能够指导会计原则的制定,并且对会计实务有相应的影响。但其存在的问题是,究竟需要设定多少条假设才是科学的,至今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财务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和能发挥的作用,它是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是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会计的要求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会计职能也将不断增多。我国会计职能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受马克思关于“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论述的影响,对会计职能基本倾向于“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到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从“一职能说”、“二职能说”直到“八职能说”以至“全职能说”并存的局面。但这些研究始终以马克思对簿记的论述为基础进行,没有考虑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不利于会计理论结构内容的完善。

从现代会计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的职能应总结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比较合适。反映职能是指将会计信息向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和披露;管理职能是指会计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会计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反映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为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是会计的固有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实践证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越高,会计管理职能也就发挥得越充分。不同会计人员由于其岗位责职不同,一般地应分别发挥不同的职能,这就为监事会和会计委派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财务会计的工作要求——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工作总的目的性要求,它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往往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由于会计目标和会计职能的内在联系,西方会计学界强调会计目标,我国会计学界则强调会计职能,这是由于对财务会计体系运行的目的不同造成的,是期望达到主观要求还是发挥客观功能。目前会计界普遍接受会计目标的概念,但不同学派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也有不同。如“决策有用性学派”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经济责任学派”则认为,会计目标是反映和报告受托经济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的定义是:为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外部投资者以及内部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决策有用性观点,笔者也倾向于这种观点。原因在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研究应具有前瞻性,应该从长远观点出发,以确保其框架的稳定和适用。

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同的国家和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表述为:相关性与重要性、形式与实质、可靠性、避免偏向性、可比性、一贯性、可理解性。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则强调相关性和可靠性。笔者认为,既然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相关性、可靠性和一贯性。相关性是决策有用性的最重要质量特征,能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的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可靠性能保证信息使用者获得可靠的信息,避免虚假和误导,以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一贯性能使信息具有可比性,保证多个会计数据具有相同的基础。

财务会计的技术规范——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财务会计进行业务处理提出的规范要求和判断标准,是财务会计的一种技术规范。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的抽象和总结,它又反过来指导和规范会计实践,为会计人员处理具体业务提供操作规则。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会计准则不仅是技术标准,在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带有经济性和政治性。美国的会计准则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由会计学界开始明确提出会计准则的概念,为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国际会计协调确立依据。我国的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准则就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作出了规定。

从理论上看,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但其相互之间还存在需要协调的矛盾。如真实性原则与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有用性原则之间都有需要协调的问题。

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按照经济特性对经济业务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它是财务会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经济管理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同国家的会计要素项目是不同的。会计要素的划分应充分考虑项目内容的基本特征,即项目的同质性、独立性和系统性。这是因为只有根据同型内容和同质特征进行分类才能够对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核算;而各会计要素在其本质特征上又应该区别于其他会计要素,这样才有其独立设置的意义;同时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应存在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能充分体现会计等式的内在联系。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特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静态要素(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动态要素(又称利润表要素)。只有明确规定了会计要素的内容,才能规范会计实务,会计人员才可能在极其复杂的会计实务中得心应手地进行业务处理。

财务会计的社会背景——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处的各种客观条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会计有其不同的环境状况。会计环境对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实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会计发展史上历次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均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而会计的发展对会计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反作用,它往往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持,经济资源的配置,财经法规的实施等起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各国会计学家都非常重视会计环境的研究,往往将其作为会计问题研究的出发点。

会计界一般认为,会计环境包括生产力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三类因素。在会计环境各因素中,对会计影响最大的是生产力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直接决定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水平。其次是经济环境,包括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所有制形式等,它决定会计的研究方向。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对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的确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充分体现不同上层建筑的意志和思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无不与会计环境相关。会计基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演进。会计与会计环境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作用关系,一方面,随着会计环境的发展,会计也日益发展和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会计方法也可以促进或阻碍相应会计环境的改变,进而能动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财务会计的处理技术——会计程序

会计程序是指会计处理会计业务、生成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具体步骤,包括记录、分类、汇总、报告、分析等,它是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方法。会计程序的研究往往不被人们重视,这是因为它涉及的是会计的最基本内容,会计凭证、账簿组织、报表体系、会计分工等。其实,在实务工作中,会计程序关系到会计实体各职能部门对经济业务的反映过程和联系机制,会计程序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不仅能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控制的质量,而且能加强整个企业的经营协同能力和信息传递速度,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汤云为。会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夏冬林。国际会计比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岗位职业能力 学习领域 课程体系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挑战

