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学习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31 13:18:47

主观题学习材料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1

卫校校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十七大基本成熟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上的一大突破,是执政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已经成为我党目前乃至今后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一、学习的收获体会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交流,给党员上党课,作学习辅导。我有两点认识:

第一、关于以人为本

人类的进程已经经历了若干的发展阶段,以人为本、以物为本是各个社会形态的共同特征。特别是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本、以皇家利益为本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皇帝的头上罩着一道道神圣的光环,就连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有特定的称呼,老百姓不得擅越。$$分页$$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一些进步的思想先驱也曾提出过关于尊重人、提高人的地位等先进的思想,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明确提出人的主体地位。《共产党宣言》中在向人们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场景时,认为只有到那时,社会已经进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时代。劳动才不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乐趣,物质达到极大丰富。因此,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正如同志所说: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联系到我们学校的事业发展,我认为学校领导在谋划工作、管理干部、建设队伍、关注民生等工作时,不能忘记学校的科学发展,这就叫做全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时尊重劳动,倡导劳动光荣;保证全校职工收入不低于同类兄弟学校水平,同时不使收入差距拉大,特别关注低收入人员群体;关注并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这就叫做协调。学校的经费支出与学校事业发展各方面的支出比例适当,结构合理,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各项政策,真正做到有利于学校的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这就叫做可持续。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页$$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们通过召开教代会分组讨论、召开专题讨论会、调研、谈心、走访、书面征求意见、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方式,全校师生反映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校外拓展的问题。这是制约我们学校科学发展最大的瓶颈,可以说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学校的发展只能是维持现状,小打小闹,更谈不上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为此,学校“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校外拓展,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今年以来,我校制定了以创建市级文明和谐学校和省级重点中专为主的内涵建设目标,市级文明和谐学校创建已申报,目前验收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而省级重点中专学校的申报,因占地面积这个硬指标不达标,我们只能无奈地放弃。这个问题去年我们分两次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了项目建议,市政府办公会也作过专门讨论。现因市政府主要领导调整,校外拓展的项目不得不再次重新进行努力。

2.科室职责划分问题。去年五月份,我校进行了第二轮人事聘用。重新设置了科室和重新聘用了科级干部。期间,只是将科室职责原则进行了划分,但职责划分不细、部分职能不清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影响到部分科室及部分科级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代会上、学习实践活动大讨论中、征求意见中大家都提到过这个问题。$$分页$$

3.职工队伍建设问题。由于我校校科两级干部均是20xx年组建和聘用的,近三年来累计招聘新教师104名。期间学校经历了大发展、大跨越时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工作量很大。相当一部分科级干部均是业务干部,管理知识欠缺,可以说是在学中干、干中学,新招聘的教师也是很快进入了教学第一线;科室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新进的,由于工作急用和经费方面的考虑,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学校本身这方面也没有统一的长远规划,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工作的规范性。

4.关注民生和为职工办实事方面。教职工强烈反映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工资收入。改革开放以来,科教 兴国和人才强国作为强国富民的重要举措,已列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教育和教师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教师法”、“职教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于1985年设立了教师节。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的收入应不低于或略高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的收入。在实际贯彻执行中,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也一直参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执行,且与中小学教职工一样,比国家机关人员工资总额多10%的补贴。

但在20xx年全国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教师的收入明显降低,与公务员收入水平形成了明显差距,平均工资水平差达到900元左右,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的生活并对教职工心理造成了巨大压力,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的管理。$$分页$$

今年初,国家社会和劳动保障部已做出明确要求,中小学校教职工收入分配参照不低于公务员的水平进行改革,基于中等职业教育长期与中小学校教职工执行相同政策的惯例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我们已向市政府建议在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收入制度改革中,将中等职业学校一并考虑,并补发07年以来的工资差额。

另一方面是开办职工食堂、家属院重新整治(包括重新硬化部分路面、补种草坪、补植树木、修建自行车棚等)、开辟职工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开辟小卖部、洗衣房、澡堂等事关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学校已着手,正在整改中。

企业人员编制、工资、福利等方面,学校一直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现在事业单位改革总的原则是岗位设置分类,事业单位有一部分将按公务员机关对待,有一部分将变为自收自支的企业性质,趋势是消肿。这方面我校曾做了不少努力,也找过市领导,遗憾的是市里也没有好办法来解决。

5.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问题。我们学校的这个班子是20xx年8月份新组建的。五年来,领导班子团结民主、务实奉献,为学校发展呕心沥血,受到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作内容多,大部分时间忙于行政事务和跑外面办事,而学校的客观情况是班子不全,我还要分管具体的工作,同时因自己是业务干部,有不想丢掉业务的想法。所以深入教学和管理一线、深入师生中了解情况、倾听呼声、关心师生方面显得欠缺了些。$$分页$$

同时学校领导班子在服务“三三战略”方面,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吕梁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发挥职能作用不够、认识有待提高的问题。有卫校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位置不够突出、工作不够重要、在“三三战略”中作用不够明显的思想。而且学校领导班子在党性、党纪、党风方面尽管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距党的要求、师生的希望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为推动“三三战略”提供人才储备。

6.内部管理方面还需要加强和规范。需要进一步发挥科室作用,加强管理和考核。

7.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平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学习中,表现在工作中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魄力不够,缺乏更多的与时俱进的意识。

②存在老好人思想倾向,表现在执行政策和制度不够严格。按以前的干部政策,感觉在政治生涯中,有人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加之本人心地善良,同情心较重,怕惹人,也就放松了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出现职工个人利益有时优先于学校利益的个别现象。

③调查研究、分析工作还不深不细。处理事务有拖泥带水现象,解决问题观点陈旧,点子不多,习惯老经验、老办法,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分页$$

④忙于业务,看病多的现象,影响到了本职工作的履行。虽然有时这会成为工作中的长处,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⑤关心班子成员及职工生活方面,大部分时间忙于学校事务性工作,很难有更多的机会和班子成员沟通思想统一认识,也很难找到与班子成员、职工群众谈心的时间,尽管我很想这样。所以对班子成员及职工工作生活方面关心的不够、体贴的较少,不能全面地及时地解决师生特别是班子成员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也不能及时掌握大家的思想动态,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工作。

