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预防小知识十篇

时间:2023-05-30 16:11:31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1

[关键词] 颈椎病;自我防护;状况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081-02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的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本病的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昏、头痛、上肢麻木,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2]。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工作环境变化,发病率和复发率有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颈椎病发病率和预后与患者的行为习惯及相关的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密切相关。本文旨在了解颈椎病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为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减少疾病复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8年12月~2009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7名颈椎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男性71名,女性56名;年龄37~62岁,平均(44.12±9.28)岁,病程18 d~15年,平均(13.37±3.12)个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9名,高中或中专53名,大专或以上25名;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47名,以脑力劳动为主80名;农村44名,城镇83名。所选病例均无认知障碍,能理解和配合问卷调查内容和提问。

1.2 调查工具

参考张彩虹等[3]报道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防护状况的调查表,参照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咨询专家和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的情况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特征、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及自我防护意识的程度。

1.3 调查方法

由2名专职访谈护士对2008年10月~2009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颈椎病患者127名进行调查,调查前向患者讲明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意义,征得同意后发放调查表,经检查填写完整后当场收回。总发放问卷127份,回收127份,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获取的数据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包,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病情特征

见表1。

初次发病者71例,占55.91%,复发患者56例占44.09%。

结果显示,颈椎病发病诱因主要是不良的睡眠和不当的工作姿势,占74.80%。

2.2 曾接受的治疗方式

见表2。

结果显示,颈椎病治疗主要是选择推拿+按摩与小针刀松解术。

2.3 知识来源

颈椎病患者获取相关疾病知识的主要来源,医务人员101例,占79.53%;健康教育75例;占59.06%;经验交谈65例,占51.18%。结果显示,18.90%的患者从未接触过颈椎病相关知识;从电视、网络或报刊书籍主动咨询的占22.83%和26.78%,大部分患者获取疾病的相关知识主要来自医务人员和朋友。获取方式和途经主要从医务人员处获得。

2.4 颈椎病患者自我防护知识

见表3。

表3结果显示,患者对颈椎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偏低,特别是对纠正日常生活与家务劳动的不良、防寒保暖方法和牵引的注意事项,有51%以上的患者不知道。预防工作中的不良和伸颈锻炼方法知晓率最高,占42.52%~44.09%。

3 讨论

颈椎病其英文名称为cervical spondylosis。病因为颈椎椎间盘组织退变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小针刀手术的开展、颈牵引、推拿+按摩等治疗,对疾病的缓解起到一定作用,但作为一种终身疾病,自我防护至关重要。

不良的睡眠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也易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导致颈椎退行性变[5]。由于颈椎病病程长,病情常有反复,有明显的颈、肩、臂部疼痛,感觉障碍和活动受限,影响工作和生活[7]。还有长期低头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劳损,在屈肌状态下,椎间盘的内压大大增加,易引起颈部劳损。而久坐低头及不适当的扭转头颅和颈部,会加速颈椎的退变,颈后椎旁肌肉因持续紧张而容易疲劳,导致颈部软组织的慢性劳损,颈椎关节亦会劳损[6]。从以上病因得出结论,要做好颈椎病的防护必须从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诱因上来考虑。如在工间或工作之余,定期远视,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坐姿尽可能保持自然舒服的端坐位,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头部稍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发生颈椎病或颈椎病复发应及时检查和积极治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繁忙的工作以及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使患者忽视了获取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防治颈椎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48.

[2]李洪涛.家庭护理医生[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7.

[3]张彩虹,莫文娟,袁爱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防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0-22.

[4]谢芳.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6,12(1):995.

[5]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12.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2

[关键词] 颈椎病;青少年;整脊;预防

[中图分类号] R681.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b)-033-02

近年来,临床工作中发现颈椎病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增多,甚至好多中小学生也以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诉前来就诊。以往文献均认为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这一理论一直延续到现在[1]。据调查,在中国高中生中颈椎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研究青少年早期颈椎病的特点及防治并普及知识非常必要。为此,笔者进行了有关青少年颈椎病的调查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我院36岁以下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并对大庆一中的中小学生随机抽取4个班级进行调查。调查人数共632例,分3个年龄组:1组295例,男182例,女113例,年龄15~25岁;2组201例,男97例、女111例,年龄26~30岁;3组136例,男39例、女97例,年龄31~36岁。

1.2 方法

采用问卷、专科检查及颈椎X线片相结合的方法,根据1984年全国颈椎病座谈会拟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生理曲度测量采用Borden法。对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采取整脊疗法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632例颈椎病患病率调查结果

1组患病95例,男55例,女40例;2组患病97例,男39例,女58例;3组患病66例,男22例,女44例。共258例患病,患病率为40.82%。

2.2 258例颈椎病临床症状分类及颈部损伤史结果

具体见表1。

表1 258例颈椎病临床症状分类及颈部损伤史[n(%)]

2.3 632例颈椎X线片调查结果

具体见表2。由表2可知,患病组与未患病组变直或反张、成角、中断、双边和切凹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表2632例颈椎X线片调查结果(例)

2.4 258例颈椎病患者经整脊疗法治疗后结果

治疗结果分忧、良和差三等,优:1组65例(68.42%),2组60例(61.86%),3组25例(37.88%),共150例(58.14%)。良:1组26例(27.37%),2组30例(30.93%),3组32例(48.49%),共88例(34.11%)。差:1组4例(4.21%),2组7例(7.21%),3组8例(12.12%),共19例(7.36%)。

3 讨论

3.1 颈椎病小龄化临床特点

颈椎病是在颈椎间退变的基础上,出现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等病理性改变,压迫或刺激脊髓、神经根和血管等周围组织并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2]。本调查表明颈椎病小龄化以颈性为主,占调查病例的58.91%,且颈椎病患病率高达40.82%,高于刘世杰等[3]调查60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36%)。曲度改变是颈椎病最明显的前期变化,是颈椎病小龄化最为常见的颈椎影像改变,也是其发病的最重要的潜在因素。而颈椎的“双边”、“双突”、“切凹”征,发生率不甚显著,但还是明显高于未发生变化组,“双边”、“双突”主要反映了患椎的旋转移位,这些都是颈椎病小龄化的表现。

3.2 颈椎病小龄化发病机制

青少年处于学习和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压力之下,同时由于电脑普及,室外活动逐渐减少,伏案时间相对较多,造成了颈部肌肉的慢性积劳性损伤。颈椎的稳定性取决于动力平衡,它包括内平衡和外平衡[4]。椎间盘、钩突关节、椎间关节及相关韧带为内平衡,颈部肌群保持颈椎稳定为外平衡,起代偿作用。长期伏案使头部中心前移,颈部肌群、相关韧带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造成颈椎的外平衡失代偿,整个颈椎发生不良应力,加速颈椎退变,甚至引起应力集中部位的骨质退变,关节囊及韧带增生肥厚,以及椎体旋转。当外平衡失代偿引起内平衡失调时,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及相关X线影像。

3.3 颈椎病小龄化的预防

鉴于青少年长期伏案工作学习,笔者建议以下预防措施共勉:①继续贯彻“三个一”,保持正确的坐姿,即“头离桌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②减少在电脑、电视前的时间,以不超过1 h为度。③经常参加室外活动,减少伏案时间,也可以经常做颈部保健操来缓解颈部疲劳,消除慢性损伤。

[参考文献]

[1]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48-160.

