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十篇

时间:2023-05-29 15:10:00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1

关键词 平等 规范 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 B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12)04—0030—0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平等作为一种核心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深入人心。进入现代民主社会以后,古代专制社会的种种特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普遍平等的公民权,政治上的平等可以说基本实现。与此同时,它也使在这样的社会中依然存在的经济不平等显得格外刺眼。从对政治平等的追求过渡到对经济平等的追求,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和趋势。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向平等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为此,我们有必要发掘和说明平等的价值,尤其是它的内在价值。

一、平等作为规范

尽管“人生而平等”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哲学命题,在现代社会可以说是尽人皆知,而且基本上都对它表示认同,但“平等”的含义却令人困惑。人究竟在什么方面是平等的呢?在现实生活中,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很多方面是不平等的,如身高、体重、外貌、智力、财富、地位、权力、声望和家庭背景等方面。当然,有人会说人们在正常的身体构造的某些方面是平等的,在正常的生理机制的某些方面是平等的,这种看法触及问题的某个方面,但是还没有充分揭示出“人生而平等”所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还有人可能会说,这句话指的是人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者用法律的话语来说就是,人们在作为人的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两种说法看似合理,其实却并不符合事实,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人们的人格或具有的权利并不平等。

其实,当人们说“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指的是人们在人格或权利上的平等时,已经暗示了平等的两层意思,即平等既可以指一种事实,也可以指一种规范。尽管事实上人与人在人格或权利上可能是不平等的,但在这方面他们应该是平等的。我们上面提到的人与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事实上的平等。而平等在作为伦理词被使用的时候,所涉及的往往是它的规范意义。因此,“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同时暗含着平等的两层意思,它既指人们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又指人们应该具有平等的人格或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后一层意思可能更为侧重。此外,这两层意思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后一层意思是从前一层意思中派生出来的。在阿兰·格沃斯(Al—an Gewirth)看来,任何人的权利主张,如果想要基于理性而不是非理性(如欲望、偏好等)而得到辩护的话,那么权利主张的内容必须摆脱任意性和独断性,必须只能基于与权利主张的标的(subject—matter)——行动——具有普遍必然的联系的事物,而这种事物就是作为具有他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的未来的行动者(prospective agent)。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能基于与作为行动者的人无关的特殊性如肤色、种族、姓氏等,而必须基于人的一种根本的普遍性即人们都是未来的行动者,才能在理性上为他的权利主张提供辩护。行动者的本质特征是能够自愿且有目的地行动。既然任何人的权利主张都必须基于人作为行动者之上,那么这一特征就要求任何人在作为行动者而行动的时候都不能妨碍其他人作为行动者的行动。这个要求实际上表明了人人都具有两种平等的权利,即自由行动的权利和追求自己的目的(善)的权利。相应地,人人都有两种平等的义务,即不妨碍他人自由行动的义务和不妨碍他人追求自己目的(善)的义务。

因此,如果我们从规范意义上来理解“人生而平等”这句话,那么它的真实含义应该表述为:人生来就应该是平等的。当今世界,不平等的最典型表现莫过于经济上的贫富悬殊。所以,平等作为一种重要规范,在其中将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规范概念的“平等”成为了现代政治和社会争论的重点。

二、平等的外在价值

然而“平等的价值何在”却是一个需要作进一步澄清的问题。而一旦我们开始追问平等的价值,实际上也就在追问“平等为什么是好的”的问题了。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2

[关键词] 电影;技术;技术价值;技术哲学

电影是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特别借助于技术的革新,纵观电影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起着先导的作用。电影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电影的艺术表达力与传播力,给电影行业带来高票房、高回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部分电影为追求经济利益,过分炫耀、甚至滥用技术,弱化了电影的人文内涵,这些负面影响给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危机,也引起了人们对电影价值的重新思考。正如贾柯璋导演所说:“不能以票房为理由,削弱中国电影的文化教育内涵。光有票房没有文化的责任和教育的担当,无法光大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来说,对于任何事物的影响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电影作为科学技术和艺术的产物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技术哲学视角对电影的价值进行重新思考与建构,以促进电影的发展,更好地发挥电影的功能和作用。一、电影价值的界定与价值本质

(一)电影的价值界定

要研究电影的价值,就必须从什么是价值开始。当今中国哲学界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多种价值的说法,主要的有:价值“需要说”“意义说”“属性说”“劳动说”“关系说”“效应说”。其中价值“效应说”是以对价值的存在的分析为基础的,认为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这里的效应是各种效应的总和,泛指客体对主体的一切功效,一切作用与影响。因而价值效应说能够涵盖一切领域的价值,能较好地揭示哲学价值的科学内涵。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电影的价值就是电影(客体)对观众(主体)的效应,这里的效应指的是电影对社会主体一切作用和影响。

(二)电影的价值本质

根据价值“效应说”,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客体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人类社会发展、完善,更加美好,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电影的价值本质就是电影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二、电影技术价值论

电影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是科学技术的一种,因而可以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研究电影的价值。

(一)技术价值

当前哲学领域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部分来进行研究技术价值。技术的内在价值是发明者、设计者根据科学原理,目的是使自然的物质、能量或属性通过人的能动的创造设计,通过运行过程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结果。技术的功能是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方面。

技术的外在价值是指通过技术的开发和生成、应用和普及,由技术的社会属性显示出来的价值。因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所以根据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将技术的外在价值分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技术的外在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

技术价值是技术主体与技术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产物。考察技术价值的表现形式,不仅要从主体的角度去认识,还必须看到技术客体自身的属性对人的影响。只有从这两个角度去认识,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技术价值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二)电影技术价值

根据上述论述,电影技术价值可以从电影的本质属性和其在不同领域能发挥的作用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1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

电影创作者在运用电影技术创作电影作品时,必然会把自己理念、审美、价值观等付诸于影像上。因此,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是电影技术共同体在电影创作活动中与电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逐渐形成的凝聚在电影中的价值,是电影创作共同体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电影的各种要素之中所形成的,是以人的目的、意向、愿望和文化理想为基础,

2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始终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多种需求,这种需求同电影的应用结合起来后,就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电影外在技术价值(即电影的价值) 。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主要有经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等表现形式。电影的经济价值是指在人们经济生活领域或活动中,电影所显示出的价值。电影的政治价值指的是在人们政治领域活动中,电影所能创造的成果及价值。电影的文化价值是指电影在文化的发展与创造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电影的精神价值是指电影在精神文明发展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

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创作共同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其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因此,研究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电影价值的建构

根据上述论述可以得出:电影的真正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电影技术价值要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角度去认识,但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主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是主体自身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外在价值之中所形成的。因此,以下将根据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结合电影特殊性及其在社会各领域内的影响,对电影的价值进行详细论述。

(一)电影的商业价值

电影的商业价值是指电影在生产、消费、交易中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其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及电影产业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电影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工业化和商业文明的产物,如果没有技术革新,就不会有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同时由于电影在商业相当发达的背景下诞生,就更多地打上了商业文明的烙印,天生地具有产品的属性。

商业价值是电影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电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电影的商业价值也成为大多数电影投资、制作者关注的问题,而“票房”作为商业价值的外在表现更是关注的焦点,部分电影为追求票房,迎合部分人的口味,过分炫耀、甚至滥用技术,弱化了电影的文化教育内涵,引起了诸多批判。如何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电影制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电影的审美价值

电影的审美价值是指电影给观众视觉、听觉的审美享受,满足观众审美需要,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培养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的作用。电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了戏剧、舞蹈、绘画阿乐、建筑等艺术特长,给人以最直观的视听觉审美享受,它在审美功能上比其他艺术更有潜质。运用电影技术创造的唯美的画面、经典的对白、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旋律、震撼的音响效果,给人的审美享受。许多电影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做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使欣赏者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因此,电影给观众带来的这种审美体验具有独特的属性与价值,是不能忽略的。

(三)电影的娱乐价值

电影的娱乐价值是指电影带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缓解疲劳、减轻压力和修身养性的作用。电影能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能减轻压力依然是观众选择电影的重要原因。但电影不能为娱乐而娱乐,更不能为娱乐而漠视或抛弃其引导功能。美国一些好的娱乐电影,对正义、对真善美有着鲜明的追求,他们斥巨资拍商业片,还是要说清一些道理,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迪。

(四)电影的道德价值

电影的道德价值是指电影中反映出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对改变社会风气及道德养成的作用。电影以“文以载道”“娱乐寓教”的方式传播社会伦理规范,通过舆论惩恶扬善,促进社会道德和谐。一些影视作品揭示的人生哲学道理和和社会伦理道德,不仅是电影文化上的意义,也是电影应该具有的特定价值,银屏人物常常会成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对象。因此,电影中应更多表现“与人合作”“尊老爱幼”“热爱自然”“帮助别人”等良好社会道德,让观众在声画世界里自然地接受良好道德的熏陶。