⑥内部权力集中,挫伤了部分同志工作的积极性。从班子内部来看,20xx年组建新班子时共有5名校领导,20xx年5月原后勤副校长调走,由于市委没有及时派副校长,所才在主持学校工作的同时我又临时分管了后勤工作。去年第二轮人事聘用后,新成立了人事科,并同财务科一起由我直管。这样的情况下,班子成员之间权力分配不是很平衡,我的权力可能有些集中。另一方面由于重新设置了科室和重新聘用了科级干部后,由于当时科室职能是大致划分,所以出现了划分不细、部分职能不清的问题。个别科室及科长心里有想法,认为权力分配上有不平衡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

三、整改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分页$$

俗话说,人不学习要落后。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作为学校主要领导,更应把理论学习摆上重要位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一定要花时间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按照市委聂书记提出的要求,通读规定的几本书,精读其中一本书。要高度认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要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理论总揽学校工作的全局,指导改革实际,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决不辜负市委和广大教职工对我们领导班子寄予的希望,努力实现“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这一工作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根本目标。

2、统一思想认识,认真解决存在问题。学校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题会议,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加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落实整改责任制,做到边学边改,边整边改。要排出几件为职工做得到的实事,明确完成的时间、要求,明确责任人,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让职工得到实惠,决不搞花架子。$$分页$$

3、建立正常畅通民意的渠道,形成制度和规范,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保持下去,形成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的长效机制。要重新修订学校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现阶段工作实际,创新管理的机制体制。

4.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校外拓展再燃工作、学习的热情和激情。不等不靠,主动积极,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来,做到有头有尾,站好最后一班岗。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2

[关键词]材料分析 思想品德

新一轮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笔者以前执教的思想政治课,更名为思想品德课,而且内容安排发生了变化,增加大量的材料分析,配有不少的彩色插图,这个变化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材料分析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便于理解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过去的思想政治教材,注重道理的传授,而忽视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所以不少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空洞说教,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现在的思想品德教材通过安排材料分析题和彩色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彩色插图让学生从视觉上产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思想品德课和学生的距离。材料分析题就是通过提供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的情景,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理解材料的意思,准确回答材料分析题,就能水到渠成地得出教材正文的原理和观点。因为思想品德教材所选用的材料分析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就是通过对材料分析题的研究,归纳出相应的原理和观点。这样,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接受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而过去的思想政治教材理论性太强,脱离学生的实际,给人一种生搬硬套之感。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课程改革迫切要求摒弃过去那种教师是权威、学生是遵从者、师生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传统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而新的思想品德教材就是通过提供材料和问题让学生思考、质疑和讨论,把探究知识和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参与、合作和引导下,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表不同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而激活了课堂,无疑,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3

从2011年高考试卷来看,考生在答题中失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掌握不牢;对基本的历史概念缺乏整体、全面的认识,不能科学概括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过分依赖书本,思维僵化;缺乏答题技巧的训练和提升;行文答卷仍缺乏表述技巧,卷面书写不规范。针对以上的问题,我提出几点解题技巧。

选择题基本上为清一色的材料选择题,难度与能力加大。所以,选择题的解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定时间限制。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且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明察秋毫。②确定空间因素。只有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纵向和横向的观察比较,才能明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概念。③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每道选择题均涉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确了其性质立场,才能迅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迅速确定正确选项。

主观题原为一道37分的大题,自2011年起调整为2道,分别是25分和12分,其中12分题为开放性题目,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标准。通常情况下,这种趋势会延续下去,需引起注意。

一般材料题:①快找中心,明确意图。命题人在选取和组织材料时必定有一个主题,所有问题的设置和要求的答案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所以找到主题并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是成功作答的关键。对于有题头的主观题,通常在题头就会交代主题,算是捷径。而没有题头的则需要快速浏览材料及其设问,确定中心。②审读设问,挂靠教材。明确设问要求,围绕出题人的命题意图抓取有效信息,如设问的中心词、时空限制词、题型提示语和答题项,然后按照设问考查的方向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规范答案的捷径。通常情况下设问的依据来自材料,但切记: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挂靠,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③精读材料,理性分析。借助标点符号来把握材料的阶层和逻辑关系,如句号、分号、省略号、问号等等。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

史论结合发散思维材料题,对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语言能力、历史基础掌握能力要求很高。去年高考出现之后,平常练习经常出现。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对老师的审题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这种题型,我认为,首先要归纳概括材料中的观点,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将观点列举出来。其次,就一个或两个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新的观点,最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语言逻辑性一定要强,思维严谨。第二,要符合史学常识,符合史实。第三,一定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以上是针对选择题与主观题的一些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行文答卷缺乏表述技巧,卷面书写不规范。针对这一现象,也可以用比较好的解题技巧进行解答。①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的多少。②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考生备考阶段做了大量的练习题,千万不要凭借主观印象背这些题的答案,更不要轻易相信万能答案。③运用正确的史学分析法。如史论一致、孤证不立、原始史料、直接推理等。学会历史地看问题,把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考察。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4

关键词:中考策略复习迎考

最近几年,中学社会政治中考逐渐由闭卷形式向开卷形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面向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迎考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习。本人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初中毕业班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社会政治中考迎考的方法和策略,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端正复习思想和态度

针对目前**地区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一现状,家长和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轻视心态。他们认为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很容易,可以翻书的,随便学学就可以了。在这里,我想作为初三的政治老师,首先应该给家长和学生进行洗脑,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端正他们对本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应该告诉他们开卷考试的要求,告诉他们开卷考试重视对基本观点的理解以及应用基本观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同时,还重视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的难度要大得多。现在的政治课要学好,已经不是简单的记忆再现,而是要通过学习课本知识,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自如地应对中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