[2]贾连顺.颈椎病研究的现状进展和展望[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8):733-734.

[3]刘世杰.老年人颈椎X线光片100例分析[J].空军总医院学报,1990,6(1):42.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3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型;中医护理;康复护理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及家族史,缘患者2018年4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无头晕头痛,行走稳定性欠佳,后至当地医院住院,查颈椎MR,提示:颈椎退行性变:C4-5、C5-6及C6-7椎间盘突出;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稍缓解予出院。出院后反复出现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有站立不稳感,可行走但稳定性欠佳,休息后无明显改善,予当地门诊行理疗等治疗(具体资料未提供)症状仍反复。一周前患者自觉颈部疼痛伴上肢麻木较前加重,伴站立不稳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就诊,拟“脊髓型颈椎病”于2018年07月24日收入针灸科。入科查体:体温36.4℃,脉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6/85mmHg。中医望闻问切:神清,精神一般,情绪焦虑,表情自如,面色正常,形体适中;言语清晰,语声正常,气息平顺,未闻及异常气味;毛发浓密,有光泽,皮肤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白苔;舌暗淡,苔白腻,脉弦滑。小便调、三天未解大便。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双侧颈肌稍紧张,C6/7颈椎横突压痛(+),活动度正常。扣顶试验(-),转移试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肢体感觉对称、正常。四肢肌力、反射对称正常,余病理征未引出。入院中医诊断:项痹病(痰瘀阻络型);西医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自理能力评估100分,无需依赖,生活完全能自理,营养风险最终筛查0分。疼痛评分(NRS)评分5分,轻度影响睡眠。焦虑评分(SAS)61.5分,属中度焦虑。通过干预,患者疼痛较轻缓解,疼痛评分1分,头晕、双上肢麻木有所改善,焦虑评分(SAS)降至42分无焦虑。。

2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患者护理重点是缓解颈部疼痛、双上肢麻木等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加强颈部功能锻练,防跌倒,指导患者掌握2个颈部保健运动操,为后期预防提高健康指导。通过中医辨证患者属“气虚痰瘀”证型,中医护理上以“虚则补之,缓则治其本”为原则,以“化痰祛瘀,通络止痛”为法。

2.1中医护理技术配合子午流注

2.1.1疼痛与脾失健运、气血运行不畅,痰瘀阻络有关。患者疼痛是目前主要的护理问题。西药予以甲可弥保以营养支持,塞来昔布胶囊止痛,中药以半夏天麻白术和桃红健脾、祛湿、化痰。中医技术可给予针灸、按摩、艾灸、刮痧等技术进行干预。五子散热奄包热熨法治疗以温经通络、输筋活血止痛。五子散热熨:晨起半小时后活动肩部颈部关节,于肩颈部来回热蕴,温度以患者感觉适度为宜。药熨法作为中医学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内证外治,由内透表,继而实现舒筋通络的治疗手段[2]。加之中药成分中含有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菟丝子、补骨脂,具有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性物质代谢吸收[3]的作用,选择在晨起半小时活动颈部关节后执行,是因几小时睡眠中,颈部血流相对缓慢,颈部关节于晨起后处于一个僵硬状态,活动开后给与一个局部热熨,可缓解上诉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坏,改善疼痛。穴位按摩:药物热熨后给予患者者局部穴位按摩,穴位主要选择肩井、风池、大椎、天宗、合谷、曲池外关等,采用推拿、提、搓、揉等按摩手法,20min/次,1次/天,一周为一个疗程。刮痧治疗:予巳时给予颈部大椎至肩颈局部刮痧治疗,隔一天一次,用中药制剂痹痛液为刮痧润滑剂,手法选择补法,以局部刮至微微泛红即止,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目的。艾灸疗法:予酉时对痛点或取穴大椎、曲池,肩井穴施以温灸,20min/次,1次/天,1周为一个疗程。两周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NRS)为0分,经过以上中医治疗手段,患者疼痛得到明显改善。

2.1.2感觉活动障碍与脾失健运、气血运行阻滞、筋脉失养有关。针对患者双上肢麻木的护理措施,可选择拍打双上肢及局部双手关节牵拉活动配合冷热水交替浸泡的方法。督促患者于晨起及午休后自上而下由外及内拍打双上肢,持续时间为5min,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坏、刺激局部穴位及神经肌肉的目的。冷热水交替浸泡双手改善局部感觉障碍[5],热水温度为(40℃~50℃),冷水温度为(5℃~10℃),先冷水浸泡10min,继而热水浸泡10min,再冷水浸泡10min,总共刺激30min。建议可配合中药舒筋活络洗剂进行冷热疗法。浸泡后配合局部手指关节牵拉活动及按摩双手合谷穴及颈椎区,持续5min。患者自述此法明显缓解其双上肢及双手麻木的症状且方便易行。一周后评价患者双上肢麻木已消失,且双手麻木明显减轻。

2.1.3子午流注配合五行音乐疗法缓解失眠、焦虑、便秘、脾胃亏虚、脾失健运、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患者可出现便秘、失眠、焦虑等症状。中医干预措施以耳穴压豆缓解失眠、腹部按摩改善便秘为主。耳穴压豆选穴神门、交感、心、脾、胃等,选择辰时巳时刺激脾、胃两穴,改善脾胃功能,子时午时刺激神门、交感、心三穴,睡前1小时避免刺激。腹部按摩选穴中脘、天枢、气海等进行顺时针按摩20~30次,配合手法点按,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肠胃、补中益气、促进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宜在饭后1小时或1个半小时后进行。子午流注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在辰时(胃经当令)、巳时(脾经当令)或进餐时播放陶笛、埙演奏的宫调式音乐,即土乐,推荐曲目《十面埋伏》,通过刺激脾胃促进消化功能改善便秘。午时(心经当令11:00~13:00)、亥时(三焦经当令21:00~23:00)播放属火的徵音即属水的羽音,可补益阳气、调养心经,缓解疲劳促进睡眠等,推荐曲目《紫竹调》、《催眠曲》、《梦幻曲》等。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选择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时播放《广凌散》、《平湖秋月》、《胡笳十八拍》等音乐,达到健脾养血、益气宁心安神、梳顺肝气等作用。经过以上治疗措施患者失眠、焦虑、便秘等症状均有改善。

