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1:46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1

一 传统文化和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概述

(一)传统文化

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习惯等。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中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二)我国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现状

1 理论基础介绍

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1]。国内关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中,是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观念、培养的途径、培养的机制、培养的体系等方面来探讨的。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一些研究专家学者提出了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论述了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抓住机遇,完善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而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制度进行研究,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部分专家认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都赋有历史使命。大学阶段只是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打基础,大学的毕业生只是创新人才的“毛胚”,真正能否成为创新型人才还要在生产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完成。

2 基本现状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步于1978 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我国高校一直没有停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从“少年班”到“混合班”再到“联合班”“创新班”等各时期和各种形式的探索,我国高校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实验班模式的宽口径、基于大类平台培养方式、小班教学、名师授课,导师制度等管理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大帮助,取得的这些经验是值得推广的。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在文化方面的缺失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只针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毕业生可以说是一个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雏形,但是他们的性格与天性已经基本定型。我们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而国外发达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针对于本国的文化形成独特的培养模式。当今各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模式方面创新较少,不是沿用已有的体系就是照搬国外高校的流程,没有根据本国的文化的创新。本科学生是可以适应新的模式和体系,但是大学四年,对于在长期应试教育熏陶下的学生来说,新入大学,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终究无法发挥出他们最大的能量。如果要加上研究生和博士生时期的话,但这会因为时间太长和经济压力而失去大部分学生。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式,这不仅有碍于其创新思维成型,也很有可能让这些优异学生误入歧途,迷恋于各种诱惑当中无法自拔。

此外,目前我国官本位的思想色彩十分浓重。不顾科学客观规律,还存在着依赖简单行政命令办事的情况。与此同时,许多优秀的人才都去做官,能够持之以恒,真正安下心来潜心做研究的人非常少,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成长。虽说体制是死的人是活的,但不要仅仅让学生去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也要做到培养体制去顺应大学生。做到人是活的,体制也是活的。

二 我国传统文化对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跟我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存在消极的影响。例如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是华夏文明及优良民族传统的一种表现,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在该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与教师辩论能力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约束,甚至是限制。对于培养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来讲,传统文化其限制性更加明显。传统文化中封闭保守的心理有碍于学生开放、创新思想的培养。

(一)传统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的有利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不乏有创新的元素,学思结合、温故知新是反映我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路径。大教育家孔子论及如何为学时,就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创新方法。其中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方法对我国传统创新有重要的影响。[2]

如果说学思结合是创新的途径,那么温故而知新就是创新的目的。温故而知新不仅是孔子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认识论的概念和方法论的总结,还是中国习惯于传统基础上创新,创新后不抛弃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新方面的中国特色,就集中体现于我们的创新在传统进行因循损益基础上的创新,而创新之后并不抛弃传统。创新来源于传统,却又高于传统。

(二)传统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的不利影响

1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限制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思维

(1)我国传统文化的功利思想和日用伦理的实用主义限制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思维的形成[3]。中国传统文化中功利思想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学而优则仕”或“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功利思想不仅限制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极易让学生形成功利心态,只顾及一方面而忽略全面性的发展和个性发展,最终很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人骨子里的伦理实用主义被证明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因为这种日用伦理实用主义缺乏为追求永恒价值目标而把短暂人生化为人类文明系列的磊落胸怀,容易导致短期行为。

(2)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大一统”的群体原则不利于个体独立意识、个性意识和品质的培养[4]。“重群体,轻个人”,强化共性,削弱个性,表现在文化心理上为“尚同”,使得国人喜欢随大流,“人云亦云”,强调事事划一,不鼓励独特。而创新是突破,突破原有的方法、规律限制,从而涌现新的方法和思路。并且在这种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庭教育致使孩子养成听话、顺从的性格,而独立性较差,自立能力不强,怕吃苦,依赖性强,这些特点与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知足常乐”思想,不利于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5]。中国人强调和平解决矛盾时的中庸之道,有着促进社会稳定和人际交往的积极意义,但是这不利于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竞争是激发人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我国传统的中庸之道是不鼓励竞争。朱熹如此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孔子以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庸之道以“中和”为准则,回避斗争、反对冒险、主张维持现状、否定变革等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足常乐”有助于人保持身心平衡,怡情养性,但有碍于拓创新精神的培养,易导致国人“小满则止”“小富则安”,不思进取[6]。

2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独尊儒家,而其他科学的名家和墨家等都长期受到批判。儒家的思维特征强调天人合一,对自然的认识往往是以模糊的直觉经验为判断依据。重直觉不重逻辑推理,这不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问题表面而不深刻,模糊而非真实。儒家传统文化的自主内向性思维相信自己的经验感觉,往往忽视信息交流。

三 提高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的生活、学习和体验累积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态度。不仅区域化严重而且不同的人也会伴随着相应的变化。本科生初步入成年,思维方式基本定型。进入新的环境难免要适应一段时间。但是鉴于本科生阶段时间较短而且要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所以要尽量缩短本科生的适应期并且还要摒除传统文化在他们身心的阻碍作用,所以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中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加之学校内各个地区的学生都有,他们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所以学校是一个针对地域文化改进的绝佳场所。

(一)有效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对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益的东西,例如前文所说的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思维方式。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不仅要用还要积极地发扬这些传统文化,高校要把传统文化与拔尖创新培养结合起来融入日常化的培养中,循序渐进,不间断且深入的培养本科生的拔尖创新能力。对传统文化运用方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之中。传统文化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传统将文化融入本科生日常课程中,这不仅能增添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可以增强本科生的民族自信心, 培养本科生的创造精神。

(2)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即学校发挥博物馆、素质教育基地和工作室等文化传播载体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自觉的传承优秀文化、勇于实践创新的意识。开放博物馆、素质教育基地和工作室等文化传播载体, 为学生提供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环境与空间。[7]营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提高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的质量, 并且塑造适合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拔尖创新人才。

(3) 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积极组织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或者其他有过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使本科生积极投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吸收的实践当中去。结合专业见习、考察和利用寒暑假等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在专业见习、考察和利用寒暑假等社会实践活动中, 组织学生领略祖国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 游历名山大川, 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激发学生爱我中华壮丽山河、爱我中华文化瑰宝、强我中华民族的教育, 树立前人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昨天、我们要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明天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8]

(4) 借助传媒的力量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运用校园广播、报纸、网站等传媒载体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鼓励本科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到学习和创新的实践中。

(二)加强社会和区域化的管理

1 进行区域文化管理

针对区域文化严重,不同地区的学生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可以进行区域文化管理,即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按照区域文化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可以对全校或学院学生进行准确分类,不同的区域文化运用相应的培养方式。进行分类培养的目的是让来自各地的学生快速的适应学校的环境,并在此阶段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快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笔者认为实施这一阶段培养最好是大学开学的军训期。大学军训不仅锻炼入学大学生身体素质也是学生适应大学校园环境的一个缓冲期。而现如今各大学的军训时间越来越短,有些学校把军训改至其他学期。开学军训时,大学生刚刚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新的校园,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只经过一个暑假的期间,大学生的高中知识基础还在。在最容易受外部诱惑的时期,也是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可以转化一下军训的方式,在军训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基础创新训练。将军训的时间延长至2~3个月,既可以循序渐进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创新意识。

针对传统文化限制因素,在军训时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改进也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军训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改进影响深入的传统文化限制,最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开放,竞争,创新出新的校园风气。对于本科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家的氛围是影响他们最有用的方式。

2 加强社会资助营造注重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社会和政策措施主要起辅助作用,主要是为学校和学生营造更好的条件。例如地方政府为当地高校提供充足的基金、基础设施等资源,让学校更好地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同时社会政策措施可以说是学校措施的基础,而学校的措施为政策措施的升华和具体化。

(三)建立科学准确拔尖创新人才的分类标准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应和吸收时一定要确保对本科生分类标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首先要确定科学的标准,不仅要根据本科生所在地域进行分类而且还要依据本科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校园文化和本地文化等进行科学的分类。第二要确定准确的划分标准,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来确定新入学本科生基本的兴趣爱好和科研意向。最后要确定一个科学的流程,对新入学的本科生进行强行分类管理,既容易造成本科生反感,也有可能会造成本科生学习兴趣缺失。所以需要一套精密且渐进的流程让本科生逐渐适应校园环境。以确保高校本科生能够快速的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习。

此外,不仅仅要根据本科生所处的区域文化特征,而且还要结合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研究方向。在针对传统文化改进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结合传统文化的个性化的科研辅导,在剔除糟粕的同时也不忘吸取精华。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直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但不明显的,文化根值于人的内心,难为世人所发现的,但是我们对它的重视丝毫不能减弱的。本科是教育的终端,而文化也根植于内在体现,再加上我国区域文化严重,不同地区传统教育的形式也不同。因而在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阻力很大,其根本原因是创新教育的新思想和传统文化巨大惯性之间存在冲突。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国民心理特点、人格的特征、社会结构都对创新教育产生负面影响[9]。

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意的重点不是到底哪项或哪些文化好与坏,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它是事实存在的并且是根深蒂固的。文化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我们等不起,也无法控制传统文化变化的方向。我们在意的是该如何改进和转变传统文化对人才的影响,让有利的更有利,不利的尽量缩减、消除和转变为有利。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3(11).

