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十篇

时间:2023-05-04 13:20:52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1

关键词:社区;思想政治;对策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社区日益成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聚集地。社区加强基础管理,服务市民生活,和谐文化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

一、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应付,缺乏系统。有部分社区工作者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突击开展群众教育活动的情况,缺少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没有真正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和活动中去。

2.方法陈旧,缺少创新。社区干部手头工作多,事情杂,精力有限,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考不够,大部分社区普遍缺乏宣传意识、宣传创意、活动经费等,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也仅仅依靠宣传板报、口头说教等形式对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

3.脱离实践,效果不佳。大部分社区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与本社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既不能针对群众思想上的问题答疑解惑,又不能融入社区工作助推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大部分居民对思想政治工作不了解,不愿参与其中,工作效果不佳。

二、做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1.强化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区是基础社会管理单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社区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生活的服务组织形式,在服务社区群众思想、教育、生活等各方面都承担重要责任。大部分社区都存在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社会矛盾集中、管理难度较大的情况,因此,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引导社区干部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强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思想政治工作摆上社区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改变被动处理解决群众思想问题的情况,在平时社区工作中,要重视群众宣传教育及文化活动的开展,将主流思想宣传教育渗透其中,让广大居民群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态度,减少基层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2.规范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社区创新管理新模式。

当前,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如拆迁安置、旧城改造、物业管理、拆除违章等工作延伸到社区,社区各种实际矛盾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干部要不断做群众思想工作,对基层群众讲明政策、讲透道理,解疑释惑、解决问题,对社区工作者的压力和考验非常大。所以,要规范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区创新管理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龙头作用,发动群众调解员、社区工作室等热心群众的积极性,组建以群众自治为主的社区协调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完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协调、社区舆情、激励考核等方面的制度,用制度倒逼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激发和调动广大社区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广社区管理的创新做法,在现有的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挖掘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社区创新管理模式,继续开展“一居一品一特”创新管理方式的研究,逐步形成各社区居民普遍认同的精神理念、思想氛围和文化特色。

3.夯实工作基础,切实解决社会关注民生问题。

坚持把为社区居民群众谋利益作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好思想问题。极力改善社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区道路、农贸市场等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市民学校、阅报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居民健身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这些基础性工作体现社区组织作用,让广大社区群众感受到社区替居民着想,为居民谋利。关键是要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解决群众思想问题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及时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根据各家庭的实际困难,开展爱心募捐、解决就业困难、申请低保援助、及时处理纠纷等做法,解决部分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真正达到暖人心、得人心的实际效果,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这样在以后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候,才有基础和说服力,也才能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4.突出工作重点,增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紧扣形势需要,坚持突出重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社区管理教育、文化建设、服务发展等工作中。思想教育阵地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强化思想教育阵地建设是做好社区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开展社区思想教育工作要因人而异,因人施教,对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困难人群、流动人口和青少年,要分门别类的开展老有所为、自强自立、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在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活动时,要利用市民学校、社区学校等文化阵地,进行思想交流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建立共同的思想基础。要改进活动方式,不要单纯开会座谈,要创新宣传教育载体,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把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吸引群众参与,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积极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引导、扶持群众业余文艺社团发展壮大,开展居民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精神生活,满足居民群众文化需求,营造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风尚。重视社区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和完善,提炼社区精神,提高社区文化品味,形成社区特色文化。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2

一、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文化凝聚社区,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托社区人文资源,推进社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管理任务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社区的文化氛围,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把社区建设成为文化生活丰富、文化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运作机制建全和居民参与程度高的高质量、家园式文明社区。

具体为:

1、组织开展社区各层次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活动,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

2、立足社区、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充分挖掘社区的丰富文化资源,逐步形成社区文化与商业文化、园区文化、校园文化、营区文化相结合的新格局,从而推进社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3、组织社区文体团队定期互通信息、交流开展文化工作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工作经验交流和工作研讨,共同探索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和途径,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4、发挥文化活动中心的专业指导作用,运用好活动中心的专业特长的优势,组织经常性的骨干培训工作,为基层文体团队培养更多的团队领导组织人才。

5、拓展思想教育功能,组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歌咏比赛、歌舞表演、纳凉晚会、戏曲沙龙、广场文艺汇演、艺术品展示等。广泛发动、组织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加社区文化艺术活动。

6、探索和构建社区文化网格化建设和管理,不断创新活动机制,改进组织运作模式,努力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化管理、专业化运作,群众文体团队自主管理的社区文化艺术活动新格局。

三、组织机构

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社区群众文体团队管理的责任部门,对社区群众文体团队实行统一管理、指导、培训、培育、扶持和服务。