2.2知识缺乏:与未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有关

2.2.1颈部功能训练①米子功:指导患者“米”字颈椎操训练,即转动脖子,用下巴写“米”字,具体方法:使头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而后斜行划线拉伸至右下45°,头回正;然后将头尽量向右上方拉伸成45°,而后斜行划线拉伸至右下45°,头回正;接下来,使头尽量向左边转,回正后再向右边转,回正;最后让头尽量向上拉伸,回正后再向下低,回正,整个过程需要缓慢进行,且保持颈部肌肉绷紧,幅度尽量大,每天两次,每次5min。②抗衡米子功:本功法是米子功的延续,它在米子功的每个动作上都加以对抗的力,指导患者向前低头时,用一手掌抵住下颌,用一定的力量向头后用力推,即与低头方向相反对抗用力。向后仰头时,双手抱头枕部,向头前方用力,与仰头相对抗。以此类推。③颈椎生理曲度训练:睡竹筒法:指导患者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去枕,颈椎后面放一个用毛巾包裹的竹筒(高度与拳头等高)或可乐瓶练习30~60min;颈部拉筋法,即仰卧床上,把肩胛骨的一半伸到床沿,双手尽量向后伸展,头部自然下垂坚持5~8min。在中医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颈椎操联合疗法应用于颈椎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对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6]。

2.2.2饮食调护患者因久病,脾胃亏虚,脾失健运,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患者疾病属痰瘀阻络证型,应多食化痰祛湿通络之品。告知患者需要补充多样化饮食营养,将脂肪、维生素、有机绿色食品以及膳食纤维等物质,按照合理比例,均衡摄入。患者要保证每天摄入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粗粮等,防止出现暴饮暴食现象。补充蛋白通常应选择豆制品、牛奶、蛋类、鱼肉等若有患者出现便秘症状,需要摄入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选用蜂蜜水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新陈代谢。可选择食疗药膳等治疗方式,将大枣、枸杞子、黑芝麻、黑木耳等药材放入食物中,使患者的抗病能力得到提高[7]。

2.2.3延续性健康教育同患者一起制定出院后颈椎操执行小册子,根据其工作生活习惯制定相应条目,与其家人一起建立交流群,让家属督促患者执行。制定复诊计划,在群内定时发送颈椎并预防及颈椎保健的相关知识,电话随访其掌握程度。在生活中告知患者一下几点注意事项:①枕头与睡眠姿势:睡眠时保持颈、胸、腰椎自然曲度,髋膝部略屈为好。枕头软硬适中,高低适宜。侧卧时枕头的高度相当于一边肩宽,仰卧位时枕头高度一般为12~15cm,应置于颈后,保持头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使其复合颈椎的生理曲度。②姿势与时间: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伏案工作,长期伏案最好使用与桌面呈10~30°斜面的工作板,一般工作1小时,做1~2min钟颈部活动或改变姿势。③保暖与加强颈椎保健锻炼:平时注意活动颈椎关节和颈部保暖,冬天最好床高领毛衣或系围巾,夏天不要对颈部吹空调或电风扇。适当地进行颈部按摩,方法有捏颈法、摩颈法、摇颈法等。通过低头仰头、回头望月、颈臂抗力、仰卧垂头法、游泳等,长期坚持可预防颈椎病复发[8]。

3评价

经过以上护理措施,一周后、两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价,7月31日患者疼痛评分(NRS)降至3分,8月7日疼痛评分降至0分。患者双上肢麻木逐渐减轻,两周后仅有双手指关节间断麻木。患者排便恢复至一天一次,入睡时间提前至晚上10点,较前易入睡,且睡眠时间可达8小时。患者焦虑评分(SAS)由61.5分中度焦虑降至42分无焦虑。在功能锻炼方面,患者掌握了颈部米子操及颈部抗衡米子功以及颈部关节活动牵拉等运动,并且能够按照制定的颈椎保健操执行小册子按时间段交替进行,对自身疾病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在功能锻炼,饮食调护及生活起居等方面着手改善自身疾病及预防复发。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4

关键词 颈椎骨折 前路手术 围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64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颈椎骨折病人实施颈椎前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患者96例,男81例,女15例,年龄18~58例,平均35.5岁。本组均为外伤引起骨折或伴有脱位。交通事故63例,高出坠落33例。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因手术风险高,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因而较难接受手术[1]。②训练:指导患者在颈部制动的情况下,入院后即开始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防止术后排便困难,减少术后因使用导尿管而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和长时间卧床引起的便秘,并指导练习卧床进食,防止出现呛咳现象。③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练习吹气球等训练肺功能,提高有效通气量,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④皮肤护理:入院后即告之病人禁用热水袋或热水瓶等,以防止烫伤,如需用冰袋物理降温,应用毛巾包裹冰袋,并每5~10分钟更换位置。⑤皮肤准备:术前1日将头发、胡须全部剃除。同时备好髂部皮肤,以备术中取髂骨所用。

术后护理:①护理:病人术后即给予颈托或围领,限制颈部活动,避免颈部过伸或过屈,根据患者病情,可2小时平衡翻身1次,夜间为不影响病人休息,可3~4小时平衡翻身1次,不宜翻身时可定时给予抬臀按摩受压部位或气垫床,以预防压疮的发生。②呼吸道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如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呼吸道是否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并给予雾化吸入。③引流管护理:切口一段放置引流管,术后应妥善将引流管固定于床边,防止扭曲,受压,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和颜色,做好记录,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有无颈部增粗,呼吸困难等情况,应警惕渗血形成血肿的可能,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康复训练指导:①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蔬菜,防止便秘;吃橘子,喝桔汁,口服氯化钾;空胶囊内装食用盐,2粒/次,2~3次/日,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引起的低钾低钠等症状。②功能锻炼指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强直,废用性萎缩及褥疮的发生,鼓励病人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功能锻炼应贯穿于住院全过程和出院后恢复期。③排尿功能训练: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患者排尿功能障碍,常需给予留置导尿管,应妥善固定尿袋,给予夹管定时开放,以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天必须进行会阴护理,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是膀胱充盈时[2]。