二、制定好中考复习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践复习计划

本人认为,在复习中实施三步走战略效果较好。

1.第一步,全面复习,系统掌握,打好基础。

初中社会政治课中考复习,要牢牢抓住基础训练,即知识点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实。通过知识点的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点,这是搞好迎考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社会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要全面、系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系统,而后进行巩固训练。

2.第二步,专题复习,抓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

所谓专题复习,就是把最近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按照专题形式逐个列举出来,然后依据每个时政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意思设计成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找准一年内的社会热点,把每个热点材料所涉及的各种题型都考虑周全,逐个列举出来,进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住问题的答案。

3.第三步,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准确率。

综合训练就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热点专题训练的前提下,运用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训练。通过这项训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进一步熟悉时事政治材料与基本理论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此,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前边训练的专题进行重新组合,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新颖多样,尽量达到中考水平;二是要做到教师讲解与学生自练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的能力;三是进行查漏补缺,弥补空缺的知识,纠正错误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三、研究分析中考题型,整理和归纳解题策略

目前,**地区社会和思想品德中考只有两种类型题型,一种为客观题,一种为主观题。针对这两种题型,本人归纳出以下解题方法:

1.客观题的解题策略

客观题一般而言比较简单,但是想要得到满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做客观题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策略。客观题一般有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要么是一句话,要么是组合式选项。在做客观题的时候,我一直向学生强调,要注意观察,多使用排除法。先看选项中的句子本身观点有没有错误,假如有,那么先将此选项排除掉,然后对剩下来的选项作进一步筛选,哪些选项不符合题意,就把这些选项排除掉,最后剩下来的选项一般就是此选择题的答案了。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解答客观题的方法,现举例说明。(**市2007年社会思想品德中考题目)2007年5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市象山县公安局民警、共产党员何利彩的事迹。她爱岗敬业,十几年帮助下岗女工、照顾重刑犯之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新业绩,两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荣誉获得的关键是靠媒体的宣传

②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③共产党员一心为民才能得到人民信任

④要弘扬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观察此题,我们采用排除法,只要排除一个选项就可以了。第一步,先看选项观点本身有没有错误的,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很清楚就看到选项①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省去第二步——对选项是否符合题意进行判断,得出答案为D。

2.主观题的解题策略

主观题的解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细读材料,审清问题。

见到试题以后,很多学生都忙着动笔,这是一种不好的答题习惯。良好的答题习惯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认真阅读试题的内容,认真分析材料内容,归纳材料重点,做到读懂材料大意,并能概括出材料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其次,认真审清材料所给出的问题,准确把握“提问”的意思,弄清问题的限制条件,指向范围,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去理解,明确题意。再次,要找出问题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读明材料,审清问题,这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前提。

第二步,推敲问题,寻求与教材的结合点。

通过前面对所提问题材料的分析,积极发散思维,在明确解题思路后,找出“材料”和“提问”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即“材料”或“提问”体现了教材上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紧扣教材知识点,用教材的知识解答各类问题,这是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关键。切记,寻找的知识点要多点,答案要完整一点。切忌,只泛泛而谈,结果既花时间又失分数。

第三步,细致阐述原理,针对性进行分析。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全面性和逻辑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回答。在阐述原理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观点要鲜明。在涉及多个知识点时,要考虑其主次先后,做到条理清楚,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最后,答题时还要做到语言规范,字迹工整,卷面干净。细致阐述原理,多角度地并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保证。

以上是我对初中社会和政治课中考迎考策略的几点看法。我坚信只要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搞好中考前各个环节的训练,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5

关键词:时事资源;思想品德;复习课

作为初三思想品德复习的重要补充,时事资源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时事资源的运用,方法是多样的,而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课型也是多样的,要实现时事资源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有效整合需要不断努力尝试。

一、学生自主命题实现时事资源与初三思想品德题型复习有效整合课堂实施

笔者的课程实施主要有三大部分,五大环节。每一个环节由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一)搜集时事材料,自主命题

第一部分为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先设计教学学案,学生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练习感悟:教师会在课前利用时事材料设置一道做法类的题目,让学生完成,并以此题目为例子,让学生出题提供参照。

2、题型预习:教师列举近年来中考关于做法类题型的设问,学生自主分析设问的不同点,在学案上对设问特点进行归类。

3、资料搜集:通过阅读报刊、上网查询等方式,搜集目前我国面临的具体的资源、环境问题(如雾霾天气等)的具体材料。

4、小组交流:

(1)小组长组织小组汇总同学的归类,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完善小组答案,明确做法类题型的设问特点。

(2)小组对所搜集的时事材料进行筛选,删减,选出1-3则时事材料,根据小组归类的设问特点,设计做法类题目的设问并自主组织答案。

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开拓思维,通过自主搜集时事材料,对时事材料进一步分析归纳,寻找时事材料与课本知识的联系,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在实施的过程中,资源环境这个范畴学生较为熟悉,因此搜集的材料基本都符合主题。但这是属于课前预习部分,小组长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时事材料筛选、删减、题目设计的主导者,对小组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小组由于小组长的组织不当,组内分工不明确,导致最终只由小组长完成任务,出现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的情况。

(二)展示命题,小组互评

第二部分为课堂展示,主要有预习展示、考题回顾、即时训练、练习巩固三方面。课堂上要充分利用40分钟的时间,讲练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

预习展示部分,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发现设问的特点,明确审题的注意点。课前,教师挑选预习作业完成较好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小组对设问特点的归类,其他同学负责质疑补充,在质疑和补充中,明确该类题型必须审清楚题目的主题和主体,明确答题思路。

考题回顾部分,主要有讲解――质疑――补充――点评总结四方面。小老师会在课前把练习题的答案板演在黑板上,课上给同学讲解自己的答题思路,同学对小老师的思路进行提问并质疑,弄清答案。质疑过后,教师板书参考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寻找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的误区。最后,教师通过学案展示典型答案,全班同学根据学案上的典型答案,指出答案的得分点与失分点,灵活运用课前预习的成果明确该类题型的注意点。