四、管理机制

1、加强社区群众文体团队建设,要求每支团队在10人以上,设立团队队长,建立队员名册。

2、建立文体团队党建联络员制度,协助团队负责人做好群众文体团队各项工作。

3、文化活动中心负责社区群众文体团队每年登记造册、日常管理、组织、协调、服务工作。

4、文化中心定期组织群众文体团队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5、文化中心负责安排各团队在文化中心的的日常活动。

五、团队活动

(一)团队活动分特别组织和日常组织两大类: 特别组织:群众文体团队参加市、区文体活动、展演、比赛的团队。

活动经费:活动经费由街道主管部门承担。市、区要求街道参加比赛、展示、宣传等文体活动的,由文化中心根据参赛要求配送师资、选定团队代表街道参加。相关经费由街道承担,活动中如由街道出面包车,则不再另发放车贴,如自行前往活动点,则根据常规发放车贴。

活动场地:市、区要求街道参加比赛、展示、宣传等文体活动的,由文化中心根据参赛要求选定团队后,除日常排练外需要再行增加排练的,由文化中心统筹安排,任何团队需服从文化中心统一管理。目标任务结束后,仍按原团队活动日程进行,如团队有特殊需求,文化中心酌情处理。

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若活动人员低于10人,将不再提供活动场地。

日常组织:需要群众文体团队参加其他文体活动、展演、宣传或团队自娱自乐的团队。

活动经费:原则上团队自行解决。特色团队活动经费视具体情况而定。 任何自行收费的团队,需上报文化中心,否则,文化中心将不再安排其在室内活动的场地。

活动场地:文艺团队以室内为主,体育团队以学校场地、公园、绿地为主。任何团队不得自行进入文化中心进行活动。

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若活动人员低于10人,将不再提供活动场地。

活动中,各团队安排专门人员对活动结束后的室内卫生、灯光、空调进行检查,杜绝出现活动结束后垃圾成堆、照明不关、空调开启的现象。

(二) 社区文体团队组织活动的方法

1、群众文体团队要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公益性志愿者活动。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3

至上而下形成社会建设和管理合力

近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管理。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统筹,把加强社会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在常委会、常务会和工作会上集中研究部署;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市长崔杰多次深入基层单位调查研究、集思广益……一次次座谈交流,一条条真知灼见,使长春社会管理创新的脉络逐渐清晰。

政法委、公安局、民政局、民生办等市直48个部门,紧紧抓住分管战线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分工中有合作,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形成了全市推进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合力。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屯组(居委会)、党员中心户五级网络,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基本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覆盖全市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

全市各级干部对做好群众工作、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认识普遍增强,有关部门和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的不断完善、全市民生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等,都直接促进了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组织化、常态化、制度化。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国家和省里的肯定。

以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支撑。近年来,长春市通过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促进社会和谐上不断做好文章,形成了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全市大力实施简政放权,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重大项目搭建绿色通道,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落户长春,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约3400亿元,是“十五”末期1675亿元的约2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约560亿元,是“十五”末期184.8亿元的约3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约5700亿元,是“十五”末期1712亿元的3倍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万亿,是“十五”时期2105.5亿元的4.5倍。以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三大支柱优势产业的确立形成为标志,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左右全局的重大项目相继落位,一批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市整体经济规模跃升。

全市全力推进工业、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城建、民生等五大类150个重大项目建设。仅2010年,就组织4次大规模招商活动,集中力量引进大的战略投资者,先后引进了兵装、中航、国电、国药、北药等22家央企和荷兰帝斯曼等53家外资大企业。

以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民生改善

民生的改善,离不开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创新,更离不开有效的载体。在长春民生改善过程中,强化载体作用成为社会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近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党的群众工作机制,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评价作为第一标准,每年出台一个民生行动计划,每年为群众办100件左右民生实事,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增收、就业、社保、救助、交通、治安等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人口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大走访”、“大接访”、“局长接待日”、创建“三满意”机关、“万人评议机关”、“万户特困户结对救助”等活动载体,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的积极作用。目前,全市已建立15个区级党组织服务民生指导中心、159个服务民生工作总站;全市有103个部门直接参与“大走访”活动,共走访基层单位1.2万个、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4.3万户、群众49.5万户,为基层、企业、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6万个;结对救助困难户2.6万户,经过近3年的持续帮扶,已有1.2万困难户脱贫。

同时,全市加快基层组织自治步伐,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创新为民服务手段,开辟了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全市1679个村和381个社区党组织通过民主选举完成换届,推动了基层政务和财务公开,还权于民;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民情日记、服务民生QQ群、区委书记“民生110”热线等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和诉求1.6万件,形成了把社会管理融入群众工作的新路子;成立民生局、建设民生大厦、建立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网站和电子保姆等为民服务平台,提高了管理服务民生的动态化水平。