[2]刘良慧,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3][4][5][6]李英.制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因素[A].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2

[关键词]拔尖创新;培养模式;地域资源;科学素养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探索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结合我校历史和燕山石化地域资源,北师大燕化附中从2012年9月开始在高一开设“石化科技实验班”(以下简称石化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鉴于高中阶段学生和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为了培养和提高石化班学生科技素养和综合能力,我们认为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体验机会,并努力给学生搭建各类交流展示平台,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和担当。石化班旨在通过高中阶段加强科技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成为科技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办班理念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开办石化班的根本任务,也是我校积极参与、实践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探索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的一项重要举措。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上对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创造一个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平台和氛围。为此,我们提出了秉持希望教育理念和以创新实践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持续成长为目标的教学管理理念。

1.秉持希望教育理念

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群协调发展的人才。在希望教育引领下,我校拔尖创新教育把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等情操和创新、协作、奉献等意识,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文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品质。同时,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管理、科研水平,推动校内外合作,开设学生、专家讲坛,营造师生共建班级的良好氛围等措施,促使学生和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2.以创新实践为基础

拔尖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就是要求课堂教育和活动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求课程学习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校教育与科研、社会服务相融合,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中,并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和科技实践活动中去。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结合石化特色地域资源,构建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和创新潜能,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拓展空间。

4.以持续成长为目标

引导学生持续成长既是高中教育的目的,也是高中教师的责任,学校的任务。以持续成长为目标,就是要求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展开各项工作,把提升学生持续学习能力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同时促使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中去。

二、学生状况分析

1.石化班学生身心特点

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他们,身心已接近成熟。这个阶段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高中,他们将面对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时面临对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问题。而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彻底享用者,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也是教育体制和方向改革的实施对象。出生并成长燕山的他们,感受着燕山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传承并发展着长辈和亲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

2.学业基础相对薄弱

2012级石化科技实验班共有学生39名,其中文艺特长生10名,体育特长生4名,8人曾获市级三好生荣誉,22人均享受中考5分加分。他们中考总成绩平均为511.5分。他们为我校2012年中招的优秀生,但与北京市示范高色实验班中招成绩比较,本届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基础相对薄弱,高分(530分以上)人数较少,只有4人;510分以下的人数较多,超过石化班学生比例的73%,有27人。

3.实践动手能力亟待提高

实践动手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成长历程伴随着无数次的大小考试,虽然在考试中很多同学表现优异,但实践动手能力却大都比较薄弱;而薄弱的实践动手能力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学校大力开发地域资源,建设实践教育基地,改革实践教学和活动体系,加强对石化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改革措施

1.开设科学素养课程

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采取整合理科类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及通用技术)资源的措施,开设科学素养系列课程。首先设置自然科学史课程,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特别是那些开拓性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发明,领悟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其次设置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系列趣味实验课程和体现石化科技特色的拓展练习与石化科技实践活动;最后开设重视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数学、物理等应用类课程。

2.开设交流展示课程

交流展示是学生学习自主化、知识能力化、能力综合化的外在体现。针对石化班学生特点,将陆续开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石化科技、课题研究等专题,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组织、表达、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并通过师生一起研究和评价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等,增强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另外,交流展示过程注重规范和效率、团队分工与合作,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3.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在具体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学习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建设与合作单位的支持是实践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开发地域石化科技资源,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机遇和条件,才能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创新发展的机会。牛口峪污水处理实践基地是我校化学组教师多年精心建设的校外科技实践基地;燕化教培中心和燕化研究院也大力支持我校开展各种科技实践及拓展活动,这为学生的成长及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得天独厚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课前培训、参观了解先进科学技术、实践操作、课后反思总结等一系列环节,既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创新的精神。

4.开展学生论坛和专家讲座

结合学生平日的学习和思考,主动分享心得、体会和成果,是开办学生论坛的初衷。学生可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和积累,将搜集的知识整理集结,与同龄人分享交流,既丰富了个人的学习生活、锻炼了能力,又提升了自身素养,激发了学习热情。专家讲座往往能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和思考问题,同时提升认识、增长见识、启发智慧,也能丰富和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结合我校及燕山地域资源,学校已陆续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办有关国际视野、环境治理、石化科技、心理健康等主题的系列讲座。

5.开发科研和课题研究

直接接触科研,以科研的精神和规范要求实践活动,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寻找和解答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此专题开设的宗旨。通过接触、参与和感受科研过程,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志趣和激情,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开辟新的道路。鉴于科研时间要求的期限较长,组织和实施形式灵活多样,且软硬件要求比常规教学高,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开发地域石化人力和硬件资源,邀请石化研究院、树脂所的专家、教授担任学生科研导师,并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相关科研单位的课题研究。同时,作为翱翔课程基地校,积极参加北京市翱翔计划,在输送优秀翱翔学员的同时,大力开发和完善校内翱翔学员研究课题和指导模式建设。

四、教学成效

1.教育科研氛围浓厚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和模式,就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即实现教学、实践和科研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科研的诊断和前瞻优势,使之为创新教育保驾护航并提供取之不竭的发展动力。倡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并把在教研活动中获取的知识不断融入到课程建设和教学之中,不断用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一个好的科研氛围,是目前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2.课程体系建设初步成型

通过整合国家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和地域石化资源,石化班课程体系共包括四模块:国家基础必修课、选修课、科技实践活动、交流展示课程。石化班的国家课程教学实施中采取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同时,适当整合科技类课程资源,开设拓展选修系列课程,突出实验操作课程和石化科技课程;探索与合作单位(如燕化教培中心、燕化研究院等)进行课程开发合作,允许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到合作单位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目前,石化班课程体系建设已初具框架,许多新开设课程也已井然开展。

3.专家团队建设工作如期开展

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开发燕山地域石化单位人力资源和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提供的教师资源,建设科技讲座专家队伍、石化知识报告专家队伍、科技实践指导专家队伍、课题研究指导专家队伍以及特色班级建设指导专家队伍。目前,我校已和燕化教培中心签署协议,开设教培中心专家指导的石化科技类现场培训及实践动手课程;燕化研究院专家为石化班同学开设系列石化科技专题报告,并接纳我校学生长期参与石化课题研究;同时,依托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定期邀请市内科技教育专家到我校讲学和交流;另外,石化班的班级和课程建设等方面也得到特色班级建设指导专家的支持和建议。

4.教师队伍建设如火如荼开展

创新教育实施的好坏,教师是关键。没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学校注重加强创新型教师培训,培养教师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念,拓展知识修养,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学校通过培训、研讨、传授等多种途径,努力做到通过创新型教师的言传身教,把敢于并善于创新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5.制度和机构保障正在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变革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突破体制性制约,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与互动,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在招生、培养等环节进行综合改革,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度保障推动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人格培育,是我校近期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制度和机构建设的中心工作。

五、不足和改进方向

1.继续开发校内外石化科技资源

借助“希望校园”建设之机,努力开发校内软硬件资源,如校内专家队伍建设、特色选修课程建设、校内课题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坐落在石化卫星城——燕山,地区拥有以燕山石化为龙头的数十家石化科技企业和单位,开发地域石化科技企业中潜在的基础教育资源,打通行业和职业的壁垒,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体验式的石化科技实践场所和指导,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加强学生自主性培养

通过拓展学生知识面,开展实践动手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以及学科的课程实施、建设和成果检测中,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和活动,都是我校为培养石化班学生主动性、自律性和责任意识的系列举措,旨在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增长能力、启迪智慧、开发潜能、陶冶和塑造人格。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3

[关键词]骨科研究生培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人才处于关键地位,而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 活跃的思维、 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的创造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关于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适应时代需求的研究生的话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医疗卫生人士的关注。

作为一名从医25年的骨科医师,笔者于2002年开始培养骨科研究生,累计超过30名毕业生,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方向主要是关节镜与运动医学。众所周知,作为骨科的一个分支,关节镜与运动医学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这一专业具有明显的“新、精、尖”的特点,因此关节镜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与骨科其他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既有共同之处,却又有自身的特点,现将笔者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列出,与大家交流。