讨 论

颈椎骨折病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截瘫,且由于颈椎前路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为了减少患者残疾,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护理人员对病人和家属的康复指导十分重要,应足够重视,使病人及家属明确康复训练的意义,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和方法,对病人的合作与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患者的身体水平,个体活动和社会参与水平上的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参考文献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5

【摘要】对行射频热凝颈椎病100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观察生命体征及穿刺处情况,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优良率达95%,提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对促进射频热凝治疗颈椎病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射频热凝术;颈椎病;围术期护理

颈椎病是疼痛科常见病。颈椎病以往以保守治疗为主,颈椎牵引、推拿等。效果不理想。自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我科开展射频热凝颈椎病,通过精心治疗,完善的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100例患者。男37例,女63例,年龄26-70岁,病程2月至20年。根据CT检查及临床症状,体征确诊。

1.2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射频温度在55℃-70,射频时间2分钟,治愈68例,好转27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95%。

2围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对治疗效果和成功率持怀疑态度而惧怕微创手术,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详细介绍手术方法、目的、优点,增强患者的信心。

2.1.2位训练。术前1天应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1小时。训练时患者感呼吸困难,但无缺氧、发绀等表现,应鼓励患者坚持。以增强其对术中体位的适应能力。

2.2术后护理

2.2.1保护呼吸道通畅,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面色的变化。

2.2.2体位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护士将患者抬上病床,使患者头颈部取自然中立位,及时用颈围固定颈部,尽量减少头颈的活动次数及幅度。

2.2.3饮食护理:以温热半流质饮食为主。

2.2.4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对肢体和关节行主动及被动锻炼,包括上肢伸屈活动及下肢直腿抬高、伸屈活动,下床活动时戴颈围、观察临床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

2.2.5出院指导:①术后颈围固定1月,防止颈部过度活动。②保持正确的颈部姿势、伏案工作时间不宜过长,每隔1小时应活动颈部。③睡眠时枕头高度以自己一侧肩宽为宜,防止颈部受凉。④继续坚持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6

[关键词] 颈椎病;围手术;护理;康复

颈椎病指以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为病理基础,继发颈椎稳定性失调,进一步发展可引起椎体、椎间关节及周围韧带发生变性、增生、钙化,最后导致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压迫,出现一系列临床体征。临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依次多见于C5~6、C6~7、C7~T1,患者均感颈部不适、颈肩肌紧张、疼痛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并触电样麻木,手握力减退,精细动作失调,有步态不稳,似踩棉花样的感觉,同时伴不同程度感觉障碍,重者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因此,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的基本原因;先天性颈椎管狭窄也可引起颈椎病,而损伤则可诱发、加速、加重颈椎退行性变;长期伏案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诱发或加速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临床上对诊断明确、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或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性加重经CT、MRI证实有压迫症状应尽快手术治疗。现就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康复作一综述,以便于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10月,通过对46例颈椎病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护理及疗效随访,较好地改善了颈部及四肢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4岁。颈前路术式31例,颈后路术式15例。其中自体取骨植骨13例,包括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多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者,行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前路C3~4椎间盘摘除加后纵韧带骨化灶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

2 护理

2.1 入院后做好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 包括介绍病区环境、疾病相关知识及同种疾病治疗情况。颈椎病患者病程长,需手术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症状,加上颈部手术的特殊性,患者除了害怕疼痛外,更重要的是担心手术安全及效果;产生恐惧悲观心理,根据患者的心态,可请手术治愈的颈椎病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术中无痛、术后止痛方法及康复情况。医护人员应详细反复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康复配合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对本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消除恐惧情绪;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2.2 手术前配合训练、准备及护理 (1)枕颌带牵引:缓解颈肩肌痉挛,减轻颈椎管压力及颈脊髓的压迫。并随时观察病情,确保牵引效果。(2)入院后戒烟,预防感冒,避免咳嗽导致手术后伤口疼痛、颈椎活动而影响手术效果;减轻气管炎症,避免排痰不畅可能出现窒息危及生命。(3)术前一周配合训练:颈前路术式练习气管推移,每天3~4次,每次5~10 min,因术中长时间处于仰卧伸颈位,将气管拉向一侧才能更好地暴露椎体,利于手术操作。颈后路术式练习俯卧位,术前练习5天,患者趴在床上,胸前垫一软枕,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每日2~3次,每次30 min,以适应术中耐受性;教会患者学会深呼吸,有效咳嗽,防止术后呼吸道感染;训练床上排大小便,防止术后尿潴留及排便不习惯;床上训练移动躯体,更换体位,下床方法,防止静脉血栓形成、肌力减弱或丧失,也为术后下床活动做准备;选择卧、立均合适的颈托,并教会正确使用方法。(4)配合医生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患者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及身体状况;术前一日交叉配血,遵医嘱做药敏试验。(5)术前常规备皮,洗澡更衣。颈后路术式备皮范围:剃头,头顶至肩胛下缘,左右过腋中线。颈前路术式备皮范围:上至下颌缘,下至双乳头水平线,左右过腋中线;男性患者剃胡须。取骨植骨者备会阴及双髂部,上至肋缘,下至膝关节,前后过正中线。(6)术前一日晚排便或灌肠后禁食,术晨禁饮6 h;术晨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护送入手术室前协助患者解小便,取下义齿、发夹、首饰及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送入手术室应带病历及各种检查资料。(7)备好麻醉床单位,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引流挂钩、点滴挂钩或架,血压计或监护仪,气管切开包等。

2.3 术中的配合及注意 手术室内调节合适温湿度,给患者一个舒适的手术环境;备齐术中所需物品,熟练配合医生手术,避免术中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开始前及结束前和结束后均要清点好各种器械及术中用物;术毕包扎好切口敷料,连接好引流管并牢靠固定。

2.4 术后观察及护理

2.4.1 术毕安置与交接 术毕安置患者于监护病房,严格交接生命体征、各种管道及皮肤受压情况。颈前路注意患者枕部、颈背、骶尾、双足跟皮肤受压情况;颈后路注意患者的鼻部、面部、双侧胸大肌肋缘、双髂前上棘、双膝关节皮肤受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值班医师及护士长。

2.4.2 体位 术毕回病房佩带合适颈托,颈前路术式去枕平卧或仅垫小薄枕,颈两侧置沙袋,保持颈部中立位,躯干连同头部抬高10°~15°;颈后路术式取仰卧位,一般去枕平卧3个月;肥胖、体重者为防引流不畅压迫神经的危险,多以侧卧位为佳,颈面部垫枕与肩高一致;翻身时保持头颈与躯干一同转动。