以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积极推进化解矛盾和治安防控相结合,长春市在机制和体系上做文章,建立了社会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主动掌握矛盾化解和治安防控主动权。

全市逐步完善了治安防控体系,以监视探头为主的“天网”工程基本覆盖了全市主要街路和重点区域,市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4.6%;市直各部门和基层单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形成了责任同负、任务同担、工作同向的工作体系;建立了以调委会为基础、司法所为主导、以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援助相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双阳区首创的“三式联调、四级联动”综治民调工作模式、德惠市的杨八郎村钟声变掌声现象等,得到国家和省高度评价。干群关系日益融洽,社会风气逐步好转。长春,已经建立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机制和体系。

打造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金钥匙”

为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长春市将打造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金钥匙”,全力破解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规范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活力、发扬传统优势和推动改革创新、坚持党的领导和调动社会力量等关系问题,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工作合力;加大工作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4

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于2月19日至23日在中央党校举办。指出,几天来研讨班学员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个重大课题,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开阔了视野,统一了思想,深化了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深化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认识,深化了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任务的认识,深化了对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的认识,取得了丰硕的学习研讨成果。

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强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群众工作会有不同的具体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群众工作组织网络需要进一步健全。这就要求我们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指出,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

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组织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要进一步突出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使那些适合基层工作、作风好能力强的干部留在基层,让那些在基层工作有经验、有实绩的优秀干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使用。要在继承和运用以往群众工作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5

一、成立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

按照市相关会议和中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68次常委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成立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与市惠民帮扶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办公地点设在市惠民帮扶中心(市总工会底楼109室)。

(一)机构及人员设置

设主任1名,由惠民帮扶中心主任兼任,负责中心全面工作;设轮值副主任6名,由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侨联、市残联选派副职兼任并配合主任推进工作,实行年轮制,并与省、市中心轮值主任部门相对应,今年由团市委副职到中心担任轮值副主任。中心下设综合部、项目部、服务部、联络部4个部门,综合部部长由惠民帮扶中心工作人员担任;项目部部长由惠民帮扶中心办公室主任冯琴兼任;服务部部长由惠民帮扶中心综合科长黄文兴兼任;联络部部长由惠民帮扶中心工作人员魏群担任。日常工作由市惠民帮扶中心及轮值部门抽调1名同志负责。

(二)工作职责

1、中心主要工作职责:一是承接并政府委托群团组织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推进与社会组织的项目协同;二是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大群团”格局优势和枢纽作用,真情服务发展,真情服务百姓;三是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培育孵化、培训交流、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联系;四是动态收集基层需求,科学编制公益项目,定期社会服务项目,有效对接社会资源。五是承办省、市服务中心分解下达的社会服务项目,组织、协调、推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成员单位职责:一是充分支持中心工作,将部门资源整合到中心;二是包装、争取、实施项目遵循“三牵头、三配合”基本原则。即:进入省、市中心的项目,策划、包装及项目书制作由中心牵头,群团部门全力配合;未进入省、市中心的项目,策划、包装及项目书制作由群团部门牵头,中心全力配合;在项目实施上,由群团部门牵头,中心全力配合。

3、中心综合部工作职责:一是日常管理,负责中心日常运行;二是沟通协调,负责沟通协调中心内部职能部门、公益组织及社会组织;三是后勤保障,负责中心正常运行的后勤保障工作,配合协调中心活动的开展。

4、中心项目部工作职责:一是项目策划,根据群众需要与群团部门一道组织开展调研,策划包装项目;二是购买服务,承接政府委托群团组织购买的社会服务,配合群团部门实施落地服务项目,督导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三是资源统筹,整合群团、社会组织的资源,定期社会服务项目,接受社会组织申请,经初审、复审和公示等程序后确定对象,并负责监督指导项目执行;四是项目评估,督导项目实施过程,评估项目实施成效。

5、中心服务部工作职责:一是登记报备,对有需要申报社会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和团体进行审核、登记、报备;二是咨询服务,对到访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提供政策、项目、信息等咨询服务,做好内部协调和沟通工作;三是培训交流,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开展理论知识、团队文化和组织架构建设、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社会组织和公益团队的综合能力和凝聚力。

6、中心联络部工作职责:一是向上对接,配合项目部向省中心联络沟通,争取承接省公益组织项目;二是向外对接,配合项目部向国内国际公益组织的联络沟通,争取承接项目;三是对下指导,指导基层中心日常工作,配合项目部向社会组织推介项目。