一、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临床实践,但是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还是应该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作为一所三甲级别的教学医院,所培养出的研究生不能只是“手术匠”、“处方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紧跟时代医学发展的前沿,这就要求医学研究生必须有扎实丰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其中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在目前本科毕业就业率持续偏低和高学历普及化的客观环境下,硕士研究生中比重最大的是应届本科毕业生,骨科在本科学习阶段是考察科目,造成了他们的骨科理论知识匮乏、临床水平偏低的客观现状。因此在培养的第一阶段必须加强对骨科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关节镜和运动医学专业属于骨科的朝阳学科,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只是近20年的事情(新),治疗疾病和范畴主要是运动医学方面(精),治疗手段主要是关节镜、射频等离子等高新设备(尖),这一专业的手术方法、治疗规范、康复措施等紧跟国际趋势,其中很多新理念、新观点修正甚至颠覆了传统骨科的观点,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关节镜与运动医学的专著外,还要不断阅读国外的专业期刊,及时了解国际动态,把握治疗趋势,才能更好的提高医疗质量。具体要求是:1.第一年学校理论学习阶段,要求研究生自学骨科基本理论和关节镜运动医学相关知识,达到熟悉程度;2.临床阶段的前半程,参与大骨科的轮转,在具体的实践中达到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并要求开始阅读关节镜和运动医学专业期刊,了解国际前沿;下半程专修关节镜与运动医学临床实践,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具体措施包括科内主任讲座、特邀专家授课、参加学术会议等,达到拓展骨科知识面、加深专科深度、启发科研思维的目的。实践证明,大骨科教学和专业培养相结合,能够使学生视野更宽阔,解决问题思路更清晰,想问题更为全面,同时又能凸显专科优势,毕业后更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狠抓基础操作、基本技能的培训

临床医学的本质是实践医学,如果单纯依靠医学理论,忽视实践操作,临床医学将衍变为理论医学,临床能力是由许多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能力领域组成,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的、复杂的能力集合[1]。另一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应用性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其本质是职业性学位[2]。因此,临床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临床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对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实际能力考核分为三个部分: 病历评估、临床基本技能考核、病例答辩。笔者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病历书写方面的问题:

1.自信息化工程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以后,大多数医院的病程记录都采用了电子病历,然而电子病历中存在各病种的“病历模版”,研究生在进行病历记录往往只需要更改诊断与具体的治疗措施即可,而问病史、查体、鉴别诊断等的记录均可采取拷贝“病历模版”,无需再多动脑思考分析,这对研究生基本临床能力的训练显然是起了弱化效用,不利于医学临床思维的培养。

2.导师、教员对研究生没有严格要求,因为是电子病历,导师、 带教教员在例行查房时往往只重视诊断结果、 治疗措施而忽视了查体问诊等一系列过程;或者是有的导师自身对病历的书写重视不够,就算是发现了临床研究生在病历书写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没有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久而久之,临床研究生病历书写缺乏严格的训练,病历记录大都“千人一面”,表面上病历书写的质量不错,其实病历质量是有所下降了。然而作为医疗服务当中最基本的医疗文书,病历不仅是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真实的全程记录与证明,是医疗单位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和防范医疗风险的证据,同时还对临床研究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的同时也要着力加强临床研究生病历书写能力的锻炼。

(二)临床基本技能弱化:

临床研究生在临床基本技能方面普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体格检查的手法不规范、顺序不正确、手术基本操作不规范等等,这主要是由于平常临床训练时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师关心不够、要求不严。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培养制,导师应该在日常的临床训练当中积极引导研究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临床基本技能,首先要注重抓基础、抓规范,然后才是对研究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 而现在有的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时责任心不够强,言传身教不够多,对研究生的不当操作进行及时纠正不够勤,有的导师甚至自己本身就没有按照规范严格进行操作。

2.研究生自我定位不准。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因此,有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应该学习的是技术含量高的技术操作、诊疗手段,眼高手低,忽视了日常最基本和最基础技能的的锻炼,养成了“重视手术技巧、忽视基本技能”的不良观点。

3.思想上存在误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大大提高了临床医疗工作水平,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随之而来的是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传统的基本诊疗技术已经不再重要,高精尖的辅助诊疗技术完全可以“包打天下”,以至于对待患者动辄就采用高精尖的辅助诊疗技术。 过多过滥的使用辅助诊疗技术,不仅造成了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也不利于自身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

4.临床教学制度坚持不严。 教学查房、 病例讨论、疑难病例会诊等措施都是培养年轻医师形成正确临床思维、养成良好临床技能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而目前有的临床科室对此做不到制度化、持续化,或者形同虚设。

(三)临床思维视野狭窄:

在临床病历分析和答辩中,我们发现研究生回答考核提问时往往只是“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举一反三、 由点及面,对临床知识缺乏上下联系、 融会贯通,有的甚至只注重本专业相关知识的解答,而不关注危及病人生命的相关科室疾病的询问、体检及相关检查等,这是临床视野狭小的表现。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对待、逐步解决。我们的做法是:一、所有研究生,不论是科研型、 临床型研究生,都必须在骨科各病区和相关科室(如放射科)进行轮转,根据他们既往的临床工作时间和经历,由高级职称医师具体指导他们的临床工作,承担住院医师的工作,使他们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诊患者的基本诊治处理步骤以及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二、研究生临床前三个月,要求必须手写病历,每周进行一次体格检查的考试,以此达到监督、培训的目的。新病人教学查房或科内疑难病例讨论时,床位住院医生(研究生)首先汇报病史、分析病情并做出初步诊断,达到了体检、阅片、和分析病情的目的,避免了临床工作中应付、做假现象的发生。三、大骨科临床轮转结束后,对诸如外科打结、缝合、止血等基本操作进行考核,使他们重视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锻炼。通过上述三点措施,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全面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使他们的临床和科研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四、关节镜手术技巧和操作的培训,由于关节镜手术操作主要由主刀一人独立在镜下完成,并且由于止血带时间的限制(肩、髋除外),研究生很少能有时间独立操作和锻炼,其解决途径主要是尸体标本的培训,因此要多参加大型的关节镜学术会议并参加其中的尸体Workshop课程,达到锻炼、熟悉镜下操作的目的,以后才可以逐步开展临床工作。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理论来自实践、高于实践。同样,创新的思路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碰到的难点、疑点往往会启发我们去搞创新。科研的灵魂是创新,因此,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还敢于怀疑前人的成果,善于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所学知识,有开拓的勇气和创新的魄力。为此,研究生导师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

首先,应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创新灵感的来源有赖于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科学的发展,使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产生了许多新的有前途的边缘学科只有通过现代信息交流手段,博览群书,捕捉瞬息万变的科技信息,积极思考,才有可能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一些新的交叉点、创新点。关节镜与运动医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起点很高,与国际先进技术密切结合,通过阅读专科国际期刊,能够启发科研思维。

其次,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包括丰富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良好的智能基础、独特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实验技能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他们根据中国国情,结合自己实验室条件,改良或采取新的方法完成实验研究。研究生学习期间,支持他们积极参加实验技术培训和学术活动,并通过参与各种课题的申报,培养和发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机构等。创新环境是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基本背景。环境是创新人才借以在其中进行创新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有着无法忽视的作用,因为创造性活动一方面源于个体的行为,另一方面有赖于环境对个体创造性活动的支持[3]。

最后,我们还需要发挥导师的职责,推行教学改革等措施,引导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

总之,骨科关节镜与运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和总结,培养有中国特色的有国际水准的研究生,需要导师们不懈努力和认真研讨。

[参考文献]

[1]陈自强,徐迪雄.浅谈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评价的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 (2): 195-197.

[2]翟亚军,王战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23-27.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4

关键词:中医人才;拔尖人才;现状;利弊;措施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与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更多心血。中医学作为我国本土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兴起和发展,中医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如何振兴中医事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振兴的关键在于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1]。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着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中医拔尖人才的目的,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

1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现状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即学校在学生完成大一对中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对学生的笔试与面试选取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具有中医临床思维的学生进入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首先,该班级增添了许多如《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心悟》等中医特色课程,并安排高年制老师进行教学。其次,在课余时间,学校给学生安排了一系列来自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师的讲座。并且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配备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即1~3年级一对一跟从基础导师学习,4~5年级一对一跟随临床导师上临床进行学习。

2培养方式的利弊

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的成功之处在于,学校把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聚集起来组成行政班级,对该班级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制造浓厚的中医学习氛围,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人才。处于该班级中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比普通班级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促使人向上[2]。本科阶段的基础导师可为学生的学习答疑解惑,从而稳固中医基础知识,避免学生走弯路,而临床导师则可带学生上临床,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完美的结合。任何制度在存在好处的同时免不了有弊端,这种管理体系也不可避免。如,每学期所增加的额外课程太多易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太过匆忙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中医专业知识的内涵,只停留于知识的表面,尤其体现在对于中医经典知识的学习理解上;教育资源的倾斜引起同级学生的不满;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中医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节,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等。

3解决措施

3.1明确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于所有中医院校而言,首先是要对自己学校做出一个精准的定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教授指出,每个大学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本科学制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本硕连读学制的目标是什么,本硕博学制的目标是什么。各个学制之间的目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各学制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自己的学校条件来对学生因材施教,探索出属于各学制的独特的培养模式。

3.2循序渐进在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不可追求过快的速度,追求过快的速度只会导致质量的下降,正如金字塔需要将地基稳固,再一层一层往上累积一样,如果地基未垒好就往上添砖加瓦,看似牢固的金字塔实则岌岌可危。中医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地基,只有将基础理论掌握牢固了,才能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去追求更高阶的知识。因而要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课程,一步一步地稳固知识。