2.4.3 监护与观察 术后心电监护并观察记录生命体征至平稳,尤其是高位颈椎手术后,应特别注意有无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呼吸功能不稳定,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和有无缺氧表现,如鼻翼煽动、口唇发绀、憋气等,并根据监测血氧浓度调节给氧流量及时间;确保呼吸道通畅及输氧效果,因术中长时间牵拉气管,加之全麻插管引起喉头水肿影响通气功能,手术刺激脊髓而致脊髓水肿造成呼吸肌麻痹。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待患者全麻完全清醒后,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并与术前检查结果相比较,听取患者主诉,检查四肢肌力及关节活动度,各种生理反射及皮肤感觉变化,观察手术疗效,若有异常变化,如有感觉运动减退甚至消失,应高度警惕术中损伤脊髓可能,立即向医生汇报积极救治。

2.4.3.1 颈前路于术后注意事项 颈前路手术后,常规雾化吸入3天,每天1~2次;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注意颈部有无增粗,发音是否改变,及时观察有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神经损伤表现。因喉返神经损伤及颈深部血肿是颈椎前路手术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深部血肿重者可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而死亡,多见于手术当日12 h内[1],若术中止血不彻底,结扎血管线头滑脱,加上骨质侧面难以止血,均可于术后渗血,形成深部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窒息。临床表现:颈部增粗,发音改变,呼吸困难、唇绀、鼻翼煽动。引流液为鲜红色,引流量增加,常提示活动性出血。若遇上述紧急状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立即拆除缝线,排除积血,解除压迫,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待呼吸情况改善后送手术室进一步处理。

2.4.3.2 颈后路手术后注意事项 注意有无脑脊液外漏情况,引流液为清澈淡红色,应予以重视。如颈椎管狭窄,严重的后纵韧带骨化,有可能因蛛网膜完整而硬膜缺损而无法识别引起撕裂,发生迟发性脑脊液漏[2];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切开探查者,临床所见脑脊液外漏一般在术后3~4天发生,应予重视;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改为俯卧位、正压引流或拔出引流管,加大抗生素用量,局部加压包扎,保持切口敷料干燥,防止感染。必要时手术修复。颈后路术式还应注意术后引流不畅,形成较大的血肿压迫脊髓,术后定时评估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有无四肢麻木,能否自主活动并与术前相比较,倾听患者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2.4.4 术后各管道的护理 遵医嘱给氧,提高血氧度,观察给氧效果,给氧时间超过24 h应常规更换湿化瓶、给氧导管、鼻塞,停给氧遵医嘱;伤口引流保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量及性质,一般24~48 h拔引流管或遵医嘱;准确记录尿量,拟视血容量随时调节输液速度。

2.4.5 颈托应用及护理 颈椎术后即佩带颈托,托扶颈部,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帮助恢复功能,提高疗效。睡眠时也勿随意取脱[3];术后佩带颈托一般3个月,去除颈托需常规行X线片复查示植骨融合后方能去除。术前必须选择合适的颈托,让患者立、卧试戴均合适,便于术后适应佩带,预防术后并发症,所以护士应详细讲解颈托的佩带、脱取、使用、保养等方法,并要求患者及家属能正确复述且能在护士指导下正确操作。佩带颈托松紧适宜,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过松影响制动效果,过紧颈托边缘易压伤枕骨处皮肤,并影响呼吸;颈托勿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因其材料为优质泡沫,吸汗性能差,故颈托内应垫棉质软衬垫,以利于汗液吸收,每日更换内衬垫1~2次,确保颈部舒适、清洁;佩带颈托期间,保持颈托清洁,必要时用软刷蘸洗洁精清洗干净,毛巾擦干,置阴凉处晾干;加强颈部皮肤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佩带颈托期间皮肤护理的重要性,指导、协助并教会家属定时检查颈托边缘及枕部皮肤情况,并定时按摩。

2.4.6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定时轴位翻身,轻叩背部,术后平卧2~4 h后,在颈托制动下,按每2 h轴位翻身1次,侧卧时枕头高度同一侧肩宽;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雾化吸入;预防皮肤压疮及呼吸道并发症。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伤口有无红肿,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

2.4.7 药物应用情况 遵医嘱准确、及时、有效应用抗生素及脱水剂。

2.4.8 饮食护理 术后第一天给予流质或半流质,1周后视病情改为普食,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鱼类、蛋类、蔬菜、水果等,促进康复。

2.4.9 拆线时间 颈前路术式一般5天拆线,颈后路术式一般12天左右拆线,髂骨取骨处11天左右拆线;一般拆线后即行去除颈托颈椎拍X线片,但颈椎保持不活动,拍片后即刻带上颈托。

3 康复训练指导

术后当日即可开始肢体关节主动、被动功能训练。

3.1 被动锻炼 按摩双下肢腓肠肌,由上至下,每天2次,每次30 min。

3.2 主动锻炼 (1)双手握力和手指伸屈练习:用力握拳,手握各种物体,如小皮球、握力器等,揉转健身球,练各手指屈伸、内收、外展及协调动作,每天2次,每次15~30 min。(2)肢体关节练习:腕关节伸屈、旋转;肘关节伸屈;肩关节内收、外展;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背屈;每天3次,每次30 min;手功能协调训练,如穿针、系衣扣、拿筷子等。(3)深呼吸,吹气球练习,每天2次,每组10~20下。(4)下床时间:一般拔除引流管后视病情或遵医嘱选择下床时间,先抬高床头取半坐位,若无头晕不适,可由护理人员搀扶下床活动。

4 出院指导

4.1 出院护送 防止颈部外伤,尤其汽车急刹车时的惯性原理致颈部前后剧烈活动,导致损伤,所以出院乘车回家需平卧为妥;如无法平卧,取侧坐位。

4.2 头颈的位置与制动 术后继续佩带颈托3个月,保持颈托清洁,松紧适中,内垫小毛巾或软布确保舒适,防皮肤压伤;始终保持颈置中立位,平视前方,卧位时去枕平卧或仅垫小薄枕,保持颈椎正常曲度;禁止做低头、仰头、旋转动作;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看书报、防颈部过度疲劳;避免枕高枕,保持颈部功能位,有利于康复,特殊情况遵医嘱。

4.3 锻炼 继续住院期间锻炼方法,并循序渐进,加强肢体及各关节的锻炼,保持正常肌力,加大关节活动度。术后8周开始在颈托保护下做项背肌的抗阻训练,每次用力5 s,休息5 s,每组做20~30次,每2 h做1组,持之以恒,促进颈部肌肉血液循环,防止颈背肌失用性萎缩。