(一)会计职业岗位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体现层次性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随着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关系的日益密切,会计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和深入,会计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面向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与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会计职业岗位对会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业务规模大,组织机构庞杂,具有海量会计数据,数据处理体现跨区域、多元、快捷、个性化特征。为了满足报告使用者深度分析的需求,随着大型数据库技术及高级语言的发展,企业已从单纯使用财务系统转变为在整个企业范围内使用面向供需链管理的ERP系统,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日趋融合。同时,随着国家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作为一种在互联网环境下披露企业信息的标准化语言将在大型企业全面采用,财务报告的内容将大为扩展,并实现资源共享与实时披露,会计岗位也将以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的复杂多变的复合型工作为主。反观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却由于管理观念陈旧、资源有限、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决策过程随意,加上本身业务规模小、会计数据量少、实时性要求不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信息化步伐依然缓慢,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仅仅停留在手工模拟的EDP阶段。有些小型企业甚至刚刚实现由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转变,会计岗位仍以简单重复的技能型工作为主。正是由于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技术平台、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对会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要求。大型企业ERP系统功能结构的集成化需要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该类人员必须要熟悉各业务部门具体的运作流程,要能从传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分类、报告提升到从海量会计信息中快速选择与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动态性与多元化披露。因此,这种复合型会计人才需要充实更多的软件操作知识,除应具备传统会计人员和一般电算化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会计信息化的专项工作技能,还要增加必要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贸易往来等相关领域知识,从而完成使会计信息资源创造价值的重任。而中小型企业需要的则是中高级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该类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娴熟的会计业务操作技能、较为熟练的电子会计档案维护与管理能力、一定的职业判断力,以及熟练的office办公系统处理能力。

(二)层次性的信息化人才需求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标准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通过5年至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XBRL分类标准〕,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基地,要顺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开展会计信息化教育。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几乎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作为工学结合的教学场所。该课程既是会计从业资格准入的必备课程,也体现了社会对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需求。但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财政部会计电算化证,甚至初级会计职称证的学生进入企业会计信息化岗位后,其胜任能力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仅定位于对初级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对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的传授,教学做过程中主要讲授对会计数据进行电算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信息化下会计职业岗位的变化性需求。高职会计教育并非只是让学生成为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据主要是社会的现实需求。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软硬件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减少教学与实务的差距,在人才培养中体现不同类型企业对信息化人才需求的层次性,除注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还应加强对学生岗位复合和职业转换的方法能力培养,以及对学生职业素养、自主学习意识、往来应对的社会能力培养。信息化社会对会计岗位人才需求状况的这种变化带来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势必对高职院校原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不仅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职业发展,也是关系到高职会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以下简称“我院”),在分析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拓展性设计思路。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我院会计专业提出了以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为本位,结合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共有2个平台,即职业素质课程平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平台。前一个平台由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财经职业入门、管理学基础等在内的13门通识课程构成,后一个平台由包括会计基础操作、初级会计实务、财务软件应用、税收基础操作等在内的12门专业通识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审计实务、税务会计实务等在内的15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以及包括毕业设计(校内)、毕业实习(校外)等在内的5项综合实践训练三大模块构成。该课程体系中涉及会计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见(表1)所示。我院会计专业这种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目标和方向是正确的。现行课程设置主要有三个创新点。一是,增设《财经职业入门》课程(第一学期,2节/周),向刚入校门的学生介绍财会专业性质、财务岗位设置、财务工作所面临的环境、技术发展及就业前景,帮助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能尽早感受职业氛围,及时把握会计职业岗位发展动态。二是,将阶段性实训调整为同步式训练课程。例如:在《会计基础操作》课程(第一学期,4节/周)的同期增设了《会计基础操作实训》(第一学期,2节/周),在《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第三学期,3节/周)的同期增设了《成本会计实训》(第三学期,2节/周),改变了传统的将实训单独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学期结束前最后2周进行的阶段性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协同一致,有助于学生及时理解并消化理论知识,摆脱了因提早求职、扎堆考证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窘境。三是,针对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会计与审计、税务等相关领域的衔接。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基础上,在《税法实务》课程的同期增设了《纳税申报软件实训》(第四学期,2节/周),以网上纳税申报系统为背景,模拟企业包括流转税在内的各税种的税费计算和完成申报资料的全过程;在《审计实务》课程的同期增设了《审计软件实训》(第五学期,2节/周),运用相关知识对软件中的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审计工作报告。这些调整反映出专业教育对信息化认识的提高,既体现了会计电算化基本业务流程的训练,也考虑到了相关复杂业务的岗位实训。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中没有充分体现会计信息化人才分层次职业能力的培养。围绕信息化会计职业岗位,我院会计专业只开设了《财务软件应用》、《财务软件技能实训》两门课程,以某一个特定版本的主流财务软件为蓝本让学生进行功能认识和操作流程学习,教具基本是单机式,教学内容基本上定位于对系统初始化以及账务、报表等常用财务模块的应用,缺乏对网络财务软件、ERP集成管理系统的深入阐述和实战演练;未能充分实现会计信息化课程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侧重于围绕出纳岗位、基本会计业务岗位,还没有有效地渗透到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其他执行或管理等岗位中去;也缺乏针对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能力拓展课程,无法体现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全面信息化特征。然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对专门的会计软件操作员岗位需求已经逐步减少甚至消失,对会计电算化初级人才的培养已经失去了专门化的必要性。此外,信息技术类基础课开设较少,只开设了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对于网络、数据库系统,以及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应用能力明显不足,也没有开设资料查询与信息检索等方面的课程以加强对学生会计资讯能力的培养。(2)缺乏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领域课程体系的整合。我院会计专业虽然已经意识到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转换能力和岗位复合性的培养,但缺乏与电子商务、工商管理、金融管理、投资与理财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在现行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适当的课程或者实践训练项目,以实现对学生基本的管理操作实务能力,制定销售、成本计划和现金流量计划的能力,利用电子商务平成在线款项结算、商品销售及客户管理的能力,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业务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述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在于将会计信息化教学简单地等同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粗浅地将会计信息化理解为财务软件操作。