(五)电影的文化价值

电影的文化价值是指电影中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对宣扬民族文化的作用。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所体现的关于生活方式、社会理想、精神信仰的基本取向,它决定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艺术领域对于是非、善恶、正邪、美丑的基本判断。因此,在总结一部电影的商业业绩的时候,也要注重它对于文化价值的表达方式。韩国电影和电视剧之所以在亚洲风行,靠的不是好莱坞电影那种炫目的数字技术,而是其作品中体现的那种互爱、笃诚、孝敬的文化理念。即使在美国的商业电影中,也在宣扬美国的文化理念。可见,文化依然是驱动电影商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电影中所表达的文化价值观,会由于选择的题材、类型、主题不尽相同,在精神旨向上也不尽一致。但是,就总体的价值取向而言,中国电影最突出的价值表达应是体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如:正义战胜邪恶、尊老爱幼、爱国主义,颂扬真、善、美,等等。事实上,只有弘扬东方美学风范和民族文化风骨的作品,只有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独特精神的影片才真正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性,才能与长期以来民族艺术积淀下来的健康欣赏习惯和中国观众道德思想观念、审美方式相匹配。

客体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人类社会发展、完善,更加美好,电影的价值也应如此。片面地强调商业价值,会降低电影的文化价值与品质;如果片面地强调电影的艺术价值,忽略电影独特产业性质,会使电影陷入发展得困境。电影作为技术和艺术的产物,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体现其文化与艺术内涵,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点。在满足观众娱乐体验与艺术享受的基础上,也要体现人文精神,传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主流的意识形态,促使观众对人生进行思考,打开一扇与心灵对话的窗口,进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景生,等.信息技术价值观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郭胜伟.探析技术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01).

[3] 于卓明.试论电影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表达[J].福建艺术,2010(05).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3

一、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想要争夺市场和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培养长期的竞争优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也正是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强化企业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便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理论的出现和应用需要我们拓宽成本管理的视野,这是因为以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责任成本管理为代表的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为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所需的成本信息。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就必须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引人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战略成本管理注重综合管理学、系统学、运筹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能,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如: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竞争环境分析等,将成本信息贯穿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它要求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市场竞争价格为导向,以一定的目标利润为中心,运用量、本、利分析原理,最终将各项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有利于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把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战略管理强调要在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中既关注自己,又要去了解对手,既要知道上游供应商的情况,又要清楚下游客户与经销商的情况,并协调好他们的关系,同时更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战略管理要求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提供战略决策的各种方案,作为提供成本信息的成本管理系统也应该把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一些关键因素挖掘出来,并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分析、加工和处理、为战略决策的正确性提供信息支持。最终通过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创造出企业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价值链的含义与种类

价值链概念是美国的麦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需要认识价值活动并理解在既定的价值活动中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项动态过程称为价值链(ValueChain)。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约翰·沙恩克和菲·哥芬达拉加所进行的研究则进一步拓展了价值链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价值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而企业则是价值生产过程 的整个系列中的一部分,也就是用战略的眼光将价值延伸,认为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还包括企业外部价值链。公司经营管理所要应用的价值链不仅包括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各项紧密联系的价值活动,还包括各个价值活动之间联系的“节点”。经过了20年的研究和探讨,价值链思想已经被众多有先进管理思想的人所接受。

若我们将企业经营活动单位看成全部价值活动中的一个链结,并以一个独立的企业为参照物,对价值链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外部价值链两类。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

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和相关支持活动。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观念,企业就是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等一系列作业的集合。我们可以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划分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投人物采购、内外务后勤、生产、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企业的多项价值活动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为创造价值而发挥作用。同时,企业内部价值链还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整体的价值链、各业务单位的价值链和业务单元内部的价值链。

(二)企业外部价值链。

企业外部价值链是指与企业具有紧密联系的外部行为主体的价值活动。它包括供应商价值链、客户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等。一般的价值链概念仅将行业价值链和部分对手价值链归为企业外部价值链,在进行价值链分析时才将外部价值链分为行业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横向价值链)。

因此,总的看来,价值链有三个含义:其一,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我们常提到的供应、生产、销售三环节的紧密协调;其二,每项价值活动都能给企业创造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其三,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还包括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购买商、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联系。

三、价值链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说明价值链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进行企业内部价值分析的前提就是识别企业的若干价值活动,将企业分解成独立的价值活动,每一项价值活动都是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消耗企业的资源,引发成本。企业内部各个价值活动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某一价值活动的成本将影响另一个价值活动的成本,因此,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就是要通过运用具体的方法将作业进行系统分类,进而消除不增值作业,使企业内部各作业相互协调,配合企业的竞争战略提升竞争优势。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基本步骤为:确认价值链中的单项价值活动——确认单项价值活动应分摊的成本——评估单项价值活动的成本与其对顾客满意度的贡献——找出企业内部各单元价值链之间的联系——评估单元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协调性——采取改进行动。企业通过这些分析步骤,可以发现其价值链中有哪些价值活动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具体方法有:价值工程和作业成本管理。

1、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又称功能成本分析,就是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所进行的,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产品某项功能所能实现的价值是根据消费者评价所确定的等级进行评价的,企业在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时要结合用户评价反馈的信息,科学地确定产品各项功能所应采取的功能系数,并以功能系数为权数给产品打分。价值工程重点被用在产品设计阶段,但本文认为价值工程方法的原理完全可以用在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每个价值活动中,把每个价值活动为产品价值所作的贡献与该价值活动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价值活动的效率和改善其活动效率的方式,以寻求降低成本空间的相关信息。

2、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实际上就是价值链分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它是一种战术管理方法,主要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原理,对企业的每项作业进行分析。通过考察作业变动与顾客价值变动的关系,将作业划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将非增值作业剔除,从而降低不必要成本。

(二)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

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实质上更具有战略意义,是执行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外部价值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行业价值链分析。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根据本企业提供的产品定位出自己所在的行业。同一个行业中包含了众多的企业,他们从事不同的价值活动,或者 同一部分价值活动由众多的企业来组织,每个企业的作业看似独立存在,但从战略的角度看,各个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联系,它们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统一体。因此,在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时要确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了解企业的上下游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从事相同价值活动的竞争对手,挖掘自身的成本优势。

2、客户价值链分析。客户属于企业的下游企业,是购买企业产品的中间商或是最终的消费者。对于直接销售产品给最终消费者的企业,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方式和周期,来降低企业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如对于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复杂的产品,企业可以开展上门指导等服务方式节约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引起的维修成本。对于下游客户是分销商的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交货时间、数量和品种,以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库存积压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分销商建立战略联盟或者直接通过整合的方式来避免中间交易成本和销售费用。

3、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企业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分析了解企业相对竞争优势和劣势,帮助企业有的放矢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的过程中,会发现同一指标的更先进的水平,那么企业可以此来建立新的标杆,并用于衡量和改进自身的活动。但是,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存在着无法全面了解其价值链的障碍,对此,我们仍可以通过多渠道的调查来掌握对本企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上下游企业的相关信息了解它的原材料成本和销售活动,也可以通过对其产品的分析大致了解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状况等。

4、供应商价值链分析。对供应商即上游企业的价值链分析对于企业避免不必要成本是非常有意义的。企业可以通过了解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帮助供应商改变原料设计以更加适合企业自身的需求,可以节约企业对原料的一些初步加工的成本。企业通过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可以协调进货时间和批量甚至包装和运输的方式,避免企业因急用、积压或解决不适当的包装方式等原因带来的额外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联盟互利或直接实施后向整合来节约采购成本和降低原料采购风险。

四、价值链分析的意义

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以确定企业成本耗费的合理性,其分析的范围始于材料采购,终于产品销售,且重点在产品制造环节,丧失了通过了解企业的供应商和顾客联结关系来改善企业自身成本的机会。价值链分析则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成本分析的弊端,可以从多方面揭示有关企业竞争力的成本信息,对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和创造成本优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可以明确企业有哪些价值活动,处于什么样的分布状态,并比较每个价值活动所耗费的成本与对产品价值的贡献,确定增值与非增值作业。

2、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不仅可以明确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还可以根据该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决定相关的竞争策略,进而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同时,还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众多供应商和客户。

3、通过对客户和供应商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的关系,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双贏,或者直接寻求整合^方式再造企业价值链。通过该项分析,企业能获得相关决策信息,以考察通过整合方式降低成本的可行性。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传承;外推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102―04

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以来,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已有相关著作十余部,论文千余篇。大体而言,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内容和意义作用三个方面。如何在最大限度上加强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增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主体中的沉淀,进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好地传承下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目前学界对此的研究还不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从内心真正认同、践行并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自然过程。因此,要“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就一定要加强对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认同和传承。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传承

在文化和价值追求多样化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必须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之上,先“知”后“信”再“行”终“内化”,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价值的传承,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解决好认知与认同的问题,继而解决好践行与传承的问题。