3.3注重经典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它们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甚者有,不读《伤寒》不知辨证,不读《金匮》不知病源的言论,经典作用可见一斑。但学生目前学的东西过于繁杂,不仅有经典,还有英语、各种西医教材,这样反而导致学生的中医根基不扎实,导致进入临床后茫然不知所措。因而,各大中医学校应立足于经典知识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3.4加强临床任何一门医学都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发展从古发展至今,仍能在医学界中占有一席地位的原因就在于实际疗效。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理论根源,更是其发展的核心。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证。而现今的中医院校学生,往往被学业所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病人,更谈不上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学校应通过设置一些中医基本技能训练或者临床各科技能训练,将课堂从教室移至医院,从而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临床,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3.5培养全面创新人才在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更多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继承,却忽略了对知识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目前社会需求的是全方面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全面创新人才,就需要学校加强人文科学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中医学放置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中进行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同时,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中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多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探讨[3]。具体来说,学校可通过提供更多的平台和资源供给学生开发创新思维,如建立名医工作室、以学生需要为主体的论坛,对实验室适当开放,多举行大学生创新能力竞赛,建立创新实验小组等措施,从而培养出博学而多才的中医拔尖人才。导师可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医学观,加强学生的医学道德教育建设[4]。

4展望

对中医学子而言,首先是要对中医保持浓厚的兴趣。一个人现在和将来要做的事情往往是由自己的兴趣来定向的,它可以奠定一个人事业的基础和进取的方向。同时它还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了这份兴趣,你才会更加自主学习。其次是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因为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死学习,敢于存疑才会使学习更加进步。再者是要学习好三基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中医是一门注重基础的学科,失去了基础的中医医生只能是庸医,基础都没学好的学生更谈不上是中医拔尖人才[5]。最后要培养中医拔尖人才的中医思维,先学习好中医基础知识,再通过加强对中医经典的学习来强化自己的中医思维,从而更加深入的学习中医的精髓,为成为中医拔尖人才做好先决条件[6]。总之,在中医药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如何调整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层次的中医拔尖人才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还需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朱旭红,刘建民.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状况及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3(19):66-66,71.

[2]刘慧萍,喻嵘,葛金文,等.基于研究性教学培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62-63.

[3]胡媛,范昕建,王德蒇,等.对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2):115-116.

[4]翟双庆,石琳,吴宇峰,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2,31(2):11-13,16.

[5]刘慧萍,张崇泉,喻嵘.转化医学用于张崇泉学术经验传承探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10):932-934.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5

一、“以人为本,重在发展”。

1、以发展的眼光看备考:

整个高三工作是非常艰辛的,如果把它看成是任务来完成是很累得。如果处理不好上课、复习、模拟考试等各种关系或资料的新陈代谢就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精心选择资料,把高三的工作看成是一个教师自我提升,发展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为高三师生搭建好施展才华的舞台。校方给高三老师订了《中学教学参考》,另订04《高考说明》,北京海淀、湖北黄钢两套资料,班主任订了《今日方略》,下学期订一套模拟试卷。老师们还要从兄弟学校、网上等搜集资料,归纳提炼备考经验,研讨复习方法,把备考工作做到家。

2、以发展的眼光看队伍:版权所有

我们把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化为学校班子成员及课任教师的自觉行动,主管领导要“上好一门课,管好一个口”,做到“抓教学手不软,说教学话不短”。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中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考上大学,为了使学生考入大学,我们对高三老师的配备上慎重再慎重,本届高三老师除了历史、地理外,全都是带了2~3届以上的富有经验的教师。

二、明目标—质量为上。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针对本届学生实际(整体比上届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届高三人头和高考目标。

1、高考升学率争取与去年持平(95.4%),其中本科保6人,力争8~10名;高考单课成绩也力争比去年上一个台阶。

2、具体落实到班级:人头目标

单科成绩目标:

三、措施:

1两有数:班主任对学生心中有数,任课教师对学生心中有数,纵横比较、探索规律、培养目标心中有数。

2、两结合、加强对尖子生的辅导,培养尖子生与差下生相互结合。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相互结合,取得立体效应。

3、三个加强:作息时间加强,保证时间,12月后高三晚自习延长到8:30(多一个小时);加强质量意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加强训练(如作业量、资料)。

4、两个重点:突出重点学生,突出重点学科。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6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人才支撑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对宁波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我们谋划与推进人才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依据,同时要始终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来检验人才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8000美元,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宁波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与此同时,市场机制、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和宏观调控已经形成多重“倒逼”,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宁波未来发展既处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又面临着比过去更为严峻的挑战,将从资源、资本驱动为主快速转向技术、知识、人才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二、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

近年来,宁波通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人才“开放港、自由港、创业港”,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有效提升了人才资源开发水平。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迫切需要的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还极为缺乏。对此,人才工作要在整体推进、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重点突破、质量提升,更加注重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培养。具体来说,培养三大类人才,就是要加快培养重点领域六种创新型紧缺人才。

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重点培养高效生态农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基本形成适应科技创新需要的人才支撑体系。

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宁波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重点开发精通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适应参与国际竞争需要的国际贸易、国际会计、涉外法律、涉外商务、WTO咨询等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基本形成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支撑体系。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临港大工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必须重点培养石化、钢铁、汽车、模具、机械装备等领域的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基本形成适应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支撑体系。

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要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重点培养现代物流、商贸会展、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服务业人才,基本形成适应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需要的服务业人才支撑体系。

加快企业家人才培养。要保持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推进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必须重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职业化、国际化、高绩效的企业家人才,基本形成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家人才支撑体系。

加快人文社科人才培养。要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传统历史文化,建设现代先进文化,必须重点培养勇于开拓创新、学术功底深厚的人文社科人才,基本形成适应“文化大市”建设需要的人文社科人才支撑体系。

三、着力改革创新,为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为人才提供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的活力主要取决于体制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根本保障。培养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必须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人才资源开发新机制。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市场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增强人才市场的服务与导向功能。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明确人才资源开发中长期目标、主要任务,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政策措施,增强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服务意识和调控能力。同时,要提高社会参与意识,拓展社会参与渠道,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人才资源开发。

整合载体平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发展空间。载体平台要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用好人才的“舞台”。只有这样,才能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尽其用。要创新引才平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借助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柔性引才载体,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和首席政府顾问制度,着重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实现人才开发的快速提升。要创新人才培养载体,重点实施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从有望取得重大科研学术成果的高级专家中遴选出一批优秀人才,专门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落实培养措施,在科研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在培养项目上给予重点资助,在工作条件上给予重点改善,力争我市专家入选两院院士和省特级专家实现重大突破。与此同时,要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广泛拓展人才资源开发境外合作,建立健全引进国外专家智力和海外留学人员的专门机构,加强与外国专家组织、留学生组织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海外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尽快设立海外人才事务所,增设境外引才引智“窗口”,促进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培养实现质的飞跃。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7

一、客观总结2006年农业工作

(一)大力实施农业项目带动战略。今年仅农业方面引资66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77万元,重点建设5个项目:一是投资100万元完成大山尖长青脆片脱水蔬菜加工续建项目。二是引资40万元完成大山尖奶站一期工程。三是引资70多万元的秦家房千亩纸筒甜菜种植示范区。四是引资300万元种植白灵菇大棚30个,草莓大棚3个。五是引资100万元的秦家房马铃薯种子繁育基地。

(二)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重点抓了奶牛、猪、蔬菜、甜菜、马铃薯、基地建设。在奶牛养殖上,现全乡奶牛存栏达到2755头,已建膳房堡、秦家房两个百头奶牛养殖场,巩固发展了深湖洞、大山尖、东坊子等7个百头奶牛养殖专业村,全乡养殖奶牛5头以上的重点户150个。在猪养殖上,重点抓了史马沟、曹碾沟、黄花坪三个千口养猪专业村。其中史马沟猪发展到1610头;曹碾沟村猪发展到1296头;黄花坪村完成47户的圈舍新建改建工程。全乡养母猪5口以上的发展到60多户。在蔬菜种植上,全乡共落实种植面积1.47万亩,其中大白菜8500亩,圆白菜2000亩,其它蔬菜4000亩,总产量3.7万吨,总收入达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00多元。在甜菜种植上,全乡落实甜菜种植任务1.4万亩,总产量达2.6万吨,总收入780万元,人均纯收入200多元。在马铃薯种植上,全乡落实马铃薯种植面积3.16万亩(种薯1万亩,商品薯2.16万亩),总产量3万吨,总收入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500多元。

(三)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依托全县糖业龙型经济带动优势,抓了纸筒甜菜产业基地建设,落实了秦家房、膳房堡千亩纸筒甜菜种植园区两个,10亩以上种植户200多户,今年甜菜种植总面积比2005年增加%。