4.4 复查 一般要求3个月内每月复查1次,如伤口有红肿、疼痛、渗液等及时复诊,3个月后6个月复查1次。

4.5 出院后注意事项 (1)6个月后可恢复工作,工作中注意不能长时间持续屈颈,保持颈椎正常曲度防复发;术后3个月内禁抬重物。(2)出院后若工作单位、地址、电话有变更时,应及时通知住院病区,以利定期随访。

综上所述,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而有效的科普宣传,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正确的坐姿、适当的颈保健操训练可延缓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或脊髓型颈椎病压迫症状进行性加重手术治疗为首选,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治疗、功能康复,程序化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贯穿于全程。术前有效地沟通是让患者主动配合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及功能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而手术的成功与术前完善准备训练、术中配合娴熟、术后细心观察护理及科学的功能训练息息相关。术后早期有效、科学的功能锻炼,把握锻炼的时机、强度、幅度、循序渐进及个体化指导锻炼的原则,以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指导及跟踪随访,及时指导调整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并督导持之以恒,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金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330-339.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7

【关键词】颈椎;椎管成形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09-01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常用手术方式,它通过扩大椎管容积实现对脊髓压迫的减压。这种手术方式有其独特优势,特别对于超过3个节段的颈椎病变[1]。目前,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包括传统单开门、门以及其他多种改良术式(如Z形椎管扩大成形术、法式单开门等)。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5岁。脊髓型颈椎病22例,混合型颈椎病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病史最长10年,最短1年。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反复发作,症状进行性加重。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颈肩痛,双上肢麻木疼痛,行走不稳、踩棉花感、躯干及四肢束带感等。全部患者术前均行颈椎X线摄影MRI及CT确诊后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颈椎病患者人院手术治疗往往都是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症状严重,加上长期的疼痛刺激,影响了生活质量。同时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手术风险大,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担心术中或术后出现不良后果及对手术期望值非常高,容易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我们除了要多安慰、鼓励,关心病人,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外,待手术方案确定后,主动向患者讲解麻醉方式,手术方法、手术预期效果、患者需配合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另外组织患者与本病区同类痊愈患者交流,以消除紧张心理,减轻恐惧焦虑情绪,增强信心,使患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治疗护理。

2.1.2 皮肤护理 颈椎后路手术需要将患者头发剃掉,针对女性患者我们要提前做好解释工作,另外剃完头后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破损。

2.1.3 训练 颈椎后路手术,由于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易影响呼吸功能,因此术前训练很重要,术前1周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适应训练,目的在于增加术中耐受能力和腹式呼吸肺活量。

2.1.4 呼吸道准备 首先指导患者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对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及颈部制动情况下有效的咳嗽咯痰。方法:指导患者用鼻深吸气,吸气时腹部膨隆,稍作停歇,然后尽量用最慢的速度将气呼出,呼气时腹部收缩。在吸气终末屏气片刻,然后爆发性咳嗽,促使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2.1.5 术前准备 主要包括:①落实三短九洁,②备皮、备血,遵医嘱行药物过敏试验,③交待患者术前禁食水,④训练床上大小便,便秘患者术前应通便,⑤完善各项检查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和凝血机制等情况,⑥测量生命体征,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术前须了解血压、血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2 术后护理

2. 2.1 护理 术后由专业医护人员将患者轴位平移至病床上,搬动过程应保证手术部位处于直线状态,并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平卧6-8h,颈部制动,枕后垫毛巾,颈椎两侧用沙袋固定防止颈部扭曲、旋转、屈伸,以保持颈椎的稳定。6-8h后采取轴线翻身,若患者不宜翻身时,需被动式将手插入受压部位按摩,每2h-次。

2.2.2 病情观察 患者术后回监护室,监护24h。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神志及切口渗血等变化,术后24h内严密观察肢体运动及感觉变化情况,认真细致地记录,并特别注意与术前比较,以了解有无血肿压迫脊髓,一旦出现应及时处理。

2.2.3 管道护理 术后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颈椎后路手术术中出血较多,术后切口常规放置引流管。维持有效引流,防止管道受压及扭曲,妥善固定,定时挤压,严密观察切口引流量、颜色、性质为护理关键所在。若颈后部肿胀明掘.神经损害症状进行性加重,引流量少甚至没有[3]则提示颈后硬膜外血肿;若引流量多,呈鲜红色,可能为活动性出血所致;若引流物呈淡红色或清亮液体且数量较多,可能为脑脊液外溢。无论出现l述哪种情况均应立即通知医生予以对症处理。留置尿管的患者给予尿道口护理及膀胱冲洗,2次/d,嘱患者多饮水,定时夹闭尿管。

2.2.4 呼吸道护理 颈椎手术影响呼吸功能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预髓损伤和水肿蔓延引起呼吸衰竭,其二是颈部手术创伤水肿或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的呼吸障碍。术后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及胸背部叩击训练,以排出气管深部的痰液。

2.2.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患者常出现颈肩背部慢性疼痛、沉重感、僵硬感、颈项活动受限等症状,即颈椎轴性症状[4],术后可采取短期颈围制动,并早期进行主动伸屈颈部锻炼,以减少术后颈部僵硬和疼痛的发生。②节段性运动麻痹:通常以C5神经根发生率最高,可发生在单节段或多节段,也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多发生在1d一1周内,患者常出现左颈肩部放射性疼痛,术后可采取对症治疗或康复理疗,预后良好,所以医护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C5神经根麻痹是后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鼓励其加强患肢肌力锻炼。③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肌肉萎缩、泌尿系感染等。指导患者早期活动,多饮水,有效的咳嗽咳痰。

2.2.6 功能锻炼 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调整活动协调性,改善全身机体状态。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加强早期功能锻炼,可提高早期恢复的能力。早期颈部制动,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头部以外的其他肢体的主、被动运动,功能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主。

2.2.7 出院指导 1周内戴颈围保护颈部,适当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活动,活动度不易过大.以患者耐受为宜,动作要轻缓。进一步加强上肢和手的训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正确的姿势。

3 结语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是目前治疗多节段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方法。其优点在于:①椎管扩大至减压彻底,②手术不影响颈椎稳定性故患者可早期进行颈部活动,③手术疗效好,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症状恢复较快,满意度高。对接受该手术的颈椎病患者在围手术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如术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有效的沟通,术后高质量的观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完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Kaplan I.,Bronstein Y,Barzilay Y,et al. Canal expansive laminoplasty in the manage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Jl. Isr Med Assoc J,2006,8(8): 548-552.