所谓价值认同,有学者认为,它是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也有学者认为;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不断改变自身价值观结构以顺应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体现出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的一种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还有学者认为,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之间通过变化着的关系使自身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的过程。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自我将环境中的现实对象与本我对满足需要之物的想象相对应的过程”,是“个人通过接受模范人物的行为、风格和特征来增强自己趋向”的过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界定,可以肯定的是,价值认同作为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趋近的、可共享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价值主体普遍认知、领悟、接受并转化为价值认同,才能为人民群众所自觉遵守和奉行,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和内在价值标准。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这一认同过程是单向的,但方式不是单一的,更不是要实现价值观的一元化和一体化。就价值主体而言,价值观的认同是双向的和多向的,是各价值主体相互理解、相互认可和相互接受,最终达到相融性、和谐性和一致性的过程。当然,价值认同并不排斥价值追求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获得认同的基础上,允许不同的价值追求和谐共存,并鼓励其各自发挥好不同的价值引导作用。

所谓价值传承,就是价值观的传授和继承。“传承”在佛教中有“一脉相承,从未间断”的意思。儒家的基本经验在于“形上立道,形下行道;明确主流,多元一核;政府立道,志士弘道;先尊德性,后道问学”。其基本教训在于“徒法不利于推行核心价值观,不‘依人建极’亦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也有此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将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并通过传递系统在代际之间一脉相承的。它需要在代际之间长久传承,也能够在代际之间长久传承,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作用不但能对同时代的人们有强烈的思想影响,而且可以传递和影响到后来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是价值的认同与传承,也是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把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起来,有益于价值的认同与传承,也有益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二、外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传承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共识的关键在于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得社会成员认同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拥有的重要品质以及良好的实践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拥有的重要品质以及良好的实践效果要充分外显,让社会成员正确、全面、深刻地知晓和领悟,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外推。

外推是一个推己及己、推己及人的过程。刘云山部长曾强调:“要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坚持以文化人,注重实践养成,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这种“引导”、“贯穿”、“渗透”、“融入”、“转化”等无不是外推的具体显现。外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传承的路径,有横向外推和纵向外推之分,其中,价值认同是横向外推,价值传承是纵向外推。就价值主体而言,外推包括个人自身的推进、集体推进和代际推进三种;就内容方式而言,外推包括语言的外推、实践的外推和意识形态的外推。此外,外推的同时还要不断内省、密切关注社会成员意识等。

(一)外推的分类

就价值主体而言,外推包括个人自身的推进、集体推进和代际推进三种。

就个人而言,外推是不断提升自我、从自我走向更高自我的过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传承,就要从自我做起,把外在的理性认识推进到内在的情感认同。只有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内化为心理世界的道德自觉、价值支撑和良心发现,才能在 心灵上感到亲切与敬重,在行动上做到自觉地遵守与维护。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到内在的情感认同?就是要把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转变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行为,转变为不需指导的无意识的自觉行为;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意义等的理论阐述,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行动。

就集体而言,外推是不断提升自我、从自我走向他者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不囿于党政干部等某个群体,而是要扩展到所有社会成员。十多亿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流,也是认同的主要群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所在。只有赢得广大民众的认同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才能展现其价值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党政干部推进到广大民众,从个人推进到身边他者,进而转化为实践的力量,就必须通过外推实现自我和他者从认识向认同的跃升与转换。没有这种跃升与转换,我们的行为就只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般知晓上,而不能变成一种行为自觉;有了这种跃升与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就能由自在的必然性转化成自我的必然性和他者的必然性,并由外在的约束转化成内在的自律,由外在的规范和命令转化成内在的自我立法、自我命令,从而增强社会的吸引力,扩大群体的认同度。

就代际而言,外推是不断提升自我、从自我走向晚辈的过程。价值主体要从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趋近和践行推进到下一代的认知、认同、趋近和践行,引导下一代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现实目标、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增强其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换句话说,就是继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下一代的社会群体意识,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二)外推的方式

就内容方式而言,外推包括语言的外推、实践的外推和意识形态的外推。

人的素质发展过程是知、情、意、行四因素不断整合、螺旋式地从低到高发展的过程,因此可以实行知行意情合一的外推模式,注重学习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和行为因素的综合发展。具体而言,外推包括三个层面:

(1)语言的外推,即言传说教,在“知”上下工夫。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和普及。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应使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语言,在融入、贯穿、转化上下工夫。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等,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等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深入人心。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是一个自说白话的圈子语言,它的对象除了党政领导等部分群体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社会群体,即广大民众,我们需要用他们能够明白的语言,说他们能懂的话:来宣传、推广我们的核心价值。语言外推的目的有两个,即激活个体和心理更新。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提出两年之久了,但在有些地区、有些人群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应还是木讷的、茫然的,因此,我们首先要激活这些个体,激活他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潜意识。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特征,目标、要求等沉淀到这些个体的心理层面,刷新以前的陈旧记录。

(2)实践的外推,即身体力行,在“行”上下工夫。实践的外推是指外推者把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认知和践行,通过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实践活动推广到他人的行为活动中,影响和感染他人,给他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更主要的是依靠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和社会现实,人民群众只有在践行的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_和幸福,才愿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示范化”。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流动化”。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身边化”。通过这种抓社会焦点、抓代表人物、抓艺术传播的方式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具体实在、触手可及。

(3)意识形态层次上的外推,即在精神信仰,在“信”上下工夫。语言的外推和实践的外推属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表象的外推,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教育背景等,所以用这两种外推方式也许无法进入他人的“微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应该是当代人类社会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社会文化基本价值的有机统一”,需要从意识形态的高度进行外推。由于意识形态(…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意识形式”)是系统的,具有群体性(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具有系统性(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具有历史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意识形态外推的内容就不再局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还应包括“(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以和为贵,追求社会的和谐;(3)以法为基,维护公民的权利;(4)以公为善,保障公民当家做主;(5)以劳为美,尊重劳动的价值;(6)以家为安,实现安居乐业”等。

(三)外推的前提和原则

外推的前提,一是不断内省,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不断内省修身,才能更好地推己及人。在实践过程中,越是外推越要返回自己,不断内省,缺少自省,外推就成为自我异化,就会造成错误。二是密切“关注社会成员意识,关注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这种需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只有切实关注社会成员意识,才能保证大众需求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并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持续传递下去。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如果广大民众没有出自内心的需要和重视,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自己利益休戚相关的意识自觉,那么无论外界的力量多么强大,哪怕是强制力量,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外推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重在建设,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积极引导社会思潮运动进程;持之以恒,在不断积累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

三、更好地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

任何一种核心价值体系要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必须:(1)更具操作性。要使得核心价值体系的 意识形态功能渗透于每一个方面,渗透于任何人和任何领域,使其不能摆脱它的影响甚至控制,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更具操作性,更加不可抗拒和无孔不入,更加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谓现实合理性,是指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它一定要反映社会的现实利益,基于社会现实利益之上,并获得现实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社会的现实价值取向。对实践问题的透明和公开(非掩盖)不仅仅是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辩护,更是对人类要求解放的旨趣的尊重。反之,对实践问题的掩盖,是为某种特殊利益的辩护,也是对人类解放旨趣的侵袭。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应降低身段立足于人民群众中间,更具操作性,更加细化,更加具体化。(2)减少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本身具有政治性、正确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但是当意识形态与现实结合的时候,有时或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欺骗性,因此,更好地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有时反而要减少意识形态性。当然,这种欺骗也许是善意的谎言,是为了让人们更乐观、更积极、更向上,向着心中那个美好的理想不断迈进,为着和谐美满的将来而奋斗。比如,佛教的教义。(3)更强的辩护性。核心价值体系为现状做辩护的功能远甚于其他意识形态,它并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高远,而是“手可摘星辰”的触手可及。它对人极具说服力,使人心甘情愿自觉遵守,是一种公平的、摆脱了统治的、双方都会满意的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5

关键词:模块化企业 价值网络 商业模式创新

引言

当今企业已经进入“模块化时代”(Baldwin & Clark,1997,2000;青木昌彦,2003),产业发展的融合化和集群化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组织形式,模块化、虚拟化、网络化的组织形式逐渐展现出其竞争优势。企业价值链的解构、价值模块的整合和重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加速,使得企业将商业模式纳入到价值网络中进行构建,组成由企业、合作伙伴、顾客、竞争者和互补者等组成的价值网络,这类基于企业模块化的跨组织虚拟合作和协同增值动态网络则称为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商业模式的逻辑是创造顾客价值和获取企业价值(Amit & Zott,2011),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化成网络组织之间的竞争,同时价值创造活动也逐步从个体企业的单个行为演变成整个网络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Holm et al.,1999;Kothandaraman & Wilson,2001;Moore,2006),商业模式创新方式也由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创新、价值链创新向价值网络视角转变,重构价值网络逐步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价值网络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但是鲜有学者研究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下的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因此本文试图探讨以下问题:在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企业处于怎样的价值网络之中?在该价值网络中,企业的商业模式逻辑是怎样的?如何基于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

(一)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的形成过程与解构模型

为了适应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和优化资源配置,企业通过价值链的分解、整合和重构三个阶段形成模块化价值网络。具体而言,企业通过价值链分解将一体化价值链分解为与界面联系规则相符、有一定价值的和兼容性特点的价值模块(价值链分解化),其本质是将构成价值链中的各个能力要素模块化;然后将这些价值模块在新的界面上依照新的界面标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模块化价值链(价值链整合);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逐渐减少,拥有不同价值模块或价值链的企业之间采用合作的战略,连接各自的价值模块和价值链,从而形成企业间的价值星系,最后转化为含有供应商、服务提供商、渠道伙伴等的企业价值网络(价值链重构)(余东华等,2007)。