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道路建设。投资80多万元修建从深湖洞到义合美5.3公里水泥路;投资50多万元完成13条44公里砂石建设。二是绿化工程。完成从狼窝沟到曹碾沟6公里的绿化工程,栽种落叶松、樟子松、沙棘14万株;完成张三线2公里道路绿化,栽沙棘100株,高杆杨500株。三是水利工程。全乡今年共打深机井3眼,小机井37眼,发展水浇地700多亩。四是文明生态村建设。今年玻璃彩、深湖洞各投资5万元进行了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各项目标任务得到较好的落实,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干部、群众实干的结果,但是,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乡党委、政府在客观总结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和矛盾,针对存在的不足,合理谋划2007年工作,明确工作思路、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工作,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全乡经济社会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

二、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工作思路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托依城傍路(207线、张三线、长城旅游线)优势,围绕壮大特色农业、发展劳务经济三产服务业、培育仓储物流加工业三项重点工作,狠抓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产业载体建设三项措施落实,不断拓宽延伸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从而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乡村干部领导经济管理事务的水平。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1年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万元,比2010年增长%,农业总产值达到万元,比2010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2010年增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上、地表水资源,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措施,发展水浇地和设施农业。力争人均水浇地面积达到1亩,旱作高效田达到2亩。圈舍改造取得成效,规模养殖初具成效。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两菜一薯”高效作物面积规模扩大,单产稳定提高,总面积达到6万亩,“三畜”圈养规模水平明显提高,专业大户逐年增加,“三线”资源得到初步开发,三产及农产品仓储加工逐步发展壮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公路、砂石路建设稳步实施,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有线电视覆盖全乡,医疗、教育等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村务管理更加规范。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到位,村务、政务公开深化,民主议事制度健全落实。

(二)2007年工作重点

“新农村”建设,经济是基础,产业是支撑,农民收入是标志,我们坚持抓纲治本,以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增强“输血功能”,以培育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重点抓好三项任务的落实:

1、提升传统产业,找准“新农村”建设支撑点。我们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推动五大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奶牛养殖,在已建两处百头奶牛养殖场的基础上,2011年新窑子、东坊子、秦家坊、大山尖、深湖洞5个基础条件好的村2011年奶牛将发展到200头,膳房堡、二台背、王家湾、史马沟5个村列为百头奶牛养殖专业村进行重点培养。生猪养殖,提高标准化饲养水平,按照黄花坪村暖棚建设标准完善史马沟、曹碾沟、大宏沟3个千口养猪专业村养殖水平,同时在沿坝头的花兰井、西水等旱作农业区积极发展养猪业,逐步形成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千口养猪专业村。蔬菜种植,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提升和扩展,一是注重数量扩张向提高质量提升,玻璃彩、狼窝沟等10个蔬菜专业村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含量,坚持压粗菜、扩细菜、种特菜,通过加快良种的引进、扩大,在优、新、特上搞突破,同时在发展错季上做文章,错期播种,早、中、晚搭配上市。二是由注重常规技术向高新技术提升,在狼窝沟、喜顺沟、秦家房等有大棚的村积极发展大棚种植;以兴隆村的“娃娃菜”种植技术为基础,即收获第一茬菜时留下根部,然后摘叶只留一个叶片,即可生长出2斤重的“娃娃菜”,今年每颗的市场价达0.20元。在兴隆村、玻璃彩、狼窝沟、二台背、大山尖五个村落实二茬“娃娃菜”种植面积2000亩。三是注重向产中加销全方位服务扩展,严格管理绿色通行证发放,鼓励扶持经纪人队伍发展。甜菜种植,围绕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单产两个重点,使用提早播、配方施肥等科学管理技术,抓好秦家房、膳房堡、唐贡洼3个千亩纸筒甜菜区域化种植基地建设和兴隆村、义合美6个500亩以上纸筒甜菜种植重点村。马铃薯种植,围绕扩大优质商品薯和高代种薯面积,重点抓好东坊子、大水泉、史马沟、元山子、二道洼、花兰井6个千亩马铃薯种植重点村。同时扩大种薯种植面积,在花兰井、二道洼、大水泉等村落实一代种薯种植面积6000多亩,建培育马铃薯原原种网棚80多个,逐步形成沿坝7万亩的旱作马铃薯种植带,成为重要种薯、商品薯基地。同时,继续抓好狼窝沟、喜顺沟白灵菇栽培工程,抓好旱作区推广小南瓜的种植工程。

2、大力发展三产劳务业,培强经济增长点。新农村建设就是合理有序地让农民从土地上流转出去,劳动力的转移立足于“富”农民。2011年将采取三项措施有效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三产服务业现金收入增加到万元,是2010年的倍。一是积极联系县外长年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利用节假日务工人员返乡时间,开展“务工人员座谈会”,引导他们为家乡作贡献,使更多地青年外出务工,逐步形成“出去一个,带出一片,致富一村”的良好发展氛围,使2011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到人;对离城较近的村,要抓住县牧畜交易市场、自来水公司等劳务市场,有力促进农民的就地转移,2011年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到人。二是联系外出的电焊工、修理工等技能人员,引导他们采取“传、帮、带”的形式培养家乡青年,既能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又有效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围绕油篓沟乡“三线一街”(207线、张三线、长城旅游线,油篓沟乡商贸一条街),逐步发展壮大周边村的三产服务业。

3、培育仓储物流加工产业,找准“新农村“建设突破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发展马铃薯、蔬菜仓储业、饲草收购加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在有资源的村,抓好石料、预制件加工业。并结合“三线一街”开发抓好乡所在集贸市场的规划和建设,逐步形成集商贸、餐饮、加工、服务、旅游为一体的经济园区。

4、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培育社会事业建设支撑点。现在农村都是以单一的家庭生产经营为主,村级积累难以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大多数农民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2011年将逐步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集体收入的增加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对有矿产、土地资源的村,制定《村级资源管理办法》,制止矿产资源长期被少数人使用的现象,以壮大集体经济;对没有土地等矿产资源的村,村集体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承包村闲置土地对外承包,不仅开发土地,还可增加集体收入;对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的村,将制定《村级三资管理办法》,对国家、企业因发展需要而征占土地的补偿款将归集体所有,对失地农民进行土地再分配,从而杜绝少数人得到补偿款而失地现象的发生。

(三)发展措施

1、在培育市场载体,搞好产销对接上,重点抓好四项建设:一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支持天津军事运输学院投资500万元的蔬菜仓储加工项目建设,力争2011年建成并投入生产;完成喜顺沟、大洼两个村的马铃薯项目;明年在养奶牛重点村抓2—3个机械化挤奶站,完成东坊子村奶站的扩建工程;引进技术建成兴隆村的泡菜项目;完成狼窝沟村的恒温库建设项目。二是抓好专业大户的建设。围绕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着力抓好“两菜一薯”种植大户、奶牛和猪养殖大户、马铃薯仓储大户、农畜产品加工贩运大户、饲草饲料种植购销大户的培育和建设。明年将有针对性的培育养殖奶牛5头以上的重点户300个,养殖奶牛10头以上的重点户100个;养殖母猪5口以上的重点户100个,养殖母猪10口以上的重点户60个;充分利用凤海、树海两家皮毛加工企业,在喜顺沟、深湖洞、玻璃彩发展貉子养殖户10家,在大山尖村引进狐养殖户1户。三是抓好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中介组织和专业协会建设,依托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切实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1年将充分抓住澳门保龙集团与喜顺沟共建新农村的机遇,在喜顺沟村发展农业综合服务站,建立农工商公司,集中对外销售农药、化肥,对外出租各种农机具,立足本村优势服务全乡。

2、在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主体素质上,切实抓好三项工作:一是鼓励有志青年自学自才和参加学历教育。有计划地造送一些高中文化、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到农、林、牧等专业高等院校学习进修,选派一批优秀初中毕业生参加职高班学习。通过资助奖励成才青年,使他们成为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种子选手”。二是加大重点户的培养力度。结合农时农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对发展特色产业具有引领作用的各类专业大户、示范大户进行重点培训,帮助其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以充分发挥他们在各业生产经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高度重视日常实用技术的培训。利用冬春农闲季节,以乡或以村为单位,采取聘请科技人员讲课,“土专家”和“田秀才”现身说教等多种形式,进行实用技术的普训;根据农业季节性生产的需要,及时组织实用、直观的参观学习,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对那些种养结构调整计划比较大的村,新品种引进示范村,将选派科技人员到村,组织好培训。

3、在拓宽投资渠道,改善生产条件上,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大争跑力度,争取专项资金新建一批农业工程。立足优势产业,谋划筛选一批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搞好申报立项工作,争取各级政府的专项投入。2011年重点抓好玻璃彩村20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大山尖村20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秦家房村1000亩的片水开发项目。二是制定鼓励政策,激活民间资自建一批农业工程项目。研究制定鼓励政策,争取专项款或贴息贷款,支持积极性高的群众自己筹劳投资开发水浇地。就目前一些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农民种菜积极性高的村,自发集资打井的积极性比较高涨,乡政府将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引导,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款或部分贴息款,预以支持,如群众自己打井整地,政府配电等。三是积极推进小型农业工程改制,盘活现有资产再建一批农业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买等多种方式,分年度或一次性盘活资产,将国家投入形成的有效资产变现,用来支持其他村的发展,变政府的一次投入为多次周转使用。2011年首先选择几个村,进行改制试点。对当年政府专项投入建设的农业工程,从一开始就推行新的使用机制。四是多渠道招商引资,合作共建一批农业工程。对于那些基础条件好、具有规模开发效益的耕地,采取对外招商、以地入股或部分、整体出租的形式进行水利合作开发。