(三)机构注册

中心按程序在民政部门注册民非社会组织机构,作为对外争取项目及资金的平台。

(四)经费管理

按照中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68次常委会议议定:由市财政局负责,拨付成立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前期工作经费5万元,后期运行所需经费根据开展情况再研究解决。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财务实行独立管理,每季度或半年向分管领导、群团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并接受相关部门审计。

二、关于下步工作安排

1、由各成员单位负责,分类搜集和整理群众需求信息,建立健全群众需求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群团网络平台作用,需求信息。

2、由中心牵头,各部门配合,储备和申报14个公益项目,即每个群团部门要负责储备和申报2个以上项目。中心要重点跟踪省中心及中心、省群团和群团部门包装策划的项目落地。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6

关键词:群众;来信来访;对策;经验;遂宁市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08-03

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处理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避免矛盾激化和群众越级上访,就成为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遂宁市在处理、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工作中积极、大胆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省、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调查、研究遂宁市解决来信来访问题的对策及经验,对于推动其他各地研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遂宁市近年来群众来信来访的问题概述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国家机关处理的活动。

1.遂宁市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可以归结为六大类。一是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群众反映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纠纷、工资福利等问题的量(以2007年为例)占2007年总量的16.67%,此类问题的量正在逐步加大,如原川矿石油钻前团、原成昆铁路轮换工、川林森工等反映劳动保障方面的诉求已形成群体;二是城乡建设类问题,群众反映住房与房地产、城镇房屋拆迁、城镇规划、市政和物业管理等问题的量占2007年总量的16.41%;三是国土资源水利林业类,群众反映主要问题涉及土地征用、土地资源管理、水利水电、水库移民、矿产资源管理等问题的量占2007年总量的11.62%;四是三农问题方面,2007年的量占全年的7.71%;五是教育类问题,主要问题涉及教师队伍和待遇方面,量占2007年总量的6.65%;六是政法类问题,群众反映社会治安、诉讼仲裁、交通安全、法律服务等问题的量占2007年的6.63%。

2.群众存在重复上访。近年来,经部门处理的案件,群众满意不再上访比例高达90%,但存在重复上访情况,并且重复上访量还较大。重复上访以老户居多。这些重复上访,多数都是无理上访,涉及遂宁市无理取闹、长期缠访人员多达十多人。这些老户在个人私欲驱使下,胆子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多,其特征是“一缠二闹三要挟”。常聚在一起交流“经验”,研究对策,传递信息,相互通气,有组织地集体上访,影响了正常的办公秩序。有的老户明知没有理由或无政策依据,往往选择在各级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及重要节假日择机。这些问题往往因新任领导人不了解情况而批示交办,使基层和责任单位重新调查报告,加大了工作量,而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3.群众存在非正常上访。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形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正常上访向非正常上访发展。非正常上访表现为:(1)信“访”不信“法”。从非正常上访的诉求来看,大部分属于拆迁安置和涉法涉诉问题,人不是通过法定的渠道来解决其反应的问题,而是选择渠道。(2)相互串联,幕后组织。从今年来到京非正常上访的情况来看,尤其是在一些重要节日、重大会议期间、敏感时期到京上访相对集中,比较成规模,幕后组织让上访人“抱成团”。2006年9月28日,遂宁市到京非正常上访22人,12月到京非正常上访13人;2007年3月5日到京非正常上访11人。(3)上访心理偏执。由于人对政策法律理解片面,唯我正确思想严重,未达到自己的要求,执著上访。(4)坚持过高诉求。特别是反映拆迁安置的人,它们总是对其的安置不符合政策,对一些政策法律的理解断章取义,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要求过高,政府无法满足其要求,无论做再多的思想教育和解释疏导,人让坚持不达目的不息诉。

2006年,遂宁市到京非正常上访65人(不含重复访),2007年到京非正常上访16人,2008年到京非正常上访4人,以反映拆迁和涉法涉诉的问题居多,很多事项多已经相关部门调查处理,甚至经复核终结或法院终审,但人仍然坚持其诉求,通过到京非正常上访来给党委、政府施压。

二、遂宁市近年来处理和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的对策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遂宁的和谐发展,市委市政府采取以下措施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

1.建立畅通的诉求渠道。2005年,市政府就设立了“市长热线”(12345),各区县也开通了“区县长热线”,落实了热线办的机构、编制、人员,保证了24小时值班。2007年,市上又开设了“群众服务热线”(2212345),24小时接受群众的诉求。同时,还开展了“网上”工作、制,积极为群众建立畅通的诉求渠道,确保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