从价值网络的构成要素来看,价值网络是由企业内部、合作伙伴、竞争者、互补者和顾客构成的复杂网络体系,其中企业内部构造、合作伙伴和顾客是核心要素(翁君奕,2004),为了简化,本文只研究这三大核心要素。如图1所示,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是以模块化为基础,以核心企业(系统设计师和模块集成商两类)内部价值网络为中心,以联系规则为纽带连接合作伙伴和顾客价值网络,基于网络、数据、软件等条件支持,通过松散耦合的方式连接各参与主体,进而将不同企业内部的各种能力要素、知识捆绑在一起,整合在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上,从而构造出创造和获取企业价值的一个可实现的结构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集合。从组合要素来看,它包括核心企业、合作伙伴和顾客三大价值网络、与外部网络联系的接口和三大网络之间的联系规则;从组成形态来看,可以划分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网络两个层次,核心企业内部价值网络是以某一或某些核心能力要素为中心,由企业内部不同价值模块组合而成的网络系统,外部价值网络即合作伙伴和顾客价值网络。具体而言:

第一,顾客价值模块从企业角度来解释即企业将为谁创造何种价值的一种价值表达,顾客本身可以细分为多种客户群,不同的客户群拥有不同的价值诉求和诉求方式,因此顾客价值网络的内涵主要由顾客定位和价值定位以及与合作伙伴企业、核心企业的“接口”组成。第二,核心企业价值网络是由企业内部能够带来某些特定产出的一组核心能力要素的集合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顾客价值网络相连接的“接口”构成。第三,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合作伙伴价值网络除了包括为其提供通用和专用模块的所有模块供应商以及一些营销商、渠道商等配套企业构成的网络系统之外,还包括该网络与外界联系的“接口”。第四,从价值创造角度来看,联系规则分为价值流、收益流和信息流。如戴尔就是利用构建价值网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典型案例,戴尔作为价值网络的核心企业,其供货方式和市场开拓等核心能力要素构成企业内部价值网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整合顾客诉求形成订单(电子商务平台是戴尔与顾客之间信息流、价值流和收益流的传导媒介),从外部挑选合适的计算机通用和专用设备的模块供应商并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关系契约明确了模块企业与戴尔的收益流和价值流的分流关系,即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通过组合产品模块从而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二)模块化价值网络下的企业商业模式逻辑

商业模式是实现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逻辑,模块化企业构建价值网络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盈利,在构建价值网络时需要衡量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创造和传递顾客价值,即如何和其他网络成员共同协作实现顾客价值;第二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提高收入来源和降低成本是企业价值实现的两大要素。从图1可见,核心企业的商业模式逻辑为:产品或服务通过价值流从模块企业和其他配套企业流到核心企业后价值增值,最后到顾客手中,这是顾客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与此同时,产品或服务费顺着收入流的流向从顾客手中流至核心企业,再由核心企业将一部分收入分配给合作伙伴,这是企业价值实现的过程;而通过信息流在模块供应商、核心企业、顾客等之间的流动提高了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效率。

基于模块化价值网络重构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网络成员共同协作进行价值创造和分配的过程是一个趋于均衡、打破均衡、价值网络解构和重构、再次趋于均衡的反复循环和变动的过程,模块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一个对现有的价值网络不断解构和重构以实现利益相关者均衡和共赢的过程。从价值网络角度来看,对于企业内部价值网络而言,企业可以清晰地识别出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然后直接对整个企业内部价值网络重新进行系统设计和价值模块的划分,确定新的联系规则,从而形成新的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对于企业外部价值网络,企业尽管不能对其合作伙伴和顾客的内部价值网络进行改变,但是可以依据对外部资源的需要和对企业自身的定位选择合适的模块供应商和顾客群;同时可以调整企业内部与外部价值网络的联系规则,使其符合协作网络的需求。综上所述,模块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企业内部价值网络改变、外部价值网络改变和界面联系规则改变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一)企业内部价值网络改变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这种模式创新的方式主要包括五种:一是对企业内部核心能力要素进行拆分后重新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将价值模块进行解构和重组,形成全新的内部价值网络。如海尔将原来分属于每个事业部的财务、采购、销售业务完全剥离出来,整合成独立经营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推进本部,实行全集团内统一营销、采购和结算;二是拆离企业内部价值模块,即企业将内部的价值模块进行拆分、剥离后留下一些核心价值模块,其余外包给模块供应商或其他相关配套企业;三是增加企业内部价值模块,通过延长企业两端的价值模块,将原本属于模块化供应商和配套企业等的价值模块囊括到企业内部价值网络中(战略中的纵向一体化),或通过某些价值模块延展同类价值模块(战略中的横向一体化);四是价值模块创新,即对企业内部的价值模块进行创新,从而塑造出企业新的核心模块或强化原有的价值模块,这种方式包含对技术、企业文化等的创新,这种创新往往难以模仿;五是以上四种方式的混合创新方式,这种方式更加常见,既包括对价值模块的创新,又包括对某些价值模块的拆离和增加,同时还存在价值模块的解构和重组。

(二)外部价值网络改变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外部价值网络包括合作伙伴和顾客价值网络两类,对合作伙伴价值网络而言,其创新的方式即通过组合价值让渡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通过结盟和合作等方式连接更多更合适的模块供应商提供更多的产品组合,通过调整模块供应商的选择和替换,更新模块的种类和产品系列,给顾客提供多样性的产品组合,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价值感知度;对顾客价值网络而言,创新的方式即对顾客群体和价值提供进行重新定位,调整企业的服务目标以及为其提供的价值。

(三)界面联系规则改变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这种创新方式包括基于信息流、价值流和收入流的创新三种类型,基于信息流联系规则的创新方式表现为企业与合作伙伴或顾客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如海尔的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建立了与用户、供应商信息沟通的桥梁,这就属于信息传递方式的创新;基于价值流的创新即改变或调整企业与合作伙伴、顾客的价值创造或传递方式,比如建立一个面向服务提供商或互补者的价值交付平台;基于收入流的模式创新即调整和顾客、合作伙伴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从而获得颠覆性盈利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腾讯QQ就是典型案例,它以免费即时通讯(产品A)吸引顾客A群体成为它的忠实用户,以此来扩大用户基数,同时开发增值服务,如游戏、QQ秀等(产品B)从已有的基础用户中分离出顾客B实现创收和盈利。

结论

在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正取代价值链模式成为一种全新的企业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模式,随着企业价值创造活动逐渐网络化,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构建网络来实现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的重构来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变革。本文在分析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构建出模块化价值网络的解构模型;进而分析和揭示企业在模块化价值网络中的商业模式逻辑;最后阐述了基于模块化价值网络重构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三大途径,即基于企业内部价值网络改变、外部价值网络改变和界面联系规则改变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Baldwin C Y, Clark K B. Design rules: The power of modularity[M].The MIT Press, 2000

2.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Baldwin C Y, Clark K B. 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7, 75(5)

4.Schilling M A, Steensma H K. The Use of Modular Organizational Forms:An Industry-Level Analysi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6)

5.Zott C, Amit R, Massa L. The business mode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 37(4)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6

[摘 要]按照流转税与价格的关系可以将税收划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不同的计税方法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只有明确了价内税与价外税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在宏观调控中使用好税收这个工具,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宏观经济 价内税 价外税

一、价内税与价外税的联系

1.价内税与价外税是互为前提的一对概念。价内税是税金作为计税依据的一部分的计税方法。在以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从价定率征税的情况下,价内税的计税依据是含税价格,它在金额上等于成本+利润+税金,这反映了厂商产品价格的组成。在成本和利润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针对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整税率来发挥税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我国现行流转税中,消费税和营业税都属于价内税。价外税是与价内税相对而言的,凡是所缴税金不包含在计税价格中的则称为价外税。在价外税条件下,购货方支付的全部款项由价款和税款两部分组成。其中,税款=不含税价格*税率,该公式看起来直观,计算也简单,计税依据中不含税款,不会产生重复征税问题。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价外税用税额的变动来影响消费,间接地配合价格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对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征税倾向于采用价外税,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就是价外税。

2.价内税与价外税所体现的经济属性相同。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解释提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体现着买卖双方的交换关系,只有通过商品交换,价格表现价值的功能才得以实现。价内税的税金是价格的组成部分,无疑也是价值的组成部分。但有人将价外税的税金看成是独立于商品价值或价格之外的一个增量,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首先,就个别产品而言,当其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情况下,作为价外税的税金从其税收本质上来看,也是归国家支配的剩余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的是价值的一部分;另外,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商品价格会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反映了该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正是价值的这种波动对整个市场经济起着调节作用,但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格与其总价值总是一致的。可见,无论是个别商品价格高于还是低于价值,价外税都不会是独立于价值之外的一个“分子”。税收作为剩余价值总是社会产品价值的一部分,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体现的经济属性是相同的。