(四)保障措施

1、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平安乡村。和谐稳定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服务全乡乃至全县的重点工作,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就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强化维护责任,突出重点,抓住工作上的薄弱环节,把构建和谐平安乡村抓在手上。一是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认真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要依法规范秩序,拓宽了解民意渠道,让老百姓有苦能诉,有冤能伸。对各种矛盾,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各类矛盾的排查化解,最大限度的减少集体越级上访。二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采取以会代训,以案说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涉农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乡村两级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水平,教育农民群众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三是认真落实治安防范措施,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进一步深化平安乡、平安村、无案自然村创建活动。健全乡、村两级治安组织,实施专群结合,互联互防。落实防范责任和奖罚措施,组织护村、护山、护林、护场、护田,保护好集体和个人财产安全。对盗窃农田水利设施,盗窃大牲畜等破坏社会治安的非法行为要严厉防范打击。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8

因为历史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稀缺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资金、学科门类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式发展,迅速从“精英教育”时代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完成了一次历史跨越。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在很多研究者看来,还无法称为高等教育强国,于是提高质量成为中国大学新时期的中心任务。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人才正在成为第一资源,而大学的核心使命就是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所以大学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强调质量优先,必须把质量提升摆到更加核心、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在十报告中,“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更是明确成为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要求高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全国范围内,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在河南范围内,这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高校发展的要求,是从人力资源大省转变为人力资源强省的迫切要求。所以,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我们都必须切实把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

当然,大学把提高质量放在首位,并不意味着要拿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高校,这样容易形成大学趋同、千校一面的局面。各高校需要科学定位,“积极开展多层次、多种类办学,形成错落有致、和谐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同时根据发展定位和客观办学条件决定提高教育质量的路径。

尊重人才培养规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在世纪之交的大学扩招浪潮中,很多高校并没有做到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之间的平衡,教育质量的下滑受到社会的质疑。也有一些高校一直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并没有顾此失彼,始终坚守生命线,实践内涵式发展。中国科技大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中国大学中,中国科技大学的发展之路几乎算是一个特例。作为理工科研究型大学,中国科大始终坚守“精品大学、英才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英才。在20世纪末全国大多数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建设新校区的背景下,中国科大没有盲目跟风,而是明确学校定位,坚持英才教育模式,不扩招,不建新校区,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选拔优秀生源、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未来的学术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等方面。

对此,中国科大前校长朱清时曾说:“我们科大的使命就是培养国家尖端的科学技术人才。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水平,而不是学生的人数。”

从中国科大官网资料可以了解,学校目前有在校学生15500多人,这样的办学规模也许连很多地方院校都不如。但是,中国科大引以为豪的是学生培养质量。近年,该校本科毕业生有70%左右考取国内外研究生,有30%左右毕业当年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科大每1000名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700多名研究生,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中国科大的内涵式发展探索之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学校定位,尊重人才培养规律。

根据办学定位,中国科大非常强调英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独特办学优势,结合学校基础教育优势和中科院优质科教资源,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施“三结合、两段式、长周期、国际化”培养。

中国科大还鼓励各学院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紧跟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整合学校与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灵活设置专业并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在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创办新型专业方向,形成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布局。专业设置体现基础性、前瞻性和学科交叉性,专业建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规划。

同时,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学科发展和专业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所需的核心知识构成,按照“注重基础、强化交叉、紧跟前沿”的原则构建分类培养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针对学生不同的成长需求设置分层次的系列课程,使之既能促进拔尖人才成长,适应长周期培养需要,又能兼顾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成长空间。

另外,中国科大为了适应“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需要,于2011年正式实施三学期制,对传统春、秋两学期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了夏季学期。学校充分利用夏季学期,引进国内外各种优质教学资源,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设短期课程,安排提高型、拓展型、强化型课程,将研究性学习和海外交流一并纳入培养方案,进而满足英才教育的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以及优化课程内容。同时继续保留原来在暑期开展的大学生研究计划和集中实践实习。

可以说,中国科大尊重人才培养规律,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创新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无疑,这些给正在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河南高校留下了诸多的启示。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2012年3月,教育部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跨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的动员会,意味着我们将告别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时代,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时代。因此,这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此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其中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近年在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给我省此类高校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华东师大确定了“以陶冶品性、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为导向,将崇尚真理、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在各领域有影响力的卓越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华东师大强化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有效创新师范生培养体制机制、完善师范生培养体系、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努力培养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目前,学校正在努力打造本硕一体化的免费师范生培养体系,使得教师教育得以深化与发展。

华东师大还构建了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三大板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在确保学生具有宽阔知识视野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专业学术素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养成教育,积极探索师范生养成教育模式,在努力打造教师职业养成教育基地的基础上,为师范生培养拓展新的力量。

同时,华东师大构筑“见习、研习和实习”三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有效增强师范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提供服务。通过落实师范生顶岗实习基地、启动基础教育与教育实习研究基金项目、加强区县教育实习基地建设、聘任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和兼职导师等相关举措进一步完善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平台,服务师范生教育教学和实践技能持续提升。

根据师范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和学习需要,华东师大整体规划师范生培养过程,在丰富各类课外教育活动基础上设计每个学期的教育重点,为师范生全程培养提供保障。学校还全面开放了“未来教师空间站”,让师范类学生借助空间站选修教育实践类课程,通过师生面对面试讲的形式,增强自身教育实践技能与技巧,进一步为师范类人才的培养注入活力与动力。这些都为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注入了持续动力。

与很多师范类高校一样,教师教育只是华东师大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满足各方面人才的培养需求,华东师大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大类招生、分层培养、多种学习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2011年学校明确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即按学院或学科大类招生,逐步明晰专业,以通识教育贯穿四年,前段按大类实施学科基础教育,后段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并在金融与统计学院成功进行了试点。

同时,学校还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注入了精英教育的元素,启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对于入选“计划”的学生,学校为他们配备一流的师资,创设一流的学习条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提供国际交流及科研训练经费与机会。这样有利于构筑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培养志向远大、德才兼备、心态平和的优秀人才。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形成特色创新高地

大学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智慧、新科技诞生的摇篮,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Web2.0时代,从中国正在崛起的新兴“创业城市”,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大学成长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中国未来的“硅谷”可能在杭州、成都、厦门。除这些城市良好的人居环境之外,当地高校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软环境。

以厦门为例,十多年前,当互联网刚刚开始在中国普及的时候,厦门就已经成为创业的火热之地。软件作为厦门新兴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背后有厦门大学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的支撑。为了推动厦门市软件、信息等高新产业的发展,厦门大学先后成立了软件学院、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开放实验室、半导体光子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除软件产业之外,厦门大学高度重视工科领域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学科领域投入数千万元建立起厦门大学MEMS研究中心、半导体光子学研究中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IC设计与测试分析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不仅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相关领域国家产业化基地的支撑单位。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9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本基础和核心任务之一。本科生院是大学专门负责管理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教学与管理机构。本科生院(College)发端于历史悠久的意大利的大学住宿学院制(如博洛尼亚大学、帕维亚大学等),发展于英国的大学学院制(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成熟于美国的综合大学学院(如哈佛学院、耶鲁学院等)。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和“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对于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近年来,为了加强本科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有些大学开始陆续成立本科生院,如浙江大学(2008年)、中南大学(201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等。大学本科生院的建立对于我国高校深化本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教育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建设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本科生院的建设必然带来一系列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进行相应的专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高水平计算机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就成为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建设目标及发展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于2010年启动,2011年5月正式挂牌运行。成立本科生院是哈工大本科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改革,是为加强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和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哈工大本科生院定位是:面向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强化本科教学管理,建设哈工大本科生阶段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体系,整合本科教学资源,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哈工大本科生院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教育改革与创新,建立具有哈工大特色、与国际接轨的一流创新型本科教育体系,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统一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整合全校的教育资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与水平;提高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服务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高素质本科毕业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哈工大本科教育品牌。为了实现以上的目标,我们将发展思路确定为:强化大学范围的本科教育,整合全校教育资源,加强本科教育体制改革、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和优化,从本科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学方式与过程、教育参与者、教育资源与管理、教育质量保障、教育政策等方面全面加强学校的本科教育体系建设;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基于课堂学习与基于项目学习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跨专业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跨国/跨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创新型本科教育模式。