明确了答题思路,学生就要活学活用,进行即时训练。课前,学生已经搜集了较多的时事材料,并筛选出较好的时事材料进行自主命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组织了答案。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问答,一小组负责出题,另一小组抢答该设问指向的主题和主体。出题小组再对小组的答案进行点评,教师加以总结。在问答的过程中,学生再深化对所选择的时事材料的分析,再一次明确出题的注意点,为做题作铺垫。

最后,教师课前对各组所搜集时事材料编写的题目进行筛选,选出较好的题目让学生当堂限时10分钟进行限时训练,巩固知识。限时训练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答题意识,让学生及时运用堂上所归纳总结的方法答题。期间,教师挑选了两位同学上黑板板书答案,一位是出题小组的成员,一位是其他小组的成员。练习完毕,先请其他小组的讲解自己的答题思路,台下同学质疑。再请出题小组的成员分析材料,讲解自己的答题方法,台下的学生点评质疑。最后,教师对答案进行点评并提出评分标准,同学交换答案互相批改。

课堂展示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也是学生掌握巩固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课堂的实效。纵观这一课,以讲解――质疑――补充――点评为主线,着力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面,以学生的讲解激发同学的思考,及时进行补充,在质疑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思路。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点评环节,在学生出现意见分歧无法解决或讲解的同学表述有误时,进行及时的补充说明。

课堂展示环节,主要是对学生阅读分析时事材料,明确做法类题型答题技巧的训练。让学生在讲评题目、自主出题、当堂练习中充分明确做法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在分析利用时事材料的过程中提高对时事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于做法类题型相对较简单,学生只需要找出主体和主题就能较好地回答问题。而时事材料,就是学生找出主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学生自主搜集材料,理解主题,到自主利用时事材料出题,预设主题,到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寻找主题,学生通过自主命题,不但熟悉了时事材料的主题,而且能较好地完成做法类题型寻找主题的审题步骤,提升自身能力。从理论的角度,这是时事资源与题型复习课较好的结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一是本课是在充分的课前准备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课前预习的质量会直接影响课堂的质量;其二是小组对时事资料的阅读往往会以偏概全,导致对答案的组织存在较多问题,这既是一个教育的契机,但同时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其三,教学的重点是要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明确如何审清题目,自主命题学生接触较少,新鲜感较强,不少学生会把关注度放在如何用题目难道其他同学而忽略在这过程中如何掌握答题机考,本末倒置。其四,对于如何命题,学生仍然存在较大的疑惑,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命题,是本课必须解决的问题;最后,如何发挥时事材料的功能,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本课需要继续考虑的问题。

(三)拓展命题,巩固提升

第三部分是作业的布置,教师挑选出题较好的组别,对题目进行进一步修改,提升难度,通过作业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本部分是在学生已有的题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使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同时也可以对做法类题型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提高。这部分主要考察教师的命题能力,要求教师既能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又要在学生所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拓展,且对于学生而言,难度必须适中,符合学生的水平。

二、学生自主命题实现时事资源与初三思想品德题型复习有效整合的策略反思

通过对《中考做法类题型专题复习课》的反思,笔者总结归纳了时事资源与初三思想品德题型复习有效整合的策略,为时事资源与题型复习的有效整合提供更多思考的方向。

一、注重小组长的培训,强化对材料的筛选运用能力训练,提升课前预习的质量;

在课程预习环节,小组长的主导作用发挥是关键,因此,对小组长长期有效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小组长的培养,并不是成为小组讨论的主导,而是发挥组织功能,在小组中形成互相讨论、分享的氛围。只有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发挥到位,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前预习。其次就是课前对事实材料筛选的培训。时事材料的应用,学生自主出题,不应只局限于一节课,而应该在复习课中经常有效运用。在课程开始之时,教师要明确时事材料筛选的标准,让学生缩小才材料搜集的范围,防止材料过多及过于空泛。小组长充分组织课前讨论,学生明确筛选材料的标准,课前预习的效果才能更加明显。

二、小组互动问答环节,强化小组评价,在小组评价发现学生的审题缺陷;

自主出题小组评价应该紧密结合,在一个小组出题考察另一个小组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评价中。无论是出题小组还是答题小组,教师都必须在课前给予相应的评价标准,如对出题小组,需要评价其所出设问与时事材料的关联度,设问的主体和内容是否明确、所设问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及对答案的组织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而对答题小组,主要是考察其审清题目主体和主题的能力,审时事材料的能力以及答案的组织能力各方面。在互问互答中,把每一个问题细化,赋予相应的评分范围,如1-5分为限等,让学生能有效地实现互相评价,提高审题答题能力。

三、充分利用时事材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对于复习课而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有较大的难度,一方面,由于复习课强调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查漏补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被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作为题型复习课,教师更多地强调在题型的突破,要同时兼顾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于老师而言,难度是较大的。但是,利用时事材料,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我国环境、资源的资料,不少学生在搜集过程中就会被我国的环境、资源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所震撼,有所感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学生展示材料的时候要适当加以点拨,提醒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所启发,从而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注:本研究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课题《时事资源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有效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6

一、听课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概念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现。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这些,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以便于整理、复习。

二、阅读教材的方法

这里说的教材,是指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要想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没有什么捷径可寻的,主要是靠阅读。一般地说,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搞清阅读材料的代字含义,如认识字词的形、音、义,懂得词和短语的外延和内涵,认读句子和语段并明了其意思。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在解读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代字表述的实际所指,而且要能够与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

三、观察的方法

历史学习的内容,其信息承载的形式虽然很多是抽象的代字,但也有很多是以具象的形式出现的,如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遗址、历史建筑等。对这些形象化的学习材料进行观察,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历史的情境和氛围。在对这些形象化材料进行观察时,既要把握其整体的面貌、情况等,又要关注有关的细节,尤其是细微的特点。观察时也要动脑筋思考,并与所学的代字材料联系起来。

四、搜集材料的方法

历史学习常常要运用历史材料,并将适当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行历史的推论。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更多地涉及到对材料的搜集和使用。应该认识到,能够搜集材料,是学会学习的重要表现之一。