3.价内税与价外税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无明显区别。流转税属于间接税,它对物价的变动是富有弹性的,对资本回收则缺乏弹性。征收流转税最关注的是物价问题,而不是投资收益问题。有人认为价内税含于价格之中,会促使纳税人提高价格以转嫁税负;价外税附于价格之外,不会产生转嫁税负效应。稍加分析会发现该说法具有片面性。政府对商品征税不论采用价内税还是价外税计征方法,都会既提高买方支付的买价同时又降低卖方实际得到的售价。二者分别上升和下降的幅度之和,即为政府的征税款额度。如图1所示,未征税前,市场均衡点为E点,均衡价格为P0,征税后,卖方得到的价格为P2,买方支付的价格为P1,P1P2即为税收楔子。现实生活中,卖方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经常采取降价促销策略,因此通常是买卖双方共同负担某一种税,税收负担的分摊比例则取决于征税商品供需弹性的大小,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如图a),则对该商品征收税额的较大比例将由买方承担,反之则有较大比例由卖方负担(如图b)。政府对商品的征税,在征税额度不变的情况下,仅仅就采用价内税还是价外税两种计税方法而言,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没有太大区别。

a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b供给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

图1 税收负担的分摊

二、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区别

1.价内税与价外税是不同经济体制的产物。从流转税改革的进程上看,价内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价外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尽管在理论上金额应由其价值决定,但在实践上,国家为了保障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会认为调整价格使其偏离价值,这种偏离必然导致厂商获得的利润高低不均,这种不均等的利润会影响厂商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客观上要求国家必须把价格高于价值给厂商带来的超额利润以税收的形式抽走,这就使税收与利润互相制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实质是价格对资源配置产生的作用,从市场运行的规律来看,当价格高于价值时,厂商所获的超额利润会吸引更多投资者把资本转移到该部门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商品供给量增加,价格会趋于下降,直到价格低于价值,又会促使部分厂商把资本转移出去。从长期来看,整个社会的厂商获得的利润是趋于平均化的,这样就无需运用税收这个工具对产品的生产进行调节,在计税方法的选择上就应采取价外税。

2价内税与价外税计算税额的公式不同。根据税收征管方法,价内税的计税依据是已经包含该税金的价格,该价格也称含税价格。以我国现行消费税为例,假设一种应税消费品的成本为70元,利润为20元,如果消费税税率为10%,则该商品包含消费税的计税价格为(70+20)/(1-10%)=100元,应交消费税为100*10%=10元,因为消费税是价内税,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计税价格由成本70元、利润20元、税金10元三部分组成。我们再来看一下价外税的计算,我国目前的流转税中,增值税采用价外税模式。以增值税为例,若某种商品的成本为70元,利润为20元,假设增值税的税率为10%(为了方便比较),则销售该商品的销项税额为90*10%=9元。在价外税条件下,由于计算税额的税基不含税金,因此,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为含税价时,在计算税额时需要把它换算成不含税价格,即不含税价=含税价/(l+税率),否则就会扩大税基,加重购买者的税收负担,导致产品价格总水平上涨。

通过上例比较,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价内税的计税依据要高于价外税。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对于同一个业务,如果既交消费税,又交增值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相同的——都是含消费税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3.价内税与价外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无论是价内税还是价外税,实际纳税时,会计核算都是借记“应交税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但是由于计算申报和实际缴纳都存在时间差,期末应交未交的税金是一项流动负债,该过程的核算二者是不同的。价内税计征模式下,企业取得的收入在金额上=销售数量*单位价格(该价格是含税价格),取得收入时的会计核算为,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对于计算提取的税金则应按照配比原则在成本费用中核算,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税”等科目;价外税计征模式下,由于价格中不包含税金,收入中也不含税,企业销售商品时收到的价外税应单独核算,会计核算为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税”科目。企业购进存货等支付的进项税额可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会计核算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税”(进项税额)科目和“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当期应交纳的价外税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价内税与价外税会计核算的区别还在于它们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不同:价内税不但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还应在利润表中反映,对企业的损益有直接影响;而价外税仅须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对企业的损益无直接影响。

4.价内税与价外税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心理感受。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消费者被假定为理性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是物品的真实价格,与价税是否分开无关。而消费心理学认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形式上的差异会给消费者带来对税收负担的不同感受。我国消费者的传统习惯认为价格和税收是合并在一起的,消费者购物时尽管支付的价格中包含了税收,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对税额多少并不清楚。实行价税分离,消费者购物时则分别支付价格和税款,这将改变消费者的行为,可能导致边际的消费者不购买。价款和税款的分离,使得消费者误认为自己承受了价款之外的额外负担,不利于商品的销售。现在的网上零售业务中,如果你要求店家给你开具发票,店主则会让你另付一定比例的税款,这也说明卖方为了促销而可能并不打算纳税。随着社会的进步,当消费者意识到自己也是流转税的纳税人时,应该偏好价税分开表示。原因是价税分列可以使消费者明确自己纳税的详细信息。推行价税分离的作法,有利于纳税人明确自己为公共物品和劳务的供给负担的税收成本,有利于将政府支出与公民税负的关系清晰地揭示出来。

三、价内税转化为价外税是必然趋势

当前增值税价外计征,而消费税和营业税价内计征,计税方法的不统一增加了纳税人计算税额的难度,不符合税制简化高效的原则。随着人们对流转税税负归宿了解的逐步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税款与价格分开,也就是将来我国的流转课税应倾向于采用价外税。

1.实行价外税不会减少财政收入。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以征直接税(如所得税)为主;发展中国家以征间接税(如流转课税)为主;与我国国情相适应,我国税收以流转课税(间接税)为主,流转税占税收总收入的60%以上,为此,有人担心流转课税由价内变成价外税会影响我国财政收入。从价内税与价外税的比较中可知,由于成本和利润水平没变,含税价格变为不含税价格后,税基会有所减少,但此时可以相应地提高税率,以保证财政收入不会减少,并且税收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2. 实行价外税可增加税收的透明度。根据WTO的“透明度原则”,各国在条件成熟时,都有必要将其税收模式改为价外税。价内计征,消费者不能直接感受到国家课税的压力,只关心这种应税消费品的价格总水平,当然也感受不到国家对这种应税消费品在消费方向上的调节要求。而价外税的税金附加在价格之外,消费者除支付应税商品的价款外,还要支付应承担的税金,这样消费者必将自觉地索要发票,以明确地知道自己负担了多少税收,有利于其掌握国家的消费政策倾向,从而调节其消费结构,也有利于规范我国发票的管理和使用。

3.实行价外税可促进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目前国外流转税的征收大多采用价外税的计税方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了便于各国间的经济贸易与交流合作,客观上要求我国税收制度应采用国际惯例,与国际税收方法接轨,可见由价内税转换为价外税是税收国际化的要求。

为此,我们应从现在做起,加强税收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纳税意识,为征税方法改革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中华,符桂珍.价内税与价外税的会计核算比较.财会研究,1994(14)

[2]刘怡,聂海峰.价内税和价外税的选择偏好研究.涉外税务,2005(4)

[3]周国良.价内税与价外税分析.财会研究,1995(2)

[4]尹正,王喜春.流转课税价内税与价外税之比较.税收纵横,1992(3)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包含关系;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011-0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明确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党的十报告还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文从普通逻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角谈点认识。

一、形式逻辑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是反映事物范围和本质的思维形式。概念有“属概念”或“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 concept)和“种概念”或“下位概念”(subordinate concept)之分。“属概念”是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大、内涵较小的概念。如在中国人和云南人两个概念中,前者就是“属概念”。“种概念”是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小、内涵较大的概念。如云南人和中国人,前者就是“种概念”。“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是“真包含”或“真包含于”的关系,或者是“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

概念(concept)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从概念的外延(extension)方面来说的。可分为相容关系概念和不相容关系概念两大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构成其基本内容每一个概念之间以及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相容关系的概念。两个概念,若其外延存在相同的部分,即为相容关系,相容关系的概念亦称相容概念。相容关系的概念有外延全同、交叉、包含三种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相同,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全同关系,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即为全同概念。两个概念的内涵完全相同,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同一关系,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即为同一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全同相容关系概念和内涵相同的同一相容关系概念,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四个或五个概念之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patriotism)为核心的民族精神(The national spirit)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spirit of the time);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虽然是具有相容包含关系的概念,但不是全同关系和同一关系概念,因为它们的外延和内涵不完全相同。前者是“属概念”,外延大,内涵小,构成其基本内容的每一个概念(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是“种概念”,外延小,内涵大。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或五个概念,虽然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但从一定意义上看,它们彼此的外延都有或多或少的交叉,因此,它们是具有相容关系的交叉概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构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层面或宏观层面、社会层面或中观层面、公民个人层面或微观层面构成。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相容全同概念,也是内涵相同的相容同一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与“三个层面”中的每一个层面概念的关系是具有相容关系的“属概念”或“上位概念”与“种概念”或“下位概念”的关系,是“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关系,或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真包含”每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每个层面的构成内容彼此都存在一定外延交叉的相容关系,每个层面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外延交叉的相容关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是“属概念”或“上位概念”,外延大,内涵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是“种概念”或“下位概念”,外延小,内涵大。它们的关系是“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的构成概念之一都存在“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真包含”国家层面概念或社会层面概念或公民个人层面概念,或者是国家层面概念或社会层面概念或公民个人层面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真包含”富强或民主或文明或和谐或自由或平等或公正或法治或爱国或敬业或诚信或友善等概念。或者是富强或民主或文明或和谐或自由或平等或公正或法治或爱国或敬业或诚信或友善等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是相容关系概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概念,彼此是具有相容关系的交叉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这是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其方法论意义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国泰民安的保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准则服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取向和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目标,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取向服从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目标)的关系,实际上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辩证关系。第一,二者都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二者都是中国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体系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兴国之魂。第三,二者都是先进的社会意识(social consciousness),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二者是前提和高度概括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所依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3]第五,二者的内容和范围和侧重点不同,但本质和根本目标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而且还涉及改革开放、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民族精神、实现祖国统一等内容。范围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侧重点也有差别,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宏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微观和具体,但二者在本质上和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8