三、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方案

基于哈工大的办学定位、优良传统与人才培养特色,本科生院提出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致力于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与领导力的高素质毕业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带头人、工程领军人和政府机构领导人培养后备人才。在此人才培养目标引导下,哈工大本科教育将结合以理工科为主体的特点,在以原有专业教育为主型的基础上,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结合的精英教育模式。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的核心基础课程与选修课、面向大类领域的公共课程、面向学科的专业课程、高年级的跨专业选修课等;并补充基于项目的学习、国际交换学习、文化素质教育等环节。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数理基础教育、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能力培养、外语与国际化能力培养、人文素质教育、跨专业教育7条主线。为了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哈工大针对尖子学生,提出了两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科学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工程领军人培养计划,以期望集中全校优质教育资源,以较为特殊的培养模式,在优势专业或领域专门培养部分拔尖精英人才。

四、本科生院的教育改革新措施

为了实现本科生院提出的发展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院2011年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本科教育改革新措施。主要包括: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创新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健全本科生院组织机构,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及运行机制;构建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哈工大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综合改革,实现科研优势转换,加强专业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推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推行“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实施“大学生外语与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促进本科教育国际化;加强英才学院建设,实施科学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推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工程型领军人培养计划;加强教学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平台建设一体化体系;加强学生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建立以认证为牵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同时,配合本科教育改革,哈工大制订与出台了一系列本科教育的改革政策及管理办法。

五、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教育的优势与传统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本科生院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相同步,也在积极探索本科生院体制与机制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改革新思路。事实上,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成立于1956年,同年在国内首批招收本科生;1958年开始培养研究生。目前,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位;在2003、2007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列全国第五名;2010、2011年,进入上海交大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计算机学科前100名;2011、2012年,在ThomsonRouter的ESI计算机学科排名中进入世界前1%。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哈工大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一贯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教育,形成了一系列优良教育传统。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与教学指导思想,培养计算机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计算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金字塔”教育体系,先进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目标导向与能力驱动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一流师资及教学团队,一批部级精品课程与教学成果,精英学生“三三”育人模式高水平的实验环境及条件保障,浓厚的学院文化等。

六、新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在已有的专业教育优势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本科生院的教育体制、机制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与新举措,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改进措施。

1.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哈工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未来国际化人才竞争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国际化、领导力”创新拔尖人才的目标。

2.教育模式。积极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3.课程体系。通过国内外调研,明确提出了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并制订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修订计划。

4.理学基础。进一步强调加强理科数学基础训练,为学生未来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5.教学方法改革。继续深入推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面向问题求解的大作业、累加式考试等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为主的教与学方法。

6.专业导论课。针对本科生入门教育,进一步改进计算机专业导论课,强调计算机科学技术体系、计算思维、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与思维方式。

7.专业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强部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重视计算机专业的实验教学,实施“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等分层次实验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8.基于项目的学习。推行大一年度创新项目、大二课程设计项目、大三综合设计项目与大四毕业设计项目,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训练,鼓励学生尽早进入研究实验室做科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与素质。

9.教育国际化。从课程体系、教师、英语授课、国外原版教材与课件、学生留学/游学等方面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学生运用外语和国际化的能力。

10.科学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英才学院合作,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本科、硕士、博士贯通的培养计划,把部分尖子学生培养成科学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

11.工程领军型人才培养。实施工程领军人培养计划,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通过与一流IT(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把具有突出的工程技术和综合领导素质的优秀生培养成未来工程领军人才。

12.个性化培养。为了强调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将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多种专业方向与课程、自主学习空间、个人成长途径、导师的选择等等。

13.基于认证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出台《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等教学质量白皮书,建立先进的、基于认证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计算机教育质量。

14.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与国际评估。巩固已有的计算机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国际接轨;并进一步争取开展国际专业评估。

15.教育改革政策与激励机制。结合学校及本科生的教育改革政策及管理办法,针对计算机教育具体情况,补充必要的教育改革政策与激励机制,促进形成教师“重教、思教、善教、乐教”,学生“重学、思学、善学、乐学”的新风尚与和谐氛围。

七、几点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结合笔者的多年工作体会,本文给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1.教育改革目标。不论我们如何进行大学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都应该以人为本,以“完善教育体系,培养一流人才”为最高目标,而不应为了改变而改革。

2.精英教育模式。关于精英教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流教育、精英素质、领导力培养”应该是精英教育所要追求的境界。

3.本科教育重点。在当前形势下的本科教育阶段,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素质、基础、能力、实践、个性、国际化”等方面,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坚实基础,而不可只因师而教。应该认真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成才途径与条件,按规律实施有效的教育。

4.教学与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学习重视教中学,新兴的基于项目学习强调做中学,二者皆重要,应结合之。对于计算机专业教育而言,做好基于项目的学习更为重要,尽管可能更加困难一些。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许多知识与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虽然有不少教育专家不同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但在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型大学,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对尖子生进行专门的拔尖人才培养不失为一条可选的教育模式。在培养拔尖人才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进行分类与个性培养,可以培养出学术型、工程型、复合型等拔尖人才。就与信息化社会发展十分密切的计算机专业而言,上述各类人才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十分重要。

6.高水平师资及教学投入。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力、经济条件的改善,已开始有一批高水平人才进入一流大学从教,但许多大牌教授对本科教育投入不足,要想真正做到教师“重教、思教、善教、乐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通过观念、认识、机制、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进步来改善这一状况。

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篇10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研究性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01-0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高等教育质量在教育、学术、政治和社会等场所都被反复论及。不过,如果跳出当下和眼前,就会发现,杰出人才哪个时代都不少,少的只是有时人才得不到重用。20世纪以来,教育质量几乎在世界各国各个时期都备受关注,似乎从来都没有令人满意过。但实际上,教育质量并不像一些批评者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钱学森先生对中国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忧心和发愁,众多有识之士也曾经为培养不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焦虑和纠结。其原因何在呢?各界人士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本文主要从教育自身来论述,因为高等教育所存在的症结也是部分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的重要原因。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根源

中国高等教育界为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也开展了很多探索,如高水平论文奖励、绩效评价、引进国际一流学者等。近年来,政府和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力度明显加大。比如,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在清华、北大等十所顶尖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这五个学科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清华大学则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物理、数学、力学、计算机、生物医学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其他大学也推出类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这些改革措施,无疑体现了教育部和一流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决心与努力。应该说,政府和大学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这是应该肯定的,也是值得赞赏的。就目前来看,部分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思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上也有不少误区。

1. 一流大学的定位和办学策略有时错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集中在世界一流大学,当今的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都是研究型大学,而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就是研究,即激发新思想、发现新知识、发展新技术。研究型大学的其他职能和所有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组织制度也是以此来建构的。

而当今的高等教育界有时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研究型大学的领导和知名教授在一个劲地反复强调教学,而教学型大学则全力以赴地要搞研究。这种奇怪的现象可能与近年来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和舆论压力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原因就是重研究、轻教学。但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质量是否严重下降本身就是值得讨论的,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下降的说法更是有待商榷。再者,高等教育质量到底是指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科学研究的质量,抑或所有高等教育活动的质量?此外,一些研究型大学真的非常重视研究吗?研究型大学真的比普通本科院校更不重视教学吗?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一些研究型大学即使重研究,也不会降低本科教学的水平,其原因则恰恰在于研究型大学正是因为研究,才有高水平的本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普通院校的教学之间的差别,其实也正在于研究。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离开了研究,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一些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和大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20世纪中期后教学与研究的分离造成高等院校和科学院所各司其职,使得大学教师和学生与国际学术前沿相脱节,缺乏创新的意识、钻研的热忱和学术的情怀。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一流大学刚开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还远未成长为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就遇到重研究、轻教学的质疑,这绝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正确之道。其实,这样的境况在每一所教学型本科学院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斯坦福大学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接受企业赞助、建立新的实验室、聘任偏向科研的教师和系主任以及不同教师的薪水待遇等诸多问题上,校长、管理层和传统的教授都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但最终,在英明的校长和有远见的新一代教授的努力下,斯坦福大学成功实现了提升和质变,并且在人才培养上,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后半期所培养的学术精英远远超出20世纪前半期。20世纪初,当美国主要大学向研究型转变时,各界也曾猛烈批评新型大学重研究、轻教学、教育质量下降,但没有一所大学的领导者愿意削弱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而20世纪中期后,美国大学不仅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达到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渊薮。这表明,研究不但不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反而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不二法门。

2. 人才培养的认识和实践误区

检视有关教育的报章论著,仔细分析一些大学的办学实践,可以发现很多人、很多大学都把人才培养等同于本科生培养,又把本科生培养等同于本科教学,更把本科教学等同于课堂教学。这显然是比较片面和狭隘的。实际上,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包含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而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主要依靠研究生教育。

美国大学培养了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获奖者和杰出的学术大师,但美国的本科教育自20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一天不被美国高等教育界内外所激烈批判。然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却是引以为傲的,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公认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最好,这个“高等教育质量”恐怕不是指美国的本科教育,而是指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博士教育。与此相映照的是,欧洲大学长期以来偏于教学、不重研究,结果20世纪欧洲大学在顶尖学术人才培养方面远远落在美国大学之后。