五、运用证据的方法

搜集到的历史材料,并不能拿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还需要对材料进行辨析,搞清材料的价值,这包括对材料的来源、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真伪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把材料用作证据时,一是要注意选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说明问题;二是要选用多则来源不同的相关材料来论证某一个问题,这就是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三是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随意阐释;四是要用证据支撑论点或结论。对历史证据的运用,可以有多种方式,包括编写、分类、探查、概述、转述、质疑、推断等。

六、探究问题的方法

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历史的认识,这就不仅要搞清楚历史事物“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探讨“为什么”的问题。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对具体的历史问题进行探究。

七、评价历史的方法

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都要对具体的历史事物(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进行评说。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解释。要全面、正确、客观、辩证地解释历史,必须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这就需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并逐步学会运用这些来进行历史的解说,从而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例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阶级与阶级斗争、个人与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等,对于我们正确地评述历史具有指导意义。评价历史是要把历史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考察,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八、记忆的方法

历史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人类的记忆。学习历史知识也是在记忆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记忆历史知识往往是比较头疼的事,甚至是烦恼的事,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从记忆的策略上讲,要遵循一些记忆的规则,如学习与记忆的结合、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从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层面上进行记忆等。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等。

九、练习的方法

学习中的练习对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运用等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练习实际上是一种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学会做作业,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一是通过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学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三是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四是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查漏补缺。在练习的方法上,要学会审题,特别是明确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则,按照要求进行解题;要把握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材观;建立;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18―02

新课程下历史教师需要建立新的教材观,旧的“本本式”的教材观将向新的“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转变。“本本式”的教材观把教材视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唯一教学依据、“法定文件”,限制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及教学的个性化,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材料式”的教材观则把教材看做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学材料”,而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材料式”的教材观有助于打破“教材中心”的传统观念,有助于释放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有助于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陈旧的“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

以往人们把教材与历史教科书等同起来,说到教材就是指历史教科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课本,好像除了历史教科书(课本)之外,就没有别的教学资源了。特别是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将教科书唯一化、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它要绝对服从。这种教材观说到底就是一种陈旧的“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

这种“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认为,历史教科书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唯一的教学依据,是历史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件”。它的价值在于“控制”和“规范”教学,教师必须持有一颗“尊敬”之心,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去积极主动地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按照这一教材观,教科书的内容就是教学内容,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如果越雷池半步,那就是大逆不道。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其实质就是僵化的“本本主义”。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感到很难处理教科书的内容,习惯于教科书写多少就讲多少,教科书按什么顺序写就按什么顺序讲。如果哪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一些加工处理或变动,往往就会招致同行的反对。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本本式”的教材观对一些教师的影响是多么根深蒂固。

这种“本本式”的教材观造成的后果也是严重的。对教师来说,它使教师成为了教材的奴隶和附庸。教师只能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久而久之,课堂上教师的灵活性不见了,教学的活力没有了,教学的创造性更是被扼杀了。“照本宣科”培养不出“学者型”的教师只能打造出“照葫芦画瓢”的“教书匠”。对学生来说,学生只能是“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长此下去,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同样不见了,学习的活力同样没有了,学习的创造性同样是被扼杀了。“照本读书”培养不出“创造型”的学生,只能训练出“机械复印型”的“书呆子”。有人曾尖锐地指出,这种“本本式”的教材观使孩子们宛如被钉住的蝴蝶,牢牢地被束缚在教材上,无奈地拍打着柔弱的、可怜的翅膀。这是多么引人深思的比喻呀!

二、全新的“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

显然,陈旧的“本本式”的教材观已不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了。我们必须确立一种新的教材观――“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

“材料式”的教材观认为,所谓教材只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的呈现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的供教师展开讲述、阐释、演示等活动和学生展开阅读、视听、操作等活动的材料。凡是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物化的材料,如文字印刷材料、电子音像材料、实物材料等,都要视其为教材,甚至有人把教具也包括在教材的概念之内,因为教具是非常直观化的教材,是教材的物化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的含义是很广泛的。这就是“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这种“材料式”的教材观是一种大教材观。“材料式”的教材观把教科书看做历史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学材料,但强调它不是唯一的教学材料。那么,教科书又是什么样的教学材料呢?可以说它是供师生进行“教学对话”的“文本材料”。这个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历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老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都是交流的主观能动性,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新课程提倡通过交往革除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的倾向,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师生间的交往在历史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的对话,而对话需“文本材料”。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主持人、特邀嘉宾和参与听众都紧紧围绕着主题,进行互动式的交往对话,对话的材料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这种材料可以说是一种“经验材料”。历史教学与《实话实说》有其相似之处。教科书的每一课的课题,就如同师生对话的一个主题,主题之下的诸多内容就好比师生对话的材料,师生需要在有限的时空内,紧紧围绕对话的主题,依托对话的材料,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对话。这种对话的基础材料是教科书所提供的“文本材料”,此外对话的材料,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对话。这种对话的基础材料是教科书所提供的“文本材料”,此外还有其他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果没有这样的“文本材料”,那么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就会失去依托而变得漫无边际,操作上既不可能,事实上也行不通。所以,像教科书这样的“文本材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有位历史教师这样兴奋地说:“现在的历史课堂经常出现师生互动对话、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有时候我在课堂上就像一个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

三、确立现代教材观的实践意义

“材料式”的教材观承认教科书是历史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学材料,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材料,这将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新的变化,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打破“教材中心”的传统观念,以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与地位

“本本式”的教材观将教材看成是“控制”和“规范”教学过程的圣经,形成了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围绕着教科书死啃烂嚼,教师中谁把教材挖得越深,讲得越透,似乎谁就教得越好;学生中谁把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材记得越多,吃得越细,似乎谁就学得越好。教科书的“法定地位”使人对它产生一种“敬畏感”、“神秘感”。“材料式”的教材观将教材的定位由“控制”、“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从而打破了“教材中心”的传统观念以及由此对它产生的“敬畏感”、“神秘感”,以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教材,最终把教师从对教科书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中解放出来。