2.健全工作预测预警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教育疏导、防止激化”的原则,做到对涉稳隐患和突出问题及苗头性事件早发现、早化解、早控制、早处置,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一是归口掌握重大隐患情况。市区县及市级部门建立信息员队伍,构建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归口由市局统一掌握汇总,并向市委报告。二是加强社会舆情收集汇总分析工作。及时收集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带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收集社会各层面、各群体对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市内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部署的舆论反映,由宣传部、政法委、办等部门联合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取深层次、预警性的社会舆情信息。三是定期对形势进行研判。各级党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每月至少专题研究工作一次,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工作。如修建过军渡水利枢纽工程,多次请专家进行论证,进行公示和听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减少群众源。

3.建立民情访问日和民情议事日制度,主动到基层化解问题。2006年11月,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决定》(遂委发[2006]13号),建立了民情访问日、星期六义务劳动日、领导干部参加村民和党员议事日制度,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决定将每个月的第一天作为全市“民情访问日”,开展干部“双深入”活动,要求四大班子领导及市级相关部门要深入到农村联系点,深入田间地头访问民情、体

察民意、解决民忧。每季度第一天为民情议事日,市、区县和乡镇领导深入到所联系的农村和社区指导会议,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项目活动,帮助群众调整结构、发展经济。

4.建立和落实“八项工作机制”。2007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作出营造“五大和谐关系”的部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机制》、《群众利益保障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解决机制》、《涉稳重要信息报送及报道机制》、《社会舆隋汇集分析和维稳形势预测预警机制》、《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分类解决涉稳重大突出问题机制》、《防范和处置现场应急机制》,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警民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目标,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讨论修改后,以市委办、市政府办的文件印发,并写入了市委五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遂宁的决定》

5.建立领导干部开门接访、下访制度。2005年,市政府就设立了“市长接待日”制度,规定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三由一名市政府领导到市办的接待室接待群众来访,解决群众的诉求。2007年,又在“市长接待日”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设立了“领导干部接待日”,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周轮流到办的接待室接待群众来访。各区县还建立了领导干部大接访和下访制度,要求每天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在群众接待中心值班,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从2005年7月4日至今,领导接待日共接待疑难问题435批708人次,有效化解矛盾411起,其余24批正在办理之中。通过领导现场听取群众代表陈述、亲临现场察看、把握问题症结后作出批示意见,责成相关单位或部门在规定时限内,依法按政策予以落实。市政府督导室、市办、市效能办对领导挂案和领导接待的事项进行跟踪督办。

6.建立领导干部包案制。领导挂案督办老户案件是化解矛盾的一大法宝,通过“借力”,把处理问题的力臂伸长,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004年以来,该市就开始施行领导挂案化解问题,每年每位市级领导挂案督办1~2件案件,有效推进了老户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实行领导挂案化解老户案件278件,已化解249件,剩余27件正在调处当中。2007年,市办还将“制”运用在领导挂案当中。对实行领导挂案的老案,办采取定人定责,对应联系,对口接待。2007年,市级领导挂案老户案件共37件,市办18人(含上派锻炼4人),每人联系两户挂案老户,责任人认真调查研究所联系案件,接待所联系的人,做到深入实地查看,深入了解案情,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参与主管部门对案件研究,并代表人陈述诉求,对存在分歧的研究意见提出置疑,尽最大可能为人争取权利和利益,严格做到公平、公正,促进事情解决。

7.建立依法打击违法行为制度。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群众依法。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把宣传学习贯彻《条例》工作摆上重要了议事日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编写了群众《须知》卡片,让群众知道有问题该找谁、找哪里,该按什么程序办,该怎么办,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同时,制作了法制宣传光盘在电视台、广播电台轮流播放,加强对《条例》等政策法规和违法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依法加强对违法人员的处理。从2006年开始,对个别采取非正常方式上访的人开办“法制教育班”,集中进行法制教育。已经先后对到京非正常上访、违反《条例》规定等法规的十余名人进行了集中办班法制教育。对问题已解决、政策已落实到位,已经终结的案件,当事人仍无理取闹、蛮不讲理、漫天要价、扰乱机关正常工作秩序,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在教育之后仍然无理上访的,果断采取措施,由政法部门对其依法处理,截至目前,已经判刑1人、劳教3人、拘留7人。

8.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市、区县分别制定了《突出问题和涉稳隐患包案工作方案》,明确解决征地补偿涉稳问题、城市拆迁安置涉稳问题、农村涉稳问题、企业涉稳问题、劳动及社会保障涉稳问题、企业干部涉稳问题、军队退役人员涉稳问题、川林森工涉稳问题和社会事业方面涉稳问题等九个专项维稳工作组,进一步明确市、县区两级责任人、部门责任人的工作责任,明确要求对因领导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处置不及时、问题未解决而导致群众上访以及发生的,对重大情况迟报、瞒报、漏报的,对故意拖延、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市、区县将按照《工作责任追究实施细则》、《领导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责任追究办法》和《从严追究领导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责任追究办法》,从严从重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轻者检查述职,严重的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影响极大的就地免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从严追究刑事责任,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责任。