从美国自身来看,美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也许要算延续英国学院传统的文理学院。文理学院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上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在职能上又以教学为唯一使命,在师资上挑选具有优秀教育品质和责任感的教师,加上其规模、学院环境、教学模式等优势,其本科教育比研究型大学似乎更胜一筹。然而,美国最优秀的高中生并不把文理学院作为优先选择,而是涌进了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至于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最终也还是出自研究型大学。这说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从学术角度看依然是最好的。

中国现在的一些学术精英大多拥有海外大学的学位,大学校长、新当选的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引进人才等大多是留学归国人员。不过,这些学术精英的本科文凭却几乎都是中国大学的。今天,在世界顶尖大学的研究生院中,随处可见中国学生的身影,清华、北大更已成为美国顶尖大学研究生院最大的生源校之一。这表明中国的本科教育水平并不低,因为中国的优秀本科生可以进入世界上任何一所最好的大学读研究生。这同时也表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世界顶尖大学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国难以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的症结何在?答案其实是非常清楚的。

然而,当前部分研究型大学在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却把本科教育置于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实没有抓着痒处。这不是说本科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重要,而是因为在大学阶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起更重要、更直接作用的是研究生教育,而非本科教育。

3. 教学改革和管理存在失当之处

一些研究型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者常常将人才培养等同于本科教学,而在如何搞好本科教学问题上却又措置失当。首先,表现为教学的管理主义,即只要一说重视教学,就是教务处等行政部门来抓,于是出台各种制度、措施、方法,从各个方面来管教师。其次,表现为唯改革主义,即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改革方案。而九百多年来,大学的教学能有多少新花样呢?再次,表现为评价主义,即对教师及其教学工作不断进行评价,且对教学效果以即时的评价为定论,评价又以貌似客观的数量指标为标准。

一些过于频繁的教学改革和程式化的教学管理,使一些教师丧失了原本的教学乐趣和积极性,一些评价使教师和大学生疲惫不堪,评价结果又与人事决策相关联,使得有些教师不敢进行教学创新,更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在研究型大学以教学型大学甚至中小学的方式来抓教学,可能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也浪费精力。在这种管理化的教学模式下,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呢?其实,大学的人才培养不只是教师的责任,校园里所有的人也包括学生在内都发挥着教育的作用;教师的教育也绝不仅仅限于上课,课堂仅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环节和场所之一。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权力、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是与普通高校不一样的,不能用教学型大学的方式开展教学管理和改革。

4. 对人才成长规律有时不尊重

一些大学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这些举措的出发点应该说是好的,有的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人才的成长首先在于个人自身,其天赋、秉性、爱好、志向等是成才的决定性要素,学校、家庭等要素则是其次的。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主成长。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指导。现在一些大学的管理者把人才成长的责任都压在教师身上,给学生填塞无数的课程,学生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来自由地阅读、探索和思考。这种填鸭式、圈养式的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呢?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有些所谓教学管理制度最“好”、对教师和学生教学要求最“严”的一流大学,所培养的学术精英反而不如其他普通大学。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学校、教师和学生不越权,不相扰,不折腾,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显其能,教学相长,和谐共进,人才辈出。

1. 发现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优秀人才

我们从来都不缺乏优秀的人才,缺乏的常常是发现人才、尊重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大学中有很多聪明的学生,也有很多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只是有些大学就是不会或说不太会发现有志于学术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出于预期收入的考虑,许多有学术潜质的学生也不愿从事学术工作。于是,我们看到,清华、北大的金融专业挤满了各省的高考状元。中国大学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院系每年的招生数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毕业后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又有多少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千上万攻读基础学科的学生到国外留学,但他们中很多到国外后都改学计算机等好找工作的专业,真正从事学术研究者不太多。这对国家、对个人而言都是人才的巨大浪费。一般来说,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多出身于社会的中下层,即中产阶层或农村子弟。如今,顶尖大学中社会中下层的子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学者一般比较注重精神生活,对物质的要求不高,且性格相对内向,表现为沉潜、孤独、内省、冥想、神游、心斋、纯净等特质。而现在的高校招生,特别是面试环节,强调综合素质,有时招来的常常是英俊潇洒或能说会道、表面功夫十足的人,真正具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可能被淘汰。

要发现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一定要先研究这类人才的特性,然后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选拔和招收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大学的本科阶段,学校和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发现具有学术潜质、真正想献身学术事业、立志要过理智和精神生活的学生。只要发现了这样的学生,培养其实并不是难事。

2. 以学生为主体,赋予学生和教师应有的学术权力

任何人才的成长归根结底是个体自身的发展,一切外在的努力都只能是为人才的发展创造环境、提供条件、给予支持、加以引导。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只能是个体内在的意志驱动、积极主动自我发展的结果,而不能依靠外界的强制灌输。近些年,教育教学改革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管理者按照学校的意愿和目标规划学生的发展,很少考虑学生本人的潜能、意愿、需要和感受。也就是说,纯粹以管理者为中心,让学生和教师跟着自己转,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和管理为学生服务。顶尖大学要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充分放权,把学生和教师应有的学术权力重新还给他们。

3. 创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制度

拔尖创新人才是自主成长的,学校和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制度。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来说,最核心、最关键的制度和环境就是自由与竞争。拔尖创新人才不能靠指定,更不能圈养,他们一定要有学的自由、竞争的自由,唯有在自由的竞争中方能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其他的还包括舒适和谐的自然、人文和人际环境,浓郁、宽松的学术氛围,以及学术自治、学术评价、专业伦理等制度和规范等。

在学术环境和制度之外,还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吸引优秀人才以学术研究为业。政府和社会应提高学者的社会地位,这当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要提升学者的声誉和名望。学者和学校自然也当尽力维护学者的社会形象、声誉和清望。学者不应当过奢华的物质生活,但社会和学校也应保障学者不以物质生活为虑,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理性的精神生活。当前,一些青年学者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压力空前。此情此景,如何能吸引在校的大学生将来从事学术研究呢?

青年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最关键的时期。科学家的黄金时代就是青年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大多是在20岁~30岁之间取得一生中最重大的成果的。因此,大学一定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如此、现在尤其突出的过分倚重学术权威的状况。近代德国大学的成功得益于对研究的重视,其后来的衰落则与对青年学者的轻视密切相关。美国大学的成功之道就在于给青年学者创造自由成长的制度和环境。历史一再证明:谁拥有了青年,谁就拥有未来;哪所大学拥有最优秀的青年学者,那所大学就拥有未来。因此,大学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的校长、院系、教授就一定要把眼光盯在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身上,让最好的本科生留在本校读研究生,让最好的博士留校做教师。

4. 实行真正的研究性教学

我国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开始大力倡导和探索研究性教学,如新生研讨课、本科生参加科研、学科竞赛等,这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审视这些年一些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可以说大多还仅停留在形式上,基本上是对国外大学一些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模仿,并没有对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性教学的兴起源于大学的研究。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已经与研究融会在一起。只是在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还是小规模的、带有教授私人性质的;而美国大学则大规模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并将之组织化和制度化。具体而言,研究型大学培养大量的博士,博士一边从事研究,一边从事教学或担任助教,博士毕业后则成为从事研究的博士后,然后成为大学教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环境的变化和需要,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改造本科教育,力图在本科阶段打造基于研究的教学。研究性教学实际上就是把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全面覆盖到本科生层次,它从表面上看是要解决美国本科教育的问题,但其根本用心在于从本科阶段发现和培养新一代学术拔尖创新人才。

发现知识、追求新知、推进技术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使命,这也就决定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大学:其他大学侧重于教已有的、成定论的知识,重点是继承、掌握和理解;而研究型大学侧重于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重点是问题、创新、探究、冒险,并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来进行。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应该是博学多才的学者。“非研究者教师常常限于传授其他人生产的知识,而学者教师则基于原创性的探究进行教学。在研究型大学,学生应该由既发现、创造和应用知识,同时又传授知识的老师来教,教师是专家,具有学科的洞见。”唯其如此,研究型大学才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三、结束语

研究型大学要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提升研究水平,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成长,把研究过程化为教学过程,把研究成果化为教学成果;通过研究激发大学生的学术兴趣、专业情感和学术素养,从而使大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获得研究素质和能力。而在教学上,最根本的是赋予教师在教学内容、学生评价、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上的充分自,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频繁互动与共同探讨。教师在此过程中把自己的学术特长、学术贡献、对学术最新发展的理解迁移给学生,也设法使学生感受和内化自己的学术态度、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以及学术洞察力。在本科阶段,重点是训练和养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术兴趣、志向和气质,培养他们在语言、文字、数学、计算机等方面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术能力,以及提出问题、批判思维、分析能力等理智上的学术特性。在研究生阶段,重点是规训和养成拔尖创新人才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研究技能等,并着力通过专业伦理和专业责任的教育、同行交往和专业行为与形象的规训,塑造出专业气质。

参考文献:

[1]丽贝卡・洛温.创建冷战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转型[M].叶赋桂,罗燕.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