三、高职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一)主要就业岗位和服务面向对应的职业能力分析 我院会计专业应将会计信息化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结合信息化社会对会计岗位人才的现实需求、会计信息化工作任务及学生的就业去向,将培养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的,系统掌握现代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第一线工作所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了会计信息化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专业能力。即主要就业岗位应有的信息化职业操作的专业能力,达到相应的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职称考试所要求的能力。(2)方法能力。即应有的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操作、管理和维护能力,在海量数据中收集、归纳、整理关键数据和有用数据的能力,经济统计与分析的能力,安排工作过程和评价工作结果的能力,系统化思考、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法能力。(2)社会能力。即具备责任、团队、法律、探索等社会能力,并明确了与能力要求相匹配的包含通用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知识要求。

(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与目标 我院会计专业应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设计理念,从会计信息化工作岗位入手,以就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课程体系总体目标,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设计方法,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将达到会计信息化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整合形成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建立起与上述方面能力相匹配的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构成,见(图1)所示。

(三)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拓展性设计方案解析 (1)对部分现有课程进行调整。将《财务软件应用》和《财务软件技能实训》重新整合为《财务软件应用Ⅰ》和《财务软件应用Ⅱ》,分设在连续的两个学期,分别以不同软件公司的财务软件为蓝本,使学生发现并掌握不同财务软件相同的操作流程和设计原理,旨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主动思考能力。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改为《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增加有关计算机及网络常见故障解决、网络互联、网络资源共享、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术。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之后增设《职业格式文档处理》课程,以常用商务文档的电子化处理为主线,主要涉及office应用能力培训内容,培养学生熟练使用office套件制作、编辑会计、商务、贸易、工商行业中相关文档和表格;掌握数据操作和图表制作技巧,以及函数应用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掌握更多快捷而实用的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和方法。(2)增设适应层次性岗位需求的课程。针对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设置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议增设ERP系统相关的课程。第一,增设《ERP系统应用》课程,重点填补学生面向Web的,在财务管理及分析、全面预算、资金运作、成本控制、审计及内控,购销存管理、项目管理以及ERP软件全方位应用等方面的能力缺口;第二,增设《企业ERP沙盘模拟实训与竞赛》课程,通过角色分派和职能定位、模拟企业基本情况描述、对抗规则约定、沙盘初始状态设定、企业经营竞争模拟、模拟企业剖析与总结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在企业资源有限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运作,培养学生用战略眼光解决问题及做出有效的资源规划及决策的方法,分析不同决策方案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同时将XBRL技术应用到信息化教学环节中,可以增设《网络财务报告XBRL化》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或者采用讲座的形式,通过XBRL的技术基础、规范、分类标准、财务报告解决方案等内容,培养学生对XBRL的基本认知,以及利用XBRL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能力。针对中小型企业对财务人员的技能要求,应当设置Excel应用能力系列课程。现有的诸如《成本会计实训》、《财务管理实训》等实训课程在从事手工训练的同时增加Excel建模与应用项目。但不是只设置一门Excel财务应用的课程,而是要将Excel与统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甚至纳税实务与筹划等多门课程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成本会计实训》改为《Excel成本会计建模与应用》,增设《Excel财务管理建模与应用》、《Excel管理会计建模与应用》,使学生能够利用Excel建立财务比率分析、投资决策、流动资金管理、筹资分析与决策、财务计划等各种分析与决策模型,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用人单位灵活、实用的需求,弥补通用的财务软件难以满足不同企业具体或特殊要求的缺陷。(3)加强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之后增设《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主要使学生能够建立起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框架,掌握基本业务处理流程和操作技能,应用互联网完成基本的网络信息收集、、推广,网店开设、商品销售、安全支付结算及客户管理等工作。在《银行会计实务》同期增设《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主要介绍银行柜台业务组织和管理、银行柜台业务规范,让学生模拟银行柜台储蓄、对公等业务操作,并传授点钞、小键盘等银行柜台基础业务技能。在《管理学基础》之后增设《企业运作仿真(中小企业管理方向)》课程,让学生模拟企业创建时风险计划制定、经营场所和设备选择、资金需求确定和筹集,企业运行时如何进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存货管理和财务管理等。重构后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学习安排见(表2)所示。课程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重构后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打破了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把会计信息化教育融入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周期,强调专业核心课程深度,职业拓展课程适度,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和落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结论