三、遂宁市近年来处理和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的经验

遂宁市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工作,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工作四川省年度考核中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创新工作机制开展的“民情直通车”被作为先进经验全省推广;2008年开展的重专项治理工作在全省作为先进典型推广;2008年8月,中央工作督导组来遂宁调研后对该市的群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认为,遂宁市成功处理和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1.思想上高度统一。市委市府定期组织分管工作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有关《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稳定压倒一切》、《为人民服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著作和报告,从思想上认识到为什么要做好群众工作,以及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2.抓实基层工作,抓好硬件建设。2007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就设立了群众来访接待室,落实了分管领导,落实专人接待来访群众。近年来,遂宁市加大了对各级部门的基本建设投入,添置了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120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群众工作中心”,负责对问题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和归口管理。

3.从财力上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市、区县两级惠民帮扶、接待、政务服务“三大中心”的基础作用,由市、区县组织部、维稳办、财政局、人事局、公安局、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对维稳部门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确保“有人办事、有资金办事”。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2]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7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计划

一、做好环境卫生及健康教育方面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节日及宣传日,组织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宣传活动,提高辖区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健全各种制度,以创建和谐合格社区为标准,完善各种资料。

三、成立社区环境卫生监督队,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加强检查督促,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辖区的环境卫生,增强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继续坚持评比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清洁工和保洁人员的管理,落实责任,定岗定人,定楼院,努力做到社区内环境优美,绿化良好。

五、定期出刊有关爱国 卫生,健康教育、城管卫生的板报,利用各楼幢宣传栏张贴各时期中心任务的标语,造成宣传声势,提高居民群众的爱国卫生意识。

六、利用元旦、春节 、五一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广泛组织辖区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利用爱卫日、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牙日等各种时期,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等健身活动。

七、认真做好春、秋两季的灭鼠活动,按期完成鼠药的发放。

八、调整充实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开展社区居民群众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九、继续开展第五轮全球基金爱滋病项目工作,积极宣传,通过各种会议、活动发展更多的流动人员中的同伴教育员,提高居民预防爱滋病的意识。

十、加强协调,增加与辖区物管、单位的沟通,并对他们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十一、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对不同时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升管理队伍素质

社区始终把城市管理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原则。为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顺利实施,社区调整了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党工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社区分管城管工作的副主任担任,组员由社区城管专干、居委会主任、小区物业、驻社区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按照城市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做到了责任到人,各负其责,确保了创建文明城市及健康城市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对影响市容、市貌的脏乱差现象和死角卫生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清除,努力营造了优美、舒适、清洁、卫生的人居环境。绿化美化社区环境,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社区在宣传环保法规,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同时,不断扩大绿地面积,种树种花美化社区环境。经常组织社区“环保志愿队”,在社区维护绿地,派出专人养护绿地。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绿化社区、公益环保、美化家园、节水家庭”的创建活动。让优化美化环境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绿色”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居民群众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和环保意识得到不断提高。上半年,结合“爱卫月”活动,组织了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开展了为期一月的爱国卫生活动,并利用社区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居民宣传文明祭祀,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

二、加强日常管理,提升市容质量

首先从摊点整治入手。年初,组织志愿者队员对辖区内主、次干道的各类违法摊点和倚门经营进行了彻底整治和取缔,并清理死角垃圾和净化楼道,实行了严格的拉运和清扫保洁制度。对平房背街小巷、楼道、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的垃圾进行了整治,全年共开展集中整治12次,清理死角垃圾50车次;对影响市容市貌的户外广告进行了定期巡回治理;切实净化了大街小巷环境卫生,摊点摆放有序,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8

一、*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的现状

*市城区现有的六个街道办事处,每个办事处下设几个社区,一个社区工作人员很少,都只有三至五人,经费比较紧张,而社区的工作面却很广,一个社区都有几百住户,分散在大街小巷,我们要送政策、送服务到千家万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只能是在社区的协助下来实施。在同一个社区,有的小区住户集中有物业管理,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要容易许多,只要和物业联合起来就行。有的小区以老房子为主,东一栋,西一栋,很散,没有物业管理,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菜市场,但菜市场比较杂乱,只适合放置价格公示牌,不适合搞其他形式的活动。*老城区里还是老房子居多,新开发的小区有较好的物业管理的都在城市的边沿,人口不集中。我们到已经开展了“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兄弟市参观,他们大都把宣传栏放在社区办公室门口,我们观察了一下,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少有人会注意宣传栏里写了什么内容,只有到社区办事的人,在门口顿足,才会去看宣传栏,感觉效果不如在公交站台上设置宣传栏,那样辐射的范围更广。