[2] 郭春燕,陈书勤,尹锐锋.颈椎前路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148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23.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8

关键词:电话随访;颈椎病;复发;自我护理

中图分类号:445 文献标识码:B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颈椎的退行性变、慢性劳损、颈椎先天性畸形等,发病时患者会出现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视力模糊、心跳过快以及呼吸困难等,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牵引治疗等。但是该疾病的治疗时间普遍较长,并且治疗后复发率也较高,因此,在患者出院后随访指导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出院后电话随访和指导,复发率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5月间,经住院进行系统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的68例患者中,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34例(不分男女)。

1.2方法

1.2.1乙组在患者出院时予以相应的出院指导后再不进行其他指导。

1.2.2甲组采用电话随访进行相应的指导,1次/月。具体指导方式如下。

1.2.2.1工作指导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在工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防止过度疲劳,伏案工作时,颈椎总是处于弯曲状态 ,应定时抬起头向四周各个方向轻轻活动颈部,动作幅度不要过大,每隔30 min可抬头让双眼远视。休息时,自己用双手牵伸脖子,轻轻按摩颈部肌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2]。

1.2.2.2注意颈部保暖 穿高领衣服或佩戴丝巾、围巾,防止颈部受凉。

1.2.2.3睡眠指导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最好采用医用颈椎保健枕,并且在坐车时,最好不要打瞌睡,同时头颈靠近座椅后背,以防急刹车造成颈部损伤。

1.2.2.4锻炼方面 应叮嘱患者应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业余时间,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能颈部使肌肉发达,增强韧度,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1.2.2.5告知患者在诙或者走路时要注意,切不可过快,防止颈部闪伤或挫伤[3]。

1.2.2.6心理指导 在进行电话随访时,护理人员应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询问患者近段时间所出现的问题,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再加上治疗后怕出现复发,会出现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讲解该疾病日常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其树立良好的心态。

2 结果

甲组在2008年5月~2015年12月之间,共有5例次复发住院,复发率为 14.%,23例有轻度临床表现,通过上述自我护理调养,症状自行缓解。乙组有18例次复发住院,复发率 53%,12例出现临床症状,经门诊治疗好转。

3 讨论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颈椎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有关,颈椎是脊柱中活动度最大且结构最薄弱的节段,颈椎较胸、腰椎的活动度大,颈椎椎体、后关节等结构较胸、腰椎弱且小,而且不像其它节段的脊柱,有胸廓、腹肌、髋骨等的辅助支撑,因而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和活动度大成为两个明显的弱点,不论是颈部肌肉感受风寒所致的肌肉痉挛,或是颈椎部扭伤、睡姿不适或枕头高度不当,都可以破坏颈椎的稳定性,引发新的错位和症状出现。

由于颈部的稳定性较差,即使治好以后,其稳定性也需要-段时间去恢复、巩固。在此期间,很多因素,而造成的颈部损伤,又容易造成颈椎病复发,因此,预防复发显得极为重要。所以患者应做好日常护理:①注意卧位的姿势及枕头的高度;②不要长时间的坐与电脑前,适当的进行活动;③保持正确的坐姿;④日常应做些保健操来保护颈椎。通过电话随访,护理人员定期的对患者进行叮嘱,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其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复发率[4]。

通过上述证明,甲组复发率明显低于乙组。说明,采用电话指导,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思,降低复况。同时也说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平时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紧密相联,疾病最重要的是在于预防,只有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良好的习惯形成。才能做到健康者无疾病,有疾病者可以减少复发率。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电话等普及,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不良睡姿、不良坐姿以及长时间坐与电脑前等因素,都是引发颈椎病的主要原因[5]。所以要降低颈椎病的发病率以及复发率,应该从日常生活中进行预防,而电话随访可以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福水,张义,钟鼎文,等. 针刀与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9(6):1622-1625.

[2]刘凯,谢青,毕霞. 颈椎机械牵引技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 28):5272-5275.

[3]于志国,武良群,史珊怡. 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40 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药信息,2012,29(4):137-138.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9

【关键词】颈椎病;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健康教育

颈椎病是因颈部软组织劳损,颈椎小关节及颈椎间盘退变,导致周围组织如肌肉、筋膜、脊髓、神经、血管等受损后产生炎症、痉挛、粘连、钙化,并由此引起的颈部疼痛伴活动障碍、上肢麻木、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少数有眩晕。发作后生活自理受限,影响生活质量。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多,多在第5~6和第6~7颈椎间盘出现病损。事实上脊柱的椎间盘在发育至成人后,即开始退行性变。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常人高1倍[2]。现代生活,开车族、电脑族人数愈来愈多,相当多的人患上了颈椎病,颈椎病的发病趋势也愈来愈年轻化。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及健康指导,而在出院后也需要进行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家庭自我护理及心理支持和保健知识补充等。医务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及时采用电话随访的形式对患者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充实保健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扩大整体护理内涵,电话随访式教育是延续医疗护理服务的有效方法之一。

1 临床资料

2011年至2012年12月,本科颈椎病出院患者80例,其中神经根型34例,椎动脉型22例,颈型8例,交感型6例,脊髓型0例,混合型10例,均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3]。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46~72岁,平均56岁。本组80例中,74例获访222次,6例失访,随访率92.5%,74例均获访3次,平均每次电话耗时10~15min,其中68例存在健康问题:未坚持作颈椎康复操25例,睡眠型态紊乱(失眠)13例,焦虑悲观12例,不良姿势纠正不彻底8例,预防保健意识差7例,缺乏康复信心3例,均针对个体情况进行积极指导。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建立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及颈椎病专项登记本根据医院护理部要求,建立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和建立随访专册,登记随访次数及基本情况。随访工作落实责任制,由责任护士具体执行,护士长全面负责监督。责任护士将每一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分别记录在随访登记本上,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诊断、治疗方式及结果、出入院日期、电话号码、随访时间等。

2.2 随访方式患者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的同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根据自愿原则,填写出院患者电话随访表。患者出院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由责任护士随访,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病情重申护理要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认真记录并给予准确详细回答,嘱其病情变化时随时复诊或打电话与科室随访护士联系。

2.3 随访内容包括精神、饮食、睡眠状况、颈椎康复操锻炼、药物使用、伴发疾病治疗、自我保健及不良生活习惯纠正情况,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护理指导。

2.4 结 果

开展电话随访1个月后,80例颈椎病出院患者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医嘱的遵从性和自我保健意识,树立了长期锻炼的信心,增强了患者自我康复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医护患关系。

3 讨 论

3.1 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院外跟踪服务,能提醒督促患者遵从健康指导的内容,能维持并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电话随访中可以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能了解患者不遵医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生活行为的有效建立,增强了患者对遵医嘱治疗重要性的认识。