论文摘要:青年时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健时期,因此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形成发展、理论结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以下阐述和评价。

国内外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对价值观进行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研究,发现了价值观对整个社会和个人都有显著的影响。价值观在职业上的选择就是“职业价值观”,通常也称之为“择业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就是在职业生涯中体现的,一个人的职业生活浓缩其人生精华,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青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青年职业价值观对于青年的就业与指导、企业人员招聘、职业咨询、员工考核等都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以往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以下述评。

1职业价值观概述

1.1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职业价值观又称“择业观”,在国外通常称工作价值观(work vatues )。尽管称呼不同,但因价值观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系统,因此所反映的基本价值倾向是一致的。

目前关于职业价值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主要是国内外学者的职业心理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价值观下了定义:super (197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亦即个人的内在需求及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elizur(1982)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对某种工作结果重要性的看法;ros(1994)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人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schwartz(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宁维卫(1991)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上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属于个性(人格)的范畴;黄希庭(1994)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凌文栓(1999)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余华(2000)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于海波、张进辅(aooi)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概念。与国外学者所下定义不同,国内学者从更加一般和抽象的角度来概括职业价值观的本质。

1.2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探讨一直是职业价值观研究的重点。由于各个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同,因此职业价值观结构的划分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查阅国内外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

两分法: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herzberg提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三分法:由super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aldeder在super的基础上划分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和社会价值;elizar划分的情感、认知、工具;黄希庭、张进辅等人划分的职业目标、实现职业价值的手段、职业评价;凌文栓划分的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

四分法:surkis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四个纬度,后来的rone,ros }schwartz在此基础上对职业价值观的纬度进行了自己的研究与划分;赵喜顺提出的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经济型。

五分法:宁维卫划分的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五个纬度。

六分法:holland划分的六种职业兴趣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

1.3职业价值观的理论

目前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理论主要是西方的一些理论,国内还没有专门的职业价值观理论。

(1)职业选择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holland(1973)提出。他认为,大多数的人格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种特定类型的人都会对应相应职业类型的工作,或者说对相应职业类型的工作感兴趣;人们所处的环境也可以分为相应的六种类型,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此外,hoppock还提出了职业选择必须适合个体需要的理论。

(2)职业发展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职业指导专家ginzberg,他认为人们职业发展的有序阶段和基本的人格发展相联系,并且人们的职业发展包括幻想阶段、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他后来又提出,职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职业选择并非不可改变。

(3)职业发展的自我概念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super,他强调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是一个前进的动态的过程,并且职业价值观是随着个体的自我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他强调青少年期是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个体探索和担任职业角色,通过体验各种角色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自我概念也随之得到发展,当自我概念发生较大分化时,其中一个特殊的方面即职业自我概念就成为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他提出,人们对社会上各种职业生活方式有三方面的需求,即满足生活上的需求、社会人际关系的需求和各种劳动活动的需求。个人为了充分满足这三方面的需求,于是就形成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2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根据自身的特质、对职业的认识以及个人的实践活动,同时经过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而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因此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形成和成熟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以下阶段:

(1)幻想阶段(儿童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和自我意识的分化程度处于低级水平,对职业没有明确的意识,主要是父母职业类型、工作态度以及周围人的职业态度和观念影响他们对未来职业角色的幻想。这种模糊的职业意识是不现实的,极不稳定,缺乏现实性。

(2)萌芽阶段(青少年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对各种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有了较深的认识,职业价值观开始萌芽。

(3)形成阶段(青少年晚期和成年前期)。在这一阶段,青年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同时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分化,使他们能够对一些职业做出客观分析,同时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和评价,对于自己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有了较为本质的认识,职业价值观初步形成。

(4)成熟阶段(成年期)。在这个阶段,青年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都已趋向成熟,而且也能够对职业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且能根据社会实践做出具体的职业选择,职业价值观已经开始成熟。

3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职业价值观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随着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兴起的。国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1982年天津市劳动局技工培训处和天津市技工师范学院联合调查组发表了《天津市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观、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这是我国首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从此揭开了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职业价值观的序幕。

(1)研究对象。以往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在职人员和从未参加工作的学生。近几年来,随着心理学方法的逐步完善,已经扩展到对其它阶层青年的研究。如:唐智松(1999)对少数民族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朱成杰(2002)对编辑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王燕(2002)等对警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文书生(2003)对下岗职工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等。

(2)研究方法。国内外对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多采用单一的问卷法。其中著名的量表主要有:斯特郎一坎贝尔的兴趣调查表(scii);库德的职业兴趣调查表(kois) ;霍兰的职业爱好问卷(hvpi);高登的职业价值观量表(ovi);塞普尔的职业价值观量表(wvi);宁维卫对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的修订;凌文栓根据文献自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等。使用单一的问卷法测量职业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多学者也采用了其它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如:句子完成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模糊数学的多级估量法、ssa { smallest space analysis)方法等。

(3)研究内容。国内外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主要有:①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地域、专业、受教育程度)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②职业价值观与其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如:张进辅(1989)等对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elizar(1999)等人对职业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schwartz(1999)等人对职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mary (2002)等人对职业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的研究;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如:顾雪英(2001 )对教师、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结构的探讨;宁维卫(1996)对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王垒(2003)对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的研究等等;④青少年职业价值观变迁的研究;⑤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与职业行为的研究,如:马剑宏,倪陈明(1998)对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行为的研究等;⑥不同人群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如:余华(2000)对大学生和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和对比研究;何华敏(1998)对我国内地四类企业职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等。

4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价值观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要受‘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心态、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个人独特个性的影响。概括起来就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爱好、性格、气质等。

(1)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举止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首先,父母对子女择业的影响,与其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关。其次父母的职业是影响青少年职业选择的直接因素,父母职业不同,使得青少年的择业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学校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评价,对学生的职业认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择业意识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国外学校就有很多的就业指导中心,从学生人学到毕业始终对他们进行指导,而在国内很少学校有这样的就业指导中心。

(3)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一次社会环境的变化,职业结构都会相应地进行大的调整,使得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职业价值观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每一个时期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对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社会主导价值和社会舆论对其影响最大。

(4)个人因素的影响。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都会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兴趣对于个体而言是有差异的,兴趣上的差异就构成了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之一。一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职业对个人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个人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自己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气质、性格作为个人特性中较为稳定的成分,对于个体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5评价与建议

通过目前国内外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发现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和结构争论较多,而统一的理论建构较少。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者大都是根据自己的操作性定义来进行自己领域中的实证研究,以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陷人比较混杂的局面,因此建议对职业价值观在概念和理论结构上有统一的认识。

(2)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范围比较狭窄,主要侧重于工作在职人员和大学生,而对其它社会阶层的人研究较少。因此建议增加对少数民族、经济落后地区以及农村的青少年、下岗青年、残疾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等这些特殊人群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避免用大学生或在职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来描述、说明或代替整个青年职业价值观。

(3)关于职业价值观实质、发展趋势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建议今后加强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4)关于职业价值观的跨文化研究较少,大都侧重各自国家的实证研究,建议进行跨文化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5)缺乏系统地探讨职业价值观与职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职业价值观现状的描述。建议进一步深化研究职业价值观,探讨职业价值观与职业行为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加强对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与教育。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价值链;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交易媒介的变革使企业经营环境更为复杂,为企业设置了无经验可循的经营难题。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之间基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群竞争,如何构建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链以适应网络市场特点,如何选择适合的价值链战略以实现价值链的应用优势,如何提升价值链的战略层次以体现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是企业在电子商务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企业价值链及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形成

企业价值链的概念由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85年提出。波特认为,企业的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能起到创造价值的作用,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上接供应商,下联客户,并受到市场与竞争对手的影响,构成价值链。之后,PeterHine提出将与生产行为直接相关或有影响的企业也包括进去,视不同企业间协同为新型价值链的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1995年,Jefferey F.Rayport和John J.Sviokla进一步发展了价值链理论,提出以虚拟价值链构建全球一体化的虚拟企业,将价值链从之前的管理分析工具发展为一种战略举措。