二、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群众对价格政策的了解情况

我们在走访社区过程中,群众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现在价格都放开了,你们物价局还有什么可管”、“物价局平时是干什么的”、“煤气现在这么贵,你们也不管一管”、“我们老百姓病不起,看病这检查那检查一下来,随随便便几百上千元”、“现在读书也太贵了,说是“一费制”,但比我们那时贵多了”、“现在房价怎么这么贵啊”等等,我们发现群众对国家的价格政策了解地太少了,有的人对物价工作根本不了解,有的人认为只有商品价格才属于价格范畴,而许多与他们有着切身利益关系的收费却不知道也属于价格范畴。在平时工作中,我们价格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电视台经常会播出我们检查人员开展检查工作的报道和价格管理人员解答一些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问题的专题片,《*日报》、《临川晚报》也时常能看到我们工作的动态和一些检查成果,我们每年都会在重大节假日举办各种宣传活动,散发大量的宣传资料,可为什么群众对我们还有这么多的不了解呢?为什么我们的**就没有*那样深入人心呢?通过交谈我们发现群众还是很盼望了解国家的价格政策的,对于价格部门帮他们进行价格维权也是非常信任的,对我们送价格服务进社区,他们更是由衷的欢迎。

2、社区群众需要了解和解决的价格问题

通过与社区群众交谈,社区群众想了解和得到解决的价格问题主要有教育、医疗卫生、通信服务、有线电视、物业管理、停车场、环境卫生等收费和水、电、煤气等价格以及相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包括国家对下岗再就业收费的优惠政策等等,在这些政策中,*市民尤其关心的还是教育和医疗,因此教育和医疗将是我们送服务的重点。对于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价格问题,我们一要通过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告之广大群众,二要充分依靠我们价格部门的职能,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加强监督检查,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工作的难点的问题。

一是经费紧张。要把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好,把面铺广,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是不现实的,而我们本身的办公经费也很紧张,是不是可以和一些信誉好的企业搞联合,通过我们送服务主题,企业出点经费加强自身宣传的合作形式解决。二是人员不足。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工作量大,而我们价格干部人员又少,日常工作量也很大,再抽人定期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有点力不从心。在这方面我们要争取和物业管理搞好合作,日常工作让物业帮我们去做。

三、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的一些建议

1、建立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收费公示制度。在一些居民密集的社区醒目位置上设置价格公示栏,公示居民关心的水、电、煤气价格和工商、税务登记、教育、民政、环卫、停车、有线电视、物业管理等收费的项目、标准、范围、依据、投诉方式等内容,同时公示低保对象,下岗再就业收费的优惠政策等等。增加价格政策的透明度,保障群众对价格和收费的知情权,让社区群众明明白白消费,清清楚楚交钱。

2、建立街道价格监督服务网。在各街道社区聘请一名懂政策、热心肠的人担任社区义务价格监督员,物价局负责对义务价格监督员进行上岗培训,并建立联系制度。义务价格监督员负责对街道周边价格进行监督,接受群众举报,通过与群众唠家常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国家价格政策、让国家的价格政策深入人心,同时了解群众对价格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想法。物价部门要定期联系各社区义务价格监督员,及时听取社区群众对价格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3、宣传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配合各街道社区,设立宣传台,免费发放价格政策资料和收费价格手册,以及其他一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设立价格宣传栏,经常公布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政策,采取问答的方式告之群众什么是价格违法、什么是价格欺诈。经常组织开展符合小区特点的价格法律法规宣传文化活动,让群众懂得以价格法律为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9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完善综治责任制度

我局十分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是调整综治领导小组。年初根据人员变动,重新调整了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工作之中,列入了全局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重大事情“一把手”亲自抓,明确了分管领导,指了定专人负责,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督办一级,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建立完善综治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局面,认真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和综治委部署的各项综合治理工作。二是制定了工作计划。年初,我局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定了较为详实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把县综治委确定的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下属单位,采取相应措施,提出工作要求。三是续签了责任书。召开了下属单位负责人会议,确定了下属单位“一把手”要作为本单位综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综治工作,并与局下属各单位续签了责任书,落实内部防范责任制,做到了有规划、有部署,层层落实,真抓实管。