3.1.1 纠正不良行为姿势及生活习惯①不使颈部固定在任何一种姿势时间过长,避免猛力转头动作,长期伏案工作者及电脑一族,应定时起身活动头颈部。②不要俯卧睡觉,不要靠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睡眠时注意调整枕高,枕头应有适当的弹性或可塑性,不要过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好,应用后可以形成马鞍形[4],有利于适应颈椎的生理曲度。平卧时头颈应放在枕头中间,侧卧时枕高宜与一侧肩宽相平。③乘车时避免打瞌睡,以免急刹车时造成挥鞭性损伤。④冬天要戴围巾防寒保暖,尤其睡觉时做好颈肩部保暖,夏天忌后颈部对吹,尤其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

3.1.2 合理饮食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及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的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多喝骨头汤,多吃豆制品、乳制品以补充钙。另外,如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蔬;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的食物;如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通过电话随访式教育强化饮食健康指导。

3.1.3 坚持颈椎康复操锻炼颈椎病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本组80例患者均采用保守疗法,包括佩戴颈围领、颈椎牵引、针灸、推拿、小针刀、离子导入、超短波、热疗、高位硬膜外封闭和药物治疗。各型颈椎病患者出院时症状基本缓解或已呈慢性状态,出院后指导患者坚持做颈部康复运动操非常有必要。文化程度高者指导其做全套颈椎操,文化程度低者就做简单的前、后、左、右活动头部及左右旋转活动,还可以做"米"字操,即用头写米字,可有效改善项背僵硬症状,两手可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训练,嘱病人锻炼时尽量在家锻炼或有家人陪伴下锻炼,防止颈椎病发作时眩晕而摔倒。虽然颈椎病发病时病人意识清楚,短时间内能自己起来,甚至行走[5],但本病中老年人偏多,且同时伴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及多种慢性病,一旦出现意外,能够及时有人扶持或电话联系急救。通过电话随访再次指导患者颈椎操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保证锻炼的有效性,促进患者康复。

3.2 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患者住院期间,由于整体护理的实施,患者均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疾病的自我康复护理技巧,但掌握程度较浅,加上出院后回归社会,由于家庭琐碎、生活劳累及工作压力等容易诱发本病,使患者产生失眠、压抑、悲观失望、忧郁、烦躁易怒等症状,对疾病的康复缺乏信心。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及时给予患者身心支持及健康支持,帮助患者解决面临的问题,掌握自我疾病相关知识,认识各项治疗的重要性,巩固住院期间所学的各项自我护理知识,发挥主观积极性,最大程度恢复治疗信心和巩固疗效。

3.3 不断完善出院指导出院指导是患者在出院时获得的正确的健康行为指导,对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和疾病的恢复起着指导作用。只有了解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健康问题,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出院指导。通过电话随访式教育,获得准确信息,不断完善出院指导,更好地实施院外护理服务,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高医院信誉度。

3.4 电话随访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业务水平电话随访经常要占用护士的业余时间,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能按计划及时完成回访任务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要做好随访工作,就必须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学知识,才能高质量地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正确提供有关治疗、保健、护理的信息,电话随访能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内涵,切实做到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专业护理服务。

3.5 电话随访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综合满意率护士主动和出院患者联系,通过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回访,及时了解到患者的真实情况,及时解决患者回家后遇到的各种问题。患者对随访非常赞成,且能很好地配合。随访使患者及家属获得了愉快的心理支持,倍感亲切、温暖,由此建立起了良好的护患亲情关系。同时,增加了医患双方的互动性,缩短了医患间距离,增加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提升了医院的形象。通过随访可以反馈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虎墙.颈椎病自然疗法[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5:5.

[2] 黄民杰.中老年健康忠告[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

[3] 孙宇,陈琪.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13(8):472-474.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1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204-02

患者男性,37岁,于2007年9月12日入院,主因:头颅屈曲性损伤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急诊来我院,颈椎X光示:寰枢椎骨折伴脱位齿状突向后上移位,行颅骨牵引6天,于9月1 9日在全麻下行寰枢椎骨折伴脱位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

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寰枢椎骨折伴脱位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损害,加上手术部位临近生命中枢,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严重,患者常有焦虑、恐惧等到心理问题,护士应多深入病房与病人谈心,使之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解释手术过程、麻醉方式、医生技术水平、成功病例,从而使其勇敢接受手术。

呼吸道护理由于术中采用插管全麻,卧床期间脊髓受压又导致咳痰功能抑制,因此入院即嘱戒烟,预防感冒,并指导有效呼吸及咳嗽,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病情较稳定时练习吹气球。

牵引护理寰枢关节临近延髓,寰枢椎脱位与不稳定后,容易移位而压迫生命中枢,具有很高危险性,因此应及时行颅骨牵引制动,预防出现并发症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护理人员应当注意观察牵引部位、重量正确与否,确保持续正确的牵引。

皮肤准备术前剃光头发,颈部备皮且避免划伤皮肤。

病室准备病床应安排在备有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监护室,术前及手术当天常拖地,必要时给予紫外线消毒。

术前重视感染预防术前半小时应用有效抗菌素治疗,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一般准备常规拍摄颈椎正侧位过屈伸X线片及行CT或MR检查,明确损伤节段、损伤类型及神经损伤程度,检查过程中安排护士跟随以防突发意外

2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术后24h是并发症高发期,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心电监护24~72h,注意呼吸的频率、深浅度、节律、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夜间加强巡视,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取去枕平卧中立位,颈部砂袋制动,枕后给予气囤保护,注意四肢感觉运动的改变。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术后患者取颈托护颈,认真观察切口周围是否红肿,切口渗液多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吸引器,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的变化,发生引流管堵塞及时处理,一般在术后24~36小时拔除。

功能锻炼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功能锻炼:术后48小时带围领坐起或步行下地活动,10~14天拆线。每日全身关节进行活动训练,活动度从小到大,被动训练时手法轻柔,力度适中,勿过急过猛,以防损伤。手指训练练习手指的伸、展、捏运动和对掌功能,捏皮球、捏橡皮泥训练手指屈肌和手的内在肌功能。配合肌肉按摩,活动关节和物理疗法,促进功能早日康复。

出院指导术后用颈围护颈3个月,防止颈部过度活动,日常工作、生活中保持正确姿势,伏案作业不宜过长,定期作适当活动及理疗,睡眠时枕头高度l0cm左右为宜,卧床时可把颈托前片取下,起床时再戴回,定时变换卧位,保持颈椎功能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