价值链是联系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沟通上下游参与方的重要渠道,其有效运行的关键性前提是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的共享,电子商务本身为企业提供了价值链高效运行的环境。在电子商务中,一条有效的价值链的形成,来自各商务参与者、企业在商务运作中的利益目标、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创造和体现的价值,涵盖电子商店、电子采购、电子商城、电子拍卖、虚拟社区、协作平台、第三方市场、价值链整合商、价值链服务供应商、信息中介、信用服务等领域,通过交易中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及其价值创造过程实现(如下图所示)。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以Internet作为企业内部沟通及与外部交流的平台,电子商务网站、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方式的广泛应用,逾越了企业间界限,实现了与供应商、顾客信息共享,赋予企业更多的价值行为发生机会。Internet同时改变了企业价值结构,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同时,以信息各触点影响与供应商及顾客之间的价值关系,形成多元价值链。

二、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价值链战略类型

实施企业价值链战略,首要的是进行价值链分析,找出其中战略环节。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价值链战略是对企业内外经营活动关系的描述,包括内部价值链的设计及其与企业外部关系的协调。据此,笔者提出三种企业价值链战略,即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战略联盟。

(一)横向一体化战略

横向一体化战略又称内部价值链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所有权控制企业价值链或价值链的多个关键环节,包括其中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以此降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整体反应能力。

企业横向价值链的形成,首要考虑企业内部经营目标和相应的协同管理,因为价值链的核心是企业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最直接来源是企业内部经营能力,包括产品设计合理程度、企业技术、经营多样性、员工责任感、质量管理、生产能力等,这是横向一体化价值链战略的出发点。借鉴迈克尔·波特在他的名著《竞争优势》中提出的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经营竞争优势理论,任何企业为创造更高价值都会考虑降低成本为经营目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也不例外。电子商务中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使企业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差异越来越小,而同值性越来越大,产品持续领先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客观上要求企业开展差异化经营实现成本领先。尤其企业在电子商务业务开展到一定规模时,产品线延长、人员增长可能导致企业效率低下、运营成本增加。横向一体化战略从企业价值目标即定和协同管理出发,通过确定价值链上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的战略环节,帮助企业准确分析自身优劣势,集中企业资源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核心业务和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环节,并由此决定能够强化价值链战略环节的品牌、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策略,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产生绩效,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低下的“规模瓶颈”。

横向一体化战略强调企业内部价值系统功能耦合,共享企业内部资金、人员和信息,优化企业采购、生产、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内部资源来突现企业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应全面重视运用内部经营要素。其一,重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内部价值链定位。价值链定位目标是向顾客提供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价值,在电子商务经营中,企业应考虑自身资源与能力,以向顾客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经营目标定位企业内部价值链。其二,重视基于内部价值链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支持体系。以ERP作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价值链的技术支持,能够填补价值链上企业各部门资源配置真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首先应科学选型ERP,同时以ERP强化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突出企业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其三,重视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创造依靠员工完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应创设有利于实现员工个人价值和发挥其潜能机制的企业文化,以价值理念激励员工创新行为,作为内部价值链的组成部分。其四,重视基于内部价值链的绩效衡量系统。企业价值活动由价值链的内部联系连接,在企业电子商务开展过程中,企业需要调用信息识别价值链内在联系,设定绩效衡量系统将价值链上行为绩效与既定目标对比,用以分析出现的偏差,并在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时,修正企业行为或调整价值链目标。

目前,横向一体化战略是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解决企业分支机构和组织间隔离和信息交流障碍的重要手段。横向一体化战略帮助企业理顺电子商务交易中有价值的企业内部要素关系,调整企业价值增值结构。

(二)纵向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又称外部价值链战略,其本质是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纵向

一体化战略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考虑将企业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等外部活动联为一体地适应并渗透瞬息万变的市场。

在电子商务明显的买方市场态势下,企业为了争夺网络用户(顾客)展开激烈竞争,这种竞争不只是涉及双方企业,而且广泛地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相对独立具有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意味着企业价值链的范围不仅应定位于自身资源,而且要延伸至供应商和顾客,也意味着创造新的价值必须启动外部串联,吸纳新的参与者加入,纵向一体化价值链应运而生。纵向一体化战略把企业置于外部价值链中,这种外部价值链与价值链内部的各种联系本质相同,即通过链上各主体价值实现方式影响企业活动的成本或效益,反之亦然,所不同的是范围,纵向一体化触及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甚至关联替代品价值链和互补产品价值链。

纵向一体化战略核心是善于利用企业外部资源,通过调用价值链上企业外部资源包含的利润空间,对企业价值最终增值施以影响。为此,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应从战略高度考虑如何利用上下游供应商及顾客降低营运成本,利用竞争对手及市场调整自身价值结构。其一,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供应商价值链。供应商活动是企业生产要素的源泉,企业与供应商战略性价值链合作关系的建立,能使双方经营产生双赢。其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网络用户(顾客)价值链。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假设前提是企业已经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巩固现有用户,发现潜在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只有为用户创造价值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其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市场价值链。市场是企业价值实现的最终环节,也是企业价值链能否增值的关键,企业应从产品和服务的网络市场份额考虑,慎重选择市场及相应销售渠道。其四,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竞争对手价值链。企业应重视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调查、测算和模拟,识别竞争对手价值链和价值活动,找到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在各价值环节的优势和劣势,借此调整和优化自身价值链结构。

目前流行的企业外包是基于纵向一体化战略思路,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建立全面的竞争优势,只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经营环节。纵向一体化战略帮助企业专注战略性核心业务,而将非战略性的业务外包给价值链上其他企业。

(三)战略联盟

价值链战略联盟是一种集成价值链,基于双赢与合作的经营理念,聚合价值链系统中企业内部及联盟企业的分散资源,发挥彼此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上的核心优势,以获得链上战略成员价值共同增值。

电子商务中,网络带来企业高效运行环境,提供了企业通过网络进行价值链上组织协作和数据交换的机会,反过来,价值链战略联盟也适应了电子商务开放性的特点,在资源、技术、人员、物流、配送、安全等资源利用方面,打破了企业内部局限,将外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都纳入价值网链中。战略联盟同时打破了传统企业串行工作方式,将价值链上各主体集合于同一平台分享市场与客户信息,为电子商务主体协同工作提供出更多的机会,直接服务于链上企业内部经营效率、企业间合作效率及价值链协同效率的提升。其中,企业内部经营效率是价值创造上的效率,通过寻找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点完成;企业间合作效率解决速度、质量和成本问题,通过不同企业价值点之间的衔接实现;价值链协同效率目标是使价值链的距离最短、运行速度最快、整体效率最高,通过优势互补保证企业掌控能力,以信息集成增强其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价值链上各企业协同经营增值。

共同受益是价值链战略联盟的目标,以企业为核心,产业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及服务商、内容提供商(ICP)及企业内部经营要素共同构成受益价值链网络,在该网络中,链上成员追求的是竞争中的合作。为此,企业应客观把握以下几点。其一,战略联盟不同于企业间的并购,不强调链上主体之间的全面相容,它所重视的是经营资源的共同利用,保证资源和价值活动在联盟中得以新的组合和延伸,企业在联盟中相互学习,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其二,战略联盟的中心企业是价值链的主导,战略联盟中所有参与者具有经营目标、产品、服务的一致性。但是,价值链上的中心企业仍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主体,保证信息有效共享,价值链连续运作及为自己和利益攸关者创造并传递价值。其三,战略联盟必须解决异类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企业电子商务中价值链协同整合时,会应用一些系统软件,例如保证信息传输的EAI企业经营系统、保证企业经营流程集成的EAI中间设备工具包、支持传统功能的订单报表工具等。系统软件最重要的是要通用,即解决通信标准化和兼容性问题。其四,价值链战略联盟的形式不限于产品联盟、销售联盟、供需联盟及市场开发联盟,而且包括品牌联盟和新产品开发联盟。

目前,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价值链应用上看,网络市场需求多样性、不确定性特点,使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意味着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会只保留于企业内部,也不会简单地依赖企业外部资源,而是存在于整条价值链上,价值链战略联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三、三种类型的价值链战略选择

横向一体化战略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价值链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横向一体化在调动企业内部价值要素,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顾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企业经营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暴露出企业横向一体化价值链战略的不足。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抢占先机,快速进入市场,响应顾客多样化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对于陌生的新领域,单个企业依靠自己内部资源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直接与顾客、供应商和客户的电子商务交易中,企业不得不面临各个业务领域的外部竞争,仅仅从企业内部出发的横向一体化战略只注重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建立,更多的关注物流,而忽视了信息流和资金流,使企业丧失至关重要的快速反应能力。

纵向一体化战略弥补了横向一体化战略的缺陷,将企业经营边界从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扩展到与供应商、分销商及顾客之间的管理与沟通。纵向一体化战略中,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和顾客是共生共存、互惠互利的关系,促使企业灵活地适应电子商务交易中复杂的经营环境,也为企业剥离附属业务,集中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经营竞争力提供了机会。但是,纵向一体化战略的核心是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可能会出现重视外部价值链时忽视内部客户的现象,导致企业整体价值增值不确定。

战略联盟延续了纵向一体化价值链战略特点,并进一步扩大了价

值链战略的应用优势。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企业各部门及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的多元性,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及其流程以及上下游企业和顾客是利益相关体,战略联盟恰好是从系统和连续角度整合链上分散资源,适应了电子商务市场上相互依存又多变的网络用户需求。同时,战略联盟的形成使企业能及时应对需求,并根据市场变化,以企业内部经营为中心,对合作伙伴、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及各自组织结构作出选择,及时调整成员构成,降低企业内部经营风险,规避纵向一体化战略忽视内部客户的弊端。另外,战略联盟协同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关系,整合价值链,显示出极强的柔韧性,能够降低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冲击,有效地弥补横向一体化战略中出现的企业外部适应能力不足的缺陷。

如上表所示,战略联盟从战略高度对价值链上企业外部资源和企业内部资源的某项或者多项有价值活动的协调和共享,重组链上各成员技术、信息、资金管理和市场资源,易于产生协同的倍增效应。战略联盟也使企业能够在同等价格上为顾客提供更高的、更长期的价值,赢得顾客忠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行业价格战,实现企业成本优势,是电子商务环境下增值能力最强的价值链,客观上要求重视价值链战略联盟。

[参考文献]

[1]李西增.企业价值链发展战略剖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6,(3)

[2]章宁等.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2).