高职会计专业为了适应并满足市场对会计人才信息化能力的要求,应当在了解ERP环境下会计的工作模式以及会计人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及时更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重塑工学结合新课程,积极主动顺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当然,优化的教学项目体系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复合型师资队伍、实用配套的教学资源,规范化的教育管理,以及校内、校外两大实训基地的坚实保障相互配合,才能把人才培养规格落到实处。

*本文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SJM201006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小蕾:《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职教论坛》2009年第6期。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篇10

关键词:会计伦理;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基本含义

(一)伦理与会计伦理含义的界定

在我国,“伦理”是基于“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所谓“乐者,通伦理者也”。强调伦理的最初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调整人伦关系的规范。在西方,“伦理”一词源于希腊语,被认为与“道德”含义基本相同的哲学概念,是人们对道德现象进行的理论思考。综其所述,伦理即在“道德”的基础之上,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内容,强调其在对社会道德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个体间、个体与社会以及个体与环境等关系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般性规范,而在伦理学界往往会将伦理学具体分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两个部分。会计伦理属于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部分,具体指以会计工作职业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会计人员关系伦理、会计工作关系伦理、会计机构关系伦理以及会计行业伦理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会计伦理主要讲的是在会计工作环境下的伦理关系分析,其核心是将伦理置于会计环境中进行相关关系的哲学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其内部发展规律的研究。①

(二)道德、职业道德及会计职业道德含义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从本质上讲是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部分,是将社会个体置于社会环境之中,调整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等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准则,是人本身的应然存在方式。职业道德是专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般性道德规范,用以指导职业者与服务对象、职业者与行业、职业者与其他职业者以及职业者在利益抉择过程中关系处理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就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与服务对象、会计行业以、其他从业者之间相关问题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三)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会计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基本内容,把相关价值观、道德观标准贯穿教育中,并最终促使专业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培养其忠诚的潜意识,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

会计伦理的实质就是研究会计职业道德内在的逻辑关系,将会计职业道德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出可以指导实务性工作的一般性指导意见。也就是说,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道德哲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哲学基础,会计职业道德的科学性取决于会计伦理这一哲学基础的牢固性,会计伦理的变化决定着会计职业道德的随之变化方向。另一方面,会计职业道德对现实问题的指导信息反馈给会计伦理层面,推动会计伦理基础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往往仅涵盖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而忽略了相关伦理教育,是一个巨大缺失,而几年来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并日益严重化无疑与此有着重大关联。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行业诚信危机,会计伦理逐渐被重视起来,也越来越多的教育主体把其选择为专业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和课程。

(二)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教育的保障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教育及发展的保障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保障,是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准绳和职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从业人员的职业选择和方向。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被日渐重视的今天,我们会计相关从业人员务必将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伦理的发展的科学性得以保障,方能使其更好地指导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价值抉择,才能够从根本过上保证会计从业职在从业过程中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更加科学地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保证会计人员的从业得以有效地认可和普遍地接受。

(三)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解决会计行业诚信危机的主要手段

当今社会,会计诚信危机日渐严重,而这种危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内因即指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其自身价值观等方面的缺失,具体指会计从业者在具体的从业中要么存在对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要求模糊不清、要么就是自身在面对利益抉择时选择了个人利益而放弃了集体利益,从而导致了会计职业人员的个体失信,诸多的会计人员个体失信的最终结果便导致了今天的行业失信局面,这是会计人员自律问题的最终体现,归根结底这是由于会计伦理价值观缺失导致的职业道德低下的表象。而所谓外因即指职业以外的相关法律法规、社会、政治、经济等整体大环境的诚信危机等问题的影响,极具复杂性。当前我国的《会计法》、《税法》、《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而这属于是会计诚信危机的他律问题;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经济的飞速发展都要求会计伦理以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教育力度给予足够重视,要求加强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即加强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综上所述,从我国会计行业及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现状出发,不难发现诚信危机给会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注意得是虽然人们日渐意识到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但是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谓会计主体教育机构的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把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放在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甚至要优于专业知识的教育。

作者:赵婧一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婧一.在校大学生会计伦理教育工作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