2.有助于释放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张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法本身有一种张力,即相对的弹性力量。在“本本式”的教材观下,由于教师对教材的屈从,历史教学法运用很少有创造性,张力也就很难释放。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无论怎么改革,也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基础性的“文本材料”,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应用工具”。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中,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去用教材教。“材料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在其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以展现教材的功能,释放教法的张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法,以“材料式”的教材观从观念上为释放教学法的张力开辟道路。

3.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状况,提高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活力的职业,是教师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在“本本式”的教材观下,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递者”,一个“按大纲、按教材规定办事的人”。他们在这种状况下工作,无法体验到职业的乐趣和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的活力被压抑,教师劳动本有的灵性、活力、挑战性、智慧性和人格的作用被一点点扼杀。教书教到最后,教师大多成了一个暮气沉沉、没有朝气的“教书匠”,这不能不说是教师的悲哀。“材料式”教材观的确立可使教师从精神上解放自己,找回失落的角色意识,达到自我认同,从一个屈从于规定的缩手缩脚的“教书匠”转变为一个拥有专业自主性和生活活力的教师。

4.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其主体性和批判精神

以往的历史教学除了教给学生一大堆死的知识,剩下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学生没有了思想空间,失去了看问题的眼光和批判的勇气,他们被训练成只会答题的“机器”。新课程强调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问题,没有问题的教学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材料式”教材观将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他们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展了,他们思维创新的自由得到充分的尊重,这必将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焕发其生命活力,并使其感受到学习及成长的乐趣,从而真正发展其主体性和批判精神。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8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在文学生中主选选修1与选修4的同时,再增选选修2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也为学生届时高考选做试题拓宽了答题的空间。近三年福建高考文综卷历史选做题均按三本选修教材,各命制了一道选做题供学生进行三选一,本文拟从新课改高考历史选做题的试题命制谈选修教材如何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一、选做题的试题命制特点分析与学生存在问题

(一)选做试题的命制特点分析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09年考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2)2010年考民族关系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题,第一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判,此外还考查了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综合利用的特点。(3)2011年考日本确立近代的内容及比较日英两国政体差异,注重考查考生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材料不新,但设问角度新颖,对教师的复习角度也提供了借鉴作用。

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09年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第一问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问更多关注史学观点和史学研究及人物评价方法,并非单纯考查考点的具体内容。(2)2010年考亚洲觉醒先驱甘地题,试题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从历史结论向历史认知过程的转变,特别突出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多角度探寻历史,形成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等。(3)2011年考拿破仑题,人物熟悉,但提供的材料学生不大熟悉,很好地考查了“材料在课外,答案在书本”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如能善于把学生不大熟知的设问转换成学生熟知的设问,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该题与选做1类似,也重在考查学生对事件或人物的评述。

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009年考近代法国国家政治体制设置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并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2010年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的观点对立与否,该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限信息以及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3)2011年考康有为题,人物熟悉,但有关民主政治的知识却为广大学生所不大熟知,并进而考查了康有为与谭嗣同改革的观点异同比较。

(二)选做试题答题存在的症结分析

1.提取与解读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按提示语划分为四类型: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四是综合上述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如2009年与明治维新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说明”和第二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2010年孝文帝改革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指出”和第二问“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1年日本题第一问“据材料概括日本确立近代内容”和康有为题“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方面的主要思想”,便是这一类题型的最好写照,失分原因在于考生因不重视提示语、材料的引文出处和基础不扎实等而导致失分。

2.概括归纳能力差,不能达到论从史出。在答题中考生难以找出材料与试题设问间的关联点,造成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语言不够准确精练,无法达到论从史出,即所得答案没有史实做支撑。如2009年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目第二问“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入政治活动作何评价”,2010年甘地题目第二问“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2011年评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情况。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思考之余发现症结存在主要缘于历史学科本身叙事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教师习惯于“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建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导致“苦教”与“苦学”的无效,只有摆脱以往旧模式,整合优化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交叉点,方能实现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内在联系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

选修教材的编写者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时候,均撰文提及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二者间的关系“选修教材从内容上看是对必修教材的必要拓展与延伸,是对必修I教材的延伸与扩展”,显而易见,虽然不同模块的立意及具体内容在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它们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却是一致的。教师在讲授选修模块时应善于整合选修与必修教材之间部分知识点存在的交叉和重叠之处,打破模块间的壁垒,并根据一定的主题(俗称的小专题)对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配置,进而形成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本人另撰一文,内容涉及新课程历史备课如何整合、配置必修与选修教材)。

如2009年选修1康有为题目第一问的第一个小问题《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的地位,这一设问的答案可直接在选修教材第15课P107页体现出来。本题较难的第二设问“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的实质及其局限性”,实质可从必修3教材第20课康有为主张向西方的学习实际处在“仿制度”层面,即主张中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观点;而局限性一问可直接参照选修1教材第14课P100页“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来进行回答。再如2011年拿破仑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可回归到选修4教材第9课P42进行摘录相关信息,而第二问的综述题则可回归第9课P41进行参考回答。总之,学生答题欠缺的能力是如何根据题意在分散的必修与选修教材中选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当然,这一能力主要应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2012年选修教材复习备考建议

1.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不拘泥于选修教材,可渗透一些必修教材中有关的背景知识,注重与必修教材的衍接与深化,避免简单重复做无用功。

2.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基础知识,进一步优化选修教材复习效果。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9

问题一:材料信息无法支撑设问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在呈现史料不够,或缺乏史料支撑基础上的评论和认识就可能不全面甚至不正确,只能是“清谈”或“妄论”,它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何成刚老师在《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中也谈到:“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二者是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即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如果不依据材料也能回答问题,那就没有必要采取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如果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之间没有产生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那要么是浪费了材料,要么是命题人不会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充分了解考查对象的知识背景。”怛“学习延伸”的有些设计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具体表现为:

1.材料与问题脱节

例1.阅读与思考:16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也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随着西方商人的到来,天主教也传入日本,并且很快传播,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一些地方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禁止天主教的传人,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从此,除荷兰外,所有西方国家同日本的贸易活动被一概禁止,日本进入锁国时期。

议一议,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选修一第八单元第l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日本的锁国政策为何能实行两百多年?从外因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不是很强大,还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而且拓展海外市场的要求也不是十分迫切。从内因看,是由日本自然经济的特点、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岛国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但从材料给出的信息中学生不可能找到这些原因,而教材中也没有任何内容涉及到17-19世纪德川’幕府的状况,所以这段材料无法支撑“锁国政策为何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这一设问。所以,材料与设问之间是脱节的、无效的。笔者认为该题可以作以下调整:

一是增加日本17-19世纪经济状况、等级制度、锁国政策内容等材料;

二是在设问上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

(1)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德川幕府感到的威胁来自哪几个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锁国政策延续两百多年的原因。

(3)日本的锁国政策有何利弊?