[3]steven aplan.MohanbirSawhney E-Hubs:The New B2BMarketplaces.Harvard BusinessReview[M].May/Jun 2000.

[4]佚名.业务创新须关注产业价值链[N].中国邮电报,2006-6-9.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篇10

论文摘要:介绍了工作价值观的概念及测童方法,并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工作价值观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蛛述。

价值观(values)是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判断.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是个人价值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其概念衍生自价值观,反映了个人在工作上的一般性态度,即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信念与偏好。简单地说,工作价值观是主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从广义上看,工作价值观包括了从职业伦理道德到工作取向的一系列概念。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很重要,可为正确地选拔与合理地培训护士、选择正确的激励模式、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供参考。发表职称论文

1工作价值观的概念及洲,方法

1. 1工作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它代表了从个人到社会的一系列基本信念: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对人生实践起着导向和支配作用。

    工作价值观是西方近20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工作价值观简单地说是主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它包括了工作倾向、工作需求以及职业伦理系统等,是一个人对工作所追求的条件、程度及目标水平。发表职称论文

    不同的研究者对工作价值观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Su-per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所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是个人的内在需要以及其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Elizur等Cs7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是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吴铁雄等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在从事工作时,据以评判有关工作事物、行为或目标的持久信念与标准,据此表现工作行为,追求工作目标;凌文轮等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近年来,工作价值观的含义往往包括了从职业伦理道德到工作取向的一系列概念,并且开始将以往工作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更多地从基本价值观在工作环境下的反应来解释工作价值观。此外,一些研究者还探讨了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工作价值观对工作选择决策的影响、工作价值观的代际差异等问题。

1. 2工作价值观的测量方法工作价值观的测量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量表法、故事评价法、面谈法。蚤表法是学术研究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与之相应的工具也非常多,比如工作价值观量表(WVI)、明尼苏达重要性量表(MIQ)、工作偏好量表(WPS>、个人价值观问卷、重点比较量表(CMS) . Hofstede的价值观量表,等等.其中使用最频繁的就是Super的WVI和Hofstede的价值观量表。发表职称论文

    关于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工具,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Super’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所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他在 1962年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工作价值观的结构理论,将工作价值观划分为3大类:①内在价值,指工作本身有关的一些因素;②外在价值,指与工作本身性质无关的一些因素;外在报酬。在此理论基础上,Super建立了“工作价值问卷”,包括15个因子。Kalleberg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体从工作有关的活动中想得到的事物,包括内在动机、便利性、同事关系、生涯和资源充足性5个因素。Wollack等在1971年开发了“工作价值观调查表”,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混合因素。Rokeach于1973年开发的“价值观调查表”将价值观分为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终极价值观描述了诸如舒适的生活等终极状态,可分为以自我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工具价值观涉及行为模型,可分为以道德为中心和以能力为中心。Elizur等川在1991年设计的“工作价值观问卷”从价值形态、聚集度和生活领域3个层面对包括工作价值观在内的一般价值观进行定义。在价值形态中,他将工作价值观划分为3种类型:工具性的、认知的、情感的。我国的宁维卫修订了Super的工作价值观量表,把工作价值观分为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全、声望和经济价值5个维度。马剑宏在中国企业职工的样本上通过因素分析得到工作价值观主要由3个基本的因素构成:工作行为评价因素、组织集体观念因素、个人要求因素。

    护理人员也开发有专门的工作价值观调查问卷。Darlene等在Heidgerken等设计的工作价值观调查表和Eddy等编制的护理价值观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护理学生和执业护士的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NPVS)。该量表将职业价值观分为照顾提供、行动主义、责任心、正直、信任、自由、安全和知识8个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均比较好,可以用来作为测量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和职业化的基石。发表职称论文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国外研究现状Hoppock和Super早在1950年对有关工作满意感的文献进行回顾时发现,工作满意感的概念与工作的特定方面如收人、工作时间等有关。1951年,Ginzberg等在其研究中扩大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青年价值观结构的差异是个人工作满意感的预兆。Super在其1957年关于职业心理学的书中进一步扩展该论点,将Hoppock和Super文章中提到的工作特定方面命名为“工作价值观”。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大分支结构研究,即注重工作价值观的基本组成部分,检验工作价值观结构的假设,如1962年Super的3因素结构,1982年德国Swidersky提出的3层面工作价值观系统模型,20世纪90年代Elizur等川将生活价值观与工作价值观进行整合后发展的工作价值观多层面理论等。相关研究,即用相关技术研究工作价值观与个性、社会和组织等变量的关系。工作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是最多的,Elizur  Schwartz等研究了工作价值观与基本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Katzell等则指出,工作情景与个人价值相吻合的程度是决定工作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 Ghorpade等;指出,工作价值观与雇员投人组织管理倾向性之间存在关系;Feather等研究了组织成员行为(or- 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OCB)与工作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发现OCB与合同教师的技巧使用、影响力等价值观呈负相关,与正式教师的多样性及技巧使用价值观呈正相关。另外,许多研究者强调了工作价值观的激励方面。Vernon和Lindsey认为,工作价值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激励因子;French和Kahn描述价值观具有通过强调物、行为或事件的某些状态来激励目标定向行为的能力;Shye使用因素分析,推断工作价值观和激励是相关但又有区别,激励的范围更广,而工作价值观则更为特定,并且工作价值观关心与工作结果相关的重要性文化差异研究。分析文化差异对工作价值观的影响,其中,Hofstede等在1984年分析了在不同国际文化背景下工作价值观的差异,形成了文化价值观4个维度。发表职称论文

    在护士工作价值观的调查中,McNeese一Smith等ps通过对412名护士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了价值观与年龄、工作阶段、教育、工作满意度、生产率及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生产率很高的护士,在关系、创造性、美学及管理的价值观上分值很高,而工作满意度低的护士只在经济回报的价值观上分值很高。另外,不同年龄护士的价值观差异很小。因此认为,管理者应了解并努力使护士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相一致,以提高护士满意度及组织承诺等组织行为学变量的分值。Mills等也调查了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及工作满意度。研究结果发现,看重薪水、工作安全、职业发展及全职雇佣的护士更可能感到满意,而价值观中的支持性管理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Fagermoen对767名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最主要的工作价值观是个人激励。等通过比较美国和日本护士价值观发现,两国护士对竞争、尊重病人、安乐死、舒适、诚实等价值观的关注程度并无差异,但对这些价值观的解释却存在着文化差异。

2,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者也较为关注工作价值观这一研究课题,但内地的工作价值观研究多数是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我国倪陈明等;研究了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与工作行为及工作激励之间的关系,发现工作价值观中的工作评价因素与个人要求因素对组织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性,它们直接影响职工在组织中的满意感、工作投人与离职倾向;余华等对企业员工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金盛华等研究了当代中国工人价值取向的特点;李佳等认为,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与忠诚度密切相关,中国人的工作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6类:工作满足型、理想主义者、安逸享受型、随波逐流型、回报驱动型和创业型,其中随波逐流型员工的忠诚度比较高。发表职称论文

    而在护理领域中,工作价值观的相关报道较少。陆超琼等认为,中老年护士应该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以树立良好的工作价值观;陆静波在对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对其专业的稳定性的研究中发现,护士的工作价值观与其工作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任建华等,在对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研究中发现,工作价值观在影响护士组织承诺的各因素中贡献最大,提示工作价值观是影响护士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工作价值观是个人对工作的需要的体现,它从总体上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而组织承诺是员工工作态度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员工的组织承诺会受到其丁值观的影响;施佳华在对医院员工的工作价值观研究中发现,工作价值观与组织承诺存在显著正相关,工作价值观可以正向预测组织承诺,其中单位保障对组织承诺的正向预测力最大。表明如果单位的福利保障和经济待遇越好,对员工的吸引力也就越高,员工对医院的组织承诺就越高,更愿意继续留在医院中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