二、狠抓落实、履行职责,积极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的专项整治,保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洁有序。加强对校园周边流动摊点管理和惩处力度,确保校园周边食品卫生安全。我局制定安排整治方案,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中、小学及幼儿园等周边,针对早、中、晚,无证商贩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现象,打破常规的执法作息时间,采取守点、巡线、集中整治等措施,对不听劝阻的流动摊点坚决打击,依法收缴其违规经营物品,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执法车辆80余车次,整治流动摊点200余处,规范了20多个摊点。同时安排执法人员在学校上、下学高峰期对一小、二小、二中等学校进行合理疏导,共疏导非机动车、摩托车300余台次,并安排专人加大了对停放在人行道上的机动车的查处力度,宣传教育20余次,处罚5起。同时,结合日常街面巡查,积极做好综治工作。执法人员结合日常巡查,主动维护街面治安,积极处理突发事件。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执法队员能冷静处理,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一是认真抓好2012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线索摸排治理工作。按照县上要求,我局对本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摸排梳理,并对摸排出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解,做到责任到人,包干到人,并按照要求及时上报落实情况。二是细化群众工作处理机制,认真做好群众接待处理工作。城管工作涉及面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难以完全避免,为此我局加大了稳定工作力度,在城管执法工作中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视稳定工作与抓安全一样重要。将稳定工作做到超前预防、超前布置,实行专人负责、专人专办,并加大了接待处置力度。对群众来访,做到热心接待、耐心解答、细心办理。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办理的及时协调处理,一时不能办理的,做好宣传解释。讲方法,重效果,根据群众内容逐一落实处理,对一些不属于城管执法范围内的投诉举报,积极做好对举报人的解释说明工作,并提供正确的反映途径。截止目前,共受理各类件50件,件件都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处理、及时反馈。三是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今年我局共办理县政协提案15件。坚持实现五个“做到”,即做到具体事项落实责任到人;做到快办不疏漏、稳办不拖沓;做到与政协委员事先面商,事中沟通,事后面复;做到依法、按时、高效完成承办工作;做到委员满意率100%。尤其对部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抓紧办理,抓好落实,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强化法制教育,提高创安意识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10

——马官桥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经验简介

马官桥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属拆迁范围。辖区内农转非人员和流动人员多,环境卫生整治的难度高,存在困难多。为给居民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社区领导高度重视,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居民文明素质提升

(一)加强舆论宣传攻势,营造浓厚氛围。为更好的让居民们理解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的意义,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社区通过广播站《致居民的一封信》,书写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及出版宣传板报等各种形式,宣传环境卫生政策和各种环境卫生常识,号召居民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环境建设。此外还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使居民潜移默化地增强环境卫生意识,自觉的养成卫生行为,自觉的开始维护环境。环境卫生工作深入人心。社区内逐渐形成人人争当卫生协管员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大社会宣教力度,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党员座谈会,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发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倡议。在辖区举办了营造美好家园宣传日活动,直接参与群众100余人。开展了 “文明家庭”、“文明楼栋”评选活动,开辟“文明之星”宣传专栏,宣传环境卫生典型。举办环保知识大讲堂2次,直接参与人数64人次。

二、整合力量,环境卫生齐手抓

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各界各方的力量。马官桥社区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党员、辖区单位的职工干部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运动。社区居民、辖区单位每星期进行一次内部和周边环境大扫除,坚持“门前三包”卫生清洁制度,由社区党员、退休群众组成了45名义务监督员,每天巡查辖区的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迅速处理。对已清除的卫生死角进行长期管理,专人负责,使社区街道长期保持干净整洁。

此外,社区更以各种载体活动为依托,建立群抓群治的共建机制。一季度以来,社区以“爱国卫生清洁月”和“共产党员社区奉献日”为契机,组织辖区单位、青年志愿者、党员、低保户、群众450余人次,开展了三次全民参与的“美化环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清理小招贴和喷涂120余处,清理绿化带3000多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10车20余吨,清除卫生死角2处。在4月初开展了“美化家园,义务植树”活动,有52人参加,共植树150棵。通过这些举措把各方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广大群众踊跃投入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

三、资金专项列支,投入及时到位

每年初社区两委班子都会对环境卫生做出专项资金预算,单独列支,除运雪、清理小招贴、绿化植树、路面修得等分类别列出明细,并确保每项经费落实到位。一季度社区已投入专项整治经费4000余元。

四、明职责严落实,推行常态长效机制

马官桥社区建立了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环境卫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如《卫生保洁制度》、《奖惩制度》、《督查制度》等,以制度来规范环境卫生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干部实行日检查日督促日整改周汇报制度。保洁队伍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保洁员工作职责、任务,工作时间、工作纪律和考核标准明确。垃圾箱专人保洁、保证无外露垃圾;公厕专人冲洗,并保证厕所内清洁;卫生死角、楼道杂物专人清理;配备车辆及其他保洁设备并有专人管理,保证垃圾日产日清。除四害管理措施严格落实,除四害药物专人按时投放,有效控制四害密度。

五、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推行人性化管理。