(4)锁国政策最终被打破,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不丰富

例2,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有人认为,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弊端,但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点二:还有的人对上述看法持相反意见,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谬误,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这一问题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看待“斯大林模式”,最后得出“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作用”的结论。但问题在于:①材料中只呈现了两种观点,没有支撑观点的论据――史料;②教材中对“斯大林模式”也只是简单地、概括性地叙述。所以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要么就是直接采用教材的观点――“前功后过”、“功过居半”,要么就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认同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而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我觉得这一“学习延伸”可以通过设问的变化加以完善:

(1)请同学们搜集相关材料证明以上两种观点;

(2)结合史实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3)“斯大林模式”的成败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哪些借鉴意义?

(4)从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历史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和影响的方法,并形成“他为我用”、“古为今用”的历史意识。

3.主观色彩强,缺乏材料支撑

例3.讨论一下,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材中对“洋务运动”介绍甚少,而慈禧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更是只字未提,史学界对慈禧支持洋务运动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况且慈禧之所以支持洋务运动、支持洋务派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更有其主观意图,如果不顾事实,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历史妄加猜测、主观臆断,就会与历史本真南辕北辙。历史教学要重视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不是仅仅把教材中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事实上,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如何得来的,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同时,这一设计将“主观”问题纳入到“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显然是不恰当的。

问题二:问题过于宏大

专业术语多、历史概念多、概括性强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普遍现象,而这一现象反映到“学习延伸”中就表现为有的问题过于宏大,学生无法回答,从而变成“学习问题”。具体表现为:

1.理论色彩太强

例4,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思辩色彩很强,它涉及到早期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大的历史概念,更涉及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任务、奋斗目标、革命动力、斗争方式等抽象的历史概念,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后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才能理解这一观点。但显然,从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看是无法达到的,所以,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呈现的时机不恰当,可安排给文科班级在一轮复习中使用,如果要让高一学生初步掌握这个观点,不妨采用其他方式。如设计成选择题: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政权

B.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一观点,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埋下伏笔。

2.涉及范围太广

例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民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通过这些探索,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题不仅时间跨度大,而且涉及范围广,涉及到政治民主化、民主政治、人民、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共和、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协商等专业性、术语性很强的历史概念,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谈认识,不知从何谈起。

3.设问太抽象

例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哪几部法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又有哪些法律?前后比较一下,看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哪些法律,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问题在于“有什么变化?”这一设问,如果对相关法律没有了解和分析,是不可能进行比较的,即使了解了相关的内容,那么从哪些方面谈“变化”?所以这样抽象的设问是空洞的、不恰当的,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设问“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更是无效的了。

问题三:思维含量偏低

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以及预见未来的智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历史教科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所以用何种方式编写,选择怎样的内容,设计怎样的问题和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学习延伸”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思维含量偏低,不能引导学生达到思维的高度和深度,或者不利于启导学生进行深刻思维。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计内容导致

例7.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的内容,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按时间顺序列表。(选修四第五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这个设计的思维含量很低,学生只需从教材中按序摘抄就行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增设以下问题会更好。

(1)概括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中,你能否归纳出创立科学理论除了客观条件外,主观上必须怎样努力?

(3)你从伟人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可贵的品质?

2.设问偏差导致

有些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但设问形式的偏差却导致了思维含量的降低。

例8,1939年5月,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运动20周年的文章,文章说:“20年前的,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新阶段。”

请说说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这一问题是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的,但问题是教材中对的结论很明确:“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学生对此问题很有可能不加深层次思考而照搬教材结论。这样就使本来还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却不能引导学生深刻思维。之所以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阶段,根本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领导阶级,从而导致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的变化,并导致了革命形势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得到这些认识?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性思维。达到思维的深刻性是历史教学高层次要求,使学生思维达到深刻性,可以有许多途径,而其中之一就是来源于问题的层次性。所以该设计可通过层层深入的设问来提高思维含量,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

(1)请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比较五四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2)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不同在哪儿?为什么?

(3)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4)纵观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你得到哪些认识?

3.设计形式导致

主观题学习材料篇10

[关键词]影视材料;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一、引 言

顺应目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形势和要求,教育部高教司于2004年1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的通知。《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要求》还指出,各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广、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电影作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内容这一论点早已被多位国内教育技术专家论述过。英文影视作为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源,在外语课堂上也受到不少教师的青睐,应用影视材料进行听说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熟悉不同于本族语言的语音、语调、语气、重音、口音,并以视觉效果带动听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在这一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掌握交际能力。

二、影视材料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影视材料能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的语境。而英语学习的最大限制就是没有真实的语境供学习者获得并使用所学知识。影视材料正好能弥补这个缺陷。对于英语学习者,影视材料在提供真实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影视材料本身就是对人类生活的再现与模拟加工,它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为广泛、生动、逼真的视觉直观情景,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其有生活在英语群体中的语境感。在影视这个“真实的世界”里,语言都是地道的。而这种对“真实”语言的熟悉过程,对于语言学习者练习听力来讲,是非常有用的。

其次,影视材料可将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结合起来,对那些还未完全掌握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学习者来说会更容易理解。影视这种“声影结合”的特点使得教学环境下的听的过程变得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听的过程,并且影视提供的视频画面也使学习者在理解话语方面更加有效。这是影视作为听力材料相比于传统的磁带材料最为突出的特点。Hill说,视觉信息为成功准确的听力理解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语言辅助信息。影视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是一种重要的内容教学手段。它综合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立体的、直观的、仿真的教学手段,引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他们获得大量的听觉输入,从而更好地记忆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效果。

第三,影视能做到英语语言教学中最难以做到的――促使学习者说话。这卫所说的“说话”不是指当场说话,而是为学习者积累了潜在的话语信息。由于影视能提供真实语言环境,让学习者进行模仿,形成口腔记忆。毋庸置疑,影视具有的吸引和娱乐观众的功能能长时间地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把学习者带进影视所呈现的语言世界里,激发学习者对语言的狂热,它也同样激发了语言。在谈论自己喜欢的电影时,会克服交际中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产生发自内心的交谈欲望,还为学习者提供分享感受的话题基础。实践证明,通过从电影中学习最地道的词汇用法、语音、语速,学习跨文化的交流技巧,学习者的口语可以在短期内迅速达到流利交流的水平。电影会是学习者口语的最佳陪练。

第四,影视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化知识的导人。而影视在提供学习目的语语词知识、语用知识的同时也全面、客观地展示了目的语的民族个性、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丰富多彩的影视素材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同化动机,从而使学习者把目的语的语词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直至真正掌握该语言。

三、影视材料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1 影视材料的选择标准

第一,语言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语言水平,选择适当的题材。对于大学英语学生来说,题材在语言上要标准规范、简单易懂,所选的电影语速不宜过快,应当选主人公发音纯正、对话清楚、没有粗野污秽言语和词汇的影片。

第二,主题方面。所选影片最好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并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的影片能给人以很深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在课堂教学上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易于引导他们就影片的主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情节方面。应当认识到学生对影视材科学习的重点应当是语言而不是情节,因此在选择影视材料时,应当尽量选择情节较为简单易懂的材料。否则,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对情节的把握和理解上,会影响对语言的学习。

第四,长短方面。影片的长度一般控制在100分钟左右为宜。首先这是课堂教学时间决定的,一般都是两堂课。如果影片过长,会使学生产生听觉和视觉疲劳,影响学习效果。最好选择题材轻松、内容简单、长度适中并且画面对语言说明作用强的影片,这样看英文电影比较容易。

2 英文影视的教学过程。

第一,准备活动,在播放影视材料之前,教师应简要介绍影视材料中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提出观看的重点。教师也可就即将播放的材料的内容准备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教师还需提供一些偏难的重要词汇,介绍该领域的基本知识;也可课前指定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播放前学生相互交流补充有关的知识信息等。

第二,观看活动。影视材料由于篇幅较长,涉及的方面较广,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地组织学生“精看”或“泛看”影片,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由于影片较长而课堂时间较短,因此在不影响影片节奏和情节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几段用于课堂教学。放映中间不要出现过多的中断或过分地重复某些细节,这不但打断了电影的自然节奏,而且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次,在涉及一些语言难点、重点或者比较重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点学习、反复操练,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英文影视材料的播放要结合教学合理地进行。具体做法是,选择比较精彩感人的片段,让学生反复视听这些片段,听写出台词,待熟悉台词后,让他们模仿剧中人的说话方式,进行配音。听写能锻炼听力,配音有助于训练语音、语调、表演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从学习交际的角度来看,这些台词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生活情趣,有些还含有深刻的哲理,都是可以“移植”到现实生活中相应的交际场景里加以运用的,学习这样的台词,可以达到真正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观后活动。观看完影视材料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电影的情节、人物特点、语言文化甚至某句给人印象深刻的台词等展开自由评说。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者辩论的形式就影片中 展现出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还可引导他们将影片主题与当前的实际社会现象相结合,进一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影视不仅适合听说训练,也可用来进行写作活动,写作活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如写观后感。不限定题目,学生可从剧情、人物、文化差异或口语句型等方面展开,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电影,回忆和加深印象。课堂上的讨论也很容易写进观后感中。还可通过复述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即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出故事的梗概,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刃赐辍=淌还可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写作。即给电影设想不同的结局,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同时也可检验学生是否看懂了电影。

四、目前英语影视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很多学校都陆续开设了视听说课程,影视材料也比较广泛地应用于视听说教学中,体现出了对外语学习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视。但纵观目前现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影视教学过于费力,这是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影视教学之难表现在:首先,电影语言本身难。电影语言是十分接近生活的自然的语言,语速快,口语表达方式丰富。正是这一点使很少真正接触自然语言的许多教师本人都难以看懂。其次,电影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时一部电影的主题非常分明,但人物的对话内容却十分宽泛,而且电影中的人物众多,谈话内容各异。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具有利用影片做语言教学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对对象国历史、地理、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综合知识的掌握。因此,为了能向学生讲清楚影视材料中的一些话语与情节的微妙之处,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同时努力使自己的某些知识不断更新,跟上社会与时代的发展。

第二,教师观念陈旧也是造成影视教学难以普及推广的根本原因。有些教师已经习惯于“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上视听说课只是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将电影从头到尾放一遍,提几个有关理解的问题。这样的课程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听与看的语言环境,但学生只能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理解的地位,缺乏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影视视听说课不仅仅是对影视材料的被动观摩,更主要的是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投入到各种课堂活动中去,真正地把视、听、说等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教学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内容,做到教与学相互了解,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第三,缺乏优秀的教材是影视课程面临的另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影视欣赏课还没有一部正式的教材,电影市场上外来影片良莠不分,有的充斥色情暴力,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有的动作、特技太多,语言对话有限,不适合做语言学习材料;还有的对话当中粗话、脏话太多,无法作为规范的目标语言模仿。如果单靠教师自己从这些鱼目混杂的影像资料中甄选,确实很难。对此,出版部门可以组织有关专家,专门挑选出一系列优秀影片,作为大学英语影视欣赏课的备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